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八年级三角形边角关系证明题

最新八年级三角形边角关系证明题

最新八年级三角形边角关系证明题
最新八年级三角形边角关系证明题

图2

1、 如图,BE 是∠ABD 的平分线,CF 是∠ACD 的平分线,BE 、CF 相交于点G,∠BDC=140°, ∠BGC=110°。求∠A 的度数.

2、如图1,△ABC 中,点P 是∠ABC 与∠ACB 平分线的交点.

(1)求∠P 与∠A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2)如图2,点P 是∠CBD 与∠BCE 平分线的交点,求∠P 与∠A 的关系.

(3)如图3,点P 是∠ABC 与∠ACF 平分线的交点,求∠P 与∠A 的关系.

3、如图1,在△ABC 中,AD ⊥BC,AE 是角平分线, (1)求∠DAE 与∠B 、∠C 之间的关系;

(2)如图2,AE 是∠BAC 的角平分线,FD 垂直于BC 于D,求∠DFE 与∠B 、∠C 之间的关系.

E

G

A B

D C

F

图1

(3)如图3,当点F在AE延长线上时,FD仍垂直于BC于D,继续探讨∠DFE与∠B、∠C 的关系

4、如图△ABC中, ∠BAD=∠CBE=∠ACF,

∠ABC=50°,∠ACB=62°,求∠DFE的大小.

5△ABC中,AD、BE、CF是角平分线,交点是点G,GH⊥BC 求证:∠BGD=∠CGH.

E

D

C

B

A

F

G

A

B C

D

E

F

H

F

图3

6.将纸片△ABC沿DE折叠使点A落在A′处的位置.

Q

并说明理由.

(2)如果A′落在四边形BCDE的BE边上,这时图1中的∠1变为0°角,则∠A′与∠2之间的关系是.

(3)如果A′落在四边形BCDE的外部(如图2),这时∠A′与∠1、∠2之间又存在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7已知∠MON,点A,B分别在射线ON,OM上移动(不与点O重合),AD平分∠BAN,

BC平分∠ABM,直线AD,BC相交于点C.

(1)如图1,若∠MON=90°,试猜想∠ACB的度数,并直接写出结果;

(2)如图2,若∠MON=α,问:当点A,B在射线ON,OM上运动的过程中,∠ACB的度数是否改变?若不改变,求出其值(用含α的式子表示);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新版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教案13.1 第一课时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一)

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第一课时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分类思想 2、经历探索三角形中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感受几何学中基本图形的内涵 3、让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考的习惯,以及说理有据的意识,体会三角形三边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重、难点与关键 重点:了解三角形分类思想,弄清三角形三边关系 难点: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领悟 关键:从观察、联想入手,应用连结两点之间的线中,线段最短这一原理进行迁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合一,探究新知 1、投影图片,把事先收集的与三角形有关系的生活图片,运用投影仪播放,让学生对三角 形有一个感性认识.如下图: 教师活动:通过播放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并提出图中能找出的几个三角形具有什么样的特性. 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教师活动:给出一个三角形,如图,并标上字母,引导学生体会用符号来表示一个三角形的方法,认识三角形的基本元素:边、角、顶点等. 学生活动:学会运用大小写字母来表示三角形的边与角,如图的三角形可记作⊿ABC,三边可记作AB、AC、CA;三个角可记作∠A、∠B、∠C,或可用三个字母表示为∠BAC、∠ABC、∠ACB.

注意:表示边时要两个大写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注意小写字母标注的规律:通常顶点大写字母所对的变就是这个顶点的小写字母. 2、教师给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引导学生从边和角两种角度观察、分类. (1)从边的角度来分类有: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 说明:对于等腰三角形来说,相等的两边称为腰,第三边称为底边。两腰所夹的角称为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称为底角:而等边三角形的三边都相等,它是等腰三角形的特例. (2)从角的角度来分类有: 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均为小于900的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900)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大于900) 二、联系实际,合作探究 1、问题牵引1. 国庆节的晚上,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后再往丙地走,并到达丙地,小红从甲地直接到丙地,如图所示,请你谈谈小明和小红谁走的路程长?依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发现小红走的路程短,小明走的路程长。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问题牵引2. 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长度之和与第三边的长度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按角分类的三个三角形,请三位同学量出三边的长度,再进行比较. (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三、范例学习,应用所学 1、例1(课本68页例1)等腰三角形中,周长是18cm.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求各边长. (2)如果一边长为4cm,求另两边长. 2、例2 有两根长度分别为8m和5m的钢管,再用一根长度为3m的钢管能将他们焊接成 一个三角形钢架吗?为什么?长度为4m呢?长度为2m呢? 四、随堂练习,巩固深化 1、课本69页练习第1,2,3题. 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7cm,8cm. (1)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2)如果两边长分别为3cm和6cm呢? 五、课堂总结,提高认识 1、由学生进行归纳总结

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单元测试题

第13章测试题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属于定义的是( ). A .直线A B 和CD 垂直吗 B .过线段AB 的中点 C 画AB 的垂线 C .数据分组后落在各小组内的数据个数叫做频数 D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命题“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题设是( ). A .垂直 B .两条直线 C .同一条直线 D .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 3.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把原三角形分成两个( ) A .形状相同的三角形 B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周长相等的三角形 4.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度数比为2:3:4,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5.在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 ) A .一个钝角 B .一个直角 C .一个锐角 D .两个锐角 6.如图,ABC △中,50A =∠,点D E ,分别在AB AC ,上,则12+∠∠的大小为 ( ) A . B .230 C .180 D .310 7.如图,在锐角△ABC 中,CD 和BE 分别是AB 和AC 边上的高,且CD 和BE 交于点P ,若∠A=50°,则∠BPC 的度数是( ).A .150° B .130° C .120° D .100° 8.如图,AD 是∠CAE 的平分线,∠B=300, ∠DAE=600,那么∠ACD 等于( ) A .900 B .600 C .800 D .1000 9.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另一边长为8,则它的周长为( ) A .18 B .21 C .13 D .18或21 10.如图所示,BE 、CF 是△ABC 的角平分线,∠A=650, 那么∠BDC 等于( ) A .122.50 B .187.50 C .178.50 D .1150 二、填空题 1.写出图中以AB 为边的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如图,∠ACB=90°,CD ⊥AB ,垂足为D (1)图中有_________个直角三角形,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已知∠BDC=142°,∠B=34°,∠C=28°,则∠A=________. 4.如图,已知DB 平分∠ADE ,DE ∥AB ,∠CDE=82°,则∠EDB=_____,∠A=______. 5.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与另两边的夹角分别为620和280,则这边对应的角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 1.如图,在△ABC 中,D 是BC 边上的一点,∠1=∠2,∠3=∠4,∠BAC=630,求∠DAC 的度数. 2.已知:如图,在△ABC 中,CH 是外角∠ACD 的角平分线,BH 是∠ABC 的平分线, ∠A=58°. 求∠H 的度数. B A B C D H 第7 第4题 第3题 第8题 A E B C D 第10 C 3 2 1 4 A B D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 A+B+C=π , 2C = 2 π-( 2A + 2 B ) 2、 sinC=sin(A+B), cosC=-cos(A+B) sin 2 C =cos( 2 A +2 B ), cos 2 C =sin( 2 A + 2 B ), tan 2 C =cot( 2 A + 2 B ) sin2C=-sin2(A+B), cos2C=cos2(A+B) 3、 三角形面积公式 S ?= 12 absinC= 12 bcsinA= 12 casinB p= 12 (a+b+c ) 4、 正弦定理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 =2R sinA ?sinB ? sinC ?a = b ? c sinA= 2a R ,sinB=2b R ,sinC= 2c R a=2RsinA , b=2RsinB , c=2RsinC 适用类型:AAS →S ,SSA →A (2,1,0解) 5、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 2 2 2 co s 2b c a A b c +-= 适用类型:SSS →A ,SAS →S ,AAS →S(2,1,0解) 5、 判定三角形是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 设c 为三角形的最大边 2c <2a +2b ??ABC 是锐角三角形 2 c =2 a +2 b ??ABC 是直角三角形 2 c >2 a +2 b ??ABC 是钝角三角形 6、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cotAcotB+cotBcotC+cotCcotA=1 tan 2 A tan 2 B +tan 2 B tan 2 C +tan 2 C tan 2 A =1 7* 、若三角形三内角成等差数列,则B=3 π 三边成等差数列,则0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教案

第13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 明 13.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第1课时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三角形,理解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2.知道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等概念,并能作出三角形的一边上的高. 3.理解等腰三角形及其相关概念. 【过程与方法】 1.经历三角形边长的数量关系的探索过程,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2.掌握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运用此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带领学生探究三角形的边角关系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帮助学生树立几何知识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难点】 已知三条线段能构成三角形,求表示线段长度的代数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 教师多媒体出示: 教师把事先收集的与三角形有关的生活图片运用多媒体播放,让学生对三角形有一个感性认识,如图所示. 教师活动:通过播放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并提出:图(b)中能找出几个三角形,这些三角形具有怎样的特性? 学生活动:回顾小学学过的三角形,与同桌交流,找出图(b)中的三角形. 教师归纳: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依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教师多媒体出示:

师:你能指出这个三角形的顶点有几个吗?分别是什么? 生:这个三角形的顶点有三个,分别是A、B、C. 师:这个三角形的边呢? 生:边有三条,分别是AB、BC和CA. 师:对.我们把这个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三角形的三边有时用它所对角的相应小写字母表示.如边AB对着∠C,记作c;边BC对着∠A,记作a;边CA对着∠B,记作b.也就是说,一边可用两个大写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角可用“∠”加上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师:按边分类时,你知道的都有哪些三角形? 生:等边三角形. 师:等边三角形是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如果不是三条边都相等,比如两条边相等,这类三角形叫什么三角形呢? 生:等腰三角形. 师:对,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例.如果三条边都不相等呢? 学生思考. 师:我们把这类三角形叫做不等边三角形. 教师多媒体出示: 教师板书: 三角形(按边分) 师:在等腰三角形中,你能区分哪条边是腰,哪条边是底吗? 生:相等的两边叫做腰,第三边叫做底边. 师:对.我们现在再来认识一下顶角和底角.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与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二、共同探究,获取新知 师:请大家任意画出一个三角形,用刻度尺测量一下,并说说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 学生操作. 生: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师:对,你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各大于第三边呢? 生:由所有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得到. 教师板书: 三角形中任何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师:对.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我们能得到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教师板书)如果三条线段要构成一个三角形,它们就要满足这两个条件,但是在实际计算中,需要验证六个不等式都成立吗? 学生思考,讨论. 师:不等式a+b>c,你把a移到不等式的右边,这个不等式如何表示? 生:b>c-a. 师:对,也就是c-a

(完整word版)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知识点 一、 边 1、基本概念(三角形的定义、 边、 顶点、 △、 Rt △) 2、按边对三角形的分类:≠?? ?????? 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腰底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3、三边关系: (1)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验证:两条较短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 二、角 1、基本概念( 内角、外角、∠ ) 2、按角对三角形的分类:???? ???? 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3、三角形的内角和 (1)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2)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3)一个三角形最多3个锐角,最多1个钝角,最多1个直角,最少2个锐角) 三、线 1、中线 (1) 定义 (2) 重心 (3)中线是线段 (4) 表述方法 2、高线 (1)定义 (2)垂心 (3)高是线段,垂线是直线 (4)表示方法 (5)3种高的画法 3、角平分线 (1)定义 (2)外心 (3)画法 (4)表示方法 四、数三角形的个数 (1)图形的形成过程 (2)三角形的大小顺序 (3)按某一条边沿着一定的方向 (4)固定一个顶点,按照一定的顺序不断变换另外两个顶点去数 基础练习 1、图中有____个三角形;其中以AB 为边的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_;含∠ACB 的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_;在△BOC 中,OC 的对角是___________;∠OCB 的对边是___________. 2、用集合来表示“用边长把三角形分类”,下面集合正确的是( ) A B C D 3、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4,x -1,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整八年级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练习题含解析答案

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练习题 回顾: 1三角形的概念 定义:由________ 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 锐角三角形 三角形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血诂一%旳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々 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的重要线段 在三角形中,最重要的三种线段是三角形的中线、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的高。 说明:(1)三角形的三条中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_______ 部。 (2)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_________ 部。 (3)______ 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___________ 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是直角顶点;_____ 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4、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第三边; 说明:运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可以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也可以检验较小的两边的和是否大于第三边。 5、三角形各角的关系 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_________ ; 推论:(1)当有一个角是90°时,其余的两个角的和为90°; (2)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______ 口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任意一个外角______ 意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说明:任一三角形中,最多有三个锐角,最少有两个锐角;最多有一个钝角;最多有一个直角

三角形的计数 例1 如图,平面上有A、B C D E五个点,其中B C、D及A、E C分别在同一条直线上, 那么以这五个点中的三个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有( ) A 4个 B 、6个 C、8 个D 、10 个 解析: 课件出示答案:C 小结:分类讨论是三角形的计数中常见的思路方法。 举一反三: 1、已知△ ABC是直角三角形,且/ BAC=30,直线EF与厶ABC的两边AC AB分别交于点M N,那么/ CME乂BNF=( ) A、150° B 、180° 解析: 因为/ A=30°,所以/ NMA社MNA=180 -30 ° =150 所以/ CME社BNF=/ NMA# MNA=150 .故选A.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例2边长为整数,周长为20的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 解析: 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及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建立不等式和方程,求出其中一边长的范围,再求其正 整数解? 答案: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期末复习(含答案)

期末复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 类型一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1.已知AD ,AE 分别是△ABC 的中线和角平分线,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BD=BC B .BC=2CD 12 C .∠BAE=∠BAC D .∠BAC=2∠CAD 122.如图QM3-1所示: 图QM3-1 (1)在△ABC 中,BC 边上的高是 ; (2)在△AEC 中,AE 边上的高是 . 3.如图QM3-2,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几个三角形?试写出这些三角形; (2)∠1是哪个三角形的内角? (3)以CE 为一条边的三角形有几个?是哪几个? 图QM3-2 类型二 三角形中三边关系的应用 4.小明和小丽是同班同学,小明的家距学校2千米远,小丽的家距学校5千米远,设小明家距小丽家x 千米远,则x 的值应满足 ( )A .x=3B .x=3或x=7C .3

8.[2017·大庆]在△ABC中,∠A,∠B,∠C的度数之比为2?3?4,则∠B的度数为 ( ) A.120° B.80° C.60° D.40° 9.将一副三角尺如图QM3-3放置,已知AE∥BC,则∠AFD的度数是( ) 图QM3-3 A.45° B.50° C.60° D.75° 10.如图QM3-4,在△ABC中,∠ACB=∠ABC,∠A=40°,P是△ABC内一点,且∠1=∠2, 求∠BPC的度数. 图QM3-4 类型四 命题与证明 11.请写出一个原命题是真命题,逆命题是假命题的命 题: . 12.请举反例说明“对于任意实数x,x2+5x+4的值总是正数”是假命题,你举的反例是x= (写出一个x的值即可). 13.对于同一平面内的三条直线a,b,c,给出下列5个论断:①a∥b;②b∥c;③a⊥ b;④a∥c;⑤a⊥c.请以其中两个论断为条件,一个论断为结论,组成一个你认为正确 的命题.

专题讲练:三角形边角关系及命题与证明重难点问题

专题讲练:二角形边角关系及命题与证 明重难点问题 ※题型讲练 【例1】设厶ABC 的三边a , b ,c 的长度均为自然数, a + b + C =13 ,求以a , b , c 为三边的三角形共有多少 个 A B 【例5】已在 △ ABC 中,AB=AC, AC 上中线BD 把△ ABC 周长分别24和18两部分,求△ ABC 的三边长. 【例2】如图,已知P 是厶ABC 内一点,连结AP, PB,PC, 在某个区域时,连接 PA PB,得到/ PBD / PAC 两个角. 【例 3】在厶ABC 中,/ A 中,使得30。角(即/ P )的两边分别经过点 A 之间的等量关系. IS C2) £ (3}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 达标测试卷

第13章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A.所有的平角都相等B.锐角小于90° C.两点确定一条直线D.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射线; ②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都在三角形内部,且交于同一点; ③三角形的三条高都在三角形内部; ④三角形的一条中线把该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3.图中能表示△ABC的BC边上的高的是() 4.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2,3 B.1,1.5,3 C.3,4,8 D.4,5,6 5.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的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是() A.钝角三角形B.锐角三角形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6.下列命题:①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最多有一个钝角;②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③有两个内角分别为50°和20°的三角形一定是钝角三角形;④直角三角形中两锐角之和为90°.其中是真命题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7.如图,在△ABC中,∠A=40°,点D为AB延长线上一点,且∠CBD=120°,则∠C的度数为() A.40°B.60°C.80°D.100° 8.若线段2a+1,a,a+3能构成一个三角形,则a的范围是() A.a>0 B.a>1 C.a>2 D.1<a<3 9.如图,在△ABC中,∠CAB=52°,∠ABC=74°,AD⊥BC,BE⊥AC,AD与BE 交于F,则∠AFB的度数是() A.126°B.120°C.116°D.110° 10.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在三边上,点E是AC的中点,AD,BE,CF交于一点G,BD=2DC,S△BGD=8,S△AGE=3,则△ABC的面积是() A.25 B.30 C.35 D.40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8分) 11.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8,周长是偶数,那么第三边边长是________.12.“直角三角形有两个角是锐角”的逆命题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逆命题是一个________命题(填“真” 或“假”).

中考数学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中考数学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一、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如图,在△ABC中,∠ABC=90°,以AB的中点O为圆心,OA为半径的圆交AC于点D,E是BC的中点,连接DE,OE. (1)判断D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求证:BC2=2CD?OE; (3)若 314 cos, 53 BAD BE ∠==,求OE的长. 【答案】(1)DE为⊙O的切线,理由见解析;(2)证明见解析;(3)OE =35 6 . 【解析】 试题分析:(1)连接OD,BD,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得到∠ADB为直角,可得出△BCD为直角三角形,E为斜边BC的中点,由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得到CE=DE,从而得∠C=∠CDE,再由OA=OD,得∠A=∠ADO,由Rt△ABC中两锐角互余,从而可得∠ADO与∠CDE互余,可得出∠ODE为直角,即DE垂直于半径OD,可得出DE为⊙O的切线; (2)由已知可得OE是△ABC的中位线,从而有AC=2OE,再由∠C=∠C,∠ABC=∠BDC,可得△ABC∽△BDC,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相等,即可证得; (3)在直角△ABC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AC的长,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OE的长即可求得. 试题解析:(1)DE为⊙O的切线,理由如下: 连接OD,BD, ∵AB为⊙O的直径, ∴∠ADB=90°, 在Rt△BDC中,E为斜边BC的中点, ∴CE=DE=BE=BC,

∴∠C=∠CDE, ∵OA=OD, ∴∠A=∠ADO, ∵∠ABC=90°, ∴∠C+∠A=90°, ∴∠ADO+∠CDE=90°, ∴∠ODE=90°, ∴DE⊥OD,又OD为圆的半径, ∴DE为⊙O的切线; (2)∵E是BC的中点,O点是AB的中点, ∴OE是△ABC的中位线, ∴AC=2OE, ∵∠C=∠C,∠ABC=∠BDC, ∴△ABC∽△BDC, ∴,即BC2=AC?CD. ∴BC2=2CD?OE; (3)解:∵cos∠BAD=, ∴sin∠BAC=, 又∵BE=,E是BC的中点,即BC=, ∴AC=. 又∵AC=2OE, ∴OE=AC=. 考点:1、切线的判定;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三角函数 2.如图①,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2,0)、B(4,0)、C(0,3)三点. (1)试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三章三角形边角关系习题

沪科版八年级第十三章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习题 总分:100分时间:40分钟 (每小题5分共25分)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1,2,3 B.1,,3 C.3,4,8 D.4,5,6 2.如图1,在△ABC中,∠B、∠C的平分线BE、CD相交于点F,∠ABC=420, ∠A=60°,则∠BFC=( ) A.1180 B.1190 C.120° D.121° 3.如图2,在△ABC中,点O是∠ABC与∠ACB平分线的交点,若∠BAC=80°,则∠BOC=( ) A.1300 B.1000 C.500 D.65° 4.如果三角形的两边长为2和9,且周长为奇数,那么满足条件的三角形共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5.下列四个图形中,线段BE是△ABC的高的是 图1图2如图3 二、想一想,填一填(每小题5分,共20分) 6.如图,在图①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4个,在图②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7个,在图③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10则在第n个图形中,互不重叠的三角形共有个(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7.已知a,b,c为△ABC的三边,化简:a+b-c1-|b-a-c|=______. 8.已知a,b,c为△ABC的三边,满足a+b-71+(c-5)2=0,则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 9.如图3,在△ABC中,∠B=40°,三角形的外角∠DAC和∠ACF的平分线交于点E,

则∠AEC=_______度。 试一试,答一答(每小题11分,共55分,综合探究不计入总分 10、如图,△ABC中、∠ABC、∠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I.你能归纳出∠B IC和∠A 的关系吗? 11、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且满足a2+b2+c2-ab-bc-ca=0,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12、如图,△ABC中,AD、CE是△ABC的两条高,BC=5cm,AD=3cm,CE=4cm,你能求出AB的长吗? 13、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2cm和21cm两部分,求这个三角形的腰长

第十三章 三角形边角关系及命题与证明 (含答案)

第十三章三角形边角关系及命题与证明 一、单选题 1.已知△ABC的两条高分别为4和12,第三条高也为整数,则第三条高所有可能值为() A. 3和4 B. 1和2 C. 2和3 D. 4和5 2.已知非直角三角形ABC中,∠A=45°,高BD与CE所在直线交于点H,则∠BHC的度数是() A. 45° B. 45°或135° C. 45°或125° D. 135°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B.小于平角的角可分为锐角和钝角两类 C.射线就是直线 D.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4.如图,把一张长方形纸条ABCD沿EF折叠,C、D 两点落到、处已知 ,且,则的度数为 A. B. C. D. 5.已知如图,△ABC中,∠ABC=50°,∠BAC=60°,BO、AO分别平分∠ABC 和∠BAC,求∠BCO的大小()A. 35° B. 40° C. 55° D. 60° 6.下列命题中,属于真命题的是() A.同位角相等 B.任意三角形的外角一定大于内角 C.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D.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7.如图:在△ABC中,G是它的重心,AG⊥CD ,如果, 则△AGC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A. B. 8 C. D. 6 8.如图,在△ABC中,BD、BE分别是高和角平分线,点F在CA的延长线上,FH⊥BE交BD于G,交BC于H,下列结论:①∠DBE=∠F;②2∠BEF=∠BAF+∠C;③∠F=(∠BAC﹣∠C);④∠BGH=∠ABE+∠C. 试卷第1页,总4页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9.如图,四边形ABCD中,E、F、G、H依次是各边中点,O是四边形ABCD内一点,若四边形AEOH、 四边形BFOE、四边形CGOF的面积分别为7、9、10,则四边形DHOG的面积为() A. 7 B. 8 C. 9 D. 10 10.设△ABC的面积为1,如图①将边BC、AC分别2等份,BE1、AD1相交于点O,△AOB的面积记为S1;如图②将边BC、AC分别3等份,BE1、AD1相交于点O,△AOB的面积记为S2;……,依 此类推,则S5的值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11.对于命题“如果∠1+∠2=90°,那么∠1=∠2”,能说明它是假命题的反例 是_____. 12.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动点,分别以AC、BC为边在AB的同侧作等边 △ACD、等边△BCE,BD、AE交于点P.若AB=6,则PC的最大值为_____. 13.如图,设△ABC的两边AC与BC之和为a,M是AB的中点,MC=MA=5,则a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4.如图,中,,、分别平分,,则________, 若、分别平分,的外角平分线,则________. 15.三角形中一个内角是另一个内角的两倍时,我们称此三角形为“特征三角形”,其中称为“特征角”,如果一个“特征三角形”的“特征角”为,那么这个“特征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的度数为______. 三、解答题 试卷第2页,总4页

八年级三角形边角关系练习题

1.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把原三角形分成两个( ) A .形状相同的三角形 B .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周长相等的三角形 2.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度数比为2:3:4,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 3.在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 ) A .一个钝角 B .一个直角 C .一个锐角 D .两个锐角 4.下面是四组线段的长度,哪一组能组成三角形( ) A .2,2,4 B .5,5,5 C .11,5,6 D .3,8,24 5.如图,在锐角△ABC 中,CD 和BE 分别是AB 和AC 边上的高,且CD 和BE 交于点P , 若∠A=50°,则∠BPC 的度数是( ).A .150° B.130° C.120° D.100° 6.如图,AD 是∠CAE 的平分线,∠B=300, ∠DAE=600,那么∠ACD 等于( ) A .900 B .600 C .800 D .1000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5,另一边长为8,则它的周长为( ) A .18 B .21 C .13 D .18或21 8.在下列条件中:①∠A+∠B=∠C ,②∠A∶∠B∶∠C=1∶2∶3,③∠A=900-∠B ,④∠A=∠B=12 ∠C 中,能确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如图,BE 是∠ABD的平分线,CF 是∠ACD的平分线,BE 与CF 交于G , 若∠BDC=140°,∠BGC=110°,则∠A的大小是( ) A .70° B .75° C.80° D .85° 10.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a=2cm,b=5cm ,且c b a <<,则第三边c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 11.在△ABC 中,∠A+∠B=2∠C,∠B -∠A=200, ∠A= . 11.三角形一边上的高与另两边的夹角分别为620和280,则这边对应的角的度数为

专题讲练:三角形边角关系及命题与证明重难点问题(含同步练习)

专题讲练:三角形边角关系及命题与证 明重难点问题 ※题型讲练 【例1】设△ABC的三边a , b ,c 的长度均为自然数,a + b + c=13 , 求以a , b , c为三边的三角形共有多少个 【例2】如图,已知P是△ABC内一点,连结AP,PB,PC, 求证:(1)PA+PB+PC < AB+AC+BC (2) PA+PB+PC > 2 1 (AB+AC+BC) 【例3】在△ABC中,∠A≤∠B≤∠C,2∠C=5∠A,求∠B 的取值范围. 【例4】△ABC中,AD、BE、CF是角平分线,交点是点G, GH⊥BC。 求证:∠BGD=∠CGH. 【例5】已在△ABC中,AB=AC,AC上中线BD把△ABC 周长分别24和18两部分,求△ABC的三边长. 【例6】如图,已知:AB∠∠∠360? 【例9】如图(1)直线GC∥HD,EF交CG、HD于A、B,三条 直线把EF右侧的平面分成①、②、③三个区域,(规定:直线 上各点不属于任何区域).将一个透明的直角三角尺放置在该图 中,使得30°角(即∠P)的两边分别经过点A、B,当点P落 在某个区域时,连接PA、PB,得到∠PBD、∠PAC两个角. (1)如图(1),当点P落在第②区域时,求∠PAC+∠PBD度数; (2)如图(2),当点P落在第③区域时,∠PAC﹣∠PBD=度 (3)如图(3),当点P落在第①区域时,直接写出∠PAC、∠PBD 之间的等量关系. ※课后练习 1.若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比是2:3:4,则这个三角形 的最大内角的度数是. 2.若ABC的三个内角满足3A>5B,3C<2B,则 三角形是()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都有可能 3.如图5, 12 // l l,∠1=120°,∠2=100°,则∠3=。 4.如图,把一张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C,D 分别落在C′,D′上,EC′交AD于点G,已知∠EFG=58°, 那么∠BEG= . 5.一条线段的长为a,若要使3a—l,4a+1,12-a这三 条线段组成一个三角形,求a的取值范围. E A B D G A B C E F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

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经典综合题及答案 一、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1.如图(9)所示(左图为实景侧视图,右图为安装示意图),在屋顶的斜坡面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先安装支架AB 和CD (均与水平面垂直),再将集热板安装在AD 上.为使集热板吸热率更高,公司规定:AD 与水平面夹角为1θ,且在水平线上的射影AF 为 1.4m .现已测量出屋顶斜面与水平面夹角为2θ,并已知1tan 1.082θ=, 2tan 0.412θ=.如果安装工人确定支架AB 高为25cm ,求支架CD 的高(结果精确到 1cm )? 【答案】 【解析】 过A 作AF CD ⊥于F ,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用θ1、θ2表示出DF 、EF 的值,又可证四边形ABCE 为平行四边形,故有EC=AB=25cm ,再再根据DC=DE+EC 进行解答即可. 2.在矩形ABCD 中,AD >AB ,点P 是CD 边上的任意一点(不含C ,D 两端点),过点P 作PF ∥BC ,交对角线BD 于点F .

(1)如图1,将△PDF 沿对角线BD 翻折得到△QDF ,QF 交AD 于点E .求证:△DEF 是等腰三角形; (2)如图2,将△PDF 绕点D 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P'DF',连接P'C ,F'B .设旋转角为α(0°<α<180°). ①若0°<α<∠BDC ,即DF'在∠BDC 的内部时,求证:△DP'C ∽△DF'B . ②如图3,若点P 是CD 的中点,△DF'B 能否为直角三角形?如果能,试求出此时tan ∠DBF'的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①证明见解析;②12或 3 . 【解析】 【分析】(1)根据翻折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可知∠DFQ=∠ADF ,所以△DEF 是等腰三角形; (2)①由于PF ∥BC ,所以△DPF ∽△DCB ,从而易证△DP′F′∽△DCB ; ②由于△DF'B 是直角三角形,但不知道哪个的角是直角,故需要对该三角形的内角进行分类讨论. 【详解】(1)由翻折可知:∠DFP=∠DFQ , ∵PF ∥BC , ∴∠DFP=∠ADF , ∴∠DFQ=∠ADF , ∴△DEF 是等腰三角形; (2)①若0°<α<∠BDC ,即DF'在∠BDC 的内部时, ∵∠P′DF′=∠PDF , ∴∠P′DF′﹣∠F′DC=∠PDF ﹣∠F′DC , ∴∠P′DC=∠F′DB , 由旋转的性质可知:△DP′F′≌△DPF , ∵PF ∥BC , ∴△DPF ∽△DCB , ∴△DP′F′∽△DCB ∴ ' ' DC DP DB DF = , ∴△DP'C ∽△DF'B ; ②当∠F′DB=90°时,如图所示, ∵DF′=DF=1 2 BD , ∴ '1 2 DF BD =, ∴tan ∠DBF′= '1 2 DF BD =;

八年级三角形边角关系 经典例题

1、 如图,BE 是∠ABD 的平分线,CF 是∠ACD 的平分线,BE 、CF 相交于点G,∠BDC=140°, ∠BGC=110°。求∠A 的度数. 2、如图,已知P 是△ABC 内一点,连结AP,PB,PC 求证:(1)PA+PB+PC > 2 1(AB+AC+BC) (2)PA+PB+PC < AB+AC+BC 3、如图1,△ABC 中,点P 是∠ABC 与∠ACB 平分线的交点. (1)求∠P 与∠A 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2)如图2,点P 是∠CBD 与∠BCE 平分线的交点,求∠P 与∠A 的关系. (3)如图3,点P 是∠ABC 与∠ACF 平分线的交点,求∠P 与∠A 的关系. 4、如图1,在△ABC 中,AD ⊥BC,AE 是角平分线, (1)求∠DAE 与∠B 、∠C 之间的关系; (2)如图2,AE 是∠BAC 的角平分线,FD 垂直于BC 于D,求∠DFE 与∠B 、∠C 之间的关系. (3)如图3,当点F 在AE 延长线上时,FD 仍垂直于BC 于D ,继续探讨∠DFE 与∠B 、∠C 的关系 E G A B D C F 十一章经典例题 图1 图2 F 图3

5、如图△ABC中, ∠BAD=∠CBE=∠ACF, ∠ABC=50°,∠ACB=62°,求∠DFE的大小. 6、△ABC中,AD、BE、CF是角平分线,交点是点G,GH⊥BC 求证:∠BGD=∠CGH. 7、如图,∠xOy=90°,点A、B分别在坐标轴Ox、Oy上移动,BF是∠ABP的平分线,BF的反向延 长线与∠OAB的平分线交于点C,求证∠ACB的度数是定值.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A在第一象限, 点B是x正半轴上一点。过点O做OD∥AB,∠BAO的平分线与 ∠MOD的平分线相交于点Q, 求 AQO AON ∠ ∠ 的值 9、直角坐标系中,OP平分∠XOY,B为Y轴正半轴上一点,D为第四象限内一点,BD交x轴 于C,过D作DE∥OP交x轴于点E,CA平分∠BCE交OP于A,∠BDE的平分线交OP 于G,交直线AC于M,如图 求证2OGD OED OAC ∠-∠ ∠ 为定值 E D C B A F G A B C D E F H M D B A Q N y x O

《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学习指导

《第13章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命题与证明》 学习要求: 1.理解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线的概念及性质。会用刻度尺和量角器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 高。 2.掌握三角形的分类,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3.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推论,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与外角和。 4.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知识要点: 一、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三角形有三条内角平分线,三条中线,三条高线,它们都相交于一点。 注意:三角形的中线平分三角形的面积。 2. 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注意:判断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时,就看这三条线段是否满足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其简便方法 是看两条较短线段的和是否大于第三条最长的线段。 3.三角形各角之间的关系: ①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为180°。 ②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每个顶点处只取一个外角);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④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三角形的分类 ①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可以如下分类: ?? ? ?????等边三角形 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 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 ②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可以如下分类: ?? ? ??????) ()() (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钝角三角形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直角三角形三角形Rt 5.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知识结构: 二、命题与证明 1.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是命题,疑问句、感叹句不是命题,计算不是命题,画法不是命题。 2.命题都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为了语句通顺往往要加“字”,但不改变顺序。 3.命题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如果”后面的是题设,“那么”后面的是结论。 4.命题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真命题需要证明,假命题只要举出一个反例。 5.将命题的题设和结论交换就得到原命题的逆命题。逆命题可真可假。 6.公理和定理都是真命题,公理不需要证明,定理必须证明。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3章 13.1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第2课时 三角形中角的关系教案

第2课时三角形中角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对三角形按角分类; 2.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能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经历实验探究,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带领学生探索三角形的角的数量关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教学难点】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我们把三角形按边来分类,并研究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同学们还记得三角形的三边之间是什么关系吗?那么三角形按角来分类呢? 结论: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 二、合作探究 问题1:在介绍等腰三角形时,我们对它的边进行了区分,分为腰和底,那么直角三角形的边如何区分呢?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夹直角的两边叫做直角边,直角相对的边叫做斜边,直角三角形ABC 可以写成“Rt△ABC”,我们把不是直角三角形的归为一类,称为斜三角形,斜三角形包括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问题2:在一个三角形中的三个内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问题3:还记得小学阶段是怎样得到上述结论的吗? 结论:用折叠、剪拼或用量角器度量的方法都能得到. 问题4: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能有几个钝角?最多能有几个直角呢?说明理由. 结论:最多能有一个钝角,最多能有一个直角,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典例已知,如图,AB∥CD,EH⊥AB,垂足为H.若∠1=50°,则∠E为多少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