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而”的用法

“而”的用法

“而”的用法
“而”的用法

【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解释下列句子中“而”的意思。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2、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4、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5、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6、吾恂恂而起。

7、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8、谈笑而死,断头置城上。

9、老妇恃辇而行。

1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11、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13、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

14、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15、秦师轻而无礼。

16、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7、朝济而夕设版焉。

18、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19、灭滑而还。

20、军惊而坏都舍。

21、而翁归。

22、若欲死而父。

23、而母立于兹。

三、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5、庄宗受而藏之

6、温故而知新

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二、解释句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3、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4、向使六国各爱其地

5、童微伺其睡

6、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7、独其为文犹可识

8、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9、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

10、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11、距其院东五里

12、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13、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14、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

15、其皆出于此乎?

16、子其勉之

17、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18、国无主,其能久乎?

19、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20、其竟以此而陨其生乎?

2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22、吾其还也

23、其极刑,曰:“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24、将比今之诸侯而诛之乎?其教之不改而后诛之乎?

25、天其弗识,人胡能觉?

26、溱与洧,浏其清矣

27、北方其凉,雨雪其雱

2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29、彼苍天者,曷其有极

30、既见君子,云其何忧

31、入之愈深,其进愈难

3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33、彼人是哉,子曰何其?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其”字的意思

1、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3、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4、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5、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6、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

7、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8、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9、今君乃亡赵走燕。

10、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

1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3、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14、怀其璧。

1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16、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

17、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8、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19、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0、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21、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2、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23、则齐国其庶几乎?

24、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25、其若是,孰能御之?

乃(它共有两种用法,你会分析吗?补充五三上)?于是,就。

例:①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②乃入见。

③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④曰:“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乃罢会。

⑤良乃入,具告沛公。

⑥怀王乃悉发国中兵。

?才,这才。

例:①泛彭蠡口,四望无际,乃知太白“开帆入天境”之句为妙。

②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③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④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却,竟然。

例:①今君乃亡赵走燕。

②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

③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④问今是何世,乃知不汉。

⑤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是,就是,原来是。

例:①视之,乃庞德也,

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⑤诸葛亮真乃神人。

⑥路旁一歧东上,乃昔所未至者。

⑦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⑧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云。

⑨是乃仁术也。

(5)只,仅

项王乃(于是,就)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⑹乃至,甚至。

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7)你,你的。

例: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家祭无忘告乃翁

(8)这样。

例:夫我乃行之。

作计乃尔立。

乎(看五三即可,注意落实)

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2、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3、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4、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

5、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至是蛇者乎!(《捕蛇者说》)

6、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屈原列传》)

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8、故今之墓中全乎五人也。(《五人墓碑记》)

9、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三、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

1、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2、壮士,能复饮乎?

3、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4、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7、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8、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9、忽乎吾将行兮。

10、日食饮得无衰乎?

1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12、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13、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14、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15、吾尝疑乎是。

16、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7、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9、幽独处乎山中。

20、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2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22、无以,则王乎?

“之”练习(共有三种用法,归纳一下)一、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B.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C.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D.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二、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A.君将哀而生之乎?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C.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D.遽扑之,入石穴中

三、解释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2、辍耕之陇上

3、奉之弥繁

4、侵之愈急

5、子孙视之不甚惜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汝识之乎

8、可以知之矣

9、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0、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11、余之力尚足以入

1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1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1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1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7、顷之,烟炎张天

18、蚓无爪牙之利

19、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20、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2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22、夫晋,何厌之有

四、解释句子中“之”的意思

1、我见相如,必辱之。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3、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4、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5、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7、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8、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9、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

10、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1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12、之二虫又何知?

13、何陋之有?

14、宋何罪之有?

15、句读之不知。

16、何功之有哉?

17、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18、君将哀而生之乎?

19、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20、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21、臣乃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

22、今单车来代之,何如哉?

23、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24、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25、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26、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27、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28、不患其志行之少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

29、石之铿然有声者。

30、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二、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

1、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2、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

3、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5、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6、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

7、不出,火且尽

8、驴一鸣,虎大骇,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9、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10、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三、解释句中“且”字的意义和用法

1、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2、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3、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5、若属皆且为所虏。

6、旦夕且死。

7、吾攻赵,旦暮且下。

8、且以一譬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9、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10、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11、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12、示赵弱且怯也。

13、磐石方且厚。

14、四体康且直。

1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6、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17、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练习:

一、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因”与例句中的“因”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A.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B.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C.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D.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二解释意思

①罔不因势象形。(《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④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⑤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⑥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

⑦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鸿门宴》)

⑧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⑨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⑩因拔刀斫前奏案。(《赤壁之战》)

⑾相如因持璧却立……(《廉颇蔺相如列传》)

⑿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⒀故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五蠹》)

⒁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⒂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因”字的意思用法。

1、因取刃杀之。

2、因屏人曰。

3、因拔刀斫前奏案。

4、因左手把秦王之袖。

5、因谗之曰。

6、变法者因时而化。

7、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8、因其固然。

9、我欲因之梦吴越。

10、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11、伺者因此觉知。

12、因河为池。

13、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14、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15、不如因而厚遇之。

16、因击沛公于坐。

17、因入京师观太学。

18、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9、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

20、后因伐木,始见此山。

21、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22、于今无会因。

23、因遗策。

一、解释句中“则”字的意义和用法

1、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2、合散消息,安有常则

3、作地势,高下九则

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此则寡人之罪也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8、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9、欲速则不达

10、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11、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1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4、入则孝,出则悌

二、解释句子中“则”字的意思

1、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手裁举,则双超忽而跃。

4、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5、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

6、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7、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0、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之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11、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13、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14、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15、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16、则者岳阳楼之大观也。

17、秦则无礼何施之为?

18、不然,则其所疏远。

19、徐而察之,则上皆石穴罅。

20、临视,则虫集冠上。

21、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22、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二、解释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自以寿不得长

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

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7、宫之奇以其族行

8、农民以鬻子者

9、无以,则王乎!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不赂者以赂者丧

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3、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15、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

16、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7、请其矢,盛以锦囊

1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19、余船以次进

2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1、高祖以圣武定鼎

22、以相国守代

23、以资政殿学士行

2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27、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8、木欣欣以向荣

29、作《师说》以贻之

30、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名词性从句用法详解

高一语法专题:名词性从句 在句子中起名词作用的从句叫名词性从句。名词性从句的功能相当于名词词组,它在 复合句中能担任主语、宾语、表语、同位语,因此根据它在句中不同的语法功能,名词性 从句又可分为主语从句、宾语从句、表语从句、同位语从句。 引导名词性从句的词叫做连接词,包括:1. 连词(在名词性从句中只起连接作用,不 作成分) 2. 连接代词(在名词性从句中作主语、宾语 或表语) 3. 连接副词(在名词性从句中作状语) I 主语从句:是在主句中作主语的从句。它由连接词引导,通常位于谓语动词之前。 连接词:

1. 连词:在从句中不充当任何成分,常见的引导主语从句的连词有that, whether。 That he got the first prize excited him much. 他获得一等奖一事使他非常兴奋。 It is doubtful whether we can get there on time. 我们能否按时到达那儿还不确定。 1)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在从句中不作任何成分,也没有实际意义。一般情况 下that不可省略。 That light travels in straight lines is known to all. 众所周知,光沿直线传播。 That you don't like him is none of my business. 你不喜欢他不关我的事。 2)whether引导的主语从句:常置于句首,表示“是否”之意;

Whether he can finish his task on tim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他是否能按时完成任务非常重要。 Whether you can succeed or not depends on how hard you work at it. 你能否成功取决于你努力的程度。 2.连接代词:在从句中起名词或代词的作用,常作从句的主语、宾语、表语或定语,有具 体意义且不能省略。常见的连接代词有who, whom, whose, what, which, whoever, whomever, whatever, whichever。 What we should do with the problem is undecided. 我们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还未作出决定。(what引导主语从句,不表疑问意义) Whom the letter was from is still unknown.

现代汉语连词意义及用法总结

连词 连词是用来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连词可以表并列、承接、转折、因果、选择、假设、比较、让步、递进、条件、目的等关系。一般说来,连词有很多是由副词、介词发展而来的;很多副词、介词又是由动词发展而来。所以动词、介词、连词需要区别。 和 =跟、=与、=及、=同<方>。表示并列关系、联合关系。 车上装的是机器和材料。他的胳膊和大腿都受伤了。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工业与农业。批评与自我批评。我同你一起去。图书、仪器、标本及其他。(注意:用“及”连接的成分多在词义上有主次之分,主要成分放在“及”的前面) 以及 连接并列的词或词组(“以及”前面往往是主要的):院子里种着大丽花、矢车菊、夹竹桃以及其他的花木。 既=既然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他不愿意,那就算了吧。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应该赶紧纠正。你既然一定要去,我也不便阻拦。既要做,就一定要做好。既然这样,还不去做?用在上半句话里,下半句话里往往用副词就、也、还跟他呼应,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既然。。。就。。。既然。。。也。。。既然。。。还。。。 继而=既而 先是惊叹,既而大家一起欢呼起来。人们先是一惊,继而哄堂大笑。先是一个人领唱,继而全体跟着一起唱。表示紧随在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 而 1、连接动词、形容词、词组、分句。 (1)连接语意相承的成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战而胜之,取而代之,我们正从事一个伟大的事业,而伟大的事业必须有最广泛的群众的参加和支持。 (2)连接肯定和否定相互补充的成分:此种花香浓而不烈,清而不淡。马克思主义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有转折的意思。 (3)连接语意相反的成分,表转折:如果能集中生产而不集中,就会影响改进技术、提高生产。 (4)连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难而畏惧而退却而消极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 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 3、把表示时间、方式、目的、原因、依据等的成分连接到动词上面。匆匆而过、挺身而出、为正义而战、因公而死、视情况而定、三十而立。 而且 表示更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跟它呼应:性情温和而且心地善良。他不仅会开汽车,而且会修汽车。不但战胜了各种灾害,而且获得了丰收。 因而=因此 表示结果。下游河床狭窄,因而河水容易泛滥。 因为 常跟所以连用,表示因果关系。因为今天事情多,所以没去成。 何况 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这么多事情一个人一天做完是困难的,何况他又是新手。他在生人面前都不习惯讲话,何况要到大庭广众之中呢?(even)

(完整word版)中考复习名词用法讲解.doc

语法总复习 名词 一、考纲解读 明确考点在历年中考中所占分数比例是提高学习效率的首要条件,要做到心中有数! 二、学习与应用 我们知道,构成句子的两个主要成分是主语和谓语,谓语由动词或者动词短语来充当, 而主语则主要是由咱们名词或者名词短语来构成。由此可见名词多么重要!那还等什么 呢?快快进入咱们名词世界畅游吧! 常考点知识清单 名词的分类 名词分为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两大类,普通名词又分为可数名词和 1.可数名词: ________ 两类。 有单数和复数之分,表示一个或者多少。单数名词表泛指,在前面加 冠词后得单词以_____ 音素开头时前用an,反之用 a 。例如 an -s/-es 。例如: books/classes。 可数名词复数的变化形式 a.规则变化ugly a/an. 例如 a man/an old man。当不定 man/a useful book 。复数形式通常加

【巧学妙记】 1 .以 -o 结尾,复数加 -es 的,初中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单词: Negro 黑人 hero 英雄 potato 马铃薯 tomato 西红柿 Negroes and heroes like to eat potatoes and tomatoes. 黑人和英雄喜欢吃马铃薯和西红柿 2 .以 -f 或 -fe 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改成-v 加 -es,初中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单词: Leaf 树叶half 一半self 自己wife 妻子knife 刀子shelf 架子wolf 狼thief 小偷life 生命树叶半数自己黄,妻子操刀去割粮 架后窜出一只狼,就像小偷逃命亡 3 .以 -f 或 -fe 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只加-s 的,初中阶段主要有以下几个单词: gulf 海湾, roof 屋顶, chief 首领, serf 农奴, belief 信仰, proof 证据, handkerchief手帕。可以记为:海湾边,屋顶上,首领农奴两相望 谁说他们无信仰,证据写在手帕上 b.不规则变化

and的用法及含义

and的用法及含义 And是英语中一个普通的连词,然而and并非只作并列连词用,它还具有一些不太常见的表达方式和意义,应根据上下文的特殊环境,作出判断才能准确理解其用法和意思。 1.and作并列连词,译为“和、并且”等,当连接三个以上的并列成分时,它放在最后一个成分之前,其余用逗号分开,例如: He bought a book and a pen.他买了一本书和一支笔。 Solid,liquid and gas are the three states of matter.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的三种状态。 2.名词+and+名词,若这种结构表示一个概念时,and+名词相当于介词with+名词,译为“附带、兼”的意思,例如: Noodle and egg is a kind of delicious food.(and egg=with egg)鸡蛋面是一种美味食物。 Whose is this watch and chain?(and chain=with chain)这块带表链的手表是谁的? 3.名词复数+and+同一名词的复数,强调连续或众多的含义。例如: There are photos and photos.照片一张接着一张。 They saw film hours and hours last week.上星期他们一小时接一小时地看电影。 4.形容词+and+形容词,这种结构形似并列,实际并非并列结构。例如: This roon is nice and warm(=nicely warm). The coffee is nice and hot(=thoroughly hot). 5.用and连接动词的用法:and+动词作目的状语。动词go(come,stop等)+and+动词,此时,and+动词相当于in order to+动词,例如: ①I'll go and bring back your boots,(go and bring back=go in order to bringback)我去把你的靴子拿来。 ②and+动词,起现在分词的作用,表示方式或伴随情况。例如: He sat and waited.(and waited=waiting)他坐着等。 ③and+同一动词表示动作长时间地“继续”或“重复”,例如:

重点高中英语:名词作定语的用法讲解

重点高中英语:名词作定语的用法讲解

————————————————————————————————作者:————————————————————————————————日期:

高中英语:名词作定语的用法讲解 作定语的名词往往是说明其中名词的材料、用途、时间、地点、内容、类别等。 下面是是名词作定语的用法讲解,大家可以参考学习。 一、名词作定语的基本原则 名词作定语原则上用单数,不用复数。如: a stone bridge 石桥(不能说a stones bridge) a meeting room 会议室(不能说a meetings room) morning exercise 早操(不能说a mornings exercise) a story book 故事书(不能说a stories book) a coffee cup 咖啡杯(不能说a coffees cup) a baby girl 女婴(不能说a babies girl) a school gate 校门(不能说a schools gate) eye drops眼药水(不能说eyes drops) test paper考卷(不能说tests paper) book report读书报告(不能说books report) train station火车站(不能说trains station) plane ticket机票(不能说plane tickets) pocket money零花钱(不能说pockets money) generation gap代沟(不能说generations gap) 二、用复数名词作定语的四种情形: 1. 有些只有复数形式的名词,则用复数作定语:

中考英语复习-名词的用法(知识讲解)

名词的用法 【真题再现】 1. —It’s said that a college student had a ______ to Tibet with 500 yuan for a month. — How surprising! Once you have an idea to go somewhere, do it! (2014山西) A. match B. travel C. change 2. — I am just going to the ______. Do you want anything? — Yes, a bag of rice.(2014 沈阳) A. market B. classroom C. library D. park 3. — Nobody knows which team will win the 2014 World Cup in Brazil.(2014连云港) — Yes. That is the ______ of the beautiful game. A. question B. luck C. hope D. magic 4. Mum, it’s so hot. Could I have some ______?(2014黑龙江龙东地区) A. hamburgers B. bread C. ice-cream 5. Miss Black is a friend of ______, she always looks after my sister. (2014黑龙江龙东地区) A. Mar y’s mother’s B. Mary’s mother’ C. Mary mother’s 6. Wang Yaping and Liu Yang are our ______ in China. We’re proud ______ them. (2014黑龙江龙东地区) A. women astronauts; of B. woman astronauts; of C. women astronauts; in 7. My teacher gave me much ________ on how to study English well when I had some trouble.( 2014菏泽) A. advice B. question C. suggestion D. problem 8. US First Lady Michelle Obama encouraged students to study abroad in her ________ when visiting Peking University on March 22, 2014. (2014镇江) A. story B. speech C. letter D. diary 9. There are some _______ in Dayton Art Museum. For example, no food or drinks is allowed inside.(2014温州) A. jobs B. records C. rules D. paintings 10.Mickey mous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_______ in American _______.(2015广东) A.symbol,culture B. symbol,cultures C.symbols,culture D. symbols,cultures 11. In 1998, Liu Xiang’s ______ in hurdling was noticed by Sun Jiangping. (2015天津) A. ability B. trade C. electricity D. memory 12. Yesterday Lucy told us such good that we are all amazed at it. (2015青岛) A. news B. ideas C. suggestion D. answer 13.Health is important for us teenagers, so we should eat more vegetables such as ________ to keep healthy. (2015哈尔滨) A.tomatoes and potatoes B.tomatos and potatos C.tomatos and potatoes 14. She says her favorite ________ is English. (2015成都) A.color B.sport C.subject 15. Annie has a ________, and she is going to see her dentist today.(2015温州) A. cold B. fever C. cough D. toothache 16. Jeff will come t o understand you one day. It’s a matter of ________ . (2015厦门) A. pleasure B. value C. time 17.Maori people in New Zealand touch _______ when they meet.(2015南宁)

初中英语名词用法讲解

一、名词的分类 名词可分为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两大类。 1. 普通名词又可分为: (1)个体名词。如:cup,desk,student等。一般可数,有单复数形式。 (2)集体名词。如:class,team,family等。一般可数,有单复数形式。 (3)物质名词。如:rice,water,cotton等。一般不可数,没有单复数之分。 (4)抽象名词。如:love,work,life等。一般不可数,没有单复数之分。 2. 专有名词:如:China,Newton,London等。 二、名词的数 (一)可数名词的复数形式的构成规则 1. 一般情况下在名词的词尾加s,如:book books,pencil pencils. 2. 以-s,-x,-ch,-sh结尾的名词加-es,其读音为[iz]。如:bus buses,box boxes,watch watches,dish dishes等。 3. 以-y结尾的名词: (1)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名词,把y改为i再加es,读音为[iz],如:factory factories,company companies等。 (2)以“元音字母+y”结尾的名词,或专有名词以y结尾,直接在词尾加-s,读音为[z]。如:key keys,Henry Henrys等。 4. 以-f和-fe结尾的名词: (1)变-f或-fe为v再加-es,读音为[vz]。如:thief thieves,wife wives,half halves等。 (2)直接在词尾加-s,如:roof roofs,gulf gulfs,chief chiefs,proof proofs等。 (3)两者均可。如:handkerchief handkerchiefs或handkerchieves. 5. 以-o结尾的名词:

以字的用法

析论古代汉语中“以”字的虚词用法 董丽 论文摘要:本文在介绍“以”字来源,字形的演变及“以”字词性的发展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对“以”字在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用法从介词、连词、副词及连用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着重对“以”字的7种介词用法,10种副词用法分别进行分类举例说明。 关键词:古代汉语以虚词介词连词副词连用结构 “以”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词,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它的用法不断扩展,词义不断增加,词性有所改变,它不仅是一多义词,而且还是一个多性词,了解它、掌握它正确地使用它,对我们说汉语的人和学汉语的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古代汉语中,“以”字是一个多性词。“以”字在甲骨文中作为和。古文作“吕”。《说文·已部》:“耜,用也,从反巳。贾侍中说,已意已实也。象形。”段玉裁注:“谓人意已坚实,见诸施行也。”或自行之,或用人行之。并把造字由象形改为指事亦象形。徐中舒认为,耜即耜的本字,象农具耜形,“耜为用具,故古文借为以字。以,用也。”“以”字最早作为动词“用”义,这是毫无疑义的了。 用作本义“耜”的“以”,在古代典籍中已很难见到,一般只用后起字“耜”。如“寿略其耜,俶载南亩。”(《诗经·周颂·载芟》) “以”字作动词用,表“率领”之意是比较早的。在甲骨文中,“以”字就不限于作动词“用”义了。例如: 1.乙亥,贞令佀眾□,受又(祐)。(郭沫若《卜辞通篡》106页) 这是一段表示征伐的卜辞,句中“以(佀)即为动词“率领带领”义。 2.庚辰王卜,才贞,今日其逆旅以执于东单。亡。 “以字应训为与,执指俘虏言之。这一条是说,今天应该迎接凯旋的师旅于东单,没有灾害的。”(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句中“以”应是连词。 到了西周金文,“以”有了更大发展,单独作谓语的已经非常少。例如: 3.伯懋父以殷八师征东尸。(小臣簋) 4.王以侯内于寝。(麦方尊) 5.以乃师左比毛父。(班簋)

英语名词用法总结(完整)

英语名词用法总结(完整) 一、单项选择名词 1.‘’There is among Chinese people that no country or individual can can protect itself without 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protection’’ Liu Xin said. A.commitment B.criterion C.consensus D.competence 【答案】C 【解析】 【详解】 考查名词词义辨析。句意:刘鑫说,在中国人群中由这样一种共识,没有知识产权保护法的话,任何国家和个人都不能保护自己。https://www.doczj.com/doc/9517204921.html,mitment 承诺、许诺,(因工作而)献身、奉献B. criterion (判断的)标准、准则、原则;C.consensus 一致意见、共识;D. competence 能力、胜任、本领。根据句意判断,故选C。 2.场景、场面 ( 着重人物的活动) 3.His conflicted with that of the other witnesses and yet his story had, for me, the ring of truth. A.expectation B.instruction C.response D.account 【答案】D 【解析】 【详解】 考查名词辨析。句意:他的叙述与其他目击者讲的有矛盾。然而在我看来,他所说的有可能是真的。A. expectation期望;B. instruction指示;C. response 回应 ;D. account陈述。由“yet his story”可知,account符合句意。故D选项正确。 4.Only when women are enabled to become strong will our families, our economies, and our societies reach their fullest . A.distinction B.innovation C.potential D.appreciation 【答案】C 【解析】 【详解】 考查名词。A. distinction区别; B. innovation创新; C. potential潜能; D. appreciation 欣赏。句意:只有当妇女能够变得强大时,我们的家庭、经济和社会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结合句意可知答案为C。 5.Violent programs on television may have a bad on children. A.injury B.pressure

而的用法辨析

而”字表修饰如何判定? 教学反思与教学论文 2009-03-25 21:15 阅读42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今天在做练习的时候,有学生问我“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和“吾尝跂而望矣”两句中的“而”该如何理解。我告诉他们是表修饰关系。他们坚持认为是承接关系。能这样理解吗?今天晚上,我看了一个老师的博客,把他的内容粘贴过来。大家一起讨论下。 引用别人的博客内容:“而”是古代汉语中运用最广泛而又最灵活的连词。它的基本作用是连接动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短语或分句,表示两种行为、性质或事件的联系。从连接的前后两项的意义关系来看,情况很复杂,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用法主要有并列、修饰、承接、假设、因果和转折。其中,犹以表修饰的用法不易分辨,现在把判 断“而”表修饰的方法提出来,希望能给广大师生提供一点帮助。 看下面这组例句: ①子路拱而立。(《论语·子路从而后》)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业。(《荀子·劝学》) ④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⑤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⑥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柳宗元《捕蛇者说》) ⑦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苏轼《石钟山记》)

⑧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以上八个例句中加点的“而”并不都表示修饰关系,但有些资料却认为①②两个例句中的“而”也表修饰,“拱”和“跂”做方式状语。其实,这种理解没有注意到现代汉语语法对这种形式的处理。如“坐着看书”、“站着吃饭”、“走着聊天”、“乘船渡江”,这些短语中的“坐着”、“站着”、“走着”、“乘船”,虽然表示方式或状态,但并不是方式状语,现代汉语语法称这类短语为连动短语,由这一短语做谓语的句子叫做连动谓语句。既然是连动,就绝不可能是修饰关系,而应是并列关系或承接关系。因此“子路拱而立”(子路拱着手站着)中“而”应为并列关系,“吾尝跂而望矣”(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中“而”应为承接关系。 那么,什么情况下,“而” 表示修饰关系呢? 我们分析一下后面六个例句。③④两句中的“终日”“ 晨”是时间名词,做后面动作行为的状语,“而”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⑤⑥⑦三句中的“率尔(轻率的样子)”、“ 恂恂(小心谨慎的样子)”、“ 弛然(放心的样子)”、“ 徐(慢慢的)”都是形容词,表示动作的情态,做后面动词的状语,“而”也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⑧句中的 “因其势(根据客观形势)”是介宾短语,做状语,表示动作的条件,“而”同样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 综上所述,古汉语中,“而” 表示修饰关系,“而”前面的词就应该是时间名词、形容词、副词、介宾短语等能够着状语的词或短语,而不是其它词类。这样,就能把“而” 表示修饰关系的用法与其它用法区别开。 在这里能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去分析古代汉语的东西吗?

“之”的意义和用法

“之”的意义和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之”字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同学们在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一、“之”作实词 1、“之”作动词 这时,“之”的意思是“到……去”“往”“到”“至”。 例1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例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例3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之”作代词 “之”作动词的情况在古代汉语中不多见,作代词相对常见一些。“之”作代词时,一般用作宾语,代人、事、处所,所代的对象大多出现在上下文中。作代词时,“之”又分为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 (1)“之”作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用作宾语。 例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例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例6虽有(通“又”)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劝学》) 例7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例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 从上面所举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之”作人称代词时,一般用在动词之后。 “之”所代的人称在上下文中不一定有具体交代,要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判断,灵活翻译,如“人非生而知之者”中的“之”,其上下文都找不到先行词,它是泛指“知”的对象,即知识、道理等,可略而不译,也可根据上下文之意译为“知识”或“道理”。 (2)“之”作指示代词,译为“此”“这”“那里”“这样”“这个”等,此时,“之”可作定语,也可作宾语。 例9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例10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游褒禅山记》) 例1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12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英语名词用法详解

英语名词用法详解 一、单项选择名词 1.A new ______ to teaching languages is being used here, and it has turned out to be very helpful to the students. A.approach B.means C.method D.way 【答案】A 【解析】 【详解】 考查名词词义辨析。句意:教学语言的一个新的方法正在这儿被使用,这证明对学生很有用。这几个词都有“方法”的意思,但是A. approach 后面接to doing;B. means,method,way后面都是of doing,way还可以接不定式。故选A。 2.On November 11, Alibaba sold more than 210 billion yuan ___________ goods on its e-commerce platforms https://www.doczj.com/doc/9517204921.html, and TMall, making headlines all over the world. A.sum of B.value for C.worth of D.profit for 【答案】C 【解析】 【详解】 考名词短语辨析。A. sum of……的总和;B. value for物有所值(多形容质量);C. worth of 值……的价值(多用于实际价值);D. profit for利润为。句意:11月11日,阿里巴巴在其电子商务平台淘宝和天猫上销售了价值2100多亿元的商品,成为全世界的头条新闻。 3.As for your ________ about the shoes, sir, I will speak to the person in charge and ask him either to give you another pair or to give your money back. A.composition B.compromise C.complaint D.concept 【答案】C 【解析】 【详解】 考查名词。A. composition作文; B. compromise妥协; C. complaint抱怨; D. concept 概念。句意:先生,关于你对这双鞋的投诉,我会和负责的人谈谈,让他要么给你另一双鞋,要么把钱还给你。complaint about“对------抱怨”,故选C。 4.Now that the banks are back on their feet, we expect the extraordinary______ from them to help rebuild the economy. A.category B.commitment C.component D.competence 【答案】B

高考英语名词用法详解

高考英语名词用法详解 一、单项选择名词 1.The two sides have finally reached a(n) _______ , though some small differences(分歧) still exist(存在). A.announcement B.agreement C.amazement D.achievement 【答案】B 【解析】 【详解】 考查名词词义辨析。句意:尽管仍存在一些小分歧,但双方最终达成了一致。A. announcement宣告;B. agreement一致;C. amazement惊愕;D. achievement成就。根据“though some small differences(分歧) still exist”可推知,此处表示“达成一致”,故B项正确。 2.Saving Private Ryan is an unforgettable anti-war film and also a story of courage and _________ . A.burden B.depression C.benefit D.sacrifice 【答案】D 【解析】 【详解】 考查名词辨析。句意:《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令人难忘的反战电影,也是一个关于勇气和牺牲的故事。A. burden负担;B. depression压抑;C. benefit好处,益处;D. sacrifice牺牲;空格处与courage并列,都应该是褒义词,再结合电影情节,故选D项。 3.事故现场 Scenery:指某地总的自然景色或风景全貌。 Sight:既可以指场景、眼前看到的景观,多指人工的事物,又可以指名胜、风景,只是在表示后者的含义时,必须要用复数。 View:1.常指从远处或高处看到的scenery的一部分,有时可与scene互换。 2.视野=sight 3.观点跟opinion同义。 根据本句句意可知,D选项正确。 4.The girl received no approval of his family as her marriage with an African boy was regarded as a ____ from tradition. A.violation B.departure C.withdrawal D.separation 【答案】B 【解析】 【详解】

浅析古代汉语“以……为……”的意义和用法

浅析古代汉语“以……为……”的意义和用法 古代汉语中的“以……为……”格式,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以”和“为”更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兼类词。各家古汉语词典、古汉语语法以及古汉语虚词字典、词典对“以为”“以……为……”有不同解释和不同层面的分类。本文就“以为”“以……为……”的意义和用法做一浅析,以求教于方家。 “以”和“为”在古汉语中是生命力极强的两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词,为了分析“以为”“以……为……”的意义和用法,很有必要对“以”和“为”的本义和引申义及其基本用法作一具体分析。 “以”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说文解字》:“以,用也。”《辞源》、《王力古汉语字典》的第一个义项都译为“动词,用”,这说明“以”的本义是“用”,作动词。例如: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春秋·晏子使楚》)其中的“以”就作“用”解。动词“以”又引申为“认为”“以为”。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以”的动词意义逐渐弱化,并最终变成一个介词。由动词义引申为介词“把”“拿”等义。后来又用作连词、代词、副词、助词、名词、语气词,在先秦已有用例,后沿用于文言中。 “以”的应用范围广泛,表意也较复杂,可作连词、副词、代词、名词、语气词、介词。 作介词是“以”最常见的用法。“以”作介词和它的宾语一起用于动词前后,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种种关系。情况也比较复杂,常见有以下六种用法: a.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身份、计算单位等。“以”及其宾语可在动词前也可在动词后。可译为“用”“凭借”“按照”“拿”“根据”等。此义是介词“以”的基本义,其它的意义都是从这引申派生出来的。例如: (1)不用,则以纸帖之。(《活板》) (2)今以蒋氏现之,犹信。(《捕蛇者说》) 用”以”引进“帖”的工具“纸”,“以”译为“用”。例(2)介词“以”引进“观”的凭借“蒋氏”(的遭遇),可译为“根据”。 b.引进动作施行的原因。作“因为”“由于”解释。例如: (1)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例(1)“以”引进“存”的原因——“捕蛇”,“以”译为“由于”。例(2)“喜”“悲”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

文言虚词“而”虚词的用法 一、知识梳理 “而”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用作虚词,那是属于假借。 “而”字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并且、又。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 (3)表递进,译为:况且、而且。 (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7)表修饰,今译为:着、地。 (8)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以” (9)表方位,今译为:以。 (10)表示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三)通“如”:好像,如同。 (四)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既而】不久,后来,一会儿。 二、基础自测 1.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和意义。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答案:用法: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和意义。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答案:用法: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三、合作探究 1.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和意义。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答案:用法: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⑤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英语】英语名词用法详解

【英语】英语名词用法详解 一、单项选择名词 1.Charles Darwin explained the ________ of species on earth in his book that came out in1859. A.ancestor B.origin C.belief D.custom 【答案】B 【解析】 【详解】 考查名词。句意:查尔斯·达尔文在他1859年出版的书中解释了地球上物种的起源。A. ancestor祖先;B. origin起源;C. belief信仰;D. custom习惯,风俗。结合句意可知答案为B。 2.Only when women are enabled to become strong will our families, our economies, and our societies reach their fullest . A.distinction B.innovation C.potential D.appreciation 【答案】C 【解析】 【详解】 考查名词。A. distinction区别; B. innovation创新; C. potential潜能; D. appreciation 欣赏。句意:只有当妇女能够变得强大时,我们的家庭、经济和社会才能充分发挥其潜力。结合句意可知答案为C。 3.As an American living in-Tianjin for about 10 years, Chris says that it has been a ________ be a witness to China’s great progress. A.privilege B.preference C.priority D.principle 【答案】A 【解析】 【详解】 考查名词辨析。句意:作为一个在天津生活了大约10年的美国人,克里斯说,能够见证中国的巨大进步是一种荣幸。A. privilege 荣幸;B. preference偏爱;C. priority 优先;D. principle原则。privilege“荣幸”符合句意。故A选项正确。 4.Donald Trump made a _____ to the nation that he would struggle for lower taxes and improve health care after taking office. A.contribution B.commitment C.devotion D.donation 【答案】B 【解析】 【详解】

文言虚词“而”的各种含义及用法

虚词“而”用法例析 “而”这个词在文言中大多做连词。所谓连词,就就是指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连接的前后项之间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连词可以表并列、递进、修饰、假设、转折、承接、因果、目的等多种关系。下面就根据“而”所表示的前后项关系的不同,分类归纳如下: 一、表并列关系 表并列关系就是指,“而”连接的前后项无主次轻重之分,在地位与作用上就是平等的,一般地,并列关系的前后两项可以互换位置。也就就是说,在判断“而”到底就是不就是表并列关系时,只要瞧它连接的前后两项能不能互换位置,互换之后影响不影响句意的表达。如果能且不影响句意,则一定就是表并列关系。大多数情况下,表并列关系的“而”一般不需译出,有时也可译为“并且”。如: 1、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3、小学而大遗。(《师说》) 4、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二、表递进关系

表递进关系就是指,“而”连接的后项在语意上比前项更进一层。在译文时,“而”可译为“而且”“并且”。如: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2、然则将军之仇报,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4、有怠而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四、表修饰关系 表修饰关系就是指,“而”连接的前后项分别就是句子的状语与动词谓语,其中前项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时间等。也就就是说,判断“而”就是不就是表修饰关系,只要瞧它所处的位置基本上就可以断定了,如果“而”连接的前项就是状语,后项又就是动词,那它肯定就是表修饰关系的了。如: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2、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荆轲刺秦王》) 3、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与之。(《赤壁赋》) 4、于就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五、表假设关系 表假设关系就是指,“而”连接的后项结果就是在前项假设的基础上产生的。一般在译文时,能在前项前面加上关联词“如果”。如:

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自以寿不得长 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 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7、宫之奇以其族行 8、农民以鬻子者 9、无以,则王乎!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不赂者以赂者丧 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3、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15、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 16、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7、请其矢,盛以锦囊 18、其系燕父子以组 19、余船以次进 2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1、高祖以圣武定鼎 22、以相国守代 23、以资政殿学士行 2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27、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8、木欣欣以向荣

29、作《师说》以贻之 30、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1、背晋以归梁 3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赵亦盛设兵以待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三、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秉烛夜游,良有1以也。”若2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3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4以书卷为伴,弃夷5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6以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7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8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9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10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11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12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13以权贵交,14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15以”之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