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亚麻织物的无氯漂白工艺

亚麻织物的无氯漂白工艺

亚麻织物的无氯漂白工艺
亚麻织物的无氯漂白工艺

废水处理实验方案

实验方案 为满足目前纺织染整行业印染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原有的处理工艺已无法满足当前的排放要求,需要对其进行提标改建。从而达到更低的排放要求。由于当前污水处理车间占地面积有限,新建场地较少。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如下小试实验方案: 方案1:基于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根据镜检污泥结构、实际生化池泡沫等问题提出的PACT工艺,即:通过向活性污泥中投加粉末活性炭。一方面,改善污泥结构;另一方面,对生化池泡沫起到一定的吸附消泡,提高污水处理效果的方法。 控制节点:主要对活性炭的加入量以及污泥浓度等进行调控,连续运行观察试验效果及处理效率。 所需材料:活性炭 方案2:由于粉末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大,孔隙率小;吸附作用占主体;并且随着实验的进行,活性炭逐渐趋于饱和。受活性炭再生困难的影响,活性炭与活性污泥完全混合,随污泥排放逐渐流失,进而失去其可持续效果。针对此情况,提出向小试实验中投加悬浮载体,形成MBBR工艺,对污水进行强化处理。该

工艺是活性污泥法与生物膜法的结合,集活性污泥法运转灵活,生物膜法污泥浓度高、生物相丰富、可有效避免污泥膨胀等优势相结合。 控制节点与关键:启动过程填料添加过程,分次添加,每次添加以不拥堵为准,均匀分布于废水中,静置30 min;曝气,静置;添加填料(填料填充比例按照30%);运行过程按照活性污泥法,污泥浓度与活性污泥法一致。填料无须冲洗;生化池出口以滤网或筛网拦截悬浮轻质填料;主要观察试验处理效果。 所需材料:轻质悬浮载体填料(鲍尔环、多面空心球、花环填料、全新PP 悬浮生物填料等)

方案3:从污水处理的整个污水处理工艺单元来看,退浆水经过了厌氧处理,进入调节池,然后与东西进水混合,由于东西进水的成分中依然含有一些难降解的成分需要进行预处理,建议对调节池的出水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后,然后进入后续单元;小试装置基于此原理设计了以调节池作为进水的实验流程。

亚氯酸钠的生产及工艺

亚氯酸钠的生产及工艺 一、亚钠制备简介 酸钠的制备方法目前主要由两种方法目前主要两种: 1、是吸收法制备亚氯酸钠----过氧化氢法 过氧化氢法是氯酸钠用水溶解后加于二氧化氯发生器中;再将二氧化硫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通入发生器中。在硫酸的存在下,二氧化硫与氯酸钠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经稀释至防爆程度(10%)后,送入装有过氧化氢和液碱的鼓泡是吸收塔,生成亚钠。反应液经沉淀后,其清夜即为亚钠液体产品。如需制成固体产品,还应进行蒸发、结晶、干燥过程。该法的反应原理为: 该法的工艺流程框图如下图: 2、电解法 电解法是将氯酸钠溶于水,并加入硫酸,配成混合液,

加于二氧化氯发生器中。再将二氧化硫与空气的混合气(含SO2 8%--10%)通入二氧化氯发生器中进行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气体,送入电解槽的阴极室。槽的阳极室内连续通入盐水和蒸馏水进行电解。二氧化氯从阴极得到电子变成压滤酸根,氯离子在阳极放电变成氯气逸出;钠离子则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在阴极与压滤酸根结合成亚氯酸钠,再经蒸发、结晶、干燥,得到固体产品。该发的反应原理为: 该法的工艺流程框图如下图: 【质量标准】 国家专业标准ZB/TG 12015—89 (工业亚氯酸钠)如下: 我公司开发的亚氯酸钠生产工艺与其他方法比较其工艺主要有以下特点:1、氯酸钠利用率高。2、生产工艺简单工艺的可操作性强,设备投资只有目前市场的三分之一。3、制备的产品

含量较高,达到百分之88.5.南京理工大学开发的吸收法亚氯酸钠生产技术已经经过工厂化实践,该法工艺的稳定性强,操作方便,容易控制。 二、亚钠生产流程简述 亚钠生产主要分成两步,第一步是以硫酸、氯酸钠及还原剂为原料,反映生产二氧化氯。第二步是将二氧化氯吸收在碱液中经过氧化物作用生成亚钠。液态亚钠生产比较简单,只需要反应及吸收过程,而固态亚生产则要在液体亚钠生产先后增加蒸发浓缩、结晶、过滤、干燥、粉碎、包装等生产工艺及装置。 三、液体亚钠生产所需要设备及参考价格 设备价格参考表

亚麻籽油项目计划书

亚麻籽油项目 计划书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亚麻籽油项目计划书说明 亚麻又称胡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亚麻籽是亚麻的成熟种子,其主产区为加拿大、中国、印度、美国、埃塞俄比亚和俄罗斯等国家。亚麻籽富含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我国市场主要产品是亚麻籽油。 该亚麻籽油项目计划总投资8540.0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886.4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64%;流动资金1653.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9.36%。 达产年营业收入11899.00万元,总成本费用8976.72万元,税金及附加150.95万元,利润总额2922.28万元,利税总额3476.30万元,税后净利润2191.7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284.59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4.22%,投资利税率40.71%,投资回报率25.66%,全部投资回收期5.40年,提供就业职位228个。 坚持“三同时”原则,项目承办单位承办的项目,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建设项目有关消防、安全、卫生、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规范,积极做到: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确保各种有害物达标排放,尽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概述、投资背景和必要性分析、项目调研分析、项目方案分析、项目建设地研究、土建工程研究、项目工艺原则、项目环境影响情况说明、项目职业保护、项目风险评价、节能、进度方案、项目投资情况、经营效益分析、综合评价结论等。

第一章项目概述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亚麻籽油项目 亚麻又称胡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亚麻籽是亚麻的成熟种子,其主产区为加拿大、中国、印度、美国、埃塞俄比亚和俄罗斯等国家。亚麻籽富含脂肪、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我国市场主要产品是亚麻籽油。 (二)项目选址 某产业园区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25646.15平方米(折合约38.45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0.17%,建筑容积率1.2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14%,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9.10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亚麻布料知识简介

亚麻布料知识简介 亚麻是麻纺织业的重要原料,其纤维强韧、柔细,具有较好的色泽。亚麻纤维强力大,在水中不易腐烂,并有防水作用,此外还有耐摩擦、耐高温、散热快、吸尘率低、不易撕裂、不易燃烧,无静电、耐酸碱高等独特的优点,是追求绿色环保的首选纺织原料,被誉为天然纤维中的“皇后”。 在古代各种本草药典中都有记载。亚麻性温无毒、活血润燥、祛风解毒、益肝肾、养护皮肤的功效,特别是应用于皮肤治疗,疗效很好。我国纺织专家以祖国医学的传统观点认为,亚麻是植物的皮层纤维,它的功能是近似人的皮肤,有保护肌体,调节温度等天然性能。亚麻布服装比其它衣料能减少人体的出汗,吸水速度比绸缎、人造丝织品,甚至比棉布快几倍,与皮肤接触即形成毛细现象,是皮肤的延伸。亚麻的这种天然的透气性、吸湿性、清爽性和排湿性,使其成为自由呼吸的纺织品,常温下能使人体室感温度下降4—8℃,被称为“天然空调”。 亚麻纤维在纺织工业中有着重要的用途。与棉花、羊毛相比,亚麻纤维柔软性和弹性不足,但强力高,在麻类作物中强力仅次于苎麻。用特殊的纺织技术可

将亚麻纤维纺成高支纱并织成精美的织物,在爱尔兰、苏格兰、法国和比利时,用亚麻织布历史悠久,亚麻纺织技术在这些地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粗纺纤维可用于制造毛巾、席子、细绳、帆布、背包、印钞纸等。 调查显示:亚麻内衣可调整人的经脉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镇静作用;亚麻用作床上用品,消暑效果优于棉制品,人不仅易入睡,而且睡得香甜,有利于美容和健康。不仅如此,由于亚麻的纤维中空,富含氧气,使厌氧菌无法生存,抗菌性能良好,是保健面料。亚麻还因正负电荷平衡而不产生静电,无灰尘吸咐,卫生性能也为人们津津乐道。由于亚麻的诸多优点,再加上高雅的回归大自然色调,成为公认的环保产品。 亚麻系列产品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尤其在一些发达国家,亚麻产品属高档产品,是时尚与身份的象征,以其天然绿色环保的特性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我们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偏爱亚麻所带来的独特概念。 麻类纺织品作为一种原料型保健纺织品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更科学、更实事求是地开发、研究和证实麻类纺织品的保健功能,人们已做了大量

污水处理常用工艺方案

污水处理常用工艺方案 1 物理法 1、沉淀法:主要去除废水中无机颗粒及SS 2、过滤法:主要去除废水中SS与油类物质等 3、隔油:去除可浮油与分散油 4、气浮法:油水分离、有用物质的回收及相对密度接近于1(水的密度近似1)的悬浮固体 5、离心分离:微小SS的去除 6、磁力分离:去除沉淀法难以去除的SS与胶体等 2 化学法 1、混凝沉淀法:去除胶体及细微SS 2、中与法:酸碱废水的处理 3、氧化还原法:有毒物质、难生物降解物质的去除 4、化学沉淀法:重金属离子、硫离子、硫酸根离子、磷酸根、铵根等的去除

3 物理化学法 1、吸附法:少量重金属离子、难生物降解有机物、脱色除臭等 2、离子交换法:回收贵重金属,放射性废水、有机废水等 3、萃取法:难生物降解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 4、吹脱与汽提:溶解性与易挥发物质的去除。 4 生物法 1、活性污泥法:废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micro-organism)悬浮在水中的各种方法的统称。 (1)SBR法 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的简称,就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工艺流程图:

SBR技术的核心就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优点: 1)工艺简单,节省费用 2)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力大、效率高 3)运行方式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 4)防治污泥膨胀的最好工艺 5)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 (2)CASS法 CASS法就是SBR法的改进型,特点就是占地小、运行费用低、技术成熟、工艺稳定。CASS法就是在CASS反应池前部设置生物选择区,后部设置可升降的自动滗水装置。 工艺流程图:

氯酸钠的生产工艺简介

氯酸钠的生产工艺简介 氯酸钠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电解法: 化学法:化学法是以石灰为原料,将石灰制成石灰乳,然后氯化。在析出了氯化钙结晶后的氯酸钙溶液中,加入硫酸钠或碳酸钠进行复分解反应,生成氯酸钠溶液和硫酸钠产品。由于化学法生产氯酸钠有工艺流程长、设备多、占地面积大、操作环境差、生产成本高等原因,目前国内外氯酸钠生产均不采用这一方法。 电解法:电解法是以原盐或精制盐为原料,先制成饱和的粗卤水,然后加入纯碱、烧碱和氯化钡(可结合采用膜除硝技术),除去粗盐水中的钙、镁及硫酸根离子,并过滤得一级精制盐水。一级精制盐水再经离子交换处理或膜处理得到二级精制盐水,然后在二次精制盐水中加入重铬酸钠、盐酸,调节PH值后送入无隔膜的电解槽中进行电解。电解得到的氯酸钠溶液,经过脱次氯酸钠、结晶、分离、干燥得到结晶氯酸钠成品,现在所有厂家都采用的是电解法工艺生产氯酸钠,其工艺过程大体包括盐水工序、电解工序、结晶干燥工序等,现分述如下: (一)盐水工序 北美、欧洲国家氯酸钠生产所用氯化钠均为精制氯化钠,其钙镁含量极低,盐水精制工序常采用二级净化处理(采用膜过滤、离子交换处理等技术,进一步除去卤水中的杂质离子)。因精盐中杂质含量

少,故而盐水精制工序生产线短,排渣量少,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国外氯酸钠生产厂家都非常注重盐水的净化处理,因为盐水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电耗和洗槽周期(国外基本采用精制盐)。 国内氯酸钠原料采用矿盐、卤水、海水,原料杂质较多,精制生产线长。由于原料精制设备简陋,精盐水钙、镁含量高,故而造成槽电压升得快,洗槽周期短,一般在三个月洗一次,进行盐水的二次精制可使卤水含钙镁量降低,还可降低电耗、延长洗槽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二)电解工序 电解工序是生产氯酸钠的最主要工序。电解槽是氯酸钠生产的关键设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钛基涂钌金属阳极开始应用于氯碱电解槽。经过近几十年来的发展该项技术已成为相对完善的技术。值得一提的是某一公司开发了一个反应器带成百个电解槽的装置(温州泰佛龙实业有限公司开发TY型)。该技术巧妙地解决了电化学腐蚀问题,使装置结构和操作简化,电流效率又高。国外主要公司有瑞典的EKA,加拿大的ERCO和CANEXUS、芬兰的KEMRA是全球最大的4家氯酸钠生产和销售公司,4家产量占全球的75%,单线生产能力一般在5万吨/年以上,电流密度一般2500~3000A /m2,电流效率在94%-95%。 国内大多公司采用一个反应器带三至五个电解槽的汽提外循环

冷榨亚麻籽油的五种正确吃法

冷榨亚麻籽油的五种正确吃法 亚麻籽油是由亚麻籽经过压榨制取的油类,亚麻籽在中国属于传统的油料作物。亚麻籽油含有丰富的a-亚麻酸,是补充亚麻酸的好方法。 亚麻籽油的压榨法又分为“冷压榨法”和“热压榨法“ 1.热榨法:是指将油作物经过高温火炒或蒸炒后,在经过物理压榨而成的油脂,是比较传统的压榨工艺,出油率较高。 2.冷榨法:引香园亚麻籽油在低温条件下,用物理机械巨大的压力榨取的植物油,所以称之为冷榨法,没有经过传统的高温炒或者蒸的过程,所以油脂仍分布在未变形的蛋白质细胞中,含有非常丰富的亚麻籽固有的成分(亚麻酸等多种营养成分),更受大家的欢迎。 引香园亚麻籽油纯冷榨更新鲜营养 (一)冷榨法 冷榨油的制取工艺 亚麻籽的采收、筛选→亚麻籽→清理杂质→脱壳→破碎→低温压榨→压榨亚麻籽毛油→粗过滤→精过滤→低温结晶养晶→低温过滤→冷榨亚麻籽油 冷榨法工艺特点: 1、避免高温压榨中油脂、糖类物质的降解以及蛋白质的变性所带来的有害物质。 2、避免了高温而导致的亚麻籽油颜色变深,出现糊味现象。 3、经过多重过滤,避免了热榨法工艺中的硫酸脱胶、烧碱脱酸、活性白土脱色工艺造成的化学物质与有种有效成分直接接触及二次污染。 4、避免高温蒸馏脱臭,有效防止了高温对亚麻籽油中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的破坏,有效的保留的天然的完全的营养成分,更易于人体吸收以及营养补充。 优点:保留了亚麻籽中几乎所有的营养成分,口感清爽不油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二)热榨法 热榨油的制取工艺 亚麻籽的采收、筛选→亚麻籽→清理杂质→脱壳→破碎→炒制→压榨亚麻籽毛油→粗过滤→经过滤→脱胶→水洗→脱水→脱色→脱臭→热榨亚麻籽油 热榨法工艺特点 1、可以提高出油率,提高油的口感,香味比较浓郁。 2、容易造成高温氧化聚合、分解产生过氧化物和某些有害物质,破坏有种的营养成分。 3、高温引起蛋白质变性,大大降低了亚麻籽油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甚至产生反式脂肪酸。 4、杂质较多,如亚麻籽种皮屑、磷脂、游离脂肪酸等,影响油的外观色泽以及油的内在品质。 优点:亚麻籽油口感浓郁香醇,出油率较高。 缺点:高温炒制种子会降低油脂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导致蛋白质变性。

讲解麻面料的优点和缺点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https://www.doczj.com/doc/925438425.html,) 讲解麻面料的优点和缺点 一、什么是麻面料? 麻纤维是从各种麻类植物取得的纤维,包括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双子叶植物皮层的韧皮纤维和单子叶植物的叶纤维。麻纤维包括有苎麻、黄麻、青麻、大麻、亚麻、罗布麻和槿麻等。其中麻、亚麻、罗布麻等胞壁不木质化,纤维的粗细长短同棉相近,可作纺织原料,织成各种凉爽的细麻布、夏布,也可与棉、毛、丝或化纤混纺;黄麻、槿麻等韧皮纤维胞壁木质化,纤维短,只适宜纺制绳索和包装用麻袋等。叶纤维比韧皮纤维粗硬,只能制做绳索等。麻类作物还可制取化工、药物和造纸的原料。 二、麻面料的优点和缺点: 1、优点:透气,有独特凉爽感,出汗不粘身;色泽鲜艳,有较好的天然光泽,不易褪色,不易缩水;导热、吸湿比棉织物大,对酸碱反应不敏感,抗霉菌,不易受潮发霉;抗蛀,抗霉菌较好; 2、缺点:手感粗糙,穿着不滑爽舒适,易起皱,悬垂性差;麻纤维钢硬,抱合力差。 三、麻面料的分类: 1、纯麻织物 ①亚麻织物。

亚麻织物是由亚麻纤维加工而成,分原色和漂白两种。原色亚麻布不经漂白、染色,具亚麻纤维的天然色泽。漂白亚麻布经过漂炼、丝光,比原色布柔软光滑、洁白有弹性。亚麻布因布面细洁平整、手感柔软有弹性,穿着凉爽舒适、出汗不贴身等优点而成为各式夏令服装之面料,如外衣、衬衣、窗帘、沙发布等。 ②苎麻织物。 苎麻织物是由苎麻纤维纺织而成的面料,分手工与机织两类。手工苎麻布俗称夏布,因其质量好坏不均一,故多用作蚊帐、麻衬、衬布用料;而机织苎麻布品质与外观均优于手工制夏布,布面紧密平整,匀净光洁,经漂白或染色后可制做各种服装。苎麻服装穿着挺爽、透气出汗,实属理想的夏季面料。 ③其他麻织物。 除苎麻布、亚麻布外,还有许多其它麻纤维织物,如黄麻布、剑麻布、蕉麻布等,这些麻织物在服装上很少使用,多用于包装袋、渔船绳索等。另外,近年来非常热门的罗布麻服装作为一种保健服饰,也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2、麻混纺、交织织物 苎麻、亚麻纤维均可与其它纤维混纺或交织,大多为低比例麻纤维与化纤、天然纤维混纺或交织,目的是集各类纤维之长,补其所短,使面料性能更加优良,同时也可降低成本价格,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①丝麻混纺织物。 丝麻砂洗织物是近年来利用砂洗工艺开发出的新产品。它兼有真丝织物和麻织物的优良特性,同时还克服了真丝砂洗织物强度下降的弱点,产生了爽而有弹性的手感。此面料适合制作夏令服装。

氯漂&亚漂

印染篇---亚氯酸钠漂白(转) (2010-07-05 11:22:32) 转载▼ 亚氯酸钠是一种较温和的氧化剂,通常情况下不会使纤维受到严重损伤,去杂效果比次氯酸钠和双氧水要好,特别是去除棉粒壳能力尤为显著,可用于棉、合纤及混纺织物的漂白,但不适用于蛋白质纤维的漂白。亚氯酸钠漂白对设备要求高,生产成本高,并且漂白过程中产生有毒物质,因此生产上受到很大限制,目前多用于涤棉混纺织物的漂白。 亚氯酸钠有固体和液体两种,固体含量为80%左右,此外还含有食盐和少量碱。纯的亚氯酸钠是白色的,但由于含有二氧化氯而成黄绿色,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可在室温下长期保存,若遇到有机物,即使在低温下也能燃烧,所以储存时要避免放在易燃物质(如酒精、火油、硫磺等)附近,且要注意防火。液体亚氯酸钠的含量有10%和25%两种。在PH=10左右的碱性条件下,可长期贮存而不分解;液体亚氯酸钠不易燃烧,比固体亚氯酸钠容易操作与处理。 亚氯酸钠可溶于水,在20℃时溶解度为40%,水解后,溶液呈弱碱性,水解反应方程式如下: NaClO2+H2O HClO2 + NaOH 从上式可以看出,随着溶液PH值的降低,HClO2含量逐渐增大, 亚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发生分解,其分解反应式如下: 5ClO2-+2H+——→ 4ClO2+Cl-+2OH- 3ClO2-——→ 2ClO3+Cl- ClO2-——→ Cl-+2[O] 随着PH值的降低以及温度的升高,亚氯酸钠分解反应速度增加,当PH=2.4~3时,ClO2生成量达到最大值;当PH<4.8时,随PH值降低,ClO3-生成量逐渐增加;Cl-与[O]在pH=2.4时也达到最高峰。 由上述分析可知,亚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主要成分有HClO2、ClO2、ClO3-、Cl-、[O]等,在这些成分中究竟是哪一种成分对漂白起主导作用呢?一般认为Cl-与ClO3-无漂白作用,有人认为是HClO2,有人认为是ClO2,还有认为是新生态氧[O],但公认为亚氯酸的存在是漂白的必要条件,而二氧化氯则是漂白的有效成分。因为亚氯酸钠的分解速率、亚氯酸和二氧化氯的含量都是随PH值的下降而增加的,所以漂白必须在亚氯酸存在下进行。但二氧化氯并不是漂白的唯一有效成分,因为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没有二氧化氯产生,此时亚氯酸钠仍具有一定的漂白作用,只是漂白效果差些,这时可能是新生态氧[O]在起作用。二氧化氯是黄绿色气体,具有很强的毒性和腐蚀性,能侵入人的呼吸道和眼粘膜,对劳动保护不利,对设备腐蚀性强,需用钛板、含钼不锈钢、聚四氟乙烯、聚乙烯以及玻璃纤维强化的聚酯材料、陶瓷等作容器,这就限制了它的发展和应用。二氧化氯化学性质活泼,不但具有漂白作用,而且还能溶解木质素和果胶物质,因而在漂白过程中去杂能力较强(但不能去除蜡质)。所以,它对煮练要求低、漂后白度好、手感柔软。亚氯酸钠对纤维素也可发生氧化作用,但其氧化属于选择性氧化,只氧化纤维素分子链末端的潜在醛基,因而对棉纤维的强度影响不大。 活化剂的选用

涂装废水处理处理技术方案

涂装废水处理处理技术方案 作为工业废水之一的涂装废水,主要来自于预脱脂、脱脂、表调、磷化、钝化等车身前处理工序,特别是其中的电泳废水、喷漆废水成份复杂,浓度高,可生化性差。涂装废水处理主要采用分质处理、混凝沉淀、混凝气浮、砂滤等工艺对涂装废水进行处理。 1. 涂装废水处理的特征 1.1 磷化-喷漆是钢铁表面防护处理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等工业的迅速发展,磷化-喷漆工艺也相应得到了飞速发展,应用愈来愈广。而这些工艺的大量应用,势必会产生大量有害废水污染环境。从环境保护方面考虑,研究开发并大量推广应用合理的、可靠的涂装废水处理技术是当务之急。 2. 涂装废水的来源及其危害性 铁件涂装工艺流程:预脱脂-脱脂-水洗-水洗-水洗-表面调 整-磷化-水洗-水洗-水洗-干燥-喷漆-烘干。 塑料件涂装工艺流程:脱脂-水洗-水洗-水洗-界面活化-干 燥-喷漆-烘千-喷导电剂-静电喷漆-烘干。 脱脂后的水洗水含有不少表面活性剂及已乳化的油污,水中的COD,:约达700mg/L,BOD约达200mg/L,这种水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到江河中,废水中的有机物在水中分解时要消

耗大量的溶解氧,从而破坏水体中氧的平衡,使水质产生恶臭。 磷化后的水洗水含有超过排放标准的镍离子(Ni十),锌离子(Zn十)等重金属。众所周知,镍离子是致癌物质;超量的锌对水生物有明显的毒害作用。在喷漆过程中会产生漆雾,要正常生产就要将废弃的漆雾从喷漆房除去,常用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在喷漆线的侧面(也即抽风道的人口)设置水帘,让水帘剂吸收大部份的漆雾,未被水帘剂吸收的废气再用处理废气的方法进行处理。漆的种类繁多,涂装车间所漆的配方都是保密的,但不管任何漆,漆及其中的有机溶剂都是有毒性的,甚至毒性很大。 有机溶剂通常有如下几种类型:香族型:如甲苯、二甲苯、苯乙烷等醋类:如乙酸乙醋、乙酸丁醋等酮类:如丙酮、环己酮等醇类:如乙醇、丁醇、异丙醇等水帘剂-般是由烧碱及耐碱的又能吸收漆雾的复合有机物组成的。水帘剂吸收漆雾后,水体的成份变得很复杂,毒性-也很大,有机物含量很高,据分析它的CODcr常常处于几千mg/L,有时高达13000mg/L。虽然水帘水通常在清除浮渣(或沉渣)后可循环使用,但也必然存在两种情况:其-是水帘水的部分被排出成为废水,并补充足够的新鲜水及水帘剂;其二则是水帘水经过-定时期的 环循使用后全部更新。这种含量很高而毒性又很大的水帘水如果不经处理就直接排人江河(湖泊)中,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亚麻籽油的加工工艺

亚麻籽油的加工工艺 一)原料筛选 清理后的油料,含杂量不得超过0.5%。 (二)烘炒 经热炒后油料不能焦糊,入榨出锅温度、水分根据不同油料适当控制。 (三)入榨 正常运转后,必须保持下料均匀,切勿忽多忽少。控制出饼厚度,入榨温度、水分。正常运转时,含油量高的油料出油位置大部分集中在前压力区,油色很清,饼坚实呈圆弧状,饼面无油渍。刚出榨的饼堆存不宜过高,加水使饼含水至8%左右,以防自燃。 (四)毛油过滤 滤布装置平服,不能有折叠情况。滤游所需压力不超过3.5公斤/平方厘米,所滤出油,油色要清。 (五)水化脱胶 过滤后的毛油打入水化罐先升温,油温达到60-75℃时水化。在60转/分的搅拌速度下加入油重2-3%同油温食盐水,搅拌30分钟左右,有磷脂微粒与油脂分离时,降至搅拌速度为30转/分.待磷脂质点凝聚呈明显分离时,停止搅拌,此时油温升至80-90℃,沉淀八小时以上转入下道工序。 1、水洗

如果毛油只经水化脱胶,将下层油脚移至皂脚锅内,加净油加热至70℃,在30转/分搅拌速度下加入同油温的软水,加水量为油重的8%,洗去净油中残存的皂粒,静置2小时。 2、脱水 放出水洗废水后,将油加热95-100℃,真空度不低于700毫米汞柱,以每分钟40转的搅拌速度搅拌,脱除油内残存水分,直至在20℃以下小样试验在试管内呈透明状,无分层物为止,冷却到常温过滤。 (六)油脂脱酸 1、根据酸价和油量,求出所需碱液浓度和数量,配碱。 2、价碱中和,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加入配制好的碱液,以60转/分的速度搅拌20~60分钟。待乳状液中油与皂粒呈分离状态时,以1~1.5度、分的升温速度加热至65-70℃,降低搅拌速度30转/分。大约10分钟,油与皂粒呈明显分离状态时,停止搅拌。 3、静置沉淀6~8小时,将下层油脚移至皂脚锅内,碱炼罐内剩净油。 4、水洗。将净油加热至70℃,在15~30转、分搅拌速度下加入65~70℃的软水,加水量为油重的8~10%,以洗去净油中残存的皂粒。静置1~2小时,放去水洗废水。如不合要求,复洗。 (七)脱色 1、检查各有关设备,启、闭好有关设备的阀门。开启真空泵,利用脱色罐内的负压将预脱色油吸入脱色罐内。装入一点量后(60%)。

乡镇污水处理工艺方案

乡镇污水处理工艺方案 一、目前农村水环境现状有几个特点: 第一、缺乏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污水直排。我国95%以上村庄和90%以上的小集镇都没有完善的污水收集和处 理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几乎是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村镇的水体(河道、池塘、地下水等),造成村镇水体的严重污染。 第二、水体污染严重。由于污水长期直接排入水体,加之村镇水体通常较小,地区水体的流动性也较小,环境容量十分有限,造成的结果就是不但水体丧失了应有的功能,而其还严重破坏了村镇的整体环境和景观。黑臭河道、池塘和富营养化的湖泊已成为普遍现象。 第三、水环境污染和破坏还会产生连带污染效应,影响健康。研究表明,许多疾病的发生都是与水环境休戚相关的。水体污染有可能促进一些恶性疾病的发生。 第四、缺乏有针对性的先进适用污水处理技术。由于村镇污水具有排水量小儿分散、水质波动比较大等特点,以及与城市相比,村镇在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条件上的差异,在村镇污水处理上不宜采用较为成熟的城市污水工艺,而一些所谓的生态型工艺往往不能满足处理要求,或缺乏实施的条件(如土地资源)。而应采用一些工艺简洁、处理效果好,

占地省、能耗低、运行管理简便、二次污染少的先进乡镇污水处理工艺方案,采用分散式方式进行处理。 从技术层面上来讲,造成我国乡镇污水处理率非常低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先进实用的处理工艺,国家环境保护领域“十五”计划和“十一五”规划都将开发因地制宜的小规模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与工艺作为重点研究领域。尽管城市生活污水二级生物处理技术发展比较完善,但目前很难普及应用于村镇生活污水的治理,这主要是因为城市污水处理厂投资高,而且在建成后运行费用较大。 即使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针对乡镇污水分散处理,现在也很少采用较复杂的二级生物处理技术,而通常采用一些相对简单的生态化污水处理技术,包括人工湿地、氧化塘、土地处理系统等。但应用这些生态化技术处理污水,通常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取得稳定的处理效果和维持系统的长 期正常运行,如较低的水力负荷和有机负荷及较长的HRT,这就要求有较大的可以利用的场地。而欧美的发达国家乡村的人口密度低,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同时人均用水量较高(可达200-300 L/d),产生的污水浓度也较低,悬浮颗粒物较少。这样就有条件在设计利用这些技术来处理村镇污水时,采用很低的水力负荷和污染负荷来保证系统的处理效果和正常运行。如在法国常常采用二级或三级组合人工湿地来处理乡村污水,这样既可以使处理出水达到一个较高的标

亚麻籽油介绍

亚麻籽油 亚麻籽油由亚麻籽制取而成,亚麻籽是亚麻的籽实,属亚麻科,别称胡麻,因其原产于东印度地区,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经丝绸之路将亚麻带回中国,主要种植于旧时匈奴一带,是“胡人”聚集的地区,因此而得名。亚麻籽在中国属于传统的油料作物,亚麻分为油用亚麻,油纤兼用亚麻和纤维用亚麻,油用亚麻籽在我国主要产自长白山松嫩平原以及黑龙江地带、内蒙古、自宁夏六盘山区、张家口坝上张北;内蒙古草原分布最多,以及东北少量种植等。尽管亚麻具备抗贫瘠的习性,但作为油用亚麻,“冷凉的气候、丰盈的土壤、充足的光照”三个条件必不可缺。经过当地人千年培育种植发现: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均衡、肥沃的土壤、以及充足的阳光等自然生态环境最适合亚麻等特种油料作物的种植,属全国无工业污染带,西北地新疆,甘肃,内蒙古西部区产的亚麻籽油含油量达56%以上,其中α-亚麻酸含量更是远高于其他种植区,亚麻籽油活性也是居首。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山西等地,当地又称胡麻油,主要是由于是古时汉朝张骞出使中东地区传入我国。冷榨亚麻籽油含有丰富的α-亚麻酸,是补充亚麻酸的最有效方法。 中文名亚麻籽油别称胡麻油,月子油主要原料胡麻,亚麻籽是否含防腐剂否主要营养成分a-亚麻酸,亚油酸主要食用功效补充亚麻酸适宜人群 孕妇,老人储藏方法阴凉避光 产地 亚麻籽油是亚麻籽榨取的油类,亚麻籽( flaxseed 或linseed) 又称胡麻籽, 是亚麻科、亚麻属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亚麻的种子。亚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纤维作物之一,品种较多, 但大致可分为3 类: 油用亚麻、纤维用亚麻和油纤两用亚麻, 其种子均可榨油, 已成为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 其产量占第七位。油用亚麻主要产于加拿大、中国、阿根廷、美国。我国是在公元前2 世纪由汉代特使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亚麻种子,在新疆,甘肃,宁夏、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东北等地开始种植,初始亚麻籽主要作药用,直到16 世纪才用其种子榨油[ 3],如今是我国主要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华北、西北、东北高寒地区种植的主要油料作物。 我国东北纬度高与加拿大纬度相近,所产亚麻籽最适合工业生产用亚麻油,不宜食用。

亚麻织物BTCA防皱整理及强力保护研究

第27卷第2期2010年2月 印染助剂 TEXTILEAUXIUARIES V01.27No.2 Feb.2010 亚麻织物BTCA防皱整理及强力保护研究 许兆洁1,邢彦军u 【1.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上海201620;2.教育部生态纺织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上海201620] 摘要:采用聚乙二醇(PEG)和三乙胺仰A)改进1,2,3,4一丁烷四羧酸(BTCA)无甲醛抗皱整理亚麻织物的机械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部分整理工艺条件对亚麻织物性能(干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的影晌,在此基础上,探索添加不同质量浓度PEG(分子质量200.1500)和TEA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以期找到抗皱效果和机械性能的平衡.优化工艺条件为:BTCA40以催化剂次亚磷酸钠(SHP)6%,PEG40020玑,三乙胺20s/L;两浸两轧,80℃预烘2min,150℃焙烘3rain.经优化工艺整理织物在取得较好防皱效果的同时,能够较大地提高断裂强力保留率. 关键词:亚麻;防皱整理;多元羧酸;强力保护;聚乙二醇;三乙胺 中图分类号:TQ6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0439(2010)02—0043—04 Wrinkleresistantfinishingandstrengthprotectionof linenfabricwithBTCA XUZhao-jie7,XINGYan-jun船 【1.CollegeofChemistry,ChemicalEngineeringandBiotechnology,DonghuaUniversity,Shanghai201620,China; 2.KeyLaboratoryofEco-textile(DonghanUniversity),MinistryofEducation,Shanghai201620,China】 Abstract:Polyethyleneglycol(PEG)andtriethylamine{TEA)wereusedtoimprovethemechanicalproper-tiesofIinenfabricwhilebutanetetracarboxylicacid(BTCA)wasusedasformaldehyde—freewrinkleresistantage-nt.SomeeffectofprocessconditiononmechanicaIproperties《drywrinklerecoveryangleandbreakingstrength)werestudiedviasinglefactorexperiments.Basedontheconditions.theeffectsofconcentrationsofPEG(200—1500)andTEAonthefabricperformancewerediscussedtofindthebalancebetweentheanti—wrinkleandme—chanicalproperties.Theoptimumconditionoftheanti-wrinklefinishingprocessWt3Sdeterminedas:BTCA40g/L.sodiumhypophosphite(SHP)6%,PEG40020g/L,TEA20g/L,twodiptwopad,pre-dryingat80oCfor2min,C-uringat150℃for3min.Therewouldbeagoodstrengthreservationmeanwhilegoodanti-wrinkleeffectcouldalsobeachieved. Keywords:linen;wrinkleresistantfinishing;polycarboxylicacid;strengthprotection;PEG;TEA 亚麻纤维具有强力高、吸湿透气等特性,是一种优良的纺织原料:但亚麻纤维纵向平直光洁,断裂伸长率较低,使纯亚麻织物的弹性恢复性能差,易起皱,需进行抗皱整理.11。2I然而,亚麻节点较多,整理过程中试剂更易转移进入节点区域而造成损伤.目前对于亚麻织物的免烫整理剂及工艺研究较少,对改善整理过程中强力损伤的研究则更少.本文以BTCA为无甲醛整理剂,通过加入溶胀剂PEG和三乙胺使亚麻织物的抗皱整理更加均匀,旨在探讨能达到回弹性和强力保留率最优平衡下的BTCA亚麻防皱整理工艺条件. 1试验 1.1原料及仪器 织物:纯亚麻,平纹,半漂,支数14sxl4s,密度54x 收稿El期:2008—12—29 作者简介:许删/(1984一),女,汀苏无锡人,东华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纺织品的功能整理.通讯作者:邢彦军(1971一),男,河南安阳人,副教授。emaihyjxing@dhu.edu.cn. 万方数据

亚氯酸钠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标识 中文名:亚氯酸钠英文名:Sodium chlorite 相对分子量:90.45 CAS号:7758-19-2 分子式:NaClO 2 危险类别:化学类别: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 外观与性状: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微有吸湿性 主要用途: 用于漂白纺织品、纤维、纸浆、砂糖、面粉、油脂、蜡等,还用于皮革脱毛、某些金属的表面处理、饮水净化和污水处理等,可用作阴丹士林染色的拔染剂。食品级用作樱桃、葡萄、桃子等水果糖渍制品的漂白消毒。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健康危 本品具有刺激性。 害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着,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眼睛接触:立即翻开眼睑,并用大量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严重的立即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立即就医 食入: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闪点(℃):引燃温度(℃): 爆炸下限(%):爆炸上限(%): 最小点火能(mJ):最大爆炸压力(MPa): 危险特性:与易燃物、有机物、还原剂或铵的化合物、氰化物、金属粉末混合后有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危险。 灭火剂:水、砂土、各种灭火器 六、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可燃物接触,避免扬尘,用清洁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如大量泄漏,回收后无害处理或废弃。

七、储运注意事项 工业亚氯酸钠与有机物混合容易爆炸,属于二级无机氧化剂,危规编号23009。应密闭储存于阴凉、通风干燥处,在储运过程中应避免日晒和接近火源、热源,产品不能存放在木结构的库房内,不能与易燃品、还原剂混放。装卸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猛烈撞击。 八、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中国MAC(mg/m3):前苏联MAC(mg/m3):美国TVL-TWA OSHA: ACGIH: 美国TLV-STEL ACGIH: 检测方法: 工程控制: 呼吸系统防护: 眼睛防护: 身体防护: 手防护: 其它: 九、理化性质 熔点(℃):沸点(℃):175℃(分解)相对密度(水=1):饱和蒸气压(kPa):临界温度(℃):相对密度(空气=1):临界压力(MPa):燃烧热(kJ/mol):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溶解性: 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聚合危害: 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忌物:燃烧(分解)产物: 十一、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 50 :大鼠经口166。 LC 50 : 十二、环境资料

化纤废水处理方案

H/O工艺处理高浓度化纤印染废水的实践 1 工程概况 湖州某印染厂主要从事各类真丝、涤棉、棉、麻织物的炼白、染色、印花、轧光、轧花,生产中主要使用分散染料。该厂原有一套污水处理设施,采用混凝沉淀+活性污泥法的处理工艺。由于混凝沉淀设施简陋,进入生化的pH值时高时低,生化一直未能正常运行,后来就废弃不用,一步混凝沉淀后直接排放。这样不但药剂使用量大,并且废水不能达标,严重污染了周边环境。我公司技术人员接受该厂的委托,对原有设施进行了改造,并加强了运行管理,现在运行正常,出水基本达标排放。 2 处理水量、水质 改造后,设计最大处理能力为2000m3/d,现在实际的水量只有1600m3/d左右。进水水质见表2-1: 表2 -1 设计进水水质 注:送样给当地环保部门的水质检测结果为:CODcr=1418mg/l,BOD5=292mg/l,总磷=4.651mg/l,总氮=9.837mg/l。 设计出水指标达到国家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排放标准(GB4287-1992)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3 处理工艺 该印染厂的废水不但浓度高,而且B/C值只有0.22左右,属于难生化处理的废水。因此我们选择水解酸化+接触氧化的处理工艺。在水解酸化工艺中,首先是大量的微生物将水中颗粒物质和胶体物质截留和吸附,这是一个物理过程的快速反应,截留下来的物质吸附在污泥表面,慢慢地被分解代谢,其在系统内的污泥停留时间要大于水力停留时间。在大量水解细菌的作用下将不溶性有机物水解为可溶性有机物,同时在产酸菌的协同下将大分子物质、难于生物降解物质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由于酸化过程的控制不可能十分严格,仍有一定量的甲烷化过程发生,在这一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仍有较大去除。因此,水解酸化反应器是集截留、吸附、生物絮凝、生物降解功能于一体的多功能反应器。经过水解酸化处理,废水的B/C值得到提高,有利于接触氧化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污染物的去除率。废水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食品废水处理工艺方案

. . . . . . 20m3/d 食品废水处理工程 初 步 设 计 方 案 *************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 a. .. .

第一章工程项目概况 第一节概况 略 第二节废水来源、水量及水质 废水来源于:生产污水 废水的水量及水质见下表: 1、设计水量:20t/d 2、设计进水水质: COD Cr BOD5NH3-N PH SS ≤6000mg/l ≤3600mg/l ≤40mg/l 6.5-9 ≤200mg/l 食品的生产工艺以巧克力、奶油、乳品、肉类制品、豆制品等高油脂、高蛋白为原料 ,产品生产过程中还大量添加食用色素。 食品废水呈各种颜色 ,富含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有机污染物。 若直接排放污染环境,排管网会对污水厂产生一定冲击负荷。因此必须做相应环保初级处理。 第三节方案依据、原则与目标 1、方案依据: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101-2005;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城市污水处理厂附属设施和附属建筑设计标准》;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其他专业规范标准。 2、方案原则: 1)在筛选各种治理方案的前提下,合理选定设计方案,降低工 程造价,减少建设投资,降低运行费用,主体工艺路线尽量 采用自流方式,减少动力消耗,节约能源; 2)本着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原则,积 极采用先进、成熟的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技术含量,

. . . . . . 完善节能措施; 3)总平面布置做到合理、紧凑、美化环境; 4)选用国内外先进、可靠、高效的设备,选用性能可靠、稳定 的控制系统,实现系统自动化管理,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使污水处理工程操作管理方便,易于维修。 3、方案目标: 废水处理后出水指标:废水经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具体要求详见表表1-1《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三级标准: 第二章主体工艺对比选择 第一节简述 目前,处理冰淇淋废水的主要手段为气浮+生物处理法,在污水处理领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深受人们的重视。在污水生化处理工艺中,占主导地位的有厌氧法传统活性污泥法、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AST)、生物接触氧化法等。用于食品废水处理的方法主要是: 1、气浮+厌氧+好氧生物接触氧化法; 2、气浮—生物接触氧化法; 3、气浮—序批生物反应器(SBR)法。 第二节主体工艺介绍及特点 a. .. .

氧化氯生产方法

亚氯酸钠+盐酸二氧化氯生产方 法 亚氯酸钠+盐酸二氧化氯生产方 法 一、亚氯酸钠+盐酸分解法: 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 (反应方程式) ①优点:工艺简单,设备容易操作及维护。产生物中二氧化氯纯度高的优点。 ②缺点:(1)成本较高。 (2)为达到95%的高产率,盐酸过量,使出口药液的pH值小于1。 产生1吨ClO2理论上需 NaClO2 吨纯盐酸吨。 亚氯酸钠酸化法发生CIO2 的机理是酸分解需要CIO2一质子化形成亚氯酸H ClO 2;N aCIO2在酸性条件下,CIO 2一以可测量的速率稳定的分解成C I O2 ,其分解速率是温度和p H值的函数。酸化法发生CIO2的设备有法国德格雷蒙公司的二氧化氯发生器、德国普罗名特二氧化氯发生器等; 我国有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的亚氯酸钠法二氧化氯发生器等。 盐酸—亚氯酸盐法(亚氯酸盐自身氧化法)在PH值低于的条件下,亚氯酸会产生岐化反应而生成二氧化氯。常用盐酸与亚氯酸钠制取,反应式如下: 5NaClO2+4HCl→4ClO2+5NaCl+2H2O 上式中将亚氯酸钠中的氯转化成二氧化氯的理论转化率为80%,但是按照实际反应获得的二氧化氯计算产率,往往可以超过该理论值。制取二氧化氯时,要注意盐酸与亚氯酸钠的浓度控制。反应物浓度过高(如何使32%的浓盐酸和高于24%的亚氯酸钠)会发生爆炸。常用的盐酸浓度为9%,亚氯酸钠的浓度%。二氧化氯的生成速度和产率与pH值有很大关系,当pH值分别为2和5时,二氧化氯的产率分别为70%和85%,但pH值较高时的反应速度却很慢,发生器转换效率还与反应时间和温度有关,一般约10—20min、19–26℃。通常要求使用的盐酸过量,实践中使用的盐酸常常是化学计算值的3—4倍,也有观点认为过量27%。即可获得约95%的产率,通常本法反应速度较慢酸用量大,产品中常常带有一定量的剩余盐酸,还可能因副反应产生氯酸。 二、在采用亚氯酸盐法时应严格注意: 1、精确进料,如果酸计量过量引起酸浓度过高,结果二氧化氯溶液浓度降低,反应速度下降。如果亚氯酸盐过量,二氧化氯溶液浓度降低,二氧化氯测量值不准,增加水中亚氯酸盐含量。 2、环境和原料温度不许低于10℃,当满负荷运行时环境温度不许低于15℃。 3、应定期清洗发生器。 4、严格控制二氧化氯发生器内反应时间(3)盐酸需要大量储备。 特别高浓度的二氧化氯溶液是极为不稳定尤其在酸性反应液中,它有可能在反应器里发生了歧化反应: 2ClO2十H2O=ClO2一十ClO3-十2H十歧化反应的产物C102-会和过量的盐酸迅速反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