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乙肝病毒综述

乙肝病毒综述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比较广泛一种病。乙型病毒性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

编辑本段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专一的嗜肝病毒,近年由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进展,在肝外器官细胞也能检出HBV-DNA。通过北京乙肝肝病毒试验研究提供了在肝外细胞复制的证据。人HBV也可能在肝外细胞内复制,有待深入研究。

HBV感染者血清经电镜检查有3种病毒颗粒:①Dane颗粒(HBV颗粒),外壳蛋白HBsAg,核心含有HBV-DNA及HBVDNAp(DNA-多聚酶)、HBcAg、HBeAg;

②小球形颗粒;③管形颗粒。后二者为HBV复制过程中过剩的病毒外壳(HBsAg),不含核酸。HBV基因组(HBV-DNA)由双链不完全环形结构的DNA 组成,含3200个核苷酸。由于其宿主范围较小,体外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尚未成功。近年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应用及体外培养细胞系转染的成功,对HBV复制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HBV-DNA分为负链(长链)及正链(短链)所组成。其负链有4个开放读码框架(Open Reading Frame,ORF):①S基因区,由S基因,前S2(pre-S2)基因、前S1(pre-S1)基因组成。分别编码HBsAg,pre-S、pre-S1及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②C基因区,由前C基因和C基因组成。分别编码HBeAg及HBcAg;③P基因区,编码HBV-DNAp,并具有逆转录酶活性;④X基因区,编码HBxAg,并具有激活HBcAg基因的作用。

HBV复制过程

HBV基因组虽为双链环形DNA,但其复制过程有RNA逆转录病毒的特性,需要逆转录酶活性产生RNA/DNA中间体,再继续进行复制。其过程为:①在由病毒和/或细胞来源的DNA-p作用下,正链首先延伸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②以此为模板,通过宿主肝细胞酶的作用转录成复制中间体。③再以此为模板,通过逆转录酶的作用,形成第一代和第二代DNA。此双链DNA部分环化,即完成HBV-DNA的复制。

病毒基因变异

乙肝病毒为DNA病毒,是一种反转录病毒,病毒反转录的过程是利用自身DNA聚合酶进行的。但是由于乙肝病毒复制需要经过前基因组RNA中间体、利用病毒本身缺乏校对酶活性的DNA聚合酶反转录成负链DNA,较其他DNA病

毒易于变异,可以发生一个核苷酸(点突变)和多个核苷酸的变异,此外在宿主的免疫压力下,其相关基因也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异,从而确保其在复制过程中的生物学优势。

由于HBV不同区域的变异性导致的免疫逃逸性及致病性在临床上时常发生,给乙肝的诊断、治疗带来了许多问题。乙肝病毒基因变异包括:乙肝病毒S 基因变异,乙肝病毒PreC区变异,乙肝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BCP)变异,乙肝病毒p基因变异

HBV突变株研究

由于HBV复制方式有其特殊性,即mRNA中间体进行逆转录过程中,由于缺乏校对酶(Proofreading Engymes)易发生HBV-DNA序列内变异。①S区基因突变导致HBsAg亚型改变及血清HBsAg阴性、HBV-DNA阳性乙型肝炎,使临床诊断困难

。一些人接种乙型疫苗后产生抗-HBs,但仍可被HBV的S区基因突变株感染,而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②前C基因区突变与HBV感染后免疫及重型肝炎发病有关。一般认为乙型肝炎患者HBeAg转阴,抗-HBe转阳,表示HBV复制活跃程度减弱,临床症状好转。然而,一些患者当HBeAg转阴后,仍有病毒复制及病情进行性发展,其血清中除检出HBsAg和抗-HBe外,还可检出HBV-DNA、抗-HBcIgM,肝内HBcAg阳性,排除其他致肝损害的原因,提示病情变化与HBV 有关。其特点为不易自然缓解,常发展为肝硬化,抗病毒治疗反应差。经研究表明,此类患者系感染了前C基因突变HBV突变株。③P区基因突变可致HBV 复制减弱或停止。④X区基因突变可使HBxAg合成障碍。

HBV近况

近年发现一些HBV感染者抗-HBc始终测不出;有些恢复期患者也测不出抗-HBs,甚至有些患者HBV标志均阴性,但能检出HBV-DNA,在肝细胞内和肝细胞膜上存有HBcAg和HBsAg。将这类患者血清感染黑猩猩可引起典型的肝炎表现。曾有学者称之为HBV2。近年研究表明,这些患者的血清中HBV-DNA序列分析,发现S区、C区、X区有多个点突变,提示HBV2为HBV的突变株。

HBV基因突变株产生的原因,是病毒适应宿主细胞环境和抵抗其免疫反应一种选择,可以发生于HBV自然感染、HBV疫苗接种,特异性免疫治疗和干扰素治疗过程中,或者开始初次HBV感染即为一种HBV突变株感染。

特异性诊断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一、HBsAg及抗HBs

HBsAg 血清中HBsAg阳性是HBV感染的标志。本身具有抗原性,无传染性。但由于HBsAg常与HBV同时存在,故认为是传染性标志之一。但须注意,

HBV-DNA可自X基因区终点起逆向与肝细胞发生整合,整合后的S基因表达较强,不断产生HBsAg,整合的HBcAg基因组被抑制,不表达HBeAg、HBcAg,在这种情况下,即使HBV已从体内清除,而HBsAg仍可持续阳性,从理论上讲,这种HBsAg阳性血液并无传染性。急性HBV感染后,血清中首先出现HBsAg,整个急性期均可阳性,至恢复期可滴度下降或转阴。如HBsAg持续阳性半年以上,称为慢性HBsAg携带者(无症状HBsAg携带者),可持续阳性达数年。一般认为HBsAg滴度与病变程度不成比例。肝功能正常,HBsAg滴度高,肝脏可重要病变,若HBsAg阴性及DNAp阴性,表示无重要传染性。反之,肝功能异常,HBsAg滴度不高,肝脏可有明显病变,如有部分肝硬化、肝癌患者呈HBsAg阴性或低滴度。无症状HBsAg携带者或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均可有相同的HBsAg滴度变化不能代表病情的轻重,因此分解此不能将HBsAg滴度的变化作为判断病情轻重和药物治疗效的指标。

用免疫电镜及免疫荧光法在肝细胞浆内证实有HBsAg,而血清中HBsAg阴性,其机制尚无确切解释。已知原因之一是现用的RIA检测法,其测试灵敏度为10-5,尚不能测出最低感染量(10-7),因此有10%假阴性,故对HBsAg的判断,以阳性有诊断意义,阴性不能排除HBV感染。近年发现血清中HBV标志均阴性,而在白细胞或肝细胞内检出HBV-DNA,说明确定或除外HBV感染不能单凭HBsAg是否阳性,应与其他标志结合判断。

HBsAg有10个亚型,各亚型间存在不完全的交叉免疫。近年用亚型单克隆抗体研究表明,d和y、w和r决定簇可以同时存在于同一病毒抗原颗粒上,形成adwr、aywr、adyw和adyr复合亚型。其机制为①不同亚型病毒的双重感染;

②单一亚型病毒感染后,有的HBV-DNA发生点突变。临床表现病情反复,肝脏损害较重,因而有的HBV感染者血清中同时HBsAg阳性、抗-HBs阳性。

抗-HBs 为感染HBV或接种乙肝疫苗后产生的一种保护性抗体。抗-HBs在初次感染HBV后6~23周出现,约20%在感染早期出现,进入恢复期在HBsAg 消失后数月至1年抗-HBs。抗-HBs阳性表示已获得免疫。定量检测抗-HBs的效价,认为抗-HBs效价≥IUml表示有保护性。

pre-S1、pre-S2

二。pre-S1、pre-S2、及pre-S

1.pre-S1、pre-S2。二者均为HBV复制指标。

2.抗-pre-S若检测抗pre-S阳性表示HBV正在或已被清除。

HBcAg及抗-HBC

三。HBcAg及抗-HBC

HBcAg 为HBC复制指标。外周血中无游离的HBcAg,当Dcne颗粒经去垢剂处理后,HBcAg可释放出来,所以血清中一般测不出。存在于受染的肝细胞核和肝匀浆中。近年认为HBcAg在肝细胞中存在是引起免疫反应导致肝细胞坏死的重要靶抗原,抗-HBc有免疫效应。

抗-HBc 为HBV感染的标志。抗-HBc IgM阳性是急性或近期HBV感染的指标,提示有病毒复制。其效价高代表急性期,效价低代表为慢性HBV感染或无症状HBsAg携带者。抗-HBc IgG阳性表示为既往感染HBV的指标。

单项抗-HBc阳性,见于下列情况:①HBV急性感染后的恢复早期(窗期),HBsAg消失,抗-HBs尚未出现。②获得免疫后-HBs消失,或低于检出水平。③HBsAg携带者,HBsAg在检出水平以下。④抗-HBc被动由母体通过胎盘转至胎儿。

HBeAg

四、HBeAg 为HBV复制的重要指标。

存在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血液中。

遇到HBsAg阴性而HBeAg阳性时,原因有:①检测HBsAg的方法不敏感;②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F)的干扰;③HBsAg与已抗-HBs形成免疫复合物,测不出HBsAg;④在HBsAg消失或抗-HBs出现后,血清中仍有Dane颗粒,其外壳HBsAg被-HBs包裹,测不出HBsAg

⑤试剂及操作等因素,可致HBeAg假阳性。

HBV-DNA

五、HBV-DNA及DNA-p

HBV-DNA阳性是表示HBV复制的最可靠指标。近年用多聚酶链反应(PCR)这一体外DNA扩增技术,使灵敏度提高100倍以上(10FGfg/ml),可测出极微量的病毒。HBV-DNA-p是HBV核心所具有的DNA-p,在病毒复制过程中起逆转酶作用。DNA-p活性是表示HBV复缺点活力的重要指标。HBV-DNA及DNA-p 检测有助于判断HBV感染者病毒复制程度及传染性大小,较灵敏评价抗病毒药物的疗效。

总之,HBV标志出现的顺序为

HBsAg、HBeAg、抗-HBc-(抗-HBcIgM、抗-HBcIgG)、抗-HBe、抗-HBs,同时检测以上各项可说明HBV感染所处的阶段。

四大特性

一、嗜肝性乙肝病毒感染人体后,随着血流进入肝脏,通过肝细胞膜上的乙肝病毒受体直接与肝细胞膜结合,先脱去外壳,其核心进入胞浆;然后脱去核壳,其病毒基因进入细胞核内复制(即相当于繁殖)。治疗药物必须是小分子才能进入细胞内,而且还要对肝细胞无毒性作用。

二、泛嗜性

随着检验技术的进步,发现乙肝病毒可以感染淋巴细胞不能达到的组织,如周围血单核细胞、脾;骨髓、淋巴结、小肠、胰腺、肾上腺、睾丸、卵巢等。一般人认为将乙肝病毒引起的肝硬化或肝癌手术切除,换一个无乙肝感染的正常的肝全好些。其实不然,近年肝移置术后结果提示,在没有采取任何预防乙肝预防措施的前提下,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病行肝移植术后,乙肝病毒的再感染率高达90%。采取乙肝高价免疫球蛋白和拉米呋定联合抗病毒措施,可使其再感染率降低至30%。可见患者体内其他组织潜伏病毒,是术后肝脏再感染的来源。

三、变异性

乙肝病毒是一种易于变异的病毒,为了逃避机体对其消除和杀伤而发生的变异,可在乙肝病毒结构不同部位发生,变异可自发或在药物治疗后发生。变异的乙肝病毒不仅对人体致病性发生改变,还将影响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发生变异的乙肝病毒对首次有效的药产生抵抗力;从而降低疗效或产生耐药现象。

四、不可杀性

乙肝病毒进入人体的肝细胞内,在细胞酶的作用下,最后形成共价闭合环状基因(CCCDNA),它是形成乙肝病毒的原始模板,稳定的生存于细胞核内,不断的复制乙肝病毒。当今尚未研究出一种杀灭这种模板的药物。目前使用的药物主要是抑制模板的复制,一旦停药解除抑制作用,这种模板又会重新复制乙肝病毒。

鉴别诊断

怎样判断乙肝传染性:

乙肝的发病呈家族或单个散发,先天或出生时感染者,一般病毒携带往往呈慢性甚至终身携带,后天感染者的一般很少发生慢性乙肝。从这个角度看乙肝的传染性主要是针对家族成员以及血液,血制品,手术,外伤等情况而言。一般接触几乎不会导致HBV感染而引起慢性乙肝。绝大多数的正常人,接触HBV后,体内都有正常的免疫临视系统及处理系统,病毒侵入体内,可及时被发现并于以清除,这样一个过程,大多数人都在不知不觉中进行和完成。如果出现以下几情况,均可以为HBV处于高传染期。

1,乙肝“三对”(HBV五项指标)检查时出现大三阳的情况,即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体(HBcAB)同时阳性,这是HBV经典组合模式。其中E抗原阳性是HBV复制的直接证据,这种情况出现,表示体内有HBV复制,传染性强。(分为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乙肝前S1抗原)

2,乙肝“三对”检查,出现小三阳的情况即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同时阳性。同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呈阳性,说明HBV有变异情况发生,虽然E抗原为阴性,但及HBV-DNA却为阳性,足以说明HBV AB处于复制状态传染强。

3,乙肝“三对”检查,出现表面抗原,核心抗体为阳性,甚至于只有核心抗体为阳性时,HBV-DNA检测仍为阳性,这依然反映HBV仍处于复制状态,传染性强。

4,乙肝“三对”检查,只有核心抗体为阳性,但核心抗体的免疫球旦白M(抗HBCIGM)为阳性,也说明具有传染性。

5,乙肝“三对”检查,全部为阴性,但是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HBV-DNA 或抗HBCIGM为阳性,也可说明HBV仍具传染性。

6,如果血液HBV检查没有发现阳性指证,但及肝功持续异常,经肝组织活检,发现HBV E抗原或核心抗体为阳性,仍可说明乙肝有传染性,衡量乙肝是否传染的最重要指标是HBV-DNA和E抗原,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这两项呈阳性,就可认为,具有传染性。

7,针对乙肝的检测,患者还需要进行“乙肝病毒变异检测”,很多乙肝患者长期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考虑病毒是否已经产生变异,造成耐药,防止盲目治疗。编辑本段临床意义

9种常见模式

1、4岁到10岁,第一个发病高峰期。

2、20岁到40岁,第二个发病高峰期。

3、40岁以上,一般不发病。若发病的话就是重症肝炎。(慢性肝病急性发病期)

编辑本段疾病区别

多年以来,人们总是把甲肝和乙肝混为一谈,很多朋友也因此贻误了病情,后果严重。因此,了解甲肝和乙肝的区别很有必要。甲肝和乙肝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传播途径上、传染性的强弱和治疗的难度大小上,下面做具体介绍:甲肝和乙肝的传播途径

甲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消化道传播)。被甲肝病人大便污染的水、食物等,未经彻底消毒被人饮用或食用就很容易引起甲肝的暴发流行。近年来由水产品传播的甲肝屡有发生,泥蚶、毛蚶、牡蛎、醉蟹等均可成为甲肝病毒携带物。

乙肝的传播途径比较多,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血液传播:经血液或血制品传播乙肝病毒。

2.医源性传播:由医疗过程中各种未经消毒或消毒不彻底的注射器、针头等引起感染或拔牙用具及其它创伤性医疗器消毒不严格而导致感染。另外,吸毒者因共用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也可能会导致感染。

3.母婴传播:患急性乙肝和携带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育龄妇女,通过妊娠和分娩将乙肝病毒传给新生儿。

4.性接触传播:个体在与乙肝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进行性接触或生活密切接

触时可通过男性的精液、女性的阴道分泌物引起感染。

编辑本段疾病预防

应采取以疫苗接种和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的综合性措施。

一。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的应用在目前HBsAg携带者广泛存在,传染源管理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控制和预防乙型肝炎,关键性措施是用乙肝疫苗预防。我国已将乙肝疫苗接种纳入计划免疫,此外下列人群亦为乙肝疫苗接种的适应症:①HBsAg阳性,特别是HBeAg同时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②乙肝高发区3岁以下幼儿;③医务人员,接触血液的人员;④多次接受输血及血制品的患者;⑤HBsAg阳性者家庭成员,尤其是配偶,凡是患有急性或慢性疾病或对福尔马林和抑菌剂硫柳汞过敏者禁用。

接种乙肝疫苗因人而异我国应用的免疫剂量和程序;①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用30μg免疫3针;②HBsAg阴性孕妇的新生儿第1针为30μg,第2、3针各为10μg;③高危人群,如肾透析患者和其他职业性与乙肝密切接触者用20μg 免疫3针;④其他一般易感人群(包括儿童、成人)10μg免疫3针。以上均按0、1、6月免疫程序,但新生儿第1针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免疫效果更好。也有用0、1、2月免疫程序者。目前多主张对高危人群(尤其HBsAg阳性,同时HBc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意外受HBV感染,如被HBsAg阳性血液污染的针头刺伤或被HBsAg阳性血液溅入眼结膜或口腔粘膜或输入HBsAg阳性血液、手术刀损伤皮肤等),一般应立即(24小时之内)肌肉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如HBIG每毫升含抗-HBs200IU以上者可注射0.5~0.7ml/kg。

目前国内生产的HBIG,其抗-HBs含量为每毫升60~160IU(多数100IU),因此用量为0.075~0.2ml/kg(依含量不同而定)。剂量以能使体内抗-HBs达100mIU/ml以上为度(有保护作用)。注射HBIG后,要接种乙肝疫苗3针,第1针30μg,第2、3针各10μg,按0、1、6月程序接种。乙肝疫苗注射部位以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为宜。乙肝疫苗副作用很轻,多为局部疼痛,偶有红肿或硬结,可有发热、疲乏者。>38℃者1.8%,罕见引起格林-巴利综合征(0.5/10万)。关于加强注射问题,意见不一致。由于接种3针后抗体可维持3~5年,若测定抗-HBs≤10mIU/ml,加强1次(10或20μg),遇有下列情况应予加强免疫:如高危人群,包括医务人员,特别是血透析工作者;经常接受血制品者;配偶中一方为HBcAg阳性者,包括已注射过疫苗的另一方。

乙肝疫苗可与其他疫苗如百白破、卡介苗、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任何一种计划免疫制品联合免疫,未见明显互相干扰作用。接种乙肝疫苗后,有5%~15%接种者无应答,不产生抗-HBs。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免疫无应答主要是于HBsAg孕妇的新生儿中。孕妇血清HBV-DNA含量高,是导致免疫失败的主因。也有认为无应答者已有HBV的感染。是否与HBV突变株有关,有待研究。

二。切断传播途径重点在于防止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措施为:①注射器、针头、针灸针、采血针等应高压蒸气消毒或煮沸20min;②预防接种或注射药物要1人1针1筒,使用1次性注射器;③严格筛选和管理供血员,采用敏感的检测方法;④严格掌握输血和血制品。小三阳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存在传染性的。

编辑本段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种类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乙肝疫苗主要有以下几种:

血源性乙肝疫苗

此疫苗是用无症状的HBsAg携带者的血液制成,故称血源性乙肝疫苗。它的制备步骤大致是:采用高滴度HBsAg阳性携带者血液,分离出血浆并除去其中有感染的HBV颗粒后,再将HBsAg予以浓缩与纯化,充分灭活,以消灭其中可能存在的一切已知病毒和消除HBsAg表面可能存在的全部宿主蛋白,然后添加佐剂及防腐剂而成。为确保疫苗的安全,每一阶段均取样做无菌试验、热源试验及动物安全试验等,以检查疫苗中有无其他病原体及血液中的抗原物质。此种疫苗的免疫原性与安全性均已获得解决,但尚有一些缺点:①为防止可能存在的某些病原体在制备过程中逃避灭活,采用了严格、复杂且费时的物理与化学方法纯化HBsAg抗原与灭活措施,使制备成本提高而疫苗产量不高;②随着乙肝疫苗长期而广泛的使用,无症状HBsAg携带的数目势必逐渐减少,最终将难以再用他们的血液制备疫苗。

含前S蛋白的乙肝疫苗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血源性疫苗与基因工程疫苗,均只含HBsAg蛋白,当证实S蛋白能增强HBsAg的免疫应答后,又注意到单纯只含HBsAg蛋白的疫苗对血液透析病人与新生儿免疫效果较差时,遂生产出添加前S蛋白的酵母源性重组乙肝疫苗,它确能明显地增强免疫应答。

乙肝疫苗常见问题

哪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的重点群体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新生儿,一部分是成年人。现在新生的小孩都实行计划免疫,新生儿一出生就接种乙肝疫苗,基本可以确保将来不得乙肝。成人打疫苗前需先进行化验,化验结果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表面抗体和核心抗体均阴性,转氨酶正常才可以接种乙肝疫苗。但一般来说为保险起见,凡没有感染过乙肝病毒、自身乙肝抗体不足者都应该注射乙肝疫苗。乙肝患者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因已经感染了乙肝病毒则没有必要打乙肝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共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 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μg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对成人建议接种20μg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注意什么?

不能因为已接种乙肝疫苗就对肝炎掉以轻心,注射疫苗后产生的乙肝表面抗体滴度在10mIU/ml以上的人,才能起有效的预防作用。注射乙肝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只能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对诸如甲、丙、丁、戊肝等病毒性肝炎是没有预防作用的。同时,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并不是都能完全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生活中仍应注意避免与乙肝病人(不是携带者)的排泄物、血及分泌物接触。注射疫苗后产生的保护性抗体也不是永久性的,应在医生指导下再加强注射。每个接种者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水平有高有低,持续时间有长有短。要说明的是小三阳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存在传染性的。

编辑本段传播途径

乙肝病毒几种传播途径

日常生活接触可传播(8张)

通过以下途径传染易感者。

1.血液或血制品

其中医源性感染占首位。注射器的针头、手术器械,尤其是输血和血制品,可使乙肝病毒侵入体内。所以主要途径是“病从血入”。

2.母婴围产期传播

母婴传播是HBSAG家庭聚集性的起因。母亲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尤其HBEAG(+)和HBV-DNA(+)时婴儿受染十分常见。

3.性接触

性接触亦可可能传播乙肝,但不会经呼吸道传播。

编辑本段病理改变

肝脏病变最明显,弥散于整个肝脏。基本病变为肝细胞变性、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再生,纤维组织增生。

急性肝炎

①肝细胞有弥漫性变性,细胞肿胀成球形(气球样变),肝细胞嗜酸性变和嗜酸性小体;

②肝细胞点状或灶状坏死;

③肝细胞再生和汇管区轻度炎性细胞浸润。

黄疸型与无黄疸型肝脏病变只是程度的不同,前者可出现肝内淤胆现象。慢性肝炎

①慢性迁延性肝炎与急性肝炎相同,程度较轻,小叶界板完整。

②慢性活动性肝炎较急性肝炎重,常有碎屑坏死,界板被破坏,或有桥样坏死。严重者肝小叶被破坏,肝细胞呈不规则结节状增生,肝小叶及汇管区有胶原及纤维组织增生。

重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可分两型

(1)坏死型以大块肝细胞坏死为特征。肝脏缩小,肝细胞溶解消失,仅肝小叶周边残存少量肝细胞。一般无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组织增生,残存肝细胞及小胆管有胆汁淤积。

(2)水肿型突出病变为肝细胞广泛呈现显著的气球样变,相互挤压,形成“植物细胞”样,尚有肝细胞灶状坏死。2.亚急性重型肝炎可见新旧不等大小不同的亚大块、大块肝坏死,与肝细胞结节状增生并存,汇管区结缔组织增生。

3.慢性重型肝炎在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炎后肝硬化基础上继发亚大块或大块肝坏死。累及多个肝小叶,有假小叶形成,肝组织结构高度变形。

编辑本段临床表现

HBV感染的特点为临床表现多样化,潜伏期较长(约45~160日,平均65~90日)。

急性乙型肝炎

起病较甲型肝炎缓慢。

(1)黄疸型临床可分为黄疸前期、黄疸期与恢复期,整个病程2~4个月。多数在黄疸前期具有胃肠道症状,如厌油、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乏力等,部分患者有低热或伴血清病样症状,如关节痛、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皮疹等,较甲型肝炎常见。其病程进展和转归与甲型肝炎相似,但少数患者迁延不愈转为慢性肝炎。

(2)无黄疸型临床症状轻或无症状,大多数在查体或检查其他病时发现,有单项ALT升高,易转为慢性。

淤胆型

与甲型肝炎相同。表现为较长期的肝内梗阻性黄疸,而胃肠道症状较轻,肝脏肿大、肝内梗阻性黄疸的检查结果,持续数月。

慢性乙型肝炎

病程超过6个月。

(1)慢性迁延性肝炎(慢迁肝)临床症状轻,无黄疸或轻度黄疸、肝脏轻度肿大,脾脏一般触不到。肝功能损害轻,多项式表现为单项ALT波动、麝浊及血浆蛋白无明显异常,一般无肝外表现。

(2)慢性活动性肝炎(慢活肝)临床症状较重、持续或反复出现,体征明显,如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可有不同程度的黄疸。肝脏肿大、质地中等硬,多数脾肿大。肝功能损害显著,ALT持续或反复升高,麝浊明显异常,血浆球蛋白升高,A/G比例降低或倒置。部分患者有肝外表现,如关节炎、肾炎、干燥综合征及结节性动脉炎等。自身抗体检测如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及抗线粒体抗体可阳性。也可见到无黄疸者及非典型者,虽然病史较短,症状轻,但具有慢性肝病体征及肝功能损害;或似慢性迁延性肝炎,但经肝组织病理检查证实为慢性活动性肝炎。

近年随着HBV-DNA前C基因突变的研究进展,现有的学者主张按HBeAg 及抗-HBe情况将慢性乙型肝炎分为两种:①HBeAg阳性慢性肝炎(典型慢性乙型肝炎)由HBV野型株感染所致,其病程经过中有HBeAg阳性和抗-HBe阳性两个阶段。符合既往的看法,HBeAg阳性代表体内HBV复制活跃,血清中HBV-DNA阳性,肝功能损害且有肝组织的病理变化。当HBeAg转阴,抗-HBe 转阳,代表HBV复制减弱或停止,血清中HBV-DNA转阴,肝功能恢复正常,

肝组织病变改善。②抗-HBe阳性慢性肝炎(非典型慢性乙型肝炎)认为由HBV 前C基因突变株感染所致。其血清中HBeAg阴性、抗-HBe阳性,体内HBV-DNA 仍进行复制,肝脏显示进展的严重病变,易发展为重型肝炎。

重型乙型肝炎

(1)急性重型肝炎(暴发性肝炎)起病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有高度乏力显著消化道症状,如严重食欲不振,频繁恶心、呕吐、腹胀,于发病后10日内出现肝性脑病。多数于病后3~5日首先出现兴奋、欣快、多语、性格行为反常,白天嗜睡夜间不眠,日夜倒错,视物不清,步履不稳等。定向力及计算力出现障碍,进一步发展为兴奋、狂躁尖声喊叫,病情严重者可表现为脑水肿而致颅压增高症,如血压增高,球结膜水肿,甚至两侧瞳孔不等大,出现脑疝,因此预防和积极治疗脑水肿,防止脑疝,对抢救患者有重要意义。黄疸出现后迅速加深,肝浊音区缩小及明显出血倾向。一般无腹水或晚期出现,常于3内死于脑疝、出血等并发症。

(2)亚急性重型肝炎起病与一般急性黄疸型肝炎相同,于发病后10日以后病情加重,表现为高度乏力、腹胀、不思饮食、黄疸逐日加深,明显出血倾向为特点。至后期出现肝肾综合征和肝性脑病。病程为数周至数月。本型易发展为坏死后性肝硬化。也可有起病后以肝性脑病为首发症状,只是病史超过期10日,其他均似急性重型肝炎。

(3)慢性重型肝炎:其发病基础有:①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②慢性HBV 携带史;③无肝病史及无HBV携带史,但有慢性肝病体征(如肝掌、蜘蛛痣等),影像学改变(如脾脏增厚等)及生化检测改变者(如丙种球蛋白,白/球蛋白比值下降或倒置);④肝穿刺检查支持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其他临床表现同亚急性重型肝炎(P TA≤40%),血清TBIL大于正常值10倍。也分脑病型和非脑病型。

编辑本段辅助检查

1.肝功能检查

包括胆红素、麝香草酚浊度试验、AST、ALT、A/G、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蛋白电泳等。

2.特异血清病原学检查

包括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抗-HBcIgM。有条件可检测HBV-DNA,

DNA-p,Pre-S1、Pre-S2等。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肝内HBV-DNA。3.肝脏活检(肝穿刺检查)

4.血糖、尿糖、尿常规等

编辑本段主要症状

1.全身症状

肝脏会影响人体全身,因肝功能受损,乙肝患者常感到乏力、体力不支,下肢或全身水肿,容易疲劳,打不起精神,失眠、多梦等乙肝症状。少数人还会有类似感冒的乙肝症状。

2.消化道症状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乙肝患者因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明显的乙肝症状。

3.黄疸

肝脏是胆红素代谢的中枢,乙肝患者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会出现黄疸,

皮肤小便发黄,小便呈浓茶色等乙肝症状。

4.肝区疼痛

肝脏一般不会感觉疼痛,但肝表面的肝包膜上有痛觉神经分布,当乙肝恶化时,乙肝患者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等乙肝症状。

5.肝脾肿大

乙肝患者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常有肝脏肿大等乙肝症状。6.手掌表现

不少乙肝患者会出现肝掌等乙肝症状。乙肝患者的手掌表面会充血性发红,两手无名指第二指关节掌面有明显的压痛感等乙肝症状。

7.皮肤表现

不少慢性肝炎患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面色晦暗或黝黑,称肝病面容,这可能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形成的乙肝症状。同时,乙肝患者皮肤上还会出现蜘蛛痣等乙肝症状。

编辑本段治疗措施

应根据临床类型、病原学的不同型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总的原则是:以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用药要掌握宜简不宜繁。

急性肝炎的治疗

早期严格卧床休息最为重要,症状明显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治疗至症状消失,隔离期满,肝功能正常可出院。经1~3个月休息,逐步恢复工作。

饮食以合乎患者口味,易消化的清淡食物为宜。应含多种维生素,有足够的热量及适量的蛋白质,脂肪不宜限制过严。如进食少或有呕吐者,应用10%葡萄糖液1000~1500ml加入维生素C3g、肝太乐400mg、普通胰岛素8~16U,静脉滴注,每日1次。也可加入能量合剂及10%氯化钾。热重者可用菌陈胃苓汤加减;湿热并重者用菌陈蒿汤和胃苓合方加减;肝气郁结者用逍遥散;脾虚湿困者用平胃散。有主张黄疸深者重用赤芍有效。一般急性肝炎可治愈。

急性乙肝的最有效的就是抗病毒治疗,另外就是以适当休息和合理营养为主,根据不同病情给予适当的药物辅助治疗,同时避免饮洒、使用肝毒性药物及其它对肝脏不利的因素。

1.休息

在病情活动期应适当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应注意动静结合;至静止期可从事轻工作;症状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达3个月以上者,可恢复正常工作,但应避免过劳,且须定期复查。

2.中药治疗

可因地制宜,采用中草药治疗或中药方剂辩证治疗。急性肝炎的治疗应清热

利湿、芳香化浊、调气活血。热偏重者可用茵陈蒿汤、栀子柏皮汤加减,或龙胆草、板兰根、金钱草、金银花等煎服;湿偏重者可用茵陈四苓散、三仁汤加减。

3.营养应进高蛋白饮食

热量摄入不宜过高,以防发生脂肪肝;也不宜食过量的糖,以免导致糖尿病。

4.抗病毒药物治疗

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苷酸:聚肌苷酸(聚肌胞。Peoly I:C)在体内可通过诱生干扰素而阻断病毒复制,但诱生干扰素的能力较低。一般用量为2~4mg肌注,每周2次,3~6个月为一疗程;亦有采用大剂量(每次10~40)静泳滴注,每周2次者。对HbeAg近期转阴率似有一定作用。无副作用。近又合成新药Ampligen(Poly I:C·12U)是一种作用较聚肌胞强大的干扰素诱生剂。

(1)α-干扰素(InterferonIFNα)能阻止病毒在宿主肝细胞内复制,且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治疗剂量每日不应低于100万U,皮下或肌注每日1次,亦有隔日注射1次者。疗程3~6个月。可使约1/3患者血清HBV DNA阴转,HbeAg 阳性转为抗-Hbe阳性,HBV DNA聚合酶活力下降,HCV RNA转阴,但停药后部分病例以上血清指标又逆转。早期,大剂量,长疗程干扰素治疗可提高疗效。副作用有发热、低血压、恶心、腹泻、肌痛乏力等,可在治疗初期出现,亦可发生暂时性脱发、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但停药后可迅速恢复。

(2)干扰素诱导剂聚肌苷酸:聚肌苷酸(聚肌胞。Peoly I:C)在体内可通过诱生干扰素而阻断病毒复制,但诱生干扰素的能力较低。一般用量为2~4mg 肌注,每周2次,3~6个月为一疗程;亦有采用大剂量(每次10~40)静泳滴注,每周2次者。对HbeAg近期转阴率似有一定作用。无副作用。近又合成新药Amplige(Poly I:C·12U)是一种作用较聚肌胞强大的干扰素诱生剂。

乙肝超氧细胞疗法

超氧细胞疗法是目前公认的治疗肝病最先进的方法,作为治疗肝病的最先进方法“超氧细胞免疫诱导疗法”,由中国肝病防治基金会进行技术攻关,经百余名肝病专家经反复论证,得到了全国肝病治疗研讨会的极力推荐,可实现肝病的快速治疗,成功解决肝病慢性化、易变异耐药的世界性难题,该疗法通过世界上最先进的非玻璃放电技术产生三氧来诱导、激活血液中的各种细胞成分,并通过血液的流动来触发人体系列免疫应答反应,产生杀灭肝炎病毒的各种免疫细胞和抗病毒因子,从而杀灭和清除肝炎病毒。其中有很多病人应用最新疗法后仅一个疗程就出现了病毒转阴。最新疗法总体治疗肝病康复率98%,一般患者5~10天能明显见效!在古巴,超氧已在日常医疗中普遍应用;在德国,约有8000多医院或诊所广泛采用超氧疗法;美国各州均有超氧诊所,用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酒精肝、脂肪肝、血液病、青光眼、骨髓炎、帕金森病、老年痴呆、血栓、口腔炎及各类溃疡等。在超氧的临床使用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应用特点,其中德国及俄罗斯以超氧细胞疗法应用较有经验,意大利以椎间盘突出治疗见长,俄罗斯以肝病的超氧疗法较为突出。

慢性肝炎的治疗

抗病毒是乙肝治疗的关键。一旦出现适应症且条件允许,就必须进行抗病毒治疗。2010年最新出版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HBV DNA水平超过10的四次方拷贝/ml和(或)血清ALT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的乙肝患者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此外,肝活检显示中度至重度活动性炎症、坏死和(或)肝纤维化的患者,也应该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

减少肝硬化、肝癌,延长生命,提高生活品质是乙肝治疗的终极目标。众所

周知,乙肝病毒很难被彻底消灭。无论是干扰素还是核苷酸类似物都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短期治疗(≤1年)停药后,患者的HBV DNA水平可能会出现大幅度反弹,导致乙肝复发。乙肝抗病毒最忌讳早停药,擅自停药或换药很可能会造成病情恶化,最终造成疗效不佳,加重疾病进展。因此,大家在治疗期间一定要做到长期用药、规范用药。

口服抗病毒药物:

口服抗病毒药物以拉米夫定为代表,在中国上市10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拉米夫定著名的4006研究证实服用拉米夫定3年可使肝癌,肝硬化的发生减少50%。由于乙肝的治疗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疾病进展,所以要长期坚持抗病毒治疗,目前在选择乙肝治疗的口服抗病毒药物时专家推荐三少原则:1)选择有临床数据能延缓疾病进展的药物(即能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2)选择安全性好的药物

3)选择花费少的药物

应综合考虑以上三个因素,选择能够同时符合以上三条原则的药物

2.免疫调节药目的在于提高抗病毒免疫。

(1)胸腺肽:通过影响cAMP而增强T细胞活性。用法为每日10~2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滴注,疗程2~3月。

(2)白细胞介素2(IL-2) 能刺激免疫效应细胞增殖及诱生γ-干扰素。用法为每日1000~2000U,肌肉注射,每日1次,疗程28~56日。部分患者HBeAg 转阴。

重型肝炎的治疗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有再恢复的可能,但相当数量的病人预后不良。病人应绝对卧床,避免并去除诱发肝昏迷的诱因,预防和控制感染,及时救治出血,加强对症支持疗法。有条件者应考虑肝脏移植手术。

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治疗

凡有HBV复制指标阳性者,适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首选α-IFN。

总之,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经药物研究指出,其关键在于药物能否抑制HBV的超螺旋共价闭合环形DNA(ccc DNA),而现有抗病毒药对肝细胞核中病毒cccDNA无作用,故停药后cccDNA重新工为病毒复制中转录的模板,病毒复制。近来肝炎的生物靶向治疗有报道,反义核糖核酸可封闭病毒复制的关键编码基因,这种基因水平的靶向治疗可能给乙肝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所以乙肝治疗还需注重对症支持疗法,中西药物综合治疗。小三阳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不存在传染性的。

1.保护肝细胞药物

益肝灵由水飞蓟草种子提取的黄体甙,可稳定肝细胞膜,促进肝细胞再生。用法为每次2片、每日3次,疗程3月。

2.抗病毒治疗

对慢性HBV感染,病毒复制指标持续阳性者,抗病毒治疗是一项重要措施。目前抗病毒药物,效果都不十分满意。应用后可暂时抑制HBV复制,停药后这种抑制作用消失,使原被抑制的指标又回复到原水平。有些药物作用较慢,需较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由于抗病毒药物的疗效有限,且仅当病毒复制活跃时才能显效,故近年治疗乙型肝炎倾向于联合用药,以提高疗效。

编辑本段肝脏特点

一、肝脏是人体最为繁忙的器官

人体是个巨大而又复杂的化工厂,肝脏是这个化工厂的“反应中心”。由于肝脏太忙,消耗太大,所以需要有足够的营养来维持它。

二、肝脏是人体最为勇于牺牲自己的器官

肝脏是进入人体有毒有害物质的“处理厂”而对越来越多地受到污染的大气、饮水、食物以及我们使用的药物。肝脏都要奋不顾身地前去排毒解毒,牺牲自己,保全身体,所以我们的大气、饮水、食物要尽可能洁净,同时还要尽量少吃药。

三、肝脏是人体最为沉默的器官

肝脏任劳任怨,每天干最多的事,干最苦的事,哪怕是有病了,也从来不会主动报告情况,从来不喊一声疼,由于肝脏的这种特性导致我们往往忽视了肝脏的感受,致使肝病越来越重,甚至癌变。

四、肝脏是人体最为容易受到伤害的器官

由于肝脏最忙最累,又由于肝脏面对有毒有害物质的侵袭,再由于肝脏又任劳任怨,所以肝脏最容易受到伤害,患病最多,也最难治,诸如,甲肝、乙肝、丙肝等等,酒精肝、脂肪肝、肝硬化等等。

了解了肝脏的特点,我们就能应该善待和保护自己的肝脏。

从医药学研究和临床时间来看,目前大多数肝病是很难单纯依靠药物来治好的。

编辑本段并发症

肝源性糖尿病

临床表现与Ⅱ型糖尿病相似,不同点为肝源性糖尿病空腹时胰岛素明显增高而C肽正常。服糖后胰岛素明显升高而C太峰值仍较正常稍低。是因为肝脏对胰岛素灭活能力减低,促使胰岛素升高;另外胰高糖素在肝脏灭活减少,加以肝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减少,对胰岛素产生抗力,因而虽胰岛素升高而血糖仍高;同时C肽受肝脏影响少,故C肽不高,提示β细胞的分泌功能无明显异常。为与Ⅱ型糖尿病鉴别,可用胰岛素释放试验和C肽释放试验。

肝硬化

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是肝纤维化的结果。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尚见于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及隐匿起病的无症状HBsAg携带者。

肝癌

HBV、HCV感染与之发病关系密切。以慢活肝、肝硬化发生肝癌者多见。也可见于慢性HBV感染未经肝硬化阶段发展为肝癌。其发生机制目前认为与HBV-DNA整合有关,尤其是X基因整合。HBxAg反式激活原癌基因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有一定协同作用。

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或肝脑综合征,是肝癌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和代谢紊乱为特点,以智力减退、意识障碍、神经系统体征及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现,也是肝癌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约导致30%左右的患者死亡。

编辑本段饮食保健与强肝护肝

饮食禁忌

1.忌辛辣辛辣食品易引起消化道生湿化热,湿热夹杂,肝胆气机失调,消化功能减弱。故应避免食用辛辣之品。

2.忌饮酒酒精的90%要在肝脏内代谢,酒精可以使肝细胞的正常酶系统受到干扰破坏,所以直接损害肝细胞,使肝细胞坏死。患有急性或慢性活动期肝炎

的病人,即使少量饮酒,也会使病情反复或发生变化。

3.忌食加工食品少吃罐装或瓶装的饮料、食品。这是由于罐装、瓶装的饮料、食品中往往加入防腐剂,对肝脏或多或少都有毒性。

4.忌乱用补品膳食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本条件,如滋补不当,脏腑功能失调,打破平衡,会影响健康。

5.忌过多食用蛋白饮食对于病情严重的肝炎病人来说,由于胃黏膜水肿、小肠绒毛变粗变短、胆汁分泌失调等,使人消化吸收功能降低。如果吃太多蛋、甲鱼、瘦肉等高蛋白食物,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病症。

6.忌高铜饮食肝功能不全时不能很好地调节体内铜的平衡,而铜易于在肝脏内积聚。研究表明,肝病患者的肝脏内铜的储存量是正常人的5-10倍,患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内铜的含量要比正常人高60-80倍。医学专家指出,肝脏内存铜过多,可导致肝细胞坏死,同时,体内铜过多,可引起肾功能不全。故肝病病人应少吃海蜇、乌贼、虾、螺类等含铜多的食品。

7.硒被称为重要的“护肝因子”,补硒能让肝脏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正常水平,对养肝护肝起到到良好作用。

日常调养

乙肝患者妊娠期如何调养已成为人们比较关心的问题了。因为妊娠期的女性每天所需要的热量供给要比正常食物孕妇多,对蛋白质。维生素、钙、铁、等营养的需求量会大大增加,一旦患者在孕期出现营养不良,就会影响肝脏的正常功能,使其抗病能力减弱。妊娠期女性患者需要进行必要的营养治疗,应根据患者肝炎的病理改变,体征,临床特点。以及患者的生理要求制定的调补措施。为了促进患者肝组织的修复与再生,同时也为了使胎儿获得充足的热量个营养,乙肝患者应该在饮食调养上注意以下问题。

一、选择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这是乙肝患者妊娠期如何调养的关键

肝病专家指出,乙肝患者妊娠期应该选择高热量、高蛋白、含有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同时也应该在日常饮食中多搭配医学还有钙,铁的食物,不宜饮酒,吃辛辣的食物,或者难以下消化的食物。

二、控制好饮食总热量:乙肝患者妊娠期如何调养不可缺少的

妊娠合并肝炎患者在饮食中应该确保每天的总热量在2500-2600千卡之间,一般来说,乙肝患者每天应该供足蛋白质的需求,如果患者出现血氨升高的情况,发生了肝昏迷的前期症状,就应该及时限制或者停止蛋白质的供给,特别是动物蛋白质。

三、应该适当的摄入维生素和充足的微量元素

妊娠期乙肝患者必须摄入足量的维生素,因为妊娠期的患者需要大量的维生

素维持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胎儿的正常发育也需要大量的维生素,此外,维生素也的摄入还有助于预防胎儿出现畸形,患者可多食用一些瘦肉,动物的肝脏等。专家提醒

慢性乙肝是病毒性乙肝的一种类型,是指有乙肝或HBsAg阳性史超过6个月,现HBsAg和(或)HBV—DNA仍为阳性者,是由于急性乙肝没能及时有效的治疗所致,而知道慢性乙肝的病因类型,对预防、诊断、治疗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家族性传播

来源于家庭性的垂直传播,包括母婴垂直传播和父婴垂直传播的两种形式,尤其以母婴垂直传播居多。母亲如果乙肝e抗原为阳性,所生子女如果未打乙肝疫苗,大都会成为乙肝病毒携带者。所以要定期的到正规的大型医院进行乙肝疫苗注射。

二、预防意识欠缺

由于经济条件较差以及预防意识欠缺,尤其是后者的原因,我国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始终开展得不够理想,到现在也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口接种过乙肝疫苗。这就使得对乙肝的预防难以奏效,慢性病例越来越多。

三、婴幼儿期感染病毒

有研究表明:胎儿、新生儿一旦感染乙肝病毒,约有90%-95%会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儿童期感染乙肝病毒后,约有20%会成为慢性病毒携带者;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只有3%-6%会发展为慢性病毒携带状态。

四、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病毒

肾移植、肿瘤、白血病、艾滋病血液透析者感染乙肝病毒后常易演变为是性肝炎。乙型肝炎发病的急性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抵制剂治疗者,常能破坏患者体内的免疫平衡,也容易使急性肝炎转变为慢性。

五、既往有其他肝病史者感染病毒

如原有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纤维化等)或血吸虫病、疟疾、结核病,再感染乙肝病毒后,不仅容易成为慢性肝炎,而且预后较差。

六、其他

除此之外,如急性期的肝炎患者过度劳累,酗酒、性生活过度、吸毒、应用对肝脏有损害作用的药物,营养不良,合并其他病原微生物的严重感染或滥用药品等,也可使急性转为慢性。

编辑本段乙肝患者能活多久

乙肝患者能活多久与受感染时间有很大的关系

对于成年人来说不易受到乙肝病毒感染,但是一旦感染乙肝后治疗比较困难。由于成年人免疫系统完善,大多数被感染者出现急性乙肝的症状,经过治疗90%以上的患者可以完全治愈,只有不到10%的人转变为慢性乙肝或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不能正确有效的治疗也最容易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直接可以致命。

乙肝患者能活多久与接受的治疗有很大的关系

很多慢性乙肝患者或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肝脏都伴随或轻或重的肝纤维化。年龄越大的患者肝纤维化往往越明显。如果不加以防治,很可能会形成肝硬化甚至肝癌。但是有一部分甚至部分患者消极悲观,经常处在绝望中,而不加以治疗,这些都严重影响到乙肝患者能活多久,大大缩短了乙肝患者的寿命。

编辑本段易混淆疾病

1.药物性肝炎

特点为:

①既往有用药史,已知有多种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肝损害,如异烟肼、利福平可致与病毒性肝炎相似的临床表现;长期服用双醋酚丁、甲基多巴等可致慢活肝;氯丙嗪、甲基睾丸素、砷、锑剂、酮康唑等可致淤胆型肝炎;

②临床症状轻,单项ALT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增高;③停药后症状逐渐好ALT 恢复正常。

2.胆石症

既往有胆绞痛史,高热寒战、右上腹痛、莫非征(Murphy征)阳性,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

3.原发性胆法性肝硬化

特点:

①中年女性多见;

②黄疸持续显著,皮肤瘙痒,常有黄色瘤,肝脾肿大明显,ALP显著升高,大多数抗线粒体抗体阳性;

③肝功能损害较轻;

④乙肝标志物阴性。

4.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常有家族史,多表现有肢体粗大震颤,肌张力增高,眼角膜边缘有棕绿色色素环(K-F环),血铜和血浆铜蓝蛋白降低,尿铜增高,而慢活肝血铜和铜蓝蛋白明显升高。

5.肝外梗阻性黄疸

如胰腺癌、总胆管癌、慢性胰腺炎等需鉴别。

孕前检查优生四项,

风疹IGG 16.40 大于10为阳性

巨细胞IGG 8.20 大于0.6为阳性

单纯疱疹1+2型IGG25.90 大于1.1为阳性

乙肝病毒综述

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病。本病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国,主要侵犯儿童及青壮年,少数患者可转化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它已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疾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比较广泛一种病。乙型病毒性肝炎无一定的流行期,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多属散发。近年来乙肝发病率呈明显增高趋势。 编辑本段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为专一的嗜肝病毒,近年由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的进展,在肝外器官细胞也能检出HBV-DNA。通过北京乙肝肝病毒试验研究提供了在肝外细胞复制的证据。人HBV也可能在肝外细胞内复制,有待深入研究。 HBV感染者血清经电镜检查有3种病毒颗粒:①Dane颗粒(HBV颗粒),外壳蛋白HBsAg,核心含有HBV-DNA及HBVDNAp(DNA-多聚酶)、HBcAg、HBeAg; ②小球形颗粒;③管形颗粒。后二者为HBV复制过程中过剩的病毒外壳(HBsAg),不含核酸。HBV基因组(HBV-DNA)由双链不完全环形结构的DNA 组成,含3200个核苷酸。由于其宿主范围较小,体外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尚未成功。近年随着分子克隆技术的应用及体外培养细胞系转染的成功,对HBV复制过程有了进一步的了解。HBV-DNA分为负链(长链)及正链(短链)所组成。其负链有4个开放读码框架(Open Reading Frame,ORF):①S基因区,由S基因,前S2(pre-S2)基因、前S1(pre-S1)基因组成。分别编码HBsAg,pre-S、pre-S1及多聚人血清白蛋白受体(PHSA-R);②C基因区,由前C基因和C基因组成。分别编码HBeAg及HBcAg;③P基因区,编码HBV-DNAp,并具有逆转录酶活性;④X基因区,编码HBxAg,并具有激活HBcAg基因的作用。 HBV复制过程 HBV基因组虽为双链环形DNA,但其复制过程有RNA逆转录病毒的特性,需要逆转录酶活性产生RNA/DNA中间体,再继续进行复制。其过程为:①在由病毒和/或细胞来源的DNA-p作用下,正链首先延伸形成共价闭合环状DNA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②以此为模板,通过宿主肝细胞酶的作用转录成复制中间体。③再以此为模板,通过逆转录酶的作用,形成第一代和第二代DNA。此双链DNA部分环化,即完成HBV-DNA的复制。 病毒基因变异 乙肝病毒为DNA病毒,是一种反转录病毒,病毒反转录的过程是利用自身DNA聚合酶进行的。但是由于乙肝病毒复制需要经过前基因组RNA中间体、利用病毒本身缺乏校对酶活性的DNA聚合酶反转录成负链DNA,较其他DNA病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吴淑秋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世界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约5%的世界人口现行慢性感染,在我国乙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病和多发病之一,主要通过血液、血制品、性传播及母婴传播,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的常见病因。我国一般人群中HBsAg阳性率约为10%左右,乙型肝炎其传染性和病死率均居高不下[1],已经成为现在最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所以乙型肝炎病毒的早期、准确、定量检测对乙型肝炎临床诊断、疗效观察及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乙型肝炎血清标记物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和更新。到目前为止, 乙型肝炎病毒病原学检测主要是电子显微镜技术、免疫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 现将乙型肝炎病毒几种检测技术作一综述。 1电子显微镜技术 电子显微镜技术主要包括常规电镜法(electron micros-copy, EM)和免疫电镜法(immune electron microscopy,IEM)。 1.1 常规电镜法1970年英国学者Dane等在电镜下发现了完整HBV颗粒即Danes颗粒[2],R De V os等随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18例HBsAg阳性的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发现了直径约25 nm的核心抗原(HBcAg)颗粒[3]。常规电镜法的优点是标本用量小、制样速度快、观察比较直观,不过因其观察灵敏度较低而要求病毒在标本中大量存在,所以本检测技术在观察HBV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 1.2免疫电镜法免疫电镜技术是免疫化学技术与电镜技术结合的产物,是在超微结构水平研究和观察抗原、抗体结合定位的一种方法学。Takashi等[4]对96例HBsAg阳性患者的肝组织进行免疫电镜观察,发现在肝细胞胞浆和胞核中存在HBcAg和HBeAg。胡莲美等[5]在HBV转基因小鼠血清中发现直径约22 nm的球形HBsAg,以及少量直径约42 nm的Danes颗粒。免疫电镜法较常规电镜法的敏感性高,从而可增加HBV的检出率,但该检测技术的样本制备过程较复杂,对操作者的技能要求较高。 2 免疫学技术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新综述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新综述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全球分布,与肝硬化及肝癌的关系密切,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全球人口的30% 有血清学证据证实现症或既往感染HBV。HBV 在不同地区的流行率和主要基因型不同,而不同流行程度的地区主要的传播模式也不同。 HBV 为部分双链DNA 病毒,其血清学标志物有:表面抗原(HBsAg)和表面抗体(抗-HBs)、E 抗原(HBeAg)和E 抗体(抗-HBe),核心抗体IgM(抗-HBc IgM)和IgG (抗-HBc IgG)。不同标志物在不同的感染阶段出现,具有各自的临床意义。 HBV 为非细胞毒性病毒,肝脏损伤和病毒控制,及带来的临床结局,均依赖于病毒复制与宿主免疫应答间复杂的交互作用。慢乙肝患者的T 细胞应答较弱,在自发性HBeAg 血清学转换或抗病毒治疗后有所恢复。然而过度激活的免疫应答可导致爆发性肝炎。 慢乙肝自然史可分为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低复制期、再活动期。不同阶段有各自的临床和血清学特征。早期发生HBeAg 血清学转换者及长期稳定在低复制期患者预后较好。总体而言,围生期感染HBV 的人群中大约40% 男性和15% 女性将死于肝硬化或者肝细胞癌。 抗病毒治疗可以减轻肝脏炎症,逆转肝纤维化并减少肝细胞癌发生。目前已有2 种干扰素α和5 种核苷(酸)类似物用于慢乙肝抗病毒治疗,两类药物治疗各有优劣。各大指南对抗病毒治疗的时机和疗程都有相同或者类似的推荐。 乙肝疫苗的问世和和普及显著减少了慢乙肝的发病率,甚至带来了肝癌发病率的下降。 2 种干扰素和5 种核苷(酸)类药物的相继上市,在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长期抗病毒治疗可减少肝硬化及肝细胞癌的发生率。 安全、有效的HBV 疫苗已于1981 年问世,虽然地区间存在差异,广泛的新生儿疫苗接种已经带来发病率的大幅下降,甚至肝癌发病率的下降。然而部分地区疫苗覆盖率不够,受经济条件制约很多感染的患者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因此全球HBV 疾病负担仍然沉重。 2014 年6 月19 日,The Lancet 在线发表了长篇综述,从流行病学、预防、诊断、免疫致病机制、病毒学、自然史、治疗等方面总结了近5 年及既往经典的HBV 相关研究,旨在以WHO 重申要关注病毒性肝炎为契机,提高公众和医务工作者对疾病的认知。 概述 HBV 感染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慢性病毒感染。全球约有20 亿人口感染,其中3.5 亿为慢性携带者。在2010 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HBV 感染位居首位,在导致死亡的病因中位列第10(78.6 万/ 年)。基于这些数据,WHO 将病毒性肝炎列入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 目前,安全有效地预防性疫苗和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可用于预防和治疗HBV 感染,但是如果没有政府、医务工作者及全社会在提高认识和关注等方面的共同努力,HBV 带来的疾病负担将仍然很沉重。 流行病学 全球大约有30% 的人口有血清学证据证实现症或既往感染HBV。2010 年肝癌导致死亡的一半与HBV 感染相关,而在1990 至2010 年间,全球与肝癌相关的死亡增加了62%,与肝硬化相关的死亡增加了29%。 HBV 通过接触感染的血液或者精液传播,主要有三种传播模式。在疾病高流行地区,绝大多数为母婴传播。而在低流行地区,性传播为主要的传播途径。有多位性伴侣者、男同性恋及曾有过其他性传播疾病感染者为HBV 感染的高危人群。

2023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

乙型病毒性肝炎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 摘要: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是一种全球性健康问题,已成为导致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乙肝病毒的基础研究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以及治疗策略,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一、病毒学特征HBV属于部分双链DNA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途径传播。其特点是高度感染性、变异数、潜伏期长、易产生慢性感染和发展为肝癌等严重并发症。 二、病毒复制及毒力机制的研究进展1、病毒复制机制病毒复制是HBV病毒感染的关键步骤,对其复制机制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其发病机制。目前已确定HBV复制过程中的环节和关键酶,如HBV DNA聚合酶、转运酶等,这些都为治疗提供了重要的靶点。2、毒力机制HBV毒力机制的研究不仅能够增进我们对乙肝病毒感染的认识,而且有助于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策略。目前已经发现HBV病毒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尤其是HBx蛋白,它是HBV中的一个非结构蛋白,参与了HBV 的复制和发病过程。 三、治疗策略1、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一直是治疗慢性乙肝的主要手段,常见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拉米夫定、安泰、恩替卡韦等。研究表明抗病毒治疗能够明显减少慢性乙肝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2、免疫调节治疗乙肝治疗中的

免疫调节剂主要指利用干扰素、肝炎丙种球蛋白以及植物碱等药物来调节患者身体的免疫系统,从而达到治疗乙肝的目的。3、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人体细胞或组织进行干预,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目的。在治疗乙肝方面,基因治疗技术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前途的新型治疗方法。 四、未来展望在治疗HBV方面,未来有可能出现更多的新策略,例如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治疗技术等。病毒复制过程中的靶点不断被研究和发现,将会大大提高治疗的效果和精准度。同时,人们也需要增强自我预防和控制的意识,积极参与进行乙肝防范工作,减少乙肝病毒的传播。 总之,随着对HBV病毒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找到更有效的治疗策略,并提高提高乙肝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愈率。

乙型肝炎最新治疗研究(全文版)(2024

乙型肝炎最新治疗研究(全文版)(2024 乙型肝炎(HBV)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全球约有2.5亿人感染。HBV感染可以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严重疾病,对公共卫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近年来,随着对HBV 病毒和肝脏免疫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乙型肝炎治疗策略也得到了显著的改进。本文将对乙型肝炎最新的治疗研究进行综述。 一、抗病毒治疗 抗病毒治疗是乙型肝炎治疗的核心,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核苷酸/核苷酸类似物(NAs)和干扰素(IFN)。 1. NAs NAs通过抑制HBV聚合酶的活性来抑制HBV病毒的复制,目前已经有多种NAs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如拉米夫定(LAM)、替诺福韦(TDF)、恩替卡韦(ETV)等。近年来,新型NAs如贝斯卡韦(BES)和索巴韦(SOB)也被开发出来,并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

2. IFN IFN通过诱导产生抗病毒蛋白和调节免疫反应来治疗乙型肝炎。目前常用的IFN有α干扰素和β干扰素,其中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HBeAg阴性和HBeAg阳性患者的疗效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近年来,长效干扰素(PEG-IFN)也被用于治疗乙型肝炎,并取得了较好 的疗效。 二、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乙型肝炎治疗的新方向,其机制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来清除HBV病毒。目前常用的免疫治疗包括: 1. 疫苗治疗 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手段。对于已经感染HBV的患者,疫苗接种可以促进抗病毒免疫反应,降低HBV病毒载量。 2. 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可以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反应来治疗乙型肝炎。目前 常用的免疫调节剂包括IL-2、IL-12、IFN-γ等。 三、综合治疗 对于一些难治性乙型肝炎患者,需要采用综合治疗策略。综合治疗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肝细胞保护治疗和肝脏移植治疗等。 肝脏移植治疗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一种有效方法,包括肝移植和肝细胞移植等。肝移植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率,但需要考虑移植后的HBV再感染和免疫抑制等问题。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治疗策略正在不断发展和改进。抗病毒治疗、免疫治疗和综合治疗等策略的合理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 果和生活质量。

Lancet深度综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一)

Lancet深度综述: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一) 导读 大约在三十年前,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管理的最大突破之一,便是乙肝疫苗的批准。从那时起,人们在慢性HBV感染自然史的研究、抗病毒的治疗以及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目标是:到2030年,HBV不再是全球健康的一大威胁。 本文主要将论述HBV感染的流行病学、疫苗接种、病理生理学、危险因素,以及慢性HBV感染的管理,并将讨论关于该病现存的争议和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流行病学 2015年,病毒性肝炎的全球死亡人数为1.43亿人,这一数字高于艾滋病毒感染(106万人)和疟疾(0.44亿人),与结核病(1.37亿人)持平。其中96%的死亡原因是慢性肝炎的并发症,而大部分(66%)是由HBV所导致的。2016年全球慢性HBV感染的估计患病率为3.5%,其中2.57亿人患有慢性感染。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包括37个国家)的疾病负担最重(患病率为6.2%),其次是非洲地区(患病率为6.1%)。 多数HBV疾病负担是由围产期传播、儿童早期暴露于HBV、以及来自高流行区域的移民造成的。获得HBV感染越早,其发展为慢性疾病的可能性越高。水平传播主要方式是高风险性行为,如无保护的肛交和阴道性交,与他人共用受污染的注射器者,其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也在增高。慢性HBV感染者中,大约10%-15%的患者同时合并HCV感染(其中大多数是通过注射药物获得感染者),5%的患者同时合并HDV感染。由于HDV是一种缺陷病毒,其通常与HBV同时感染或者继发于HBV感染时才致病。 二、乙肝疫苗 出生时接种HBV疫苗,仍是消除乙型肝炎和降低肝癌发病率的主要策略。1981年,第一代来自血浆的乙型肝炎疫苗在美国获得许可。

乙型肝炎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摘要】乙型肝炎是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首要疾病之一,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现 状不容乐观,降低乙型肝炎病毒数量和控制乙型肝炎病情发展在治疗疾病方面具 有积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乙型肝炎治疗的现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干扰素类药物、核苷类药物、非核苷类药物和治疗性疫苗,然后介绍乙型肝炎治疗的研究进展,分别阐述的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RNA干扰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乙型肝炎,治疗的现状,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6-0042-02 引言 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病毒为乙型肝炎病毒,我国是乙肝大国。我国乙型肝炎 病毒携带者已经超过1.2亿,乙型肝炎患者已达三千万之多,并且呈逐渐上升的 趋势[1]。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已达到四亿人之多。每年有 一百万人死于乙肝,由此可见,乙型肝炎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之一。 本文就乙型肝炎治疗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做进一步探讨,现综述如下。 2 乙型肝炎治疗的现状 2.1干扰素类药物 干扰素类药物是世界卫生组织批准治疗乙型肝炎疾病的药物,临床上主要应 用干扰素有干扰素α-2a,干扰素α-1b和干扰素α-2b。干扰素主要是通过抑制病 毒复制,清除病毒,减轻肝脏炎症及坏死,促进肝细胞修复,阻止或延缓肝硬化 及肝癌的发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缓解和减轻临床症状等。但是大 量临床资料显示干扰素在缓解病情的同时,出现的毒副作用较为强烈,例如感冒、癫痫、神经精神系统障碍、肾功能综合征等,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因此干 扰素在治疗乙型肝炎过程中收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2.2核苷类药物 2.2.1拉米夫定 拉米夫定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治疗乙型肝炎的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的 作用机制是有效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活性,促进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检测转变为阴性,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拉米 夫定长期应用可降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发生率,降低肝癌的发生率。研究显示,长期应用拉米夫定,患者机体产生耐药性。乙型肝炎病毒一旦出现耐药性,在加 重病情的基础上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十分危险。 2.2.2阿德福韦酯 阿德福韦酯作为治疗乙型肝炎的核苷类药物之一,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阿 德福韦酯属于一种反转录酶抑制剂,抑制乙型肝炎病毒DNA的复制,抑制病毒的复制,从而起到控制病情、治疗乙型肝炎的目的。临床资料显示,阿德福韦酯药 物周期较长,需要长期服用才能起到预想效果,但是由于长期服用对肾脏功能有 很大程度的伤害,因此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程度的限制。 2.2.3替比夫定 替比夫定是脱氧胸腺嘧啶左旋核苷类似物,是一种天然核苷,更加安全、环保。替比夫定的主要机制是作用于乙型肝炎病毒DNA聚合酶,从而抑制病毒的合成[2]。有研究显示,坚持口服替比夫定两年的乙型肝炎患者,经过治疗后,乙型 肝炎病毒转阴率明显提高,患者病情得到明显控制,对于治疗乙型肝炎具有积极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研究进展 摘要】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cculthepatitsBvirusinfection,OBI)是指血清HBsAg阴性,在患者肝脏中或血清中存在HBV DNA,表现为病毒载量持续处于低水平复制状态.OBI形成的分子基础是在肝细胞核酸内持续存在的HBV 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closedcircularDNA,cccDNA).本文就OBI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发生机制流行病学检测【中图分类号】R5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523-02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全球20亿人已感染HBV,其中3.5-4亿人为慢性HBV携带者[1]. 目前越来越多的资料和研究表明那些清除了HBsAg的患者,无论是急性自限性肝炎还是成功进行抗HBV治疗后的慢性乙肝患者血清或肝组织中存有HBV DNA,这实质就是临床上所谓的隐匿性、静息性或潜伏性HBV 感染(OBI)[2],这种感染按照现有血清学检测技术检测HBsAg阴性,但肝细胞内HBV DNA阳性的HBV 感染.感染者血清中可检测到或检测不到HBV DNA,即使可检测到HBV DNA,其DNA 含量 通常小于200IU/ml[3].OBI可经输血、器官移植、血液透析等方式传播,并可引起典型的乙肝表现[4].OBI保持了典型感染的前致癌特性,它是原发性肝癌重要危险因素. 1OBI的发生机制OBI形成的分子基础是在肝细胞核酸内持续存在的HBVcccDNA,cccDNA 的复制不采用宿主的半保留DNA合成机制,而是在细胞质内,在前基因组RNA 反转录之后,采用细胞转录机制合成所需蛋白质和进行病毒RNA 的必要复制.OBI的发生是病毒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许多学者对OBI的发生机制进行了研究,但至今尚未有明确的结论,推测存在以下的可能性: 1.1HBV基因变异编码HBsAg的S基因发生点突变可引起HBsAg第131、141、145位点的氨基酸残基之间插入3个氨基酸,从而引起HBsAg的α决定簇发生改变,影响检测抗体的结合,出现HBsAg检测结果呈阴性.Jeantet等[5]从7名OBI个体者中分离出12株S基因突变株,并在体外细胞培养中观察其HBsAg 表达水平,发现S基因突变引起HBsAg的表达能力降低甚至丧失.Tian等[6]的研究发现,S基因相应位点的突变,使HBsAg第122位的赖氨酸被异亮氨酸所取代,这一变化导致以单克隆抗GHBs及多克隆抗GHBs为基础的ELISA试剂盒无法 检测出血清中的HBsAg.另外,HBV DNA中胞嘧啶和鸟嘌呤配对的密集区的甲基化分布的不同,也有可能影响到OBI的发生[7]. 1.2HBV基因表达受抑.HBV基因组表达受到抑制可能与HBV 感染者的 免疫状态以及联合感染相关.免疫功能受抑制和免疫耐受个体,其细胞免疫介导的 免疫应答反应无法彻底清除HBV,但肝细胞分泌的TNFGα和IFNGγ能够通过非细胞损伤的途径抑制HBV复制,使HBV获得持续性隐匿感染的机会.自身免疫性肝病合并OBI患者接受免疫治疗时,HBV DNA 出现转阴,而停止免疫抑制治疗后,HBV 又可恢复正常复制,呈现典型HBV感染表现[8]. 2OBI的流行病学OBI感染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OBI可存在于一般人群中,还存在于各类HBsAg阴性的肝病及其他疾病患者中,如艾滋病、丙肝、酒精性肝硬化、隐匿性肝硬化及肝癌等患者,OBI 可发生于免疫抑制后的病毒再感染,OBI可通过移植、输血或实验性等传播.OBI分布与HBV感染率、地区及人群有关,在健康人群、献血人群及患者人群中,OBI感 染率均有差别.Hollinger等对世界不同地区的HBsAg阴性人群中隐匿性乙型肝炎的患病率做了较好的总结.OBI最常见于HBV感染高流行区, 据报道,在高流行区有7

乙肝文献开题报告

乙肝文献开题报告 乙肝文献开题报告 乙肝病毒感染是一种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全球范围内有数十亿人受到其影响。乙肝病毒感染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后果,对人类健康造成了 巨大的威胁。因此,对乙肝病毒感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乙肝病毒的基本特征、传播途径、疾病谱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深入了解乙肝病毒感染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乙肝病毒的基本特征 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DNA病毒,属于乙型肝炎病毒科。 其具有包膜、球形病毒颗粒,直径约为42纳米。乙肝病毒的基因组由部分双链DNA组成,包含4个重叠的基因区域:S、C、P和X。其中,S基因编码表面 抗原(HBsAg),C基因编码内核蛋白(HBcAg),P基因编码聚合酶(reverse transcriptase),X基因编码X蛋白。 二、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包括母婴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和 医疗操作传播等。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孕妇感染乙肝病 毒后,可将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性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的常见途径之一, 性接触是乙肝病毒传播的高危行为。血液传播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主要包括输血、注射毒品、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等。医疗操作传播主要指医 护人员在处理患者血液样本时发生的事故性暴露。 三、乙肝病毒的疾病谱 乙肝病毒感染后,个体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包括急性乙肝、慢性乙肝、

肝硬化和肝癌等。急性乙肝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大多数患者在感染后可自愈。然而,约5%~10%的成年人和90%以上的婴儿感染后会发展为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感染超过6个月的持续性肝炎,可导致肝功能异常、肝纤维化、肝硬化等。肝硬化是乙肝病毒感染的严重后果之一,其特征为肝脏结构和功能的进行性损害。乙肝病毒感染还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乙肝相关肝癌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四、乙肝病毒的防治措施 乙肝病毒感染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疫苗预防、母婴阻断、安全性行为、血液安全以及抗病毒治疗等。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通过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病毒的传播。母婴阻断是指通过对乙肝病毒感染孕妇的阻断措施,减少母婴传播的发生。安全性行为是指避免高危行为,如使用安全套等,以减少性传播的发生。血液安全是指在输血和医疗操作过程中,确保使用经过严格消毒和筛查的血液制品和器械,以减少血液传播的风险。抗病毒治疗是对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患者进行的治疗手段,通过抑制病毒复制,减少病毒的数量,达到控制疾病进展的目的。 总结: 乙肝病毒感染是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本文从乙肝病毒的基本特征、传播途径、疾病谱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了综述。通过深入了解乙肝病毒感染,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传播,保护人们的健康。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一个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约有4亿慢性感染者,几乎近1/3的 人曾感染过HBV,在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1]。肝细胞癌(HCC)在癌症死亡率中跃升为第四位,而HBV为其主要原因,HBV同时也是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坏死等主要病因之一;HBV还 引起肾病综合征、肝性脑病等肝外疾病。目前发现的HBV基因型分A~H8种[2],另外HBVsAg突变体现也成为HBV检测的又一项指标。因此,HBV除了免疫标志物(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外,还有HBV-DNA、基因型HBV(A~H)、抗原突变体、病变 前S1抗原及其他一些标志物如HBs-IgM免疫复合物Dane颗粒[3-4]。其中HBV-DNA的检测是目前准确判断乙肝病毒复制的重要指标。了解HBV标志物的最新进展对HBV感染的诊断、防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就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技术新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1 标记免疫分析技术 1.1 酶免疫分析法 HBV-EIA是HBV抗原和抗体最常用的检测技术,其方法简便、廉价、适合一般实验室推广, 其中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目前应用最广。Ourania E等[5]设计的一种微孔板式的ELISA 检测法,有效测定范围可达到20-500ng/ml,此方法特异性强,减少了假阴性的出现率。 1.2 荧光免疫分析法 近年来在HBV标志物检测中运用最多的是时间分辨免疫检测技术,简称TRFIA,是采用稀土 离子(铕、钐等)做示踪物,标记HBV中抗原或抗体,形成免疫标记复合物,用增强液将铕 离子解离,同时形成铕的聚合物。用TRFIA测定最后产物中的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强度和相 对荧光强度的比值,判断反应体系中抗原或抗体的浓度,达到定量分析的目的。TRFIA能排 除样品中非特异性干扰,提高测量的灵敏度。朱天礼等[6]以微粒子酶免疫分析做参照,探讨 了TRFIA定量测定乙肝病毒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发现TRFIA法测定乙肝五项免疫指 标的相对特异性、灵敏度及符合率较ELISA高。随着检测仪器和试剂的国产化,检测费用的 降低,TRFIA的应用会越来越广。 1.3 化学免疫检测 1.3.1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简称CIA,是以吖啶酯(AE)及其衍生物标记抗HBs单抗,AE分子中 的活化基因与抗原或抗体末端氨基共价结合后,生成的标记物化学发光活性强、稳定性好。 但由于发光持续时间短和衰减过快及测量仪器条件要求高等缺点,限制了其发展和临床应用。随着对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的不断改进,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化学发光微粒免疫检测法(CMIA),它是利用磁微粒做固相载体,应用电磁场法分离,进一步提高了分离效果,加快了 反应周期,达到最大发光信号峰值,时间减短,灵敏度更高。Matsuo Deguchi等[7]用CMIA 法测定了HBV表面抗原抗体及HBV-DNA,对HbsAg检测的灵敏度相当于0.2ng/ml。谭璐等[8]比较了CMIA和ELISA法,结果发现两者灵敏度基本相似,对HBsAg、抗-HBs、HbeAg、抗-Hbe的检测相互符合率均在95%以上,但CMIA检测的自动化程度比ELISA法高,并能定量检 测HbsAg 和抗-HBs,可动态观察疗效和监测病情。 1.3.2电化学免疫检测,此法检测原理与化学发光检测基本相同,只是将探针固定在电极上,将化学信号转化成电信号后检测。在HBV-DNA分析时,通常是将HBV-DNA探针通过自组装 单分子层(SAM)或亲和素的方法固定在生物传感器上,用补偿DNA与之杂交,并选用适当的 指示剂检测杂交反应程度。Mandong等[9]用涂有亚甲蓝的壳聚糖修饰的碳糊电极作DNA生 物传感器检测PCR扩增后的HBV-DNA产物,由于采用壳聚糖修饰电极,固化更为牢固,且方法简单,检测极限达到了3×10-10mol/L。 2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讲解

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1965年Blumberg发现了“澳大利亚抗原”,随后确定是乙型肝炎的病毒标志物[1], 1970年英国的Dane等人在电镜下鉴定了Dane颗粒,即乙肝病毒颗粒,并阐明了颗粒的表面成分HBsAg、核壳成分HBcAg和HBeAg[2]。从此检测HBV感染的方法学迅速建立,进而推广了流行病学调查的广泛开展。近年来,随着对乙肝病毒前S1抗原在乙肝发病机制、乙肝病毒感染与复制等方面研究的深入,发现前S1抗原对临床诊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临床意义[3]。因此我们对其作一详细的综述。 (一)前S1抗原与乙肝病毒嗜肝细胞机制 HBV为嗜肝DNA病毒,是一个不完全双链DNA,由3200个碱基对组成。HBV 基因组含有四个主要的基因编码区,即外壳蛋白(Pre-S/S )基因、核心蛋白基因(core/e)、DNA多聚酶基因( DNAP)以及 x蛋白基因。S基因分为Pre-S1区、 Pre-S2区以及S区,分别编码包膜上的前S1抗原、前S2抗原及HBs抗原。含有Pre-S1、 Pre-S2及HBs的多肽称为大HBs。含有Pre-S2及HBs的多肽称为中HBs,仅含有HBs的多肽称为小HBs。前S1抗原是由108或119个氨基酸组成的肽段,其长度因亚型而异,adw亚型的前S1抗原比ayw亚型约长11个氨基酸。 前S1抗原位于病毒颗粒的表面,具有高度的免疫原性,介导宿主的免疫应答。它是肝细胞特异的无涎糖蛋白受体,有高度活跃的细胞内吞饮作用,HBV可能以前S1区氨基酸21-47片段作为结合部位结合肝细胞。前S1/AA21-47片段相当保守,变异的病毒只要这一区段完好就有传染性。 Kim HS等在HepG2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证实前S1抗原具有转录的反式激活功能,缺失突变分析显示前S1氨基酸残基21-56对于转录活性是必需的,已知此段序列富含6个精氨酸残基,这是酸性反式激活因子常见的特征,4,5]。在HBV感染者体内的毛玻璃样肝细胞中,前S1抗原与转化生长因子α(TGF α)存在共表达的现象,TGFα和HBsAg双转基因鼠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机率明显大于单一转基因鼠,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人肝癌细胞株HuH6中,前S1抗原能够

乙肝综述

乙肝及抗乙肝药物的研究进展 ——中药制药四班张蒙1045432 【摘要】HBV is one of the main pathogenis of chronic liver disease. There are so far about 3.5-4.0 hundred million patients infected with chronic HBV, and the disease has so far defied all attempts at a effective cure. Hepatitis B has already stirred up universal concern. Our state is the country which has the largest amount of people infected with HBV, so the drugs that can treat HBV are paid close attention. This text sums up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reating Hepatitis B with drugs, and also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es for the clinical cure of Hepatitis B.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原之一,迄今为止,全世界大约有3.5~4.0 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与预防手段。乙型肝炎已经引起世界性的广泛关注, 而我国又是世界上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人数最多的国家,因此,乙型肝炎治疗性药物备受瞩目,本文综述了乙型肝炎的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为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干扰素类药物;核苷类药物;免疫调节剂;中药制剂 【前言】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原之一,迄今为止,全世界大约有3.5~4.0 亿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每年有超过100万的患者死于HBV。我国是HBV 感染的主要流行区,2006 年我国HBV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1~59 岁人群HBsAg 携带率为7.18%,5 岁以下儿童HBsAg 携带率为0.96%。据此推算,我国现有慢性HBV 感染者约9 300 万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2 000 万例。现有慢性HBV 携带者约1.2 亿,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3 000 万例,并以每年新增10~25 万病例的速度增长。目前的抗HBV 药物都有缺点,单药治疗效果不理想,因而临床上把各种药物的联合应用作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重点,但仍存在众多问题。因此,抗HBV 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 一、乙肝简介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机体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乙型病毒性肝炎分急性和慢性两种。乙型肝炎是血液传播性疾病,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史等)、母婴传播及性传播,皮肤粘膜破损传播也有一定比例,如纹身、扎耳洞、内窥镜检查等,血液制品现已严格控制,传播可能性大大减少,不规范输血及血制品时才有发生。医务人员工作中的意外暴露也不容忽视。随着乙肝疫苗在新生儿中的大力推广,及其它母婴阻断措施的实施,母婴传播得到极大控制。目前HBV-DNA阳性母亲分娩约有百分之九十通过干预成功阻断母婴垂直传播。HBV感染不经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共用电脑等办公用品)、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及拥抱、握手、共用厕所等不会感染HBV。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未发现乙肝能经吸血昆虫,如蚊虫、臭虫叮咬传播。 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时的年龄是致乙肝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围产期(即母亲怀孕后至婴儿娩出42天内)和婴幼儿期感染HBV中,分别有90%和25%~30%发展为慢性感染,而5岁以后感染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婴幼儿期感染乙肝后变为慢乙肝,其自然史一般分为4个期:即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非活动复制期和再活动期,各期特点为:①免疫耐受期:血清HBsAg、HBeAg、抗HBC三者阳性(即大三阳),HBV-DNA病毒载量高,但肝功能正常,肝脏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肝损害,此期可维持数年甚至数十年。②免疫清除期:此期血清可以是HBsAg、HBeAg、抗HBC(大三阳),也可以是HBsAg、抗HBe、抗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研究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一种可以威胁生命的肝脏疾病。尽管随着近些年乙肝疫苗、母婴阻断技术、血液制品的筛查、暴露后预防、安全注射等技术的应用,我国 的HBsAg患病率有所下降。慢性乙肝病毒的危害仍然是全社会需要面对的一个健康大问题。 目前对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尚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相关问 题进行综述,供临床参考。 1.慢性乙肝病毒自然史 HBV感染是一个动态过程,取决于病毒、宿主的免疫状态及环境的相互作用。基于感染与肝 炎这两个乙肝慢性化特点,可以将HBV感染自然史简要分为5期[1],1期:HBeAg-阳性慢性HBV感染;2期:HBeAg-阳性慢性肝炎;3期: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4期:HBeAg-阴 性慢性肝炎;5期:HBsAg-阴性期。这仅可描述大多数患者,一些患者可能分入不确定灰色区,需要个体化处置。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概念很大程度上基于ALT水平持续正常,简单 来说可以将HBV感染归于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2.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损伤证据 2.1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脏病理损伤机制 幼年时期感染HBV尚处于免疫耐受期的患者在最初的十年与第二个十年被认为是同等的。这很有可能高估了年轻的免疫耐受期患者的发病率。有研究发现,大约三分之一的患者在9岁 时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大约二分之一的患者在19岁时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此外, 在年轻的免疫耐受期患者中仍可发现肝纤维化、肝细胞损伤[2]。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概念很大程度上基于持续正常的ALT水平以及高滴度HBV DNA。慢性 乙肝病毒携带者与慢性HBeAg阳性的肝炎患者相比,HBV特异性T细胞的数量实际上更高, 但肝内HBV特异性T细胞的数量并无明显差异。台湾的一项小规模研究,对18例新生儿时 期感染乙肝病毒的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4-9岁儿童)进行肝活检,3例存在持续性慢性肝炎,15例存在肝内非特异性组织学改变。免疫介导的肝细胞损伤及破坏会使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 者出现轻度肝炎和纤维化[3]。 2.2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肝细胞肝癌发生机制 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在肝细胞内可见HBV DNA大量复制,HBV DNA与肝细胞DNA的结合, 肝细胞的基因发生突变[3],HBV DNA整合的频率可能反映了肝细胞群中DNA损伤程度。与 此同时,在慢性乙肝病毒感染阶段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此外,肝细胞感染慢性乙肝病毒突 变可以逃脱CTL的自然杀伤机制可能会促使HCC发生在慢性乙肝病毒携带阶段。 有学者认为[4],部分HBeAg阳性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在30岁阶段发生HBeAg血清转化,30 岁以上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HCC风险会增加。利用核苷(酸)类似物对大于30岁的慢性乙 型肝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获得ALT正常化、逆转肝纤维化及肝硬化[5,6],甚至将肝细胞 肝癌5年风险减少5倍[7]。然而,即使获得HBV DNA<10000 copies/ml,ALT正常,随着时 间的推移,HCC发生率与健康对照组对比,并没有减少。 3.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治疗现状 目前的抗病毒治疗的覆盖率很低,仅占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的1%。在HBV感染的任何阶段 用核苷(酸)类似物(NUC)进行抗病毒治疗都可以有效的抑制HBV复制。然而,有人担心 抗病毒药物终生治疗带来不可预见的副反应[8]。此外,停药后HBV DNA滴度反弹可能导致严重的肝病。同时,有学者认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大都比较年轻,目前并没有慢性乙肝病毒

乙肝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研究进展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骨伤临床学院,合肥 09国针朱阳 09211115 摘要:本文从中、西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病因病机的认识、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的研究进行论述,并提出其中现行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慢性乙型肝炎病机复杂,辨证标准不统一,中医辨证目前还不能反映慢性乙型肝炎的疾病本质以及对乙肝的研究停留在宏观方面,最后例举一些可行方法如针灸结合西医治疗、在特殊穴位给药等。 关键词:慢性乙肝,中西医结合,现存问题,可行方法 Abstrac:This article is from the western medicine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TCM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knowledg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s differentiation and aspects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and propose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existence of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chronic hepatitis b syndrome complicated machine, common standard, 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is still cannot reflect the chronic hepatitis b liver disease and the study of nature of macro aspect, finally stay in affirming some feasible methods like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acupuncture in special for medicine, etc. Key words:Chronic hepatitis b, Combines western, Existing problems, Feasible methods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性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坏死性疾病,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具有慢性携带状态的传染病,临床

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核苷类抗乙肝病毒药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532800 广西天等县人民医院 通讯作者:林格 标签:慢性乙型肝炎;核苷类药物;综述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在世界范围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全世界有3.5亿慢性携带者,最高可达25%的人将死于乙肝或其相关并发症。HBV慢性感染导致了世界性的巨大疾病负担,包括高达半数的肝硬化、终末期肝病和肝细胞癌[1]。 自乙肝疫苗和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等抗病毒药物相继问世以来,HBV 已经是可防可治[2]。但最终的彻底治疗目的目前仍难以达到。目前乙肝的治疗是以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为最终治疗目的[3]。核苷(酸)类似物由于抑制病毒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服用方便,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应用于临床的核苷类抗HBV药物,综述如下。 1 拉米夫定(Lamivudine) 拉米夫定为L型双脱氧核苷类似物。该药1995年首次在美国上市,1999年1月拉米夫定作为一类新药在中国上市,商品名为贺普丁。动物实验研究表明,拉米夫定对体外及实验性感染动物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4]。临床研究表明,口服100 mg/d 拉米夫定,治疗1、2、3、4和5年后HBeAg的血清转换率分别为16%、17%、23%、28%和35%。一项拉米夫定对142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结果表明,拉米夫定可以明显改善CHB 患者的症状、ALT及乙肝病毒病原学指标[5]。药物不良反应较少、较轻且短暂(主要是胃肠反应);而且对终末期肝病效果较好,肝硬化患者仍可以用。 但拉米夫定短期治疗不能彻底清除病毒,且停药后容易复发,长期使用者(>3年者)近50%会出现耐药(HBV DNA聚合酶的YMDD编码区容易出现变异)[6],所以拉米夫定常常需与其它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以减少耐药的发生。 2 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 阿德福韦酯是5-单磷酸腺苷的无环核苷类药物,2005年5月由天津药物研究院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类新药阿德福韦酯上市,商品名为代丁,同年9月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阿德福韦酯在中国全面上市,商品名为贺维力。 该药可与腺苷酸竞争性掺入病毒DNA链,作为DNA链的终止物抑制DN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