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火箭-反冲原理演示器

水火箭-反冲原理演示器

水火箭-反冲原理演示器
水火箭-反冲原理演示器

附件:

水火箭的技术资料

一、名称:

水火箭-反冲原理演示器

二、制作人单位、姓名、邮编:

吉林省蛟河市新站镇中心小学校耿文让高晓杰卢春芝132506

三、装置图

四、仪器或特点及用途

1、特点:具有直观性好、原理清楚、容易制作、操作简单等特点。

2、用途:用来演示反冲力实验,水火箭是一种以水的压力推进的模型火箭。牛顿第三定律,表明:当两个物体互相作用时,彼此施加于对方的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力必会成双结对地出现:其中一道力称为“作用力”;而另一道力则称为“反作用

五、制作材料

2个2.25L的可乐瓶、剪刀、单面刀片、胶塞、自行车气门、订书机、双面胶、彩色装饰纸

六、制作方法

1.增压塞制作:用小刀切下橡皮塞较粗的一端,切口直径为

2.3cm,穿过小孔装上气门芯、胶管、和螺帽,将橡皮塞用力塞进瓶口内,其露在瓶口外的部分不超过约2mm。

2.侧翼的制作:用本夹剪下侧翼三个,为了使火箭飞行时有较好的稳定性,侧翼必须有较高的硬度,如果本夹硬度不够,可将两片粘叠在一起制作,剪好侧翼后,将“粘贴爪”交替地折回两侧,用透明胶带对称地粘贴在火箭的下部侧面。

3.取出其中一个可乐瓶,大约以1/3的间距切成三等份.留下瓶口及中段部分,将第二个可乐瓶倒过来.将第一个的瓶底盖在第二个可乐瓶的瓶底,用双面胶粘紧。

七、使用方法

用橡皮塞紧的瓶子,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超过橡皮塞与瓶口接合的最大程度时,瓶口与橡皮塞自由脱离,箭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水火箭和火箭最大的不同,在于其推进的媒介

由高温空气变成水而已。在发射水火箭前会灌入空气达一定压力,由于高压会自然向低压流去,故在喷嘴被打开时,空气自然向喷嘴流去,但由于水挡在前方,故水会被空气推出火箭,而火箭也借此获得向前的速度。

水火箭原理与制作

同济大学科技节系列活动之第一届趣味科技竞赛——水火箭制作与发射 共青团同济大学委员会 大学生科技服务中心

一竞赛模型 图1 简易模型实物照片 二模型介绍 水火箭包括火箭体和降落伞两部分: 火箭体:主要包括火箭头舱、连接(伞)舱、动力舱、尾翼四个部分组成 降落伞:由尼龙薄膜制作而成 三材料说明 自备材料:3个1.25L 或1.5L的碳酸类饮料瓶(考虑到材料报废的问题,瓶子可适量多准备)、美化装饰材料等创意材料 主办方提供材料:专业喷嘴,尼龙薄膜(降落伞布),卡纸(尾翼),5mmKT板(可做伞仓连接件),双面胶带,502胶水,尼龙线,透明胶带等 主办方提供制作工具:美工刀,剪刀,尺等 四简要制作方法(建议方法,参赛组也可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制作) 1 火箭头舱 适量截去饮料瓶的顶部作为火箭头;按照附图1做出接口,准备与伞舱连接。

图2 火箭头舱及水火箭 2 连接(伞)舱 适量截取另一个饮料瓶的中间部分作为伞舱;以用于连接火箭头舱和动力(尾)舱,并放置降落伞。(提示:注意火箭头仓与连接(伞)仓的连接) 图3连接(伞)舱与尾翼 3 动力舱 由一个完整的1.25L或1.5L的碳酸类饮料瓶与专业喷嘴组成,喷嘴与普通瓶盖一样拧在瓶口即可。

图4 喷嘴与普通瓶盖对比 4 尾翼 参赛组自行设计。 6 降落伞 将尼龙薄膜剪成圆形,以圆心为中心在边缘选择若干对称点,用透明胶把棉线固定在选好的对称点上,棉线选择适当长度一起打结即可完成。 7 部件组合 (1)将尾翼黏在动力舱上。 (2)将伞舱套在动力舱底部粘牢。 (3)将火箭头套在伞舱上,并在火箭头上穿两根线,一根与伞舱相连,另一根与降落伞相连,以使火箭头在高空脱落时拉出降落伞。(至于降落伞具体如何打开请参赛者自行设计) 五发射方法 在动力舱内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安装到发射架,用打气筒充气,然后按下发射架上的开关,水火箭通过动力舱内的气压将水喷出而获得向上的动力而飞出。(提示:具体发射过程在比赛现场将会有工作人员指导,动力舱的盛水量及气压直接影响发射后的滞空时间,参 赛小组需谨慎对待)

2021年高中物理 第二册反冲运动火箭教案 人教版

2021年高中物理第二册反冲运动火箭教案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的工作原理 3、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 4、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反冲现象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用动量守恒分析相关实例 四、教学用具: 铝箔纸,火柴和支架,反击式水轮机转轮的原理模型,礼花,有关航天发射、空间站等的录像带剪辑 五、教学过程 〖演示实验1〗老师当众吹一个气球,然后,让气球开口向自己放手,看到气球直向学生飞去,人为制造一点“惊险气氛”,活跃课堂氛围。 〖演示实验2〗用薄铝箔卷成一个细管,一端封闭,另一端留一个很细的口,内装由火柴头上刮下的药粉,把细管放在支架上,用火柴或其他办法给细管加热,当管内药粉点燃时,生成的燃气从细口迅速喷出,细管便向相反的方向飞去。 〖演示实验3〗把弯管装在可以旋转的盛水容器的下部,当水从弯管流出时,容器就旋转起来。 提问:实验1、2中,气球、细管为什么会向后退呢?实验3中,细管为什么会旋转起来 呢? 看起来很小的几个实验,其中包含了很多现代科技的基本原理:如火箭的发射,人造卫

星的上天,大炮发射等。应该如何去解释这些现象呢?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此类的问题。 〖板书〗1、反冲运动 ○1分析:细管为什么会向后退? 〖引导学生自学书本,展开讨论,得出结论〗当气体从管内喷出时,它具有动量,由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细管会向相反方向运动。 ○2分析:反击式水轮机的工作原理:当水从弯管的喷嘴喷出时,弯管因反冲而旋转,这是利用反冲来造福人类,象这样的情况还很多。 〖学生交流,举例,并说明其工作原理〗如:喷气式飞机、我国人民引以为荣的运载火箭等。 为了使学生对反冲运动有更深刻的印象,此时再做一个发射礼花炮的实验。请学生分析,礼花为什么会上天?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小结——火箭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板书〗2、火箭 指导学生看书,对照书上“三级火箭”图,介绍火箭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播放课前准备的有关卫星发射、“和平号”空间站、“探路者”号火星探测器以及我国“神舟号”飞船等电视录像,使学生不仅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的知识,而且要学生知道,我国的航天技术已经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课后阅读材料——《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课堂小结〗反冲运动 (1)反冲运动是相互作用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产生的效果,如发射炮弹时炮身的后退,火箭因喷气而发射等。 (2)反冲运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的作用远小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可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处理 作业:复习本章教材,理出知识框架。

水火箭发射原理

发射原理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降落伞。灌入三分之一的水,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发射。是利用水和空气的质量之比(水的密度是空气的771倍),压力空气把水从火箭尾部的喷嘴向下高速喷出,在反作用下,水火箭快速上升,加速度、惯性滑翔在空中飞行,像导弹一样有一个飞行轨迹,最后达到一定高度,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徐徐降落的火箭模型。 用橡皮塞紧的可乐瓶,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超过橡皮塞与瓶口接合的最大程度时,瓶口与橡皮塞自由脱离,箭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水火箭和火箭最大的不同,在於其推进的媒介由高温空气变成水而已。在发射水火箭前会灌入空气达一定压力,由於高压会自然向低压流去,故在喷嘴被打开时,空气自然向喷嘴流去,但由于水挡在前方,故水会被空气推出火箭,而火箭也藉此获得向前的速度。 水火箭的制作 1.材料准备: 3~6个的可乐瓶、剪刀、单面刀片、木塞、球类气针、圆珠笔芯、订书机、双面胶、彩色装饰纸.桌布等轻便不透风的材质 2.制作过程: 1机翼制作。用剪刀将X光片裁成大小相同的直角梯形28块,梯形长12cm,高6cm,斜腰和长底夹角约45度。另裁4个同上规格但高为8cm,短底相连接两面重叠的梯形(用作机翼的表面)。用双面胶将7小块梯形紧密粘成一个厚的梯形,使之平直平坦,然后用一个大的双面梯形将其紧密包住并粘紧。为使机翼的厚面平整,可用剪刀或小刀修平修直,然后将机翼的厚面用绝缘胶封住。最后,将机翼两边长出的部分向外折成90度。这样,按上述方法将其余的X光片做成三个机翼。 2 机身制作。取一个健力宝瓶(瓶头弧线过度比较自然,作火箭头利于减小空气阻力)在离下端11cm处将其横截剪开,用绝缘胶将带瓶口的部分粘紧在另一个瓶子的底部,用绝缘胶在接口处多缠绕几圈以牢固。 3 气塞制作。取一个4号的软胶塞,用开洞工具在胶塞的底部正中处开一个比气门芯套筒稍小一点的平直洞,然后用小刀横切去细端约;将气门芯套筒上一个面积较大的“戒指”(五金店有卖),从软胶塞的细端往上把气门芯装好,套上一个同样的“戒指”,拧上螺丝,稍微紧就可以。最后将气塞用磨刀石磨成圆柱体,达到刚好能够完全进入可乐瓶口或稍紧一点,装上气门芯即可使用。 4 炮头制作。取一个3号软胶塞用小刀将其削尖且圆滑。 5 组装机翼。取一个健力宝瓶剪一个长比机翼长稍长的两面相通的圆柱体,然后用透明胶和绝缘胶将4个机翼4等分紧密粘好。最后,将粘好机翼的圆柱体套在水火箭的底部使其与瓶口相平(这不一定是最佳位置,可在飞行实践中上下调节寻找确定),用绝缘胶缠绕粘紧。 6 其他。为增大气塞和瓶口的接触面以增大瓶内气压,可用小刀将气塞大端削细一点并使之圆平粗糙。由于机身增长了一节做火箭头,火箭头部分较轻不平衡,可适当往里面塞纸以达到平衡。为尽可能减小空气阻力,将用软胶塞做成的炮头用502胶水在火箭头瓶口粘好。

火箭的发射原理

火箭的发射原理 航空和航天 航空和航天是当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最活跃,最有影响力,也最有发展前途的科学和技术领域,是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和技术水平,以及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航空 航空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活动。航空活动的范围主要限于离地面30公里的大气层内。在大气层中航行的飞行器 (航空器),只要克服自身的重力就能升空。比空气轻的航空器,如气球、飞艇,用空气静力升空;比空气重的航空器,如飞机、直升机, 则要利用空气动力才能升空,风筝也是利用空气动力升空的一种最原始的航空器。可见,航空离不开地球的大气圈,也摆脱不了地球的引力 作用。 航天 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太空的航行活动,也叫做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航天包括:环绕地球的运行、飞往月球或其它星球的航行 (包括环绕某一天体运行、从其近旁飞过或在其上着陆)、行星际空间的航行及飞出太阳系的航行。可见,航天活动的范围要比航空活动的 范围大得多。一类在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叫做航天;一类,在太阳系以外的航行活动叫做航宇。 航天不同于航空,航天要在极高真空的太空以类似于自然天体的运行规律飞行。因此,航天首先,必须有不依赖空气,且具有巨大推力的运 载工具——火箭。 火箭的概念和原理 火箭是一种依靠火箭发动机喷射工作介质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前进的飞行器。 火箭的飞行原理是它借助了物体的反作用力,就像一只充足气体的气球,当我们把它从手中放开后,气球内的气体便顺着气球的气嘴喷出, 同时气球向前冲去。因自身携带氧化剂,用不着像飞机那样依靠大气中的氧,所以火箭可以飞出大气层,在真空条件下飞行。 火箭的三大系统 运载火箭是将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空间站和宇宙探测器等航天器送入太空的运载工具,是人类一切航天活动的基础。它主要包括三大 系统:动力系统、结构系统和控制系统。 动力系统即火箭发动机系统,是火箭的动力装置,堪称火箭的心脏。它依靠推进剂在燃烧室内燃烧,形成高温高压燃气,通过喷管高速 排出后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火箭发动机按使用推进剂的类别分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固体火箭发动机、固液混合式火箭发动机三种。 结构系统通常称为箭体结构,它是火箭的躯体,用于连接火箭所有结构部段,使之成为一整体,具有良好的空气动力外形和飞行性能。 控制系统是火箭的大脑和神经中枢。火箭发射后的级间分离、俯仰偏航、发动机关机与启动、轨道修正和星箭分离等一系列动作,都依 靠控制系统完成。 推进剂——发动机的“食粮” 火箭发动机使用的燃料称为推进剂,堪称火箭发动机的“食粮”。目前,各国研制的运载火

《反冲运动火箭》教案

《反冲运动火箭》教案 一、目的要求: 教学内容的地位:本节知识是高中物理教材第七章第五节,即第七章动量的最后一节。知识的结构相对简单,但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总结和复习,尤其是对动量守恒定律知识的复习。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学习了具体的知识—动量及动量守恒定律,并能够对一些物理模型进行简单的解题,但一旦涉及到具体的问题,难免会束手无策。所以本节知识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本节知识还涉及到了一些具体的生活中的问题以及一些高科技知识;加之目前高考正面向能力测试,更多的接近生活接近科技前沿的问题考题的出现,使得本节知识显得尤为的重要了。虽然教学大纲规定为A档,即了解知道;而且从前物理老师总是把本课作为学生自学或占用少量时间讲解的内容,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本节的知识必成为教学的重点。综上原因,我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细致的设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要了解生活中的反冲运动,更要学会利用动量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是本课的根本目的。 二、教学内容 教学的重点: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 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原理

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 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 教学难点: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 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原理 重点难点确定分析:在目的要求部分我已经说明,本节的知识关键在于对前面知识的总结和应用,而动量守恒定律知识更是重要的重要,而且学生在这部分知识的应用才刚刚接触,熟悉程度不够。所以巩固和深化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反冲运动和火箭则是对反冲运动的具体应用,所以他的地位也是极为重要的。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和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宇宙航行,一方面使学生把具体的生活知识和学习的内容紧密结合,另一方面提高学生的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并通过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教学提高学生的爱国热忱,因此,二者的地位同样非常重要。 教材分析及设计:教材中,对于反冲运动的原理仅仅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使用的动量守恒定律并没有进行数学上的推理,针对这方面,我在教学中加入了这部分知识,并由学生进行推理、说明。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的理解了反冲运动的原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在反冲运动中的应用,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反冲运动的事例除了书上的之外,还引入了其他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对于火箭部分的知识,除了书上的知识之外还通过书籍加入了一些常

制作水火箭材料

如何制作水火箭 一、材料准备: 1、两个1.25L的新奇士汽水瓶(或者2L的雪碧瓶子),一个屈臣氏的纯净水瓶(大的)-------卜蜂莲花 2、一卷电工胶布,一盒兄弟俩(AB胶),一把戒刀,一把剪刀-------------------------------------任何五金店 3、双面胶(2cm或者1.8cm宽的,不能太宽)一卷,透明胶(最好宽一点的)一卷,垫写板或者文 件夹一个(用这个塑料板来用尾翼用,要厚点的),小油性笔一支------风光书城或者明富仓新华书店 4、用3号胶塞最佳,4号也可-----化工店:三水广场第4小学对面即雅豪居门口往4小方向走几十米 二、制作过程: 1、把其中一个汽水瓶子剪成三段,必须按图1上的说明来剪,第2段的上端直径是稍大,下端稍小 2、用垫写板或者文件夹塑料板,剪三个如图2的尾翼:沿如图虚线剪开,把固定片1、3往左边弯90度,固定片2、4往右边弯90度。 3、把瓶子剪下的第2段,用油性笔画三根竖线,三根竖线必须把瓶子周长平均分。如图3 4、把三个尾翼分别粘在瓶身第2段画着竖线的位置,粘的时候必须注意直径稍大的朝上,尾翼尖的向下(如果弄反了,接下来是无法固定的),如图4 粘的方法:在竖线位置贴上双面胶--->把尾翼粘上去--->然后调好一定量的AB胶在固定片1234的周围涂一些(AB胶很快干必须要3分钟内涂完)--->等AB胶干了,再在固定片1234上面用电工胶布贴紧 图1 图2 图3 图4 5、调好一定的AB胶把瓶子剪下的第1段和粘有尾翼的第2段,粘在另一个倒放瓶子上,如图5: 在如图虚线的位置涂一些AB胶可以粘住,然后再缠双层电工胶布就相当牢固了。 6、把一个屈臣氏的纯净水瓶盖子粘在水火箭的头部,可以减少阻力,使发射距离更远,如图6: 图5 图6 7、在胶塞中间插一个气门,就可用来打气发射了。买胶塞时化工店可以帮在胶塞中间打孔,收1元

水火箭活动方案

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实践活动 一、水火箭简介: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气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碳酸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的火箭。瓶内注入一部分水,在瓶口塞上一个装有自行车内胎气门嘴芯的橡皮塞,利用高压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橡皮塞爆发,瓶内水和气迅速喷出,在反作用下发射升空,推动箭体冲向空中。 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材料易得,废物利用; 2、制作简单,发射简便,每个中学学生均可操作; 3、趣味性强,一般可发射十几米高或数十米远; 4、安全性好,寓教于乐,蕴含一定的创造性和趣味性;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火箭发射的有关科学知识,懂得水火箭的原理,了解火箭发射的历史; 2、通过水火箭制作与发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整个设计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科学探究意识及认真细致、敢于创新、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航天的兴趣,激励他们以科技创新报国的精神。 3、为了提高火箭发射高度,让学生学分析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试验效果的科学工作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4、提高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①一个完整的水火箭模型。 ②带气门嘴、气门芯的橡皮塞,课前由教师制作。方法是:在橡皮塞的正中心,用手电钻按自行车门嘴的筒管的直径大小,钻一个小孔,把气门嘴固定在橡皮塞上。 ③观看视频资料,了解有关火箭发射的历史资料,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可以是网上查找),由学生负责整理和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④让八年级六班学生尝试制作、发射一下,记录大致的体会,并把尝试制作与发射中所遇到的问题带进课堂,尝试制作的模型也带进课堂。 ⑤时间安排:(2015年上期第14周物理实践时间和第15周物理实践时间)。 2、场地: 做水火箭——多媒体教室,科技活动室; 发射场地——学校操场; 3、器材: 发射架(铁架台代替)雪碧瓶透明胶带电工胶带 塑料垫板(做尾翼) 剪刀带气门嘴、气门芯的橡皮塞 高压打气筒自来水及水桶 4、制作方法: 1.取一个雪碧瓶,去掉底部的一部分,留下上半锥体部分备用; 2.再取一个雪碧瓶,将备用的锥体套在其底部,用胶布粘牢; 3.剪一个塑料垫板,制成圆锥体,套在备用的圆锥体瓶上,用胶布粘牢;取两个雪碧瓶,截取它们的中部,将它们压平后剪出尾翼的形状,将尾翼与瓶体粘牢,安装要对称、牢固; 4.用手电钻在橡皮塞正中钻一个洞,刚好将气门嘴装进去;对组装好的水火箭进行调试后,装进适量的水,塞上橡皮塞,打气直到发射。 四、活动过程: 1、以神舟九号升天视频资料导入教学,导出设计活动课题。 2学生(有相机的带相机),收集整理、反馈信息、资料。 3、老师示范,并作简要讲解,有的问题可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解决方案。 4、发射时橡皮塞塞得越紧,瓶内充的气体越多,发射越高。因此要用力将皮塞塞进瓶口,并用活动板手把螺帽拧紧,使塞与瓶口接触面增大,靠得更紧。 5、瓶内注水约在1/3左右,可多次实验来决定。瓶内的大气压大约在4~5个大气压。超过5个大气压瓶体容易破裂。 五、水火箭制作与发射试验: 1、两个同学为一组做水火箭,突出设计成分,增加外观设计要求:符合“水火箭”项目基本要求,注重创新与创意,能体现火箭发展前瞻性,设计风格鲜明,色彩搭配合理,工艺制作精美等。 2、通过水火箭的多次发射实验探究,找出提高水火箭发射距离的要素是什么?

高中物理获奖教案-反冲运动火箭教案

《反冲运动火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反冲运动。 2.能够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反冲运动并进行简单计算。 3.了解一些火箭的工作原理。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反冲现象,寻找它们共同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的特点,培养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 1.能够认清某一运动是否为反冲运动。 2.用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解释。 【教学难点】 动量守恒定律对反冲运动进行定量计算。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等。 【教学用具】 实验器材:反击式水轮机原理模型,一些关于反冲应用的图片、动画、视频、火炮、火柴、酒精、气球等。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师:物体间的相互作用除碰撞以外还有另一种方式也较常见,我们先观察三个实验,看一看它们是否也有相互作用? 演示实验一:反击式水轮机。 演示实验二:铝箔纸火箭。 演示实验三:定向释放气球实验。 探究一: 小组合作讨论:刚才这三个实验有相互作用吗?分别是谁和谁之间的相互作用?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均是相互作用。实验一是喷出的水与喷嘴之间的相互作用。实验二是火箭和气体的相互作用;实验三是喷出的气体与气球的相互作用。 探究二:讨论这三个实验有什么共同点?(与碰撞比较在形式上有何不同) 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出:1、原来静止,2、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本来是一个整体,3、通过相互作用才分开。 师:我们把这种相互作用下运动称为反冲运动,本节课我们就研究反冲运动。 新课教学: 总结:1.反冲运动:静止或运动的物体通过分离出一部分物体使另一部分物体向反方向运动的现象。 反冲运动在生产、生活中很常见。 探究三:请讨论举例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反冲运动? 学生讨论、交流后会得出很多实例如:打枪时枪会后座,爆竹“二踢脚”第一响后飞上天空,旋转烟花,喷气式飞机,火箭,高压锅气阀旋转,甚至打喷嚏、章鱼游泳等。 视频2:认识反冲运动。 可见只要注意观察,反冲运动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为什么会发生反冲现象呢? 探究四:以气球喷气为例讨论为什么静止的气球向后喷出气体后,气球会获得向前的速度呢? 学生讨论、交流:有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也有用相互作用力解释的。 总结归纳:2.反冲运动原理:

氢火箭、氢氧火箭、火箭升空、火箭发射--科技馆展品深化方案-上海惯量自动化有限公司

氢火箭/氢氧火箭/火箭升空/火箭发射--科技馆展品展项方案 展项概要 本展项是氢火箭发射装置。 参与者使用手摇发电机产生电流进行电解水,电解水产生的氢气和氧气混合释放于封闭空间;触碰火花塞产生电火花,引爆混合气体,从而推动火箭上升。 科学原理 1火箭在太空中连续飞行的原理: 在大气层中,可以根据牛顿的作用和反作用理论来解释火箭的飞行,即,火箭向后喷射气体,气体将空气向后推动,空气将使火箭飞行相同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当火箭喷射时,相当于向气体施加反向推力。根据牛顿定律,喷射出的气体将通过火箭上的作用点使火箭产生反作用力,从而使火箭向前飞行。科技馆展品制作生产源头工厂-上海惯量自动化有限公司提示大家这个物理过程与空气无关,因此即使在没有空气的宇宙中,火箭仍然会高速飞行。 2火箭模型飞行原理: 介绍使用氢爆炸推力由火箭模型生成的火箭推力的结构。电解水:直流电将水(H2O)电解产生氢和氧的过程称为电解水。当电流通过水(H2O)时,通过在阴极还原水形成氢气(H2),通过在阳极氧化水形成氧气(O2)。产生的氢气量约为氧气的两倍。电解水是下一代氢燃料制备方法,可代替蒸汽重整以产生氢。 表现形式 机电互动 操作方式 1.参与者使用手摇发电机产生电流,用它进行电解水 2.按下发射按钮,产生电火花引爆混合气体推动火箭发射

上海惯量自动化有限公司是一家依托于完善的工业生产流水线及领先的机械自动化技术水平、专注于科教展品定制化设计生产的专业化设备制作公司,主要专业生产省市地县区科技馆展品、科普器材,校园、社区科普馆和科学探究实验室的教学仪器、用具。产品质量过硬,多次受到有关领导、专家、教授的好评与赞赏,一次性通过验收。产品经过不断地创新、改进完善,它将以更卓越的性能、优异的品质、高档次的配置及操作简单、功能齐全、优惠的价格和其良好的售后服务质量奉献给广大客户。 公司占地面积数千平,拥有剪板机、切割机、激光雕刻机、折弯机、刨床、冲床、钻铣床、数控车床、木工推台锯、木工雕刻机、打包设备等,形成完善的工业化生产流水线;公司拥有喷漆喷塑车间及设备,通过国家环保部门

反冲运动 火箭教案

反冲运动 火箭 宾川一中 物理组 李志周 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巩固动量守恒定律; (2)知道反冲运动和火箭的工作原理,了解反冲运动的应用; (3)了解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理解反冲运动的物理实质,能够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分析、解决有关反冲运动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掘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潜能。 教学重点:运用动量守恒定律认识反冲运动的物理实质。 教学难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录像带剪辑,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了动量守恒定律,并用它分析处理了碰撞、爆炸问题,从中我们体会了动量守恒定律在处理问题时的特点和优点。它还能处理别的问题吗?让我们先来看一些有趣的现象! 观看视频,导入新课。 (二)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 ● 这些现象中的运动有何共同点? ● 可用什么规律分析? ● 根据规律,可写成什么样的表达式? (三)讨论、交流,小组合作探讨。 (四)学生展示,教师作点评,小结。 1、得出所有现象中的共同点是: ● 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合外力为0,有的内力远大于外力,遵守动量守恒定律。 ● 系统初态静止,P=0 ● 在内力作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向某个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2、反冲运动的定义: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如果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向某个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种现象叫做反冲。 3、规律表达式: 若以m 1运动方向为正,则上述过程可表为: 22112211v m v m 0=-=或者v m v m

水火箭的飞行原理

一、水火箭的飛行原理 水火箭的飛行原理與一般能發射人造衛星,使之環繞地球旋轉的火箭,和飛離地球前往月球所使用的火箭,以及為了探測火星、金星的狀況而發射載有觀測儀的火箭是一樣的,只是動力不同而已。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有關火箭的飛行原理和構造吧! 1.火箭的飛行原理: (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力也就是牛頓第三運 動定律) 子彈發射時,槍會向後座彈,這是因為子彈 發射出去產生的力,反作用於槍的本身,使槍 往後座彈的緣故。 如果將機槍裝載在平台車上,連續擊發子 彈,平台車就會往後移動。 這個時候的槍可以比作火箭引擎,子彈可比 作燃料燃燒所得的氣體,平台車則可比作火箭; 也就是說火箭飛行和槍擊發子彈的原理相同。 火箭的內部和周圍的壓力差變成它的推 力,也就是由引擎內燃料燃燒所生成的高壓氣 體,經由噴嘴加速噴出。這可以用一般氣球舉 例來加以說明。 如右下圖所示,當氣球一經吹脹,球內的壓 力較它外面周圍的壓力高。然而,這時的氣球 僅僅不過吹脹而已,它輕飄飄的,尚無法飛 起。 這時打開氣球的吹氣口。內部的高壓空氣-- 下子就放出,產生一股衝力,使得氣球會向敬 氣的反方向飛射出去。 而火箭就是運用氣球飛射的原理持續飛 行,它的引擎被設計為盡可能長時間地製造出 高壓氣噴出高壓氣體,通過噴嘴放出去 ,使它

能飛得更高更遠。 為了盡可能長時間產生高壓氣體,火箭就必須 儲存大量的燃料。 因此,當火箭和其他交通工其所儲存的燃料 重量比例作一比較時,即可發現汽車、柴油車 等所儲存的燃料並不多,但飛機、火箭等就儲 存了相當多的燃料;而火箭所儲存的燃料接近 其總重量的90%,所以可以說它的內部構造 大部分是儲存燃料的容器。 水火箭的飛行原 理與上面所說的一 樣,只是其動力來源 是打氣筒打入的高 壓氣體將內部的水 快速噴出產生的。接 著來介紹水火箭的 發射程序運用原理。 二、水火箭發射程序與運用原理: 1﹑加水→依據動量守恆(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可增加反作用力。 因為保特瓶容納的空氣有限,在噴氣嘴打開的瞬間,空氣一下就衝出來了,以致水火箭所獲得的動量變化小(或反作用力小),飛行的速度及距離就小。而加入水後,壓縮空氣將水向外推,當水流高速向外衝出時,水火箭所獲得的動量變化就很大(反作用力增加),也就能推動水火箭向上升空。 2﹑打氣→增加壓力艙內的氣壓,以便快速將水排出。 單位面積中所受空氣的作用力稱為壓力。P=F/A ;P:壓力F:作用力 A:面積 故壓力愈大,所產生的作用力也愈大,反作用力也愈大。 3﹑發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牛頓第三運動定律) 牛頓第三運動定律:如果以一力推(拉)一物體時,該物體會以相等大小的力推(拉)施力者。 1.灌得飽飽兒的氣球,裡頭充滿了空氣。 2.把吹氣口鬆開,空氣就會從吹氣口咻咻咻的跑出來。

火箭发展史

火箭发展史 一、简介 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它自身携带燃烧剂与氧化剂,不依赖空气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气中,又可在外层空间飞行。火箭在飞行过程中随着火箭推进剂的消耗,其质量不断减小,是变质量飞行体。现代火箭可用作快速远距离运送工具,如作为探空、发射人造卫星、载人飞船、空间站的运载工具,以及其他飞行器的助推器等。如用于投送作战用的战斗部(弹头),便构成火箭武器。其中可以制导的称为导弹,无制导的称为火箭弹。 二、火箭发展史

大家知道中国是火药的故乡,也是火箭的祖先。中国人发明火箭这样一个事实已经被世界所公认。中国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使用火箭,不过当时这个火箭还不是采用喷气推进的,而是在箭杆上绑上柴草、棉布。浇上油,点燃用弓箭射出去。到了唐朝末年和宋朝初年的时候,这个时候火药替代了早期的易燃物,就成为了真正利用喷气推进的火箭。当时火箭用于战争,就是这个,左边带着箭头就是飞枪剑,右边这个带了一个刀,就叫飞刀剑。宋朝的时候出现了很多烟花爆竹,这些爆竹也是喷气的原始火箭。明朝时期的毛元仪在他的著作里面就记载了30多种火箭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像其中有飞火飞天、火龙出水等。中国是从明朝开始发射火箭的,大明史嘉靖年间,万户进行最早的火箭升空试验,成为现代载人飞行先驱,现在月球和火星均有以其名字命名的环形山。全世界最早的宇航员,他那次升天中壮烈殉职。最后在189米高空中爆炸。启动装置为36筒火箭,外置安全带和座椅,4个气球,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震撼的场面!可以这样说古代火箭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为现代火箭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现代火箭诞生自罗伯特·高达德将超音速的喷嘴装上液态燃料火箭引擎燃烧室。这种喷嘴将燃烧室中的热气体转成较冷的极超音速喷射气体,使推进力增加超过二倍,且巨幅地增加了效率。

物理学原理应用之水火箭

物理学原理应用之水火箭 设施102 武长飞1040440231 水火箭概述 水火箭是一个利用质量比和气压作用而设计的玩具, 同时是物理教学中著名的案例之一,其中蕴含的物 理原理是了解物理中力学的重要的基础。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灌入三分之一的水(水是水火箭的燃料),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发射。是利用水和空气的质量之比(水的密度是空气的771倍),压力空气把水从火箭尾部的喷嘴向后高速喷出,在反作用下,水火箭以急快的速度快速上升,靠惯性在空中滑翔飞行,像导弹一样有一个飞行轨迹,最后达到一定高度,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徐徐降落的火箭模型。 水火箭起源于日本夷山的划艇俱乐部成员,他们乐于进行野外活动。于某日,他们看见用宝特瓶向翻覆的加拿大游挺发射救生索的场面,逐而诞生了用水喷射宝特瓶的构想。 原理 加水:水火箭加入水量的多少直接决定水火箭的射程。动量P=mv,在释放空气时,火箭中的水在气体放尽时也刚好放完是最佳情况。这时,火箭获得的的动量最大(速度也最大)。 发射:水火箭发射时利用牛顿第三定律,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火箭中

的气体释放压力,作用在水上,水在瞬间喷出,火箭获得一个极大的反冲力,瞬间“飞出”。利用压强P=F\S,喷水口的面积S一定,要想使箭获得更大的反冲力(速度),就要使火箭中的压力足够大,即要充入更多的空气,这就利用了PV=nRT,n越大,p 越大。 飞行:火箭飞出后利用自身的惯性飞行(牛顿第一定律);火箭飞出时的速度是斜向上的,在重力的作用下,火箭的飞行轨迹是抛物线(斜抛运动),这就是“弹道飞行”。(运动学原理)同时,由于摩擦,火箭还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使得火箭的速度不断减小。上升到一定高度后,火箭的竖直方向速度减小至0,火箭开始降落,依然呈“抛物线”型。 总之,水火箭利用的物理学原理有:动量P=mv及动量守恒定律,PV=nRT,牛顿运动定律(第一第二第三),运动学公式等,是经典力学非常典型的应用。 火箭的优化 ●火箭中水和空气的比例要适当; ●发射时火箭要与地面有一定的夹角,最好是45度(原理见后面); ●由于惯性与质量有关,在保证其他条件的前提下,尽量增加火箭的质量,这样还可以减小飞行中的阻力; ●火箭头要做成尖的,同时火箭身要做成流线型,这样不但能减小空气阻力,还能提高火箭的稳定性; ●除了上述条件外,火箭还要有发射架和尾翼,这样可以控制飞行轨迹,提高稳定性;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启发: 多动手,多动脑,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活变得更美好。通过和朋友们的协 作,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水火箭的制作。 二、实验原理 水火箭:用塞子塞紧的雪碧瓶,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超过橡皮塞与瓶口接合的最大程度时,瓶口与橡皮塞自由脱离,箭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从而是火箭的箭身升空。 三、实验材料 1雪碧瓶:5个,用来制作箭身和其他部位。 2、刻度尺一把,用来量取裁切泡沫和纸板 3、胶带、双面胶(要耐用一点的) 4、双面胶:制作箭翼及固定箭翼用。 5、记号笔:画线用。 6、大剪刀、纸板、 7、一次性餐桌布 8、风筝线 注意事项: 1各个连接件要牢固。 2、用一次性餐桌布做降落伞使其容易脱出来 3、伞线不宜太长,并有一定弹性。 4、要有尾翼,有导向的发射架。 5、选择合适大小和硬度的瓶塞,使上升的作用力更大。 6、平衡翼不太大和太小的起不了平衡作用 四、实验过程: 1取出其中一个雪碧瓶,剪取圆滑的一段。 2、将第二个雪碧瓶倒过来?将截取段分别连在瓶底和瓶口处,用胶布连牢。 3、去两段截取段按图压平,剪出平衡翼,平衡翼的数量为3个 4、翻开尾翼里面贴上双面胶带粘贴住,并再贴一张有双面胶的白纸 5、贴牢后,沿短边、斜边用防水贴布再贴圈。 6、将梯形底边一公分处,往外折起90° 7、再将四片尾翼平均粘贴于瓶上 8、火箭头直接由雪碧瓶的上半部分做成 9、制作的箭头必须能够在水火箭发射上升时不脱落,一旦有降落时与箭体自动分离。 10、如果用风筝线做伞绳,只能用胶布粘连。 组装完成水火箭的制作。 五、发射过程 1先灌水量水,不要淋湿伞和箭。

高二物理期末复习反冲运动火箭知识点总结

2019高二物理期末复习反冲运动火箭知识 点总结 反冲运动中,物体受到的反冲作用通常叫做反冲力。以下是反冲运动火箭知识点总结,请大家认真学习。 反冲运动概念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如果一个静止的物体在内力的作用下分裂成两个部分,一部分向某个方向运动,另一部分必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个现象叫做反冲。反冲运动中,物体受到的反冲作用通常叫做反冲力。 反冲运动原理 1、系统不受外力或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 2、相互作用的时间极短,相互作用的内力远大于外力,如碰撞或爆炸瞬间,外力可忽略不计,可以看作系统的动量守恒。 3、系统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或受外力的矢量和为零;或外力远小于内力,则该方向上动量守恒(分动量守恒)。 4、在某些实际问题中,一个系统所受外力和不为零,内力也不是远大于外力,但外力在某个方向上的投影为零,那么在该方向上可以说满足动量守恒的条件。 反冲运动应用 喷气式飞机和火箭的飞行应用了反冲的原理,它们都是靠喷出气流的反冲作用而获得巨大速度的。现代的喷气式飞机,

靠连续不断地向后喷出气体,飞行速度能够超过l000m/s。质量为m的人在远离任何星体的太空中,与他旁边的飞船相对静止。由于没有力的作用,他与飞船总保持相对静止的状态。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火箭原来的动量为零,喷气后火箭与燃气的总动量仍然应该是零,即mv+mu=0 解出v= -mu/m (1)式表明,火箭喷出的燃气的速度越大、火箭喷出物质的质量与火箭本身质量之比越大,火箭获得的速度越大。现代火箭喷气的速度在2019~4000 m/s,近期内难以大幅度提高,因此要在减轻火箭本身质量上面下功夫。火箭起飞时的质量与火箭除燃料外的箭体质量之比叫做火箭的质量比,这个参数一般小于10,否则火箭结构的强度就成了问题。但是,这样的火箭还是达不到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7.9 km/s的速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多级火箭的概念。把火箭一级一级地接在一起,第一级燃料用完之后就把箭体抛弃,减轻负担,然后第二级开始工作,这样一级一级地连起来,理论上火箭的速度可以提得很高。但是实际应用中一般不会超过四级,因为级数太多时,连接机构和控制机构的质量会增加得很多,工作的可靠性也会降低。

小学综合实践水火箭制作与研究教案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水火箭制作与研究教案设计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飞向太空》教案 【课题、课时】《飞向太空》(1 课时) 【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理解人类航天的主要成就和探索精神。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习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后编排的,学生已经从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和应用中,领会了理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可以成为现实,这个时候很需要让学生了解人类在航天领域的开拓精神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材的编写思路:本节从近地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到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图片,由近及远的展示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使学生认识到想冲出地球、飞向太空,需要火箭来提供巨大的速度;人类进入太空中将面临失重的环境,那么如何在失重的环境中生存和工作立即摆在了人类面前;在深空探测中,人类取得了哪些成就,激发学生热爱太空、热爱科学、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精神。 4.教材的特点:第一,重视火箭升空原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第二,注意从实验观察的现象引入课题;第三,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第四,通过互联网搜索重视自主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第五、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 5.教材处理:(1)对于火箭升空的原理,从充气气球飞出、古代起火的发射、水火箭的制作,让学生认识到反冲运动发挥的作用;(2)对火箭的结构和火箭发射的过程采用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及“神州六号”的发射进行教学,增强知

高中物理-反冲运动火箭课后训练

高中物理-反冲运动火箭课后训练 基础巩固 1.下列属于反冲运动的有( ) A.喷气式飞机的运动B.直升机上升 C.火箭上升D.反击式水轮机的运动 2.质量为M的原子核,原来处于静止状态,当它以速度v放出质量为m的粒子时(设v 方向为正),剩余部分速度为( ) A. mv M m - B. mv M m - - C. Mv M m - D. mv M - 3.运送人造地球卫星的火箭开始工作后,火箭做加速运动的原因是( ) A.燃料燃烧推动空气,空气反作用推动火箭 B.火箭发动机将燃料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后喷出,气体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 C.火箭吸入空气,然后向后排出,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推动火箭 D.火箭燃料燃烧发热,加热周围空气,空气膨胀推动火箭 4.一炮艇在湖面上匀速行驶,突然从船头和船尾同时向前和向后发射一发炮弹,设两炮弹质量相同,相对于地的速率相同,牵引力、阻力均不变,则船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动量不变,速度增大B.动量变小,速度不变 C.动量增大,速度增大D.动量增大,速度减小 5.课外科技小组制作一只“水火箭”,用压缩空气压出水流使火箭运动。假如喷出的水流流量保持为2×10-4 m3/s,喷出速度保持为对地10 m/s。启动前火箭总质量为1.4 kg,则启动2 s末火箭的速度可以达到多少?已知火箭沿水平轨道运动阻力不计,水的密度是103 kg/m3。 能力提升 6.如图所示,一艘小船静止在平静的水面上,船前舱有一抽水机,抽水机把前舱的水均匀抽往后舱,不计水的阻力,在船的前舱与后舱分开、不分开的两种情况下,船的前舱运动情况分别是( ) A.不动;向前匀速运动B.向前加速运动;不运动 C.不动;向后匀速运动D.向后匀速运动;不动 7.如图所示,半径为R,质量为M,内表面光滑的半球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左端紧靠着墙壁,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半球形物体的顶端的a点无初速释放,图中b点为半球的最低点,c点为半球另一侧与a同高的顶点,关于物体M和m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m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m与M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 B.m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m的机械能守恒 C.m释放后运动到b点右侧,m能到达最高点c D.当m首次从右向左到达最低点b时,M的速度达到最大 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炮车静止在水平面上,炮筒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当炮车发射一枚质量为m、对地速度为v0的炮弹后,炮车的反冲速度为________,若炮车与水平面的摩擦

水火箭制作流程

材料准备 2~6个2.25L的可乐瓶、剪刀、单面刀片、木塞、球类气针、圆珠笔芯、订书机、双面胶、彩色装饰纸.桌布等轻便不透风的材质 制作过程 1.增压塞制作:用小刀切下橡皮塞较粗的一端,切口直径为 2.3cm,穿过小孔装上气门芯、胶管、和螺帽,将橡皮塞用力塞进瓶口内,其露在瓶口外的部分不超过约2mm;用剪刀在饮料瓶盖中间挖一个直径约12mm的孔,以便使旋紧瓶盖时仅让气门芯露在外面。 2.侧翼的制作:用硬纸片剪下侧翼四个,为了使火箭飞行时有较好的稳定性,侧翼必须有较高的硬度,如果纸片片硬度不够,可将两片或三片粘叠在一起制作,剪好侧翼后,将“粘贴爪”交替地折回两侧,用透明胶带对称地粘贴在火箭的下部侧面。 3.取出其中一个可乐瓶,大约以1/3的间距切成三等份.如图2,留下瓶口及中段部分,将第二个可乐瓶倒过来.如图3,将第一个的瓶口盖在第二个可乐瓶的瓶底,再将第一个的中段瓶身盖在第二个可乐瓶的瓶口.盖上后,用双面胶粘紧.再找出一个硬纸板,剪出平衡翼,平衡翼的数量为4个.太大的平衡翼很重,太小的起不了平衡作用. 4.制作降落伞,将一张正方型的桌布对边折,再对边折,以中点为心,对折2次,用剪子剪下多余部分,使它成圆形,贴好线。1 准备材料。三四个2.5升的健力宝瓶或可乐瓶,若干X光片,几个化学器材用的3号和4号软胶塞,一整套单车气门心,剪刀、小刀各一把,透明胶、双面胶和绝缘胶布,502胶水一支。 5.(1)机翼制作。用剪刀将X光片裁成大小相同的直角梯形28块,梯形长12cm,高6cm,斜腰和长底夹角约45度。另裁4个同上规格但高为8cm,短底相连接两面重叠的梯形(用作机翼的表面)。用双面胶将7小块梯形紧密粘成一个厚的梯形,使之平直平坦,然后用一个大的双面梯形将其紧密包住并粘紧。为使机翼的厚面平整,可用剪刀或小刀修平修直,然后将机翼的厚面用绝缘胶封住。最后,将机翼两边长出的部分向外折成90度。这样,按上述方法将其余的X光片做成三个机。(2) 机身制作。取一个健力宝瓶(瓶头弧线过度比较自然,作火箭头利于减小空气阻力)在离下端11cm处将其横截剪开,用绝缘胶将带瓶口的部分粘紧在另一个瓶子的底部,用绝缘胶在接口处多缠绕几圈以牢固。(3) 气塞制作。取一个4号的软胶塞,用开洞工具在胶塞的底部正中处开一个比气门芯套筒稍小一点的平直洞,然后用小刀横切去细端约0.6cm;将气门芯套筒上一个面积较大的“戒指”(五金店有卖),从软胶塞的细端往上把气门芯装好,套上一个同样的“戒指”,拧上螺丝,稍微紧就可以。最后将气塞用磨刀石磨成圆柱体,达到刚好能够完全进入可乐瓶口或稍紧一点,装上气门芯即可使用。(4) 炮头制作。取一个3号软胶塞用小刀将其削尖且圆滑。(5) 组装机翼。取一个健力宝瓶剪一个长比机翼长稍长的两面相通的圆柱体,然后用透明胶和绝缘胶将4个机翼4等分紧密粘好。最后,将粘好机翼的圆柱体套在水火箭的底部使其与瓶口相平(这不一定是最佳位置,可在飞行实践中上下调节寻找确定),用绝缘胶缠绕粘紧。(6) 其他。为增大气塞和瓶口的接触面以增大瓶内气压,可用小刀将气塞大端削细一点并使之圆平粗糙。由于机身增长了一节做火箭头,火箭头部分较轻不平衡,可适当往里面塞纸以达到平衡。为尽可能减小空气阻力,将用软胶塞做成的炮头用502胶水在火箭头瓶口粘好。按以上方法一个简单的水火箭便制作完成。根据我们研制的水火箭,通过实践的改进,水平方向飞行可达160米左右,竖直方向飞行可达40~50米。 水火箭发射方法:1. 水量调控。水火箭用水量和火箭容气空间有一定的比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最佳用水量约为火箭容气空间的1/4到2/5之间(2.5升的空间大约装600毫升左右,可多试验几次寻找确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