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2G619-2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二) (医疗建筑抗震加固)B

12G619-2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二) (医疗建筑抗震加固)B

建筑加固改造相关规范一览表

1、《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范》 2、《砖混结构加固与修复》03SG611 3、《框架结构加固与修复》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5、《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混凝土后锚固连接构造》 8、《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5) 地基与基础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高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99 湿险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167-2009 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87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JGJ123-2000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 主体结构 钢筋混凝土升板结构技术规范GBJ130-90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轻骨料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2006 冷拔钢丝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与施工规程JGJ19-92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2-2004 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03 钢筋焊接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14-2003 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2006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 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JGJ145-2004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2002年版)J03137-2001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0399-98 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JGJ7-91 网壳结构技术规程JGJ61-2003 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 烟囱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78-2008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2006年版)OB50156-2002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工程施工合同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工程施工合同 合同编号: __________ 发包人(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人(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子邮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工程抗震加固施工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工程翩 1.工程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程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房屋鉴定报告文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承包范围:根据经审查确认的抗震加固设计施工图纸明确的工程范围。 二.合同工期 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______ 天(合理工期)。 开工日期:以发包人发出的开工令或发包人认可承包人的开工报告时间为准。 三,质量标准 按抗震加固施工质量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验收,质量合格。 合同金额人民币(大写):________ 元(¥ :_______ 元)。

抗震加固方案

1、中国建筑技术开发总公司设计的XX物理楼、数学楼抗震加固工程设计图。 2、《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程》 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9、北京市《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10、《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1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1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3、北京市施工现场管理有关文件和标准。 1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16、甲方提供的本工程招标文件及图纸答疑文件。 17、施工现场状况及对周围环境的调查。 1、工程名称:XX物理楼、数学楼抗震加固工程。 2、工程地点:

3、建筑地区特点: (1)采用原首层面层标高作为该工程±0.000标高。 (2)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8度,Ⅲ类场地。 4、工程概况: (1)现状:本次投标工程为XX物理楼、数学楼抗震加固、维修改造工程。 物理楼为1950年设计施工,该建筑为对称“L”型,建筑面积为4800m2,南北向长29.44 m,东西向长87.09 m,结构形式为砖砌体结构,现浇楼板、屋面板,共4层,局部为5层。首层层高为3.8 m,二、三层层高为3.6 m,四层层高为3.8 m,5层层高为3.85 m,总高为18.65 m。 数学楼为1954年设计施工,该建筑为对称“L”型,建筑面积为6202m2,南北向长25.79 m,东西向长86.48 m,结构形式为砖砌体结构,共4层。坡屋面,一至三层层高为4.0 m,顶层屋架下弦标高为16.16 m,总高为21.51 m。 (2)抗震加固及维修改造措施: 物理楼:在原结构外檐口以下至基础采用整体喷射80 mm厚钢筋混凝土板墙进行加固,并在内走道两侧的墙体、原有两道变形缝(7、8轴及14、15轴)两侧的墙体及18轴西侧墙体喷射80 mm 厚钢筋混凝土,同时在4和17轴的纵墙上靠近顶板位置(距顶板小于100 mm)用Ф20钢筋设置横向钢锚杆一道。 数学楼:在原结构外檐口以下至基础采用整体喷射80 mm厚

浅谈房屋抗震加固改造技术和方法

浅谈房屋抗震加固改造技术和方法 摘要:目前国内外地震频繁发生,抗震加固改造技术越来越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重视。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地震加固改造技术的基本原则以及具体加固方法。关键词:抗震加固;加固程序;加固技术;改造 Abstract:Earthquakes often occur at home and abroad, seismic strengthening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relevant researchers atten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eismic reinforcement technology and the concrete reinforcement method in details. Keywords: seismic reinforcement;reinforcement program;reinforcement technology;transformation 0、引言 地震是一种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地震的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都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并且很明显暴露出我国的房屋建筑在抗震方面的薄弱,使得工程人员不得不更加深入的研究抗震加固改造技术。目前,我国既有建筑总计有436.5亿平方米,由于种种原因,很多建筑抗震水平均没有达到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在有些设防烈度较低甚至没有设防的既有房屋则应进行抗震鉴定,并采取有效的抗震加固措施十分重要。 1、房屋抗震加固的一般程序 总结不同的工程实际,一般建筑结构维修加固的程序如下:抗震性能鉴定→抗震加固设计→抗震加固施工图审查→抗震加固施工方案编制→施工→验收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可以保证建筑结构的维修加固改造不走弯路,避免漏项,制定合理的方案,取得较好的效益。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结构加固技术标准DB22T 5042-2020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3) 4 结构评估 (4) 5 结构加固设计 (8) 5.1 一般规定 (8) 5.2 地基与基础加固 (8) 5.3 结构局部加固 (9) 5.4 结构抗震加固 (11) 6 施工及验收 (12) 6.1 一般规定 (12) 6.2 施工 (12) 6.3 验收 (13) 本标准用词说明 (15) 引用标准名录 (16) 附:条文说明 (17)

1总则 1.0.1 为保障加装电梯的既有住宅的使用安全,规范既有住宅的结构加固,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程的结构加固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结构加固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既有住宅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已投入使用的住宅。 2.0.2结构评估structural assessment 通过现场调查和检测、资料审阅、结构分析等方法对既有住宅结构现状进行评估的活动。 2.0.3建筑抗震加固seismic strengthening of buildings 使既有建筑满足抗震鉴定要求所进行的设计及施工。 2

3基本规定 3.0.1加装电梯结构加固应收集勘察报告、设计图纸、施工验收资料、前期使用及改造情况等相关技术资料;通过现场查勘、检测、鉴定、模拟计算等手段开展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3.0.2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结构加固应在结构评估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择结构加固效果明显、投资成本合理、对住户正常生活影响小的方案。应遵循先检测、鉴定,后加固设计、施工的原则,并做到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3.0.3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结构加固后,应满足加装电梯的使用要求。 3.0.4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结构加固方案应根据抗震鉴定结果经综合分析后确定,分别采用建筑整体加固、区段加固或构件加固,加强整体性、改善构件的受力状况、提高综合抗震能力,满足结构整体抗震要求。 3.0.5结构加固所用建筑材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其耐久性尚应满足建筑后续使用年限的要求。 3

抗震加固施工工艺

抗震加固施工工艺 一.粘钢施工工艺: 流程:粘贴面处理→ 加压固定及卸荷系统准备(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卸荷步骤有时省去) → 胶粘剂配制→ 涂胶和粘贴→ 固化、卸加压固定系统→ 检验→ 维护 1.粘贴面处理 1.1.混凝土面应凿除粉饰层,油垢、污物,然后用角磨机打磨除去1-2mm厚表层,较大凹陷处用找平胶修补平整,打磨完毕用压缩空气吹净浮尘,最后用棉布沾丙酮拭净表面,待粘贴面完全干燥后备用。 1.2.钢板粘贴面应用角磨机进行粗糙、除锈处理,直至打磨出现光泽,使用前若洁净仅用干布擦拭即可。否则可用棉布沾丙酮拭净表面,待完全干燥后备用。 1.3.该工序所用主要物资:护目镜、防尘口罩、冲击电锤及扁铲、手锤、角磨机、金刚石磨片、砂轮片、空压机、棉布、丙酮。 2.加压固定及卸荷系统准备(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卸荷步骤有时省去) 2.1.加固构件所承受的活荷载如人员、办公机具宜暂时移去,并尽量减小施工临时荷载。2.2.加压固定宜采用千斤顶、垫板、顶杆所组成的系统,该系统不仅能产生较大压力,而且加压固定的同时卸去了部分加固构件承担的荷载,能更好的使后粘钢板与原构件协同受力,加固效果最好,施工效率较高。 2.3.加压固定也可采用膨胀螺栓、角钢、垫板所组成的系统,该系统需要在加固构件上合适位置钻孔固定膨胀螺栓,仅能产生较小压力,不能产生卸荷效果,适合侧面钢板的粘贴。 3.胶粘剂配制 3.1.建筑结构胶为A、B两组份,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说明书配合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约5-10分钟至色泽均匀为止。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配置场所宜通风良好。 3.2.该工序所用主要物资:搅拌器、容器、衡器、腻刀、手套。 4.涂胶和粘贴 4.1.胶粘剂配制好后,用腻刀涂抹在已处理好钢板面上(或混凝土表面),胶断面宜成三角形,中间厚3毫米左右,边缘厚1毫米左右,然后将钢板粘贴在混凝土表面,用准备好的固定加压系统固定,适当加压,以胶液刚从钢板边缝挤出为度。 4.2.该工序所用主要物资:加压固定及卸荷系统,腻刀、手套。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设计方法探讨

第23卷 第1期华 南 地 震Vol123,No11  2003年3月SOU TH CHINA J OU RNAL O F S EISMOL O G Y Mar1,2003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设计方法探讨 陈华冠,刘 锐 (中国石化集团茂名石化公司抗震办公室,广东 茂名 525011) 摘要:对砌体结构房屋常用的加固技术手段进行了探讨。结合茂名石化公司抗震加固设 计与施工经验,提出了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设计与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抗震加固;砌体结构房屋;构造柱;圈梁;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现浇钢筋混 凝土板墙 中图分类号:TU35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662(2003)01-0087-06 前言 地震发生时,房屋易遭破坏的主要原因是现有房屋大部分是砌体结构房屋,而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1976年唐山地震中,砌体结构房屋的倒塌是24万余人死亡的主要原因。砌体结构房屋主要以脆性材料(粘土砖,多孔砖和混凝土中小型砌块)为主,其特点是:本身自重大,刚度大,材料本身的抗拉、抗弯、抗剪强度均较低,延性差,因此在地震中极易造成脆性破坏,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害和损失。据权威统计,在海城和唐山地震中,砖砌体结构房屋在地震烈度达到6度时就有损坏,8度时有40%损坏并倒塌,9度时有80%破坏和倒塌。因此,对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加固设计与研究一直是抗震加固工作的重点。 茂名石化公司自1993年开始,按七度设防标准对建、构筑物进行抗震加固。经抗震鉴定,目前茂名石化公司尚需进行抗震加固的建、构筑物为620栋,总建筑面积778543m2,而砌体结构房屋的加固占抗震加固总工程量的80%。本文结合茂名石化公司抗震加固设计与施工经验,对砌体结构房屋常用的加固技术手段进行探讨。 1 砌体结构房屋抗震加固设计基本要求 一般来说,砌体结构房屋如果有以下问题,地震时容易损坏: (1)一些内外墙未咬砌且无圈梁与外墙拉结的多层砖房。地震时,外墙会大面积倒塌。海城和唐山地震中,均出现前后外纵墙甩出而内墙完好的震例。相反,在苏联阿什哈巴地震中,凡墙角配有钢筋的砖房,其墙角均无破坏;我国邢台、通海地震中,凡墙角设有拉结材料的房屋,均破坏轻微。 收稿日期:2002208220 作者简介:陈华冠(1964-),男,工程师1主要从事企业防震减灾管理工作1

抗震加固方案

1、中国建筑技术开发总公司设计的XX物理楼、数学楼抗震加固工程设计图。 2、《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5、《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6、《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程》 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9、北京市《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 10、《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1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1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3、北京市施工现场管理有关文件和标准。 1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16、甲方提供的本工程招标文件及图纸答疑文件。 17、施工现场状况及对周围环境的调查。 1、工程名称:XX物理楼、数学楼抗震加固工程。 2、工程地点: 3、建筑地区特点:

(1)采用原首层面层标高作为该工程士0.000标高。 (2)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8度,皿类场地。 4、工程概况: (1)现状:本次投标工程为XX物理楼、数学楼抗震加固、维修改造工程。 物理楼为1950年设计施工,该建筑为对称“ L”型,建筑面积为4800吊,南北向长29.44 m,东西向长87.09 m,结构形式为砖砌体结构,现浇楼板、屋面板,共4 层,局部为5 层。首层层高为3.8 m,二、三层层高为3.6 m,四层层高为3.8 m , 5层层高为3.85 m,总高为18.65 m。 数学楼为1954年设计施工,该建筑为对称“ L”型,建筑面积为6202m,南北向长25.79 m,东西向长86.48 m,结构形式为砖砌体结构,共4层。坡屋面,一至三层层高为4.0 m,顶层屋架下弦标高为16.16 m,总高为21.51 m。 (2)抗震加固及维修改造措施: 物理楼:在原结构外檐口以下至基础采用整体喷射80 mm厚钢筋混凝土板墙进行加固,并在内走道两侧的墙体、原有两道变形缝( 7、8轴及14、15轴)两侧的墙体及18轴西侧墙体喷射80 mm厚钢筋混凝土,同时在4和17轴的纵墙上靠近顶板位置 (距顶板小于100 mm) 用①20钢筋设置横向钢锚杆一道。 数学楼:在原结构外檐口以下至基础采用整体喷射80 mm厚钢筋 混凝土板墙进行加固,并在内走道两侧的墙体、5 轴和15 轴东侧墙体及19轴西侧墙体喷射80 mm厚钢筋混凝土加固板墙,同时在7、8 和17轴的纵墙上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加固 发表时间:2019-08-27T16:00:18.5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作者:石维吴伟宾 [导读] 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1100 关键词:砌体抗震加固抗震鉴定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上海市某小学,该小学教学楼建于1979年。由于该房屋建造时抗震设防烈度及设防分类与现在有所不同,结构的抗震承载能力及构造措施可能不满足现行规范要求。为落实《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技术指南》,对其进行抗震鉴定,为房屋抗震加固处理提供依据。 2.对房屋进行第一级抗震鉴定: 第一级抗震鉴定以宏观控制盒构造鉴定为主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建筑抗震鉴定标准》按A类建筑进行第一级抗震鉴定,将鉴定结果列在表一中。 表一 3.对房屋进行第二级抗震鉴定: 以上项目不符合一级抗震鉴定的要求,在二级鉴定中进一步判断,进行抗震验算,根据计算结果房屋一层至五层出现部分墙体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抗震验算结果(抗力与效应之比)显示结构五层部分位置抗力与效应之比不满足要求。根据计算结果显示结构墙体高厚比均符合规范要求。 4.本工程通过鉴定分析其存在问题: 1)由第一级抗震鉴定得知,房屋抗震构造措施中砂浆强度等级不满足,见表三。 2)没有设置构造柱不满足要求,见表三。 3)非刚性房屋结构房屋女儿墙高度不满足要求,见表三。 4)由第二级抗震鉴定得知抗震验算结果不满足要求。 5)由计算得知部分墙体受压承载力不满足要求。 5.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对其进行论证: 5.1房屋抗震构造措施中砂浆强度等级不满足,采用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法;此法主要用于加固砖柱、砖墙与砖筒壁,可以不用支模板,铺设钢筋后分层抹灰,比价简便。通过增加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后加大了墙体的整体性,加大了墙体的截面,并有效的约束了墙体的变形,从而达到加大砌体抗压,抗剪强度的能力,又因为水泥砂浆面层一般2~5cm,在不较多增加自重的条件下有效的增加了墙体的抗震性能及强度。并且可用于裂缝的修补,因为裂缝处一般因温度应力或不均匀沉降或偏心力引起弯矩在截面端部产生拉应力,而通过配置钢筋网片再加砂浆面层的做法可以有效的修复裂缝。 5.2 没有设置构造柱不满足要求,针对此款提出加固方法在外墙四角,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内墙与外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增设构造柱并加设圈梁与之形成整体,从而有效的约束墙体,增加房屋的抗震能力。

建筑工程抗震加固施工的方法选择

建筑工程抗震加固施工的方法选择 发表时间:2019-07-12T13:47:42.06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作者:高顺旺[导读] 在这一结构之下,荷载力主要集中在结构的梁柱之上,但是抗侧的刚度相对较小。 湖南郴州市宜章县城建工程有限公司 424200 摘要:抗震性能是评价建筑工程的重要参数标准,抗震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提高建筑工程抗震加固设计的合理性,提升抗震加固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针对建筑工程抗震加固施工的方法选择进行研究与分析。关键词:建筑工程;抗震;加固;施工方法 1.建筑工程抗震加固施工内容 以抗侧力结构体系的组成作为划分标准,可以将建筑工程结构体系分为如下四项内容:①纯钢框架结构:对于纯钢框架结构而言,当它受到水平作用力时,会造成两部分框架发生一定程度上的侧移,第一,结构倾覆力矩造成柱拉压变形,进而对整个结构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使其逐渐弯曲;第二,结构剪力会造成梁柱受弯,进而引起部分结构侧移。纯钢框架结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良好的延性体系、平面布置刚度布置均匀、自震周期长等方面。②框架支撑结构:在这一结构之下,荷载力主要集中在结构的梁柱之上,但是抗侧的刚度相对较小,在这种情况之下,当结构高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结构的抗侧刚度可能无法满足相应的设计需求。因此,框架支撑结构大多均匀对称布置了支撑构成中心支撑框架结构。③伸臂及带状桁架结构:随着建筑高度的逐渐增加,与之相对应的支撑系统的高度与宽度也会进行一定程度的增加,但是其抗侧的刚度会下降,为了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往往采取在建筑物顶部与中部位置设置伸臂及带状桁架的方法,以此对建筑外墙结构体系的抗弯能力进行有效提升。④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这一类型的结构是将混凝土剪力墙设置在钢框架之中,井将之运用于建筑平面中心位置的布置,这种结构可以对抗侧力刚度水平进行一定程度的提升。 2.建筑工程抗震加固施工方法 2.1 加大构件截面面积 首先确定好结构的原材料,然后利用与之相同材料的钢筋混凝土对构建的截面面积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增加,这样一来,可以对结构的承载能力以及抗弯、抗压、抗剪、抗拉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一般情况下,这种加大构件截面面积的方法常常适用于梁、板、柱等结构的抗震加固设计中。运用这种抗震加固施工方法时,需要注意这一方法对于原来结构刚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薄弱位置之上,因此需要对加固设计前后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否则很有可能形成地震频率的共振区域,进而引发新的问题。除此之外,还需要对加固之后的结构与原先结构的协调性进行合理的控制,例如新增钢筋有原有钢筋焊接的结合强度、混凝土结合的粘连性能等问题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解决。同时,加大构建截面面积的加固方法施工时间相对较长,一般适用于湿度较大或者水下结构构件的抗震加固设计。 2.2 设置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抗震墙主要包含了两种结构类型,分别是剪力墙与翼墙,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抗震墙进行设置,可以对框架结构的扭转效应进行一定程度的减少,进而对结构的抗震承载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这种抗震加固方法施工较为便捷,且结构被加固之后的耐久性得到增强,但这一方法会对原结构的刚度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对钢筋混凝土抗震墙进行设置的过程中,需要将增设的抗震墙与原先的框架进行合理有效的连接,保证剪力的传递,同时还需要对地基的自重承载能力进行有效处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增设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方法所用到的混凝土与钢筋的量较大,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程的整体成本,影响经济效益。2.3 外包钢加固 外包钢加固方法的加固原理如下:利用钢板或者型钢对加固构件的外侧进行包裹,使得加固构件与原来构件结合并成为一体,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对于结构整体承载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结构的延性与刚度。外包钢加固方法在梁柱、屋架、穿墙、砖柱的加固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通过这一方法的应用,结构构件的刚度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然而外包钢加固也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现为施工工序复杂程度高,例如梁柱的外包钢加固中,首先需要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将其风化层、油污层与锈裂层进行清除,在此基础之上对露出的坚实基层进行修补,随后利用钢丝进行二次清洗。除此之外,外包钢加固方法的施工成本相对较高,在经济效益上难以发挥优势。 2.4 外包粘连加固 外部粘连加固方法的原理如下:在需要加固部位的表面上设置玻璃钢或者碳纤维布等复合材料,进而对机构的承载能力与延性进行一定程度的提高。不同于其他的加固方法,外包粘连加固方法对于原结构的刚度影响较小。采用外包粘连加固方法的工序主要如下:首先需要对钢板与混凝土进行一定程度的处理,将表面油污与锈迹进行清除,然后将提前配置好的粘连剂刷涂在被加固构件的表面之上,并对其施加一定的压力,保证复合材料与构件表面粘贴完好,检查无误之后对斜支撑进行一定程度的检验,最后进行粉刷防腐操作。以梁柱的外部粘贴加固为例,施工设计要求顺着梁柱的轴线位置粘贴纤维材料,在施工过程之中需要对梁柱进行分条包裹,同时对梁柱之间的位置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在施工过程之中,要处理好棱角的弧形,防止应力过于集中而造成破坏。对于外包粘连加固方法而言,其适用性较强,使用的范围较广。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粘连剂可以在较短的时间之内迅速硬化,不会耽误施工工期,同时运用这一方法也不会影响到构件的截面面积。值得一提的是,在使用这一方法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时,需要对粘连剂的负载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同时还需要对环境的温度与湿度进行合理控制,以免对粘连剂的正常粘连造成不良影响。 3.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抗震加固施工的方法选择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对建筑工程抗震加固施工内容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介绍,然后在此基础之上从加大构件截面面积、设置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外包钢加固以及外包粘连加固四个方面分析了建筑工程抗震加固施工方法。 参考文献 [1]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加固方法综述[J].程绍革,任卫教.建筑科学.2001(03)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工程施工合同资料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工程施工合同 (示范文本) CH-01-0802 四川省建设厅 制定 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二○○八年七月

发包人(全称): 承包人(全称):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工程抗震加固施工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1.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 1.2 工程地点: 1.3 房屋鉴定报告文号: 1.4 承包范围:根据经审查确认的抗震加固设计施工图纸明确的工程范围。 2.合同工期 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天(合理工期)。 开工日期:以发包人发出的开工令或发包人认可承包人的开工报告时间为准。 3.质量标准 按抗震加固施工质量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验收,质量合格。 4.合同价款 合同金额(大写)元(人民币) ¥:元 5.发包人工作 5.1 开工前日内,向承包人提供需加固的建筑物原建筑结构竣工图份,经审查确认的抗震加固施工图份。清除影响施 -1-

工的障碍物,向承包人提供施工所需的水、电等接口,并说明使用注意事项。办理完毕施工依法所需的证件、批件。组织承包人和设计人进行图纸会审,并向承包人进行现场交底。 5.2 指派为发包人代表,代表发包人负责履行合同。对工程质量、进度进行监督,办理变更、签证、验收等事宜,接收承包人送达的结算、竣工资料和与本工程有关的其它资料。 5.3 委托监理人对本加固工程进行工程监理,监理人任命为总监理工程师。其职责、监理内容、授予的权限在监理合同中明确,于开工前日内,将监理合同副本交承包人份。 5.4 委托造价咨询人对本加固工程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其职责、授予的权限在造价咨询合同中明确,于开工前日内,将造价咨询合同副本交承包人份。 5.5 协调好有关部门做好现场保卫、消防等工作,并承担相应费用。 6.承包人工作 6.1 参加发包人组织的施工图纸技术交底,并经双方确认。承包人应根据加固施工图拟定施工方案交发包人签字同意后方可施工。 6.2 指派为该工程项目经理(注册建造师),代表承包人负责履行合同。严格按施工图组织施工,做好各项质量检查记录,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办理由承包人负责的各项事宜。 6.3 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安全操作规程、防火安全、施工噪音及环境保护等管理规定。 6.4 遵守现行施工现场的管理规定,妥善保护好施工现场的设-2-

抗震加固方法的种类和效果

实践编抗震加固方法的种类和效果 前言 现有建筑物的抗震加固设计多按照日本建筑防灾协会的「2001年改订版既存钢筋混凝土建筑物抗震修正设计方针·同解说」实施。 该改订版指针是关注到利用计算机能全面完成需要大量计算的详细的设计比较进行了修订的。但是同时强调业务担当者在重要的地方应进行工学判断,仔细分析结果,严禁只凭计算机的输出结果下结论。 特别强调抗震加固设计时,只能利用抗震诊断软件进行中途设计比较。业务担当者应该有责任感地对计算机输出的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后,在重要的地方进行手动计算,最后进行工学上的判断。 为了能够适当地选择加固方法,正确判断加固效果,业务担当者必须充分了解各种各样的加固方法。 本稿,介绍最近经常使用的各种加固方法,同时阐述了加固设计时应需注意的事项。 现在实际上已经开发了许多针对现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抗震加固方法并被广泛采用。而且近年在日本建筑学会的学术演讲会中也发表了特别多的相关研究论文。同时,本刊也经常对加固方法作相关介绍,并进行了信息的收集·整理·公布。 本稿对所有的加固方法进行分类,并阐述了加固效果的一般倾向。随后选了现在广泛采用的外置加固方法,柱的炭素纤维加固方法等数种有代表性的加固方法,介绍对其优缺点进行考察的结果。对于在建筑学会发表的各种加固方法,只着重介绍了常用加固方法的效果。 最近不仅是学校建筑进行抗震加固,住宅和办公建筑等进行抗震加固也很多。不仅仅是强调抗震能力的改善,还根据实际情况从经济角度出发利用现有建筑物进行改修的方法逐渐成为主流。因此外置加固施法及震动控制加固方法的实施例子越来越多。 因此,本稿以外置加固方法及有代表性的震动控制加固方法为中心,对加固方法的加固效果进行详细介绍。 抗震加固方法种类及概要 现有建筑物抗震加固基本思想如图1所示。抗震加固方法的分类及特征,如图2所示。图2是对文献3进行了容修正而做成的。 对抗震加固方法进行了概略分类,如下记所示。 ①强度增加型 ②延性增加型 ③强度·延性增加型 ④效应控制型(减震加固,制振加固) ⑤其它(重量低减,形状指标改善等)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9.1 消能减震技术 9.1.1 技术内容 消能减震技术是将结构的某些构件设计成消能构件,或在结构的某些部位装设消能装置。在风或小震作用时,结构具有足够的侧向刚度以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当出现大风或大震作用时,随着结构侧向变形的增大,消能构件或消能装置率先进入非弹性状态,产生较大阻尼,大量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或风振能量,使主体结构避免出现明显的非弹性状态,且迅速衰减结构的地震或风振反应(位移、速度、加速度等),保护主体结构及构件在强地震或大风中免遭破坏或倒塌,达到减震抗震的目的。 消能部件一般由消能器、连接支撑和其他连接构件等组成。 消能部件中的消能器(又称阻尼器)分为速度相关型如粘滞流体阻尼器、粘弹性阻尼器、粘滞阻尼墙、粘弹性阻尼墙;位移相关型如金属屈服型阻尼器、摩擦阻尼器等和其它类型,如调频质量阻尼器(TMD)、调频液体阻尼器(TLD)等。 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的结构体系与传统抗震结构体系相比,具有更高安全性、经济性和技术合理性。 9.1.2 技术指标 建筑结构消能减震设计方案,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建筑使用要求,与采用抗震设计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的对比分析后确定。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结构体系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维护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和《建筑消能建筑技术规程》JGJ 297进行,设计安装做法可参考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建筑结构消能减震(振)设计》09SG610-2,其产品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建筑消能阻尼器》JG/T 209的规定。 9.1.3 适用范围 消能减震技术主要应用于多高层建筑,高耸塔架,大跨度桥梁,柔性管道、管线(生命线工程),既有建筑的抗震(或抗风)性能的改善,文物建筑及有纪念意义的建(构)筑物的保护等。 9.1.4 工程案例 江苏省宿迁市建设大厦、北京威盛大厦等新建工程,以及北京火车站、北京展览馆、西安长乐苑招商局广场4号楼等加固改造工程。

房屋建筑维修与加固工程说明及计算规则

目录册说明 .土石方工程 .砖石工程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木结构工程 .金属结构 .屋面及防水、保温工程 .装饰工程 . 维修加固措施

册说明 一、编制依据 年《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房屋建筑维修与加固工程》(以下简称本定额),是根据《全国统一房屋修缮工程预算定额》、《全国统一施工机械台班费用编制规则》以及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维修加固工程设计规范、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在《四川省维修工程计价定额》()和年《四川省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工程计价定额》基础上进行修订、编制的。 二、适用范围 本定额适用于四川省行政区域内工业与民用房屋建筑维修及抗震加固工程的计价。维修工程指房屋建筑局部的维修和改造,与《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执行范围的区别具体详见本册各章节的说明。抗震加固工程指因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造成房屋建筑结构损坏的修复,也可用于房屋建筑结构的改造、加固工程。 三、消耗量标准 本定额的消耗量标准,是根据国家现行设计标准、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以正常的施工条件、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期、施工工艺为基础,结合四川省的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机械装备程度进行编制的,考虑了维修及抗震加固工程施工现场狭窄、零星分散、运输困难,需要保护原有建筑物等因素。因此,除定额允许调整者外,定额中的消耗量不得变动,如遇特殊情况,需报经工程所在地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同意,并报省工程造价管理总站备查后方可调整。 四、项目的借用 本定额未编制维修、抗震加固的拆除项目,按《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相应项目执行,但部分维修项目将拆除工作已综合在了维修工作当中,具体详见各章节说明和定额工作内容。已含拆除工作的维修项目包含废渣运至室外内地点堆放,有残值的材料其残值的回收由发承包人协商确定。本册除拆除工作外,如遇定额缺项,可按《四川省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执行,其中,人工乘以系数,材料乘以系数,机械乘以系数,综合费乘以系数。 五、维修及抗震加固措施项目费 维修及抗震加固措施项目费是指为完成维修及抗震加固工程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包括: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支架费及卸载支撑:是指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的各种模板、支架等的支、拆、运输费用及模板、支架的摊销(或租赁)费用,加固前卸载支撑的支、拆、运输费用及摊销(或租赁)和卸载技术措施费。 .脚手架费:是指施工需要的各种脚手架搭、拆、运输费用及脚手架的摊销(或租赁)费用。 .垂直运输费:是指将施工需要的建筑材料、成品、半成品垂直运输到施工地点和将维修加固拆除的废弃物及建筑垃圾运输到施工现场内指定地点的费用。 .建筑物超高施工增加费:是指多层建筑维修加固高度>六层或单层建筑维修加固高度>的维修、加固施工需增加的费用。 .大型机械进出场及安拆费:按《四川省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房屋建筑与装饰工程》相应措施项目规定执行。 .其他措施:是指本定额未述及到的,但实际施工中必须采取的措施,根据实际发生的项目及费用进行计价。

农村旧房的抗震加固处理,需要做到这几点

农村旧房的抗震加固处理,需要做到这几点 以前由于对房屋的抗震加固的处理技术水平不高,当发生地震或者洪涝等自然灾害时,房屋很容易出现坍塌、冲毁等现象,不过现在随着建筑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房屋的抗震加固处理技术也在逐渐提高,城市的住房基本都是由专业的且有资质的建筑公司施工,抗震加固处理也是严格按照标准规则来施工,但是对于农村的旧房,很大比例的抗震加固处理操作均不能达到住房的抗震加固处理的要求,下面的时间咱们一起看看农村住房进行抗震加固处理时,有哪些要点是必须要关注的。 1、加强抗震强度 在农村旧房原有的建筑基础上,扩建抗震墙,增加墙体保护柱。另外,也可以在农村旧房原有的抗震墙上采用压力灌浆的处理方式,增加钢筋混凝土对墙体的支撑作用。 2、提高旧房结构整体性 很多施工团队都会将旧房的抗震加固处理应用于常见的承重墙上,其实也可以应用于室内的隔断墙上。旧房使用多年,墙体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损坏,在旧房抗震加固处理时,需要对旧房的墙体进行检查,有裂缝问题的墙体可以使用水泥砂浆将新砖重新砌于开裂的墙体中。

如果是墙体出现歪闪的问题,可以用钢筋穿过墙体,在墙壁内外侧两端用螺栓固定钢板并拉紧,从而使歪闪的墙体恢复到垂直的状态。 3、突出建筑物的加固 农村旧房多有烟囱、阁楼等建筑,这些建筑物是地震发生时最容易被破坏的建筑物,在对农村旧房加固处理时,最好降低这些突出建筑物的高度,另外,为了安全起见,可以减轻屋顶的重量。农村旧房的平房,高度要注意,加固时选择适合的高度,能够增加旧房的抗震能力,从而减少地震发生时旧房的被破坏程度。 4、对年代久远的旧房重做加固 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农村很多旧房已经在重建,但是也有一些年代久远的旧房现在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了,这些旧房在建筑时并没有做防震加固处理,后期需要我们重新进行加固处理。农村很多旧房依然是砖木、砖石构造结构,对于这种建筑材质的旧房,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将旧房进行重新加固。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工程施工合同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工程 施 工 合 同 四川省建设厅 (示范文本)制定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年月日

发包人(全称): 承包人(全称):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法律、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双方就本工程修复加固施工事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1.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 1.2 工程地点: 1.3 房屋鉴定报告文号: 1.4 承包范围:(根据甲方确认修复加固的工程范围) 2.合同工期 合同工期:总日历天数天(合理工期)。 开工日期:以发包人发出的开工令或发包人认可承包人的开工报告时间为准。 3.质量标准 根据甲方及相关技术标准验收,质量合格。 4.质保期限年 5.合同价款: 合同金额(大写)元(人民币) ¥:元(人民币) 5. 发包人工作 5.1 开工前日内,向承包人提供需修复加固的建筑结构平面施工图份,经审查确认的修复加固区域施工图份。清除影响施工的障碍物,接好施工照明灯,向承包人提供施工所需的水、电等接口,并说明使用注意事项。组织承包人进行现场交底。 5.2 指派为发包人代表,代表发包人负责履行合同。对工程质量、进度进行监督,办理变更、签证、验收等事宜,接收承包人送达的结算资料和与本工程有关的其他资料。 5.3委托监理人对本加固工程进行工程监理,监理人任命为总监理工程师。其职责、监理内容、授予权限在监理合同中明确,于开工前日内,将监理合同副本交承包人份。 5.4 委托造价咨询人对本加固工程进行全程造价管理。其职责、授予的权限在造价咨询合同中明确,于开工前日内,将造价咨询合同副本交承包人份。 5.5 协调好有关部门做好现场保卫、消防等工作。

采用阻尼器钢支撑对既有建筑进行+抗震加固的施工技术

采用阻尼器钢支撑对既有建筑进行 抗震加固的施工技术 Seismic Streng Then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Existing  Building Reinforced by Steel Buckling-Restrained Brace  姚其章,张列军,华锦耀 YAO Qi-zhang, ZHANG Lie-jun, HUA Jin-yao  (华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40) 摘要:介绍了采用阻尼器钢支撑对既有建筑进行抗震加固施工技术的构造和特点,说明该加固施工技术的阻尼器耗能、节点包钢及快速施工等工艺原理,详细阐述了施工工艺流程和安装施工节点钢套、钢支撑、阻尼器、橡胶支座等的操作要点,并指出安装施工中的质量与安全措施。 关键词:既有建筑;抗震加固;阻尼器钢支撑 中图分类号:TU74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 -3707(2011)06 -0051 -03 收稿日期:2011 -02 -18 作者简介:姚其章(1972-),男,浙江象山人,工程师,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1.2施工及维修方便且施工工期短

效果。 @@[1]徐正忠,王亚勇,王迪民,等.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程绍革,戴国宝,尹保江,等.JGJ 116-2009建筑抗震加固技术 规程[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 候兆欣,何奋韬,于之绰,等.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3种抗震加固措施

3种抗震加固施工方法 在地震发生时,有的建筑物依然完好无损,而有的建筑物却发生了严重的损害。原因很简单,由于在建筑施工加固上房屋的抗震性不足,无法满足地震抗震的作用,从而导致如此。 对于一些施工上抗震不达标的房屋建筑来说,需要抗震加固。如何进行抗震加固,哪种方法可以使用呢?在此对常见的几种抗震加固方法进行解说,以明确哪种加固方法更占据优势。 几种高频使用的方法看起来势均力敌,下面见分晓。 一、碳纤维加固法 碳纤维作为加固方法比较常见,对于房屋加固上也是较为广泛,材料上有两种类型:碳纤维布、碳纤维板。 在碳纤维加固方法上的优势特点有: (1)材料本身对比强度高、重量轻,加固后不改变原结构的外型尺寸; (2)工艺流程简单,施工工期短,效率高; (3)对于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可进行加固且提高承载力、抗震性和耐久性等; (4)在恶劣环境上可以正常使用。 二、植筋加固法 在施工上提升房屋的承载力和抗震性时,也采用了增大截面加固,使用植筋胶要把握植筋胶质量、钢筋、施工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粘结和固化效果。与此同时与上面方法对比,植筋胶操作较为复杂,需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和流程进行操作。 三、粘钢法 由于粘钢法操作等级较高,当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不过关时,有很多人会使用传统的粘钢法进行抗震加固;对粘钢法材料成本较少,在人工成本上也不会太多。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别的加固方法,混凝土加固法等。在加固上方法有很多,但是具体的加固方法需要衡量,在施工前期需要清楚了解采用哪种抗震加固方法,与其他加工方法进行对比有何特点,最后采用选材施工。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上一步一步的细节,建立完整的流程体系,做好准备工作,健全施工和产品质量保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