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中特)

武汉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考试题目及答案(中特)

1,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现实依据、基本路线、主要任务、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指明了当代中国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创新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这一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一理论体系,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内涵丰富、思想深刻、系统完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中国国情,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并随着实践而不断发展和完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2,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历程及其阶段性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艰辛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础上发端的,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背景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征程中逐步形成、完善和发展的。

(一)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始探索和实践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他们的艰辛探索为后来我们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

(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抉择。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代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十三大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

在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过程中,发挥和发展了一系列科学理论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十四大明确提出并系统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十五大将这一理论正式定名为邓小平理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始形成。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

(四)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视野,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内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得到了新的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江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理论。它既有整体性,又有发展的阶段性,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同时期,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先后为这个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理论成果。实践是无止境的,理论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未竟的事业,是继续发展的事业,还有许多重大课题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这也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要有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3,为什么说把握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

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这一基本国情。现阶段我国的具体国情主要是以下几方面:第一,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第二,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第四,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因而,我们始终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正确认识和把握这一基本国情,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基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是党的基本路线得以形成的前提条件和理论根据.

根据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邓小平同志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立足国情,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想问题,办事情,制定规划,确定具体的方针政策,都不可忘记国情,不可脱离党的基本路线。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就要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

总之,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冢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这“三个没有变”和“三个世所罕见”是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清醒定位和科学认识,是准确观察问题、制定党的路

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是我们党和政府正确制定执行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也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根本立足点

4.面对中国的发展,国际社会开始关注和认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和中国的制度优势。请结合中国实际谈谈你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中国模式: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这是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旗帜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的完全新型的现代化道路。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模式和中国的制度优势取得成功是因为

一是共产党执政后一直领导中国人民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致力于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提法成为全党的统一意志,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支持。二是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中国共产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选择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转变观念、改革创新的方针政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改革开放之路,有力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把改革、发展与稳定结合起来。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采取循序渐进式的发展战略,将大目标分解为若干小目标逐渐加以实现,既满足人民群众的当前需求,又使他们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同时,明确提出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条件,把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1)坚持为人民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获取生机和活力的基础生机源于人民群众的支持,活力在于吸纳人民群众的智慧。(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获取生机和活力的关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一切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都在坚持的基本原则。这不仅因为马克思主义把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引向自为阶级,并在同资产阶级斗争中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而且也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她指给人们的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3)持正己和改革是中国共产党生机与活力旺盛的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严于正己自觉改革的政党。时至今日,我国社会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国民经济在持续增长,民富国强的态势基本形成。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的不断正己和改革,不仅有力地推进自己领导的事业持续进步,而且也显示了自己至今仍然具有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

中国经验为世界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和借鉴.中国经验的积极意义主要不在于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一种可效仿的模式,而在于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一种更加多元化的选择和借鉴。所以,一定要沿着中国道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实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这种发展的自主性本身就具有普世性的价值和意义。

虽然中国模式给对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我们更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例如官员腐败日趋严重、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度、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差距扩大、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民生方面的问题(如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以及由于利益格局调整而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等等。因为我们中国还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同时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出现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初步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总而言之,如何在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交互作用的情况下,处理好中国模式中存在的国内问题,寻求发展模式的转型,建设一个真正可持续的、环保的、公平正义的发展模式,是我们今后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向。成熟完善的中国模式还是要坚定不移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混合经济为基础,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地区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合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战略指导的作用,正确处理城乡、地区、不同利益群体、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尽量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坚持以粗放型增长方式为主向以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转变,不断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建设以自主创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谐为特征的社会,才能够真正的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5.目前我国发展中存在哪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作为当代中国的研究生,我们应当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

问题: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过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腐败问题,社会保障水平总体不高,还没有实现城乡完全统筹;教育发展不均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就业压力仍然较大;收入分配差距拉大,利益矛盾加剧.

当前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一是二元经济结构造成的城乡差距,特别是城乡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差距;二是传统发展理念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上,往往注重经济建设,忽视社会建设及环境建设,使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使环境遭到破坏;三是政策机制不完善,社会建设的政策机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还不相符合,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措施: (1)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采取综合措施改善总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改善产业结构,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统筹城乡发展,以高质量的城镇化带动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促进要素在国土空间和区域间的流动,带动区域间良性互动、协调发展。(2)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发展大量的劳动密集型非农企业带动全社会就业机会的增长;鼓励自主创业。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特别是要加快完善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采取综合性措施从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环节改善收入分配,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3) 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理顺资源环境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相关的政府监管政策,丰富政府生态环境治理政策体系,引入市场化机制实现生态环境目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大力发展碳汇产业,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既要明确改革优先顺序,也要合理确定改革的重点任务,充分调动全社会各方面改革积极性,提高公众对改革的参与度,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6,苏共垮台、苏联解体有哪些方面的原因?根本原因是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

从历史原因来说,苏东国家在思想理论、体制制度上长期处于僵化状态,改革的成效不大,经济上的困难诱发政治危机和民族矛盾,使社会主义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活力;从现实原因来说,苏东国家主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结果导致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甚嚣尘上,思想理论的混乱引起政治上混乱,从而失去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准则和方向;从外部原因看,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贷款、贸易、科技和意识形态渗透等各种手段进行诱压,促使苏东国家向他们靠拢,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经济因素。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在不发达国家里高速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虽然它在执政时期经济取得了不小的发展,但并未探索出在不发达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的规律。这导致苏联经济建设一直没有搞好,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落后于西方,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未得到令人满意的提高,导致人民对苏共产生信任危机,动摇了苏共执政的合法地位。民族因素。斯大林执政后长期实行错误的民族政策(如不切实际地推行的“一体化”、“民族融合”等政策),为苏联解体埋下了祸根.

第一,总结历史经验而不能否定历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成熟离不开对历史经验的总结.第二,坚持改革而不能迷失方向。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产生以后,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不成熟到成熟、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但改革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第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不能动摇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必须始终坚守的一个最基本的政治原则。第四,发展民主政治而不能否定党的领导。第五,建设社会主义要立足本国的基本国情,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同时,建设社会主义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第五,尊重不同民族权利、反对大民族主义而不能助长民族分裂主义,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要以维护和加强民族团结为基础。第六,对西方国家开放和加强联系时,不能放松对西化、分化的警觉。第七,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而不能放弃党的领导、忽视党的自身建设。走社会主义道路,不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社会主义事业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才能保证各项事业的发展不偏离社会主义方向,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

6、试述苏联模式及其局限性。

所谓苏联模式,即指苏联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制度、体制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政策。这个模式形成于斯大林时期,并不断得到强化和固化,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对于苏联模式的内涵,有各种各样的概括。总的来看,应包含两个层面:一是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二是具体体制、机制的层面。社会基本制度是一种社会制度区别于另一种社会制度的最基本方面。它是一种社会制度内在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的最一般反映,涉及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文化制度等领域。而具体体制、机制则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是为基本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服务的。两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基本制度居于主要的方面,并占据主导地位,而体制、机制与政策居于次要方面,并处于从属地位。从状态上看,基本制度是相对稳定的,而体制与机制则是灵活易变的,要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更新。

从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看,在经济领域,苏联建立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使之在国民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并在此基础上实行了按劳分配原则;在政治领域,苏联确立并坚持苏联共产党在苏联社会中的领导地位,形成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苏维埃政权,对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依靠无产阶级专政来保卫社会主义制度;在意识形态领域,苏共坚持无产阶级世界观--马克思列宁主义在苏联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应该说,社会基本制度的层面反映了苏联模式的本质,贯穿于苏联模式形成、发展的整个过程,带有稳定性、根本性的特点。这是苏联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之与苏联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符合生产力社会性质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苏联社会生产力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保持快速发展、并在反法西斯主义战争的严酷环境中取得胜利的制度根源。从这个意义说,苏联模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社会发展模式。坚持而不抛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是该模式的本质特征。需要指出的是,在概括苏联模式的特征时,有人根本否定苏联模式的这个基本方面。戈尔巴乔夫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当他还在苏共总书记任上时,他就把苏联模式概括为“极权官僚模式的社会主义”、严重“变了形的社会主义”、“曲解了的社会主义”、“专制的”社会主义,认为苏联过去搞的不是真正科学的社会主义,他还把苏联模式看成障碍苏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源。苏联解体后,他依然认为:“在苏联占上风的是僵硬的、甚至残酷的极权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在斯大林死后,它的残酷性略有削弱,变得缓和了些。但实质依然故我”,“苏联所实现的‘模式’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模式,而是极权主义的社会模式”。

苏联模式的极权性体现在苏联社会中存在异化与垄断。苏联的“极权社会主义”,引起了“人与政治、政权,人与生产资料、财产,人与文化的异化”。政治上共产党的领导,意味着共产党“对政权的霸占”,造成政治垄断,形成人与政治、政权的异化;经济上公有制占统治地位,排除了人们对所有制的选择,造成经济垄断,形成人与生产资料、财产的异化;思想上马克思主义居于指导地位,妨碍了“吸收世界上一切进步的思想”,造成精神垄断,形成人与文化的异化。所有这些的关键,是共产党对一切权力的垄断,这是产生异化的根源。因此,要克服异化,就必须消除各个领域的垄断,尤其是共产党的垄断权,根本改造我们的整个社会大厦: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具体说,改革就是要政治上取消共产党的领导,实行西方式的多党轮流执政、议会民主、三权分立;经济上取消公有制,实行私有化,建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思想上取消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就具体体制与机制的层面而言,苏联模式有着多方面的内容与特征。一般认为,苏联模式总的特征是过度集权。具体讲,在经济领域,国家所有制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指令性、法治化、统得过死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过分运用行政手段的经济管理方法。这种过度集权的经济管理体制,使得所有制结构单一,公有制经济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没有适应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及其发展需要,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企业的经营管理权过分集中于中央或地方,而且绝大部分企业都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直接管理,导致企业与农庄缺乏经营自主权,职工也缺少民主管理的权利,存在大锅饭等严

重弊端;在资源配置方式上,只看到计划经济的长处,排斥甚至否定市场经济的作用。

在政治领域,过分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地位特殊的国家安全机关。其中,过分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是指国家的权力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力集中于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的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或个人。这种国家权力集中于党,党集中到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进而集中到少数人乃至个人的领导体制,造成了党政不分、以党代政、个人权力凌驾于党和国家的过度集权的严重局面。其结果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的权力受到削弱,党的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的会议不能按期召开,党内民主受到限制,中央监察委员会的职权被削弱,形成由总书记个人或少数几个人专权的局面。

7、试述苏东巨变及其历史教训。

十年前不可一世的超级大国苏联土崩瓦解、一朝覆亡,那一幕幕历史戏剧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尽管我们都知道盈虚消长、盛极而衰的道理,但苏联的崩溃所带来的历史震撼毕竟是太强烈了,十年来它持续地吸引着人们的思绪;苏联的崩溃使历史发生了断裂,从巨大的缝隙中我们可以窥探历史变动的奥秘。从这个意义上说,苏联的解体为人们观察、认识历史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

毛泽东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十年前的苏东巨变,应当说也是一场社会变革,然而却没有以往社会变革的激烈社会对抗,暴风骤雨般的群众运动甚至是暴力冲突、战争。与以往许多社会变革比,这一次要平静得多,似乎没有多少人激动、抗争,没有大规模的动乱和流血。苏联剧变是20 世纪人类历史的一件大事, 它不只意味着一个超级大国的崩溃, 而且还意味着长达70 年之久的苏联社会主义和一批东欧社会主义试验的失败。这个历史事件要比一百多年前巴黎公社失败所包含的内容与提供的历史教训丰富得多和深刻得多。因此, 从苏联发展历史过程中来研究其兴亡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特别要指出的是, 当东欧各国和苏联剧变而导致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 我国通过改革开放转变体制, 决心摆脱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把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之际, 通过对苏联兴亡历史的研究并得出科学结论, 这对今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更具有直接的意义。苏联的兴亡, 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过程。苏联演变并非命中注定, 但却事出有因。苏联剧变后, 对苏联的兴亡问题尤其是在分析苏联解体原因问题上, 国内外学术界的观点差异很大。因此得出的经验教训亦不相同。

?一、苏东巨变的原因

?(一)历史原因

?从国家发展史角度看, 带有古老的“直接民主制”特点的村社制度对俄罗斯产生了重要影响。俄罗斯村社制度是以集体主义为主要特征的, 同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又增添了鞑靼蒙古人200 多年的统治使俄罗斯政治文化传统中的专制主义和集权主义倾向得到了大大的发展。正是这种漫长的“独裁传统”影响, 使得俄国历史上缺乏渐进、改良的社会实践。俄罗斯历史文化传统对苏联后来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苏联, 不仅有来自国内、国际资产阶级的反抗和颠覆, 更重要的是旧制度的残余, 植根于历史文化传统的一系列旧习俗、旧的思维模式对新制度、新体制的侵蚀。其中最关键的是始终贯穿于苏联领导层决策、国家管理以及社会控制过程中的专制主义残余。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斯大林体制曾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 为实现国家工业化和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作出过贡献。但其垄断性、强制性随着时代的变化, 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消极作用日益明显, 而这种缺陷、弊端却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一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革和创新, 因而也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历史的根源。

?(二)现实原因

?苏联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问题, 特别是斯大林体制、本身的各种问题和弊病, 是导致苏联剧变和解体的根本原因, 但戈尔巴乔夫这一代领导人错误的、不成功的改革无疑是苏联剧变和解体的现实原因。?(三)内部原因

?苏联国内各种问题、矛盾引起各种危机, 而在所有内部因素中, 经济因素是其它各种因素的基础, 民族关系方面的因素是导火线, 社会政治因素直接导致社会制度的急剧变化, 政治危机是各种危机的集中反映。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曾经在历史上创造过高速发展的

?奇迹,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科学技术革命在西方世界日益显现出巨大的潜力, 而此时苏联模式逐渐显露出其固有的弊端, 经济发展后劲不足, 社会主义的吸引力日渐衰落。戈尔巴乔夫不成功的经济改革, 不仅未能使苏联经济重新恢复活力,反而使苏联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这种两种社会制度下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劣角色的位置转换, 造成了对苏联十分不利的局面。这种经济因素也正是导致苏联剧变和解体的基本原因,其它各类因素均源于、从属于这一基本的原因。经济竞赛的落伍, 刺激了苏联人社会意识的变化。人们对苏联领导人关于共产主义光明未来的许诺感到失望, 开始自然而然地产生某种对西方社会的羡慕心理, 加上改革以来, 苏共本身的问题以及苏共放松对群众的思想工作, 一时间, 社会上出现了意识形态“自由化”的倾向, 社会危机开始显现出来。在社会情绪和价值取向逐步变化的过程中, 政治变革的失败和正确方向的偏离, 导致了政治危机一步步加深, 各种社会思潮的泛起瓦解了苏共的意识形态和思想防线。同时, 苏联的民族问题是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是苏联解体的导火线, 也对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剧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四)外部原因

?导致苏联解体的外因

?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长期敌视社会主义的苏联。另一个重要的外部原因是东欧国家先于苏联而发生剧变, 对苏联政治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 也极大地鼓舞了正在与苏联展开决战的激进民主派和民族分离主义势力, 加快了苏联剧变和解体的进程。

?二、苏东剧变的影响

?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巨大的挫折和损失,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打击的规模是空前的。苏东剧变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试验的失败,给亿万人们群众带来的是对曾经向往的新社会制度的失望,甚至是理想信念的丧失,不仅对社会主义国家,对世界各国的共产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且也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了其他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苏东剧变严重削弱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国际形势对社会主义国家极为不利。但是,在客观上,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各国进一步反思苏联模式的弊端,反思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在某些范围内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兴趣。苏东剧变后,一些新的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相继出现,一些原有的社会主义流派也对自己的理论和政策进行了大幅调整,并获得了迅速发展。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在反思了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后也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线,取得了诸如中国一样巨大的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

?三、苏东剧变的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邓小平同志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第一原则和首要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优越性的真正体现。“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苏东国家的演变是个历史的必然。苏东各国自60年代开始,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减慢,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差距越来越大,到东欧各国剧变前夕,经济增长甚至为负数,就连一度改革成功的南斯拉夫和匈牙利也进入“滞涨”状态。生活消费品供应紧张,人民生活苦不堪言,社会主义政党逐渐丧失民众的信任,以至于在社会主义国家遭受攻击时,人民群众没有去拥护社会主义国家,加速了国家的瓦解。所以,经济建设上不去,人民的生活问题得不到解决,国家和政党都不会得到支持,甚至会发动动乱来推翻国家政权。因此,苏东国家的剧变深刻的教训从反面说明,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改善人民的生活,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坚定人民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

?“离开本国的特点去照搬外国的东西,这条普遍真理就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据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都照搬苏联模式,从而经济政策脱离本国实际,尤其在苏联模式陷入困境后,苏东国家在经济建设上不知所从,导致了指导方针陷入被动,在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背景下,导致了最终的瓦解。尽管原因不尽相同,但都犯了一个致命性的失误,即没有把马克思主义跟本国的实际相结合,这是付出了一个巨大的教训才得到的一个结果。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本国实际相

结合,注重理论创新和不断改革,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

?(三)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十月革命的胜利在资本主义链条中打开了一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稳固本国的统治等原因势必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和演变。东欧剧变的发生验证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同时,社会主义国家是在开放条件下建设的,这在客观上也给他们和平演变提供了条件。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还应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旗帜鲜明的坚持马克思主义路线,抵制西方国家的“分化”“西化”,才能从根本上坚定社会主义路线。

?(四)加强执政党建设,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说到底,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苏东剧变后得出的结论。苏共在执政期间,内部滋生的腐败问题,严重脱离里人民群众,动摇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这一历史教训向人民声明:共产党执政后,要使党坚强有力,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始终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加强和人民群众的沟通,不断改善民生问题,使人民群众真正从内心里支持用户社会主义政党,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

?8、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中国特色”。

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班讲话中指出,我们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四大特色是一个新提法,在如何理解上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的是大概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等,不仅仅是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现实中,容易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果做这样的狭义理解,就会产生一些误解。比如,说一个理论具有“理论特色”,在逻辑上就行不通的。而从大概念出发,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理论特色则是可行的。

二是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自党的十二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之后,“中国特色”一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使用越来越细。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这是讲“三大特色”,并且针对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胡锦涛此次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班讲话,是首次提出“四大特色”,所针对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无疑是新的提法,不仅增加了“理论特色”,而且直接使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指更为具体和精确。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是这“四大特色”,但不限于这“四大特色”。“四大特色”是认识的新阶段,但不是最终的阶段,更不能看成是固定不变的。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特色是辩证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一方面它们各有各的内涵,各有各的侧重,是相互区别的;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和内在统一的。在这四大特色中,实践特色与理论特色是相对的,一般而言不能两者同时强调。而我们既强调实践特色,又强调理论特色,是有历史与现实的缘由。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看,我们最初是从“摸着石头过河”干起来的,具有实践特色是毫无疑义的。而中国在改革开放的30年中,不断形成重大的理论,不断提出重大的观点,是理论创新的密集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又是我们提出理论特色的依据。民族特色与时代特色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相对的。民族特色讲传统、讲特殊性,而时代特色突出当代性、突出面向世界潮流。中国历史悠久、国情特殊,强调民族性是必然的。但中国在对外开放和全球化中建设社会主义,致力于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强调时代特色也是必然的。

四是中国特色具有针对性。所谓特色就是别人没有、或者别人虽有但自己更为突出的东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特色各有各的针对性。我们强调实践特色,是中国社会主义不从本本出发。我们强调理论特色,

是中国社会主义重视理论总结、理论创新、理论应用。我们强调民族特色,是尊重中国传统,立足中国国情。我们强调时代特色,是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通过丰富这些特色,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的区别,从而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注重把实践探索的经验上升为理论高度,又注重用理论创新的成果去指导实践,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对于坚定“三个自信”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坚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主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和发展进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道路与制度,都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理论主旨。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江泽民强调老祖宗不能丢,丢了就丧失根本。胡锦涛强调,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习近平进一步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坚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主旨还表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人民大众立场,强调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走群众路线。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领导人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坚持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促进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注重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注重经验总结的政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辟、制度形成和实践探索过程中,党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并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阶段性成果都是对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总结。党的十三大报告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廓,党的十四大报告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五大报告系统阐述了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大报告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在短短30多年的时间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如此丰硕的理论成果,应归功于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大都在对过去体制改革的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改革目标,部署下一步的改革任务,蕴含着理论认识上的突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最近召开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系统总结了30多年来我国改革的基本经验,确定了我国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改革的路线图。

发挥理论创新的引导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理论创新的指导下进行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探索、制度改革、道路开辟过程中,我们党注意发挥创新理论成果的先导作用,强调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与变革的先导,必须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贯穿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集中概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从时间维度看,实事求是要求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必须随着时代变化、实践发展、科学进步而不断进化,即与时俱进;从空间维度看,实事求是要求普遍性的理论必须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即理论联系实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因而做到了思想继承性与理论创新性的高度统一。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是内在统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道路的开辟与拓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事业新局面的开创,都离不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的每一重大创新、实践上的每一重大进展、体制上的每一重大突破,都是贯彻解放思想和事实求是的结果。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只有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特色的认识,才能更好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不断胜利发展。

?9、如何认识深化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从此,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是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中国的改革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原因: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严峻局势,迫使我们必须改革,不得不改革. 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建国以后模仿苏联模式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3,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改革是全面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必须围绕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新时期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增强的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发展的大好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提出的理论、路线和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程中作出的历史性贡献。

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进的成功之路。社会主义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通过改革不断完善自己。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推进和深化改革,用改革的办法解决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努力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是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不推进改革开放,不仅不能取得新的成就,而且已经取得的成就也难以保持,更谈不上继续推进我们的事业。我们必须按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观点,不断增强支持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十七大报告用“三个最”和“三个面貌”高度概括了这一历史新时期。“三个最”就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三个最”带来了“三个面貌”的历史性变化,即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具休来说,就是报告中生动描述的三句话:一是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二是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三是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幸福,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总结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深刻体会到,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大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发展马克思主义。

当然,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要清醒认识和把握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关键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课题新矛盾,特别是要顺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情况,把坚持改革开放同继续解放思想结合起来,同推动科学发展、促会和谐结合起来;要在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的同时,努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从而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方向、完善改革举措、致力改革攻坚;要坚持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来深化改革,在深化改革中实现科学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

10、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一、生产方式(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关系:分配方式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因为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具体体现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资料(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二、分析导致收入差距的原因

导致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取差距的现象存在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1>.合理经济制度安排的结果即就是经过日积月累的辛勤劳动(包括体力、智力)积攒的财富分化

<2>.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

1. 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

2. 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

3. 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

4. 由于地域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收入差距拉大。

三、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

形成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地区、行业、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东、中、西部的收入差别,也必须综合治理。

第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

第三,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

第四,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

第五,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总之,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三、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

<1>. 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小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不讲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

<2>.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的结果,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

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结果。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作用。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而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共同富裕的分配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本身就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收入差距,但他的终极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消灭贫富差距最终达到共同富。

总之,我国目前出现个人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不满,这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必须加以认真解决。要以发展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同时要对个人分配进行调节,防止两极分化。确保社会稳定。

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1)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2)允许以大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3)按生产要素分配是重要的分配原则。

对于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的差距应该给予正确看待:

一方面正确认识收入分配差距,我们不能脱离对生产的影响来孤立地看待和评价收入分配格局是否公平。

由于社会上个人的生产要素和能力的不同,所起的作用和所做的贡献大小也不同,把贡献大小与收入分配联系起来。除了按劳分配以外,应该鼓励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在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下,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如果不讲贡献大小,而是只讲平均分配,那就不可能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而只会仍然是共同贫穷。今天我们收入差距的拉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因为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达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过程。保证收入公平的原则应该是保证人人有平等竞争的机会,因而解决当前中国收入差距拉大问题决不能采取劫富济贫的办法,而是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积极地从事“财富创造”的同时,给低收入者更多的能力和机会,给他们以平等竞争的机会。另一方面要警惕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甚至两极分化的现象,可能引发社会问题。总的来说,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非都是合理的制度安排的结果,其中也存在许多不合理和非法的因素。其一,初次分配过程中存在许多不平等的竞争,如最为突出的各种形式的行业垄断的存在;

其二,收入分配再分配的手段和功能严重不足,例如对高收入调节不力,对低收入阶层缺乏有效保护;其三,灰色收入、黑色收入以及腐败等非法收入问题突出,打击力度远远不够;其四,由于地域差别的存在,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收入高,地区收入差距拉大。应该说,中国收入分配差距的出现是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提高的结果,是构建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社会不公正现象的结果。从整体上看,中国的收入分配差距是社会范畴问题,其本质是劳动者先富和后富的关系,不是阶级对立的结果,经济因素即生产力发展水平起决定的作用。二是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形成现在收入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地区、行业、部门的收入差距,缩小东、中、西部的收入差别,也必须综合治理。

第一,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从源头上解决好初次分配问题;

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强化国家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功能;第三,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解决由失业导致的贫困问题;第四,要严厉打击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等各种非法攫取社会财富的行为;第五,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理

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与此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实行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同时这也是随着我国所有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而逐步建立起来的。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所有制基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按劳分配的基础。当生产力还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水平,社会产品还没有极大丰富,劳动还没有谋生的收手段,人们还没有顺利不计报酬的为社会提供劳动服务,这决定了社会还不具有实行按劳分配的条件。在社会主义,劳动者向社会主义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自身存在着差别。只有承认这种差别,并在个人收入分配上体现这种差距,才能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按劳分配与平均主义没有任何联系,按劳分配绝对不是平均主义。按劳分配以劳动为唯评价标准,在劳动面前人人平等。但是,一定收入差距形成有其合理和合法的原因:(1)由于劳动的智力不同、体力不同、勤奋程度不同,因而劳动贡献有大有小;(2)在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优胜劣汰法则必然导致一定程度的两极分化;(3)由于人们占有的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数量不同,承认按生产要素分配也会导致人们富裕程度不同;(4)我国改革开放的梯度推进战略也会使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中不合理的原因有:(1)一些行业依靠行政资源,以国家的名义占有和瓜分本属于全社会所有的社会经济资源,由此带来的垄断部门的从业人员与所占有的资源的比例极不协调。(2)由于对统一市场的不合理分割和地方行政干预导致人力资源和物资资源不能正常、合理的流动,从而导致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异。不合法的原因有:(1)以个体经济和私人经济为主的偷税漏税人;(2)各级党政领导的腐败贿赂收入;(3)集团消费转化为个人消费的收入;(4)走私贩假等其他非法非正常收入。不合理和不合法的原因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十分巨大的阻碍作用,即使是合法和合理的原因生产的收入差距也应当是适当和有限度的。

调节收入差距的措施:(1)保护合法收入。(2)取缔非法收入。(3)整顿不合理收入。(4)调节过高收入。(5)保障最低收入。按劳分配的有效实行,充分体现了脑力和体力劳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繁重劳动和非繁重劳动的差距,从而导致了收入上的差距。所以安老分配并不意味着平均主义。

在社会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能以劳动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作为按劳分配的依据,只能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作为尺度进行分配。劳动时间的耗费取决于劳动者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必须不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劳动才能为社会所认可,才能成为有效劳动,劳动者才能得到相应的报酬,甚至得到超额分配;反之,如果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劳动者的劳动不能为市场承认,劳动者往往只能获得较少的报酬,甚至徒劳无益。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杀回的生产要素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各种物质生产条件。如土地等自然资源以及生产厂房、设备、原材料等;另一类是人的劳动,包括人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活劳动、技术、信息、管理等。

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主要是个体劳动者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个体劳动者的收入是凭借自己的劳动所占有的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所取得的收入;被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的雇佣劳动者取得的劳动收入,实质上是劳动者出卖劳动力商品,按劳动力价值取得的收入。第二种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第三种是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如科技发明、创造、信息、专利等参与分配。

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必然拓展社会不同阶层的收入来源,其中收益最大的是要素所有者的知识、技术要素所有者和使用者,其结果使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但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有利于优

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社会、只是、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为了缩小收入差距,我们必须深化分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正确认识“先富”与“共富”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前,把共同富裕看成是所有人民以同样的速度在同一时间富裕起来。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虽然仍强调按劳分配,但收入差距太小,今本上实行的是“大体平均,略有差别”的政策。实行平均主义只能是打击先进、鼓励落后,严重挫伤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总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大政策,就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富裕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作为一个历史过程,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有后有先、有快有慢的不同,这是整个社会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第二,注重社会公平,防止两极分化。必须有针对性的规范分配秩序,防止收入高低过于悬殊,这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要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促进共同富裕。

总之,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发展经济是根本途径,“三个有利于”体现得越充分,消除贫富差距过大的社会条件就越具备,就越能增强利用税收、财政等手段调节收入分配的功能。我们既不能搞平均主义,也要防止出现两极分化,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1、新一轮收入分配改革,为什么要确立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你对未来跨入中等收入群体有哪些考虑?

一、什么是“橄榄型”分配格局

所谓的“橄榄型”,是相对于其他的分配格局类型(如“金字塔型”、“哑铃型”、“倒丁字型”等)而言的。具体一点就是社会人群中,中等收入的群体占了社会人口的大多数,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占相对较小的比例,在这样的基础上形成的分配格局,叫做“橄榄型”。二、为什么要建立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分配格局1、中等收入群体的作用

中等收入群体一般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正确的价值观、较强的职业技能、生活比较稳定,其在社会人口中比例的提高,有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以及繁荣发展。

2、旧有分配格局的弊端

我国当前的分配格局是以金字塔型为主,即绝大部分是广大的低收入群体,中等收入群体尚占少数,高收入群体就像金字塔的塔尖一样占着极少数。这样的分配格局导致了我过贫富差距的悬殊化,使得频繁发生一些由于收入分配不均衡引发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我国和谐发展的脚步,必须从根本上解决。

3、贯彻党中央方针政策的需要

邓小平曾提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在今年年初,胡锦涛、温家宝也分别作出关于调整分配结构、形成“橄榄型”格局的指示。有计划指示:到2020年,应基本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由此可见,构建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同时也是一项党中央任务。4、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需要

经历了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的经济结构逐渐由外向型经济转变为以拉动内需为主的内向型经济,中等收入群体的稳定性使得构建以中等收入群体为主体的“橄榄型”分配格局可以推动经济的积极发展、保障社会的经济和谐,同时也可以刺激和带动我国内需。三、综述

在现代社会经济环境下,任何有碍于经济发展的分配格局终将会被淘汰。以中等收入群体为

主体的“橄榄型”分配格局的建立,满足了我国的经济发展要求和政治目标,是和我国的客观要求的,故此,我们在新一轮的收入分配改革中,有必要大力推行这种科学的分配格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中等收入者占多数”。近日,温家宝总理在《求是》撰文,再次强调“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

在当今中国,随着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社会学理论中“橄榄型社会是稳定的社会”的判断,也已经得到学界和公众的普遍认可。

社会学理论认为,一个社会大致可分为4个阶层:富裕阶层、中间(中等)阶层、劳工阶层和贫弱阶层。中间阶层的出现,使原来对立的贫富两极变成了一个连续的数列,收入和财产从富裕到贫穷逐级递减,这就让每一个社会成员看到拾级而上的希望,有助于缓和贫富差距造成的社会对立情绪。在现代社会中,通常认为:一个社会应该有60%—70%的人口(或家庭)属于中间阶层,这样的社会才是稳定的。按照这一划分方法,中等收入群体,正类似中间阶层。

中间阶层的衡量,不仅包括收入和财产,还应包括职业声望和自我认同。

在物质财富方面,“收入中等,宽裕有余”是他们的基本追求。收入中等,会以其消费的方式和财产的拥有表现出来。一般认为:有房有车,有一定的金融资产,是其显著标志,因此中间阶层在国外有时也被称为中产阶层。其实,这个衡量尺度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正在为之努力的“小康”生活水平应该是异曲同工,或者说,“小康”生活水平其实是中间阶层的中国式表达。从某种意义上说,财产是收入的积累和固化,“中等收入”对于这一群体的形成很重要。

在职业方面,当今社会,职业稳定性相当重要,因为由职业获取工薪收入,仍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其次是社会评价。一般而言,因为知本的崛起,“凭本事吃饭”的知识分子或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技术工人)会得到大多数人的青睐。因此,知识分子、白领、专业人士常常是中间阶层的近义词。

在自我认同方面,由于中间阶层意味着一种个人和家庭的有尊严、可持续的生活形态,因而承载了很大一部分公众的期待和梦想。不但在发达国家,而且在一部分发展势头较好的发展中国家,社会大众都热衷于跻身中产的行列。发达国家的中间阶层认同率达到60%—70%,而在印度,认同率能达到80%。中间阶层认同率高,说明一个社会在生活态度上的积极上进,公众觉得有奔头。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由于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样一个中等收入群体正在逐渐形成。中国社科院的陆学艺教授经过长期研究后指出,如今中国的中间阶层能占到23%;而在5年前,这个数字是18%。陆学艺教授曾经期望中国的中间阶层能够以每年1%的幅度增长,现在看来,这个期望正在变成现实。依此推算,到2020年,中国的中间阶层能够占到人口的1/3。随着今年开始的社会分配政策的调整,这个数字有望突破。

很多人并不认为自己是“中等收入群体”。这与当前房地产市场的房价高企、持续上涨密切相关。因为拥有一套自有房产通常被看作是中间阶层的标识,而当本来有望进入中间阶层的社会群体距离这个期望越来越远时,就会引起利益攸关者的骚动不安。于是,“房奴”、“蚁族”为代表的公众舆论开始进入社会主流意识。

一个社会中的中间阶层的形成和发展壮大,也需要社会管理者理性地给予培育。在发达国家走向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过程中,都采取过一些政策措施帮助蓝领工人购买自己的住房,让他们拥有自己的资产,譬如对购房者减免税收乃至予以补贴。二战以后,很多国家的政府以住房社会政策来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

“现代化过程也是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的过程。要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重,政府要加大收入再分配的政策力度,缩小收入差距。”

中国存在一个中等收入群体,这是不言而喻的。这个群体有多大的规模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对这个群体的标准加以确定。中等收入群体,顾名思义,是指其收入水平处于整个社会全体社会成员收入分布中间的人群。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个群体的收入上下限要如何界定。从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看,收入上下限应该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这个群体的收入下限,应该等于全社会成员的平均收入,而上限则高出平均收入两倍。

中国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偏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存在着较高的收入分配的不均等,以及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据推算,在2009年,收入低于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人群比例高达62%。这部分低收入人群主要在农村,占农村总人口的85%左右。由此不难看出,中国现在的居民收入分布结构,类似于一个宽底座的金字塔,与“橄榄型”收入分布相差甚远。

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表明,中等收入阶层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一些国家的现代化过程,也是其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的过程。相比而言,一些中等收入群体比例较低的国家总是经历更多的挫折和社会动荡,其发展的道路会更加艰难。

中国经历了3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城乡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按照上述标准划分出来的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并没有明显提高。这是因为全社会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之间收入分配状况没有得到改善,绝大多数农村居民一直处于相对的低收入状态。同时,由于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长低于平均增长速度,在收入差距扩大的情况下,低收入人群的比重会随之增加;加上近几年资产价格的暴涨,产生了部分暴富人群,出现了相对意义上的两极分化问题。这些因素都在影响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比例。

要扩大中等收入人群的比重,第一是缩小全社会收入差距。在现有的收入分配格局中,如果经济增长仍然是更有利于富人收入增加,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例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为了缩小收入差距,政府需要加大收入再分配的政策力度。政府收入再分配的功能之一是防范社会的两极分化,特别是通过增加转移支付的方式保障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第二是加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从而缩小城乡之间收入差距。从现有居民收入分布来看,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的路径是低收入群体不断升级,上升为中等收入群体,这种升级的基础是其收入增长超过平均增长速度。如前所述,低收入群体主要为农民,而提高农民收入的最有效办法是实现农村劳动力的两个转移:从农业向工业和服务业转移,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第三是发展教育,包括普及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国际经验表明,中等收入群体扩大是与教育的普及,特别是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分不开的。对于一个绝大多数劳动力只是完成了义务教育的国家来说,试图扩大中等收入人群比例是不可想象的。

12、如何理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社会进步、社会文同的一个重要标志。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实行和坚持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保证。只有依法治国,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才能保证全体人民更好地行使国家权力和真正享有广泛的公民权利,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才能保证人民依照法定程序民主地行使权利,决定国家大事,监督国家机构,行使权利和自由,开创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达到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社会安定,政治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是人民的最高利益。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这与我们党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密不可分。同时,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也必然会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甚至出现一些不安定因素。这就需要运用法律手段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规范人民群众的行为,保证社会生活的有序运行,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实行依法治国也是完善党的领导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途径和制度保障。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我们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走向民主法制化的重大举措。

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深刻理解和牢固树立党的领导的理念,必须深刻认识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总结执政经验教训作出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党治国理政方式的重大转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利益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社会阶层发生了重大变化,广大人民的民主参与愿望普遍增强。如何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要求,坚持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民主政治制度,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民主要求,切实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的实现,是当代中国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突出任务。我们党必须适应新的情况,把扩大民主参与,引导人民更多更好地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从制度上保证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作为改进执政方式的根本取向和坚实基础,最大限度地组织和支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管理国家和一切社会事务的民主权利。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充分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力,巩固和发展党的执政地位。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的必然途径。

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依法治国的实质,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事务。我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依法治国的所依之"法",是规范化了的人民意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通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和法律,并且运用宪法和法律来治国家,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保障自己当家作主的各项民主权利。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人民制定的宪法和法律,行使被授予的各种权力并且接受人民的监督。依法治国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维护人民主人翁地位的过程,保证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过程。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又通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证法律的实施。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各级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模范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法规,而且还要领导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遵守和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必须树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绝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党的领导要体现在依法治国的全部过程中,即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党的领导,并通过党组织的卓越工作和党员的模范作用维护宪法和法律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

当前,强调依法治国,就是要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维护司法公正,提高执法水平,确保法律的严格实施。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的保护主义、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楷模。为此才可能构建和谐社会,真正做到依法治国!

13、如何认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意义。

1.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古往今来.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每一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条特殊纽带。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的进步起着催化作用。哪里有文化,哪里就有文明的足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波澜壮阔.改革开放实践多姿多彩。只有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的文化创造热情和活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凝聚起来,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才能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辅相成。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的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占得先机。文化的巨大作用日益为世界各国所认识和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千方百计壮大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现在。美国、欧盟、El本、韩国、新加坡等,都是新一轮文化软实力博弈的积极推动者。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和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和文化安全,必须继续弘扬文化创造精神。发挥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3.文化软实力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的重要基础。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趋旺盛。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殷实富足的小康生活。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和支撑。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文化产品服务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让百姓享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才能充分体现发展文化软实力这个硬道理.

软实力是近年来风靡国际关系领域的最流行关键词,它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国际

关系的看法,使人们从关心领土、军备、武力、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地域扩张、军事打击等有形的“硬实力”,转向关注文化、价值观、影响力、道德准则、文化感召力等无形的“软实力”。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而且这一重要性在将来将会尤为提高。深一步的探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更有着重要意义。

一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更加紧密,经济的文化含量日益提高,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而文化的软实力也成为了国家强大与否的另一衡量指标。文化生产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基础。在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今天,在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生产力是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能力。而且,它不仅生产文化产品,不断满足和丰富社会需求,而且可以融入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将文化优势转化精神能源,转化为区域优势、经济优势、产业优势。

在国际社会上,每个国家都在追求自己国家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对于国际上的问题都

要有所决策,这时这两种实力的影响就表现出来了,首先要考虑的就时对方的硬实力,在硬实力绝对不对等的条件下做出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选择。但也会考虑软实力,但这时的软实力是次要的,可以说对决策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在两个国家之间的硬实力被屏蔽或者实力相对均衡的时候,这是软实力是主要考虑因素,这时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就是一种决定因素,在软实力因素作用下,做出符合本国利益的情况下。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体现

美国大片、法国时装、日本动漫、韩国连续剧等等这些我们所熟知的事物再令我们拍手叫好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软实力的作用,

经济的硬指标是体现文化软力量的重要标志。现在,中国电影在票房上节节攀升,截至2010年6月下旬,有8部国产影片票房过亿,票房在1000万到1亿之间的国产电影超过15部,比历史同期水平大大提升。如此可见,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也在逐渐提升着。但是在与西方国家甚至日本,韩国等国家相比却依然有着不小的差距。韩剧《大长今》婆婆妈妈、缠缠绵绵之中,中国人认识了韩人性格和韩国文化,与此同时,韩国手机和汽车更热销了;日本政府也早已提出,21世纪是“软实力”较量的时代,单凭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拼斗,已难赢得各国尊重。日本饮食业更提出“软实力”战略,希望以“生鱼片”和“寿司”为先导,开辟外交新局。而美国,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政治和军事霸权,也掌握着最大的媒介和文化霸权。西方的媒体“软实力”远超其经济“硬实力”。

《人民日报》中的一篇文章《打开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之门》中写到“全球文化态势与格局“西强东弱”,其主要原因是西方经济实力和传播手段拥有绝对优势,导致信息和文化单向流动。我国虽有丰厚的文化资源,但因文化传播能力相对薄弱,影响了民族文化在国际上的可见度和竞争力,从而无法将其转化为强大的国家软实力”。中国的文化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统计表明,2008年全国文化事业费达248.04亿元,比2007年增加49.08亿元,同比增长24.67%。2008年,中国电影票房连续2年保持26%以上增速,增幅居全球之首。同时,一大批极具中国特色的文艺表演如聋人舞蹈《千手观音》、中华武术、杂技艺术等,不仅在国内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赞誉,在外国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文化软实力对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一些其他方面的的文化软实力对我国同样有着不小的影响,如中国人的信誉,数百年没有侵略过别国和欺负过弱小。中国的儒教在亚洲影响较大,为我国中国创造了独特的文化思想。再如,中国的人口占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也表现出了更为开阔的市场、人才以及劳动力等等,这些都是中国软文化上的优势。

三如何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1,尊最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文化经营战略;

2,以市场为向导,不断适应文化消费新变化和审美新需求;3,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扩大文化消费;4,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5,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创立文化自主品牌,增强文化企业的竞争力。6,树立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7,文化产业要诚信经营,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信誉与形象。

8,文化产业必须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特别是要增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9.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要加强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高“硬

实力”,为增强文化“软实力”夯实基础。10. 吸收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在文化交流、借鉴的基础上,推出融会多种文化特质的新文化;

例如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都以说汉语、穿唐装、吃汉菜为时尚,武术、京剧、书法、国

画也成了他们的宠儿。北京奥运会完美地展现了古老又独具魅力的汉文化,将其推广到全球。尽管中国文化软实力仍处于起步阶段,有诸多不完善之处,但是北京奥运会为国家提供了绝佳的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契机,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感召力,增强文化凝聚力,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为进一步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新思维、新理念和新途径。

14、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认识党的建设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

高度重视党面临的“四个考验”和“四个危险”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保持党的纯洁性

四个考验

1执政考验

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重大课题:

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如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面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深入发展,如何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创新执政理念、转变执政方式,为人民掌好政、执好政;

面对人们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面对我国社会空前变革中社会阶层分化、价值观念多样、利益诉求多样、社会矛盾凸显的情况,如何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把各方面力量凝聚起来,有效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2改革开放考验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肩负着领导全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任务。面对改革开放中日益呈现出的新旧矛盾、长期性矛盾和阶段性矛盾、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排除来自“左”和“右”的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党执政面临的重大课题和根本任务。

3市场经济考验

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发挥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仍然是中国共产党需要不断探索和回答的重大课题。

经济领域中的市场交换原则会不同程度地反映到政治生活领域乃至党内生活中来,导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侵蚀党的肌体。

如何既能领导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能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也是摆在党面前的重大考验。

4外部环境考验

当前,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总体上是有利的,但也要看到,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也给我国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以敏锐的眼光洞悉发展先机,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掌握发展的战略主动权;如何既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又有效抵制西方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维护国家安全,为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些也是党面临的重大考验。

四个危险

1. 精神懈怠的危险:对于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来说,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在长期执政和取得改革发展巨大成就的情况下,如何避免精神懈怠,如何克服一些党员干部安于现状、贪图享受、不思进取、不爱学习、理想信念动摇、缺乏忧患意思的思想,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这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问题。

2. 能力不足的危险:在国际国内复杂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趋势新特点,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挑战性更加突出,对领导者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