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府支出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

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

以下三种方式中,那种方式对总产出(总收入)产生的刺激效果最大?哪种方式最小?(1)政府增加数量为X的开支

(2)政府削减数量为X的税收;

(3)政府增加数量为X的开支,同时增加数量为X的税收,以保持财政平衡。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三种政策中,政策(1)对总产出(总支出)产生刺激效果最大,政策(2)和政策(3)哪个最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与0.5的大小比较。分析如下:

(1)如果政府增加数量为X的开支,考虑定量税情况下,结合乘数效应可得产出增加X

1?β

,其中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2)如果政府减少数量为X的税收,考虑定量税情况下,结合乘数效应可得产出增加β

1?β

,其中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3)如果政府增加数量为X的开支,同时增加数量为X的税收,以保持财政平衡,定量税和比例税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都等于1,因此,这种政策的实施会使得产出增加数量等于政府支出或税收变动的数量,即产出增加X。

边际消费倾向为大于0小于1的数值,因此,三种政策中,政策(1)对总产出(总支出)产

生刺激效果最大。当β>0.5时,β

1?β>1,此时政策(3)效果最小;当β<0.5时,β

1?β

<1,此时

政策(2)效果最小;当β=0.5时,β

1?β

=1,此时政策(2)和(3)效果一样。

第13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07节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讲)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国家级规划教材》 第13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七节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西方学者认为,加入政府部门以后,不仅投资支出变动有乘数效应,政府购买、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动,同样有乘数效应,因为政府购买性支出、税收、转移支付都会影响消费。 怎样求得这些乘数呢? 由于三部门经济中总支出为:g i t y g i c y ++-+=++=)(βα,这里, t 仍是定量税,在这样情况下,均衡收入为: β βα--++= 1t g i y (13.22) 通过这一公式,就可求得上述几个乘数。 一、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所谓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是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以g ?表示政府支出变动, y ?表示收入变动,g k 表示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则: β -=??= 11 g y k g (13.23) 此式中β仍代表边际消费倾向,可见,政府购买支出乘数和投资乘数相等。这可说明如下:

在β βα--++= 1t g i y 的公式中,若其他条件不变,只有政府购买支 出g 变动,则政府购买支出为0g 和1g 时的收入分别为: ββα--++= 10 0000t g i y β βα--++= 10 1001t g i y β β-?=--= ?=-110101g g g y y y β -= =??∴ 11 g k g y 可见g k 为正值,它等于1减边际消费倾向(β)的倒数。① 举例来说,若边际消费倾向8.0=β,则5=g k ,因此政府购买支出若增加200亿美元,则国民收入可增加1000亿美元,政府购买支出减少200亿美元,国民收入也要减少1000亿美元。 ①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的数学推导如下: 加入政府购买支出以后,总支出为g i c y ++=,假设政府购买开支均来自向私人部门借债即不靠税收提供资金来源,假设g 变动不影响利率,从而不影响投资,那么,以g 为 自变量,对y 全微分得:di dg dc dy ++=,并由于假定投资i 不变,即i 为常数,因此0=di , 于是有dg dy dg dy dy dc dg dc dy +=+= +=β。 移项得:dg dy dy =-β,即dg dy =-)1(β,)1/(1/β-==∴g k dg dy

财政政策乘数计算

财政政策乘数计算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乘数是西方经济学家研究经济波动是所应用的一种概念性工具,由凯恩斯在研究投资变动对就业量增加的影响时首先提出。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财政政策乘数计算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乘数计算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推导和理解财政政策乘数的基础。为便于分析,假定该经济体是一个封闭性经济,而且不考虑公司保留利润、国有企业和财产收入等因素。财政支出只用于购买当期产品,税收也只是所得税,且价格水平在短期内不受总需求变化的影响。在上述假设条件下,根据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状况,即: Y=AD 其中,Y为国民收入,AD为总需求。

在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中既包括家庭和政府向厂商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意愿支出,也包括厂商以投资形式彼此购买产品的意愿支出。这样,总需求可以归结为家庭的消费支出、厂商的投资支出和政府的购买支出。 在供求平衡时,国民收入将通过以下4式决定: 其中,式是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基本方程,即总产出等于总需求。式是消费者的消费方程式,a为给定常数,表示与收入水平无关的消费,即自主消费;b 为边际消费倾向,表示消费者每增加1单位的收人中,有多少用于消费;Yd为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式是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决定式,其中T为政府税收,Y 为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式是税收函数,这里的税收仅指个人所得税,其中To为与收入无关的税收,即自主税收,t 为税率。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

的必要性 这是一个重点需要把握的问题。 在我国财政与信贷是国家从宏观上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的渠道,两者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进行调节,但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 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财政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并对集中起来的国民收入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再分配。因此,财政可以从收入和支出两个方向上影响社会需求的形成。当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体确定,因而财政收支的规模大体确定的情况下,企业、单位和个人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也就大体确定了。比如,国家对个人征税,也就相应减少了个人的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对

2017年期末宏观经济学计算题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期末考试重点) 1、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d y c 8.0100+=,意愿投资i =500,政府购买支出g =200,税收t =250,求: (1)均衡收入 (2)投资乘数及税收乘数 2、宏观经济系统为三部门经济,其中消费函数 d y c 8.0500+=;投资函数i =300-2000r ; 税收t=250;政府投资g =200;货币供给m=800;货币需求L=0.6y -2000r 。 求:(1)写出该宏观系统的IS 、LM 表达式; (2)求均衡利率和国民收入、消费与投资; (3)若政府为刺激总需求,增加政府支出△G =100,新的均衡利率和国民收入是多少?被挤出的投资和收入又是多少? 3、设某一三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y c 75.0200+=,投资函数i=200-25r ,货币需求函数为L=y-100r ,名义货币供给是1000,政府购买g=50。 (1)求该经济的总需求函数 (2)如果总供给函数P y S 20900+=,求供求均衡点的收入和价格。 4、假设一个经济的人均生产函数k y =,如果储蓄率为20%,人口增长率为1%,折旧率 为4%。 (1)那么该经济的稳态产出为多少? (2) 如果储蓄率下降到10%,人口增长率上升到6%,这时经济的稳态产出是多少? (3)(2)与(1)相比,稳态时的总产量增长率有何变化?

5.假如某一经济有如下的行为方程:C = 400 +0.75 Y d,I = 450 ,G = 300,T = 400。(单位:亿美元)。假定物价水平不变,试计算: (1)该经济中的均衡收入Y是多少? (2)该经济中的可支配收入(Y d)是多少? (3)该经济中的私人储蓄是多少? (4)若投资增加到500,那么均衡收入为多少? 6.考虑下面的经济体:消费C=0.5(1-t)Y,税率为0.2,投资I=1000-50r,政府购买为900,货币需求函数为0.2Y-60r,经济中的货币供给为500;其中r的单位为%,也就是说r=5的意思是利率为5%;C、I、G单位均为亿元: (1)推导经济的IS曲线; (2)推导经济的LM曲线; (3)求出均衡状态下的收入水平和利率水平,并说明这一均衡点的经济学含义。 7.某一经济题的消费c=200+0.8y d,投资i=1000-50r,政府购买为700,税收为500,货币需求函数为L=0.5y-25r,货币供给为M/P=750/P,。求: (1)当P=1时,该经济体的IS曲线、LM曲线及均衡的国民收入及利率; (2)请推导AD曲线方程; (3)如果总供给曲线AS为Y=2250,求均衡的物价水平和国民收入; (4)上面的供给曲线属于哪类供给曲线,实行扩张性的宏观政策会导致什么结果? 8.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已知生产函数为y=4k-0.5k2,y为人均产出,k为人均资本,储蓄率s=10%,人口增长n=0.05,资本折旧率δ=0.05。试求: (1)稳态时的人均资本、人均产量;

财政政策乘数计算公式

财政政策乘数计算公式 从支出方面来看,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为: Y=C+I+G(1) 式中,Y代表国民收入,C代表消费支出,I代表私人投资支出,G代表政府购买性支出。其中, C=Ca十bYd(2) 式中,Ca代表消费函数中的常数,也就是说,人们即使在短期 没有收入也要消费,这可能就需要动用原有资产(如储蓄)或借债等。Yd代表可支配收入,即总收入扣除税收(T)后的收入,b代表边际消 费倾向。 Yd=Y-T(3) 把(2)(3)代入(1)可得: Y=Ca十b(Y-T)+I+G =Ca十bY-bT+I+G (1-b)Y=Ca-bT+I+G Y=(Ca-bT+I+G)÷(1-b)(4) 根据(3)式,我们就可以得到简单的财政政策乘数。 首先求(3)式对T的导数,得到税收乘数: 它表明的是税收的变动(包括税率、税收收入的变动)对GNP的影响程度。这种影响程度就是所谓的税收乘数。第一,税收乘数是负值,说明国民收入与税收的变动相反。第二,政府增税时,国民收 入减少,减少量为税收增量的b/(1—b)倍。假定边际消费倾向(b) 为0.8,则税收乘数为-4。可见,若政府采取减税政策,将会成倍 刺激有效需求,有利于经济增长。

其次求(3)式对G的导数,得到购买性支出乘数: 它表明的是购买性支出的变动对GNP的影响程度,这种影响程度就是所谓的购买性支出乘数。第一,支出乘数是正值,说明国民收 入与税收的变动方向相同。第二,政府增支时,国民收入增加,增 加量为支出增量的1/(1—b)倍。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购买 性支出乘数为5。第三,同税收乘数相比,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这说明,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作用大于税收政策。 最后,政府在增加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购买支出,这些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增加是什么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平衡预算乘数: 这就是说,即使增加税收会减少国民收入,但若同时等额地增加支出,国民收入也会等额地增加。换言之,即使政府实行平衡预算 财政政策,仍具有一定的扩张效应。 假定活期存款为D,流通中的现金为C,则一定时期内的货币供 应量M1为: M1=D+C(1) 因为M1,是流通中的货币量,是最重要的货币层次,我们在这 里考察M1的货币乘数决定问题。 假定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总额为A,它由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 备金E两部分组成。假定活期存款准备率为rd,定期存款准备率为rt,定期存款为T,则: (2) 假定流通中的现金C与活期存款、定期存款T与活期存款、超额准备金E与活期存款分别维持较稳定的比例关系,其系数分别用足k、t、e表示,则: C=D·k(3) T=D·t(4) E=D·e(5)

宏观经济学基本公式

字母定义: X:出口M:进口NX=X-M:净出口 C:消费I:投资G:政府购买性支出 To:全部税收收入,Tr:政府转移支付T政府净收入T=To-Tr 国内生产总值GDP:Y=C+I+G+NX 国内生产净值NDP;国民收入NI;个人收入PI;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Yd=Y-T 一、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1、两部门(消费者,企业) Y=C+I (支出) Y=C+S (收入)(总需求=总供给)I=S 投资=储蓄恒等式 2、三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 Y=C+I+G (支出) Y=C+S+T (收入)I=S+T-G 3、四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国外部门) Y=C+I+G+(X-M) Y=C+S+T+Kr Kr:本国居民对外国人的转移支付 二、产品市场 消费函数: c=α+βyα:自发消费,β:边际消费倾向(MPC), y是可支配收入,Yd=Y-T 储蓄函数:s=y-c=y-(α+βy)= -α+(1-β)y (1-β):边际储蓄倾向(MPS) 1、两部门的收入函数 y=c+i;c=α+βy; 联解得:y=(α+i)/(1-β) 投资乘数:总投资增加时,收入的增量是投资增量的k倍,k为投资乘数,k=1/(1-β) 2、三部门的收入函数 y=c+i+g; c=α+βYd=α+β(y-t);联解得:y=(α+i+g-βt)/(1-β) Yd=y-t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kg=1/(1-β) 税收乘数:kt=-β/(1-β)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β/(1-β) 3、四部门的收入函数进口函数m=mo+ry ;出口函数x=Xo-ry

y=1/(1-β+r)*(α+i+g-βt+βtr+x-mo) 对外贸易乘数:k=1/(1-β+r) 三、货币市场 投资函数:i=e-dr e:自主投资,-dr,投资需求与利率有关,r,利率货币需求 两部门经济中: 1、货币需求 Y=(α+i)/(1-β)= (α+e-dr)/(1-β) r=(α+e)/d-(1-β)y/d IS曲线 2、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量L=(ky-hr)P P为价格指数m=ky-hr实际货币量 则有y=hr/k+m/k R=ky/h-m/h LM曲线办公用品领用记录

财政政策乘数与货币政策乘 数

财政政策乘数与货币政策乘数 一 推导财政政策乘数并说明其含义 财政政策乘数考察的是某项财政政策手段或政策工具的应用对收入的影响,即实际货币供给量不变的前提下,1单位政府收支的变化带来的国民收入的变化。以3部门为例: 所以IS曲线方程为 另外LM曲线方程为 将IS-LM方程结合在一起 则: 结论: 1 由于利率变动对国民收入具有挤出效应,所以财政政策乘数的效果一般要小于政府支出乘数。 2 式子中b为边际消费倾向,t为税率,d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k是交易需求占收入的比重,h为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系数 若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则 H越大——dk/h则越小——dy/dg则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大 H越小——dk/h则越大——dy/dg则越小——财政政策效果小 另外H越大——LM曲线越平缓——挤出效应小——财政政策效果大 3 若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则 D越大——dy/dg则越小——财政政策效果小 D越小——dy/dg则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大 另外d越大——IS曲线越平缓——挤出效应大——财政政策效果小 4 只有当一项扩张(紧缩)财政政策不会使利率上升(下降)的很多,它才会对AD产生很大的调整作用(财政政策效果明显)。在LM 曲线为水平状态下,财政政策乘数等于政府支出乘数(挤出效应为0) 二 推导货币政策乘数并说明其含义 货币政策乘数是指当产品市场达到均衡的时候(IS曲线不变),实际货币供给量使均衡收入变动的比率: 结论: 1 式子中b为边际消费倾向,t为税率,d为投资对利率的敏感程度,k是交易需求占收入的比重,h为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反应系数 若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则

H越大——dy/dm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H越小——dy/dm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另外H越大——货币投机需求对利率的反应越敏感——LM越平缓——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2 若其他因素不发生变化,则 D越大——dy/dm越大——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D越小——dy/dm越小——货币政策效果越小 另外d越大——IS曲线越平缓——货币政策效果越大

财政政策乘数计算公式

财政政策乘数计算公式 我们依据凯恩斯经济学的国民收入的决定方程式来推导出财政政策乘数。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关于财政政策乘数计算公式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财政政策乘数计算公式从支出方面来看,国民收入的决定公式为: Y=C+I+G (1) 式中,Y代表国民收入,C代表消费支出,I代表私人投资支出,G代表政府购买性支出。其中, C=Ca十bYd (2) 式中,Ca代表消费函数中的常数,也就是说,人们即使在短期没有收入也要消费,这可能就需要动用原有资产(如储蓄)或借债等。Yd代表可支配收入,即总收入扣除税收(T)后的收入,b代表边际消费倾向。 Yd=Y-T (3) 把(2)(3)代入(1)可得: Y=Ca十b(Y-T)+I+G =Ca十bY - bT + I+ G (1-b)Y=Ca- bT + I + G Y=(Ca-bT+I+G)÷(1-b) (4)

根据(3)式,我们就可以得到简单的财政政策乘数。 首先求(3)式对T的导数,得到税收乘数: 它表明的是税收的变动(包括税率、税收收入的变动)对GNP的影响程度。这种影响程度就是所谓的税收乘数。第一,税收乘数是负值,说明国民收入与税收的变动相反。第二,政府增税时,国民收入减少,减少量为税收增量的b/(1;b)倍。假定边际消费倾向(b)为0.8,则税收乘数为-4。可见,若政府采取减税政策,将会成倍刺激有效需求,有利于经济增长。 其次求(3)式对G的导数,得到购买性支出乘数: 它表明的是购买性支出的变动对GNP的影响程度,这种影响程度就是所谓的购买性支出乘数。第一,支出乘数是正值,说明国民收入与税收的变动方向相同。第二,政府增支时,国民收入增加,增加量为支出增量的1/(1;b)倍。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购买性支出乘数为5。第三,同税收乘数相比,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这说明,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的作用大于税收政策。 最后,政府在增加税收的同时,等量增加购买支出,这些变化对国民收入的增加是什么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平衡预算乘数:这就是说,即使增加税收会减少国民收入,但若同时等额地增加支出,国民收入也会等额地增加。换言之,即使政府实行平衡预算财政政策,仍具有一定的扩张效应。 货币政策乘数计算公式假定活期存款为D,流通中的现金为C,则一定时期内的货币供应量M1为:

财政政策乘数

财政政策乘数 什么是财政政策乘数 乘数是西方经济学家研究经济波动是所应用的一种概念性工具,由凯恩斯在研究投资变动对就业量增加的影响时首先提出。后来, 凯恩斯对这一概念加以利用,用来研究投资变动对总收入的倍增作用。按照凯恩斯的说法,乘数是投资增加时会引起收入的增加。因此,乘数反映投资与收入在量上的关系,但这里所说的收入不是指 投资后的利润,而是指因投资形成的购买、由购买所形成的收入。 财政政策乘数是指国家运用财政政策工具所引起的国民收入(或 国内生产总值)变化的倍数。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推导和理解财政政策乘数的基础。为便于分析,假定该经济体是一个封闭性经济,而且不考虑公司保留利润、 国有企业和财产收入等因素。财政支出只用于购买当期产品,税收 也只是所得税,且价格水平在短期内不受总需求变化的影响。在上 述假设条件下,根据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状况,即: Y=AD(1) 其中,Y为国民收入,AD为总需求。 在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中既包括家庭和政府向厂商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意愿支出,也包括厂商以投资形式彼此购买产品的意愿支出。这样,总需求可以归结为家庭的消费支出(C)、厂商的投资支出(I) 和政府的购买支出(G)。 在供求平衡时,国民收入将通过以下4式决定: Y=C+I+G(2) C=a+bYd(3)

Yd=Y?T+TR(4) T=To+tY(5) 其中,(2)式是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基本方程,即总产出等于总 需求。(3)式是消费者的消费方程式,a为给定常数,表示与收入水 平无关的消费,即自主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0

我国地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我国地方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二零零八年底以次贷危机为爆点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极大的冲击,为此中国政府重启了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出台了规模空前的政府投资和经济刺激计划。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其效果是不容怀疑的,中国经济迅速复苏,并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是,基于财政支出的内容依旧更多的属于外延式扩张,如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环节且主要流向国有经济主导部门,而较少的涉及福利保障、消费刺激和技术进步及结构调整上,故而也有不同的声音聚焦在财政政策的有效性与持续性上,更多的关注政府支出的增加能否有效的传导到私人投资和消费环节,从而在完成总量刺激的同时,实现增长方式的扭转和增长质量的改善。财政政策的增长效应是如何实现与传导的,政府该如何借助于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优化提高财政调节的效率并形成可持续的增长路径,围绕这一问题而展开的研究早已从“政府是否该干预经济”衍生到“政府如何干预经济”,财政支出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分析也从理论争论和探讨发展到实证的检验和判别。更重要的是,政府支出不同构成对经济的作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政府生产性支出与政府投资的增加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更为突出,在当前以区域经济增长为核心的政府考核和绩效评价体系下,政府的投资饥渴和投资冲动、政府支出结构偏重于生产性支出和微观经济领域而忽视福利与公共品提供,就不难解释了,投资性支出的增加的确能产生更显著的增长成绩,结构矛盾正是源自于不同层级政府间激励

机制的扭曲。 同时,中央投资的增加也无法显著的影响到私人投资的变化上。这部分的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刺激计划更多的属于对私人投资和民营经济的替代,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仅通过产生出直接的社会需求而促进增长,结合我国产业和部门经济的结构差异,或许,这形成了两种循环,国有经济主导的行业内部,政府支出与投资的增加形成了强烈的产业需求,并通过产业链传导,微弱的反映在传统的竞争性领域和民营经济行业中,也一定程度促进了私人投资的上升, 在将视野从投资转移到消费环节,政府支出的增加能否改善消费水平,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又能够对国内消费市场的扩大和消费驱动机制的形成提供帮助吗?政府将主要精力投向公共服务建设,一个小政府的财政模式似乎是更为高效,但如果不辅之于有效的监督与制约机制,预算外资金比重的上升,地方政府资金支配能力的自主性得到强化,政府收支体系的扭曲程度进一步加深,财政政策也许得到相反的结论:财政支出的增加反而抑制了消费的增长。最后,在对地方政府支出的增长效应完成初步度量后,我们在第六章还从效率的角度对我国省际政府的财政调节智慧与政府支出相对效率进行了分析。结合当前地方政府行为特征和目标诉求,我们调整了衡量政府效率时往往偏重于公共服务职能与公共品提供的能力差异的研究方向,重构了政府支出的投入产出核算体系,将政府支出效率的衡量更多的集中于调控目标的实现。结果表明,我国地方政府的支出效率确实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且具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从这个角度将目光更多的集中在效率的改善,而

政府经济学网上作业_第2次任务_以“政府支出”为主题_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小论文。

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研究 财政支出作为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地方政府怎样合理利用好有限的财力资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或许存在道德风险的问题,我认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中存在一定的自利行为。 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但各地区财力差距仍然过大,怎样运用有限的财力资源更高效的提供公共产品是各地政府的当务之急。在公共产品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与民生息息相关,是体现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民生类公共品的供给属于地方政府的职责,然而,由于我国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的不到位现象,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普遍的短缺现象。 地方政府需要在有限资金约束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的发展经济的同时提供公共产品。在现实中,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行为通过一系列指标进行考核,并成为决定升迁调转的重要参考因素。 但是考核指标大体是一些更容易观察的项目,如:财政收入、工业产值等指标,且经济增长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相当于增加了可支配的资源。 不同的地方政府出于不同的价值衡量,会有不同的支出偏好。即使是拥有相同财力的地方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也可能存在差异。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实质上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能够适当减少对经济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改善居民对未来的预期,提高即期消费水平。尽量避免政府间支出的攀比现象,控制行政管理开支,把更多的财力资源用到公共。 结论及建议 地方财政竞争使地方政府忽视公共产品的供给,而地方政府的这种支出偏向将会降低居民的福利水平。地方政府的公共化转型就是要求地方政府回归其应有身份,逐步减少和退出经济建设方面的投入,纠正当前地方政府的支出偏向。设法吸引民营经济投资,将原来由政府投资经营的领域向民营经济开放,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中,而政府的投入则主要集中于民生类公共产品和服务,如教育、卫生、社保、环保和公共安全等方面,为经济发展创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主编)答案 第1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解答:C 2.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

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的关系,这就是边 际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MPC=Δc Δy或MPC=d c d y表示),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 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APC=c y表示)。边际消费倾向总 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不增加消费即MPC=Δc Δy= 0,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 用于增加储蓄,即Δy=Δc+Δs,因此,Δc Δy+ Δs Δy=1,所以, Δc Δy=1- Δs Δy。只要 Δs Δy不等于 1或0,就有0<Δc Δy<1。可是,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当人们收 入很低甚至是零时,也必须消费,哪怕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 6.什么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 解答:所谓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条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这条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是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变动价格。 7.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都属于政府支出,为什么计算构成国民收入的总需求时只计进政府购买而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即为什么y=c+i+g+(x-m)而不是y=c+i +g+t r+(x-m)? 解答:政府增加转移支付,虽然对总需求也有影响,但这种影响是通过增加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增加消费支出实现的。如果把转移支付也计入总需求,就会形成总需求计算中的重复计算。例如,政府增加10亿元的转移支付,假定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会使消费增加8亿元。在此,首轮总需求增加是8亿元,而不是18亿元。但是如果把10亿元转移支付也看作是增加的总需求,那么就是重复计算,即一次是10亿元,一次

宏观经济学 计算题

计算题例题 1.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 2.5,税收t=250(单位均为10亿美元)。(1)求均衡收入。(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解:(1)方程组:c=100+0.8yd yd=y-t+tr y=c+i+g 可解得y=100+0.8(y-t+tr)+i+g=100+0.8(y-250+62.5)+50+200=1000则均衡收入水平为1000亿美元。 (2)我们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法的公式,得到: 投资乘数Ki=1/(1-β)=1/(1-0.8)=5;政府购买乘数Kg=5;税收乘数Kt=-β/(1-β)=-0.8/(1-0.8)=-4;转移支付乘数Ktr=β/(1-β)=0.8/(1-0.8)=4平衡预算乘数Kb=1 (3)由题意知,△y=200 (a)增加政府购买△g=△y/Kg=200/5=40(b)减少税收△t=△y/Kt=200/4=50 (c)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数额△g=△t=△y/Kb=200/1=200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充分就业。 2.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5r.(1)画出利率为10%、8%、6%而收入为800亿美元、900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曲线;(2)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50亿美元,价格水平P=1,找出货币需求与供给相均衡的收入与利率;(3)画出LM曲线,并说明什么是LM曲线;(4)若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再画一条LM曲线,这条LM曲线与(3)这条LM曲线相比,有何不同?(5)对于(4)中这条LM曲线,若r=10%,y=1100亿美元,货币需求与供给是否均衡?若不均衡利率会怎样变动?解:(1)由于货币需求为L=0.2y-5r,所以当r=10,y为800,900,1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100,130,150亿美元;当r=8,y为800,900,1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120,140,160亿美元;当r=6,y为800,900,1000亿美元时的货币需求量分别为130,150,170亿美元。 (2)货币需求与供给均衡,即L=m,由L=0.2y-5r.,m=M/P=150/1=150,可得y=750+25r.则有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分别为:r=10,y=1000;r=8,y=950;r=6,y=900. (3)LM曲线是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货币的交易需求和谨慎需求与收入的关系以及货币需求与供给相等的关系中推导出来的。满足货币市场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和利率r 的关系的图形成为LM曲线,也就是说在LM曲线任意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是相等的,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4)货币供给为200亿美元,则LM曲线为0.2y-5r=200即y=1000+25r这条LM曲线与(3)中得到的LM曲线相比,平行向右移动了250个单位。 (5)对于(4)中的LM曲线,若r=10%,y=1100亿美元,则货币需求L=0.2y-5r=0.2*1100-5*10=170亿美元,而货币供给m=200,由于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所以利率会下降,直到实现新的平衡。 3.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实际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亿美元)。(1)求IS和LM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解:(1)可知S=-100+0.2y令150-6r=-100+0.2y可得IS曲线:0.2y+6r=250LM曲线:0.2y-4R=150 (2)联立方程组0.2y+6r=2500.2y-4R=150解得:y=950,r=10 4.假设货币需求为L=0.2y-10r,货币供给量为200亿美元,c=60+0.8yd,t=100,i=150,g=100.(1)求IS和LM方程(2)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3)政府支出从100亿美元增加到120亿美元时,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4)是否存在“挤出效应”?(5)用草图表

作业2地方政府支出行为

地方政府支出行为研究 政府支出是指各级政府的支出,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政府购买,如政府花钱修建道路、设立法院、提供国防、开办学校等。这部分计入GDP。另一部分不计入GDP,有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 按政府职能分类,实际上就是按费用类别分类。按照政府职能划分,政府财政支出可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五大类。 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者的身份在市场上采购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按支出用途分类,政府支出按具体用途分类,是同国家预算科目的设置相一致的,这种分类可以全面地反映财政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有利于各级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可以更好地对各项支出进行管理和监督。 将预算支出分为工业部门、农业部门、商务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科技部门、教育部门、文化部门、社会保障等部门支出,一方面,可以分析政府的部门政策导向,一般而言,政府对那些部门投入多,那些部门事业发展快;另一方面,将预算支出按部门分类,直接为编制部门预算服务。政府支出按预算编制方法,可分为经常性预算支出、资本性预算支出。经常性预算支出,政府支出按预算管理体制划分,可分为中央预算支出、地方预算支出。 财政支出作为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地方政府怎样合理利用好有限的财力资源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或许存在道德风险的问题,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大幅增长,但各地区财力差距仍然过大,怎样运用有限的财力资源更高效的提供公共产品是各地政府的当务之急。在公共产品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与民生息息相关,是体现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民生类公共品的供给属于地方政府的职责,然而,由于我国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的不到位现象,公共产品的供给存在普遍的短缺现象。 地方政府需要在有限资金约束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的发展经济的同时提供公共产品。在现实中,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行为通过一系列指标进行考核,并成为决定升迁调转的重要参考因素。即使是拥有相同财力的地方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也可能存在差异。基本公共服务和经济发展实质上是相辅相成的,如果能够适当减少对经济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改善居民对未来的预期,提高即期消费水平。 地方财政竞争使地方政府忽视公共产品的供给,而地方政府的这种支出偏向将会降低居民的福利水平。地方政府的公共化转型就是要求地方政府回归其应有身份,逐步减少和退出经济建设方面的投入,纠正当前地方政府的支出偏向。设法吸引民营经济投资,将原来由政府投资经营的领域向民营经济开放,吸引更多的民间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中,而政府的投入则主要集中于民生类公共产品和服务,如教育、卫生、社保、环保和公共安全等方面,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软环境。此外,提高公共支出效率,也是地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要切实

中国历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统计(1953-2014)(二)

19913386.621090.812295.8119923742.201170.442571.7619934642.301312.063330.2419945792.621754.434038.1919956823.721995.394828.3319967937.552151.275786.2819979233.562532.506701.06199810798.183125.607672.58199913187.674152.339035.34200015886.505519.8510366.65200118902.585768.0213134.56200222053.156771.7015281.45200324649.957420.1017229.852********.897894.0820592.81200533930.288775.9725154.31200640422.739991.4030431.33200749781.3511442.0638339.29200862592.6613344.1749248.49200976299.9315255.7961044.14201089874.1615989.7373884.432011109247.7916514.1192733.682012125952.9718764.63107188.342013140212.1020471.76119740.342014151785.5622570.07129215.49一五时期1320.52966.85353.67二五时期2238.181047.151191.031963-19651185.81701.34484.47三五时期2510.601530.07980.53四五时期3917.942123.641794.30五五时期5282.442625.342657.10六五时期7483.183725.643757.54七五时期12865.674420.278445.40八五时期24387.467323.1317064.33九五时期57043.4617481.5539561.91十五时期128022.8536629.8791392.98十一五时期 318970.83 66023.15 252947.68 注:1.中央.地方财政支出均为本级支出 . 2.2000年以前.财政支出不包括国内外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和利用国外借款收入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从2000年起. 支出中包括国内外债务付息支出 . 全国中央 地方 中国历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统计 (1953-2014)(二) 财政支出(亿元)年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