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广东实验中学刘天昀邝达君

一、实验原理

水火箭:用塞子塞紧的雪碧瓶,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超过橡皮塞与瓶口接合的最大程度时,瓶口与橡皮塞自由脱离,箭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从而使火箭的箭身升空。

二、实验材料

1、雪碧瓶:5个,用来制作箭身和其他部位。

2、刻度尺一把,用来量取裁切泡沫和纸板

3、胶带、双面胶(要耐用一点的)

4、双面胶:制作箭翼及固定箭翼用。

5、记号笔: 画线用。

6、大剪刀、纸板、

7、一次性餐桌布

8、风筝线

注意事项:

1、各个连接件要牢固。

2、用一次性餐桌布做降落伞使其容易脱出来

3、伞线不宜太长,并有一定弹性。

4、要有尾翼,有导向的发射架。

5、选择合适大小和硬度的瓶塞,使上升的作用力更大。

6、平衡翼不太大和太小的起不了平衡作用

三、实验过程:

1、取出其中一个雪碧瓶,剪取圆滑的一段。

2、将第二个雪碧瓶倒过来.将截取段分别连在瓶底和瓶口处,用胶布连牢。

3、去两段截取段按图压平,剪出平衡翼,平衡翼的数量为3个

4、翻开尾翼里面贴上双面胶带粘贴住,并再贴一张有双面胶的白纸

5、贴牢后,沿短边、斜边用防水贴布再贴圈。

6、将梯形底边一公分处,往外折起90°

7、再将四片尾翼平均粘贴于瓶上

8、火箭头直接由雪碧瓶的上半部分做成

9、制作的箭头必须能够在水火箭发射上升时不脱落,一旦有降落时与箭体自动分离。

10、如果用风筝线做伞绳,只能用胶布粘连。

组装完成水火箭的制作。

四、发射过程

1、先灌水量水,不要淋湿伞和箭。

2、塞紧软木塞,软木塞密封一定要好,否则不能提供良好的压力.气针在软木塞中,也要达到密不透水,最好用烧红的针尖穿洞.如果还有漏水情况,可以在气针上加装一个圆珠笔芯,圆珠笔芯的顶端伸出水面,可防止打气时气泡的翻滚和漏水情况,再就是要及时的更换软木塞。塞时往往力气不够不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性。可以用红酒的开瓶器

3、水火箭放到发射架上,将水火箭扶正。

4、将降落伞放在箭体的顶部,伞线不要缠绕。

五、实验现象

水火箭原理与制作

同济大学科技节系列活动之第一届趣味科技竞赛——水火箭制作与发射 共青团同济大学委员会 大学生科技服务中心

一竞赛模型 图1 简易模型实物照片 二模型介绍 水火箭包括火箭体和降落伞两部分: 火箭体:主要包括火箭头舱、连接(伞)舱、动力舱、尾翼四个部分组成 降落伞:由尼龙薄膜制作而成 三材料说明 自备材料:3个1.25L 或1.5L的碳酸类饮料瓶(考虑到材料报废的问题,瓶子可适量多准备)、美化装饰材料等创意材料 主办方提供材料:专业喷嘴,尼龙薄膜(降落伞布),卡纸(尾翼),5mmKT板(可做伞仓连接件),双面胶带,502胶水,尼龙线,透明胶带等 主办方提供制作工具:美工刀,剪刀,尺等 四简要制作方法(建议方法,参赛组也可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制作) 1 火箭头舱 适量截去饮料瓶的顶部作为火箭头;按照附图1做出接口,准备与伞舱连接。

图2 火箭头舱及水火箭 2 连接(伞)舱 适量截取另一个饮料瓶的中间部分作为伞舱;以用于连接火箭头舱和动力(尾)舱,并放置降落伞。(提示:注意火箭头仓与连接(伞)仓的连接) 图3连接(伞)舱与尾翼 3 动力舱 由一个完整的1.25L或1.5L的碳酸类饮料瓶与专业喷嘴组成,喷嘴与普通瓶盖一样拧在瓶口即可。

图4 喷嘴与普通瓶盖对比 4 尾翼 参赛组自行设计。 6 降落伞 将尼龙薄膜剪成圆形,以圆心为中心在边缘选择若干对称点,用透明胶把棉线固定在选好的对称点上,棉线选择适当长度一起打结即可完成。 7 部件组合 (1)将尾翼黏在动力舱上。 (2)将伞舱套在动力舱底部粘牢。 (3)将火箭头套在伞舱上,并在火箭头上穿两根线,一根与伞舱相连,另一根与降落伞相连,以使火箭头在高空脱落时拉出降落伞。(至于降落伞具体如何打开请参赛者自行设计) 五发射方法 在动力舱内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安装到发射架,用打气筒充气,然后按下发射架上的开关,水火箭通过动力舱内的气压将水喷出而获得向上的动力而飞出。(提示:具体发射过程在比赛现场将会有工作人员指导,动力舱的盛水量及气压直接影响发射后的滞空时间,参 赛小组需谨慎对待)

《小火箭》优质课教案

《小火箭》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反冲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2.技能目标: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小火箭科技作品,并能对自己制作的作 品提出改进建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愿意合作交流;关心新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反冲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能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小火箭科技作品。 教具学具的准备: 气球双面胶硬纸白乳胶气筒制作小火箭的温馨提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1)师:课前,老师让你们搜集有关火箭的知识,根据搜到的资料,谁先来说说,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火箭的知识?(学生汇报交流。) (2)师:同学们说的很对。现代火箭是用液体氢等高能物质做燃料,用液体氧作氧化剂,点燃后能产生大量气体,连续不断地向后喷出,使火箭高速向前飞行。除了你们了解的,还想知道更多关于火箭的知识吗?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板书课题:15.小火箭) 二、制定方案 1、火箭的种类 师:在制作小火箭之前,来认识一下可以制作哪几种火箭? (1)学生猜测。(指名说) (2)小组内说。 (3)小结:我们可以制作水火箭、气火箭、火火箭。 2.小组内制定方案 (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手中的材料说一说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火箭,并把本组认为最好的一个制作方案选出来,在全班交流。 (2)汇报各小组的制作方案。(指名说) (3)师:同学们,你们觉着在制作小火箭时,应该注意什么? (4)学生汇报:(指名说) (5)师:同学们说出了制作小火箭的注意事项:首先要注意安全,还要注意小组内的配合。制

水火箭发射原理

发射原理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降落伞。灌入三分之一的水,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发射。是利用水和空气的质量之比(水的密度是空气的771倍),压力空气把水从火箭尾部的喷嘴向下高速喷出,在反作用下,水火箭快速上升,加速度、惯性滑翔在空中飞行,像导弹一样有一个飞行轨迹,最后达到一定高度,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徐徐降落的火箭模型。 用橡皮塞紧的可乐瓶,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超过橡皮塞与瓶口接合的最大程度时,瓶口与橡皮塞自由脱离,箭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水火箭和火箭最大的不同,在於其推进的媒介由高温空气变成水而已。在发射水火箭前会灌入空气达一定压力,由於高压会自然向低压流去,故在喷嘴被打开时,空气自然向喷嘴流去,但由于水挡在前方,故水会被空气推出火箭,而火箭也藉此获得向前的速度。 水火箭的制作 1.材料准备: 3~6个的可乐瓶、剪刀、单面刀片、木塞、球类气针、圆珠笔芯、订书机、双面胶、彩色装饰纸.桌布等轻便不透风的材质 2.制作过程: 1机翼制作。用剪刀将X光片裁成大小相同的直角梯形28块,梯形长12cm,高6cm,斜腰和长底夹角约45度。另裁4个同上规格但高为8cm,短底相连接两面重叠的梯形(用作机翼的表面)。用双面胶将7小块梯形紧密粘成一个厚的梯形,使之平直平坦,然后用一个大的双面梯形将其紧密包住并粘紧。为使机翼的厚面平整,可用剪刀或小刀修平修直,然后将机翼的厚面用绝缘胶封住。最后,将机翼两边长出的部分向外折成90度。这样,按上述方法将其余的X光片做成三个机翼。 2 机身制作。取一个健力宝瓶(瓶头弧线过度比较自然,作火箭头利于减小空气阻力)在离下端11cm处将其横截剪开,用绝缘胶将带瓶口的部分粘紧在另一个瓶子的底部,用绝缘胶在接口处多缠绕几圈以牢固。 3 气塞制作。取一个4号的软胶塞,用开洞工具在胶塞的底部正中处开一个比气门芯套筒稍小一点的平直洞,然后用小刀横切去细端约;将气门芯套筒上一个面积较大的“戒指”(五金店有卖),从软胶塞的细端往上把气门芯装好,套上一个同样的“戒指”,拧上螺丝,稍微紧就可以。最后将气塞用磨刀石磨成圆柱体,达到刚好能够完全进入可乐瓶口或稍紧一点,装上气门芯即可使用。 4 炮头制作。取一个3号软胶塞用小刀将其削尖且圆滑。 5 组装机翼。取一个健力宝瓶剪一个长比机翼长稍长的两面相通的圆柱体,然后用透明胶和绝缘胶将4个机翼4等分紧密粘好。最后,将粘好机翼的圆柱体套在水火箭的底部使其与瓶口相平(这不一定是最佳位置,可在飞行实践中上下调节寻找确定),用绝缘胶缠绕粘紧。 6 其他。为增大气塞和瓶口的接触面以增大瓶内气压,可用小刀将气塞大端削细一点并使之圆平粗糙。由于机身增长了一节做火箭头,火箭头部分较轻不平衡,可适当往里面塞纸以达到平衡。为尽可能减小空气阻力,将用软胶塞做成的炮头用502胶水在火箭头瓶口粘好。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分析报告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分析 报告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启发: 多动手,多动脑,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活变得更美好。通过和朋友们的协作,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水火箭的制作。 二、实验原理 水火箭:用塞子塞紧的雪碧瓶,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超过橡皮塞与瓶口接合的最大程度时,瓶口与橡皮塞自由脱离,箭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从而是火箭的箭身升空。 三、实验材料 1、雪碧瓶:5个,用来制作箭身和其他部位。 2、刻度尺一把,用来量取裁切泡沫和纸板 3、胶带、双面胶(要耐用一点的) 4、双面胶:制作箭翼及固定箭翼用。 5、记号笔:画线用。 6、大剪刀、纸板、 7、一次性餐桌布 8、风筝线 注意事项: 1、各个连接件要牢固。 2、用一次性餐桌布做降落伞使其容易脱出来 3、伞线不宜太长,并有一定弹性。 4、要有尾翼,有导向的发射架。 5、选择合适大小和硬度的瓶塞,使上升的作用力更大。 6、平衡翼不太大和太小的起不了平衡作用 四、实验过程: 1、取出其中一个雪碧瓶,剪取圆滑的一段。 2、将第二个雪碧瓶倒过来.将截取段分别连在瓶底和瓶口处,用胶布连牢。 3、去两段截取段按图压平,剪出平衡翼,平衡翼的数量为3个 4、翻开尾翼里面贴上双面胶带粘贴住,并再贴一张有双面胶的白纸 5、贴牢后,沿短边、斜边用防水贴布再贴圈。 6、将梯形底边一公分处,往外折起90° 7、再将四片尾翼平均粘贴于瓶上 8、火箭头直接由雪碧瓶的上半部分做成 9、制作的箭头必须能够在水火箭发射上升时不脱落,一旦有降落时与箭体自动分离。 10、如果用风筝线做伞绳,只能用胶布粘连。 组装完成水火箭的制作。 五、发射过程 1、先灌水量水,不要淋湿伞和箭。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 小火箭飞上天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火箭飞上天 活动目标: 1.利用空气推动的力量,探索“小火箭”飞起来的方法。 2.通过操作、记录、比较,了解“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力度的关系。 3.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了解过有关火箭飞上天的相关知识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高度参照梯5个;小火箭玩具若干个;大记录表1份;小记录表和笔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观看火箭升天场面,调动知识经验。 师生一起观看“神州九号”升天的动人场面,认真观察神九的外形特点和发射方法。 提问:你们知道“火箭有几个部分组成吗?哪两个部分? 二、探索火箭升天原理,动手探索操作。 1.观赏玩具,了解制作“火箭”的材料。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玩具火箭。 提问:它是什么材料做成的?雪碧瓶像火箭的哪个部分?纸帽子又像什么呢? 小结:原来,玩具火箭是有雪碧瓶和纸帽子做成的,它们分别代表火箭的发射器和火箭头。 2.自主操作,探索“火箭”飞起来的方法。 师:玩具火箭有个愿望,它也想飞起来,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提问:想一想怎样才能让玩具火箭飞起来呢?(幼儿自由猜想)玩一玩,想办法让火箭飞起来。

交流玩法。 3.交流讨论,归纳“火箭”飞起来的原理。 师:你们认为谁的方法好?为什么用这种方法“小火箭”会飞上天?(引发讨论)通过演示,感知空气的存在。 进一步利用空气推动的力量探索“小火箭”飞起来的方法(自由探索)集中交流(了解方法的多样性) 三、深入思考再次探索,体会科学原理。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2.边操作边记录,教师巡回指导。 3.集中讨论“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力度的关系。 四、活动小结,情感升华。 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中国娃,“小火箭”里还藏着很多科学秘密,等我们长大以后也像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一样也去探索火箭的奥秘。

制作水火箭材料

如何制作水火箭 一、材料准备: 1、两个1.25L的新奇士汽水瓶(或者2L的雪碧瓶子),一个屈臣氏的纯净水瓶(大的)-------卜蜂莲花 2、一卷电工胶布,一盒兄弟俩(AB胶),一把戒刀,一把剪刀-------------------------------------任何五金店 3、双面胶(2cm或者1.8cm宽的,不能太宽)一卷,透明胶(最好宽一点的)一卷,垫写板或者文 件夹一个(用这个塑料板来用尾翼用,要厚点的),小油性笔一支------风光书城或者明富仓新华书店 4、用3号胶塞最佳,4号也可-----化工店:三水广场第4小学对面即雅豪居门口往4小方向走几十米 二、制作过程: 1、把其中一个汽水瓶子剪成三段,必须按图1上的说明来剪,第2段的上端直径是稍大,下端稍小 2、用垫写板或者文件夹塑料板,剪三个如图2的尾翼:沿如图虚线剪开,把固定片1、3往左边弯90度,固定片2、4往右边弯90度。 3、把瓶子剪下的第2段,用油性笔画三根竖线,三根竖线必须把瓶子周长平均分。如图3 4、把三个尾翼分别粘在瓶身第2段画着竖线的位置,粘的时候必须注意直径稍大的朝上,尾翼尖的向下(如果弄反了,接下来是无法固定的),如图4 粘的方法:在竖线位置贴上双面胶--->把尾翼粘上去--->然后调好一定量的AB胶在固定片1234的周围涂一些(AB胶很快干必须要3分钟内涂完)--->等AB胶干了,再在固定片1234上面用电工胶布贴紧 图1 图2 图3 图4 5、调好一定的AB胶把瓶子剪下的第1段和粘有尾翼的第2段,粘在另一个倒放瓶子上,如图5: 在如图虚线的位置涂一些AB胶可以粘住,然后再缠双层电工胶布就相当牢固了。 6、把一个屈臣氏的纯净水瓶盖子粘在水火箭的头部,可以减少阻力,使发射距离更远,如图6: 图5 图6 7、在胶塞中间插一个气门,就可用来打气发射了。买胶塞时化工店可以帮在胶塞中间打孔,收1元

小学综合实践水火箭制作与研究教案设计

小学综合实践水火箭制作与研究教案设计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飞向太空》教案 【课题、课时】《飞向太空》(1 课时) 【教材分析】 1.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理解人类航天的主要成就和探索精神。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习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后编排的,学生已经从万有引力定律的推导和应用中,领会了理论对实践的重大指导作用,使学生认识到神话传说“嫦娥奔月”在我们生活的时代已经可以成为现实,这个时候很需要让学生了解人类在航天领域的开拓精神和取得的伟大成就,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3.教材的编写思路:本节从近地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到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图片,由近及远的展示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使学生认识到想冲出地球、飞向太空,需要火箭来提供巨大的速度;人类进入太空中将面临失重的环境,那么如何在失重的环境中生存和工作立即摆在了人类面前;在深空探测中,人类取得了哪些成就,激发学生热爱太空、热爱科学、具有社会责任感的精神。 4.教材的特点:第一,重视火箭升空原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第二,注意从实验观察的现象引入课题;第三,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第四,通过互联网搜索重视自主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第五、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 5.教材处理:(1)对于火箭升空的原理,从充气气球飞出、古代起火的发射、水火箭的制作,让学生认识到反冲运动发挥的作用;(2)对火箭的结构和火箭发射的过程采用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及“神州六号”的发射进行教学,增强知

小火箭教案1

小火箭教案 教学目标 1、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小火箭科技作品,并能对自己制作的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2、愿意合作交流;关心科技、新发明对生活的重大影响,善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3、了解反冲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小火箭科技作品。 教学难点 1.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制作带有创造性的小火箭科技作品。2.能发现、反思自己制作的小火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 课前准备 可乐瓶双面胶硬纸、白乳胶、气筒、制作小火箭的温馨小提示。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问题 谈话:课前,同学们搜集查阅了有关火箭的知识,谁来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关于火箭的知识? 同学们见过神舟五号、六号、七号宇宙飞船升空的瞬间吗?是谁把飞船送上了天? 火箭起飞时,火箭的下面有火,火是向哪个方向喷的呢?火箭是根据什么原理飞上天的?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对。现代火箭是

用液体氢等高能物质做燃料,用液体氧作氧化剂,点燃后能产生大量气体,连续不断地向后喷出,使火箭调整向前飞行。由于火箭自带燃料和氧化剂,所以能在没有空气的宇宙空间飞行。 生交流。 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举手回答。 (反冲的原理) 通过资料的交流,达到知识共享,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从学生感兴趣的宇宙飞船入手,创设情境。 适当解说。老师让你们搜集有关火箭的知识,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们搜集的有关火箭的资料。生汇报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 二、探索体验解决问题 1、师:你们想不想自制一个小火箭? 师把制作小火箭的材料展示出来,分发给小组。 师:你觉得制作小火箭时,应注意什么? 2、制作火箭的种类 水火箭气火箭火火箭 3、学生小组合作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并出示温馨小提示: 水火箭——在瓶中装入约四分之一的水,然后向瓶中充气,当气压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将瓶塞子鼓开,水在气体压力下喷出,从而推动小火箭升空。 气火箭——在常态下将火箭扣在大可乐瓶上,使接口处保持密封

水火箭制作流程

材料准备 2~6个2.25L的可乐瓶、剪刀、单面刀片、木塞、球类气针、圆珠笔芯、订书机、双面胶、彩色装饰纸.桌布等轻便不透风的材质 制作过程 1.增压塞制作:用小刀切下橡皮塞较粗的一端,切口直径为 2.3cm,穿过小孔装上气门芯、胶管、和螺帽,将橡皮塞用力塞进瓶口内,其露在瓶口外的部分不超过约2mm;用剪刀在饮料瓶盖中间挖一个直径约12mm的孔,以便使旋紧瓶盖时仅让气门芯露在外面。 2.侧翼的制作:用硬纸片剪下侧翼四个,为了使火箭飞行时有较好的稳定性,侧翼必须有较高的硬度,如果纸片片硬度不够,可将两片或三片粘叠在一起制作,剪好侧翼后,将“粘贴爪”交替地折回两侧,用透明胶带对称地粘贴在火箭的下部侧面。 3.取出其中一个可乐瓶,大约以1/3的间距切成三等份.如图2,留下瓶口及中段部分,将第二个可乐瓶倒过来.如图3,将第一个的瓶口盖在第二个可乐瓶的瓶底,再将第一个的中段瓶身盖在第二个可乐瓶的瓶口.盖上后,用双面胶粘紧.再找出一个硬纸板,剪出平衡翼,平衡翼的数量为4个.太大的平衡翼很重,太小的起不了平衡作用. 4.制作降落伞,将一张正方型的桌布对边折,再对边折,以中点为心,对折2次,用剪子剪下多余部分,使它成圆形,贴好线。1 准备材料。三四个2.5升的健力宝瓶或可乐瓶,若干X光片,几个化学器材用的3号和4号软胶塞,一整套单车气门心,剪刀、小刀各一把,透明胶、双面胶和绝缘胶布,502胶水一支。 5.(1)机翼制作。用剪刀将X光片裁成大小相同的直角梯形28块,梯形长12cm,高6cm,斜腰和长底夹角约45度。另裁4个同上规格但高为8cm,短底相连接两面重叠的梯形(用作机翼的表面)。用双面胶将7小块梯形紧密粘成一个厚的梯形,使之平直平坦,然后用一个大的双面梯形将其紧密包住并粘紧。为使机翼的厚面平整,可用剪刀或小刀修平修直,然后将机翼的厚面用绝缘胶封住。最后,将机翼两边长出的部分向外折成90度。这样,按上述方法将其余的X光片做成三个机。(2) 机身制作。取一个健力宝瓶(瓶头弧线过度比较自然,作火箭头利于减小空气阻力)在离下端11cm处将其横截剪开,用绝缘胶将带瓶口的部分粘紧在另一个瓶子的底部,用绝缘胶在接口处多缠绕几圈以牢固。(3) 气塞制作。取一个4号的软胶塞,用开洞工具在胶塞的底部正中处开一个比气门芯套筒稍小一点的平直洞,然后用小刀横切去细端约0.6cm;将气门芯套筒上一个面积较大的“戒指”(五金店有卖),从软胶塞的细端往上把气门芯装好,套上一个同样的“戒指”,拧上螺丝,稍微紧就可以。最后将气塞用磨刀石磨成圆柱体,达到刚好能够完全进入可乐瓶口或稍紧一点,装上气门芯即可使用。(4) 炮头制作。取一个3号软胶塞用小刀将其削尖且圆滑。(5) 组装机翼。取一个健力宝瓶剪一个长比机翼长稍长的两面相通的圆柱体,然后用透明胶和绝缘胶将4个机翼4等分紧密粘好。最后,将粘好机翼的圆柱体套在水火箭的底部使其与瓶口相平(这不一定是最佳位置,可在飞行实践中上下调节寻找确定),用绝缘胶缠绕粘紧。(6) 其他。为增大气塞和瓶口的接触面以增大瓶内气压,可用小刀将气塞大端削细一点并使之圆平粗糙。由于机身增长了一节做火箭头,火箭头部分较轻不平衡,可适当往里面塞纸以达到平衡。为尽可能减小空气阻力,将用软胶塞做成的炮头用502胶水在火箭头瓶口粘好。按以上方法一个简单的水火箭便制作完成。根据我们研制的水火箭,通过实践的改进,水平方向飞行可达160米左右,竖直方向飞行可达40~50米。 水火箭发射方法:1. 水量调控。水火箭用水量和火箭容气空间有一定的比例,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最佳用水量约为火箭容气空间的1/4到2/5之间(2.5升的空间大约装600毫升左右,可多试验几次寻找确定)。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火箭上天》共三篇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小火箭上天》 篇一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探索中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流动的力量,感受大气压强的作用。 2、有主动探究的意识,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红、绿小火箭人手一个(大可乐瓶上盖一个纸做的圆锥体)。 2、经验准备: 幼儿对空气已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三、活动过程: 1、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谈话引题: 教师:前段时间我们中国有一艘“神舟七号”飞船飞上太空了,你们知道是谁把它送上太空的呀? 教师:上个星期我们也做了很多的火箭,还帮小火箭准备了发射器,那我们的小火箭能不能飞上天呢?我们一起去试一试,想出各种办法让小火箭飞上天。注意试的时候要让你的发射器稳稳的站在地上,不要东倒西歪。 2)提供可乐瓶及纸制圆锥体,让幼儿自由尝试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交流:你的小火箭飞上天了吗?你用了什么方法? 幼儿演示小火箭上天的各种方法。 教师:你觉得是哪一种方法最容易让小火箭飞上天? 幼儿验证性实验。(同时用双手重重地拍打可乐瓶两侧,小火箭就会飞上天。) 2、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提问:为什么我们拍瓶子小火箭就能飞起来?是谁把小火箭送上天的? 幼儿猜想讨论。 2)幼儿盖上瓶盖,再用力拍瓶子。 教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现在把瓶盖盖起来拧紧,再来玩一玩小火箭上天的游戏,看看这次小火箭会怎么样? 幼儿探索。 交流: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原来是瓶子里充满着空气,不盖瓶盖的时候,我们用力的拍瓶子,瓶子里的空气就会跑出来产生一股风,把瓶口的小火箭冲到天上去,小火箭就飞上天了。盖子盖紧后,瓶子里的空气流不出来,所以小火箭就飞不起来了。所以是空气把小火箭送上天的。 3、探索如何让火箭飞得高。 1)幼儿两个两个比一比,谁的火箭飞得高。 启发提问:为什么一样的火箭,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呢? 2)幼儿操作验证,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力气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拍的力气大,火箭就飞得高。 4、延伸活动 椅子底下还有一种绿色的小火箭,它想跟红色小火箭比一比谁飞得高。这次请小朋友用一样大的力气先试红色的,再试绿色的,看看哪个飞得高?想想为什么? 幼儿探索。 设疑:为什么用同样的力气拍瓶子红色的小火箭飞得高?绿色的小火箭飞得低?这个问题请你们回家去试一试、想一想,跟爸爸妈妈一起去查查资料。 篇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探索中了解火箭升天的基本原理,感受科学的神奇。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启发: 多动手,多动脑,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活变得更美好。通过和朋友们的协 作,经过艰辛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水火箭的制作。 二、实验原理 水火箭:用塞子塞紧的雪碧瓶,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超过橡皮塞与瓶口接合的最大程度时,瓶口与橡皮塞自由脱离,箭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从而是火箭的箭身升空。 三、实验材料 1雪碧瓶:5个,用来制作箭身和其他部位。 2、刻度尺一把,用来量取裁切泡沫和纸板 3、胶带、双面胶(要耐用一点的) 4、双面胶:制作箭翼及固定箭翼用。 5、记号笔:画线用。 6、大剪刀、纸板、 7、一次性餐桌布 8、风筝线 注意事项: 1各个连接件要牢固。 2、用一次性餐桌布做降落伞使其容易脱出来 3、伞线不宜太长,并有一定弹性。 4、要有尾翼,有导向的发射架。 5、选择合适大小和硬度的瓶塞,使上升的作用力更大。 6、平衡翼不太大和太小的起不了平衡作用 四、实验过程: 1取出其中一个雪碧瓶,剪取圆滑的一段。 2、将第二个雪碧瓶倒过来?将截取段分别连在瓶底和瓶口处,用胶布连牢。 3、去两段截取段按图压平,剪出平衡翼,平衡翼的数量为3个 4、翻开尾翼里面贴上双面胶带粘贴住,并再贴一张有双面胶的白纸 5、贴牢后,沿短边、斜边用防水贴布再贴圈。 6、将梯形底边一公分处,往外折起90° 7、再将四片尾翼平均粘贴于瓶上 8、火箭头直接由雪碧瓶的上半部分做成 9、制作的箭头必须能够在水火箭发射上升时不脱落,一旦有降落时与箭体自动分离。 10、如果用风筝线做伞绳,只能用胶布粘连。 组装完成水火箭的制作。 五、发射过程 1先灌水量水,不要淋湿伞和箭。

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实践活动

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实践活动 一、水火箭简介: 水火箭又称气压式喷水火箭、水气推进火箭。是利用废弃的碳酸饮料瓶制作成动力舱、箭体、箭头、尾翼的火箭。瓶内注入一部分水,在瓶口塞上一个装有自行车内胎气门嘴芯的橡皮塞,利用高压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橡皮塞爆发,瓶内水和气迅速喷出,在反作用下发射升空,推动箭体冲向空中。 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材料易得,废物利用; 2、制作简单,发射简便,任何中、小学(高年级)学生均可操作; 3、趣味性强,一般可发射十几米高或数十米远; 4、安全性好,寓教于乐,蕴含一定的创造性和趣味性; 二、活动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火箭发射的有关科学知识,懂得水火箭的原理,了解火箭发射的历史; 2、通过水火箭制作与发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整个设计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科学探究意识及认真细致、敢于创新、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航天的兴趣,激励他们以科技创新报国的精神。 3、为了提高火箭发射高度,让学生学分析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试验效果的科学工作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4、提高同学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培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①一个完整的水火箭模型。

②带气门嘴、气门芯的橡皮塞,课前由教师制作。方法是:在橡皮塞的正中心,用手电钻按自行车门嘴的筒管的直径大小,钻一个小孔,把气门嘴固定在橡皮塞上。 ③观看视频资料,了解有关火箭发射的历史资料,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可以是网上查找),由校园小记者负责整理和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④让高年级(五六年级)小记者去尝试制作、发射一下,记录大致的体会,并把尝试制作与发射中所遇到的问题带进课堂,尝试制作的模型也带进课堂。 ⑤时间安排:2课时(2013年上期第七周和第八周文体活动时间)。 2、场地: 制作水火箭——电脑室培训,科技活动室、教室或家里制作; 发射场地——学校操场或宽阔地带。 3、器材: 发射架可乐瓶透明胶带 剪刀带气门嘴、气门芯的橡皮塞 高压打气筒自来水及水桶 4、制作方法: 1.取一个可乐瓶,去掉底部的一部分,留下上半锥体部分备用; 2.再取一个可乐瓶,将备用的锥体套在其底部,用胶布粘牢; 3.裁剪一张质地较硬的纸,制成圆锥体,套在备用的圆锥体瓶上,用胶布粘牢;取两个可乐瓶,截取它们的中部,将它们压平后剪出尾翼的形状,将尾翼与瓶体粘牢,安装要对称、牢固; 4.用手电钻在橡皮塞正中钻一个洞,刚好将气门嘴装进去;对组装好的水火箭进行调试后,装进适量的水,塞上橡皮塞,打气直到发射。 四、活动过程: 1、以神舟九号升天视频资料导入教学,导出设计活动课题。

中班科学有趣的小火箭教案

中班科学有趣的小火箭教案 中班科学有趣的小火箭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内容,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流动的力量,探索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拍打瓶子用力大小的关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科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有趣的小火箭教案吧。 设计意图: 把废旧塑料瓶和纸制圆锥体进行巧妙的组合,变成一个能飞上天的小火箭,这种活动对于好奇、好问的中班幼儿来说,无疑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因此我就利用这种吸引力,并创设幼儿喜爱的活动情境,来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和探索兴趣。通过玩让幼儿探索火箭飞上天的方法,从而感知空气的存在,其次利用空气推动的力量进一步探索了解火箭发射的高度与力度之间的关系。整个活动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幼儿玩中思考,玩中学习,体现了操作中认知的特点。 活动目标: 1、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流动的力量。 2、探索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拍打瓶子用力大小的关系。 3、能积极动手,体验探索小火箭飞上天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1)自制饮料瓶“小火箭”人手一个。 (2)大火箭1个。 (3)课件。 2、经验准备: (1)幼儿对空气已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2)课前幼儿已对火箭发射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1、(出示慢羊羊)以动画人物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今天来一位客人,咦!慢羊羊今天怎么啦? 2、幼儿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提供可乐瓶及纸制圆锥体(其中有瓶盖的瓶子5只),让幼儿自由尝试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教师提醒幼儿发射器放在地上不动,让火箭飞上天 (2)个别幼儿演示小火箭上天的各种方法。 我们一起来用这个方法试一试。 幼儿验证性实验。(同时用双手重重地拍打可乐瓶两侧,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水火箭的制作实验报告 广东实验中学刘天昀邝达君 一、实验原理 水火箭:用塞子塞紧的雪碧瓶,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把气体打入密闭的容器内,使得容器内空气的气压增大,当超过橡皮塞与瓶口接合的最大程度时,瓶口与橡皮塞自由脱离,箭内水向后喷出,获得反作用力射出,从而使火箭的箭身升空。 二、实验材料 1、雪碧瓶:5个,用来制作箭身和其他部位。 2、刻度尺一把,用来量取裁切泡沫和纸板 3、胶带、双面胶(要耐用一点的) 4、双面胶:制作箭翼及固定箭翼用。 5、记号笔: 画线用。 6、大剪刀、纸板、 7、一次性餐桌布 8、风筝线 注意事项: 1、各个连接件要牢固。 2、用一次性餐桌布做降落伞使其容易脱出来 3、伞线不宜太长,并有一定弹性。 4、要有尾翼,有导向的发射架。 5、选择合适大小和硬度的瓶塞,使上升的作用力更大。 6、平衡翼不太大和太小的起不了平衡作用 三、实验过程: 1、取出其中一个雪碧瓶,剪取圆滑的一段。 2、将第二个雪碧瓶倒过来.将截取段分别连在瓶底和瓶口处,用胶布连牢。 3、去两段截取段按图压平,剪出平衡翼,平衡翼的数量为3个 4、翻开尾翼里面贴上双面胶带粘贴住,并再贴一张有双面胶的白纸 5、贴牢后,沿短边、斜边用防水贴布再贴圈。 6、将梯形底边一公分处,往外折起90° 7、再将四片尾翼平均粘贴于瓶上 8、火箭头直接由雪碧瓶的上半部分做成 9、制作的箭头必须能够在水火箭发射上升时不脱落,一旦有降落时与箭体自动分离。 10、如果用风筝线做伞绳,只能用胶布粘连。 组装完成水火箭的制作。 四、发射过程 1、先灌水量水,不要淋湿伞和箭。 2、塞紧软木塞,软木塞密封一定要好,否则不能提供良好的压力.气针在软木塞中,也要达到密不透水,最好用烧红的针尖穿洞.如果还有漏水情况,可以在气针上加装一个圆珠笔芯,圆珠笔芯的顶端伸出水面,可防止打气时气泡的翻滚和漏水情况,再就是要及时的更换软木塞。塞时往往力气不够不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性。可以用红酒的开瓶器 3、水火箭放到发射架上,将水火箭扶正。 4、将降落伞放在箭体的顶部,伞线不要缠绕。 五、实验现象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小火箭上天》优质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小火箭上天》优质教案 科学活动就重在于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火箭上天,让幼儿通过亲身活动,在获得大量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及操作活动基础上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大气压强的作用,积极思考动脑,自主的加以归纳、概括,最终得以真正理解与掌握。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小火箭上天》优质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小火箭上天》优质教案一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探索中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流动的力量,感受大气压强的作用。 2、有主动探究的意识,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红、绿小火箭人手一个(大可乐瓶上盖一个纸做的圆锥体)。 2、经验准备: 幼儿对空气已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三、活动过程: 1、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谈话引题: 教师:前段时间我们中国有一艘“神舟七号”飞船飞上太空了,你们知道是谁把它送上太空的呀? 教师:上个星期我们也做了很多的火箭,还帮小火箭准备了发射器,那我们的小火箭能不能飞上天呢?我们一起去试一试,想出各种办法让小火箭飞上天。注意试的时候要让你的发射器稳稳的站在地上,不要东倒西歪。 2)提供可乐瓶及纸制圆锥体,让幼儿自由尝试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交流:你的小火箭飞上天了吗?你用了什么方法? 幼儿演示小火箭上天的各种方法。 教师:你觉得是哪一种方法最容易让小火箭飞上天?

幼儿验证性实验。(同时用双手重重地拍打可乐瓶两侧,小火箭就会飞上天。) 2、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提问:为什么我们拍瓶子小火箭就能飞起来?是谁把小火箭送上天的? 幼儿猜想讨论。 2)幼儿盖上瓶盖,再用力拍瓶子。 教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现在把瓶盖盖起来拧紧,再来玩一玩小火箭上天的游戏,看看这次小火箭会怎么样? 幼儿探索。 交流: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原来是瓶子里充满着空气,不盖瓶盖的时候,我们用力的拍瓶子,瓶子里的空气就会跑出来产生一股风,把瓶口的小火箭冲到天上去,小火箭就飞上天了。盖子盖紧后,瓶子里的空气流不出来,所以小火箭就飞不起来了。所以是空气把小火箭送上天的。 3、探索如何让火箭飞得高。 1)幼儿两个两个比一比,谁的火箭飞得高。 启发提问:为什么一样的火箭,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呢? 2)幼儿操作验证,探索小火箭发射高度与拍打瓶子力气大小之间的关系。 教师总结:拍的力气大,火箭就飞得高。 4、延伸活动 椅子底下还有一种绿色的小火箭,它想跟红色小火箭比一比谁飞得高。这次请小朋友用一样大的力气先试红色的,再试绿色的,看看哪个飞得高?想想为什么? 幼儿探索。 设疑:为什么用同样的力气拍瓶子红色的小火箭飞得高?绿色的小火箭飞得低?这个问题请你们回家去试一试、想一想,跟爸爸妈妈一起去查查资料。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小火箭上天》优质教案二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探索中了解火箭升天的基本原理,感受科学的神奇。 2、引导幼儿在简单的操作中,初步了解物体的反作用力,体会操作的乐趣。

水火箭原理与制作

附录: 南京理工大学 科学与技术协会 活动之 “Water Rocket League Matches” 水火箭比赛

竞赛模型 图1 简易模型实物照片 一模型介绍 水火箭包括火箭体和降落伞两部分: 火箭体:主要包括火箭头舱、连接(伞)舱、动力舱、尾翼四个部分组成 降落伞:由尼龙薄膜制作而成 二材料说明 自备材料:3个1.25L 或1.5L的碳酸类饮料瓶(考虑到材料报废的问题,瓶子可适量多准备)、美化装饰材料等创意材料 主办方提供材料:专业喷嘴,尼龙薄膜(降落伞布),卡纸(尾翼),5mmKT板(可做伞仓连接件),双面胶带,502胶水,尼龙线,透明胶带等 主办方提供制作工具:美工刀,剪刀,尺等 三简要制作方法(建议方法,参赛组也可按照自己的方法进行制作) 1 火箭头舱 适量截去饮料瓶的顶部作为火箭头;按照附图1做出接口,准备与伞舱连接。

图2 火箭头舱及水火箭 2 连接(伞)舱 适量截取另一个饮料瓶的中间部分作为伞舱;以用于连接火箭头舱和动力(尾)舱,并放置降落伞。(提示:注意火箭头仓与连接(伞)仓的连接) 图3连接(伞)舱与尾翼 3 动力舱 由一个完整的1.25L或1.5L的碳酸类饮料瓶与专业喷嘴组成,喷嘴与普通瓶盖一样拧在瓶口即可。

图4 喷嘴与普通瓶盖对比 4 尾翼 参赛组自行设计。 6 降落伞 将尼龙薄膜剪成圆形,以圆心为中心在边缘选择若干对称点,用透明胶把棉线固定在选好的对称点上,棉线选择适当长度一起打结即可完成。 7 部件组合 (1)将尾翼黏在动力舱上。 (2)将伞舱套在动力舱底部粘牢。 (3)将火箭头套在伞舱上,并在火箭头上穿两根线,一根与伞舱相连,另一根与降落伞相连,以使火箭头在高空脱落时拉出降落伞。(至于降落伞具体如何打开请参赛者自行设计) 四发射方法 在动力舱内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安装到发射架,用打气筒充气,然后按下发射架上的开关,水火箭通过动力舱内的气压将水喷出而获得向上的动力而飞出。(提示:具体发射过程在比赛现场将会有工作人员指导,动力舱的盛水量及气压直接影响发射后的滞空时间,参 赛小组需谨慎对待)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火箭飞上天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教案:小火箭飞上 天 【设计意图】 自从和孩子们一起了解神州九号飞上天的新闻后, 孩子们便经常自发玩火箭发射的游戏。一次在区角游戏中,有一个孩子用雪碧瓶和雪花片玩火箭发射,在对他 的行为进行细致地观察后,发现他对火箭上天这一现象 既充满好奇,又存在很多疑惑,有着强烈探索欲望。能 不能利用废旧材料进行一次集体教学活动,从而满足孩 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呢?由此,我设计了本次科学活动《小火箭飞上天》。、此活动首先通过玩让幼儿探索火箭飞上天的方法,从而感知空气的存在,其次利用空气推动的 力量进一步探索了解火箭发射的高度与力度之间的关系。整个活动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幼儿玩中思考,玩中学习,体现了操作中实验、记录中认知的特点。 【活动目标】 1.利用空气推动的力量,探索小火箭飞起来的方法。 2.通过操作、记录、比较,了解小火箭发射的高度与力度的关系。 3.激发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愿望。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了解过有关火箭飞上天的相关知

识经验。【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2.物质材料准备:高度参照梯5个;小火箭玩具若 干个;大记录表1份;小记录表和笔人手1份。 【活动过程】 一、观看火箭升天场面,调动知识经验。 师生一起观看神州九号升天的动人场面,认真观察 神九的外形特点和发射方法。 提问:你们知道火箭有几个部分组成吗? 哪两个部分? 二、探索火箭升天原理,动手探索操作。 1.观赏玩具,了解制作火箭的材料。 师: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玩具火箭。 提问:它是什么材料做成的?雪碧瓶像火箭的哪个 部分?纸帽子又像什么呢? 小结:原来,玩具火箭是有雪碧瓶和纸帽子做成的,它们分别代表火箭的发射器和火箭头。 2.自主操作,探索火箭飞起来的方法。 师:玩具火箭有个愿望,它也想飞起来,你们愿意 帮助它吗? 提问:想一想怎样才能让玩具火箭飞起来呢?(幼儿自由猜想)玩一玩,想办法让火箭飞起来。 交流玩法。

制作水火箭研究性学习结题论文

目录 课题名称 关键词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 研究的对象及其原理 小组分工及其步骤安排 研究的方法及过程 实验效果分析与实验得失总结心得与感受参考文献 致谢 年级:高一班级:1112班 指导教师:陈义华组长:罗慧珍

课题名称:水火箭制作与发射 指导教师:陈义华 班级: 1112班 组长:罗慧珍 组员:罗慧珍、胥哲、李思雨、张思睿、游迷熵、汤为、陈宇璐、张琛欣、谭灵妃、李梓健 关键词:自己动手水火箭 课题研究的背景:“中国航天作为世界航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航天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航天事业近年来蓬勃发展:自一九五六年 创建以来,迄今已达到相当规模和水平,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通信卫星、科学实验卫星、导航定位卫星研制与应用以及载人飞船试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秒,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发射圆满成功。中国从 发射“神七”到发射“天宫一号”,从“天宫一号”的设计到发射,只用了很短 的时间,这在国际航天领域是非常突出和令人瞩目的事件。在国际空间科研和实验中,中国的进展速度最快,超过了任何国家。如此种种让无数的中华少年感到由衷的自豪和高兴,并相信中国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研究目的: 1.通过水火箭制作与发射活动,初步了解火箭发射的有关科学知识,懂得航天火 箭的原理;在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在实践中反复探究、遇到问题采取反复实践、 借助已有生活经验、学习他人经验等方法去再创造,不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 提高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意识及认真细致、敢于创新、一丝不苟 的科学态度; 2.水火箭是寓教于乐、科技含量高,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动手、动脑的科普教 材。可以让我们直观了解导弹,运载火箭的发射升空,回收的过程,导弹的飞行与 飞机的飞行原理及不同点。解释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惯 性、能量守恒定律)了解一些基本的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等方面知识。使广大 青少年了解航天科技,热爱航天科技,为国家航天事业培养、造就、输送优秀人

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小火箭上天》

xxxx科学游戏《小火箭上天》 优质教案 科学活动就重在于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火箭上天,让幼儿通过亲身活动,在获得大量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及操作活动基础上感知空气的存在及大气压强的作用,积极思考动脑,自主的加以归纳、概括,最终得以真正理解与掌握。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幼儿园大班科学游戏《小火箭上天》优质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活动目标: 1、在尝试探索中感知空气的存在,以及空气流动的力量,感受大气压强的作用。 2、有主动探究的意识,体验科学探索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 红、绿小火箭人手一个(大可乐瓶上盖一个纸做的圆锥体)。 2、经验准备: 幼儿对空气已有初步的认识与了解。 三、活动过程: 1、探索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1)谈话引题: 教师:前段时间我们中国有一艘“神舟七号”飞船飞上太空了,你们知道是谁把它送上太空的呀?

教师:上个星期我们也做了很多的火箭,还帮小火箭准备了发射器,那我们的小火箭能不能飞上天呢?我们一起去试一试,想出各种办法让小火箭飞上天。注意试的时候要让你的发射器稳稳的站在地上,不要东倒西歪。 2)提供可乐瓶及纸制圆锥体,让幼儿自由尝试小火箭上天的方法。 交流:你的小火箭飞上天了吗?你用了什么方法? 幼儿演示小火箭上天的各种方法。 教师:你觉得是哪一种方法最容易让小火箭飞上天? 幼儿验证性实验。(同时用双手重重地拍打可乐瓶两侧,小火箭就会飞上天。)2、探索小火箭上天的原因。 1)提问:为什么我们拍瓶子小火箭就能飞起来?是谁把小火箭送上天的? 幼儿猜想讨论。 2)幼儿盖上瓶盖,再用力拍瓶子。 教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现在把瓶盖盖起来拧紧,再来玩一玩小火箭上天的游戏,看看这次小火箭会怎么样? 幼儿探索。 交流:小火箭还能飞起来吗?为什么? 教师总结:原来是瓶子里充满着空气,不盖瓶盖的时候,我们用力的拍瓶子,瓶子里的空气就会跑出来产生一股风,把瓶口的小火箭冲到天上去,小火箭就飞上天了。盖子盖紧后,瓶子里的空气流不出来,所以小火箭就飞不起来了。所以是空气把小火箭送上天的。 3、探索如何让火箭飞得高。 1)幼儿两个两个比一比,谁的火箭飞得高。 启发提问:为什么一样的火箭,有的飞得高,有的飞得低呢?

水火箭实验结题报告2 2

课题名称:水火箭研制调查报告 指导老师: 小组成员名单: 研究日期:2012.11—2012.12 “水火箭”研制结题报告 一、实验背景 火箭是利用燃料的燃烧向后发出强烈的反冲力产生的巨大的反作用而升空的。“水火箭”,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空气与水的反作用发射升空。本实验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探究影响水火箭的飞行高度的因素;通过设计制作“水火箭”,改变教学方式,加强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从实际问题中产生探究课题,并开展深入的实验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实验目的 制作“水火箭”,并探究影响“水火箭”的发射高度的因素。 三、实验原理 利用水的反冲使“水火箭”飞行。 四、实验器材 两只相同的塑料瓶、胶带纸、美工刀、剪刀、自行车轮胎气芯、刻度尺、木塞子、硬纸板、实验用具铁架台等

五、实验步骤 (一).制作水火箭 1、取第一个瓶子,称之为A瓶。在瓶子上下1-1、2-2的位置各画一条线,两条线位置的決定方法如下。 1-1:选瓶上弧线曲度与火箭泡棉头曲度相近处。 处。0.5cm:选瓶子下方曲线转直点的下方约2-2. 2、自1-1线上方、2-2线下方约0.5cm处用美工刀(或剪刀)切(剪)开。 3、用剪刀慢慢修剪至划线处,尽量使其平整,以便与B瓶衔接時可以较为密合。 4、将火箭泡棉头放置于A瓶上方,由正上方看泡棉头是否对准保特瓶之正中央位置。若已放正,则使用电工胶布缠绕于相接处,加以固定。 由喷嘴(气嘴)瓶,將瓶盖卸下,然后将B、取另一个瓶子称之为5.

保特瓶开口处旋紧。 6、将A、B瓶相连接。然后至于平坦之桌面或地上滚动,看看是否连接平整,滚动是否平顺。若是,则以电工胶布加以固定。 7、取第三个瓶子,称为C瓶。在瓶子3-3、4-4之位置各画一条线。3-3:选瓶子上方曲线转折点的下方约0.5cm。 4-4:选瓶子下方曲线转折点的下方约0.5cm。 8、自3-3线上方、4-4线下方约0.5cm处用美工刀(剪刀)切(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