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教案.doc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教案.doc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教案.doc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教案.doc

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例如,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例1通过对某地区不同时期的城乡人口分别进行统计,再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并,形成一种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接着引导学生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发现该地区近年来人口不断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本单元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提供丰富的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功能。 3.加

强例题和习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

有多少人吗?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

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

的学生观察统计表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三、巩固新知 1、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学生展示统计图。六、教后记:第二课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积极发言学生观察统计表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展示统计图。

2018--06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例如,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例1通过对某地区不同时期的城乡人口分别进行统计,再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并,形成一种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接着引导学生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发现该地区近年来人口不断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本单元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提供丰富的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功能。 3.加

强例题和习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

有多少人吗?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

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

的学生观察统计表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三、巩固新知 1、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学生展示统计图。六、教后记:第二课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积极发言学生观察统计表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展示统计图。

2018--06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例如,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例1通过对某地区不同时期的城乡人口分别进行统计,再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并,形成一种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接着引导学生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发现该地区近年来人口不断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本单元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提供丰富的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功能。 3.加

强例题和习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

有多少人吗?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

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

的学生观察统计表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三、巩固新知 1、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学生展示统计图。六、教后记:第二课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积极发言学生观察统计表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展示统计图。

2018--06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例如,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例1通过对某地区不同时期的城乡人口分别进行统计,再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并,形成一种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接着引导学生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发现该地区近年来人口不断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本单元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提供丰富的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功能。 3.加

强例题和习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

有多少人吗?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

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

的学生观察统计表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三、巩固新知 1、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学生展示统计图。六、教后记:第二课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积极发言学生观察统计表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展示统计图。

2018--06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例如,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例1通过对某地区不同时期的城乡人口分别进行统计,再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并,形成一种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接着引导学生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发现该地区近年来人口不断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本单元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提供丰富的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功能。 3.加

强例题和习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

有多少人吗?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

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

的学生观察统计表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三、巩固新知 1、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学生展示统计图。六、教后记:第二课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积极发言学生观察统计表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展示统计图。

2018--06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例如,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例1通过对某地区不同时期的城乡人口分别进行统计,再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并,形成一种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接着引导学生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发现该地区近年来人口不断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本单元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提供丰富的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功能。 3.加

强例题和习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

有多少人吗?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

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

的学生观察统计表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三、巩固新知 1、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学生展示统计图。六、教后记:第二课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积极发言学生观察统计表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展示统计图。

2018--06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例如,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例1通过对某地区不同时期的城乡人口分别进行统计,再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并,形成一种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接着引导学生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发现该地区近年来人口不断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本单元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提供丰富的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功能。 3.加

强例题和习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

有多少人吗?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

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

的学生观察统计表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三、巩固新知 1、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学生展示统计图。六、教后记:第二课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积极发言学生观察统计表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展示统计图。

2018--06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例如,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例1通过对某地区不同时期的城乡人口分别进行统计,再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并,形成一种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接着引导学生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发现该地区近年来人口不断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本单元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提供丰富的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功能。 3.加

强例题和习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

有多少人吗?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

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

的学生观察统计表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三、巩固新知 1、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学生展示统计图。六、教后记:第二课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积极发言学生观察统计表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展示统计图。

2018--06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例如,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例1通过对某地区不同时期的城乡人口分别进行统计,再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并,形成一种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接着引导学生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发现该地区近年来人口不断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本单元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提供丰富的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功能。 3.加

强例题和习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

有多少人吗?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

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

的学生观察统计表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三、巩固新知 1、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学生展示统计图。六、教后记:第二课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积极发言学生观察统计表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展示统计图。

2018--06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让学生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教材说明本册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例如,简单的数据分析教学,例1通过对某地区不同时期的城乡人口分别进行统计,再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并,形成一种新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接着引导学生对上述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发现该地区近年来人口不断增长,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让学生经历“运用数据进行推断”的思考过程,体会统计对于事物发展趋势的判断作用。本单元的编排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让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提供丰富的联系实际的素材,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统计的功能。 3.加

强例题和习题的开放性,培养学生发现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课时: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们知道自己所在的区

有多少人吗?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根据统计表,分别完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 2、根据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

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

的学生观察统计表成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3、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板书课题: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4、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5、全班汇报交流。三、巩固新知 1、完成102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第103—104页3、4、5 学生展示统计图。六、教后记:第二课时: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一、情境导入: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许多家庭都买了汽车。哪些同学的家里买了汽车?我们在外出时有时就要将汽车放在停车场。下面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2 师:复式条形统计图还可以画成横式的。 2学生独立完成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积极发言学生观察统计表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学生展示统计图。

2019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2019年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3.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了解大自然的神奇。 学习重难点: 理解生字新词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课前搜集有关钱塘潮的资料。 课时安排: 二课时 (一)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 2.课件播放钱塘江大潮录像。 二.学习新课。 (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同桌对读生字词。 2、抽读生字卡,师正音。 (二)导学课文,理解字词。 1、学习第3自然段,结合句子理解字词,并指导朗读。 ①听师朗读第3自然段,勾出带有生字的词语。 ②读后提问。 ③理解词语:人声鼎沸。 ④总结学法:(小黑板出示)。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4、5自然段中的生字新词(2分钟)。 ①同学们还有哪些生字新词不能理解? ②师答疑。 3、同桌互相检查这些生字新词是否都理解了。 4、教师抽查并总结。 (三)析字形,写生字。 1、学生找出难写或易写错的字,大家分析,老师在黑板上板书示范。 2、学生练习,将黑板上的字一个写一遍,再分小组评议,说说你认为谁的哪个字写得好,好在哪里,<或谁的不好,该怎样改>, 引导学生鉴赏。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二) 一.激趣导入,引出壮观 1.谈话,板题。 2.理解“观”的意思,引出“天下奇观”。 3.导入3、4自然段。 二、观看录像,感受壮观。

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感受这一天下奇观。 三、小组合作,感悟壮观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学习提示:a.你喜欢文中的那一句,为什么?你能把你喜欢的这句话读的让你们组内的同学也喜欢上它吗?b.你在学习中有什么问题,你们小组是怎样帮助你解决的?c.通过小组合作,你都学懂了些什么? 3.组建合作小组 4.组内合作学习 5.反馈合作成果,构建全体读书感悟氛围。 6.引导小组感悟。 a.朗读文中描述大潮的句子; b.课件展示描述的情景; c感情朗读。 四、听听读读,发现作者观潮顺序 1.范读课文,听后练习。刚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读了这些描写潮水的语句。不过,把“观潮”的顺序给打乱了。其实,作者写得可有顺序了。下面,我们就先来做一个听的练习。 听老师读这段话(出示),看谁本事大,能听清作者是用哪些词语把这四处的描写给连接起来的。待会儿,请你把听到的词语写下来。 师读生听: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大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感悟发现:作者是按从远到进顺序来描写潮水的;抓住了大潮的声音和大潮的变化描述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 3.齐读课文,感受壮观。 五、思路引导,背诵壮观 1.出示思路提示句子 2.出示音乐、画面,激发背诵兴趣 3.评价:背诵得多有感情啊!我们仿佛站在钱塘江畔,和作者一起感受到潮水越来越近,声音(越来越响),浪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大)。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六、创设情境,运用语句 1.积累词汇 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个自然段里,词语非常丰富,你们想不想把它们积累起来?听老师说词语的意思,看谁的反应快,老师语音刚落,就能很快地站起来说出哪个词语表达了这个意思。(人声鼎沸、山崩地裂……) 2.运用词汇 看得出,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还挺注意词语的积累,不过,会不会用了呢?咱们来自我检验一下,我这儿有一段话,可是不完整,你们能不能在括号中用上今天学到的词语,使这段话表达得清楚通顺呢?师出示一段话: 今天,我去海宁观潮。潮来之前,江面上()。可潮来时,却一浪一浪(),一浪一浪()。湖水声犹如(),海堤上尽管(),但竟听不出他们在说些什么。渐渐的,潮过去了,消失在()的地方。 (学生分四人一小组讨论,然后选派一代表报告) 3.师生共同评价 七、全课小结。 2*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目标: 知识: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自然生态情况,感受大峡谷的壮丽奇异之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读课文,想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教案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 计教案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第六单元:统计 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第106-107页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扇形统计图,会看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进一步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扇形统计图的观察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相关素材的整理与分析,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重点难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教材第106页上的情境图。 教师提问这是六(1)班同学进行课外活动的情况,你知道他们都喜欢那些运动项目吗

二、教学实施 1、投影出示条形统计图。 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2005年10月制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 (1)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 (2)教师归纳:从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同学们喜欢每种运动项目的人数。 (3)提问:你还想了解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那些信息还有那些信息是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没能够很清楚地反映出来的 学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 教师归纳:如果要更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2、投影出示扇形统计图。 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2005年10月制 (1)教师讲解: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量,用圆内各扇形的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数。在这个扇形统计图里,用整个圆表示的是六(1)班的总人数。 (2)看图回答问题。 ①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②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名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3、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随机板书:从条形统计图上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从扇形统计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4、完成教材107页的“做一做”。 三、课堂作业设计

新版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Meet My Family 表格教案

备课时间:20XX年月日上课时间:第周星期第节课题:Unit 6 A Let’s learn课时Period 1 教学目标 1.掌握单词:family , parents , aunt , uncle , baby brother. 会唱歌曲:father and mother . 教学重点单词family , parents , aunt , uncle , baby brother的掌握 教学难点理解parent parents 意思上的差别 教学过程 二度设计一.Warming up 1.Sing a song :PEP book2 Unit 2 《father and mother》 2.在黑板上画tree , 告诉学生It’s not an apple tree / banana tree . It’s a family tree. 3.在家庭树上画五个方框,请学生猜Who’s this man/woman ? 教师用简笔画展示Who’s this man ? He’s my father. Who’s this woman? He’s my mother. …Look. This is my family. (导入family) 4.请学生用This is my family . This is my …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人。 (用family tree导入新课,并让学生用英语简单介绍自己的家人,在复习 旧知的同时,又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二.Presentation 1.教师拿出自己的家庭照片,Hi! Friends! Come and meet my family. .指着 自己的爸爸、妈妈问: Who’s thi s man/woman ? This is my father. This is my mother.(教师把father 和mother用一颗爱心圈起来)教师边画边 说:Look! They are my parents. I love my parents. Do you love your parents?(渗透情感教育) 2.用上面的图片导入baby brother的教学。 请学生用肢体语言展示表演baby brother 3.Guessing games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测试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测试题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常用的统计图有()统计图,()统计图,()统计图。 2、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统计图表示。 3、下面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鸡蛋中蛋壳的质量约占(),蛋黄的质量约占()。如果一个鸡蛋重8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蛋白重()克。 3题图5题图 4、下面数据分别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 A.人离不开水,成年人每天体内47%的水靠喝水获得,39%来自食物含的水,14%来自体内氧化时释放出来的水。 B.某校五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统计表如下。 看电视打球听音乐 看小 说 其他 人数80 68 74 56 23 C. 年级 一年 级 二年 级 三年 级 四年级五年级 六年 级 身高 /cm 125 129 135 140 150 153 A 5、看图:中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全世界有60亿人口,中国约有()亿人口

三、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下表是小丽一家三口一天各类食物的摄入量。 根据统计图完成表格。 2、下图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⑴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 ()%。 ⑵喜欢()节目和()节目的人数差不多。 ⑶喜欢()节目的人数最少。 ⑷如果该学校有15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 2题图3题图 3、上图是聪聪家十月份生活支出情况统计图。 ⑴这是( )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⑵如果聪聪家这个月的支出是1600元,请你分别计算出各项支出的钱数。 种类 摄入 量/克 占总摄入 量的百分比 油脂类50 奶类和豆 类 450 鱼、禽、肉、 蛋等类 600 蔬菜和水 果 900 谷类1800

新人教版新课标数学小学四年级下册《复式条形统计图》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在提供的样图中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简单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和判断。 3、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推理能力和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能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相应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所提供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堂教学过教学环 节 问题情境与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媒体 应用 设计 目标 导入新 课 一、导入 师: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人口吗? 出示例3复式统计表 这里有一张人口统计表,反映某地区1980-2000年城镇和 乡村人口数量的复式统计表。 师: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知道哪些信息。 师:还可以用哪种形式来进行数据统计呢? 揭示课题,板书——条形统计图 师:以前我们学过将统计表绘制成条形统计图,那么今 天我们能不能将这个统计表变成统计图呢?一起动手试 学生获取表 中信息

程设计思路 一试。 出示两张统计图 师引导学生说出:标题;纵轴:代表人数,单位:万人每 一格表示10万人;横轴:表示年份,年份上的小格中对 应该年人数的条形图和数据。 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师:你们会画吗?请大家把城镇 人口的条形图补充完整再完成乡村人口的条形统计图。 学 习 新 知 环 节 二、探究新知 1、师:现在我们完成了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它们分别 反映了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两种量。请你们观察比较后 告诉我1980年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相差多少? 师:在比较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师:为什么可以合二为一? 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在相同项目内容下,才可以进行此操 作。 2、师:我们刚才完成的城镇和乡村的人口统计图可以合 二为一吗?怎么合呢? 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绘制统计图,并展示作品学生互相 评价。 师:老师这里也将他们合起来画了一张,你们看看感觉 如何? 为了区分开乡村和城镇,应怎么办?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计》教案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统计》教案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回忆常用的统计图有哪些。 2.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级,怎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一些情况呢? 这就需要我们对咱们班的总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及喜爱各种运动、喜欢各种书籍的人数等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整理,以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展示给六(2)班同学。这就用到了我们学过的统计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复习统计知识中的统计表、统计图和统计量等相关知识。(板书课题:统计) ⊙回顾与整理 复习统计知识。 (1)统计表。 ①我们学过的统计表有哪几类?(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 ②制作统计表要注意的事项。(生回忆旧知,讨论并汇报) 预设 生1:根据原始数据和统计要求确定分类的项目,设计统计

表。 生2:统计表要有名称。 生3:表中所有数据都应标明计量单位。 生4:标明制表时间。 (2)统计图。 ①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 预设 生1: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生2: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生3:扇形统计图。 ②这些统计图的意义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用课件出示下表)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特 点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用整个圆表示总数量,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 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 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作 用 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以及部分数量与部分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③制作统计图要注意什么? (要有名称;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的横、纵轴上的单位长度要合适;画折线统计图要先标点,再连线……) (3)统计量。 ①什么叫平均数?(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总个数所得的商。 ②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

3.统计与概率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统计图、统计表、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教材第96~97,练习二十一中有关练习) 复习目标: 1.使学生系统掌握统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有关的简单问题。 2.使学生初步掌握把原始数据分类整理的统计方法。 3.使学生体验到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复习重点:对统计表特征和统计量实际意义的理解。 复习难点:能解决有关统计与概率的简单问题。 复习过程: 一、依标导学,自主学习 1.谈话引入(课本96页第一段) 2.板书课题,明确目标 3.自学提示 (1)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 (2)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的六(1)班建立手拉手班级,你想向手拉手的同学介绍哪些情况呢?你准备怎么样设计你个人情况调查表? (3)你学过统计图分别叫做什么统计图?各有什么特征? (4)什么是平均数?什么是中位数?什么是众数? 4.学生自主学习 二、回顾知识,展示交流 (一)出示合作要求,小组合作,整理各个知识点。 (二)学生小组合作交流 (三)学生汇报展示,老师点拔,按下面思路引导学生归纳板书 (1)调查表。

(2)统计表。 (3)统计图。 (4)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5)尝试解答97页的例题。 小结:统计表制作步骤:1、搜集数据 2、整理数据 3、设计草表 4、正式制表 条形统计图:清楚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不但以清楚地表示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各种数量的增减变化的情况。 扇形统计图: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达标检测,反馈矫正 (一)达标练习 .完成P98练习二十一第1、2、3、4、5题。 (二)课堂作业(补充) 填空 (1)常用的统计图有()。 (2)扇形统计图的优点是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与()的关系。(3)()统计图是用长短不同、宽窄一致的直条表示数量,从图上很容易看出 ()。 (4)为了表示某地区一年内月平均气温变化的情况,可以把月平均气温制成()统计图。 (5)8.4、6.3、7.0、6.4、7.0这虘数据的众数是(),中位数是(),平均数是()。 (三)课堂总结 我们学过哪些统计知识?收集数据有哪些方法?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板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

小学数学新版六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统计 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第106-107页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扇形统计图,会看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进一步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扇形统计图的观察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相关素材的整理与分析,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重点难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教材第106页上的情境图。 教师提问这是六(1)班同学进行课外活动的情况,你知道他们

都喜欢那些运动项目吗? 二、教学实施 1、投影出示条形统计图。 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2005年10月制 (1)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 (2)教师归纳:从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同学们喜欢每种运动项目的人数。 (3)提问:你还想了解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那些信息?还有那些信息是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没能够很清楚地反映出来的? 学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 教师归纳:如果要更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2、投影出示扇形统计图。

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2005年10月制 (1)教师讲解: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量,用圆内各扇形的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数。在这个扇形统计图里,用整个圆表示的是六(1)班的总人数。 (2)看图回答问题。 ①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②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名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3、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随机板书:从条形统计图上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从扇形统计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4、完成教材107页的“做一做”。 三、课堂作业设计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我们长大了__统计数学与生活排列与组合教案青岛版

数学与生活排列与组合 教学目标:1、利用已有经验认识和了解简单的“排列”与“组合”,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2、培养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能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3、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认识和了解简单的“排列”与“组合”,培养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能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我们经常排队,你知道吗,排队也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 师:小平、小东、小华三个人排成一行拍照,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生1:有3种。 生2:不对,有6种。因为每个人的位置不同,排法就不同。 师:对,排队时并不是只要三个人的位置不同,排法就不同。 师:对,排队时并不是只要是三个人站一排就可以了,还要考虑他们的位置,也就是排的顺序。你认为怎样排既不重复有不遗漏? 生1:先把小东排在第1的位置,其余两个人再调换一次位置;再将小华排在第1的位置其余2人调换一次位置;最后将小平排在第1的位置…… 生2:也可以先把小平放在第1的位置,其余两人调换位置,有2中排法;再把小平放在第2的位置,小东和小平再调换位置,有2种排法;最后把小平放在第3的位置小东与小平调换位置,有2种排法。这样工6种排法。 生3:我只想一组就可以了。先把小平放在第1的位置,小动与小华调换位置,有2中排法,依次推想,另外2人也有2种排法,因此,工有2×3=6种排法。 师:同学们的想法太好了,思考的很有条理,并且能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自主练习第1题是巩固简单排列问题练习题,练习时,可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第2题是用三个数字组数的排列练习题。对于第一个问题,可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明排列的规律,说说思考的方法。 第3题是一道巩固排列问题稍复杂的变式练习题。练习时,应引导学生讨论,弄明白道理,再独立解答。该题有6种排列方法。 第4题是用四个数字组数的排列练习题,练习时给学生时间,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5题是巩固绿点问题的练习题,可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有困难时,可引导学生画图辅助解决,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说思考的方法。

四年级数学下册统计教案.doc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2.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未完成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这是一幅“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你们能根据相关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吗? 出示统计表 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 二、新课学习 (一)动手制作条形统计图 1.学生独立完成条形统计图 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统计表”内的数据,独立完成“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 科技发展人数条形统计图”。制作前先让学生说说每格表示几个单位然后再制作统计图。 2.小组交流作品,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相关信息“制作步骤、特点” A学生根据条形统计图说说发现了哪些信息?B学生小组评价优秀作品;C全班交流优秀作品。 (二)对比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教师演示“98~03年市中小学参观科技发展人数折线统计图”,学生观察。 大家看出这个统计图是怎样完成的了吗?师和生一起分析折线统计图,教师演示其中的一个数据的画法,让生知道是这张统计图是如何画的。 你们对比这两个统计图,看看它们有什么异同?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小结: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师把两种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板书出来。 2.认识折线统计图,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你能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哪些信息?有什么感想?引导学生观察参加科技发展人数的变化情况,并谈自己的感想,培养学生关心周围事物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 社会实践活动。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中P109的问题解答; 2. 完成书中P112练习十九第一小题的问题解答; 四、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折现统计 图,你都知道了什么?

西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六单元 折线统计图 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5页例1,练习二十七第2,3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根据提供的资料,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掌握画图的一般方法;并能对所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做简单的分析,进行初步的判断与预测。 2、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积极的情感价值观。 【教学重点】 能在网格图中有条理地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一般方法,能对所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做简单的分析。 【教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揭示课题 1、提问:大家喜欢旅游吗?旅游前,应当了解哪些方面的信息? 师:亮亮一家今年准备到九寨沟旅游,为了更好地了解九寨沟的情况,他在网上查到了该景区去年平均气温变化情况的统计表。(出示统计表) 2、观察统计表,说说你有什么不明白的词语? 生1:月平均气温是什么意思? 生2:月平均气温就是指每个月的平均气温。比如2月的平均气温是 2.5℃,是指把2月每天的气温相加,再除以2月的天数,就是2月的平均气温。不是指2月的每一天都是2.5℃。 师:解释得很清楚。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根据统计表一眼就看出景区去年的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吗? 生1:我能一眼就看出九寨沟每月的平均气温是多少。我感觉九寨沟全年的气温都比较低。 生2:我虽然能从统计表中看到月平均气温的变化,但是看起来比较麻烦,总要去想一想。

师:对呀,从统计表中确实能看到九寨沟月平均气温的变化,但是比较麻烦。为了更好地看出景区气温的变化情况,我们可以将表中的数据画成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折线统计图。(板书:折线统计图) 二、实践探索,分析统计图 1、研究画法,绘制折线统计图 (出示一个完整的折线统计图) 师:想一想,一个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包括哪几部分? 生1:一个完整的折线统计图有标题、制表时间、横轴、纵轴、数据。 生2:还有许多互相垂直的线、单位名称、折线。 师:大家找得都非常准确,一般来说,一个完成的折线统计图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标题、制表时间、横轴、纵轴、单位名称及刻度,对应的点及连成的折线、相关数据。 师:(出示网格纸)如果在这张纸上绘制“×年九寨沟月平均气温的折线统计图”应该怎样画呢?自己先说一说,再与同桌交流。 生1:我觉得可以先写标题和制表时间,然后画出横轴和纵轴,标出横轴和纵轴的单位名称。(师根据学生讲解在网格纸上板书标题和制表时间)生2:我觉得横轴和纵轴上还要标上刻度。横轴和纵轴都要平均分,而且刻度都要标在与格线相对应的轴上,而不是格子里。 师:在横轴和纵轴上标刻度有一定的要求,比如:横轴和纵轴都要平均分,刻度都要标在与格线相对应的轴上。都是我们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师:横轴表示什么?它的一格表示多少?纵轴表示什么?一格表示多少?横轴和纵轴的单位名称是什么? 生1:横轴表示时间,它的一格表示1个月,单位名称是月,纵轴表示平均气温,一格表示2℃,单位是℃。 师:一格表示2℃,半格呢? 生:半格表示1℃。 师:要完成一张折线统计图,还应该要做些什么? 生1:现在就是根据数据画点,然后再依次进行连线。 生2:最后,还要在点上标出数据。 师:你能根据网格图,自己制作折线统计图吗?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抽一人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统计图,全班订正。 师:请根据你的统计图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概貌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计》教案设计_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统计》教案设计_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1.回忆常用的统计图有哪些。 2.我们班要和希望小学六(2)班建立手拉手班级,怎样向他们介绍我们班的一些情况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咱们班的总人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及喜爱各种运动、喜欢各种书籍的人数等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整理,以统计表或统计图的形式展示给六(2)班同学。这就用到了我们学过的统计知识。 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复习统计知识中的统计表、统计图和统计量等相关知识。(板书课题:统计) ⊙回顾与整理 复习统计知识。 (1)统计表。 ①我们学过的统计表有哪几类?(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 ②制作统计表要注意的事项。(生回忆旧知,讨论并汇报) 预设 生1:根据原始数据和统计要求确定分类的项目,设计统计表。 生2:统计表要有名称。 生3:表中所有数据都应标明计量单位。 生4:标明制表时间。 (2)统计图。 ①我们学过哪些统计图? 预设 生1: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生2: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生3:扇形统计图。 ②这些统计图的意义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用课件出示下表)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特 点 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用整个圆表示总数量,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

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 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作 用 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也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从图中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以及部分数量与部分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③制作统计图要注意什么? (要有名称;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的横、纵轴上的单位长度要合适;画折线统计图要先标点,再连线……) (3)统计量。 ①什么叫平均数?(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平均数: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总个数所得的商。 ②怎样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③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求平均数的特殊方法? 预设 生:如在歌手大赛中,计算成绩通常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再计算平均分作为歌手的成绩。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六单元:统计

统计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统计、制作贺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人是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 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 课时划分: 统计 2课时 制作贺卡 1课时 第一课时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课本第99—100页的例题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使学生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给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认识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能给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吗?中国有多少人吗?我们本省有多少人吗?请看(课件)这是____年—____年某地区城乡人口的数量,先把它制成了一张统计表。 2.观察后提问:这张统计表记载了几个方面的内容。

3.教师:请大家根据这张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中的单式色统计图。 二、讲授新课。 1.教师:根据这两个种下单式条形统计图记载的信息,我们能否把它们合并在一个统计图表中表现出来。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2.出示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提问:这是种下复式条形统计图,这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 (先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情况。) 汇报:单式条形统计图记载则是一个方面的内容,复式条形统计图记载的不只是一个方面的内容。 教师:因为复式统计图记载的是两个内容,为了区分这两个内容,我们采用了不同颜色的长方形来表示,如表示城镇,表示乡村,这个和就叫图例。 3.分析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1)哪一年城镇人数最多?那一年最少? (2)哪一年乡村人口数最多?那一年最少? (3)哪一年城乡人口总数最多?那一年最少? 这三个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4)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概貌 本册教材分组编排。全册共分8组。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专题内涵丰富,贴近儿童生活,既富有教育价值与时代感,又突出学习语文的特点。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其中第三组(中外童话)和第七组(成长的故事)还安排了综合性学习,使这两组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3—5篇课文组成。课文均围绕专题编选,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两类。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在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 每个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在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两个“宽带网”安排在第五组和第八组,引导搜集、了解有关我国的世界遗产和科技成就方面的资料;两个“展示台”安排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第三组和第七组,为学生交流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提供舞台。 本册要求认识200字,会写200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只在精读课文中安排,列在课后的方格里。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每组课文后有“词语盘点”,分“读读写写”与“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中列的是本组精读课文中出现的由会读会

苏教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统计表和简单条形统计图教案(精品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 第1课时统计表和简单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课本第40---41页例1、“练一练”和第44页练习七第1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了解相应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数据的方法,能根据收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和完成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使学生经历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简单分析数据等统计活动,了解数据处理、分析的大体过程,掌握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体会数据蕴含信息,发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感受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教学重点: 认识并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呈现例1中收集完成的数据记录表。 引导:先观察表里记录的结果,说说这里有哪几类节目,你知道些什么。 交流自己了解的项目和数据,并说明大家已经学会和认识了像这样收集、整理数据。 提问:你觉得怎样表示出这里的数据,就能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最喜欢每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各是多少 引入:要清楚地表示收集的数据和结果,就需要认识统计表和统计图,用统计表或统计图来表示收集的数据。学会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数据(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呈现例1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1)引导:表里的“6”和“15”表示的是什么观察统计表,你知道一张完整的统计表要有哪

些要求 (2)讨论:一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由哪些部分组成,条形统计图是怎样表示统计数据的追问:这幅条形统计图中每一格高度表示几人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引导:你能根据前面记录的数据,完成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吗独立完成在课本上。(学生填表、描图) (1)交流统计表数据。 交流:你的统计表是怎样填的,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是多少 追问:表里的合计数是怎样计算的 (2)交流统计图数据。 交流:你是怎样表示最喜欢动画类节目和体育类节目人数数据的 追问:每类数据的条形高度怎样确定 (3)小结方法: 提问:回顾填写统计表和完成统计图的过程,你觉得要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 2、简单分析数据。 提问:从这里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里你还能知道些什么 人数最多和人数最少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3、认识特点: 引导:请大家把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比较一下,你能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吗互相说一说。 交流:你发现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二、统计实践。 1、完成“练一练” (1)了解要解决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法,了解统计内容和要求,学生利用表格分小组调查、收集数据。 活动:组长负责,小组成员依次说出自己最喜欢的电视节目。 每位学生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2)汇总记录的数据,引导算出全班最喜欢各类电视节目的人数,得出全班汇总结果。(3)学生根据全班调查结果,完成统计表和统计图。 交流完成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注意标题和日期;填表、描图。 (4)引导:通过统计,你知道了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 2、做练习七第1题。 三、全课总结。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统计教案

第六单元:统计 第一课时:扇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第106-107页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扇形统计图,会看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进一步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对扇形统计图的观察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2)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相关素材的整理与分析,使学生受到一定的思想教育。[重点难点] 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教材第106页上的情境图。 教师提问这是六(1)班同学进行课外活动的情况,你知道他们都喜欢那些运动项目吗

二、教学实施 1、投影出示条形统计图。 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2005年10月制 乒乓球足球跳绳踢毽其他 (1)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你了解到了那些信息 (2)教师归纳:从条形统计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出同学们喜欢每种运动项目的人数。 (3)提问:你还想了解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的那些信息还有那些信息是从这幅条形统计图中没能够很清楚地反映出来的 学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 教师归纳:如果要更清楚地反映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2、投影出示扇形统计图。 六(1)班最喜欢的运动项目统计图

2005年10月制 (1)教师讲解: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量,用圆内各扇形的面积表示各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数。在这个扇形统计图里,用整个圆表示的是六(1)班的总人数。 (2)看图回答问题。 ①喜欢乒乓球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 %。 ②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名学生回答上面的问题。 3、比较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随机板书:从条形统计图上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从扇形统计图上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4、完成教材107页的“做一做”。 三、课堂作业设计 根据扇形统计图反映的情况填空。

第六单元统计单元备课

第六单元统计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统计,它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本单元内容的编排,注重与学生已学的条形统计图的联系。通过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特点及作用的对比,引导学生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样既能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有利于让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从生活、生产中选择素材,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相关数学元素,这样不但能够拓宽学生数据收集的渠道,也凸现了统计与生产、生活密切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统计的实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看懂扇形统计图,会看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进一步了解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3经历对扇形统计图的观察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点。 4通过学习活动,增强学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提升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 理解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四、教学难点 理解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五. 课时安排 第1课时扇形统计图 第2 课时扇形统计图

第七单元《数学广角》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数学趣题,最早出现在《孙子算经》中。教材在本单元安排“鸡兔同笼”问题,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水平;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 由《孙子算经》中的“鸡兔同笼”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解题兴趣。 教材首先通过富有情趣的古代课堂,生动地表现了在《孙子算经》中记载的“鸡兔同笼”问题,并通过小精灵的提问激发学生解答我国古代著名数学问题的兴趣。 2. 注重体现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 考虑到《孙子算经》中原题的数据较大,教材在例1中从数据较小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尝试解决。 体现了学生从猜测到用“假设法”和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同时也表达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不同思路和方法。教材除例1中使用的方法外,在阅读材料中也介绍了一种古人常用的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古人巧妙的解题思路。 3. 拓宽对“鸡兔同笼”问题的理解,明确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配合“鸡兔同笼”问题,教材在“做一做”和练习中安排了类似的一些习题,比如“龟鹤”问题,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等,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这类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巩固用“假设法”或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 二、教学目标 1.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通过列表举例、 画图分析、尝试计算等方法解决鸡兔的数量问题,并使学生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 2、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数形结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