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教材】化学一轮天天练:第12周 课时作业·周周清 含解析

【新教材】化学一轮天天练:第12周 课时作业·周周清 含解析

【新教材】化学一轮天天练:第12周 课时作业·周周清 含解析
【新教材】化学一轮天天练:第12周 课时作业·周周清 含解析

新教材适用·高考化学

周六排查训练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高考题重组]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2015·重庆理综,3A)()

(2)25 ℃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pH=7(2015·重庆理综,3B)()

(3)25 ℃时,0.1 mol·L-1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2015·重庆理综,3C)()

(4)25 ℃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

(5)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2012·重庆理综,10B)()

(6)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所消耗的n(NaOH)相等(2012·福建理综,10C)()

(7)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CH3COOH)

c(CH3COO-)的值减小(2013·江苏化学,

11C)()

(8)室温下,对于0.1 mol·L-1的氨水,加水稀释后,溶液中c(NH+4)·c(OH-)变大(2013·福建理综,8B)()

答案:(1)×(2)×(3)√(4)×(5)×(6)√

(7)√(8)×

2.(1)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12B)()

(2)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12C)()

(3)测定NaOH溶液浓度,可用滴定管、锥形瓶、烧杯、NaOH溶液、0.100 0 mol·L-1盐酸达到目的(2014·安徽理综,9D)()

(4)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2014·大纲全国卷,6D)()

(5)(2014·山东理综,10B)()

(6)50 ℃时,pH=4的醋酸中,c(H+)=4.0 mol·L-1(2013·广东理综,12A)()

(7)50 ℃时,pH=12的纯碱溶液中,c(OH-)=1.0×10-2mol·L-1(2013·广东理综,12C)()

(8)在蒸馏水中滴加浓硫酸,K W不变(2013·天津理综,5A)()

(9)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2013·天津理综,5D)()

(10)25 ℃与60 ℃时,水的pH相等(2012·福建理综,10B)()

(11)用0.200 0 mol·L-1NaOH标准溶液滴定HCl与CH3COOH的混合液(混合液中两种酸的浓度均约为0.1 mol·L-1),至中性时,溶液中的酸未被完全中和(2012·浙江理综,12C)()

答案:(1)√(2)×(3)×(4)×(5)×(6)×

(7)×(8)×(9)×(10)×(11)√

[高考题汇编]

3.(2014·山东理综,13)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和NH3·H2O的电离常数相等,现向10 mL浓度为0.1 mol/L的CH3COOH溶液中滴加相同浓度的氨水,在滴加过程中()

A.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B.c(NH+4)/c(NH3·H2O)先增大再减小

C.c(CH3COOH)与c(CH3COO-)之和始终保持不变

D.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时,c(NH+4)=c(CH3COO-)

解析:A项,CH3COOH溶液中滴加氨水,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等恰好完全反应后水的电离程度再减小;B项,c(NH+4)/c(NH3·H2O)=K b/c(H+),K b不变,H+浓度不断减小,c(NH+4)/c(NH3·H2O)值始终增大,B错;C中随着氨水不断滴加,c(CH3COOH)与c(CH3COO -)之和变小;D中当加入氨水的体积为10 mL时,CH3COOH和NH3·H2O恰好完全反应,电离常数相等,所以醋酸铵呈中性,c(NH+4)=c(CH3COO-)。

答案: D

4.(2014·广东理综,12)常温下,0.2 mol/L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A为强酸

B.该混合液pH=7

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

D .该混合溶液中:c (A -)+c (Y)=c (Na +)

解析: 混合后的溶液为0.1 mol/L NaA 溶液,由题图知,c (A -)<0.1 mol·

L -1,所以A -发生了水解,所以HA 是弱酸,A 错误;A -水解,溶液呈碱性,B 错误;根据电解质溶液

中的三个守恒知:在NaA 中,c (Na +)>c (A -)>c (OH -)>c (HA)>c (H +),C 错误;由上述分析知,

Y 是HA 分子,根据物料守恒得c (A -)+c (HA)=c (Na +),即c (A -)+c (Y)=c (Na +),D 正确。

答案: D

5.[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27(1)(2)](1)H 3PO 2是一元中强酸,写出其电离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H 2PO 2为________(填“正盐”或“酸式盐”),其溶液显________(填“弱酸性”、“中性”或“弱碱性”)。

答案: (1)H 3PO 2

H ++H 2PO -2 (2)正盐 弱碱性

6.(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11)一定温度下,下列溶液的离子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pH =5的H 2S 溶液中,c (H +)=c (HS -)=1×10-5 mol·L -1

B .pH =a 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 =b ,则a =b +1

C .pH =2的H 2C 2O 4溶液与pH =12的NaOH 溶液任意比例混合:c (Na +)+c (H +)=c (OH -)+c (HC 2O -4)

D .pH 相同的①CH 3COONa ,②NaHCO 3,③NaClO 三种溶液的c (Na +):①>②>③

解析: A .pH =5的H 2S 溶液中,存在H 2S H ++HS -、HS -H ++S 2-、H 2O H

++OH -,c (H +)=1×10-5 mol·

L -1>c (HS -),错误;B.一水合氨为弱电解质,加水稀释,促进其电离,pH =a 的氨水溶液,稀释10倍后,其pH =b ,则a H 2CO 3>HClO ,根据盐类水解规律: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该盐的水解程度越大,等物质的量浓度时,溶液的碱性越强,

pH 越大,故pH 相同的①CH 3COONa ,②NaHCO 3,③NaClO 三种溶液的c (Na +):①>②>③,

正确。

答案: D

7.(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13)室温时,M(OH)2(s)

M 2+(aq)+2OH -(aq) K sp =a ,c (M 2+)=b mol·L -1时,溶液的pH 等于( ) A.12lg(b a )

B.12lg(a b ) C .14+12lg(a b )

D .14+12lg(b a ) 解析: 根据M(OH)2的K sp =c (M 2+)·c 2(OH -),则溶液中c (OH -)=K sp

c (M 2+)=a b

mol·L-1,则pH=-lg c(H+)=-lg(10-14÷a

b)=-[-14-

1

2lg(

a

b)]=14+

1

2lg(

a

b)。

答案: C

周日滚动强化训练(范围:第十二周)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1.室温下,某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和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乘积为1×10-26,该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是()

A.Cl-B.HCO-3

C.Na+D.NO-3

解析:由水电离的H+、OH-的浓度相等,所以c(H+)水=c(OH-)水=1×10-26=1×10-13 mol/L,此溶液可能是pH=1的酸溶液,也可能是pH=13的碱溶液,所以HCO-3一定不能大量存在,故B项正确。

答案: B

2.醋酸铅因有甜味而被称为“铅糖”,它有毒但能入药,又知(CH3COO)2Pb可溶于水,硝酸铅与醋酸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Pb2++2CH3COO-===(CH3COO)2Pb。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0.1 mol·L-1的“铅糖”溶液中c(Pb2+)<0.1 mol·L-1

B.“铅糖”是强电解质

C.“铅糖”是共价化合物

D.“铅糖”的溶液可能导电性很弱

解析:由离子反应条件知,题述反应能发生至少应满足下列四个条件中的一种:有难溶性物质或难电离的物质或挥发性气体生成,或有电子转移。由于(CH3COO)2Pb可溶于水,不挥发,此反应没有电子的转移,所以(CH3COO)2Pb不是强电解质,A项正确,B项错误;又因为离子化合物均是强电解质,故“铅糖”只能是共价化合物,C项正确;“铅糖”不能电离或电离程度很小,故D项正确。

答案: B

3.化合物HIn(铟化氢)因在水溶液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故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HIn(aq)H+(aq)+In-(aq)

红色黄色

浓度为0.020 mol·L-1的下列各溶液:①HCl;②Ca(OH)2;③NaCl;④NaHSO4;⑤NaHCO3;

⑥氨水,能使该指示剂显红色的有()

A.①④⑤B.①④

C.②⑤⑥D.②③⑥

解析:要使HIn指示剂显红色,必须使电离平衡向左移动,增大H+浓度符合要求,①④适合;而②⑤⑥消耗H+,使H+浓度减小,平衡右移,指示剂显黄色;③NaCl不影响其电离平衡。

答案: B

4.相同温度下,两种氨水的浓度分别是0.2 mol/L和0.1 mol/L,则两种溶液中OH-浓度之比()

A.大于2 B.小于2

C.等于2 D.不能确定

解析:对于氨水的稀溶液,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因此,0.2 mol/L氨水的电离程度比0.1 mol/L氨水的电离程度小,OH-浓度之比小于2,故B项正确。

答案: B

5.相同温度下,根据三种酸的电离常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酸HX HY HZ

电离常数K a9×10-79×10-61×10-2

A.

B.反应HZ+Y-===HY+Z-能够发生

C.相同温度下,0.1 mol/L的NaX、NaY、NaZ溶液,NaZ溶液pH最大

D.相同温度下,1 mol/L HX溶液的电离常数大于0.1 mol/L HX溶液的电离常数

解析:表中电离常数大小关系为:1.0×10-2>9×10-6>9×10-7,所以酸性排序为HZ>HY>HX,可见A、C不正确。电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浓度无关,D不正确。

答案: B

6.常温时,某一元弱酸的电离常数K a=10-6,对于浓度0.01 mol·L-1的该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弱酸溶液的pH=4

B.加入NaOH溶液后,弱酸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K a增大

C.加入等体积的0.01 mol·L-1 NaOH溶液后,所得溶液的pH=7

D.加入等体积的0.01 mol·L-1 NaOH溶液后,所得溶液的pH<7

解析:设该一元弱酸为HA,则有平衡HA H++A-,则K a=c(H+)·c(A-)

c(HA)=

c2(H+)

0.01-c(H+)=10-6,求得c(H+)=10-4 mol·L-1,故pH=4,A项正确;K a应不变,B项错误;

C、D项中该一元弱酸的钠盐因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pH>7,C、D错误。

答案: A

7.25 ℃,加水将10 mL pH=11的氨水稀释至1 000 m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稀释后氨水的pH=9

B.稀释过程中,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均减小

C.稀释后溶液中c(NH+4)

c(NH3·H2O)减小D.氨水稀释前后中和盐酸的能力相同

解析: NH 3·

H 2O 是弱电解质,氨水稀释过程中继续电离,pH =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pH>9,A 项错误;在稀释过程中c (OH -)减小,则c (H +)增大,B 项错误;根据电

离常数K b =c (NH +4)·c (OH -)c (NH 3·H 2O ),则K b c (OH -)=c (NH +4)c (NH 3·H 2O ),在氨水稀释过程中c (OH -)减小,则

c (NH +4)c (NH 3·H 2O )增大,C 项错误;氨水在稀释前后n (NH 3·

H 2O)不变,故中和盐酸的能力相同,D 项正确。

答案: D

8.室温下,pH 相差1的两种一元碱溶液A 和B ,分别加水稀释时,溶液的pH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释前,c (A)=10c (B)

B .稀释前,A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OH -的浓度大于10-7 mol/L

C .在M 点时,A 、B 两种碱溶液中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D .用醋酸中和A 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为7

解析: 观察图象可知,A 、B 稀释相同的倍数时,A 的pH 变化大于B ,则A 的碱性强于B ,稀释前A 、B 的pH 相差1,c (A)<10c (B),A 项错误;A 可以抑制水的电离,稀释前,A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 -的浓度小于10-7 mol/L ,B 项错误;在M 点,A 、B 两种碱

溶液的pH 相等,即c (OH -)相等,则阳离子浓度相等,C 项正确;A 的电离程度与醋酸的电

离程度的相对大小未知,用醋酸中和A 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无法确定,D 项错误。

答案: C

9.将一定体积的NaOH 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用pH =2的一元酸HA 溶液中和,消耗酸溶液的体积为V 1;另一份用pH =2的一元酸HB 溶液中和,消耗酸溶液的体积为V 2。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V 1>V 2,则说明HA 的酸性比H

B 的酸性强

B .若V 1>V 2,则说明HA 的酸性比HB 的酸性弱

C .因为两种酸溶液的pH 相等,故V 1一定等于V 2

D .HA 、HB 分别和NaOH 中和后,所得的溶液都一定呈中性

解析: 因为这两种酸溶液的pH 相等,若HB 的酸性比HA 的酸性弱,则其浓度较HA 的浓度大,所以消耗的体积较小,即V 1>V 2,A 项正确,B 项错误;若HB 的酸性比HA 的酸性弱,则其浓度较HA 的浓度大,所以消耗的体积较小,C 项错误;若HA 和HB 是弱酸,

与NaOH 中和后生成的盐水解,溶液不一定呈中性,D 项错误。

答案: A

10.对室温下100 mL pH =2的醋酸溶液和盐酸两种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200 mL ,醋酸溶液的pH 变为4

B .温度都升高20 ℃后,两溶液的pH 不再相等

C .加水稀释至溶液体积为200 mL 后,两种溶液的c (OH -)都减小

D .加足量的锌充分反应后,两溶液中产生的氢气体积可用如图表示

解析: 溶液体积增大一倍,酸的浓度为原来的12,强酸的c (H +)为原来的12,弱酸的c (H

+)大于原来的12,pH 均小于4,A 不正确;升高温度,强酸溶液的pH 变化很小可忽略,弱

酸的电离程度增大,pH 减小,B 正确;加水稀释,溶液c (H +)减小,c (OH -)增大,C 不正确;

因pH 相同时,弱酸的浓度大,故醋酸的物质的量较多,与足量锌反应放出H 2较多,且反应过程中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反应比盐酸快,D 不正确。

答案: B

11.已知25 ℃时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数据如表所示: 化学式

CH 3COOH H 2CO 3 HClO 电离平衡

常数

K a =1.8×10-5 K a1=4.3×10-7 K a2=5.6×10-11 K a =3.0×10-8

(1)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 -1的四种溶液:

a .CH 3COONa

b .Na 2CO 3

c .NaClO

d .NaHCO 3 pH 由小到大排列顺序是________(用编号填写)。

(2)常温下,0.1 mol/L 的CH 3COOH 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________。

A .c (H +)

B .c (H +)/c (CH 3COOH)

C .c (H +)·c (OH -)

D .c (OH -)/c (H +)

E .c (H +)·c (CH 3COO -)/c (CH 3COOH)

(3)体积均为100 mL pH=2的CH3COOH与一元酸HX,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表中的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CH3COOH>H2CO3>HClO>HCO-3,因对应钠盐溶液的碱性:CH3COONa

(2)CH3COOH加水稀释,电离程度增大,n(H+)增大,但c(H+)减小,A错;由于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C错、E错;c(H+)/c(CH3COOH)=K a/c(CH3COO -),因c(CH3COO-)减小,则c(H+)/c(CH3COOH)增大,B对;c(H+)减小,而水的离子积不变,则c(OH-)增大,因此c(OH-)/c(H+)增大,D对。

(3)稀释相同倍数时,HX的pH变化比CH3COOH大,故酸性:HX>CH3COOH,即K(HX)>K(CH3COOH)。

答案:(1)a

(3)大于稀释相同倍数,一元酸HX的pH变化比CH3COOH的pH变化大,故HX酸性较强,电离平衡常数较大

12.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 mol/L的NaOH溶液,乙为0.1 mol/L 的HCl溶液,丙为0.1 mol/L的CH3CO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溶液的pH=____________。

(2)丙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为____________________(用电离平衡方程式表示)。

(3)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4)某同学用甲溶液分别滴定20.00 mL乙溶液和20.00 mL丙溶液,得到如图所示两条滴定曲线,请完成有关问题:

①甲溶液滴定丙溶液的曲线是________(填“图1”或“图2”);

②a=__________mL。

解析:(1)c(OH-)=0.1 mol/L,则c(H+)=10-13 mol/L,pH=13。

(2)CH3COOH溶液中存在CH3COOH和水的电离平衡。

(3)酸、碱对水的电离具有抑制作用,c(H+)或c(OH-)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反之越大。

(4)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恰好中和时,pH=7;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醋酸恰好中和时,生成醋酸钠溶液,pH>7。对照题中图示,图2符合题意。a的数值是通过滴定管读数所确定的,因此读数应在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答案:(1)13(2)CH3COOH CH3COO-+H+、H2O OH-+H+

(3)丙>甲=乙(4)①图2②20.00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2760-2011)规定葡萄酒中SO2最大使用量为0.25 g·L -1。某兴趣小组用题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收集某葡萄酒中SO2,并对其含量进行测定。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水通入A的进口为________。

(2)B中加入300.00 mL葡萄酒和适量盐酸,加热使SO2全部逸出并与C中H2O2完全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去C中过量的H2O2,然后用0.090 0 mol·L-1 NaOH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滴定前排气泡时,应选择题图2中的__________;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8,则选择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若用50 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在刻度“10”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填序号)________(①=10 mL, ②=40 mL,③<10 mL,④>40 mL)。

(4)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OH溶液25.00 mL,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________g·L-1。

(5)该测定结果比实际值偏高,分析原因并利用现有装置提出改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仪器A是蒸馏实验中使用的冷凝器;为使冷凝更充分,要让水在冷凝器中缓慢上升,所以水由b口进,若a口进,冷凝管中水装不满。

(2)SO2具有还原性,而H2O2具有氧化性,所以反应为SO2+H2O2===H2SO4。

(3)NaOH为强碱,应选择碱式滴定管,故排气泡时应选③;滴定终点时溶液显碱性,应选变色pH范围在碱性的酚酞溶液;滴定管最大刻度线下尚有液体,故管内液体体积大于40 mL。(4)SO2+H2O2===H2SO4

H2SO4+2NaOH===Na2SO4+2H2O

由方程式得:

SO2~H2SO4~2NaOH

64 g 2 mol

m0.090 0 mol·L-1×25 mL×

1 L

1 000 mL

64 g

2 mol=

m

0.090 0 mol·L-1×25 mL×

1 L

1 000 mL

解得:m=0.072 g

该葡萄酒中SO2含量为:

0.072 g

300.00 mL×1 L

1 000 mL

=0.24 g·L-1

(5)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盐酸消耗NaOH而使结果偏高。

答案:(1)冷凝管或冷凝器 b

(2)SO2+H2O2===H2SO4

(3)③酚酞④

(4)0.24

(5)原因:盐酸的挥发;改进措施:用不挥发的强酸如硫酸代替盐酸,或用蒸馏水代替葡萄酒进行对比实验,排除盐酸挥发的影响

14.已知某温度下CH3COOH的电离常数K=1.6×10-5。该温度下,向20 mL 0.01 mol·L -1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01 mol·L-1 K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a点溶液中c(H+)为________,pH约为________。

(2)a、b、c、d四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滴定过程中宜选用________作指示剂。

(3)若向20 mL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则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1)4×10-4 mol·L-1 3.4

(2)c点酚酞

(3)B

九年级科学周周清试题

九年级科学周周清试卷---第二章生物和环境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一、选择题 (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叙述中不属于一个种群的是() A.长江里所有的扬子鳄 B.一个湖泊里的全部草鱼 C.一个县里的全部人口 D.一个果园里的全部果树 2.某种群中年轻的个体少,年老的个体多,则种群密度会() A.越来越大 B.相对稳定 C.越来越小 D.绝对不变 3.按一对夫妇生两个孩子计算,人口学家统计并预测,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翻一番大约需20至40年,美国需40至80年,瑞典人口将会相对稳定,德国人口将减少,预测人口的这种增减动态主要依据是() A.人口种群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 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4.下列叙述中属于一个群落的是() A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蝗虫 B 一块稻田 C 一个池塘里的所有生物 D 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马尾松 5. 下列生物和环境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生物都有适应任何生活环境的能力 B 每个生物个体也是其他生物的环境因素 C 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D 生物的生活环境就是指阳光、大气、水、土壤 6.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 动物 B 植物 C 微生物 D 细菌和真菌 7.下列植物区域中的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 高山植物 B 热带常绿阔叶林 C 热带雨林 D 温带草原 8.在“植物→蝉→螳螂→黄雀→鹰”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 ) A.鹰 B.黄雀 C.螳螂 D.蝉9.在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中,有鱼类、浮游动物、绿色水生植物、真菌类等生物,试问流经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是从哪类生物开始的() A 绿色水生植物 B 浮游动物 C 鱼类 D真菌 10.生态系统中的C、N等元素流动的特点是() ①单向的;②循环的;③逐级递减的;④反复出现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第1周 元素周期表高一化学单元专题阶段检测卷(周周练)(人教版必修2)(解析版)

第1周元素周期表 (时间:60分钟,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Mn 55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5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3分;第11~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0秋?西城区期末)下列元素中,不属于第三周期的是() A.O B.Na C.Mg D.Cl 1.A解析:钠、镁、氯的原子结构中均有3个电子层,均为第三周期元素,而氧的原子结构中有2个电子层,为第二周期元素,故选:A。 2.(2020秋?太原期末)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元素位于0族B.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 C.第ⅠA族的元素叫碱金属元素D.主族由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组成 2.C解析: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性质稳定,化合价常表现零价,位于0族,故A正确;当前的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故B正确;IA族包含碱金属与氢元素,除氢之外的其它元素属于碱金属,故C错误;长周期元素和短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纵行含0族元素,其它为主族元素,故D正确;故选:C。3.(2020秋?天津期末)2008年,美国和俄罗斯科学家将大量48Ca离子加速去轰击人造元素249Cf,从而制造出3颗新原子。每颗新原子的原子核包含118个质子和179个中子。下列有关该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97 B.这是一种金属元素 C.这是一种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18的新元素 D.这是一种主族元素 3.C解析:A.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则质量数为118+179=297,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各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等于297,故A错误;118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第七周期0族,为非金属元素,故B错误;质子数=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为118,故C正确;118号元素应位于周期表第七周期0族,故D错误;故选:C。 4.(2020秋?营口期末)为迎接挑战,华为公司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自己的芯片,制造芯片需要单晶硅,其中硅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A.第二周期V A族B.第三周期ⅥA族 C.第三周期ⅣA族D.第二周期ⅣA族

第九周周清试题 王巧燕

六年级语文第九周周周清试题 班级姓名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3分) 载重(zǎi zài)赠给(gěi jǐ )吏庶(shuò shǔ ) 逮捕(dài dǎi)琥珀(pōbō )松脂(zhī zhǐ ) 二、词语充值卡。(26分)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gē qián xuē yuān róu lìn pán shān hān sè ()()()()() kuìzèng lǔ lüèào huǐwēn xùn xī rǎng ()()()()() 2、比一比组词(4分) 燥()烁()镌()撒() 躁()砾()携()撤() 3、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在按要求归类。(8分) 忠心()()()()不安()山峻岭()风暴雨 雪中送()()发童颜痛心()首神采()() (1)描写自然环境: (2)描写人物外貌: (3)描写人物品质: (4)描写人物心理活动: 三、句子训练场。(11) 1、按要求改写句子。(5分) (1)我心里不是滋味。(改为夸张句)—————————————————————————————— (2)长城在八达岭上弯弯曲曲。(改为比喻句) —————————————————————————————— (3)小马温驯地磨动它的松软的大口和齐整的大牙。(缩句) —————————————————————————————— (4)树是城市的灵魂。(改为双重否定句) —————————————————————————————— (5)眼睛盯着书。(扩句) —————————————————————————————— 2、根据场合需要,选择适当的说法。(2分) 祝祝贺恭喜恭贺 (1)()您取得更大的成绩。(2)()您提前完成了任务。 (3)()您早日恢复健康。(4)()大哥晋级、获奖——双喜临门。 (1)种子的力量巨大无比,()再坚固的东西()能顶开。 (2)()我们努力学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 3、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分) (1)我要学习他刻苦钻研认真学习。 (2)秋天的银川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 四、文本连接。(16分) 1、按课文内容填空。(12) (1)日常篱落无人过, (2)那样的心,那种想、想、为了甚至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不管经过百年千载,它都会发光。 (3)让我们起来行动吧,让我们学会地面对,不断,。永远满怀着和。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1)《可爱的中国》一文的作者是,文中的“朋友”指,他对朋友抒发了的情怀。 (2)《野草》通过描写, 表达了作者对的高度赞美。 什么作用?(2分)至少写出四个)

初三化学双休日作业

初三化学双休日作业 班级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 相对分子质量:C:12 H:1 Ne:20 Ar:40 Fe:56 Ca:40 Cl:35.5 第1题—第10题,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化学实验中常“l+1=2”或“1+1≠2”的有趣现象。下列符合“1+1=2”的是 ( ) A.常温下,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室温下,l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C.室温下,l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20℃,1 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l g氯化钠固体能得到2 g氯化钠溶液 2、要从高锰酸钾加热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中回收二氧化锰固体,有下列操作可选择: ①过滤;②干燥;③加水溶解;④洗涤;⑤蒸发结晶。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⑤ C.③→①→④→② D.③→①→⑤→④ 3、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和对应的结论都正确的是:( ) A.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木条熄灭——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B. 某固体上滴加盐酸后有气体产生——该固体一定是碳酸钙 C. 滴有石蕊试液的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变红色——水中一定有酸性物质 D. 某白色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升高——该固体一定是氢氧化钠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用明矾净水是由于明矾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吸附悬浮颗粒 B.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C. 沾满油污的餐具用洗涤剂清洗,是利用洗涤剂的乳化功能 D. 用双氧水溶液制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是由于二氧化锰有催化作用 5、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③在托盘天平的 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称取食盐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 用蒸馏水润洗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 ) A.①②③④⑤ B.只有①②④⑤ C.只有①②③ D.只有②③④⑤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 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C.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 D.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同一温度下,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B.饱和溶液是纯净物,不饱和溶液是混合物 C.证明20℃时硝酸钾溶液为饱和溶液,可用降温到10℃时有固体析出的方法 D.无色透明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8、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九年级数学第一周周清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第一周周清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2的倒数是( ) A. -2 B. 2 C. -12 D. 1 2 2. 柳絮纤维的直径约是0.00000105 m .数据“0.0000010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05×106 B. 0.105×10-6 C. 1.05×10-6 D. 105×10-8 3.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4. 下列运算准确的是( ) A. a 2+a 2=a 4 B. a 3·a 2=a 6 C. (3a )2=6a 2 D. 2a 4÷a 2=2a 2 5. 如图是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其每个面上都标有一个汉字,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汉字“智”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 第5题图 A. 义 B. 仁 C. 信 D. 礼 6. 不等式组???2x >3x -1 14x ≤1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准确的是( )

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内的点P 是反比例函数y =k x (k ≠0)图象上的一点,过点P 作P A ⊥x 轴于点A ,点B 为AO 的中点,若△P AB 的面积为3,则k 的值为( ) 第7题图 A. 6 B. -6 C. 12 D. -12 8. 某校有47名同学参加学校举行的科技创新比赛,预赛分数各不相同,取前24名同学参加决赛,其中一名同学知道自己的分数后,要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47名同学分数的(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方差 9. 如图,四边形OABC 是矩形,A (2,1),B (0,5),点C 在第二象限,则点C 的坐标是( ) A. (-1,3) B. (-1,2) C. (-2,3) D. (-2,4) 第9题图

最新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周练试卷

2013—2014年度上学期会昌中学高一年级 第9次化学周练试题 命题人:刘平平时间:45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60分,每题5分)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气东输”中的“气”主要成分是甲烷 B.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 2CH 2 C.分子式为C 6H 6 的物质一定是苯 D.乙烯使溴水褪色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取代反应 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 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 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 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 3.在光照条件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H 4和Cl 2 充分反应,得到产物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 A.CH 3Cl B.CH 2 Cl 2 C.CCl 4 D.HCl 4.下列分子只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C 3H 7 Cl B.C 3 H 8 C.C 5 H 12 D.C 4 H 10 5.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淀粉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B.新制Cu(OH) 2 悬浊液 C.碘水D.Na 2CO 3 溶液 6.巴豆酸的结构简式为CH 3 —CH CH—COOH。现有①氯化氢、②溴水、③纯碱溶液、④乙醇、⑤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试根据巴豆酸的结构特点,判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巴豆酸反应的物质是( )。 A.②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④D.全部 7.实验室用乙酸、乙醇、浓H 2SO 4 制取乙酸乙酯,加热蒸馏后,在饱和Na 2 CO 3 溶液上面得 到无色油状液体,当振荡混合时,有气泡产生,原因是( )。 A.产品中有被蒸馏出的H 2SO 4 。 B.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醇被蒸馏出来。C.有部分未反应的乙酸被蒸馏出来。 D.有部分乙醇跟浓H 2SO 4 作用生成乙烯。 8.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加成反应,也能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使酸性KMnO 4溶液褪色的是( )。A.乙烷B.苯C.乙烯D.乙醇 9.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A.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 10.甲、乙、丙三种醇与足量金属钠完全反应,在相同条件下产生体积相同的氢气,而消耗这三种醇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6:2,则甲、乙、丙三种醇分子里羟基数之比为()A.2:1:3 B.2:3:1 C.3:1:2 D.3:2:1 11.分子式为C 5 H 12 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合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 B.6种 C.7种 D.8种 12.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认识错误的是( ) A.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B.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 12 H 22 O 11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C.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 3 可以电离出H+ D.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硝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二、填空题(共40分) 13.有下列各组物质: A.O 2 和O 3 B.12C和13C C.CH 3 —CH 2 —CH 2 —CH 3 和 D.和 E.甲烷和庚烷 (1)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2)_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_________组两物质属于同系物。 (4)_________组两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5)_________组中两物质是同一物质。 14.按要求在下列空格中填出下列有机物的有关式子: (1)沸点最高的气态烷烃化学式: ;(2)食醋中的有机物结构式: ;(3)糖尿病患者尿液中含的糖类结构简式: . 15.已知丁酸跟乙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丁醇与乙醇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试完成下列问题: | Cl H H—C—Cl CH3—CH—CH3 CH3 | Cl Cl H—C—H

五年级语文周周清试题 -

五年级语文“周周清”测试卷 周次:第六周 命题学校:霍李小学 一、巧练基础(36%) (一)看拼音,写词语,要求写得正确,美观。(5%) w ǔ r ǔ gu ī ju qi ú f àn g ān j ú d ào z ?i ( ) ( ) ( ) ( ) ( ) (二)给加点的选择正确的读音,对的打“√”。(6%) 应.声(y īng y ìng ) 大.夫晏子(d ài d à) 瞅.(ch óu qi ū) 为.难(w ?i w ai ) 腔调.(di ào ti áo ) 堵塞.(s āi s a)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8%) 小心( )( ) 不( )不( ) ( )无( )事 沉( )( )言 ( )居( )业 不( )不( ) ( )可( )何 大( )大( ) (四)填写对联。(8%) 1、地满红花红满地 ( 联) 2、一夜五更,半夜三更有半 ( 联) 3、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 ( 联) 4、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云飞天外 ( 联) (五)走在大街上,好朋友把果皮随手乱丢,其实不远处就有果皮箱,这时你是怎样劝说他的,请把话写下来。(3%) (六)平时,你是否注意到汽车后面常贴一些字条,上面写的内容很有意思,诸如,“如果你看清了这行字,就是离我太近了”,“别让我们因相撞而相识”等等。如果你是一名司机,你想在车后贴些什么字呢?(3%) (七)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3%) 1、剧本主要通过人物对话或唱词来推进情节,刻画人物。 考场 班级 姓名 考号 座位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2、相声是一种雅俗共赏的神态表演艺术。 () 3、汉语中有一些在表达方法上很有特点的熟语,如歇后语、谚语。() 二、快乐阅读(34%) (一)根据课文《杨氏之子》内容填空,再回答问题。(13%)梁国杨氏子(),甚()。孔君平(),父不在,()呼儿出。为设果,果有()孔指以示儿曰:“()。”儿应声答曰:“()。”(7%) 1、用原文中的词语来回答:杨氏之子待客很热情,是从“”看出来的;他反应很敏捷,是从“”看出来的;他说话委婉而有礼貌,是从“”看出来的。(3%) 2、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3%) (二)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9%)晏子装着很为难的样子,说:“您这一问,我实在不好回答。撒个谎吧,怕犯了欺骗大王的罪;说实话吧,又怕大王生气。”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说着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 1、写出文中画“”的句子所蕴涵的意思。(2%) 2、你觉得哪两个词语最能显示晏子的智慧?请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来说说你的看法。(4%) 3、“楚王只好陪着笑。”“只好”在这里指的是。从中你再次体会到了。(3%)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 幽默感 在许多国家里,有幽默感的人会受到人们极高的赞赏。幽

九年级周清考试试题

九年级周清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2019·安徽)议会发布了一项文件,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文件保证了议会的官论自由,并规定除非得到议会同意,禁止在和平时期保留军队。国王与议会之间的互信得到了保证。该文件是()A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民法典》 2(2019·湖北孝感)右图形象地反映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民主制 度。该制度与下列哪一历史文献直接相关?()A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1787年联邦宪法》 D.《民法典》 3(2019·河南)詹姆斯·哈林顿曾提出:1640年开始的英国内战的 原因是财产发生了转移,从贵族手里转移到“人民”手中了。因此无论内战的结局如何,权力最终一定要转移到“人民”手中(人民:仅指有产者)。据此可知,哈林顿的观点是()B A.政治权力维护财产权利 B.财产权利决定政治权力 C.贵族转移了财产权利 D.“人民”掌握了政治权力 4(2019·河南A卷)麦考莱在《英国史》中说,“对1688年革命所能作的最高赞颂乃是:它是我们的最后一次革命”此后人们相信“影响宪政所需的每种改进都可在宪政本身内部找到”。符合麦考莱观点的是()A A.光荣革命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标志 B.工业革命是英国近代的最后一次革命 C.《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标志 D.1688年后英国没有对宪政进行任何改进 5(2019·山西)《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是指()D A.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6(2019·北京)“17 世纪,英国人这种旧瓶装新酒的做法,既体现了英国人的政治智慧,也解释了英国变革得以成功的原因,同时还能让人领悟英国王室今天依然能够存在的历史渊源。”材料中“旧瓶装新酒”是指()B A.处死国王,废除了封建君主制 B.保留国王,确立议会权力至上原则 C.设立议会,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D.制定宪法,实践了分权制衡的原则 7(2019·江苏苏州)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7年1月签署暂停中东几国移民入境的行政命令(“禁穆令”),被联邦法院法官裁定为违反宪法,立即暂停执行。这一过程体现的政治原则是()C A.中央集权 B.地方分权 C.分权制衡 D.联邦制 8(2019·浙江金华丽水)“从世界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这一观点指的是美国()C A.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 C.首创了民主共和制 D.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9(2019·广西百色)明确规定“立法权属于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国会,行政权力赋予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的法律文件是()D 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国《人权宣言》 C.法国拿破仑《法典》 D.美国1787年宪法 10(2019·福建)法国大革命后初期,代表贵族身份的华丽衣着被凸显共和理念的服饰取代。这说明当时法国()B A.人人平等得以实现 B.封建等级制受到冲击

高一语文“周周清”试题

高一语文“周周清”试题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每个4分,共3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每个1分,共4分) wěng ( )郁涸zhě ( ) tuí ( )废 yà ( )苗助长 2.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xuān 宣.布渲.染喧.宾夺主 B.chu?辍.学啜.泣气息惙.然 C.bì庇.护毗.邻筚.路蓝缕 D.cuì荟萃.精粹.猝.然去逝 3.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别出心裁暴轸天物金碧辉煌风尘仆仆 B. 含辛如苦矛塞顿开尉然成风弱不禁风 C. 诡计多端金榜题名融会贯通能屈能伸 D. 山青水秀漠不关心墨守成规人才辈出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毋庸,法兰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笔宝贵财富。 ②水和矿物质盐类虽然也是生物体所的,而且也参与躯体的组成,但是它 们不能提供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 ③任何人的成长都有不可重复性,如何人生的每一阶段,是当今教育不可忽 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A.置疑必需度过 B.置疑必须渡过 C.质疑必需渡过 D.质疑必须度过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A.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掌握本领,不然身无长物 ....,将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B.在本次比赛中,中国队运用灵活的攻防转换战术,收到了事倍功半 ....的效果,早早奠定了胜局。 C.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 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 D.老师,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 ....,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一名普通学生尚可,班长一职实难胜任。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媒体教学工作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 B.党的“十六大”制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方针政策,更加坚定了农民的信心和勇 气。 C.政治体制能不能和日益市场化的经济体制相适应,是当今中国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 关键问题。 D.这家乒乓球馆设施齐全,可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不同档次的球台、球拍、球衣、球鞋等乒乓器材。 7.下列问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银杏校区2018年秋学期初三化学第14周双休日作业-2019年教学文档

泰兴市黄桥初中教育集团银杏校区2019年秋学期 初三化学第14周双休日作业 命题人:李秀凤 审核人:陈亚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Si-28 说明: 一个★为中档题,一个☆为提高题,无标志的为基础题 第I 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0分) 1A .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热水 B .水力发电 C .燃烧天然气做饭 D .电取暖器取暖 2.下列常用仪器中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A.试管 B.烧杯 C.蒸发皿 D.锥形瓶 3.下列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A .水 B .镁 C .氦气 D .氯化钠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 B .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使硬水变为软水 C .为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D .无色透明的深层地下水属于纯净物 5.下列生活中的做法错误的是 A .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B .用加了洗涤剂的水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 .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先做灯火实验 D .锅底出现大量炭黑时,可调小炉具燃气的进口 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 4),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B .一个甲烷分子中含有十个质子 C .甲烷是由碳、氢两个元素构成的 D .甲烷是由一个碳原子、四个氢原子组成的 7.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 .稀有气体常用于医疗急救 C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D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8.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用到的一组仪器是 A .导管、单孔塞 B .大试管、集气瓶 C .酒精灯、铁架台 D .烧杯、玻璃棒 9.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 .CO 2: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B .2H :两个氢元素 C . :一个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D .S 2- :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10.每年的 4月15日是我国“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Mg +2

九年级化学上册周周清一

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3分,计7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下列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 A.酒精挥发、湿衣服晾干 B.麦粒磨成面粉、米饭变馊 C.自行车生锈、牛奶变酸 D.木柴燃烧、乒乓球变瘪 2.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固体酒精用作燃料 B.用铝做成锅 C.用石墨做电极 D.用铜制作导线 3. 如果想在短时间内让黑夜如同白昼。可以向天空发射一种照明弹,该照明弹选用的主 要材料是 ( ) A. 铝片 B .碳粉 C. 铁粉 D. 镁粉 4.如果不慎碰倒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你应采用的应急措施是( ) A. 拨打火警电话119 B. 用湿抹布盖灭 C. 找老师一起想办法 D. 逃跑 5.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 .红纸剪成窗花 B .泥土烧成瓷器 C .冰块制成冰雕 D .木板制成模型飞机 6.下列能量的转化过程中,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 .电热器取暖 B .蜡烛照明 C .水力发电 D .太阳能供热 7.下图所述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8.空气中的各种成分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中,下列各成分的用途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 用金属制作 奥运奖牌 B. 用钢材铸造 体育场“鸟巢” D.用丙烷做“祥云”火炬的燃料 C.用羊绒作“福娃” 的外层材料

A.用氧气抢救危重病人 B.用氮气填灯泡 C. 二氧化碳促进植物光合作用 D.用稀有气体制霓虹灯 9.下列常见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 B.食醋 C.酱油 D.豆浆 10.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液体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B.取用液体药品时,标签向着手心 C.用镊子小心地将块状固体投入垂直放置的试管 D.称量固体药品时,药品放在左盘 11.有如下四种可供选择的仪器用于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要求所量的体积越准确越好,现在要量取10mL某溶液,你认为应该选择的仪器是() A.50mL烧杯 B.20mL量筒C.10mL量筒 D.烧杯和托盘天平 12.下列仪器中,具有溶解、配制溶液、加热较多量液体三种用途的是() A.量筒 B. 烧杯 C. 集气瓶 D.试管 13.对于做完实验后用剩的药品,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拿出实验室 B.放回原瓶 C.倒入废液缸 D.放入指定容器 14. 下列实验操作没有错误的是() 15.用托盘天平称量某物质时,调零后将该物质置于右盘上,而砝码置于左盘,当天平平衡时, 砝码读数为9g,游码读数为0.8g,则该物质的实际质量() A. 9.8g B. 8.2g C. 9g D.无法确定 16.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A.颜色改变B.发光放热C.有新物质生成D.生成沉淀 17.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C.氧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不易溶于水,比空气重的气体 D.白磷在空气中自燃 18.进行量筒里液体读数时,开始仰视读数为29.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平视读数为12.3mL,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为( ) A.16.7mL B.大于16.7mL C.小于16.7mL D.无法确定 19.取用下列药品必须用药匙的是() A.稀盐酸 B.块状石灰石 C.铁钉 D.碳酸钠粉末 20. 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 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严桥中学2009-2010高一化学必修2周周练--化学能与电能

严桥中学高一化学必修 2 周周练 5-- . 不定项选择。 1. 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 A. 阴极 B. 正极 C. 阳极 2. 实验室中制取氢气,最好的方法是( ) A.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 B. 纯锌与浓硫酸反应 C. 纯锌与稀盐酸反应 D. 粗锌(含铜、银)与稀硫酸反应 3.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于同一稀硫酸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正极附近硫酸根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 B. 负极附近硫酸根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 C. 正极、负极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基本不变 D. 正极附近硫酸根离子的浓度逐渐减少 4. 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A. X > Y > Z B. X > C. Y > X > Z D. Y > 不易腐蚀,将 A ,D 分别投入等浓度的盐酸中, D 比A 反应剧烈,将铜浸入 B 的盐 溶液中,无明显变化,若将铜浸入 C 的盐溶液中,有金属 C 析出。据此判断这四种 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化学能与电能》 ) D. 负极 锌片: Zn 2OH 2e ZnO H 2O 石墨: O 2 2H 2O 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A. 负极,并被氧化 4e 4OH B. 负极,并被还原 C. 正极,并被氧化 D. 正极,并被还原 5. X 、Y 、Z 都是金属,把 X 浸入Z 的硝酸盐溶液中,X 的表面有Z 析出,X 与Y 组成原电池时, Y 为负极。 X 、Y 、 Z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6. 某金属能跟稀盐酸作用生成氢气, 此金属是 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 B. Fe A. Mg 7. 有 A ,B , C ,D 四种金属。将 C. Al D. Cu A 与 B 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 B A. D>C>A>B B. D>A>B>C C. D>B>A>C D. B>A>D>C

周周清测试题

八年级(上)周清卷 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 亲爱的同学:一年多来初中语文世界的徜徉,热爱生活的你一定有了深深的 语文情节。又到了展示自己的时候啦!不错,面对散发着缕缕墨香的试卷,只要你胸有成竹, 专注其中,你会发现,完成试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次惬意的心灵之旅!满分:100分班 一、基础知识(16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豁(huò)然淤(yū)泥衣褶(zhé)壬戌(wù) B、俨(yǎn)然甚蕃(fān)亵(xiè)玩垂髫(tiáo) C、间(jiàn)隔矫(jiǎo)首器皿(mǐn)篆(zhuàn)文 D、阡(qiān)陌俨(yǔ)然郡(jùn)下遂(suì)迷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便要.还家。___________ 欣然规.往。_________ _ ○2尝贻.余核舟一。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③濯.清涟而不妖可爱者甚蕃. ④谈笑有鸿儒 ..。________ __ 具.答之 3、文学常识填空。(3分) ①《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___________。 《爱莲说》的作者___________是_______代著名哲学家。 ②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作,在总体上反映了唐朝由盛而衰的变化过程,故号称“_________”。 《核舟记》选自清涨潮编辑的________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4分) (1)忽逢桃花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2)<<爱莲说>>中写莲荷既不与世俗同流,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3)《桃花源记》中体现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核舟记》中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5.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A、便要还家 B、亭亭净植 C、八分有奇 D、诎右臂支 二、语段阅读(50分) (一)(10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无丝竹之乱耳,。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 14、请将文段中所缺的句子填写完整。(4分) 15、解释下列词语。(2分) 名_______ 斯________ 白丁_____________ 案牍_______________ 16、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①“陋室”所以不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与“陋室”主人交往的人都是________。 ②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节操和_________________的情趣。(2分) (二)(14分) 大道之行也,,,。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

2021届九年级上学期化学双休日作业卷答案与解析

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分析】由题意知,“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污染,体现在化学上就是使用药品时要节约、实验室废水废渣废液等要处理后再排放,尽可能使原料的利用率提高。 【解答】解:A 、化工生产中应尽量提高原料的利用率,使原料尽可能的转化为产品,故A 正确; B 、实验室废液应先处理后再排放,故B 错误; C 、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离子会污染土壤和水源,应回收集中处理,故C 错误; D 、实验室未说明药品用量时,取用药品应遵循节约原则,故D 错误; 故选:A 。 2.【分析】根据科学家做出的贡献考虑本题。 【解答】解:A 、拉瓦锡通过实验验证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故A 错; B 、门捷列夫发明了元素周期表,故B 错; C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电子,证明了原子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为人们认识原子结构作出了巨大贡献,故C 正确; D 、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故D 错。 故选:C 。 3.【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化学的用途来分析本题,知道化学对人类和社会的作用。 【解答】解: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能够制取新物质、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研究环境污染的途径,如何才能避免环境污染,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A 。 4.【分析】我国古代的发明中,属于化学工艺的,在变化过程中都有其他物质生成。我国古代著名的化学工艺成就有:造纸、制火药、烧瓷器等。 【解答】解:①印刷术只涉及到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工艺; ②冶铁,属于化学成就,但不是我国古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三大化学工艺; ③造纸是我国古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三大化学工艺; ④炼铜,属于化学成就,但不是我国古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三大化学工艺; ⑤烧瓷器是我国古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三大化学工艺; ⑥制青铜器,属于化学成就,但不是我国古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三大化学工艺; ⑦指南针的发明只涉及到物理变化,不属于化学工艺; ⑧制火药是我国古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三大化学工艺。 故③⑤⑧是我国古代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三大化学工艺。 故选:A 。 5.【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高粱酿酒、烟火燃放、铜门生锈都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 、高粱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 、水制冰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C 、烟火燃放,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 、铜门生锈,铜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 6.【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https://www.doczj.com/doc/9712156078.html, 江南汇教育网 版权所有 转载必究 https://www.doczj.com/doc/9712156078.html, 江南汇教育网 版权所有 转载必究 https://www.doczj.com/doc/9712156078.html, 江南汇教育网 版权所有 转载必究 https://www.doczj.com/doc/9712156078.html, 江南汇教育网 版权所有 转载必究 https://www.doczj.com/doc/9712156078.html, 江南汇教育网 版权所有 转载必究 https://www.doczj.com/doc/9712156078.html, 江南汇教育网

2019-2020年九年级(上)第一周周清化学试卷

2019-2020年九年级(上)第一周周清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 B.花生霉变 C.瓷碗破碎 D.火药爆炸 2.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3.下列有关蜡烛燃烧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观察到蜡烛燃烧产生明亮的火焰,火焰分三层 B.蜡烛熔化产生“烛泪” C.用燃着的火焰去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不能复燃 D.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4.一定会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是() A.食物变质 B.烧碱潮解 C.矿石粉碎 D.分离液态空气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氢气可用作燃料B.氮气作保护气 C.稀有气体可制成电光源 D.氧气用作医疗急救 6.端午粽飘香,下列制作粽子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清洗糯米 B.把肉切成小块 C.用粽叶包粽子 D.烧火煮粽子 二、填空题 7.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规律的科学. 8.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放入盛水的烧杯中,观察到该金属能与水剧烈反应,并放出热,本身熔化成银白色的小圆球,浮在水面上,根据以上叙述,推断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①硬度; ②熔点; ③密度; ④颜色. 9.如下图是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是一种白色 )以上信息中属于柠檬酸物理性质的是(写出两条)、. (2)小明想利用此种雪碧汽水和同学们进一步验证柠檬酸的酸性: ①小明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加入试管中,然后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发现石蕊试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他做出这种判断的依据是.

高三年级周周练安排说明

高三年级周周练安排说明 一、命题要求 1.由备课组长负责,认真组织命题。各学科要排定学期周周练命题安排表,按照教学计划,定好每次周周练的命题人、时间和内容。 2.周周练要覆盖一周的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可兼顾复习以前所学内容。试卷结构参照高考要求,要求选题精当,难度适中,以基础题、中档题为主,不出难题、偏题、怪题。答案准确,卷面不出错误,卷面信息清晰。 4.题型:选择题 题,填空题 题,解答题 题,……。 5.试卷要标注周周练考试字样,以及次数,使用时间,出题人等信息。 眉头格式形如: 苏州市第一中学高三数学周周练一 (2009.11.21 — 22) 命题人:××× 6.试卷须在当周规定时间前交文印室付印。发给学生的答案一并交印。在送文印室付印之前,先送教学处年级分管主任处签字,签字的作为留底。谁命题谁负责到文印室领取并发放至备课组教师,当周周五下午放学前由任课教师负责发放给学生。

二、阅卷要求 周一上午第一节课前,各班课代表收齐周周练递交到任课教师处,任课教师须当天完成批阅和登分,周二中午前以备课组为单位上传成绩。 1.由命题人在当周备课活动前,完成一份学生答卷分析简报,针对学生答题中存在问题,发现上周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薄弱之处,在下阶段教学及下次周周练中巩固强化。分析简报当周五前上交教学处分管主任。 2.任课教师对各班临界生的试卷认真分析,采取面谈或书面形式指导临界生及时掌握上周所学内容,力争段段清。 3.任课教师对连续二周不认真完成周周练的学生要及时与学生本人、班主任沟通,必要时请家长加强督促。 三、认真做好试卷讲评 1.一般安排在周二讲评,讲评时间不要过长。讲评要突出重点,讲清学生有疏漏的知识,并安排巩固性训练,真正落实好日日清、周周结。 2.每次讲评前,把周周练答案和评分标准发给学生参考。标准答案要标准。 四、保管要求 任课教师要指导、教育学生用好周周练,要把周周练按照顺序保管好,作为考试前的重要复习材料。任课教师要检查班级学生周周练的保管情况。学生周周练的保管和使用情况,将作为本学期教学常规检查的一个重要内容,(月考30%的题目来自周周练、而且以原题形式出现)。 五、学生练习要求 1.思想上提高认识 周周练是对上周知识点掌握的检测,目的是及时发现自己知识掌握不牢固,不熟练的地方,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环节,所以每个同学要认真对待。 2.保证练习的质量 A.将周周练当作正式考试一样对待,环境要保持安静。 B.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C.答题时不翻书,不查资料,不辅助其他存储工具。 D.书写清晰,答题步骤规范。 3.练后环节 A.老师讲评试卷时,仔细听讲、记录 B.将错题整理在错题本上。 C.将周周练试卷按学科顺序存入资料袋,作为每次考试前重要复习资料。

衢江区九年级化学周周清练习第二周

衢江区周周清练习第二周(碱的性质)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呈碱性的有() A.胃酸 B.蒸馏水 C.氢氧化钙溶液 D.食醋 2. 宇宙飞船内,用含氢氧化锂的过滤网除去宇航员呼出的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H+CO2=Li2CO3+x.则x的化学式为() A.H2 B.H2O C.O2 D.H2O2 3.下列物质能长期放置在敞口的容器中,质量变少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 B.大理石 C.浓硫酸 D.浓盐酸 4.用一种试剂鉴别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应选用的试剂是() A.氯化钡溶液 B.紫色石蕊试液 C.硫酸银溶液 D.无色酚酞试液 5.向下列物质的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能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是() A.KCl B.HCl C.FeCl3 D.CuSO4 6.在Ca(OH)2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A.CO2 B.CaO C.Cu(NO3)2 D.HCl 7.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A.某白色固体化合物溶于水,向所得到的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剂,溶液呈红色,证明白色固体化合物一定是碱 B.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氢氧化钠、氯化镁、硫酸铜、和硝酸钾四种溶液 D.把燃着的木条插入某瓶无色气体中,木条火焰熄灭,证明瓶中一定是二氧化碳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的水溶液中一定有氢离子 B.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C.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D.酸和碱发生的反应一定有水生成 9.如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关粒子之间反应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盐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氯离子 B.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C.两种溶液混合时,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了水分子 D.两种溶液混合时,钠离子与氯离子结合生成了氯化钠沉淀 10.如图所示,广口瓶中成有气体X,胶头滴管中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滴入瓶中振荡,一段时间后可见小气球Z膨胀.下表中的各组物质不出现上述现象的是 () X Y A. CO Ca(OH) 2 B. CO2 NaOH C. HCl Ba(OH) 2 D. SO2 NaOH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