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文 件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423.00 KB
- 文档页数:16
经典常谈战国策第八主要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战国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政治军事典籍,记录了战国时期各国家的政治斗争、军事策略和外交手段。
这部典籍以其独特的思想和深刻的见解,对后世政治家和军事指挥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重点介绍《战国策》第八篇。
第八篇是《战国策》中的重要章节之一,其中的主要内容与战国时期六国的国策、外交策略以及内政措施有关。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战国时期的政治局势和国家发展的主要趋势。
在第八篇中,我们将探讨各国家在应对内外挑战中所采取的不同政策和策略。
同时,我们还将分析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以及它们为了争夺霸权而展开的政治斗争。
此外,在这一篇中,我们还将探索经典之作《战国策》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洞察和对后世影响的意义。
通过对《战国策》第八篇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各国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当时政治家和军事家智慧的集结。
同时,这也对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外交策略和国家发展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针对《战国策》第八篇的主要内容进行全面的解读和分析,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深入和全面的视角,增进对中国古代政治军事思想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通过对这一经典之作的研究,也可以为我们当下的政治领域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启发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的思考和实践。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本篇文章进行概述,介绍战国策的背景和重要性。
接着,我们将阐述文章的结构,给读者一个整体的把握。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核心内容,将涵盖"经典常谈战国策第八"的主要内容。
在第一个要点中,我们将深入讨论第八的起源和作者的主要观点,力求展示其思想的独特性和深度。
在第二个要点中,我们将探讨第八的影响和作用,以及其对后世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结论部分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回顾并概括文章的要点和亮点。
概率与统计1、普查与抽查普查和抽查是调查的2种方式,各有利弊.普查费时费力,但调查的结果准确.抽查节省人力物力时间,但数据不够准确.因此,一般为了全面了解数据,且总体个数较少时,采用普查.对精密度,安全性要求特别高的,也要用普查.而当调查全部个体有困难,或者具有一定的破坏性时,选择抽查,但要注意样本具有代表性2、抽查涉及的4个量抽查会涉及: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量中,都需要值得注意,如总体中,要明确抽查的内容,抽查八年级50位学生的身高,总体不是所有八年级的学生,是所有八年级学生的身高的全体.个体也不是每个学生,是每个学生的身高,样本容量是一个纯数字,不带单位.3、统计图的选用常见的统计图有3种,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它们又各自的特点,扇形统计图强调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显示各项目的数目.折线统计图则能清楚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通常在中考中,会给出缺项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根据已知信息,补全未知项目.3、统计图的选用常见的统计图有3种,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它们又各自的特点,扇形统计图强调各部分占总体的比例.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显示各项目的数目.折线统计图则能清楚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通常在中考中,会给出缺项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根据已知信息,补全未知项目.4、统计涉及的四个频统计中的四频是指频数,频率,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其中,频率=频数÷总数.为了更好的体现数据的整体情况,我们通常要将其按照一定的范围进行分组.首先确定组数,当数据n≤50,通常分5-7组,当数据为50<n≤100,通常分8-12组.接着确定组距,找到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算出两者之差,即极差.用极差÷组数,即为组距.当组距不为整数时,我们可以适当调整,如最大值为100,最小值为40,分8组,则组距为7.5,我们可以取8,相应的,将总区间调整为38-102,8组分别是38-46,46-54,……,86-94,94-102.5、用样本估计总体通常,我们根据抽查中,符合要求的某一项的数目,要去估计总体中,符合要求的大概数目.在根据比例求出这个数据后,我们别忘了写上答句,估计.....约有.......6、事件的分类事件分为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2种,其中确定事件又分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有些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但不能就说是必然事件,而有些随机事件的可能性较小,也不能就说是不可能事件.7、频率与概率实际生活中,当实验次数很大时,我们常把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其概率的估计值,但不能将两者混完一谈,前者是通过实验得出的数值,是不确定的.后者是根据实际事件计算得到的数值,是确定的.当实验次数较小时,频率波动较大,当实验次数较大时,频率波动变小逐渐稳定在一个常数附近,但不一定就等于概率的数值.如抛硬币,正面朝上概率是0.5,但不是说抛1000次,就一定500次正面朝上,也许可能是489次,也许可能是507次.8、概率的书写概率通常用字母P来表示,比如,布袋中有8个球,2个红球和6个白球,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求摸出红球的概率.应写作P(摸出红球)=2÷8=0.25例题精炼例1: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A.对某地区现有的16名百岁以上老人睡眠时间的调查B.对“神舟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前零部件质量情况的调查C.对某校九年级三班学生视力情况的调查D.对某市场上某一品牌电脑使用寿命的调查解答:D例2:为了解某市老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需要抽取部分老人进行调查,下列抽取老人的方法最合适的是()A.随机抽取100位女性老人B.随机抽取100位男性老人C.随机抽取公园内100位老人D.在城市和乡镇各选10个点,每个点任选5位老人解答:D例3:为了考察我校七年级同学的视力情况,从七年级的10个班共540名学生中,抽取了50名进行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本容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答:总体是我校七年级同学的视力情况的全体.个体是我校七年级每个同学的视力情况.样本是从我校七年级同学中抽取的50名同学的视力情况.样本容量是50.例4:在“宏扬传统文化,打造书香校园”活动中,学校计划开展四项活动:“A-国学诵读”、“B-演讲”、“C-课本剧”、“D-书法”,要求每位同学必须且只能参加其中一项活动,学校为了了解学生的意愿,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结果统计如下:(1)如图,希望参加活动C占20%,希望参加活动B占15%,则被调查的总人数为_____人,扇形统计图中,希望参加活动D所占圆心角为_______度,根据题中信息补全条形统计图.(2)学校现有800名学生,请根据图中信息,估算全校学生希望参加活动A有多少人?解答:例5:某地区对该区所属的中学的初一年级数学教学情况进行期末质量调查,抽出20个班级的数学期末均分如下:80,81,83,79,64,76,80,66,70,72,71,68,78,69,80,67,72,68,70,65取组距为4,应分成______组;第三组的频率是______.解答:例6:某区对参加2017年中考的5000名初中毕业生进行了一次视力抽样调查,绘制出频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请根据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在频数分布表中,a的值为__________,b的值为__________,并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2)若视力在4.9以上(含4.9)均属正常,则视力正常的人数占被统计人数的百分比是__________,并根据上述信息估计全区初中毕业生中视力正常的学生有多少人?解答:例7:在括号里填上“不可能”“不太可能”“可能”“很有可能”“必然”等词语.(1)如果a=b,那么a²=b².( )(2)今天下雨了,明天也下雨.( )(3)如果|a|+|b|=0,那么a<0,b>0.( )(4)一个袋子里有5个红球,1个白球,从袋里任取一球是红色的.( )(5)骰子连续掷10次,掷得的点数全是6.( )(6)任意367人中,至少有2人是同月同日生.( )解答:例8: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只有颜色不同的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共20只,某学习小组做摸球实验,将球搅匀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再把它放回袋中,不断重复,下表是活动进行中的一组统计数据:(1)请估计:当n很大时,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____;(精确到0.01)(2)假如你去摸一次,你摸到白球的概率是____,摸到黑球的概率是____;(3)试估算口袋中黑、白两种颜色的球各有多少只?解答:(1)观察表格得摸到白球的频率将会接近0.60;(2)摸到白球的概率是0.6;摸到黑球的概率是1-0.6=0.4;(3)∵20×0.6=12个,20×0.4=8个,∴白球12个,黑球8个.。
中国文化要义每章要点总结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复杂的文化之一,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语言、宗教、哲学、艺术、音乐、戏剧、文学、建筑、服饰、食物等。
本文将对中国文化的要义进行总结,并按照章节进行拓展。
第一章:语言文化要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拥有众多的方言和语言。
汉字作为中国最主要的文字系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具有独特的象形意义。
同时,中国的文化也包括了丰富多样的口头语言、成语、俚语等。
语言文化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沟通交流的工具,也是民族认同的象征。
第二章:宗教文化要义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国家,主要包括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
中国的宗教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宗教信仰在中国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精神支持和道德指导的作用。
第三章:哲学文化要义中国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法家思想等。
这些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许多关于人类生活和社会治理的智慧。
中国哲学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念有着深远的影响。
第四章:艺术文化要义中国艺术文化包括绘画、书法、音乐、戏剧、舞蹈等多个方面。
中国绘画和书法强调意境和笔墨的韵律美,音乐和戏剧强调和谐与平衡。
中国艺术注重表达内在的情感和精神,以及对自然和人类世界的观察和表现。
第五章:文学文化要义中国文学是世界上最悠久、最丰富的文学之一。
中国文学以古诗词、古文、小说等形式表达人们的情感和思想。
中国文学强调意境和修辞的运用,善于通过文字表达复杂的情感和哲理。
第六章:建筑文化要义中国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强调对称和平衡。
中国古代建筑以宫殿、庙宇、园林等为代表,体现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宇宙秩序的理解。
第七章:服饰文化要义中国的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
传统的中国服饰注重色彩、纹样和细节的设计,反映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第八章文件一、单项选择题1.C语言中,文件由(A)。
A.字符(字节)序列组成B.记录组成C.数据行组成D.数据块组成2.若文件型指针fp中指向某文件的末尾,则函数feof(fp)的返回值是(C)。
A.0 B.-1 C.非零值D.NULL3. 下列语句将输出(B)#include <stdio.h>printf(“%d %d %d”, NULL,’\0’,EOF);A. 0 0 1B. 0 0 –1C. NULL EOFD. 1 0 EOF4.下列语句中,将fp定义为文件型指针的是(B)。
A.FILE fp; B.FILE *fp;C.file fp; D.file *fp;5. 定义FILE *fp; 则文件指针fp指向的是(D)。
A. 文件在磁盘上的读写位置B. 文件在缓冲区上的读写位置C. 整个磁盘文件D. 文件类型结构体6. 缓冲文件系统的缓冲区位于(C )。
A. 磁盘缓冲区中B. 磁盘文件中C. 内存数据区中D. 程序中7.以“只读”方式打开文本文件a:\aa.dat,下列语句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D)。
A、fp=fopen(”a:\aa.dat”,”ab”);B、fp=fopen(”a:\aa.dat”,”a”);C、fp=fopen(”a:\aa.dat”,”wb”);D、fp=fopen(”a:\aa.dat”,”r”);8. 以“追加”方式打开文本文件a:\aa.dat,下列语句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B)。
A、fp=fopen(”a:\aa.dat”,”ab”);B、fp=fopen(”a:\aa.dat”,”a”);C、fp=fopen(”a:\aa.dat”,”r+”);D、fp=fopen(”a:\aa.dat”,”w”);9. 如果二进制文件a.dat已存在,现要求写入全新的数据,应以什么方式打开(A)。
A. “w”B. “wb”C. “w+”D. “wb+”10. 为读写建立一个新的文本文件a:\aa.dat,下列语句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B)。
A、fp=fopen(”a:\aa.dat”,”ab”);B、fp=fopen(”a:\aa.dat”,”w+”);C、fp=fopen(”a:\aa.dat”,”wb”);D、fp=fopen(”a:\aa.dat”,”rb+”);11.以读写方式打开一个已有的二进制文件filel,并且定义FILE *fp,下面fopen函数正确的调用方式是(B )。
A.fp=fopen (“file1”, ”r”) B.fp=fopen (“file1”, ”rb+”)C.fp=fopen (“file1”, ”rb”) D.fp=fopen (“file1”, ”w b+”)12.标准库函数fputs (p1,p2)的功能是(C)。
A.从p1指向的文件中读一个字符串存入p2指向的内存B.从p2指向的文件中读一个字符串存入p1指向的内存C.从p1指向的内存中读一个字符串写到p2指向的文件中D.从p2指向的内存中读一个字符串写到p1指向的文件中二、填充题1.C语言中调用fopen函数打开文件,调用fclose函数关闭文件。
2. fopen函数的返回值是包含文件缓冲区信息的FILE结构体地址。
3. 文件操作的三大特征是文件保存在外存中,文件中数据有序 , 数据数量可以不定。
4.feof函数可用于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它用来判断即将读入的是否为文件结束标志,若是,函数值为非零。
5.若ch为字符变量,fp为文本文件指针,从fp所指文件中读入一个字符时,可用的二种不同的输入语句是ch=fgetc(fp)和fscanf(fp,”%c”, &ch) 。
把一个字符输出到fp所指文件中的二种不同的输出语句是fputc(ch,fp)和fprintf(fp,”%c”, ch) 。
6.sp=fgets (str, n, fp) ; 函数调用语句从fp指向的文件输入n-1个字符,并把它们放到字符数组str中,sp得到str的地址。
而fputs函数的作用是向指定的文件输出一个字符串,输出成功函数返回值为0,fprintf函数输出成功函数返回值为实际输出的字符数。
7.“FILE *fp”的作用是定义了一个文件型指针变量,其中的“FILE”是在stdio.h 头文件中定义的。
8.在对文件进行操作的过程中,若要求文件指针的位置回到文件的开头,应当调用的函数是rewind ( ) 函数。
9.下面的程序用来统计文件中字符的个数,请填空。
#include <stdio.h>void main( ){ FILE *fp ;long num=0 ;if (fp=fopen (“fname. dat”, ”r”) = =NULL){ printf (“Can’ t open file!\n”); exit (0) ; }while (!feof (fp)) { fgetc (fp) ; num++ ; }printf (“num=%d\n”, num) ;fclose (fp) ;}10.下面程序完成从磁盘文件stu..dat中读取N个学生的姓名、学号、成绩后在屏幕上显示输出。
请将程序补充完整。
#include <stdio.h>#define N 100struct student{ char name[20];int no;int score;} stud[N];void main (){ FILE *fp;int i ;if ((fp=fopen (“stu.dat”, ”rb”))==NULL){ printf (“Can not open file!\n”); exit (0); }fread (stud, sizeof (struct student), N, fp) ;for (i=0; i<N; i++)printf (“name : %s NO: %d score : %d\n”, stud[i]. name, stud[i]. no, stud[i]. score);fclose (fp)}11. 开辟一个存储n个int数据的内存区、并将内存区首地址送入p(指向int类型的指针变量)的语句为p=(int )malloc(sizeof(int)*n);。
12.释放由fp所指向的内存区的语句为free(fp);。
13.fp为文件位置指针,将fp移到离当前位置25个字节处的语句为fseek(fp,25L ,1);。
14. 输入若干个学生的姓名、学号、数学、英语、计算机成绩到文件中student.dat。
#include <stdio.h>void main(){ FILE *fp;char name[8],numb[8]; int m,e,c,n,i ;scanf("%d",&n); fp=fopen(“student.dat”,”w”);for(i=1;i<=n;i++) {scanf("%s%s%d%d%d",name,numb,&m,&e,&c);fprintf(fp,"%s %s %d %d %d\n",name,numb,m,e,c);}fclose(fp); ;}15. 下列程序将文件a.dat、b.dat按原顺序(文件中每行一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合并到文件c.dat中。
#include <stdio.h>void main(){ FILE *f1,*f2,*f3; int x,y;if((f1=fopen("a.dat","r"))==NULL){ printf (“Can not open file!\n”); exit (0); }if((f2=fopen("b.dat","r"))==NULL){ printf (“Can not open file!\n”); exit (1); }if(( f3=fopen(“c.dat”,”w”))==NULL){ printf (“Can not open file!\n”); exit (2); }fscanf(f1,"%d",&x); fscanf(f2,"%d",&y);while(!feof(f1)&&!feof(f2))if(x<y) {fprintf(f3,"%d\n",x); fscanf(f1,"%d",&x);}else {fprintf(f3,"%d\n",y); fscanf(f2,"%d",&y);}if(feof(f1)) {fprintf(f3,”%d\n”,y );while(!feof(f2)) {fscanf(f2,"%d",&y); fprintf(f3,”%d\n”,y);}}else {fprintf(f3, “%d\n”, x );while(!feof(f1)) {fscanf(f1,”%d”,&x);; fprintf(f3,"%d\n",x);}}fclose(f1); fclose(f2); fclose(f3);}三、程序分析题1.读程序,指出程序所完成的功能。
#include <stdio.h>void main( ){int chl,ch2;while ((chl=getchar())!=EOF)if (ch1>=’a’&& chl<=’z’){ch2=chl-32;putchar(ch2);}else putchar(chl):}该程序的功能是:从键盘读入一个字符,如果是小写字母,则变成大写输出到屏幕上,否则原样输出。
当打入ctr1-z(即EOF)时,输入结束。
2.读程序,写功能。
#include <stdio.h>void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FILE *f1, *f2;char ch;if ( argc<3){ printf (“Parameter missing!\n”); exit(0); }if (((f1=fopen (argv[1], ”r”)) ==NULL || (f2=fopen (argv[2], ”w”))==NULL){ printf (“Can not open file!\n”); exit(0); }while (!feof (f1)) fputc (fgetc (f1), f2);fclose (f1) ; fclose (f2) ;}该程序的功能是:在用命令行的形式运行本程序时,必须在程序名后加二个参数,这二个参数分别表示磁盘上的二个文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