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述评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述评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述评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述评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述评

北洋军阀时期从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持续16年,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和军阀割据混战时期(1916——1928)两阶段。第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有:1、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进而复辟帝制,并大肆出卖国家主权。主要事例有:控制内阁,刺杀宋教仁,镇压二次革命,解散议会和国民党,颁布《中华民国约法》,修改总统选举法,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复辟帝制,接受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与俄国签定〈〈中俄声明〉〉,导致外蒙古实际上成为俄国的殖民地。2、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反对专制复辟,发动一系列革命运动。主要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3、帝国主义乘中国政权交替之际,大肆侵略中国,主要有俄国对外蒙古的侵略,英国对西藏的侵略,日本侵占山东并欲独霸中国。第二阶段的主要特点有:1、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直、皖、奉三派,三派交替控制中央政权,加上其他地方军阀,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比较大战争有直皖战争、两次直奉战争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2、革命党人和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分别发动一系列反对北洋军阀反动统治的斗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如革命党人为维护民主共和而发动的反张勋复辟运动、两次护法运动以及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发动的新文化运动等,中国共产党发动的以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为代表的一系列工人运动,掀起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3、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二七惨案”之后,中共认识到单纯依靠工人阶级无法战胜强大的敌人,只有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成功。而孙中山在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后也发现依靠军阀打军阀的老办法行不通,在苏联和中共的帮助下,决定与中共合作,共同完成打倒军阀除列强的革命任务,顺应民意。通过北伐战争,最终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4、帝国主义在中国各自寻找代理人,对中国分而治之,加紧争夺中国,日本和美国是争夺中国的主要力量。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因为他们代表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对外出卖国家权益,对内实行独裁统治、镇压民主革命运动,军阀之间为了争夺地盘互相混战,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这一时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除了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外,也与北洋军阀政府奖励实业的政策分不开。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得到了壮大,这为新文化运动、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经济和阶级基础。中国政府在维护国家主权方面,也作了一定的努力。比如:坚决反对英国对西藏的分裂活动,拒绝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据理力争,反对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无理要求,并拒绝在损害中国主权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这一时期由于军阀割据,政局混乱,政府对人们的思想控制较松,思想较自由,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科学、天赋人权、法制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都得到广泛的传播,出现思想大解放潮流,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北洋军阀时期历史汇总

近纲报告第一章节--北洋军阀时期 引子--袁世凯与北洋军阀的渊源 事情还得从十九世纪末期说起。甲午战争爆发后,袁世凯被李鸿章派赴东北前线,负责筹拨粮饷并联络各军。由于清军在战争中节节败退,朝野人士在战后交章上奏,争相向朝廷献言练军之法。 袁世凯的运气也实在是好,恰好这时编练定武军的胡燏棻被调去督办津芦铁路,袁世凯 翁同龢和荣禄等人随后便联名保荐袁世凯接替胡燏棻前往小站练兵。有了这些朝中大佬的保荐,事情当然好办。由此,袁世凯便屁颠屁颠的跑到天津小站练兵去了,这也成为他一生事业的发迹之始。 1895年12月,袁世凯到小站正式接管了已初具规模的定武军,在将原定武军的兵额招足到7300人后,袁世凯将之改名为新建陆军。为了把新建陆军建成一支模范军,袁世凯重金聘请了包括退役军官沙尔在内的十几位德国教习,并规定全军使用统一的新式步枪、马枪和快炮,其中大都为德制或奥制的标准化枪械,这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此时的袁世凯,所有的精力和心思都放在这支军队上,几乎连吃奶的劲都用上了。袁世凯的努力没有白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新建陆军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袁世凯用人还是有一套的,后来北洋军阀的这批风云人物大都是在袁世凯的提拔任用下才脱颖而出的,譬如“北洋三杰”王士珍、冯国璋、段祺瑞,原定武军的各级军官如曹锟、卢永祥、段芝贵等人,就连那些被朝廷革职的甲午败将如张勋、姜桂题、田中玉等人,他们也都纷纷投靠到袁世凯的麾下,为之卖命。 由于清廷在甲午战争和庚子之役中惨败,扩大新军的规模也就成为朝野中的共识,这对袁世凯来说,简直是个天大的机遇。1903年11月,经过一番努力后,慈禧太后终于同意了袁世凯设立练兵处的建议。由此,袁世凯甩开膀子大干,北洋陆军六镇也在两年之后大体编练完成,这也是后来北洋军阀的发轫期。 当时的北洋六镇,除第一镇因是旗兵不能控制外,其余五镇都是袁世凯一手带出的嫡系部队。各镇的主要将领也几乎都是由袁世凯一手选定,个个都是小站出身:第一镇统制先为凤山、后为何宗莲;第二镇统制先为王英楷,后为张怀芝;第三镇统制先是段祺瑞,后为曹锟;第四镇统制吴凤岭;第五镇统制为吴长纯,后改为张永成;第六镇统制先是王士珍,后改为赵国贤。下面担任协统、标统的中上层军官也都是袁世凯的人,比如雷震春、陈光远、李纯、王占元、卢永祥、鲍贵卿、王怀庆、田中玉等。 看到日益成长的新军和权势日渐加重的袁世凯,那些满族亲贵不免有些养虎为患的不寒而栗了。的确,袁世凯是很能干,但他又太能干了,而且是个汉人哪。袁世凯那庞大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已经渐渐如脱缰之马,清廷的缰绳似乎有点套不住他了。特别是军队方面,清廷虽然计划编练三十六镇,但除了袁世凯的北洋六镇练成外,其它各省大都没有练成;即使练成的,战斗力也远不如北洋陆军六镇。 袁世凯毕竟不是曾国藩那样忠君爱国、科举出身的读书人,这万一他……哼哼,后果不

2017秋京改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1课《北洋军阀的统治》word教案

北洋军阀的统治 知识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知识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1,标志: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历程: (1)从“兴衰”角度看 形成阶段:1895年小站练兵到1912年袁世凯窃国。 发展阶段:1912年袁世凯窃国起到1916年毙命。 衰落阶段:1916年袁毙命到1926年7月北伐开始前。 覆灭阶段:1926年7月开始北伐到1928年东北易帜。 (2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 皖系统治时期:1916年6月至1920年7月。 直系统治时期:1920年7月至1924年10月。 奉系统治时期:1924年10月至1928年12月。 3,性质:封建军阀统治(封建的买办的武装政治集团;代表大地主、大买办(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镇压革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袁世凯时期(1912年——1916年):卖国、独裁 一,袁世凯专权 1,政治上:破坏约法,控制内阁 思考: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有那些?目的何在? 2,军事上: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思考:面对北洋政府的裁军命令,南方革命党人采取怎样的态度?说明什么? 二,袁世凯称帝 1,过程: 思考:袁世凯是如何一步一步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的? 宣统退位 A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山辞职 破坏责任内阁制 B就任正式大总统 镇压二次革命 解散国民党、国会 C担任终身大总统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修改总统选举法任期无限制 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D复辟帝制出卖国权接受二十一条 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⒉袁世凯复辟帝制得以实现的原因: ⑴个人自身的因素; ⑵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对内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2019-2020年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随堂练习卷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1.1914年,袁世凯为实现独裁统治,颁布《中华民国约法》,实行( ) A.总统制 B.内阁制 C.君主立宪制 D.君主专制制度 解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内阁制,排除B项。此时皇帝已经退位,排除C项。袁世凯此时尚未称帝,排除D项。故选A项。 答案 A 2.20世纪初期体现帝国主义图谋灭亡中国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二十一条” 解析由题目中的“20世纪初”可排除A项和B项,A项是1842年签订的,B项是1895年签订的。C项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D项是日本在1915年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条约。 答案 D 3.“国体初建,民权未张,是以野心家竟欲覆民政而复帝制……所幸革命之元气未消,新旧两派皆争相反对帝制自为者,而民国乃得中兴。”这段文字写于( ) A.19世纪中期 B.19世纪末期 C.20世纪初期 D.20世纪中期 解析材料“覆民政而复帝制”反映的是民国初年的复辟帝制。20世纪初期出现袁世凯复辟帝制,但最终失败,“民国乃得中兴”,故C项正确。 答案 C 4.因反对“元首谋逆,蔑弃《约法》,背食誓言,拂逆舆情,自为帝制,率召外侮,警告迭来,干涉之形既成,保护之局将定”而采取的行动是( ) A.武昌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复辟帝制 解析结合材料“元首谋逆,蔑弃《约法》”可知此行动指的是袁世凯称帝后,革命党人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的护国运动,故选C项。 答案 C 5.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四分五裂。掌握北京政府,并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的是( ) A.直系军阀 B.奉系军阀 C.桂系军阀 D.皖系军阀 解析控制着安徽、浙江、山东、福建等省的是皖系军阀。 答案 D 6.下表为中国工业发展初期(1872~1911年)设立的厂矿数量统计表。

北洋军阀的统治教学设计

北洋军阀的统治 【教学目标】 1.了解北洋政府的建立,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复辟帝制与卖国行径,通过活动了解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的史实,感受民国初年中国时局的动荡状况。 2.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讨论、概述、提问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进而培养学生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的能力。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历史发展是充满曲折的,革命斗争不是一蹴而就的,知道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依然任重道远。 【教学重难点】 重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与卖国行径,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难点:袁世凯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直接引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北洋军阀的统治》。它的主要内容有: (一)袁世凯复辟 (二)军阀割据混战 二、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内容,形成初步感知。 1.首先,我们先来学习《北洋军阀的统治》从开始到结束的全过程。课文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大家一起来学习。 (1)原因: 宋教仁遇刺案。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这就是民国初年震惊全国的“宋案”。“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2)发展过程: 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后,便迫不及待地从破坏、践踏民主共和制转入彻底取消民主共和制、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

(3)产生的结果: 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遭到了全国人民的一致反对。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梁启超、蔡锷前往南方筹划讨袁事宜;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袁世凯众叛亲离,被迫取消帝制,绝望而死。 结果:袁世凯死后,北洋军群龙无首,逐渐分裂。 2.接着,我们再来学习下一个内容:军阀割据混战。课文又是从几个方面来让我们了解的呢?我们再一起来看看。 (1)原因: 社会根源:一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封建性所决定的。是中国具有分散性的封建地主经济的必然产物。二是由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所决定的。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侵略政策也必然导致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2)统治: 对内实行军事独裁统治,对外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 (3)产生的结果: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讲了: 1.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华民族的灾难时期,军阀割据,政治动荡,被称为最黑暗的时期。这一时期,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尚未建立,新旧体制杂糅并存。 2.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为保卫辛亥革命的成果,坚持不懈地反对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统治。这些斗争,虽然粉碎了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美梦,却丝毫没有改变军阀专制独裁统治的黑暗现实。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作业布置】 1.北伐战争时期盘踞江西的北洋军阀是谁? 2.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鞑虏”指的是什么? 3.北伐战争时期盘踞江苏的北洋军阀是谁? 4.国共两党共同推动的北伐战争是为了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北伐的对象不包括谁?

辛亥革命和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知识点及测试

辛亥革命和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知识网络一、辛亥革命 准备:思想上: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指导思想的形成,同保皇派论战组织上:兴中会、华兴会、同盟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成立 军事上:在同盟会领导和影响下,一系列的武装起义 发展:1、清政府遏制革命:“新政”、“预备立宪”----政治上空前孤立 2、武装起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导火线 3、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结果及影响:1、中华民国的建立 ①时间:1912年1月1日 ②性质: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 ③《临时约法》 2、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①原因:帝国主义支持、立宪派叛卖、革命党人妥协 ②标志: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3、辛亥革命的功绩和教训 二、北洋军阀的统治 政治:1、袁世凯的反动统治:专制、独裁、卖国、帝制 2、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根源、派系、危害 3、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俄国[外蒙]、英国[西藏]、日本[二十一条] 4、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经济: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原因;列强放松侵略[一战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实业救国”[辛亥革命影响] 特点:发展快、以轻工业为主、发展短暂、“实业救国” 影响: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准备了阶级基础[重点阐释] 1、同盟会 (1)建立背景:①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②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广泛建立 (2)创始人——孙中山。 依据:①发起人和决策者。②同盟会纲领的制定者。 ③最高领导者。④以兴中会为主。 (3)性质: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依据:①以兴中会为主,联合了其他革命团体。

第5讲 民国前期的中国(1912~1927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练习)

高考短板突破 短板1借助时代特征解读历史概念的意识不足 例1(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文综)《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 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针对练1] (2016·郑州期中调研)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D.推动实业救国 短板2论证问题的逻辑性不严谨 例2(2012·新课标全国卷文综)1920年12月,毛泽东在致朋友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这表明在当时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看来() A.俄国革命道路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B.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暴动是当务之急 C.暴力革命是进行社会改造的必然选择 D.改良仍旧是改造社会行之有效的方法 [针对练2] 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短板3调动迁移所学知识解读史料的意识不足 例3(2014·课标全国卷Ⅰ)20世纪20年代,上海成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比例高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

北洋军阀的统治D

章末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统治者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出卖民族利益;对内实行专制独裁,违背民主共和,中国的政治异常黑暗。根据相关知识完成1~9题。 1.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建立后不久就被迫辞职的内阁总理是() A.孙中山 B.唐绍仪 C.黄兴 D.陆征祥 答案:B 2.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加强独裁统治采取的措施有() ①逼迫清帝退位②将临时政府迁往北京③破坏《临时约法》④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清帝退位后,袁世凯才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答案:B 3.1913年,袁世凯制造了“宋教仁案”。他主要是为了( ) A.向国民党展示军事实力 B.阻止宋教仁组织责任内阁 C.维护其专制统治 D.讨好西方列强 解析:A、D两项显然不符合题目要求。本题迷惑性最强的是B项,B项是直接目的,C项才是根本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项。 答案:C 4.“宋教仁案”的发生从本质上反映了…() A.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力之争 B.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矛盾 C.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解析:本题旨在通过对“宋教仁案”的理解,来考查对辛亥革命后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国内政治斗争的焦点的认识。宋教仁是民主共和的维护者,袁世凯制造“宋教仁案”的目的在于实现独裁统治,所以B项是最佳答案。 答案:B 5.袁世凯通过镇压二次革命( ) A.彻底消灭了国民党 B.完全控制了国会 C.将其独裁统治扩展到全国 D.赢得了帝国主义的支持 解析:在镇压二次革命的过程中,袁世凯的北洋军进驻并控制了南方各省。 答案:C 6.1913年,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强迫”是指() A.违反了有关的法定程序 B.违反了宪法的有关规定 C.议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D.违背了中国人民的意志

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一节五四运动 一、五四爱国运动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继续加深,中国人民继续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富强而不懈探索、奋斗。这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以下两个方面特别引人注目:一是社会进步力量的增长。由于辛亥革命的积极影响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对中国经济侵略的放松,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这给中国社会结构带来了新变化。民族资本主义和工人阶级的力量有了很大的发展,城市小资产阶级即小商人、小手工业者、自由职业者以及新知识分子的人数也大大增加。其中,工人阶级的成长尤其令人瞩目。1919年,产业工人的人数已超过了200万人,这相当于俄国19世纪90年代产业工人的数量。工人阶级的政治觉悟也不断提高,他们的反帝反封建斗争已经从经济斗争扩展到了政治斗争,开始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代中国的国情决定了工人阶级是中国社会各阶级中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成长为中国革命的新发展和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新探索提供了重要的社会基础。 二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变革。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严重动摇了封建思想文化的统治地位,带来了中国社会空前的思想解放,这为中国人民进一步探索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道路创造了条件。就在这时,十月革命的爆发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科学的理论。于是,一些中国人开始运用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观点思考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逐渐在中国传播开来,而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部分先进分子则很快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革命的新发展和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新探索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伴随着中国社会出现的上述新变化,中国革命逐渐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方向发展,中国社会出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中国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方向发展,中国社会出现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发端于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爆发的基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紧和皖系军阀的黑暗统治。五四运动前的几年中,欧洲列强虽因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而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但日、美却加强了对中国的侵略。日本夺取了原德国在中国的大量权益,还通过“二十一条”、“西原借款”、《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等获得了更多的在华利益,逐渐成为列强中侵略中国最积极、掠夺中国权益最多的国家。1917年“蓝辛—石井协定”签订后,美国协调了与日本的侵华步骤尤其是经济侵略也不断扩大。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又卷土重来。到“五四”前夕,中国的民族危机再一次加深,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日益尖锐。在国内,控制着中央政权的皖系军阀与其他军阀之间的争斗接连不断,政治上发生了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先后与黎元洪、冯国璋为首的总统府之间的激烈政争,军事上发生了皖系军阀与西南军阀之间的对抗与战争,等等。皖系军阀为发展自己的实力,还不断借参战之名搜刮民脂民膏,甚至不惜出卖主权来换取日本的支持。“五四”前夕,军阀政治十分黑暗,人民生活极为困苦,中国人民与封建军阀的矛盾日益尖锐。在这种形势下,一场大规模的革命风暴正在酝酿着。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终于点燃了这场革命风暴的导火线,导致了五四运动的爆发。

【配套课时练】2019-2020学年统编八年级历史上册11《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时练习题 (6)

2019年秋部编本八年级上册历史配套练习题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课时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18·广东初二期末)1915年,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对中国外交部次长曹汝霖表示:“中国如欲改国体为复辟,则蔽国必赞成。”日本的这一表态主要目的是 A.帮助宣统复辟清朝 B.反对中国的革命 C.希望中国动乱 D.便利日本扩大在华的侵略势力 2.(2018·鹤山碧桂园学校初二期末)下面是北洋军阀主要派系简表。由表中信息可知 A.军阀的靠山都是日本B.列强采取“以华制华”策略C.军阀力量超过革命的力量D.列强在中国的利益互补3.(2018·泉州市北峰中学初二期中)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

原因是 A.北洋军力量分裂 B.护国军力量强大 C.没有得到帝国主义国家的大力支持 D.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2019·江苏汇文实验初中初二月考)为实现皇帝梦,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的是 A.袁世凯 B.宣统帝 C.光绪帝 D.段祺瑞 5.(2019·福建中考模拟)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果实被窃取。为建立独裁统治,他复辟帝制,不过迅速败亡,其复辟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违背社会进步潮流,不得人心 B.北洋军阀内部分化 C.失去帝国主义支持 D.缺乏强大的武力作为后盾 6.(2018·陈仓区教育局初二期末)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的封建帝制正式结束 B.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C.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适合中国 D.北洋军阀统治结束 7.(2019·山东初二期末)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

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袁世凯接受日本的“二十一条” ②“宋案”发生 ③护国战争 ④二次革命 ⑤军阀割据 A.②④①③⑤B.④②③①⑤C.②①④⑤③D.①②④⑤③8.(2017·江苏初二期末)1913年“宋案”发生以后,孙中山和黄兴等人为了反对袁世凯,发动了 A.广西起义 B.二次革命 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 9.(2019·玉山县樟村中学初二期中)谁在辛亥革命后窃取了胜利果实,建立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A.张作霖 B.冯国璋 C.段祺瑞 D.袁世凯 10.(2018·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初二期末)袁世凯制造“宋案”的直接目的是什么?() A.宋教仁要取代袁世凯临时大总统的位置B.宋教仁支持孙中山C.宋教仁力图重新组阁,限制袁世凯D.宋教仁反对复辟11.(2019·云南初三期中)昆明护国桥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护国路中段,属于与护国运动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历史纪念性建筑;护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历史教案)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历史教案) 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本课重点: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本课难点:袁世凯复辟丑剧短暂的原因和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革命失败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教师介绍北洋军阀是指清朝末年由袁世凯建立的得到帝国主义支持的拥有新式武器装备的反动封建军事政治集团。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凭借手中的军事实力,对清政府和革命派大耍反革命的两手,把清政府和革命派同时打了下去。 孙中山等企图以《临时约法》责任内阁限制袁世凯搞专制独裁。 袁世凯表面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在拟定各部部长名单时,却竭力排斥革命党人,结果北洋军阀掌握内阁实权。 不久,唐绍仪内阁倒台。 掌握内阁实权孙中山的解职和临时政府的北迁,标志着革命遭到严重挫败,北洋军阀开始统治中国。 标志:孙中山宣布解职(年月日)教师指出:革命派既然交出了政权,企图依靠一纸约法来实现资产阶级的议会政治,使中国走上民主的轨道,历史证明这是多么幼稚的幻想。 二二次革命原因(学生看书总结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①宋案使国民党人开始认清袁世凯专职独裁的真面目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为筹集反革命战争经费,他不惜出卖国家主权,年月与英法德

日俄五国银行团,签定了《善后借款合同》,袁世凯独裁卖国的野心暴露无遗。 ②善后大借款暴露袁世凯卖国独裁的野心袁世凯得到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支持,凶相毕露。 年夏,借口江西都督李烈钧广东都督胡汉民安徽都督柏文蔚曾通电反对善后大借款是不服从中央,下令免职。 并派兵南下,发动了反革命内战。 ③孙中山号召武力讨袁,袁世凯罢免赣粤皖三省国民党籍都督国民党人被迫应战。 年月,江西都督李烈钧在湖口誓师讨袁,宣布独立;黄兴在南京响应,随后,上海安徽湖南广东福建等省先后宣布独立,这就是二次革命。 二次革命(年)教师讲述:二次革命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继续,是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与公然践踏民主共和制度的袁世凯之间的一场武装斗争,最终因为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而遭到失败。 二次革命的失败最终结束了辛亥革命,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袁世凯反动的武力统一的政策一时取得成功。 除桂黔川滇四省由地方军阀盘踞外,其它各省都在北洋军阀及其附庸的统治下。 三护国运动(年——年)原因(学生看书后总结回答)①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②总统独裁和总统世袭制的建立教师总

略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经济

略谈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经济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期。但1912-1928年中国社会经济仍有一定的发展。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农业方面 北洋政府农商部于1914年4月11日颁布了《植棉制糖牧羊奖励条例》,条例共为8条,规定了凡扩充或改良农产畜牧,可依本条例获得奖励;同年11月3日,北洋政府又颁布了《森林法》,规划在黄河、长江、珠江上游地区营造保安林,以预防水患保养水源;1915年6月30日,更颁布《造林奖励条例》,具体规定了给奖办法,对造林在200亩至3000亩以上者,分五级给予荣誉奖励,对"凡经营特种林业于国际贸易有重大关系者,或胜造船筑路等各种大工程之用者,农商部认为有被助之必要时,得按其面积株数,核给奖金"。这些奖励政策,不仅旨在促进农业的多种经营,而且旨在为轻工业开发原料,为农业改造生态环境。以上这些奖励政策的出台,刺激了农民种植经济作物的积极性。这一点从当时各种作物种植面积和在出口货物中所占比重的消长情况可以看出。在经济作物中,种植面积增长最快的作物为棉花、蚕桑、烟草、大豆、花生等。由于经济作物的发展与粮食作物的商品化,在中国交通较为发达的地带,逐步形成了若干农业专门化区域。如棉花多产于江苏、湖北、山东、河北、河南、陕西等省;蚕桑多产于江苏、浙江、四川、广东等省,农业专门化的发展,表现了中国农业经济商品化发展的程度。 二、工矿业方面 1911年以前的中国工业,除少数兵工厂外,大约有75个制造业和33个煤矿、金属矿,而且这些厂矿均建于1872年至1894年期间。从1895年起,华资制造业数量有了一定增加,但从绝对数量上看与1918-1922年时期开始生产的新企业相对地大量涌现的情况相比也不算多。 从1913-1928年中国公司在全国公司企业中的比例由7%上升到22%,到1928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12年增长了近6倍。1912-1920年工矿业为稳步发展阶段,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其资本都有大幅度稳步增长。据统计在1913年前,全国登记的工矿企业有698家,资本为33082元,工人有20万多。到1920年,全国工矿企业增加到1759家,资本额50062万元,分别增长了152%和51%,工人增加到56万多,增长了167%。这一时期年工业平均增长率高达13.4%。1921-1928年企业数仍然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企业资本总额增加不多,中国工矿业进入缓慢发展阶段。 三、金融业方面 随着近代商业的发展,对金融业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商业在往来流通中,通常需要大量资金进行运作。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就把原大清银行和成立于1908年的交通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和新的交通银行。 中国银行创建伊始实际资本不过300万元。后来通过招商股扩充资本,到1920年已有资本1229万元,此后,总行又在地方省市陆续设立分行。

第四单元 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四单元北洋军阀的统治 高考范围 (1)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和护国运动 ①北洋军阀政权 ②“二次革命” ③“二十一条” ④洪宪帝制和护国运动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近五年高考试题 (一)全国卷 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12.袁世凯同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主要是为了 C A.弥补财政赤字B.支付外债C.镇压国民党D.复辟帝制13.下列各项,符合20世纪初粱启超史学主张的是 B ①反对把史书写成帝王谱牒②提倡用章节体编写史书 ③批判近代西方史学理论④强调探讨社会进化之理 A.①③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15.“二次革命”的主要战场在 B A.江西和上海B.江西和南京 C.江西和广东D.江西和安徽 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试题 10.1913年在印度召开的西姆拉会议 B A.是由中国和英国参加的双边会议B.讨论了西藏问题 C.讨论了中印边界问题D.划定了“麦克马洪线” 11.中国第一条自行设计的铁路建造于 C 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 C.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期间D.辛亥革命发生之后 (二)上海卷 199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市历史试题 4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示意图:

注: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 ①示意图表明,民国初期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 ②这一时期,南洋公司等民族企业的发展有哪些客观条件? 材料二:已经垄断中国卷烟市场的英美跨国公司——英美烟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1919年5月,它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降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抗争,终于得以重新开业。 ③南洋公司与英美烟公司的斗争说明了什么问题? 41.①迅速上升(1分)。 ②辛亥革命创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2分)实业救国思潮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1分)“一战”期间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市场的环境。(2分)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市场。(2分)若指出北洋政府也采取了一些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也可给1分,但本小题最高不得超过7分。 ③a. 外国侵略(或帝国主义)势力要继续控制中国市场。(2分) b. 民族资本家具有反帝爱国的积极性。(2分) 200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上海市历史试题 38.1500年以来的历史,是人类由分散隔绝状态进入整体发展的一体化过程,其主线是现代化(或工业文明)。但是在此进程中不同地区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1)一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的第一步完成于17世纪40年代到18世纪晚期。请从欧美在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方面的新变化予以概括说明。(2分) 示例:文化上:近代自然科学兴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活跃。 政治上: 经济上: (2)为什么说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的100年间,资本主义逐渐成为一个世界体系?(3分) 生产方式: 政治变革: 国际格局: (3)垄断组织产生的条件和实质是什么?“二战”前后垄断又有何新的发展?(3分)(4)(以下3个问题中任选一个回答)从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中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主要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进入垄断阶段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体制方面所呈现的不同特征,说明它们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差异性和多样性。(3分)(5)人们常说,中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步履艰难、一波三折。请列举从19世纪60年代到五四运动前,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三次尝试。(3分) 38.(1)政治: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1分);经济;手工工场(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发展或英国开始工业革命(1分)。 (2)主要国家先后完成了手工工场到大机器生产(或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过渡(1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1分)(如具体列出1848年欧洲革命,1861年改革,德、意统一,美国内战,明治维新中2项以上也可给1分);殖民扩张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或殖民地半殖民地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1分)。 (3)是在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情况下对生产关系的调整(2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发展(1分)。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教学设计

《北洋政府与军阀混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北洋政府的建立,通过合作探究了解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复辟帝制与卖国行径,通过活动了解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混战的史实,感受民国初年中国时局的动荡状况。 2.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历史发展是充满曲折的,革命斗争不是一蹴而就的,知道辛亥革命后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革命任务依然任重道远,深刻理解孙中山“革命还没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学习孙中山等为了中国的统一牺牲个人、高风亮节的高尚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袁世凯的独裁统治与卖国行径,北洋军阀混战。 2.难点:理解民国初年共和专制的斗争。 三、教学策略 1.采用自主学习─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阅读、讨论和分析。2.采用史料教学法。以史料为证据,通过精心设问带领学生重回历史现场,提升历史认识。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 本课时最大的特点就是设计了开放式的探究活动,并进行了认真的汇报交流。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阅读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图片、P18三则资料,以及教材内容。比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中华民国约法》,开展探究活动。并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思考、探讨时间,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在汇报交流环节,教师围绕教学重点提问,理顺教材思路,与学生一道解决难点问题,把握主干知识。这样

既有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又有合作探究的机会,既让学生个别发言,又让学生各抒己见。课堂很有实效。 本课时的第二个特点是教学语言诙谐幽默,课堂生动成趣。本课在分析袁世凯建立北洋政府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袁世凯的做法进行评价,教师在总结过程中采用了“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地盘我的人,我的权力我独有”的表述,诙谐幽默,活跃了课堂气氛。 2.不足之处 导入环节采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虽然好处多多,但对激发学生兴趣效果不是很好。PPT设计不是很美观。3.改进思考 是否更好地采用其他方法进行导入,比如用《护国战争》的视频。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含答案)【自考真题】

2018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真题 一、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地主阶段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名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答案】A 【解析】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封建社会。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考点】鸦片战争前的中国 2、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先和主要的是() A.政治控制 B.军事侵略 C.经济掠夺 D.文化渗透 【答案】B 【解析】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首选和主要的是进行军事侵略,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考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3、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是() A.长沙战役 B.北伐受挫 C.天京事变 D.安庆失守 【答案】C 【解析】1856年9月,天京事变发生,东王杨秀清、北王韦昌辉被杀,翼王石达开出走后败亡。天京事变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转折点,它大大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造成了严重危机。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4、太平天国后期,洪仁轩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资政新篇》 D.《盛世危言》 【答案】C

【解析】太平天国后期,"干王"洪仁轩提出《资政新篇》,作为统"筹全局的建议。《资政新篇》是一个带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改革与建设方案,但有个致命弱点是通篇未涉及农民和土地问题,缺乏实施的阶级基础和社会条件。" 【考点】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5、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 A.江南制造总局 B.金陵机器局 C.马尾船政局 D.天津机器局 【答案】A 【解析】李鸿章筹备的伤害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的可称为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6、近代中国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维新时期 C.清末"新政"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答案】A 【解析】近代中国向西方派遣第一批留学生是在洋务运动时期。 【考点】洋务运动的兴起 7、在中国近代史上,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主义思想的第一次正面交锋是()。 A.洋务派与顽固派的论战 B.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论战 C.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 D.革命派与改良派的论战 【答案】C 【解析】维新派与守旧派的论战,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与封建思想第一次正面交锋;论战集中反映了中学和西学、新学和旧学之争;论战开阔了知识分子眼界,解放了思想,改变了社会风气,为维新变法运动作了思想舆论准备。 【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8.19世纪90年代,梁启超宣传变法维新主张的著作是()。 A.《新学伪经考》 B.《仁学》 C.《人类公理》 D.《变法通义》 【答案】D 【解析】AC康有为的作品,B谭嗣同的《仁学》,D梁启超的《变法通义》。 【考点】戊戌维新运动的兴起 9.1904年至1905年,为争夺在华利益而在中国东北进行战争的帝国主义国家是()。 A.日本与俄国 B.美国与英国

10.北洋军阀的统治 教案

第10课北洋军阀的统治 宋应贵 知识重点: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知识难点:袁世凯得以实现专制独裁统治以及其迅速垮台的原因 ◆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 1,标志: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历程: (1)从“兴衰”角度看 形成阶段:1895年小站练兵到1912年袁世凯窃国。 发展阶段:1912年袁世凯窃国起到1916年毙命。 衰落阶段:1916年袁毙命到1926年7月北伐开始前。 覆灭阶段:1926年7月开始北伐到1928年东北易帜。 (2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 皖系统治时期:1916年6月至1920年7月。 直系统治时期:1920年7月至1924年10月。 奉系统治时期:1924年10月至1928年12月。 3,性质:封建军阀统治(封建的买办的武装政治集团;代表大地主、大买办(大资产阶级)利益;对内镇压革命,对外投靠帝国主义) ◆袁世凯时期(1912年——1916年):卖国、独裁 一,袁世凯专权 1,政治上:破坏约法,控制内阁 思考: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有那些?目的何在? 2,军事上:加强北洋军,削弱革命军 思考:面对北洋政府的裁军命令,南方革命党人采取怎样的态度?说明什么? 二,袁世凯称帝 1,过程: 思考:袁世凯是如何一步一步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的? 宣统退位 A就任临时大总统 中山辞职 破坏责任内阁制 B就任正式大总统 镇压二次革命 解散国民党、国会 C担任终身大总统废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 修改总统选举法任期无限制 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D复辟帝制出卖国权接受二十一条 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 ⒉袁世凯复辟帝制得以实现的原因: ⑴个人自身的因素; ⑵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支持(袁世凯为首的北洋政府对内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代表帝国主义的利益。) ⑶资产阶级革命派反袁斗争软弱无力, ⑷尊孔复古的逆流 ◆段祺瑞为首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1920) 一,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 半封建性决定的(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 1,形成的社会根源: 半殖民地性决定(帝国主义分而治之的政策) 那些影响? 二,短命的张勋复辟: 1,府院之争 (1)含义:是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段祺瑞为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 (2)焦点——要不要参战,由谁主持参战 (3)实质——美日在中国的争夺,美日矛盾的体现。 (4)后果——“府院之争”给张勋复辟提供了可乘之机。 2,张勋复辟的活动 思考:段祺瑞对待张勋复辟的态度是怎样的?两次复辟帝制的失败说明什么? 三,段祺瑞专制: ◆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 一,反对袁世凯的斗争 1,制定临时约法(1912) 2,改组同盟会,组建国民党(1913) ⑴宋教仁为什么要改组同盟会,组建国民党? ⑵阅读书中国民党宣言的部分引文,分析国民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其宗旨与同盟会的纲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学设计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教案设计 【课标要求】 知道袁世凯独裁统治和复辟帝制的史实;了解北洋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 【学习目标】 1、了解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北洋军阀统治的基本情况; 2、通过学习袁世凯复辟帝制及革命派的斗争,认识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理解军阀混战给全国人民带来的灾难性影响。 【教学重点】 袁世凯复辟帝制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反袁斗争 【教学难点】 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和军阀割据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辛亥革命,知道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那么,他窃取后是如何统治中国的?为什么说北洋政府的统治是黑暗的呢?今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第11课。(板题) 二、解题: 学生了解北洋、北洋军阀、北洋政府三个历史概念(见屏幕) 师讲:北洋政府(1912年-1928年)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晚清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央政府。主要包括两个阶段:袁世凯统治时期和军阀割据时期。三、学习目标 (见上略)四、导航目录 主题一制造“宋案”假意“共和”主题二践踏共和复辟帝制主题三帝制失败军阀混战五、新课讲授 主题一制造“宋案”假意“共和” (一)自学课文第一部分,并阅读文中“相关史料”了解:袁世凯制造“宋案”的真相。 1、宋教仁其人其事(师补充:湖南常德市桃源人。中国“宪政之父”,与黄兴、孙中山并称,1912年主持改组同盟会为国民党,通过选举、重组内阁。民国初期第一位倡导内阁制的政治家。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的主要缔造者。) 2、谁是幕后的真凶?生答略 3、杀他的原因何在?生答略

师点拨:责任内阁制是宋教仁提出,总统不负责任,而内阁代总统对于议会负责。(出示直观图示) 过渡语:宋教仁之死,让孙中山等人猛醒。于是,孙中山和黄兴等人发起二次革命。“宋案”是二次革命的导火线。 (二)小知识:这次革命为什么称为“二次革命”? 因为这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的独裁专制和军事进攻,保卫民主共和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所以称之为“二次革命”。并读图《二次革命示意图》强调首发地:江西湖口,战场主要在南方。 (三)自主学习二次革命的相关知识点,并同桌交流。1、背景: (1)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___________。 (2)同盟会员宋教仁于1912年以_______为基础,组成_______,并在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使袁世凯大为惊慌。1913年春,遇刺身亡,幕后黑手直接牵涉到袁世凯。2、概况:“宋案”发生后,袁世凯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________、广东、_____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_______和_______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________”。3、结果:二次革命很快被_______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主题二、践踏共和复辟帝制 (一)自学课本二部分要求:1.掌握袁世凯为复辟帝制都做了哪些准备?2.在书中批注袁世凯的对内、对外政策。 自学后学生交流 (二)观看视频:感知袁世凯的强权专制统治。 (三)重点点拨史料实证 出示史料:新修的《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这样以来,大总统实质上已接近于专制皇帝。袁世凯继而又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改为10年,连任无期限,可指定继任人。思考:材料中新修的两部法律赋予大总统怎样的权利?新修这两部法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生答:①大总统总揽大权,实行终身制和世袭制,大总统实质上已接近于专制皇帝。 生答:②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扫除了障碍。 师总结: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对内控制内阁,破坏《临时约法》解散国民党和国会,修改法律;对外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举借外债扩充自己实力,充当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