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培养方法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培养方法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培养方法

前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关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L is te ri am on oc yt o ge ne s)的培养方法。这种培养方法可以帮助研究

人员在实验室中有效地培养和研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提供便利的实

验操作流程和相关规范。

材料和试剂

-培养基:大肠杆菌肉汤培养基(LB Br ot h)。

-平板培养基:L BA ga r平板。

-培养器具:试管、枪口鳌头瓶、平板培养基瓶。

-紧缩酶(R es tr ic ti o nE nz ym es):用于D NA修饰。

步骤

1.准备试管:将适量的LB Br ot h培养基加入试管中,每株文化需要一

个试管。试管要标记清楚,以便记录。

2.孵育菌种: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取出,置于L BA ga r平板上,

静置于37°C培养箱中孵育12-16小时。

3.菌种接种:从平板上挑取一小块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落,用枪

口鳌头瓶内的紧缩酶捉摄菌落悬液,均匀地滴入LB Br oth培养基试管中。

4.培养:将接种的试管放入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16小时。

在培养过程中,营养条件适宜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会迅速繁殖生长。

5.存储:选择健康生长、菌量适宜的菌株,用含有20%甘露醇的

L B Br ot h培养基制备菌液,并将其分装保存于枪口鳌头瓶中,并在-

80°C低温冰箱中保存,确保菌株的长期保存。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一种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培养方法。通过遵循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成功培养和研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这一方法的重要性在于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操作流程,并且可以在不同实验室间进行标准化操作。希望本文档能够对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帮助,并促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领域的研究进展。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操作规程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测定 1 提示 1.1 注意无菌操作。 2目的 用于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测定 3检测依据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测定(GB 4789.30-2016)》。 4适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测定。 5试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灭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5.1冰箱。 5.2 恒温培养箱。 5.3 均质器。 5.4 显微镜。 5.5 电子天平。 5.6 锥形瓶。 5.7 无菌吸管、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5.8 无菌平皿。 5.9 无菌试管。 5.10 离心管。 5.11 无菌注射器。 5.12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ATCC19111或CMCC54004,或其他等效标准菌株。 5.13 英诺克李斯特氏菌(Listeriainnocua)ATCC33090,或其他等效标准菌株。 5.14 伊氏李斯特氏菌(Listeriaivanovii)ATCC19119,或其他等效标准菌株。 5.15 斯氏李斯特氏菌(Listeriaseeligeri)ATCC35967,或其他等效标准菌株。 5.16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ATCC25923或其他产β-溶血环金

5.17 马红球菌(Rhodococcusequi)ATCC6939或NCTC1621,或其他等效标准菌株。 5.18 小白鼠:ICR体重18g~22g。 5.19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6.培养基和试剂 6.1 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胨大豆肉汤(TSB-YE):。 6.2 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胨大豆琼脂(TSA-YE):。 6.3 李氏增菌肉汤LB(LB1,LB2):。 6.4 1%盐酸吖啶黄(acriflavineHCl)溶液:。 6.5 1%萘啶酮酸钠盐(naladixicacid)溶液:。 6.6 PALCAM 琼脂:。 6.7 革兰氏染液:。 6.8 SIM 动力培养基:。 6.9 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甲基红(MR)和V-P试验用]:。 6.10 5%~8%羊血琼脂:。 6.11 糖发酵管:。 6.12 过氧化氢试剂:。 6.13 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 6.14 生化鉴定试剂盒或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 6.15 缓冲蛋白胨水:见A.11。 7检验程序 第一法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定性检验

乳与乳制品病原微生物检验方法单增李斯特菌的检验

乳与乳制品病原微生物检验方法单增李斯特菌的检验 YLNB 4.6 1. 仪器及器材 1.1 恒温培养箱:30±1℃、24±1℃ 1.2 恒温水浴锅:46±1℃。 1.3 显微镜:10×~100× 1.4 离心机:4000 r/min 1.5 均质器或灭菌乳钵。 1.6 灭菌平皿:直径90mm。 1.7 灭菌试管: 16mm×160mm 1.8 灭菌吸管:1mL(具有0.01mL刻度)、10mL(具有0.1mL 刻度)。 1.9 冰箱:0-4℃ 1.10 锥形瓶:100mL、500mL。 1.11 架盘药物天平:0g~500g,精确至0.5g。 1.12 离心管:30mm×300mm。 1.13 灭菌注射器:1 1.14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标准株。 1.15 马红球菌。 1.16 小白鼠:16g~18g。 2. 培养基和试剂

2.1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大豆肉汤(TSB-YE):见附录 A1。 2.2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大豆琼脂(TSA-YE):见附录 A2。 2.3 EB增菌液:见附录A3。 2.4 LB增菌液(LB1,LB2):见附录A4。 2.5 三糖铁(TSI)琼脂:GB/T4789.28中4.26,4.27。 2.6 SIM动力培养基:见附录A5。 2.7 血琼脂:GB/T4789.28中4.6。 2.8 改良的Mc Bride(MMA)琼脂:见附录A5。 2.9 硝酸盐培养基:GB/T 4789.28中 3.17。 2.10 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MR和VP试验用):GB/T4789.28中 3.4。 2.11 糖发酵培养基:GB/T4789.28中 3.2。 2.12 过氧化氢酶试验:GB/T4789.28中4.38。 2.13 盐酸吖啶黄(AcriflavineHCl)(Sigma)。 2.14 萘啶酮酸钠盐(Naladixicacid)(Sigma)。 3. 检验程序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程序如下: 检样25g(ml) EB增菌液225ml LB1增菌液225ml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李斯特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李斯特菌属标准操作规程 1.概述 李斯特菌属包括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伊氏李斯特菌、斯氏李斯特菌等菌种,其中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对人和动物致病。 2.标本类型 血液、脑脊液、尿液、痰、穿刺液、脓液标本。 3.鉴定 3.1形态与染色:革兰阳性小杆菌,大小为(0.4~0.5um)×(1~2um),直或微弯,常呈V字形成对排列,偶尔可见双球状;无芽胞,无荚膜,在22~25℃形成周鞭毛,有动力,37℃时 鞭毛很少或无。 3.2培养特性: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较小、圆形、光滑而有 狭窄β溶血环的 菌落;在液体培养基中呈均匀浑浊生长;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动力自穿刺线向四周蔓延生长,呈倒伞状。 3.3生化反应:触酶试验阳性;分解葡萄糖、鼠李糖、水杨苷,不分解蔗糖、木糖、甘露醇;吲哚、尿素酶和硝酸盐还原试验阴性,甲基红、VP和CAMP试验阳性。 3.4鉴别要点: 3.4.1本菌特征:革兰阳性短杆菌,菌落较小,有狭窄的℃时无动力;触酶试验阳性,37℃时有动力,25溶血环;β.

分解葡萄糖、水杨苷,不分解甘露醇。 3.4.2 与肠球菌的鉴别本菌具有耐盐、耐碱、耐胆汁等特点,易误为粪肠球菌,两者可用触酶试验加以鉴别。 3.4.3 与无乳链球菌的鉴别本菌也可能因培养条件不同而 呈链状,37℃培养往往无动力,CAMP试验阳性,常误为B 群链球菌;链球菌触酶试验阴性可与之鉴别。 3.5 操作步骤 3.5.1 涂片染色观察菌落特征,在血平板上挑取可以菌落,涂片染色镜检。 3.5.2 触酶试验参见《触酶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3.5.3 鉴定从血平板上挑取纯菌落,用微生物鉴定仪或传 统生化反应进行细菌鉴定。 4.药敏 参见《药物敏感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及CLSI M100-S20最新版本文件. 5.质量控制 参见《质量控制程序》 6.检验结果解释与分析 本菌容易被认为是污染的杂菌(类白喉杆菌)而丢弃。幼龄培养呈革兰阳性,48h后多转为革兰阴性。因此当遇到25℃培养有动力的杆菌,而按照革兰阴性杆菌鉴定不符时,应 考虑到李斯特菌的可能。.

食品微生物检验——单增李斯特菌

食品中单增李斯特检测技术 李斯特氏菌属包括七个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绵羊李斯特氏菌 英诺克李斯特氏菌 威尔斯李斯特氏菌 西尔李斯特氏菌 格氏李斯特氏菌 默氏李斯特氏菌 其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人类致病性强,绵羊李斯特氏菌对人类也有一定的致病性,其余李斯特氏菌无致病性。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

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菌的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 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氏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必须加以重视。 该菌为革兰氏阳性短杆菌,大小约为0.5μmх 1.0-2.0μm,直或稍弯,两端钝圆,常呈V字型排列,偶有球状、双球状。 兼性厌氧、无芽胞,一般不形成荚膜,但在营养丰富的环境中可形成荚膜,在陈旧培养中的菌体可呈丝状及革兰氏阴性。 该菌有4根周毛和1根端毛,但周毛易脱落。 该菌营养要求不高,在20--25℃培养有动力,穿刺培养2-5天可见倒立伞状生长,肉汤培养物在显微镜下可见翻跟斗运动。 该菌的生长范围为2--42℃(也有报道在0℃能缓慢生长),最适培养温度为35--37℃,在pH中性至弱碱性(pH9.6)、氧分压略低、二氧化碳张力略高的条件下该菌生长良好,在pH3.8-4.4能缓慢生长,在6.5% NaCl 肉汤中生长良好。 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初始很小,透明,边缘整齐,呈露滴状,但随着菌落的增大,变得不透明。 在5-7%的血平板上,菌落通常也不大,灰白色,刺种血平板培养后可产生窄小的β-溶血环。 在0.6%酵母浸膏胰酪大豆琼脂(TSAYE)和改良Mc Bride(MMA)琼脂上,用45度角入射光照射菌落,通过解剖镜垂直观察,菌落呈兰色、灰色或兰灰色。 该菌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 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 如发酵葡萄糖、乳糖、水杨素、麦芽糖、鼠李糖、七叶苷、蔗糖(迟发酵)、山梨醇、海藻糖、果糖。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可视化检测方法的建立与评价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近年来,由该菌引起的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该菌可感染人和动物引发李斯特菌病。临床症状为脑炎、脑膜炎、败血症等,病死率较高。 因此,对其进行现场监控与快速准确检测已成为公共卫生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目前,单增李斯特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主要有传统分离培养生化鉴定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这些方法均存在着耗时长、灵敏性低、对实验条件和操作人员要求较高等不足。 因此开发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灵敏的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新方法,对于李斯特菌病的防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研究旨在依据单增李斯特菌的结构性质和致病机制,将分子生物学技术,纳米技术相结合,构建针对食品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快速、灵敏、简便的可视化检测方法。 为环境生物毒素研究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也为食品安全的现场检测提供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单增李斯特菌鸡卵黄抗体IgY的制备及纯化鉴定(1)以单增李斯特菌灭活菌悬液,分别制备弗氏完全佐剂疫苗和弗氏不完全佐剂疫苗。 采用皮下多点注射法将疫苗接种于鸡胸处皮下,收集免疫前后鸡蛋,采用聚乙二醇沉淀法提取卵黄抗体,采用凝胶过滤层析法对卵黄抗体IgY进行分离纯化,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所得抗体IgY进行纯度鉴定。结果显示,纯化前的IgY除目标链之外出现多条杂带,纯化之后的IgY仅有目标链显现,表明

纯化后抗体纯度较高。 (2)采用BCA蛋白定量试剂盒测定卵黄抗体蛋白含量。经测定所提取IgY 的蛋白含量范围为5.51-22.89mg mL-1,第15周所提取的IgY的蛋白含量最高,为22.89 mg·mL-1。 (3)采用常规间接ELISA方法对所提取IgY的抗体滴度和特异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随着免疫时间的增加,抗体滴度呈逐渐上升趋势,第9周时,抗体滴度达到最大,即1:512000,随后趋于平稳,在第15周后有所下降,但依然处于高水平状态;特异性结果表明,所制备卵黄抗体IgY与常见的5种食源性致病菌均没有交叉反应,特异性高。 第二部分基于OPD-AuNPs检测体系的单增李斯特菌可视化检测方法研究(1)本部分实验采用溶剂热法,合成Fe3O4磁性纳米粒子, 并制备单增李斯特菌适配体标记免疫磁纳米探针,作为捕获探针,以BSA为模板,制备纳米酶IgY-BSA-AgNCs免疫探针,作为检测体系的“信号转导器”,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制备AuNPs,作为检测体系的“显色信号器”。基于OPD-AuNPs反应和IgY-BSA-AgNCs介导催化氧化OPD反应,建立单增李斯特菌可视化检测体系。 结果显示,捕获探针在0.6 mg时,捕获效率高达96.1%,IgY-BSA-AgNCs探针为10.0μg mL-1,OPD浓度为40 nM时,检测体系的效果达到最佳。(2)对该检测体系进行效果评价。 灵敏度结果显示,该检测体系对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时间为40 min,可视化检测限为1×10 CFU mL-1,经A525处的紫外吸收值建立的线性拟合曲线为A525nm=0.102lgC+1.014,R2=0.998,该结果表明建立的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特异性结果显示,该检测体系与其他4种常见的食源性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培养基和试剂(一)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培养基和试剂 (一)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是一种由李斯特氏菌属(Listeria) 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该疾病主要感染免疫功能低下人群,通常会导致 败血症和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因此,开发出一 种快速、敏感、高效的LM检验培养基和试剂至关重要,这可以加速LM 的检测和诊断,有效地减少疾病的传播。 一. 检验培养基 1. 构成成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培养基是由肉汤、肉汤胰 蛋白胨、乳糖、黄曲霉素、普鲁兰甲酸和酵母提取物等组成的。 2. 作用:肉汤是一种富含氮源和其他必需营养成分的培养基,在培养 微生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肉汤胰蛋白胨是一种蛋白质水解物,可 为细菌提供营养和生长因子,促进其繁殖。乳糖则是一种碳源,能够 促进细胞的代谢和繁殖。黄曲霉素作为一种广谱抗生素,可以有效地 抑制杂菌的生长。普鲁兰甲酸和酵母提取物则可以用来增加LM在培养 基上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3. 优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培养基在培养LM时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好等优点,可以大大缩短LM的检测时间,确保病菌的检 测率。 二. 检验试剂 1. 依赖性及非依赖性试剂:检验试剂可分为依赖和非依赖试剂。依赖

试剂需要依赖细菌代谢产物或生长结果的变化来作出结果,如葡萄糖酶试剂。而非依赖试剂则不需要依赖于细菌代谢的结果,如反应纸片试剂。 2. LM检测常用试剂:LM检测常用试剂包括气体生成剂试剂和反应纸片试剂。前者是一种单元试剂,含有半胱氨酸脱氨酶和甲酸氢化酶等催化剂,当培养基内细菌产生气体时,该试剂会发生颜色变化,表示LM检测阳性。而反应纸片试剂则能够迅速地检测LM生长的结果,并呈现出明显的颜色变化。这种试剂具有使用方便、结果稳定等优点。 3. 优点:LM检验试剂具有便于使用、结果稳定和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以有效地加速LM的检测和诊断,从而避免其传播和蔓延。 结论: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培养基和试剂是一对极为重要的检测手段,在LM的检测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的快速、敏感、高效能够帮助医学工作者准确、迅速地判断出LM的存在,掌控便于控制LM在流行病学上的传播和感染的趋势。因此,它们是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的必要手段,也为LM的预防和控制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和基础。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培养方法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培养方法 前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关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L is te ri am on oc yt o ge ne s)的培养方法。这种培养方法可以帮助研究 人员在实验室中有效地培养和研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提供便利的实 验操作流程和相关规范。 材料和试剂 -培养基:大肠杆菌肉汤培养基(LB Br ot h)。 -平板培养基:L BA ga r平板。 -培养器具:试管、枪口鳌头瓶、平板培养基瓶。 -紧缩酶(R es tr ic ti o nE nz ym es):用于D NA修饰。 步骤 1.准备试管:将适量的LB Br ot h培养基加入试管中,每株文化需要一 个试管。试管要标记清楚,以便记录。 2.孵育菌种: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取出,置于L BA ga r平板上, 静置于37°C培养箱中孵育12-16小时。 3.菌种接种:从平板上挑取一小块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菌落,用枪 口鳌头瓶内的紧缩酶捉摄菌落悬液,均匀地滴入LB Br oth培养基试管中。 4.培养:将接种的试管放入37°C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2-16小时。 在培养过程中,营养条件适宜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会迅速繁殖生长。 5.存储:选择健康生长、菌量适宜的菌株,用含有20%甘露醇的 L B Br ot h培养基制备菌液,并将其分装保存于枪口鳌头瓶中,并在- 80°C低温冰箱中保存,确保菌株的长期保存。 结论

本文档提供了一种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培养方法。通过遵循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成功培养和研究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这一方法的重要性在于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操作流程,并且可以在不同实验室间进行标准化操作。希望本文档能够对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帮助,并促进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领域的研究进展。

李斯特菌检验

李斯特氏菌 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国南非裔科学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体内首次发现的,1940年被第三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命名为李斯特菌。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李斯特氏菌 - 概况 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也称李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败血病为主要症状,伴有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国南非裔科学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体内首次发现的,为纪念近代消毒手术之父、英国生理学家约瑟夫·李斯特(1827~1912),1940年被第三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命名为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菌的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氏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必须加以重视。 李斯特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在绝大多数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李斯特菌中毒严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脑组织感染,很多国家都已经采取措施来控制食品中的李斯特菌,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是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特菌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李斯特氏菌 - 特点 李斯特菌快速检测试剂盒 1、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域(地表水、污水、废水)、昆虫、植物、蔬菜、鱼、鸟、野生动物、家禽。 2、生存环境可塑性大:能在2-42℃下生存(也有报道0℃能缓慢生长)能在冰箱冷藏室内较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检测细则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检测细则 1、目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4789.30-2003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 2、适用范围 适用于食品和食物中毒样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验。 3、职责 检测人员负责按照本规程对被测样品进行检测;校核人员负责对检测操作人员是否规范以及检测结果是否准确进行审核;授权签字人负责综合管理和检测报告的签发。 4、试剂及器材 4.1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标准菌株 4.2 马红球菌 4.3 小白鼠:16-18g 4.4 TSB-YE 4.5 TSA-YE 4.6 EB增菌液 4.7 李氏增菌液(LB1,LB2) 4.8 三糖铁琼脂 4.9SIM动力培养基 4.10 琼脂 4.11 改良的Mc Bride琼脂(MMA) 4.12 硝酸盐培养基 4.13 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 4.14 糖发酵培养基 4.15 过氧化氢 4.16 1%盐酸丫啶黄溶液 4.17 1%萘啶酮酸盐溶液 5、仪器设备 5.1 恒温培养箱:30±1℃、24℃±1℃ 5.2 恒温水浴锅:46±1℃ 5.3 离心机:4000r/min 5.4 显微镜 5.5 均质器 6、检测步骤 6.1样品的收集及处理:无菌取样25g(ml)放灭菌均质器中加225mlEB和LB1 增菌液中,充分搅拌成均质。如不能及时检验,可暂存4℃冰箱。 6.2增菌培养:EB增菌液30℃培养48小时,LB1增菌液225ml放30℃培养24 小时,吸取0.1ml,加入10ml LB2增菌液中二次增菌。 6.3分离培养:将EB增菌液和LB2二次增菌分离于选择培养基MMA琼脂平板 上,培养30℃48小时,挑选可疑菌落,用白织灯45。角斜光照射平板。

李斯特氏菌

单增李斯特菌的调查报告 一、单增李斯特菌的概述 生活中李斯特菌到处存在,但其中只有一种为致病菌。李斯特菌可从各种食品样本中分离出来包括乳制品、肉类、蔬菜和海鲜,也可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环境中分离而来。 李斯特菌中毒严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脑组织感染,很多国家都已经采取措施来控制食品中的李斯特菌,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李斯特菌共有七个菌株:(1)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L.mono) (2)绵羊李斯特菌 (Listeria iuanuii) (3)英诺克李斯特菌(Listeria innocua) (4)威尔斯李斯特菌(Listeria welshimeri) (5)西尔李斯特菌 (Listeria seeligeri) (6)格氏李斯特菌 (Listeria grayi) (7)默氏李斯特菌 (Listeria murrayi) 其中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ono)是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特菌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氏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 在美国LM被列为7种主要的食源性致死病菌之一,已经被WHO食品安全工作计划列为重点检测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LM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生长温度为1~45℃,对不利环境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在4℃冰箱中也可生长繁殖,在pH 5.0~9.0的环境中, 1年后仍可检出,这使其危害性进一步增大。另外,LM病原体定居在细胞内,因此应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理想。由于LM引起的疾病及其食源性感染日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对该病建立快速、灵敏、准确的检测是有效防治本病、诊断病原菌和保证食品卫生安全的重要手段。 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方法 (1)平板培养法(国标):用不同浓度的沙门菌菌悬液人工染菌二类食品各4o份,用增菌液两步增菌,两种分离培养基分离,对比检出率及分离效果。检出率62.5%,最低检出限为0.5cfu/25g一13cfu/25g。 (2)显色培养基:上海欢奥科贸有限公司 (3)PCR试剂盒:生物梅里埃的检测系统、杜邦:BAX?系统检测法,BAX?系统的单增李斯特菌检测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比率达到了98%,,并通过USDA-FSIS和AOAC国际的认证,成为官方检测法。 美国伯乐iQ-Check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iQ-Check系统采用了所有的实时荧光PCR方法的优点为食品中病原微生物提供快速和可靠地检测解决方案。iQ-Check试剂盒为食品和环境样品中的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定性检测试剂盒。 陆桥: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1680 48T 索奥: 单增李斯特菌(LM)核酸检测试剂盒(PCR-荧光探针法)

李斯特氏菌的检验

李斯特氏菌的检验 李斯特菌(也称李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败血病为主要症状,伴有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国南 非裔科学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体内首次发觉的,为纪念近代消毒手 术之父、英国生理学家约瑟夫李斯特(1827~1912),1940年被第 三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命名为李斯特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 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菌的病,感染 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它广泛存在于自然 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氏菌对人类的平安具有危急,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逼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必需加以重视。 李斯特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在绝大多数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明是李 斯特菌的感染源。李斯特菌中毒严峻的可引起血液和脑组织感染, 许多国家都已经实行措施来掌握食品中的李斯特菌,并制定了相应 的标准。 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是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 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特菌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 试验步骤 1. 增菌培育 将未开封的测试片贮藏在8℃的环境下,并在包装上标示的有效

期内使用。在高湿度的地方,最好在使用前将测试片回复到室温。取回的样品应在4℃下处理、存放和运输,假如是冷冻样品,则在检验前要保持冷冻状态。 取25mL液体或25g半固体或固体样品放入含有225mL无选择性试剂增菌肉汤(EB)的均质杯中进行均质,然后转入三角瓶中,30℃培育4h,加入选择性试剂吖啶黄素、萘啶酮酸和放线菌酮,连续培育20h和44h.。 2. 分别 共培育24h和48h后,取EB培育物分别在OXA和LPM或加七叶苷/Fe3 LPM琼脂平板上划线。PALCAM琼脂可替代LPM琼脂。将OXA和PALCAM平板置于35℃培育24-48h,LPM平板在30℃培育24-48h。然后,把LPM平板放于解剖镜载物台上,以450角入射光从平板下面照耀平板,通过目镜垂直向下观看查找可疑菌落。李斯特氏菌在LPM平板上呈有光泽的兰色或灰色。用已知阳性菌和阴性菌划线的平板作对比。 已开封的测试片,将开口反折,用胶带封好。 加入七叶苷和Fe3 的LPM平板不用斜射光系统,选择可疑菌落的方法与在OXA上选择可疑菌落的方法相同。在OXA平板上李斯特氏菌菌落四周有一个黑色环,其它菌也可形成黑色环,但形成时间要在两天以上。李斯特氏菌在PALCAM和OXA平板上的菌落特征相像。在PALCAM和OXA或LPM平板上挑取5个或更多的典型菌落,分别

乳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

乳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能力验证结果与分析 单核细胞(monocytes)是一类存在于人体血液和组织中的白细胞(leukocytes)。它们作为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具有很强的吞噬能力 和免疫调节功能。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是一种革兰氏 阳性杆菌,它能够引起严重的人类食物中毒,尤其是婴儿和免疫缺陷患者。乳粉作为婴幼儿的主要食物,其安全性尤为重要。 为了对乳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能力进行验证,可以进行以 下步骤: 1.材料准备: -乳粉样品 - 特定培养基(如Listeria Enrichment Broth) -李斯特氏菌(已知培养物) -离心管 -培养皿 2.试验步骤: a.预处理乳粉样品: -取适量的乳粉样品,加入适量的特定培养基 -将混合物在摇床上以适当速度摇匀 -使用离心机将样品离心,以除去悬浮的杂质 b.培养李斯特氏菌:

-取一定量的已知培养物,加入特定培养基中 -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下,培养李斯特氏菌至适宜的生长期 c.接种乳粉样品: -取适量的乳粉样品,加入特定培养基中 -添加已培养的李斯特氏菌(适量)到乳粉样品中 -使混合物充分混合 d.孵化和观察: -将接种混合物接种到适当的培养皿中 -将培养皿置于适当的环境中(温度、湿度等) -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培养皿中是否有李斯特氏菌的生长 3.结果与分析: 通过观察培养皿中的生长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分析: -如果培养皿中出现了李斯特氏菌的生长,说明乳粉样品中存在单核细胞增生的李斯特氏菌能力。 -如果培养皿中未观察到李斯特氏菌的生长,说明乳粉样品中不存在单核细胞增生的李斯特氏菌能力。 -结果应与对照组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仅仅通过培养方法进行初步验证,不能判断乳粉样品的感染风险和食用安全性。为了更准确地评估乳粉中李斯特氏菌的存在和潜在传播风险,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和分析方法,如PCR检测、测定

食品中单核增生细胞李斯特氏菌快速检测研究

食品中单核增生细胞李斯特氏菌快速检测研究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病原学上作为一种人畜共患和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已得到世界范围普遍的公认。近年来,如何分离和鉴定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结合近十年的各种该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作了系统综述,介绍了针对该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如显色培养基快速检测方法、酶联免疫试验检测方法、结合单克隆抗体技术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反转录-PCR 检测方法、生物芯片,以期对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检测起到帮助和指导作用。 标签:单核增生细胞李斯特氏菌;检测方法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短小的革兰氏阳性无芽孢杆菌[1],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菌的病,该病发病率较低,但致死率高达20%~30%[2],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必须加以重视。本文拟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测方法及其当前存在的问题等作系统介绍,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快速检测方法 1.1 显色培养基快速检测方法 显色或荧光鉴别培养基的基本原理是针对李斯特氏菌的β-D-葡萄糖苷酶和毒力因子PI-PLC酶,设计相应的底物,加入到常规选择性培养基中,利用酶对底物的分解,产生荧光或显色物质,使其菌落形态或颜色不同于其他李斯特氏菌和非李斯特氏菌,从而实现对李斯特氏菌快速定性鉴定和菌落数目快速定量。张淑红等[3]检测了显色培养基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实验证明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灵敏度、特异性和选择性,是非常有价值的分离平板。 1.2 免疫学检测方法 1.2.1 酶联免疫试验检测方法(ELISA) 早期起初人们采用简单直接的细胞计数法进行检测,运用细胞计量术对牛奶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进行检测。但是由于病原微生物的含量很低,仅通过细胞计数的方法检测灵敏度无法达到。之后,基于抗原抗体的ELISA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中,用酶联荧光的方法检测食品中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ELISA的方法虽然灵敏度较细胞计数方法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ELISA 检测的结果容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容易出现假阳性的结果,所以不能满足检测的要求。

(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标准操作程序

DBS22 DBS22/019—2012 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定量检测 2013年发布 2013年实施 吉林省卫生厅发布

前言 本标准根据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分为两种检测方法: 第一法: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平板计数法; 第二法:MPN计数法。 其中第一法适用于污染较严重的食品,第二法适用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含量较低而杂菌含量较高的食品。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长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负责起草人:刘桂华、龚云伟、李月婷、赵薇

吉林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定量检测 1 范围 本操作程序规定了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的定量检验方法. 本操作程序适用于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定量检验。 2 设备和材料 除微生物实验室常规无菌及培养设备外,其他设备和材料如下: 2。1 冰箱:2℃~5℃和—18℃. 2.2 恒温培养箱:30℃±1℃、36℃±1℃. 2.3 均质器。 2.4 显微镜:10×~100×. 2。5 电子天平:感量0。1 g。 2.6 锥形瓶:100 mL、500 mL。 2。7 无菌吸管:1 mL(具0。01 mL刻度)、10 mL(具0.1 mL刻度)。 2.8 无菌平皿:直径90 mm。 2。9 无菌试管:16 mm×160 mm.。 2。10 离心管:30 mm×100 mm. 2。11 无菌注射器:1 mL。 2。12 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 2.13 马红球菌(Rhodococcus equi)。 2。14 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 3 培养基和试剂 3。1 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胨大豆肉汤(TSB-YE):见附录A中A。1. 3。2 含0.6%酵母浸膏的胰酪胨大豆琼脂(TSA-YE):见附录A中A.2。 3。3 李氏增菌肉汤LB(LB1,LB2):见附录A中A.3。 3。4 1%盐酸吖啶黄(acriflavine HCl)溶液:见附录A中A。3.2。1。 3.5 1%萘啶酮酸钠盐(naladixic acid)溶液:见附录A中A.3。2.1. 3。6 PALCAM琼脂:见附录A中A.4。 3.7 革兰氏染液:见附录A中A。5。 3。8 SIM动力培养基:见附录A中A。6. 3。9 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甲基红(MR)和V-P试验用]:见附录A中A。7。3.10 5%—8%羊血琼脂:见附录A中A.8。 3。11 糖发酵管:见附录A中A.9。 3。12 过氧化氢酶试验:见附录A中A.10。 3。13 李斯特氏菌显色培养基。 3。14 API listeria 10300生化鉴定试剂盒。

单增李斯特菌srt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srtA基因对其毒力的影响研究

单增李斯特菌srtA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srtA基因对其毒力 的影响研究 张奇文;凌晨;吴学林;马勋;薄新文 【摘要】为了研究srtA基因对单增李斯特菌LM90SB2毒力的影响,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技术构建了LM90SB2 srtA基因缺失株LM90SB2-?srtA,比较分析了亲本株LM90SB2与缺失株LM90SB2-?srtA对MBMEC、HBMEC、RAW264.7、SIEC 4种细胞系的粘附、侵袭、胞内增值能力及LM90SB2和LM90SB2-?srtA感染小鼠后,小鼠的LD50及肝脏、脾脏、脑载菌量变化差异.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srtA基因缺失株;与亲本株LM90SB2比较,缺失株LM90SB2-?srtA对RAW264.7和SIEC的粘附率、侵袭率及胞内细菌数量均下降,且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小鼠LD50降低了21.38倍,肝脏、脾脏载菌量降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srtA基因对单增李斯特菌LM90SB2的毒力具有关键作用,参与粘附、侵袭BMEC,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单增李斯特菌毒力因子的致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名称】《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年(卷),期】2019(027)004 【总页数】9页(P23-31)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srtA基因;毒力;粘附;侵袭 【作者】张奇文;凌晨;吴学林;马勋;薄新文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 832003;天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 830010;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 832003;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 832003;新疆农垦科学院省部共建绵羊遗传改良与健康养殖国家重点实验室,石河子 832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2.615 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是由多层肽聚糖构成,表面分子磷壁酸及表面蛋白等均呈现在肽聚糖上,表面蛋白的种类不同,锚定机制也有所不同[1]。表面蛋白锚定到肽聚糖的过程由分选酶催化完成,这类蛋白在致病菌中发挥重要的毒力作用[2]。1999年Mazmanian等[3]以SPA为模型研究了表面蛋白的锚定过程,表明分选酶A(sortase A,SrtA)与SPA锚定到细胞壁表面过程密切相关,并且证实SrtA通过识别LPXTG保守基序,将蛋白共价结合到细胞壁肽聚糖上。Pallen等[4]对已测序的92个细菌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中都存在分选酶同源基因,只是在不同细菌基因组中存在的数量、种类、功能等存在一定差异。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革兰氏阳性、胞内寄生菌,一种重要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可以穿越宿主的肠道屏障,血脑屏障和血胎屏障,临床上引起肠胃炎、脑膜炎、脑炎、败血症、流产等症状,LM的致病过程涉及多种毒力因子及其相关的酶类。LM表面有多种前体分子中含有LPXTG基序的表面蛋白,对于LM致病性发挥重要作用,如InlA、InlJ、LapB和VIP等[5-10]。在LM中,srtA是由222个氨基酸组成的分选酶,参与一些含有LPXTG基序的表面蛋白与肽聚糖的结合过程[11]。目前已报道,srtA基因缺失以后,可以影响表面毒力蛋白锚定到细胞壁,从而影响细菌毒力[3,11-13]。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形态特征: ①革兰氏阳性的类球形杆菌 ②大小约为0.4~0.5 v m x 0.5 〜2.0 ③两端钝圆 ④在有些培养基中稍弯,单个、成V形或成对平行排列 ⑤在陈旧培养中的菌体可呈丝状及革兰氏阴性 ⑥兼性厌氧,无芽抱,一般不产生荚膜 ⑦在20~25 C时以4根周毛运动,在37 C时只有较少的鞭毛或1 根鞭毛 培养特性: ①需氧和兼性厌氧 ②生长范围为2-42 C ③最适温度为35-37 C ④pH中性至弱碱性(pH9.6 ) ⑤在6.5% NaCl肉汤中生长良好。 ⑥在20-25 C培养有动力,穿刺培养2-5天可见倒立伞状生长,肉汤培养物在显微镜下可见翻跟斗运动。 ⑦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初始很小,透明,边缘整齐,呈露滴状,但随着

菌落的增大,变得不透明。 ⑧在5-7%的血平板上,菌落通常也不大,灰白色,刺种血平板培养后可产生窄小的(3-溶血环。 ⑨在0.6%酵母浸膏胰酪大豆琼脂(TSAYE)和改良Mc Bride(MMA)琼脂上,用45角入射光照射菌落,通过解剖镜垂直观察,菌落呈兰色、灰色或兰灰色。 生化特性:(甘露醇、木糖为阴性,其他为阳) 1. 该菌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 2. 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不产气。 发酵葡萄糖、乳糖、水杨素、麦芽糖、鼠李糖、七叶昔、蔗糖(迟发酵)、山梨醇、海藻糖、果糖。 不发酵木糖、甘露醇、肌醇、阿拉伯糖、侧金盏花醇、棉子糖、卫矛 醇和纤维二糖。 3. 不利用枸椽酸盐,40%胆汁不溶解。 4』引噪、硫化氢、尿素、明胶液化、硝酸盐还原、赖氨酸、鸟氨酸均阴性。 5.MR-VP试验和精氨酸水解阳性。 生化试验: ①动力试验+ 原理:有动力的细菌扩散生长,培养基浑浊,无动力的细菌培养基澄

单增李斯特氏菌及其检测方法

单增李斯特氏菌及其检测方法 一、单增李斯特氏菌 单增李斯特氏菌,学名Listeria mon ocytoge nes, —种革兰氏阳性菌,是李斯特菌属。李斯特菌属(Listeria)共分为2个群,7个种:第一群包括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 monocytogenes,LM)(亦称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伊氏李斯特菌(L ivanovii)(亦称绵羊李斯特菌)、英诺克李斯特菌(L innocua)(亦称无害李斯特菌)、韦氏李斯特菌(L welshimei)塞氏李斯特菌(L seeligeri,第二群包括格氏李斯特菌(L grayi和莫氏李斯特菌(L mulTayi。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是唯一能引起疾病的人畜共患病的。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特菌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和单核细胞增多。 二、单增李斯特氏菌检测方法 1. 细菌培养法 该菌营养要求不高,兼性厌氧,最适在含有C02的微需氧环境中生长,生 长温度范围C -45C,最适温度为30 C -37C,能在普通冰箱冷藏室生长,是一种典型的耐冷性细菌,同时还具有耐盐性。LM在普通琼脂平板上呈细小直径约、 半透明露水样菌落。在血琼脂平板上有B溶血环。在显色培养基上呈蓝绿色。 2. 生化鉴定法 该菌主要生化特性如下: ①触酶阳性; ②氧化酶阴性; ③发酵多种糖类; ④产酸不产气; ⑤不发酵木糖、甘露醇、肌醇、阿拉伯糖、侧金盏花醇、棉子糖、卫矛醇和纤 维二塘; ⑥不利用枸橼酸盐,40%胆汁不溶解; ⑦吲哚、硫化氢、尿素、明胶液化、硝酸盐还原、赖氨酸、鸟氨酸均阴性;

⑧VP、甲基红试验和精氨酸水解试验阳性; ⑨对碱和盐抵抗力强,60-70r经5-20分钟可杀死,70%酒精5min、%石碳酸、% 氢氧化钠、%福尔 马林20min可杀死此菌。 ⑩该菌对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磺胺均敏感。 3. 血清凝集法 根据菌体抗原和鞭毛抗原,LM分为16个血清型:1/2a、1/2b、1/2c、 3a、3b、3c、4a、4ab、4b、4c、4d、4e、5、6a、6b、7。抗原结构与毒力无关,对人致病的主要为血清型1/2a、1/2b、4b,占全球本病病例约90%。 关于血清凝集法用的诊断血清方面,推荐天津生物芯片公司生产的单增李斯特氏菌全套诊断血清产品,该菌最常见的O: 3,O: 5,O: 8和O: 9型的诊断 血清被纳入这套产品,详情如下: 二十三、单增李斯特菌诊断血清 4. 核酸扩增法 核酸扩增技术,即聚合酶链式反应(/ polymerase chainreaction, PCR,其基 本原理是设计、合成两条寡核苷酸,作为引物,对应于待测病原微生物某一段特异性序列的两端,然后在体外模拟DNA体内复制的过程反复扩增,使靶序列放大上万倍甚至上百万倍而被检测出来。/公

李斯特菌检验

李斯特氏菌 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也称李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败血病为主要症状,伴有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李斯特菌是1926年英国南非裔科学家穆里在病死的兔子体内首次发现的,为纪念近代消毒手术之父、英国生理学家约瑟夫·李斯特(1827~1912),1940年被第三届国际微生物学大会命名为李斯特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病原菌。它能引起人畜的李氏菌的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脑膜炎和单核细胞增多。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食品中存在的单增李氏菌对人类的安全具有危险,该菌在4℃的环境中仍可生长繁殖,是冷藏食品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在食品卫生微生物检验中,必须加以重视。 李斯特菌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在绝大多数食品中都能找到李斯特菌。肉类、蛋类、禽类、海产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已被证实是李斯特菌的感染源。李斯特菌中毒严重的可引起血液和脑组织感染,很多国家都已经采取措施来控制食品中的李斯特菌,并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其中单增李斯特菌是唯一能引起人类疾病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 李斯特菌快速检测试剂盒 1、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域(地表水、污水、废水)、昆虫、植物、蔬菜、鱼、鸟、野生动物、家禽。 2、生存环境可塑性大:能在2-42℃下生存(也有报道0℃能缓慢生长)能在冰箱冷藏室内较

长时间生长繁殖。 3、适应范围大:酸性、碱性条件下都适应。 4、带菌较高的食品有:牛奶和乳制品;肉类(特别是牛肉);蔬菜;沙拉;海产品;冰淇凌 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情况 李斯特菌具有较强的反抗力,秋冬时期在土壤中能存活5个月以上,在冰块内也可存活3~5个月,许多冷冻肉类都是它的“温床”。这种细菌对高温的反抗力也比较强,能在100℃下挺15~30分钟,在70℃下可存活30分钟以上。 单增李斯特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易被冻融,能耐受较高的渗透压,在土壤、地表水、污水、废水、植物、青储饲料、烂菜中均有该菌存在,所以动物很容易食入该菌,并通过口腔-粪便的途径进行传播。据报道,健康人粪便中单增李氏菌的携带率为0.6-16%,有70%的人可短期带菌,4-8%的水产品、5-10%的奶及其产品、30%以上的肉制品及15%以上的家禽均被该菌污染。人主要通过食入软奶酪、未充分加热的鸡肉、未再次加热的热狗、鲜牛奶、巴氏消毒奶、冰激凌、生牛排、羊排、卷心菜色拉、芹菜、西红柿、法式馅饼、冻猪舌等而感染,约占85-90%的病例是由被污染的食品引起的。 该菌可通过眼及破损皮肤、粘膜进入体内而造成感染,孕妇感染后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胎儿或新生儿,栖居于阴道、子宫颈的该菌也引起感染,性接触也是本病传播的可能途径,且有 1、形态与染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