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规划总则

规划总则

规划总则
规划总则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一节规划目的、依据、指导思想

一、规划目的

我市矿产资源相当有限,且处于无计划状态开采;由于地表水体的污染,长期大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质环境不断恶化,已影响我市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为贯彻“必须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的基本国策,合理利用与保护我市的矿产资源,保护地质环境,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根据省国土资源厅的统一部署,特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的主要依据

(一)、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7、《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暂行办法》

8、《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

(二)、相关规范、标准与规划

1、《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规范》(1/2.5 ~1/5万)中国地质调查局1998年

2、《县市地质灾害调查防治规划基本要求》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

1999年

3、《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1999~2000年

4、《省(自治区)环境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50万地矿部环境司

5、《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送审稿)

6、《嘉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7、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二、规划指导思想

本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精神,从我市实际出发,加快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有效遏制地质环境恶化,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和地质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规划基本原则、适用范围、期限和基准年

一、规划基本原则

1、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把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和地质环境保护与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起来。近期目标主要突出实用性、针对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中远期目标主要考虑指导性、战略性和前瞻性。

2、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利用与节约的关系,并把保护与节约放在首位,正确处理好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

3、坚持依法行政的原则,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依法行政,依法保护和治理地质环境。

4、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深化改革同培育和完善矿业权市场的关系,正确处理好政府行政调控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优化矿产资源的配置。

5、坚持技术创新的原则。应用新思路、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和高科技手段,不断提高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保护领域的科研、勘查、评价、预测预报水平和效率。

二、规划适用范围

本规划适用范围为全市所辖各县、市、区。秀城区、秀洲区、嘉善县、平湖市、桐乡市因矿产资源为单一的砖瓦粘土资源,故其规划不再单独编制。

三、规划期限:近期,2001~2005年;

中远期,2006~2015年。

四、规划计算基准年:1999年;实施基准年:2001年

第二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一、自然环境与区位优势

1、自然环境

全市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的杭嘉湖平原,东部及北部与上海、苏州市毗邻,西部与杭州、湖州市接壤,东南濒临杭州湾,和舟山、宁波及绍兴三市隔江相望。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20°17′27″~121°15′54″,北纬30°19′39″~31°01′57″,东西宽93.73公里,南北长78.31公里。全市幅员面积5828平方公里,其中陆域3965平方公里,辖秀城、秀洲、嘉善、平湖、海盐、海宁、桐乡七县(市、区),人口328.06万人。全市处于北亚热带南缘,气候条件优越,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润,雨水较丰。多年平均气温15.4~16.4℃,无霜期多年平均为234天,全年日照2007~2179小时,为全省高值区,年降水量1100毫米左右。

2、区位条件优越

我市处于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最发达地区,距上海、杭州各90公里,至苏州仅70公里,是浙江接轨上海的前沿,乍浦港是浙北唯一出海口和全省第一个海河直达联运港,区位优势十分显著。境内水陆交通四通八达,极为便捷,铁路有沪杭复线贯通,杭沪高速公路、 320国道、杭沪公路复线与盐湖公路、乍王公路贯穿全市,形成“三横二纵”的公路骨架,并和各乡镇公路联成网络。境内河网纵横,内河航运条件得天独厚,由京杭运河、杭申线、六平申线和乍嘉苏线、长湖申线以及东宗线构成“三横二纵

一连”航道网,南与乍浦港相连,北接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乍浦港已建成各类码头泊位7个,其中万吨级泊位5个,集、疏运条件逐步改善,1997年初国务院批准为一类开放口岸,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乍嘉苏高速公路也正在建设之中。

自然环境和区位的优势,给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是由于地表水体的严重污染,造成大量开采优质地下水,导致了严重的地面沉降,使地质环境不断恶化,影响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社会经济概况

(一)、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1979~1999年平均增长率为0.9‰,1998~1999年增长率为0.4‰。

(二)、综合实力逐步增强。全市国内生产总值逐年提高,产业结构在调整中逐步得到优化提高。1999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471.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55.4亿元,第二产业281.4亿元,第三产业135.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297元

(三)、融、投资环境良好。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市场体系的建立,企业体制改革和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融投资环境。1999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197.09亿元,比上年增长14.1%。

(四)、我市矿产企业起步于50年代,发展于80年代,对我市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乡镇企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近年来,经济不断发展,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矿业比重逐年下降,1999年全市矿业总值7.5亿元,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0.7%。

第二节地质背景

一、地质工作现状与主要成果

建国以来,通过一系列地质、水文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和研究,为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土整治提供了大量可靠的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主要成果有:全省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杭州、余姚幅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长江三角洲浙江省域水文地质综合评价;浙江省杭嘉湖地区地下水背景值调查研究;浙江省杭嘉湖地区热水和矿泉水调查研究;嘉兴市市地面沉降及其防治对策论证,以及八十年代以来在全市开展的地下水动态及地面沉降监测成果。

二、区域地质概况

全市为第四纪沉积区,极大部分地区均为第四系所覆盖,第四系由西南往东北逐渐增厚,厚度60~300余米,中、下更新统均系陆相沉积,上更新统、全新统为河、湖、滨海、三角洲及浅海相沉积;晚更新世以来经受了三次海侵,分别形成了三层海相地层。在东部沿海地带有小面积连续分布的基岩山区外,其余均为零星的孤丘露头,出露的地层为:

1、分布于海宁硖石东山、西山及平湖瓦山一带的寒武系杂质灰岩及钙质白云岩。

2、分布于澉浦、秦山、黄湾、乍浦一带的上侏罗统的灰绿色、灰黑色流纹质晶屑熔凝灰岩、英安玢岩、英安质凝灰熔岩为主。此外,在上述地区还零星分布燕山期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及钾长花岗岩。

三、矿产资源概况

全市矿产资源少,品种单一。目前已知的有开采价值的仅有建筑石料、

砖瓦粘土和矿泉水三种可利用的矿产资源;此外,在我市还具有寻找地下热水的前景。

1、建筑石料

建筑石料的岩石类型有二种:一是上侏罗统的晶屑熔凝灰岩、凝灰质熔岩;二是燕山期花岗斑岩、花岗闪长岩及钾长花岗斑岩,均是优质的建筑石料。

2、砖瓦粘土

平原表部全新统粘土、亚粘土广泛分布,是制作砖瓦的良好材料。但由于杭嘉湖平原地势低洼,可开采的地段仅限于桑园、果园等高程相对较高地带,可采资源相当有限。

3、矿泉水

我市矿泉水主要赋存在第Ⅱ、Ⅲ承压含水组中,分布面积达2875和2075平方公里。类型以锶、偏硅酸型为主。目前通过省级和国家鉴定的有四处,分别是海盐立峰矿泉水和冰诺矿泉水、嘉善幽澜矿泉水和平湖仙灵矿泉水。日允许开采量为600吨。

4、地下热水

我市范围内到目前为止,发现水温大于25℃的地下热点有5处,其中桐乡水厂3号井、嘉善水厂6号井先后出现水温最高达58~95℃的突发性热水;还有12处地热梯度异常点。表明我市有寻找地热资源的前景。

四、水文地质概况

我市地下水类型有第四系孔隙水、碳酸盐岩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后二类分布零星、面积小,水量不丰富,供水意义不大。现主要开采的地下水

为第四系孔隙承压水。第四系孔隙水根据赋存条件分为全新统孔隙潜水含水组,上、中、下更新统承压含水组。

全新统孔隙潜水含水组,遍及平原表部,一般厚度0.5~5.0米,水量贫乏。民井单井涌水量一般不超过5吨/日,自古以来常以民用浅井开发,作为分散村民生活饮用。但水质较差且易污染,不能作为集中供水水源。

不同时代和深度的三个承压含水组沿古河道展布,由西南向东北延伸,第Ⅱ、Ⅲ含水组水量最为丰富,是我市的主要开采层,其水文地质特征见表1。孔隙承压水贮存量丰富,水质好,但为补给量极其微弱,属“消耗型”不可再生的水资源。

第三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建筑石料、砖瓦粘土及矿泉水,1999年开发利用状况见表2。

建筑石料的生产企业分布在平湖、海盐、海宁三县市。其中海盐县产量最大,占57%,平湖市产量最小,仅占2.4 %。生产的建筑石料品种有寸子、半寸子、瓜子片、毛片和石粉。产品62%销往上海市。

砖瓦粘土的生产企业遍布全市五县(市)二区,共225家砖(见表3),从业人数20783人。企业多数采用轮窑生产,少数为小土窑、小立窑生

表1 嘉兴市各县(市)孔隙承压含水组水文地质特征表

9

表 3 嘉兴市各县、市、区砖瓦粘土生产状况表

产。产品多数为实心砖、空心砖,满足本地建设占27%,销往外地的占73%。

在全市经国家级和省级鉴定并已开发利用的矿泉水有四处,即海盐的立峰矿泉水、冰诺矿泉水和嘉善幽澜矿泉水及平湖的仙灵矿泉水。1999年开采矿泉水4.2万吨。

第四节地质环境状况

一、地面沉降状况及其危害

长期大量开采地下水,造成了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了以嘉兴市区为中心的区域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导致资源渐趋衰竭,并诱发地面沉降。全市地面沉降始于1964年,至1999年,位于嘉兴市区的沉降中心累计沉降量达813.6毫米,沉降范围已波及全市。在集中开采地下水的城镇1990~1999年平均沉降速率达20~50毫米/年,崇福、屠甸一带1990~1999年平均沉降速率大于50毫米/年。地面累计沉降量600~1000毫米的重度危害区分布在嘉兴建成区和桐乡崇福,面积20.83平方公里。累计沉降量300~600毫米的中度危害区主要分布在:嘉兴规划建成区,平湖当湖镇,海

宁长安、袁花,海盐欤城,桐乡石门、崇福周边、屠甸、乌镇、梧桐、濮院一带;面积200平方公里。其它地段均为累计沉降量小于300毫米的轻度危害区。

地面沉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使防洪排涝能力降低,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和市政建设,降低内河航运能力,加剧耕地渍害。

二、水土污染、耕地渍害、水土流失

过量和不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垃圾、固体废弃物数量猛增及随处堆放,造成环境和大面积的水土污染。我市1999年化肥使用量59.55万吨,化学农药的使用量7460吨,城镇粪便年排泄量为40万吨以上,还有部分农村也采用化粪池处理,直接作肥料减少,加之规模养殖畜禽粪尿利用不到50%,有的地方大部分排放到河道,对地表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目前我市地表水体极大部分地段为Ⅳ—Ⅴ类水,局部地段为劣于Ⅴ类水。同时由于地面沉降,潜水位升高,造成耕地渍害,使耕地质量退化。我市河道总长度1.38万公里,由于自然风化、排水泄洪、船行波冲刷等原因,河道二岸年复一年塌损,造成水土流失,每年土地流失量1000—1200亩,由此造成河道淤积、河床抬高、泄洪不畅。

三、矿山开发有关的地质灾害及其危害

全市矿山开发造成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多数矿山采用崩塌法开采,开采坡面过陡,坡面浮石、危石多,安全上存在隐患;凹陷开采石料的企业一旦停止开采,留下深达二、三十米的深潭无法复耕,对自然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石料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和严重噪声,污染周围环境,对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

第三章规划目标

第一节规划总目标

2001~2015年全市矿产资源与地质环境保护总体规划的总目标是: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重点在保护和矿山环境整治。初步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面向市场用好本地和外地资源,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实现矿山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加强矿产资源勘查管理。

根据地质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使国家对地质环境勘查、评价、监测、保护和治理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得到明显加强,形成适合我市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新格局;有效遏制地质环境恶化的趋势,使其综合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从根本上改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质量;建立并逐步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和行政监督管理体系,提高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其危害和损失;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并完善地质环境监测预报和群测群防体系,促进地质环境实现良性循环。

一、规划近期目标

1、实现矿业秩序的根本好转。清理整顿年产10万吨以下的石料矿山;集中组建8处年产30万吨以上的石料矿山;逐步淘汰93处年采土3万方以下砖瓦生产企业。

2、完成生产矿山和主要闭坑矿山的生态地质环境调查,使矿山环境污染及生态环境明显改观,矿山生态环境破坏治理率达50%以上。

3、开展地下热水资源的勘查。

4、完成县(市、区)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与地面沉降监测,完成GPS监测网络和一组地面沉降分层标的建设,每年进行一次地面沉降监测,初步建立地面沉降的预测和预警系统;完善地质环境(包括地下水动态、地面沉降、水土污染等)监测网络,基本实现自动监测和数据传输或全球卫星定位监测,提高监测成果的时效性,实行监测成果定期发布。

5、编制水土污染的防治规划,有效控制水土污染。

6、开展建设项目和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7、建立地下水资源优化管理模式,对工业用地下水实行禁采;对地面沉降危害重度区实行禁采地下水或回灌开采;在有条件地段搞分质供水试点;地面沉降速率主要城镇控制在20mm/a以内,农村控制在10mm/a以内。

二、规划中远期目标

在完成前五年目标的基础上,加大工作力度。

1、巩固矿业秩序根本好转成果,实现矿产资源科学有序开发。淘汰年产20万吨以下的石料矿山;完成组建5处年产40万吨以上的石料矿山;基本淘汰砖瓦粘土矿山,建立以河道淤泥或其它替代粘土制砖的原料产地。

2、矿山环境污染全面得到治理,生态环境破坏治理率达80%以上。

3、优水优用,推广分质供水,地下水只供给饮用;对地面沉降中度危害区逐步实行禁采或回灌开采;地面沉降速率主要城镇控制在10mm/a以内;农村控制在5 mm/a以内。

4、控制水土污染。

第二节管理目标

一、加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有效保护,建立有序、科学、依法行政、具有权威的资源管理新体制。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体系,强化地质灾害防治监督管理,严格控制人为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二、加强矿业权管理,培育矿业权市场。实现矿业权依法有偿转让,促进矿业发展。

三、以“规划”为依据,保证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改变“多、小、低、散”的状况,初步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四、加强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制定地质灾害治理方案。在现有地面沉降监测网络的基础上,利用高科技,建立全球卫星定位监测网络和分层监测标,进行地质灾害的预测预报。

五、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数字化工程,建立地下水管理与地面沉降防治信息系统。在今后地下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实行动态分析和管理,并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年度计划,使地下水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达到协调统一。

第三节经济目标

全市建筑石料和砖瓦产品主要销往上海、杭州等地,本市利用的建筑石料占总产量的38%,砖瓦占总产量的27%。全市建筑石料企业总亏损量达368.68万元,砖瓦粘土企业总亏损量达473.58万元。必须控制矿产品开

采总量,调节市场的供需关系,提高矿业的经济效益。

规划经济目标:通过控制矿产品开采总量,关停转并一些管理落后,经济效益差的企业。调节市场的供需关系,优化产业结构,提高采矿的机械化程度,提高矿业的经济效益。规划2005年全市消除亏损。2010年全市利润达500万元。

第四节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目标

一、保护地质环境。针对我市地面沉降严重的特点,对地面沉降重度危害区域禁止开采地下水。对地面沉降中度和轻度危害区限采地下水。对水土污染严重地段要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二、主要交通干线两侧,重要河道、海塘附近,重要输电线路附近,旅游景区附近,文物古迹附近,军事设施附近,禁止采掘活动。

三、已建矿山要有防治地质灾害措施,复垦率和植被恢复率近期50 %、中远期达80%以上。矿业单位要认真自检,主动配合年检,维护矿山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将闭坑矿山要抓紧复垦还绿,还必须提交有关采掘工程、不安全隐患、土地复垦利用、环境保护等资料报请批准。

第四章矿产资源规划分区、布局与结构调整

第一节规划分区

一、分区的原则与条件

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根据我市矿产资源区域分布特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相关性,以现有矿业为依托,实行分区规划。根据矿产资源的储量,资源保证程度,已建矿山的规模化经营状况,发展的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能产生的经济效益,和开采后对地质环境影响等条件,进行分区。

二、规划分区

根据上述分区原则:我市矿产资源规划为9个禁采区(建筑石料5个,砖瓦粘土4个),8个限采区(建筑石料2个,砖瓦粘土6个),3个规划开采区(建筑石料3个)。分述如下:

(一)规划禁采区

1、海盐南北湖、秦山核电站、海宁黄湾、海宁狮岭、平湖九龙山建筑石料禁采区(JC1—JC5)

该区主要指海盐南北湖、秦山核电站附近的矿区和海宁黄湾矿区、狮岭矿区及平湖九龙山一带,作为海盐县“十五”时期旅游区域布局的主要组成部分,规划南北湖风景名胜旅游区和核电科技观光旅游区为禁采区,海宁黄湾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和狮岭零星开采区及平湖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规划为禁采区。

禁采区内现有矿山企业27家,年产量502万吨,具体分布为:

南北湖风景名胜旅游禁采区(JC1),面积81平方公里,现有矿山企业4家,年产量81万吨。

秦山核电科技观光旅游禁采区(JC2),面积21平方公里,现有矿山企业5家,年产量178万吨。

海宁黄湾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禁采区(JC3),面积21平方公里,现有矿山企业17家,年产量243万吨,其中6家企业年产量小于10万吨,年产量为22.2万吨。

狮岭零星开采禁采区(JC4),面积0.6平方公里,仅有1家年产量0.16万吨的小企业。

平湖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禁采区(JC5),面积5.5平方公里,现无开采企业。

2、嘉善、秀城北部、秀洲北部、钱塘江沿岸砖瓦粘土禁采区(JC6—JC9)

嘉善禁采区(JC6),范围为整个嘉善县,地势低洼,多受洪水威胁。

秀城北部禁采区(JC7)范围包括七星和嘉兴市城市规划区,地势低洼,地面沉降严重,洪涝灾害频繁。

秀洲北部禁采区(JC8)范围包括王江泾、南汇、田乐、栖真一带,地势低洼,王江泾一带地面沉降严重,洪涝灾害频繁。

钱塘江沿岸禁采区(JC9)分布于钱塘江沿岸的狭长地带,是防止钱塘江洪水的天然屏障。

二、规划限采区

1、海盐澉浦、平湖乍浦骑龙山建筑石料规划限采区(XC1—XC2)

该区包括海盐澉浦(青山、长山)矿区和平湖市采石场。区内现有矿山企业5家,年产量96万吨。具体分布为:

海盐澉浦规划限采区(XC1),面积31平方公里,现有矿山企业4家,年产量56万吨,其中1家企业年产量小于10万吨,年产量为3万吨;该

区已被纳入旅游开发区块。

平湖乍浦骑龙山规划限采区(XC2),面积0.5平方公里,仅平湖采石场1家企业,年产量40万吨。

规划限采区现有保有储量654万吨,按现有矿山生产规模,规划期内能够保证开采。

2、海宁、桐乡砖瓦粘土大幅压产限采区和平湖、秀洲南部、海盐、秀城南部严格控采限采区(XC3—XC8)

海宁大幅压产限采区(XC3):范围包含除钱塘江沿岸的海宁大部,砖瓦企业分布密度高达6.6家/百平方公里。

桐乡大幅压产限采区(XC4):范围包含桐乡市全部。砖瓦企业分布密度高达11家/百平方公里。

平湖严格控采限采区(XC5):范围包含除钱塘江沿岸的平湖大部,砖瓦企业分布密度高达3.7家/百平方公里。

海盐严格控采限采区(XC6):范围包含除钱塘江沿岸的海盐县大部,砖瓦企业分布密度高达6.3/百平方公里。

秀城南部严格控采限采区(XC7):范围包含新丰、新篁、余新等地,砖瓦企业分布密度高达3.1家/百平方公里。

秀洲南部严格控采限采区(XC8):范围包含高照、洪合、王店一带,砖瓦企业分布密度高达3.7家/百平方公里。

三、规划开采区(KC1—KC3)

主要包括01省道以北的海宁市、海盐县的大部分矿山企业,现有矿山企业51家。年产量1058万吨,年产量大于20万吨的企业有9家,其中2

家年产量大于40万吨;年产量小于10万吨的企业为12家,其中7家年产量小于5万吨。具体分布为:

海宁袁花规划开采区(KC1),现有矿山企业15家,年产量436万吨,其中1家企业年产量小于10万吨(年产量为3.3万吨)。

海盐杨山——丰山规划开采区(KC2),现有矿山企业29家,年产量465万吨,其中7家企业年产量小于10万吨。

海盐通元规划开采区(KC3),现有矿山企业7家,年产量157万吨,其中1家企业年产量小于10万吨(年产量仅2万吨)。

规划开采区建筑石料保有储量11150万吨,按现有矿山生产规模,规划期内能够保证开采。

第二节矿产资源规划布局

根据我市矿产资源开采现状,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矿山结构,走规模化、集约化开发矿产资源之路,使资源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规划以1999年为基数,建筑石料近期(2005年)总量压缩50%,其中2001年要求压缩25%;中远期(2015年)压缩65%。粘土资源禁采区近期、中远期都实行禁采;大幅压产限采区近期压缩40%,其中2001年要求压缩20%,中远期压缩60%;严格控采限采区近期压缩25%,其中2001年要求压缩15%,中远期压缩50%。同时要求大力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利用河道清淤土方制作砖瓦或回填低洼处。在削减产量的同时,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知名度,从而达到明显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规划布局如下:

一、规划禁采区

1、海盐南北湖、秦山核电站、海宁黄湾、海宁狮岭、平湖九龙山建筑石料禁采区(JC1—JC5)

南北湖风景名胜旅游禁采区(JC1),规划2001~2003年逐步关闭矿山企业,规划开采量为20万吨/年,2003年底前予以全部关闭,2005年底前完成复垦还绿工作。

秦山核电科技观光旅游禁采区(JC2),规划2001~2003年逐步关闭矿山企业,开采量为40万吨/年,2003年底前予以全部关闭,2005年底前完成复垦还绿工作。

海宁黄湾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禁采区(JC3),规划2001~2003年逐步关闭矿山企业,开采量为50万吨/年,2003年底前予以全部关闭,2005年底前完成复垦还绿工作。

狮岭零星开采禁采区(JC4),规划2001年实行禁采。

平湖九龙山国家森林公园禁采区(JC5),实行禁采。

2、嘉善、秀城北部、秀洲北部、钱塘江沿岸砖瓦粘土禁采区(JC6—JC9)

规划近期和中远期实行禁采。

二、规划限采区

1、海盐澉浦、平湖乍浦骑龙山建筑石料规划限采区(XC1—XC2)

海盐澉浦规划限采区(XC1),规划近期开采量30万吨/年,关闭规模10万吨/年以下的矿山企业,完成关闭矿山的复垦还绿工作,规划中远期采

【福厦福清西等五站施工图】设计原则【第一章 总则】(评审版20200401)

第一章总则 一、项目及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 项目名称: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站房及相关工程施工图; 工程名称:福清西站、莆田站、泉港站、泉州南站、泉州东站; 建设单位: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 总体设计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站房设计院: 1、福清西站、莆田站的设计单位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和悉 地(北京)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组成的设计联合体; 2、泉港站的设计单位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3、泉州南站的设计单位为中土集团福州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泉州东站的设计单位为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咨询: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二、设计依据 1.中国铁路总公司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铁总鉴函[2017]464号。 2、【初设批复】(未下达) 3.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铁路客站停车设施设置标准》的通知(铁总建筑设计[2017]313号); 4、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转发《南昌局集团公司福州南、厦门、莆田、泉州东站站房及相关工程初步设计预审意见的函》的函(东南铁工函[2020]85号); 5、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新建福厦铁路福清西、莆田、泉港泉州南站站房及相关工程修改初步设计预审会的纪要》(东南铁工[2019]104

号)。 三、设计范围及设计年度 (一)设计范围及界面 1、福清西站、莆田站、泉港站、泉州南站、泉州东站站房工程:新建站房(不含四电集成)、旅客活动平台、站台雨棚、站台面层装修、旅客天桥、旅客地道装修等。 2、因站房扩大规模、站型变化或规划调整变化引起的相关工程调整,主要内容为:站前的含桥涵、地路、站场、站场综合管沟及四电等工程。 3、站房及相关工程与地方市政配套工程的设计和投资界面原则上以东南公司与地方政府签署的相关协议为准。 (二)设计年度 近期2030年;远期2040年。 四、线路及车站概况 (一)沿线车站概况 福厦客专从福州南站(含)至漳州站(含),正线长度277.420km,全线设置福州南站、福清西站、莆田站、泉港站、泉州南站、泉州东站、厦门北站、漳州站共八座旅客车站,其中漳州站为利用既有站房,新建福州南站、莆田站、厦门北站与既有福厦铁路并场设站。 (二)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高速铁路。 (2)正线数目:双线。 (3)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 (4)正线间距:5.0米。 (5)最小曲线半径:一般7000米,困难地段5500米。 (6)最大坡度:一般地段20‰,困难地段30‰。

01-正文-第一章 规划总则

规 1.1安县概况 1.2规划背景 1.3规划的必要性 1.4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1.5规划研究层次 1.6技术路线与规划思路 规划总则 1

安县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5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ning for Anxian,Sichuan 1.1 安县概况 1.1.1地理区位 安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脉中段与成都平原接壤地带。县域北临江油市、北川县,东接绵阳市区,东南与罗江县、西南与绵竹市、西北与茂县接壤。安县距四川省会成都110公里,距绵阳科技城市区、绵阳火车站、绵阳南郊机场仅10余公里,紧靠成(都)绵(阳)广(元)高速、108国道、绵(阳)渝(重庆)高速等3条高等级公路,成绵高速复线途经安县并设有双向出入口,成(都)兰(州)铁路穿境而过并在安县设客、货站。安县地理交通区位优越。 1.1.2经济发展 2011年,安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1.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56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45亿元,增长2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93亿元,增长10%。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28.57:47.89:23.54。安县经济综合实力在四川省内处于中游水平。根据2010 年四川区域综合竞争力报告,2010 年,安县在四川省173个县域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位于第85位。 1.1.3行政区划 2011年安县辖18个乡镇(花荄镇、桑枣镇、秀水镇、塔水镇、河清 镇、黄土镇、雎水镇、永河镇、界牌镇、沸水镇、宝林镇、清泉镇、乐兴镇、晓坝镇、迎新乡、兴仁乡、茶坪乡、高川乡),县政府驻花荄镇。总人口43.65万人,县域面积1189平方公里。 图1-1 安县地理区位 图1-2 安县县域乡镇分布图

第一章 规划概述 一` 上位规划的指导背景

第一部分概述 第一章规划概述 一、上位规划的指导背景 (一)《吉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 1、总体战略思路 本轮城镇体系规划通过深入分析吉林省现状发展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确定规划目标。强调区域关系的衔接,将吉林省放在更大的区域背景下进行研究。重视吉林省发展的差异性,划分次区域,对不同发展地区进行详细分析。强调规划的策略性,重视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注重划分地方政府的事权。强化区域协调,对区域发展影响重大的产业发展布局、交通运输体系、环境基础设施系统的建设进行重点规划,提出协调与控制措施。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重点强调规划技术性和操作性,从管理的角度保证规划在战略目标下如何保证空间资源的有效利用。 规划预期实现“强化多元,打造地方产业集群”、“改善区位劣势,构筑省域经济发展支点”、“破解三农困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转变增长模式,建设节约、和谐社会”的区域发展战略目标。 2、次区域要求 规划在省域空间打造“三区四轴一带”的格局体系,对于延边州的发展战略侧重于利用边境优势,发展区域中心城市和口岸城市,通过积极推进大图们江国际合作项目,促进东北亚各国的多边合作,利用外向型经济加速推动图们江地区的城镇化进程。 3、城镇发展定位 位于长白生态轴带上的节点型城镇。 英安镇是珲春市域中心镇,是制造业型镇,重点发展能源工业。 镇域非农业人口在1—5万人。 4、生态环保要求 完善城市绿地、水体等生态系统功能,保护近城山体;保护近城湿地,充分发挥其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 加快城镇处理污水厂建设,控制城市污染。 发展生态旅游等多种经营,建设生态旅游示范区。 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工程。 5、空间管制指引要求 一级管治——珲春东北虎、春化自然保护区。 二级管治——珲春边境合作区 三级管治——珲春市区、乡镇

园林景观设计题库、习题与答案(全)

第一章问答题 1、中国古典园林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分述这些时期的特点及成就。6-10 答:①生成期:皇家园林规划宏大、气魄雄浑、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殷、周朴素的囿;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西汉山水建筑园。②转折斯: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南北朝自然山水园;佛寺丛林和游览胜地。③全盛期:园林发展进入了盛年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基本形成。隋代山水建筑宫苑;唐代宫苑和游乐地,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唐宋写意山水园。④成熟时期及成熟后期: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于精致,另一方面暴露出某些衰颓的倾向。北宋山水宫苑;元、明清宫苑; 2、综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0-16 答:①出于自然,高于自然;②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③诗画的情趣;④意境的涵蕴 3、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特色。16-19 答“①江南园林②北方园林③岭南园林④巴蜀园林⑤西域园 4、简述中国近代公园发展主要标志。19-21 答:公园出现了,西方造园艺术大量传入中国。 5、简述中国现代公园的发展过程及主要特点。21-23 答:①恢复、建筑时期(1949-1959);②调整时期(1960-1965):③损坏时期(1966-1976):④蓬勃发展时期(1977-1989)⑤巩固前进时期(1990年至今)⑥ 6、简述环境可持续思想园林本质的基本内容。25 答:①功能原则:必须把维护居民身心健康,维护自然生态过程作为园林的主要功能来评价。②经济与高效原则:强调用最少的人工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满足人灯身心再生功能,强调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实现上述功能,用大量化肥,花坛植物,进行人工或化学除草都是违背这一原则。③循环与再生原则:强调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构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④乡土与生物多样性原则:强调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乡土植物和乡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之一,应节制引用外来特种上,保护和发展乡土特种。⑤地方和地方精神原则:强调线一地方都有其自然和文化的历史过程,两者相适应而形成了地方特色及地主含意。⑥整体与连续性原则:园林绿地不是一个独立的游学空间,而是城市与大地综合体的有机部分,应作为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过程的连续体来设计和管理。 7、简述中国园林面临的城市环境问题和园林专业人员应承担的任务。24-26 答:①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居民的基本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②户外体育休闲空间极度缺乏,广大劳动者的身心再生过程不能满足。③土地资源极度紧张,因此通过大幅扩大绿地面积来改善环境的途径较难实现,通过郊区化来改善居民环境的道路在中国难以行得通。④财力有限,难以高投入的城市园林绿化和环境维护工程。⑤自然资源有限,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捷,整体自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⑥欧美文化侵入,乡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专业人员应承担的任务:园林专业人员应勇敢地承担以下几个领域的工作①居住社区的规划设计②城市设计③城乡与区域景观及生态规划④自然与文体保护地规划设计⑤旅游地规划⑥ 第二章问答题 1、日本古代园林的造园要素有哪些? 30-31 答:①石组②飞石地、延段③潭和流水④石灯笼⑤石塔⑥种植⑦手水钵⑧竹篱、庭门和庭桥。 2、简述古埃及与西亚园林的特点。32-34

第一章 总则环境保护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实现环境与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把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年度考核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保护工作。 第四条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履行各自职能,共同做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环境保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保护资源与控制损害相结合、专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相结合、谁污染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 第六条鼓励和推行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的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发展环保产业,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和清洁生产,推进环境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应用。 第七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普及环境保护法律知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各新闻媒体应当发挥新闻舆论宣传、监督作用。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对在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环境建设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环境监督管理 第八条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建立环境监测制度,组织监测网络,开展环境监测工作。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并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控系统联网。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 第九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现状,制定生态建设和保护规划并予以公告。 市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不得变更;所有开发建设及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市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 第十条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实施方案,有计划地控制或者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第十一条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者)必须按照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申报登记。建设项目应当在项目污染防治设施竣工并经验收合格后30日内申报;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在工程开工前15日内申报。 排污申报登记内容需作重大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前15日内,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发生紧急重大改变的,必须在改变后3日内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排污变更申报登记表。 终止营业的,应当在终止营业后7日内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二条排污者应当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排放污染物许可证或者临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概述重点老师比用教案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概述重点 老师常用教案 第一章本章将通过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工程实例使学生对“什么是景观规划设计”和“什么是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第一节现代景观与传统园林对于规划设计师,说到“景观”,就不能不想起“园林”这二字,那么“景观”和“园林”又是什么关系呢?总的来讲,景观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还是没有离开园林的核心(图1.1)。追根寻源,园林在先,景观在后。园林的形态演变可以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最初是囿和圃,据考证是圃在先。什么是圃?就是“菜地”、“蔬菜园”;囿,就是把一块地圈起来,里面的动物起初是野生的,后来逐渐驯化,变为家养,人们可以在囿中打猎。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人工加以取舍浓缩而成园,保护培育而成林。从中不难看到圃—囿—园—林这样一个来龙去脉。到了现代,又有了新的发展,有了规模更大的环境,包括区域的、城市的、古代的和现代的,凡此种种,加在一起,就形成我们今天所关注的景观。从规划设计专业的角度来看,图1.2也是一种景观,园林的一些基本成分已尽在其中。景观基本成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为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体就是硬质的,但它是自然的。不必急于对景观下定义,还是先看看景观规划设计师具体做的东西。第二节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观设计图1.3所示是一个小项目,基地30m×40m见方,可以称为街头小绿地,或小游园。从材料、功能、形式等来看,这样一个项目中包含了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最基本的道理。这是为1999年昆明世界博览会上海展区作的一个方案,题为“上海花园”。中间是“好大一棵树”,把树拿掉后可以看清平面布局。(图1.4)。另一个已建成的项目是同济大学校园一角——黑松林的改造。这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景观设计,基地范围不大,规划手笔不多,但却包含了不少景观设计的原理与追求。概括地说,基本出发点是保护环境、保护树木,尽管树木不是很大,但是已经经过十多年的培育,从一个垃圾山变成今天的样子(图1.5)。景观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它一定要有精神文化的东西在里头,这方面,与建筑和城市相比,景观更为专长。尽管建筑与城市也强调精神文化,但是它们最基本的还是偏重于使用功能,偏重于技术,偏重于解决人类生存问题。景观设计则要上一个层次,它要解决人类精神享受的问题。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小尺度的范围内,偏重于艺术性和精神活动,一切建造与布置都围绕着这一核心进行,透过这一片“欧化”的墙,看到的是一个“中国式”的未完成的亭,其寓意是:一片墙代表西方文化的框架,亭则代表东方文化,这一作品意在强调东、西文化的交流,寓意着同济大学这样一所高等学府,是一个东、西文化交流的场所,有意将亭设计成未完成的形式,寓意是让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把知识学到手,再去把它补全(图1.6)。图1.7时芝加哥的一个带状的河畔公园设计。芝加哥与上海的格局有相似之处,有一个很大的湖——密歇根湖,另外有一条南北向的河——芝加哥河穿越而过。公园基地位于芝加哥河南端沿河分布的一块空地处,此地原来是铁路战场,旁边有中国城,在基地的远景中可以看到西尔斯大厦。此外,公园基地中部上空被一高架交通桥所分割。在这个方案中,作者也强调东、西方园林的交融,但要比这幅水彩画复杂,它包括交通组织、人流排布、意义创造,而意义又是要通过形象来说话的,不能仅仅停留于言语文字。其特点是:以高架交通桥为界,将全园分为西方园和东方园两部分,沿一个东方的长城逐渐转换为一个罗马的大台阶,东方文化自然而然向西方文化转型,而这也正好符合功能上的要求,城墙将铁路、中国城等划在界外,而一个颐和园式的长廊实现了虚实对比。事实上,这个设计,尚未动手之前,总平面还未成形之初,作者脑子里已有了那幅水彩画的景象。搞景观设计、园林设计需要这样的意念和意象。这一点与城市规划不一样。城市规划拿到一个项目之初,最先关心的是经济情况、人口情况;园林则不一样,园林最先关心的是“立意”。建筑也强调立意,但建筑或者是建筑群的艺术发挥跟景观的艺术发挥相比是大大受限制的,工业建筑也好,商业建筑也好,哪怕是最具艺术性的大歌剧院,还是有功能要求的限制。悉尼歌剧院已经不错,但它仍不如景观建筑来得自由。景观尤其是园林,应该当作艺术品来作,从这方面讲,景观设计和其他艺术创作都是一脉相

第一章总则-乌兰浩特市

总则 第1条规划背景 2014版总规实施以来,有效指导乌兰浩特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 的实施绩效。新时期新常态下,国家、自治区上位层面政策法规环境和中央城市建设发 展方针发生新变化,乌兰浩特市和科尔沁镇区大都市圈空间发展战略进入新的推进阶 段,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新的不确定性变化,为立足解决现实问题,更加科学 地引导与控制城乡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和《内 蒙古自治区城乡规划条例》(2013年),编制《乌兰浩特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2017修改版》(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期限 (1)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 (2)其中:近期为2014—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 第3条规划层次与范围 本规划分为三个层次。(1)市域:乌兰浩特市行政辖区,总面积约2728平方公里。规 划重点:完善城镇体系规划。(2)规划区:用地范围面积1455平方公里。规划重点: 进行“四区划定”和编制城乡统筹规划。(3)中心城区:包括乌兰浩特市老城区、河东 新区以及规划的东部新城和空港新城(义勒力特镇镇区),总面积约256平方公里。规 划重点:编制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第4条规划区范围 本次规划区范围包括乌兰浩特市各个街道办事处的行政辖区、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 行政辖区、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行政辖区和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行政辖区,面积1455 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53.3%。 第一章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5条城市发展总目标 将乌兰浩特市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文明富裕、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的山 水园林和生态宜居城市。 (1)经济发展目标: ——近期:2020年GDP达到350亿,人均GDP达到7万元; ——远期:2030年GDP达到670亿,人均GDP达到8.4万元。 (2)社会发展目标: ——近期:2020年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0%。 ——远期:2030年8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90%。 第6条城市发展战略 (1)区域合作战略。加强与俄、蒙、韩各国多领域、多方式的经贸合作,主动融入“长 吉图”、“哈大齐”等区域经济发展,推进“东靠、西联和北开”开放格局的形成。 (2)集聚发展战略。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3)绿色发展战略。以绿色发展为主题,打造低碳减排、生态友好的绿色城市发展模 式。 (4)文化发展战略。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推动,以紫线划定和风貌控制为抓手, 提升乌兰浩特整体文化实力。 风、固沙、保持水土和调节径流的作用,维持市域生态格局。 ——中部城镇生态发展区:中心城区、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珲乌高速沿线,节约集约 利用土地为重点,发展绿色环保型产业,创造宜居宜业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东部草原生态保护区: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东及太本站镇辖区,建设防护绿化带, 形成草原生态保护区。 ——南部农业生态发展区:葛根庙镇,合理利用现有水源,推广节水灌溉,建设高标准 灌排工程,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建设农田林网;封育、改良天然草场,建成畜牧养护区, 建成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实现南马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花园区块工业产业的发展环境,科学合理的指导本区块内一期项目各地块的开发建设,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划范围以南马镇花园区块为主,以路网框架为规划范围,主要包括花园村及周边前宅、下庄头等村庄。适用于东阳市南马镇南马村以北地块规划管理单元内一期项目的各地块的土地试用性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及改、扩建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规划建设用地总共包括两个地块——东阳市南马镇花园单元01单元地块,东阳市南马镇花园单元02单元地块。p1EanqFDPw 第三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5、《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 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8、《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2013) 9、《东阳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0、《东阳市南马镇总体规划(2012—2030年)》 11、《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村庄规划》 12、《东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13、其它各类相关规划、国家及省、市有关现行法规、规范及规定

第四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与南马镇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 第五条成果构成 本规划成果为法定文件。法定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控制内容,包括法定文本和法定图则,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两者互相补充不可分割,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DXDiTa9E3d 第六条法律效力 本规划经东阳市人民政府批准生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本规划由东阳市行政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七条其他规定 在规划实施和管理中应遵守法定文件的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按照《东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进行管理。文本中标“下划线”部分为强制性内容。 第八条特别声明 任何用地或建筑物的现有合法用途,即使不符合规划规定,也无须做出更正,至其用途有所改变或建筑重建为止,如果更改用地或建筑物的用途,或对用地、建筑物进行其它的开发重建,则新的用途和开发重建,必须是规划所准许的。如需规划调整,按有关规定执行。5PCzVD7HxA 规划原则上保持已批项目的合法性,因重大项目因素需对已批项目进行调整,需征询用地主管单位及业主单位意见并作出说明。jLBHrnAILg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复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绪论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城市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它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出现的。 2、古代城市发展缓慢、结构简单,更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职能。 __________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古代城市开始向近现代城市的演进。 3、城市型的居民点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其中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的是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的是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___的是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__的是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_以上的是超大城市。 5、按城市性质、职能,城市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研、教育城市、综合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的城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城市形态,城市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城市、_______________城市、_______________城市、_______________城市。 7、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力量。其中_______ ______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_____________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____________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8、用单一的人口比例指标来度量,城市化水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重。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_________。 9、诺瑟姆把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伸的___形曲线,并以城市化率_____、城市化率_____为分界点将城市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0、城市化发展经历了集中城市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城市化的过程。 11、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法律实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行政实

第一章总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湖北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是指导湖北省内河航运中、长期发展建设,确保内河航运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二条本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交通强省的要求,以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总目标,以人为本,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创新促发展,全面提升湖北内河航运的整体水平和服务水平,努力实现湖北内河航运新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条本规划旨在制定航运系统的综合发展规划,包括航道布局、港口布局、船舶发展以及支持保障系统发展等四个子系统规划,以促进内河航运整体发展,建设中西部水运强省。 第四条本规划的主要依据是《港口法》、《长江水系湖北省航运规划》(1992年)、交通部长江水系航运规划办公室水系规办[2002]6号文和13号文、《全国内河航运发展战略》、交通部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交通发展行业目标》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第五条本规划基准年为2003年,规划水平年近期为2010年,中期为2020年,并对2030年及以远进行展望。本规划范围为湖北省行政辖区。 第六条本规划范围为湖北省行政辖区。 第二章规划原则 第七条本规划遵循下列原则: 宏观性原则:航运规划必须坚持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前瞻性原则:航运规划要充分考虑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 统筹兼顾原则:港、航、船和支持保障系统应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促进内河运输的整体完善。 远近结合原则:坚持需要与可能相结合,近期与长远相结合,突出重点和整体进步相结合,对近期规划目标要力争做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协调性原则:坚持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原则;坚持干支协调;坚持综合运输协调发展原则。 平战结合原则:内河运输平时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战时要服务于军事需要,重要航运建设工程要兼顾战备要求。 第三章运输需求预测 第八条运输需求预测 本规划根据湖北水运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采用多种数学模型进行预测,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得到湖北省2010年及2020年的客货运量。 预测2010年及2020年全省内河客运量分别为1050万人和1220万人。 预测2010年及2020年全省内河货运量分别为9671万吨和12780万吨。 内河运输需求预测见附表1。 第四章航运发展战略 第九条航运发展总体目标 航道重点建设“三主一网一江”,港口重点建设“四主十九重”,形成干支联网、水陆联运、船舶先进、港站配套、结构合理的湖北航运体系。 第十条分阶段目标 2010年目标是“升等联网”,集中力量建设长江、汉江、两沙运河和江汉平原航道网骨干航道,70%水运主通道达到规划标准,实施电子航道工程;三级以上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263公里,四级航道里程达到778公

第一章城市规划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化 本章从城市的基本概念及其最初形成入手,阐述了城市在历史不同阶段所取得的进展和布局特征,以及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介绍了城市化现象的一般概念和表现特征,指出了中国未来的城市化道路与国家发展前途的关系。未来的中国城市化发展应当是立足于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走向理性、健康、永续、和谐。 第1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在原始社会漫长的岁月中,人类过着依附于自然的采集经济生活。当时的原始人过着穴居、树居等群居形式,没有形成固定的居民点。在长期与自然的斗争中,人类创造了工具,提高了自身的生存能力,开始有了捕鱼、狩猎,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劳动集体——母系社会的原始部落。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从采集果实中发现一些更适宜人们食用的植物予以集中栽植,出现了农业;从狩猎猎中发现一些较温顺的动物可以集中牧养,出现了畜牧业:于是原始群落中就产生了从事农业与从事畜牧业的分工。这是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到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人们的生活与农业均离不开水,所以原始的居民点大都靠近河流.湖泊,而且大多位于向阳的河岸台地上。为了防御野兽的侵袭和其他部落的袭击,往往在原始居民点外围挖筑壕沟,或用石、土、木等材料筑成墙及栅栏。这些沟、墙是一种防御性构筑物也是城池的雏形。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都是农业发展较早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的农业居民点以及在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也出现得最早。 2、城市的形成 物资交换形式是从以物易物开始的,也就是我国古代《易经》中所说的“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随着交换量的增加及交换次数的频繁逐渐出现专门从事交易的商人交换的场所也由临时的改为固定的市。由于原始部落中生产水平的提高生活需求的多样化.劳动分工的加强,逐渐出现一些专门的手工业者。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原来的居民点也发生了分化其中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一些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所以,也可以说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有了剩余产品就产生私有制,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就逐渐解体,出现了阶级分化,人类开始进入奴隶社会。所以也可以说,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世界上几个古代文明的地区城市产生的时期有先有后,但都是这个社会发展阶段中产生的。 从我国文字的字义来看,“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一种交易的场所即“日中为市‘’、“五十里有市“的市。但是有防御墙垣的居民点并不都是城市有的村寨也设防御的墙垣。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从事的职业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3、城镇与城市的界定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存在村庄一镇一城市这样的居民点序列。村庄是乡村型居民点,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镇和城市是城镇型居民点,统称城镇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活动。实际上,世界上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关于城镇的定义标准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社会经济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城镇定义标准。尽管如此各国对现代城镇的定义都包含三个本质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具体地说: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村庄:相对于村庄城镇一般聚居更多的人口: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除此之外,城镇一般还具有如下特征:城镇一般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村庄;城镇一般拥有相对于村庄更为

第1章 规划概述

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总体规划(2010-2025年) 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策略与目标 (1) 第三章发展规模 (2) 第四章功能结构 (2) 第五章用地布局 (3) 第六章专项规划与设施配置 (7) 第一节综合交通规划 (7) 第二节公共设施规划 (8) 第三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 (9) 第四节城镇景观风貌规划 (9) 第五节给水工程规划 (10) 第六节排水工程规划 (10) 第七节电力工程规划 (11) 第八节通信工程规划 (12) 第九节燃气工程规划 (12) 第十节环境保护规划 (13) 第十一节环境卫生规划 (13) 第十二节综合防灾规划 (14) 第七章规划管制要求 (14) 第一节建设限制分区 (14) 第二节四线管制要求 (15) 第八章规划实施措施 (15) 第一节实施建议 (15) 第二节实施措施 (16) 第九章附则 (16) I

1 惠州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惠州市惠城区汝湖镇人民政府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汝湖镇未来发展建设的需要,实现城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和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项城镇建设用地,特编制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汝湖镇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性文件。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和空间利用规划及一切建设活动,均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三条镇人民政府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的权限和程序修改镇总体规划。修改前,镇人民政府应当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向惠州市人民政府报告;修改涉及镇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应当先向惠州市人民政府提出专题报告,经同意后,方可编制修改方案。修改后的城镇总体规划在经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后,随同审议意见一并报惠州市人民政府审批。 第四条文本中下划线部分内容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城镇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应严格执行。 第五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3.《村镇规划编制办法》 4.《镇规划标准》(GB 50188-2007) 5.《广东省村镇规划指引》 6.《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 7.《惠州市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试行办法》 8.《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9.《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上报审批稿) 10.《惠州东江科技城空间发展规划》 11.《惠州市江北东区分区规划(2007-2020)》 12.《惠州市惠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上报审批稿) 13.《惠州市区综合交通规划(2005-2020)》 14.国家、省、惠州市其他有关规划、标准与规范 第六条规划年限 近期:2010年-2015年,期限6年; 远期:2016年-2025年,期限10年。 第七条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汝湖镇行政辖域范围,总面积153.33平方公里。 第二章策略与目标 第八条发展策略 立足汝湖“城、村、大、美”的基本镇情,以资源保护为前提,以江北城区外溢辐射和东江科技新城启动建设为基本动力,以惠大高速公路建设为有利契机,发挥区位近城、农业大镇和生态美镇的突出优势,统筹协调、错位发展,推进城镇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实现汝湖由“村”镇向“城”镇的快速转变。包括: 1.整体协调,宽领域统筹镇域资源。适应行政区划调整、镇域空间扩大的有利条件,按 照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的基本要求,综合利用镇域各项资源,促进全镇整体协调发展,包括: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西部汝湖与东部仍图平衡发展;整合零散工业园区, 促进产业集聚规模、高效生态布局;强化城镇空间的整体安排与部署,实现城镇视角 的全局谋划等。 2.多源对接,全方位响应区域发展。充分利用区域外力引导城镇功能布局,推动镇域城 市化全面发展,包括:对接江北城区增长极,依托惠民大道,沿线布局居住、商贸等 城镇功能,积极推动旧镇区、旧村居、旧厂区的优化改造,促进镇域西部地区发展; 对接东江科技新城增长极,依托优质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高新生产制造功能,并突出 沿江地区的科技研发、总部经济、商贸居住等生产性服务功能配置,推动镇域东部地 区发展。 3.跨越发展,高标准定位工业结构。响应珠三角产业优化升级和东江科技新城高标准建 设的发展趋势,适应东江上游生态环境保育要求,组织镇域工业化跨越式发展,包括:淘汰迁转落后工业企业,整合园区,集中集聚、优化提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跨江 衔接东江科技新城建设,跳跃响应大亚湾石化产业集群,重点布局高层次、生态型工 业产业。 4.特色谋划,差异化选择三产功能。依托农业发达、背山面江、区位近城的特征优势,差 异化选择三产功能,打造城郊型休闲游憩、生态居住基地,包括:依托惠民大道,配套

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湘阴郭嵩熹广场设计 2 建设单位:湘阴县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3 建设地点:湘阴县新县城中心区,县政府大楼南侧。 4 建设用地面积:117亩(78000平方米) 1111 二设计依据 1 招标文件 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4 已获甲方经过的《湘阴县郭嵩熹广场设计方案》等相关文件 5 甲方提供的用地红线范围内地形图 三设计范围和深度 1 设计范围 设计红线范围内景观设计,总建设面积117亩(78000平方米)2 设计深度 根据合同范围,本次初步设计包括:总图、景观、建筑、小品、绿化、结构、给排水、强电等工种的初步设计说明和初步设计图纸。 四总指标

第二章总体设计 一区位 湘阴县郭嵩熹广场选址于湘阴县新县城中心区,县政府大楼南侧。基地北侧紧邻东西主干路新世纪大道;东临南北主干路芙蓉大道,直通规划火车站;南侧冬茅路;西侧嵩焘路,处于县城中心区的核心位置,具有重要的展示湘阴精神和城区形象的窗口作用。地块周边以居住建筑为主,混合商业功能,并兼有政府,教育机构及交通枢纽,人群相对密集,组成多样。 二现状 场地总面积约为6公顷,东西向长220米,南北向长280米。整个场地基本为规则矩形,呈北高南低趋势,平均高差4-5米。地

势呈中间高起、两侧低洼之态。场地内树木繁茂,草木丛生,池塘秀丽;东侧有少量民居成组成团。 优质资源:较为清洁的水体 场地原有植被 三定位 该广场将以体育健身和文化休闲为主题,突出市民的参与性。文化休闲应以突出地域原生态的文明——草根文化为特色,反映生活气息,体现文化源于生活的本质,更体现政府“施政为民,以民为本”的亲民性。 四设计概念 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方原生文化特色,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景观设计,体现地方文化精髓 以人为本:为当地居民提供宜人舒适的户内外休闲娱乐空间,重视居民的使用感 生态低碳:合理绿化,充分利用本土建材和植物,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五总体设计 1 总体功能结构布局 郭嵩熹广场主要分为中心广场区,运动健身区,休闲文化区三个大区。 2 竖向设计

第一章总则模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发起人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公司系依照《公司法》及其有关规定以(发起设立或募集设立方式)___________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条公司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以向境内外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 第四条公司注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第五条公司住所为: 第六条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________万元。(注: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 第七条公司为永久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条___________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第九条公司由____名自然人和_____个法人发起设立(注:或募集设立)。股东以其认购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第十条本公司章程自生效之日起,即成为规范公司的组织与行为、公司与股东、股东与股东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股东可以依据公司章程起诉公司;公司可以依据公司章程起诉股东、董事、监事、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股东可以依据公司章程起诉股东;股东可以依据公司章程起诉公司的董事、监事、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第十一条本章程所称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 第二章经营宗旨和范围 第十二条公司的经营宗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自主开展各项业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股东权益和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第十三条公司经营范围是: 第三章股份 第十四条公司的股份采取股票的形式。 第十五条公司发行的所有股份均为普通股。 第十六条公司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同股同权,同股同利。 第十七条公司发行的股票以人民币标明面值,实行等额划分,每股面值人民币一元。 第十八条公司发行的股份,由公司统一向股东出具持股证明。 第十九条公司发行的普通股总数为________股,成立时向发起人发行_______股,占公司可发行股总数的_______%。(注:募集设立由发起人认缴公司应发行股份_________万元,其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_________万元或者向特定对象募集_________万元) 第二十条公司根据经营和发展的需要,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可以采用下列方式增加股本:

城市规划原理各章节 复习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选题 1、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C )。 A.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B.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 C.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D.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 2、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B )。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B.商业、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 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3、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区别主要是( D )的不同。 A.人口规模B.空间规模C.居住形式D.产业结构 4、一般把( A )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A.发明蒸汽机B.汽车的出现 C.空想社会主义开始 D.机器制造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5、在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上被称为"温州模式" 的城市化,也可称为( A )。 A.市场推动型B.地方推动型C.辐射扩散型D.外资促进型 6、以下四项中,( D )项不是城市化。 A.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B.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过程 C.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 D.城市人口增多导致城市空间规模增大的过程 7、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B )。A.20%;35%;50% B.30%;30%~70%;70%一90% C.25%;40%;60% D.40%;40%~80%;80%~95% 8、(B)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 9、通常我们把(B )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把(B )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 A.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B.农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C.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D.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智力教育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当时的主要建筑,如广场和公共建筑体现了( B ) A.帝王宣扬功绩的思想B.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C.欧洲教会势力的强大 D.帝王贪图享受的思想 2、以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反映他这一思想的是(C)。 ①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直接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而建构其体系 ②规划体系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 ③对建筑和工程的内容更为关心 ④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3、城市以(B )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 A.斗兽场B.广场 C.公共建筑D.铜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