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翻译陌生化策略

文学翻译陌生化策略

文学翻译陌生化策略
文学翻译陌生化策略

文学翻译陌生化策略

陌生化是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以诗歌语言研究为基本材料而提出的一种艺术主张。它来源于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提出的艺术理论:“给平常的语言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1]陌生化一词的俄语字面意思是makingchange,含有“使之陌生,使之新鲜奇特”之含义。为了打破感知的自动性,形式主义者主张采用陌生化手法创造出新的形式,使人们摆脱自动感知。陌生化的提出有其科学依据,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熟悉而单调的刺激易使人产生疲惫和厌烦,甚至有排斥心理,但陌生而新奇的事物却能满足人的猎奇心理。自陌生化理论提出之后,西方学术界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并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在翻译领域,近年来也有学者开始使用这个术语,认为陌生化对文学翻译有重要的启示。然而,现阶段真正将陌生化和翻译相结合的研究为数不多,并且将陌生化移用于翻译时概念模糊不清,常与异化相混淆。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厘清陌生化与异化概念的基础上,对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再现原作品中的陌生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进一步探讨陌生化对文学翻译研究的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一、陌生化概念

(一)文学领域中的陌生化

俄国形式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书中指出,文学性是文学有别于非文学的基本特征,而表现文学性的最重要手段就是陌生化。陌生化是一种文学表现手法,指作者通过重复、颠倒、错位、浓缩等方式将日常语言符号重新排列成巧妙奇特的表达,从而有意识地“增加读者感知的难度和感知所造成的困难形式”,使感知过程变得艰涩,延长整个审美体验过程,从而增强客体的可感知性。[2]作家或诗人会无意识地将这种艺术手法用于文学创作,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刺激读者的感知,故意颠倒黑白或指鹿为马,避免人云亦云,以使其所表现的客体具有新奇、美妙、不同寻常之感。如“柳絮飞来片片红”“坚硬的稀粥”“绿色的太阳”等这些看似情理不通、不合逻辑判断的表达却被视为佳句。正是因为它们打破惯常思维,修改了人们有关事物的文化记忆,让人们跳出审美疲劳的漩涡,从而在凸显的陌生意义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二)翻译领域中的陌生化

再现原作中的陌生化不仅是由文学翻译的任务和特性所决定的,也是翻译伦理的需求。这样可以保留原作异常的写作手法,益于保存文化的差异性和异域性,使读者尽可能体味到接近原汁原味的异域文化。其实,陌生化一词早在1988年就已出现在翻译领域。爱尔兰诗人希尼最早指出:“翻译过程中译者适当抛弃译语语言的一般表达方式,将目的语的表达世界变得‘陌生’,以更新译者和读者已丧失了的对语言新鲜感的接受能力。”[2]他认为翻译中的陌生化即异化,其表现形式就是追求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性。美国当代翻译理论家

根茨勒曾说过,译文应保留原作品的陌生化表现手法,如现有表现手法可用第二种语言翻译出来,译者需进行二度创造寻求新的手法。[3]80目前,国内译界对陌生化和文学翻译之间关系的探讨还不多。孙艺风指出在译文中应保留原文中陌生化这种有意识地违背规范的特征。[4]郑海凌认为陌生化是文学翻译应遵守的一种翻译原则,无论采用归化或异化只要带给读者陌生感就好,实际上他却把重心放在异化的重要性上。[5]王东风认识到陌生化在翻译过程中的重要性,认为应该“以变异对变异”来处理陌生化手法,但他却把陌生化简单归结为语言的差异性。[6]综观国内外有关陌生化在翻译领域中的研究,学者们对陌生化概念的界定并未达成一致,大致可分为两大倾向。一种是视陌生化为翻译的对象,研究重心为译者如何处理这些陌生化手法;另一种是将陌生化视为一种等同或类似于异化的翻译策略。这两种研究倾向中的陌生化并不属于同一范畴和层面。前者是文学作品中创造新奇之感的一种表现手法,只涉及一个文本,“以艺术价值为目的”;而后者是指保持原作品异域性和差异性的一种翻译策略,涉及原语和译语两个文本,“以信息传真为宗旨”。

(三)陌生化概念的界定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给读者带来陌生感的元素有三种:一是由于语言体系不同所导致的,二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三是原作者刻意安排语言符号而创造的。本文所探讨的陌生化依然沿用形式主义文化领域的概念,是第三种元素所造成的效果,且不同于异化,是译者为了追求文化异质性时所保留的其中一种表现特征。译者是否能捕捉到原作中的陌生化以及对其如何处理,关乎译作的文学性可否得到体现。译者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理论知识关系到是否能理解原作的“奇”中奥妙;再者,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性,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程度的不可译性,译者很难在原语和译语中找到完全对等的表达。理论上,英汉两种语言虽存在很大差异,但还是存在一定共性,语言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容纳另一种语言作品中的陌生化。实践上,文学作品的英汉互译中已有很多实例都成功再现了原作的陌生化。

二、陌生化再现的翻译策略

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应认真体会其文学性,准确把握作者刻意创造的在语言、语音、句法、篇章等各方面的陌生化,并进行二度创造尽量将其再现。通过分析翻译实例,可将再现陌生化的情况分为三种:一是原作中的陌生化手法在译语中可找到对应的手法,一般采取直译策略再现其艺术效果;二是原作中的陌生化在译语中找不到对应的手法或无法直接保留,译者应采取意译策略,将其替换为译语中另一种陌生化手法;三是由于源语和译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原作中陌生化在译语中无法再现,译者应采取补偿策略。下面就这三种情况来看陌生化在翻译实践中是如何再现的。

(一)直译法

原作中的陌生化手法属可译范围的陌生化,汉英两种语言里都有对应的表现手法,一般在语义上做文章,为再现原文艺术效果应尽可能采取直译。例

1Hisbrotherisadisturberofthepianokeys.(=pianist)他哥哥是一个跟钢琴键

找麻烦的人。(=钢琴家)[8]156例2根据报纸上官方介绍,他是天底下头等大好人,浑身上下毫无缺点,连肚脐眼都没有。(宗福先《于无声

处》)Accordingtotheofficialwrite-upsinthepapers,

he’sthebestmanintheworld.Hedoesn’tevenhaveasin-gledefectinhiswholebody.Why,hedoesn’tevenhaveabelly-button![8]160例1有话不直说,却故意绕弯子,用迂回曲折的话来替代,使话语达到一种新奇幽默的艺术效果,这就是运用了陌生化的折绕periphrasis手法。此处采用直译的策略取得了异曲同工之妙,使译文和原文一样生动形象。例2使用同本意完全相反的词句来表达本意,明显含有嘲弄讽刺的意思,从而使本意更加突出。人们夸赞某人完美无缺时总是会罗列出很多优点,按照常理没有肚脐眼实际上是一种缺陷,而此处却将其认为是浑身上下没有缺陷的表现,恰恰达到了标新立异之效。对这一陌生化采用直译能保留原文嘲弄的用意,让译语读者觉察到原文的陌生化效果。

(二)意译法

汉英两种语言里,很多陌生化的表现手法利用了各自语言的特点,要把它们译成另一种语言并非易事,因为各自的语法、语音、语言形式以及文化背景对译文读者来说是陌生的。但是,难译并非不可译,也能找到类似的表达方式,只要经过认真加工,这类难译的陌生化也可采用意译的方法得到解决。例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

题》)Thesilkwormtillitsdeathspinssilkfromlove-sickheart,Thecandleburnedtoasheshasnotearstoshed.[9]例

4Somefishingboatswerebecalmedjustinfrontofus.Theirshadowsslept,oralmostslept,uponthewa-ter,agentlequiveringaloneshowingthatitwasnotcom-pletesleep,orifsleep,thatitwassleepwithdreams.(MarkRutherford)眼前不远,渔舟三五,凝滞不前,樯影斜映在水上,仿佛睡去,偶尔微见颤动,似又未尝熟睡,恍若惊梦。[10](高健译)例3中的“丝”与“思”同音,既表示蚕丝又表达诗人的相思之意如蚕丝般悠悠无尽到死方可终结,这里运用了陌生化的双关手法达到了焕然一新的效果。虽然英语中也有双关这种修辞格,却无法找到一个词同时表达这两种含义,许老便采取意译法将其分译成两个词silk和love-sick,但我们也可体会到该译文的妙处,silk和sick不但形近而且在发音上极为相似,在很大程度上再现了原语的陌生化。例4这段话采用拟人和重复的陌生化手法描述了一幅风景画,给人以美不胜收之感。但是对于大部分中国读者来说,由于语言外壳不同,原语所表达的风景感似乎不够鲜明,若采取直译的方法便毫无美感可言。该译文采取意译法将原文中的风景画绝妙地展现出来,读起来朗朗上口的同时给人一种凸显的画面感,使得译语读者清晰地领悟并强烈地感受到原作语言的艺术效果。

(三)补偿法

不可译的陌生化一般表现在字音、字形、词性、词的结构、词的缩减、词义转换、排列等方面,而这些特点无法再现于译语中,但译者不应轻言放弃,应尽可能采取补偿法加以补救。对于原文中一些实在不能译的陌生化手法,译者应

该给以简单的说明,让读者意识到原作中的妙处。例5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水浒传》第六十

回)Anoblemanstandsinaboatonthelake,Turnshehereortherehisfeartoslake?Turnshehere,turnshethere,nonecomestohelporsave,Robbers,darkness,stormandwinds—allhecanbutbrave!例6霁月难逢,彩云易散。(《红楼梦》第五

回)Aclearmoonisrarelymetwith,Brightcloudsareeasilyscattered;(杨

译)Seldomthemoonshinesinthecloudlesssky,Anddaysofbrightnessalltoosoonpassby.(DavidHawks)例5这首诗是吴学究在卢俊义家中的白壁上写的藏头诗,其新奇之处是每句首字可组成“卢俊义反”的句子,即“卢俊义造反”之意。这种独特的排列方式在英语中无法做到形式和内容上的对等。有人认为这是不可译的,仅仅传达原文的表面意思,而忽略了形式对应,原文的艺术效果便不复存在。赛珍珠的译文堪称佳作,其中每一句的第一个词也组成一句话“Anoblemanturnsrobbers”,这种译法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形神兼备,再现了原作的别具匠心之处,但为了使读者更加清楚原作中的陌生化,应该给以简单的补充说明。例6中第一句运用了析字的陌生化手法。析字是一种以字的形、音、义三个方面相契合相连带的关系,随即借来代替或推衍一种意思,来曲折表意的修辞方法。“霁月”指雨停月出,演化为“晴”字;“彩云”指成花纹的云彩,演化为“雯”字,暗指“晴雯”的悲惨遭遇。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此处的析字手法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表达,杨译和霍译采取了直译无法再现原作的陌生化,只能凭借注释在某种程度上来弥补译文的缺失,以帮助译语读者来理解原作中的新意。

陌生化理论的提出为翻译领域开拓了新的研究视角,给译语读者带来类似于原语读者阅读原作的艺术体验。然而,陌生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任何新鲜、陌生的事物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逐渐熟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正确的策略尽量再现原作的陌生化;当然,译者应该把握适度原则,既要尽量忠实于原文,又要考虑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任何不慎的过度的举动都会破坏二者之间的平衡,译者须采取最可行的翻译策略在“妥协”中求生存。

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的异同

非文学翻译与文学翻译的区别 目前,我国非文学翻译的质量无法跟上市场需求,而外语教学又更重视语言学和文学,与实际的翻译活动有脱节。因此,有必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非文学翻译队伍。要实现这一目的,需要认清楚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区别。 非文学翻译文学翻译区别 “非文学翻译强调的是事实,文学翻译强调的是价值;非文学翻译强调信息的清晰性,文学翻译强调风格。”但翻译研究长期以来都更重视文学翻译,用文学翻译的标准来衡量和指导一切翻译活动,一味的追求忠实造成许多非文学类文本译文质量低下的问题。要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认识到二者之间的区别。 一、翻译对象 非文学作品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强调准确性、严谨性和目的性,注重逻辑思维,而文学作品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与非文学作品相比,文学作品更注重形象思维、和艺术感。从翻译实践来说,非文学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对象有一点被人们忽视了,即作品质量,文学翻译的对象大多数都是经典作品,基本不存在语言质量或逻辑思维的问题,译者需要尽可能做到内容和形式上的忠实。而非文学翻译文本在很多情况下存在语言不规范,表达意义不明确,逻辑错误等问题。因此不能盲从忠实原则。 二、翻译目的及译文读者 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提出并探讨了目的论。将翻译视为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 文学翻译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译作的文学功能,再现原作的文学效果。希望读者能够从译本中体验外来文化,并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有时还能对读者起到激励作用,如“五四”时期苏联文学作品的译介就极大鼓舞了当时中国的进步青年。 而非文学翻译的目的则是为了实现简洁和有效的交流。其目的性更具体,如旅游文本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金融商务文本是为了招商引资、扩大业务等;此外非文学翻译往往是一个独立的商业翻译项目,除作者和译者外,还包括项目委托人,译者可与委托人就文本进行交流。

杨译《鲁迅小说选》的翻译策略研究

杨译《鲁迅小说选》的翻译策略研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适应选择论概述 胡庚申教授在其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中,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适应/选择”学说引进翻译理论研究,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作出新的描述和解释。他认为: “翻译是译者不断自我适应和优化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具体地说,翻译过程是译者对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和以译者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的‘选择’。”这里所说的“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文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在翻译实践中,成功的翻译就是“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翻译( 胡庚申,2004) 。本文选用杨宪益、戴乃迭的《鲁迅小说选》英译本,分析译者在具语言层面上如何在词汇、句法、修辞风格几个方面有效地进行适应性选择并恰当处理英汉异质成分。

二、杨译本的翻译策略 翻译是一项语际转换活动,译者在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是成功翻译的基本要素。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该维度的适应性选择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具体包括词汇、句法、以及整体的修辞、风格等方面的适应性选择。 ( 一) 词汇层面 ( 1) 原文: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 《孔乙己》) 译文: The layout of Luzhen’s tavern is unique. 语言不同则思维不同,社会文化的差异引起了价值观念的差异。中国几千年来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意识形态中渗透着“中庸之道”、“大同思想”。因此,鲁迅眼里的“酒店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侧重的是一种和其他同类事物相比较而得出的不同之处,“不同”是“同”中的不同。而西方世界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注重的是对个体的关怀,倡导对个性的尊重和自我价值的体现。他们看酒店格局,更多的是看到这间酒店的独特之处,至于是否和别处不同,并不重要。杨宪益夫妇十分了解中西方这些思维和观念的差异性,所以他们在词汇的选择上作出了适应性选择。译

论《红字》陌生化翻译

论《红字》陌生化翻译 一、“陌生化”理論 “陌生化理论”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于1916 年在《作为手法的艺术》一文中提出的。英文的表达通常为“defamiliarization”文学作品用于区别于其他文化形式在于其“文学性”。雅各布森如是界定:“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也就是使特定作品成其为文学作品的那样一种特性”(张冰,2000)。为了凸显出文学作品中的“文学性”,我们采用了“陌生化”这一理论。“陌生化”最明显的效果就是打破人们习惯性的接受定式,摆脱对事物概念的惯常性的语义联想。翻译文学选材的出新和翻译修辞的出奇是文学性问题且与陌生化理论所揭示的感知延长过程即与审美过程的艺术主张是一致的(陈琳,2010)。接下来我们从两方面,即修辞和意象上,来感受“陌生化”所带来的新奇效果。 二、“陌生化”在修辞中的体现 And thus,while standing on the scaffold,in this vain show of expiation,Mr. Dimmesdale was overcome with a great horror of mind,as if the universe were gazing at a scarlet token on his naked breast,right over his heart. On that spot,in very truth,there was,and there had long been,the gnawing and poisonous tooth of bodily pain. Without any effort of his will,or power to restrain himself,he shrieked aloud;an outcry that went pealing through the night,and was beaten back from one house to another,and reverberated from the hills in the background;as if a company of devils,detecting so much misery and terror in it,had made a plaything of the sound,and were bandying it to and fro. (P161-162)姚译:就这样,当丁梅斯代尔先生站在刑台上进行这场自欺欺人的赎罪表演时,他的心为一个巨大的恐惧所控制,仿佛天地万物都在注视他裸露胸膛上的那个红色印记——它正好在他的心口处。正是在那个地方,他确确实实感到肉体痛苦的毒牙在咬啮着他,而且为时很久了。他失去了意志力和自制力,高声尖叫起来。这喊声在夜空中嘶鸣,在一家又一家的房舍之间震响,在背后的山岭里回荡,像是有一伙魔鬼发现这声音中充满了不幸和恐怖,便将它当作玩物,抛来抛去嬉戏玩弄。(P76) 霍桑的小说善于运用心理描写,他利用周围的环境,尤其这是海斯特曾经受辱的地方,这种状态下细腻的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状态,以达到情与景的交融。同时也表明他的愧疚之感逐步升温,为今后的故事情节做出铺垫作用。在此时内心状态的描写中,作者以拟人(gazing)、夸张(a company of)、暗喻(as if a company of devils,……had made a plaything of the sound,and were bandying it to and fro.)等修辞格,生动鲜明地刻画出丁梅斯代尔内心的恐惧,其悔恨、自责已经达到了无法逆转的地步。“毒牙”“魔鬼”“内心的叫声在回荡”,逼真地烘托出人物痛苦万分的内心感受。姚乃强先生采用了增译的翻译方法以及将词“pealing through”“shrieked aloud”“bandying”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译文中。运用了陌生化的手

第二章 翻译的性质 策略和方法

第二章翻译的性质、策略和方法 2.1 什么是翻译? 定义林林总总,可谓太多,但有一点很明确,翻译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转换过程,它牵涉到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内容,是一种跨语言(cross-linguistic)、跨文化(inter-culture)、跨社会(cross-social)的交际活动,是把“原语”SL(Source Language)的语言、文化信息用“的语”TL(Target Langue)的语言形式进行转达的活动,是具有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相互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一种媒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是一种更换语言形式和转移信息内容(包括思想、意义、情感、修辞、文体、风格、文化等)的复杂的思维及表达活动(毛荣贵)。而对这一活动规律的探讨和研究必然牵涉到哲学、美学、思维学、文化学、语言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领域,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可以说,翻译是一门科学。 翻译还是一门艺术。在翻译实践中,离不开直觉(instinct)、推敲(word-weighing)、灵感(inspiration)、顿悟(insight)等艺术思维方式,离不开各种艺术手段和技巧的运用。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展示的是一种语言表达艺术,在不悖原文的基础上,力求尽量完美地再现原文的语言艺术风采。 翻译更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劳动,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积累,需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见识。译者虽不需通晓各门专业,但至少应是一位“杂家”。翻译离不开原文文本和译文读者,否则成为无本之木、无的之矢,谈不上“翻译”二字,因为它离不开原文的限制。因而有人说它是“戴着镣铐跳舞”,不能长袖舒展,随心所欲。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常常为一词一句的理解和表达而煞费苦心,固有“一名之立,旬月踌躇”之说。 从形式上看,翻译有口译、笔译之分。口译又可分为交传(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和同传(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两种形式。各自的标准和要求也不一样。口译强调“快捷、准确”(quick and accurate response)和“通顺”(smoothness),笔译则要求在“准确”与“通顺”的基础上,还要深究原文内涵,讲究行文用字自然得体、通顺地道。 而按体裁划分,翻译又可分为文学翻译、科技翻译、经贸翻译、时政翻译、法律翻译、旅游翻译、公文翻译、医学翻译以及广告宣传翻译等等。除文学翻译外,其它体裁大多归属于应用翻译的范畴。 2.2 什么是应用翻译? 应用翻译,英语又称为pragmatic translation,practical translation或applied translation。(方梦之[M],2003:前言),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它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强,应用面广,其范围几乎涵盖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大大不同于强调艺术审美与文学欣赏的文学翻译。就内容来看,它几乎囊括了除文学翻译以外的所有作品,“包括人们日常接触和实际应用的各类文字,涉及对外宣传、社会生活、生产领域、经营活动等方方面面”。而就文本体裁而言,它“包括政府文件、告示、科技论文、新闻报道、法律文书、商贸信函、产品说明书、使用手册、广告、技术文本、科普读物、旅游指南等各类文本”(方梦之[J],2003),甚至还包括各种通俗读物。 从文体特征来看,“信息性、诱导性和匿名性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特点”(方梦之[J],2003)。信息性是指突出传递真实世界的客观信息和现象,在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上,它往往重内容而

浅析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差异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13338537.html, 浅析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的差异 作者:刘秦明郭丽丽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55期 摘要:文学和科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不同。文学翻译注重文学性和艺术性,科技翻译注重科学性、客观性和抽象性。本文对文学翻译与科技翻译进行了实例分析,从修饰与否、模糊程度和逻辑因素三个方面分析了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的不同,指出了文学翻译和科技翻译在选词、句式、语法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文学翻译科技翻译修饰性模糊程度逻辑因素 一、引言 国内翻译界一般都认为科技翻译较文学翻译容易一些,诗歌翻译难度最大。因此,对科技翻译的重视不如对文学翻译的重视。张今把翻译作品分为应用文翻译、新闻报道翻译、科技作品翻译、社科作品翻译、文学评论翻译、散文翻译和诗歌翻译,指出:“当翻译的作品越富有文学性,其翻译难度就越困难。”他的观点主要是从翻译难易角度衡量不同类型文本的翻译。其实,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各有特点和难点,不能一概而论。它们在翻译方面具有许多区别。 二、科技翻译和文学翻译差异实例分析 (一)修饰性 文学翻译注重修饰,强调美学效果。比如下面这句英文“Until a bright moon lighted the road home,often after midnight.”这句话是我以前翻译的《简·奥斯汀传》里的写景描写,如果用科 技英语的语气,就成了“直到一轮明月照亮归家之路,经常是在半夜之后”。科技英语强调的是精确,无需修饰,不需要被文学的形象性影响。文学翻译强调美学色彩,所以这句话(同样的一句话,两种不同的翻译)就成了“直到明月照亮归途,这时往往已过夜半时分了”。文学翻译要选有美学色彩的词汇,而不是选择一系列精确无误的词汇。试看西奥多·萨沃里的文学选词 特点,我们会有深刻的体会。西奥多·萨沃里在《翻译艺术》中说:In this(the choosing of words)his(the translator’s)task is much harder than that of the original author.If the latter seeks a word with which to express a thought or describe an experience,he has available many words in his own language and can without much difficulty or delay choose the one that suits him best and pleases him most.The translator of the word thus chosen has to decode on the nearest equivalent,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probable thoughts of the author,the probable feelings of the author’s readers and of his own readers,and of the period in history in which the author lived. It follows then that at every pause the translator makes a choice;and from what has been said in our first chapter about the correspondence of words it follows that his choice is not between a number

最新 英文短篇小说翻译策略的创新分析-精品

英文短篇小说翻译策略的创新分析 一、引言 《欣然同意》(Agreeable)是美国作家乔纳森·弗兰岑的一篇短篇小说。乔纳森·弗兰岑是近两年在美国文坛受人瞩目的一个作家,早在1988年他就获得“怀丁作家奖”,在2010年他的写作到达一种顶峰状态,登上《时代》周刊的封面,被誉为“伟大的美国作家”。在翻译《欣然同意》的过程中,译者最大的感受是小说翻译作为翻译的一种,有其独特的特点,同时译者在英译汉这个跨交流的活动中面对文学翻译的语言、审美及其具有的功能方面的基本问题,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做到译意,还要译“情”、译“味”、译“韵”。①将理念与审美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并将之运用到文学翻译实践当中去,从而最大限度地使译入语文本接近源语文本,极力提高两者的相似性,是文学翻译者所应追求的目标之一。笔者将从短篇小说翻策略的角度入手,阐述英文小说翻译的一些技巧。 二、乔纳森·弗兰岑小说的特点 小说是不同于散文、戏剧、诗歌等的文学形式,是以叙事和故事讲述为重要内容的文体,在有限的篇幅内通过情节语言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译者既要把握小说的共有特点,又要挖掘作家独具个性和特色的创作风格。乔纳森·弗兰岑的小说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小说的主调是传统的现实主义。乔纳森·弗兰岑是一个积极入世的作家,面对被后现代主义所统治的美国文坛,他感到失望,认为在虚无的、实验的后现代主义潮流下,作品应该采用现实主义方法,积极地反映社会问题,真实地再现社会生活。他的作品反映的是美国普通人的生活,以这篇小说为例,讲述的是一个美国家庭的生活,反映了家庭代沟、兄弟姊妹、不同社会地位及当下美国道德观念之间的冲突,同时从体育、和法律等多侧面描摹美国文化。 语言是用来创设某种结构和主调,这种结构和主调确定了思想及主题。这篇小说探讨的是当代人的心理困境和种种现实问题。翻译这样的作品,需要细致入微地传达相应的情感主调。他的语言非常简单,类似“帕蒂的妈妈是一个职业民主党人”“帕蒂向教练保证她会再慎重考虑考虑”等简单句也很多,所以他的小说是典型的传统小说,而非重技巧的实验的小说,作品轻松易读,同时比热衷于讲故事的小说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更具有当代气息和思想深度,比如他整篇小说都是用白描的方式在讲帕蒂成长的过程、生活环境,出事之后与父母、教练的交流,语言很简洁,但读到最后会让你发出深深的感叹和对当代美国社会家庭问题的思考。

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翻译教育理论论文

文学作品中的陌生化翻译教育理论论文 作为一条著名的文学理论,“陌生化”一词首先由俄国形式主义学者维克多·什克洛夫斯基(Viktor Shklovsky)就艺术技巧和美学效应的关系提出。“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也是形式主义者最关心的问题。这个理论强调的是在内容与形式上违反人们习见的常情、常理、常事,同时在艺术上超越常境。 翻译是在源语文本指向的空间内的再创造,这决定了陌生化的限度;翻译用另一种语言再表述,又是在另一种文化中被接受,这决定了翻译的语言及文本经验的“前在性”与文学创作的不等;而且翻译文学还面对平行文本的挑战。这一切造成了翻译上的陌生化有着其特定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虽然翻译界至今没能对“陌生化翻译”的定义给予确切,权威的解释,但翻译界很早就关注到了文学翻译中的陌生化现象。在上文中已经给出“陌生化翻译”策略定义的前提下,本部分试就文学翻译中的“陌生化翻译”实例进行分析研究。有文学艺术素养的译者是让译本处在游离于目的语文化和源语文化之间的地带:源语文本对于目的语文化而言是异域的,而目的语文本从文化上来说既有异于源语文化也不同于目的语文化,因此,译文具有异域性。试看An Essay by Ronald Duncan 中的一段:Then,whilst staring at my most decrepit old tree,which stood in full flamboyant

bloom,he said,half to himself:“When we were retreating to Dunkirk I often wondered what it was I was defending;and when we landed in Normandy I used to ask myself what I was fighting for... I suppose I was fighting for that there old tree of yours! Damn funny,ain’t it?” 譯文:后来,他盯着我的一棵最朽不可雕却又盛开着火焰般的鲜花的老树,半自言自语地说:“当年我们溃退到敦刻尔克时,我常想我们到底在保卫什么;当我们诺曼底登陆时,我又常问自己到底在为什么而战……我想当时我是在为你的那棵老树而战!见鬼,太可笑了,不是吗?” 译文中讲原文中的“decrepit”译成“朽不可雕”而不是词典中的“衰老的,破旧的”,采用了“陌生化翻译”。汉语中没有“朽不可雕”这个成语,译者翻译的“朽不可雕”典故“朽木不可雕也”,亦写作“朽木不雕”或“朽木粪土”。“朽木不可雕也”出自《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含义是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不可救药。

《翻译与文学批评——翻译作为分析手段》评介

第30卷第3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5月 Vol.30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8 ────────── 收稿日期:2008-01-22 作者简介:罗丹(1982-),女,湖南绥宁人,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 - 28 - 《翻译与文学批评——翻译作为分析手段》评介 罗 丹 (南开大学 外国语学院,天津 300071) 摘 要:文学批评是翻译研究者的工具,它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框架性的指导;翻译也可以作为文学批评的分析手段,为文学、尤其是比较文学研究者贡献新的视角。《翻译与文学批评——翻译作为分析手段》是这个尝试下的力作。 关键词:文学批评;文学翻译批评;翻译;分析手段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8)03-0028-03 Review on Translation & Literary Criticism-Translation as a Mean of Analysis LUO D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 Literary criticism is the tool for translation scholars and provides guidance for literary translation criticism; Translation can also be the analytical measure of literary criticism and provides new visual angle for literature scholars especially for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cholars. This essay is a tour de force under this attempt. Key words: literary criticism, literary translation criticism, translation, analytical measure 随着译学的发展,翻译批评(尤其是文学翻译批评)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贝尔曼在《翻译批评论:约翰·多恩》中提出翻译批评是文学批评的一种新形式,批评行为与翻译行为之间具有某种亲缘关系[1]。《文学翻译批评论稿》也说:“文学批评作为文学翻译批评的近邻和基础,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系列的思路和借鉴。”[2]文学批评为文学翻译批评服务,甚至为草创中的文学翻译批评学科提供框架性的指导,这是我们翻译研究者的一个“拿来主义”的态度。有意思的是文学研究者,尤其是比较文学的研究者们也试图从翻译中寻求新的视角。马瑞林·加蒂斯·罗斯(Marilyn Gaddis Rose )的著作《翻译与文学批评——翻译作为分析手段》(Translation and Literary Criticism—Translation as Analysis )就是这样一个思路下的产物。 一、内容简述 《翻译与文学批评》(1997)最初由英国圣·哲罗姆出版有限公司出版,2007年我国的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得 到授权影印出版,属于外研社翻译研究文库中的一本。作者罗斯是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的有突出成就的比较文学教授、翻译研究与教学项目主任。 本书主要阐发了翻译和文学批评的关系,从以比较文学为本位的角度指出翻译和文学批评的结合可以丰富阅读活动、教学活动。通过大量个案的细致分析,作者集中有力地论证了翻译(译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批评和教学起着积极作用。全书共101页,分成前言、正文、后语、附录、术语表和参考文献几个部分。 前言以作者翻译法国象征主义文学代表人物维利耶·德·利尔·阿达姆的小说《未来的夏娃》中的一句献词开始,开章明义地指出翻译和文学批评的结合可以丰富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文学作品和修辞学著作的阅读活动,并宣扬一种“stereoscopic ”(三维的)阅读方式,也就是阅读时一边看原文一边看一种或几种译文。

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范文2篇 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范文一:接受美学视阀下的儿童文学翻译研究 一、审美特征 首先,儿童文学相较成人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其独有的稚拙性。为适应儿童的口味,儿童文学作品往往稚嫩、淳朴、清新自然,具有成人文学所没有的原初本真的“傻里傻气”。这种稚拙之美通过的作家的笔深入作品中,折射出儿童内心真实的思想和情感。其次,提及儿童文学,人们就会联想到浪漫与想象、梦幻与诗意、神秘与瑰丽的意境。儿童文学的审美创造往往与幻想联系起来。没有幻想就没有儿童文学。儿童的理性思维偏弱、现实感不强,分不清现实与想象,也不懂得事物的内在联系。为接近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文学主张要张扬幻想。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应该能为儿童打开通往幻想世界的大门。再次,寓言这种文学形式被儿童常态化适用。在童趣审美意象组成的单纯简约的外层结构下,儿童文学浓缩着创作主体的复杂深厚的社会文化积淀。单纯想象的审美符号体系下,寓言形态的儿童文学容易被儿童接受,引发共鸣。蕴含于作品中关于社会、人类、自然等复杂的深层内涵可以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潜移默化的释放能量,帮助儿童对社会、世界的认知,健康人格的建立。 二、语言特征

首先,儿童文学的语言浅显易懂。儿童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思维能力弱,语言能力在逐步完善,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必须浅显、简洁、准确、流畅,能够被儿童读者理解接受,并未儿童的语言习得提供范本。其次,儿童文学的语言具象化。由于儿童抽象思维差,以形象思维为主,儿童文学的语言是形象、生动、具体、动态的。运用儿童熟悉、常见的具体形象进行描述,把人物和事物的声音、色彩、形状、神态等具体、直接的表现出来,与儿童闹钟的形象相吻合。再次,儿童喜游戏玩乐的特点决定了儿童文学语言的幽默性。幽默有趣的东西符合儿童的心理要求,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启发他们快乐的情趣。有经验的儿童文学作者往往把“引起兴趣和引人发笑”作为写作的一个重要原则。 三、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receptionaesthetics)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也是文学研究领域中兴起的一种新的方法论。由于它主要探讨读者能动的接受活动在文学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也被称为“接受理论”、“接受研究”。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hansrobert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iser)。这一理论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使西方文论实现了从“作者中心”和“作品中心”向“读者中心”的现代转向。文学作品要以读者为中心,读者为导向,相应的,儿童文学的翻译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儿童的审美要求、视野期待是译者翻译活动的重要指导指标。 四、接受美学理论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1.以儿童读者为中心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翻译策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11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翻译策略 作者:蒋新亮 摘要:文学翻译的策略,是文学译者不可回避的问题。究竟是采用“归化”策略,还是采用“异化”策略,成为众多翻译理论工作者非常关注的话题。介绍了中西方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归化”和“异化”的对立及“归化”和“异化”的统一。通过关于“归化”和“异化”策略关系的分析,提出过度的“归化”和“异化”都会对文学翻译造成不利影响,不能简单地采用这种或那种策略;文学译者应根据文学翻译的目的,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来从事翻译活动,在“归化”和“异化”策略中寻求最佳的结合点。 关键词:文学翻译;翻译策略;归化;异化 在人类文明史上,翻译一直是传播外来知识的重要渠道。翻译,不但能促进一个民族文化的延续,还能给这种文化输入新的血液。诚如季羡林先生所说:“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英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 因此,从文化交流的高度来认识翻译活动,无疑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次来把握翻译活动的本质。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如何处理出发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差异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对这一问题通常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提倡“异化”,即以出发语为导向;另一种观点提倡“归化”,即以译入语为导向。“归化”和“异化”是文学翻译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这两个术语最初是由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基于德国哲学家施莱尔马赫(Schleiermarcher)的理论在他的著作《译者的隐身》中提出的。Schleiermarcher认为,“要帮助译作的读者在不脱离译入语的情况下正确而完全地看懂原作,可以采取两种途径。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打扰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种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但是对这两种翻译,他并没有用专门的术语来概括。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Schuttleworth和Cowie在著作《翻译研究词典》中明确提出“归化”和“异化”(“domestication”和“foreignization”)这一对翻译策略术语。此后,许多翻译家及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这个课题。 一、中西方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 现在的“归化”和“异化”之争就是直译与意译之争的延伸。“归化”的主旨以译入语文化为中心,而“异化”的主旨是以出发语文化为中心。翻译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双语转换的原则应以译出语文化为依托,以译入语文化为基础,以两种语言的最佳结合为追求目标。中西方分别对归化与异化做了大量的研究。 1.西方研究“归化”和“异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归化”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是美国交际翻译理论家奈达(Nida),他提出了动态对等、功能对等和其他一些翻译理论。根据这些理论,“归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使目的语读者做出与出发语读者一样的反应,它强调的是译文的交际功能,只有译入语读者获取了与出发语读者一样的信息才能说这个翻译文本是忠实的。 正如“异化”理论的代表人物劳伦斯·韦努蒂(Venuti)指出的,试图把结构主义理论付诸实践并提出了阻抗式翻译来反对传统的、通顺的翻译。阻抗式翻译可以有助于保留原文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译出有陌生感和疏离感的文本。然而,就交流而言,“异化”翻译也有不足。由于存在不熟悉的表达方法和语法结构,在交流中会对译入语普通读者产生信息传递的障碍。 2.中国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中国对“归化”和“异化”的研究始于直译与意译之争,在历史上可分为三个时期:

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对比研究初探

作者简介:姜秋霞(1962— ),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学收稿日期:2001-01-11 2001年第8期 总第148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 oreign Languages and Their T eaching 2001,№8Serial №148 词典翻译与文学翻译对比研究初探 姜秋霞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 210093) 摘 要:本文着重对比词典文本与文学文本在翻译转换中词义层面的不同选择及不同的语境参照体系,论述了语境概 念中显性语境与隐形语境及其辩证关系,初步分析了两种不同的文本在翻译过程中的一些差异。 关键词:词典翻译;文学翻译;转换;显性语境;隐形语境;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some of the differences involved in dictionary translation and literary translation ,mainly in the trans fer 2ence of the meaning of w ords and the context they refer to.S pecifically ,it argues a transparent context and an opaque context ,and presents a discussion of their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K ey words :dictionary translation ,literary translation ,trans ference ,transparent context ,opaque context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1)08-0056-03 无论是词典翻译,还是文学翻译,都涉及词、句的转换, 都有大体一致的准则和要求,即尽可能准确传递原文的信息内容,尽可能保持形式结构的对等,也就是所谓在译文语言中寻求最大程度的对等语。然而不同体裁的文本在翻译转换过程中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就词典翻译和文学翻译而言,词典文本是以词为核心,以词、短语、句为独立单位存在的;而文学文本则是以篇章存在的,其中的句子甚至段落只是相对独立的单位,单个的词语则更具有很大程度上的临时依附性。词典中各词的释义浓缩性强,涵盖面广,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即词义的共性特征;文学文本中的词、句受特定语境及艺术创作要求的限制,独特性强。词典的例句是以词头为中心生成的句式结构,文学文本中词与句是依据语境的要求发生的,因而两者的信息结构不同。由于两类文本有以上各种差异,致使两种语言文本的翻译在转换中有不同的选择取向。本文试就词义转换在两种不同文本翻译中的差异进行一些对比。 一、词义层面与选择角度 所谓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形式再现另一种语言的形式和内容构成的各种信息,如语言符号所负载的概念,句子及篇章的结构意义,语篇的语言风格,以及语言所传递的情感、审美等艺术信息。在所有形式和内容的信息中,词语的转换是最基本的。关于在翻译转换中的词语意义,奈达、巴尔胡 达罗夫等早有过各种分类,大体可归纳为“指称意义” (refer 2ential meaning )、“言内意义”(intralingual meaning )和“语用意 义”(pragmatic meaning )。“指称意义”指的是语言符号所代表 的含义,即索绪尔的“能指”(signifier )与“所指” (signified )的语符关系;“言内意义”是指词语与共存状态下的其他语言成分相互联系所产生的意义,即结构意义;“语用意义”则是指语言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即特定语境下所产生的意义。就词典文本和文学文本而言,词典中的词(尤指词目词)是以能指为主要特性的,语符主要传递其概念意义,所选例证是一组概念按一定逻辑形式所构成的语义,以体现词目词的概念或能指性为主;而众所周知,文学文本是言语(parole )的表现形式,因而主要体现其语用色彩;传递形象意义,主要体现形象性或表现性功能。这就要求译者在进行两种文本的转换过程中对词义的选择有不同的取向。请看下例: 11A :Her v oice was faint but steady. 她的嗓音低微然而深沉①。 B :Jane was forced to smile com pletely ,...and said in a conscious ,low ,yet steady v oice ,.... (J.Austin :Emma )简再也忍不住了,笑了起来……她心中有数,然而不慌不忙地低声说:……。(张经浩译《爱玛》 )A 为词典文本例句;B 为文学文本例句。对比两个文本 中steady 对v oice 的描述,在译文中是不完全一样的。“深沉 的嗓音”很好地对应了该词条第5义项的“镇定的,冷静的,沉着的”的释义,具有该词在描述声音时最具概念化的表达方式。B 的译文则使“镇定、冷静、沉着”形象为“不慌不忙”。又如: 21A :in the open air 在户外② B :But when she was there beside the sea ,abs olutely alone , she cast the unpleasant ,pricking garments from her ,and for the

《格列佛游记》两个译本中的陌生化翻译对比研究

Contents Abstract.............................................................................................................................I 摘要...........................................................................................................................III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 1.2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2) 1.3 The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3)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5) 2.1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defamiliarization (5) 2.2 Previous studies on defamiliarization abroad and at home (8) 2.3 Previous studies on Gulliver's Travels and its translations (10) Chapter 3 Theoretical Framework (15) 3.1 Defamiliarization in literary works (15) 3.2 Defamiliarizati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17) 3.3 A multilevel evaluation mode of defamiliarization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19) 3.3.1 Defamiliarization devices in terms of language (20) 3.3.2 Defamiliarization devices in terms of culture (22) Chapter 4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efamiliarization in Two Chinese V ersions of Gulliver’s Travels (25) 4.1 Defamiliarization in terms of language (25) 4.1.1 Application of defamiliarization to lexical level (25) 4.1.1.1 Translation of specific words (26) 4.1.1.2 Translation of verbs and nouns (28) 4.1.2 Application of defamiliarization to syntactical level (31) 4.1.2.1 Translation of parallelism (31) 4.1.2.2 Translation of long and short sentences (34) 4.2 Defamiliarization in terms of culture (36) 4.2.1 Application of defamiliarization to rhetorical level (36) i

翻译策略的分类和介绍

翻译策略的分类和介绍 引言 一般的翻译教材在讨论翻译问题时,都离不开讨论翻译方法与技巧。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出版的统编翻译教程(即张培基等编著的教程),主要是讲述常用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其中包括:词义的选择、引伸和褒贬;词类转译法;增词法;重复法;省略法;正反、反正表达法,分句、合句法;被动语态的译法;名词从句的译法;定语从句的译法;状语从句的译法;长句的译法,和习语、拟声词、外来词语等特别语词的译法等。 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也基本上沿用这些方法与技巧,或在此基础上有些改进,例如,柯平编著的《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除了提出与张培基教程大同小异的方法外,还提出了变通和补偿手段:加注、增益、视点转换、具体化、概略化、释义、归化和回译。 也有学者(参见刘宓庆1993:196-234)把分切、转换、词性转换、语态转换、肯定与否定、阐释或注释、引伸、替代、拆离、增补、省略与重复、重构、移植等等方法称这“手段”。以上所引是不同学者所用的不同术语,用以描述翻译过程中的具体处理方法。究竟哪些属方法、哪些属技巧、哪些属手段,恐怕是很难讲得清楚的。我们在这里把翻译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方法(如以上所述的方法、技巧、手段)都类归为翻译“方法”;而把那些能够包含多种方法的术语,如直译法、意译法、语义翻译法与交际翻译法(见下图)、异化翻译法、归化翻译法等,类归为翻译“策略”。本章讨论的就是这样的翻译策略。 翻译二分法 一直以来,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直译与意译都是翻译讨论的中心话题。“直译与意译之争,在我国自有翻译之时起就已存在”(罗新璋,1984:4)。“此争论至少从公元前就已经开始。到了十九世纪初,很多作家倾向于意译,即译其神韵而不是译字母;译意义而不是译词汇;译信息而不是译形式;译事实而不是译方式。……不过,这种争论是纯理论的,争论者并没有考虑到翻译的目的、读者的情况和文体类型等因素”(Newmark 1988b:45)。 直译、意译在传统译论里讨论得最多。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在西方又出现了其它的提法,例如:奈达(Nida 1964)提出的“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与“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 在本质上和意译与直译是一致的。还有其他学者提出的二分法,例如:霍斯(House 1977)的“显性翻译”(overt translation)与“隐性翻译”(covert translation);格特(Gutt 1991)的“直接翻译”(direct translation)与“间接翻译”(indirect translation);图瑞(Toury 1980,1995)的“适当性”(adequacy) 与“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纽马克(Newmark 1981/1988)提出的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 与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以及温努提(Venuti 1995) 的异化翻译(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与归化翻译(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以上所述的翻译方法二分法,既有共通和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本章将对人们常引用及争论直译/意译、语义翻译/交际翻译和异化翻译/归化翻译等三对翻译策略进行探讨,追溯其根源,弄清其概念,并举例说明其所指。 直译与意译 关于直译之争持续了几个世纪,赞同者坚定不移,反对者(也即意译的赞同者)坚持已见,互不让步。其实,英文literal translation 和中文“直译”的定义都不是十分确定,既可指逐词译(Word-for-word translation),也包括逐句译(Sentence-for-sentence)。直译作为一种翻译策略常见用于以下领域的翻译:(1)用于翻译科技资料;(2)用于外语教学,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3)也用于文学翻译,Nabokov 是文学翻译中直译的高手,在他看来,“只有直译才是真正的翻译”(见Shuttleworth&Cowie 1997:96)。 然而,在现代文学译者中,赞同直译的人为数不多,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如Nida所说,“因为没有哪两种语言是完全相同的,无论是符号所指的意义或语言符号的排列方式都会有差异。可以说,语际之间没有绝对的一致。因而,也就没有绝对准确的翻译”(1964:15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