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颈椎牵引技术基本操作

颈椎牵引技术基本操作

颈椎牵引技术基本操作
颈椎牵引技术基本操作

颈椎牵引技术基本操作

一、牵引得概念

用力学中作用与反作用得原理,通过重力得牵拉,作用于患肢,缓解骨折与脱位处软组织得紧张与回缩,使骨折或脱位复位,达到治疗目得。

二、牵引得目得

1、牵拉关节或骨骼,使脱位得关节或错位得骨折复位,并维持复位得位置。

2、牵拉固定关节,以减轻关节面所承受得压力,缓解疼痛,使局部休息。

3、治疗关节炎症等。

4、娇正畸形。

三、颈椎牵引疗法得适应症

用于各种颈椎病患,颈椎牵引得主要目得就是拉伸紧张或痉挛得骨骼肌,并起着制动得作用,通过增加椎间隙与扩大椎间孔得作用,使颈椎得长度变长,牵引疗法用于某些压迫性疾患与颈椎疾患得治疗,如颈部肌肉疼痛导致得痉挛、颈椎退行性疾病、颈椎椎间盘突(膨)出、颈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椎间关节囊炎、颈椎失稳症与环枢椎半脱位等。

四、禁忌症

颈椎及邻近组织得肿瘤、结核或血管损害性疾病、骨髓炎或椎间盘炎、颈段风湿性关节炎、严重得颈椎失稳或椎体骨折、脊髓压迫症、突出得椎间盘破碎、急性损伤或炎症在首次治疗后症状加重、严重得骨质疏松、颈椎病术后、未控制得高血压、严重得心血管疾病。

五、颈椎牵引疗法主要目得与作用

1、限制颈椎活动,减少负重,使病变组织水肿,充血减轻与消退。

2、牵引使头部肌肉松驰,解除痉挛,减轻椎间盘压力负荷,有利于膨出椎间盘得到恢复。

3、在牵引下,椎间孔增大,使神经根所受刺激与压迫得以减轻,也有利于神经组织与周围组织粘连得松解。

4、牵引使颈椎生理弧度恢复,有利于小关节功能恢复,也能使颈椎恢复正常排列。

六、牵引

(一)、牵引得优点与分类

1、牵引得方式大致有三种:卧床牵引、坐位牵引与携带式牵引。

一般我们常采用仰卧位牵引,与其它几种牵引方法相比,其优点体现在:(1)、使脊椎后部结构间隙分离更大。

(2)、放松作用更明显。

(3)、可降低肌肉得紧张度。

(4)、可增加颈椎得稳定性。

(5)、可减少为克服头部重量所需要得牵引力。

(6)、可减少颈椎前部得解剖曲度。

2、根据时间卧床牵引又可以分为持续牵引与间断牵引两种:

(1)、持续牵引:持续24h或更长时间,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得固定,让患者保持安静,降低牵引重量;

(2)、间断牵引:持续稳定得短时间(通常为半小时)与较大重量得牵引。如:颈椎疾患者。

(二)、颈椎牵引得重量

因为牵引得治疗作用主要制动,拉开椎体间使凸出得椎间盘退回去实际上做不到,所以牵引重量太大,枕颌部疼痛,牵引就无法坚持,故不用太大重量,卧床牵引2--5kg即够,坐位牵引因为要对抗头颅重量,则大概6--7、5kg重量,这具体要根据病情、体质﹑耐力予以酌情调整。

(三)、颈椎牵引得方法与步骤

1、处方

(1)、牵引体位:根据患者病情与治疗需要选择坐位或仰卧位。

(2)、颈椎得角度:通常在中立位到30°颈屈位范围内,上颈段病变牵引角度可小些,下颈段病变牵引角度可大些。

(3)、应用模式:可选择持续牵引或间歇牵引。通常间歇牵引可使患者更为舒适些。

(4)、牵引力量:牵引力量得范围应就是患者可以适应接受得范围。通常以患者体重得7%为牵引首次力量,适应后逐渐增加。常用得牵引力量范

围在6~15kg。

(5)、治疗时间:大多数为10-30min。

(6)、频度与疗程:频度为1次/d或3-5次/周,疗程为3-6周。(7)、其它得理疗:若在牵引治疗前或治疗中应用浅表热等物理因子,则应在牵引处方中予以注明。

2、治疗操作

(1)、治疗前

①明确牵引首次重量。

②根据处方选择患者舒适、放松体位,如坐位、仰卧位等。

③根据处方确定患者颈部屈曲角度。

④牵引带加衬,使患者更为舒适,且使牵引力量作用于患者后枕部而非下颌部。

⑤将牵引带挂于牵引弓上。

(2)、治疗中

①设定控制参数:包括牵引力量、牵引时间、牵引方式、间歇牵引时得牵引、间歇时间及其比例。

②治疗调整:每次牵引后,可根据患者牵引后得症状、体征得改变,相应调整牵引体位、角度、力量与时间。

(3)、治疗后

①牵引绳完全放松、所有参数回零后关机;卸下牵引带。

②询问患者牵引效果及可能得不适,记录本次牵引参数,以作为下次治疗得依据。

七、注意事项

1、患者须知

(1)、牵引前应取下耳机、助听器、眼镜等影响治疗得物品。

(2)、牵引中应尽可能使颈部及全身放松。

(3)、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

2、医务人员须知

(1)、熟悉牵引装置得性能。

(2)、治疗时对患者状况作密切观察,预防不良反应。如有假牙得患者可将纱布卷放于上、下后牙之间;使用改良牵引带减少颞颌关节疼痛;合并腰椎病变者,牵引力量宜小,以避免产生腰椎疼痛。

(3)、对肌肉疼痛导致痉挛者,宜采用小剂量持续牵引,避免采用间歇牵引方式。

颈椎牵引归纳总结

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缓解症状手段。因为有效的牵引能解除神经、血管、脊髓的压迫,并快速缓解颈椎病症状。具体的讲,颈椎牵引主要是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症状,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复位,缓解和解除神经根受压与刺激,促进神经根水肿吸收,解除对椎动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淤血肿胀及增生消退,松懈粘连的关节囊,改善和恢复钩椎关节,调整小关节错位和椎体滑脱,调整和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内外平衡,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 二作用原理 (一)限制颈椎活动,有利于组织充血,水肿的消退。 (二)解除颈部肌肉痉挛,从而减少对椎间盘的压力。 (三)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使神经根所受的刺激和压迫得以缓和,神经根和周围组织的粘连也可能得以松解。 (四)缓冲椎间盘组织向周缘的压力,并有力于已经向外突出的纤维环组织消肿。 (五)使扭曲于横突孔间的椎动脉得以伸张。 (六)牵引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 另外,牵引重量可自3~4公斤开始,年龄,体质强弱,颈部肌肉发育情况以及患者对牵引治疗的反应等,适当增加牵引重量和延长牵引时间。疗程:小重量牵引7天为一疗程。两疗程之间休息1-2天。在进行牵引治疗的同时,也可配合其他治疗,以不伤害机体为准。 三适用人群 牵引主要适应的群体有:轻度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年龄18岁以上(年龄过小骨骼尚未发育完全),无严重骨质疏松、椎动脉狭窄。 编辑本段禁忌人群 1、颈椎病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 2、颈椎严重退行性改变,骨桥形成的患者。 3、颈椎管骨性狭窄超过1/2的患者。 4、严重骨质疏松、椎动脉狭窄患者。 5、年龄低于18岁。 6、颈椎骨折和椎体滑脱的患者。 7、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8、椎动脉型颈椎病 9、椎管狭窄 10、寰枢关节错位 11、脊髓型颈椎病 12、颈椎体滑脱 四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是什么,然后才能更顺利的治疗颈椎病. (1)首先应阅读X线片,明确诊断,除外骨关节非颈椎病所引起的器质性病变,包括骨结核、骨肿瘤等. (2)脊髓型颈椎病,尤其是周围型不宜采用,中央型则应在密切观察下进行操作. (3)未经严格训练者不宜单独进行操作,且要严格掌握操作程序和方法.放置牵引重量时动作要轻柔. (4)环枢关节不稳定者不可采用,否则可带来严重后果. (5)颈部手术后不宜施行. (6)牵引前后应严密观察和记录,同时拍片对比,若牵引后锥体前侧软组织阴影增宽,则应立即

拖拉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拖拉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拖拉机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 二、工作前,首先检查车辆的完好情况,特别是制动系统, 润滑系统,主机和挂车的联接装置、车胎等。 三、装车时,注意配重,合理的摆放带钢,留出安全间 距,禁止超载,保证人员和车辆的安全。 四、运输过程中,特别是进出厂门时,必须限速行驶,进出 厂门时和在厂区时的速度是≤5公里/小时。 五、驾车时必须精神集中,文明驾驶,严禁驾车时接听 电话,吸烟等妨碍安全行车的动作,做到安全礼让,不抢行,不 超速,特别是晚间运输时的车速,不能超过5公里/ 小时。 六、吊料前,必须检查吊具索具是否完好无损,安全可 靠。

七、使用天车时,必须垂直升降,严禁斜拉歪拽,严禁天车超载使用。 八、坚持车辆的日检查,周保养,月检修,定期更换机油,使车辆保持良好状态。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颈椎牵引操作规程

颈椎牵引操作规程 1、操作程序 (1)处方 1、牵引体位: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坐位或仰卧位。 2、颈椎的角度:通常在中立位到30°颈屈位范围内,上颈段病变牵引角度可小些,下颈段病变牵引角度可大些。 3、应用模式:可选择持续牵引或间歇牵引。通常间歇牵引可使患者更为舒适些。 4、牵引力量:牵引力量的范围应是患者可以适应接受的范围。通常以患者体重的7%为牵引首次力量,适应后逐渐增加。常用的牵引力量范围在3-12kg。 5、治疗时间:大多数为10-30min。 6、频度和疗程:频度为1次/d或3-5次/周,疗程为3-6周。 7、其它的理疗:若在牵引治疗前或治疗中应用浅表热等物理因子,则应在牵引处方中予以注明。 (2)治疗操作 1、治疗前 1.1明确牵引首次重量。 1.2根据处方选择患者舒适、放松体位,如坐位、仰卧位等。 1.3根据处方确定患者颈部屈曲角度。 1.4牵引带加衬,使患者更为舒适,且使牵引力量作用于患者后枕部而非下颌部。 1.5将牵引带挂于牵引弓上。 2、治疗中 2.1设定控制参数:包括牵引力量、牵引时间、牵引方式、间歇牵引时的牵引、间歇时间及其比例。 2.2治疗调整:每次牵引后,可根据患者牵引后的症状、体征的改变,相应调整牵引体位、角度、力量和时间。 3、治疗后 3.1牵引绳完全放松、所有参数回零后关机;卸下牵引带。 3.2询问患者牵引效果及可能的不适,记录本次牵引参数,以作为下次治疗的依据, 2、注意事项: (一)患者须知 1、牵引前应取下耳机、助听器、眼镜等影响治疗的物品。 2、牵引中应尽可能使颈部及全身放松。

3、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 (二)工作人员须知 1、熟悉牵引装置的性能。 2、治疗时对患者状况作密切观察,预防不良反应。如有假牙的患者可将纱布卷放于上、下后牙之间;使用改良牵引带减少颞颌关节疼痛;合并腰椎病变者,牵引力量宜小,以避免产生腰椎疼痛。 3、对肌肉疼痛导致痉挛者,宜采用小剂量持续牵引,避免采用间歇牵引方式。

颈椎牵引器

机械创新设计 说 明 书 设计课题:颈椎牵引器 班级:机械0816班 指导老师:袁望娇 组长:苑景洲(0806081823)组员:余皓(0806081822)谭志涛(0806081817) 扶游(0806081805)

一、设计目标 总体目标:设计一款结构简单、轻盈、造价低廉的颈椎牵引器。 具体目标:外形美观、便于操作、轻盈;蜗杆能够带动涡轮转动,进而带动升降柱做来回直线运动;肩夹板能够稳定的夹在肩膀上;颈套能够适应不同的人进行调节,以达到最舒适。各个部分能够稳定、圆滑的衔接,整个装置能够稳定的运作。 二、工作原理 肩夹板(A)通过升降柱末端的带螺纹的接头与自身顶端的螺纹孔 相连接,这样可以方便肩 夹板的装配与拆卸,以便 于携带,另外肩夹板的的 材料采用高分子记忆材 图A(肩夹板) 料,能够稳定的夹在使用 者的肩膀上,而不至于倾斜,使得使用者能够在治疗的同时进行其他事情。 传动机构(B)通过用使用者用手转动蜗杆(1),通过蜗杆表面的螺旋齿将运动传动

到涡轮(2)表面的斜齿,进而带动涡轮转动,而涡轮通过内螺纹与升降柱(3)连接,进而将运动传递到升降柱上,升降柱 将螺纹的转动运 动装化为竖直方向上的直线运 动,进而推动颈套牵引使用者的颈部,达到治疗颈椎病的结果。 颈套装置(C )通过皮带(1)与升降柱通过套环(D )连接,皮带另 一端通过铆钉(2)与 颈套(3) 连接,可以方便颈套的调节以适应不同头型的 使用者,颈套前面的带子用于托着下颚,后面的紧贴后脑勺,起固定作用,另外颈套的制作材料采用软皮革,增加使用者的舒适 图B (传动机构) 图C 颈套装置 图D 套环

牵引机、张力机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牵引机、张力机安全操作 规程(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1501-43 牵引机、张力机安全操作规程(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 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 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牵引机、张力机操作工作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操作证的职工担任; (2)操作人员应当了解牵引机、张力机的性能,并熟悉牵引机、张力机使用知识和操作方法; (3)严格按出厂说明书和铭牌的规定使用; (4)严禁牵引机、张力机带故障运行,制动及所有控制性能应在每天使用机器前校验,以保证操作安全,这一点在放线附近有带电线路时尤为重要; (5)操作人员操作牵引机、张力机严禁超速、超载、超温、超压运行; (6)操作人员在使用牵引机、张力机之前应对设备的布置、锚固、接地装置以及机械系统进行全面检查,并作空载运转实验;

(7)牵引机、张力机进出口与邻塔悬挂点的高差角及与线路中心线的夹角应满足牵引机、张力机的铭牌要求; (8)在机器运转时应在机器周围放置警示牌以避免无关人员进入; (9)方向控制必须始终缓慢、平稳; (10)制动系统在设计上是用以将导线拉住在静止位置,除非在紧急状态一般不用以将导线停住,频繁使用制动用以将动态的导线拉住将导致驱动系统的制动元件过早磨损或损坏; (11)张力机在放线时应将发动机油门开至最大,以保证液压油冷却器及刹车装置的正常工作; (12)张力机停机必须由牵引机完成,当牵引机还在牵引时严禁施加张力机刹车; (13)当导线或钢丝绳上有张紧力时,严禁将方向控制手柄推至放出方向,以防止导线或钢丝绳失去控制,并导致设备失效; (14)张力机、牵引机应做到定期保养,所有润滑

大桥医疗器械颈椎牵引器的使用手册

大桥医疗器械【大桥牌】颈椎牵引器的使用手册 大桥牌颈椎牵引器的简介: 颈椎牵引器是颈椎病的新型医疗保健产品,一种用于颈部的气动牵引器械,主要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气动牵引,起到缓解临床症状的作用,使用方便、操作简单、性能良好、安全有效。颈椎病患者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保健用品。 大桥牌颈椎牵引器的功效: 肩部和颈部用以支撑头顶重量,颈椎牵引器凭借是适度的空间压力支撑头部重量,同时在固定状态下轻轻牵引颈部,矫正颈部椎体、恢复劲椎生理曲度,缓解颈部和肩部负担,消除颈 肩不适。 帮助治疗颈椎病,改善颈压,恢复颈椎生理曲度,消除颈椎引起的各类病症。对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各种颈椎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使用方便安全,能随身携带。 建议采用科学牵引法!

大桥牌颈椎牵引器的使用人群: 该产品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对长时间工作、学习、或驾车造成的颈部疼痛等症状有明显的治疗效果。长期使用本产品可起到颈部保健作用。柔软型颈椎牵引器是利用充气施加外在牵引力的方法来完成牵引,为颈椎病的治疗创造了优越的条件,颈椎病患者可随时自我治疗。 大桥牌颈椎牵引器的品种: 颈椎牵引器是按照气囊使用材质及牵引行程的不同,分为A-01型、A-02型、A03型、A04型、A05型五种型号。 大桥牌颈椎牵引器的产品性能结构和组成: A-01型、A-02型、A03型、A04型产品由气囊衬套、导管、接头、气止、充气球、塔扣组成。 A05型产品在前述组成的基础上增加了颈托。 A-01型:气囊为乳胶全绒材料,牵引行程为0-10cm A-02型:气囊为乳胶半绒材料,牵引行程为0-10cm A03型、A04型:气囊均为橡胶半绒材料,牵引行程分别为0-10cm和0-14cm。 A05型:气囊均为PVC全绒材料,牵引行程分别为0-10cm和0-12cm。。

颈椎牵引技术基本操作

颈椎牵引技术基本操作 一、牵引的概念 用力学中作用和反作用的原理,通过重力的牵拉,作用于患肢,缓解骨折和脱位处软组织的紧张和回缩,使骨折或脱位复位,达到治疗目的。 二、牵引的目的 1、牵拉关节或骨骼,使脱位的关节或错位的骨折复位,并维持复位的位置。 2、牵拉固定关节,以减轻关节面所承受的压力,缓解疼痛,使局部休息。 3、治疗关节炎症等。 4、娇正畸形。 三、颈椎牵引疗法的适应症 用于各种颈椎病患,颈椎牵引的主要目的是拉伸紧张或痉挛的骨骼肌,并起着制动的作用,通过增加椎间隙和扩大椎间孔的作用,使颈椎的长度变长,牵引疗法用于某些压迫性疾患和颈椎疾患的治疗,如颈部肌肉疼痛导致的痉挛、颈椎退行性疾病、颈椎椎间盘突(膨)出、颈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压迫、椎间关节囊炎、颈椎失稳症和环枢椎半脱位等。 四、禁忌症 颈椎及邻近组织的肿瘤、结核或血管损害性疾病、骨髓炎或椎间盘炎、颈段风湿性关节炎、严重的颈椎失稳或椎体骨折、脊髓压迫症、突出的椎间盘破碎、急性损伤或炎症在首次治疗后症状加重、严重的骨质疏松、颈椎病术后、未控制的高血压、严重的心血管疾病。 五、颈椎牵引疗法主要目的和作用 1、限制颈椎活动,减少负重,使病变组织水肿,充血减轻和消退。 2、牵引使头部肌肉松驰,解除痉挛,减轻椎间盘压力负荷,有利于膨出椎间盘得到恢复。 3、在牵引下,椎间孔增大,使神经根所受刺激和压迫得以减轻,也有利于神经组织与周围组织粘连的松解。 4、牵引使颈椎生理弧度恢复,有利于小关节功能恢复,也能使颈椎恢复

正常排列。 六、牵引 (一)、牵引的优点和分类 1、牵引的方式大致有三种:卧床牵引、坐位牵引和携带式牵引。 一般我们常采用仰卧位牵引,与其它几种牵引方法相比,其优点体现在:(1)、使脊椎后部结构间隙分离更大。 (2)、放松作用更明显。 (3)、可降低肌肉的紧张度。 (4)、可增加颈椎的稳定性。 (5)、可减少为克服头部重量所需要的牵引力。 (6)、可减少颈椎前部的解剖曲度。 2、根据时间卧床牵引又可以分为持续牵引和间断牵引两种: (1)、持续牵引:持续24h或更长时间,适用于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固定,让患者保持安静,降低牵引重量; (2)、间断牵引:持续稳定的短时间(通常为半小时)和较大重量的牵引。如:颈椎疾患者。 (二)、颈椎牵引的重量 因为牵引的治疗作用主要制动,拉开椎体间使凸出的椎间盘退回去实际上做不到,所以牵引重量太大,枕颌部疼痛,牵引就无法坚持,故不用太大重量,卧床牵引2--5kg即够,坐位牵引因为要对抗头颅重量,则大概6--7.5kg重量,这具体要根据病情、体质﹑耐力予以酌情调整。 (三)、颈椎牵引的方法和步骤 1、处方 (1)、牵引体位: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需要选择坐位或仰卧位。 (2)、颈椎的角度:通常在中立位到30°颈屈位范围内,上颈段病变牵引角度可小些,下颈段病变牵引角度可大些。 (3)、应用模式:可选择持续牵引或间歇牵引。通常间歇牵引可使患者更为舒适些。 (4)、牵引力量:牵引力量的范围应是患者可以适应接受的范围。通常

颈椎牵引器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颈椎牵引器的使用方法是什么 佳禾颈椎牵引器 佳禾颈椎牵引器:颈椎牵引器”由乳胶内胆,绒布面料组成,具有 重量轻,柔软性好,对皮肤无刺激,透气性好,携带方便,使用舒适等特点。凭借适度的空间压力支撑头部重量,同时在固定状态下轻轻拉 伸脖颈。以此缓和颈部和肩部负担,柔软型颈椎牵引器是利用充气 施加外在牵引力的方法来完成牵引,为颈椎病的治疗创造了优越的条件,颈椎病患者可随时自我治疗.消除所谓“酸痛”。 佳禾颈椎牵引器 便携式颈椎牵引器体积小,重量轻(250克)牵引力大(0-80公斤),牵引行程长(1-20厘米),乳胶内胆,绒布面料,透气性好,保护皮肤,充气成形时符合人体生理曲度,以保护颈前敏感区不受压,调 节牵引作用和固定作用时,使用者仍感舒适。此产品使用安全、方便、见效快。 佳禾颈椎牵引器适用范围: 佳禾颈椎牵引器使用方法: 1、按正确方法戴好便携式颈椎牵引器,初用者可先照着镜子佩戴,调节颈围大小,固定前部上、中两个尼龙搭扣,以适合不同颈 围的人使用。 佳禾颈椎牵引器使用方法 2、充气球打气前请拧紧放气螺母。 3、用充气球打气直到患者感觉力度合适,症状减轻为止。 4、牵引固定治疗每天至少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左右。 5、使用后拧松放气螺母,缓慢放气。

使用注意: 1、充气前请将螺帽拧紧,特别注意使橡胶垫片压紧放气孔,勿将垫片向上倒置。充力后再将长管上的控制伐稍向上移,以防慢放气。 颈椎牵引器适用人群 2、颈椎部位经常感到酸、胀、痛的人。 3、患有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及轻度脊髓型颈椎病的人。 颈椎牵引器禁忌症 4、颈面部、咽喉部和全身急性炎症患者慎用。

挤出机安全操作规程

XXX公司挤出机操作规程 一、操作工必须是经过公司正式培训的熟练员工。 二、开机前准备工作 1、检查各控制、通讯、加热线路及热电偶是否正常。 2、检查冷却水是否畅通,先开冷却水后加热。 3、接通电源,设置各区温度,将料筒温度设定为140℃,成型模温度设定为120℃,待各区温度升至设定值,重新输入生产温度值。 4、各区温度达到生产要求后,保温20至30分钟,准备开机。 5、开机前重新紧固机头模具,特别是新更换的模具,以防止发现跑料现象。 三、操作过程工作 1、启动主机,检查其风机是否工作正常,缓慢升速,检查主机电流是否过流,如有异常声响立即停机检查。 2、主机运转正常,再启支辅机,升速喂料,以防止螺杆空转。 3、继续慢升速至生产工艺要求的速度,注意调整加料速度,勿使主机电流过大。 4、启动定型台真空泵,准备牵引上模。 5、从真空眼检查物料塑化情况,若呈块状或豆腐渣状,为塑化良好,方可开启主机真空泵,若呈粉状,严禁开启真空泵,以免抽出粉料。(该项作为重点注意事项)

6、挤出机工作正常,挤出料胚,在口模观察出料是否均匀及塑化情况,切片观察各断面壁厚,当出料均匀,料表面光滑有弹性,拉伸有韧性时,可以牵引。 7、上模时应戴棉手套进行,将料拉长变细套牵引线通过定型模,并浇水冷却。 8、调节牵引机速度,使型材在定型模中顺利通过。 9、开启冷却水阀门后启动定型台真空泵开关,防止回水刺激口模。 10、当已基本冷却的料进入牵引机后,将定型模向口模靠近。 11、当成型并已冷却的型材进入定型模后可以放慢速度,让型材在定型模中充满,并使1#、2#真空度达到0.7-0.8。12、根据切割材料断面与图纸对照,并用游标卡尺测量其断面尺寸及功能尺寸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13、定型模与口模保持距离尽可能小。 14、材料基本符合生产工艺要求时,贴上保护膜。 15、调整各限位开关,保证型材切割长度为6±0.01m。 四、停机工作 1、准备停机料)(清机料)。 2、将口模温度设定为120℃,料筒温度设定为140℃,同时应关闭主机真空泵,防止未塑化的粉料进入真空泵。 3、关闭循环水泵、关闭加料;适当加入停机料,主机转速调慢。 4、当口模出现停机料时,停止加入,将螺杆内停机料全部挤

拉管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拉管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拉管机安全使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拌料严格按照生产所需的原料名称/型号/比例/色 粉放入搅拌机进行拌料,(根据实际需要加入水口料)料 斗必须保持干净。 二、加热 打开控制箱电源,设定好参数:温度1=170℃温度 2=165℃温度3=170℃接头温度=190℃加热30 分钟左右开始工作。 三、拉管 1.将速比控调至100~300左右,挤出喉管拉细加水冷 却。 2.将细管穿过铜管,定型管,水槽,牵引机,切管机。 3.合上真空箱盖子,将真空表调为:1~1.2之间。

4.调校挤出机与真空箱同心度。 5.调校喉粒的内外径是否符合:外径=4.90±0.15mm 内径=2.75±0.15mm 高度=4.94±0.15mm 100PCS重量=0.058g 6.机器正常运转时,要循环检查喉粒的内径/外径/颜色/光泽度,熔点是否OK。 7.每天不定时对机器保养,更换刀片。(刀片一定要按装配利器控制程序) 8.将QC检查OK的成品入袋包装标识好。 9.停机时,应将料筒余料全部挤出,以便下次生产。关闭所有电源、水阀。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拖拉机安全驾驶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577 拖拉机安全驾驶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拖拉机安全驾驶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此类设备属特种作业设备,必须持证上岗,上岗证由市劳动部门统一颁发。 2.停车库应备有消防器材,司机应熟练掌握使用灭火器材的方法。 3.严禁酒后驾驶,行驶中不准吸烟、饮食和闲谈。 4.严禁超载或超长、超宽、超高装载;滚动物品必须绑扎牢固。 5.严禁拖拉机牵引挂车超车、超高和高速行驶,以免发生翻车事故。转弯时须低速行驶。 6.下坡道之前,应根据拖载情况和坡度的大小,选择适当档位,在陡坡行驶的途中,不要换档。在下陡坡时,应挂低档,缓慢行驶,严禁空档滑行,以免发生事故。下坡时不要猛踩制动器,以免发生拖拉机倾翻的重大事故。 7.牵引挂车行驶前,应把左右制动踏板连在一起,并检查制动器是否可靠,左右制动是否同步。 8.挂车中不得乘人。 9.拖拉机挡泥板的牵引杆不得乘坐人员,以免行驶中掉

颈椎牵引的方法

颈椎牵引的方法 一操作程序: 1通常采用枕颌布带牵引法。轻症患者采用间断牵引,每日1~3次,每次1/2~1小时;重症者可行持续牵引,每日牵引6~8小时。牵引重量可自3~4公斤开始,年龄,体质强弱,颈部肌肉发育情况以及患者对牵引治疗的反应等,适当增加牵引重量和延长牵引时间。疗程:小重量牵引30次为一疗程。如果有效,可继续牵引1~2疗程或更长。两疗程之间休息7~10天。在进行牵引治疗的同时,若能配合其它治疗措施,可以提高疗效 2体位可采取坐位或卧位,为了方便,多取稳当的靠坐位,使颈部自躯干纵轴向前前倾约10°-3O°,避免过伸。要求患者充分放松颈部、肩部及整个躯体肌肉。牵引姿位应使患者感觉舒适,如有不适即应酌情调整。在椎动脉型患者前倾角宜较小,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宜取几近垂直姿位,忌前屈牵引 3如坐位牵引疗效不著,或患者症状较重或体弱不耐久坐时,可采用仰卧位牵引。用枕垫保持适当姿位,牵引重量一般为2-3kg。持续牵引2小时后休息15分钟,然后再作牵引,每天牵引总时间可达1O-14小时。 二颈椎牵引的注意事项: 1.根据病情,正确选择牵引方式,重量,角度及时间。 2.应向患者解释牵引的目的和意义,交待注意事项。 3.治疗前应检查牵引器,绳索及固定带是否牢固完好。 4.牵引结束时,应缓慢的写下牵引重量,取下固定物,休息15-30min在离去。 5.治疗中注意患者的反应,若有肩部不适,手麻加重,应调节牵引的重量或牵引的位置,若出现头晕恶心等应该立即停止牵引,检查原因并处理调整。 6.牵引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时间过长易造成肌肉和韧带静力性损伤。 7.体位:常用体位为坐位、仰卧位。仰卧位可使C4~C7椎间隙后部增宽更为明显,且颈部肌肉不用支持头部重量,得以舒适,角度亦易调节。坐位牵引位置不易稳定、角度变化亦小,但却有牵引无磨擦力的优点。 8.牵引方式:可分为持续性牵引和间歇性牵引。持续性牵引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牵引力;间歇性牵引则在牵引过程中有几次牵引力的减小。年岁大、病情重者多选后者。 9.牵引的力量:牵引力量以达到颈椎椎间隙增大而不引起肌肉、关节损伤为目的。一般坐位2~3kg,卧位10kg左右。 10.颈椎的角度:颈椎屈曲位时的牵引可以使椎间隙和椎间孔增大,颈后软组织伸展,适用于颈椎病椎间隙狭窄和椎间孔变形的患者。屈曲15度是保持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而不出现反弓的最大角度,故前屈以不超过15度为宜。后伸位牵引适用于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患者,目的在于恢复生理曲度正常。中立位牵引可用于各种类型,但针对性较差。

颈椎牵引器使用注意事项

颈椎牵引器使用注意事项 :现在患颈椎病的人越来越多,对于严重颈椎病的患者,医生一般都会用颈椎牵引器作为辅助设备,但是颈椎牵引器使用注意事项大家是否都了解呢?下面为您介绍颈椎牵引器使用注意事项,看看吧。 颈椎牵引器使用注意事项 1、垂直脊椎的力对恢复脊椎的生理弧度,及调节脊椎内外力学平衡最为合适。30°—90°角牵引,能瞬间牵开椎体,并恢复脊椎的正常生理曲度,调节脊椎内外力学平衡最为合适,是脊椎牵引最有效的牵引角度。 2、牵引时间15~20分钟时,有90%脊椎曲度趋于正常,而持续牵引超过15~20分钟以上,患者有不适感,X线片示椎间隙拉伸长度反而有30%缩短。因此认为牵引时间15~20分钟效果最佳。 3、在卧位牵引(平躺着)时,只有达到人体体重的10%以上时,椎体才能牵开,力太小椎体牵不开,太大容易拉伤肌肉和韧带。通过临床病例观察按体重不同,给予不同重量牵引后,进行X线研究表明,在平躺牵引时:牵引力为体重的10%~15%左右为佳。 4、对于年老体弱、骨质疏松、椎间盘退变、脊髓型者,牵引力量宜6%以下,以免造成脊椎拉伸位移大而导致或加重脊椎不稳。 5、按正确方法戴好便携式颈椎牵引器,初用者可先照着镜子佩戴,调节颈围大小,固定前部上、中两个尼龙搭扣,以适合不同颈围的人使用。

6、充气球打气前请拧紧放气螺母,用充气球打气直到患者感觉力度合适,症状减轻为止。使用后拧松放气螺母,缓慢放气。 7、牵引固定治疗每天至少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左右。 8、长期不用时,不要把内胆中的气放净,并放阴凉处以便更好的保养乳胶内胆。 9、颈椎病患者应注意牵引治疗后,平时伏案工作半个小时后应起身休息活动一下,睡觉时枕头要合适。 10、充气时应循序渐进,不要过猛,在做牵引治疗出现头晕等异常反应时,应徐徐放气,直到不应有的症状消失,再重新调整使用。 11、大力牵引前应做30分钟小牵引,牵引复位时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2、使用时避免气囊接触坚硬物体,牵引器表面有污迹时,可在充气后用软毛刷粘水清洗,不可水泡、用力揉搓或刷洗。 13、勿将该产品靠近高温高热。

牵引机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543 牵引机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牵引机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 履带预压力由气缸加,不得依靠丝杠的机械力。 2. 严禁将丝杠调至极限位置,避免出现设备事故。 3. 使用不同口径的牵引管时,牵引管与挤出管径之差不大于90mm。 4. 履带压力依管径不同设定,不大于0.5MPa,压力要尽量小。 5. 牵引薄壁管时,上履带自重可能导致超压使管材变形,此时可适当调整负压旋钮,产生适当的背压。 6. 发生紧急情况时,按紧急停止按钮,待问题解决后再送电开机。 7. 每班清除滤水器(三联件)里的污水,防止损坏电磁阀。 8. 开机前检查各电器连接和气动压力及调整系统是否正常,确定可正常使用后方可开机。 9. 保持设备、场地,整齐清洁,润滑、保养事宜见《设备保养规程》。

颈椎牵引机在治疗颈椎病时的应用与产品的使用说明,注意事项

一.颈椎牵引机产生的背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和交通水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自行车被现在越来越多的电动车,汽车,公交所代替,以前满大街,商店的购物被现在的网购占去了大半壁江山,越来越多的办公室一族会整天的围在电脑旁,伙拼,抢购商品,经常会听到有人喊脖子疼,其实这就是颈椎在向我们发出信号,要注意颈椎的保护,也是颈椎病早期的症状。 现在很多疾病都是由于颈椎病而引发的更主要的后果: 1、中风:中风病人有90%以上都有颈椎病,很多人中风后仍不清楚这一原因。 2、失眠、神经衰弱:经临床观察在这类病症的人中,有70%的人由颈椎病引发。 3、突然发作的眩晕:主要是椎动脉压迫所致,突然晕倒往往会带来严重后果。 4、记忆力严重下降:为椎动脉受颈椎压迫引起,严重会续发脑梗甚至脑出血。 5、颈部僵硬不能转动:颈椎病因椎体退变,韧带钙化会导致颈部活动受限。 6、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椎前缘骨质压迫食管后壁或刺激周围软组织反应引起。 7、上肢疼痛无力:由椎间压迫神经根引起,可同时影响躯体两侧,发展较快。 8、高位截瘫:颈椎骨质增生,骨刺压迫颈部神经根和脊髓,导致发病瘫痪。 9、耳聋耳鸣:刺激或压迫颈椎旁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引起,往往伴随视物模糊等。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而牵引是非手术治疗中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缓解症状手段。有效的牵引能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症状、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稳定、缓解和解除神经根受压与刺激、促进神经根水肿吸取、解除椎对椎动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淤血肿胀及增生消退、松懈黏连的关节囊、改善和恢复钩椎关节、调节小关节错位和椎体滑脱、调整和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内外平衡、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患者到医院做牵引疗程当然很好,但来往医院的不方便,致使每日的牵引疗程难以坚持下来,导致容易复发、且费用大,造成患者庞大的压力及负担。翔宇公司生产的颈椎牵引器,在保证物理治疗的前提下,采用了已获得多项专利的拉力秤,提供给患者多重的安全警示与防护,且收纳方便、携带轻松、可随时使用,无需产生额外成本,是真正便捷、经济、实用的牵引产品,不仅适合了家庭的需要,更满足了商务人士的要求,使得在办公区域或出差在外都能持续进行牵引复健。 二. 牵引机的作用: 1.透过牵引作用,可减少脊髓对神经根的压迫与摩擦。 2.持续有效的牵引可增大颈椎/腰椎间的间隙。 3.可缓解并降低颈椎/腰椎间盘内向四周的压力,解除肌肉挛缩、减少酸痛。 4.将横突孔间的椎动脉拉伸直,改善颈椎/腰椎动脉间血氧供应。 5.正确的护颈器牵引,可使颈椎/腰椎纵径拉长、伸展脊髓、改善神经根刺激等症状。

牵引车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958 牵引车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牵引车安全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1.遵守“一般安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 2.作业前应做到“八查”: (1)燃、润油量是否加足。 (2)冷却水是否充足。 (3)轮胎气压是否正常。 (4)平板车各部连接螺丝是否紧固,拖车及平板车插销是否安全可靠。 (5)电瓶电解液存量是否合乎标准。 (6)转向、制动性能是否良好。 (7)灯光、喇叭是否完好有效。 (8)电气线路接头有无松动现象。 3. 作业中做到: (1)牵挂平板车时,要注意挂车人员的位置及指挥信号。 (2)平板车上装载的货物要平稳、牢靠不准拖地。拖运时应保持经济车速。 (3)牵引车行驶要做到起步慢、转弯慢及重载行车

慢。 (4)所拖带货物不得超过规定的牵引力和平板车负荷量。 (5)港区行驶速度:重拖不超过8公里/小时;空拖不超过12公里/小时;单车不超过20公里/小时。 (6)行驶中爬坡不得超过8度。 4. 作业中“五不准”: (1)不准用软索拖带平板车; (2)拖车上不准带人; (3)车未停稳,不准摘下拖带的平板车; (4)不准从吊起的货物下面强行通过; (5)不准司机挂倒档后,下车自挂平板车。 5. 拖带空车时,一次不得超过4辆并减速慢行,禁止超车。重车不得超过2辆。 6. 作业后将使用的平板车,放在规定的地方,不得随意停放。 该位置可输入公司/组织对应的名字地址 The Name Of The Organization Can Be Entered In This Location

颈椎牵引器分类与使用注意事项

颈椎牵引器 颈椎牵引器适用于患有颈椎病、长期伏案工作的人士使用,能预防颈椎病的发生和康复治疗。 便携式颈椎牵引器颈椎牵引器 颈椎牵引器 - 简介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而牵引是非手术治疗中治疗颈椎病的主要缓解症状手段。有效的牵引能解除颈部肌肉痉挛、缓解疼痛症状、增大椎间隙和椎间孔、有利于已外突的髓核及纤维环组织稳定、缓解和解除神经根受压与刺激、促进神经根水肿吸取、解除椎对椎动脉的压迫、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局部淤血肿胀及增生消退、松懈黏连的关节囊、改善和恢复钩椎关节、调节小关节错位和椎体滑脱、调整和恢复已被破坏的颈椎内外平衡、恢复颈椎的正常功能。 颈椎牵引器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设计而成的方便患者使用的颈椎病治疗用品。 颈椎牵引器 - 颈椎牵引器功能 颈椎牵引器对颈肩僵硬退化、预防驼背、矫正身姿。同时按摩点上的磁疗点直接接触身体可以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缓解辅助治疗颈椎病 5-15分钟效果显著。适用人群:白领、司机、长时间站立、久坐、长时间对着电脑等人士。 一、恢复颈椎的正常生理结构,调节颈椎骨胳保持健康状态。 二、缓解颈椎关节狭窄关节囊以及韧带的钙化。 三、改善供血不足。 四、改善压迫神经造成的疼痛,松懈粘连预防驼背等作用。 五、对于发育期的青少年长期使用则有助于身高增长。 颈椎牵引器 - 颈椎牵引器说明 1、必须熟练掌握进入牵引和解除牵引的操作,方可进行牵引器的使用。 2、“牵引力度从小到大,逐步增加”是颈椎牵引安全的关键,也是使用者必须遵循的原则。 3、“多次牵引”是牵引效果的保证,通过牵引可拉开椎骨之间空隙,使错位椎间盘归位,从而解除椎间盘对神经的压迫。 4、牵引后颈椎及肩部舒适是牵引力度合适的体现,如牵引后颈椎及肩部感觉不适,就应该减小牵引力度。

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参考Word)

张力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准备工作 1.1操作手必须持证上岗。 1.2首次使用前,应详细阅读本机使用说明书,掌握原理、性能及操作程序。 1.3检查冷却水、柴油、机油、液压油及各润滑点润滑油脂不得短缺,并预先加满。 1.4进行正反转试车(在低温状态下启动应预热),对各仪表、制动器、各紧固件进行检查, 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操作前排除。 1.5按要求平整场地,调整张力机方向,牢固可靠打好支腿、地锚,并用手刹车将张力机 制动。 1.6作业前必须确认通讯是否畅通,通讯语言要规范简练,要合理调定张力值。 2放线作业 2.1操作手必须按指挥人员的指令进行有关作业,做到先于牵引机开机,后于牵引机停机。 操作手有权拒绝一切违反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的指令。 2.2严格依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各项功能操作,作业时接通接地装置。 2.3 放线时将换向阀手柄放到张力位置,初始无张力时从小到大调整张力,导线有张力时 从大到小调整张力,有张力时不得向前传动。 2.4 换线轴压接向前传动时,先释放张力阀直到无张力,然后将换向阀手柄放到传动位置, 操纵变量杆向前转动张力轮。 2.5换线轴压接向后传动时,先旋紧张力阀,打开刹车,操纵变量杆向后转动张力轮。 2.6 停机时待张力轮转速降下来后在制动刹车,非紧急情况不得紧急刹车,每次紧急制动 后应检查制动器损伤情况。 2.7操作过程中要精力集中,严禁擅离工作岗位。

2.8做好张力机各项保养工作,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2.9每天作业完毕,应检查刹车制动情况,必要时附加临锚。

牵引机安全技术操作规 1准备工作 1.1操作手必须持证上岗。 1.2首次使用前,应详细阅读本机使用说明书,掌握原理、性能及操作程序。 1.3检查冷却水、柴油、机油、液压油及各润滑点润滑油脂不得短缺,并预先加满。 1.4进行正反转试车(在低温状态下启动应预热),对各仪表、制动器、过载熄火装置、各 紧固件进行检查,发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操作前排除。 1.5按要求平整场地,调整牵引机方向,牢固可靠打好支腿、地锚,并用手刹车将牵引机 制动。 1.6作业前必须确认通讯是否畅通,通讯语言要规范简练,要合理调定牵引力值,防止过 牵引。 2牵引作业 2.1操作手必须按指挥人员的指令进行有关作业,做到后于张力机开机,先于张力机停机。 操作手有权拒绝一切违反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的指令。 2.2严格依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各项功能操作,严禁设备带病作业,作业时接通接地 装置。 2.3牵引前,应调整尾车压力,调整发动机转速,缓慢扳动变量杆进行向前、向后牵引、 倒车。 2.4换线轴时,必须保证出线端有足够的张力,以免“跑线”。 2.5 停机时待牵引轮转速降下来后在制动刹车,非紧急情况不得紧急刹车,每次紧急制动 后应检查制动器损伤情况。 2.6操作过程中要精力集中,严禁擅离工作岗位。

骨牵引技术操作流程

骨牵引技术操作流程操作目的: 1. 复位 注意事项: 1. 均在局麻下进行,即在进针和出针部位用1%普鲁卡因溶液局部注射浸润麻醉 2. 小儿慎用骨牵引,因小儿有骨 3. 在牵引针两头分别安上一个小玻璃瓶,以免牵引针头刺伤患者或划破床单

4. 牵引时尽量让创面悬空、暴露,以免产生组织压迫和粘连 观察要点: 1. 经常注意牵引是否有效 2. 注意预防褥疮 3. 注意观察病情,防止牵引过度导致血管、神经损伤 质量控制 【关键点1】 协助医生牵引工作,合理选择牵引重量 【风险点】 1.有牵引感染的风险 2.牵引重量达不到预期效果,牵引过度或牵引力度不足 【控制点】 1.规范无菌操作,牵引皮肤处严格消毒;穿针处皮肤应保持清洁,以无菌敷料覆盖。 2.对骨折或脱位病人,部位不同,牵引重量也有所不同。股骨骨折时,为体重的1/10~1/7;小腿骨折为体重的1/15~1/10;上臂骨折为体重的1/20~1/15。应每日测量牵引肢体的长度,以免牵引过度。 【关键点2】 告知患者不可随意加减牵引重量,改变体位 【风险点】 1.体位改变,与牵引轴线不一致 2.依从性差,不能保持有效牵引

3.知识缺乏,不能有效功能锻炼 【控制点】 1.告知牵引绳不可随意放松,也不可有其他外力作用,以免影响牵引力; 2.告知病人和家属牵引期间始终保持正确位置,牵引方向与肢体长轴应成直线,以达到有效牵引; 3.作牵引的病人,应列入交接班项目,预防并发症,密切观察病人患肢末梢血液循环情况,检查局部包扎有无过紧,牵引重物是否过大。 4.应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和足趾伸屈运动,并逐渐活动膝关节、踝关节,中期可指导患者做引体向上运动及膝关节伸屈拉牵引锤运动,后期拆除牵引后可据医嘱双拐不负重锻炼。 牵引操作考核标准

牵引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牵引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牵引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准备工作 1.1操作手必须持证上岗。 1.2首次使用前,应详细阅读本机使用说明书,掌握原 理、性能及操作程序。 1.3检查冷却水、柴油、机油、液压油及各润滑点润滑 油脂不得短缺,并预先加满。 1.4进行正反转试车(在低温状态下启动应预热),对 各仪表、制动器、过载熄火装置、各紧固件进行检查,发 现性能不正常时,应在操作前排除。 1.5按要求平整场地,调整牵引机方向,牢固可靠打好 支腿、地锚,并用手刹车将牵引机制动。 1.6作业前必须确认通讯是否畅通,通讯语言要规范简

练,要合理调定牵引力值,防止过牵引。 2牵引作业 2.1操作手必须按指挥人员的指令进行有关作业,做到后于张力机开机,先于张力机停机。操作手有权拒绝一切违反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的指令。 2.2严格依照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各项功能操作,严禁设备带病作业,作业时接通接地装置。 2.3牵引前,应调整尾车压力,调整发动机转速,缓慢扳动变量杆进行向前、向后牵引、倒车。 2.4换线轴时,必须保证出线端有足够的张力,以免“跑线”。 2.5 停机时待牵引轮转速降下来后在制动刹车,非紧急情况不得紧急刹车,每次紧急制动后应检查制动器损伤情况。 2.6操作过程中要精力集中,严禁擅离工作岗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