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其受体

常见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其受体

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表一人主要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受体

缩写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功能细胞因子的细胞因子受细胞因子受名称产生细胞体:组成链体的表达细

胞/ 组织

干扰素

IFN干扰素诱导抗病毒状态

细胞增殖

NK 细胞核 CTL的功

影响同型转换

诱导抗病毒状态

IFN干扰素

细胞增殖激活的巨噬几乎所有细细胞,单核细

IFN / R(1

胞;一些激活型 IFN 受体)

的 T细胞

成纤维细胞几乎所有细

IFN /R

NK 细胞核 CTL的功

能,影响同型转换

IFN 干扰素诱导抗病毒状态激活的 Th1 IFN R(2 型除红细胞外

细胞增殖细胞, CTLs,IFN 受体)几乎所有细NK 细胞胞

NK 细胞核 CTL的功

影响同型转换和凋亡

APC产生 IL-12(促

进 Th1 分化)

IL-4 产生和Th2 分

白细胞介素

IL-1 白细胞介炎症前反应巨噬细胞,中IL-1R 大多数细胞

素 1

急性期反应性粒细胞,角类型化细胞,上皮

诱导发热和能量消耗细胞,内皮细

介导内毒素性休克胞

IL-2 白细胞介Th1 细胞因子激活的 T细IL-2R 激活的T, B

素 2胞

T 细胞和 B 细胞激

活,增殖,分化

和 NK细胞

NK 细胞增殖和产

生 TNF, IFN

对外周 T 细胞耐受和

归巢很重要

IL-3 白细胞介主要的肥大细胞和嗜

素 3 碱性粒细胞生长因子

T 细胞产生 IL-10,

IL-13

促进抗寄生虫反应

IL-4 白细胞介Th2 细胞因子

素 4 对 Th2 细胞分化很重

巨噬细胞和 IFN

的功能

B 细胞增殖,分化

和同型转换

肥大细胞增殖

IL-5白细胞介Th2 细胞因子

素 5

嗜碱性粒细胞趋化

和激活

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IL-6白细胞介炎症前反应

素 6

急性期反应

诱导发热

中性粒细胞的微生

物杀伤功能

B 细胞终末分化

Th17 细胞分化

IL-7白细胞介促进淋巴细胞生成

素 7 激活的 T 细 IL-3R 胞

和肥大细

激活的 T 细 IL-4R

胞,嗜碱性粒

细胞,肥大细

胞和NKT 细

激活的 Th2 IL-5R

细胞,肥大细

胞,NK 细胞,

B细胞和嗜

酸性粒细胞

激活的巨噬 IL-6R 细

胞,成纤维

细胞和内皮

细胞;一些激

活的 T细胞

主要的 BM 和IL-7R

胸腺基质细

早期造血细

胞,大多数骨

髓细胞系,一

些 B细胞

造血细胞

嗜酸性粒细

胞,肥大细

胞,嗜碱性粒

细胞

肝细胞,单核

细胞,中性粒

细胞,激活的

B细胞,成熟

T细胞

T,B, NK 和

NKT 前体细

T细胞,T

细胞, B 细胞发育

记忆 T 细胞的发生

和维持

IL-8 白细胞介CXC趋化因子

素 8

中性粒细胞趋化

中性粒细胞脱颗粒

和抗微生物功能

IL-9 白细胞介促进红细胞样,髓样素 9 和神经元祖细胞分化

肥大细胞增殖和分

抗蠕虫作用(协同

IL-4)

IL-10 白细胞介抗炎症,免疫抑制作素 10 用

巨噬细胞,中性粒

细胞,肥大细胞,嗜

酸性粒细胞激活

Th1 细胞因子产生胞

所有与TNF,CXCR1

IL-1 或细菌内CXCR2

毒素接触的

细胞类型

激活的 Th2 IL-9R

细胞,记忆

CD4 T 细胞

激活的巨噬 IL-10R 细

胞,单核细

胞,Th2细胞,

B细胞,嗜酸

性粒细胞,肥

大细胞

中性粒细胞,

NK 细胞,T

细胞,嗜碱性

粒细胞

多数造血细

胞类型

大多数造血

细胞类型

APC功能

IL-11 白细胞介促进红细胞样,髓样

素 11 和巨核细胞祖细胞增

T 细胞,B 细胞,中

性粒细胞增殖

巨噬细胞功能

成纤维细胞生长和

胶原沉淀

IL-12 白细胞介对 Th1 分化很重要

素 12

巨噬细胞,激活的BM 基质细

胞,成骨细

胞;脑,关节

和睾丸中的细

激活的巨噬细

胞,DCs;

中性粒细胞,

IL-11R

IL-12R

多数造血细

胞和非造血

细胞类型

激活的T 细

胞和NK细

胞, B 细胞,

Th1 细胞, NK 细胞产单核细胞, B

生 IFN 细胞

DC 和巨噬细胞因

子分泌

CTL和 NK 细胞毒性

作用

记忆 T 细胞分化成

Th1 细胞

影响同型转换

IL-13白细胞介Th2 细胞因子激活的 T 细 IL-13R

素 13

Th2 细胞产生 IL-4,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

IL-5, IL-10 细胞不能诱导 Th2 细胞分

化DCs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B 细胞,内皮细胞

IL-15白细胞介素

15

巨噬细胞因子分泌

B 细胞增殖和转换

成 IgE

抗线虫作用

对 NK 细胞发育,增激活的 APCs IL-15R( T, B

殖和产生 TNF, IFN 和 NK 细胞)

很重要IL-15RX(肥大

T 细胞发育

细胞)

T 细胞激活,增殖,

分化,归巢和黏附

淋巴祖细胞;

成熟T,B,

NK 和肥大细

记忆 CD8 T 细胞

存活

肥大细胞增殖

IL-17白细胞介 6 个密切相关的细胞Th17 细胞IL-17R (与广泛表达,包素 17 因子家族: IL-17A-F IL-17A 和括外周 T细

结构独特的白细胞介IL-17F 结合)胞和 B 细胞;

素IL-17RB (与一些非造血

可能诱导内皮细胞和IL-17B 和组织

单核细胞分泌炎症前IL-17E 结合)

IL-18白细胞介素

18

IL-23白细胞介素

23 细胞因子

可能早变态和自身免

疫反应中使中性粒细

胞迁移

在 Th1 反应的后阶段广泛表达IL-18R

增效 IL-12 的功能

Th1 细胞增殖,产

生 IFN 和 IL-2R

NK 细胞毒性作用

和产生 IFN,TNF

促进 Th17 细胞膨胀激活的APCs IL-23R

促进记忆CD4T细

胞反应

记忆CD4 T 细胞

增殖和分化为Th1 细

DCs和记忆 Th1 效

几乎所有细

记忆CD4 T

细胞, Th17

细胞, DCs,

NK 细胞

应物产生IFN

IL-27白细胞介对早阶段的Th1 反应激活的APCs IL-27R 素 27很重要

Th1 和 NK 细胞激活

并产生 IFN

幼稚CD4 T 细胞, NK 细胞

TNF 相关细胞因子TNF肿瘤坏死因

肥大细胞,单核细

胞产生炎症前细胞因

抗肿瘤CTLs 和 NK

细胞的活性

Th17 细胞分化

潜在的炎症,免疫调多种类型激

节,细胞毒性,抗病活的造血细

毒,凝固前的和生长胞和非造血

刺激效应细胞

TNFRⅠ

TNFRⅡ

广泛表达(除

了静息T 细

胞和 B 细胞)造血细胞增殖,激

LT淋巴毒素

BAFF B 细胞激活

因子活,黏附,溢出,产

生细胞因子

分泌的具有 TNF 样活

性的分子

在 B 细胞发育时分泌

的对过渡 B 细胞存活

必不可少的分子

激活的 Th1,TNFRⅠ

B 和 NK 细胞TNFRⅡ

骨髓细胞系BAFF-R

TACI

BCMA

广泛表达(除

了静息T 细

胞和 B 细胞)

B细胞系

B 细胞系,一

些 T细胞

B 细胞系,浆

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

TGF

转化生长抗炎症,免疫抑制作大多数激活

TGF R 用的造血细胞;

因子

对 T 细胞,单核细胞,一些非造血

中性粒细胞具有趋化细胞

吸引作用

巨噬细胞, DCs, T

细胞和 B 细胞, CTLs,

NK 细胞的激活,归巢

和效应功能

血管再生和产生胞

外基质蛋白

造血生长因子

SCF 干细胞因促进 HSC存活,自我胎儿肝,骨 c 元件子更新和分化成造血祖髓,胸腺中的

细胞基质细胞

淋巴祖细胞和髓样

祖细胞分化

GM-CSF 粒细胞-巨促进单核细胞和粒细BM 基质细GM-CSFR 噬细胞集胞祖细胞的发生和分胞,激活的 T

落刺激因化细胞,内皮细

子胞,巨噬细胞

G-CSF 粒细胞集作用于单核细胞/ 粒BM 基质细G-CSFR 落刺激因细胞祖细胞并产生粒胞,激活的 T

子细胞细胞,内皮细

中性粒细胞的稳定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

状态和应急产生

M-CSF 单核细胞作用于单核细胞/ 粒BM 基质细M-CSFR 集落刺激细胞祖细胞并产生单胞,内皮细

因子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胞,成纤维细广泛表达

BM中的HSCs,CNS和肠中的细胞

髓样祖细胞

单核细胞- 粒细胞祖细胞

单核细胞- 粒细胞祖细胞

胞,巨噬细胞

骨再吸收细胞的发

主要名词缩写: BM,骨髓; HSC,造血干细胞; R,受体。

表二人主要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

趋化因子系统名趋化因子通用名趋化因子受体表达趋化因子受体的

细胞 /组织

CCL趋化因子

CCL1 I-309 CCR8 Act T, NK, Th2 CCL2 MCP-1 CCR4 Act T, Bas, Th2 CCL3 MIP-1 CCR4 Act T, Bas, Th2

CCR5 Mac , Act T,Th1 CCL4

MIP-1

CCL5 RANTES CCR1 Mac ,Act T,Neu,Bas CCL11 Eotaxin CCR3 Eo,Act T,Bas,Th2 CCL21 SLC CCR7 成熟 DCs,幼稚 T 细

胞和 B细胞

CCL26 MIP-4 CCR3 Eo,Bas

CCL27 CTACK CCR10 记忆 T细胞

CCL28 MEC CCR3 粘膜 T细胞和 B细胞CXCL趋化因子

CXCL6 GCP-2 CXCR2 Neu, NK

CXCL7 NAP-2 CXCR2 Neu, NK

CXCL8 IL-8 CXCR1 Neu, NK

CXCL10 IP-10 CXCR3 Act T, NK, Th1 CXCL12 SDF-1 CXCR4 T

CXCL13 BCA-1 CXCR5 B

CXCL14 BRAK ? Mon , DCs, Act NK CXCL16 SCYB16 CXCR6 T, NKT

主要名词缩写: Act T:激活的 T 细胞; B,B 细胞; Bas,嗜碱性粒细胞; BCA-1,B 细胞吸引趋化因子 1; BRAK,乳腺和肾表达趋化因子; CTACK,皮肤 T 细胞吸引趋化因子; DCs,树突状细胞;Eo,嗜酸性粒细胞; GCP-2,粒细胞趋化蛋白 2; IL-8,白细胞介素 8; IP-10,干扰素可诱导蛋白10;Mac ,巨噬细胞; MC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 MEC,粘膜相关上皮趋化因子; MIP,巨噬细胞炎症蛋白; NAP-2,中性粒细胞激活肽 2;Neu,中性粒细胞; NK,自然杀伤细胞; RANTES,调节活化正常 T 细胞表达和分泌的趋化因子; SCY,小细胞因子; SDF-1,基质细胞来源因子 1;SLC,刺激淋巴组织趋化因子; T,T 细胞; Th1,1 型辅助 T 细胞; Th2,2 型辅助 T 细胞。

常见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常见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细胞因子是一类可以调节和调控细胞生物学行为的蛋白质分子,它们 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进而激发一系列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影响细胞 的增殖、分化、凋亡、迁移等生理和病理过程。趋化因子是细胞因子的一种,它可以引导和吸引白细胞向炎症部位或组织损伤区域迁移,起到维持 机体内外平衡的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1.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系列:这是一类功能复杂多样的 细胞因子家族,包括许多不同类型的IL,如IL-2、IL-4、IL-6等。IL-2 和IL-4是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重要因子,IL-6参与调节免疫反应和炎症 反应。 2.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系列:TNF-α是 一种重要的炎症介质,它参与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调控。TNF-α的特异 受体是TNF受体1(TNFR1)和TNF受体2(TNFR2)。 3. 白介素-1家族(Interleukin-1 family):这个家族包括IL-1α、IL-1β和IL-1RA。IL-1α和IL-1β是免疫介质,它们参与调控炎症反 应和细胞凋亡。IL-1RA是IL-1的拮抗剂,能够抑制IL-1的生物活性。 4.趋化因子家族:趋化因子是细胞因子的一种,它可以引导白细胞向 感兴趣的化学物质或组织迁移。常见的趋化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8(IL-8)、趋化因子CCL2、趋化因子CCL5等。 5. 肾上腺素素(Epinephrine)家族:肾上腺素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是 体内应激激素,它们可以通过与肾上腺素受体和去甲肾上腺素受体结合, 调节机体的应激反应。

细胞因子的分类及其生物学功能

细胞因子的分类及其生物学功能细胞因子是一种生物活性分子,由细胞合成并分泌出来,作用 于其他细胞,调节它们的生长、分化和功能。细胞因子的种类非 常多,根据它们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可以将它们分为多个 类别。 一、细胞因子的分类 1. 按分子结构来分类 根据细胞因子分子的结构,细胞因子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其中,一些常见的结构类别包括: (1)趋化因子:分子量较小,通常为10~20 kDa,主要作用是 吸引白细胞进入受伤或感染的组织,在炎症反应中起到重要作用。 (2)细胞生长因子:主要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可以促进细 胞的再生和修复。

(3)细胞凋亡信号因子:可以诱导细胞凋亡,以控制过度增殖的细胞。 (4)炎症介质:包括很多趋化因子、细胞因子以及其他生物活性分子,可以引起炎症反应。 2. 按受体结构来分类 根据细胞因子对应的受体结构,细胞因子可以分为多个类别。其中,一些常见的受体结构类别包括: (1)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受体:包括许多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如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白介素受体家族等。 (2)血管平滑肌细胞膜受体:包括细胞生长因子受体家族、酰胺酰化素受体等。 (3)背景结构:如趋化因子受体、配体受体等。 二、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

不同类型的细胞因子在调节机体生长、发育、免疫、炎症等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生物学功能。 1. 细胞增殖和分化 细胞增殖和分化受多种细胞因子调节。细胞生长因子是一种主要的细胞增殖调节分子,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2. 免疫调节 细胞因子在免疫反应中起着基本作用。白介素-1、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是调节免疫反应的重要分子。 3. 炎症反应 炎症反应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细胞因子是炎症反应的主要调节分子。趋化因子可以引起炎症反应的血管扩张和细胞趋向,肿瘤坏死因子等也可以引起炎症反应。

第五篇细胞因子

第五章细胞因子 第一节细胞因子总论 一、细胞因子的大体概念 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指由活化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如骨髓或胸腺中的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合成份泌的能调剂细胞生理功能、介导炎症反映、参与免疫应答和组织修复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是除免疫球蛋白和补体之外的又一类分泌型免疫分子。 二、细胞因子的分类和名称 依照来源,最初Dumonde(1968)将细胞因子分为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两类。 一、淋巴因子(lymphokine,LK)是指由活化淋巴细胞产生的能调剂白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增生分化,产生免疫效应或引发炎症反映的生物活性介质。目前已知,IL—二、3、4、五、六、九、10、1一、1二、13,TNF—β和IFN—γ等均为淋巴因子。 二、单核因子(monoline,MK)是指由单核吞噬细胞产生的能诱导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活化、增生、分化、产生免疫效应和引发炎症反映的生物活性介质。要紧包括IL—一、8,TNF—α和IFN —α等。 依照功能,目前可将细胞因子粗略分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干扰素(interferon,IFN)、集落刺激因子

(colony stimulnting-factor,CSF)、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和生长因子(growth-factor,CF)五大类。 三、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只有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相应受体结合才能发挥生物学效应。细胞因子受体与其爷膜表面受体一样,均由三个部份即膜外区(细胞因子结合区)、跨膜区(富含疏水性氨革酸区域)和胞质区(信号传导区)组成。细胞因子受体依照胞外区氨革酸序列的同源性和结构特点,可分为四种类型。 一、免疫球蛋白超家族该家族成员胞膜外部份均具有一个或数个免疫球蛋白(Ig)样的分子构型,每一个Ig样功能区由100个左右的氨革酸组成。IL—一、六、12受体和M—CSF受体属于这一家族。 二、造血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该家族成员胞膜外同源区近N端有4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同源区靠近细胞膜处有一个色氨酸—丝氨酸—X—色氨酸—丝氨酸功能区。大部份细胞因子受体如IL —二、3、4、五、7、九、G—CSF,GM—CSF等受体均属这一家族。干扰素受体(IFN—R)也属该家族成员,但其胞膜外同源区近N端只含有两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 3、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该家族成员胞膜外均有3或4个由约40个氨基酸组成的富含半胱氨酸残基的区域。属该家族成员者除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erve growth factor re-ceptlr,NGF—R)外,还有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 4、趋化因子受体趋化因子受体属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IL—8受体属该家族成员。 大多数细胞因子受体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亚单位组成的异二聚体或多聚体分子,通常包括一个能与特异性配体结合的α链和一个参与信号传导的β链。在众多细胞因子中,某些细胞因子的作用十分相拟,如:IL—3、IL—五、GM—CSF都可作用于造血系统,增进造血干细胞和定向造血干细胞增生;IL—二、4、7、9等均有刺激T、B细胞增生的作用。这种细胞因子功能的重叠性,通过对相应受体的研究已经取得初步说明,即上述细胞因子受体均具有一条相同的肽链,因此有可能识别相同的配体或利用一起的信号传导途径,从而产生相同或类似的生物学效应。

I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研究进展

I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研究进展 细胞因子一般分子量较小、生物活性高,主要由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经刺激而产生。细胞因子间可以相互作用形成网络,进而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过程或促进细胞增殖生长。但是细胞因子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会对机体免疫应答进行调控,在细胞及分子水平上揭示细胞因子与疾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对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免疫缺陷疾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为临床治疗和诊断提供指导下依据。现在已有近几十个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药物批准上市。 细胞因子受体命名规则比较简单,基本是在相应的细胞因子名称后面加Receptor(R)表示,如IL-2的受体就写成IL-2R。细胞因子受体一般分成四个类型:Ⅰ型细胞因子受体(Type ⅠCytokine Receptor)、Ⅱ型细胞因子受体家族(Type ⅡCytokine Receptor)、TNF超家族受体以及趋化因子受体。 在本文,将主要介绍Ⅰ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细胞因子受体(Type ⅠCytokine Receptor),也称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家族(hematopoietin receptor family)。这类受体的结构特点:胞外区含有同源区(大概有200个氨基酸构成),膜外区近氨基端有二个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C),其羧基端存在Trp-Ser-X-Trp-Ser(WSXWS,X代表任一氨基酸)残基序列。按照细胞因子家族可以分为如下类型:Ⅰ型白介素(IL-2,IL-3,IL-4,IL-5,IL-7,IL-9)受体,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受体,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受体,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受体,生长激素(GH)受体,催乳素(PRL)受体,抑癌蛋白M(OSM)受体,白血病抑制因子(LIF)受体等。 Ⅰ型细胞因子受体大多数由多个亚单位构成,其中有属于结合细胞因子的亚单位或用来进行信号转导的亚单位。信号转导亚单位可以有多种细胞因子受体共用,比如人的IL-3R,IL-5R和CSF2R均由α和β亚单位组成,其中α亚单位就属于细胞因子结合单位,β亚单位就由三种细胞因子共用来转导信号,这也使得IL-3,IL-5和GM-CSF在功能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三者都可以刺激嗜酸性粒细胞增殖和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还有IL-3和GM-CSF 均可作用于造血干细胞。还有一种共用信号亚单位——γ亚单位,主要由IL-2,IL-4,IL-7,IL-9和IL-15的受体共用。在X-性连锁中正联合免疫缺陷病患者中,正是由于这五个细因子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发生严重障碍造成的,使得细胞和体液免疫缺陷。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趋化因子是一类对细胞具有趋化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它们在生物体内 控制着细胞的运动和定向迁移。趋化因子通过结合与其相互作用的受体, 激活下游信号传导途径,从而引导细胞朝特定方向移动。趋化因子和受体 的研究对于理解生物体内细胞运动的机制、生物发育、免疫系统的功能等 具有重要意义。 趋化因子主要可以分为几类,包括细胞外基质趋化因子、细胞因子趋 化因子以及补体活化产物等。细胞外基质趋化因子主要包括纤维连接蛋白、胶原蛋白、血小板聚集素等,它们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相互作用,引导 细胞移动向特定的方向。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则包括趋化细胞催化蛋白、生 长因子、细胞因子等,它们通过作用于特定细胞表面受体,调控细胞的迁 移和定向移动。补体活化产物是机体内免疫炎症反应过程中的趋化因子, 在感染和组织损伤的情况下,补体系统会被激活产生许多趋化因子,引导 免疫细胞聚集并参与免疫炎症反应。 酪氨酸激酶受体是另一类重要的趋化因子受体,它们是由单个或多个 酪氨酸激酶蛋白亚基组成的受体。酪氨酸激酶受体对于趋化因子的信号转 导主要通过磷酸化和激酶级联反应来实现。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受体是受 体酪氨酸激酶家族中的一个亚家族,它们的功能类似于酪氨酸激酶受体, 但信号转导途径有所不同。 除了上述两个受体家族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趋化因子受体。例如,趋化因子蛋白激酶受体(PAR)可以通过激酶级联反应调控细胞的运 动和定向迁移。核受体趋化因子,如核内受体CXCR4,可以激活转录因子 并介导细胞迁移。

趋化因子和受体的研究对于理解细胞的运动机制、发育和免疫系统的 功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特定趋化因子和受体,可以揭示细胞运动和 定向迁移的分子机制,并且为治疗炎症和癌症等疾病提供新的靶点。因此,深入了解趋化因子和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生物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免疫学受体与信号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

免疫学受体与信号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免疫学受体与信号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是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 两类分子。免疫学受体是免疫细胞上的膜蛋白,可在感知外来抗原的过程 中起到关键作用。信号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则是免疫反应的重要调节因子,通过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传递信号并引导免疫细胞进行相应的反应。 免疫学受体主要有两类,即T细胞受体(TCR)和B细胞受体(BCR)。TCR是T淋巴细胞上的受体,BCR则是B淋巴细胞上的受体。它们都是膜 结合型的受体,由一对重链和一对轻链组成。这些受体的可变区域决定了 它们对特定抗原的识别能力。当受体与抗原结合时,会激活相应免疫细胞,引发一系列免疫反应。 信号细胞因子是免疫系统中起到调节作用的分子。它们主要由免疫细 胞分泌,并通过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来传递信号。信号细胞因子包 括许多不同的分子,如细胞因子、生长因子和细胞凋亡因子等。它们通过 激活或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来调节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方向。 趋化因子是一类分子,能够引导免疫细胞向特定位置移动。在免疫反 应中,趋化因子主要由受感染组织或炎症组织分泌,并通过与免疫细胞表 面的趋化因子受体结合来引导免疫细胞向感染部位或炎症部位迁移。这一 过程称作趋化。趋化因子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趋化性细胞因子,如趋化因 子(CXC和CC趋化因子),另一类是趋化蛋白。 免疫学受体与信号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在免疫反应中起着密切的相互 作用。当免疫细胞受到外来抗原的刺激时,受体与其相应的抗原结合,引 发信号传导的级联反应。这些信号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进一步调节免疫

细胞的活性,从而影响免疫反应的发生和发展。同时,趋化因子的产生和受体的激活也使免疫细胞能够准确地定位到感染或炎症部位,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免疫功能。 总之,免疫学受体与信号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是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分子。它们通过相互作用,实现了对外来抗原的感知、信号传导和免疫反应的调节。深入研究这些受体和因子的功能和机制,对于揭示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发展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第6章_细胞因子

第六章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为生物信息分子,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根据其产生细胞的种类,有些细胞因子曾被冠以不同的名称,如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被称为淋巴因子(lymphokine),由单个核吞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被称为单核因子(monokine)。有些细胞因子根据其主要功能所命名,如具有趋化作用的细胞因子被称为趋化因子,可刺激骨髓干细胞或祖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被称为集落刺激因子。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粒细胞以及其他非造血细胞(如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等)均可产生细胞因子,其中辅助性T淋巴细胞(Th)是产生细胞因子最多的免疫细胞。 第一节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虽然细胞因子种类很多,但具有一些共同特点:①多为小分子(8~30 kDa)多肽。②在较低浓度下即有生物学活性。③通过结合细胞表面高亲和力受体发挥生物学效应。④以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形式发挥作用。例如某个T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IL-2)可刺激其自身的生长,表现自分泌作用(autocrine action)。树突状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12(IL-12)刺激邻近的T淋巴细胞分化,表现旁分泌作用(paracrine action)。肿瘤坏死因子(TNF)在高浓度时可通过血流作用于远处的靶细胞,表现内分泌作用(endocrine action)(图6-1)。 ⑤具有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或协同性。一种细胞因子可作用于不同的靶细胞,产生不同的生物学效应,这种性质被称为细胞因子的多效性,如γ干扰素(IFN-γ)刺激多种细胞上调MHCⅠ类和Ⅱ类分子的表达,也激活巨噬细胞和NK细胞。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同一种靶细胞,产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这种性质被称为细胞因子的重叠性,如IL-2、IL-4、IL-7和IL-15均可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一种细胞因子可抑制其他细胞因子的功能,表现拮抗性,如IL-4抑制IFN-γ诱导Th0细胞向Th1细胞分化,IFN-γ抑制IL-4诱导Th0向Th2的分化。一种细胞因子可增强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表现协同性,如IL-3可协同多种集落刺激因子(CSF)刺激造血干/祖细胞的分化和成熟。 众多细胞因子在体内相互促进或相互制约,形成十分复杂的细胞因子调节网络。 第二节细胞因子的分类 根据结构和功能,细胞因子可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家族、集落刺激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受体 细胞因子是由多种细胞产生的,具有广泛调节细胞功能作用的多肽分子,细胞因子不仅作用于免疫系统和造血系统,还广泛作用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对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效应功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细胞因子发挥广泛多样的生物学功能是通过与靶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相结合并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因此,了解细胞因子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对于深入研究细胞因子的生物学功能是必不可少的。随着对细胞因子受体的深入研究,发现了细胞因子受体不同亚单位中有共用链现象,这对阐明众多细胞因子生物学活性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受体水平上提供了依据。绝大多数细胞因子受体存在着可溶性形式,掌握可溶性细胞因子受体产生的规律及其生理和病理意义,必将扩展人们对细胞因子网络作用的认识。检测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水平已成为基础和临床免疫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一、细胞因子受体的结构和分类 根据细胞因子受体cDNA序列以及受体胞膜外区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和结构特征,可将细胞因子受体主要分为四种类型: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造血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超家族和趋化因子受体。此外,还有些细胞因子受体的结构尚未完全搞清,如IL-10R、IL-12R等;有的细胞因子受体结构虽已搞清,但尚未归类,如IL-2Rα链(CD25)。 (一)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该家族成员胞膜外部分均具有一个或数个免疫球蛋白(Ig)样结构域的,有关Ig超家族的结构特点参见第三章。目前已知,属于IGSF成员的细胞因子受体有IL-1RtⅠ(CD121a)、IL-1RtⅡ(CD121b)、IL-6Rα链(CD126)、gp130(CDw130)、G-CSFR、M-CSFR(CD115)、SCFR(CD117)和PDGFR,并可分为几种不同的结构类型, 不同IGSF结构类型的受体其信号转导途径也有差别。 (1)M-CSFR、SCFR和PDGFR:胞膜外区均含有5个Ig样结构域,其中靠近胞膜区为1个V样结构,其余4个为C2样结构。受体通常以二聚体形式与相应的同源二聚体配体结合。受体胞浆区本身含有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 PTK)结构。 图4-4 M-CSFR、SCFR和PDGFR结构模式图 (2)IL-1RtⅠ和IL-1RtⅡ:胞膜外区均含有3个C2样结构,受体胞浆区丝 氨酸/苏氨酸磷酸化可能与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有关。 (3)IL-6Rα链、gp130以及G-CSFR:胞膜外区N端均含1个C2样区,在靠近胞膜侧各有1个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超家族结构域,此外在胞膜外区还含有2~

趋化因子受体

趋化因子受体 起始期(80s中)未形成概念PF4 成熟期(80s后)完整概念及分类大量趋化因子 高潮期(90s中)发现CCR5 新趋化因子及受体 趋化因子(chemokines):是一类由细胞分泌的小细胞因子或信号蛋白,由于它们具有诱导附近反应细胞定向趋化的能力,因而命名为趋化细胞因子,免疫细胞的定向迁移是机体免疫应答发生和完成的必须条件,趋化因子是一类控制细胞定向迁移的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受体的简介:是一类介导趋化因子行使功能的GTP-蛋白偶连的跨膜受体(GPCR),通常表达于免疫细胞、内皮细胞等细胞膜上,属于细胞膜受体。是白细胞表面发现的含有7个跨膜结构域的G蛋白偶联受体。(依靠一个跨膜蛋白数据库,包含了每个序列的一些附加信息:如跨膜结构区域的数量、跨膜结构域的位置及其侧翼序列的情况,来预测是否是受体。 趋化因子的特征及功能其特征和功能为: a使细胞骨架重排,引起细胞形态改变; b 肌动蛋白的聚合与断裂,引起板层足(lamellipodia)的形成和退缩(retraction); c引起整合蛋白的上调和活化,使白细胞粘附血管壁的内皮细胞;d使活化的白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升高; e产生杀微生物的活性氧及有生物活性的脂类物质; f释放贮存于细胞内颗粒的内容物,如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内的蛋白水解酶、嗜碱性白细胞内的组胺和白三烯、嗜酸性白细胞内的细胞毒性物质.而且在非正常生理状态. 趋化因子受体的分类同CC 类趋化因子结合的受体称为CC类受体(CCR), 同CXC类趋化因子结合的受体称为CXC 类受体(CXCR),同样有C和CX3C受体(CR、CX3CR)。 趋化因子与受体的关系:在配体-受体结合实验中, 可以看到趋化因子与受体间结合的冗余现象, 即一个趋化因子可与数个趋化因子受体结合,一个趋化因子受体可与数个趋化因子结合。因此, 在体外趋化实验中表现为。一种趋化因子可以趋化表达不同趋化因子受体的免疫细胞做定向迁移,一种免疫细胞可以为多种趋化因子所趋化。正是这种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相互作用的冗余才使趋化因子系统在体内的精细调控成为可能。在体内,各种趋化因子通过它们在组织中不同时相的表达和分布差异, 以及趋化因子受体在不同免疫细胞类群上不同时相的表达和分布差异, 调控着不同免疫细胞的定向迁移和相互作用, 并由此决定了趋化因子与其受体作用的特异性。 趋化因子受体的特点:1.趋化因子与受体间只在家族内部行使功能2.某些病毒能产生趋化因子受体样分子。 受配体结合的生物学意义:G蛋白传递信号、胞内钙离子流动、沿趋化因子浓度梯度的细胞迁移。

(整理)第六章细胞因子

第六章细胞因子 第一节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 一、细胞因子的概念 细胞因子(cytokine)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以调节免疫应答为主的生物学作用。 二、细胞因子的命名 细胞因子按其产生来源可分为:由单个核吞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单核因子(monokine);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淋巴因子(lymphokine)等。按其作用可分为干扰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因子等。部分由不同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其基因及编码蛋白与结构清楚者,在免疫调节、造血和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又称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三、细胞因子作用方式 天然的细胞因子由抗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物所活化的细胞所分泌,通过旁分泌(paracrine)、自分泌(autocrine)或内分泌(endocrine)的方式发挥作用。若某种细胞因子作用的靶细胞(细胞因子作用的细胞)也是其产生细胞,则该细胞因子对靶细胞表现出的生物学作用方式称为自分泌,如T淋巴细胞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IL-2)可刺激T淋巴细胞本身生长。若某种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主要作用于邻近的细胞,则该细胞因子对靶细胞表现出的生物学作用方式称为旁分泌,如树突状细胞产生的IL-12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及分化。少数细胞因子如TNF-α、IL-1在体液中浓度很高时也作用于远处的靶细胞,表现为内分泌方式。

图细胞因子的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作用 A. 自分泌; B. 旁分泌; C. 内分泌 四、细胞因子作用特点 细胞因子通常具有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和协同性。①多效性:一种细胞因子可作用于多种靶细胞,产生多种生物学效应,如干扰素可上调有核细胞表达MHC Ⅰ类分子,也可激活巨噬细胞。②重叠性: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作用于同一种靶细胞,产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如IL-2和IL-4均可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③拮抗性:一种细胞因子抑制其他细胞因子的功能,如IL-4可抑制IFN- 刺激Th细胞向Thl细胞分化的功能。④协同性:一种细胞因子强化另一种细胞因子的功能,两者表现协同性,如IL-3和IL-11共同刺激造血干细胞的分化成熟。众多细胞因子在机体内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形成十分复杂的细胞因子调节网络。 另外,众多的细胞因子具有以下共同的特性: 1.天然细胞因子是由细胞产生的正常的静息或休止(resting)状态的细胞必须经过激活后才能合成和分泌细胞因子。通常是由抗原、丝裂原或其它刺激物激活免疫细胞和相关细胞,6~8小时后细胞培养上清中即可检测出细胞因子,于24~72小时期间细胞因子水平最高。但是有些细胞株不需外源刺激就可以自发地分泌某些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15 细胞因子及其受体 免疫受体是由一个由固有免疫系统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叠加而成的免疫系统,又是一个弥散系统,在体内往复循环的免疫细胞之间没有固定的有线”连接。这样的一个系统有效运转有赖于不同细胞之间的有序分工合作,信息交换与密切协调。细胞因子(cytokine)是免疫细胞之间以及免疫细胞与其他组织之间相互交换的语言。所谓细胞因子是指是有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如血管内皮细胞,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生物活性分子,他们之间的信息交换与相互调节,参与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过程。15-1细胞因子的主要特点(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Cytokines)内分泌素也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小,浓度低等特点,能够远距离调解组织器官的功能。细胞因子与与内分泌素不同,他们不由专门腺体分泌,而是来自多种不同的组织和细胞,以近距离调节为主。虽然已经发现200余种细胞因子,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结果来看,还有更多的细胞因子将被发现,他们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1)半衰期短,不在细胞内储存而是在被活化

后开始合成并且分泌的。 (2)多效(重叠)性(pleiotropism):多种细胞可以产生同一种细胞因子,一种细胞因 子可以对不同细胞发挥不同作用。 (3)丰裕性(redundant):两种以上的的细胞因子具有相同的或者相似的生物学作用的 现象比较常见。 (4)协同性(synergy):两种细胞因子同时作用于一个靶细胞的效应大于他们单独效应 之和,即为协同作用。 (5)拮抗性(antagonism):有是有两种细胞因子有相互抑制的作用,即为拮抗性。(6)网络性:细胞因子能够诱导或抑制其他细胞因子的合成,形成细胞因子功能和调节 网络。 (7)效应延迟:靶细胞对细胞因子的反应通常发生在几个小时内,需要新mRNA和蛋白质 分子的原位合成。 (8)效应范围:近距离作用为主。多数细胞因子在血液中是检测不到的,他们发挥作用 的方式以旁分泌(paracrine)和自分泌 (autocrine)为主,前者指其对临近细胞

常见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常见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细胞因子和它们的受体是调节免疫系统的重要分子。表一列出了一些主要的细胞因子和它们的功能、产生细胞、受体组成和表达细胞或组织。 干扰素(IFN)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包括IFNα、IFNβ和IFNγ。它们可以诱导抗病毒状态,减少细胞增殖并增强自然杀伤细胞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功能。IFNα/β主要由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激活的T细胞产生,而IFNγ则由几乎所有细胞产生。它们的受体分别为IFNα/βR和IFNγR,分别表达在不同类型的细胞上,包括巨噬细胞、T细胞和NK细胞等。 白细胞介素(IL)也是一类重要的细胞因子,包括IL-1、IL-2、IL-3、IL-4、IL-5和IL-6等。它们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功能。IL-1主要由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上皮细胞产生,可以诱导发热和急性期反应。IL-2主要由激活的T 细胞和NK细胞产生,可以促进T和B细胞的激活、增殖和分化。IL-3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可以促进造血和抗寄生虫反应。IL-4主要由激活的T细胞、嗜碱性粒细

胞和肥大细胞产生,可以促进Th2细胞分化和B细胞增殖、 分化和同型转换。IL-5主要由Th2细胞、肥大细胞、NK细胞 和B细胞产生,可以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增殖和 活化。IL-6主要由炎症前反应细胞产生,可以促进急性期反应、发热和中性粒细胞的微生物杀伤功能。它们的受体分别为IL- 1R、IL-2R、IL-3R、IL-4R、IL-5R和IL-6R,分别表达在不同 类型的细胞上,包括T细胞、B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成熟细胞等。 IL-7是一种促进淋巴细胞生成的白细胞介素,主要在骨髓和胸腺基质细胞中发挥作用。IL-7RT是其受体,能够促进 αβT细胞、γδT细胞和B细胞的发育,并且也能够促进记忆T 细胞的发生和维持。 IL-8是一种CXC趋化因子,所有与TNF、IL-1或细菌内 毒素接触的细胞类型都会受到其影响。中性粒细胞、NK细胞、T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都能够通过IL-8的作用进行趋化,并 且IL-8也能够促进中性粒细胞的脱颗粒和抗微生物功能。 IL-9是一种促进红细胞样、髓样激活的Th2和神经元祖 细胞分化的白细胞介素。IL-9R是其受体,多数造血细胞类型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潜在治疗靶点(全文)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潜在治疗 靶点 慢性疼痛是由神经损伤、组织损伤、肿瘤侵袭或治疗等引起的持续性或反复发作超过3个月的疼痛。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1%~19%的成年人患有慢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慢性疼痛的一种,由躯体感觉系统直接损伤引起,如外伤、手术、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病毒感染(如带状疱疹病毒、艾滋病病毒)、药物(如化疗药物)毒性作用等。 慢性疼痛病人不但遭受疼痛的折磨,还往往伴随抑郁、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然而目前常用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消炎镇痛药、阿片类药物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有限。而且,阿片类药物还可能加剧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或导致成瘾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因此,深入研究慢性疼痛的机制对于开发新型的镇痛药至关重要。以往研究证明,慢性疼痛与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敏化密切相关,分别称为外周敏化(外周伤害性神经元对其支配区域的刺激反应性增加和阈值降低)和中枢敏化(脊髓和脊髓上区域的神经元对正常或阈下传入的反应性增加)。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包括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在内的炎症介质对外周和中枢神经元的敏化起重要作用。在神经损伤或组织损伤后,浸润的免疫细胞(如T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肥大细胞)和激活的胶质细胞(如外周神经系统的卫星细胞和施

万细胞;中枢神经系统的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中的炎症介质上调并释放,从而使感觉神经元敏化;感觉神经元也能够释放炎性介质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的激活和神经炎症,加剧慢性疼痛的产生和维持。 趋化因子是一类特殊的细胞因子,由50多个成员组成。根据结构分为CC、CXC、CX3C和XC四类;趋化因子受体相应分为CCR、CXCR、CX3CR和XCR4种,大约有20个成员。趋化因子的经典功能是通过形成可溶性或固定于基质中的浓度梯度来调节炎症和免疫性疾病中的白细胞浸润。证据表明,趋化因子参与多种生理(如血管生成、神经元发育)和病理(如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精神类疾病)过程。 近十多年的研究证明了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参与多种类型的慢性疼痛,如神经病理性疼痛、炎性疼痛、癌性疼痛等。由于此前已经有这方面的综述文章,本文主要介绍近年发现的、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重要作用的趋化因子,重点介绍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调控机制、参与疼痛调节的下游机制,以及基于其在慢性疼痛中的重要作用开发镇痛药物的可能性和思路。 1.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调控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 脊髓是调节慢性疼痛的重要部位,以往基因芯片的结果显示,在脊髓中有37种趋化因子表达,在脊神经结扎(spinalnerveligation,SNL)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SNL10天有10种趋化因子的mRNA 表达比假手术组增加3倍以上,依次为CXCL13、CCL8、CCL7、CCL5、CXCL10、CCL12、CXCL1、CCL3和CCL11。其中大部分趋化因子在疼痛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摘要:趋化因子( chemokine)是一类一级结构相似小分子细胞因子,能够趋化细胞定向移动的,而且在免疫细胞和器官的发育、免疫应答过程、炎症反应、病原体感染、创伤修复及肿瘤形成和转移等方面发挥广泛的生理和病理作用。本文综述了对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结构、分类和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细胞因子;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趋化作用 Abstract:chemokine is similar to the primary structure of a class of small molecule cytokine, chemokine cell directional movement, but also in the development of immune cells and organs, immune response, inflammatory response, pathogen infection, wound healing andplay a wide range of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roles of tumor formation and metastasis。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ogress on the study of the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and biological function of chemokines and their receptors. Keywords: cell factor; chemokines; chemokine receptor; chemotactic effect 免疫细胞的定向迁移是集体免疫应答发生和完成的必须条件。趋化因子是一类控制细胞定向迁移的细胞因子.其功能行使由趋化因子受体介导。趋化因子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控制着各种免疫细胞在循环系统和组织器官间定向迁移,使之到达感染、创伤和异常增殖部位,执行清除感染源、促进创伤愈合和消灭异常增殖细胞,维持组织细胞的平衡的功能。因此,趋化因子系统在免疫系统功能行使的各个环节中处于关键地位,并由此在病原体的清除、炎症反应、病原体感染、细胞及器官的发育、创伤的修复、肿瘤的形成及其转移、移植免疫排斥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以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为控制靶点,通过激活或拮抗趋化因子受体的信号传导来调控趋化因子系统的功能,可望用于控制和治疗相关疾病[1]。 1 趋化因子与趋化因子受体 趋化因子是一类能趋化细胞定向移动的小分子分泌蛋白,由70至100个氨基酸组成。至今已发现了40多种人的趋化因子,属细胞因子中的最大家族.当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表皮细胞等组织细胞和免疫细胞在受到刺激物如生长因子、干扰素、病毒产物及细菌产物的诱导时可分泌出不同的趋化因子.在趋化因子的分子中都有4个保守的半胱氨酸(C)。根据靠近分子氨基端(N端)的前两个C间是否插入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免疫细胞中的作用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免疫细胞中的作用研究概述 趋化因子是目前成员最多的细胞因子家族,在人和小鼠中大概有50个内源性趋化因子。这些因子大约结合20多个跨膜受体。趋化因子的主要作用是控制免疫细胞的迁移模式,对细胞运动至关重要。趋化因子系统在初始T细胞产生,决定细胞的分化(如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影响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调节免疫细胞迁移和定位,已达到体内平衡。趋化因子在急性炎症和淋巴系统中对免疫反应的产生和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趋化因子在炎性疾病及癌症中的作用使其成为新的药物靶点。 趋化因子可以控制骨髓、血液及外周组织中的免疫细胞运输。CXCL12由CAR细胞产生,可以使发育中的中性粒细胞、B细胞和单核细胞保留在骨髓中。DC前体、肥大细胞前体和发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通过未知机制保留在骨髓中。在没有CXCR4信号传导或CXCR2信号传导的情况下,嗜中性粒细胞离开骨髓并进入血液。B细胞通过CB2信号进入骨髓,并通过S1P1信号传导进入血液。B细胞可以使用CCR7、CXCR4和CXCR5信号进入淋巴结构。单核细胞响应CCR2信号进入血液以及CXCR4信号传导减少。单核细胞分化为促炎症(CCR2+)和抗炎(CX3CR1+)单核细胞。抗炎单核细胞可以通过CX3CL1进入外周组织。DC前体通过未知机制进入血液,并可以通过CCL20离开外周组织。在人类中,CXCL14也可能在抗炎单核细胞和DC前体迁移到外周组织中起作用。肥大细胞前体通过未知机制离开骨髓,并在CXCR2介导的信号后迁移至肠道。CCR3信号通过CCL11和CCL24(人和小鼠)以及CCL26(人)后,嗜酸性粒细胞进入血液并离开外周组织。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肿瘤研究进展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与肿瘤研究进展 任勇,陈寿松,齐曼丽,熊丽萍 【摘要】最近几年来,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免疫学及其相关技术的进展,愈来愈多的趋化因子及其受体的发觉,研究的进一步深切,趋化因子基因医治与基因疫苗的研制应用有望成为新的肿瘤医治策略和手腕。 【关键词】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肿瘤;转移 肿瘤的侵袭和转移是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缘故,关于肿瘤转移的机制尚不清楚,各类可能的因素仍在探讨中。最近几年来,有关趋化因子(chemokines)及趋化因子受体(chemokine receptors)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以为其可能成为肿瘤医治的一个新靶点,本文就这方面的问题作一综述。 1 趋化因子及趋化因子受体 趋化因子也称化学趋化性细胞因子(chemoattractant cytokines),是一组由组织细胞和炎性细胞产生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小分子生物活性肽,相对分子质量为8 000~10 000(含70~100

个氨基酸残基)。目前已至少发觉60多个趋化因子,属于细胞因子中的一个超家族。依其分子结构中氨基酸半胱氨酸(cysteine,C)残基排列顺序分4类:CXC(α)、CC(β)、C(γ)、CX3C(δ)趋化因子。CXC族又依照是不是有谷氨酸-亮氨酸-精氨酸(ELR)基序分为2类:ELR CXC趋化因子和非ELR CXC趋化因子。研究标明,ELR CXC 趋化因子是有效的血管生长因子,如白细胞介素(L)八、生长相关性癌基因α(Groα)、生长相关性癌基因β(Groβ)、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而非ELR CXC趋化因子那么是抑制血管生长的因子,如血小板因子4(PF4)、诱导蛋白10(IP10)、单核因子(MIG)、L1二、L18等。 一样以为,CXC族趋化因子要紧作用于中性粒细胞,而CC、C 和CX3C族趋化因子那么要紧作用于单核/巨噬细胞及淋巴细胞。研究还发觉趋化因子之间还存在着较紧密的彼此作用和彼此关系,一起阻碍着炎性细胞浸润及血管生成等生理病理进程[1]。 趋化因子通过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发挥其生物学功能。趋化因子受体属于G蛋白偶联的7次跨膜受体,目前已鉴定的趋化因子受体至少有20种[2]。依照结合配体不同可分为4类,CXC族受体(CXCR)、CC族受体(CCR)、C族受体(XCR1)和CX3C族受体(CX3CR)。有些趋化因子受体可结合一种以上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受体要紧表达于白细胞,除此之外,表皮细胞、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和恶性肿瘤细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