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亚麻织物BTCA防皱整理及强力保护研究

亚麻织物BTCA防皱整理及强力保护研究

第27卷第2期2010年2月

印染助剂

TEXTILEAUXIUARIES

V01.27No.2

Feb.2010

亚麻织物BTCA防皱整理及强力保护研究

许兆洁1,邢彦军u

【1.东华大学化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上海201620;2.教育部生态纺织重点实验室(东华大学),上海201620]

摘要:采用聚乙二醇(PEG)和三乙胺仰A)改进1,2,3,4一丁烷四羧酸(BTCA)无甲醛抗皱整理亚麻织物的机械性能.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部分整理工艺条件对亚麻织物性能(干折皱回复角、断裂强力)的影晌,在此基础上,探索添加不同质量浓度PEG(分子质量200.1500)和TEA对织物性能的影响,以期找到抗皱效果和机械性能的平衡.优化工艺条件为:BTCA40以催化剂次亚磷酸钠(SHP)6%,PEG40020玑,三乙胺20s/L;两浸两轧,80℃预烘2min,150℃焙烘3rain.经优化工艺整理织物在取得较好防皱效果的同时,能够较大地提高断裂强力保留率.

关键词:亚麻;防皱整理;多元羧酸;强力保护;聚乙二醇;三乙胺

中图分类号:TQ610.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0439(2010)02—0043—04

Wrinkleresistantfinishingandstrengthprotectionof

linenfabricwithBTCA

XUZhao-jie7,XINGYan-jun船

【1.CollegeofChemistry,ChemicalEngineeringandBiotechnology,DonghuaUniversity,Shanghai201620,China;

2.KeyLaboratoryofEco-textile(DonghanUniversity),MinistryofEducation,Shanghai201620,China】

Abstract:Polyethyleneglycol(PEG)andtriethylamine{TEA)wereusedtoimprovethemechanicalproper-tiesofIinenfabricwhilebutanetetracarboxylicacid(BTCA)wasusedasformaldehyde—freewrinkleresistantage-nt.SomeeffectofprocessconditiononmechanicaIproperties《drywrinklerecoveryangleandbreakingstrength)werestudiedviasinglefactorexperiments.Basedontheconditions.theeffectsofconcentrationsofPEG(200—1500)andTEAonthefabricperformancewerediscussedtofindthebalancebetweentheanti—wrinkleandme—chanicalproperties.Theoptimumconditionoftheanti-wrinklefinishingprocessWt3Sdeterminedas:BTCA40g/L.sodiumhypophosphite(SHP)6%,PEG40020g/L,TEA20g/L,twodiptwopad,pre-dryingat80oCfor2min,C-uringat150℃for3min.Therewouldbeagoodstrengthreservationmeanwhilegoodanti-wrinkleeffectcouldalsobeachieved.

Keywords:linen;wrinkleresistantfinishing;polycarboxylicacid;strengthprotection;PEG;TEA

亚麻纤维具有强力高、吸湿透气等特性,是一种优良的纺织原料:但亚麻纤维纵向平直光洁,断裂伸长率较低,使纯亚麻织物的弹性恢复性能差,易起皱,需进行抗皱整理.11。2I然而,亚麻节点较多,整理过程中试剂更易转移进入节点区域而造成损伤.目前对于亚麻织物的免烫整理剂及工艺研究较少,对改善整理过程中强力损伤的研究则更少.本文以BTCA为无甲醛整理剂,通过加入溶胀剂PEG和三乙胺使亚麻织物的抗皱整理更加均匀,旨在探讨能达到回弹性和强力保留率最优平衡下的BTCA亚麻防皱整理工艺条件.

1试验

1.1原料及仪器

织物:纯亚麻,平纹,半漂,支数14sxl4s,密度54x

收稿El期:2008—12—29

作者简介:许删/(1984一),女,汀苏无锡人,东华大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纺织品的功能整理.通讯作者:邢彦军(1971一),男,河南安阳人,副教授。emaihyjxing@dhu.edu.cn.

万方数据

亚麻布料知识简介

亚麻布料知识简介 亚麻是麻纺织业的重要原料,其纤维强韧、柔细,具有较好的色泽。亚麻纤维强力大,在水中不易腐烂,并有防水作用,此外还有耐摩擦、耐高温、散热快、吸尘率低、不易撕裂、不易燃烧,无静电、耐酸碱高等独特的优点,是追求绿色环保的首选纺织原料,被誉为天然纤维中的“皇后”。 在古代各种本草药典中都有记载。亚麻性温无毒、活血润燥、祛风解毒、益肝肾、养护皮肤的功效,特别是应用于皮肤治疗,疗效很好。我国纺织专家以祖国医学的传统观点认为,亚麻是植物的皮层纤维,它的功能是近似人的皮肤,有保护肌体,调节温度等天然性能。亚麻布服装比其它衣料能减少人体的出汗,吸水速度比绸缎、人造丝织品,甚至比棉布快几倍,与皮肤接触即形成毛细现象,是皮肤的延伸。亚麻的这种天然的透气性、吸湿性、清爽性和排湿性,使其成为自由呼吸的纺织品,常温下能使人体室感温度下降4—8℃,被称为“天然空调”。 亚麻纤维在纺织工业中有着重要的用途。与棉花、羊毛相比,亚麻纤维柔软性和弹性不足,但强力高,在麻类作物中强力仅次于苎麻。用特殊的纺织技术可

将亚麻纤维纺成高支纱并织成精美的织物,在爱尔兰、苏格兰、法国和比利时,用亚麻织布历史悠久,亚麻纺织技术在这些地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粗纺纤维可用于制造毛巾、席子、细绳、帆布、背包、印钞纸等。 调查显示:亚麻内衣可调整人的经脉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镇静作用;亚麻用作床上用品,消暑效果优于棉制品,人不仅易入睡,而且睡得香甜,有利于美容和健康。不仅如此,由于亚麻的纤维中空,富含氧气,使厌氧菌无法生存,抗菌性能良好,是保健面料。亚麻还因正负电荷平衡而不产生静电,无灰尘吸咐,卫生性能也为人们津津乐道。由于亚麻的诸多优点,再加上高雅的回归大自然色调,成为公认的环保产品。 亚麻系列产品一直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尤其在一些发达国家,亚麻产品属高档产品,是时尚与身份的象征,以其天然绿色环保的特性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我们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偏爱亚麻所带来的独特概念。 麻类纺织品作为一种原料型保健纺织品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更科学、更实事求是地开发、研究和证实麻类纺织品的保健功能,人们已做了大量

关于棉织物抗皱性能的研究

关于棉织物抗皱性能的研究 摘要 本文探讨了棉织物抗皱性差的原因以及棉织物折皱形成的原因,发现折皱引起的应力可以使棉织物中纤维素链产生相对位移,应力去除后纤维素分子缺少约束力恢复而产生折皱。具体原因为纤维素分子受较大外力作用后纤维基本结构单元之间发生了相对位移,导致原来的氢键断裂,并在新的位置重新建立起难以回复的新的氢键系统,使纤维或织物的形变得不到恢复而造成的,从而得到棉织物织物的抗皱作用主要是依靠纤维素分子上大量的反应性基团与整理剂交联,限制了结构单元之问的相对位移得到的。接下来本文介绍了抗皱整理技术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抗皱整理剂研究与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棉织物;抗皱性能;相对位移;整理剂;发展趋势

1 前言 天然纤维织物,特别是棉织物具有手感自然、吸湿透气、抗静电、穿着舒适、经济实惠等优点,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织物纤维中,以棉纤维的产量最大、应用最广,不过纯棉织物有弹性差、易起皱、洗后需熨烫,而且易受微生物的侵袭导致纤维霉变和脆损的缺点。为提高织物的抗皱性,在染整加工中,要进行抗皱整理[1]。近年来,人们崇尚自然,棉纤维织物又普遍流行,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服装不仅要求穿着舒适,对保持平整外观、料理简便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抗皱和耐久压烫整理再一次成为研究的热点。 2棉织物抗皱性差的原因探讨 棉纤维属于纤维素纤维,而纤维素纤维是由失水葡萄糖单元组成的高聚物。一个纤维素分子是6000~7000个单元组成的长链。这些纤维素长链分子,在一些区域内相互平行排列,并相互形成氢键和范德华引力,这样的区域称为晶区。在这些区域内,纤维素链紧密牢固地与相邻分子链结合在一起。可以相信,在晶区内,纤维素分子间是没有空间可让水分子和树脂分子进去的。另外,由于相邻纤维素链问的强力很强,所以纤维素链的相对运动是很困难的,即使产生分子的相对位移,待应力消除,其结合力就立刻使位移分子回复到原来位置。所以可以认为结晶区是用来防皱的。 现代理论认为,在纤维素分子链的结晶区之问,存在着序列较差的无定形区。因为在这个区域内,纤维素分子不是排列的非常有序。在无定型区,纤维链间的问隔较大,相邻链问的引力也低于晶区,所以在无定形区的纤维素链间,水分子、树脂分子和染料分子都可渗入。由于纤维相邻链问引力较低,折皱引起的应力可以使纤维素链产生相对位移,一旦应力去除,也因为没有足够的约束力能使纤维素分子回到其原来的位置,这样就使织物产生折皱,所以折皱可认为是在无定型区产生的。 为了使纤维或织物具有防皱性能,就必须在无定形区紧邻的纤维素分子问增添一些连接。处理时,织物要保持所需要的形状。这样引入的分子,至少应具有两个以上能与纤维素发生反应的基团。在适当的催化剂条件下,这样分子通常被称为纺织树脂,实际上被称为“预缩体”较为合适。 纤维素链的交键必须考虑其它两个因素[2]。第一,引入的交键必须处于拉紧状态。如果要提高纤维和织物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抗皱性或褶裥稳定性,则处理时也要保持这种条件。第二,纤维素吸收水分之后就会溶胀,不管是在标准状态下吸收水分,还是浸入水中或水溶液中,溶胀是因为水分子进入无定型区的纤维素链问,强制将链推开的结果。 如果纤维素纤维交链是在高度溶胀状态下进行的,例如,用无机酸和甲醛水溶液处理纤维素织物。当烘干时,纤维素就瘪缩,这样交键就松弛了。在干瘪条件下,由于折皱而引起纤维素分子的相对运动,这样使松弛的交键仅仅拉直而己。由于交键被部分拉直,所引起的应力将使位移分子复原到原来位置。但是,交键中原子绕价键的转移将抵消上述回复力,使形变保持最小位罱。事实上,松弛的交键没有干态抗皱性。 综上所述,在湿态或其他非水介质中,在高度溶胀状下进行共价键合,其结果具有湿态防皱性和褶裥保持性,但干态防皱性和褶裥保持性很小。如在高湿下

织物分类及鉴别的基础知识

织物分类及鉴别的基础知识(一) 一、织物组织1、定义:纺织品是在织机上由相互垂直的两个系统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也就是经纬线按一定规律地相互沉浮,使织物表面形成一定的纹路和花纹,这种组织称为织物组织。 2、织物组织分类: ① 原组织:是最简单的织物组织,又称基本组织。它包括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三种。 ② 小花纹组织:是由上面三种基本组织变化,联合而形成的。如山形斜纹布、急斜纹。 ③ 复杂组织:又包括二重组织(多织成厚绒布,棉绒毯等)、起毛组织(如灯芯绒布)、毛巾组织(毛巾织物)、双层组织(毛巾织物)和纱罗组织。 ④ 大花纹组织:也称提长花组织,多织出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美丽图案。 ⑤ 缎纹组织:布表面光滑但不结实、易刮伤、易起毛。 3、织物的密度:密度指织坯成品单位长度中经纱和纬纱的根数,常用10平方厘米或1平方英寸中纱线根数表示。床上用品织物常见密度:30S纱78*65,78*54,20S纱60*60,40S纱90*90、110*80、133*72,28S纱70*60,单位:根/1英寸。 4、织物的回潮率,公定重量。 ① 回潮率=(湿重-干重)/干重×100% 公定回潮率:棉纱%,棉布8%,涤棉纱65/35布匹%,涤 棉50/50,布匹% ② 公定重量:织物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为公定重量。 二、纺织品分类: 1、按用途可分为衣着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工业用品三大类; ① 衣着用纺织品包括制作服装的各种纺织面料以及缝纫线、松紧带、领衬、里衬等各种纺织辅料和针织成衣、手套、袜子等。 ② 装饰用纺织品在品种结构、织纹图案和配色等各方面较其他纺织品更要有突出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一种工艺美术品。可分为室内用品、床上用品和户外用品,

棉织物的防皱整理_倪玉婷

棉织物的防皱整理 倪玉婷 马会英 (天津工业大学纺织与服装学院,天津 300160) [摘 要] 本文简要回顾了棉织物防皱整理从传统方法到新型纳米技术的发展,并介绍了各种方法的原理及优缺点。 [关键词] 棉织物防皱;纤维素交联;树脂整理;无甲醛整理;纳米技术 1 引言 防皱整理,也被称为易护理性,耐久压烫整理,耐折皱性,洗可穿性,免烫性等。也就是 说,织物洗涤后只需稍加熨烫或不需熨烫,在穿着过程中具有防皱性能,近几十年防皱棉织物的需求量倍增。 棉是一种富含羟基的纤维素纤维。其中40%的纤维由紧密排列的长链分子在晶区组成,其余的则由在无定形区松散排列的长链分子组成。无定形区分子由氢键联结且松散地排列,这有助于纤维的柔韧性。当纤维受外力作用发生弯曲和扭转时,无定形区的分子可以在纤维中自由移动,大分子的氢键发生形变或断裂导致结构单元的位移,并在新的位置形成新的氢键从而导致折皱产生。折皱最终可能恢复或形成永久折皱,这要视外力作用时间和大小而定(图1) 。 图1 棉纤维维折皱的形成 2 树脂整理 树脂整理是通过保持棉织物弹性来赋予 织物防皱性的方法。树脂整理过的织物受外力发生扭转,外力去除后分子链回到原来位 置(图2) 。 图2 折皱恢复机理 2.1 脲醛树脂(U F 树脂) 脲醛树脂是由尿素和甲醛经缩合反应制成的树脂,简称U F 树脂。脲醛树脂使纤维间产生交联来赋予织物抗皱性,它可以形成一个抵抗大分子链横向变形的三维聚合物晶格从而增强折皱回复能力。尿醛树脂不像表面涂层处理,它赋予织物防皱性但不会使它硬挺变脆。使用低分子量的尿素和甲醛的初缩体使整理剂容易渗透到纤维中。 脲醛树脂的缺点包括:干燥时释放过量的游离甲醛,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性,整理的 织物拉伸强度受损,并且树脂耐洗性及储存稳定性差且有氯损。活性树脂的发展消除了

面料基础知识整理——入门必看

常规化纤面料入门及详解 一、原料简介 (一)涤纶(PET)的性质: 1、强力耐磨。 2、吸水性差,公定回潮率0.4%(20℃,相对湿度65%,100g涤纶吸水0.4g)。 3、易生静电,易起毛起球。 4、耐酸不耐碱。注:一定浓度的碱在一定温度下破坏涤纶表面使织物手感松软。 5、耐腐蚀性、耐光性比较好。 6、涤纶纤维所制织的织物不易起皱,尺寸稳定性好,易洗快干。 涤纶纺丝形式: 1、 FDY(长丝):单纤维平行光滑均匀,如图。 分大有光,有光,半光,消光,亮度越来越弱。 2、 DTY(弹丝):单纤维弯曲,低伸缩,蓬松状,如图。 3、 DTY网络丝(低弹网络丝):有阶段性得网络点,增加纤维之间得集束能力。 分无网、轻网、中网、重网,其中重网可作免浆丝。 一般情况下,FDY和DTY必须上浆或加捻方可作经线。 上浆:增加丝线得强力;纤维之间得抱合力;使纤维表面光滑,便于织造。 加捻:增加强力;增加纤维之间得抱合力;使织物具有绉效果。 捻度:(T)单位厘米丝线得捻回数。 0-10 T/CM 弱捻 10-20 T/CM 中捻 20 T/CM 强捻 4、POY(预取向丝):可伸长不可回弹,不可单独做经线或纬线,必须与其他丝复合,可伸长1.6倍,POY丝是低弹网络丝得半成品。 典型面料:水洗绒。 5、ATY(空气变形丝):表面不光洁,有毛圈。典型面料:塔丝绒 6、涤纶短纤:多根短纤维沿轴向加捻而成。 7、涤纶竹节丝:长丝和低弹丝加捻而成,弹丝的速度慢。 8、高弹丝:高伸缩,高蓬松。 9、涤纶阳离子丝:可与普通涤纶丝产生双色效果,容易染色,色泽鲜艳。 (二)锦纶(PA)或尼龙NYLON(N) 性质:1、强力非常好,甚至超过同等细度的钢丝。 2、耐磨性非常好,超过其他纺织纤维,适合做运动装,袜子,降落伞,缆绳。 3、吸水性差,公定回潮率4%,易静电,起毛,起球。 4、耐碱不耐酸,37.5%盐酸可以溶解。 5、耐腐蚀性好,耐水性差,耐光性耐热性差,久晒强力下降泛黄。 6、锦纶所制服装容易变形,容易起皱。

纺织品抗皱性能的发展沿革

纺织品抗皱性能的发展沿革 前言 抗皱性是指纺织品在服用过程中,经多次洗涤仍可保持满意的尺寸稳定性、平整度和接缝外观。抗皱纺织品是指经5次循环洗涤干燥后仍具有抗皱性能的纺织品。纤维素纤维织物特别是棉纤维织物,具有很多优良性能,但是却存在着弹性较差的缺点, 不像毛织物在服用过程中能保持平挺的外观,于是便出现了提高纤维素纤维织物从折皱中回复原状的能力、以模仿毛织物弹性为主要目的的抗皱整理。 棉纤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纤维,它有很多优良的服用穿着性能,如大多具有柔软、舒适、透气、吸湿性好等特点,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棉织物也有一定的缺点如弹性差、易起皱、易缩水、易受微生物的侵袭导致纤维霉变和脆损,在穿着和洗涤过程中容易起皱,不能保持平整的外观,需要经常熨烫,因此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近几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喜欢穿天然纤维做的衣服,为了克服全棉服装在穿着过程中的易起皱,洗后需要熨烫的缺陷,棉织物的抗皱整理已成为极其重要的后整理加工工艺。目前所用的抗皱整理剂大部分都是2D树脂,但是经2D树脂整理后的织物在使用和贮存过程中会释放出甲醛,危害人们的健康。随着环保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重视棉织物上的甲醛问题,越来越多的转向无甲醛整理剂的研究,因此传统的抗皱整理剂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1.棉织物的抗皱发展历史 自1926年英国申请第一个织物防皱防缩整理专利至今己有大半个世纪,期间经历了织物免烫整理的几个阶段。 1.1防缩抗皱整理 早在1928年,Foulds.R.P.等人就用水溶性尿醛、酚醛树脂处理棉织物以提高其抗皱性能。由于当时用的是热固性预缩树脂,不能进入纤维内部,只是沉积在纤维和纤维之间形成表面树脂,所以手感很差。最初只是应用于粘胶纤维,到了20世纪40年代,合成了反应性树脂整理剂,如三聚氰胺/醛和环亚乙基脉/醛等,主要应用于棉织物。由于防缩抗皱整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织物的干抗皱性,它虽然能使衣服在穿着时不易起皱,但织物的湿态抗皱性并无明显改善,经洗涤后存在明显的皱痕,仍需加以熨烫。 1.2洗可穿整理 20世纪50~60年代,化学纤维迅速发展,以平整、快干、尺寸稳定、牢度好等优点迅性能,不需要熨烫,这种整理称为洗可穿整理(Wash and Wear)。 1.3耐久压烫整理 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展耐久压烫整理,即DP(Durable Press)整理或PP(Permanent Press)整理。一方面,织物的抗皱水平比洗可穿整理阶段又有所提高,即外观平整不起皱,尺寸稳定;另一方面,织物还有保持服装形态和褶裥定形的作用,如裤线和裙褶保持不变。但由于纯棉织物处理后强力下降严重,实际上这个时期的耐久压烫整理主要应用于涤棉混纺织物上。 1.4低甲醛整理

(整理)床上用品知识

床上用品两大类: 1、有色系:受季节、潮流影响较大,以美观为主诉求。主要包括:套件与散件类产品。 2、无色系:受季节、潮流影响较小,以实用为主诉求。主要包括:枕、被、保洁垫等。 B.产品常见的尺寸 1、产品基本尺寸 2、产品的部件 睡:保洁垫、床笠/床单/床罩/床盖/夏罩 盖:被套、被芯 枕:枕套(夏枕/冬枕/长枕)、枕芯 靠:抱枕、方枕/糖果枕/午安枕 3、床上用品五大产品品项: 1、套件:十一/十/九/八/七/六/五/四件套 包含:床盖/床罩/床单/被套/被芯/保洁垫/冬枕套/长枕套/抱枕/夏枕套(信封枕套)等。 2、散件:六/四/三件套 包含:被套/夏罩/床单/床笠/抱枕/夏枕套(信封枕套) 3、枕类: 包含:纯睡眠用途的枕类:温馨枕、雅柔枕、芊柔枕等,此种枕类主要诉求点在于其弹性与舒适度。 带保健功能的枕类:决明子枕、麦饭玉石枕、芦荟枕、蔓荆子枕等,此种枕类主要以其形状和填充物带来各种保健功能,诉求点在于其健康性。 4、被类: 包含:聚酯填充物的被类:温馨被、雅柔被、芊柔被等,此种被类主要诉求

点在于其蓬松度、柔软性与保暖性。 天然填充物的被类:羊毛被、羽绒被、蚕丝被等,此种被类主要诉求点在于环保、健康概念。5、周边产品: 包含:各类抱枕/靠垫/护腰垫/坐垫/沙发床/纸巾盒套/化妆包/置物袋等。C.面料与纤维 1、面料基本知识: 高支高密面料:高支,指纱的支数,一般情况下、超过40s的纱即为高支纱;密度超过95根/英寸、即为高密度。 面料上的标识:110”60*40/173*120,说明: A、110”是指面料幅宽、110英寸(110*2.54=279.4cm)。 B、60*40是指织物用纱、地经60s纱,纬纱40s纱。 C、173*120是指织物密度、第一组数字指地经密度173根/英寸、第二组数字纬纱120根/英寸。 2、面料按组织分类:平纹、斜纹、缎纹 (1)平纹组织的特点:平纹组织是由经、纬纱一上一下相间交织而成。经纬纱之间每间隔一根纱就交织一次、组织点频繁,经纬纱联系紧密、布身结实、坚牢。 (2)斜纹组织的特点:经纱或纬纱至少隔两根纱才交织一次的织物,统称为斜纹组织。斜纹组织有正反之分,浮县较长,产品厚实、柔软但牢度有所降低。(3)缎纹组织的特点:缎纹组织的单独组织点,在组织上由其两侧的经(或纬)浮长线。因此,布面平滑、匀整、富有光泽、质地柔软。 3、面料按工艺分:素色、印花、提花(大提花、小提花、素色提花、色织提花、多色纬提花) (1)素色:先织后染称素色,先染后织称色织。 (2)印花:先染色再印花称为素色印花,印底色称为刮地印花。 (3)提花:A、用提花机织造的花型为大提花;B、用多臂机织造的花型为小提花;C、两色纬提花称为双色提花;D、两色以上的纬纱提花称为多色提花;E、先织后染的提花称为素色提花;F、先染后织的提花称色织提花。 (4)色织物:色织物是采用染色纱线,结合组织结构、配色的变化及后段整理工艺处理等织制而成的织物,它具有色彩调和、色泽纯正、色调鲜艳、花型多变、层次清晰、立体感强等特点,且品种繁多,名具特色。 (5)磨毛印花面料:属于高档精疏棉,这种面料在后处理的过程中,进行磨毛处理,是面料的表面呈现一定的绒感,提高面料手感。那么什么是磨毛呢?磨毛,又叫磨绒。能使经纬纱同时产生绒毛,且绒毛短而密。绒面平整,手感丰满、柔软,面平整,手感丰满、柔软,富于绒感,光泽柔和,无极光。磨毛面料蓬松、厚实、保暖性能好,夏季又可当做薄被用,同时具有不起球、不褪色等优点。4、床品使用布料: 一般为纯棉面料,因纯棉或丝棉面料为天然纤维,柔软、吸水性强,不易产生静电,与肌肤接触无任何刺激,对人体有益无害,吸湿性好、透气,服用性能好,使人的感觉舒适。最大缺点是易起皱。 5、面料的品质识别: (1)高支高密丝光纯棉面料制作的高档织物:纯天然纤维、手感丰满、挺括、光滑柔软,厚实细腻,与肌肤接触无任何刺激感,吸湿性、透气性好、无静电产

棉防皱整理一

棉织物的防皱整理一 2 1、了解电花、轧花整理及其设备和工艺2、了解防皱的原理 3、掌握整理的工艺及处方中各助剂作用 重点:1、电花、轧花的设备及工艺 2、防皱浆液组成及作用。 难点同上 讲授、提问

(三)电光轧光工艺与设备 (四)轧花整理的工艺与设备 防皱整理 一、防皱整理原理 1、沉积论 2、交链论 二、工艺概述 (一)整理剂在织物上的形式 (二)工艺 (三)浸轧防皱整理液 (四)预烘、拉幅 (五)焙烘 (六)后处理 (七)拉幅 1、什么叫电光轧光和轧花整理 2、防皱整理有哪些原理? 3、防皱整理液由哪些物质组成,分别什么作用?4、防皱整理有哪些步骤?

第一课时 复习:增白、轧光整理 (三)电光轧光工艺与设备 1、含义:在织物表面轧压上大量的平行斜线,使织物表面呈现好似是用大量平行纤维组成的假象,从而大提高织物的光泽。 2、设备 电光轧光机 组成:一只软辊和一只电光辊组成 3、适用:贡缎织物,高支纱平布 4、工艺:P122 (四)轧花整理的工艺与设备 1、含义:利用纤维的可塑性,以刻有花纹的轧辊轧压织物使之产生凹凸花纹效果的整理过程,又称轧纹整理。 2、适用:经纬强度较好的平纹织物以及其他棉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等织物的加工。 3、设备组成:一对硬、软轧辊 4、工艺:P123 5、与树脂整理同时进行,以达到耐久性轧花整理。 例:P123 6、另一方法: 拷花:硬辊:凹纹铜辊 软辊:表面平整的高弹性橡胶辊

第三节棉织物的防皱(树脂)整理 概述:开始于1919年,英,甲醛处理 一、防皱整理原理 (一)织物折皱形成的原因 纤维内部的结构单元发生了结构重排,产生了新的结构例纤维素分子上有很多极性基团,在纤维素分子发生相对移动后,很容易在新的位置上形成新的结合。 (二)防皱原理 含义:P124 1、沉积论 树脂扩散后沉积于纤维中,形成氢键和范德华力,从而提高纤维的搞形变能力(分子间力) 2、交链论 防皱剂与纤维形成共价键(化学键力) 防皱作用的层次分:1)提高抗形变能力 2)提高弹性回复力 3)降低形成新结构的能力 二、防皱整理工艺概述 (一)整理剂在织物上的形式 1、外施型整理 2、内施型整理:防皱、防缩、免烫 第二课时

服装面料知识:防起球整理的几种方法

防起球地方法较多,染色前、染色中地方法有如改变纤维地结构、成分与性能,改变纱线地纺纱工艺及织物结构,改变染整工艺等,但我们一般习惯于布匹和成衣漂染后整理,其方法有: 生物抛光(生物酶整理) 生物抛光是用纤维素酶改善棉织物表面地整理工艺,以达到持久地抗起毛起球作用,增加织物地光洁度和柔软度.生物抛光去除从纱线表面伸出地微细纤维,织物表面绒毛大大减少,变得光洁而不会起毛起球.(酶地水解和机械地冲击共同去除了织物表面地毛绒和纤维地末梢,使织物组织变得更清晰,色泽更明亮).实践证明此种方法对降低起毛起球地效果是持久地,因为纤维地末梢被除掉而不是在原处被覆盖,但要注意此法会对织物强力有一定损失及部分失重.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对棉及涤纶纤维素纤维混纺织物,采用纤维素酶;羊毛或涤纶羊毛混纺织物采用合适地生物蛋白酶进行抛光处理.所以必须严格控制工艺条件,否则会造成酶失活或严重损伤、严重失重,而且大批量织物也不太适宜(有缸差),所以一些针织物染整厂不愿应用此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轻度缩绒法(主要用于羊毛织物,如羊毛衫、羊毛针织品) 羊毛衫等针织品经过轻度缩绒后,其毛纤维地根部在纱线内产生毡化,纤维之间相互纠缠,因此增强了纤维之间地摩擦系数,使纤维在遭受摩擦时不易从纱线中滑出,进而使羊毛衫等织物地起球现象得以减少.目前,一般对精纺羊毛衫等织物通过轻度缩绒以提高其抗起球效果.其工艺流程为:毛衫浸润轻度缩绒清洗脱水烘干.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树脂整理法 ①原理 树脂是各种各样地聚合物,利用树脂在纤维表面交链网状成膜地功能,使纤维表面包裹一层耐磨地树脂膜,此树脂膜使纤维地滑移减弱;同时,树指均匀地交链凝聚在纱线地表层,使纤维端粘附于纱线上,摩擦时不易起球,因而可有效地提高羊毛衫地抗起球性.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②树脂地选择 所选树脂必须要与纤维有较大地粘合力,同时本身也应有一定地强力,整理后要有较好地弹性和滑爽而不粘腻地手感,粘结膜不影响染料地色牢度和光泽.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无异味;树指性能稳定,应用方便、可靠、价格低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目前,一般地树脂(丙烯酸脂自身交联型树指)已不能满足客户对织物地高要求,因为有地抗起毛起球剂(树脂)存在处理后手感变硬,强力下降,被处理物色光发生变化,有地树脂还必须进行高温焙烘等问题.国外已逐步淘汰,逐步发展新一代地抗起毛起球剂,其主要代表产品为聚氨酯系地高分子物和有机硅酮树脂,现在这类产品国内已有生产,并已大量应用于生产针织品地抗起毛起球整理.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纺织基础知识:基础概念|纤维|纱线

纺织基础知识:基础概念|纤维|纱线 一、纺织纤维 1、定义:纤维是天然或人工合成的细丝状物质,纺织纤维则是指用来纺织布的纤维。 2、纺织纤维特点:纺织纤维具有一定的长度、细度、弹性、强力等良好物理性能。还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例如:棉花、毛、丝、麻等天然纤维是理想的纺织纤维。 3、纺织纤维分类: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①天然纤维包括植物纤维、动物纤维和矿物纤维。 A 植物纤维如:棉花、麻、果实纤维。 B 动物纤维如:羊毛、免毛、蚕丝。 C 矿物纤维如:石棉。 ②化学纤维包括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和无机纤维。 A 再生纤维如:黏胶纤维、醋酯纤维。 B 合成纤维如:锦纶、涤纶、晴纶、氨纶、维纶、丙纶等。 C 无机纤维如: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等。 4、常见纺织纤维的纺织性能: ①羊毛:吸湿、弹性、服用性能均好,不耐虫蛀、适酸性和金属结合染料。 ②蚕丝:吸湿、透气、光泽和服用性能好,适用酸性及直接染料。 ③棉花:透气、吸湿、服用性能好、耐虫蛀、适直接还原偶氮、碱性媒介、硫化、活性染料。 ④黏胶纤维:吸湿性、透气性好、颜色鲜艳、原料来源广、成本低,性质接近天然纤维,适用染料同棉花。 ⑤涤纶:织物、挺、爽、保形性好、耐磨、尺寸稳定、易洗快干,适用分散染料,重氮分散染料、可溶性还原染料。 ⑥锦纶:耐磨性特别好、透气性差、适用酸性染料,散染料。

⑦晴纶:蓬松性好、有皮毛感、适用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 二、纤维的鉴别 1、鉴别方法: ①鉴别的方法有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药品着色法以及红外光谱法等。在实际鉴别时,常常需要用多种方法,综合分析和研究以后得出结果。 ②一般的鉴别步骤如下: A. 首先用燃烧法鉴别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 B. 如果是天然纤维,则用显微镜观察法鉴别各类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如果是化学纤维,则结合纤维的熔点、比重、折射率、溶解性能等方面的差异逐一区别出来。 C. 在鉴别混合纤维和混纺纱时,一般可用显微镜观察确认其中含有几种纤维,然后再用适当方法逐一鉴别。 D. 对于经过染色或整理的纤维,一般先要进行染色剥离或其它适当的预处理,才可能保证鉴别结果可靠。 2、常见纤维的燃烧性质: 纤维 近焰现象 在焰中 离焰以后 气味 灰烬 棉 近焰即燃 燃烧 续燃有余辉 烧纸味 灰烬极少柔软黑灰 毛 熔离火焰 熔并燃 难续燃自熄 烧毛味 易碎脆蓬松黑

【CN110029469A】一种亚麻织物柔软整理工艺【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171615.3 (22)申请日 2019.03.07 (71)申请人 浙江载信亚麻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经济开 发区联谊路1288号 (72)发明人 金玲芳 张瑜 劳曦晖 黄群群  李婷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 司 11403 代理人 李莎 (51)Int.Cl. D06C 19/00(2006.01) D06B 1/02(2006.01) D06B 15/00(2006.01) D06C 15/10(2006.01) D06M 16/00(2006.01)D06C 3/00(2006.01)D06M 101/06(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亚麻织物柔软整理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麻织物柔软处理工艺, 该工艺的流程为:水刺柔软→挤压去除水分→烘 干→牵拉柔软→湿润→平整→纤维素酶柔软→ 纤维素酶失活→水洗→烘干→预缩整理,该柔软 整理工艺采用物理方法与生物酶加工法对亚麻 织物进行柔软整理,既能达到蓬松柔软的效果, 同时绿色环保,无污染, 成本低。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3页CN 110029469 A 2019.07.19 C N 110029469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10029469 A 1.一种亚麻织物柔软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水刺柔软,将亚麻织物输送至水刺装置中进行水刺处理; 步骤二:挤压去除水分,将步骤一中的亚麻织物输送至挤压装置挤压出水分; 步骤三:烘干,将步骤二中的亚麻织物通过烘干装置烘干; 步骤四:牵拉柔软,将步骤三中的亚麻织物输送至牵拉装置进行牵拉; 步骤五:湿润,将步骤四中的亚麻织物输送至喷水装置进行润湿; 步骤六:平整,将步骤五中的亚麻织物输送至平整装置进行平整。 步骤七:纤维素酶柔软,配制纤维素酶溶液,将步骤六中的亚麻织物浸泡在纤维素酶溶液中; 步骤八:纤维素酶失活,将步骤七中的亚麻织物,放入热水中浸泡; 步骤九:水洗,将步骤八中的亚麻织物进行水洗; 步骤十:烘干,将步骤九中的亚麻织物进行烘干; 步骤十一:预缩整理,将步骤十中的亚麻织物进行预缩整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麻织物柔软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刺装置包括有位于亚麻织物上方与下方的第一喷水板(2)与第二喷水板(3),所述第一喷水板(2)与第二喷水板(3)通过出水管与第一水泵(4)的出水口相连接,所述第一水泵(4)的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收集水槽(1)相连通,所述第一喷水板(2)与第二喷水板(3)均为中空的长方体,所述第一喷水板(2)与第二喷水板(3)相向面均开设有若干喷嘴口(5),所述喷嘴口(5)为自进水端向出水端方向口径逐渐减小的中空圆锥台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亚麻织物柔软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口(5)最小口径为1mm~4mm,所述喷嘴口(5)最小口径间的间距为2mm~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麻织物柔软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有位于亚麻织物上方与下方的第一挤压板(6)与第二挤压板(7),所述第二挤压板(7)固定于支撑基座(8)上,所述第一挤压板(6)通过气缸(17)固定连接于支撑基座(8)上,所述第一挤压板(6)与第二挤压板(7)相向面均为平整面,所述第一挤压板(6)通过气缸(17)的作用与第二挤压板(7)相互贴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亚麻织物柔软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牵拉装置包括有位于亚麻织物两侧的第一牵拉板(9)与第二牵拉板(10),所以第一牵拉板(9)固定于支撑基座(8)上,所述第二牵拉板(10)通过气缸(17)固定连接于支撑基座(8)上,所述第一牵拉板(9)与第二牵拉板(10)相向面均为凹凸面,所述第一牵拉板(9)与第二牵拉板(10)的大小形状凹凸面均相互配合,所述第二牵拉板(10)通过气缸(17)的作用顶紧于第一牵拉板(9)且相互贴合的面无缝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亚麻织物柔软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装置包括有若干喷头(11),所述喷头(11)通过出水管与第二水泵(12)的出水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水泵(12)的进水端通过进水管与收集水槽(1)相连通,所述喷头(11)为可调节流量喷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亚麻织物柔软整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整装置包括有位于亚麻织物上方与下方的第一平整板(13)与第二平整板(14),所述第一平整板(13)通过气缸(17)固定连接于支撑基座(8)上,所述第二平整板(14)固定于支撑基座(8)上,所述第一平整板(13)通过气缸(17)的作用贴紧于第二平整板(14),所述第一平整板(13)与第二 2

真丝织物抗皱整理工艺探讨

真丝织物的抗皱整理工艺探讨 前言 丝绸因其柔和的光泽、优良的吸湿性、优异的悬垂性、优雅的外观和优良的舒适性,成为人们最受青睐的高品质纺织原料之一。遗憾的是真丝织物湿弹性低,在家庭洗涤时或在湿态时容易产生折皱,造成使用过程中的诸多不便。真丝织物的湿弹性低是由纤维结构决定的。丝蛋白和羊毛角蛋白不同,丝蛋白中没有胱氨酸残基,蛋白质分子之间没有化学交联。当纤维吸收水分并膨化时赋予纤维高度干折皱回复性的聚合物之间的盐键被破坏,没有了在水中不容易被破坏的化学交联,使真丝织物的湿态抗皱性很差。如果在丝纤维结构中引入化学交联,则可以限制丝纤维分子链在水中的相对运动,因而可提高真丝的湿弹性。国内外纺织界进行了许多提高真丝织物抗皱性的研究。随着国际上对环保的日益重视“用无甲醛整理剂对真丝织物进行抗皱整理”已成为近期研究的重点。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用多元羧酸作交联剂,含磷酸的碱金属盐类作催化剂整理织物。最近有关用多元羧酸作交联剂和含磷酸的碱金属盐类作催化剂对棉织物进行无甲醛抗皱整理的研究表明,整理后的棉织物具有耐洗性极好的抗皱(DP)性,其中最有效的交联剂是1,2,3,4-丁烷四羧酸(BTAC),最好的催化剂是次磷酸钠,经BTAC整理后的织物,可获得满意的弹性和白度、耐洗性、强力保留值和良好的手感等,但由于BTAC的价格昂贵,其推广受到限制。人们更多的考虑用与二羟甲基二羟基乙烯脲树脂(DMDHEU)价格相近的柠檬酸(CA)来代替四元羧酸。目前棉织物用CA进行非甲醛DP整理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这就启发人们用CA对丝织物进行非甲醛DP整理。本文研究了真丝织物用CA进行抗皱整理的可行性,优化了整理条件和配方,评估了整理后真丝织物的性能。 [1] 1、真丝 1.1蚕丝的结构特点 1.1.1蚕丝的化学组成 蚕丝主要是由丝素和丝胶两部分组成的,它们占蚕丝总重量的90%以上,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无机物、脂蜡、色素和碳水化合物等其他组分。 丝素和丝胶都是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都是α–氨基酸,根据资料介绍作为蚕丝为主体的丝素含有多种氨基酸,侧链小的乙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特别多,其次是丝氨酸和酪氨酸,这四种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绝大部分。其他氨基酸的含量都很低,侧链也较复杂[4]。

(修改)实验七、八 棉织物防皱整理及性能测试

实验七、八棉织物防皱整理及性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防皱整理的工艺过程及操作要点。 2、掌握织物褶皱恢复性能测试及断裂强力的测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防皱整理是指用适量的防皱整理剂处理织物后,经过焙烘,使织物的抗皱、手感、防缩、免烫等性能有很大提高的一种整理方法。 防皱整理的原理目前有两种理论:一种是树脂沉积论,一种是树脂交链论。沉积论的观点是:处理到织物上的树脂会在纤维的内部形成网状结构,树脂沉积在纤维的无定形区,改变纤维大分子基本结构单元的相对移动性。交链论的观点是:处理到织物上的树脂会在纤维素分子链或基本结构单元之间产生共价交链,使纤维在形变过程中,因氢键拆散而导致的蠕变和永久变形减少,使织物回复性能提高。 在防皱整理过程中,为了使树脂能迅速和纤维发生必要的反应,在工作液中还需添加适量的酸性催化剂(如氯化镁)或具有协同效应的混合催化剂(如氯化镁和柠檬酸)。 防皱整理工艺一般分四个阶段,浸轧、预烘、焙烘、后处理。其中焙烘是关键阶段。因交链反应或树脂沉积是在此阶段完成,所以必须严格控制焙烘条件,否则直接影响防皱整理效果。 防皱整理效果可用折皱恢复性、断裂强力来评定。因为有些织物经防皱整理后,虽然恢复性(弹性)提高了,但是强力有所下降。所以制订工艺时必须两者兼顾。 三、实验材料、化学品及仪器 实验材料:漂白棉布2块 化学试剂:EFR超低甲醛树脂、氯化镁(工业品)、渗透剂JFC 仪器设备:烧杯(1000mL)、量筒(100mL)、搪瓷盘、电子天平、轧车、热定型机、烘箱、YG(B)541D-Ⅱ全自动数字式织物褶皱弹性仪、H-10K-L万能材料试验机。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浸轧液配制 处方:HA-EFR(含固量40%)100g/l 六水氯化镁20 g/l 渗透剂JFC 2 g/l 2、工艺流程: 二浸二轧(室温、轧液率70%,)→烘干(80℃)→焙烘(160℃,2.5min)→试样留作防皱效果测试用。 3、实验操作: 按要求分别计算各化学品用量,称重后置于两只烧杯内,加水配成所需工作液,充分搅匀后,放入试样,浸透浸湿后(3-5min),照工艺流程做。 4、注意事项: (1)织物必须以经向进入轧车。浸轧时布面要平整,不能有折皱(若布面有折皱可事先熨平)(2)烘干、焙烘过程中应防止水滴进入布面,并要保持布面平整,千万不要折皱,否则影响折皱恢复角测试。

抗菌防臭织物最新进展汇总

目录 1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2 2抗菌防臭整理剂的种类—————————— 3 3主要抗菌防臭剂及其抗菌机理——————— 7 4纺织品的最新研究进展—————————— 15 (1)银的抗菌性————————————— 15 (2)银的安全性————————————— 16 (3)不同价态银的抗菌性能———————— 17 5光触媒抗菌除臭纺织品的研究进展及前景—— 18 A基本概念——————————————— 19 B抗菌除臭机理————————————— 19 C织物光触媒抗菌除臭剂的特点—————— 20 D光触媒抗菌除臭纺织品的制备—————— 20 1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及其产品的安全性审查项目 抗菌防臭功能纺织品能杀灭或抑制与其接触的细菌等微生物,从而起到卫生防臭的效果。一般通过应用纺丝得到抗菌纤维或普通纺织品经后整理获得的功能性纺织品。 在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的今天,服用纺织品的舒适性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赋予抗菌防臭功能是纺织品服用性能提高的重要手段。 服用纺织品的抗菌性能最早应用在军事上,二战期间德军装备了经抗菌加工的军服减少了伤员的细菌感染。20世纪60年代,抗菌后整理的卫生织物开始民用。目前为止,对纯天然纤维制成的纺织品而言,后整理法是唯一解决抗菌功能的技术,但有着不耐洗涤长效性不够的缺点。因此不在我们的设计开发考虑范围内。现在市场上,主要是采用新型的纳米级无机抗菌剂与涤纶、丙纶树脂共混纺丝,获得抗菌涤纶、抗菌丙纶,进而获得抗菌面料和抗菌纺织品。 通过对抗菌涤纶、抗菌丙纶以及抗菌涤棉50/50抗菌性测试得出,抗菌丙纶短纤

后整理知识

1.我们大家先回忆一下上节课讲到的内容。 面料整理过程中的一些工艺:比如轧花;压皱;冲片;撒金;烫钻;冲孔;剪花;起毛; 摇粒;复合;植绒;起绒;丝光;水洗; 2.本堂课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面料的后整理及其他的工艺, 古时候人们就很向往自己的衣服有更加强大的功能,于是有了我们知道的 唐僧的袈裟,十种功德:一以之覆身,远离羞耻而具惭愧之心;二离寒热、蚊虫、恶兽; 三,有菩萨相,见者欢喜,离邪心;四是穿的人有齐天之福;五穿着之时,灭除诸罪; 六没有七情六欲,超脱凡俗,不生贪爱;七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而作良田;八消罪而生十善;九如良田,能增长菩提之道;十如甲胄,烦恼之毒箭不能害。 软猬甲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的一件甲胄,是黄药师送给妻子冯氏的定情之物,后来黄药师把它交给黄蓉,这软猬甲,刀枪不入并可防御内家拳掌。 最后黄蓉把软猬甲传给郭芙了。(现在就不知道传哪里了) 回到现实,冷兵器时代 铠甲:真正刀枪不入 种种表明我们对于面料的更多更强大的要求。 下来我们来讲 现代纺织 人们的生活和穿着离不开纺织品,纺织品是人们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对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人们已用新的眼光去审视服装,从过去单纯追求服装的外表美,发展到现在既要求服装外表美,又要求服装有利于人体健康卫生、服用舒适。面料后整理技术的发展朝着产品功能化、差别化、高档化,加工工艺多样化、深度化方向发展,并强调提高产品的服用性能,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从织机上下机的各类织物坯布必须通过印染加工,包括漂白、染色、印花、后整理等,才能成为手感舒适、光泽好、外观优美、有特殊功能的织物面料。从广义上来说,这种赋予纺织材料的色彩或形态、实用效果的加工过程,称为织物整理。业内把织物整理认为是织物在完成漂白、染色或印花后,再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改善织物的外观和内在质量,提高服用性能的加工过程。介绍的织物整理是指后道“锦上添花”的整理加工。 3.今天我们主要是围绕(1)定形整理。(2) 改善织物手感。(3) 改善织物外观。(4) 其他服 用性能的改善。这四个方面展开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一,定型整理 定型整理目的是消除织物中存在的应力和应变(就是面料中的一些反抗力量,比如纤维的天然卷曲,定型就是强制把他拉直。) 1.拉幅整理 大家都知道新衣服在第一次洗水的时候会发生一定的缩水现象,是正常的,如果是大号的衣服缩成S号,那就不正常了,(解释什么是缩水,缩水率)

亚麻纤维介绍

亚麻纤维 亚麻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天然纤维之一,距今已有一万年以上的历史。亚麻纤维是一种稀有天然纤维,仅占天然纤维总量的1.5%。由于它的天然、古朴、稀有、色彩自然和高贵,被誉为"天然纤维中的纤维皇后"。 在西方,人们对亚麻纤维的宠爱久盛不衰,经历了几个世纪。在历史上,纺织行业几度兴衰,唯有亚麻作为古老的服饰文化独领风骚,长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即使在化纤产品快速发展的浪潮撞击下,仍不失其风采。 亚麻纤维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它吸湿散热,保健抑菌,防污抗静电,防紫外线,并且阻燃效果极佳。 亚麻纤维织品被誉为"天然空调"。亚麻的散热性能极佳,这是因为亚麻是天然纤维中唯一的束纤维。束纤维是由亚麻单细胞借助胶质粘连在一起形成的,因其没有更多留有空气的条件,亚麻织物的透气比率高达25%以上,因而其导热性能(透气性)极佳。并能迅速而有效的降低皮肤表层温度4-8℃。 亚麻纤维的吸湿放湿速度快,能及时调节人体皮肤表层的生态温度环境。这是因其具有天然的仿锤形结构和独特的果胶质斜边孔结构。当它与皮肤接触时产生毛细孔现象,可协助皮肤排汗,并能清洁皮肤。同时,它遇热张开,吸收人体的汗液和热量,并将吸收到的汗液及热量均匀传导出去,使人体皮肤温度下降。遇冷则关闭,保持热量。另外亚麻能吸收其自重20%的水分。是同等密度其它纤维织物中最高的。 下表为常用纤维回潮率(温度20℃,相对湿度65%) 亚麻纺织品的吸水速度比绸缎,人造丝织品,甚至比棉布快几倍。 下表为各种织物的透气性 亚麻纤维织物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它具有独特的抑制细菌作用。亚麻属隐香科植物,能散发一种隐隐的香味。专家认为这种气味能杀死许多细菌,并能抑制多种寄生虫的生长。用接触法所做的科学实验证明:亚麻制品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对绿脓杆菌,白色念珠菌等国际标准菌株的抑菌率可达65%以上,对大肠杆菌和金色葡萄球菌珠的抑菌率高过90%以上。古代埃及法老的木乃伊都是被裹在惊人结实的亚麻细布内,使之完整地保存至今。

棉织物的抗皱功能整理

功能整理论文 论文题目:棉织物的防皱整理探讨与研究专业班级:轻化工程10(3)班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习智华

摘要 纯棉、粘胶及其混纺织物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但它们也存在着弹性差、易变形、易折皱等缺点,故在穿着过程中不能保持平整的外观。为了改善上述不足之处,人们通过对棉织物进行树脂(特殊的高分子预聚体)整理后,提高其从折皱中回复原状的能力,从而提高织物的防缩、防皱性能。 首先本文介绍了抗皱整理技术的发展过程,阐述了抗皱整理剂研究与发展的趋势。其次本文探讨了棉织物抗皱性差的原因以及棉织物折皱形成的原因,发现折皱引起的应力可以使棉织物中纤维素链产生相对位移,应力去除后纤维素分子缺少约束力恢复而产生折皱。具体原因为纤维素分子受较大外力作用后纤维基本结构单元之间发生了相对位移,导致原来的氢键断裂,并在新的位置重新建立起难以回复的新的氢键系统,使纤维或织物的形变得不到恢复而造成的,从而得到棉织物织物的抗皱作用主要是依靠纤维素分子上大量的反应性基团与整理剂交联,限制了结构单元之问的相对位移得到的。最后本文重点以酰胺-甲醛类的整理剂为例研究了其整理工艺参数。 关键词:棉织物;抗皱性能;相对位移;整理剂;发展趋势

目录 1. 概述 (1) 1.1 防皱整理发展过程 (1) 1.2 防皱整理的发展方向 (2) 1.2.1 减少纯棉织物经树脂整理后强力损失过大的问题 (2) 1.2.2 解决N-羟甲基酰胺类整理剂存在的氯损及甲醛污染问 (2) 1.2.3 研究适当的催化剂,缩短焙烘时间、提高交联效率 (2) 1.3 防皱整理效果的评定 (2) 2. 织物防皱的原理 (3) 2.1 织物折皱形成的原理 (3) 2.2 织物的防皱原理 (3) 2.2.1 防皱原理 (3) 2.2.2 干湿防皱性能 (3) 3. 酰胺-甲醛类整理剂的防皱整理 (4) 3.1 整理剂的结构及名称 (4) 3.2 防皱整理剂与纤维素的反应 (5) 3.3 防皱整理的工艺 (6) 3.3.1 工艺流程 (6) 3.3.2 整理液组成 (6) 3.3.3 整理液中各组分的主要作用 (6) 3.3.4 工艺条件分析 (7) 4. 其它整理方法 (8) 4.1 免烫整理 (8) 4.1.1 免烫整理概况 (8) 4.1.2 免烫整理方法 (8) 4.2 耐久压烫整理 (9) 5. 防皱整理后纺织品的质量 (9) 5.1 主要服用机械性能 (9) 5.2 整理品的耐洗性 (10) 6. 参考文献 (1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