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利益个人权利

公共利益个人权利

公共利益个人权利
公共利益个人权利

公共利益个人权利

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相互限制。社会生活中,利益主体的偏私性和追

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可能会带来违背公共道德、贫富过度分化、破

坏生态环境等有损公共利益的行为,因此应对个人权利进行一定限制。但公共利益有时也受制于个人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博登海默说,

公共利益是一种独立的利益形态,它并非所有社会成员利益的总和,

社会成员的利益有时与公共利益产生冲突,且不同成员间的利益也会

产生冲突,甚至侵害和危及到公共利益。1德国学者哈特穆特.毛雷尔说,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有时相互一致,有时相互冲突。2因此,如何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协调,不仅是一个法律实践问题,也是法

哲学中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一、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冲突的理论与实践

要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协调,首先应理解和把握公共利益与个

人权利的对立或冲突。目前,关于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相互冲突的理

论观点和实践形态主要有三种,即:“对立统一论”、“个人权利本

位论”和“公共利益本位论”。

1、对立统一论

对立统一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基本观点。马克思认为,在原始

公有制时期,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是一致的,随着整个社会分裂为市

民社会和政治国家两大领域,社会利益就分化为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

两大相对独立的体系,前者是特殊的私人利益关系的总和,后者是普

遍的“公共利益”的总和。按照国内学者的解释,公共利益是“由社

会总代表所代表的,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形式上或实质上的全体或大

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即统治阶级的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是

“单个社会成员所具有的各种利益,包括自身的特殊利益和所分享的

公共利益”,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3

(1)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如何对立?

马克思认为,在阶级社会,只有国家利益、个人利益和阶级利益,不

存有超阶级的公共利益,所谓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一致,不过是统治

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全体社会成

员的共同利益”而已,4因此,公共利益是一种虚构的利益,它和个人权利始终处于矛盾之中。他说:“正是因为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

的这种矛盾,公共利益才以国家的姿态而采取一种和实际利益脱离的

独立形式。”5根据马克思的论述,阶级社会中“各个个人所追求的仅仅是自己的特殊的、对他们来说是同他们的共同利益不相符合的利益”,“所以他们认为这种共同利益是‘异己的’,是‘不依赖’于

他们的,也就是说,这仍旧是一种特殊的‘独特’的普遍利益,或者

是他们本身应该在这种分离的界限里活动”;6另一方面,“这些特殊利益始终在真正的反对共同利益和虚幻的共同利益,这些特殊利益的

实际斗争使得以国家姿态出现的虚幻的‘普遍’利益对特殊利益进行

实际的干涉和约束成为必要”。7即:因为每个社会成员总是反对从自己的个人权利中分离出公共利益,总是希望从公共利益中多分得一部

分利益,公共利益和个人权利的对立和斗争就形成了。

恩格斯肯定阶级社会里“共同利益”的阶级性,认为统治阶级“只有

维护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利益,才能有自己的利益”,8但“在我们不得不生活于其中的、以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为基础的社会里,

同他人交往时表现纯粹人类感情的可能性,今天已经被破坏得差不多了”,9因此,所谓“共同利益”,其实就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他说:“社会创立一个机关来保护自己的共同利益,免遭内部和外部的侵犯。这种机关就是国家政权。它刚一产生,对社会来说就是独立的,而且

它愈是成为某个阶级的机关,愈是直接地实现这一阶级的统治,它就

愈加独立”;“国家一旦成了对社会的独立力量,马上就产生了新的

意识形态”。10由此,恩格斯否认普遍的、没有阶级区分的利益和情

感的存有,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他批判费尔巴

哈错误地将宗教归结为“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关系、心灵的关系”,认

为“过去这种关系是在现实的虚幻反映中寻找自己的真理,现在却直

接地而不是间接地在我和你之间的爱中寻找自己的真理了”。11他质

问道:“在古代的奴隶和奴隶主之间,在中世纪的农奴和领主之间,

难道谈得上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吗?被压迫阶级追求幸福的欲望不是

被冷酷无情地和‘因为正当理由’变成了统治阶级的这种欲望的牺牲

品吗?”12

列宁进一步阐述了利益的阶级性和斗争性质,认为“马克思主义给我

们指出了一条指导性的线索,使我们能在这种看来迷离混沌的状态中

发现规律性。这条线索就是阶级斗争的理论”,因此“只有把某一社

会或某几个社会的全体成员的意向的总和加以研究,才能对这些意向

的结果作出科学的判断”。13以阶级斗争理论为前提,列宁承认阶级

的共同利益,否认不同阶级的共同利益。他说:“一个社会中一部分

人的意向同另一部分人的意向相抵触,社会生活充满着矛盾,历史告

诉我们,各民族之间、各社会之间以及各民族、各社会内部经常进行

斗争。”14根据列宁的表述,即便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时代,阶级也是

始终存有的,因为“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阶级斗争并不消失,仅

仅采取了别的形式”,15这时候,如果“搬弄关于自由、平等和民主

的笼统词句,实际上等于盲目背诵那些反映着商品生产关系的概念”,如果“用这些笼统词句来解决无产阶级专政的具体任务,就无异完完

全全转到资产阶级的理论和原则立场上去”。16因此,不存有超阶级

的公共利益,在阶级社会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始终是对立的。

(2)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如何统一?

根据马克思的阐述,政治国家是人类历史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不

可能永久存有下去,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就是政治国家向市民社会的

回归,是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统一,这个过程就是“把靠社会供养

而又防碍社会自由发展的寄生赘瘤——‘国家’迄今所吞食的一切力

量归还给社会机体”。17同时,“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把它从

统治社会、压制社会的力量变成社会本身的生命力”,18其总体方向

是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逐渐融合,最后达到“每个人的自由是一切人

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大同世界。他说:“当政

治生活特别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力量的时候,它就竭力压制它的前提

——市民社会及其因素,使自己成为人的真实的、没有矛盾的类生活。但它只有同自己的生活条件发生暴力矛盾,宣布革命是不停顿的,才

能做到这一点。”19因此,在阶级社会,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并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消灭,在共产主义社会,

随着阶级的消亡,人和人的利益不是彼此对立而是趋于一致,“利益

的共同”才会成为基本原则。20恩格斯说,在所有的原始农业公社中,“一开始就存有着一定的共同利益”,21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国家

是整个社会的正式代表”,但是“说国家是这样的,这仅仅是说,它

是当时独自代表整个社会的那个阶级的国家”,而“当国家终于真正

成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时,它就使自己成为多余的了”,22因此,“国

家真正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所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即以社会的名义占

有生产资料,同时也是它作为国家所采取的最后一个独立行动”。23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恩格斯明确提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

对立和斗争在阶级社会始终存有,只有到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消除。列宁将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寄托于“社会主义公有制”,

认为“国家的消亡是必然的”,但“这个过程是长期的”,“它的长

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最高阶段的发展速度”,24只有“在人们已经十

分习惯于遵守公共生活的基本规则,他们的劳动生产率已经大大提升”,且他们“能够自愿地尽其所能来工作”的时候,国家才会完全

消亡。25苏维埃政权成立以后,列宁认为,俄国已基本实现了公私利

益的统一。1922年,他在写给司法人民委员库尔斯基的信中说:“我

们不承认任何‘私的东西’,在我们看来,经济领域的一切都属于公

法范围。”26

2、个人权利本位论

这种观点认为,在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矛盾冲突中,个人权利居于

主要地位。目前,这种观点又分为两种不同派别,即以个人权利为本位,一派承认公共利益的相对应地位,另一派不承认公共利益的存有。

(1)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承认公共利益的存有

这一派观点认为,个人权利不必让位于公共利益,其立论基础是人的

自私和自由本性。功利主义是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认为个人权利是

公共利益的基础,损害了个人权利也就损害了公共利益,实际上把个

人权利推到了至上的极端地位。此前,古典自由主义者亚当斯密提出,如果个人都去追求自己的利益,那么公共利益就可以最大化——经济

学家奥尔森将其归纳为“经济学第一定律”,即当一个个体只谋求他

或她自身的利益时,群体的理性结果会自动产生,因为私人平等交易

的时候,并未损害对方的利益,这种交易对双方都是有利的,而对第

三人也没有损害。但奥尔森认为,有时候第一定律是站不住脚的,因

为无论个体如何努力追求自己的利益,社会的理性结果最终不会自动

产生,只有依靠指路的手或适当的机构才能带来具有集体效率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经济学第二定律”,即私人利益之间也存有矛盾和冲突,并可能损害到公共利益。奥尔森因此提出一个“集体行动的困境”观点,认为除非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有强制或其他某些特

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

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27这实际

是个人权利本位的折射和反映,也是忽视社会公共利益的结果。

黑格尔说,市民社会是个人追逐私利的领域,是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

战场,并且也是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的舞台,因为“在市民社会中,每个人都以自身为目的,其他一切在他看来都是虚无”,“市民

社会的市民,就是私人,他们都把本身利益作为自己的目的”。28因

此主张用政治国家来控制市民社会。从现实情况看,提倡个人权利本

位论的主要是自由主义思想家,如美国经济学家阿尔钦认为,在现代

社会,人们必须对生产资料拥有可靠的、可以让渡的私有权,即国家

只要明确私人产权保护原则,私人就可以使财产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使财产在流转过程中的附加值得以实现。29哈耶克承认公共利益的优

先地位,但认为“只有在公共收益明显大于个人因正常期望受挫而蒙

受的损害的情形中,才能允许对私域予以上述必要的干预”。30罗尔

斯则提出,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这种不可侵

犯性即使以社会整体利益之名也不能逾越”,因此,“正义否认为了

一些人分享更大的利益而剥夺另一些人的自由是正当的,不承认很多

人享有的较大利益能绰绰有余地补偿强加于少数人的牺牲”。31

一些权利论者认为,在实践中,公共利益总是被利用的概念,各利益

群体总是试图利用公共利益的概念来使其自身利益合法化和正当化,

其“内涵常常被那些有着相关的自身利益,而且又握有话语权、能施

加其影响力的人界定”。美国学者皮文睿说,权利向利益这一词语转

化的结果通常有利于国家行为和侵犯个人的行为,但任何人都不能简

单地将多数人的利益转变为优于个人权利的集体的或团体的权利。32

罗金斯认为,因为公共政策包含着一种选择,并常常引起争论,所以

不得不以“公共利益”的名义来辩护。33夏勇教授提出,缺乏个别化

的利益,就缺乏对公权者享有权利的依据和基础,公权者就可以充分地、甚至随意地依据实有的或臆测的社会利益、公共利益对社会成员

享有支配和管制的权力。因此,如果公共利益、社会整体利益绝对包容、压倒个体利益——无论出于怎样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那么,个体便很难享有权利,因为这个时候,落实到个体的主要是以职

责和责分为表现形式的义务,与义务相对应的权利者则是通常作为公

共利益或社会利益代表者的公权者,34明确反对用公共利益之名行侵

害个人权利之实。

(2)以个人权利为本位,不承认公共利益的存有

这一派观点认为,个人权利是唯一的实在,公共利益仅仅一种“借口”而已,在实体上并不存有。古希腊的色拉西马可斯说,强者的利益就

是正义,即使这利益被公开宣布是“人人的利益”,实际上,强者

“不会明白宣布他们所说的正义其实是他们自己的利益”。35激进功

利主义提出,没有什么公共群体,有的仅仅原子式的个人的偶然的伫立,除了可以由私人利益相加所得出的利益之和,不存有什么公共利益,因为每个人都是经济人、市场人,每个人都会把所有己身之外的

一切换算成自我利益,传统的公共利益的观念仅仅一种浪漫主义的乌

托邦,一种借口,一种骗人的幌子而已。理性选择学派认为,政府也

是经济人,天生具有追求自身利益的倾向,所谓公共利益不过是政府

利益的遮羞布。他们认为,政府一旦形成,其内部的官僚和整个官僚

集团将会持续寻求自身的利益,如大量的寻租和腐败现象,已经彻底

打破了“政府无私”和“自动公益”的神话。缪勒说:“同样的人怎

么可能仅仅因为从经济市场转入政治市场之后就由求利的自利者转变

为‘大公无私’的利他者呢?这是绝不可能的事!”36熊彼特将国家

的主要任务归结为保护私有财产,认为“不存有什么全体人民能够同

意或通过理性论证的力量能够同意的被出色地决定的共同的幸福那样

的东西”,因为“对不同的个人或集团而言,共同的幸福势必意味着

不同的东西”,而只要一个社会存有着价值上的分歧,作出不同价值

选择的个人和集体势必具有不同的关于“共同幸福”的观念。37查尔

斯林布隆说,严格说来,人人共享的公共利益也许并不存有,存有的

仅仅各种各样的局部利益。38美国学者阿罗则明确宣称,凝结着共同

偏好的社会公共利益是不可能的。

3、公共利益本位论

这种观点认为,在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矛盾冲突中,公共利益居于

主要地位。根据公共利益在这一矛盾中的地位不同,公共利益本位论

也分为两种不同派别,一派认为公共利益居于绝对决定地位,一派认

为公共利益居于相对优先地位。

(1)公共利益决定论

这一派观点认为,公共利益高于一切,个人权利必须无条件让位于公

共利益。黑格尔最早从现代意义来界定“市民社会”的内涵,他系统

地阐述了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的对立——也就是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

的对立,并把市场经济条件所有权与契约规则、公共利益的冲突确定

为市民社会的核心内容。但黑格尔把国家看成是最后控制市民社会的

力量,认为市民社会只不过是国家自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因此,他虽然区分了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但在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谁决定

谁的问题上,却颠倒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我国,公共利益决定论在20

世纪中后期曾强烈地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并给国家可正当约

束权利提供了理论基础,即国家限制或克减个人权利“不单单是出于

绝对紧急状况的理由,还可出于为社会利益服务的任何理由”。39其理论模型是,国家利益就是公共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在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矛盾运动中,公共利益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占据着绝对支配地位。在公益问题上,因为片面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并且在公益行政上用权无度,程序恣意,忽视了对国家机关的有效规制和监督,而抽象性和政治性很强的“为人民服务”在具体公共事务中显得尤为空洞。

公共利益决定论在实践中是十分有害的,因为社会上的强力集团常常控制着舆论,他们解释着什么是公共利益,并将自己的价值判断说成是代表了整个社会。埃尔斯特认为,在权威主义体制下,政治活动的结果将不会包括那些与权力机构的利益相左的内容,这一点几乎是确定的。40托克茨基在评价前苏联的公有制时说,在一个政府是唯一顾主的国家里,反抗就等于慢慢饿死;“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个旧的原则,已由“不服从者不得食这个新的原则所代替。41在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借维护“公共利益”之名,行保护“商业利益”之实,肆意侵害公民个人权利。如在房地产开发中,“现在普遍的情况是,部分地方政府将原来就有居民的土地转让给开发商,开发商在这块土地上开发出高级住宅出售……这不是公共利益的需要,这是开发商利益的需要”,因此,“在‘为社会公共利益’的名义下,私权被剥夺了,增加的却是开发商的利润”。42在湖南嘉禾的城镇拆迁中,很多干部丢职,夫妻离婚,法院强制执行,公安局抓人,“简直成了人们常说的‘鬼子进村’”。但政府相关部门却告诉人们,这个拆迁建设项目,“是体现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龙头项目”,“充分体现了全县人民的意志和利益”。43如此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则公民权利何以保障?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几乎一切征地项目都搭乘“公共利益”的便车,各种经营活动也都是以公共利益的名义进行。根据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部门对各类建设项目用地调查,“征地项目不仅包括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工商业、房地产等经营性项目征地占到总量的22%,学校、企业用地也占到13%。东部某省会城市的项

目用地中,真正用于公共利益的不到10%,大量的是经营性用地”。44公共利益概念被滥用由此可见一斑。

(2)公共利益优先论

这一派观点认为,在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矛盾运动中,公共利益处

于相对优先地位。西塞罗说,公益是与私益相对立的,公益优于私益。洛克将公共利益看成是一种“特权”,是超越个人利益的。所谓特权,指“没有法律规定,为公众福利而自由裁量的权力”,即执行机关被

委以“没有法律规定,有时甚至是违反法律规定而依照自由裁量,为

公众谋福利的权力”。45洛克认为,当统治者为了公共利益行使特权时,这些活动不管以何种形式看待,都被认为是正义的事。在我国古代,儒家承认社会中存有私人利益,但私人利益并非属于个人而是属

于群体——家庭、世系或社会。按照孔子的观点,人生于社会之中,

不会单独发达,个人依赖于群体的和谐和力量。46因此,儒家一向轻

利重义,轻个体权利而重整体利益。“子罕言利”,在孔子看来,义

与利是区分君子与小人的试金石。他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

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

而国危矣。”在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问题上,还有一些类似观点:

《韩非子》曰,“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淮南子》称,“公

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朱子语类》云,“官无大小,凡事只有

一个公”。意思是,治理之道在于准确处理公私关系,即公正无私,

不徇私情,个人应该服从整体,私益应该服从公益。从思想史上看,

公益优先论贯穿于人类全部历史之中。

从现代国家法律实践看,公共利益总是处于被优先保护的地位。在英国,根据普通法,在公路上的任何地方集会“都是妨碍公共利益”的

行为,都可能被提起刑事控告;集会则意指“为讨论公共利益问题或

者为了表达对这些问题的意见”而举行的聚会。47在美国的司法判决中,公益征收的“公用的含义”也越来越宽泛。尤其是对外交往中,

当一项国会法令或行政行为侵害到个人权利而法院确实进行司法审查

时,法院会援用各种平衡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原则,结果通常是对

个人权利的贬损和对公共利益的夸大。对此,路易斯亨金说,在对外

交往事务方面,个人权利相对来说很少被提及,而公共利益未经有意

义的审查便被过分服从,其重要性也被夸大。48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知识产权协议》,知识产权为“私权”,其直接和主要目的旨在保

证个人权利的充分实现。但法律对知识产权的规制是考虑权利人和相

对人双方利益衡量,并在一定水准优先保护公共利益。在著名的南非

医药生产者协会诉南非政府的专利权案件中,法院查明南非政府关于《药品和相关物品控制修正案》大多数有争议的条款是基于世界知识

产权组织(WIPO)的法律文本草案制订的,是保障和维护公共利益的

行为,其时正值南非面临严重的公共健康危机,此间有40万人因无力

支付昂贵的治疗费用死于艾滋病。在这种背景下,在法院的压力下,

协会和39家跨国公司于2001年撤回了起诉,并自发降低药价,捐赠

相关药品。可见,在知识产权和公共利益的冲突对立中,公共利益居

于一定的优先地位。

二、如何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协调?

1、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协调的法理分析

(1)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相互制约

要理解和把握公共利益对个人权利的制约,不是否定私人利益与个人

权利,而是“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49哈耶克说:“如果所有的人发现根据某种互惠对等原则而使

特定群体的集体利益得到满足,对于他们来说,乃意味着一种大于他

们不得不为此承担的税赋的收益,那么只有在这种情形下,一种集体

利益才会成为一种普遍利益。”50同时,个人权利对公共利益亦具有

制约作用。社会生活中,利益的不平衡或冲突需要法律用公平和正义

作为价值判断加以调整,因为资源实质上是全社会的,其最终利用的

目的应该是为全社会的利益服务。科塞提出,权利冲突有益于社会,

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相互制约,也可以协调一致。他说:“冲突经常

充当社会关系的整合器。通过冲突,互相发泄敌意和发表不同的意见,

可以维护多元利益关系的作用。”51从法治观点看,法治的主要特点是“在承认和保护个体权利的前提下,通过设立、配置或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来谋求社会的有序发展”,52因此法治的基本目标应该是,确保个人权利、公共利益及各种权利关系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为此,政府不仅要积极提出公共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且有责任确保个人利益在实质上和程序上都与公共利益保持一致。根据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如果法律关系主体双方能真诚协商,积极参与对话,则二者之间就比较容易达成一致。德沃金反对以个人为中心的权利理论,也反对一般利益至上,强调对二者进行选择和折中,其结合点就是平等。因此,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协调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2)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相互依存

①公共利益离不开个人权利。托马斯.潘恩说:“公共利益不是一个与个人利益相对立的术语。”53在市场经济中,社会联系以物的联系为基础,这时的个体与整体、个体性与整体性、自由与秩序就成为并存的两个原则。根据黑格尔的阐述,市民社会的两个原则,一个是“普遍性形式”,一个是“具体的人作为特殊的人本身就是目的”,这两个原则并存,因此整体平衡不是以否定人的个性自由为前提,而是以个体的自由竞争和创新为前提。有学者认为,公共利益以个人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它不是凌驾于个人权利之上不能分解和还原的终极利益,而是存有于个人权利之中、由个人权利组成的派生的复合利益。这种利益,只有能够有助于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和发展时,才具有实际的意义,才是一种真正的利益。54从立法上看,法的普遍性决定了只有普遍性个体利益才能获得法律形式,个别化的个体利益因其不具有普遍意义而不为法律所许可。一般说来,法律对个体追求个别化利益的行为并不干涉,仅仅在它损害到其他人的正当需求时,法律才会对之加以限制。普遍性的个体利益在获得法律形式之后,便具有“公共利益”的性质,一旦某种“个人利益具有社会普遍性”,就会成为社会的公共利益而不仅仅是个人利益。因此,公共利益无法脱离

个人利益而存有,公共利益的实现依赖于个人权利的追求和实现,是

以肯定个人权利为前提的。

②个人权利离不开公共利益。首先,个人权利与社会公共利益并非完

全对立。庞德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某甲控诉某乙偷了他的手表,要

求归还原物,或给予相对应的赔偿。这时,某甲的主张是以维护个人

物质利益和私有财产权为基础的,但另一方面,这种要求也是与保障

所有权的社会利益、社会关系相一致的,因为某乙的行为既破坏了某

甲的私有财产权,也破坏了社会公共秩序,因此,当某甲通过控告使

检察官对某乙提起公诉时,某甲的主张就是以保障所有权的社会公共

利益的名义提出的。55正如凯尔森所说:“维护私人利益也是合乎公

共利益的。如果不然的话,私法的适用也不至于托付国家机关。”56

其次,个人利益的实现不能完全脱离公共利益。没有脱离个人的抽象

的社会,也不存有超越所有个人利益之上的抽象的公共利益,个人利

益与公共利益是统一不可分的,犹如百川之于大海,独木之于森林。

马克思说:“共同利益就是自私利益的交换,一般利益就是各种自私

利益的一般性”,“共同利益恰恰只存有于双方、多方以及存有于各

方的独立之中”。57根据阿玛蒂亚.森的分析,阿罗“不可能定理”只证明了在决策信息缺乏情况下公共利益的不可能性,随着个人获得信

息的增加,人们对持续获益的途径会有更清楚的理解,达到社会理性

选择的可能性也会持续增加,因此,只有顾及到他人的需要、偏好才

能很好地实现个人利益,只有利他因素成为经济理性的应有之义,个

人利益与公共利益之间的理论通道才能被打通。可见,国家和社会的

生存发展依赖于个体成员的生存发展,如果没有私人利益和个体权利,不仅众多的个人无法生存,社会的生存发展也不可能。同样,个体的

存有依赖于社会和国家,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在一定水准是满足社会

成员发展需要的利益。

2、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协调的制度构建

如何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协调,这又是一个“言人人殊”

的问题。古典自由主义者斯密承认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不可分割的内

在一致性,但他没有回答和解决公共利益的形成机制问题,而是使用“自动”的概念来解释个人权利之间可能发生的冲突。也有学者从道德、制度、习俗文化等来讨论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协调问题。本文

认为,在公共利益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协调中,道德、制度、

习俗文化等的作用仅仅一个方面,更主要是提供立法、行政和司法保障,因为“在较为具体的层面,公共利益的界定属于一个宪法分权问题,是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共同分享的”。58

(1)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协调的立法保障

①必要性分析。RaymondMarks说,公共利益并不是一种“一致同意”,而是一种利益平衡,政策产生于社会的利益总和,实际上大多数是私

人利益,这些私人利益必需为了公共利益而相互平衡,故法律规制需

要考虑现在的消费者利益和未来的、潜在的消费者利益,公共利益并

非必然代表实质意义的平等。米尔斯在《权力精英》中描述了美国利

益集团的一些运作情况,发现美国少数的权力精英以其狭隘的政治经

济利益左右政府的重大决策,而一般大众,特别是穷人、黑人等的权

益被忽视。因此,在本质充满冲突的情况下,要达成一致,唯一的办

法就是找到一种自然的突出的结果,即所谓托马斯谢林点。在立法体

制上,森斯坦提出,分权制可以减少议员们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是公共

利益的可能性,因此一项义务的设定或一种利益的差别分配必须从公

益的角度看是站得住脚的,立法必须能在某种水准上表明它是对某种

公共价值的回应,而不是赤裸裸的利益集团的交易。在森斯坦看来,

立法不是一种人们企图满足其消费选择的过程,献身于公众利益而不

是追求个人利益被理解为公民美德,是政治参与的生命渊源。他说,

如果宗教脱离政治,那派系就不大可能围绕一个特定的问题结合起来,人们能够“为公共利益进行审议或达成相互都能接受的和解的可能性”就增加了。59我国学者韩大元认为,为了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公共

利益的不确定性,“需要在宪法文本的范围内,合理地寻找各种利益

相互协调的机制,既要强化公共利益的正当性,又要强化对个人利益

的保护力度,使两者在协调中发展”。60目前,通过立法促进和保障

公共利益已成为世界潮流。在美国,平衡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被视为

“宪法要求”。61法律实证主义者凯尔森甚至认为,只有将国家目的予以法制化,才能完成“承认其为公益的过程”,而所谓公益必须获得国家承认之后“方有公益之价值”。62因此,整个法律制度不过是“公益之明文规定”而已。63

②现实性分析。从现实情况看,各国普遍赋予立法、司法、行政组织基于公共利益的裁量权,并使公共利益成为国家权力限制公民个人权利的合法性基础。在英语中,与服从公共利益关联的政府征收私人财产的权力被称为“eminentdomain”,字面意思为“极地”。该词由17世纪法学家格老秀斯最早提出,相当于德国法上的“高权”,即至上权力。《牛津法律大辞典》将“eminentdomain”直接译为“国家征用权”,认为它是“国家固有的、强制将私人财产用于公共目的的权力”,是主权国家固有的权力,给予“合理补偿”是使它“与单纯的没收相区别”,64即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相协调的结果。1879年法国《人和公民权利宣言》第17条规定: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需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1804年《法国民法典》重申权利宣言原则,并扩大公用征收适用范围,规定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但因公用且受公正并事前的补偿不在此限。1791年,美国宪法修正案第5条规定:非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非有公正补偿,私有财产不得征为公用。目前,很多国家宪法对征收征用问题都作了类似规定。不仅如此,为了促进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协调发展,很多国家在程序上对“公共利益”目标的实现做了进一步规定,目的是为了限制政府获得私人财产的能力,抵制个人财产因为政府的专断或者不公正行为而丧失,因为人们就程序问题而非目的达成共识是理解和把握公共利益的较好的一种方法,这样有助于每个人都能从中获益,最终有利于公共利益的实现。

(2)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协调的行政保障

①行政保障的法理分析。亨廷顿认为,政治制度是政治组织与程序获得价值和稳定性的过程,是道德一致性与共同利益在行为上的表现。

根据亨廷顿的表述,政治制度是共同体为了调节利益冲突,维护和增

进公共利益而演化出来的一个工具。他说:“制度的利益与公共的利

益是一致的”,“创造公共制度的能力,也就是创造公共利益的能力”,“公共利益就是公共制度的利益”。65现代社群主义者以社群

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强调社群对于自我和个人的优先性,注重普遍

的善和公共利益,倡导从“权利政治”转向“公益政治”。他们认为,个人的自由选择能力与各种个人利益都离不开个人所在的群体,只有

公共利益的实现才能使个人利益得到最广泛的实现,个人利益寓于公

共利益之中,这是人类社会生活之所以必要和可能的前提,也是现代

政治生活的基石。行政学家盖伊彼得斯曾提出一个“市场式政府”和“参与式政府”的概念,认为“参与式政府”取代“市场式政府”已

成为现代公共行政改革的主流,即它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将民主、公民权和公共利益的价值观重新肯定为公共行政的卓越价值观,

其行为是以公共利益为导向,而不是以经济利益为导向,所要达到的

公共目标也不能进入市场进行交易。66可见,政府的主要目标在于实

现公益利益,这是由政府的公共特性决定的。尽管政府本身有一定的

利益存有,其主要职责是对全体社会成员负责,而不是把政府利益置

于公共利益之上。正如夏勇教授所说:“市场经济仅仅市场经济,市

场仅仅社会生产生活的一个方面,市场法则在国家管理和社会生活中

的作用必须严格限制在特定的范围之内,不能允许市场的利润法则践

踏社会的道德法则,侵害社会公益”。67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政

府并不是公共利益唯一的提供者,其提供者是多元的,非政府组织和

公民同样可以促进和维护公共利益。

②行政保障的基本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公益优先原则。所谓公益优先,是政府运用公权力对自由竞争导致的损害公益的结果进行矫正,使公

共利益与个人权利协调发展。利益集团多元主义试图用利益集团间冲

突后形成的妥协取代开明的和蕴藏公共精神的政策,尽管这种充满斗

争和变数的利益竞争与妥协会使现有利益格局发生某些变化,其实质

是“将公共利益简化为既得利益格局的重复演变”,使社会弱者和被

边缘化群体的利益注定被这种“公共利益”的游戏规则所淘汰。68因

此,国家需要对公共利益适度倾斜,以实现对失衡的利益关系的必要修复。第二个原则是利益平衡原则。毛甘说,如果不考虑国民的私人利益,就不可能界定公共利益,政府的主要目标是使被统治者和统治者、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保持适当的利益认同,而不是积极地和野心勃勃地去培养国民的智慧与道德美德。路易斯亨金确立的“平衡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原则是:政府在行使任何权力时,都应把个人意见、个人生命、自由和财产等考虑进去,但“有时公共利益可能会高于个人权利”;另一方面,有些权利是根本的或优先的,只有公认的紧迫性公共利益才能凌驾其上,“如果这种平衡的达到乃是通过忽视个人权利或者过分强调‘公共利益’来实现的话,那么我们就违背了我们对忠于诸宪政原则的允诺”。69因此主张对公共事务和对外政策中公共利益的条件进行适当限制。可见,利益平衡原则不是对个人权利的单方限制,也包括对公共利益的适当限制,使二者能够依据公正、正义原则协调发展。台湾学者城仲模认为,个人权利服从公共利益的条件是“公益所必需”。何谓公益所必需?他说,首先应确定由国家所保护的该项利益为“公共利益”,且能促成该公益的实现;其次要对“必要性”加以审查,即在多数可达成公益的手段中,所选择的手段是侵害水准最小的;第三,所侵害的利益与欲保护的公益之间,要合乎一定的比例。70总之,在民主社会里,当我们处理利益关系时,效率和生产率等价值观念固然极为重要,但应被置于公正、公平和公共利益这一更广泛的框架体系之中。

(3)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协调的司法保障

①司法保障的地位。赞恩说:“司法权只有一个利益,就是在公众利益和公民权利间保持公正的平衡,无论其社会地位高低,也无论他是有权势还是平民百姓。”71本文认为,司法权是公共利益实现、也是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协调的最后保障,因立法者只能对公共利益做出概括性规定,具体的判断标准由行政机关来行使,惟有出现纠纷和冲突时,法院才予介入,对两造各执的理由进行判断。普布利乌斯说,在缺乏发动起来的、有品德的公民群体的情况下,无法保证宪法机器一定会产生符合公益的“过得去”的结果,那种所谓“开明的政治家

将能够调整这些冲突的利益并使其都从属于公众利益”,无疑是一句

空话,即司法审查制度“不是试图限制人民”,它的任务是“防止在

常规政治下滥用人民的名义”,72是对政府的最后监督。在普布利乌

斯看来,好的生活是政治生活,但只有司法机关才能成为公共利益的

最终决定力量。我国学者袁曙宏认为,如果行政机关仅仅以公共利益

的名义而不能提供充分的法律依据来证明其所实施的限制或剥夺公民

财产权的行为是合法的,则该种行为应被认定为违法和无效。73事实上,一般国家都将公共利益的最终确认权交给了司法机关,有的国家

如法国还专门成立了审查公益目的的公共征收法庭和公用征收法官。

在美国,法院通常赋予公共利益以“压倒性的重要性”,但在这样的

平衡中,“最高法院对个人权利或公共利益并没有提供任何衡量的标准”。74路易斯.亨金说,保持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相平衡原则的确立,是权利扩展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结果,以“决定个人自由与公共利益的

各自范围”,尽管法院对相关经济和社会规则限制了个人自由的指责“不以为然”,“但我们同立宪者一样,在原则上都认为所有政府行

为都必须要能够被解释成是为了实现某种公共目的的合理手段”。75

可见,公共利益保障的终局性正是司法权威在实践中的体现和反映。

②司法保障的途径。公共利益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协调的司法

途径主要有司法审查、行政诉讼、刑事和普通民事诉讼等。这里主要

介绍公益诉讼在公益保障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本质上看,公益诉讼是

普通民事诉讼的一种,它源于罗马法,是相对于私益诉讼而言的。罗

马法中最早将诉讼分为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两种,规定私益诉讼的产

生必须基于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自己的或由自己保护的合法民事权

利受到侵害为前提,而公益诉讼则是为了保障公众的公共利益,不论

市民或法人组织都可以提起。76意大利罗马法学家彭梵得说:“人们

称那些为维护公共利益而设置的罚金诉讼为民众诉讼,任何市民均有

权提起它。”77根据罗马市民法规定,公益诉讼由担任国家公职的人

代表国家行使诉权,考虑到公职人员的数量有限及其积极性问题,在

具有造法效力的大法官赦令中,又规定具有公民权的罗马市民可以自

己的名义向法庭提起基于公共利益的诉讼,赋予公民以公益诉权。众

所周知,罗马法的精神和精髓已深深融入现代西方法制之中。沿袭这

一法律传统,世界上很多国家主张赋予私人、团体或国家机关以提起

公益诉讼的权利,不强调适格理论,即原告为了获得成为当事人的资格,必须证明其直接利害关系受到侵害。在英国,法律规定可以由法

务长官代表公众提起诉讼,以倡导公众权利,阻止公共性不正当行为,而法务长官也是唯一有权代表公众提起公益诉讼之人。78在法国和德国,立法机关在法律中赋予民间团体提起公益诉讼的资格。美国的公

益诉讼又称民众诉讼,是指当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法律允许无直接

利害关系人为维护公共利益向法院提起诉讼。从1863年的《反欺骗政

府法》到后来的《谢尔曼反托拉斯法案》和《克莱顿法》,都可以看

到公益诉讼的身影。目前,美国各州及联邦制定法中明文规定可以在

广泛范围内采用民众诉讼。如1970年密歇根州环境保护法中允许个人

即使没有证据证明自己受到环境污染并在某种水准上利益受损,也可

以提起诉讼。不久,联邦政府修改了《纯净大气法》、《水质污染管

制法》等法规,重申违反其中的重要规定和基准,原告没有必要证明

自己受到违法行为直接侵害。因此,作为一项制度,公益诉讼已为世

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并在实践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公共利益个人权利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及其对策

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及其对策
[大] [中] [小] 一、理论界定 “公共物品”这一概念首先由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于 1919 年在其博士论文《公平税收》一文 中正式提出的。而再次正式使用此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他认为公共物品具有两个特 征:非排他性和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布坎南在《民主进程中的公共财政》一书中也强调了公共物 品的显著特征就在于它的不可分性和排他性。斯蒂格利茨在《经济学》中也指出“公共物品是这 样一种物品,在增加一个人对它分享时,并不导致成本的增长(它们的消费是非竞争性的),而 排除任何个人对它的分享都要花费巨大成本(它们是非排他性的)。”除此之外,他还指出,有 些公共物品在消费时会产生拥挤性,如道路、公园在消费者达到一定人数时就具有拥挤性。 (一)城市公共物品定义 关于城市公共物品的定义,几乎每个学者都有不同的表述,但是就其本质来看,他们的观点 又都具有一致性,只是在侧重点方面存在某些差异。比如,邢福俊认为,所谓城市公共物品,是 指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保证城市居民的健康和人身安全为前提,为城市化社会进 步和发展所提供的城市内部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我们可以根据各位学者对城市公共物品的定义,把本文的城市公共物品界定为:是指以实现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保证城市居民的健康和人身安全为前提,为城市化社会进步和发展 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它包括地方教育、公安、消防、公路、桥梁、航空设施、公共交 通、供水、废水处理、内河航道、港口、水源、固体废弃物与有害废弃物的处置设施、公共建筑 与庭院、通讯系统等等。可以说,城市公共物品是一个城市得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城市经济 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城市公共物品城市特征 通常来说,公共物品具有以下特征: 一般特征即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和不可分割性。城市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指对于一种纯粹 公共物品来说,任何一个人为了消费而实际可以支配的公共物品的数量就是该公共物品的总量。 特殊性即空间性。城市公共物品的空间性是指这种公共物品尽管对于新来的居民无需耗费更多的 成本便可以获得其收益,然而这种收益却局限在一个社区中,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在这个地区 内的居民可以受益,而不在这个地域内的居民则不受益。 二、城市公共物品供给现状 (一)主体选择单一 一般来说在市场经济中,市场能够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和一般性作用,但市场调节对治安设 施、环境与卫生设施、防洪防灾设施、文化设施等公共物品却往往鞭长莫及,由于公共物品的外 部性,通过市场机制无法满足社会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其结果直接表现为市场失灵,通过政府供 应公共物品以弥补市场失灵。因此,提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便成为城市政府配置资源职能的主 要内容。 (二)城市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不足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 在新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就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而言,经历了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到八十年代初期是第一阶段,在这个时间段里,集体利益绝对高于个人利益,为了国家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可以无条件地牺牲;八十年代至今是第二阶段,在这三十多年里,随着中国的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使得个人利益的地位迅速放大、提高,甚至超越了集体利益。随着个性更加彰显的80后、90后逐步走上工作岗位,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日益凸显,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做出正确引导,已经成为基层组织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 一、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两者并不矛盾。集体、社会、国家,都是由一个个的人组成的,简单做个定义,集体就是为了共同的目标,或者因为共同的利益而组合成的人的团体。在集体内部,个人的目标,或者说个人的利益是基本保持一致的,个人的目标集中起来,就形成了集体的发展目标。但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只能够做到大部分重合,双方只能够做到主要目标一致,任何一个集体,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满足每个成员的个人利益。个人和集体之间就是一个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例如某一公司,所有成员的目的就是维护公司的正常运营,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获得更多的社会财富。在这个问题上,老板和员工的目的是一致的。但是,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老板希望利用最小的工资付出,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而员工希望依靠合理的劳动,获得最大的工资回报。在这个问题上,两者之间又是矛盾的。作为矛盾的双方,老板和员工之间必须通过不断的斗争和妥协,形成动态的平衡。双方在动态的平衡中,为了共同的利益而努力,维持公司正常运转,实现双赢。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 个人和集体之间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个人利益和集体集体之间存在矛盾。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矛盾的解决,并不是通过单独一方的妥协牺牲完成的。 二、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处理方法 1、在大是大非面前,个人利益必须绝对服从集体利益。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如果不牺牲这种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就无法实现,这时,必须牺牲个人利益,实现集体利益,这种牺牲是光荣的也是必要的。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备受列强欺凌,在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无数中华儿女弃小家而顾国家,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复兴抛头颅,撒热血,这些先烈就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弃了自己的一切个人利益,乃至生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人民就无法安居乐业,个人利益根本无法实现。只有牺牲个人利益,换取国家、集体利益的实现,才能使更多的人实现个人利益,因此,在涉及到国家、社会重大利益的情况下,个人利益必须无条件地服从集体利益。 2、在维护集体利益的同时,必须保护个人利益。 个人利益是不能被无条件牺牲掉的。在集体内部,每个人为了集体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在发生矛盾时,个人可以做出适当的牺牲。但是集体就是为了集体成员的共同目标或者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团体,如果个人利益被过分牺牲,或者集体内部的大部分个人利益被牺牲,那么集体的共同目标已经改变,共同的利益受到损伤。没有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和奋斗方向,集体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同样的例子,在一个公司内部,老板如果无限制地压缩员工工资,或者不能给员工一个安心、稳定的工作环境,员工一定会降低工作的努力程度,或者选择离开,这样的公司最后的结局这能是破产。唇亡齿寒,无限制地消费个人利益之后,集体利益已经失去了实现的价值和基础。 3、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实现,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 在现阶段,我们提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同时作为基层组织,我们必须保护好每位

公共政策与公共利益

论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 摘要:作者从分析公共政策的本质出发,提出必须坚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同时对何谓公共利益进行了简单阐述,并分析了政府利益对公共利益的影响。最后认为要有效地保证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必须建立有效政府,正确处理各种利益间的关系,强化组织建设并制定相应的法规制度等。 关键词:公共政策;公共利益 一、公共政策的本质及其公共利益取向 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从其政治系统分析理论出发,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换言之,“一项政策的实质在于通过那项政策不让一部分人享有某些东西而允许另一部分人占有它们”。这一定义突出了3个思想:1.制定公共政策是为了价值分配;2.分配的范围是全社会;3.分配的影响力具有权威性。很显然,这种理解是从政治学原理的角度出发,强调的是公共政策的分配功能。 这里关于“价值”的理解是最宽泛的,它包括了一切有用的资源。但由于“价值”这一概念本身就是比较含糊的,因此“为免于对‘价值’一词有宽泛的理解,同时又能突出公共政策的本质,不如把‘价值’改为‘利益’”。即公共政策的本质就是社会利益的集中反映。 对于公共政策的利益取向问题,一般有三种观点:第一是公共利益取向,即认为公共政策应代表公共利益;第二是团体利益取向,即认为公共政策是各个利益集团相互斗争、妥协的产物;第三则是个人利益取向。 那么公共政策究竟应该致力于哪种利益呢?安德森认为,“政府的任务就在于增进和服务公共利益”。凯尔曼也指出:“政府的功能之一,就是用公共精神教育人,更多地发挥人的主动性,使公共精神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占优势。”有人认为公共政策过程,就是政府针对从利益觉醒到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从利益差距的扩大到新的利益矛盾的产生,不断来调整现实利益关系,实现公平分配以及努力增进公共利益的过程。还有人认为作为政府管理社会的基本制度规范,公共政策的存在象其他一切构成相互依存社会关系的公共规范一样,其对社会的凝聚和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有赖于其对社会公共利益的满足和实现。如果说政策是联结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辩论(doc 11页)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辩论(doc 11页)

所谓个人利益,就是人们在发展社会整体利益的过程中,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所获取的维持个人生活和工作需要的正当的物质文化利益。马克思主义从不否认正当的个人利益,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关。” 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主义”的目标就是“把社会组成这样:使每一个成员都能自由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新社会个人发展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确立“有个性的个人”,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还认为,任何个人利益的实现都离不开一定的生产力发 展水平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这一客观基础。如果抛开这个现实基础,只讲所谓的“自我”,只能是导致唯心主义的“唯我论”。 事实上,集体利益作为一定社会成员利益的集合,本质上是每个成员利益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在现实生活中,不管个人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从这个角度讲,任何个人都离不开社会和集体。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个人在社会和集体中的活动,既是为了他人,也是为

了自己,他提供给集体和社会的价值越大,自身的发展和进步就越快,个人价值和利益实现的程度也就越高。这就启示我们,在选择和确立个人价值目标时,必须考虑到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统筹兼顾。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邓小平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 持人:各位来宾,各位观众,欢迎观赏由新加坡新传媒集团,和中国中央电视台联合主办的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二场,感谢各位的光临。今天的优胜队伍将进入大决赛,同中国武汉大学队碰头,争夺冠军宝座。那马上给您介绍今天的参赛双方,首先坐在我右手边的是来自加拿大温莎大学队,他们的四位辩手分别是一辩解意,电脑科学系三年级;二辩纪宝娟,教育系说是研究所;三辩叶斌,化学系硕士研究生;四辩王筱青,工商管理硕士二年级。那坐在我左手边的是反方马来亚大学队,他们的四位队员分别是一辩陈锦添,土木工程系二年级,二辩陈勋亮,电器工程系二年级,三辩陈政弘电器工程系三年级,和四辩胡渐彪,中文系四年级。今天的评判团成员共有五位,我来一一的给你们介绍,他们是徐廷芳律师,徐律师是本届大会的常驻评判之一;教育工作者赵令茂先生,赵先生也是大会的常驻评判,他也曾经是新加坡大专辩论会的最佳辩论员;时事评论家钟志邦博士;教育及历史学者魏维贤博士,以及专栏作家罗伊菲女士。 各位观众,今天的这场比赛作为正方温莎大学队的辩论立场是,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可以两全,而作为反方马来亚大学队的辩论立场是,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不可以两全。好,现在我宣布2001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半决赛第二场正式开始。 首先我们有请正方的一辩解意同学发言,时间是三分钟。 解意: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各位评审,朋友们,大家好!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我们都会发现,人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最本质的东西——利益,人的一生在不停的奋斗以获得利益,社会也因此得到了整体的发展和进步,这恰好证明了我方今天所坚持的观点,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可以两全。首先让我们对今天的命题进行一下仔细的分析,利益,是人们的欲望和需求的满足。群体是许多个人组成的整体,群体利益则反映着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的个人利益,两全,说的是双方的利益都可以得到保全,这里并不是说双方的利益都要完美无穷,也并不是说要同时实现,而是一种过程和趋势,可以是一种或然性,代表着或许可能,并不是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条件下都曾经也必然是如此的,其次,利益是多层次的,它有大有小,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一个人他为了获得大的利益,而放弃小的利益,你们能说他没有得到利益吗?利益有的是低层次的,有的是高层次的。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一个人为了理想和信念的实现,而在其它方面忍受一些痛苦,你能断定他能够获得更高层次的利益吗?最后,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有社会性的,任何一个个人都是社会群体的一员,个人利益的实现从来离不开社会群体的保障,违反法律,违反道德,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在有些人看来,也许暂时可以获得一己之利,但是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终将受到群体的唾弃和法律的制裁,到头来是得不偿失,损害群体利益,最终是损害了个人更多的利益,只能说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两不全,不过对方辩友,两不全可无法证实你们今天所说的不可以两全啊。综上,我方认为,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可以两全,下面我倒想洗耳恭听对方辩友如何告诉我们,如果个人利益,群体利益不可以两全的话,我们的社会又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呢?谢谢! 主持人:谢谢解意同学,下来我们请反方一辩陈锦添同学表明立场,时间是三分钟。请!

政府利益分析说

政府利益分析说 [摘要]柯里的“政府利益分析说”是现代冲突法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主张之一。本文从介绍该学说的基本内容入手,讨论什么是政府利益以及政府利益分析说的来源和主要内容。进一步从案例图克诉洛佩兹案中分析政府利益分析说的适用问题。我国国际私法应该借鉴该学说的精华,同时尽量避免其不足,优化我国的冲突规则。 [关键词]政府利益分析;国际私法;冲突规则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法学界对传统的冲突法理论和制度进行了猛烈地抨击,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被称之为美国的冲突法革命。这些新理论具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征,即以政策作为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其中提出政府利益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法学教授布雷纳德·柯里。他在1963年出版的《冲突法论文集》中提出了政府利益说。他极力反对通过冲突规范来选择法律,而主张政府的利益是适用法律的唯一标准。他反对传统的冲突法制度,把不同国家的法律冲突看作是不同国家利益的冲突。在解决法律冲突时,法院首先要查明哪个国家对此案件有利益,然后就适用对此享有利益的国家的法律。 政府利益分析说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20世纪50、60年代,芝加哥大学和杜克大学法学教授柯里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系统的阐述了其政府利益分析说。(一)首先阐述政府的利益。柯里认为,一州如果与案件有足够的联系,致使适用其本州的法律有助于增进该法律的目的或者政策时,该州即具有在涉外案件中适用其法律上的利益。因此,在认定一州是否具有适用其法律的利益时,应当考虑案件的涉外因素、有关法律以及法律下隐藏的政策,一般情况下,法院地的利益应当优先于其他州的法律。(二)其次论述虚假冲突和真实的冲突。在一个案件中,“虚假冲突”是指没有政府利益的冲突,而且这一事实可以被用来明确案件中法律适用问题,然而依照柯里的观点,虚假冲突案件往往也会导致法院地法的适用,因为法院大多会认为本地具有利益,从而忽略外州的利益。柯里还认为,与案件有关的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州在适用其法律方面均有利益时,即为真实冲突,解决这种冲突的方法就是适用法院地法。[1]因为在真实冲突的情形下,法院没有理由适用别的州的法律,援用本州法律可以推动本州政策的实现。 [2]在真正的冲突状态下,即两个州的法律都可以适用于案件,而且各州都具有适用本州法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柯里认为法院不应该衡量各州的利益,而是直接适用本州法。在虚假的冲突下,仅有一州具有政府利益,即仅有一州的政策因适用本州法而有所增进,应该适用利益州的法律作为准据法,否则有可能损害本州利益又无益于其他州的利益。在这两种冲突的条件下,均应该适用本州的法律,这样可以使政府利益最大化,更好的保护公民的利益。 柯里的政府利益分析说将其法律选择方法归纳如下:1.法院被要求适用不同于法院地法的外州法时,法院就应该审查这一法律所体现的政策,以及有关州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实现途径分析_郑克岭

第33卷第2期大庆师范学院学报Vol.33No.2 2013年3月JOURNAL OF DAQING NORMAL UNIVERSITY March,2013 □经济与管理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实现途径分析 郑克岭,颜冰,王威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摘要:促进中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发展,提高公共物品供给的效率和公平离不开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和壮大。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不仅需要政府方面的政策引导与改革,以及来自社会方面的监督与倡议,同时也需要非政府组织自身的完善。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公共物品;物品供给 作者简介:郑克岭(1964-),男,黑龙江克山人,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政治学、政府经济学研究。 基金项目:2012年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模式研究”(12522003)。 中图分类号:C91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063(2013)02-0030-04收稿日期:2012-12-15 从霍布斯在1657年发表的《利维坦》中提出“公共物品供给”这一概念开始,这一问题逐渐引起广泛关注,而“公共物品由谁供给、在多大程度上供给才能达到公共物品供给的均衡”一直是学术界的研究焦点。笔者试图从公共物品供给的模式以及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条件出发,探寻其实现的路径。 一、公共物品供给的三种模式 从世界各国公共物品供给的实践来看,公共物品供给方式主要包括政府供给、市场供给及非政府组织(NGO)供给三种,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的原因,形成了公共物品政府一元化的单一供给模式。事实上,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成熟,为适应社会公众对公共物品需求的多样性、复合性的需要,供给主体的单一性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公共物品的单一供给正被混合供给所取代,即从政府一元化供给模式向政府、私营部门和非营利部门共同参与的多主体、多中心的多元化供给模式转变。 我国对于公共物品供给主体的选择一直是一个被动选择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基本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求,政府被期望提供数量更多、种类更多元、质量更高的公共物品。但是,政府财力有限,没有能力完成日益增长的供给任务,急需第三种力量介入。由于非政府组织同政府组织一样具有公益性,其参与公共物品供给就成为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政府组织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和政治文明的建设还不完善,公民社会的发展也刚刚起步,以至非政府组织在中国的发展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从总体上说,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是相对滞后的。因此,在公共物品供给方面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首先要解决的仍然是如何发展和壮大我国非政府组织的问题。 二、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条件分析 1.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物品供给的有利条件 (1)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政府组织得到了快速发展,这跟社会需求的增大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宽松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1]。 第一,扩大的社会需求。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均迅速提高,对公共物品

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不能两全 结辩

结辩 谢谢主席 首先感谢对方辩友为了绝大多数队伍能够方便参赛的群体利益,牺牲了个人利益,从东山院区千里迢迢来到院本部参加比赛,不过还是请允许我指出对方辩友存在的几点谬误: 第一,把社会利益看作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的量的累加,但是如果每个人都避祸趋福,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我们的社会就会变成一个利欲熏心的社会,这显然不可能是一个群体利益最大化的社会。 中国有个美丽的成语叫“两全其美”,可惜今天很遗憾的告诉对方辩友,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可以“齐美”,难以“两全”。诚然,社会发展会让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但是绝不是两者最大化的结果,而是两者妥协,互相补偿的结果,比如集体拆迁的拆迁费,员工加班的加班费,这绝不是两全,而是妥协。 第二,对方存在几个概念混淆 不劳而获 对方辩友的“利己主义者”和“利他主义者”概念混淆,在对方辩友眼中,不过是谁都只是为了个人利益在奋斗,那我就不明白了,难道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原始社会包办婚姻不幸福? 下面总结下我方观点,我方认为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不能两全主要由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所决定。全球资源有限这决定了生产资料的受限,要么少数人占据了多数的资源,要么资源平均分配,而这二者显然不可能同时实现。其次,现有社会生产关系,或者说社会分工并非是完全自愿的,各位来到中山医工作,不单是你选择了中山医,更是中山医选择了你。马列全集中有这样一句话: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的,而是自发的,私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就有分裂。历史上有无数的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 如果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可以两全,林则徐为什么要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如果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可以两全,林觉民为什么要对他的妻子说“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当然,今天我们说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不能两全,不是我们没有理想、太悲观,而是只有我们认清这一点,我们才不会盲目认为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可以两全,从而忽视群体中的个人利益,我们才不会重蹈人民公社大锅饭的覆辙,正是认清这一点,我们的人大代表才提出土地流转必须征得农民同意,同时,也正是认清这一点,我们才会在社会需要的时候,牺牲小我,成全大我,也只有认清这一点,我们才会努力在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而只有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利益关系,我们才能在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的道路上走得更稳,走得更好!

法律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有效途径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615214647.html, 法律: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有效途径作者:解道赟 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4期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开展,城中村改造这个“民心工程”也被提到了市城市建设规划的日程上来,云南省昆明市也不例外。但随着城中村改造项目的逐步进行,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对立与矛盾也逐步显现,本文主要从法律、法规通过对云南省昆明市的城中村改造项目进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完善法律、法规是平衡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法律;平衡;公共利益;个人利益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2-0258-02 2007年12月28日,在仇和就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后,根据所调研昆明的实际情况后,提出于5年内改造主城区336个城中村。截止2008年12月29日,昆明市主城 区共有24个城中村进入了实质拆迁安置阶段,累计拆除各类建筑物102万平方米。几乎所有的城中村都存在量大面广,违法用地、违法建设严重,环境质量差;社会问题突出;布局混乱,用地功能矛盾;防灾救护能力弱,安全隐患多;经济驱动力不足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整体发展且有碍人民生活环境的优化,防碍了本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城中村的改造是势在必行。但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甚至偏差。 “拆一次,富一截”,是仇和对城中村居民的承诺。政府承诺要把“城中村”五年重建工程作为改善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大“民心工程”。但为什么在拆迁过程中还多次出现村民与拆迁方的冲突,甚至有流血事件发生? 一、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对于这个“民心工程”,站在政府立场上看,它确实是为了城市的发展,为了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环境的优化;因此这个“民心工程”也被政府定义为是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宪法》修正案第13条第1款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第2款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和继承权”,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这些规定表明,公民合法的房屋所有权和房屋附着的土地使用权,是受宪法保护的,同时国家必须是为了公共利益需要的基础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可以两全的总结陈词

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人生就像这颗五角星,那这五个角就代表我们人生的五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包括家庭,朋友,社会,集体和个人,集体包括我们个人的兴趣,爱好,包括我们对教育还有职业的追求,而个人则是颗五角星的中心就是五个角相交的那一个点,也是支撑这颗五角星的中心点,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这个中心点就是我们的精神自我不断成熟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不断的相交,相容,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谈的两全.而如果我们没有这个两全的支撑点,我们人生的五角星就会失去平衡,我认为,我们辩论双方只在两个方面存在着意见分歧,那就是对利益和两全的理解不同,让我们先来谈利益,对方同学对利益的了解过于狭隘,认为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什么也不能丧失,这哪里是在追求利益?这分明是在追求不劳而获嘛.按照对方同学的观点,只要在过程中,我个人利益有损失,那不论我结果获得什么样的大利或最终利,这就是个人利益的损失,而我方认为,为失而得不是失,而您认为的不失就得,是不劳而获,是惟利是图. 让我们再来谈两全,对方同学始终通过强调个人和群体利益的矛盾性来证明不可以两全的观点,而对方同学无非谈的是两不全和不两全,而我们认为两全有三个层次,第一、个人和群体利益都得到增加是两全,第二、个人利益不变,群体利益得到增加,也是两全,第三、群体利益不变,不受到损失,个人利益得到增加,这还是两全,只要任何一方的利益没有受到损失,得以保全都叫两全,所以综上是

对方同学对定义理解方面所犯的两个基本错误.我们承认个人和集体有矛盾性,但是这毕竟是少数的情况,社会在进步,文明在推进,什么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是我们心中共同的心愿,就是希望生活更美好,社会更稳定,但是有心愿还不够,我们需要每个人共同的努力,那这个每个人共同努力的过程,就是对利益取舍的过程,而我相信在座的每一位会作出明智的选择

环境公共利益的界定及其方法分析

环境公共利益的界定及其方法分析 现今,环境公共利益已经成为民众非常关心的一类公共利益。在我国近二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粗放型扩大生产,提高GDP数量,出现了一些以优美环境换取金钱的不当的政府行为,一方面政府利益与企业的商业利益相结合,企业损害环境公共利益的行为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地方保护主义已经严重阻碍了环境公共利益问题的解决;另一方面,民众往往被排除在环境公共利益保护的主体之外,民众的诉求往往无法得到回应。所以准确界定环境公共利益显得尤为必要。 一、环境公共利益的解释 (一)公共利益解释的困境 环境公共利益可以说是公共利益的下位概念,对环境公共利益的解释可以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先入手。公共利益是一个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现实生活中出现频率都非常高的概念,而且其思想内容出现的时间也极其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对于这样一个重要的概念,无数学者都曾经试图去对它的含义做出准确的解释,界定其范围。对于公共利益最一般的解释就是社会全体的或者不特定多数人的利益,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的解释可谓是见仁见智,极不统一,甚至有学者感叹公共利益是典型的不确定法律概念。《行政许可法》第12条对公共利益进行过简单列举,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一)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

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需要按照法定条件予以批准的事项;(二)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三)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四)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设备、设施、产品、物品,需要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通过检验、检测、检疫等方式进行审定的事项;(五)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立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其他事项。2011年《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8条规定了公共利益的范围:(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五)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人们对于公共利益的研究如此热衷,首先是因为其关系到很多人的利益得失,因为公共利益的实现往往意味着一部分人利益的丧失。有学者就认为,公共利益是一种否定性的主张,是抑制某些个人权利正当性的理由。更为重要的是,公共利益对于社会秩序的维护具有很大价值。公共利益在实现时不管所牺牲的是私人或者集体的利益,甚至

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失灵”问题研究

全文目录 中文文摘: (1) 关键字:公共物品政府失灵对策性建议 (1) 一、相关概念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 (一)公共物品 (1) (二)政府失灵 (2) (三)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失灵”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2) 二、我公共物品供给的“政府失灵”现象 (2) (一)我国公共物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2) (二)政府公共物品供给“失灵”的原因分析 (3) 1.“丛林法则”不足导致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低效 (3) 2.政府部门的“扩张本性”造成行政效率低下 (3) 3.政府公务员的自利性诱发公共物品供给领域中的“寻租”行为 (3) 4.公共物品供给决策过程的“公共性”缺失造成公共决策失误 (3) 5.公共物品需求多样性与政府供给方式单一之间的矛盾 (3) 三、如何规避公共物品供给的“政府失灵”问题 (4) (一)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水平 (4) (二)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 (4) 1.政府内部引入竞争 (4) 2.政府提供的部分公共物品实现市场化 (4) 3.打破政府公共物品供给的垄断局面 (5) (三)建立服务型政府,与其他社会力量结成合作伙伴关系 (5) 结束语: (5) 参考文献: (5)

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政府失灵”问题研究 中文文摘: 我国政府作为公共物品的重要主体,然而在供给公共物品的过程中出现了供给行为低效化、利益化、法外化的不良特征,导致了公共物品供给领域中的“政府失灵”。本文将对当前我国政府供给公共物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造成公共物品供给中“政府失灵”的现实原因。审视政府在公共物品供给领域的地位和问题,从而对我国政府有效供给公共物品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关键字:公共物品政府失灵对策性建议 一、相关概念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从公共物品和政府失灵的概念出发,了解研究背景及发展现状,有利于进一步解析政府在公共物品提供的低效问题。 (一)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公共物品是可以供社会成员共同享用的物品,严格意义上的公共物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中获得的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时,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不论他们是否付费),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1 通常不具备排他性或(和)竞争性,一旦生产出来就不可能把某些人排除在外1的商品称为(纯)公共物品。所谓商品的排他性是指商品的生产者或者购买者可以2很容易地把他人排斥在获得该商品带来的利益之外;商品的竞争性是指消费商品的数量与生产这一数量的成本有关。 ○1https://www.doczj.com/doc/9615214647.html,/view/690856.htm(百度百科) ○1https://www.doczj.com/doc/9615214647.html,/view/690856.htm(百度百科)

论个人利益与社会价值取向

论个人利益与社会价值取向 《史记》中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马克思也曾经说过:“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个人通过获得个人利益,保障自身的生理需求,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条件;充分满足每个人的人生需求,是高度发达社会所追求的目标;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是每个人的人生梦想,也是理想社会追求的最高目标。厘清个人利益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一个人到底在追求哪些利益呢?无非是身内利益和身外利益。身内利益是每个人的身体及思想利益,体现为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及感受,包括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精神感受和思维创造,可概括为身体和思维。身外利益为身体之外的外部利益,体现为物质利益及派生利益,包括衣、食、住、行、玩等物质财富和精神产品,可概括为财富、权势和名望。身内利益是人的核心利益。肉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是人的第一需要,是最大的身内利益。人的身体由九大系统组成,包括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循环系统。各个系统都由不同的器官组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协同。各个器官的功能情况直接影响整个身体的健康状况,比如肺出了问题,不仅呼吸系统要出问题,运动系统感到无力,神经系统也会不舒服,免疫系统的工作量也要加大等。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才能确保个人的基本利益。身外利益是人的扩展利益。身外利益服从和服务于身内利益,只有身体享用并产生身体感受后,才能体现出身外利益的价值。如食品能让我们不再饥饿,药品能让我们远离疾病,音乐能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诸如此类,身体利益的实现依托于身体。没有了身体,再多的身外利益都没有意义。要实现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就要科学分析自己的利益,既看到身外利益,也要看到身内利益,还要懂得身内利益和身外利益间的关系。主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获取的身外利益与身内需要是否相符。每个人的身内需要都是多种多样的,必须抓住身体的主要需求。每个人都有眼睛,身外之物一眼就能看到,却不常审视身内之物,拷问身体的真正需要。以吃为例,人人都喜欢美味,但却忘了食物最重要的作用是满足身体需要,而不只是满足嘴巴的一时痛快,更不能吃坏了身体,而且

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

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 摘要: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政府治理模式,政府利益的内容亦不相同。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不是两个等价的概念,但两者有着密切的关联。政府作为国家权力的代言人,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为社会共同体谋利益是其职责;而政府作为共“经济人”,它同时又存在着自身的利益。这两者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政府又该如何平衡利益层面的冲突? 关键词:政府利益;公共利益;治理模式 一、政府利益和公共利益内涵界定 1.1政府利益的内涵 关于政府利益的内涵,学者赵锡斌、费显政认为“所谓政府利益,主要是指政府机构中存在的一些非全社会的或非全国整体的利益。”学者王洛忠认为“政府利益,主要是指政府机关作为一类独立的社会组织,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为了完成公共管理的任务和实现公共政策的目标,所需要的各类资源和条件的总称。”根据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政府利益就是政府对满足自身客观需要的社会稀缺资源的占有,是政府机构中存在的非全社会的、非全国整体性的、具有排他性的特殊利益,这样利益通过行使公共权力而获取,既包含政府正当利益,也包含其额外追求的非法利益。 1.2公共利益的内涵 关于公共利益的内涵,E.R.布鲁克斯和 B.M.杰克逊在《公共政策词典》中指出,公共利益是指社会或国家占绝对地位的集体利益,而不是某个专门行业的利益,即表示构成一个政体的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另一些学者将公共利益等同于公众利益,认为公共利益等同于公民个人或团体向公共权力机关提出并被认可的利益要求。笔者认为,公共利益是指在特定社会条件下,能够满足人类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等公共需要的各种资源和条件的总称,即具有社会共享性的全社会的整体共同利益。 第二章政府性能决定政府利益 一般认为,政府治理模式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即前近代社会的“统治型”治理模式、工业化时代的“管理型”治理模式和后工业化时代的“服务型”治理模式。不同的治理模式,决定了政府性质和价值取向的差异,也决定政府利益内容的差异,对于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实现公共利益亦有决定性的影响。 2.1“统治型”治理模式 “统治型”治理模式在目标取向上体现更多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或者说是国家利益,并且在管理方式上与统治方式极其相近,它往往通过意识形态的宣传教化或强制手段,强迫整个社会立足于统治阶级利益的基点上。工业经济时代的政府治理则有很大的不同,尽管它仍在相当程度上带有强制性内容和统治性的特征,但它已不可能再采取赤裸裸的统治行政方式,而是在摒弃人治遵循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并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倾向于采用民主和参与的管理方式,从而使管理拥有了更多的公共性。 2.2“管理型”治理模式 “管理型”治理模式日益把传统的凌驾于整个社会之上的统治模式转化为深入到社会之

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方式

我国公共物品供给方式及其公共责任研究 ——从“杭州地铁塌陷事故”看公共责任政府与公共物品供给 管博佳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南京) 摘要:公共物品的供给是现代化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涉及供给主体,权利和责任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将重点探讨公共物品供给的三种基本方式即政府公共供给、市场供给和志愿事业组织供给,研究三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研究对策与实现机制,以便更好地促进公共物品供给方式的最优化配置。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人们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呈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渴望。但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不足成为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事关社会和人民的共同利益。这为研究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提供了必要性。 一、公共物品的性质与特征 简单地说,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品称之为公共物品,它具有如下特征: 1.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联合消费的特点。其效用为整个社会的

成员所共享。 12.消费的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消费的竞争指在消费某种产品时会影响其它消费者同时同时从该产品中收益。竞争性源于来自产品的分割性。非竞争性指某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享用,不排斥、妨碍其他人对其的同时享用,即增加一个消费者不会减少任何一个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量。 23.受益消费的排他性和非排他性。是指任何一个人都不能用拒绝付款的办法,将其所不喜欢的公共物品排除在其享用范围之外。[1]排他性是指某个消费者购买消费权之后把其它消费者排斥在外。而非排他性则相反。另外,公共物品还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物品是向整个社会共同提供的,整个社会的成员共同享用公共物品的效用,而不能将其分割为若干部分,分别归属于某些个人、家庭或企业享用。或者,按照谁付款谁受益的原则,限定为之付款的个人、家庭或企业享用。 二、公共物品的三二种供给方式及其关系 长久以来,有一个被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就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诚然,政府是为全体公民服务的,它反映公民要求,保卫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因而供给公共物品是政府份内的事情。但是,政府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提供所有的公共物品,“政府失灵”也表明了政府在许多公共物品供给中发挥不了作用,需要依

关于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可以两全的立论

立论 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我们都会发现,人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最本质的东西——利益,人的一生在不停的奋斗以获得利益,社会也因此得到了整体的发展和进步,这恰好证明了我方今天所坚持的观点,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可以两全。 首先让我们对今天的命题进行一下分析。 何为个人利益,它是指人们在发展社会整体利益的过程中,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所获取的维持个人生活和工作需要的正当的物质文化利益。包括个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个人身体的保存和健康,个人才能的利用和发展等。而群体利益: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的个人利益。两全是指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辅相成,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保全,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双方利益都得以提升,我方认为,这种双赢趋势才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两全。 下面,让我阐述一下,为什么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可以两全。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角度,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可以两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纵观以往的人类发展史所证明的。群体是许多个人组成的整体,群体利益是通过每个劳动者的集体努力来实现的,而群体利益的发展,又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最可靠的保证,只有在群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这种群体利益和个人利益都得到了满足,这难道不是两全吗? 其次,利益是多层次的,它有大有小,如果一个人他为了获得大的利益,而放弃小的利益,你们能说他没有得到利益吗?利益有的是低层次的,有的是高层次的。如果一个人为了群体利益的实现,为了理想和信念的实现,而在其它方面忍受一些痛苦,我们能断定他没得到利益吗?人牺牲放弃个人低层次的小利益,以实现社会进步,使群体利益得以发展,并成就个人高层次的大利益,这难道不是两全吗? 最后,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有社会性的,个人利益的实现从来离不开社会群体的保障,违反法律,违反道德,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在有些人看来,也许暂时可以获得一己之利,但是这样的人,这样的行为终将受到群体的唾弃和法律的制裁,到头来是得不偿失,损害群体利益,最终是损害了个人更多的利益,这只能说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两不全,两不全不能证实不可以两全啊。 综上所述,我方坚决认为,个人利益、群体利益可以两全,如果个人利益,群体利益不可以两全的话,我们的社会又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呢?谢谢!

2019高考作文题目预测:个人私事与公共利益

2019高考作文模拟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据新华社报道,41岁的北京车主杨晓是愿意较真的人之一。他认为自己停车的地点有停车线,不应被交警贴条,将北京市交管局朝阳某交通大队诉至法庭。经过2年3次庭审后,终于胜诉。如果仅仅是为400元罚单,费这么大劲,可能并不太值得,就如与之对簿公堂的一位交警所说:“有这个时间多陪陪家人不好吗?”但杨晓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只是我个人的私事,我其实挺随和的,但如果牵扯到大家,牵扯到公共利益,我就愿意较真。周围有许多邻居都被贴了条,大家在这儿停了这么多年,怎么突然就违章了,我觉得有必要弄个清楚。” 有评论认为,杨晓的难得之处,在于他明确地区分了“个人的私事”与“公共利益”。家人、邻里、朋友之间,往往是“私事”居多。在这些领域,中国自古以来的智慧,是以律己宽人之道来立身行事。但是在涉及法治时,如果不能“当仁不让”,其实是放弃了自己作为一个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一种“法治冷漠症”。 对此,作为一个公民,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套作。 【文题解析】:1、无论何种文体都必须扣紧“个人私事”“公共利益”两个领域及“律己宽人”“当仁不让”两种态度来写。 2、当在两个领域的两种态度间进行思考,叙事类的主题及论述类的观点都当注重两个领域的两种态度的思辨。不可通篇只抓一个方面,而不顾及另一个方面。 3、此材料中的“个人私事”当指家人、邻里、朋友之间的事,而且重点当论及有冲突点的私事,面对这样私事时当如何,不应该泛论所有私事。此处的“公共利益”指包括个人利益在内的公众利益。杨晓争取个人利益即是在争取公众利益,这里在面对个人利益时的当仁不让与面对公众利益时的尽力博取是相统一的,论述当注意杨晓争取个人利益的意义的特别性,当与纯粹地争取个人利益相区别。当然公共利益不限于法治方面,论及其他也可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