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_挤出还是挤入

中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_挤出还是挤入

中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_挤出还是挤入
中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_挤出还是挤入

中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挤出还是挤入①

陈太明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5)

〔摘 要〕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是经济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为世界各国政府所广泛关

注。本文从平稳实际变量系统和非平稳名义变量系统两个角度,实证分析中国政府支出挤出还

是挤入居民消费。基于OLS、Granger因果检验、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结果一致表明:

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中国的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都具有挤出效应,二者之间不存在

Granger因果关系。挤出效应会导致中国积极财政政策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中国经济增长的推

动力正在逐步由投资转向消费,这一转变趋势客观要求财政政策应适度而行。

〔关键词〕政府支出;居民消费;挤出效应

中图分类号:F01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6(2007)0520003206

引言

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是经济学者研究的重要问题,也为世界各国政府所广泛关注。在一个国家的财政政策制定与执行当中,必须考虑到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如果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那么政府支出的增加将会被居民消费的减少所抵消,政府支出乘数将会非常小甚至可能为负值。相反,如果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那么政府支出的增加将会被居民消费的增加所进一步加强,政府支出乘数将会非常大。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到底是具有挤出效应还是挤入效应,这将会由于国别和时期的不同而不同,这是一个实证性的问题。

对于政府支出挤出还是挤入居民消费,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有着不同的观点。凯恩斯主义对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没有进行直接的论述,但其理论思想表明,政府支出的增加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国民收入的成倍增长,居民消费水平取决于当前的绝对收入水平,所以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刺激居民消费。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出现的滞胀令凯恩斯主义束手无策,新古典主义便顺势逐渐兴起,代表性人物比较多。Bailey[1]最先研究了政府支出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发现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可能存在一定的挤出效应。Barr o[2]利用一般均衡经济模型和持久收入理论探讨政府在消费和服务上的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支出的短期增加会导致消费暂时增加,即有正的消费效应,但消费增加幅度小于政府支出增加幅度;政府支出的长期增加仍会导致消费增加,但这种正的消费效应要小于政府支出短期增加的消费效应,即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产生了一定的挤出效应。A schauer[3]使用一个长期收入决定模型研究美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发现前者对后者存在较为明显的挤出效应。Ah med[4]运用跨期替代模型研究英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关系,也得到同样的结论。Amano和W irjant o[5]利用相对价格方法估计美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跨期替代弹性,结果发现:美国政府支出每增加1个单位,将减少019个单位的居民消费,这是非常明显的挤出效应。Tsung-wuHo[6][7]以一个线性的有效消费函数建立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跨期替代模型,利用板块数据对OECD24个工业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单

①收稿日期:2007-07-30

作者简介:陈太明(1979-),男,辽宁铁岭人,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

一国家中,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并不存在规律性的结果;但在对多国数据进行协整分析时,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谢建国与陈漓高[8]引入一个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具有不完全替代性质的居民有效消费函数,同时引入一个个人风险效用函数,建立一个改进的Tsung-wuHo居民消费的跨期替代模型。他基于该模型对中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在短期内,中国政府可能通过增加政府支出的方式增加总需求,但在长期均衡时政府支出完全挤占了消费支出。新古典主义具有抽象假设条件下的完美理论模型,但与现实经济却显得有些距离;新凯恩斯主义在凯恩斯主义基础上积极构建自己现实前提假定下的微观基础,从而增加了经济学的现实感。在新凯恩斯主义框架下,Gali、Lopez-Salido和Valles[9]的研究结果表明,如果价格保持粘性,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导致总需求的增加进而会提高实际工资水平,高的工资收入会刺激依照经验规则进行决策的家庭的消费水平,如果这部分消费者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足够大,那么消费总量就会增加。

综上所述,政府支出挤出还是挤入居民消费存在诸多争议,近年来国内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由于缺乏实证的支持而没有得到一致的分析结果。本文综合采用传统经济计量学(以经济理论为基础)和现代经济计量学(以经验数据为基础)中的多种分析方法,从中国的具体年度统计数据出发,对中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并将两种经济计量方法所得到的结论进行比较,使得实证研究的结果更具说服力,以期为中国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数据选取与方法说明

本文采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1978—2004年)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具体数据来自相关年份《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年鉴》和《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实际变量为名义变量经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1978年为基期)调整获得。

由非平稳数据直接进行回归可能是伪回归。对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回归分析,必须检验数据生成过程的平稳性。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一直呈显著上升趋势,如果直接对其进行回归分析,那么势必很难确定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是真实的,还是由于共同趋势而产生的伪回归。因此,本文试图从两个角度来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将居民可支配收入加入到这一变量系统中(Tsung-wuHo,2001),并对这三个变量进行处理以构造出相应的平稳性变量来进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这里选择的平稳性变量是实际变量增长率,它们依次为:人均实际财政支出增长率GR、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率PCR、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率Y DR;另一方面,采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EC M)对非平稳的名义变量(人均财政支出G、人均居民消费PC、人均可支配收入Y D)自然对数进行分析,发现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

本文的实证分析既运用了传统经济计量学中的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回归分析,又运用了现代经济计量学中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EC M)。通过综合考虑由实际变量系统和名义变量系统进行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更能揭示变量系统的本质特征,也更有说服力。

本文结构安排如下:第二节基于OLS进行回归分析;第三节检验各个变量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第四节基于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EC M)进行分析;最后是本文的结语。

二、基于OLS的回归分析

为了避免伪回归的出现,本文在探讨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是否具有挤出效应时,试图构造一些平稳变量来进行OLS回归分析,这些变量依次是: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率PCR,人均实际财政支出增长率GR,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率Y DR。三个平稳变量的具体时间路径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直观看出,这三个实际变量增长率的时间序列是平稳的,但为了检验时间序列的平稳性,需要对人均实际财政支出增长率、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率和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率的时间序列进行更为严谨的单位根检验。我们使用ADF单位根检验方法来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

表1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ADF统计量检验类型(C,T,L)临界值A I C值是否平稳

GR-51138812(C,T,1)-413738(1%)-21660143是

PCR-21639276(C,N,2)-216348(10%)-21638421是

Y DR-31694525(C,T,2)-316219(5%)-31131732是

注:检验类型(C,T,L)中C、T及L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括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回归滞后阶数,N 指不包括C或T,表中临界值均采用M ackinnon临界值。

从表1可以看出,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率、人均实际财政支出增长率和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对这个由三个变量组成的变量系统进行OLS估计的结果是可信的。

在Tsung-wuHo(2001)的计量模型中,被解释变量为居民消费,解释变量为政府支出与可支配收入。在本文OLS回归方程中,PCR为被解释变量,GR和Y DR为解释变量,Y DR的系数为边际消费倾向,按照凯恩斯的经济理论思想该系数应该为正值;GR的系数可能为正值,也可能为负值,如果为正值说明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挤入效应,如果为负值则说明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有挤出效应。具体OLS估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OLS估计结果

因变量:PCR

自变量/常数项系数标准差T统计量C010227860101797311267779

GR-0103299701095620-01345079

Y DR018464130112060571018045

R201703497因变量的均值01131956调整后R201677714因变量的标准差01070285

回归标准误差01039901A I C值-31496670

残差平方和01036618SC值-31351505

对数似然比48145671F统计值27128540

DW统计量11966078相伴概率01000001

从表2可以看出,OLS回归方程的拟合程度与总体显著性水平都比较高,也不存在序列相关问题,偏回归系数基本上比较显著,所以这个回归结果是可信且令人满意的。OLS估计结果的含义是: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率就上升01846个百分点,这符合我们的预期;人均实际财政支出增长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率就下降01033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的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中国近年来一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政府支出不断扩大,赤字规模和国债规模也大幅度增加。挤出效应的存在意味着,在中国政府的积极财政政策实施过程中,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出居民消费,导致政府支出乘数降低

甚至为负,从而使得积极财政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基于OLS的回归分析,我们得出了中国的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的结论,但这种挤出效应是否构成因果关系呢?下面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实质上是检验一个变量的滞后变量是否可以引入到其他变量方程中。一个变量如果受到其他变量的滞后影响,则称它们具有Granger因果关系。

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率、人均实际财政支出增长率和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在给定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平稳时间序列,因此可以进一步在向量自回归模型中对各个变量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分析中的滞后项非常敏感,不同的滞后阶数得到的结果有时会不一致。本文在对残差进行正态独立同分布诊断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试验确定最优滞后阶数为2。检验结果见表3。

表3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原假设F统计值P值滞后阶数结论GR不是PCR的Granger原因016232701546282接受

PCR不是GR的Granger原因111143201347672接受

GR不是Y DR的Granger原因017106401503932接受

Y DR不是GR的Granger原因017450101488102接受

Y DR不是PCR的Granger原因13111873301000262拒绝

PCR不是Y DR的Granger原因011494801862162接受注:3(33)表明在5%(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

从表3可以看出,除“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不是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的Granger原因”这一原假设的F统计值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非常显著之外,“人均实际财政支出增长不是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的Granger原因”、“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不是人均实际财政支出增长的Granger原因”以及其余三个原假设的F统计值都是不显著的异于零。这表明,我们只能拒绝“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不是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的Granger原因”这一原假设,而对于“人均实际财政支出增长不是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的Granger原因”、“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不是人均实际财政支出增长的Granger原因”以及其余三个原假设则只能接受。可见,人均实际财政支出增长不构成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的Granger原因,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也不构成人均实际财政支出增长的Granger原因。由此,尽管中国的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但二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

四、协整分析

传统经济计量学以序列平稳为基本前提,然而,在现实问题的分析中,所涉及的变量往往是非平稳的。现代经济计量学以非平稳、非线性、非对称为特征,以一定的经济理论为基础,选择更加科学的方法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拟合程度与预测精度均比较高的模型,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模拟分析。

本文研究的是由政府支出、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组成的变量系统。前面通过人均财政支出、人均居民消费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实际增长率之间的OLS回归估计和Granger因果关系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下面将对人均财政支出、人均居民消费和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三个名义变量的自然对数值LG、LPC和LY D进行协整分析,以验证它们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并将最终结果与OLS估计结果进行比较。如果时间序列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说明它们存在共同的趋势水平(从图2可看出LG、LPC和LY D的变化趋势具有协同性),这些时间序列的协同变化受长期均衡关系的约束。

由协整过程的定义可知,如果将经济变量集看成一个经济系统,则该系统产生协整过程的必要条件是系统中的所有经济变量是同阶的积分过程。为了检验LG、LPC和LY D三个时间序列是否为同阶

积分过程,需要对这三个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如果非平稳时间序列X

t 的一阶差分DX

t

是平稳

的,则时间序列是1阶单整序列。我们使用ADF检验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具体检验结果见表4。

表4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

变量ADF统计量检验类型(C,T,L)临界值A I C值是否平稳

LG-11336151(C,T,2)-312418(10%)-31612929否

LPC-01861084(C,N,1)-216318(10%)-21861730否

LY D-21574654(C,T,2)-312418(10%)-31509061否

DLG-51214557(C,T,1)-413942(1%)-31606455是

DLPC-21794706(C,N,1)-216348(10%)-21878000是

DLY D-31785774(C,T,2)-316219(5%)-31505027是

注:D为差分算子,检验类型(C,T,L)中的C、T及L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括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和回归滞后阶数,N指不包括C或T,表中临界值均采用Mackinnon临界值。

从表4可以看出,LG、LPC和LY D时间序列数据在10%的显著水平上都是非平稳序列;DLG时间序列数据在1%的显著水平上为平稳序列;DLPC时间序列数据在10%的显著水平上为平稳序列, DLY D时间序列数据在5%的显著水平上为平稳序列。因此,政府支出、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都是1阶单整I(1)序列。对于这三个具有相同单整阶数的时间序列,本文利用Johansen极大似然方法[10][11];JohansenandJuselius[10]检验1978—2004年间中国政府支出、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协整关系,具体检验结果见表5。

表5协整关系检验结果

特征根LR似然比5%临界值1%临界值原假设

01696338361828062916835165不存在协整关系33 01244151710320841514120104最多存在1个协整关系010013690103424931766165最多存在2个协整关系注:时间序列中存在线性趋势,滞后区间(一阶差分形式):1至1,3(33)表明在5%(1%)的显著性水平上拒绝原假设。

由表5可以看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这个变量系统仅存在一个显著的协整关系,取标准化的协整向量,得到对应的协整方程(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参数估计的t统计量值):

LPC t=-01324486-01343895LG t+01983463LY D t+u t(1) (3196140)(-1615277)

上述协整方程表明,中国的政府支出、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一种长期均衡关系。在这种长期均衡关系中,人均财政支出每上升1个百分点,人均居民消费就下降0134个百分点;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上升1个百分点,人均居民消费就上升0198个百分点。由此可知,中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一种长期负向关系,也就是说中国的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确实具有挤出效应,这与OLS回归分析的结论保持一致。

利用协整组合变量,可以得到下面描述短期调整的误差修正模型(EC M):

ΔLPC

=-01039079-01101380u t-1+01451816ΔLPC t-1-01021422ΔLG t-1+01228980ΔLY D t-1(2) t

(-0163299)(1150264)(-0112424)(0164900)

其中,u

表示上个时期的误差修正项,系数值表示误差调整过程的收敛速度。从误差修正模型t-1

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误差调整系数的绝对值小于1,短期的波动将会向长期均衡收敛;协整关系对居民消费的增长起到了反向修正作用,当上个时期的误差修正项大于零时,误差修正作用降低了当期的居民消费(弹性系数为-0110138);上个时期的政府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当期的居民消费将会降低0102个百分点。可见,与长期均衡时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相一致,短期内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也具有挤出效应。

五、结语

第一,中国的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传统的OLS估计结果显示,人均实际可支配

收入增长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率将上升01846个百分点,这符合凯恩斯的消费经济理论思想;人均实际财政支出增长率每上升1个百分点,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率将下降01033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的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

第二,中国的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我们只能拒绝“人均实际可支配收入增长不是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的Granger原因”这一原假设,而对于“人均实际财政支出增长不是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的Granger原因”、“人均实际居民消费增长不是人均实际财政支出增长的Granger原因”以及其余三个原假设则只能接受。也就是说中国的政府支出不构成居民消费的Granger原因,中国的居民消费也不构成政府支出的Granger原因。

第三,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中国的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都具有挤出效应。协整方程表明:中国的政府支出、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之间存在一种长期稳定关系,人均政府支出每上升1个百分点,人均居民消费将下降0134个百分点,即中国的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存在一种长期负向关系:中国的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确实具有挤出效应。误差修正模型表明:误差调整系数的绝对值小于1,短期的波动将会向长期均衡收敛;协整关系对居民消费的增长起到了反向修正作用,当上个时期的误差修正项大于零时,误差修正作用降低了当期的居民消费(弹性系数为-0110138);上个时期的政府支出每增加1个百分点,当期的居民消费将会降低0102个百分点。可见,与长期均衡时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关系相一致,短期内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也具有挤出效应。

综上所述,无论是在短期还是在长期,中国的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都具有挤出效应,二者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中国的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导致政府支出乘数趋于减小,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推动,但过度投资却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可能导致价格和利润水平崩溃,银行不良贷款堆积,经济增长步伐急剧放缓。中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正在逐步由投资转向消费,这一转变趋势客观要求具有挤出效应的财政政策应该适度而行。

参考文献:

[1] Bailey,M1J11Nati onal I ncome and Price Level[M]1Ne w York:McGra w-hill,19711

[2] Barr o,R1J11Out put Effects of Govern ment Purchase[J]1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1,89(61):1086-11211

[3] A schauer,D11A Fiscal Policy and Aggregate Demand[J]1American Econom ic Revie w,1985,75(1):117-1271

[4] Ah med,Shagil1Te mporary and Per manent Govern ment Spending in an Open Economy:Some Evidence f or the United-Kingdom[J]1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 ics,1986,17(2):197-2241

[5] Amano,R1A1and W irjant o1T1S11I ntrate mporal Substituti on and Govern ment S pending[J]1Revie w of Econom ics and Sta2 tistics,1997,79(4):605-6091

[6] Tsung-wu Ho1The Govern ment Spending and Private Consu mp ti on:A Panel I ntegrati on Analysis[J]1I nternati onal Revie w of Econom ics and Finance,2001,10(1):95-1081

[7] Tsung-wu Ho1Consu mp ti on and Govern ment Spending Substitutability Revisited:Evidence Fr om Tai w an[J]1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1,48(5):589-6041

[8] 谢建国,陈漓高1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一个基于跨期替代模型的中国经验分析[J]1经济科学,2002,(6)1

[9] Gali,Lopez-Salido&Valles1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Govern ment Spending on Consu mp ti on[J]1I nternati onal Fi2 nance D iscussi on Papers,2004,8051

[10] Johansen,S11Statistical and Hypothesis Testing of Cointegrati on Vect ors[J]1Journal of Econom ic Dyna m ics and Contr ol, 1988,12(2):231-2541

[11] Johansen S11Cointegrati on in Partial Syste m s and the Efficiency of Single Equati on Analysis[J]1Journal of Econometrics, 1992,52(3):389-4021

[12] Johansen S1and Juselius K11Maxi m u m L ikelihood Esti m ati on and I nference on Cointegrati on with App licati ons t o the De2 mand f orMoney[J]1Oxf ord Bulletin of Econom ics and statistics,1990,52(2):169-2101

(责任编辑:杨 放)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2018版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 2018版

序言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解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食品烟酒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等,对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指标分析 (3) 一、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现状统计 (3) 三、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比重统计 (3) 四、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指标分析 (7) 一、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比重统 计分析 (7) 四、北京市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8)

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政府支出包括政府消费、转移性支出和政府投资三个部分。政府消费和转移性支出对居民消费都有直接影响,特别是与公共服务相关的政府消费和转移性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尤为明显。国际经验表明,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方面支出的增加,不仅可以部分替代居民在这方面的消费,间接增加居民收入,而且还会减少居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心,进而增加其他消费。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和机构研究我国政府支出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结论差别很大,但都认为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是促进的。因此,政府支出结构调整对居民消费结构、消费水平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我国政府支出结构变动特点 上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政府支出(即政府财政支出)在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支出结构也发生较大变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本建设支出、政策性补贴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不断下降。基本建设支出比重从1985年的27.67%下降到2006年的10.86%,政策性补贴支出比重从1985年的13.06%下降到2006年的3.43%。 二是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农支出比重先降后稳。2001年以前,这两项支出比重都有不同程度下降,此后保持稳定。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支出比重基本在4%—5%之间,支农支出比重基本在5%—6%之间。 三是文化、教育、卫生支出波动较大。支出比重从1985年的15.8%上升到1994年的22.07%,此后总体上呈缓慢下降的趋势,2005年下降到17.99%。2006年以后,随着国家较大规模增加对教育、卫生的投入,这一比重又呈上升的趋势。 四是行政管理支出总体上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6.52%上升到2006年的13.95%。 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比重变化也较大。其中,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在上世纪80年代有较大提高,但在1996年以后连续4年下降,到2000年以后基本在13%—14%之间徘徊。医疗卫生支出的比重从上世纪80年代以后始终稳定在5%左右。社会保障支出从1985年的1.55%上升到2002年的11.95%,此后一直在10%—11%之间波动。总体来看,尽管2002年以后政府对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支出有较快增长,但其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没有明显变化。2007年,我国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三项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只有29.2%,和人均GDP3000美元以下国家和人均GDP3000—6000美元国家相比,分别低13.5和24.8个百分点。 二、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特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情况。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居民的食品、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不断下降。食品消费比重(恩格尔系数)从1985年的5 2.2%下降到2007年的36.3%,衣着消费比重从14.6%下降到10.4%。 2.耐用品消费比重在上世纪90年代后稳中有降。上世纪80年代城镇居民家庭设备用品消费比重有大幅提高,进入90年代以后稳中有降,比重从1990年的10.1%下降到2007年的6.0%。

中国历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统计(1978-2012

中国历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统计 (1978-2012 2012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6959元。其中: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在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 12.5%,经营净收入增15.3%,财产性收入增长8.9%,转移性收入增长11.6%。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21986元,同比名义增长15.0%。 按城镇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4元,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16761元,中等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2419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29814元,高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1456元。 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比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 其中,工资性收入比上年名义增长16.3%,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9.7%,财产性收入增长9.0%,转移性收入增长21.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中位数7019元,名义增长13.3%。 按农村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组,低收入组人均纯收入2316元,

中等偏下收入组人均纯收入4807元,中等收入组人均纯收 入7041元,中等偏上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0142元,高收入组人均纯收入19009元。 全年农民工总量26261万人,比上年增加983万人,增长3.9%。 其中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 年末外出农民工人均月收入水平2290元,比上年增长11.8%。 中国历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统计 (1978-2011)年份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 农民纯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

内生增长政府生产性支出与中国居民消费

内生增长、政府生产性支出与中国居民消费 2013年01月30日10:19 来源:《经济研究》2012年9期作者:胡永刚郭新强字号 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5 【内容提要】中国财政支出的较大一部分用于生产建设,中国居民消费与政 府生产性支出表现出稳健的正相关关系,这一事实与从标准的新古典和新凯恩斯模型得出的挤出效应截然不同。本文构建了包含存量和流量两部分政府生产性支出的内生增长模型,研究表明,政府支出增加在提高税负、挤出居民消费的同时,也通过其生产性增加收入、挤入居民消费;政府支出增加究竟挤入还是挤出居民消费取决于两种效应的比较以及政府的生产性支出比重和税负水平。政府生产性支出的最优结构等于其相对生产性之比,政府支出的最优规模等于政府支出的生产性。 【关键词】居民消费内生增长政府生产性支出政府支出结构 一、引言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一直是宏观经济研究中的热点。近年来,国际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之所以再度趋热,首先因为增加财政支出究竟会挤入还是挤出居民消费在理论上悬而未决。在传统凯恩斯主义模型中,政府支出增加被看作是总需求的外生增加,它在有效需求不足的经济中增加产出和消费。然而,根据当代标准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Baxter & King, 1993; Campbell, 1994)或新凯恩斯主义分析(Blanchard & Perotti, 2002; Linnemann & Schabert, 2004),政府支出增加导致的税负上升将通过财富负效应减少居民预期收入,从而挤出居民消费,这一结论与传统凯恩斯主义截然相反。其次,增加财政支出究竟会挤入还是挤出居民消费的许多实证分析结论也常常莫衷一是,不同学者使用不同检验方法有时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用同一方法考察不同国家有时也会得到不同结果。 尽管仍然存在较大分歧,但越来越多的实证分析(Gali et al., 2005; Perotti, 2007; Giordano et al., 2007; Ravn et al., 2007)似乎表明,政府支出增加通常会挤入居民消费。一些学者通过在标准的新古典或新凯恩斯主义模型中引入消费习惯(Bouakez & Rebei, 2006; Ravn et al., 2007)、拇指规则消费者、流动性约束(Gali et al., 2003; Horvath, 2009)、非李嘉图家庭(Coenen & Straub,2005)以及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的相互替代或互补(Linnemann & Schabert, 2003; Ganelli&Tervala, 2009)等来解释上述事实。另一些学者则在Barro(1990)的内生增长框架下通过将政府一部分支出引入生产函数或效用函数来分析财政政策效应,较具代表性的有Turnovsky & Fisher(1995)、Devarajan et al.(1996)、Chang(1999)、Turnovsky(2000)、Chen(2006)、Park(2009)等。 中国政府将较大一部分支出用于生产性建设,中国政府支出稳健地挤入居民消费等经验事实给了笔者较大启示:如果政府支出的一部分具有生产性,那么,其增加就不必如标准的新古典或新凯恩斯主义模型所示一定挤出居民消费。政府支出增加在通过预期税负增加的财富负效应减少居民消费的同时,也会通过其生产性增加收入和消费,政府支出增加究竟挤入还是挤出居民消费取决于两种效应大小的比较。 既然将政府的一部分生产性支出通过生产函数引入模型,那么,从生产性大小来考察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就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推论。然而在现有文献中,我们没有见到将居民消费的挤入效应与政府支出生产性大小相联系的文章。Kühn(2010)借助于价格粘性和泰勒规则,Ganelli & Tervala(2009)用政府消费与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分析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的变动 分析 对中国1985—2003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消费支出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如附表1。为了便于分析降低数据数量级,进而对原有数据都取对数。用y表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用x表示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y1,x1分不为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文中的可能结果由Eviews5.0输出。 一、长期均衡分析 (一)序列线性关系检验 原有序列时序图

取对数后的序列时序图 原有序列散点图

取对数后序列散点图 从上述时序图和散点图能够比较明显的看出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之间具有线性关系,

下面对取对数后的序列进行分析。 (二)对对数序列进行ADF检验 表1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1.049393 0.7100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886751 5% level -3.052169 10% level -2.666593 表2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t-Statistic Prob.* Augmented Dickey-Fuller test statistic -1.941651 0.3068 Test critical values: 1% level -3.920350 5% level -3.065585 10% level -2.673459 从表1 和表2能够看出,进行ADF检验的结果表明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二者都为非平稳序列。由于多元序列的建模前面要求序列必须平稳才能进行建立动态回归模型,进而取对数后的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序列不能建模,需要进行协整检验,假如存在协整关系即可进行建模,下面对两个序列进行协整检验。 (三)协整检验

计量经济学论文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 题目: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投资、出口、消费形成了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这已为各界所取得共识。通过建立计量模型,运用计量分析方法对影响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找出其中关键影响因素,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定参考,最终促使消费需求这架“马车”能成为引领中国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的基石。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及电子通讯、家用汽车价格的下调,移动电话及家用汽车己成为我国近几年形成的新消费热点之一。从趋势上看,这方面的消费需求将会持续旺盛。家庭教育支出的平均增长也几倍于收入的平均增长;百姓对医疗领域向盈利方面的转化开始强烈不满。教育、医疗和住房三方面支出的过快增长,完全打乱了正常的家庭消费结构。 二、理论综述 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 ①居民未来支出预期上升,影响了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 居民的被动储蓄直接导致购买力的巨大分流, 从而减弱对消费品的即期需求,严重地影响了居民即期消费的增长,进而导致有效需求的不足,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的乏力。 ②商品供求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从消费结构上看,我国消费品市场已发生了新的根本性变化:居民低层次消费已近饱和,而更高水平的消费又未达到。 ③物价总水平持续在低水平运行,通货紧缩的压力较大,不利于消费的增长 加入WTO之后,随着关税的降低和进口规模的扩大,国外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将进一步加大,国际价格紧缩对国内价格变化将产生负面影响。物价的持续下降,不利于居民的消费增长。 ④我国现阶段没有形成大的消费热点,难以带动消费的快速增长经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住房消费、居民汽车消费、通信及电子产品的消费、节假日消费及旅游消费等一些消费亮点,可以促进消费的稳定增长,但始终未能形成大的消费热点,因此不能带动消费的高速增长。 三、模型设立 根据凯恩斯提出的消费函数的概念,可知消费和支出之间存在着一种以经验为依据的稳定关系。对消费者而言,决定其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是消费者的实际收入,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将增加,但消费的增长低于收入的增长,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通常消费函数可以用以下简单的模型形式来表示: Y = a + βX 其中a > 0 0 < β < 1 模型中,系数β为边际消费倾向(即新增购买力与新增收入的比值),它反映了收入水平变化后,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X代表居民的收入,Y代表居民的消费支出。

政府消费问题初探

我国政府消费问题初探 【摘要】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我国的总消费率偏低已经影响到经济增长。对此,政府消费应当发挥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或者对总消费率的平滑作用。但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政府消费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另外,我国政府消费存在严重的结构问题,一方面行政管理费支出增长过快,另一方面对居民消费支出影响的正相关关系的科教文卫支出增长过慢。因此,必须通过调整政府消费水平,优化政府支出结构,进而提高居民消费率和总消费率,并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扩内需、调结构方面的中长期作用。 Abstrat: Consump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total consumption rate in China are so low as to have influenced economic growth. Government consumption, consequently, should play a role as pulling up household consumption or smoothing the total consumption rate. But our empirical study does not support that. Besides, there is a big problem existing in government comsumption structure. On one hand, the administrative expenses increase overheated. On the other hand, government consumption in science, education, culture and health, which h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household consumption, has a much slower growth. Therefore, the Chinese government should adjust its consumption level and optimize its public expenditure structure to increase the total and household consumption rate and bring fiscal policies into full play in domestic consumption-stimulating and structure-adjusting. 【关键词】消费率;政府消费;结构 Key words : Consumption rate Government consumption Structure 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在各国的总需求中,消费需求占60%以上。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公认。从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看,消费占GDP 的比重越高,其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就越强。 在生产、流通、分配、交换、消费五个环节所构成的社会再生产循环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梗阻或者中断,都会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如果消费需求不足,那么企业作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主体,由于产品卖不出去,生产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序言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分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农村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费支出等,对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 司天津旷维所有,任何机构及个人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数据解读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 最大化,是了解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指标分析 (3) 一、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现状统计 (3) 三、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比重统计.3 四、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总数量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指标分析 (7) 一、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比重统 计分析 (7) 四、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016-2018)统计分析 (8)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情况 2018年1-6月单位:元 注:由于北京市城镇化进程加快,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所涉及农村居民样本数量减少,代表性降低,故自2018年起,北京市不再对社会公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数据。 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统计范围、采集渠道及主要指标解释 一、统计范围 住户调查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住户,既包括城镇住户,也包括农村住户;既包括以家庭形式居住的户,也包括以集体形式居住的户。调查对象按照常住地确定,既包括户口在本地的住户,也包括户口在外地、但在本地居住一定时间(通常为半年)以上的住户。城镇范围为《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中被界定为“城镇”的区域,农村范围为《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中被界定为“乡村”的区域。 二、采集渠道 住户调查采用日记账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采集基础数据。其中,居民现金收入与支出、实物收入与支出等内容主要使用记账方式采集。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情况、住房和耐用品拥有量情况、家庭经营和生产投资情况、社区基本情况及其他民生状况等资料使用问卷调查方式采集。 三、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消费支出:指住户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包括用于消费品的支出和用于服务性消费的支出。根据用途不同,消费支出可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

食品烟酒:指用于各种食品和烟草、酒类的支出。 衣着:指与居民穿着有关的之支出,包括服装、服装材料、鞋类、其他衣类及配件、衣着相关加工服务的支出。 居住:指与居住相关的支出,包括房租、水、电、燃料、物业管理等方面的支出,也包括自由住房折算租金。 生活用品及服务:指家庭及个人的各类生活品及家庭服务。包括家具及室内装饰品、家用器具、家用纺织品、家庭日用杂品、个人用品和家庭服务。 交通和通信:指用于交通和通信工具及相关的各种服务费、维修费和车辆保险等支出。 教育、文化娱乐:指用于教育和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 医疗保健:指用于医疗和保健的药品、用品和服务的总费用。包括医疗器具及药品,以及医疗服务。 其他用品及服务:指无法直接归入上述各类支出的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

政府支出与国民经济的计量经济模型

政府支出与国民经济的计量经济模型 1 国民经济是指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活动的总称,是由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经济环节、经济层次、经济部门和经济地区构成的。国民经济这一概念突出强调经济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为对象,应用现代经济计量学方法,分析探讨1978-2005年期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活动。在此基础上分析政府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进而由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居民消费与社会投资,因而政府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起到直接的影响而对居民消费、社会投资则起到间接的影响。 政府支出规模随经济的增长而扩张。我国的GDP近年来处于持续高速增长的阶段,就2005年而言,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9%,属于“高增长阶段”。根据“瓦格纳法则”,当国民收入增长时,政府支出规模会以更大比例增长;与此同时,R?A?马斯格雷夫认为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政府支出的规模逐渐增长。因此,本文想探讨一下在未来的时间里,政府支出的变化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投资、居民消费的影响。 2模型设计 2.1模型结构 建立一个能反映农村政府消费支出水平与国内生产总值、投资、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的计量经济学联立方程模型,文章共选取了3个内生变量,2个滞后内生变量和1个外生变量。 2.2模型的变量说明 (1)内生变量 Ct-居民消费;单位:亿元 I-社会投资支出;单位:亿元 Y-国内生产总值 (2)外生变量 G-政府消费支出;单位:亿元

(3)滞后内生变量 Y(-1)国内生产总值上一年的值;单位:亿元 Y(-2)国内生产总值上上年的值;单位:亿元 2.3模型结构方程式 Ct=a+b*Y(-1)+U1(1) I=c+d*Y(-1)+e*Y(-2)+U2(2) Y=Ct+I+G(3) 方程(1)反映的是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与上年度的国内生产生产总值相关。 方程(2)反映了社会投资与上年度国内生产总值、上上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相关。 方程(3)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与居民消费、社会投资、政府消费相关。 3模型的参数估计及检 3.1数据来源 本模型参数估计采用时间序列数据,数据均来自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样本区间为1991~2005年。数据处理与模型计算采用的是Excel2003和Eviews3.1软件。 3.3模型检验 本模型估计出来的参数所反映的经济意义与经济理论与实践相符;在0.05显著性水平下本模型各方程均能通过F检验,所以模型具有显著性;各方程的拟合优度均大于0.94,表明模型的可信度较高;估计参数在0.05显著性水平下基本能够通过t检验,参数具有显著性。上述结论表明,本模型的参数估计结果在经济意义和统计意义上均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4历史模拟和事后预测 4.1历史模拟 为了检验模型用于模拟分析的可靠性,本文运用上述模型对样本期数据进行模拟,并进行事后预测,通过计算内生变量1991~2005年模拟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来考察模型的预测能力。计算结果见表2。 表2结果显示,本模型变量模拟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绝大部分均小于5%,

财政学第4章购买支出(上):政府消费作业参考答案

财政学第4章购买支出(上):政府消费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政府消费支出——是指政府为了保证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发展而安排的财政支出,又称为社会性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以及科教文卫支出。 2、行政管理支出——指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权力和管理职能所需的财政支出。是保证政府职能部门的运行,发挥政府对社会经济的管理、控制与协调作用,进而保障国家政权巩固的物质条件。我国行政管理支出的范围包括三个部分,即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公共安全支出(含武装警察部队支出)和外交支出(含对外援助支出)。 3、国防支出——指国家为满足全体社会成员安全需要而用于陆、海、空军及国防建设的各种费用。具体来说,国防支出主要包括国防费、国防科研事业费、民兵建设费和其他支出。其中,除民兵建设费外,其他各项支出均属中央预算专用科目。国防支出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人员生活费、训练维持费和装备费。我国国防支出的各项经费,均由中央军委负责管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具体组织实施。 二、简述题 1、如何理解行政管理和国防的纯公共产品属性? 行政管理是指依法享有行政、立法、司法等国家权力的国家组织对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实施有效管理的活动。国防是指国家制止和抵御外来威胁、攻击、侵害、维护自身利益的安全和持续发展所预先采取的各种防护手段和措施。 行政管理和国防都具有典型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特征,即属于典型的纯公共产品。 每一个社会公众都能得到行政管理和国防提供的服务,且不会因为社会成员的增加而改变行政管理和国防服务的数量及成本,具有典型的非竞争性。 社会公众只要居住于一国之境内,则难以排斥其享受国家提供的行政管理和国防服务,具有典型的非排他性。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自国家产生以来,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始终同国家的存在和国家政权的巩固直接联系在一起,成为政府财政支出的基本内容。 2、我国行政管理支出有什么特点?规模如何? 1、非生产性。行政管理支出是一种纯消费性开支,其支出结果只能引起社会产品消耗和价值丧失,而不能实现其价值的补偿和增值。 2、连续性。只要行政管理机关和国家权力机关存在,行使其职能就需要连续不断的行政管理支出予以保证。 3、增长刚性。行政管理支出一般不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容易乱开口子,任意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基本呈现出一种个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较快,绝对额从1978年的52.9亿元上升到2006年的7571.1亿元;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1978年仅为4.71%,1999年该比重上升到15.32%,其后的各年则稳定在19%左右。行政管理支出占GDP的比重则从1978年的1.45%上升为2006年的3.59%。行政管理支出的高速增长,不仅有必需的政权建设和行政管理建设不断完善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是行政机构日益膨胀,人员配备过多。 3、怎样提高行政管理支出的效率? 行政管理支出的过度增长,导致国家财政运行困难,削弱了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行政管理支出的过度增长,致使部分地方财政成为典型的“吃饭财政”,地方政府无力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争业的发展,影响了国家整体经济目标的实现。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2018版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 2018版

序言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旨在运用严谨的数据解析,以更为客观、真实的角度,对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进行剖析和阐述。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同时围绕关键指标即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食品烟酒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等,对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总结。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相关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数据解析报告可以帮助投资决策者效益最大化,是了解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的重要参考渠道。本报告数据来源于权威政府部门如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科研机构及行业协会等,数据客观、精准。

目录 第一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和构成情况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指标分析 (3) 一、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现状统计 (3) 三、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比重统计 (3) 四、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4) 五、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分析 (5) 八、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2016-2017)变动对 比分析 (6) 第三节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指标分析 (7) 一、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占全国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比重统 计分析 (7) 四、四川省农村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消费支出(2015-2017)统计分析 (8)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分析 ——基于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 李丹吴伊刘覃莹国贸5104班 摘要:为了考察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的关系,运用统计检验、协整检验等检验分析方法采用Eviews6.0软件分析了1994-2010中 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 年消费性支出变化的99.8764%可由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变化来解释。从斜率项的t检验值看, 大于5%显著水平下自由度为n-2=13的临界值(13)=2.160,且该斜率值满足 t0.025 0<0.666754<1,符合经济理论中边际消费倾向在0与1之间的绝对收入假说,表明2010年, 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增加 0.666754元。 关键词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分析统计检验协整 检验 一、引言 二、时间序列数据的来源

表一收集了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时 间序列数据,其中Y代表人均可支配收入,X代表消费支出。下面给出Eviews 进行相关分 析。 1994-2010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的数据(来源: 数据来源于1993年至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如下所示: 表一 年份人均可支配收入Y 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X 1994 3496.2 3125.32 1995 4293 3537.56 1996 4838.9 3919.46 1997 5160.3 4158.62 1998 5425.1 4331.61 1999 5854 4998 2000 6280 5090.1 2001 6859.6 5308.99 2002 7702.8 5834.31 2003 8472.2 6510.94 2004 9421.6 7182.1 2005 10493 7942.88 2006 11759.5 8696.55 2007 13785.8 9994.47 2008 15780.8 11242.85 2009 17174.7 12264.55 2010 19109.4 13471.45 三、建立模型 设定的线性回归模型为: Y=+X+ ,,,01 下表给出了采用Eviews软件对表一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

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未成)

我国农民人均生活收入及消费支出分析 李智鹏 一、前言 一,统计学及其方法在社会发展与评价、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与利用、电子商务、保险精算、金融业数据库建设与风险管理、宏观经济监测与预测、政府统计数据收集与质量保证、分子生物学、高科技农业研究、生物制药技术法、流行病规律研究与探索、人类染色体工程研究、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等领域以及研究中有重要的应用。 二、相关背景分析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农业、农民、农村)”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至今仍有9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农民是我国最大的群体,农村消费能力的提升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从农村市场看,我国有近六成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质量反映了全社会居民物质和文化消费的基本水平,他们的总体生活情况是中国总体生活情况的最主要体现。 近年来,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大各项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力度,多措并举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克服金融危机和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使全国农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民现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继续提高。 近年来,我国人均收入水平、人均生活消费水平均有了显著性提高,但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差距却没有缩小,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至关重要。但从总体来看,农民消费水平仍然较低,而且消费结构不合理,局限于食品类等生存基本需求品,消费在衣着装饰等方面的很少。而影响农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的收入。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主要包括食品、衣着、居住、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家庭设备、交通等方面,本文将通过运用SPSS软件(常用统计软件)分析方法对我国农民的收入及消费支出进行了各种分析, 以便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情况和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等。 二、前人的研究结论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农村居民不同来源收入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也开展了一些研究。徐会奇、李敬强(2009)利用1978~2007年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数据,研究了各种来源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发现消费函数在收入来源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具有明显的两阶段性,变化前后家庭经营性收入对消费支出有较高的影响力,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在变化后降低,而财产性收入和专营性收入对消费支出的影响则随着其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的上升而发生根本转变。 本文拟利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2000年~2011年的农村居民数据,研究不同来源收入对家庭消费的不同影响,从而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有所补充和改进:首先,部分学者对模型的适用性了解不过深入,存在误用或者造成误差较大的情况;其次,普遍缺乏对数据的科学处理及验证;最后本文利用spss专业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科学的处理、分析和论证,对模型的科学选择、验证和误差分析。 三、正文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的增加对于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正确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

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SPSS统计分析汇编

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的SPSS统计分析 一、搜集到的2013年我国31个城市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的数据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https://www.doczj.com/doc/8f7311950.html,/workspace/index?m=hgnd 二、对数据的基本分析 在数据文件建立好后,通常还需要对待分析的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加工处理,这是数据分析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关键环节。 (一)、对数据按人均消费(expend)进行降序排列 操作步骤:(1):选择“数据”→“排序个案”菜单项 (2):将“人均消费(expend)”选入“排序依据”列表框,选中“降序”

(3):点击“确认”按钮,生成如下降序排列的数据集 由数据的降序排列可以看出,全国只有上海、北京、广东等九个城市的城镇人均消费在全国城镇人均消费水平以上。 (二)、作出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的直方图 操作步骤:(1):选择“图形”,打开“图表构建程序”菜单项 (2):从“库”中选择“直方图”将其拉入“图表预览使用数据实例” (3):将变量“地区”设置为x轴,将“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设置为y轴

(4):点击“确认”按钮,即生成如下直方图

通过一个复合条形图,可以很明确的发现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从图中的生活消费支出和人均收入来看,北京,上海,浙江这些省市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最高,人均收入也是最高的,各省市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异较大,大多数省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集中在15000元左右。 (三)、对数据按照人均消费作出直方图,以统计我国农村人均消费的水平 1、首先对数据分组,分组数目的确定。 按照Sturges 提出的经验公式来确定组数K,K=1+ 2 lg lg n ,计算得组数为6. 2、确定组距组距=(最大值-最小值)/组数=(28155.00-12231.90)/6=2653.85,可近似取值为3000.00元。 操作步骤:(1):选择“转换”→“可视离散化”菜单项,将“人均消费”选入“要离散的变量”列表框中,单击“继续”按钮进入主对话框。 (2):单击“生成分割点”按钮,设定分割点数量为6,宽度为3000.00,可见系统会自动会填充第一个分割点的位置为12231.90,单击“应用”返回到主对话框。 (3):此时可以看到下部数值标签网格里的“值”列已被自动填充,单击“生成标签”按钮,是标签列也得到自动填充。 (4):将离散的变量名设定为expendNew 。 (5):单击“确定”按钮。 3、频数分析 操作步骤:(1):选择“分析”→“描述统计”→“频率”,打开频率对话框。 (2):选定“expendNew ”,点击“图表”,选择“条形图”点击继

消费与消费统计

消费与消费统计 中国信息报作者:发布时间:2009-03-26 本期嘉宾: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副巡视员蔺涛消费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之一,无论是对人民生活还是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到底什么是消费?消费又是如何进行度量的?下面我们就请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统计司副巡视员蔺涛和我们一起谈谈消费与消费统计。 主持人:正如大家所感受到的,“消费”一词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那么究竟什么叫消费?消费的概念到底是指什么?请您给我们谈谈吧。 蔺涛:“消费”一词不是在消费社会才出现的,现代意义上的“消费”概念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崛起和市场社会的确立才最终形成的。 对于消费,《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卷4给出的定义是“物品和劳务的最终耗费”;《说文解字》解释“消”与“费”为:“消,尽也,从水肖声”,“费,散财用也,从贝费声”,可见这两个字都有“用尽、耗尽”之义;在现代汉语中,消费一词是指“为了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消耗物质财富”。 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消费就是把钱拿来买东西,就是通过消费各种商品和服务来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比如消费食物可以解除饥饿,消费衣物可以防御寒冷,外出旅游可以愉悦心情…… 从社会再生产过程看,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社会产品生产出来后,经过分配和交换等一系列的过程就进入消费领域,这些产品只有通过消费才能真正成为商品,才能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求。 消费可以分为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人们花钱购买食物、衣着和享受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是一种消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消费;生产过程中原料燃料的消耗、机器厂房的使用和劳动力的投入也是一种消费,这就是生产消费。我们通常讲的消费是指前者——生活消费,即最终消费,不包括中间消费。 消费又可以分为有形的消费和无形的消费,购买商品是一种消费,享受服务比如再教育、美容美发也是一种消费。所以消费又分为有形的商品消费和无形的服务消费。 人们实际消费支出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吃、穿、住、用、行、烧等不同形式。这种划分比较具体,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采用这种分类,便于计算和统计,也便于进行比较。 主持人:如此看来,消费包含了种类繁多的各项活动,那么如果要了解消费情况的话,该如何进行度量呢? 蔺涛:这就要说到消费统计。消费统计工作是国民经济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消费统计信息既是国家实现宏观管理、进行重大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城乡居民了解生活水平变化和企业安排生产的重要信息来源。所以,消费统计的职能和作用不仅表现在高层次决策方面,而且表现在反映人们生活消费情况这一基础层次方面。 主持人:也就是说消费统计既关系到国家宏观政策,也关系到每个老百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