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总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湖北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是指导湖北省内河航运中、长期发展建设,确保内河航运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二条本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交通强省的要求,以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总目标,以人为本,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创新促发展,全面提升湖北内河航运的整体水平和服务水平,努力实现湖北内河航运新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条本规划旨在制定航运系统的综合发展规划,包括航道布局、港口布局、船舶发展以及支持保障系统发展等四个子系统规划,以促进内河航运整体发展,建设中西部水运强省。

第四条本规划的主要依据是《港口法》、《长江水系湖北省航运规划》(1992年)、交通部长江水系航运规划办公室水系规办[2002]6号文和13号文、《全国内河航运发展战略》、交通部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交通发展行业目标》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第五条本规划基准年为2003年,规划水平年近期为2010年,中期为2020年,并对2030年及以远进行展望。本规划范围为湖北省行政辖区。

第六条本规划范围为湖北省行政辖区。

第二章规划原则

第七条本规划遵循下列原则:

宏观性原则:航运规划必须坚持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前瞻性原则:航运规划要充分考虑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

统筹兼顾原则:港、航、船和支持保障系统应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促进内河运输的整体完善。

远近结合原则:坚持需要与可能相结合,近期与长远相结合,突出重点和整体进步相结合,对近期规划目标要力争做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协调性原则:坚持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原则;坚持干支协调;坚持综合运输协调发展原则。

平战结合原则:内河运输平时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战时要服务于军事需要,重要航运建设工程要兼顾战备要求。

第三章运输需求预测

第八条运输需求预测

本规划根据湖北水运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采用多种数学模型进行预测,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得到湖北省2010年及2020年的客货运量。

预测2010年及2020年全省内河客运量分别为1050万人和1220万人。

预测2010年及2020年全省内河货运量分别为9671万吨和12780万吨。

内河运输需求预测见附表1。

第四章航运发展战略

第九条航运发展总体目标

航道重点建设“三主一网一江”,港口重点建设“四主十九重”,形成干支联网、水陆联运、船舶先进、港站配套、结构合理的湖北航运体系。

第十条分阶段目标

2010年目标是“升等联网”,集中力量建设长江、汉江、两沙运河和江汉平原航道网骨干航道,70%水运主通道达到规划标准,实施电子航道工程;三级以上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263公里,四级航道里程达到778公

里,五级航道里程达到1462公里。加强内河港口的建设和改造,提高主要港口和区域性重要港口装备技术水平,改善港口功能结构,建立长江和汉江港口的专业化运输系统,初步建立主要港口物流信息平台,全省港口综合吞吐能力达到2.01亿吨,机械化程度达到80%以上;大力推进船舶标准化、专业化和现代化,全省专用船舶比例提高10%,货运船舶平均载重吨位达到370吨;建设与港口、航道相适应的通信、安全、服务和管理信息化支持保障系统。

2020年目标是“达标畅通”,建成“三主一网一江”的湖北航道体系,推广电子航道工程;全省三级以上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811公里,四级航道里程达到608公里,五级航道里程达到1210公里;内河港口基本实现机械化,主要港口实现专业化、现代化,基本建立物流信息平台,全省港口综合吞吐能力达到2.67亿吨,机械化程度达到90%以上;运输船舶实现标准化、专业化、大型化,全省专用船舶比例提高20%;建成较为完备和成熟的与航道、港口、社会经济相适应的支持保障系统。

2030年及以后的内河航运向客运舒适化、货运物流化、航运环保化、管理智能化的趋势发展。充分发展和利用内河航运,成为全国统一的、四通八达的、功能齐全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中不可缺少的运输方式,为湖北省经济社会现代化提供通畅、高效、便捷、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水路运输服务,全省实现水路交通现代化。

第一节航道布局

第十一条分层次布局

全省航道分为三个层次,即水运主通道、区域性重要航道和一般航道。

水运主通道是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全国航道体系的骨干,长江、汉江和两沙运河已纳入全国内河水运主通道布局规划。水运主通道规划通航里程1983公里,其中三级以上航道里程1733公里,四级航道里程250公里。

区域性重要航道是主通道河流的重要支撑,具有较大的运输需求和较好的开发条件,可与主通道河流共同组成为腹地的高等级航道。规划区域性重要航道为16条,规划通航里程1411公里,其中三级54公里、四级389公里、五级859公里、六级51公里、七级58公里。

一般航道是水运主通道和区域性重要航道以外的其它航道,主要承担区间性的中短途运输,具有一定运输基础或发展潜力。规划有25条。

湖北省内河航道各水平年规划的各等级航道见附表2。湖北省主要航道分层次规划标准见附表3。

第十二条分期实施意见

2010年以前,安排汉江、两沙运河二条主通道河流的建设,长江航道由长江航务管理局规划建设;安排江汉平原航道网中的部分航道建设;安排部分一般航道的建设。

重要河流建设内容见附表4。

2010~2020年,汉江逐步实施梯级渠化,江汉平原航道网中的汉北河、大富水航道升级,浠水、蕲水、滠水、举水等河流的航运建设,清江水布垭库区清库,一般航道中的唐白河航道工程。

重要河流建设内容见附表5。

2020年以后,清江安排修建水布垭过船建筑物,兴建石板溪,纸厂湾航运枢纽,使清江从恩施至河口全线达到五级标准;安排府河航道建设,修建5座梯级,安陆至谌家矶138公里航道达到五级航道标准。陆水兴建节堤枢纽。

湖北省航道工程措施及分期实施意见见附表6。

第二节港口布局与发展

第十三条港口布局

全省港口分为主要港口、区域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三个层次。

主要港口是地理位置重要、吞吐量较大、对经济发展影响较广的港口,有武汉港、宜昌港、黄石港、荆州港4个。

区域性重要港口是位于水运主通道或主要通航河流上,在区域社会经济和交通运输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有19个:长江干线有巴东港、秭归港、宜都港、枝江港、石首港、洪湖港、嘉鱼港、鄂州港、黄州港、阳新港、武穴港;汉江干线有襄樊港、丹江口港、钟祥港、沙洋港、潜江港、天门港、仙桃港、汉川港。

一般港口有28个:松滋、公安、江陵、监利、赤壁、团风、浠水、蕲春、黄梅、老河口、郧西、郧县、谷城、宜城、兴山、长阳、当阳、十堰、竹山、云梦、广水、京山、安陆、应城、孝感、大冶、通山、崇阳。

第十四条港口发展

全面改造和建设4个主要港口,将武汉港建设成华中地区和长江中游的物流中心和内河航运中心,重点开发和建设19个重要港口,做好一般港口的配套建设。

2010年前,建设货运泊位148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4130万吨。其中集装箱泊位22个,专用泊位37个,危险品泊位19个,件杂、散货泊位70个;建设客运泊位12个,新增旅客吞吐能力550万人次。到2007年,建设货运泊位79个,其中集装箱泊位12个,专用泊位21个,危险品泊位10个,件杂、散货泊位35个;建设客运泊位9个,新增旅客吞吐能力500万人次。

2011—2020年,建设货运泊位211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6590万吨。其中集装箱泊位28个,专用码头泊位55个,危险品泊位27个,件杂、散货泊位101个。建设客运泊位9个,新增旅客吞吐能力150万人次。

湖北省港口规划目标见附表7。

第三节船舶发展

第十五条规划船型

货运船舶以推(拖)轮驳船队为主要形式,大宗散货采用分节驳,在支干支,干支直达运输和干线航道发展500~1000吨级以上的分节驳,主要支流发展300~500吨级和1000吨级分节驳。

区间及短途运输主要发展机驳和机驳顶推船组,以300~500吨级为主力船型。

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船、江海直达货轮等船舶,积极开发石油、液化气、矿石及商品汽车运输等专用船舶。

客船向快速、舒适化发展,长江干线选用600人左右的客船,旅游船舶选用50~200客位的船舶。

第十六条营运组织规划

在长江上可采用较大型船舶编队,汉江最大可采用一顶四驳队型,其它河流一般以不超过一推四驳为宜,以一顶二、一顶三分节驳顶推和机驳顶推船队为主力。

第四节支持保障系统发展

第十七条通信导航规划

2010年依托湖北省交通专用通信网建设,建成全省港航系统专用通信网,构成以武汉为主枢纽,十堰、宜昌、恩施、荆门(备用)、襄樊(备用)市港航管理局为枢纽的通信主骨架,向周边幅射建立67个标准外围站,170个小型外围站,形成一个覆盖全省港航系统的通信网络。

船岸通信需在港航系统各单位设置基地台170个,由于VHF、UHF覆盖半径有限,需设置200个转信台差转。

2020年对通信进行专用网改造,无缝融入公用网。

第十八条信息化建设规划

2010年实现省交通厅、省港航管理局和各市、州港航管理局的网络互联;2020年构造起现代化湖北航运的基本框架。

第十九条安全监督系统规划

201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航标导航系统,2020年建立船舶监控导航系统、航道监控系统、航运应急指挥和安全监督管理信息系统,保证船舶航行安全。

第五章资金需求及筹资设想

第二十条资金需求

湖北省航运建设总投资162.96亿元,其中航道建设105.52亿元;港口建设55.04亿元;支持保障系统建设2.4亿元。投资匡算及分年投资见附表8。

第二十一条筹资设想

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航道建设、养护和管理机制,鼓励引资、贷款、集资、参股等多种方式筹措建设资金,进一步探索通过发放债券和借地、借电、借水以及合资等途径,推行股份制,拓宽建设资金渠道。

第六章政策措施与建议

第二十二条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水运行业管理

加快法律法规建设,逐步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强化“政府指导”在行业管理中的作用与地位;建议尽快出台《航道法》、《航运法》等一批行业法律法规。

第二十三条坚持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兼顾航运发展合理要求

建议各级政府和综合管理部门在通航河流的规划和实施方案决策中,兼顾内河航运发展的合理要求。梯级建设中船闸应按有关政府批准的河流规划目标予以建设,一次到位,以避免形成新的碍航闸坝。对人工控制的河、湖、水库的水位、流量要统一管理和调度,为了便于航运生产的统一管理,过船设施应由港航部门负责管理,其产权仍属建设单位所有。

第二十四条推进船舶标准化,提高航运效益

建议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尽快建立“拆船基金”,制定“以旧换新”政策,通过发放船舶更新补贴、加速船舶折旧、提供造船融资担保等措施,鼓励运输企业船舶加快更新改造,促进运输船舶标准化、大型化进程。

第二十五条积极培育航运市场,拓展水运服务功能

在大力发展航道、港口基础设施的同时,内河航运应该逐步完善市场准入标准,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完善市场退出机制,加强行业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培育,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进行市场秩序监管。

第二十六条抓住机遇,实现汉江、两沙运河两大水运主通道的规划目标

大坝加高调水后,下游航道条件将恶化。国家对水源区采取了四大工程措施(兴隆枢纽工程、引江济汉工程、沿江闸站改造及局部航道整治工程)。要结合兴隆枢纽建设和启动崔家营枢纽的建设,推动汉江中下游梯级渠化进程;依托引江济汉工程增加通航功能。

第二十七条加快建设江汉平原航道网工程,改善航道条件,提高航道等级。

江汉平原航道网连接大小通航河流130余条,通航里程约4000余公里。腹地是湖北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应逐步改善骨干河流的通航条件,提高航道等级,形成以四、五级航道为主的平原航道网主骨架,干支直达运输,促进腹地经济的发展。

湖北省水运货运量及周转量汇总表

湖北省主要航道规划目标表

湖北省航道工程措施及分期实施意见表附表6

湖北省港口规划汇总表(全省合计)附表7

湖北省内河航运规划建设项目投资汇总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正式版来了!2017年10月1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正式版来了!2017年10月1 日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基本规定 第二章自然人第一节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第二节监护第三节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第四节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 第三章法人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营利法人第三节非营利法人 第四节特别法人 第四章非法人组织 第五章民事权利 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意思表示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第七章代理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委托代理第三节代理终止 第八章民事责任

第九章诉讼时效 第十章期间计算 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基本规定 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第三条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第四条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第五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第六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七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第八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九条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第十条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适用习惯,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第十一条其他法律对民事关系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福厦福清西等五站施工图】设计原则【第一章 总则】(评审版20200401)

第一章总则 一、项目及工程名称、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 项目名称: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站房及相关工程施工图; 工程名称:福清西站、莆田站、泉港站、泉州南站、泉州东站; 建设单位: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 总体设计院: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站房设计院: 1、福清西站、莆田站的设计单位为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和悉 地(北京)国际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组成的设计联合体; 2、泉港站的设计单位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3、泉州南站的设计单位为中土集团福州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4、泉州东站的设计单位为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咨询:中铁第二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二、设计依据 1.中国铁路总公司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初步设计的批复》铁总鉴函[2017]464号。 2、【初设批复】(未下达) 3.中国铁路总公司关于《铁路客站停车设施设置标准》的通知(铁总建筑设计[2017]313号); 4、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关于转发《南昌局集团公司福州南、厦门、莆田、泉州东站站房及相关工程初步设计预审意见的函》的函(东南铁工函[2020]85号); 5、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新建福厦铁路福清西、莆田、泉港泉州南站站房及相关工程修改初步设计预审会的纪要》(东南铁工[2019]104

号)。 三、设计范围及设计年度 (一)设计范围及界面 1、福清西站、莆田站、泉港站、泉州南站、泉州东站站房工程:新建站房(不含四电集成)、旅客活动平台、站台雨棚、站台面层装修、旅客天桥、旅客地道装修等。 2、因站房扩大规模、站型变化或规划调整变化引起的相关工程调整,主要内容为:站前的含桥涵、地路、站场、站场综合管沟及四电等工程。 3、站房及相关工程与地方市政配套工程的设计和投资界面原则上以东南公司与地方政府签署的相关协议为准。 (二)设计年度 近期2030年;远期2040年。 四、线路及车站概况 (一)沿线车站概况 福厦客专从福州南站(含)至漳州站(含),正线长度277.420km,全线设置福州南站、福清西站、莆田站、泉港站、泉州南站、泉州东站、厦门北站、漳州站共八座旅客车站,其中漳州站为利用既有站房,新建福州南站、莆田站、厦门北站与既有福厦铁路并场设站。 (二)线路主要技术标准 (1)铁路等级:高速铁路。 (2)正线数目:双线。 (3)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 (4)正线间距:5.0米。 (5)最小曲线半径:一般7000米,困难地段5500米。 (6)最大坡度:一般地段20‰,困难地段30‰。

01-正文-第一章 规划总则

规 1.1安县概况 1.2规划背景 1.3规划的必要性 1.4指导思想与规划原则 1.5规划研究层次 1.6技术路线与规划思路 规划总则 1

安县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5 Development Strategic Planning for Anxian,Sichuan 1.1 安县概况 1.1.1地理区位 安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脉中段与成都平原接壤地带。县域北临江油市、北川县,东接绵阳市区,东南与罗江县、西南与绵竹市、西北与茂县接壤。安县距四川省会成都110公里,距绵阳科技城市区、绵阳火车站、绵阳南郊机场仅10余公里,紧靠成(都)绵(阳)广(元)高速、108国道、绵(阳)渝(重庆)高速等3条高等级公路,成绵高速复线途经安县并设有双向出入口,成(都)兰(州)铁路穿境而过并在安县设客、货站。安县地理交通区位优越。 1.1.2经济发展 2011年,安县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1.9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56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4.45亿元,增长2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6.93亿元,增长10%。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为28.57:47.89:23.54。安县经济综合实力在四川省内处于中游水平。根据2010 年四川区域综合竞争力报告,2010 年,安县在四川省173个县域综合竞争力排名中位于第85位。 1.1.3行政区划 2011年安县辖18个乡镇(花荄镇、桑枣镇、秀水镇、塔水镇、河清 镇、黄土镇、雎水镇、永河镇、界牌镇、沸水镇、宝林镇、清泉镇、乐兴镇、晓坝镇、迎新乡、兴仁乡、茶坪乡、高川乡),县政府驻花荄镇。总人口43.65万人,县域面积1189平方公里。 图1-1 安县地理区位 图1-2 安县县域乡镇分布图

园林景观设计题库、习题与答案(全)

第一章问答题 1、中国古典园林的产生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分述这些时期的特点及成就。6-10 答:①生成期:皇家园林规划宏大、气魄雄浑、成为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殷、周朴素的囿;秦汉建筑宫苑和“一池三山”;西汉山水建筑园。②转折斯:初步确立了园林美学思想。南北朝自然山水园;佛寺丛林和游览胜地。③全盛期:园林发展进入了盛年期,作为一个园林体系,所具有的风格特征基本形成。隋代山水建筑宫苑;唐代宫苑和游乐地,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唐宋写意山水园。④成熟时期及成熟后期:园林的发展,一方面继承前一时期的成熟传统,而更于精致,另一方面暴露出某些衰颓的倾向。北宋山水宫苑;元、明清宫苑; 2、综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0-16 答:①出于自然,高于自然;②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③诗画的情趣;④意境的涵蕴 3、简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地方特色。16-19 答“①江南园林②北方园林③岭南园林④巴蜀园林⑤西域园 4、简述中国近代公园发展主要标志。19-21 答:公园出现了,西方造园艺术大量传入中国。 5、简述中国现代公园的发展过程及主要特点。21-23 答:①恢复、建筑时期(1949-1959);②调整时期(1960-1965):③损坏时期(1966-1976):④蓬勃发展时期(1977-1989)⑤巩固前进时期(1990年至今)⑥ 6、简述环境可持续思想园林本质的基本内容。25 答:①功能原则:必须把维护居民身心健康,维护自然生态过程作为园林的主要功能来评价。②经济与高效原则:强调用最少的人工投入来健全自然生态过程,满足人灯身心再生功能,强调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实现上述功能,用大量化肥,花坛植物,进行人工或化学除草都是违背这一原则。③循环与再生原则:强调利用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再生功能,构建城市园林绿地系统。④乡土与生物多样性原则:强调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乡土植物和乡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最后堡垒之一,应节制引用外来特种上,保护和发展乡土特种。⑤地方和地方精神原则:强调线一地方都有其自然和文化的历史过程,两者相适应而形成了地方特色及地主含意。⑥整体与连续性原则:园林绿地不是一个独立的游学空间,而是城市与大地综合体的有机部分,应作为人类生活空间和自然过程的连续体来设计和管理。 7、简述中国园林面临的城市环境问题和园林专业人员应承担的任务。24-26 答:①城市人口急速膨胀,居民的基本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②户外体育休闲空间极度缺乏,广大劳动者的身心再生过程不能满足。③土地资源极度紧张,因此通过大幅扩大绿地面积来改善环境的途径较难实现,通过郊区化来改善居民环境的道路在中国难以行得通。④财力有限,难以高投入的城市园林绿化和环境维护工程。⑤自然资源有限,生物多样性保护迫在眉捷,整体自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⑥欧美文化侵入,乡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专业人员应承担的任务:园林专业人员应勇敢地承担以下几个领域的工作①居住社区的规划设计②城市设计③城乡与区域景观及生态规划④自然与文体保护地规划设计⑤旅游地规划⑥ 第二章问答题 1、日本古代园林的造园要素有哪些? 30-31 答:①石组②飞石地、延段③潭和流水④石灯笼⑤石塔⑥种植⑦手水钵⑧竹篱、庭门和庭桥。 2、简述古埃及与西亚园林的特点。32-34

第一章 总则环境保护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和改善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实现环境与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把环境质量和环境保护工作作为年度考核政府相关部门工作目标的重要内容。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环境保护工作。 第四条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市、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履行各自职能,共同做好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环境保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保护资源与控制损害相结合、专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相结合、谁污染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 第六条鼓励和推行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工作的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发展环保产业,鼓励发展循环经济,推行环境管理系列标准和清洁生产,推进环境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应用。 第七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普及环境保护法律知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各新闻媒体应当发挥新闻舆论宣传、监督作用。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对在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环境建设等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环境监督管理 第八条市、县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建立环境监测制度,组织监测网络,开展环境监测工作。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测系统并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监控系统联网。 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定期公布环境质量状况。 第九条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现状,制定生态建设和保护规划并予以公告。 市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未经法定程序批准不得变更;所有开发建设及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符合市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的要求。 第十条建立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和实施方案,有计划地控制或者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第十一条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排污者)必须按照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申报登记。建设项目应当在项目污染防治设施竣工并经验收合格后30日内申报;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应当在工程开工前15日内申报。 排污申报登记内容需作重大改变的,应当在变更前15日内,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发生紧急重大改变的,必须在改变后3日内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排污变更申报登记表。 终止营业的,应当在终止营业后7日内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注销登记。 第十二条排污者应当向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排放污染物许可证或者临时排放污染物许可证。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概述重点老师比用教案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概述重点 老师常用教案 第一章本章将通过具体的景观规划设计工程实例使学生对“什么是景观规划设计”和“什么是景观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直观的了解。第一节现代景观与传统园林对于规划设计师,说到“景观”,就不能不想起“园林”这二字,那么“景观”和“园林”又是什么关系呢?总的来讲,景观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还是没有离开园林的核心(图1.1)。追根寻源,园林在先,景观在后。园林的形态演变可以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最初是囿和圃,据考证是圃在先。什么是圃?就是“菜地”、“蔬菜园”;囿,就是把一块地圈起来,里面的动物起初是野生的,后来逐渐驯化,变为家养,人们可以在囿中打猎。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人工加以取舍浓缩而成园,保护培育而成林。从中不难看到圃—囿—园—林这样一个来龙去脉。到了现代,又有了新的发展,有了规模更大的环境,包括区域的、城市的、古代的和现代的,凡此种种,加在一起,就形成我们今天所关注的景观。从规划设计专业的角度来看,图1.2也是一种景观,园林的一些基本成分已尽在其中。景观基本成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软质的东西,如树木、水体、和风、细雨、阳光、天空;另一类是硬质的东西,如铺地、墙体、栏杆、景观构筑。软质的东西,称为软质景观,通常是自然的;硬质的东西,称为硬质景观,通常是人造的。当然也有例外,如山体就是硬质的,但它是自然的。不必急于对景观下定义,还是先看看景观规划设计师具体做的东西。第二节强调精神文化的现代景观设计图1.3所示是一个小项目,基地30m×40m见方,可以称为街头小绿地,或小游园。从材料、功能、形式等来看,这样一个项目中包含了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最基本的道理。这是为1999年昆明世界博览会上海展区作的一个方案,题为“上海花园”。中间是“好大一棵树”,把树拿掉后可以看清平面布局。(图1.4)。另一个已建成的项目是同济大学校园一角——黑松林的改造。这也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景观设计,基地范围不大,规划手笔不多,但却包含了不少景观设计的原理与追求。概括地说,基本出发点是保护环境、保护树木,尽管树木不是很大,但是已经经过十多年的培育,从一个垃圾山变成今天的样子(图1.5)。景观设计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它一定要有精神文化的东西在里头,这方面,与建筑和城市相比,景观更为专长。尽管建筑与城市也强调精神文化,但是它们最基本的还是偏重于使用功能,偏重于技术,偏重于解决人类生存问题。景观设计则要上一个层次,它要解决人类精神享受的问题。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小尺度的范围内,偏重于艺术性和精神活动,一切建造与布置都围绕着这一核心进行,透过这一片“欧化”的墙,看到的是一个“中国式”的未完成的亭,其寓意是:一片墙代表西方文化的框架,亭则代表东方文化,这一作品意在强调东、西文化的交流,寓意着同济大学这样一所高等学府,是一个东、西文化交流的场所,有意将亭设计成未完成的形式,寓意是让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把知识学到手,再去把它补全(图1.6)。图1.7时芝加哥的一个带状的河畔公园设计。芝加哥与上海的格局有相似之处,有一个很大的湖——密歇根湖,另外有一条南北向的河——芝加哥河穿越而过。公园基地位于芝加哥河南端沿河分布的一块空地处,此地原来是铁路战场,旁边有中国城,在基地的远景中可以看到西尔斯大厦。此外,公园基地中部上空被一高架交通桥所分割。在这个方案中,作者也强调东、西方园林的交融,但要比这幅水彩画复杂,它包括交通组织、人流排布、意义创造,而意义又是要通过形象来说话的,不能仅仅停留于言语文字。其特点是:以高架交通桥为界,将全园分为西方园和东方园两部分,沿一个东方的长城逐渐转换为一个罗马的大台阶,东方文化自然而然向西方文化转型,而这也正好符合功能上的要求,城墙将铁路、中国城等划在界外,而一个颐和园式的长廊实现了虚实对比。事实上,这个设计,尚未动手之前,总平面还未成形之初,作者脑子里已有了那幅水彩画的景象。搞景观设计、园林设计需要这样的意念和意象。这一点与城市规划不一样。城市规划拿到一个项目之初,最先关心的是经济情况、人口情况;园林则不一样,园林最先关心的是“立意”。建筑也强调立意,但建筑或者是建筑群的艺术发挥跟景观的艺术发挥相比是大大受限制的,工业建筑也好,商业建筑也好,哪怕是最具艺术性的大歌剧院,还是有功能要求的限制。悉尼歌剧院已经不错,但它仍不如景观建筑来得自由。景观尤其是园林,应该当作艺术品来作,从这方面讲,景观设计和其他艺术创作都是一脉相

第一章总则-乌兰浩特市

总则 第1条规划背景 2014版总规实施以来,有效指导乌兰浩特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 的实施绩效。新时期新常态下,国家、自治区上位层面政策法规环境和中央城市建设发 展方针发生新变化,乌兰浩特市和科尔沁镇区大都市圈空间发展战略进入新的推进阶 段,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新的不确定性变化,为立足解决现实问题,更加科学 地引导与控制城乡各项建设活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和《内 蒙古自治区城乡规划条例》(2013年),编制《乌兰浩特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2017修改版》(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期限 (1)规划期限为:2014—2030年。 (2)其中:近期为2014—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远景为2030年以后。 第3条规划层次与范围 本规划分为三个层次。(1)市域:乌兰浩特市行政辖区,总面积约2728平方公里。规 划重点:完善城镇体系规划。(2)规划区:用地范围面积1455平方公里。规划重点: 进行“四区划定”和编制城乡统筹规划。(3)中心城区:包括乌兰浩特市老城区、河东 新区以及规划的东部新城和空港新城(义勒力特镇镇区),总面积约256平方公里。规 划重点:编制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第4条规划区范围 本次规划区范围包括乌兰浩特市各个街道办事处的行政辖区、乌兰浩特市乌兰哈达镇 行政辖区、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行政辖区和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行政辖区,面积1455 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53.3%。 第一章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第5条城市发展总目标 将乌兰浩特市建设成为环境优美、经济发达、文明富裕、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的山 水园林和生态宜居城市。 (1)经济发展目标: ——近期:2020年GDP达到350亿,人均GDP达到7万元; ——远期:2030年GDP达到670亿,人均GDP达到8.4万元。 (2)社会发展目标: ——近期:2020年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0%。 ——远期:2030年8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90%。 第6条城市发展战略 (1)区域合作战略。加强与俄、蒙、韩各国多领域、多方式的经贸合作,主动融入“长 吉图”、“哈大齐”等区域经济发展,推进“东靠、西联和北开”开放格局的形成。 (2)集聚发展战略。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3)绿色发展战略。以绿色发展为主题,打造低碳减排、生态友好的绿色城市发展模 式。 (4)文化发展战略。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推动,以紫线划定和风貌控制为抓手, 提升乌兰浩特整体文化实力。 风、固沙、保持水土和调节径流的作用,维持市域生态格局。 ——中部城镇生态发展区:中心城区、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珲乌高速沿线,节约集约 利用土地为重点,发展绿色环保型产业,创造宜居宜业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东部草原生态保护区: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东及太本站镇辖区,建设防护绿化带, 形成草原生态保护区。 ——南部农业生态发展区:葛根庙镇,合理利用现有水源,推广节水灌溉,建设高标准 灌排工程,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建设农田林网;封育、改良天然草场,建成畜牧养护区, 建成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一章规划总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实现南马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升花园区块工业产业的发展环境,科学合理的指导本区块内一期项目各地块的开发建设,特编制本控制性详细规划,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划范围以南马镇花园区块为主,以路网框架为规划范围,主要包括花园村及周边前宅、下庄头等村庄。适用于东阳市南马镇南马村以北地块规划管理单元内一期项目的各地块的土地试用性质,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新建及改、扩建的城市建设管理工作。规划建设用地总共包括两个地块——东阳市南马镇花园单元01单元地块,东阳市南马镇花园单元02单元地块。p1EanqFDPw 第三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4、《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 5、《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 6、《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7、《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8、《浙江省城市建筑工程停车场(库)设置规则和配建标准》(2013) 9、《东阳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 10、《东阳市南马镇总体规划(2012—2030年)》 11、《东阳市南马镇花园村村庄规划》 12、《东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13、其它各类相关规划、国家及省、市有关现行法规、规范及规定

第四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与南马镇总体规划保持一致,规划基准年为2015年。 第五条成果构成 本规划成果为法定文件。法定文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法定控制内容,包括法定文本和法定图则,是城市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两者互相补充不可分割,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DXDiTa9E3d 第六条法律效力 本规划经东阳市人民政府批准生效,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本规划由东阳市行政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七条其他规定 在规划实施和管理中应遵守法定文件的规定,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按照《东阳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进行管理。文本中标“下划线”部分为强制性内容。 第八条特别声明 任何用地或建筑物的现有合法用途,即使不符合规划规定,也无须做出更正,至其用途有所改变或建筑重建为止,如果更改用地或建筑物的用途,或对用地、建筑物进行其它的开发重建,则新的用途和开发重建,必须是规划所准许的。如需规划调整,按有关规定执行。5PCzVD7HxA 规划原则上保持已批项目的合法性,因重大项目因素需对已批项目进行调整,需征询用地主管单位及业主单位意见并作出说明。jLBHrnAILg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复习题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绪论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城市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产物,它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出现的。 2、古代城市发展缓慢、结构简单,更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职能。 __________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古代城市开始向近现代城市的演进。 3、城市型的居民点包括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其中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的是小城市,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的是中等城市,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___的是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__的是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__________以上的是超大城市。 5、按城市性质、职能,城市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研、教育城市、综合中心城市、县城、特殊职能的城市(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城市形态,城市可以划分为_______________城市、_______________城市、_______________城市、_______________城市。 7、社会分工和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内生决定力量。其中_______ ______是城市化的初始动力,_____________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____________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8、用单一的人口比例指标来度量,城市化水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比重。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_________。 9、诺瑟姆把一个国家和地区城市化的变化过程概括为一条稍被拉伸的___形曲线,并以城市化率_____、城市化率_____为分界点将城市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0、城市化发展经历了集中城市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城市化的过程。 11、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思想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法律实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行政实

第一章总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湖北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是指导湖北省内河航运中、长期发展建设,确保内河航运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第二条本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交通强省的要求,以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为总目标,以人为本,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创新促发展,全面提升湖北内河航运的整体水平和服务水平,努力实现湖北内河航运新的跨越式发展。 第三条本规划旨在制定航运系统的综合发展规划,包括航道布局、港口布局、船舶发展以及支持保障系统发展等四个子系统规划,以促进内河航运整体发展,建设中西部水运强省。 第四条本规划的主要依据是《港口法》、《长江水系湖北省航运规划》(1992年)、交通部长江水系航运规划办公室水系规办[2002]6号文和13号文、《全国内河航运发展战略》、交通部提出的《全面小康社会交通发展行业目标》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第五条本规划基准年为2003年,规划水平年近期为2010年,中期为2020年,并对2030年及以远进行展望。本规划范围为湖北省行政辖区。 第六条本规划范围为湖北省行政辖区。 第二章规划原则 第七条本规划遵循下列原则: 宏观性原则:航运规划必须坚持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 前瞻性原则:航运规划要充分考虑未来长远发展的需要。 统筹兼顾原则:港、航、船和支持保障系统应统筹规划,整体推进,

促进内河运输的整体完善。 远近结合原则:坚持需要与可能相结合,近期与长远相结合,突出重点和整体进步相结合,对近期规划目标要力争做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协调性原则:坚持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原则;坚持干支协调;坚持综合运输协调发展原则。 平战结合原则:内河运输平时要服务于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需要,战时要服务于军事需要,重要航运建设工程要兼顾战备要求。 第三章运输需求预测 第八条运输需求预测 本规划根据湖北水运发展的历史、现状,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采用多种数学模型进行预测,进行综合分析比较后,得到湖北省2010年及2020年的客货运量。 预测2010年及2020年全省内河客运量分别为1050万人和1220万人。 预测2010年及2020年全省内河货运量分别为9671万吨和12780万吨。 内河运输需求预测见附表1。 第四章航运发展战略 第九条航运发展总体目标 航道重点建设“三主一网一江”,港口重点建设“四主十九重”,形成干支联网、水陆联运、船舶先进、港站配套、结构合理的湖北航运体系。 第十条分阶段目标 2010年目标是“升等联网”,集中力量建设长江、汉江、两沙运河和江汉平原航道网骨干航道,70%水运主通道达到规划标准,实施电子航道工程;三级以上航道通航里程达到1263公里,四级航道里程达到778公

第一章城市规划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化 本章从城市的基本概念及其最初形成入手,阐述了城市在历史不同阶段所取得的进展和布局特征,以及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介绍了城市化现象的一般概念和表现特征,指出了中国未来的城市化道路与国家发展前途的关系。未来的中国城市化发展应当是立足于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走向理性、健康、永续、和谐。 第1节城市的产生与定义 1、居民点的形成 在原始社会漫长的岁月中,人类过着依附于自然的采集经济生活。当时的原始人过着穴居、树居等群居形式,没有形成固定的居民点。在长期与自然的斗争中,人类创造了工具,提高了自身的生存能力,开始有了捕鱼、狩猎,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劳动集体——母系社会的原始部落。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从采集果实中发现一些更适宜人们食用的植物予以集中栽植,出现了农业;从狩猎猎中发现一些较温顺的动物可以集中牧养,出现了畜牧业:于是原始群落中就产生了从事农业与从事畜牧业的分工。这是人类的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到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农业成为主要的生产方式逐渐产生了固定的居民点。人们的生活与农业均离不开水,所以原始的居民点大都靠近河流.湖泊,而且大多位于向阳的河岸台地上。为了防御野兽的侵袭和其他部落的袭击,往往在原始居民点外围挖筑壕沟,或用石、土、木等材料筑成墙及栅栏。这些沟、墙是一种防御性构筑物也是城池的雏形。我国的黄河中下游、埃及的尼罗河下游、西亚的两河流域都是农业发展较早的地区,在这些地区的农业居民点以及在居民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也出现得最早。 2、城市的形成 物资交换形式是从以物易物开始的,也就是我国古代《易经》中所说的“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随着交换量的增加及交换次数的频繁逐渐出现专门从事交易的商人交换的场所也由临时的改为固定的市。由于原始部落中生产水平的提高生活需求的多样化.劳动分工的加强,逐渐出现一些专门的手工业者。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就是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原来的居民点也发生了分化其中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一些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所以,也可以说城市是生产发展和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产物。有了剩余产品就产生私有制,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也就逐渐解体,出现了阶级分化,人类开始进入奴隶社会。所以也可以说,城市是伴随着私有制和阶级分化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出现的。世界上几个古代文明的地区城市产生的时期有先有后,但都是这个社会发展阶段中产生的。 从我国文字的字义来看,“城”是以武器守卫土地的意思,是一种防御性的构筑物。“市”是一种交易的场所即“日中为市‘’、“五十里有市“的市。但是有防御墙垣的居民点并不都是城市有的村寨也设防御的墙垣。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从事的职业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3、城镇与城市的界定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存在村庄一镇一城市这样的居民点序列。村庄是乡村型居民点,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镇和城市是城镇型居民点,统称城镇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活动。实际上,世界上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关于城镇的定义标准世界各国都根据各自社会经济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城镇定义标准。尽管如此各国对现代城镇的定义都包含三个本质特征:产业构成、人口数量和职能。具体地说: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不同于村庄:相对于村庄城镇一般聚居更多的人口: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除此之外,城镇一般还具有如下特征:城镇一般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村庄;城镇一般拥有相对于村庄更为

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 工程名称:湘阴郭嵩熹广场设计 2 建设单位:湘阴县城市建设有限公司 3 建设地点:湘阴县新县城中心区,县政府大楼南侧。 4 建设用地面积:117亩(78000平方米) 1111 二设计依据 1 招标文件 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3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4 已获甲方经过的《湘阴县郭嵩熹广场设计方案》等相关文件 5 甲方提供的用地红线范围内地形图 三设计范围和深度 1 设计范围 设计红线范围内景观设计,总建设面积117亩(78000平方米)2 设计深度 根据合同范围,本次初步设计包括:总图、景观、建筑、小品、绿化、结构、给排水、强电等工种的初步设计说明和初步设计图纸。 四总指标

第二章总体设计 一区位 湘阴县郭嵩熹广场选址于湘阴县新县城中心区,县政府大楼南侧。基地北侧紧邻东西主干路新世纪大道;东临南北主干路芙蓉大道,直通规划火车站;南侧冬茅路;西侧嵩焘路,处于县城中心区的核心位置,具有重要的展示湘阴精神和城区形象的窗口作用。地块周边以居住建筑为主,混合商业功能,并兼有政府,教育机构及交通枢纽,人群相对密集,组成多样。 二现状 场地总面积约为6公顷,东西向长220米,南北向长280米。整个场地基本为规则矩形,呈北高南低趋势,平均高差4-5米。地

势呈中间高起、两侧低洼之态。场地内树木繁茂,草木丛生,池塘秀丽;东侧有少量民居成组成团。 优质资源:较为清洁的水体 场地原有植被 三定位 该广场将以体育健身和文化休闲为主题,突出市民的参与性。文化休闲应以突出地域原生态的文明——草根文化为特色,反映生活气息,体现文化源于生活的本质,更体现政府“施政为民,以民为本”的亲民性。 四设计概念 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方原生文化特色,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景观设计,体现地方文化精髓 以人为本:为当地居民提供宜人舒适的户内外休闲娱乐空间,重视居民的使用感 生态低碳:合理绿化,充分利用本土建材和植物,节约人力物力成本 五总体设计 1 总体功能结构布局 郭嵩熹广场主要分为中心广场区,运动健身区,休闲文化区三个大区。 2 竖向设计

第一章总则模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的组织和行为,保护公司、发起人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公司系依照《公司法》及其有关规定以(发起设立或募集设立方式)___________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第三条公司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批准,可以向境内外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 第四条公司注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第五条公司住所为: 第六条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________万元。(注:采取募集方式设立的,注册资本为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实收股本总额。) 第七条公司为永久存续的股份有限公司。 第八条___________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第九条公司由____名自然人和_____个法人发起设立(注:或募集设立)。股东以其认购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 第十条本公司章程自生效之日起,即成为规范公司的组织与行为、公司与股东、股东与股东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股东可以依据公司章程起诉公司;公司可以依据公司章程起诉股东、董事、监事、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股东可以依据公司章程起诉股东;股东可以依据公司章程起诉公司的董事、监事、总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 第十一条本章程所称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是指公司的董事会秘书、财务负责人。 第二章经营宗旨和范围 第十二条公司的经营宗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自主开展各项业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实现股东权益和公司价值的最大化,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第十三条公司经营范围是: 第三章股份 第十四条公司的股份采取股票的形式。 第十五条公司发行的所有股份均为普通股。 第十六条公司股份的发行,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同股同权,同股同利。 第十七条公司发行的股票以人民币标明面值,实行等额划分,每股面值人民币一元。 第十八条公司发行的股份,由公司统一向股东出具持股证明。 第十九条公司发行的普通股总数为________股,成立时向发起人发行_______股,占公司可发行股总数的_______%。(注:募集设立由发起人认缴公司应发行股份_________万元,其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_________万元或者向特定对象募集_________万元) 第二十条公司根据经营和发展的需要,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可以采用下列方式增加股本:

城市规划原理各章节 复习题及答案

城市规划原理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选题 1、早期城市形成的主要动因是(C )。 A.由于人类劳动的大分工B.农业和牧业为标志的第一次人类大分工 C.商业和手工业从农牧业中的分离D.商业和手工业的聚集 2、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的标志是(B )。 A.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B.商业、手工业与农牧业的分工 C.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D.手工业与畜牧业的分工 3、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区别主要是( D )的不同。 A.人口规模B.空间规模C.居住形式D.产业结构 4、一般把( A )作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A.发明蒸汽机B.汽车的出现 C.空想社会主义开始 D.机器制造业、冶金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5、在中国城市化的道路上被称为"温州模式" 的城市化,也可称为( A )。 A.市场推动型B.地方推动型C.辐射扩散型D.外资促进型 6、以下四项中,( D )项不是城市化。 A.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发展过程B.第二、第三产业向城市的集中过程 C.人口向城市集中的结果 D.城市人口增多导致城市空间规模增大的过程 7、城市化过程的三个阶段即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对应的城市化水平分别为(B )。A.20%;35%;50% B.30%;30%~70%;70%一90% C.25%;40%;60% D.40%;40%~80%;80%~95% 8、(B)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至关重要的激发因素,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 A.第一产业B.第二产业C.第三产业D.第四产业 9、通常我们把(B )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把(B )称为第二次产业革命。 A.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农业的产生与发展B.农业的产生与发展;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C.近代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D.信息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智力教育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一、单选题 1、古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在公元前5世纪,当时的主要建筑,如广场和公共建筑体现了( B ) A.帝王宣扬功绩的思想B.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 C.欧洲教会势力的强大 D.帝王贪图享受的思想 2、以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为标志的现代城市规划出现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反映他这一思想的是(C)。 ①奠基于社会改革的理想,直接从空想社会主义出发而建构其体系 ②规划体系更多地体现出人文的关怀和对社会经济的关注 ③对建筑和工程的内容更为关心 ④希望以物质空间的改造来改造整个社会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③④ 3、城市以(B )为中心的核心思想反映了古希腊时期的市民民主文化。 A.斗兽场B.广场 C.公共建筑D.铜像

(完整版)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复习资料

第一章城市与城镇化 一、城市的形成 第一次劳动分工: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农业从畜牧业分出 第二次劳动分工:商业与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以农业为主的就是农村,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就是城市。 二、城镇化 1、城镇化的含义:农业人口和农用土地向非农也人口和城市农地转化的现 象及过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土地及地域空间 的变化 2、城镇化水平是指城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城镇化分为起步,加速和稳定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生产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慢,较长时期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30%左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加速阶段:当城镇化超过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0%或以上(高出生率, 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低出生 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第二章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一、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二、各朝都城 1、秦:相天法地,强调方位,以天体星象坐标为依据,布局灵活具体。规 模宏大。 2、汉长安:宫殿与市民居住生活区在空间上分隔,强调皇权,周礼制的规 划思想理念得到全面的体现。 3、三国(邺城):采用城市功能分区的布局方法,继承战国时期以宫城为中 心的规划思想 4、唐(长安):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指导思想。里 坊制在唐长安进一步发展,布局符合周礼考工记。(唐长安由宇文恺负责 制定规划) 5、宋:里坊制逐渐被废除,出现开放的街巷制度。 三、西方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1、希波丹姆模式:古希腊城邦时期出现以方格网的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

第一章 民族规划总则

第一章民族规划总则

第一章规划总则 一、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发展规划编制背景 我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为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新时期民族工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扎实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有效促进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加大弘扬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省民委决定从今年起,用三年时间,实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重点项目。本次规划就是为了促进交宫村发展,将该村建设成为民族风情浓郁、民族特色鲜明、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生态环境良好、民族团结和谐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二、规划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有关要求,扎实推进我乡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交宫村打造成民族风情浓郁、民族特色鲜明、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生态环境良好、民族团结和谐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三、规划原则 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根据当地村民需要解决问题

的迫切程度,项目的难易程度和村寨及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科学的编制交宫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规划。 2、坚持依靠群众的原则。村民作为村工作的主体,规划一定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以村民满意为第一取向,在广泛听取和征求村民意见的基础上确定村寨规划方式,最大限度调动村民建设示范村的积极性。 3、坚持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当地资源、民族文化特色等,分类指导,梯次推进。有利于促进该村生产发展,改善对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广大村民生活质量的原则。 4、坚持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用持续发展的观点来指导规划的编制,确保规划的科学性达到立足当前,远近结合的原则。 四、规划的基本内容 1、目标任务 把交宫村打造成民族风情浓郁、民族特色鲜明、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生态环境良好、民族团结和谐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 2、基本内容 (1)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完善村寨道路建设,加强村寨串户步道硬化建设;新建村级防洪堤,实现安全设施与观光景点相结合;增建与踩鼓场联接的风雨桥;增建与踩鼓场融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