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1而的意义和用法 (1)

001而的意义和用法 (1)

001而的意义和用法 (1)
001而的意义和用法 (1)

常用文言文虚词之一:而.

浙江省宁波市第三中学戴孟姣

浙江省宁波中学李克刚

《说文》:“而,须也。”本义为胡须,在先秦时期已经不常用,秦汉以后完全消失。虚词“而”是假借字。可作代词、连词、语气词。作代词和语气词的“而”中古以后逐渐少用乃至消失了;作连词的“而”从古到今一直沿用,变化不大。

代词

“而”既可作人称代词,也可作指示代词。

一、人称代词

“而”指代第二人称,既可指单数,也可指复数。可以作主语或定语,一般不作宾语。

(一)“而”作主语。根据上下文义,可译为“你”“你们”等。

例: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

(二)“而”作定语,根据上下文义,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例:旦暮吏来而呼曰:“……蚤繰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二、指示代词

“而”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样”“这”。

例: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连词

“而”可以连接词、词组、分句和句子,表示彼此之间的各种关系。

一、连接词、词组或分句,表示并列关系。

(一)连接词与词。主要连接动词或形容词,较少连接名词。可译为“且”“和”“与”。

例:①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②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二)连接词组与词组。可译为“和”“与”“并且”。

例:①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秋水》)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三)连接分句与分句。可译为“和”“而且”。

例: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种树郭橐驼传》)

二、连接单句中的词或词组,表示顺承关系。

(一)“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动作行为在时间上先后相承。可译为“就”“便”“然后”。

例: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勾践灭吴》)

(二)“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动作行为在事理上前后相承,前一个动作行为是后一个动作行为的原因,后一个动作行为是前一个动作行为的结果。可译为“就”“因而”。

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三、连接状语和谓语,表示修饰关系。用作状语的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时间名词或介词短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或时间等。根据实际情况,可译为“地”“着”“就”。

例: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太后盛气而.揖之(《触龙说赵太后》)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④虽少,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触龙说赵太后》)

四、连接词组,表示转折关系。连接的两部分意思相对或相反。可译为“可是”“但是”“却”。

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

五、连接分句,表示转折关系。连接的两部分意思相反。可译为“可是”“但是”“然而”“却”“可是却”。

例: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六、连接分句,用于复句的前一分句,提出程度更甚的事例作衬托,后一分句常有表示层进的连词“况”“而况”“又何况”等与之呼应。可译为“尚且”。

七、连接词组或分句,表示层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

例:①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②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多予之重器(《触龙说赵太后》)

八、“而”用在主语、谓语之间,表示强调或转折语气,它所在的句子常用作表条件或假设的分句。根据文义可译为“就”或“如果”“如果都”“却”。

例:①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勾践灭吴》)

九、连接分句,表示假设。用于复句的前一分句,表示假设的条件或情况,后一分句表示结果。可译为“如果”“假如”。用例较少见。

十、“而”与“上”“下”“来”“往”等词连用,表示时间、数量、范围的起限。可译为“以”,或不译。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孟子·尽心下》)

语气词

“而”用于陈述句或感叹句、祈使句之后,表示终结或感叹语气。可根据文义译为“吧”“呀”“啊”。

例:①唐棣之花,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译文:唐棣树的花,随风翻动摇摆。难道不思念你?只是居住得太远。)(《论语·子罕》)

②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译文:停下来吧,停下来吧!如今从政的人

都很危险啊!)(《论语·微子》)

而的用法

文言文中“而”的用法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一)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如: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二)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三)表示承接关系。表示顺承或者承接,故此看来,顺承与承接是一码事,指的都是:用“而”连接有时间先后关系的两个动词。顺承关系就是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如: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四)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五)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如: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六)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如: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吾恂恂而起。(《捕蛇者说》)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例如: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记王忠肃公翱事》)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例如: 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而”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也”字的用法

“也”字的用法 (一)“也”字作助词的用法: 1、“也”字表示判断语气的用法:一般译为“是”“就是”。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2、“也”字作句末语气词的用法: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3、“也”字用在句中或句末的用法: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过秦论》) ②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③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也”字用在句末的用法: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③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5、“也”字用在句末的用法: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②当相与共谋之,勿令姊有穷途之虑也(《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也”字作句中语气词的用法: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 ①是说也,人常疑之.(《石钟山记》) ②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意思是“说的就是……啊” ①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齐桓晋文之事》) “也哉”语气助词连用,为加强语气,多有感叹或反诘之意.例: ①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触龙说赵太后》) ②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病梅馆记》) ③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

文言虚词“且”字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三月而后成。

以字的用法

析论古代汉语中“以”字的虚词用法 董丽 论文摘要:本文在介绍“以”字来源,字形的演变及“以”字词性的发展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对“以”字在古代汉语中的虚词用法从介词、连词、副词及连用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着重对“以”字的7种介词用法,10种副词用法分别进行分类举例说明。 关键词:古代汉语以虚词介词连词副词连用结构 “以”字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词,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它的用法不断扩展,词义不断增加,词性有所改变,它不仅是一多义词,而且还是一个多性词,了解它、掌握它正确地使用它,对我们说汉语的人和学汉语的人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古代汉语中,“以”字是一个多性词。“以”字在甲骨文中作为和。古文作“吕”。《说文·已部》:“耜,用也,从反巳。贾侍中说,已意已实也。象形。”段玉裁注:“谓人意已坚实,见诸施行也。”或自行之,或用人行之。并把造字由象形改为指事亦象形。徐中舒认为,耜即耜的本字,象农具耜形,“耜为用具,故古文借为以字。以,用也。”“以”字最早作为动词“用”义,这是毫无疑义的了。 用作本义“耜”的“以”,在古代典籍中已很难见到,一般只用后起字“耜”。如“寿略其耜,俶载南亩。”(《诗经·周颂·载芟》) “以”字作动词用,表“率领”之意是比较早的。在甲骨文中,“以”字就不限于作动词“用”义了。例如: 1.乙亥,贞令佀眾□,受又(祐)。(郭沫若《卜辞通篡》106页) 这是一段表示征伐的卜辞,句中“以(佀)即为动词“率领带领”义。 2.庚辰王卜,才贞,今日其逆旅以执于东单。亡。 “以字应训为与,执指俘虏言之。这一条是说,今天应该迎接凯旋的师旅于东单,没有灾害的。”(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句中“以”应是连词。 到了西周金文,“以”有了更大发展,单独作谓语的已经非常少。例如: 3.伯懋父以殷八师征东尸。(小臣簋) 4.王以侯内于寝。(麦方尊) 5.以乃师左比毛父。(班簋)

“而”字用法辨析

浅谈主谓之间的“而”之用法 201230010301 陈宏 一、常见“而”的用法 通常情况下,在古代汉语中,“而”字作为虚词的用法有以下几种: 表示转折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转折关系,基本可以翻译为“然而”“但是”“可是”等。 表示顺承关系,也叫顺接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顺承(顺接)关系,也就是说前后两个动作行为有先后关系(不可颠倒),基本可以翻译为“然后”“而后”“随后”等,或者不译。 表示并列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并列关系,也就是说前后两个动作行为或事物、情形(如原因、条件等)是并列的关系关系(一般可以颠倒顺序),基本可以翻译为“而且”“而”等,或者不译。 表示修饰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修饰关系,也就是说前面的词语是修饰后面的词语的(不可颠倒),这种关系现在也叫状中关系(前面的词语是后面的词语的状语),基本可以翻译为“地”,或者不译。 表示因果关系。即“而”连接的前后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而”前是原因,“而”后是结果(不可颠倒),基本可以翻译为“因而”或“而”等,或者不译。 二、主谓之间“而”的用法浅析 然而有些“而”被置于主谓之间,如: 1、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2、若可, 君而继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3、相鼠有皮, 人而无仪; 人而无仪, 不死何为?( 《诗经国风 鄘风》) 4、国君而仇匹夫, 惧者甚众矣。(《左传》) 5、管氏而知礼, 孰不知礼?(《论语》) 6、郑伯南也, 王而卑之, 是不尊也。(《国语》) 7、且先君而有知也, 毋宁夫人, 而焉用老臣?(《左传》) 这些“而”字的用法,可以体现为表层语法意义和深层的语义涵义。从表层的语法层次来看,“而”的用法有: 1、表示假设。 2、表示顺承。 3、表示转折。

而的用法辨析

而”字表修饰如何判定? 教学反思与教学论文 2009-03-25 21:15 阅读427 评论0 字号:大中小今天在做练习的时候,有学生问我“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和“吾尝跂而望矣”两句中的“而”该如何理解。我告诉他们是表修饰关系。他们坚持认为是承接关系。能这样理解吗?今天晚上,我看了一个老师的博客,把他的内容粘贴过来。大家一起讨论下。 引用别人的博客内容:“而”是古代汉语中运用最广泛而又最灵活的连词。它的基本作用是连接动词、形容词、动词形容词短语或分句,表示两种行为、性质或事件的联系。从连接的前后两项的意义关系来看,情况很复杂,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用法主要有并列、修饰、承接、假设、因果和转折。其中,犹以表修饰的用法不易分辨,现在把判 断“而”表修饰的方法提出来,希望能给广大师生提供一点帮助。 看下面这组例句: ①子路拱而立。(《论语·子路从而后》) ②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业。(《荀子·劝学》) ④长驱到齐,晨而求见(《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⑤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 ⑥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柳宗元《捕蛇者说》) ⑦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罅。(苏轼《石钟山记》)

⑧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以上八个例句中加点的“而”并不都表示修饰关系,但有些资料却认为①②两个例句中的“而”也表修饰,“拱”和“跂”做方式状语。其实,这种理解没有注意到现代汉语语法对这种形式的处理。如“坐着看书”、“站着吃饭”、“走着聊天”、“乘船渡江”,这些短语中的“坐着”、“站着”、“走着”、“乘船”,虽然表示方式或状态,但并不是方式状语,现代汉语语法称这类短语为连动短语,由这一短语做谓语的句子叫做连动谓语句。既然是连动,就绝不可能是修饰关系,而应是并列关系或承接关系。因此“子路拱而立”(子路拱着手站着)中“而”应为并列关系,“吾尝跂而望矣”(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中“而”应为承接关系。 那么,什么情况下,“而” 表示修饰关系呢? 我们分析一下后面六个例句。③④两句中的“终日”“ 晨”是时间名词,做后面动作行为的状语,“而”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⑤⑥⑦三句中的“率尔(轻率的样子)”、“ 恂恂(小心谨慎的样子)”、“ 弛然(放心的样子)”、“ 徐(慢慢的)”都是形容词,表示动作的情态,做后面动词的状语,“而”也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⑧句中的 “因其势(根据客观形势)”是介宾短语,做状语,表示动作的条件,“而”同样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 综上所述,古汉语中,“而” 表示修饰关系,“而”前面的词就应该是时间名词、形容词、副词、介宾短语等能够着状语的词或短语,而不是其它词类。这样,就能把“而” 表示修饰关系的用法与其它用法区别开。 在这里能用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去分析古代汉语的东西吗?

祭十二郎文“其”字的意义和用法例谈

《祭十二郎文》中“其”字的意义和用法 “其”作为文言虚词,用法多且使用频率高,这在韩愈《祭十二郎文》中体现得非常充分。对于它的意义和用法,很多师生容易混淆,分辨不清。利用此文,仔细辨析,将有助于掌握它的用法。笔者为此梳理了本文出现的34个“其”的意义和用法,供大家一起探讨: 代词 一、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的”“它的”“他们的” 1、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第三人称代词,她的,指韩愈的嫂嫂 2、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韩会 3、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韩会

4、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第三人称代词,他们,指韩会家族 5、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孩提 6、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第三人称代词,他们的,指奴婢们 7、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第三人称代词,她们,指吾子与汝子 8、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第三人称代词,她们,指吾子与汝子 二、第二人称代词,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9、止一岁,请归取其孥。第二人称代词,

你的,指十二郎 10、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指十二郎 11、殓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第二人称代词,你的,指十二郎 三、指示代词,可译为“这(些)”“那(些)” 12、其后四年,而归视汝。指示代词,那 13、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指示代词,那,指代前面一句话 14、呜呼!其信然矣!指示代词,这 15、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指示代词,那(些)

副词 一、表推测,可译为“大概”“也许” 16、呜呼!其信然矣!副词,表示推测,大概。 17、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副词,表示推测,大概。 二、表反诘,同“岂”,可译为“难道” 18、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副词,表示反诘,难道 19、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表示反诘,难道,还 20、吾实为之,其又何尤!表示反诘,难道

“而”字用法例析

“而”字用法例析 “实字易训,虚字难释”,“而”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虚词之一,其用法跟现代汉语多有不同,且灵活多变: 一、连接平等的两件事物,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和”、“与”。如: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二、连接前后程度不等的两件事物,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而且”、“并且”、“而且又”、“并且也”。如: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三、连接前因后果的两件事,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因为……就”。如: 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感极而.悲者也。 四、连接相对、相反的两种事物,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可是”、“却”、“反而”。如: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五、连接状语与动词,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或不译。如: 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六、连接两个同时发生的动作,前者是后者的情态或方式。可译为“着”。如: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也。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七、连接两个动作,前者表示方法手段,后者表示目的。可译为“来”、“去”。如: 临渊而.渔,溪深而渔肥。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八、连接两事物,表示在某种情况下,自然会产生相应的结果。可译为“就”。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冥。 九、连接两件事,前者表示事情费时长而发生的迟缓。可译为“才”。如: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十、连接两个动作或两种情况,表示时间前后相继。可译为“然后”、“以后”。如: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十一、和“既”、“俄”、“已”、等组成固定词语。如: 既而 ..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已而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俄而 ..,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以字用法

“以”,作为介词的用法是比较复杂的,尤其是在古汉语中。古汉语中,“以”单独使用,组成的介宾词组,作状语或是补语。其情况可具体分为九种: 一、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手段、前提,这时的“以”可译为“用”“拿”“凭”等。在古代文言文中,这样的用例很多见。 在《聊斋志异·狼三则》中有“屠暴起,以刀劈狼首”,这里的“以”就作“用”来讲了;在《墨子·法仪》中有“百工为方以矩,为园以规,直以绳,正以县”,这里的“以”就作“拿”讲。 现代汉语中,“以”还是可以表示动作、行为赖以进行的凭借,相当于口语里的“用”或“拿”。这个意义,承接了古汉语中的意义,并没有产生变化,只是在用法与结构上,现代汉语中,“以”组成的介宾词组是放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的。 二、引进动作行为所依据的原则、条件,可译为“根据”“依靠”等。 《吕氏春秋·察传》中有“凡闻言必熟论,其于人必验之以理”,这里的“以”就是“根据”的意思,这样后一句就可以翻译成“必须根据情理来检验它”。《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中“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这里的“以”就是“依靠”的意思了。现代汉语中,相当于“按”“依据”这一义项的是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了。当然,古今用法的主要差异还是在于介宾词组与谓语中心词的前后位置关系。 三、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同”等。 《左传·襄公九年》中“公送晋侯,晋侯以公宴于河上”,这句中的“以”就可以看作是“为”的意思;《国语·晋语四》中“楚伯以吕郤之谋告公”,这句中的“以”则可以翻译为“把”,“楚伯把吕郤的阴谋告诉了晋文公”;《韩诗外传》卷四中“齐桓公独以管仲谋伐莒,国人知之”,这句话中的“以”译为“同”。 现代汉语中,“以”作为介词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这一用法已经极少见。当然,在某些方言地区还仍存在,但这里就不再做详细介绍了。 四、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可以翻译为“因为”“因”“由于”。 这一个义项大家最熟悉的例句就是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界事物而高兴,不因为自己的遭遇而悲哀”;唐代柳宗元《捕蛇者说》中“而我以捕蛇独存”,这里面的“以”可以译为“由于”。 现代汉语中,“以”作介词表示原因的时候,往往和“而”连用,最最常见的形式就是“以……而闻名”、“以……而骄傲”、“以……而自豪”等等。 五、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这里的“以”字介宾词组一般是作状语,作补语的就相对较少了,可译为“在”“按”等。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有“韩说以太初三年任游击将军”,这句话中的“以”很明显就可译为“在”,“韩说在太初三年任游击将军”;我们在中学学过的《孟子·梁惠王上》中也有一句“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句话我们很简单地翻译成“伐木工人按季节进入山林砍伐树木,木材就用不完了”。 现代汉语中,“以”作介词,失去了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这一义项和语法功能。 六、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这样的例子不是很多见。 《商君书·说民》中“治国者贵下断。故以十里断者弱,以五里断者强”,这句话依据资料可以翻译成“治理国家贵在由下层判断是非。所以在十里之内能判断是非的,国家就弱;在五里之内能判断是非的,国家就强。”在屈原的《离骚》中也有“忽奔走以先后,及前王之踵武”,这两处的“以”都可以当“在”讲。 七、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起点,译为“从”“自”。 《墨子·迎敌祠》中“敌以东方来”中的“以”就是“从”的意思;《潜夫论·遏利》中“自古于今,上以天子,下至庶民,蔑有好利而不亡者,好义而不彰者也”,[1]这句话中“以”可看作“自”。 现代汉语中,几乎没有这样的用例了。 八、引进人物参与某种行动的身份,可以不译。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中“将军苏建,杜陵人,以校尉从卫将军青,有功,为平陵侯”,这句中的“以”就是表示以什么样的身份,可以意译为“作为”。 这个用法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了。人们通常在说话的时候,尤其是作讲演的时候都会说类似于这样的格式,如“以……的身份”“以……的名义”“以……的生命”“以……的人格”等等,当然,这样的形式在句子中仍然是作状语,修饰谓语中心语。 九、引进论事的标准,可译为“以……论”、“论”。 《孟子·万章下》中有“以位,则子,君也;我,臣也,何敢与君友也?以德,则子事我者也,奚可以与我友?”这里的“以”就可看作“以……论”“论”的意思。 这个用法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常见。当人们要表达论事的标准时,已经不在用“以”,而是直接说“就……而论”“就……而言”或者是“在……方面”。 在这里,还要简单提一下“以”字的复合结构,如“以此”、“以故”、“以是”、“以斯”、“以之”、“以为”、“以……为……”、“以……而……”、“以……故”、“以……往”等等。 一、“以此”,一种是介宾词组,作状语,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译为“因为这个”或是表示引进动作行为所凭借的事物,译为“用这个,拿这个”等;另一种是作为连词,表示结果,可译为“因此”“所以”。这里主要是讲“以此”作为介宾词组的用法,用在分句或是句子开头,上承说明原因的分句或句子。《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君因谓武侯曰:‘试延以公主,起有留心则必受之,无留心则必辞矣。以此卜之。’”,这句话中的“以此”就可以译为“用这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中有句“当是时,诸公皆多季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这里的“以此”就是“因为这个”的意思了。

浅析古代汉语“以……为……”的意义和用法

浅析古代汉语“以……为……”的意义和用法 古代汉语中的“以……为……”格式,使用范围比较广泛,“以”和“为”更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兼类词。各家古汉语词典、古汉语语法以及古汉语虚词字典、词典对“以为”“以……为……”有不同解释和不同层面的分类。本文就“以为”“以……为……”的意义和用法做一浅析,以求教于方家。 “以”和“为”在古汉语中是生命力极强的两个具有独立意义的词,为了分析“以为”“以……为……”的意义和用法,很有必要对“以”和“为”的本义和引申义及其基本用法作一具体分析。 “以”是古汉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说文解字》:“以,用也。”《辞源》、《王力古汉语字典》的第一个义项都译为“动词,用”,这说明“以”的本义是“用”,作动词。例如: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晏子春秋·晏子使楚》)其中的“以”就作“用”解。动词“以”又引申为“认为”“以为”。由于语言的发展变化,“以”的动词意义逐渐弱化,并最终变成一个介词。由动词义引申为介词“把”“拿”等义。后来又用作连词、代词、副词、助词、名词、语气词,在先秦已有用例,后沿用于文言中。 “以”的应用范围广泛,表意也较复杂,可作连词、副词、代词、名词、语气词、介词。 作介词是“以”最常见的用法。“以”作介词和它的宾语一起用于动词前后,表示与动作行为有关的种种关系。情况也比较复杂,常见有以下六种用法: a.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身份、计算单位等。“以”及其宾语可在动词前也可在动词后。可译为“用”“凭借”“按照”“拿”“根据”等。此义是介词“以”的基本义,其它的意义都是从这引申派生出来的。例如: (1)不用,则以纸帖之。(《活板》) (2)今以蒋氏现之,犹信。(《捕蛇者说》) 用”以”引进“帖”的工具“纸”,“以”译为“用”。例(2)介词“以”引进“观”的凭借“蒋氏”(的遭遇),可译为“根据”。 b.引进动作施行的原因。作“因为”“由于”解释。例如: (1)而吾以捕蛇独存。(《捕蛇者说》)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例(1)“以”引进“存”的原因——“捕蛇”,“以”译为“由于”。例(2)“喜”“悲”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

文言虚词“而”虚词的用法 一、知识梳理 “而”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用作虚词,那是属于假借。 “而”字的用法 (一)用作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并且、又。 (2)表顺承,今译为:就、才、接着。 (3)表递进,译为:况且、而且。 (4)表转折,今译为:却、但。 (5)表假设,今译为:如果、假使。 (6)表因果,今译为:因而、所以。 (7)表修饰,今译为:着、地。 (8)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以” (9)表方位,今译为:以。 (10)表示连接的前后两部分是陈述与被陈述的关系。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三)通“如”:好像,如同。 (四)与“而”有关的复合虚词。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而后】才,方才。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既而】不久,后来,一会儿。 二、基础自测 1.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和意义。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答案:用法: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2.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和意义。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答案:用法: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三、合作探究 1.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和意义。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答案:用法: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④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⑤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文言虚词“而”的各种含义及用法

虚词“而”用法例析 “而”这个词在文言中大多做连词。所谓连词,就就是指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连接的前后项之间某种逻辑关系的虚词。 连词可以表并列、递进、修饰、假设、转折、承接、因果、目的等多种关系。下面就根据“而”所表示的前后项关系的不同,分类归纳如下: 一、表并列关系 表并列关系就是指,“而”连接的前后项无主次轻重之分,在地位与作用上就是平等的,一般地,并列关系的前后两项可以互换位置。也就就是说,在判断“而”到底就是不就是表并列关系时,只要瞧它连接的前后两项能不能互换位置,互换之后影响不影响句意的表达。如果能且不影响句意,则一定就是表并列关系。大多数情况下,表并列关系的“而”一般不需译出,有时也可译为“并且”。如: 1、蟹六跪而二螯。(《劝学》) 2、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3、小学而大遗。(《师说》) 4、襟三江而带五湖。(《滕王阁序》) 二、表递进关系

表递进关系就是指,“而”连接的后项在语意上比前项更进一层。在译文时,“而”可译为“而且”“并且”。如: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2、然则将军之仇报,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4、有怠而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四、表修饰关系 表修饰关系就是指,“而”连接的前后项分别就是句子的状语与动词谓语,其中前项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方式、时间等。也就就是说,判断“而”就是不就是表修饰关系,只要瞧它所处的位置基本上就可以断定了,如果“而”连接的前项就是状语,后项又就是动词,那它肯定就是表修饰关系的了。如: 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劝学》) 2、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荆轲刺秦王》) 3、客有吹洞箫者,依歌而与之。(《赤壁赋》) 4、于就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过秦论》) 五、表假设关系 表假设关系就是指,“而”连接的后项结果就是在前项假设的基础上产生的。一般在译文时,能在前项前面加上关联词“如果”。如:

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一、解释各句中“以”的意义以及用法。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2、自以寿不得长 3、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4、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5、忠不必用矣,贤不必以 6、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7、宫之奇以其族行 8、农民以鬻子者 9、无以,则王乎! 1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1、不赂者以赂者丧 1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13、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1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15、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 16、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17、请其矢,盛以锦囊 18、其系燕父子以组 19、余船以次进 20、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21、高祖以圣武定鼎 22、以相国守代 23、以资政殿学士行 2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25、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6、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27、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28、木欣欣以向荣

29、作《师说》以贻之 30、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31、背晋以归梁 32、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二、下列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 ) A.赵亦盛设兵以待 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C.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D.余与四人拥火以人 E.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F.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G.今以钟馨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H.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三、判断“以”在文中的意义。 “秉烛夜游,良有1以也。”若2以己美于潘安,则出无伤;否则,3以如吾之容现于当衢,则恐惊人。故自当4以书卷为伴,弃夷5以近则随众而游,险以远则独不敢至之怯,慕“凌九霄6以闹天宫”之勇,从而可醉乎“木欣欣7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之美…… 畅游书海8以极夫天地之乐,如此,9以帝位予我,亦弃之也,岂10以一冕之故而弃心神之逸?11以吾有如此之意,故方能长享逸乐。 吾虽12以康熙六年至京师,然终未13以权贵交,14以上乃吾心之剖白,希汝能察之,故不必有“贤不见用,忠不见15以”之叹。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18个文言虚词练习集锦文言虚词练习(一) 一、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 1、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 2、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3、图穷而匕见 4、余闻而愈悲 5、庄宗受而藏诸庙 6、温故而知新 7、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8、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9、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11、至於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12、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4、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15、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6、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17、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18、徐而察之 19、夫诸侯而骄人则失其国 20、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21、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2、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23、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24、既而儿醒,大啼 二.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 ①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②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③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④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 ⑤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⑦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⑧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 B.①⑦/②③/⑤⑧/④⑥ C.①⑥/②④/③⑦/⑤⑧ D.①④/②③/⑥⑦/⑤⑧ 三、判断“而”在文段中的意义。 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1)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2)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更胜其父。婉贞博学(4)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5)而思也。三思(6)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7)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 文言虚词练习(二) 一、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 1.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3.豫州今欲何至? 4.然则何时而乐耶? 5.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6.徐公何能及君也? 7.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8.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9.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②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菊,花之隐逸者也。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后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①公将鼓之。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③怅恨久之。 二、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④又数刀毙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 “那样”等。例如: ①渔人甚异之。②子骥,高尚士也,闻之。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如: 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四、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① 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之”作代词用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之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 (他们)、"它" (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高中语文001而的意义和用法

常用文言文虚词之一:而. 《说文》:“而,须也。”本义为胡须,在先秦时期已经不常用,秦汉以后完全消失。虚词“而”是假借字。可作代词、连词、语气词。作代词和语气词的“而”中古以后逐渐少用乃至消失了;作连词的“而”从古到今一直沿用,变化不大。 代词 “而”既可作人称代词,也可作指示代词。 一、人称代词 “而”指代第二人称,既可指单数,也可指复数。可以作主语或定语,一般不作宾语。 (一)“而”作主语。根据上下文义,可译为“你”“你们”等。 例: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勾践灭吴》) (二)“而”作定语,根据上下文义,可译为“你的”“你们的”。 例:旦暮吏来而呼曰:“……蚤繰而.绪,蚤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二、指示代词 “而”作指示代词,表近指。可译为“这样”“这”。 例: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孔雀东南飞》) 连词 “而”可以连接词、词组、分句和句子,表示彼此之间的各种关系。 一、连接词、词组或分句,表示并列关系。 (一)连接词与词。主要连接动词或形容词,较少连接名词。可译为“且”“和”“与”。 例:①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勾践灭吴》) ②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勾践灭吴》) (二)连接词组与词组。可译为“和”“与”“并且”。 例:①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秋水》) ②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三)连接分句与分句。可译为“和”“而且”。 例: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种树郭橐驼传》) 二、连接单句中的词或词组,表示顺承关系。 (一)“而”所连接的前后两项动作行为在时间上先后相承。可译为“就”“便”“然后”。 例: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归下也(《勾践灭吴》)

“之”的意义和用法

“之”的意义和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之”字可作实词,也可作虚词,在不同的语境里有不同的意义和用法,同学们在备考时应引起重视。 一、“之”作实词 1、“之”作动词 这时,“之”的意思是“到……去”“往”“到”“至”。 例1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 例2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鸿门宴》) 例3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2、“之”作代词 “之”作动词的情况在古代汉语中不多见,作代词相对常见一些。“之”作代词时,一般用作宾语,代人、事、处所,所代的对象大多出现在上下文中。作代词时,“之”又分为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 (1)“之”作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们)”“她(们)”“它(们)”,用作宾语。 例4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例5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例6虽有(通“又”)槁暴,不复挺者,鞣使之然也。(《劝学》) 例7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例8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 从上面所举的几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之”作人称代词时,一般用在动词之后。 “之”所代的人称在上下文中不一定有具体交代,要根据语言环境进行判断,灵活翻译,如“人非生而知之者”中的“之”,其上下文都找不到先行词,它是泛指“知”的对象,即知识、道理等,可略而不译,也可根据上下文之意译为“知识”或“道理”。 (2)“之”作指示代词,译为“此”“这”“那里”“这样”“这个”等,此时,“之”可作定语,也可作宾语。 例9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例10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游褒禅山记》) 例1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例12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

之字的意义和用法..

之 一、作助词用。主要用法有三种类型: 1、相当于“的”,是定语的标志。例如: ①故时有物外之趣。②菊之爱,陱后鲜有闻。③水陆草木之花。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起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例如: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菊,花之隐逸者也。 ④大道之行也。(《大道之行也》)译:当政治上最高理想实施的时候。 3、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后起补足调音节和舒缓语气作用,无实义。 ①公将鼓之。②久之,目似暝,意暇甚。③怅恨久之。 二、作代词用。(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1、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例如: ①具答之。②亲戚畔之。③彼竭我盈,故克之。④又数刀毙之。

2、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件事”、“那”、“那样”等。例如: ①渔人甚异之。②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②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三、作动词用。相当于“到”、“往”、“去”。如: ①辍耕之垄上。②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四、语法作用。 (1)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其格式为:宾语+之+谓语。例如: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 (2)定语后置标志,无实义。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如:①马之千里者。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一、“之”作代词用 1、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马说》) 2、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醉翁亭记》)

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4、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5、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口技》) 6、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之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一)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他们)、"它"(它们)。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 例如:作《师说》以贻之。(《师说》,代人,作宾语。) 輮使之然也。(《劝学》,代物,作兼语。) 人非生而知之者。(《师说》,代事理,作宾语。)

“而”字的用法和意义

文言虚词“而”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虚词。 2、全面总结“而”的用法,并学习如何判断其用法,从而学以致用,更 好的理解“而”。 教学重点:归纳并判断“之”的用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提及文言文,我们脑海中最先出现的就是“之乎者也”,可见这些词语在文言文中的重要。这几个词我们给它们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虚词. 。 什么是虚词?有哪些? 虚词是实词的对称。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有连接或附着各类实词的语法意义虚词不能独立成句,只有配合实词来完成语法结构。虚词对实词有协助作用,这类词包含介、连、助、叹、副、象声六大类。考纲规定初中阶段要掌握的有十八个分别是“而、何、乎、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则、者、之、与”。 三、画出《醉翁亭记》中所有带“而”的句子,并尝试判断“而”的用法幻灯片展示所有含有之字的句子。 判断技巧:借助语法结构分析推断文言虚词“而”的用法。 (1) 表示对称或领有,相当于“你”、“你的” 予岂不知而作。——《诗经·大雅·桑柔》 余知而无罪也。——《左传》 子归,殁而父母之世。——《国语·吴语》 尽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来?——《庄子·徐无鬼》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聊斋志异·促织》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而翁-----你的父亲 (2) 表示指示,相当于“这样,此”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夫------此人;这个人。 〈连〉 从古沿用下来的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可不译 古文形体 古文形体 (1)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和”、“与”。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唐·柳宗元《捕蛇者说》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2) 表示递进关系,相当于“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克生直臣,事我皇祖,干严谴而不悔。――明·钱谦益《袁可立父淮加赠尚宝司少卿》(3)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就”、“才”。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宋·苏轼《石钟山记》 乡(通“向”)为身死而不受——《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万钟则不辩(通“辨”)礼义而受之——《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4)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却”、“但是”。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荆有余地而不足于民——《公输》 (5)表示目的关系,相当于“来”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6) 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马首可也。——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