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公共危机意识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公共危机意识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公共危机意识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公共危机意识的几点思考

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公共危机意识的几点思考

摘要:大学生公共危机意识的提升对于高校防范和应对公共危机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大学生公共危机意识的现状及其成因,建立大学生公共危机意识的早期培育机制已迫在眉睫,该机制包括理论研究、课堂教学、实际演练三个层面,意在引导大学生直面危机,培养大学生理性的公共危机应时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公共危机意识培育机制

进入21世纪,公共危机事件在世界范围内频发。在应对这些突如其来、危及整个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公共危机事件时,暴露出了一系列发人深省的社会问题和危机管理问题,引起学术界的新一轮思考。大学生作为肩负着社会使命的新生力量,如何提升其公共危机意识,更是牵动着全社会危机管理的敏感神经,成为高校教育研究的新课题。

一、理性的公共危机意识是危机管理的重要基石

在哲学中,意识是与物质相对应的范畴,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公共危机意识就是对威胁公众生命财产、影响公民正常生活的公共危机所做出的自觉反映,它通过教育、引导等手段可以不断得到提升,帮助人们在危机来临的瞬间及时做出正确的认知判断,压制和克服危机初期人本能的恐惧、惊慌等负面情绪,明确是什么危机、该怎样规避风险。一种成熟、理性的公共危机意识会提供给身处危机中的人们有关周围世界的正确信息并使人由此得以积极把握它,可以说,在整个危机管理的过程中,公共危机意识的成熟程度、理性与否影响着人们面对危机的各种反应和应对危机采取的行动,关系到危机管理的效果,培养和提升公共危机意识是危机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当前我国大学生公共危机意识的现状及原因

从非典、甲流侵入我国后大学生的情绪反应和行为方式的改变不难看出,虽然这个群体中不乏有镇定自若、理性应对危机的佼佼者,但惊慌失措、不服从统一指挥、出现过激行为的人却也不在少数。有关学者的调研报告显示,大学生对于公共危机的应对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他们了解在火灾中如何逃生,知道在地震中如何选择相对安全的躲避点,明白当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如何自我保护,而从现实中大学生在公共危机面前的各种表现来看,这些知识并未能使每个知识的接受者都具备成熟的公共危机意识,他们所掌握的公共危机科学知识大多仅停留在理论层面,实际运用知识这一环节存在很大缺欠。这种知道怎样做却没能这样做的巨大反差,恰恰说明了当前大学生的公共危机意识尚显薄弱,亟待提升。

造成当前大学生公共危机意识薄弱的原因非常复杂,作用于每个个体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价值管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导向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本科社会实践报告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导向调查研究报告 姓名:郑伟 专业:工商管理083班 学号:200810944330 入学时间:2008年9月 指导老师:黄运焘 日期:2009年10月20日 成绩: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导向 改革开放之后各种思潮不断涌入我国,加之市场经济的逐利性和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部分大学生信仰丧失,在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怎样走好人生道路的问题上陷入迷惘,有的甚至做出错误的选择。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当代我国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观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表现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集体主义价值观在我国道德领域居一元主导地位,共产主义理想是所有人的政治追求。但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元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人们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时装人”,即没有确定的价值取向,不断地像改换时装一样更换思想、观念和行为的人;“平面人”,即表面化、面具化的,缺乏超越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没有深度,不承认一切价值的人;“实惠族”,即讲求实际,强调实用,选择实惠,凡事只看效果,不注重手段的选择,缺乏对终极价值的追求的人;“新理性人”,即既有超越意识又脚踏实地,既有远大抱负又有求实精神,能够凭自己的行动逐渐缩短理想与现实差距的人;“新理想派”,即能够保持灵魂的高洁和精神的自由,不“独善其身”,对社会、对他人充满责任感,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以自己的方式关注社会的人。可以说,当代大学生中,绝对权威崇拜和绝对一元的价值取向已不复存在,价值取向由相对统一走向差异。大学生中有坚持“报效祖国”的,也有“追求自己美好的生活”的;有赞同“提倡雷锋精神”的,也有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据调查,49.3%的大学生同意“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观点,而20.2%的大学生坚信“钱越多,人生价值越大”。 总体而言,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所取得的成就深感自豪,并感到自我责任重大,自觉勤奋学习。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重利原则的影响下,社会上“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传统道德观念淡化,转为注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受其影响,部分学生在生活中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时时讲享受,事事讲实惠,从过去的“言不及利”变为现在的“言必及利”;有的大学生为物欲所蒙蔽,厌恶读书,想方设法地经商赚钱,甚至置法律于不顾,使用违法手段谋取钱财,走上犯罪的道路。还有些大学生在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反差面前焦躁不安,内心充满困惑、苦恼,为逃避苦恼陷入享乐主义和现实主义的误区。此外,消费主义价值观在大学生中也大有市场,不少学生简单地把经济收入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理想主义热情减退,急功近利,生活情趣趋于庸俗化、非理性化。 二、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原因分析: 1.个体差异。智力水平、知识结构、人生经历等的差异是造成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当代大学生多是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生长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大的社会背景使他们敢于坚持自己的理想、看法、观点,崇尚自我,强调个性,主体意识强烈。一般来说,坎坷和曲折,会使人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比较深刻,其价值取向往往也形成得较早、较深刻稳定;一帆风顺则会使人的价值取向表现出某种程度的不稳定性,较肤浅。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平顺,人生阅历较少,往往功利意识较强,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 2,家庭环境与学校教育。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上往往优先考虑个人利益,表现出一定的功利倾向。这是因为当代大学生大都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和祖辈的溺爱下长大的,这助长了当代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当然,也有一些父母对于女进行过苦口婆心的正面教育,但当父辈的教诲与现实发生矛盾时,反而使学生陷入更深的迷惘与困惑。此外,中国虽然加大了教育投入,但高等教育资源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大多数父母寄希望于子女考上大学来改善家庭经济环境。考大学的激烈竞争,加上每年还要花费近万元的学费、书费、生活

谈谈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谈谈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姓名:吴君可班级:1202(net)专业:软件开发(net方向)学号:201202050233 前言: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世界向着总体和平的方向发展,但战争的威胁任然存在。局部战争,恐怖主义,霸权政治。对世界的和平与国家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而当代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理应关心,关注这类事件的发生,时刻警惕敌对势力的威胁与渗透,维护国家安全,增强对国内外大大事的关注,增强国家忧患意识,增强国家责任感,使命感。 一、国家忧患意识是什么及其重要性: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在我认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集体乃至个人的荣辱兴衰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这至少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忧患意识是一个国家、民族危机感和使命感产生的动力源。人类的历史表明,一个没有危机感和使命感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一个没有危机感和使命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其最终结果,势必会走上国破家亡的衰败之路。而忧患意识首先是一种危机感和紧迫感。大清王朝末年的衰败,直至丧权辱国悲剧的不断上演,就是明证。 其二,忧患意识是唤起人们爱国主义精神的警示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这种精神在维护国家安全统一、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强烈的忧患意识体现了一个民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是热爱祖国、关心民众的集中反映。 其三,忧患意识是增强全民国防观念的助推器。国防观念的强弱,事关国家安危存亡。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国防和国防观念的强弱,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强烈的忧患意识,正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防稳固的重要基石。建国之初,第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选择充满忧患意识的《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对此,毛泽东同志的解释是,这首歌,教人们居安思危。因此说,忧患意识的一个重要表征,是执政者、决策者长远的历史眼光和深邃的战略眼光。增强忧患意识,有助于我们科学判断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既把握机遇,也认清挑战;既看到成绩,也认清不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支军队永不自满地向前迈进。 一个民族有了忧患意识,才能自强不息;一个国家有了忧患意识,才能兴旺发达;一支军队有了忧患意识,才能无往不胜。从这个意义上说,忧患意识就是政治意识、责任意识,也是大局意识、长远意识和战略意识。的确,人类的发展史一再证明,忧患意识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及个人来说,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是万万不可缺少的。 二、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及其现状: 众所周知,自70年代对越反击战后,我国基本处于和平状态,无明显对外战争,然而不幸的是,近年来我国的周边环境逐渐恶化,领土、海洋争端不断凸显,周边国家政局动荡,恐怖势力蔓延。而一国的周边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个稳定的周边

企业危机意识标语:企业和市场同步,管理与世界接轨!

企业危机意识标语:企业和市场同步,管理与世界接轨! 【篇一】 1、诚实守信,依法经营。 2、厚德载物创品牌,诚信经营得天下。 3、诚信守信,安身立命。 4、爱财取有道,诚信为根本。 5、日复一日,精益求精;年复一年,效益满赢。 6、专业专助,全新服务。 7、教育监督制度并重,搞好反腐惩防体系建设。 8、诚实守信,法律底线。 9、守法守住根本,诚信成就利润。 10、诚信经营无欺诈,百姓消费更放心。 11、诚实守信,公平交易,杜绝欺诈,文明服务。 12、商家讲诚信,顾客更放心。 13、重信守法,精诚合作,协调持久,互利共赢。 14、公平,公正,公德心,诚心,诚意,诚信真。 15、依法立市,诚信经营;利民盈利,买卖双赢。 16、诚信共荣,欺诈可耻。 17、走进质量天地,带来无限商机。 18、诚信经营,构建和谐市场。

19、讲诚信,赢天下。 20、买卖以“诚”为尺,经营依“法”为度。 【篇二】 1、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促发展。 2、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简单的事情重复化。 3、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4、人心齐,泰山移,多增员,多举绩。 5、昨日黄花败,今朝百花开。 6、态度决定成败,团结创造未来。 7、多创优质产品,提升企业形象。 8、如果不换位思考,那么就思考换位。 9、向质量要市场,向管理要效益。 10、的破产是绝望,的资产是希望。 11、塑造人的品质,建立管理根基。 12、在工作中有前瞻意识,建立新方法,新思路。 13、安全警钟天天敲,创新工作处处抓。 14、行动是成功的阶梯,行动越多,登得越高。 15、超凡卓越,由我。 16、成败之间仅一步之遥,关键是你是否踏出那一步。 17、宁可停工停产,绝不违章蛮干。 18、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求发展。

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的重要性论文

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摘要: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也是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重点对象,其国家安全意识如何,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所以增强大学生国家安全忧患意识非常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 国家安全是国家没有内部的混乱与疾患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 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这是国家安全的基本含义。国家安全的十大构成因素:国民安全、国土安全、经济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态安全、信息安全。 当前, 大学生对国家安全的认识仍停留在军事、战争、国防、领土、情报、间谍这类传统的区域, 忽视了对文化、信息等新兴领域的认识。比如, 成都一大学生毕业后到承担国防重点攻关任务的某研究所工作。一天,他为了向网友展示自己掌握的歼十战斗机专业水准,抱着别人的信息都不准确,自己从事过这项研究,应当有责任发表一篇最权威的文章的想法, 在网上编发了帖子, 告知网友自己所了解的信息,泄露了国家秘密。这个大学生网上泄密, 表现出极差的忧患意识、国家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倘若他稍有对国家安全的忧患意识、保密意识,也就不会将国家秘密泄露出去而造成终生悔恨。再如, 2007 年5 月16日,三个大学生因在当年1 月份参加考研时, 用摄像头、隐形耳机等作弊,涉嫌盗窃国家机密, 而在西安沙坪区法院受审。这些事件说明, 当前有些大学生不把国家安全放在心上,不能自觉维护国家安全,放松了警惕,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国防意识。 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第一,意识形态淡化的副作用。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和西方国家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文革时期,由于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因素,导致我国在外交中陷入孤立境地。为克服此种弊端,改革开放后,在国际交往中日益淡化意识形态因素。这虽有合理性、必然性,但难免导致国家安全意识的降低。第二,大学生大多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在教室、宿舍、食堂中打转转,社会交往很少,缺少社会经验,这就很难接触各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自然对其危害缺乏亲身体验,对树立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体会不深。第三,学校进行的国家安全教育,与学生思想实际联系不紧,缺少针对性,方式僵化,内容空洞,引不起学生共鸣,效果欠佳。第四,由于当今社会腐败蔓延,思想政治课内容凝固僵化、空洞抽象,目前大学生普遍对思想政治课反感,产生逆反心理,越教育越不信。国家安全教育属于思想政治课,自然也受到株连,不仅不受重视,反而心存抵触,自然就难见效果了。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分析

暑 期 社 会 实 践 论 文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09会计2班 XX:毛沙如拉 学号:090710005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分析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多元化的,在进入分析之前,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八十年代以来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衍变.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是纯洁的.那个年代,能够走进大学是很值得骄傲的.每一个大学生都怀着满腔热情来面对学习和生活.校园是学习的圣地,是梦想驰骋的平原,大学生们满怀追求编织着少年的梦.他们的思想是乐观的,行动是积极的,在那样的学习氛围中自强不息,勇做时代先锋.可以说,八十年代是大学生激情燃烧的岁月,校园中处处洋溢着热情.九十年代的

大学生是浮躁的,物质利益影响了人情冷暖,大学纯净的学习氛围已被破坏,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令大学生感到失望,虽然还有不少人在努力在挣扎,但是生活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个年代的大学生有些失意和彷徨,对人生的意义有了新的看法,价值观也有所改变.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则是盲目轻狂的. 面对丰富多彩的纷繁世界,五花八门的关系人际脉络,大学生身在其中,却不知该如何生活了.赤裸裸的功利追逐将大学校园也熏染成刻薄的角斗场,人与人之间的淡漠,令大学生追求知识的目的也发生了改变,更多的带上名利色彩,金钱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因素.是现实还是无奈,社会在一天一天进步,人的追求却一天一天走向庸俗. 一、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 1、轻重倒置,忽视专业课学习。 第一表现为对参加学生活动过分热忱. 大学是充满活力的地方,最大的一个表现就是大学校园中有许多学生社团。在它们的组织下,大学校园表现出了无限的生机与活泼。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灵气,高校教育者极力主X在校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学生工作组织,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中锻炼自己,培养自己为人处事的能力和组织领导能力。在他们的推崇下,广大学子渐渐形成了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的思想观念. 对于刚刚走进大学的新生来说,一切都是新鲜的.面对种种新鲜事物,他们很难做出判断。面对是否要去参加学生工作部门和社团组织的选择时,他们失去了高考场上的英明主见,尽管他们本身能力有限或不适合选择的工作,但是毅然地加入了学生工作队伍。大一新生的课余时间一般很多,又加之不知道如何在大学中学习,他们就把大量的精力放在了组织各种活动上,而不去复习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识。考试时,由于还没有带便条的习惯和勇气,这样的积极分子就只有“望纸兴叹”,将获得学分的希望留到补考 第二表现为从事各种兼职,耽误学业. 大学生从事兼职已经被学校和社会广泛认同,有调查显示:有近40%的在校大学生曾经做过兼职,在没有从事过兼职的大学生中有近60%表示,如果有满意的条件,他们愿意从事兼职。无论是从事过兼职的同学还是没有从事过兼职的同学普遍都认为,从事兼职明显可以锻炼自己的交际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以后毕业寻找工作增加砝码。由此可见,大学生从事兼职是值得推崇的。 但是,问题也就在从事兼职的合理性中产生了。“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对于刚刚准备走向兼职道路而对兼职又没有清楚认识的的人来说,这句黑格尔的格言成了他们行动的催化剂和急噪的镇静剂。他们在对大学本身都还没有失去新鲜感时就开始从事兼职,并错误地认为在大学学习是次要的,抓紧时间培养自己以后工作需要的能力势在必行。他们迟到早退,旷课,夜不归寝,忙于应酬,但是他们浑然不觉这其中的错误,因为他们自认为有相当合理的理由。 现在的大学生,学习可以不好,做事可以没效率,但是一定要有"个性".这里的所谓"个性"可不是现代心理学中的个性.比如说,敢在课堂上和老师顶嘴,敢逃严厉老师的课,敢穿希奇古怪的服装,敢到处乱发脾气......这些都已经成为病态的个性倾向,却在大学生中形成一股潮流. 另外,还有不少被人们称作“怪才”的大学生。这个“怪才”可不是那种在某些领域有独到见解的人,而是那些总喜欢标新立异,大放厥词的人。他们并不是大脑方面有什么缺陷或异同,而是误解或者曲解了言论自由的思想。他们认为

当代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pdf

网络时代当代大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家安全不在只是陆海空的作战与防御,网络更多的用于人民生活与军事作战中。在十八大中,领导同志更是对于国家安全和军队建设做出重要指示。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关键词:网络时代国防意识对策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误导,淡化国防意识,对我国的国防建设非常不利。国家对于大学生的国防安全教育一直在进行。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有必要抢占网络教育高地,不断提高青年大学生的国防意识。 国防,是国家发展和安全的需要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是为了捍卫和扩大国家利益而采取的、防卫措施。从形态上来说,国防力量可分为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只有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和谐统一,才能建设强大的国防。强烈的国防意识,是保障社会发展,建设强大的国防的重要保证。 从总体上来说,国防意识有宏观和微观两大层面。从宏观而言,就是指一个群体的国防意识,而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则是指个体的国防意识,即每一个人的国防意识。而意识又包含了知识、感情、意志等诸多方面。 网络对我国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影响 网络影响了大学生国防意识的成型。近些年来,互联网高度发展,同时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综合性的特征,这些都为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文化的渗透提供了便捷手段。互联网的发展具有不确定性,西方国家在互联网中处于垄断地位,他们在互联网中所主导的网络文化呈现出全球和殖民主义的特点。西方国家通过电影、书籍等多种媒介传播的色情、暴力信息对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很大的危害,而极端、利己、功利、拜金等不良思想对我国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形成有着重大危害作用。大学生正处于意识形态成型关键时期,可塑性强,对信息的选择处理有可能会出现误区,容易受到网络不良文化的误导而思想混乱,致使爱国意识和国防意识减弱,对我国的国防建设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网络削弱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国界、空间的限制,只要进入网络,人们便可以进行无限制的沟通,整个世界都可以在网络中变成一个地球村,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与不同国家的人、不同文化进行交流。西方国家的不良文化可能通过网络输送到每个地方。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受相关思想的影响而走上邪路,对大学生的国防意识的确立与培养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对我国的国防教育也会产生严重危害。 网络削弱了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指作为历史主体的人对国家、社会历史的命运、前途、生存和发展潜在危机的自觉发现,并由此自警而产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并通过自身积极的主观努力趋利避害,消除潜在危机。目前,一些青年大学生在网络面前,忧患意识渐渐淡薄。随着网络发展日益

从安史之乱爆发看唐玄宗公共危机管理意识的制约性

从安史之乱爆发看唐玄宗公共危机管理意识的制约性 唐玄宗是唐朝的第七位皇帝,根据史料显示,他是一位精通六艺、素质极高的人,在管理外交方面的优势早在年轻的时候就展现了出来,但是在他处理安史之乱危机的时候却显得力不从心,暴露了他在公共危机管理意识方面的弱势。我们根据安史之乱的爆发,进一步的说明,在文章中看到唐玄宗在危险管理意识上的制约。 1、安史之乱发生的危机潜伏时期 唐朝的建立可以说是人类进步的象征,经过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唐朝出现了一片盛世,开元盛世、贞观之治这样稳定、和谐、发展的局面让社会的发展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进行,可是在唐玄宗时期因为出现的各种内部斗争、边界危机等,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安史之乱的发生给社会带来了很多的危害,让唐朝由盛世转向衰败。 (1)官宦之间勾心斗角,损害国家的行政资源 在当时的唐朝出现了很多的精英,比如李林甫、杨国忠、安禄山等,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的勾心斗角,唐玄宗作为这些精英人士的管理者,却把精力过多的放在了他们权力的平衡上,消耗内部资源,却没有考虑过对国家将要面临的危机的化解。

比如说,在安禄山见到太子时,以自己是蕃人,不知道朝堂上的礼仪,也不知道太子是多大的官为由不行跪拜礼。这可以说明安禄山的对唐玄宗的忠心,在故意的装糊涂,进而把太子得罪了,当然唐玄宗得到了忠心大臣的提醒,说安禄山有可能要谋反。李林甫为了保住自己宰相职位,阻止安禄山向宰相之位晋级,就向唐玄宗奏言,然后废除了百年的名臣任职边帅和边帅就任国相的国家政策,但是唐玄宗却没有察觉到这里面存在一些隐患。 在李林甫去世之后,安禄山就成为了杨国忠的政治敌人,当然也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势和地位,在唐玄宗的面前搬弄是非,挑拨离间,说安禄山的坏话,安禄山为了在博弈中争取到主动权,想唐玄宗表明了自己的中心。在当时安禄山和很多的朝廷大臣之间都有过节,这些大臣联合起来反对安禄山扩大力量[1]。 (2)边关危患严重,安禄山开始扩大势力 自唐朝初建立起,边关问题一直是国家统治者的面临的巨大挑战,突厥、契丹、吐蕃等会不时地进行内侵,给中原地区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在唐朝建立以后,就在边关的契丹等设立州府,让他们的首领担任州府的刺史,但是在武则天以后唐朝和契丹之间失和,契丹开始发生叛乱,导致辽西一带发生大乱。在以后的几年,契丹和其他边关部落联合,对唐朝边界进行大肆的内侵叛乱。 为了能够改变这种现状,刚刚登基的唐玄宗要树立在朝中的威信,力排众议,对契丹出兵讨伐,但是对契丹能力的评估失误,

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内容摘要: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材,将是未来建设祖国的主要力量,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而人生价值观的树立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能否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兴衰。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理想脚踏实地 随着《蜗居》的热播,很多关于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在《蜗居》中,海藻是一个悲剧,不是一个胜利者。剧中的海藻在物质上是得到了少许和短暂的满足,却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女人的生育权被永久的剥夺了,真爱的小贝随之远去,还有母亲的白眼,社会的唾弃,道德的煎熬,心灵的折磨可能在陪伴她的一生。这正是海藻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扭曲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所以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对当代大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如今这个物欲纵流和现实残酷的社会里,越来越多的人追求高层次的物质生活,而忽视自己的精神世界,使这个社会越来越浮躁。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正面领着人生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问题,应该有正确的追求和崇高的理想,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热爱祖国,发奋图强,努力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概念 (一)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根本看法。主要内容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认识和对人生的态度,具体包括公私观、义利观、苦乐观、荣辱观、幸福观和生死观等。人生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和生活环境中逐步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社会实践、生活境遇、文化素养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正确的人生观指引人走人生的正道,用自己的劳动去创造人生业绩,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高尚的人。错误的人生观将导致人背离人生的正道,走到

(可修改)论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doc

论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首先,要明确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爱国主义是指在知祖国、爱祖国的基础上,立报国之志、学报国之识、践报国之行,其有机统一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它表达的是对于祖国最深厚的感情,犹如孩子对于母亲的那种发自内心深处的热爱和依恋之情。其次,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既要借助于历史,更要着眼于变革的时代和现实服务的需要。所谓“知国才能爱国”、“知之深才能爱之切”。因此当代大学生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来了解祖国的过去,认识祖国的现在,展望祖国的未来。比如:结合班会进行国情教育,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介绍祖国的光辉历史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开展社会调查深刻感受周围的飞速发展等。通过这些途径,使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做到“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作为世界公认的大国的当代大学生,我们的心态理应更加开放、包容、理性、自信,以国家核心利益为重,热情加理性才是我们表达爱国主义的正确态度。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用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和鞭策自己,把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做坚定的爱国者。 第一,知我中华,培育爱国情操。爱我中华,必先知我中华。爱国志士秋瑾说:但凡爱国之心,人不可不有,若不知本国文字、历史,即不能生爱国之心也。学习历史,知我中华,是升华爱国情感的基础。要学习中华民族建设祖国家园、创造灿烂文明的历史;学习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历史;学习中华民族反对民族分离、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更要学习和了解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

践。学习历史,就会为祖国的今天而骄傲,为祖国的明天而奋进。今天的中国已不是昨天的中国,明天的中国必将更加美好。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会进步,国力强盛。跨进2l世纪的中国正如醒狮雄起,巨龙腾飞,生机勃勃。只要我们同心同德、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必将在本世纪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 知我中华,还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全面地、辩证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国情。既要从了解祖国的锦绣河山中激发热爱之情,也要从认识我国自然条件的一些不足之处增强忧患意识;既要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而自豪,又要为中国近代以来的落伍而伤痛,从而转 化为奋发图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动力。 第二,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对祖国的深厚情感,更是一种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当代青年要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就必须化爱国之情为报国之行,刻苦学习,锤炼自己,把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为报国之行。成才是青年人的追求和渴望,也是祖国和时代的需要和呼唤,要科学地确立成才的目标和方向,做祖国现代化需要的人才。一、要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青年要把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具体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同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遵纪守法,有效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二、要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立足面向世界、面向未

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新视角

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的新视角 [摘要]对大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是由我国国情和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决定的。忧患意识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正确把握国情为基础,以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忧患意识教育,使大学生强化国家意识和民族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确定成才目标,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关键词]大学生忧患意识教育切入点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多次要求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2006年10月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同志又一次强调:“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我们在看到难得的历史机遇的同时,更要增强忧患意识,清醒地看到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忧患意识作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深入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富有时代特征的忧患意识教育,对发扬光大民族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大学生进行忧患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忧患意识指人们对客观存在的落后现象和困难所隐含凶险的清醒认识与思想准备,或者是对升平形势下潜在危机的洞见和预防。在中国历史上,忧患意识有一个特定的指向,即指向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它饱含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体现了居安思危的远见卓识,具有对国家民族的强烈责任意识。首先,无论是面临困境还是身处福安之地,正确的忧患意识能使人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戒骄戒躁,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其次,可以充分激发人的潜能,使人拼搏进取、奋发图强、励精图治、振邦兴国。纵观中国历史,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居安思危、自强不息、挫而复起、穷且弥坚的强大精神动力。在古代,中华民族历经内忧外患,有些原本可能酿成重大灾难,但由于被忧患之士觉察,又与统治阶级达成共识,经过艰苦努力,终使国家转危为安的例子并不鲜见;在近代,救亡图存的忧患意识,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推动知识分子不断挣脱陈旧思想的束缚,唤起民众,开创革命救国的新路。正是出于这种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调查报告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80后、90后逐渐成长为大学生的主体。关于当代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的讨论也接连不断地见诸各种媒体,有赞扬,有批评,褒贬不一。作为一名80后的当代大学生,我以我们班级为调查对象,对同学们的价值取向做了简单的调查,目的是让大家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概论 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认同的一个倾向性态度,也就是指一个人以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来对待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并做出相应的选择。就现代的大学生而言,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中学及以前的教育过程中,学习与升学的压力,生活上对家庭的过多依赖等,使得他们在心理发展中存在很多问题,生理与心理发展的不协调,个体需要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使他们进入大学后有较多的不适感、失落感和彷徨感。同时,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剧烈变化,传统与现代观念的冲突,东西文化的交融与对抗,使社会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和多样性。社会价值观念,个体心理发展水平以及家庭经济、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因素,无不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带来巨大的影响。 在此次调查中,我发现,只有38.5%的同学有自己明确并正确的价值取向,43%的同学价值取向偏离社会总的正确的价值观,18.5%的同学不明确自己的价值取向。 二、现状: 总共有61.%的同学存在的问题,我总结了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具体如下: (一)自我意识增强。从革开放到现在,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当代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逐渐增强,对自我需要的尊重,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关注与追求,对自我价值主体地位的确认等,已成为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尽管从主流看,当代大学生并没有忘却社会主体,他们追求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追求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认同个人的发展、幸福、未来,与社会发展进步和国家繁荣富强是分不开的。但自我意识的增强,在少数人身上极化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已不容忽视。 (二)、竞争意识和效益意识增强。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他们的生活中无处不体现着竞争二字。例如,学生干部要竞选,奖学金和各种表彰要竞争,就业岗位要竞争。为了在竞争中处于

论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试题]

论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试题] 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世纪,当代大学生将用青春年华连接祖国和中华民族的今天、明天、及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过去20世纪的百年中,中华民族和我们党的波澜壮阔的历史,是与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的不断探索,英勇奋斗紧密相连的,他们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谱写了壮丽的青春之歌。当代中国青年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责任。所以,当代大学生需要认真的思考以明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人生追求。 一、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当代中国大学生生活在开放的新时代,愿意把自己的青春和热血献给祖国和人民。但也有一些大学生认为大学时代是一个难得的轻松、愉快、自由浪漫时代,现在考虑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是否太沉重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不正确的。看看历史上的一代代先人如何自觉地肩负起民族的重任。历史清晰地记载着: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几十位青年学生作为广大民众中觉醒的第一批人,是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使历史的车轮骤然驶进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时期。在此之后,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其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年轻的仅19岁,他们中许多人都成了尔后中国革命的中坚。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年轻人在党的召唤下到苏联学习,用所学知识投入百废待兴的祖国建设。由此看出,年轻人往往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的社会群体。这个群体具有的年龄、知识、求新等优势。以及这个群体对自身的弱点的认识和克服,使这个群体能够成为顺应历史发展的、最有潜力和活力的、推动社会前进的新生力量。在当代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国家、民族前进

浅谈公共危机意识(公关危机作业)

浅谈公共危机意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危机。由郑民生的秒杀事件,到暨南大学的跳楼事件,都告诉我们,我们时刻处在危机当中,那么危机与公共危机有什么不一样呢? “危机”可以解释成:危险机遇并存,我们要学会如何转危为机。危机的具体解释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带来严重威胁,并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必须做出决策的事件。具有非常态,高度不确定性,不可抗力突然袭击等特性。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危机就是导致社会偏离正常轨道的非均衡状态。 而公共危机是以政府为主题的公共部门在时间压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作出关键性决策的事件。也就是说,需要以政府部门为主体的公共部门动员全社会的参与,整合全社会的资源以积极应对公共危机。公共性是公共危机的首要特征。这也是区别“危机”与“公共危机”的不同。它具有比“危机”多的特点,如紧急突发性,高度不确定性,严重危害性,极大关注性,显著关注性,决策非程序性等。 我们知道了“危机”与“公共危机”的区别,那我们为什么要知道这些区别,或者是说我们为什么要要危机意识呢?危机意识对于我们有什么用处? 事实告诉我们,一次又一次的公共危机不断地向我们提出挑战,先是西南大干旱,再到青海玉树大地震,暴露了人类缺乏对危机的认识与防范,缺少应对危机的机制与对策等问题,如果我们有危机意识,我们就有可能防范这种灾害。而这些灾难也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当危机爆发时,我们往往措手不及,被动应付,丧失控制处理的时机,造成重大损失。 有人说:没有危机意识事实上就是最大的危机!我们常常听到一个故事——蛙未死于沸水中却灭顶于温水中,这个故事就是验证了中国的一句格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于我们现今处于总体和平社会,我们往往忘记了或者是忽略了我们身边的种种忧患,让它有机会酿成一次又一次的灾难。 让我感受比较深的有暨南大学的跳楼事件,一个男生竟然将一个不认识的女生从五楼扔下去,然后自己跳楼。一个风华正茂的女生,无端端遭遇如此大劫,

谈谈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的重要性

谈谈大学生增强国家安全忧患意识的重要 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存亡,民族兴衰,没有国家安全就没 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 来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有无强烈的忧患意识,对于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得失成败有着重大的影响是国家的未来和 希望。我们虽然生于和平年代,但我们决不能忘记祖辈为国家 的解放而付出的鲜血,我们必须随时保持着危机意识。所以增 强大学生国家安全忧患意识非常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30年的和平时期。和世界 上很多处于和平时期的国家和民族一样,我国有一个比较显著 的问题,即地方政府、企业、民众与国防事业的距离过远。普 通民众对于国家安全的关注比较少,国家危机意识比较淡薄。 以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为核心的传统国家安全观自古就有。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必要条件。政治安全是指国 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保持稳定,不受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 坏和颠覆。国防安全是指国家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不 受外来军事的威胁和侵犯。有政治上的稳定和国土上的完整, 国家安全就无从谈起。 我国人民在海洋意识方面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我国是一个 海洋大国,但同时也是海洋弱国。2001年5月,联合国缔约国 文件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the ocean century)。在 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开发、利用、争夺海洋资源成为了这个时代 的一个主题。这个大趋势告诉我们,谁在海洋上占据了优势, 谁就可以在未来谋得更好的发展。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 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 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 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海洋也越来越多地涉及到我国的战略利益。这使得我国不得不 重视海洋,长期重陆轻海的历史和文化导致全民海洋意识薄弱,依然是我国目前海洋事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问题。如何从发展 海洋事业的战略高度出发,解决全民海洋意识薄弱的难题,是 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全球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 前言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与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处在急剧的变化之中,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多样,同时大学生同样要面临的来自社会、家庭、学习、生活、情感等各方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在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践中努力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基本要求。 一、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嬗变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衡量社会上某种职业优劣和重要性的内心尺度,是个人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并为其进行职业选择、努力实现工作目标提供充分的理由。职业价值观反映的是人的需要与社会职业属性之间的关系,是人对社会职业的评价。选择职业是人生的一大课题。对大学毕业生而言,择业是其走向社会、独立生活的关键一环,被誉为“人生的一大选择”。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与行为不过是其价值观念的集中反映。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在不断发生变化,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1、择业途径从“统一分配”到“双向选择”,大学生择业的竞争意识增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大学生就业一直实行“国家统一分配”政策。自1995年开始,国家逐步确立了高校毕业生“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与学校推荐相结合,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目标模式。在“统分”政策下,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毕业后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大学生普遍缺乏竞争意识。然而,为了分配好工作,毕业学生及家长拉关系、走后门现象比较普遍。随着双向选择就业模式的确立,尤其是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市场,大学生的择业竞争意识逐渐增强。当大学生进入职业准备阶段,职业竞争所需要的文凭、证书、技能就进入他们关注的视野。近年来,国内各种专业资格考试、研究生考试以及国际通行的资格证书考试和出国所需要的语言等级考试等让大学生应接不暇。2002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河北理工大学对全国36所高校9472名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大学生价值取向调查”。其中,“大学生对专业课外最想学习的内容选择”结果显示,计算机知识、网络技术、实用技术以超过半数的比例远远领先于其他选项而位居前列,而“政治理论”学习却几乎被大学生排在了最末一位,说明大学生重视现代实用技术与职场能力培养,轻视思想素质与理论素养训练的倾向十分明显。 2、择业目标从“关注社会”到“关注个人”,大学生择业的自我意识突出。 毕业生求职行为取决于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价值观念趋向的变化。从建国到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环境几乎杜绝了大学毕业生择业自我意识产生的可能性。在强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下,出于对党、政府、祖国与人民的爱,绝大多数高校毕业生服从分配,心甘情愿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工作。而自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市场作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日益增强。在毕业生的价值取向中,昔日那种长期被压抑的个人成分开始显现

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论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的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做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但要了解继往开来的责任,更要明确自己身上所背负的历史使命。明确成才的目标,确立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志向,努力成长为对党和国家,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才。 人们担负的重大的历史任务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历史使命。 历史使命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又随着历史条件变化而变化的。马克思曾说过:“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 我们在时代的发展中要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那么我们就需要考虑,什么是历史使命,怎么去担负去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首先我们需要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20世纪的中国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经过艰辛探索开辟的,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成功之路。只有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的共同

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不懈奋斗。当代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继承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航船继续破浪前进。 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创业的时期,正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机遇和广阔空间。同学们要珍惜历史机遇,自觉把人生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不懈奋斗中,创造无愧于人生的业绩。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这些挑战,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挑战,也是对当代大学生的挑战。 一是面临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当今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未来的科学技术还将产生新的重大飞跃。各种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相互激荡,有吸纳有排斥,有融合有斗争,有渗透有抵御,对各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文化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发展本国文化作为重要任务,努力增强科技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科学技术发展和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理应发奋学习,刻苦钻研,努力成才,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发展我国科技文化的历史重任。

公共危机管理(讲义)

公共危机管理 问题:我国的公共危机事件分哪几种?我国的公共危机事件分哪几级?它们分别用哪种颜色预警?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务院的总体应急预案把公共危机事件分为四大类139种:第一大类自然灾害类,像地震、台风等等属于此类。第二大类是公共卫生事件,像非典、禽流感、食品安全方面等等都属于此类,工商局跟这类危机事件联系比较多一些。第三大类是事故灾难类,比如重大的交通事故、火灾、安全生产方面的问题都属于这一类。第四大类是社会安全事件类,比如金融危机、恐怖活动、群体性事件等等。 预警分四级:第一级(特别严重),用红色表示;第二级(严重),用橙色表示;第三级(较重),用黄色表示;第四级(一般),用蓝色表示。 一、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 怎样看待当前的公共安全形势?公共安全形势是不是严峻的?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透视一下。 (一)世界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 先看一下世界重大危机事件编年史。我们截取离现在很近的这几十年。从1979年到1991年,有很多年代世界没有发生重大危机事件,1980、1981、1983、1985、1987、1990、1991年都是天下太平。1992年以后就大不一样了,从1992年到2000年这个时间段,除了1999年没有发生重大危机事件,每一年都有,而且一般来说都是两三次以上的重大危机事件。进入新世纪这九年,重大危机事件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总之,从上个世纪最后二三十年一直到新世纪初,危机发生的数量、危机的种类、危机的破坏程度都是过去所不能想象的。

(二)中国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 中国怎么样?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每年因危机事件死亡的人数超过20万,伤残人数超过200万,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在四类危机中,在正常的年代,要特别关注的是自然灾害。因为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受自然灾害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09年全国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约4.8亿人(次)受灾,死亡和失踪1528人,紧急转移安置709.9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4721.4万公顷,绝收面积491.8万公顷;倒塌房屋83.8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2523.7亿元。在自然灾害里面,造成死亡人数最多的是台风,它占了49%,所以东南沿海各省每年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台风。其次是洪涝、滑坡和泥石流。特别是城市,滑坡和泥石流是很厉害的。 我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2.041,不但远高于美国0.03的水平,而且大大高于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的0.3的水平。最近十年来发生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在迅速增加。群体性事件1993年共8709宗,此后一直保持快速上升趋势,1999年总数超过32000宗,2003年60000宗,2004年74000宗,2005年87000宗。 (三)深圳面临的公共安全形势 深圳一方面是经济高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危机事件不断。我们对2001年到2006年深圳的一些资料做了一些分析,得出四个结论:第一,深圳的自然灾害呈现周期性上升趋势。深圳每隔两三年左右,自然灾害会达到一个高峰。在自然灾害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台风。第二,安全生产事故高位运行。安全生产的三项指标(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一直都是居高不下。所以安全生产对深圳来说,是一个永不言胜的问题。安全生产方面排在第一位的是重大交通事故,排在第二位的是火灾。第三,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概率较大。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又是全国最大的口岸城市,客观上是有利于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