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特考试参考答案最终版

中特考试参考答案最终版

1、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现实依据、基本路线、主要任务、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指明了当代中国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创新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一理论体系,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完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并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和完善。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阶段性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艰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发端的,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征程中逐步形成、完善和发展的。

(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探索和实践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们的艰辛探索为后来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代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十三大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十四大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十五大将这一理论正式定名为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形成。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

(四)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视野,开创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江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

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它既有整体性,又有发展的阶段性,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时期,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先后为这个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理论成果。实践是无止境的,理论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未竟的事业,是继续发展的事业,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这也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要有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3、如何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其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意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战略总布局的关键一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这一步战略任务完成如何,既关系到我们党的承诺能否兑现和取信于民,也关系到中国梦能否顺利推进和由梦想变为现实。目前,时代的列车已经开进了2015年,距离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只剩短短5年时间。同时,我们现在与建成包括城乡全体人民,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小康社会,在一些指标上差距较大。在这种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总书记把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放在中国梦的大格局中加以强调,并将其视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充分说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于实现中国梦非常之关键。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战略总布局的动力支撑。总书记履职初就宣示“改革不

停顿、开放不止步”。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创新思维和全局观念,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在“全面”,关键在“深化”,根本在“改革”。改革是个系统工程,经历30多年的改革发展,目前已经到了攻坚期和深水区,面临的问题复杂、矛盾凸显、任务艰巨,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攻坚克难。因此,新一轮改革要在各个领域统筹规划、全面推进,通过不断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不竭动力。

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战略总布局的有力保障。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战略决策。强调法律之外无特权,主张公平正义,彰显法治权威。“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深化改革如同“车之双轮”、“鸟之两翼”,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滚滚向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法律保障。

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战略总布局的政治保证。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所以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要“从严”,包括严肃地抓作风建设、严格地反“四风”,严厉地打“老虎”

捉“苍蝇”惩腐败。只有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力量才能不断增强,民族复兴的梦想才能顺利实现。因此,全面从严治党,不仅关系到我们党自身有没有力量,也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没有坚强的政治保证,更关系到中国梦的战略总布局是否协调。

4、为什么说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

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这一基本国情。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是以下几方

面:第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第二,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第四,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因而,我们始终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基本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是党的基本路线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和理论根据根据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立足国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想问题,办事情,制定规划,确定具体的方针政策,都不可忘记国情,不可脱离党的基本路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总之,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冢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这“三个没有变”和“三个世所罕见”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是准确观察问题、制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我们党和政府正确制定执行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