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场地设计的构成要素

建筑场地设计的构成要素

建筑场地设计的构成要素涵盖了多个方面,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要素:

1. 场地特征:这包括场地的地形、土质、植被以及气候条件等。场地特征对建筑物的定位和设计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地形的高低决定了建筑物的层次和景观配置,气候条件则决定了建筑物的能耗和通风需求等。

2. 空间规划:空间规划是将不同功能区域有机地组织在场地中的过程。这包括确定建筑物的布局、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室外空间的配置。好的空间规划能够提供舒适、流畅的使用体验,并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

3. 设计准则和法规:在场地设计中,需考虑到适用的设计准则和法规,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安全、环保等相关方面的要求。这些准则和法规对建筑物的高度、容积率、停车位需求、消防通道等方面有具体要求,设计时需遵守相关规定。

4. 道路和交通:场地设计需要考虑到周边道路和交通情况。合理的道路设计可以确保交通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包括车辆和行人的流线、停车位的设置以及交通设施的配置等。

5. 绿化和景观:绿化和景观是场地设计中重要的要素之一。良好的景观设计可以提升场地的品质和形象,为使用者创造宜人的环境。绿化设计方面,可以考虑植被的选择、种植方式、景观照明等。

6. 可持续性考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持续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在场地设计中,可以考虑能源利用、雨水收集、废物管理和可再生材料使用等方面的策略,以减少建筑物的环境影响。

7. 历史和文化因素:某些场地可能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因此在场地设计中需要考虑保护和继承这些特征。可以通过保留历史建筑、设计文化纪念物或集成当地文化元素等方式,使场地设计具有独特的特色和意义。

以上是场地设计的构成要素的简要介绍,综合考虑这些要素可以促使设计师创造出与场地最匹配的建筑物和环境。请注意,具体的场地设计要素会根据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房屋建筑学复习资料

1、建筑的定义是什么?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建筑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物质技术条件,按照一定的技术要求和美学法则,创造出供人们进行生产、生活和社会性活动的空间环境,通常认为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是:第一,建筑功能;第二,建筑技术;第三,建筑艺术。 2、建筑工程设计包含哪些容?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装饰设计。 3、民用建筑按层数和高度如划分? (1)住宅按建筑层数分类:1~3 层为低层建筑,4~6 层为多层建筑,7 ~9 层为中高层建 筑,10 层及以上为高层建筑。 (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不大于24m 为多层建筑,总高度超过24m 为高层,建筑高度超过24m 的单层主体建筑不能成为高层建筑。 (3)建筑总高度超过100m 时,不论其是住宅或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第二章 1、场地的定义是什么?构成场地的基本要素是什么?在广义上,场地可指基地中所包含的全部容所组成的整体。对于建筑设计而言,场地所指的就是这层意义。场地的构成要素:(1)建筑物、构筑物;(2)交通设施;(3)室外活动设施(4)绿化与景观设施(5)工程系统 2 、场地设计包含哪些容?① 场地设计条件分析;② 场地总体布局;③ 交通组织;④ 竖向布置;⑤ 管线综合;⑥ 绿化与环境景观设计;⑦ 技术经济分析 3 、影响建筑布局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建筑布局的主要因素包括用地条件和功能要求两个面。(1)用地条件又包括用地大小和形状、地形地貌、植被 景观、地区气候及场地小气候、建设现状、围环境等自然因素。(2)功能要求

1、建筑平面设计包含哪些容?各自有什么设计要求? 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和平面组合设计两个面。 房间平面设计的主要要求:(1)房间的形状、面积和尺寸应该满足室使用活动和家具、设备合理布置的要求。(2)门窗的大小和位置,应满足空间的交通联系、安全疏散和采光通风的要求。(3)房间的平面构成应满足合理布置结构、施工便的要求。(4)室空间及各构件细部,应考虑人们的使用和审美要求。 2、房间开间和进深尺寸应考虑哪些因素? (1)、满足家具布置和人体活动空间的要求;(2)、满足视听要求;3)、良好的天然采光;(4 )经济合理的结构布置;(5)符合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的要求。3、交通联系部分包括哪些容?主要有哪些设计要求?水平交通空间——走道;垂直交通空间(楼梯、坡道、电梯、自动扶梯);交通枢纽空间(门厅、过厅)等。 第四章 1 、确定建筑物的层数应考虑哪些因素?P7 2 主要有房屋使用要求,建筑结构和施工材料要求,基地环境和城市规划要求,建筑防火要求等 2 、什么是层高、 净高?确定层高与净高应考虑哪些因素?房间层高:是指该层楼地面到上一层楼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房间净高:是指楼地面到结构层(梁、板)底面或顶棚下表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房间净高和层高确定的依据:(1 )人体活动及家具设备的要求。(2 )视听要求。(3 )采光通风要求。(4)结构 高度及其布置式的要求。(5)设备高度。(6)建筑经济效果。(7 )室空间比例。3、建筑空间组合式有哪些?(1)重复小空间的组合;(2)大小、高低相差悬殊的空间组合置小空间;(3)错层式和跃层式空间组合;(4)台阶式空间组合

(整理)场地设计的工作要点

场地设计的两个阶段 场地设计所包括的内容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体的设计进程之中,这些内容一部分是处于开始阶段,另一部分则处于结束的阶段。在设计的时序和宏观与微观层次上,这两部分内容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分别向两个集合汇聚的倾向十分明显。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即场地设计的全部工作不仅可以,而且有必要做适当的阶段划分。 一、阶段划分 按照设计程序上的先后次序以及考虑问题在广度和精度侧重点上的不同,我们将场地设计的全部工作划分成为场地布局和场地详细设计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分别处于建筑设计整体进程的首尾两端,具有不同的重要性。场地布局是场地设计的第一阶段工作,主要包括用地的基本划分,建筑物、交通系统、绿化系统以及其他特殊内容的基本布局安排,在有些情况下也包括前期的用地分析选择和项目内容的详细配置。场地详细设计是场地设计的第二阶段工作,主要包括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交通系统的详细设计,绿化种植、景园设施及小品等的详细设计,以及工程管线系统的综合布置和场地竖向的详细设计等。简而言之,即是场地中除建筑物单体之外的所有内容的详细设计,而且还包括建筑物在场地中的平面与竖向上的工程定位。这一阶段是场地设计的第二部分工作内容。 二、划分意义 场地设计包容复杂问题多种多样,可以说是巨细兼备,常常呈现出千头万绪的状态,使人感到难以理清关系。因此在设计中将所有问题都一并考虑,一并解决是难以做到的。如果不分主次条理,往往会造成顾此失彼的混乱局面,大量的精力都被消耗在不断的无意义的反复过程之中,致使设计难以顺利地进行。而且又会造成某些方面的问题被轻视甚至遗忘,最终不能被彻底完善地解决,这使设计的最终结果也往往会存在缺陷。所以设计应遵循一定的步骤,有层次、有计划地逐步进行,先整体后局部,先主要后次要,这样工作才能有效地展开。在此过程中虽然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反复和调整的情况,但这只会是局部的和可以控制的,不会造成全盘的推倒重来。按照这样的步骤有层次地展开设计,也能使设计进行得更深人更全面.最终的设计成果也能够比较完善,这也就是进行阶段划分的意义所在。 场地布局是对场地进行基本的组织和大体的安排。场地布局要确定场地的基本形态,建立起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这一阶段是场地设计的起始阶段,也是整个建筑设计的起始阶段,它决定着整个设计的理念决定着设计的方向和目标,它的成功与否关系到整个设计的成败。一般而言,最终能否有一个适合的设计,在很大的程度上依赖于这一阶段设计工作的质量。如果一开始选错了方向,那么发展下去也不会产生良好的结果。因此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要抓住基本的和关键的问题.控制大的关系,把握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大方向,为下一步的详细设计提供一个良好的基本框架。这时的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宏观性,应是粗线条的,而不能过多地深入细部问题被细节拖住思路。也就是说,布局阶段所负担的是宏观控制上的任务,不能把不是同一层次上的问题—并考虑。相对来说,在这一阶段更强调考虑问题的广度。 场地详细设计主要是落实各项场地内容的具体设计要求,使它们能够得以成立,完成各自在场地中所担负的任务。详细设计阶段是设计的发展和完善阶段。相对于场地布局而言,详细设计的内容从具体的功能组织到形式细节的推敲,都是具体的、复杂的,甚至是琐碎的。但这些工作也同样不可缺少,任何设计构想必须要落到实处才能检验其成败,显现其价值,详细设计所作的即是“落实”的工作。详细设计所担负的任务是对设计的发展、完善和丰富,详细设计阶段工作进行的好坏,关系到设计的现实可行性和

(完整版)场地设计概述

:孙佳妹 1 场地设计概述 1.1 什么是场地 词目:场地 拼音:chǎng dì 英文:place; space; site; lot 基本解释: 供活动、施工、试验等使用的地方。 如:野餐的场地、在城市中扫雪机存放场地 详细解释: 指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其范围相当于厂区,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小于1.0平方千米的平面面积。 是从自然当中由一定边界所划定的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 场地:外部的、虚的、负的、发散的······ 建筑:内部的、实的、正的、集中的······ 1.2 场地的范围 场地设计的范围广义来讲可以包括一个国家、地区、城市; 狭义来讲指的是指含有单一建筑物或者是小规模群体建筑物的项目。 建筑设计中的场地范围通常指的是狭义的场地范围,也就是界定在单体或小规模群体建筑项目之内。 1.3 什么是场地设计 场地设计的定义 一般来说,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的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 场地设计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的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与其他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发挥效用,并使基地的利用能够达到最佳状态,以充分发挥用地效益,节约土地,减少浪费。 场地的构成要素 场地的构成要素包括: ·建筑物:建筑物、构筑物是工程项目的最主要的内容,一般来说是场地的核心要素,对场地起着控制作用,其设计的变化会改变场地的使用与其他内容的布置。 ·交通系统:交通设施指由道路、停车场和广场组成的交通系统,可分为人流交通、车流交通、物流交通。主要解决建设场地内各建筑物之间及场地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是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室外活动设施:室外活动设施是适应人们室外活动的需要,供休憩、娱乐交往的场所;是建筑室内活动的延续及扩展。对于教育和体育建筑来说,室外活动设施又是项目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景观绿化:绿化与环境景观设施对场地的生态环境、绿化环境起着重要作用,给场地增加

建筑场地设计的构成要素

建筑场地设计的构成要素涵盖了多个方面,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要素: 1. 场地特征:这包括场地的地形、土质、植被以及气候条件等。场地特征对建筑物的定位和设计具有重要影响,例如,地形的高低决定了建筑物的层次和景观配置,气候条件则决定了建筑物的能耗和通风需求等。 2. 空间规划:空间规划是将不同功能区域有机地组织在场地中的过程。这包括确定建筑物的布局、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室外空间的配置。好的空间规划能够提供舒适、流畅的使用体验,并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需求。 3. 设计准则和法规:在场地设计中,需考虑到适用的设计准则和法规,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安全、环保等相关方面的要求。这些准则和法规对建筑物的高度、容积率、停车位需求、消防通道等方面有具体要求,设计时需遵守相关规定。 4. 道路和交通:场地设计需要考虑到周边道路和交通情况。合理的道路设计可以确保交通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包括车辆和行人的流线、停车位的设置以及交通设施的配置等。 5. 绿化和景观:绿化和景观是场地设计中重要的要素之一。良好的景观设计可以提升场地的品质和形象,为使用者创造宜人的环境。绿化设计方面,可以考虑植被的选择、种植方式、景观照明等。 6. 可持续性考虑: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可持续性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在场地设计中,可以考虑能源利用、雨水收集、废物管理和可再生材料使用等方面的策略,以减少建筑物的环境影响。 7. 历史和文化因素:某些场地可能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因此在场地设计中需要考虑保护和继承这些特征。可以通过保留历史建筑、设计文化纪念物或集成当地文化元素等方式,使场地设计具有独特的特色和意义。 以上是场地设计的构成要素的简要介绍,综合考虑这些要素可以促使设计师创造出与场地最匹配的建筑物和环境。请注意,具体的场地设计要素会根据项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场地设计重点

; 1场地:在狭义上场地指建筑之外的广场、停车场、室外活动场、室外展览场之类的内容。 广义上,场地可指基地中所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2构成要素:1建筑物 2交通系统 3室外活动设施 4绿化景观设施 5工程系统 3场地设计概念:是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平面设计,是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地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 4场地设计的内容:1现状分析 2场地布局 3交通组织 4竖向布置 5管线综合6环境设计与保护7技术经济分析 5营造活动问题:营造活动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获得可满足使用要求的建造物,在本质上则是要将一块对人没有意义的土地变得具有意义。 6两种场地设计思想的差异:东方思想在场地处理中的具体表现是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谦让。西方思想体现在场地设计中是人工建造对自然的超越 基地条件认识上的不同:中国建筑传统历来重视与环境的关系,场地处理上善于结合、利用基地的现有条件。西方建筑传统在对待基地问题上,更强调对基地的改造,更多地表现出将人为的秩序施加到基地上的倾向。 ~ 场地要素认识上的不同:中国传统建筑重视场地中建筑物之外的部分,重视场地中各组成要素的平衡与协调关系,而不是单独调建筑物。在西方的传统建筑中,相对于场地中的其他要素,建筑物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虚”、“实”自立,以“实”为主。 7场地设计三个主要特点:1高度综合性的工作 2技术与艺术的双重性 3理性的成分和感性的成分 8场地设计工作的目的:1达到场地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正确组织 1) 整体的空间关系2)整体的功能组织3) 整体的风格特色 2使场地中的各项内容与基地形成良好的关系,提高基地利用的科学性,充分发挥用地的效益。 1)整体考虑建筑环境2)合理布置流线3)使用者引导 9场地设计工作的特点:1综合性2政策性 3地方性4预见性与阶段性5全局性6技术性与艺术性 10场地设计的基本原则:1.珍惜土地、保护耕地2.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3.满足功能要求、技术经济合理4. 注意与环境保护、考虑可持续发展 &

建筑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

建筑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 在建筑设计中,构成要素是非常重要的,它们决定了建筑物的形状、结构和功能。构成要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空间形体、材料和构造。下面,我们来分步骤阐述这三个基本构成要素。 一、空间形体 空间形体是建筑物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它体现了建筑物的形状、大小和布局。空间形体主要包括建筑物的平面形状、立面形状和空间布局,这些要素共同决定了建筑物的外观和内部空间的大小和形状。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和使用要求,然后选择适当的空间形体。例如,住宅建筑需要考虑居住舒适度和隐私,商业建筑需要考虑商业功能和客流量,公共建筑需要考虑人流量和场地安全等因素。 二、材料 材料是构成建筑物的基础,它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质量、结构和外观。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功能、环境和造价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材料,以保证建筑物的质量和寿命。 常见的建筑材料有混凝土、钢筋、石材、砖块、木材、玻璃等。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耐久性,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要求进行选择。例如,高层建筑需要使用高强度的材料和防火材料,家庭建筑需要使用防水、防腐材料和隔热材料等。 三、构造 构造是建筑物的另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它决定了建筑物的支撑系统和稳定性。构造主要包括建筑物的结构系统、建筑物的支撑系统、建筑物的隔断系统等。 建筑的结构系统包括框架结构、梁柱结构、拱结构、索结构等,设计师需要根据建筑物的要求和外部环境的要求进行选择。建筑物的支撑系统包括承重墙、抗震支撑等,它们直接决定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建筑物的隔断系统包括内墙、隔断等,它们决定了内部空

间的分隔和私密性。 综上所述,建筑的三个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空间形体、材料和构造。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些要素,以便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建筑物。不同的建筑物具有不同的要求,设计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场地设计

1.场地:指基地中所包含的全部内容组成的整体。 2.场地的构成要素:建筑物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工程系统 3.场地设计: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 4.场地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的各要素,尤其是建筑物和其他要素之间能形成一个右击的整体,以发挥效用,并使基地的利用能够达到最佳状态,充分发挥用地效益,节约工地,减少浪费。 5.场地设计的工作可划分为:场地布局和场地详细设计两个阶段。 场地布局主要包括用地的基本划分,建筑物,交通系统,绿化系统以及其他特殊内容的基本布局安排;场地详细设计主要包括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交通系统的详细设计,绿化种植,景园设施和小品等内容的详细设计,以及工程管线系统的综合布置和场地竖向的详细设计等。 6.城市规划的要求:用地性质的控制,用地范围的控制,用地强度的控制,建筑范围的控制。 7.规划中对基地使用强度的控制是通过容积率,建筑覆盖率,绿化覆盖率等指标实现的。 道路红线:指城市道路或公用设施用地与建筑用地之间的用地分界线。 建筑红线:指建筑用地相互之间的用地分界线。 容积率: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建筑覆盖率: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占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也称建筑密度。绿化覆盖率:指基地内所有植物占地面积的总和占基地用地面积的百分比,一般不包括屋顶绿化。 8.建筑范围控制线所标定的是基地中允许建造建筑物的区域。建筑范围控制线一般要求从红线后退一定的距离(建筑红线后退距离)。 9.相关规范:建筑布局和间距应该综合考虑防火,日照,防噪,卫生等方面。 建筑物间的距离应满足防火要求。有日照要求的建筑物,应符合当地规划部门规定的日照间距。建筑布局应有利于在夏季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并防止冬季寒冷地区和多沙尘暴地区风害的侵袭。根据噪声源的位置,方向和程度,应在建筑物功能分区,道路布置,建筑朝向,距离及地形,绿化和建筑物的屏障作用等方面,采取综合措施,以防止和减少环境噪声。10.交通组织场地内道路布置: 基地内应设通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通路应能通达建筑物的各个安全出口及建筑物周围应留有空地。通路的间距不应大于160m。长度超过35m的尽端车行路应设回车场。 基地内车流量较大时,应另设人行道。基地内车行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口时建筑物的外墙的距离不应小于3m。 11.对车流量较大的场地出入口设置 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距离,且道路红线交点起不应小于70m。 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包括引道,引桥和地铁出入口),最边缘线不应小于15m。距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0m。 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等建筑物的出入口不应小于20m。 12.对人员密集场地的交通组织(电影院剧场文化娱乐组织) 基地应至少一面直接临接城市道路,该城市道路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保证人员疏散时不影响城市正常交通。 基地沿城市道路的长度应按建筑规模或疏散人数确定,并至少不小于基地周长的1/6 基地应至少有两个以上不同方向通向城市道路的出口。 基地或建筑物的主要出入口应避免直对城市主干道的交叉口。 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前应有供人员集散用的空地,其面积和长宽尺寸应根据使用性质和人数确定。绿化面积和停车场面积。

场地设计

场地设计(总图) 一、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 1.场地的概念 狭义:室外场地 广义:基地中所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 2.构成要素: 建筑物、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工程系统 3.场地设计的两个阶段 (1)场地布局――-用地的基本划分、建筑物、交通系统、绿化系统其他特殊 内容的基本布局安排。 (2)场地详细设计―――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交通系统的详细设计, 绿化种植、景园设施及小品等的详细设计, 工程管线系统的综合布置 场地竖向的详细设计 二、场地设计的制约因素 1.场地设计的前提条件: (1)城市规划的要求: 对用地性质的控制 对用地范围的控制―――道路红线、用地红线、蓝线、绿线 对用地强度的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 对建筑范围的控制―――后退红线的距离 (2)相关规范的要求: 通则、高规、低规 对建筑布置的规定―――消防、日照 对交通组织的规定――― 2.场地设计的直接依据: (1)项目的内容―――内部的、外部的 内部、外部内容决定外部场地的连带内容组成,并对它们在场地中的存在形式构成影响。 如:集散人流的大小决定集散广场的规模 景园绿化的设置与内部赏景空间相对应 停车场的大小与内部功能、规模相应 货物装卸场的设置由内部功能决定 (2)项目的性质―――类型属性、个体特征 项目的类型属性是场地设计确定其基本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根本依据。 如:文化类―――注重品味 办公类―――较正式 纪念类―――庄重感、严肃性、精神层面的要求

商业类―――新奇性、注重商业效果 个体特征属于微观表现,形成同类型之间的性格差异(3)项目的使用者――-人群构成、行为要求 3.场地设计的客观基础:(制约因素即是限制也是启发) (1)地形、地貌 (2)地质、水文、气候 (3)基地内部的建筑条件 自然条件 已有建筑物、道路、硬地等―――拆除?保留?再利用?(4)基地周围的建设状况 外围道路交通条件 邻近场地的建设状况 所处城市环境整体的结构&形态 附近具有的特殊城市元素 三、场地布局阶段的工作要点 场地布局要解决两个问题:组成元素各自形态的确定 元素之间组织关系的确定 1.场地分区: (1)最大效用地利用基地: 集中的方式―――用地比较有限的情况 均衡的方式―――用地比较宽松的情况

场地设计期末总结

场地:指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如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等绿化及环境景观设施和工程系统等。 场地的构成要素: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绿化与环境景观设施;工程系统。 场地设计:是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平面设计,是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地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 场设目的:提高基地利用的科学性,使场地中的各要素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创造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场设内容(构成要素):现状分析、场地布局、交通组织、竖向布置、管线综合、环境设计与保护、技术经济分析 等高距: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间的高差 等高线间距: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坐标系统:规定南北方向为X轴,东西方向为Y轴 高程系统:绝对高程:地面上一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或标高。相对高程:采用任意假定水准面为基准面,确定地面点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大地水准面:我国目前确定的大地水准面采用的是“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风向频率:风向在一个地区里,不是永久不变的,在一定时间内累计各风向所发生的次数,占同期观测总次数的百分比,称为风向频率。 该风向出现的次数 风向频率=————————— X 100% 风向的总观测次数 风向频率玫瑰图的画法:在风向方位图中,按照一定的比例关系,在各方位放射线上自原点向外分别量取一线段,表示该方向风向频率的大小,用直线连接各方位线的端点,形成闭合折线图形,即为风向频率玫瑰图。 太阳高度角:直射阳光和水平面的夹角。其值正午时最大,日出日落时为零。 太阳方位角:直射阳光水平投影和正南方位的夹角。方位角以正南方向为零,由南向东向北为负,由南向西向北为正,如太阳在正东方,方位角为-90°,在正西方时方位角为90°。 震级: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根据地震时释放的弹性波能量大小来确定震级,我国一般采用里氏震级。 烈度:地震时一定点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地震烈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震级与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含义并不一样。同一个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因地而异,不同的地方,烈度值不一样。 微气候:由细小下垫面(指直接与大气下表面接触的地表面)构造特征所决定的发生在地表1.5M-2M大气层中的气候特点与气候变化。 城市热岛效应在场地设计中的应对措施: 1借助绿色空间调节城市小气候。在城市范围内提供绿地网 2利用以风为基础的合适策略将高密度建筑区域的热量和污染物质带走 3利用数字模拟改善城市小气候 场地的建设条件包括:1、区域环境条件2、周围环境条件3、内部建设现状条件4、市政设施条件 坡度公式: i=Δh/ ΔL i——A点和B点的坡度值;Δh——A点和B点的垂直高差数值;ΔL——A点和B点的水平距离数值 建筑控制线(建筑红线):建筑物基底退后用地红线、道路红线、绿线、兰线、紫线、黄线一定距离后的建筑基底位置不能超过的界限,退让距离及各类控制线管理规定应按当地规划部门的规定执行。 用地红线:规划主管部门批准的各类工程项目的用地界限; 道路红线: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各类城市道路路幅(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界限;绿线: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 蓝线:~部门确定的江、河、湖、水库、水渠、湿地等地表水体保护的控制的界限;紫线:国家和各级政府确定的历史建筑、历史文物保护范围界限; 黄线:规划主管部门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基础设施的用地界限。 建筑高度控制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下列突出物不计人建筑高度内: 1局部突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2突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花架、通信设施等;3空调冷却塔等设备。 建筑密度=建筑基底总面积/场地总用地面积% 容积率=总建筑面积/场地总用地面积%(在一定范围内,建筑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值。容积率中的总建筑面积通常不包括±0.00以下地下建筑面积) 绿地率=场地内绿化用地总面积/场地用地面积% 绿地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即道路红线内的绿地),其中包括满足当地植树绿化覆土要求、方便居民出入的地下或半地下建筑的屋顶绿地,不应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绿化覆盖率=植物的垂直投影面积/用地总面积% 绿化覆盖率指植物冠幅的投影面积占城市用地的百分比,是描述城市下垫面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绿地率指用于绿化种植的土地面积(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用地的百分比,是描述城市用地构成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绿化覆盖率高于绿地率并保持一定的差值。幼儿园场地设计:(问答题,简单分析某场地设计实例要做到哪些) (1)幼儿园的主要居室,在冬至日这天获得满窗有效日照≥3h。 (2)幼儿园中游戏场地日照应充足。幼儿园每班专用游戏场地的面积应≥60平方米。室外共用游戏场地面积宜≥ [180+20*(幼儿园班数一1)]。室外共用游戏场地应考虑设置游戏器具、30m跑道、沙坑、洗手池和贮水深度≤0.3 m的戏水池等。 (3)幼儿园宜有集中绿化用地面积,并严禁种植有毒、带刺的植物。基地边界、游戏场地、绿化等用的围护、遮拦设施应安全、美观、通透。 (4)幼儿园宜在供应区内设置杂物院,并单独设置对外出入口。 (5)音体活动室的位置宜临近生活用房,不应和服务、供应用房混设在一起。单独设置时,宜用连廊与主体建筑连通。 场地分析(问答题) 1场地总体布局的任务:场地总体布局是在明确设计任务、完成设计调研等前期准备工作后,在进行场地设计条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场地建设与使用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间题,对场地进行综合布局安排,合理确定各项组成内容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各自的基本形态,并做出具体的平面布置,从而决定了场地的整体宏观形态。 2场地总体布局的主要内容:(1)分析工程项目的性质、特点和内容要求,明确场地的各项使用功能。(2)分析场地本身及四周的设计条件,研究环境制约条件及可利用因素。(3)研究确定场地组成内容之间的基本关系,进行场地分区。(4)分析各项组成内容的布置要求,确定其基本形态及组织关系,进行建筑布局、交通组织和绿化配置。 3场地总体布局的基本要求:使用的合理性;技术的安全性;建设的经济性;环境的整体性 4场地分区的基本思路:一、是从内容组织的要求出发,进行功能分区和组织。二、是从基地利用的角度出发,进行用地划分,作为不同内容布置的用地。 在确定分区方式时,两条思路是交织在一起的,两方面问题都要考虑。内容的功能特性是确定分区的内在依据。用地的划分是分区状态在用地上的具体落实。 建筑间距(作图题):两幢相对的建筑物外墙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日照间距:前后两列建筑物之间为保证后排建筑物在规定时日获得必需日照量而保持一定的距离称为日照间距。 日照间距系数: L=D/H L——日照间距系数;D——日照间距;H——遮挡计算高度(遮挡的遮挡部分高程b 和被遮挡住宅首层地面0.9米高外墙处之高程a的差值) 一般以D/H0(D为日照间距,H0为前幢建筑檐口至地面高度)确定为当地的日照间距系数。 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 【9层及9层以下的居住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居住建筑);建筑高度小于等 【十层及十层以上的居住建筑(包括首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高度超过 居住区布置形式:(1)行列式,(2)周边式,(3)点群式,(4)混合式。 外部空间的认识(了解):1、建筑对外部空间的限定;2、外部空间的视觉分析 空间的尺度:垂直界面——在处理外部空间时,要考虑建筑的高度(H)与所围合空间的间距(D)之间的比例关系。D/H=1,2,3为最广泛应用的数值。 视野:当处于45度仰角时,是观赏任何建筑物细部的最佳位置,相当于视点距建筑物距离与建筑物高度相等;处于27度仰角时,视点距建筑物有其高度的2倍距离,这时,既能观察对象的整体,又能感觉到它的细部效果。 城市意象的五个要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 流线体系的基本结构(出入口交通组织):1.尽端式流线结构;2.通过式流线结构 基地机动车出人口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与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叉点量起不应小于70m; 2 与人行横道线、人行过街天桥、人行地道(包括引道、引桥)的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m; 3 距地铁出人口、公共交通站台边缘不应小于15m; 4 距公园、学校、儿童及残疾人使用建筑的出人口不应小于20m; 5 当基地道路坡度大于8%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连接; 建筑基地道路宽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单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路不应小于7m; 2 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50m; 基地内通路要求规定: 1基地内应设通路与城市道路相连接,其连接处的车行路面应设限速设施,通路应能通达建筑物的各个安全出口及建筑物周围应留的空地。基地内车流量较大时应另设人行通路。通路的间距(道路中心线)宜≤160m.沿街建筑应设连通街道和内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宜≤80m。车行通路宽度应≥4m,双车通路应≥ 7m。人行通路应≥ 1.50m。 2长度超过35m的尽端式车行路应设回车场。供消防车使用的回车场应≥ 15m x 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应≥ 18m x 18m 3基地内车行通路边缘至相邻有出入口的建筑物的外墙间的距离应≥ 3m,距托幼、小学校建筑应≥ 5m。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6.0.9 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0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宜大于3% 。 6.0.10 环形消防车道至少应有两处与其它车道连通。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置回车道

公共空间设计要素

公共空间设计要素 一、规划布局 公共空间的规划布局是设计的起点,它涉及到空间的整体结构和功能的划分。规划布局要考虑到人流量、功能需求、环境要求等因素,以实现空间的最佳利用。在规划布局中,可以采用分区、分层、分线、分块等手段,使空间结构更加合理、通畅。 二、人性化设计 人性化设计是公共空间设计的核心要素之一,它关注用户的体验和需求。在公共空间中,人们希望能够感受到舒适、便捷和安全。因此,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人们的行为习惯、视觉需求、交流需求等方面,为用户提供舒适的环境和便利的服务。 三、绿化环境 绿化环境是公共空间设计中的重要要素,它可以提升空间的美观度和舒适度。通过植物的选择和布置,可以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净化空气等,为人们提供更好的休憩和活动环境。此外,绿化环境还可以增加空间的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四、灯光设计 灯光设计是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营造氛围、突出

重点和提升空间品质。通过合理的灯光布置,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光影效果,使空间更具层次感和变化性。在公共空间中,灯光设计还要考虑到照明效果和能源节约的平衡,以实现最佳的使用效果。 五、艺术装饰 艺术装饰是公共空间设计的点睛之笔,它可以为空间增添美感和文化内涵。通过艺术品、雕塑、壁画等装饰元素的运用,可以为公共空间注入艺术气息,提升空间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品位。艺术装饰还可以体现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视觉体验。 六、辅助设施 辅助设施是公共空间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人们的活动和服务提供了必要的支持。辅助设施包括座椅、垃圾箱、自行车停车架、公共厕所等,它们的布置和设计要考虑到人们的需求和使用习惯。合理的辅助设施可以提高空间的便捷性和舒适度,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七、交通流线 交通流线是公共空间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要素之一,它关系到人们的出行和活动。在公共空间中,交通流线的设计要合理、通畅,使人们能够方便地到达目的地。交通流线的设计还要考虑到无障碍通行的要求,为身体不便的人群提供便利。

场地设计原理复习资料

场地设计原理 知识点一 1.场地的构成要素包括建筑物、绿化景园设施、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工程系统 2.当建筑物的沿街部分长度超过150米或总长度超过220米时,均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和净宽不应小于4 米。 4.影响建筑布局的主要因素:日照、通风、景观。 5.省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区域: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林(草)地区、大型湖泊、水源保护区、分滞洪地区,以及其它生态敏感区。 6.高层建筑的布局应防止形成高压风带和风口。 7.车辆停车与发车方式包括:前进式停车、后退式发车,后退式停车、前进式发车,前进式停车、前进式发车。 8.交通设施是指由道路、停车场和广场组成的交通系统,主要解决建设场地内各建筑物之间及场地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是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9.对用地范围的控制多是由建筑红线和道路红线来控制的。 10.对于车流量较大的场地出入口位置,距大中城市主干道交叉口的距离,自道路红线交点量起,不应小于70米,距非道路交叉口的过街人行道最边缘线不应小于5米。 11.市域内必须控制开发的地域:风景名胜区,湿地、水源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基本农田保护区,地下矿产资源分布地区。 12.车辆停放的方式包括平行式、垂直式、斜放式。 13.建筑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建筑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值。计算公式:建筑容积率=建筑总面积/规划用地面积(%)。 14.少于5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可设一个出入口,其宽度宜采用双车道。 15.民用建筑之间最小的防火间距:地多层之间:6米;高层与低多层:9米;高层之间:13米。 16. 50~300个停车位的停车场,应设两个出入口 17.道路红线:规划的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边界线。 18.绿地率: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例。各类绿地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 19.城市黄线:对城市发展全局有影响的,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必须控制的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 20.局地风: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影响而形成的空间和时间尺度都比较小的所谓地方性风,主要有海陆风、山谷风、过山气流、城市热岛环流等。 21.道路交叉口的视距:是指在交叉口处驾车人能看到相交道路上的来车的距离。回车视距不应小于20米,在视距范围内,不应有遮挡视线的障碍物。 22.室外活动设施:是适应人们室外活动的需要,供休憩、娱乐交往的场所;式建筑室外活动的延续及扩展,对于教育和体育建筑来说,室外活动设施是项目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23.风玫瑰图:在极坐标底图上点绘出的一个地区在某一时间段内风向、风速的一种气候统计图。风玫瑰图包含风向频率玫瑰图和平均风速玫瑰图。 24.交通设施:停车场和广场组成的交通系统,可分为人流交通、车流交通、物流交通。主要解决建设场地内各建筑物之间及场地与城市之间的联系,是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25.建筑容积率:又称建筑面积毛密度,在一定范围内。建筑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值。 26.坡度:地表单元陡缓的程度,通常把坡面的垂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或叫做

场地的构成要素

场地的构成要素 场地的构成要素是指组成一个场地的各种元素和部分,这些元素和部 分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场地。不同类型的场地有着不同 的构成要素,但一般来说,一个场地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场地基础设施 场地基础设施是指建筑物、道路、桥梁、隧道、围墙、护栏等各种设施。这些设施是场地建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为场地提供了必要的 支撑和保障。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设计,以 确保基础设施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2. 场地装饰 场地装饰是指对建筑物、景观等进行美化处理。这包括了花园、雕塑、水池、喷泉等各种装饰元素。通过合理布置和设计,可以使场地更加 美观、舒适,并且增加人们在此停留的欲望。 3. 场地照明 场地照明是指对整个场所进行照明处理。在夜晚或光线不足时,照明

系统可以为人们提供必要的照明,保证场地的安全和舒适性。同时, 照明系统也可以为场地增加美感和艺术感。 4. 场地设备 场地设备是指各种针对特定功能而设置的设备。例如,运动场地需要 设置运动器材、裁判台、计时器等;演出场地需要设置音响设备、灯 光设备、舞台等。这些设备不仅可以提高场地的使用效率,还可以为 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5. 场地环境 场地环境是指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气候、水质、空气质量等因素;社会环境包括人口密度、交通情况、治安状况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场地的使用效果和用户体验。 6. 场地管理 场地管理是指对整个场所进行管理和维护。这包括了保洁、维修、安 全检查等工作。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维护,才能保证场地始终处于 良好状态,并且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 总之,一个完整的场地应该包括基础设施、装饰、照明、设备、环境

2023一级注册建筑师《场地设计》要点总结

2023一级注册建筑师《场地设计》要点总结 2023一级注册建筑师《场地设计》要点总结 导读:时间对每个人是公正的。我们应抓紧时间,努力把握住每一个今日,在今日尽量多做实事,使今日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以下是百分网我整理的2023一级注册建筑师《场地设计》要点总结,欢迎来学习! 城市广场 一、城市广场的构成 城市广场有肯定的功能或主题,围绕该主题设置的标志物、建筑、公共活动场地是构成城市广场的三要素。 二、城市广场的分类 城市广场按其性质、用途及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分为5类:公共活动广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纪念性广场、商业广场。 ㈠公共活动广场 公共活动广场主要供居民文化休息活动。有集会功能时,应按集会的人数计算需用场地,并对大量人流快速集散的交通组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各类车辆停放场地进行合理布置和设计。 ㈡集散广场 集散广场应依据高峰时间人流和车辆的多少、公共建筑物主要出

入口的位置,结合地形,合理布置车辆与人群的进出通道、停车场地、步行活动地带等。 飞机场、港口码头、铁路车站与长途汽车站等站前广场应与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地下铁道的站点布置统一规划,组织交通,使人流、客货运车流的通路分开,行人活动区与车辆通行区分开,离站、到站的车流分开。必要时,设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 大型体育馆(场)、展览馆、博物馆、公园及大型影(剧)院门前广场应结合四周道路进出口,实行适当措施引导车辆、行人集散。 ㈢交通广场 交通广场包括桥头广场、环形交通广场等,应处理好广场与所连接道路的交通,合理确定交通组织方式和广场平面布置,削减不同流向人车的相互干扰,必要时设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 ㈣纪念性广场 纪念性广场应以纪念性建筑物为主体,结合地形布置绿化与供瞻仰、巡游活动的铺装场地。为保持环境宁静,应另辟停车场地,避开导入车流。 ㈤商业广场 商业广场应以人行活动为主,合理布置商业贸易建筑、人流活动区。广场的人流进出口应与四周公共交通站协调,合理解决人流与车流的干扰。 三、掌握广场空间形态的因素与设计要点

解析建筑场地设计中考虑的因素

解析建筑场地设计中考虑的因素

摘要:建筑设计中,场地设计占据重要位置,建筑场地设计也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设计人员应全面关注场地设计,全方位考虑建筑场地设计中的人文因素、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合理利用不同的建筑地基设计方式,加强建筑场地设计的总体效果。关键词:建筑场地设计;经济效益;总体效果; 建筑场地设计在建筑设计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设计中要依据地基,优化场地内多要素的配置,以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维护工程的综合效益。在建筑场地设计中,需要先明确需要考虑的重点要素,进而提高场地设计的效率。 1建筑场地设计概述 建筑场地设计需要设计人员科学设计建筑场地的平面布局,全方位考虑自然和人文等要素,结合场地的地理特点和植被条件等,在建筑场地设计中,全方位了解建筑的功能类型,并根据建筑的功能做好景观设计及功能分区,高度融合景观轴线及功能流线,优化场地空间。 2建筑场地设计中需考虑的因素 2.1环境因素 1)场地气候条件 建筑场地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全方位考虑太阳高度角、方位角、辐射强度等,依据技术规范的要求,确定场地的日照间距系数,从而结合拟建区域的自然环境,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温措施,依据降水特征设置排水设施,基于所在区域的积雪概况,确定建筑物载荷。 2)水文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地质结构、承载能力、构造特性等,对建筑场地设计有着的直接影响。若场地所在地的地质属于不良地质,如地面沉降、地裂缝、断层、滑坡、坍塌等特殊地质条件,则要对不良地质加以处理,或避免在该地段布置建筑物或构筑物。尤其在处理地基过程中,需结合地质条件,设计经济合理的处理方法。 水文条件是指水的存在形式、含水层厚度及其变化趋势等情况,由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受

场地设计的基本概念

(一)场地: 狭义基地内的室外场地 广义基地内一个整体的系统 基地中包含的全部内容所组成的整体、如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设施、室外活动设施等绿化及环境景观设施和工程系统等 (二)场地构成要素 1.建筑物、构筑物 2.交通设施 3.室外活动设施 4. 绿化环境景观设施 5.工程系统 (三)场地类型的划分 1.按使用特征划分为:工业建设场地和民用建筑场地 2.按地形条件划分为:平坦场地和坡地场地 (四)场地设计概念 针对基地内建设项目的总平面设计,依据建设项目的使用功能要求和规划设计条件,在基地内外的现状条件和有关法规、规范的基础上,人为地组织与安排场地中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活动。 (五)场地设计工作的目的 1、达到场地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正确组织 2、使场地中的各项内容与基地形成良好的关系,提高基地利用的科学性,充分发挥用地的效益。

(六)场地设计的内容 现状分析场地布局交通组织竖向布置管线综合环境设计与保护技术经济分析 (七)场地设计原则 珍惜土地、保护耕地 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满足功能要求、技术经济合理 注意与环境保护、考虑可持续发展 ①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②符合当地城市规划要求 ③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④技术经济合理 ⑤满足规范要求 ⑥满足交通组织要求 ⑦竖向布置合理 ⑧管线综合合理 ⑨合理进行绿化景观设计和环境保护 ⑩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八)场地设计的表达方法 等高线法标高控制法坡面法方格网法 (九)场地设计的依据 ①工程项目的依据

②有关法律、法规、规范 (十)东西不同的场地处理观念 1、基本观念 东:人工建造对自然的尊重与谦让。(天人合一背山面水负阴抱阳)西:人工建造对自然的超越 2、基地条件 东:重视与环境的关系,场地处理上善于结合、利用基地的现有条件。西:强调对基地的改造,更多地表现出将人为的秩序施加到基地上的倾向。 3、场地要素 东:重视场地中建筑物之外的部分,重视场地中各组成要素的平衡与协调关系,而不是单独调建筑物。 西:在西方的传统建筑中,相对于场地中的其他要素,建筑物受到了更多的重视。 如果说中国建筑是“虚”、“实”相生,以“虚”为主,那么西方建筑则可以说是“虚”、“实”自立,以“实”为主 (十一)场地设计工作的特点 综合性政策性地方性预见性与阶段性全局性技术性与艺 术性 (十二)场地设计的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场地布局设计 第二阶段——场地详细设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