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模式建构探索

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模式建构探索

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模式建构探索
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模式建构探索

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模式建构探索

【摘要】根据社会需求与学生的职业需求,大学应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目标定向为应用型人才。而课程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载体,应在课程责任、课程价值取向、课程结构与课程内容选择等方面作出改革,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大学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

应用型本科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过程中,基于高等教育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出现的办学形式,旨在为当前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我国高校的类型层次出发,人才培养类型可以分为理论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两种基本类型。理论型人才主要是指从事基础理论或应用基础理论研究,以及相关研究的科学工作者。应用型人才是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的,主要是指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的实际操作者。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进行社会化的操作运用,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新知识应用于实践。作为新的类型层次的大学本科应用型教育,应定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制定具体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教学模式、课程体系等。

一、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目标定位

一般而言,大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为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宽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良好的实际思维和突出的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惠州学院2012年度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立项选题指南 本课题指南为选题的大体范围,申请者可以在本选题指南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申报选题。重点资助项目主要在立项项目中择优选择。 项目立项起始时间可从本年度项目实际研究的开始时间算起。教学研究项目的研究周期通常为一年,重点项目的研究周期可适当延长;教学改革项目可以按实际见效时间设计周期,通常为两年。 教学研究项目结项至少应提交项目研究报告和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研论文(增刊除外);教学改革项目结项需要提交教学改革项目完成与绩效评价报告、在正式刊物上发表的1篇以上相关教改论文(增刊除外)。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构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强国的普遍经验。本类选题侧重于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合研究与实践,突出创新特色与推广应用,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建立一流人才培养的优越环境或基地。重点研究我校现有人才培养的特点、问题,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资源配置,提出集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层次结构、人才培养模式与培养方案等为一体的提出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参考选题方向包括: 1-1.我校现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问题及对策研究 1-2.我校人才培养社会评价研究(毕业生社会需求及适应性情况) ※1-3.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研究与实践 ※1-4.基于职业化、专业化、个性化、多样化等某个视角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1-5.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与实践 1-6.多学科渗透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1-7.中文专业写作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1-8.服装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1-9.人才创新素质培养的实践与模式研究

翻转课堂模式在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模式在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11-14T17:45:30.66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作者:尹强 [导读] 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因其较强的实用价值已成为应用型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 黑龙江工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摘要:翻转课堂是运用当前最先进的互联网为基础创建的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教学模式,已受到了广大教育教学领域的高度关注。本文简述翻转课堂的概念,分析翻转课堂在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提出应用型高校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以供参考。 关键词:翻转课堂,应用型高校,教学 翻转课堂模式教学因其较强的实用价值已成为应用型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既要求高校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学水平,也要求教学设备的更新与教学资源的共享,更需要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现高效学习的“自我赋权”。因此,翻转课堂在应用型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翻转课堂的概念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教学组织结构和教学分配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讲授知识,而是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观看视频教学资源(微课、慕课)等,让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讨论,和教师共同研究和解决课程中的疑难问题;教师主要组织学习活动和制作精美的教学视频资源,同时教学和及时答疑。2翻转课堂在应用型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2.1 设计课前课程 教师要根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需求,对微课进行提前设计和录制,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一个精简的课堂视频,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在闲暇时间也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而且教师设计的教学视频是可以循环使用的,如果有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理解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教学视频进行反复学习。待教学视频内容学习完成后,要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练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技术来建立互动交流平台,这样,学生的教学效率也会得到全面提升。 2.2 课中课堂翻转 课堂活动环节是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的关键,通过学生课前学习情况和反馈信息,必须在事前认真备课,便于答疑解惑。具体如下:(1)首先创建和谐的交流环境,以学生为中心,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看问题角度的不同,在课前自我学习过程中会存在各种疑难问题,在课堂上与教师、同学进行深入沟通,针对学生的疑问给予指导和帮助,完成知识内化。(2)对于难度较大的重点和难点,应在课堂上进行系统化的讲授和总结。(3)根据大纲和内容布置课堂操作任务,利用学生课前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要求实名制登录ERP软件,独立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独立完成业务软件操作并逐步完善和重构知识体系。(4)合作探究学习和深入学习。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辅导者、引导者,学生在ERP业务的软件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首先小组内的学生先研究解决,若无法解决,教师会及时地纠正错误认知并答疑解惑,对遇到的共性问题在班级共享。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更有利于综合判断、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2.3 课后探讨 课后探讨是整个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对课堂内容进行课后探讨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中的相关问题,教师可以在这一过程中及时发现学习中遗留的问题,并对这一问题进行及时解决。 3应用型高校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 3.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的能力 设置相应的考核激励制度,想办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改革考试方式,将以前的教学模式进行修改,策划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必要时候开发多种学习环境,例如让学生通过慕课或者微课学习视频,课堂上设置一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行思考,通过问题进行讨论。在视频资料的制作中放一些和生活相接近的故事案例,通过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一些操作课程完全可以将课堂搬到工厂去,在工厂学生边做边学理论,有时候需要理论学习,集中起来老师给讲理论,需要实践马上就可以实践。这样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有利于学生快速掌握基本技能。 3.2打造优秀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 好的教学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资源不但种类要多,而且内容要丰富,学起来应该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例如视频教学资源不能说录制了视频资源就行,那么视频资源能不能很快让热掌握,这涉及到视频的幽默感及视频的质量。学习问题的设计,有利于引导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教学资源的设计不能过于复杂,应该以小知识点为基准,进行展开,这样有利于进一步学习。防止学生造成学习疲劳,知识点完整,并时不时的有幽默动画,或者问题出现,让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学生就防止走神,注意力不集中。 视频资料的制作完全依靠学生的特点来,主要根据学生的习惯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制定,例如学生喜欢玩手机,那我们就可以在手机上做文章,将教学资源和手机联系起来。学生喜欢故事,那么我们就打造具有故事情节的内容,总之要将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兴趣分析透彻,这样教学资源学生才能喜欢,才能学得会。 3.3教师应该转变观念,放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问题 传统的教与学,以教师为主,学生的学习都是在教师的监控下进行,学生的如何教师肯定了如指掌。那么完全靠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往往很不放心,那么我们应该放心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组织好学习环节,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吧。想办法动员学生课堂讨论交流的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带着问题进课堂,带着思路进课堂。教师应该放开让学生发挥作用,教师课后的工作量很大,不再是以前写好教案就可以了,还要制作精美的视频资源,同时教师想办法提高知识的广度,降低知识的难度,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4建立良好的监督机制,制定可行的任务清单 良好的监督机制可有利于学生学习,防止学生因惰性思想而偷懒,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应该加上监督机制,如果问题回答的较好,则进

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坚持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线,依托校企合作开放性办学平台(包括研究院所),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办学实践出发,经概括、归纳、综合,形成“双主体、三段式、六步骤、六递进”的“2366”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双主体”即以学校和企业为两个实施主体。 “三段式”即将整个人才培养期划分为“以验带学”、“以训促学”和“以习强学”三个阶段,达到“练与教、做与学、导与做”的三合一。 其中,“以验带学”阶段,主要在学校进行实施,辅以新生入学后 的企业参观学习,对专业基础和公共基础课程采用验证性、应用性实验 方式,以校内专任教师为主,在实验中来熟练基本技能,掌握基础性知识,实现“练中教、教中练”合一。 “以训促学”阶段,主要在学校和合作企业双重环境进行实施,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采用实用性、综合性项目载体,以专兼教师为主,在教学模拟生产性实训中,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实现“做中学,学中教”合一。 “以习强学”阶段,主要在学校进行实施,以生产性任务为载体,以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在企业的轮岗实习、顶岗实习中,强化岗位胜任能力和职业就业能力培养,实现“做中导、导中做”合一。 “六步骤”即依据三年学制中的六个学期为实施节点,以实践教学组织实施为主线,细分为参观体验、基础训练、专项实训、综合实训、轮岗见习、顶岗实习六个步骤环节。 “六递进”即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对应“六步骤”实践操作过程, 将职业能力培养设计成由低到高的递进层次,形成集认知能力、基本技能、专项技能、综合技能、国家职业资格初级或中级技能、国家职业资格中级或高级技能于一体的目标培养体系。 专业2366”人才培养模式图见下图所示。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探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313100552.html, 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的实现路径探究作者:刘利 来源:《传播力研究》2020年第09期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中国各大高校对于思想政治课程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重视。伴随着高校改革,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的开展方式从“思政课程”开始转化为“课程思政”这种模式转化有利于新时代青年优良品德的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课程思政;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09-0-02 德行是衡量一个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因素,“德者,才之帅也”有才有德方为能者,有才无德则为匠人。德行的好坏对于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因素,学校是最为直接的人才培养基地,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不仅仅要对学生进行才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德育的教育,为国家培养真正的能者才是教育的最终目标[1]。当今中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需要大批优秀人才为国 家建设做出贡献,高品质人才的输出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教育重点,课堂作为教育形式的重点过程必须充分发挥其效用,帮助学生建设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崇高理想,引导其为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推动其成长为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好的品德的形成离不开有效的教育模式,要更有效地培养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政课程”向“课堂思政”进行有效的转化。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意义分析 很多人在刚接触“课程思政”这一内容时,很容易将其与“思政课程”相联系,会误以为二者仅仅是文字位置的调换实质内容并没有相应的改变,其实二者除了在名称上相似之外并无太多相似之处,内容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从逻辑上来讲它二者属于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2]。“思政课程”顾名思义就是学校为思想政治科目展开的专项课程,主要应用于对单科课程的教学。“课程思政”则是将思政内容融于所有学科,在所有的课程学习中都涉及思政内容,保证学生能全方位接受到政治教育,全面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将思政内容融于教学整体,利用课堂将思政教育进行到最大化,不断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从而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目的。 应用型本科高校由“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化的过程是一个必须进行的事项。首先,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高速度发展的状态,对于人才的渴求度极高,如何培养出真正对社会有益的人才已经成为现代应用型本科高校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课程思政”在不改变应用型课程内容的前提下,将德育教育真正地与教育相融合,不仅从正面向学生灌输正确的价值观,更从侧面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为学生德育的正向发展打造了一个良性的环境,该措施不仅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更有利于应用型本科高校面向现代化的积极改革,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跨越的重要

新形势下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一、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分析 (一)国有企业缺少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充分重视 许多国有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不够,没有清楚地意识到人才培养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缺少对培训回报率的合理预期。有的企业认为人才培养是一份耗时耗力的工作,觉得人才培训对于企业来说可有可无,常以工作任务重、经费不足等理由,人为缩减培训费用。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在战略和投资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不重视,忽略了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投资效益,而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单纯将人才培训作为培训机构的工作内容,没有在人才培训的工作中发挥相应的作用。 (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不强 在发达国家,尤其是大型国际化企业中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几乎都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除了具备基本的管理技能、领导能力外,还拥有较强的交际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完整的法律法规知识等,能够制定部门的工作计划。而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恰恰缺少高素质的工作人员,专业能力有待加强,不能够制定出与企业战略目标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缺少借助企业文化营造氛围的能力,缺少必要的协调沟通能力,不能够起到良好的引导和培训作用,不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缺少可执行性和连续性 在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中,企业的计划性和执行性不强,没有明确的培训规划,培训工作的开展更是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国有企业甚至为了完成上级任务而进行走过场式的培训,这种教条式的培训模式通常起不到很好的培训效果。此外,人力资源培训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许多国有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都是短期的、孤立的,而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说只有持续性的培训才能实现预期效果,从根本上提升员工的综合素养和技能。 (四)人力资源培训工作针对性不强 ⒈需求识别不到位。培训需求分析和识别与企业战略目标、绩效及职工的职业发展结合不紧密。专业部门对业务培训需求、逐级管理者对下属培训需求关注程度不够,不能及时发现下属员工培训需求,指导、督促职工进行针对性培训。职工自身培训需求不足,提升动力不明显。 ⒉培训内容策划不到位。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在岗位族群的任职资格、能力素质和职业发展方面的体系没有建立,使培训的基础依据不足,缺少针对不同岗位族群上岗标准、职业发展的模块化、标准化的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呈现分散、系统性差的特点。课程、课件没有实现标准化管理,资源没有共享。 (五)人力资源培训手段不能满足需求 企业发展加速,工作节奏加快,大规模的脱产(半脱产)培训组织难度越来越大,“工学矛盾”日益突出,企业对员工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员工自身培训需求将逐步增大,企业现有的培训渠道、设施、手段无法已无法满足培训需要。致使很多培训项目无法达到预期培训效果,不能满足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六)人力资源培训结果与企业用人结合不紧密 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工作的难点,同样也是企业面临的工作难点,目前很多企业的评估手段不能充分反映职工培训效果和实际运用程度。培训效果评估方法有待创新,目前主要采取“理论考试”、“问卷调查”、“跟踪评估”等方式进行,未能与企业员工实际工作技能的提高、业绩的改善紧密结合。培训结果没有与单位、业务的绩效挂钩;没有与职工的绩效、岗位变动挂钩;没有与培训实施单位、授课教师的绩效挂钩。由于没有考核机制的约束,员工在培训期间的学习劲头不足,有的员工参加培训的目的不够明确,只是简单的按公司安排“凑数”,学习积极性不高,在培训结束后学不到有价值的东西,这就使得国有企业的培训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不利于发挥人力资源培训的真正价值。 二、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策略 依据我国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人力资源培训模式,提升培训效果是企业当前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管理部门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善培训管理的质量。 (一)企业应该拟定科学的招聘方案 企业应该依据自身的人才需求结构制定科学化、规范化的招聘方案,在招聘中可以实行聘任制。国有企业应该从中长期的发展战略入手,招聘企业长远发展需要的人才,增加人才储备。国有企业的人才招聘可以实施多种方式,如推荐制、聘任制、社会招聘的方式都可以采用,进一步严格和规范招聘流程,这有利于后期的人才管理和培训,提升企业的人才优势。 (二)人力资源培训开发职能与员工的职业规划有机融合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企业培训的范围已经突破了传统限制,培训的性质、职能、宗旨、对象都发生了很重要的变化。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国有企业要发挥人力资源培训的潜能,要不断进行培训开发体系的职能拓展。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时,要紧紧结合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职业规划,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进步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把人力资源计划、组织战略规划与员工职业发展规划进行有效结合,并且准确反馈员工潜能的评测结果,依据结果为员工指引更加明确的发展方向,给予员工更多的发展空间。 (三)建立分层分类的员工职业化培训体系 新形势下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吴晓东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3)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管理越来越科学化、规范化,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对于国有企业来讲,人力资源管理作用的发挥与人才培养模式是密切相关的,选择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吴晓东:新形势下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134 ··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定位研究 陈小虎刘化君曲华昌 (南京工程学院)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层次定位 人才培养层次的正确定位关系到学科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及发展格局,是学科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依据。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 应用型本科院校必须以正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正确的定位为前提。特别是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专科学校升格及并转而来,刚跨入本科院校系列,更要通过科学的分析社会需求,正确估价自身的办学实力,主动适应外界环境来实现自身的正确定位,优化教学资源分配,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及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1. 要有明确的服务区域定位 应用型本科院校一般由省市或行业主办, 主要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需要,服务区域比较明确。因此,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在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方向上,更要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及时了解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向, 适时地根据区域经济的发展来设置专业, 调整专业方向, 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同时也可以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提高。 2. 要有明确的人才培养层次定位 研究表明, 培养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的科学家和培养“改造客观世界”的工程师是高等教育, 特别是理工院校并重的两个方面。然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及社会经济发展要依靠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四种人才。学术型人才的主要任务是探索和发现新原理, 研究客观规律,将客观规律转化为科学原理和学科体系。工程型人才则主要从事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转化为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技术型人才主要从事将设计方案与图纸转化为产品。技能型人才则主要依靠熟练的操作技能来具体完成产品的制作。当然,实际工作中,对这几类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有所交叉。因此,对不同类型人才的培养,所对应的学校类型也不同。对于学术型人才, 显然主要由一流大学及研究生院培养;对工程型人才, 主要由本科院校培养; 而技术员一类人才, 以前主要由中等专业学校培养, 但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层次的提高, 中专毕业生就业岗位的下移, 因此这一类人才的培养, 目前主要由高职高专学校来承担, 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显然, 我们工科院校尤其是应用型工程类院校,培养人才的重点应是工程型人才。 从这个定位出发, 应用型本科教育要紧紧抓住“工程性”这个涵义,从工程技术性的角度来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所构建的教学体系,应在注意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意学生工程技术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突出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 3. 人才培养类型及定位应适应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类型的需求 社会是一个大系统, 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因此人才要有合理的结构。我们到企业及生产第一线调研时,许多企业反映,目前的高等教育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方面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在改革中加强和完善。通过调研我们认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落后; 教育方法呆板;理论脱离实际, 缺乏社会实践。由此而造成的后果是,虽然近几年培养的本科以上毕业生在数量上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而社会急需的能胜任研究、开发、设计、策划等工作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仍然是目前非常紧缺的专门人才。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也就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的性质、特点,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按照目前现代化工业生产过程中按职责、岗位的分工,作为工程型人才,主要从事工程、设备、产品、工艺、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开发与设计工作。因此,普通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摘要:当前面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逐渐形成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价值取向等新形势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转向职业化,培养个性发展的多元化应用型创新人才。实现这个目标的策略包括在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实践教育体系和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及建设应用型师资队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需要目标更新 人才培养目标一般分为法定、部定和校定三个层面。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从专业的角度来确定,虽然也包含素质,但主要强调的是专业素质,应用型本科院校也不例外。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反映,人才培养目标还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因此,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仅强调专业素质显然难以充分表达对这类人才新的要求,已不合时宜,需要实时进行调整。 一、根据国际上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高等教育大众化以后便开始向着职业化和大众性的方向发展,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以职业为导向不仅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可是有些应用型本科院校尚未将培养目标转向职业化,仍然固守精英教育时期的培养模式,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深度,重理论轻实践。虽然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认识并确定了职业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但在其人才培养实践中并未真正体现出应用性。 (一)创新型国家的需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提出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中央在2005年初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在十七大报告里又再次作了强调。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研究型高校凭借优越的教育资源和雄厚的科研实力纷纷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己任。而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培养的人才在国家经济产业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实创新态度和创新能力是一种素质,它要求人们具有一种批判精神,时刻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摘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是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重要方面,构建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强国的普遍国际经验。本文拟从培养目标和培养过程两方面详细分析目前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点及今后发展趋势。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热点发展趋势 我国高校扩招后,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严峻挑战。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便是解决教育质量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因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已成为国内教学改革的热点。 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点 人们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知,没有统一,但从根本上讲其认识还是有一致之处的,那就是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有机统一,即它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入手,在实施过程中又是全方位、系统的改革。 (一)培养目标方面 自从1998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于2004年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培养目标方面,各高校都改变了过去精英教育阶段以单一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主的做法,而从本校、本地区实际出发,制定出了多层次、多规格、多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 1.研究型人才 目前高等教育虽然进入大众化阶段,但大众化的任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非精英高等教育机构来完成的。因此,教育部要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进入“985工程”和部分进入“211工程”的高等院校要坚持精英教育标准,培养研究型人才。许多定位于研究型的重点大学都在坚持精英教育理念,把高素质、高水平,具有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求创新等特点的各个行业的高层次研究型人才作为本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北京大学提出本科生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是为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能够在各个行业起到引领作用的顶尖专业人才。 2.高级基础型人才 基础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为迎接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挑战,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

2.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时间:2015-11-17 来源:教育部 教发[201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务局: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下简称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高校转型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必须采取有力举措破解转型发展改革中顶层设计不够、改革动力不足、体制束缚太多等突出问题。特别是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 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试点引领、示范推动,转变发展理念,增强改革动力,强化评价引导,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2.基本思路 ——坚持顶层设计、综合改革。系统总结近年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不断完善促进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推动院校设置、招生计划、拨款制度、学校治理结构、学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招生

应用型人才培养大讨论心得体会

给理论安装飞翔的翅膀 ----“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思想大讨论心得体会--- 1. 引言 当黑暗的中世纪在蔓延的时候,西方人接受并完全接受了宗教结论和经院哲学,他们匍匐在神灵与“圣人”的面前,彻底相信知识已经完全被发现和创造。在自然哲学和世界观上,有绝对正确的亚里斯多德;在医学上有神圣的格林。人们认为,一切知识都由上帝和前人准备好了,只要去学习就行了。但是,1214年一个叛逆的异教徒罗吉尔〃培根在严谨肃穆的英国出生了。就是这个人,几乎付出了一生的监禁生涯,但是,他把那黑色的、愚蠢而又专权的大幕撕开了一道裂口,让科学的光芒,那不屈的真理照了进来。罗吉尔〃培根就是那位被认为是西方实证主义的鼻祖的人[1]。 作为一种具有明确规定的哲学思潮,实证主义开始于19世纪法国哲学家孔德的“实证哲学”。但作为一种哲学传统,实证主义却根臵于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之中。根据当代波兰哲学史家科拉可夫斯基(Leszek Kolakowski)的分析,古希腊斯多亚学派的怀疑论提出的一种现象主义观点应当被看作实证主义的雏形,这种观点认为,经验能够使我们确定给定的对象是否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外表,但我们却无法由此推断对象事实上的确正如它的外表所呈现的一样,因而我们必须区分经验材料的真实内容与我们由此推断的事物自身具有的性质。中世纪晚期的罗杰尔〃培根和奥康的思想,同样表达了一种关于人类认识范围和有效性的实证主义观点,他们在与目的论神学的论战中强调了人类技术对自然的控制作用:如罗杰尔〃培根就明确指出,知识的价值只能用使用的效果加以衡量,而获得知识的唯一合理手段就是实验和几何推演;奥康以“极端唯名论”的方式提出的“奥康剃刀”清除了一切被认为是不必要的实体,严格区分了尘世的知识和宗教的信仰,认为后者是无法证明的,也是无需证明的[2]。 尤为重要的是实证主义中心论点是:事实必须是透过观察或感觉经验,去认识每个人身处的客观环境和外在事物。实证论者认为,虽然每个人接受的教育不同,但他们用来验证感觉经验的原则,并无太大差异。实证主义的

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模块化

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模块化 前言:课程体系是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按照专业知识的内在联系组合而成的知识系统。科學、合理地设计课程体系,对保证教学质量、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有着重要意义。运用模块化思想探索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我国应用型本科院校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也有利于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了解应用型人才的特征是准确制定培养目标,从而科学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应用型人才与其他类型人才相比,有三大特征:一是知识学习以实践为参照,强调学习基础的、成熟的和实用的知识;二是以能力培养为本。这里的能力,不仅包括专业技能,还包括岗位适应、就业创业、人际关系等社会实践中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三是人才培养过程注重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实践教学,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人格。课程体系的形成取决于培养目标及规格标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必须以人才的核心能力为参照。着力从三个方面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一是按照“平台+模块”思路,统一规划学校各专业的课程体系,强化基本专业素质培养;二是突出行业性和职业性,强化综合专业知识结构的养成,体现人才的复合型、实践性;三是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加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突出外向型人才培养特点。 一、应用型课程体系模块划分 基于应用型“知识+能力+人格=人才”的理念,课程模块可规划为知识、能力以及人格培养三个母模块。知识模块又可划分为基础知识模块、专业知识模块等。能力模块又可划分为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模块。人格培养模块中又可划分为人文素养和职业素养模块等等。以人才培养目标母子模块为依据,在具体的专业课程体系里继续划分子模块,明确各模块课程组成,从而构建教学体系。 二、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原则 课程体系模块式设计是以社会所需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为导向,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核心,按照学科教学内容的内在有机联系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分解和组合的过程。其原则一般如下。 (一)模块目标一致性原则 虽然各个模块相对独立,有其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子模块支撑,但每个模块都围绕着专业培养目标,是学生获得某个方面的学科知识,得到某种思维和能力的训练,从而具备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某方面的素质的保证。各个模块的目标及功能最终指向高度一致。 (二)模块内部层次性原则

高校应用型体育课程内涵解读

高校应用型体育课程内涵解读 应用型体育课程作为高校的基本课程组成部分,其具有的价值和功能毋庸置疑,但是其内涵的解读却尚有探讨的空间。本文从保障学生身体健康、传播体育文化、服务社会公众几个维度进行分析,探讨应用型体育课程的内涵,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一直以来,对于应用型体育课程的认识和理解都出于一种各自表述的状态,缺少统一的标准和主张。这种状态对于课程的发展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缺少统一的标准则导致相关的研究过于分散和重复,出现“重复的基础建设浪费情况” ,更有甚者,则是相关研究方各执一词,互不认可,以至于研究工作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从内涵的角度解读高校应用型体育课程的本质,探究其价值和意义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从某种角度分析,应用型体育课程的内涵可以通过“工具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几个层面进行分析,探究其内涵的范畴和价值。 一、工具价值的分析解读 应用型体育课程顾名思义就是突出其实践应用的特点,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功能。高校应用型体育课程的内涵,从工具价值的角度分析,无疑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就是服务大学生,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提供支持和保障。具体来讲应用型体育课程的功能价值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增强身体素质 概括起来,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包括速度、力量、耐力、反应等几个方面,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生理机能的表现,将身体状态保持在一个较为理想的水平和状态,需要应用型体育课程的支持。通常应用型体育课程强调的是实践应用的价值,学以致用。包括健身课程、长跑、武术、游泳、各种球类活动,都可以为学生的身体素质提供较好的锻炼机会和条件。 (二)塑造良好形体 应用型体育课程的作用还有在于给予学生美的体验和享受。塑造良好形体是许多学生的共同追求和目标,通过相关课程则可以实现这种目标。许多应用型课程包括瑜伽、健身、形体训练、以及饮食科学知识都可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应用型体育课程是一种非常科学而具有实效的工具,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外部支持。 (三)培养逻辑思维 思维逻辑的培养不仅仅可以通过理论知识学习来完成,同样也可以在体育课

中德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中德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比较分析 课程设置具体而鲜明地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育教学特色。本文在简要介绍德国应用科学大学近期与课程设置有关的教学改革进展基础上,通过中德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案例的比较分析,提出如下建议:中国应用型大学应调整课程结构,适度增加专业课程比例;借鉴德国“模块化”课程设置方式,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积极探索教育质量外部评价认证方式,提升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质量。 [标签]课程设置课程改革学分制应用型本科教育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比较研究 课程不仅是教学内容的载体,同时,课程设置也是教育教学活动管理与评价的重要依据,更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因此,课程设置是大学教育教学设计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它从本质上反映了大学和教师对教育教学内容(包括品格、知识、技能与能力、方法等培养)的选择与组织,具体而鲜明地体现学校的教育理念、价值取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和教育教学特色。大学的教育理想与人才培养特色主要通过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实施来实现。 一、进行中德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比较分析的背景 目前,中国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确实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表现是:各大学人才培养方案雷同,无论是“985”大学或“211”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的同一本科专业是,其课程设置的种类及其结构大同小异,仅有“量”的不同,少有“质”差异,客观上导致了高等工程教育的“同质化”倾向。社会上普遍存在重点企事业单位和高薪岗位的人才招聘优先选择重点高校毕业生这一不争的事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包括应用型大学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并没有真正形成,应用型本科教育尚没有很好地回应中国工业化进程对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多规格、多类型和多层次的需求,中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尚未具备不可替代性的特征,其教育改革与创新任重而道远。 中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要进行实质性的改革与创新,必须在遵循高等工程教育规律的前提下,首先从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优化课程设置人手,搞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顶层设计。因为教育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质量最终决定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正如产品功能与质量的差异首先是产品设计的差异,同样的设计即使在不同的厂家也不会生产出功能迥异的产品。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在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制定方面具有重视基础理论教学、突出专业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注重校企合作教育等鲜明特色,完全不同于传统大学。它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得到社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高度认可,成为推动德国现代工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深入研究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教学计划案例,进行中德课程设置比较分析,可为我们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路和经验。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朱科蓉①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具有“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特点,改革的重点是: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整合优化学科专业基础课,开发面向行业与地方的特色课程,以能力为主线构建实践课程,选修课程的模式化,将创业课程融入整个课程体系当中。 关键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指由地方政府管理,以地方财政拨款或集资作为办学资金的主要来源,生源和分配大部分来自本地区,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校;其基本定位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地方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体系具有“依托学科、面向应用”的特点。即在给予学生足够的学科基础知识,尤其是跨学科的基础知识的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要把专业应用能力作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的起点,将专业应用能力的特征指标转换成课程体系、内容,要围绕专业应用能力设置理论课与实践课,使学生既能直接就业,又不缺乏发展后劲。其中“依托学科”是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与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根本区别,“面向应用”是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与研究型本科课程体系的根本区别。课程体系改革是为了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等方面所进行的改革与建设。地方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如下: 一、公共基础课:加强与专业课之间的衔接 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要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要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公共基础课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工具方法课(包括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语文等)和通识选修课。在这些公共基础课中,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由教育部统一规定必须开设外,其它的公共基础课完全由高校自主决定。高校开设哪些公共基础课,每门公共基础课的学分、学时是多少,都应该取决于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比如生物技术专业,北京大学开设了高等数学8学分、大学物理8学分、物理实验4学分;北京联合大学开设了高等数学8学分、大学物理4学分、没有开设物理实验。两所院校在大学物理与物理实验课程开设学分与学时的差异,是源于两所院校专业培养目标的差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① 房学军,马铁成,谷秀梅,李长吾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 大连 116034) 摘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完善和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文章尝试从专业设置调整、深化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多层次设计人才培养途径等方面入手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人才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64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跃,由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同时也决定了高等教育必须走多样化发展的道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大致可分为学术研究型人才、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实用型职业技术人才,其中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层次,承担着为社会输出大量的各类具有专门知识的高级人才的任务。“如何应对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是眼下高等教育界共同面对的一个新课题,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理念回朔 我国高等教育依据人才类型和培养目标进行分类,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实用型三种类型。人才类型不同,所承担的任务也就不同,如研究型人才是以研究客观规律并将客观规律系统为科学理论培养为主要任务;应用型人才以将科学理论转化为可供生产、服务和管理一线操作应用的技术或方案为主要任务,强调学用结合、学做结合、学创结合;实用型人才主要任务是在第一线利用科学技术和操作技能直接从事生产、服务和管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达到22%,各高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大量的地方院校比精英教育阶段的生源质量明显下降,同时也是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发展的必然需求,在保证高水平的学术研究型创新人才的同时,更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实用型职业人才。如果说以培养学术研究型人才为主的国家“985工程”和国家“211工程”等百余所大学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以培养实用型职业人才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那么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的600余所本科院责无旁贷应成为我国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主产区”。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跃式发展,一直以精英式教育为主的地方院校以及刚升格的新建本科院校,应当重新定位,在名校与高职院校中寻找空间,“错位”发展,将突出办学特色、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发展作为新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 二、走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误区 当前,大学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为高等教育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很多用人单位说“大学培养的人才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而我们真正需要的人才,现在的大学里又没有”,一方面是“人才”资源浪费,一方面则是求贤若渴,大学和企业双方都处于“人才”供需的胶着状态,这个问题除了社会因素外,实际上与高校的人才培养有着直接关系,认清并走出人才培养中的误区是很重要的。误区之一:专业设置的盲从性。有的高校在招生中带有一定的盲从性,不能敏锐地感知社会需求的变化,及时地调 ①本文为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改研究项目《工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②作者简介:房学军(1970-),女,辽宁阜新人,大连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主要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应用型人才培养浅谈

应用型人才培养浅谈 ---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 摘要:本文以郑州科技学院为例,探索与实践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围绕社会需求,以提高人才质量为培养目的,构建新型课程体系,强化能力培养,走特色办学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人才是与理论型人才相比较而言的人才类型。在知识方面,要求具有一定广度和深度的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在能力方面,不仅要有较强的应用实践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学生作为学校生产出的产品,学到的知识和能力不仅能够实用而且还要有发展后劲。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高度重视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要大力加强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特别要加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等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是大学生素质养成、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如何通过实践环节的教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我院自建院伊始,便确立着力培养富于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宗旨。因此,几年来,我们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积极探索,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能力培育为重点,注重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使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了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结合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们制定了较完善的实践教学培养计划,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并进行探索和实践。 一、努力创建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的新型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与否,决定着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如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市场对各专业人才的真实要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建构一个新型的课程体系,一直是我们努力探索、积极实践的核心。我校将课程体系的基本取向定位为强化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我们借鉴国内外名校和兄弟院校课程体系的优点,优化设计学院各专业的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兼顾了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其特点在于:第一,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在课程体系设计中突出了非专业课程的比重,专业口径被拓宽,学院的整个专业结构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与此同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