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子的道与德

老子的道与德

老子的道与德
老子的道与德

老子的道与德

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学说与思想自成体系,集中和完整地体现在他留存于世的惟一著作《老子》中。《老子》一书,原著不过5000余言,但几乎是一个字就包含着一个哲理,其中蕴涵的博大精深的哲学理论。

一、道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是“道的思想”创始人。老子创立了“道”这一超越宇宙时空并包罗了宇宙万物万象的庞大的哲学体系。

(一)道生万物

“道”生万物的思想,是老子的首创。老子曾多次地论述没有名字的“道”是个实存的物,是创生宇宙的母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

近年来,科学家们经过数年研究,确立了“大爆炸宇宙论”,即在137亿年前,一次大爆炸诞生了宇宙,出现了空间,然后才形成了星球……这一学说的提出告诉人们,物的形成与老子描述的“道生万物”相吻合。

(二)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的思想是老子道论的精髓。“道”在混沌中成就自身,是创造天地万物的原始之物,它从古至今的发展变化是由自身特有的自然法则所规定的。“道”隐于万事万物之内,主导着万事万物自生长到灭亡的全过程,它以自然为本性,在创生天地之时,将自己所具有的物质与能量、法则、规律毫不保留地传给了天地,成为天、地、人取法的准则,然后,“道”又以“后勤部长”的身份连续不断地、默默地供给天地能量与物质,使天地万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绝。

“自然”是“道”的根本特性。自然,即自然而然,无任何人为的因素,无任何强求的限制。如四季更换,日月交替,是天和地常规的运行、自然的运行,而这种运行是效法“道”的,而“道”是遵守自然规律、自然规范的。因此,万事万物顺应自然规律者昌盛,违背自然规律者必受惩罚。

(三)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老子认为解决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与异常情况以便使人们获得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最可行、最完美的方法。

无为即顺其自然, 就是不强求地顺应自然发展,无欲无争;“无不为”就是运用顺应自然法则的最合理、最有效、最正确的方法积极地努力,尽心尽责地不为名利地去做。

各级领导若能无为结合无不为,克己努力地治理国家,“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就会取得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每个国民若能无为结合无不为,尽心尽责地不为名利地去做,就能“成就自己的美德,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德

何谓德?现代汉语词典把德译为道德;品行;政治品质。在《老子》一书中,老子把“道”喻为宇宙万有的总规范、总准则,而“德”则是其总规范所呈现出的总效能、总力量,是道运行变化所发生的种种现象,是道显示出的以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创生万物的高尚品德。换言之,道创造了万物,万物各自体现出的本性就是“德”,它是“道”所赋予的,是“道”的体现,没有道,就没有天地万物,没有德,天地万物就失去了其本性。

(一)上德和下德

老子笔下的“德”具有“遵循自然”而无为的特征,是“玄德”,是“道”之德,它代表了德的最高境界,是人之德的最终目标。因此,老子把德分为“上德”和“下德”。“上德”(包含“上善”“圣人”)是“德”的最高境界,具有自然的品德,质朴无饰、无欲无争、与道同体,不为名不为利,注重无为的行为规范。而“下德”(包含“上仁”“上义”“上礼”)是有所为而为,强调做作、有心行道,希望通过自己的所作所为达到预期的目的,注重人为的行为规范,不是简便有效之法,达不到“上德”的最高境界,属于低层次之德。老子崇尚自然,倡导“上德”罢了。

(二)德的具体内容及表现形式

人之德源自于“道”之德。因为“上德”是老子根据自己对“道”之德及其使用价值的认识为人设定的,故“上德”在内容方面及本质方面都是仿效“道”之德的。为此,老子将德的外在表现喻为“若谷”、“若辱”、“若不足”、“若偷”、“若渝”,由此可知,“上德”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的。所以,“上德”重视生命、轻视名利,自然能立于不败之地;“上德”清静无为,便可以统帅天下;“上德”戒除贪欲、知足常乐,永保内心世界的宁静;“上德”潜心悟道,可得知自然之道;“上德”顺应自然,天下太平无事;“上德”“德善”“德信”,慈悲为怀、宽以待人,定能深得人心;“上德”修心养性,与世无争,能获得健康长寿。

三、道德

“道德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老子以“道”为宇宙本体,以“德”为万物所含有的特性,多次辩证地论述“道”通过“德”来体现,“德”是得之于自然之道的人生准则,是以自然之道为内涵的。“道德”是互为一体的,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既有什么样的“道”,就有什么样的“德”,而有什么样的“德”,必然有什么样的“道”与之相应。

(一)道德的五个境界

老子以辩证的方法,根据自有人类以来已出现的社会现象,人的道德意识、对道德义务的行为情况,客观地将即存的道德境界分为道、德、仁、义、礼五个层次。(1)道的道德境界:人们天真纯自然,质朴无修饰,无私无欲无争斗的最理想、最美好、最崇高的境界。(2)德的道德境界:在失去了自然无为的“道”的社会风尚以后,人们如果能严格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道的法则以符合道的境界而决没有“功、名、利、禄”之欲望的时候,便是德的道德境界。(3)仁的道德境界:人们虽不能严格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在事业上也有功名利禄的追求,但还能自觉地广施仁爱并不图回报的无私的境界。(4)义的道德境界:人们即不能严格地律己,也没有无私的博施仁爱,但还能区别事非,爱憎分明,以正义感来处理周围的人和事。这便是义的道德境界。(5)礼的道德境界:当“世风日下”,人们连自发的“仁爱”与“正义”也失去的时候,人们便制定出社会规范、各种制度、礼节仪式等用来制约人们的行为,维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礼是约束人们的言行举止以符合现实生活中表面现象的道德境界。

老子喻示,人类社会中,每一个人的道德意识与行为会影响到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而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也必作用于生,存在其中的每一个人并使之发生变化。人类失去“道”后出现的“德仁义礼”,或多或少是人类道德修养上的一个逐渐堕落的层次,“仁”、“义”的道德境界是被一些圣人不得已而标榜的人为的道德境界,而道德之末——礼制的出现,道德仁义便趋于淡薄,标志着忠信的不足,因此,社会的祸乱和突变也就随之而至了。

(二)守道修德的五个层次

“德”是人行为规范的总和,一般德、行并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在人类社会中,人的言行举止主要受“法”和“德”的约束,老子不主张用法律约束人的行为,因为法律制定得越是清楚,触犯法律的人便越多。老子提倡用“道”之德规范人的行为,德的意思是“得道”,人们以自修的方法去体认并符合自然之道,从而得知自然之道的实存,按照道的自然法则去修身、齐家、理乡、治国、平天下。

老子又把人们修养自身之德分为五个层次:(1)坚信不移。修德者要深刻认识“道”,理解“道”,体认“道”的真实含义,明确人生之目的,然后认真遵循“道”,即“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以此建立最基础的德行。(2)消除贪欲。修德者要巩固最基础之德,“塞其兑,闭其门”、“少私寡欲”,不追求享乐,甘于寂寞,时刻提防自己不要抵挡不住贪欲的诱惑而迷失方向。(3)积功累德。修德者要建设与扩大自身之德,以圣人为典范,“上善若水”,大公无私,从自身做起,“正己化人”,逐步达到修身、齐家、理乡、治国、平天下的层次。(4)回归自然。修德者修到“德深厚”之时,百害不侵,顺调平安,“没身不殆”,达到了返朴归真的境界。(5)与道合一。修德者使自身之德最终合于“道”之德,能得知自然之道的实存,达到了万物大同的境界,既德的最高境界。

四、结语

大彻大悟的老子是一位“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史记》)的“隐君子”。《老子》一书,充满了辨证法思想,它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及国家的治理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老子希望人与自然相和谐;希望人类社会的各个阶层都能遵循自然法则,按“无为无不为”办事;希望人人都能严格律己,努力尽责,守道修德,将自己至私的心灵培养为至公的品德;希望人们获得以道为高,以德为本,以和为贵,大公至正的和谐社会。

论说《老子》思想中“道”与“德”的关系,并说明这种关系在老子思想中的意义

摘要:“道”与“德”是《老子》中重点论述的中心。在《老子》中,“道”与“德”关系紧密相联,道”与“德”的思想不仅是中国古代、美学、哲学等道德伦理形成的认识论渊源,同时对于中国现当代人性道德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老子;“道”与“德”;关系;意义

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老子))(又名《道德经》)一书中。该著作既有老子本人的思想,又包括其弟子对其思想的收集、整理、阐发、综述,成为道家学派的主要著作。“道”与“德”是《老子》书中所讨论的中心问题,《老子》在言“德”的时候,末尝离开过“道”,“德”始终是包含在“道”之中的。老子《道德经》的主旨就是言“道”言“德”,因此,“道”与“德”无疑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道”与“德”不仅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在老子思想中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老子》中的“道”与“德”

在《老子》开宗明义即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征。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宙间万事万物,无不遵循此法则。在此中,《老子》运用道和名、常和可、无和有等对立的关系说明“道”的矛盾体存在。正是从以上的探讨和经验的积累,老子有了如下的结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有无相互生成,难易相互成就,长短相互形成,高下相互包含,音声相互和调,前后相互随从,这是永远如此的。指出相反相成、互含互化是人地间力一物存在的永恒的法则。而“道”这种物体的存在就存在于这种永恒法则中。

既然“道”超越感知和经验,那么若认知或论证它的存在就必须有一种属性的存在。在《老子》之中,所谓“德”就是“道”这种物的属性、存在方式或运动方式或对大地万物物的作用方式。正是老子这种这种“无为”或“法自然”的品格以及道自身的无形体性、无依待性、永生性、不变化性和无处不在性,上述的无限性从与人的关系角度说的超感知性,体现在天地万物之中就是“德”。既然“德”是“道”在天地万物中的体现,那么从本原的意义上,“德”较之“道”是低一层次的。所以,老子才有“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之说和“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的感叹。

二、论“道”和“德”关系

由《老子》中的“道”与“德”的范畴我们可知“道”可包涵实体之道、生化之道、本体之道、规律之道,而实体之道是其最重要的含义。《老子》中一种客观存在的物体,种存在物与人们能感知到的天地间的万物的存在方式及属性恰好相反,而“德”便成了“道”的存在方式及属性在天地万物中的体现。同时也可以说,道是指不加人为的自然状态,德则指虽加人为而返于自然的状态。换言之,道是无为的状态,德则是有为的状态。可见二者之间密切的关系。

为了说明这种关系老子列举了许多这方而的事物。如:“大成若缺,其用不敝;大盈若盅,其用不穷;大直如拙;大巧如拙;大辩拙;大赢如细。”这段话中的“大”,是对道的另一种表达。意思是:“大成”倒像破损不全似的,但它的使用是不会坏的;“大盈”倒像虚空似的,但它的使用是不会穷尽的;“大直”如同弯曲;“大巧”如同“笨拙;“大辩”如同说话迟钝;“大赢”如同不足。《老子》所谓“德”不仅在世人感知中是“无为”,而且是“法自然”的,没有人认为会那样或如此,就像列举的事物一样,符合道的属性、存在方式或运动方式的事物,也就是“有德”之物与世人称道或推崇的事物联系是有区别的。

同时,《老子》还以“体”和“用”来说明道和德的关系。不能离开体而言用,不言道无以见德,而言德必不能离开道。《老子》曰:“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和“失德而后德。”这说明德的发生,是因为道。德从属于道,德的内容必然要体现出道的性质;同样,“惟恍惟惚”的道只有通过德才能体现出它的特征和作用来,所以德就寄寓着道。道德的这种不可分离性决定了它们之间在意义上的相

对称,道有四层含义,德也就有不同的内容与之对应。德显现出来后,道即退隐不存道通过体显现,德通过用而替代。反之,用是蕴涵于体中,体可显现而用则不现。《老子》在论“道”时,分为天道和人道两者一体。天道专指体而言,而人道则指用而言。天道难策,人道易现。天道支配着人道,天道表现于人道,反之人道以天道为标准,人道以天道为根据。天道无为,人道也贵无为矣。老子所说的德与人道颇为近似。天道为体而人道为用是就道而言。道为体而德为用则是道和德之问关系恰当的说明。《老子》中,因为道是看不见,摸不着,抽象的法则;德则是与道相结合可以把握的具体事物。天道,就道的本体说;人道,就道的作用说。人道离不开天道并以天道为法则。故《老子》中有时以道指天道,德指人道。如: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都是同一样的看法,都在说明道与德的关系。也可见《老子》中“道”与“德”的关系之密切。

三、《老子》中的“道”与“德”关系在其思想中的意义

《老子》中的“道”的范畴可包括实体之道、生化之道、本体之道、规律之道等。但无论它是哪一种涵义,在其纷繁夏杂的现象世界背后总在寻找一种统一的东西,在复杂的多样性中揭示出单一的原初性。而这种原初现象的属性现象又需要“德”的存在。在“道”与“德”的联系中,作者又极寻找着一种两者关系的呈现意义,这个意义就是通往“和谐”之路。

《老子》把“和谐”作为“道”的基木特征和万物一体共生的第一性存在状态,将人类与自然包容于一体;把主体性的“有为”政治基于“无为”的“道性”展开,“让民自化”,.以达成社会和谐。同时,在“道之动”的辩证性中确定循道的主体取向,主张“尊道贵德”行“圣人之治”和推行“三宝”思想。当然.老子思想也有其局限,他把社会现象看成自然现象的翻版,当社会一旦处于战乱的无序状态,社会就“无道”。同时,“无为”也带有消极的思想。

但老子“道”与“德”关系的构建全部思想意义在于把人生、社会、自然当成一个相互联系一体共生的整体存在,而且这种存在是有客观规律的。这种规律性是第一性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务须在尊重“道法自然”的条件下展开才有意义。

参考文献:

(1):《老庄、郭象与掸宗——掸道哲理联贯件的诠释学度探》,见《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1987年号).三联书店出版。

(2)《陆九渊集》,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第201页。

(3)任继愈:《老子新译》,198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第141页。

(4)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年版

道德经概述

道德经概述 道德经是二千多年前中国伟大哲学家,思想家老子留给后人的传世巨著。古今无数学者都拜读过道德经,很多人也从道德经中领悟到了智慧的火种,并结合自身的思想和现实环境留下了更多地的智慧宝典照亮中华文明并不断辉煌前行。当然,也有众多的人只知其表,不知其义,即便拜读多篇也不能理解道德经所讲述的根本思想。这里通过我对道德经的学习和理解,简单描述一下道德经是一部怎么样的经典?主要在讲什么思想?我们又如何在生活工作中学习应用道德经的思想?由于能力有限,有错误的地方也请批评指正,一起进步。 根据理解,道德经是老子以国家及圣人(伟人)为立足点,以“道”即自然平衡法则为其思想根本,通过其以往治理国家的经验所写的一篇治国及修身的传世巨著。通过对“道”和“德”的不同表述,指导后人根据自然发展规律及当前所处的现实环境状态如何运用“无为而治” 和“有为得治”的方法去管理好其国家,民众及自身。 “道篇”的中心思想就是国家及管理者圣人因依照自然平衡法则,丢弃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种种作为,根据现实社会的情况,借助自然平衡法则的力量,以积极无为的管理方式管理国家,民众及自身,让社会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无为”是利用自然社会平衡法则为的基础的“有为”。这里所讲的“道”就是指顺应自然平衡法则的无为,即抛弃种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有为,采用顺应自然平衡规律的无所作为。 “德篇”的中心思想就是国家及管理者圣人因依照自然平衡法则,以为而不争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积极作为,根据现实社会的情况,以符合自然平衡法则的规律,用主动有为的管理方式管理国家,民众及自身,让社会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有为”是顺应自然社会平衡法则为基础的“无为”。这里所讲的“德”就是指顺应自然平衡法则的有为,即按照自然发展的规律,采用符合自然又不破坏自然规律的种种积极作为。 由于老子智慧的渊博,道德经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但不管哪个论点都围绕着自然的平衡法则即”道”展开,其很多思想观点对当今社会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值得当代人去思考学习,例如:“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治大国若烹小鲜”等等对当代人依旧具有开人智慧,指导行为的现实意义。但由于老子所处环境时空与当代社会明显不同,有些思想已经不能适用与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例如:“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这种思想对于古代信息沟通不便社会治理能力弱而言,“愚民”对当时国家帝王来说是很有用的管理方法,但对当今信息瞬时共享物质富足的社会来说,愚民只能让这个国家失去创造力,最终会导致国家因失去社会竞争力而衰亡。当然对于“民之难治,以其智多”的治国难题,如果单以国家的法律制度,道德规范加以束缚,那就是下策,但如果国家在加强法律制度,道德规范的同时,通过宣扬并广开社会奉献的“善”的渠道,同时也使民众因付出奉献在社会中得到相应的地位,名誉,财富等不同的回报,必将激发社会的活力,国家社会必然也因为民多智广而强盛不衰。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学习道德经等其他经典千万不能死记硬背,必须要理解作者的意图及其思想核心,并通过领悟及根据自己现实社会环境加以灵活运用,这样也才能把他人的智慧变成为自己的智慧。否则,任何的死记硬背,照搬照抄只能让自己的思想更加的僵化愚昧,并自愚愚他祸害社会。

老子骑青牛的故事

刘向——《列仙传》记老子出关:“后周德衰,乃乘青牛车去。入大秦,过西关。关令尹喜待而迎之,知真人也。乃强使著书,作《道德经》上下二卷。”(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又云:“老子西游,关令尹喜望见有紫气浮关,而老子果乘青牛而过也。”(司马贞《史记》索隐引《列仙传》)老子乘青牛出关说的影响很大。在后人心目中,老子是一位大耳下垂、须发皆白,但精神爽朗,神态安详,乘青牛而隐逸的老者。画师们的《老子出关图》上那位老成持重、飘逸达观的得道老者也多是这副形象。 注解: 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在函谷府衙为府尹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时,一年逾百岁、鹤发童颜的老翁招招摇摇到府衙找他。老子在府衙前遇见老翁。老翁对老子略略施了个礼说:“听说先生博学多才,老朽愿向您讨教个明白。” 老翁得意地说:“我今年已经一百零六岁了。说实在话,我从年少时直到现在,一直是游手好闲地轻松度日。与我同龄的人都纷纷作古,他们开垦百亩沃田却没有一席之地,修了万里长城而未享辚辚华盖,建了4舍屋宇却落身于荒野郊外的孤坟。而我呢,虽一生不稼不穑,却还吃着五谷;虽没置过片砖只瓦,却仍然居住在避风挡雨的房舍中。先生,是不是我现在可以嘲笑他们忙忙碌碌劳作一生,只是给自己换来一个早逝呢?” 老子听了,微然一笑,吩咐府尹说:“请找一块砖头和一块石头来。” 老子将砖头和石头放在老翁面前说:“如果只能择其一,仙翁您是要砖头还是愿取石头?” 老翁得意地将砖头取来放在自己的面前说:“我当然择取砖头。” 老子抚须笑着问老翁:“为什么呢”? 老翁指着石头说:“这石头没楞没角,取它何用?而砖头却用得着呢。” 老子又招呼围观的众人问:“大家要石头还是要砖头?” 众人都纷纷说要砖而不取石。老子又回过头来问老翁:“是石头寿命长呢,还是砖头寿命长?” 老翁说:“当然石头了。” 老子释然而笑说:“石头寿命长人们却不择它,砖头寿命短,人们却择它,不过是有用和没用罢了。天地万物莫不如此。寿虽短,于人于天有益,天人皆择之,皆念之,短亦不短;寿虽长,于人于天无用,天人皆摒弃,倏忽忘之,长亦是短啊。” 老翁顿然大惭。

老子道论浅谈

2012年5月社科纵横May,2012总第27卷第5期SOCIAL SCIENCES REVIEW VOL.27NO.5 《老子》中,“道”字前后共出现72次,但在不同的章句中,道却有不同的含义,概括起来,老子的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道是宇宙本质万物的本体;道是一种规律;道是治理国家和为人处世的典范;道是一种心灵境界。 一、实存本体意义上的“道” 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本体之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本和最终依据,它超越具体有形的存在,是万物之所生的总原理,是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总生机。本体之道通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创生天地万物。同时本体之道也是万物存在的内在依据。“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三十九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三十四章)这说明万物因道而得以存在。本体之道在创生万物后,并没有消逝而是很自然的发生一次角色转变,内化于万物之中成为万物的根本凭借和内在依据“德”。关于这点陈鼓应讲得很清楚:混一的道在创生活动中内化于万物,成为万物的属性,这就是“德”[1]。作为宇宙本源和万物本体的“道”有以下特征: 第一,道是有和无的统一体。道虽无声无形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触之不得,但这个看似虚无的道,绝非空无所有。“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这说明道不仅有实物有形象,而且有信息可见,是具有物质性的实存,是有无的统一体。 第二,道气相联,道本身具有气状特征。老子并未明确表示道是一种浑然一体的气体,但是《老子》里多处描写,仍能让我们体会到它的气体状态。他说: “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抿之不得,名曰夷。……故混而为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随之不见其后,迎之不见其首”。(十四章)这说明道是 无形无色无味,无始无终,不别上下,无分明暗,浑然一体的。这种特征与“气”的特征很是契合。而此后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更说明了道浑然一体的气状特征。《列子·天瑞》篇中记载: “一者,形变之始也。清轻者上为天,浊重者下为地”[2]。冯友兰也表明“一”是种阴阳二气开始分化还没有完全分化的气体[3]。 第三,道无始无终,超越时空无限存在;是独立不改,唯一常存的;先天地而存,自本自根,万物之母,为我们的感官无法把握。“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二十五章) 二、规律之道 道在老子哲学中也指支配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根本规律。老子对规律之道做了详尽、系统的阐述。 (一)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也。”(四十章)“反”是道运动的根本方式。“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强之曰道……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反”可以理解为“返回、循环”[4]。除了用“反”,“周行”也是老子描述道运动方式时常用的词。“周行”就是从起点又回到起点生生不息的运动状态。由此可以看出道的运动是“循环往复”的。当道作用于万物时,万物也依此规律其运动发展终要返回到基始状态,即道生万物,万物死灭又复归于道。万物生生灭灭就是道“反”和“周行”的结果。“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十六章)万物发展变化最终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本根是种虚静状态。 (二)道法自然 道的运动以“自然”为法,以自然为归。道以它自己的状况为依据,以它内在的原因决定了本身的存在和运动,而不必靠外在其他的原因[5]。道的本性就是顺自然。道在作用于 老子道论浅谈 王美美 (平顶山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0) 【内容摘要】“道”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是由老子首创的,他通过新的方法建构起一个思路开阔,范畴众多,具有鲜明哲学思辨色彩的道的思想体系。道既是宇宙本体也是支配万物运作变化的根本规律,是人们治国处世的准则又是心灵的最高境界。 “道”不仅是老子思想的中心观念,也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 【关键词】道无为自然 中图分类号:B2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12)05-0123-02 *本文为河南省政府招标课题项目“伏牛山文化与中华早期文明关系研究”(2011B56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美美(1984—),女,平顶山学院伏牛山文化研究中心助教,主要从事先秦思想文化史研究。 123

简述老子“道”的思想

简述老子“道”的思想 《老子》第一章的第一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 按字面理解: 依此推论一:道可以说出来,言可以写下来,声可以发起来; 依此推论二:说出来的道,写下来的言,发起来的声,就不是那个太初之道,太初之言,太初之声。 再深入理解可以看出,老子的道论与他同时代的其他道论是不同的,他认为道是唯一的、最高的范畴,“道”与“无”同意,是“先天地生”的精神实体,不具有任何规定性。“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是“无为”,即顺乎自然。“无为”的对立物是“有为”,即人为的改造和创作。老子认为是道。万有唯道所生,是老子最先提出来的,后来成为中国哲学最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道”尽管是恍惚不明,却是有情有信、有精有物,因而是一种客观的、真实的存在。这种存在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自本自根”表明它的存在并不依赖于任何其它事物,“自古固存”表明它在万物形成过程中具有逻辑在先的性质,“独立不改,周行不殆”表明它只按自身规律运动并且永无休止。这样就形象而生动地说明了“道”的存在的真实状况,即是寓存于任何一个具体事物之中。 总而言之,“道”自身是绝对超越的,但又在具体事物及其关系之中。所谓“物物者与物无际”,说的是“道”与事物是没有界限的,这似乎说明“道”与事物是融为一体的,但“道”又不是任何一个具体事物。因此,道就其本性来说,是超越万物的,却又内在于万物。 老子学说的最大贡献,也是最大特点,就是用最高范畴——道,取代了人格、意志、主宰、命运之天。老子认为天是没有意志与仁爱的,让万物自生自灭。《老子·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老子发现,正是这种不仁,才是道之所在,隐隐约约中,似乎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才是至仁至善。所以老子接着提出:“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意思是说圣人应不以个人好恶为标准,不以自己为中心,对百姓的最大负责,就是让其自然发展,遵循物竞天择的自然之道。综合起来,老子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圣人也就是决策者,应当以天下为重,以大道为先,尽量不以自身喜好为标准,不偏不倚,才是决策者应该有的态度,也才是对百姓最有利的。 天道即人道,以天道入人道,以大仁大善为仁善,才是大道之所在。

有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故事

有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故事 【成语】: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拼音】: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解释】: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出处】:《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 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举例造句】: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圣 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明·赵弼《两教辨》 【成语故事】: 老子是春秋时期的哲学家,关于他的名字有很多有趣的传说。据 说老子的母亲理氏有一天正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 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 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八十一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来就白眉 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所以,理氏给他取的名字就叫“老子”。 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对母亲说:“李 就是我的姓。” 老子后来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的官。这是一个管理藏书的 官职,因为这个缘故,老子知识渊博,在当时名声很大。孔子年轻时 以前专门拜访过老子,向他请教周朝的礼仪。 老子写过一本只有五千字的书,名字是《道德经》。书中讲了很 多能启发人的道理。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 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意思是说,双臂合抱的大树,是从细小 的幼芽开始长成的;很多层的高台,是从第一筐泥土开始垒起来的;千

里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才能走完的。在这里,老子用生动的事例,说明事物都是从小到大发展变化的。

即“有名”而显“无名”——从《老子》首章看老子之道论(一)

即“有名”而显“无名”——从《老子》首章看老子之道论(一) 《老子》,言“道”之书。其书八十一章,以首章论“道”最为全面,其余论“道”各章,则往往各取不同的角度。故首章论“道”,乃言其宗旨,实有统领全书之意义。明其首章之义,则于老子精神,思过半矣。今取此章,试作诠解,窃期窥其全豹之一斑。 一章全文如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此章提出了几个概念:道、无名、有名、观。而“观”这一概念,实是把握此章义理之枢纽。由“观”见“无名”与“有名”之统一,由此无名与有名之统一见道之本真,此为理解本章之要。 道本为整体,不可说。然其必即名言而显。名言所显者,为道之迹。道无处不显,然执于名迹,则失其真诠矣。 “无名”,指道而言。四十一章:“道隐无名”,三十二章:“道常无名”,是其证。“始”与“母”,互文见义。二者是统一的,指本原而言。五十二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是其证。无名本无迹,然非离其迹者。故曰“有名,万物之母”。有名有迹以应事,故万物之本始必显于有名。无名、有名之本始义,要由“观”而见。故有“观妙”、“观徼”之说。“常

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注家多以“常无”、“常有”断句。帛书本作“恒无欲也,以观其眇”(甲本),三十四章论道亦说:“常无欲,可名于小”(今本)。足以证明以“常无欲”、“常有欲”断句是对的。“无名”、“有名”与“无欲”、“有欲”是紧密相关的。三十七章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是一章的一个注脚。就是说,做到“无欲”,那“无名之朴”才能对人显现出来。也就是通过“观”以达道。 如何“观”?这观,不是认识论意义上的静观,它所表现的,是从人的修养、修炼而转出的生命智慧。此章把“观”与“欲”联系起来讲,就是这个意思。 无欲、有欲,非单指欲望而言。“常无欲”,亦非一般地排除欲望。“常无欲”,实质上就是“无知无欲”。三章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自然物之“欲”,甚少而恒定不变,食草动物只能食草,食肉动物只能食肉,麋鹿食荐,蝍蛆甘带,狗改不了吃屎。人却不同,“物与欲相持而长”(荀子语),其欲望花样翻新,靡有穷极。原因即在其有“知”以作分别。故老子以“知”与“欲”相连属。人心之乱,以其多欲。而欲之多以至于脱离自然的轨道,悉由于”智”。而此“智”或“知”所作的分别,亦非指实然义的区分,而是一种虚妄的价值分别。事物有实然性的差别,如高和低、长和短,这是一棵树,那是一头牛之类,这是自然真实的差别。人的理智,又同时能于此自然的差异之上,妄作价值高下的区别,如人的“自师其心”、“自贵而相贱”、“名实未亏而

浅谈道与术

浅谈道与术 无论是中国的儒释道,还是外国的基督教、伊斯兰教及其他宗教,都离不开“谈经论道”。本文试图论述的“道”不完全等同于高深莫测的老子之道或一以贯之的夫子之道,而是更近似于禅语的“悟道、得道、行道”,也接近于曾子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是指从做人做事中提取的原则、理念、思想,它可以把握事物持续发展、不断进步的规律。“术”是指做人做事时的步骤、方法和内容,是道的细化(除非特别说明,一般如上述定义)。但道与术的定义并非绝对化,而是具有相对性(在两者关系中有论述),即当把小道看作术的话,再上升成为的道,就是中道;同理,中道作术,上升为大道。 由上可见:道是眼光,大局观,是战略;术是手脚,实践论,是战术。道统领术,术服务服从于道,在得道、循道的前提下讲究术,道需要也离不开术的具体操作和落实。因此,道与术存在以下三种关系:首为继承性,道出自于术,之后发展壮大,高于、胜于术,这并非厚此薄彼,而是说要继承中完善,完善中发展道的高度。其次相对性,不同层次的道与术可分小、中、大,当开始时小术发展为小道,如果我们把小道看作是中术,再发展成中道(也可看成大术),最后发展为大道,这个过程可以不断演变、止于至善。第三归一化,道与术构成系统,在其互相变化运行中,可以逐渐实现从混沌到有序、从低级到高级、甚至包括一些事物从无到有。也就是说,道与术的系统运行体现出方向性、目的性,即小术归于小道,小道归于中道,中道最后归于大道。对于这一点,类似佛家的“万法归一”,指的是八万四千法门,最后归于自性、佛性。 先举个例子来说明,毛泽东同志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论断,这是术,因为枪杆子只是保命的一个手段而已(有底线);1928年5月将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概括为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是小道(有原则);再到1930年1月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以乡村为中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理论,这是中道(有理想);到1945年党的七大首提“毛泽东思想”,这是大道(有信仰)。这个例子也证明了四有(有底线、有原则、有理想、有信仰)之间同样适用于道与术——继承性、相对性和归一化的关系。所以说,一个人成就大小应该看道行。 我们在工作生活之中,应该好好认识和利用道与术的关系。最近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实施意见“1+4文件”》,1是大道,4就是中道,中道里面每个文件的目的、意义或原则,就是小道,具体的措施就是术。如2012年9月,我被区卫生局抽调搞创建应急示范区的资料,去广州越秀区疾控中心参观规范的资料整理,当我们同去的人员几乎都在细致阅读、学习资料,甚至有人用照相机一页一页的拍下资料来的时候(此为术),虽然我指标比较多,但我快速看了里面的内容,然后跑出去问他们的领导:资料里有很多区政府、教育局等各单位的文件,请问如何收集到的?(此为道),我只抄了每个文件盒的封面目录,最后我做的资料一次性完成(卫生局抽调2次,我只去1次)。麻疹消除在技术上是可靠可行的,所以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往道上走。2012年9月,我女儿刚上初一时,我就跟她说,要跟成绩第一名的同学做好朋友,向她请教学习方法(这是道),而不是天天追问某道题怎么做(这是术),果然学习进步很快,第一学期便从入学测试时班里第23名到中考第2名、期末考第4名。 一个人即使身处乱世、天下无道,也不影响个人修道、行道,如春秋末期的孔子仕途重挫、周游列国,从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术,思考后上升到“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儒家之道。因此,有道不能确保世俗的成功,但可以保证道德的成仁。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为了满足私欲往往追求显而易见、快速成功的术(如方术、权术等),而不愿花更多时间、精力,牺牲暂时的、表面的名利去悟道、行道,认为道太长远、太虚渺、太深奥,更重要的是离自己的面子、金钱、地位等私利距离太远,所以就弃道求术,甚至为了术而离经叛道。 我只是在用实际的成绩无声地证明自己,因为我懂天人之道——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因为我知道不仅自己应该向上+向善,而且更应该追寻这样的领导,唯此才能“惟道是从”。如果要我跟着天天喝酒、打麻将(不向上,这只是方术,非弘道)或收钱就用人这类“易悦而难事”的领导(自私自利非真向善,这只是权术,亦非弘道),我宁愿君子固穷、无道则隐,道已修而不用非吾丑也。 其实,我感悟人生的话语基本上都是一些小道,只有一个大道,即“向上+向善”,它可统一易经的乾卦(自强不息)、坤卦(厚德载物),道德经的“上善若水”,佛经的“众善奉行”,圣经的“博爱”,儒家的“仁”等等。(李苑2013-01-26)

老子与道论文

老子与道 老子是中国古代大智慧的象征,他的许多思想对后世影响源远流长。他的道家思想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老子思想极具原创性,但有其文化积累、经验性和实践智慧为基础,班固《汉书.艺文志》说:“道家者流,盖出于史官,历记成败,存之祸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执本,清虚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老子作为周王室守藏史的身份及其知识结构,对于其哲学思想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哲学的本质就是探究世界本源,而道成为最高的哲学范畴,经历了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由道路之道上升为具体规律或法则之道,再上升为普遍规律法则之道;最后上升为宇宙的本源之道。而老子实现了这最后最关键一步。老子贡献就在于以“道”为中心,创造性地建立了一个道家哲学体系,成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左传》、《国语》中,人们已经完成了由一个具体对象的名称向哲学概念上升和抽象的转变。而老子对道最关键的提升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道由一个哲学概念明确地上升抽象为一个统摄宇宙和人生的最高本源或本源范畴,即作为本源之道。这意味着我们的思想境界更深远了。 自古以来对世界的起源就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没根据的,有点根据的都有,像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等,但这

些都未能说清世界的本源。寻找一个最终的本源来作为人和万物的开端,寻找一个最高统摄物来说明宇宙和人生,这是人之为人、文明之为文明的根基所在。孔子的“一以贯之”、墨子的“同归之物”、屈原的“遂古之初,上下未形”的本然状态等,都是此种寻找探究的结果。老子的思考更早并落实为“道”。 老子通过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发现天下有始、有根、有母。其思维的路线有二:一从具体事物的往复运转和生灭变化来推测其将来之所归;一从具体事物出发来追溯它们产生的源头。老子的这种道家思想对我们现代人很有借鉴意义,对于同一问题,一般人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现象,只能解决暂时的问题,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看不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会影响我们对问题的判断和解决。举一个例子,中国为什么会经历从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有人会说这是历史的必然,有人会说这是人们不断起义反抗的结果,还有人会说朝代更替就像事物新旧交替一样,是自然规律。但这都没从本质上回答问题,该问题的本质原因是当一种社会制度不适应当时社会,并阻碍社会发展时,它就会被一种新的社会制度所替代。只有认识了问题的本质,我们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现在我们虽然是社会主义社会了,但制度上仍存在很多问题,所以为了让我们的社会更快更健康的发展,我们国家应不断改进和完善我们的制度。

从《道德经》中看“道”

从《道德经》中看“道” 老子的《道德经》只有区区的五千多字,却表述了自然之理,令人茅塞顿开,意义深刻。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要想成为圣人实非易事,要想成为圣人,应该有一颗谦虚的心,不耻下问,努力地用知识与道德来充实自己。同时,要忌空无实际的志向,应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结合自身实际,去实现符合自己能力的理想与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以上的这些,要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强健的体魄。因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有时也会决定整体。我们注重整体的同时,也不应忽视部分的作用。凡大事者,皆从小事做起。即使是社会主义的大厦,也是一块块砖建起来的。因此,我们在实现自己的理想时,要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终成大事,实现理想。 "柔弱胜刚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坚。""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行,莫能行。""天下非刚至强,柔变强。如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等。以柔克刚,柔能胜刚,即使天下至柔之物,也能打败天下到坚之物,这是道之一。但是,天下人皆知其道,而能真正做到的却很少,甚至没有。人民在强权之下,也许是很柔弱的,但在暴

政之下,人民看起来的柔弱,却能推翻暴政。如秦朝的来亡,便是一个例子。 "上善若水。"静能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人是一种高级动物,动物尚有冲动,更何况是人。那么,我们该如何抑制自己的冲动呢?这就需要我们修心养性,以致使自己做到"清静"、"无为"。这样,我们即使面对世间的变幻莫测,乌云密布,也应处之泰然,冷静、沉着地面对,最终将云开见日。倘若自己先乱,即会做出冲动之事,其结果会更糟。 "夫唯不争,故无忧。""见素抱朴,少见寡欲,绝学无忧。""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知足不辱,知此,可以长久。"人有一大缺点,那就是不知足。人要想改变这一大缺点,就是淡泊名利,少思寡欲,保持一颗平常心,方能知足。知足者,少有烦恼。无烦恼者,常带有微笑,能开心、快乐与幸福,这就能够使自己寿命延长,安度天年。 总的来说,《道德经》惜字如金,字字经典,使人在知道自然这理,依道而行。同时,让人明白世俗中的为人处世之道,以清静无为,使自身开心、快乐与幸福。

孔子求教于老子的史料故事

有个孔子求教于老子的史料故事: 年轻的孔子曾来到东都洛阳,向老子请教学问。 彼此一番见面礼仪之后,老子突然张开了自己的嘴让孔子看,然后问道:“你能看得见我的牙齿吗?” 孔子感觉很是奇怪,先生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呢?于是据实回答:“您的牙齿,已经全都掉光了。” 老子接着又问:“那么我的舌头呢?你看它还在我嘴里吗?” 孔子立即回答说:“它还在您的嘴里。完好无损。” 于是,老子不慌不忙地说出一个道理:“你明白了吧?牙齿因为太坚硬,老是与各种食物咬来碰去,还自己跟自己咬来碰去,因此时间长了就掉光了。可是,舌头不同。舌头柔软,虽然常常在牙齿同食物的磕碰中被挤过来挤过去的,但始终都只是默默地品味儿,不参与牙齿跟食物任何一方的磕碰争斗;最终,食物碎了,牙齿掉了,而舌头却能完好无损地伴随人的生命直到终点……” 孔子恍然大悟。老子这是在用自己的牙齿和舌头做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一个“弱柔生存”、“不偏不倚”的道理…… 道家开山鼻祖、古代大思想家老子和儒家创始人、大思想家孔子都是历史名人,均出自儒家门下;有资料称,老子比孔子大二三十岁。显然,老子该为长者。 时政频道>国内

汉代画像石现"滑板车" 网友:到处是穿越者(图) 2014-05-02 14:53 来源:西部网 现在儿童玩的滑板车,古代的同龄人也有类似的。 “滑板车”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德国,本是上班族发明的代步工具,但传入中国后,却迅速成为深受儿童们喜爱的玩具。

近日,当网友“六六他娘”带着儿子去碑林参观时,在一块东汉画像石上,也发现了一件“滑板车”,从时间上看,要比德国人发明早了近两千年。 古代到处都是穿越者 画像石中,一名儿童手推“滑板车”,站在两个大人之间抬头仰望。“六六他娘”在微博中称儿子当时非常兴奋,大叫“这个东西我也有”。 在一个小时之内,这条微博阅读量便突破了两万,并被网友们热议。 “史上最著名”儿童也玩它 这件画像石出土于陕北绥德,描绘的是孔子长途跋涉来到洛阳,向老子求学的场景。右侧的孔子手执“大雁”,屈身向老子行拜师礼。据《庄子》记载,在这次会面后,孔子感慨要不是老子启蒙,到现在自己还不知道天地有多大呢。(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而站在老子和孔子之间的儿童,名叫项橐(tuó),是春秋时代闻名的神童。据史书记载,孔子在周游列国时,被项橐用泥沙修筑的“城墙”挡住了去路。孔子问他何不避车,项橐回答说只闻车避城,未闻城避车。后来项橐又连问孔子几个问题,孔子却回答不出来。于是有《三字经》“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之句,所以他也被戏称为“史上最著名”儿童。

论_老子_道论_的美学内蕴

论《老子》“道论”的美学内蕴 刘春阳陈泽阳 提要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道”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本源性的,也是本体性的,更是一种超越性的。这种超越性的“道”不仅仅是关于宇宙自然真际的考察,其落实处还是在于现实的人生、在于对个体生命的关注、在于个体生命的超越之途。老子的“道”论不仅在于对形上本体的探讨、在于对对象世界的认知,更重要的是在于对人的生存体验的关注的结果,而这一点也正是美学的落脚点。 关键词老子道美学 作为《老子》一书的核心概念,“道”的讨论延续了两千多年,本文试图沿着前人的足迹来探讨一下老子“道”论的超越性,也即美学的内蕴。 一 “道”,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道,所行道也,从訾,从首,一达谓之道。”段玉裁注说:“道者人所行,故亦谓之行。首者,行所达也。”所谓“一达”也就是长而没有旁出的路。许慎对“道”的解说是从造字时的本意立论的,因此“道”的初始含义就是人行的道路。这在《诗》和《易经》中表现的比较多。《诗经》中说:“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小雅·采薇》)、“顾瞻周道,中心恒兮”(《桧风·匪风》)。《易经》中说:“复自道,何其咎,吉。”(《小畜·初九》)、“履道坦坦,幽人贞吉。”(《履·九二》)、“有孚在道,以明何咎”(《随·九四》)。由以上所列举的意思可以看出,在这里,“道”还不具有理论思维的形态或含义,不是一个用来表示“超越一切事物的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和绝对性的观念”,“更不是与具体事物相对待可以用来解释一切的实体和本体”。① 随着思维水平的不断加深,“道”的含义也不断拓宽,不再仅仅是“道路”之意,还具有了“天道”、“人道”的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种意义:言说、理则或法则、方法、命令或政令、正义或公正、引导或通达等等。② 冯友兰先生说:“古时所谓道,均谓人道,至《老子》乃予以形上学的意义。以为天地万物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总原理,此总原理名之曰道。”③首先不管冯先生的解释是否有 ①② ③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版,第105页。 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学》列举出了中国古代“道”字的七种常用法,此处不一一赘述。具体可见 《道家形而上学》第104—105页。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35页。

_老子_道与德的深度分析

获之问于监市履也,‘每下愈况’。”“道”不因殊相的差别而有所区别,因为万物皆是由“道”转入“形”再入“器”的,道自身不会变化,因为道是“无为”,但是由于形与器的结合使得“道”在转入现实时呈现多样性,表现为“无为而无不为”。“无”生“有”,“有”也生“无”,正体现了“形”与“器”对“道”的反作用。所以“有”与“无”本来就没有界限,才能体现“道”的本质。 为此我们的观点是:“道”的逻辑就是关系性的逻 辑,关系性的逻辑就为“道”、“形”、“器”三者的生成提 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三者关系的逻辑式理解也有利 于加强“道”的内涵以及理解“形”的意义,以免除对“道”、“器”关系的片面理解,把握三者真实的逻辑内 涵。对中国思想文化的思想方法与逻辑方式赋予这 种关系性的理解,才能在保留中国思想文化本身具 有的语言特质的基础上,更加清晰地掌握中国思想文化的思想特质,揭示中国思想文化的逻辑合理性,使中国思想文化因与西方思想文化具有同等的逻辑合理性与合法性,而真正发扬光大并走向世界。注释: ①参见史宁中先生近两三年在《哲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古代文明》等刊物上发表的《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命题、定义和推理》等文章。参考文献:[1] 史宁中.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思考——在东亚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演讲[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2008,(3):5—9.当世对于《老子》中的术语——“道”、“德”的研究可谓浩繁,“道”可被理解为本体,也可释为形上的追求。而这些诠释多从对《老子》的句义、言辞体悟得来,具有理论的多样性和发人深省的力量,但在说服力和明确性上欠缺。对于《老子》中的诸术语的研究,按照史宁中先生对于“道”、“形”、“器”三者关系的独特理解,予努力试图挖掘《老子》中的术语生成的内在逻辑和术语之间的关系,以形成对“道”、“德”的“另类”认识。一、“道”的生成逻辑《老子》开篇便抛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陈鼓应译为:可以用言语表达的道,就不是常道;可以用文字表述的名,就不是常名。很明显,老子不是在直述“何为道”,而是变个说法,认为道不可道,名不可名。更进一步理解,“道”不等于可以说出的道,“名”不等于可以表述的名。人们惯常将脚步停止于此而不再深究,诚然,就“道”的本质而言,道无法用概念准确表达,但应该看到的是《老子》首句作为内容背后对于形式逻辑的准确运 用以及这种运用的意义。既然“道”不等于可以说出的道,“名”不等于可以表述的名,于是,形式逻辑中的矛盾律就得以显现。矛盾律指出“a 不等于非a ”,在老子对“道”的理解上正如此:“道”不等于不是道的道(可以说出的道就不是真正的道)。矛盾律给予命题以严格的界限,即在老子这里,也是试图使“道”在日常领域与形上领域中划开界限。老子对这种内在逻辑的运用实际上是在为“道”划界,“道”与其表 达上的无法统一,正说明了其内容、内涵的无限。“道”的界限的意义在于警示不应用日常的语词去规定形上的内涵,“道”的划界实际上就是在对“道”的名、实厘清关系。在“名”的层面上,“道”等于“非道”,且永恒不可能等于“道”本身,因为道若有名则会影响对“实”的理解的全面性。无论给予“道”何种“名”,在形式逻辑上都是违反矛盾律的。因为在“名”的层面上“a 等于非a ”而矛盾律要求“a 不等于非a ”;而在“实”的层面上,首先“实”并不是指一种现 收稿日期:2010-11-07 作者简介:1.陈爱梅(1972—),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杨赫姣 (1985—),女,吉林省吉林市人,东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老子》道与德的深度分析 陈爱梅1,杨赫姣2 (1.长春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032; 2.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130117)

老子《道德经》全文 原文原版无标点整理

序:根据众多的考古资料得知,老子五千言《道德经》原本是“德篇”在前、“道篇”在后的排序,这是老子以德进道的本义。本文是以熊先生所校《老子.德道经》为范本,对文字进行简体化,并去其标点,以求最大限度还原《德道经》原貌。 另外,根据笔者的研究发现,目前对《德道经》主流的断句方式都是有问题的,所以笔者建议,如果想更好的理解这本巨着的意思,还请看本文。 《道德经》全文 德篇 第一章论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泊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皮取此 第二章得一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浴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至之也谓天毋已清将恐裂谓地毋已宁将恐发谓神毋已灵将恐歇谓浴毋已盈将恐竭谓侯王毋已贵以高将恐蹶故必贵而以贱为本必高矣而以下为基夫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谷此其贱之本与非也故致数与无与是故不欲禄禄若玉硌硌若石

第三章闻道 上士闻道堇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是以建言有之曰明道如费进道如退夷道如纇上德如浴大白如辱广德如不足建德如输质真如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刑道隐无名夫唯道善始且善成 第四章反复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五章中和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自名也勿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觐殷死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 第六章至柔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 第七章立戒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八章请靓

与老子相关的故事

童第周小时候的好奇心十分强,看到不懂的问题往往要向父亲问个为什么。父亲每次都不厌其烦地耐心给他讲解。 一天,童第周看到屋檐下的石阶上整整齐齐地排列着一行小坑坑,他觉得十分奇怪,琢磨半天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父亲:"父亲,那屋檐下石板上的小坑是谁敲出来的?是做什么用的呀?"父亲看到儿子这么好奇,高兴地说:"这不是人凿的,这是檐头水滴下来敲的。"小童第周更奇怪了,水还能把坚硬的石头敲出坑?父亲耐心地解释说:"一滴水当然敲不出坑,但是天长日久,点点滴滴不断地敲,不但能敲出坑,还能敲出一个洞呢!古人不是常说'滴水穿石'嘛!就是这个道理。"父亲的一席话,在小童第周的心里激起了一阵阵涟漪,他坐在屋檐下的石阶上,望着父亲,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由于农活比较多,童第周对学习有些失去兴趣,不想读书了。父亲耐心地开导童第周说:"你还记得'滴水穿石'的故事吗?小小的檐水只要常年坚持不懈,能把坚硬的石头敲穿。难道一个人的恒心不如檐水吗?学知识也要靠一点一滴积累,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成功。"为了更好地鼓励童第周,父亲书写了"滴水穿石"四个大字赠给他,并充满期望地说:"你要把它作为座右铭,永志不忘。" 佛像与台阶的故事 山民打算在山顶上建一座庙宇来供奉神佛。庙宇建好后,山民选择了一块非常大的花岗岩,切割后,一部分用来做庙宇门前的台阶,另一部分用来做佛像。寺庙建好后,前来供奉的人络绎不绝,香火极旺。 一天夜里,台阶心里很不舒服,于是对佛像说:“你我本都是一块石头上的,为什么我要做台阶让人每天踩踏,而你却高高在上,受人供拜”。佛像叹了口气对台阶说:“你只经历了两刀便成了台阶,而我却是经历了千刀万剐才被雕刻成佛像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可能一次成功。有时也许我们需要付出很多,却收获甚微;有时也许我们付出全部却没有任何收获。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够放弃,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信心以及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朝着自己的梦想出发。当然这个世界上理想与现实没法统一,但是我们要不断的调整自己,梳理自己,不能畏惧任何苦难。就像故事里的,做成佛像的石头也是经历了千刀万剐才受人供奉的。人生在世,没有经历就没有成长,不管成功与否,我们都不能将经历看作一种包袱和负担,它只是自己成长的一个过程。但是我们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和教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才能完善自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都只是凡人,凡人就有凡人的凡俗。每个人都会做错事情,但同时也要去原谅自己,关键只是看如何去正视自己,给自己一个修正的机会。如若不想成为台阶,那么就要接受现实对自己的考验。 塞翁失马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位老人,名叫塞翁。他养了许多马,一天马群中忽然有一匹走失了。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大了,多注意身体。塞翁见有人劝慰,笑笑说:“丢了一匹马损失不大,没准还会带来福气。”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心里觉得好笑。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自我安慰而已。可是过了没几天,丢马不仅自动回家,还带回一匹骏马。 邻居听说马自己回来了,非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老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一匹好马,真是福气呀。” 塞翁听了邻人的祝贺,反到一点高兴的样子都没有,忧虑地说:“白白得了一匹好马,不一定是什么福气,也许惹出什么麻烦来。” 邻居们以为他故作姿态纯属老年人的狡猾。心里明明高兴,有意不说出来。塞翁有个独生子,非常喜欢骑马。他发现带回来的那匹马顾盼生姿,身长蹄大,嘶鸣嘹亮,膘悍神骏,一看就知道是匹好马。他每天都骑马出游,心中洋洋得意。 一天,他高兴得有些过火,打马飞奔,一个趔趄,从马背上跌下来,摔断了腿。邻居听说,纷纷来慰问。

《悲惨世界》中的基督教人道主义

《悲惨世界》中的基督教人道主义 ——再析冉阿让 内容摘要:本文试从宗教的角度分析《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思想,以冉阿让为观察点,得出冉阿让的人道主义来源于基督教,带有明显的救赎痕迹,和他自主自觉的维护,不断 地追求这一高尚品格。 关键词:人道主义基督教救赎自主自觉 《悲惨世界》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作家雨果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自1828年开始构思,直至1861年才最后完成、创作期长达30余年的辉煌巨著,不仅因为其史诗般恢弘气势,所展示的近半个世纪的丰富历史画卷,更因贯穿始终的博大而精深的人道主义思想而成为西方文学史上一部十分重要、有着深远影响力的作品。在以往众多文章中分析这部作品反映出来的人道主义思想,大多被定义为资本主义人道主义思想,有时对其还有一些责难和非议,很少有从宗教的角度来思考与评价。通过仔细地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在这部作品中反映出的人道主义思想同时也散发着基督教的光辉,尤其可以从主人公冉阿让身上体现出来。 一、冉阿让身上的人道主义精神来源自基督教 《圣经》中《约翰福音》上有这样一段话:“基督教像任何权威性的宗教一样,需要他的成员保持一种见解……他们拥有任何善的属性或所行的任何善事都是可以的。” 我们还清楚地记得冉阿让原来是一个善良、忠厚、本份、勤劳的工人。为了姐姐的孩子们不至于饿死,他偷了一块面包,被判了五年刑。他不服,他反抗,他斗争,可是他所有的行动反而使他越陷越深,四次越狱不成,刑罚越加越重,最后竟然是长达19年的漫长苦役。在这19年里“由于监狱潜移默化的作用”,他逐渐成了一头猛兽,具有了“一种无目标、无止境、凶狠残暴的危害欲”。出狱后又因为持有表明苦役犯身份的黄色身份证而备受世俗偏见的歧视,这时的他已经不再相信人世间还有仁爱与公理的存在。于是在米里哀主教热情地招待他,并安排他的住处之后,“他蓦地转过身来对着那老人,叉起胳膊,用一种凶横的目光望着他的房主,并且粗声地喊道:‘呀哈!真的吗?您让我睡在离您这样近的地方吗?’他又接上一阵狰狞的笑声,说道:‘您全想清楚了吗?谁向您说我不曾杀过人呢?’”这时的冉阿让桀骜不逊、仇视一切,俨然是一个冷酷、凶恶、充满复仇心理的囚犯。虽然米里哀主教视他

庄子的“道”和老子的“道”含义相同(正确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汇总

正确认识老子和庄子的思想 四、庄子的“道”和老子的“道”含义相同 庄子完全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在对“道”的理解上,庄子并没有要超越或篡改老子的“道”的意思,往往还要借老子之口来谈“道” ,而且也只是借老子之口对“道”的思想加以暗示,或者对一般人对“道”的粗浅、形式化的理解加以否定, 从而说明“道” 的深奥含义, 但都没有一处直接论述究竟什么是“道” 。庄子应该认为, 老子对“道” 的认识已经足够到位, 不需要再作任何增益; 同时, 对“道” 再勉强作出的任何解释, 同老子对“道” 的描述比起来, 都会显得庸俗。所以庄子都是直接使用老子“道”的概念,不作任何改变。在庄子那里, “道” 的含义仍然是老子所描述的“道” ,是站在纵观宇宙循环演化和自然界万物共生的高度认识到的、完全是作为最为理想的存在的根本的自然性、和谐性。应该说, 我对老子的“道”作出自然性、和谐性的解释,同样可能会让人由此产生一些肤浅、庸俗的认识,我们对“道”的认识和称谓,还是应当在无奈地作出浅分细析之后,最终回到老子的原有的立意和称谓上来。不过,庄子的宏绰玄妙、恣肆汪洋的语言描述,又将“道”的思想引向了极度神秘的深渊,促成道教的产生,我想这又不是庄子愿意看到的,因为作为宗教的道教,只是剥取了“道”的思想的华丽外壳而已,其实质是成了迎合世俗神异崇拜心理的一种感召工具。 在《庄子》一书中,庄子没有着意论述老子详谈过得的“无为” 、“不争” 、“柔弱” 、“处后” 、“谦忍”等合于“道”的立身处世方式,也没有重复再谈老子论述过的、这些合于“道”的立身处世方式是一种成功之道。庄子只是终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践老子指明的这些合于“道” 的立身处世方式, 暗自证明了他对老子思想的认可。庄子取得了世人无法比拟的成功, 使他能够同老子一起站立在从古到今的人类思想认识的巅峰之上。近代以来,除了卡尔 . 马克思能与他们比肩, 难有人能望其项背。然而世人对庄子的误解可能比对老子的误解更为严重, 即认为老子的思想尚有积极成分, 而庄子思想更是消极避世, 自由放任, 所以想 让人们认可庄子,就比让人们认可老子更为困难得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