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生态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_马军红

美国生态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_马军红

美国生态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_马军红
美国生态文学在中国的译介研究_马军红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一、名词所 1.台阁体P60:自明永乐至成化年间,指以当时馆阁名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台阁体待文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酬应而作,題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 2.茶陵派P60:从成化到弘治年间,以李东阳为主,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强调对声调节奏等法度的掌握,更多地重视诗歌的语言艺术,对诗的声律、音调、结构、用字等有细致的研究。较强调对诗文独立审美精神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台阁体”及其末流浅弱的诗风。 3.前七子P67:前七子是在弘治、正德年间,成员包括李梦阳、何景明等的文学群体。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一方而反对台阁体空洞冗踏的文风,强调诗歌的情感特征,反映重大的社会问題: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对古法的学习,来恢复古典诗歌的审美理想和审关特征。 4.后七子:明嘉靖、隆庆年间的文学流派,以李華龙、王世贞为代表,因在前七子之后,故称“后七子”.他们继承前七子的文学主张,同样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以汉境、盛唐为柵模,较前七子更绝对。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更浩大.从而把明代文学的复古倾向推向高潮。 5.唐宋派:嘉靖年间,文坛以王慎中、唐熾之、茅坤和归有光为代表,以反拨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前七子师法秦汉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派别。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釆取道统,主张恢复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传统,倡导文道统一。他们的创作中较多表现作者真实的生活感受,*有够情色影. (前后七子,15C末以后,以李夢阳、何景明、李華龙、王世贞为代表的文学流派.他们强调“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复古拟古。他们重构文学的主情理论,注意文学艺术体制的建设,并给民间文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莫砺锋教授演讲) 莫教授以南京大学为例进行演讲,多次提及程千帆先生。 两大主要问题: 一、功底欠厚 二、眼光欠佳 一、功底欠厚 莫先生现身说法,以他当年读研实例说明。 当时南大研究生物质条件欠佳,书籍都摆在床上,可谓“年年岁岁一床书”(《长安古意》句)。程先生来研究生寝室视察,看到他们书籍欠缺(莫先生只有几本古代文学专业书,还有一半是外文专业书。莫先生本科外语专业出身),不是很满意,便开出书目而且还拨款给他们买书。 (一)语言文字功底——极重要 初入南大读研,程千帆先生要求每位研究生写三篇自传: 汉语白话文一篇、汉语文言文一篇、外语一篇 1、汉语文言文 《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辨志:郑玄注“谓别其心意所趣乡(同‘向’)也” 2、外语 南大许多古代文学教授外语水平出类拔萃,出访哈佛燕京学社。而其他学校的代表多是外国文学、外国史教师。 在学术已成为世界性活动的当今,即使是中国古代相关研究也和世界密不可分。选题勿重复,观点勿冲突。 E.G.域外汉学家宇文所安教授著作虽有译本,但还是读原著为好。 主张读一手文献。 3、汉语白话文 古代研究者勿轻视。因为这反映出一个人的表达能力。标准:清晰、简明、文从字顺、优美。 E.G.闻一多先生《唐诗杂论》,观点、见解、文笔俱佳。 (二)读书 以朱子为例。《朱子语类》“论读书之法”类将读书喻为“煎汤剂”(中药)“煮物”。 1、广泛涉猎——“猛火” 勿为论题所限 研究唐代文学也要了解先唐文学,以此了解唐人文化基础。E.G.《文选》 诗学、史学、哲(经)学。了解时代背景。 2、精细研读——“文火” 体会、涵泳

黄季刚(侃)先生细读者20余部。 若能记诵,则受用无穷。 E.G.1学问狂。戴东原(震)先生背诵十三经注疏。 E.G.2马茂元先生《唐诗选》乃当代学者唐诗选本最优者,据传他会背1万余首唐诗。 E.G.3王国维先生:韦庄《秦妇吟》使其当时曝得大名,有“《秦妇吟》秀才”之称。但由于作者担心遭公卿抨击而要求子孙从文集中删去,全诗失传,后近代学者众人得法藏(“伯”号)敦煌文献卷子,见一长诗,无人识得。王先生见诗中两句,立知此是《秦妇吟》全文。原因: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载“内府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句,王先生据此判断。——博览群书之故。(三)文献学(校雠学) 以书本为处理对象。 陈垣先生《史源学杂文》其孙陈智超序提及陈老先生当年课前引《诗经·郑风·扬之水》“无信人之言,人实诳女(同“汝”)”。 1、搜集材料 (1)完整程度 必看作者全集 E.G.1王力先生《汉语诗律学》中,提及《全唐诗》中唐诗“犯孤平”现象仅有三例。 下苦功,成就高。 E.G.2 钱锺书先生《宋诗选注》选吕本中《兵乱后杂诗》(组诗)“五”首之三,但实是二十九首。原因在于方回《瀛奎律髓》对此组诗已经二十九选五。 (2)真伪——极重要 莫先生读《全唐诗》,先读到宫廷诗时昏昏欲睡,至卷三八王绩诗使其眼前一亮。卷三八王绩《在京思田园见乡人问》20余句(风格类似王维《杂诗》) 此诗见于敦煌手抄本《王无功文集》。 但《全唐诗》卷三八又有一诗《答王无功<在京思田园见乡人问>》,作者朱仲晦,唐无此人生平资料,但朱熹字“仲晦”,实是南宋诗歌被误收入《全唐诗》。这是一种“异代对话”,如屈原《天问》、柳宗元《天对》。 选题难——一流、二流诗人几乎已被论尽。 《全唐诗》卷四六七有牟融一人诗作占全卷,60余首,从数量来看,适合做硕士论文。此人似乎是张籍、朱庆馀同时人,但唐代查无此人,仅汉代有同名《理惑论》作者。 ——此人诗作是明代书商伪造,《全》不察,误收。 平时阅读也要考虑版本。 E.G.《唐诗三百首》无李贺诗。莫师在为理科本科生上公共选修课时凭黄巢二首《咏菊》断定学生所持《唐诗三百首》为伪书。(因乾隆朝文字狱极盛) 莫师对清代(尤其中期)评价不高,反对影视剧过度美化。

生态文学史上的十大经典名着

生态文学史上的十大经典名著(一) 高歌 在生态危机日趋严重的世界,有10部堪称绿色经典的生态文学作品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这10部对人类产生深远影响的杰出作品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意识,对我们构建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弗兰肯斯坦》(1818)

《弗兰肯斯坦》是英国诗人雪莱的妻子玛丽·雪莱创作的小说,小说描写了科学家弗兰肯斯坦在科学探索的狂热和获取声誉的渴望的推动之下,用死人骸骨创造了一个巨人般的怪物,那个怪物很快就成为一种异化力量,它以残杀弗兰肯斯坦的弟弟、好友、妻子和其他无辜者的方式胁迫科学家满足它的要求。《弗兰肯斯坦》堪称人类第一部优秀的生态小说,也是第一部反思和批判科技的杰出作品。它预言了人类企图以科技发明主宰自然却反过来被自己创造的科技怪物所主宰的悲剧,预言了与自然为敌的科技发展必然导致生存危机。小说在英美等国频频再版,长盛不衰,拥有广泛的读者,并被改编成戏剧。自二十世纪初以来,这部小说被改编成数十部电影,在西方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瓦尔登湖》(1854)

《瓦尔登湖》是浪漫主义时代最伟大的生态作家亨利·大卫·梭罗的代表作。这部散文作品记录了梭罗在美国东北部康科德镇附近的瓦尔登湖畔独自生活的经历和对自然、人生的感悟思考。梭罗认为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立的价值并相互联系成为统一的整体,人只有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才能拥有完整真实的生命。面对崇拜时尚和物质享受至上的光怪陆离的世界,梭罗发出了“简单,简单,再简单”的大声疾呼。这呼喊声饱含了他对未来的生态危机的担忧和对过往简单生活观的思考,传遍了整个世界,也改变着一代又一代人。很多作家和读者都效仿梭罗的生活方式,人们对梭罗的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越来越高。1985年《美国遗产》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三自测答案

、单项选择题 30年代的抒情散文,在形式上精雕细琢、匠心独运,一种追求唯美的散文风格蔚然成风, 其重要的代表作家是()。选择一项:a.梁遇春b.郁达夫c.丰子恺d.何其芳正确答案是: 何其芳 创作有()等。选择一项:a.《漂泊杂记》b.《屐痕处处》c.《湖上散记》d.《西 湖漫拾》正确答案是:《屐痕处处》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选择一项:a.《坟》 b.《呐喊》 c.《朝花夕拾》 d.《野草》正确答案是:《野草》 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 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选择一项: a.林语堂b.穆旦c.冯至d.梁 实秋正确答案是:梁实秋 以抒情和叙事为主的美文”是在1919年8月才出现的。《五峰游记》应属现代美文”的发端,其作者是()。选择一项: a.李大钊b.周作人c.冰心d.鲁迅正确答案是:李大钊 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杂文有《坟》、《华盖集》、《华 盖集续编》和()。选择一项:a.《二心集》b.《三闲集》c.《而已集》d.《热风》正确答案是:《热风》 短论《美文》阐明了文艺性散文的文类品格,是新文学初期散文理论的重要标志,其作者是()。选择一项: a.鲁迅b.李大钊c.周作人d.胡适正确答案是:周作人 何其芳早期散文创作的代表是散文集()。选择一项: a.《画梦录》b.《乌篷船》c.《春

何其芳d. 丁西林正确答案是:丰子恺 、多项选择 《新青年》开辟的随感录”专栏是孕育现代白话杂文的摇篮,其作者除鲁迅外,还有()等。选择一项或多项:a.李大钊b.钱玄同c.刘半农d.陈独秀答案: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 刘半农 二三十年代在杂文创作中有重要作用的报刊主要有()等。选择一项或多项: a.《申报自 由谈》b.《语丝》c.《时事新报学灯》d.《新青年》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新青年》《申报自由谈》,《语丝》 周作人著名的三礼赞”是指()。选择一项或多项:a.《娼女礼赞》b.《鸦片礼赞》c.《麻醉礼赞》d.《哑吧礼赞》 《娼女礼赞》,《哑吧礼赞》,《麻醉礼赞》 诗歌合集《汉园集》的作者是()。选择一项或多项: a.卞之琳b.俞平伯c.何其芳d.李 广田答案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 清华文学社”的主要成员有()等。选择一项或多项: a.梁实秋 b.闻一多 c.冰心 d.朱湘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闻一多,朱湘,梁实秋

全国各大学 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研究生排名

上一篇下一篇共167篇 全国各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排名2011年12月15日21:56:49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生排名 排名 A等 1复旦大学A+ 2华东师范大学A+ 3浙江大学A+ 4武汉大学A+ 5南京师范大学A+ 6北京大学A+ 7四川大学 A 8北京师范大学A 9安徽师范大学A 10西北师范大学A 11陕西师范大学A 12南开大学A 13南京大学A 14中山大学A 15暨南大学A 16苏州大学A 17上海师范大学A 18首都师范大学A 19山东师范大学A 20扬州大学A 21兰州大学 A 22中国人民大学 A 23山东大学 A 24福建师范大学A B+ 等(36 个) :黑龙江大学、西南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河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北京语言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大学、郑州大学、吉林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南昌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青岛大学、厦门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汕头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B 等(36 个) :湘潭大学、渤海大学、广西大学、宁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西藏民族学院、深圳大学、烟台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江南大学、温州大学、漳州师范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大学、上海财经大学、聊城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重庆工商大学、西华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信阳师范学院、重庆师范大学、南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鲁东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

近五年来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综述

近五年来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综述 池大红 谭素钦 国内美国文学研究的论文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单个作家作品研究、文类(体裁)研究、批评与理论研究、文学流派与思潮研究、美国文学的“整体”研究,以及对美国文学研究本身的研究等类型。可以说,目前国内对美国文学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系统,显示出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态势。通过考察,我们发现近五年来,国内的美国文学研究又出现了诸多创新之处,这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视域的延伸 近五年来,美国20世纪的现当代文学受到了最广泛的关注,研究论文的数量之多、涉及面之广,前所未有。相对而言,20世纪以前的美国传统文学研究则有“门前冷落鞍马稀”之势。据《外国文学评论》中所附的《全国主要报刊外国文学研究文章索引》统计(以下有关统计数据均来源于此“索引”,不再一一注明),在对美国经典作家的研究中,有关霍桑及其作品的论文只有十来篇。①研究其他的作家及其作品的论文也都未超出十篇。而在美国现当代作家研究中,关于海明威的论文有三十多篇,福克纳的有二十多篇,索尔?贝娄的有近十篇,托妮?莫里森的也有十多篇。在研究中涉及到的经典作家仅仅只有十多位,而有近100位现当代作家被介绍、研究和评价,其中既有二战前成名的作家,如海明威、福克纳等,又有二战以后崭露头角的作家,如小说家厄普代克、梅勒、欧茨、冯尼格、海勒、巴思、霍克斯、巴塞尔姆、托马斯?品钦、纳博科夫;戏剧家阿瑟?密勒、田纳西?威廉斯、阿尔比,黑人作家托妮?莫里森、爱丽丝?沃克,华裔作家汤亭亭、谭恩美、哈金(金雪飞)、任慧明、韩素音、任璧莲、於梨华、弗兰克?秦等。 近五年来的美国文学研究在拓展了以往的研究视域之外,还表现出了研究者们紧跟作家创作、回应当下文坛的即时性特点。比如,杨昊成的论文《〈洛丽塔〉,一个哀伤的故事》②是就纳博科夫1991出版的新作《洛丽塔》而作的;陆薇的《超越二元对立的话语:读美籍华裔女作家伍慧明的小说〈骨〉》③和郭栖庆的《无奈的等待,等待的无奈:哈金和他的获奖小说〈等待〉》④中论述的《骨》和《等待》分别出版于1993年和1999年。这些美国当代文学作品在远隔大洋的中国大陆学术界很快就受到关注,说明中国的研究者们的学术视野越来越开阔,与国外的文学发展逐渐走向同步合拍。 二、研究类型的扩展 近五年来,国内的美国文学研究类型有所扩展,文类研究、整体研究、对研究本身的研究等类型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质量也越来越高。 (一)文类研究。第一,对诗歌文类的研究。在十五篇诗歌研究论文中,从整体上研究诗歌文类特征的有六篇。其中,张子清的《美国禅诗》⑤论述了禅宗在美国的普及与发展情况,及其对美国诗人创作的影响。彭予的《美国自白诗:选择“开放”》⑥介绍了美国自白诗的形成过程、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 (美国文学经历了从浪漫情绪到现实情绪再到绝望情绪的历史变迁。) 社会背景 (1)随着美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原先平静和谐的农业文明被打破,由开始那种“远方小山村”的回忆转化为后来对农村生活的无奈和悲叹;田园化和理想化的“农村镀金主义”价值观念逐渐被冷漠与恐惧的“自然邪恶论”所代替,并逐渐引发了后来自然主义文学的决定论和悲观主义情绪。 (2)南北战争之后,美国农业文明语境下的大众理想和偶像受到普遍怀疑,那种坚定的宗教信仰与怀旧的国民心态随着工业化进程逐渐走向死亡。然而,旧的理想与偶像的消失需要新的理想和偶像的补充和替代。新的工业资本家取代了上帝或精神寄托者的位置,成为美国新文化中大众理想与偶像的代表。(3)从社会层面上讲,传统小说中的和谐社会转化为残酷竞争社会,传统小说中的“父亲”与“家庭”则转化为竞争社会中的“老板”与“工厂”。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所形成的社会分工代替了原来农业文明中的社会等级制度。这种等级制度不再是依据明显的家族或政治遗传权力形成的等级制度,而是一种按照

经济生产和劳动分配形成的等级制度。它最大的特征就是原来依靠国家机器维持的统治体制逐渐转变成依靠经济机器维持的社会统治。 (4)随着经济垄断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感觉到统治自己的东西变成一种“无形的铁手”,人们在生存的斗争中会觉得有一种难以理解的力量总是在控制着他们,但又不知道这种力量到底是什么。自然主义所叙述的就是社会主体在生存中抗争、在注定的失败中堕落以及在悲剧性的结局中灭亡的故事。但是,这种悲剧化的叙述并不是自然主义作家故意追求艺术效果的产物,而是对当时美国现实的一种心理反映,暗含了作家意识形态和对社会的价值观念判断的转变。 美国自然主义文学 (1)自然主义文学作家注重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表现主体对自然和社会的生理和心理反映,标志着社会文化意识从理想化到工具化的价值观转变。 (2)作为社会成员行为和动机的内驱力,大众深层意识的转变是社会价值观变迁的主要内容。自然主义文学作家聚焦人类的深层意识和欲望冲动以及未曾探测的阴暗角落,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文化怎样使人

论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始于美国的生态文学批评(Ecocriticism)是在全球环境危机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旨在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主要倡导者和发起人彻丽尔·格罗费尔蒂(Cheryll Glotfelty)指出,如果说女权主义批评从性意识(gender-con-scious)角度考察语言与文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批评把生产、经济、阶级的意识纳入文本阅读,那么,生态文学批评是把以地球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运用到文学研究中,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注:Cheryll Glotfelty & HaroldFromm,ed.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Athens:The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本文将首先简述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源流,然后在阐述其发展的三个阶段基础上,探讨美国生态文学批评意图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历史源流生态文学批评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972年,约瑟夫·米克(Joseph W.Meeker)在《生存的喜剧:文学生态学研究》(The Comedy of Survival: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1972)中提出“文学生态学”的概念,“对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生物主题进行研究”(注:Joseph W.Meeker,The Comedy of Survival:Studies in Literary Ecology,New York:Scribner's,1972,p.9.)。1978年,威廉·鲁克特(William Rueckert)在其论文《文学与生态学:生态批评的实验》(“Literature and Ecology:An Experiment in Ecocriticism”)中首先使用了ecocriticism这一批评术语,提出“把生态学以及和生态学有关的概念运用到文学研究中去”(注:William Rueckert,“Literature and Ecology:An Experiment in Ecocriticism,”IowaReview 9.1(Winter 1978),p.71-86.)。随后,有人提出“生态诗学”(ecopoetics)、“环境文学批评”(environmental literary criticism)、“绿色研究”(greenstudies),或“绿色文化研究”(green cultural studies)等其他术语,但大多数人倾向用ecocriticism这一提法,因为它不仅很容易被转变成ecocritical和ecocritic等形式,而且“eco”这一前缀强调人类社会与自然世界的关系。1985年,弗雷德利克·瓦格(Frederick O.Waage)编辑出版《讲授环境文学:资料,方法和文献资源》(Teaching Environmental Literature:Materials,Methods,Resources,1985)。该书收集了十九位讲授生态环境文学课程的教师写的“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s),“目的是要在文学领域促进人们对生态文学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注:Frederick O.Waage,ed.,Teaching Environmental Literature:Materials,Methods,Resources,New York:1 985,p.viii.)1989年《美国自然文学创作通信》(The American Nature WritingNewsletter)得以创办使有关学者得以发表生态文学研究的短文、书评、和课堂笔记等。随后,不少人文学科的学术刊物相继开辟了生态文学批评的增刊或专刊,其中有《印地安那州评论》、《俄亥俄州评论》等美国著名的学术刊物。(注:根据彻丽尔·格罗费尔蒂的统计,自1986年至今,美国人文学科出版过20多期关于生态环境文学的专刊。具体内容请参见格罗费尔蒂和费罗姆主编的《生态批评读者: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第32页。)同时,一些大学开始把生态文学列入课程,作为现当代文论的一部分,受到学生普遍欢迎。在1991年美国“现代语言学会”(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上,哈罗德·费罗姆(Harold Fromm)发起并主持了名为“生态批评:文学研究的活力”(Ecocriticism:The Greening of Literary Studies)的学术讨论。1992年,“美国文学协会”专题报告会上,格伦·A·洛夫(Glen A.Love)主持了题为“美国自然作品创作:新环境,新方法”(American Nature Writing:New Contexts,New Approaches)的专题讨论。同年,“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ASLE: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成立,该学会的宗旨是“促进人类和自然世界关系的文学思想与文学信息的交流”,“鼓励新的自然文学创作,推动传统的和创新的研究环境文学的学术方法以及跨学科的生态环境研究。”(注:Cheryll Glotfelty & HaroldFromm,ed.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empirenews.page--]Literary Ecology,Athens:TheUniversity of Georgia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 ?《人的文学》的作者是五四时期因倡导“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而名声大振的(B)。 A.鲁迅 B ?周作人 C ?胡适 D.沈雁冰2?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D)。 A.穆旦 B ?林语堂 C ?冯至 D ?梁实秋 3?小说《湖畔儿语》以儿童的视线和体验,讲述一个苦难家庭的故事。其作者是(D)。 A.冰心 B ?冯文炳 C ?鲁迅 D ?王统照 4 ?发表于1917年1月《新青年》的《文学改良刍议》,其作者是(C)。 A.鲁迅 B .陈独秀 C .胡适 D .李大钊 5?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和编辑推荐的。这位作家和编辑是(D)。 A.鲁迅 B .茅盾C .老舍D .巴金 6. 1921年诗集《女神》出版,宣告了新诗的最终形成。《女神》的作者是(A)。 A.郭沫若 B .胡适 C .刘半农 D .鲁迅 7. 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D)。 A.田间B .胡风C .艾青D .阿垅 8.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C)。 A.《呐喊》 B .《朝花夕拾》 C .《野草》 D .《坟》 9. 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D)。 A.汪静之 B .胡适 C .朱自清 D .冰心 10. 《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C)。 A.郭沫若 B .胡适 C .刘半农 D .鲁迅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 第一编先秦文学 《诗经》是按、、三类编排的,一般都认为它们是根据音乐的不同来分类的。 4、《诗经》共有、、、、等十五“国风”,共篇。 5、《诗经》中的“雅”分和,前者有篇,后者有篇,共篇。

6、《诗经》中的“颂”包括颂、颂、颂,它们分别有篇、篇和篇作品,共40篇。 7、汉代传习《诗经》的有、、、四家,它们的最早传授者分别是和。现在流传下来的是,这就是我们现在读到的《诗经》。 8、《诗经》的旧注本,最重要的是《毛诗正义》和《诗集传》。《毛诗正义》是西汉传,东汉笺, 一、熟读《晋公子重耳之亡》、《勾践灭吴》、《苏秦始将连横》,并分析其结构和艺术特色。 二、解释:1、叙事散文2、《左传》3、《国语》4、《战国策》 三、填空 1、我国散文最早的源头是。

2、反映我国早期记事记言的文字由简到繁的发展标志是。 3、在时间跨度上与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相近的是。 4、被司马迁称为“礼义之大宗”的是。 5、《左传》记事起于年,止于年。 6、《左传》描写的重大战争有、、、、。7、叙事散文中以记言为主的著作是。 三、简答 1、《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体现于哪几个方面? 2、怎样理解《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 3、《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各有什么特色? 四、论述 试论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第五章屈原与《楚辞》 一、熟读并讲析《离骚》(力争背诵);默写并赏析《国殇》。 二、解释:1、《楚辞》2、《离骚》 三、填空 汉时,王逸则写出了《》的研究著作。 3、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和。 4、曾令淮南王刘安为《》一书作注解,其宾客还集体创作了《》一书。 5、汉代、、等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6、言“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人是,则说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后者选自《》。

2021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一本通 中国古代文学

本人的考研历程 一年的考研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现在回想起来,依旧很怀念考研那段时间,虽然很枯燥乏味,却异常充实和平静。于是我决定记下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后来人共享共勉。说是经验,其实是算不上的。不如说是过去“一年的路程”吧,每个人的或许都有不同,不一定适合其他人,算是总结,也算是一种纪念吧。 “越美好,越害怕得到”,记得去年这时候,我在考研教室的标记姓名的红色纸片上这样写道,作为座右铭。一年过去了,我想到的仍然还是这句话。 在初试之前,从未想过自己能够考上,虽然学校距离南师只有几个小时的距离,但我离南师的距离却不是按照天就可以数完的,一直觉得很远很远。大概是专业课老师听到我要考南师后的一句“不可能”令我担心,亦可能是看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真题,什么也不会的迷茫,令自己感到南师太过遥远。那种远,很难想象的那种远。 初试成绩出来后,仍然很担心过不了复试,只要录取比例不是1:1,就可能被刷,担忧一直到拟录取名单出来,其实拟录取名单出来后,还是不太敢相信,万一公示十天内发生什么别的事呢?万一老师分数核算错误呢?万一有很多,每一个带来的都是天翻地覆。好在结局最终尘埃落定,拿到这一纸通知书对我来说意味着太多东西。我感谢那段时间不顾一切奋斗的自己。 考研并不是期末考试,不是你熬夜突击几晚就能出成绩的,所以贵在坚持,贵在每天的进步。如果你下定决心考研,那么你得做好心理准备,接下来一年你不再有周末,不再有寒暑假,你只能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去学习,因为你玩的那一刻,你的对手可能甩你一大截了。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只要你坚持到最后,你便是英雄。记得高中时老师给我们念过一篇文章,是一个差生逆袭北大之路,虽说是属于心灵鸡汤类,但她说的有一句话,却是鼓励我坚持到最后,即“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考研期间真的会遇到各种诱惑和问题,我们是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自然是无可避免的。例如闺蜜过生日,一起逛街,还有论文相关事情,你要想获得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真是难之又难。可能这时候你必须权衡一下,对于闺蜜来说,真正为你考虑的人,不会因为你暂时的冷落而离开你,所以考研的话,你必须学会拒绝,就算自己想要出去玩的话,也要告诉自己“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我本身是一个极贪玩

美国文学-The Triumph of the Egg

美国文学经典阅读·作品文本研究 PPT The Triumph of the Egg 学生:周柳池

Contents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herwood Anderson The summary of The Triumph of the Egg The translation of The Triumph of the Egg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outline "egg"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Sherwood Anderson Sherwood Anderson(1876–1941) Sherwood Anderson was an American novelist and short story writer, known for subjective and self-revealing works. Life Experience Achievements

Life Experience Born in a poor family in Camden southern Ohio in 1876,the third of seven children in a family. Had to take on many odd jobs when he was still in school, shch as a news boy, a painter and so on. Worked as a manual laborer until enrolling in the army for service in Cuba during the Spanish-American War. Engaged in dope business and became a successful businessman in Elyria Suffered a mental breakdown and disappeared for 4 days, and left the family to pursue the writer's life of creativity. In his whole life, he divorced and remarried for 4 times.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期末复习题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期末复习题及答案(六)论述题部分 答案不得少于1000字。在答题时应做到:论述清晰明确,举例具体恰当,文字优美流畅,逻辑清楚明了,不能完全照抄教材中的观点和内容,必须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1.阿Q这样的乡村流氓无产者对革命的危害性,在鲁迅笔下只是一种潜藏的威胁,却被他不幸而言中。“据我的意思,中国倘不革命,阿Q便不做,既然革命,就会做的。我的阿Q 的运命,也只能如此,人格也恐怕并不是两个。民国元年已经过去,无可追踪了,但此后倘再有改革,我相信还会有阿Q似的革命党出现。我也很愿意如人们所说,我只写出了现在以前的或一时期,但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请问,你怎么看阿Q式的流氓无产者对于革命和社会的危害? 2.《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率先觉醒的时代新人,但是,在白话正文前的文言小引中,鲁迅为什么却要讲他病愈后“赴某地候补”? 3.在鲁迅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冷峻彻骨的自审。比如在《在酒楼上》和《孤独者》这两部小说中,鲁迅都是把自己一分为二,用“我”的目光审视另一个自我。请问,你是如何看待和理解鲁迅这种自审的? 4.“幻灯片事件”对鲁迅的心灵创伤一定是太深重了,对看客,对示众,鲁迅是一写再写,接二连三。在《示众》中,夏日炎炎的街头,无聊的看客成了作家描述和讽刺的主角。在《肥皂》中,四铭先生在街头充当了一回看客,看孝女乞钱,又听了别的看客的风言风语,淫欲萌动,特意买了珍贵的肥皂回家。在《阿Q正传》中,阿Q被游街示众,看客们的眼神,让他想到了狼的眼睛。在《祝福》中,祥林嫂在丧子之后,反复地述说儿子阿毛死于狼口的不幸,周围的人们,始则好奇,诱导她来述说,继则冷淡,不愿再理睬她,终则厌弃,纷纷避她而去,甚至嘲弄她。“狂人”周围的人们,兄长、医生、乡邻,都有意无意地参与了对他的迫害。魏连殳的遭遇,在为祖母办丧事时周遭人们的关注和预测,他“发迹”之后无聊小报的窥探和吹捧,足以令人扼腕。《风波》呢,更是一群无知民众对时代风云的一种盲目的远观了。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5.《故事新编》中的《补天》、《理水》、《非攻》,把炼石补天的女娲、治理水患的大禹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墨子,能够直面灾难、进而以实干态度和奉献精神克服灾难的伟大精神,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重建;对那在大的灾难来临之际,只知逃避远遁,标榜洁身自好而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则在《采薇》中予以辛辣的嘲讽。《铸剑》表达了嫉恶如仇、反抗权势,不惜与之同归于尽的愤怒之情。《起死》则戏谑了齐生死泯是非的庄子。《奔月》描写的是射落九日、也射杀封豕长蛇的羿的故事,不过,故事开始时,羿最辉煌的时期已经过去,他仍然壮心未已,可是世间已经没有值得他一展神力的野兽,连野鸡野兔都被他灭尽了。妻子嫦娥因为每天只能吃乌鸦肉的炸酱面抱怨不休,常来他这里偷师学艺的逢蒙在半路上暗算他,那些受到他的恩惠的百姓也被逢蒙所蛊惑,将他的功绩都记在了逢蒙头上。请问,在鲁迅的小说中,《故事新编》具有什么特殊的地位? 6.《沉沦》叙述一个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在忧郁苦闷中的堕落和自戕。“他”热爱自然,热爱诗歌,经常手捧一部诗集在原野上徜徉;“他”向往爱情,公开宣称知识和名誉都不要,只要真心的异性的爱。但是,心灵的稚拙(看到穿红裙的女学生,同行的日本同学就上前调笑,“他”却怯懦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身体的病弱(“他”自认有忧郁症,又因为手淫过度而自感倍加衰弱),内心的孤独(“他”无法协调与周围的中国同学和日本同学的关系),兄弟的反目(“他”与在北京的兄长的决裂),青春期的性苦闷,以及弱国子民在日本帝国遭受的冷眼歧视,使得“他”情绪低落,日渐颓唐。作品中以前所未有的坦诚和大胆,描写了“他”在欲望冲动下一次又一次地自慰,偷窥房东家的女儿沐浴,直到步入日本的妓院寻欢;但是,每一次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1) □古代文学史学习研究的知识层面与结构 创作史、接受史、批评史 核心层面:文学作品 中间层面:作家生平、思想、心态、个性等 外围层面: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纵的方面:文学自身的发展过程与规律 横的方面:文学与史学、哲学、美学、音乐、宗教、文字、考古等各相关学科的关系 □课程教学目的 全面、系统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掌握关于各时期代表性作家、风格流派、经典作品、文学思潮等系统知识,并在必要的范围内增进对中国历史和思想文化的认识。 □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分期 上古自发期 中古自觉期 近古转型期 近代过渡期 第一编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概论 □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 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 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 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 楚地文化与楚辞 □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 由巫觋到史官 由贵族到士人 □先秦文学作品要目 先秦文学的主体部分是诗歌和散文。 诗歌——《诗经》和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楚辞》。

散文——主要包括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尚书》、《左传》、《国语》、《战国策》 诸子散文:《论语》、《墨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中国文学的源头——上古歌谣与原始神话 上古歌谣 □上古歌谣的起源 《淮南子·道应训》: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鲁迅《门外文谈·不识字的作家》: “我想,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 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的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 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 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咏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 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 杨公骥先生: “在原始社会中,有各种各样的劳动,有它各种各样的歌,那调子,常常是极精确的适 应了那一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动作的韵律,在一切场合,歌谣的韵律常常是严密地被生产过 程所规定。”(《中国文学史》第一分册) □上古歌谣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作 《礼记·郊特牲》载《伊耆氏蜡辞》: 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啬而祭司啬也。祭百种以报啬也。飨农,及邮表畷,禽兽,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与水庸,事也。曰:?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 《吴越春秋》卷5《弹歌》: 范蠡复进善射者陈音。音,楚人也。越王请音而问曰:?孤闻子善射,道何所生??音曰:?臣,楚之鄙人,尝涉於射术,未能悉知其道。?越王曰:?然愿子一二其辞。?音曰:?臣闻弩生於弓,弓生於弹,弹起古之孝子。?越王曰:?孝子弹者奈何??音曰:?古者人

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1998-2012

1998中国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共24分,每小题4分) 1.台阁体 2.乐府诗 3.竹林七贤 4.《录鬼薄》 5.话本 6.谴责小说 二、简答题(共36分,每小题6分) 1.何谓“建安风骨”? 2.何谓“诗六艺”? 3.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与主要主张。 4.词和散曲在体制上有何异同? 5.默写李商隐《无题·相间时难别亦难》 6.简述《西厢记》的故事情节。 三、论述题(任选二题,共40分,每题20分) 1.从《离骚》看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2.试述苏轼、辛弃疾词艺术风格的异同。 3.结合作品,谈明清小说人物塑造从类型化向性格化的演进轨迹。1999中国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共24分,每小题4分) 1.古诗十九首 2.叶儿 3.索隐派 4.《全唐文》 5.楚辞 6.南社 二、简答题(共36分,每小题6分) 1.何谓“诗无达诂”? 2.何谓“沉郁顿挫”? 3.简述柳永对词体发展的贡献。 4.简述章回小说的产生及文体特征。 5.默写陆游词《卜算子·驿外断桥边》。 6.简述《儒林外史》的结构特征。 三、论述题(任选二题,共40分,每小题20分) 1.论建安诗歌对文人诗歌发展的贡献。 2.如何理解唐代古文运动的得与失? 3.谈《西厢记》中张生形象的演变及对主题改造的意义。 2000中国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共24分,每小题4分) 1.一人永占 2.诚斋体 3.阳羡派 4.《元曲选》 5.风骚 6.志人小说 二、简答题(共36分,每小题6分) 1.司马迁有那些经历与《史记》的写作有关?

2.二晏的词风有何异同? 3.白居易的诗歌应当怎样分类? 4.简述元代杂剧的文体特征。 5.默写杜甫诗《登高》。 6.简述《红楼梦》的版本系统。 三、论述题(任选二题,共40分,每小题20分) 1.试比较玄言诗与陶渊明诗的异同。 2.试论苏轼对词体发展的贡献。 3.从成书方式的演变谈谈,明清小说自身的进步。 2001中国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 1.南施北宋 2.子弟书 3.四家诗 4.《中原音韵》 5.西昆体 6.常州词派 二、简答题(共36分,每小题6分) 1.简述汉赋发展概况。 2.王维、孟浩然的诗风有何异同? 3.韩愈各类文章有何特点? 4.简述骈文与散文的文体特征。 5.默写阮籍《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6.简述张生形象的演变过程。 三、论述题(任选二题,共40分,每小题20分) 1.如何评价“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口号? 2.试论李煜个人身世经历与其对词体发展贡献的关系。 3.试比较《水浒传》与《西游记》的特征区别及其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2002中国文学史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 1.永明体 2.阳湖派 3.《游仙窟》 4.《山中白云词》 5.《青楼集》 二、简答(共40分,每题10分) 1.下面是南宋两位学者朱熹和李仲蒙对“赋比兴”的解释。试比较两种说法的异同,并予简要评价。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卷一) 叙物以言情谓之赋,情尽物者也;索物以拖情谓之比,情附物者也;触物以起情谓之兴,物动情者也。(南宋胡寅《斐然集》卷十八《致李叔易》引李仲蒙语) 2.举例说明杜甫诗歌语言凝练的特色。 3.简述欧阳修的散文成就。 4.试析公安派创作主张与中晚期社会思想的关联。 三、标点下文(10分) 陆德明苏州吴人也初受学于周弘正善言玄理陈太建中太子征四方各儒讲于承光殿德明年始弱冠住参焉园子祭酒徐克开讲恃责纵辩众莫敢当德明独与抗对合朝赏叹解褐始兴王国左常待迁国子助教陈亡归乡里隋炀帝嗣位以为秘书学士大业中广召经明之士四方至者甚众遣德明与鲁达孔褒俱会门下省共相交难无出其右者

美国文学经典研究

美国文学经典研究

美国文学经典研究 第一讲美国文化的背景与特征 一、美国文化背景概观 1、荒野里诞生的国度 开拓型文化对于美国民族精神的塑造大有裨益: (1)有利于培植个人主义价值观 (2)有利于造就美利坚民族的乐观精神 (3)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 2、清教传统 美国主流文化: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文化,即“WASP”,White Anglo-Saxon Protestant 清教(Puritanism)是新教的一个支派 清教主义的信念: (1)上帝具有万能的力量 (2)每个人凭借对上帝的信仰就可以成为上帝的选民 (3)相信原罪说,注重反省自身 (4)只有辛勤劳动,勤俭节约,取得事业成功,才能完成上帝赋予自己的使命 清教对美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造就了精打细算、兢兢业业的作风和追求财富的动力 (2)养成了开发新疆土、征服大自然的冒险精神 (3)具有社会凝聚力,产生了一种新的民族认同 3、多元开放的移民社会 移民社会与美国文化的发展: (1)早期移民给新大陆的政治生活注入了民主的气氛 (2)移民使美美国没有经历过封建社会阶段,商业的迅速发展对美国人的价值取向、国民心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多元、开放性使美国文化充满生机与活力 (4)有利于吸引各国的科技人才 二、美国文化的特征 1、核心价值观——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 (1)“个人主义”的含义:指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随着资本主义反对封建压迫和神权统治斗争的发展而形成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思想,其主要内容是相信每个人都具有价格,高度重视个人自由 (2)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创造性,个人的个性发展。利己主义把个人的特殊利益凌驾于他人,社会公共利益之上,是违背功德的极端个人主义。 (3)美国个人主义的起源: A、清教传统是主要根源。 B、在拓荒中以自给自足方式生存使个人主义成为信仰和民族精神。 C、政治家,思想家的理论阐述时个人主义成为美国文化的主要信条。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