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子道论

老子道论

老子道论
老子道论

《老子》“道论”浅说

当代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要求人们从思想观念上由以往单纯的“政治人”、“经济人”、向“文化人”嬗变。当世界上有识之士分析了基督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各自的利弊和当代全球社会生活的发展需要后,都不约而同地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中国的原始道家文化。因此,深入挖掘道家文化的核心“道论”的精义,对发展着的中国和世界,对“政治人”、“经济人”向“文化人”思想观念的嬗变,重塑民族之魂和世界理念,有着极为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老子》“道论”浅析

《老子》一书作为其社会政治学说-“德论”立论的基础-“道论”,以其丰赡的学养和深邃的思考,阐发得格外高远也格外宏富,其宇宙论、社会论和人生论,几乎涵盖了被后世称为宗教、哲学、史学等各种具体学科的知识,并且其思想的光芒历久弥远,甚至超越了种族意识成为了人类意识和宇宙意识。

首先,《老子》的“道论”以无以伦比的智慧确认了宇宙论和本体论,并且进行了超因果的推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王弼注《老子》第二十五章,下同)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一章)

《老子》“道论”开篇就在“独立”和“周行”的情状下,即既不可分割又不是静止的状态中,以完全抽象的概念阐发了“道论”,确认了宇宙本体。(郭店楚简《老子》就以此段开篇)而这正暗合了人类100多年前才搞明白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并且,又对“道”由粗到精、去伪存真地在意识上真切地确认它(“其中有信”)。这是需要何等的智慧和大勇呢?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现在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智慧,只强调物质的第一性,是建立在西方哲学以“有”为本体论的基础上的,对物质的生成之“道”不去再追问。这就有认识的局限性。而《老子》“道论”却对“独立”、“周行”的宇宙本体提出了疑问:“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第四章)

这个“先天地生”的“道体”渊渊湛湛,或存或无,好象是万物之宗本。但按形式逻辑推下去,这个“万物之宗”是谁生的呢?这就不是形式逻辑所能解决的问题。因按因果说,“物物者非物”。那么既生物又非物的东西是什么?这比光物质的波粒二象性麻烦多了。即使按超银河系的现代宇宙论质能关系说,如果因果论的物质是时空条件下的有限性的话,那么“道”这种“独立”得不能分割的东西,就是超时空条件下超因果的无限性。

这种完全彻底的超时空的无限的抽象概念,比西方“存有论”的宇宙观和本体论超越得多,既不是“上帝”概念所能比拟的,也不是佛教单向度的来世概念所能比拟的。

其次,《老子》“道论”表达了社会政治论——“无为”。

《老子》作为当时的社会政治学说,其“道论”必然要在“德论”上有所体现。而“德论”的“无为”又是其社会政治学说的核心概念。所以对“无为”有必要作深入的探讨,尤其要对“无为入无间”作细致的分析,方能对“无为而无不为”的辩证法哲理有透彻的了解。更能对“道论”有所阐发。

老子认为:“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第二十九章)“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第四十八章)也就是说,根据其“阴阳和谐”的天道认识论,老聃认为作为执掌“天下神器”这种现象是不可为的,是不好按照私己意志“为”、“执”的,是必须“无为”的。

对于“无为”的本质,曾经“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的太史公司马谈在“论六家之要旨”中说:“《易大传》:‘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接着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实易行,其辞难知。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万物之情。不为物先,不为物后,故能为万物主。有法无

法,因时为业;有度无度,因物与合”。(《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对于《老子》这种“不为物先,不为物后”、“因物与合”的“无为”论,《淮南子》一书是这样解释的:“所谓无为者,不先物为也;所谓无不为者,因物之所为。所谓无治者,不易自然也;所谓不治者,因物之相然也。”(《淮南子·原道训》)。

“无为者,非谓其凝滞而不动也,以言其莫从己出也。”(《淮南子·主术训》)。

“¨¨¨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入

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

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

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事成

而身弗伐,功立而名弗有;非

谓其感而不应,迫而不动者。

若夫以水熯井,以淮灌山,此

用己而背自然,故谓之有为。”(《淮南子·修务训》)。

《淮南子》这种“不先物为”“莫从己出”和“私不入公”的解说,基本上说出了老子“无为”思想的实质内容。只是如亚里士多德分析“中庸之德”一样,听着易解,做着难办;因为在物易

察,在事难握。相比之下,还是不如《老子》原书的“无为入无间”简洁明白。

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间。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第四十三章)对于“无有入无间”,已故的高亨先生说:“此从王弼本,亨按:‘无有’当作‘无为’,乃后人误改。‘无为入无间’,是说无为的政治都达到无间隙之处,即无为而无不为之意。下文: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即承接此‘无为’而说,便是明证。”(高亨著、华钟彦校《老子注译》,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3第1版)

其实,《淮南子》解释的“无为”,还是在于主客二分的弊病,而不能达到“无间”的程度,也就是没有上升到“道论”的程度来解说。按“道论”的角度,中国社科院宗教所戈国龙先生解释说:“凡有为必有限,有为只能是部分的,有为只能使你从道中分离出来;你无为,道就

有为,无为使你与整体和谐。”(《弘扬老子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115页)这就是“道论”基础上的“无为”,这才是“无为入无间”的本真意上的那个“入”的内涵。

进一步说,不论是《史记》、《淮南子》或高亨的《老子注译》,对“无为入无间”的解释,都是停留在主客二分之“间”字上面,没有真正达到那“入”的境界。而“入”的境界才能达到“无

间”,也才能是完全意义上的“无为”,也才是“道论”的境界。以此而论,古今中外的所谓“修道”、“悟道”、“体道”等等词汇,都没有“入道”一词的境界高远。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如欧氏几何中直线与圆的“切点”,既是圆本身又是直线本身,是直线与圆二者的“因物与合”。从理论意义上说就是这种“无为”境界的“入”。再如人的呼吸也是这样,越无为越自然,越合乎“道”;等到你有意识去感觉它,反而是有为了,不自然了;只有你睡着了才真正“无为”了,才是真正的合道自然,醒来也才会神清体舒。这就是“道论”意义上的“无为”。

再次,《老子》“道论”表达了人生论——“贵柔”。既见于第四十三章,也见于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这几句话是《老子》一书的总纲,提纲挈领地包含了“道德”的社会论和人生论,又抽象地孕含着宇宙论和认识论,并且用“和谐”的观点和运动的观点去分析,也很有哲蕴。此不赘述。

老子道论浅谈

2012年5月社科纵横May,2012总第27卷第5期SOCIAL SCIENCES REVIEW VOL.27NO.5 《老子》中,“道”字前后共出现72次,但在不同的章句中,道却有不同的含义,概括起来,老子的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道是宇宙本质万物的本体;道是一种规律;道是治理国家和为人处世的典范;道是一种心灵境界。 一、实存本体意义上的“道” 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本体之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本和最终依据,它超越具体有形的存在,是万物之所生的总原理,是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总生机。本体之道通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创生天地万物。同时本体之道也是万物存在的内在依据。“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三十九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三十四章)这说明万物因道而得以存在。本体之道在创生万物后,并没有消逝而是很自然的发生一次角色转变,内化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的根本凭借和内在依据“德”。关于这点陈鼓应讲得很清楚:混一的道在创生活动中内化于万物,成为万物的属性,这就是“德”[1]。作为宇宙本源和万物本体的“道”有以下特征: 第一,道是有和无的统一体。道虽无声无形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触之不得,但这个看似虚无的道,绝非空无所有。“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这说明道不仅有实物有形象,而且有信息可见,是具有物质性的实存,是有无的统一体。 第二,道气相联,道本身具有气状特征。老子并未明确表示道是一种浑然一体的气体,但是《老子》里多处描写,仍能让我们体会到它的气体状态。他说: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抿之不得,名曰夷。……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十四章)这说明道是 无形无色无味,无始无终,不别上下,无分明暗,浑然一体的。这种特征与“气”的特征很是契合。而此后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更说明了道浑然一体的气状特征。《列子·天瑞》篇中记载: “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2]。冯友兰也表明“一”是种阴阳二气开始分化还没有完全分化的气体[3]。 第三,道无始无终,超越时空无限存在;是独立不改,唯一常存的;先天地而存,自本自根,万物之母,为我们的感官无法把握。“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二十五章) 二、规律之道 道在老子哲学中也指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老子对规律之道做了详尽、系统的阐述。 (一)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也。”(四十章)“反”是道运动的根本方式。“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强之曰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可以理解为“返回、循环”[4]。除了用“反”,“周行”也是老子描述道运动方式时常用的词。“周行”就是从起点又回到起点生生不息的运动状态。由此可以看出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当道作用于万物时,万物也依此规律其运动发展终要返回到基始状态,即道生万物,万物死灭又复归于道。万物生生灭灭就是道“反”和“周行”的结果。“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十六章)万物发展变化最终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本根是种虚静状态。 (二)道法自然 道的运动以“自然”为法,以自然为归。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的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的原因[5]。道的本性就是顺自然。道在作用于 老子道论浅谈 王美美 (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内容摘要】“道”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由老子首创的,他通过新的方法建构起一个思路开阔,范畴众多,具有鲜明哲学思辨色彩的道的思想体系。道既是宇宙本体也是支配万物运作变化的根本规律,是人们治国处世的准则又是心灵的最高境界。 “道”不仅是老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道无为自然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12)05-0123-02 *本文为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项目“伏牛山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关系研究”(2011B56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美美(1984—),女,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研究中心助教,主要从事先秦思想文化史研究。 123

浅谈老子的修身之道

摘要:我们当继承老子的智慧,豫而谋而后定,行不躁进,择善而从,犹而自省慎独,戒慎戒惧,常不放肆,偐而庄敬如宾,虚心谦退,必信必诚,涣而去私存妄,无所障碍,敦而敦厚淳朴,不受污染,不假雕琢,旷而虚怀若谷,宽容万物,浑泽尔浑然一体,超凡脱俗。 对社会、政治、人生的格外关注,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普遍特点,老子哲学也不例外。读老子中的人生哲学,我们不仅要解决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和生命的问题,更主要的是要确立人生的价值、意义和目标,从而为人生提供一种生活的指导。老子的智慧,教我们如何修身、如何处世,这些正是我们作为一个大学生在成长和求学的过程中,需要特别去锤炼的。 纵观中华文化五千年连绵不断而波澜壮阔的长河,注重修身之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特色,也是中华文明中绮丽的瑰宝。儒家的道德学说以伦理为重心和目标,以此密切相关的性情修养也配合并服从这一重心和目标,这样一种修生之道在后代为历代官方所提倡,并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老子开创并代表的道家学说则提供了与儒家迥然不同的修身之道,这种修生之道以自然为重心和目标,无论是道德修养还是性情修养,都以自然为最高的价值取向,是自然之道与意识之德的完美结合。 老子以丰富生动的形象思维,精辟而晓畅的诗文,来深入浅出的阐释出善为道者的心灵境界和人格品性。老子认为,善位道者,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他们幽微精妙,他们玄奥通达,他们渊深蕴藏,不是常人所能认知,所能想象的,因此,只能勉强的为他们形容,于是,老子运用他的超人智慧,记录下如珠妙语,从古代真人的言行举止,外在的气象、形象、性格、气质等等到其内心世界,心灵的深处,以至于心身合道。 为道的人,好似冬天涉渡河川,心中自是如临深渊,脚下自是欲进而迟疑,但虽犹豫,却不是不决,而是不冒失燥进,静以处之,一步一个脚印,步步踩在实处。“若畏四邻”,犹然戒慎,不敢放肆其胆,时时反省自己。 他好似是宾客,容貌俨然,矜重庄敬,没有丝毫的放纵,没有片刻的懈怠,没有刹那的走神,志意若一,持道修身也该如此。他好似冰凌的溶解,溶于我道,其不合于道的冰凌,若在阳光的照射下,自然层层溶解消融。我们在自我修身的过程中,也应把心中的私利与妄见,以及由之而生的性格、习惯、情感、思维定势、人际关系等,像冰山一般,让其消融。他好似未经雕琢的原木那样纯真朴实,虚其心,讲俗心、私心、妄心化作道心、公心、正心了,其心敦普,超凡脱俗,归于自然的本性,朴素的品格。 他好似山谷的宽容,善于容纳溪流,无论清与浊,“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他好似流水的浑浊,绝不以道自炫,以功自居,绝不有门户偏见,立宗立派,神话自己,他只是混沌一团,“我余人之心也哉!”因此,他大道若愚,大清若浊,同时,为道者弃世俗的贪求,“利而不害”,“为而不争”似水那样甘居恶地,愿为天下百姓受垢、受不详、正是若浊的表现。 老子用精炼而富于包蕴性的语言,然天下后来的人们自此道来知道为道者的道心、道性、道骨、道风、道镜,让“玄而又玄”的“众妙之门”为有志修身者而开。老子用豫兮、尤兮、俨兮、涣兮、敦兮、旷兮、浑兮、七个方面来形容为道者的状态,是他道性的自然体现,是善为道的正果,同时,也是衡量是否善于为道的标尺,修身的庙道和境界。 老子的修身之道“见素抱朴”,表现了他崇高的道德价值取向和修身原则,他说“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取彼取次。”“敦兮若若其朴”“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道常无名,朴”“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一无名之朴”。在老子看来,有出自人类朴素天性的自然的道德,也有矫揉造作,

即“有名”而显“无名”——从《老子》首章看老子之道论(一)

即“有名”而显“无名”——从《老子》首章看老子之道论(一) 《老子》,言“道”之书。其书八十一章,以首章论“道”最为全面,其余论“道”各章,则往往各取不同的角度。故首章论“道”,乃言其宗旨,实有统领全书之意义。明其首章之义,则于老子精神,思过半矣。今取此章,试作诠解,窃期窥其全豹之一斑。 一章全文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章提出了几个概念:道、无名、有名、观。而“观”这一概念,实是把握此章义理之枢纽。由“观”见“无名”与“有名”之统一,由此无名与有名之统一见道之本真,此为理解本章之要。 道本为整体,不可说。然其必即名言而显。名言所显者,为道之迹。道无处不显,然执于名迹,则失其真诠矣。 “无名”,指道而言。四十一章:“道隐无名”,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是其证。“始”与“母”,互文见义。二者是统一的,指本原而言。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是其证。无名本无迹,然非离其迹者。故曰“有名,万物之母”。有名有迹以应事,故万物之本始必显于有名。无名、有名之本始义,要由“观”而见。故有“观妙”、“观徼”之说。“常

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注家多以“常无”、“常有”断句。帛书本作“恒无欲也,以观其眇”(甲本),三十四章论道亦说:“常无欲,可名于小”(今本)。足以证明以“常无欲”、“常有欲”断句是对的。“无名”、“有名”与“无欲”、“有欲”是紧密相关的。三十七章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是一章的一个注脚。就是说,做到“无欲”,那“无名之朴”才能对人显现出来。也就是通过“观”以达道。 如何“观”?这观,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静观,它所表现的,是从人的修养、修炼而转出的生命智慧。此章把“观”与“欲”联系起来讲,就是这个意思。 无欲、有欲,非单指欲望而言。“常无欲”,亦非一般地排除欲望。“常无欲”,实质上就是“无知无欲”。三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自然物之“欲”,甚少而恒定不变,食草动物只能食草,食肉动物只能食肉,麋鹿食荐,蝍蛆甘带,狗改不了吃屎。人却不同,“物与欲相持而长”(荀子语),其欲望花样翻新,靡有穷极。原因即在其有“知”以作分别。故老子以“知”与“欲”相连属。人心之乱,以其多欲。而欲之多以至于脱离自然的轨道,悉由于”智”。而此“智”或“知”所作的分别,亦非指实然义的区分,而是一种虚妄的价值分别。事物有实然性的差别,如高和低、长和短,这是一棵树,那是一头牛之类,这是自然真实的差别。人的理智,又同时能于此自然的差异之上,妄作价值高下的区别,如人的“自师其心”、“自贵而相贱”、“名实未亏而

简述老子“道”的思想

简述老子“道”的思想 《老子》第一章的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按字面理解: 依此推论一:道可以说出来,言可以写下来,声可以发起来; 依此推论二:说出来的道,写下来的言,发起来的声,就不是那个太初之道,太初之言,太初之声。 再深入理解可以看出,老子的道论与他同时代的其他道论是不同的,他认为道是唯一的、最高的范畴,“道”与“无”同意,是“先天地生”的精神实体,不具有任何规定性。“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是“无为”,即顺乎自然。“无为”的对立物是“有为”,即人为的改造和创作。老子认为是道。万有唯道所生,是老子最先提出来的,后来成为中国哲学最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道”尽管是恍惚不明,却是有情有信、有精有物,因而是一种客观的、真实的存在。这种存在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自本自根”表明它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任何其它事物,“自古固存”表明它在万物形成过程中具有逻辑在先的性质,“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表明它只按自身规律运动并且永无休止。这样就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道”的存在的真实状况,即是寓存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之中。 总而言之,“道”自身是绝对超越的,但又在具体事物及其关系之中。所谓“物物者与物无际”,说的是“道”与事物是没有界限的,这似乎说明“道”与事物是融为一体的,但“道”又不是任何一个具体事物。因此,道就其本性来说,是超越万物的,却又内在于万物。 老子学说的最大贡献,也是最大特点,就是用最高范畴——道,取代了人格、意志、主宰、命运之天。老子认为天是没有意志与仁爱的,让万物自生自灭。《老子·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发现,正是这种不仁,才是道之所在,隐隐约约中,似乎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才是至仁至善。所以老子接着提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意思是说圣人应不以个人好恶为标准,不以自己为中心,对百姓的最大负责,就是让其自然发展,遵循物竞天择的自然之道。综合起来,老子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圣人也就是决策者,应当以天下为重,以大道为先,尽量不以自身喜好为标准,不偏不倚,才是决策者应该有的态度,也才是对百姓最有利的。 天道即人道,以天道入人道,以大仁大善为仁善,才是大道之所在。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

浅谈对老子的道的理解和分析(大学毕业论文) 摘要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创立的道家学派,而道家思想同儒家思想一样,成为了支撑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思想发展的脊梁。老子思想的核心内容就是“道”,所以,本文主要叙述了道的特征,揭示了道的本质,并阐明了道的内涵,对老子的“道”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 然而,自从“道”这个概念问世以来,两千多年过去了,对它的理解和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止过,所以,在这里,作者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老子之“道”,来源于自然,是一种无名无形的特殊物质,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本,并作为规律承载着万物运行,作为准则指导人们的日常生活。“道”创造了万物,又引导万物运行;万物源于“道”,又依道而行。所以,老子告诉我们,无论作任何事情都要唯“道”是从,“无为而治”。 老子的“道”是伟大的,它不仅道出了世事变迁、沧海桑田的规律,也道出了人世间永恒不变的真理。因此,学会了“道”,我们就学会了天地万物,学会了人生。 关键词 老子;道;自然;无;有;德;无为 一、前言 开篇之前理应介绍一下“老子”,“老子”不仅是人名,也是书名。作为一个人,他给我们的印象是很模糊的,生卒年不详,唯一可以确信的只有司马迁的《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中的一句话: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吏也。 由此,我们知道,老子是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名叫李耳,或者叫李聃。不过,他为什么又被人称为“老子”呢?史书上没有交代,可能是他享年较高,又很有学问,所以,人们便称他为“老子”。 老子无疑是当时的饱学之士,在周朝曾出任过“守藏室之吏”一职,这个职位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而在今天,这个职位一般都是由学术界的领袖或者名流来担任的。《史记》中记载了孔子曾问礼于老子,问礼的结果是孔子对老子佩服得五体投地,很多人认为这是假的,不过,我觉得司马迁不会欺骗我们。老子虽然很有学问,却以不求闻达为宗旨,这种专心于学问又甘于平淡的精神着实令我们钦佩。 后来,老子对统治者的荒淫和腐败产生了厌恶之情,于是就辞掉了“守藏室之吏”的职务。据说他骑着一头青牛向西域走去,路过函谷关时,关令尹喜久闻他的大名,便盛宴款待了他,当然这一顿饭不能白吃,老子留下了“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史记?老子韩非子列传》)的《老子》当作饭钱。于是,便有了《老子》一书,也就是《道德经》。老子出关以后的事情就更无从可考了,也许,活的比较逍遥自在吧。 流传至今的《老子》有众多版本,各种版本的篇章结构既有一致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一致之处是都分为上下两篇,但是上下两篇的顺序却不同,一种是以王弼的通行本为代表的“道”上“德”下的结构,一种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本为代表的“德”上“道”下的结构,另外,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墓楚简本《老子》却没有分道经和德经两篇,并且章次和今本也大不相应。所以,参之以《韩非子》注解的顺序。我们可以推想:《老子》最早可能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而且不分章节,到了两汉之

论_老子_道论_的美学内蕴

论《老子》“道论”的美学内蕴 刘春阳陈泽阳 提要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本源性的,也是本体性的,更是一种超越性的。这种超越性的“道”不仅仅是关于宇宙自然真际的考察,其落实处还是在于现实的人生、在于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在于个体生命的超越之途。老子的“道”论不仅在于对形上本体的探讨、在于对对象世界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在于对人的生存体验的关注的结果,而这一点也正是美学的落脚点。 关键词老子道美学 作为《老子》一书的核心概念,“道”的讨论延续了两千多年,本文试图沿着前人的足迹来探讨一下老子“道”论的超越性,也即美学的内蕴。 一 “道”,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道,所行道也,从訾,从首,一达谓之道。”段玉裁注说:“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首者,行所达也。”所谓“一达”也就是长而没有旁出的路。许慎对“道”的解说是从造字时的本意立论的,因此“道”的初始含义就是人行的道路。这在《诗》和《易经》中表现的比较多。《诗经》中说:“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小雅·采薇》)、“顾瞻周道,中心恒兮”(《桧风·匪风》)。《易经》中说:“复自道,何其咎,吉。”(《小畜·初九》)、“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履·九二》)、“有孚在道,以明何咎”(《随·九四》)。由以上所列举的意思可以看出,在这里,“道”还不具有理论思维的形态或含义,不是一个用来表示“超越一切事物的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和绝对性的观念”,“更不是与具体事物相对待可以用来解释一切的实体和本体”。① 随着思维水平的不断加深,“道”的含义也不断拓宽,不再仅仅是“道路”之意,还具有了“天道”、“人道”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意义:言说、理则或法则、方法、命令或政令、正义或公正、引导或通达等等。② 冯友兰先生说:“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以形上学的意义。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③首先不管冯先生的解释是否有 ①② ③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列举出了中国古代“道”字的七种常用法,此处不一一赘述。具体可见 《道家形而上学》第104—105页。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老子与道论文

老子与道 老子是中国古代大智慧的象征,他的许多思想对后世影响源远流长。他的道家思想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老子思想极具原创性,但有其文化积累、经验性和实践智慧为基础,班固《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之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老子作为周王室守藏史的身份及其知识结构,对于其哲学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哲学的本质就是探究世界本源,而道成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经历了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由道路之道上升为具体规律或法则之道,再上升为普遍规律法则之道;最后上升为宇宙的本源之道。而老子实现了这最后最关键一步。老子贡献就在于以“道”为中心,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个道家哲学体系,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左传》、《国语》中,人们已经完成了由一个具体对象的名称向哲学概念上升和抽象的转变。而老子对道最关键的提升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道由一个哲学概念明确地上升抽象为一个统摄宇宙和人生的最高本源或本源范畴,即作为本源之道。这意味着我们的思想境界更深远了。 自古以来对世界的起源就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没根据的,有点根据的都有,像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但这

些都未能说清世界的本源。寻找一个最终的本源来作为人和万物的开端,寻找一个最高统摄物来说明宇宙和人生,这是人之为人、文明之为文明的根基所在。孔子的“一以贯之”、墨子的“同归之物”、屈原的“遂古之初,上下未形”的本然状态等,都是此种寻找探究的结果。老子的思考更早并落实为“道”。 老子通过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发现天下有始、有根、有母。其思维的路线有二:一从具体事物的往复运转和生灭变化来推测其将来之所归;一从具体事物出发来追溯它们产生的源头。老子的这种道家思想对我们现代人很有借鉴意义,对于同一问题,一般人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会影响我们对问题的判断和解决。举一个例子,中国为什么会经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有人会说这是历史的必然,有人会说这是人们不断起义反抗的结果,还有人会说朝代更替就像事物新旧交替一样,是自然规律。但这都没从本质上回答问题,该问题的本质原因是当一种社会制度不适应当时社会,并阻碍社会发展时,它就会被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所替代。只有认识了问题的本质,我们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我们虽然是社会主义社会了,但制度上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更快更健康的发展,我们国家应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制度。

浅谈老子哲学之无为思想

浅谈老子哲学之无为思想 摘要:《老子》中曾经提出:“有与无,乃是万物之根源”。而“无为”,作为一种辩证的思想,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更是深刻影响了无数后人的处世之道。试结合老子的整体哲学理论体系,从老子“无为”思想的产生原因、内涵、与孔子的“无为而治”的比较中,解析老子“无为”思想的真正含义,以及老子“无为”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道;无为;无为而治 “道”是万物发生、存在的根据和运行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是万物必然回归的终极状态,其核心在于尊重自然规律。正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那句“天下万物,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阐明了“道与有、无”的关系:道即无,由无生成有,即一,从而二而三而多,成为万物的起点。 一、老子“无为”思想的提出 “道”是老子整个哲学思想的基础,而老子的“无为”,也是在其“道法自然”思想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而这里的自然,是指“本然”、“自然而然”,是形容“自己如此”的一种状态。 庞朴先生在《道家辩证法论纲》中又指出:“无”字被选定为道家的哲学范畴,有其深远的思想渊源。在甲骨文中,“無”(无)字是一个舞蹈者的形象,“無”和“舞”本是一个字。舞蹈是侍奉神灵的一种动作。而神灵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人们通常在舞蹈时想象其存在,并只有利用舞蹈的模拟动作或者叫舞蹈语言去与之交谈。以舞蹈事神的工作,慢慢分工到一些专人身上,他们是“巫”。这些“能事无形以舞降神”的“巫”,在原始人看来,他们与事神的“舞”以及舞所事的“無”(无),也是混沌一体的,于是也以那同一个图形来表示。这些巫心目中的“無”(无),不仅不是虚空或没有,而是主宰万物、支配一切的神圣的“有”。这样的“無”(无),正是后来道家思想的源头。 正因为“无”的原始意义是“似无而实有”,因而就其本义而言,“无为”并非不为或无所作为,而是一种“似无而实有”的行为。 老子当初提出“无为”概念,主要针对的是侯王等统治者的“有为”。当时的情况是:列国争城掠地,贵族骄奢淫逸,苛政猛于虎,法令多如牛毛,人民怨声载道,暴动彼伏此起,这些都是统治者的“有为”所致。所以老子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之求生之厚,是以轻死。”(七十五章)可见老子在此所说的“有为”(在《老子》书中,“有为”只此一见),与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有所作为的涵义”根本不同,它是指统治者从自己和本阶级的私利出发,根本违逆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倚仗武力和权势的强行所为,恣意妄为。老子提出“无为”的概念,旨在告诫侯王等统治者不要违逆人民的利益、愿望和要求而强行所为和恣意妄为,期望他们能够效法道的无为和圣人的“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从而为人民的自主、自化、自成和社会自治的实现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另外,“我(指贤明的君王)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这里说的圣人的“好静”、“无事”、“无欲”也是“无为”的意思,突出强调了不强行干预事变的自然进程。 因为在老子看来,凡事不能做得太过,否则会有大灾难来临。“民不畏威,泽大威至”(七十二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说的正是如此。

浅谈道与术

浅谈道与术 无论是中国的儒释道,还是外国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及其他宗教,都离不开“谈经论道”。本文试图论述的“道”不完全等同于高深莫测的老子之道或一以贯之的夫子之道,而是更近似于禅语的“悟道、得道、行道”,也接近于曾子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是指从做人做事中提取的原则、理念、思想,它可以把握事物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规律。“术”是指做人做事时的步骤、方法和内容,是道的细化(除非特别说明,一般如上述定义)。但道与术的定义并非绝对化,而是具有相对性(在两者关系中有论述),即当把小道看作术的话,再上升成为的道,就是中道;同理,中道作术,上升为大道。 由上可见:道是眼光,大局观,是战略;术是手脚,实践论,是战术。道统领术,术服务服从于道,在得道、循道的前提下讲究术,道需要也离不开术的具体操作和落实。因此,道与术存在以下三种关系:首为继承性,道出自于术,之后发展壮大,高于、胜于术,这并非厚此薄彼,而是说要继承中完善,完善中发展道的高度。其次相对性,不同层次的道与术可分小、中、大,当开始时小术发展为小道,如果我们把小道看作是中术,再发展成中道(也可看成大术),最后发展为大道,这个过程可以不断演变、止于至善。第三归一化,道与术构成系统,在其互相变化运行中,可以逐渐实现从混沌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甚至包括一些事物从无到有。也就是说,道与术的系统运行体现出方向性、目的性,即小术归于小道,小道归于中道,中道最后归于大道。对于这一点,类似佛家的“万法归一”,指的是八万四千法门,最后归于自性、佛性。 先举个例子来说明,毛泽东同志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论断,这是术,因为枪杆子只是保命的一个手段而已(有底线);1928年5月将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概括为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是小道(有原则);再到1930年1月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以乡村为中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这是中道(有理想);到1945年党的七大首提“毛泽东思想”,这是大道(有信仰)。这个例子也证明了四有(有底线、有原则、有理想、有信仰)之间同样适用于道与术——继承性、相对性和归一化的关系。所以说,一个人成就大小应该看道行。 我们在工作生活之中,应该好好认识和利用道与术的关系。最近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1+4文件”》,1是大道,4就是中道,中道里面每个文件的目的、意义或原则,就是小道,具体的措施就是术。如2012年9月,我被区卫生局抽调搞创建应急示范区的资料,去广州越秀区疾控中心参观规范的资料整理,当我们同去的人员几乎都在细致阅读、学习资料,甚至有人用照相机一页一页的拍下资料来的时候(此为术),虽然我指标比较多,但我快速看了里面的内容,然后跑出去问他们的领导:资料里有很多区政府、教育局等各单位的文件,请问如何收集到的?(此为道),我只抄了每个文件盒的封面目录,最后我做的资料一次性完成(卫生局抽调2次,我只去1次)。麻疹消除在技术上是可靠可行的,所以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往道上走。2012年9月,我女儿刚上初一时,我就跟她说,要跟成绩第一名的同学做好朋友,向她请教学习方法(这是道),而不是天天追问某道题怎么做(这是术),果然学习进步很快,第一学期便从入学测试时班里第23名到中考第2名、期末考第4名。 一个人即使身处乱世、天下无道,也不影响个人修道、行道,如春秋末期的孔子仕途重挫、周游列国,从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术,思考后上升到“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儒家之道。因此,有道不能确保世俗的成功,但可以保证道德的成仁。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为了满足私欲往往追求显而易见、快速成功的术(如方术、权术等),而不愿花更多时间、精力,牺牲暂时的、表面的名利去悟道、行道,认为道太长远、太虚渺、太深奥,更重要的是离自己的面子、金钱、地位等私利距离太远,所以就弃道求术,甚至为了术而离经叛道。 我只是在用实际的成绩无声地证明自己,因为我懂天人之道——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因为我知道不仅自己应该向上+向善,而且更应该追寻这样的领导,唯此才能“惟道是从”。如果要我跟着天天喝酒、打麻将(不向上,这只是方术,非弘道)或收钱就用人这类“易悦而难事”的领导(自私自利非真向善,这只是权术,亦非弘道),我宁愿君子固穷、无道则隐,道已修而不用非吾丑也。 其实,我感悟人生的话语基本上都是一些小道,只有一个大道,即“向上+向善”,它可统一易经的乾卦(自强不息)、坤卦(厚德载物),道德经的“上善若水”,佛经的“众善奉行”,圣经的“博爱”,儒家的“仁”等等。(李苑2013-01-26)

浅谈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德观

浅谈老子道德观与实现个人的自我和谐 摘要:在老子思想中,“道”与“德”是分开的,却都蕴含着“和谐”的主题。的道德观是对提升个人的素质,而社会本来就是由人所构成,个体的素养提高也就意味着社会的。因此,笔者试图从社会个体提高自身的角度来谈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老子道德观和谐社会 老子认为,道与德虽然不同, 却都以和谐为内核。和谐首先是一种协调、和睦的状态。”和谐要求各种事物配合得匀称、适当。“和而不同”, “和”中包含了多样性、差异性。古人认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和谐中包含了统一性与创生性。在西方文化中,和谐也有类似的意义。毕达哥拉斯认为美是“数的和谐”, 自然是一个和谐宇宙。赫拉克利特认为相反者相成, 对立即和谐;莱布尼茨用“预定和谐”来说明由无限单子所组成的宇宙的和谐一致。可见, 差异、多样、统一、化生是和谐的首要内涵。换言之,和谐即“相异者或对立者之相济相成的结聚”。其次, 和谐还可以表现为对和谐状态的追求。想要达到和谐的状态,简单来说, 就是要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 遵循客观规律做事。而上述这两点在老子的道与德中恰恰都有所体现 老子主张尊道贵德, 效法自然, 反对传统世俗的价值观, 并建构了一套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系。这套人生观与价值观虽然常被用于处世和治国, 成为阴谋家与政客谋权夺利的道术与权术, 但老学的主旨毕竟在于超脱世俗生活, 在隐遁中寻求安身立命的基础, 因此它的本意是要追寻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即自我和谐。 一老子道德观中蕴含的“和谐”思想 在现代的分科之学中, 自我和谐主要是心理学探讨的问题。两千多年前的老子,用了另一番语言对自我和谐的问题做了精辟的阐释。老子所推崇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圣人便是得道之人, 他们不仅是道德上的楷模与典范, 更拥有着最平和的心态。老子从道与德的角度来描述圣人内在的和谐自我。首先, 老子认为圣人是拥有玄德的人。玄德也称“圣人之德”, 是宇宙间最高的德。“生而不有, 为而不恃, 长而不宰, 是谓玄德。”(《道德经》第十章) 玄德的真谛在于无为。不居功、不自矜、不自私、不自伐、不辞劳, 顺乎自然而行动, 是玄德的内涵。玄德是道的本性, 平常人不能领略道之真谛, 自然也就不可能拥有玄德。但即便这样, 平常人还是可以通过努力去保有较高的德———上德。上德虽不及玄德, 却胜于下德。上德与下德的区别是:“上德不德, 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 是以无德。上德无为, 而无以为;下德无为, 而有以为。”(《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的特点是无私无为、顺应自然规律而行动;下德的特点是有私有为。上德是无心的流露, 下德是有所居心的。老子信奉自然, 对于儒家所推崇的仁、义、礼是一概持否定态度的。他说:“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夫礼者, 忠信之薄, 而乱之首也。”(《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仁、义、礼都是由下德产生的, 是有所居心的, 而礼中更是含有强迫的成分, 是对人性的拘束, 破坏了自然之善, 因此受到老子的严厉斥责。可见, 老子提倡人要顺应自然、无私无为、宽容于人, 只有如此才能达到自我和谐的境界。 其次, 圣人之所以能够实现自我的和谐不仅是因为他们具有高尚的品格, 而且因为他们拥有和谐统一的人格。“我无为, 而民自化;我好静, 而民自正;我无事, 而民自富;我无欲, 而民自朴。”(《道德经》第五十七章) 这段话不仅揭示了圣人的治国之道, 而且彰显了圣人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的处世风格。这样的行为方式与人生态度是有助于保持心态平和的。“为者败之, 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无执故无失。”(《道德经》第六十四章) 强作妄为容易招致失败, 执意把持也就会失去, 这个道理虽尽人皆知却常常被遗忘。心理学中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也表达了相似的涵义:每种活动都有其最佳的动机水平, 一般来说中等程度的动机最有助于目标的实现。对于复杂的活动而言, 过高的成就动机只会阻碍任务的完成。圣人做事既遵循了规律, 又不刻意强求, 自然就不会招致失败, 更不会患得患失了。

老子道论的人学本质

老子道抢的人学本质李景林于宁 道家思想以道论为核心内容。理解老子道论,是把握老子哲学精神的关键所在。道论,亦即今语所谓本体论。间题在于,应如何理解这个本体的涵义 以往讲老子,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以西方哲学的本体观念附会老子道论,无形中产生了又伦的种种曲解 西方哲学倾向于从理论的立场出发讲形上学,老子的道论却是一种人学本体论,二者有很大的差异。老子所谓道,不是一个理论化了的形式存有的概念。以人生或人的精神生活为核心,从人存在的文化显现的总体性上确立作为形上本体的道,这是老子道论的出发点 道,首先被理解为一个自然法则。《老子》二十五章说,“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以道为法则,而道则是一自然法则。这里所谓自然,不是讲自然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中不存在脱离人的单纯自然哲学。自然在这里不是一个实体词,而是一状词。物各任其天性,自然如此,不假外力的干预,即所谓自然。三十七章说,“万物将自化。”“自化”,即由其本性,自己化生,不假外力。这就是老子所谓自然的涵义。自然是相对人为而言的。人为即所谓“伪”,它的反面,就是“无为”。因此,自然亦即“无为”。无为并非如搞木死灰,无所作为。人为或者“伪”指人力强加于自然的东西。“无为”,就是要完全排除此种“伪”的因素。无为之为,即是自然。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就说的是这个道理。自然界的事物不会超出自己,强加于他物。物性皆自然的表现。“伪”是一个人文现象,与人的意识及由此而来的文明相关。因此,道作为自然法则,实质上就是人

生的法则。文化是人存在的方式。所以,老子提出“自然”这?观念,正表现了一种文化批判和反思的立场。由此出发,老子不是把道规定为一种作为理论对象的形式共相概念,而是把它理解为一个依‘止于人的生活或价值态度的整体或具体概念。第一章作为《老子》全书的总纲,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精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提出了三个概念%道、无名、有名。道就是无名和有名的统一。关键是,无名与有名的意义是什么“无名、有名,很显然和“无欲”、“有欲”相连属。三十七章说,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是第一章的一个注脚。就是说,能做到“无欲”,那“无名之朴”才能对人显现出来。有欲、无欲,不是单指我们一般所谓欲望而言。“常无欲”,亦并非排除欲望。在《老子》书中,却与称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 “常无欲甘,实质上就是“无知无欲”。三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常使民吞和手冰,使夫智考手憨汐也。”“知”即作分别的理智。这理智的分别,是指价值意义上的分别,即“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之类。在实存的意义上,事物之间有自然的差异,这并不诱使人追逐外物,产生物我、人我的对立。理智在物性的自然差异之外,则又妄作价值的分别。这使矜尚之情迭生,其心外倾,心为物役,造成物我对峙,背离人的自然真性。所谓“无知无欲” 就是老子所说的“敦兮其若朴”?+ 章#,浑沌不分的婴儿状态。

浅谈儒与道

学院: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班级:文化产业管理2班学号:222012304052043 姓名:王显刚 浅谈儒与道 春秋战国,社会动荡,群雄逐鹿,诸侯并起。先秦诸子相继涌现,于乱世中宣扬自己的学术思想、治国理念,形成了儒家、墨家、法家、道家、兵家、阴阳家、纵横家、名家等诸多学派。各家各有所长,且因各自所处的立场不同,各派之间有相同之处,也有激烈的交锋,从春秋时期的儒墨之争,到战国时期的诸子纷争,最终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开创了我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场空前繁荣的盛会,至今仍具有莫大的影响力,其中尤以儒墨道法的影响最盛。 下面我就谈谈这四家中的两家——儒家与道家。 作为传统文化的两个学派,儒家和道家的思想在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收;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融和。二者在辩证统一中得以发展, 并对中国人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儒、道两家思想,一个刚健有为,一个柔顺因循,一个入世进取,一个避世退隐,这恰恰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可或缺和赖以互补的两个方面。在此意义上来说,儒道本是一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来说,缺一不可。所

以,许多中国古代文人才能入世为儒,出世为道,或者熔儒道于一炉,张弛相济,进退自如。 那我们就来看一看儒墨到底有何不同吧。 首先从政治思想上来看:儒家,主张入世,提倡“有为”,倡导君子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孔子提出“仁”的学说,要求“克己复礼”,在治国方略上,主张为政以德,实行“德治”主张治国“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向往一种礼乐文明的生活和建立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清平世界。孟子则在继承孔子的“德治”思想基础上将之发展为“仁政”学说,主张帝王要以“恻隐之心”治民,以“仁义礼智治国”,这样就会出现仁义之世。孟子还敢于提出“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一极富创造性和挑战性的民本思想,甚至发出了“苛政猛于虎”的感慨。儒家还强调“三纲五常”,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等级观念,符合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思想,因而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一直为封建统治者所喜爱,儒家思想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正统思想。而道家则主张出世,提倡“无为”,倡导要超然世外,无拘无束,逍遥济世。在治国方面,老子与儒家的观点恰恰相反,他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在他看来,“礼乐”﹑“仁义”都是一部分人统治另一部分人的工具,是人治社会的产物。他主张“无为而治”,这样每个人都可以自由自在地过天然纯朴的生活,人与自然完全容为一体,建立一个“至德之世”:“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美食,

老子道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老子道论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2012-2-29 9:57:58 来源:《学海》(南京)2011年3期 管国兴(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老子思想就是围绕着道展开的。从道的层面来观照人,老子肯定了人的崇高地位,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出了“无弃人”的重要思想。水是道性的体现,也是老子理想人格的喻体。无私、谦卑、柔弱是水的三个重要特性,也是老子理想人格必备的品质。无为是道的本性,老子在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基础上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老子道论对现代企业核心理念的确立、人本管理、经理人员的人格塑造、管理境界的提升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老子道企业管理启示 《老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老子思想从其现实关怀来说,是人本哲学,其智慧对现代的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道:企业的核心理念 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其哲学体系的构建就是围绕着“道”来展开的,因此老子所开创的学派被称为道家。 《老子》一书开宗明义地说:“道可道,非常道。”老子认为,道是不可言说的,能说出的,就已经不是“道”了。道虽不可言说,但却是真实的存在,道的存在是通过其作用显现出来的:“道冲而用之或不盈。”(《老子》第4章,以下凡引此书直接注明章次)“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第6章)老子认为,道是最高的存在,是万物效法、遵

守的对象,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第25章)又说:“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第21章)所谓“道法自然”,不是说道之上还有一个“自然”,而是说“道”以自己为样子,再也没有可以效法的对象了,因此道就是自然,自然就是道。道之所以尊贵,就是因为它是最高的存在,没有任何东西凌驾于它之上:“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第51章)。正因为道、德之尊贵,所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有研究显示,卓越的企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其根本原因是企业有指引、激励公司上下的核心理念。①这个核心理念就是老子所谓的“道”。道是真实的最高存在,不是创造出来的,人们只能发现并遵循“道”而行。企业的核心理念也不是制定或创造出来的,吉姆·柯林斯和杰里·波勒斯在《基业长青》一书中指出:“你不需要‘创造’或‘制定’核心理念,你只能去发现核心理念。理念的制定不是来自于对外部环境的观察,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审视。”②从企业文化中发现核心理念,这个“理念”便是企业自身的,便易于得到企业员工的认同。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是企业的文化标签,而应通过各种方法取得企业员工的认同,并使之内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有没有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核心理念呢?老子从来没有告诉我们“道”是什么,但不影响“道”真实地存在着。有人在研究卓越企业的核心理念时发现,没有任何一个理念普遍而一贯地出现在所有的企业中。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发展之“道”,关键在于是不是对企业的发展之“道”有深刻的理解和领会,并以之引导和激励企业中所有的人。日本京瓷公司的创始人稻盛和夫说:“领导者首先应该明确集团应有之目标,即确立符合大义名分的企业目的,同时努力使这种目的为员工所共有,全体员工都乐于齐心协力为企业作贡献。”③道盛为京瓷公司确立的经营理念是:“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为社会的进步发展作出贡献。”道盛说:“正因为有了作为经营理念之大义,京瓷公司的全体员工才能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推进创造性的技术开发,继而多方面拓展事业。而这,也成为公司发展的原动力。”④

浅谈老子及其思想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浅谈老子及其思想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纵观中国历史,有一个老人形象一直在中国哲学乃至中华文化中占有者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是中国古代第一个名正言顺的哲学家、思想家,被道教奉为教祖,被唐武皇后奉为太上老君,是世界文化名人也是世界百名历史名人之一,他最主要的著作成为道教的正统教义,不仅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而且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外文翻译量仅次于《圣经》的第二大著作,在这个尔虞我诈、你争我夺的社会里,他的思想为中西方政治家和思想家哲学家所借鉴,人们都企图从这个两千多年前还带着点古朴气息的箴言辑录中寻找出一些解救当代社会的良方。这个人就是中国哲学家的鼻祖——老子,而这部古书就是他穿越千百年风雨历久弥香的代表作《道德经》。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烽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时代,孔子曾很是愤慨地称之为“礼崩乐坏”的时代,各诸侯国面对战争无所不用其极,毫无原则,对大自然和经济社会以及黎民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因此,谈到老子,我能想到的他最著名同时也是最宝贵的思想便是“无为”,这里的“无为”既是指对自然方面的“无为”,也是指政治上的“无为”,表面上看起来这种思想只是表现了老子朴素的哲学思想,但与那个社会复杂的道德思潮相比却很有一种“天下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味道。在老子看来,大自然的一切安排都有其固有的规律,面对这种规律,人们只能遵守,就像荀子说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一样,虽然老子和荀子后面的思想完全相反,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而老子主张遵守自然规律不去破坏。老子博览群书,贯通古今。他总结中国古代文化在漫长的发展中兴衰成败、存亡祸福的经验教训,并加以高度的理论分析,综合概括,探求宇宙发展和人生的真理,即老子所谓的“道”。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以“道”作为世界的本源和人生的法则,开创了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的中国哲学。他提出的“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道”的概念升华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度,深刻地揭示出大自然的抽象本源,摆脱了以前人们普遍把神灵作为天地本源的价值观,因此也有人认为老子是唯物主义的,虽然这一看法尚有不妥之处,因为我们无法判断其大事宣扬的“道”的本质到底是物质还是意识,但是对当时社会和当时的人而言,这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道”的提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意义颇丰的里程碑。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正是中国历史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年代,而老子作为自给自足农业小资产者的代表,思想自然是以人为本的,他的哲学体系是从“人”开始的,从人类经济伦理政治道德的“人德”出发上升到宇宙的天道,老子的哲学在于寻求合乎宇宙发展规律的“自然之道”。因此老子在哲学认识的发展史上,第一次从有形的自然现象和实物中抽象出了一个具有内在规律的“道”作为世界的本源,提出了哲学的最高范畴,使中国哲学从有形走向了老子无形的“道”,它是对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归纳与升华,使得以后的中国哲学又从老子这个无形的“道”中慢慢地走出来,发展起来,扩散开来。总之,老子的哲学思想,把世界统一于有规律的“道”,对中国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除了在老子看来无所不包、无所不含的“道”,老子另外一个万古流芳的思想便是他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那著名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至今仍然给当代人留下了无尽的思考和启迪。而我认为,这种辩证法思想正是源于老子“无为”的人生观。他认为人的命运是天定的,任何人都无法改变,因此,与其做一些无谓的抗争和挣扎,倒不如顺应命运,积极地去对待他,适应他,所以当发生好事儿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不要做一些因祸得福的事儿,因为谁也没有办法去判断未来会发生什么,我们只能“无为”,不要自作聪明地做加速使情况恶化的事情;当发生坏事儿的时候,我们也不应该自暴自弃,更不要埋怨命运,这时就更需要做到无为而治,以一种淡定自若、泰然处之的态度去观察生活,体味生活,也许坏事也会变为好事,这样老子的“无为”思想和辩证法思想就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哲学体系。老子的人生观、世界观概括起来就是“和光同尘,与世无争”,具体说来就是“自然无为,致虚守静,=把这种无为而治的思想运用到政治上去,就得出了老子的主要政治观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