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上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 学案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上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 学案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上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 学案
教科版初中物理八上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 学案

图1

《质量与密度》单元复习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评价:

复习主线:以

V

m

=

ρ

公式为主线,复习固体密度(练习1)—气体密度(练习2)—液体密度(练习3)练习1:小明找到一个圆柱体,为了解圆柱体的材料,他准备测量圆柱体的密度。

(1)实验原理:

(2)在水平桌面上放有学生天平,请在方框中填写器件名称,此时指针刚好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它及其配套砝码如图1所示)。在将圆柱体放在托盘上测量前,你认为还需要对天平进行哪些操作?

①;②。

(3)测质量:小明按正确操作测量圆柱体质量,当放入第4个砝码后如图2甲所示。

他按正确的操作取出一个砝码

...........,并调节游码后(如图2乙所示),天平平衡。则:物体质量为m=g=k g。

(4)测体积:测量圆柱体的体积时,量筒中液面的前后示意图如图3所示,线足够细.则:圆柱体的体积V= cm3.

(5)数据记录与结论——圆柱体的密度ρ= g/cm3,即kg/m3.

练习2:小明在拉萨机场喝完一瓶矿泉水,旋紧瓶盖,当他回到广州后发现:完好的空矿泉水瓶变瘪了,经检查,没发现有漏气现象。则:(以下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瓶内的气体质量;瓶内气体体积;瓶内的气体密度。

甲图2 乙

10g

5g

20g

100g

50g

20g

最大称量200g分度值0.2g

图3

图5

甲ρ=

g/cm

3

乙ρ= g/cm 3

练习3:如图是小明测量甲、乙两种液体密度的方案

(1)方案中所测液体密度V

m m 1

2-=

ρ,相对真实值偏_____(选填:“大”或“小”),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在方案的实验中,再加多一个测量步骤,则能较准确地测量出液体的密度.

测量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用符号表示测量的物理量)则所测液体密度的准确表达式为:ρ=____________.(用上述字母表示)

(3)小明准确记录了甲、乙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数据,并根据甲液体数据(数据未给出),描点连线。

请你根据乙液体数据在图4中画出乙液体的m -V 图像,并计算出甲、乙液体密度甲ρ、乙ρ.

图4

(4)在图5中,请将乙液体可能的ρ-m 图像画出来.

结论:

步骤1:用电子天平测量

空烧杯的质量m 1

步骤3:将烧杯中液体倒进量筒中,测出体积为V

步骤2:用电子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 2

残留液体

拓展练习:小明利用天平等器材测量酱油的密度,他分别用同一空瓶装满水和酱油,测量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酱油密度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用已知条件和所测物理量写出表示式)

空瓶 水

酱油

m

1

步骤一:用天平测出空瓶的

质量m 1

步骤二:用天平测出装满水 后瓶子的总质量m 2 m

2 步骤三:用天平测出装满 酱油后瓶子的总质量m

3 m

3 《质量与密度》单元框架图

初三物理讲义质量与密度学生版(第六章)

物理质量与密度 元认知教育机构考中研究中心

基础知识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单位:千克(kg)常用:克(g)、毫克 (mg)、吨(t) 3、单位的换算关系1kg=103g 1mg=10-3g=10-6kg 1t=103kg 4、测量工具:天平 种类:托盘天平和学生天平(托盘挂在横梁上) 5、天平的使用方法 (1)天平的调节: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一放平,二回零,三调横梁成水平)。2)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上 3)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2)天平的使用:1)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2)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从大到小试加砝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3)被测物体的质量=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称物体,先估计,左物右码方便自己。增减砝码用镊子,移动游码平高低。) (3)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 1)被称物体不能超过天平的最大称量.(即测量范围)。2)用镊子加减砝码,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弄湿、弄脏砝码。 3)潮湿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二、密度 符号:ρ 1、物理意义: 密度是表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定;不同物质,比值不同的性质的物理量. 2、定义:质量与体积之比叫做密度。大小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 3、公式:ρ=m/v 4、单位主单位:千克/米3(kg/m3)常用单位:克/厘米3(g/cm3) 5、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克/厘米3=103千克/米3 或1×103kg/m3=1g/cm31L=1dm3 =10-3m3;1ml=1cm3=10-3L=10-6m3 6、常见物质的密度值: 水的密度是1.0×103 kg/m3, 表示的意思是每立方米的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7、性质: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同种物质, 密度值一般相同 ,不同的物质密度值一般不同。物质的密度值是由物质本身决定, 跟质量、体积、形状、位置无关.

(物理)物理质量和密度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物理)物理质量和密度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及 解析 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 1.在发生下面几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放出热量的是() 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②夏天,揭开冰棒包装纸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汽” ③严冬的深夜,教室窗玻璃的内表面上有一层冰花④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 C 【解析】【解答】①晾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了,是因为湿衣服中的水汽化造成,汽化吸热;②冰棒冒“白气”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造成的,液化放热;③玻璃内表面有一层冰花是由于教室内的水蒸气在玻璃处遇冷凝华成冰,凝华放热;④ 樟脑丸越来越小最后“消失”是由于樟脑丸升华,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升华吸热。这四项中放出热量的为②③ . 故答案为:C 【分析】此题考察物质的物态变化时吸热与放热的知识。 吸收热量的物态变化包含:熔化(固态变成液态)、汽化(液态变成气态)、升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包含:液化(气态变成液态)、凝固(液态变成固态)、凝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 需要判断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从而判断其是吸热还是放热。 2.下列估测符合事实的是() A. 家用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0W B. 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km/h C. 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是37℃ D. 成年人的体积约为0.06m3。 【答案】 D 【解析】【解答】A、家用电视机的电功率约为130W,10W不符合实际; B、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为5m/s=18km/h,5km/h不符合实际; C、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是25℃,37℃不符合实际; D、成年人的体积约为0.06m3,符合实际; 故选D.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及对生活常识的了解,逐一分析各选项并作出判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需要凭借生活经验、需要简单的计算;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 3.飞船绕地球飞行时,如果在舱内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不能完成的是 A. 用天平测矿石的质量 B.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C. 用温度计测温度 D. 用显微镜观察

八年级物理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学案

6.1 质量 预习梳理 一、了解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能估测熟悉物体的质量 1.物体所含叫质量,质量用字母表示,它的单位有吨(t)、千克(kg)、克(g)、毫克(mg)。1t= kg,1kg= g,1g= mg。 2.质量是物体的性质,与物体的温度、形状、状态、位置无关,如一块铁皮将它卷成一团,将它熔化成铁水,将它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它的质量都不会改变。 二、会正确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1.看:天平的称量和分度值。 2.放: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3.调:归0;调节,让横梁平衡。 4.测:左物右码:左盘放称量物,然后用往右盘加砝码(先大后小)和移动游码,直到天平恢复平衡。 5.读:m物=m砝+m游,即被测物的质量等于所有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在位置的读数。对于天平,实际上有:m左=m右+m游。 6.记:记录的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趣味资料 一吨木头和一吨铁 大家都知道这个用来开玩笑的问题:一吨木头和一吨铁,哪一个重些?有人不想一想就回答说一吨铁重些,常常引起大家的哄笑。假如回答的人说一吨木头重些,那么大家就要笑得更厉害了。这样的说法,好像一点没有根据,可是严格地说,这个答案却是正确的! 问题在于阿基米德原理不但在液体方面适用,在气体中也适用。根据这个原理,每个物体在空气里所“失”的重力,等于被这物体所排开的同体积的空气重力。 木头和铁,在空气里当然也要失去它们的一部分重力,要求出它们的真正重力,得把所失的重力加上去。因此,在我们这个题目里,木头的真正重力应该等于一吨加上跟这块木头同体积的空气重力;而铁的真正重力应该等于一吨加上跟这块铁同体积的空气重力。 但是,一吨木头所占的体积,要比一吨铁多得多(大约等于铁的15倍),因此,一吨木头的真正重力要比一吨铁的真正重力大!说得更明确些,我们应该说成这个样子:在空气里重一吨的木头的真正重力,要比在空气里重一吨的铁重些。 一吨铁大约占据1/8米3的体积,而一吨木头大约占据2立方米的体积,这两种物体排出的空气相差大约2.5千克。你看,一吨木头实际上要比一吨铁重这么多! 轻松演练 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用字母表示,国际单位为,符号 是。质量与物体的、、无关。 2.(2010江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

(完整)第六章质量与密度重点知识总结,推荐文档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1节质量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通常用字母m表示 2.单位:质量基本单位kg,常用单位还有t、g、mg 3.换算关系:1t=103kg=106g=109mg 4.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外界条件无关,只取决于物体本身所含物质的多少,因此质量时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温度、位置和状态无关。 【注意】形状的改变指的时物体弯曲、伸长,压扁等,并不是指物体被削去一部分或增加一部分。 二、质量的测量 1.测量工具:托盘天平。(天平在月球上可用在太空失重状态下不可用)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可归纳为:放、移、调、称、读、收 ...........。 ①放: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②移:使用前将游码移至标尺最左端的零刻线处。 ③调: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处,这时横梁平衡。若指针向右偏,应将平衡螺 母向左调,即螺母调的方向与指针偏的方向相反。 ④称:被测物体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先估计被测物体质量,用镊子按“先大后小”的顺序在右盘中依次加 砝码,如果添加最小的砝码时,指针右偏,而取下这个最小砝码时,指针左偏,这时应调节游码直到指针指在分 度盘中央刻度线处。 ⑤读:被测物体的质量m 物=m 法 +m 游 ;若不小心按“左码右物”的方式放置,那么被测物体的质量 m物= m码- m游。

【注意】 ①测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但测量过程中切记不能在动平衡螺母,应调节游码和加减砝码。 ②游码的示数以游码左侧对齐的刻度为准。 3.质量的特殊测量法: ①累积法:适用于微小物体质量的测量。“称多算少”,即取n 个小物体称出其总质量M ,则每个小物体的质量: n M m = . ②质量差法:测量液体质量时,一般先测容器的质量m ,再测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 ,则液体的质量m 液=M-m . 4.特殊情况下使用天平造成读数偏差汇总 ①游码没有归零,读数偏大,即m 读数 > m 物 ②砝码生锈,读数偏小,即m 读数 < m 物 ③砝码沾上污物,读数偏小,即m 读数m 物 ⑤右物左码,若未使用游码,m 读数=m 物;若使用了游码,m 读数>m 物 第2节 密度 一、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2.不同的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不同。 3.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二、密度的基本概念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2.公式:V m =ρ,其中ρ为密度,m 为质量,V 为体积。

导学案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导学案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1节质量 第1课时质量及其测量 【学习目标】 1、初步知道质量的概念与单位,及其性质;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3、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学习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习难点】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习过程】 「学习指导一」质量的概念、单位及性质 『自主预习1』 提问:如果你分析一下铁锤和铁钉,你也许会发现:虽然它们都是由铁制成的,但它们的所含铁的多少不同。物理学中如何来表示这种区别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08页的内容。 『小组讨论1』 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物体的质量?质量用什么字母表示? 2、质量的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怎样? 『教师点拨1』 1、物理上的“质量”含义,与生活中所指的某产品的“质量”优劣有区别。 质量的概念: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 2、质量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千克(符号:kg);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等; 换算关系:1t=103 kg 1kg=103g 1g=103mg 『小组讨论2』 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或温度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是否变化? 1、一块密闭的冰块熔化成水,状态变化了,质量变化; 2、一块橡皮泥捏成小泥人后,形状变化了,质量变化;

3、一块金刚石被带到太空中,位置变化了,质量变化; 4、将一瓶矿泉水放在太阳下,温度变化了,质量变化; 结论:一个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和的变化而变化,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教师点拨2』 一个物体的质量是否改变,只看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是否改变。与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和温度无关。 『自我检测』 1、_________所含__________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_______表示。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______,符号是_______。常用的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们同千克的关系 1t=______kg 0.2g=______kg 200mg=_______kg 4、一根铜棒,在下列情况下,其质量会变化的是() A.把铜棒扎成一薄铜片 B.把铜棒加热到300℃ C.宇航员将铜棒带到月球上D.钳工用锉刀对它进行加工 【学习指导二】质量的测量和天平的使用 『自主预习2』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9-110页“质量的测量”和“天平的使用”部分的内容。独立思考下列问题: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什么仪器测量物体的质量? 2、实验室中用什么仪器测质量?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3、为了保持天平的精确度,我们应做到哪些要求? 4、如何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 『小组讨论3』 1、实验室里我们通常用测质量,生活中我们通常用、、等测质量。 2、如图所示:填空。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教科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知识点分析: 1. 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 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kg)。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 3.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 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中从大至小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 7.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在确定的状态和温度下都有确定的密度,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根据密度公式和热胀冷缩现象,一般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8. 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9. 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依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 【典型例题】 例1. 夏天,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有一块冰,右盘中放有一定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是平衡的,过了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天平向__________倾斜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冰是裸露在空气中的,可以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冰块上,从而使左盘质量增加。 考点分析:考查质量天平的使用及物态变化知识的应用。 例2. 某钢瓶内所装氧气密度为8千克/米3,一次电焊中用去其中的1/4,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千克/米3。 解析:本题可用特殊值解,即假设钢瓶的体积为1米3,则里面的氧气质量有8千克,当用去1/4即用掉2千克后还剩6千克,显然这时因质量等于6千克,体积1米3,它的密度就是6千克/米3。 正确答案:6 考点分析:考查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及公式的应用。 例3. 关于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 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与密度均不变 C. 把铁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 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解析:首先 4个答案都涉及到“质量”,根据质量的定义,只要物体所含物质多少不变,质量就不变,所以可将答案A、C、D舍去。 那么答案B中涉及到密度,只要物质不变(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物质的“态”不变,密度也就不变。这里的“态”是指物质的三态:固、液、气。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导学案2017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复习学案 班级:姓名: 一、知识梳理 1.质量:叫质量,任何物体都有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实验中常用来测量物体的质量。 2.天平使用方法: (1)使用前先把天平放在上,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处。(2)再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处,这时横梁平衡。(3)使用时被测物体放在盘,砝码放在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天平横梁再次平衡,此时物体质量= + 。 3.密度:某种物质组成的与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一 种。通常用字母表示密度、表示质量、表示体积,计算密度的公式可写为:。如果质量的单位是kg,体积的单位用m3,那么密度的单位就 是:;纯水的密度是 kg/m3= g/cm3。 1 m3 = dm3(升)= cm3(毫升)= mm3。 4.密度的测量:要测物体的密度,应首先测出被测物体的和,然后利用密度公式 求出密度值。对于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的体积可以用或进行测量。 5.密度的应用:(1)利用公式求密度,利用密度鉴别物质;(2)利用公式 求质量。(3)利用公式求体积。 二、课堂合作与探究 1、对于密度公式ρ=m/V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 B、密度ρ与物体的体积v成正比 C、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m和体积v都有关 D、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ρ在数值上等于质量m与体积V的比值 2、水银的密度是13.6×103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 A、1m3的水银质量是13.6×103kg B、1m3的水银密度是13.6×103kg C、1m3的水银质量是13.6×103kg/ m3 D、1m3的水银体积是13.6×103kg/ m3 3、如图,有形状和质量相同的3个烧杯,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3种不同 的液体,它们分别是水、盐水、和色拉油,请根据图形通过公式 __________,判断出A杯中盛的是________ ,B杯中盛的是__________。 4. 某同学用天平测量一块金属的质量时,使用了3个 砝码,其中1个100g、1个50 g、1 个20 g,游码在标 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这块金属的质量是。 5.(2013铜仁)将一瓶标有550毫升的北极熊矿泉水放 入冰箱的冷冻室,一段时间后完全结冰,这是______现象,冰的质量是______kg,体积将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变小”)。 6. 长江三峡水库的容量约为3.9×1011 m3,这个水库的蓄水量是吨。 7. 1 cm3的冰熔化成水后,质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熔化后体积是m3 8. 1791年,法国为了改变计量制度混乱情况,在规定了长度的单位米的同时,又规定了 质量的单位,即规定℃时1dm3纯水的质量为1kg,并且用铂制作了标准千克原 器,保持在法国档案局。这个标准千克原器也叫“”。 9、为确定某种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6.3-3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为_________g。然后,用量筒测量金属块的体积。将水倒入量筒,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6.3-3乙所示,再把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水面升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案全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质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物理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重点难点】 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难点:理解质量的含义,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1.准备铁钉与铁锤、铝锅与铝勺等常见的生活物品. 2.天平、烧杯、砝码(根据分组情况确定数量). 3.关于天平结构与使用方法的教学挂图与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第1节质量

质量???? ?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单位:千克(kg );吨(t );毫克(mg )常见物体的质量质量的测量? ?? ??测量工具:天平使用方法 第2节 密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2.会用密度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的不变性(物质的本身所具有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 新的拓展.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 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学准备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塑料瓶(分别装满水和花生油)、不同体积的铝块(长方体)、铜块(或木块)、天平及砝码. ┃教学过程设计┃

新人教版八 上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知识点归纳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 质量 一、质量 1 、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字母m 表示。 ★2、基本单位:千克 符号:Kg 常用单位:吨(t ) 克( g ) 毫克(mg ) ★ 3、换算:1 t =1 000 kg , 1 kg=1 000 g , 1 g=1 000 mg ★4.估测常见物体质量: 成年人:约50 -70 kg , 1只鸡或鸭:约2 kg , 1个鸡蛋:约60 g , 1 个苹果:约150 g ★5、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质量不随形状、物态和位置而改变。(物体的质量与温度也无关) 二、质量的测量 ★1、测量工具 实验室常用:托盘天平(天平) 2、天平构造 指针、分度盘、平衡螺母、游码、标尺、砝码 ★3.托盘天平的使用: ●(1)使用前:调节天平的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①平放: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②调零: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③调平衡螺母: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 衡(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上)。 ★平衡螺母的调节:指针偏左往右调,指针偏右往左调。 ●(2)使用时: ①左物: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 ②右码: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先大后小)。 ③调游码: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3)读数:m 物= m 砝+ m 游码示数(读左侧)。 即:左盘物体质量=右盘砝码质量+游码所对应的示数 (4)整理仪器:游码归零、砝码必须放入砝码盒内。 4.测量固体的质量: (1)调节天平平衡; (2)被测物体放左盘, 砝码放右盘,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3)记录数据。 5.测量液体的质量: (1)调节天平; (2)测量空烧杯质量m 0 (3)将被测液体倒入烧杯, 测量总质量m 总; (4)被测液体质量m=m 总? m 0 砝码 分度盘托盘横梁游码 标尺底座平衡螺母指针镊子

最新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学案2-教科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知识点分析: 1. 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 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kg)。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 3.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 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中从大至小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ρ= m V; 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 7.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在确定的状态和温度下都有确定的密度,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根据密度公式和热胀冷缩现象,一般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8. 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9. 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依据公式:ρ= m V求出 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V m = ρ。 【典型例题】 例1. 夏天,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有一块冰,右盘中放有一定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是平衡的,过了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天平向__________倾斜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冰是裸露在空气中的,可以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冰块上,从而使左盘质量增加。 考点分析:考查质量天平的使用及物态变化知识的应用。 例2. 某钢瓶内所装氧气密度为8千克/米3,一次电焊中用去其中的1/4,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千克/米3。 解析:本题可用特殊值解,即假设钢瓶的体积为1米3,则里面的氧气质量有8千克,当用去1/4即用掉2千克后还剩6千克,显然这时因质量等于6千克,体积1米3,它的密度就是6千克/米3。 正确答案:6 考点分析:考查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及公式的应用。 例3. 关于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八年级】八年级物理上册6质量与密度章节复习同课异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关键字】八年级 6 质量与密度 一、教材分析本章概述与课程标准要求本章内容属于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中第一个主题“物质”下的一个二级主题。课程标准要求:(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课本从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入手,带领学生走进多彩的物质世界。本章贯穿两个重要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通过学习质量的概念和天平的使用,探究密度的概念,以及开展密度知识交流会的活动,使学生对物质有了进一步的定量认识。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应该着重让学生亲自经历各种探究过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学习知识,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重要实验仪器如下: 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中学实验室常配备托盘天平,称量200g,感量0.5 g。 量筒:用于测量液体或固体的体积。常用量筒为500ml、250ml、100ml、50ml。 刻度尺:刻度尺用来测量长度。最小刻度一般为1mm。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在第一章已经学习了一些工具的使用,对于天平和量筒这两种工具的使用只要讲明白应该问题不大。学生对部分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一定的了解,目前的问题主要是生活经验不足,对于比较常见的物体的质量了解不多,在生活中没有密度的概念,他们没有办法想象和了解密度。还有一些物质的尺度比较小或者比较大的话用基本单位来表示可能存在问题。 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什么是质量,质量的单位及换算,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会查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知道水的密度。3、会用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的固体和液体的的密度4、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四、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 1、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 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 3、会查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知道水的密度。 4、会用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 1.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进率是千进) 3.物体的质量不随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天平的正确使用: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 (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使用天平应注意: (1)不能超过最大称量; (2)加减砝码要用镊子,且动作要轻; (3)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托盘上。 7.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还有:克/厘米3),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质量m的单位是:千克;体积V的单位是米3。 8.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9.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10.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 11.物质的物理属性包括:状态、硬度、密度、比热、透光性、导热性、导电性、磁性、弹性等。 质量与密度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学生使用的橡皮,用过一段时间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形状B.密度C.质量D.体积 2.图是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g的某液体的体积---温度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4C时,液体密度最小 B.温度升高,液体密度不变 C. 01C时液体的体积比05C时的大 D.由01C升高到08C,液体体积一直变大 3.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 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 g

最新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最新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试题(有答案和解析) 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 1.小王喜欢物理,平时很关注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他收集的下列估计值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 成年人的体重约为50N B. 教室中日光灯的功率约为200W C. 现在九年级的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0cm D. 刷牙时比较舒适的水温约为70℃ 【答案】 C 【解析】【解答】成年人的质量约为60kg,重约为600N,A不符合题意;教室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B不符合题意;现在九年级的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0cm,C符合题意;刷牙时比较舒适的水温约为35℃,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成人体重约600N左右,日光灯功率40W左右,物理课本宽约20cm,刷牙水的温度约35℃. 2.请你观察身边的数据并判断,哪些数据是符合实际的() A. 教室顶端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1A B. 小明的身高1.65×107微米 C. 教室里的空气约重2500N D. 教室里的气温约45℃ 【答案】C 【解析】【解答】A、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额定电压为220V,工作电流I= ≈0.18A,A不符合题意; B、小明的身高1.65m=1.65×106μm,B不符合题意; C、教室的长、宽、高大约分别为9m、7m和3m,教室中空气的重力大约为:G=mg=ρVg=1.29kg/m3×9m×7m×3m×10N/kg≈2438N,与C接近.C符合题意; D、夏天,教室里的最高气温不会达到45℃,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3.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 高压锅内的水温可达110℃ B. 家用空调器的电流约为0.1A C. 手机充电宝充放电功率可达180W D. 人类的反应时间约为2s 【答案】A 【解析】【解答】因为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所以高压锅内的水温可达到110℃,A符合题意;0.1A的电流太小,家用空调器的电流大约是5A,B不符合题意;手机充电宝充放电功率大约在3W左右,C不符合题意;人类的反应时间小于0.5s,D不符合题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6.3 测量物质的密度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6、3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 【目标导学】 1、知识目标:通过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4、学习重难点:测量液体、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二、 【自主学习】 情景一:小红想测量一块红砖的密度是多少。请你帮她想一想,实验需要哪些器材、应该测量哪些物理量、实验步骤怎样、实验要注意些什么?阅读教材,作好标记,梳理知识点,完成以下题目: 1、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密度是间接测量还是直接测量:__________ 2、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______量筒怎样正确使用?

3、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方法及步骤?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有哪些? 4、物质的密度能测量吗? ;测量的原理是;即是要测出物质的和;再根据这两个物理量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测量物理量的方法。 三、 【合作探究】 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按正确的顺序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排列___ 、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线处、(2)实验所依据的公式是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a、在玻璃杯中盛上盐水,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读出砝码和游码的读数为1 30、2g、(已填入下表中)b、把玻璃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并填入表2中、c、把玻璃杯和剩余盐水放在天平左盘上称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15所示,将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填入表2中、d、计算出盐水的质量和密度,填入下表中、璃杯和盐水的质量玻

初二物理密度复习讲义

12.8初二物理密度复习讲义 天平使用例题在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下列情况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A.使用磨损的砝码B.读数时、视线与游码右边缘对齐 C.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就停止调节螺母 D.调节天平平衡时,忘了把游码放在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常见物理质量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70℃ C.一元硬币的面积约为5.0mm2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对一些生活中的科学量的估测,比较接近事实的是()A.食用油的密度约0.9kg/m3B.教室面约为60cm2 C.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是37℃D.一瓶矿泉水的质量约为550克 密度理解1.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铁丝截去一段后,不变的物理量是()A.重力B.质量C.体积D.密度 2.下列列举的语句中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如果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读,也别有生趣,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水流过程中密度减小B.“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燃烧时的体积减小 C.“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镂后金石的密度不变D.“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此过程中铁棒质量减小 3.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块冰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不变B.空气密度的变化引起空气的流动从而形成风C.由密度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D.拍电影时倒塌的房屋用密度小的泡沫制成 4..一个铜块温度从20℃升高到200℃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不发生变化B.体积不发生变化C.体积变小了D.密度不发生变化 5.参照密度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学设计

. . 第6章质量与密度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学生能回忆并说出本单元的主要容。 2.学生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通过复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复习重难点】 重点:质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 难点: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与密度一章,这节课我们复习一下本章知识,请同学们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复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一名同学读学习目标。 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带着问题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二、自学环节(25分钟) (一)知识回顾,构建知识体系(10分钟) 过渡语: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所学的主要知识,通过自学提示对学过的旧知识不断联想提取,再现脑海,进行系统回顾,在方框中勾勒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可以另附纸)。 1.本单元有哪几节? 2.质量和密度的定义、单位分别是什么? 3.测量固体、液体密度的步骤是什么? 4.利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型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二)复习检测(15分钟) 过渡语: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做下面的检测,注意思考,独立完成。要求:完成自学检测题目,要求书写认真、规。 10 mg是() 1.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晚会上,物理老师出了一个抢答题: 2.5×7 A.一头象的质量 B.一名小学生的质 C.一只兔子的质量 D.一只蚂蚁的质量 2.(多选)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确的是() A.橡皮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将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种子的质量变小 C.氧气瓶的氧气用掉一半,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D.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轮胎气体质量增加,密度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质量李广 一、质量 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m 表示。 3、单位换算:1 t = 1000 kg = 103 kg = 106 g = 109 mg 1 kg = g,1 g = mg 4、特点: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而改变。 5、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二、天平的使用 1、使用方法: ①、放: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移:将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处; ③、调: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④、称:放物体,放砝码,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在夹取砝码时,按照从大到小的原则;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与游码在标尺上的之和。 2、注意事项: 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②、加减砝码时,必须用夹取。 ③、天平和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 (注:1、①、“平衡螺母”是调节天平横梁本身平衡的; ②、“游码”相当于小砝码,是在测量过程中使天平横梁平衡的。 2、天平平衡的标志: ①、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 ②、指针摆动时,其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第二节密度

一、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 (2)、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一般不同 。 二、密度 (1)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 叫做这种物质的 。 (2)符号: 密度用 ρ 表示,读做rou 。 (3) ①、公式: ρ = V m (密度 ρ 在数值上等于 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 ②、单位: a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 千克每立方米 ,符号是: kg/m 3 。 b 、其它密度单位: 克每立方厘米 ,符号是: g/cm 3 。 c 、关系: 1 g/cm 3 = 1 × 103 kg/m 3 。 (4)公式变形: ①、已知:求密度:ρ = V m ; ②、求质量: ;③、求体积: 。 (注意:牢记水的密度:ρ 水 = 1.0 × 103kg/m 3 )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量筒的使用 1、用途:量筒是测量体积的仪器,液体的体积和固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2、单位:①、一般实验室里的量筒是用毫升(mL )为单位标度的(单位一般在量筒壁上标注)。 ②、1 mL = 1 cm 3 = 10-3 dm 3 = 10-3 L = 10-6 m 3 ; 1 dm 3 = 1 L ;1 L = 1000 mL 。 ③、量筒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所代表的体积为分度值。 3、使用: ①、在测量前应根据被测物体的尺度和测量精度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量筒。使用前,首先要认清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

初中物理试卷分类汇编物理质量和密度(及答案)

初中物理试卷分类汇编物理质量和密度(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物态变化 1.生活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暮春时节,风摇花落四处飘洒,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 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凝华现象 C. 夏日中午在海边光脚行走觉得沙子发烫而海水很凉,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大 D. 固体在熔化成液体的过程中,温度不变时内能也不变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A、风摇花落四处飘洒,这是物体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A 不符合题意; B、冬天,室内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的,B符合题意; C、沙子发烫而水不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吸收相同的热量,沙子升高的温度要高;C不符合题意; D、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变大,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机械运动是宏观物体的运动,分子热运动,即扩散现象是肉眼看不见的,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关于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水可做散热剂、冷却剂,用来解释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的气候差别,城市热岛效应的原因等等. 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内能变大. 2.飞船绕地球飞行时,如果在舱内进行下列实验,其中不能完成的是 A. 用天平测矿石的质量 B. 用弹簧测力计测力 C. 用温度计测温度 D.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 【答案】A 【解析】【解答】A、天平的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测质量依靠的是物体对托盘的压力,如果没有重力,此时它就不会对托盘有压力,故该实验不能完成; B、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因为测的是拉力不是重力,故该实验能够完成; C、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和物体失重与否没有关系,故该实验能够完成; D、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实验,和物体失重与否没有关系,所以该实验能够完成. 故选A. 3.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 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珠就会

八年级物理全册复习学案: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全方位教学辅导教案 学科:物理授课教师:缪燕雄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 教学过程 课前检查与交流: 作业完成情况: 交流与沟通: 针对性授课: 1.质量及测量 定义物体所含_______的多少,用字母____表示 性质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______,不随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改变而改变。如一杯水结冰后,______改变,质量不变;由宇航员从地球带到月球上的签字笔,虽然______改变,但质量不变 单位基本单位:________(符号________); 常用单位:吨(t)、克(g)、毫克(mg); 换算关系:1 t=________kg, 1 g=______kg ,1 mg=______kg, 姓名性别年级 教学 内容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重点难点 考点考纲要求常考题型2011201220132014 质量是物质 的属性 理解选择、填空选择题3分选择题3分天平的使用, 质量的测量 理解、探究实验填空题3分填空题3分填空题2分质量、密度的 计算 理解 填空、实验、 计算 实验题7 分 填空题1分填空题1分 教学目标1. 初步认识质量概念并会用天平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 2.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密度概念并会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3.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常见值①一枚大头针的质量:约8.0×10-5 kg; ②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6×10-3 kg; ③一个苹果的质量:约1.5×10-1 kg=150 g; ④一枚鸡蛋的质量:约5×10-2 kg=50 g 测量工具 生活常用:案秤、台秤、杆秤等 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 2.测量工具:天平 天平的使用 规格常见托盘天平的称量是200 g,标尺上的分度值是0.2 g 使用①看:观察天平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处; ③调:调节横梁两端的______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 ④测:把_______放在左盘,_______放在右盘,用______加减砝码,最后调节______使横梁重新平衡; ⑤读: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 注意事项①观察天平的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所测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________,也不能小于天平的 ________; ②②向盘中加减砝码和拨动游码时要用_______,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_______、 _______,加减砝码时要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到天平盘中 测量分类直接测量:固体质量 特殊测量:液体质量(质量差法)、微小质量(累积法) 3.密度及测量 1).密度 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________与它的________之比,用符号________表示 公式ρ= 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符号:________);换算关系:1 g/cm3=________kg/m3 基本 密度是物 质的一种特 ①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m与V成________; ②②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