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文化相关论文:京杭大运河嘉兴段的历史变迁

建筑文化相关论文:京杭大运河嘉兴段的历史变迁

建筑文化相关论文:京杭大运河嘉兴段的历史变迁
建筑文化相关论文:京杭大运河嘉兴段的历史变迁

建筑文化相关论文:

京杭大运河嘉兴段的历史变迁

【摘要】大运河嘉兴段是京杭大运河南段江南运河的一部分,位于太湖流域水网地带,是杭嘉湖平原水系的总要组成部分。隋代前,苏州至杭州,以嘉兴为中心,早有水道可通。隋代开通江南运河,成为浙北干河。嘉兴至桐乡崇福运河段自隋代开凿江南运河以来河床走向至今基本稳定不变,崇福西南的运河段在元代前经海宁长安走上塘河到杭州,元末以后才形成现在经大麻余杭塘栖至杭州的走向。隋唐时为节制洪水,沿河多闸堰,后代设施虽废,沿线的地名仍留下历史上的痕迹。唐宋后上游来水四引,水流平缓,但为调节水位便于运输和排引,运河上仍设有闸门,以时启闭,通过船只和引水排水。江南运河开通以来,经过唐、五代、两宋的开发,形成了一个以嘉兴为中心的运河水网体系。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嘉兴段;变迁;开发;治理

1. 运河的开凿和变迁

运河嘉兴段的最初开凿,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春秋晚期。《越绝书-吴地传》载:“百尺渎,奏江,吴以达粮”。百尺渎,又名百尺浦,这条古运河是从苏州向南,通过吴江、平望、嘉兴、崇德,南下直达钱塘江边。据考证开凿于越王允常与吴王阖闾在位期间或更早时期。公元前496

年和公元前494年吴越之间进行的两次檇李之战,都是利用了两国之间这条已有的水道。百尺渎所经过的崇德,也就是今桐乡市崇福镇。由此可见至少在距今2500年前的吴越争霸时期,今嘉兴境内已经出现了沟通太湖流域与钱江流域的人工渠道。因此,百尺渎可视为运河嘉兴段的前身。

公元前482年(周敬王三十八年)越王勾践开挖越水道(今崇长港),又名漕运河,亦名长安

塘河。

运河嘉兴段的形制走向的大致确定,是在秦始皇在位时期。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为了加强对东南地区政治、经济的控制,于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前后开凿了一系列的人工运河,其中就包括陵水道。秦始皇在今嘉兴和杭州之间修筑的陵水道,是开河筑堤形成的水陆并行的通道,后世称为“塘河”。陵水道原在杭州市萧山区凤凰山南麓,与钱塘江相通。经临平诸山南麓到长安后,向东经盐官镇再东去胭脂到现海宁市袁花、黄湾之间,而后在海盐县澉浦入海;向北经石门、崇福到嘉兴。陵水道的开凿奠定了之后两千多年江南运河在嘉兴境内的大致走向,因此可视为运河嘉兴段形制走向确定的早期雏形。

在陵水道开凿之后一百多年,西汉武帝为了便于征调闽越贡赋,于太湖东缘的沼泽地带开挖了苏嘉之间长百余里的河道。至此江南运河已初具轮廓,运河嘉兴一段从此成为了江南运河的组成部分。

隋朝是我国运河开凿的一个崭新时期,以洛阳为枢纽,纵贯南北、全长2700余公里的“人”字形南北大运河全线贯通。隋大业六年(610),大运河从沙渚塘口到长安镇,通过长安三闸,连接陵水道到杭州黄家堰一段,成为大运河的南段。当时的运河走向,由京口(今镇江)经苏州、平望入嘉兴,折至桐乡崇德经海宁长安到余杭临平镇,然后走上塘河抵杭州。隋代的江南运河宽10丈,可行龙舟。

江南运河开通以来,经过唐、五代、两宋的开发,形成了一个以嘉兴为中心的运河水网体系。包括杭州塘在内的八条主要河流从嘉兴运河环城段以及南湖向四周辐射,分别通向杭州、苏州、松江、海宁、海盐、桐乡、嘉善、平湖。各主要河流间“五里七里一纵浦,七里十里一横塘”,横塘纵浦间又有无数条河流港汊相连接,形成蛛网状的以运河为骨干的水系,沟通嘉兴广大的城镇乡村。

公元13世纪后期,元灭南宋统一中国,定都大都(今北京)。为解决大都粮食储备不足,元政府调整大运河线路以保证漕运。1293年,自北京至杭州呈“一”字形、全长1794公里的大运

河全线贯通。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京杭大运河。自隋代开凿江南运河以来嘉兴段河床走向经海宁长安走上塘河到杭州基本稳定不变,到元末至正十九年(1359),起义军张士诚发动军民开挖从塘栖至杭州的新河,新河开成后,使江南运河南端改道,不再经长安闸和上塘河,经崇福折西过大麻后入余杭界从塘栖王林港北关河到杭州,形成了由桐乡崇德经余杭塘栖至杭州的走向。而这一走向也基本保留至今。

到明代嘉靖年间,倭寇数次侵崇福。当时京官吕希周休假在镇,就与官民一起筑城御倭。筑城时,将穿镇而过的直道运河改为绕城迤逶的弯道运河,即自西南向北,由今大通新桥东流

至南三里桥转弯处折北过东,再绕道至小南门之司马高桥,向北过青阳桥,经迎恩桥过北塘出境。至今民间仍留传着“崇福吕希周,直塘改弯兜”的民谣。

在清代和民国部分版本的地图中,将从平望至乌镇澜溪塘,经白马塘到石门的河道也标示为运河,但暂时未查到相关确切文献记载,当地水利专家称该河道旧时被叫做漕运河。从地图上分析,这一线路是从石门到平望的一条捷径,从杭州运往北方的物资主要应该从这一线路运输,这与清代帝王南巡所走的京杭大运河线路不同。

上世纪七十年代,出于航运需求的考虑,桐乡地方政府组织人力,将崇福境内蜿蜒曲折的

大运河河道裁湾取直,原本曲折的航线被直线航道替代(这就是崇福镇志中记载的“三湾取直”工程)。崇福境内恢复了明代改造之前的运河河道,这样明代的“三弯运河”又成了运河古道。但这一工程并未影响京杭大运河桐乡段的基本走向,因此这条基本完成于元末,又经明清两代多次修浚的河道一直被沿用至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即九五期间,交通部门进行航道改造时将平望至乌镇澜溪塘,经练市、到含山塘,过新市,穿韶村漾到塘栖的这段河道,标识为京杭大运河;而在嘉兴市区,由于环城河西段运输功能的丧失,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也将环城河东段作为运河。

2. 运河的开发与治理

大运河水利与交通网络的形成为嘉兴的经济文化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明清时期,嘉兴得益于运河交通水利网成为全国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号称“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现在京杭大运河嘉兴段仍是重要的水上运输干道,为嘉兴的经济、文化发展继续发挥重要的作用。

运河的开发和治理最早追溯到三国时,东吴分据江南,东晋大批北方人避乱南徙,推动了

江南运河流域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江南运河开通后,成为浙北干河,大水常从运河行洪。隋唐时塘浦体系尚未形成,天目苕溪来水水势峻急,人称“悬河”,故沿河多闸堰,节制洪水,后代设施虽废,沿线的地名,如“石门”、“陡门”,仍留下历史上的痕迹。上塘河南岸属沿海高区。历史上,曾出现小范围的梯形式建筑闸、坝蓄水与泄洪。如今许村镇袁家坝等地还留有旧址。唐开元年间(713~741)上塘河流域进行了统一整治,在北岸先后建起了一批堰、坝、笕、闸。在洪涝时开闸向下河(运河水系)泄洪,平时闭闸提高水位以蓄水灌溉与交通航运。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用“平河七百里,沃壤二三州。坐有湖山趣,行无风浪忧”的诗句形容江南河航道的畅通舒适。此后,上塘河成为独立水系。

由于从杭州到嘉兴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钱塘江通上塘河的进水口浅涸,进入上塘河的水量较少,吴越钱镠时运河的水源主要取决于杭州西湖,湖水不足,则引钱塘江潮水补给,到宋时,钱塘江水已不再进入上塘河,使上塘河水源全赖集武林诸山之水的西湖。对西湖的疏浚,并使其保有充足的水量,这对保证江南运河南段的水源是十分重要的。唐宋时期,江南运河由苏州、嘉兴西南来,直达杭州城内,兼通钱塘江,各朝各代以此运河为生命线,为保持这条运道的畅通,作了很大努力。因此,李泌、白居易、钱镠、苏轼等人先后疏浚西湖,引湖水入运河,保证运河的畅通。

唐宋后上游来水四引,水流平缓,但为调节水位便于运输和排引,运河上仍设有闸门,以时启闭,通过船只和引水排水。主要的有嘉兴杉青闸,海宁长安闸等,均设官管理。唐贞观八年

(634),设义亭埭(即长安坝闸)。

唐代大规模围垦浅沼洼地,屯垦造田,经过整治水道、浚治塘浦、疏排水潦、修筑圩岸,

形成了河渠纵横、圩田棋布的塘浦圩田体系。其时,嘉兴水系以吴凇江为纲,旁及诸多港浦,排水出路基本通畅。通江达海的重要港浦均有堰闸控制“贼水不入,久无患害”,农业兴旺,“岁多丰稔”。元和五年(810),苏州刺史王仲舒筑嘉兴运河塘。其石塘自杉青闸向北至闻川(今王江泾),长27里;土塘自西水驿向西至语儿(今桐乡崇福镇一带),长90里。同时,于太湖东沿“堤松江为路”,沟通苏州、松陵(今江苏吴江市)、平望间之陆路驿道,以便漕运牵挽,通称“吴江塘路”。

入宋以后,水势逐渐变化。由于自然条件的变迁和影响,吴凇江淤滞,东南海港浦渐见塞,致使嘉境之水迂回绕道,水流缓慢,积潦不得迅速宣泄入海,南宋水性继续恶化,因盲目围垦,使水系紊乱,水面日蹙,旱时缺水灌溉,雨时积涝成灾。北宋建隆年间(960~962),长安设堰闸指挥,负责堰坝、闸门的管理和启闭。熙宁元年(1068),长安闸改建成长安三闸(复式船闸),并保存原有的长安拔船坝。神宗下诏,于长安过船坝设专管官吏。熙宁元年(1068)十月,诏“杭之长安、秀之杉青、常之望亭三堰监护使臣屏以'管干河塘'系衔,同所属令佐巡视修固,以时闭启。”设专职官员巡视、修固、启闭。绍圣年间(1094~1097),重修长安三闸,鲍提刑累木为之,重置闸门。宋元符三年(1100)二月,诏苏、湖、秀州凡开治运河、港浦、沟渎,修垒堤岸,开置斗门、水堰等,俱役开江兵卒。南宋淳熙二年(1175),疏浚长安闸至许村河道。绍熙二年(1191),张提举重修长安三闸,闸旁设监闸厅及闸兵。嘉泰二年(1202)六月壬午,浚浙西运河。

元代治水着重疏浚吴凇江、淀山湖及由淀山湖通入吴凇江的诸大浦及圩田沿理。但吴凇江屡浚屡淤,圩堤整治虽略有成效,而出水道基本矛盾并未解决。元至正二年(1342),知州张先祖修长安三闸,以柏木为之,置锐环,旱则闭、水则开。至正七年(1347),松江人韩日升、李尅复在长安镇旧堰之西置长安新堰。

明代,吴凇江淤滞益加严重,嘉兴水路一遇大涝,积水难排,涝渍严重,明永乐二年(1404),户部尚书夏原吉奉命治水,疏通旧河港。九年修长洲(今苏州)至嘉兴石土塘,桥路70余里,泄水洞131处。永乐中,通政赵居仁浚河渠。又自崇德北抵吴江,植榆固堤。明永乐三年(1405),左通政赵居仁督民修筑运河塘岸,自崇德北经嘉兴抵吴江,种植榆树、柳树护堤,总12乡29区,计750围。宣德五年(1430),尚书周忱巡抚江南,檄筑塘岸通漕运。明天顺元年(1457)正月,杭州知府胡濬治海宁县运河兼修坝闸。成化二年(1466),何参政宜分守浙西,大兴水利。何发策询诸生备开宜事,行府、县委官疏浚河泾,修筑圩岸。成化十六年(1480),桐乡西官塘西北距皂林镇9里,筑以砖石。弘治七年(1494),浙江参政周季麟易土为石,修嘉兴旧塘30里。嘉靖二十六年(1547),知府赵瀛治运河,并筑塘。万历二十三年(1595),水利佥事薛梦雷檄县令李培起陡门至王江泾界集附近居民疏浚。明万历四十年(1612),嘉兴知府吴国仁以府境运河塘土石各半,岁久倾圮,具文申请尽筑石塘,获允。七月开工,十月告竣。筑成秀水北塘1488.5丈、西塘215.4丈、泄水洞5座,崇德塘312.2丈,三县共筑石塘3207.7丈。崇祯六年(1633),嘉兴知府李化民、秀水知县王养正筑三塔寺至分乡铺石塘15里。

清代为改善太湖水利面貌,曾数度整治,但终因缺乏全面规划和统一行动,只能收一时一

方之利,水性大势依然如故。清末至建国前,水利失治,大部堤防残损,河港淤塞,涵闸失修,圩系失统,水网紊乱,以致低田患水,高田患旱,旱涝交错,灾害频仍。

清康熙十二年(1673)水溢塘圮,秀水知县躬督修筑帮岸堤岸。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张令廷采奉檄浚运河,自圣堂庙至玉溪镇,计6480丈。秀水西丽桥85丈,北丽桥95丈,端平桥85丈。浚深5尺,广皆5丈有余。康熙六十年(1721)春,嘉兴知府吴永芳加石培土,修运河南塘,又北塘自城外至王江泾30里,于旧塘外间段增筑石塘。雍正、乾隆直至光绪年间,均曾数度修筑运河塘堤岸。

民国35~36年(1946~1947),运河水利工程处修嘉属运河,计培修运河塘30.11公里,填土

1.65万立方米,重砌三塔塘条石护坡1公里,但多数河堤仍年久失修。

新中国建立之后,各级政府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开展群众性治水运动,平原低洼着重拓浚河道,增修圩堤,改造旧河网,高亢地区则以疏浚河道为重点,开辟新河道、发展机械排灌,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江南运河嘉兴段的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中外建筑史》课程标准

《中外建筑史》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1、必修课; 2、专业课、理论课 (二)课程定位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工程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培养学生历史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建筑史学知识的深化;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生态度和工作作风。 (三)课程设计思路 由案例导入教学,分析案例中的理论,最后总结。加强学生知识记忆。 二、课程基本目标

(一)知识目标: 根据授课对象均为新生的特点。建筑史课程的深度和内容都应更加的清晰和简洁,提出课程中的现状和历史问题,让新生对建筑史的概念由模糊到清晰。 (二)职业技能目标: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从历史的古到今,导入建筑学的基础。 (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建筑史的新鲜和兴趣,在课堂上遵循诱导的方式,让同学大胆畅言对建筑史的认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筑的发生与发展;建筑的构建因素;建筑创作、建筑鉴赏和建筑批评的一般规律。 (二)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对课程“教、学、做”于一体,其中教学方式与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建筑历史的基本情况,用以指导建筑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也可适当组织参观周边优秀建筑,鉴赏建筑作品开展课堂专题讨论等,并能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实践环节的设计:集体鉴赏与参观优秀的建筑。 四、课程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含课内实践)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各位朋友,欢迎来杭州旅游!我们面前这条河,就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它纵贯南北,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南北水上干线。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2公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嘉兴的运河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 1985年呼吁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郑孝燮、罗哲文两位权威专家曾说:“如果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与长城媲美。” 京杭大运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世事沧桑,运河几度兴衰。三年前,按照还河于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要求,杭州全面启动“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一句话概括工程的主要内容,就是:一馆两场三园两带六埠十五桥。 现在我们站的地方,就是运河一期工程最北端——北星公园,它因紧邻北星桥而得名,大家注意公园里这7组江南水乡风格的建筑,它们是按“北斗七星”位置整体布局的,中间最高的观景阁取名北星阁,意喻北极星。夜晚上北星阁东望,可见广场上七星闪耀,非常漂亮。 请问有谁看过建筑大师陈从周先生的文章《故乡》?陈从周先生所说的“故乡”,就指运河边的青莎古镇。 大家现在游览的,就是依《故乡》描述设计的青莎公园,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浓浓古镇味,路边一丛丛的是芒草,园里还种了文竹和凤尾,樱花、紫荆花交杂其间,到了春天,你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岸景观)解说词 各位游客,这边是运河广场。提起我国古代工程史上的两大壮举,人们一定会联想到“一城一河”,城是万里长城,河是京杭大运河。距今已有2480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这条河流不仅仅是单一的交通枢纽,更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时空大动脉”,它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说起这条绵延千里的运河,大家或许更多的是敬佩。确实,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条古运河,它的历史地位足以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各国就已经以军事目的开凿运河。隋朝,天下统一,中央为了加强对南北的管理,打通各段运河,隋之后的历朝历代,运河不断地修道改造,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的干线,并沿用至今。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的京杭大运河已破败不堪,多处河段淤塞,不能通航。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沟通了运河航道,建设了通航船闸。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加快建设运河的步伐迈得更大,公元2006年10月1日,总投资20亿元的运河一期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胜利峻工,至此,饱经风雨、历尽沧桑的古运河重放昔日的光彩。如今,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运河景观,无论是沿岸风光,还是乘漕舫船从水中观赏运河两岸的景色,都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杭州不光有西湖,运河风光更诱人”,运河杭州段,已经成为杭州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新景。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北起余杭塘栖,南至钱塘江,全长约39公里,贯穿杭州市余杭、拱墅、下城、江干四个城区。200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对运河水质、景观、桥梁、道路、古街、古建筑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两岸已形成了一条以自然生态景观为核心主轴,以历史街区、文化园区、博物馆群、寺庙庵堂、遗产遗迹为重要节点的文化休闲体验长廊和水上旅游黄金线。 现在运河广场上人山人海,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便在运河广场上。运河广场是建在运河的东面,离开博物馆,穿过人群,便走到运河边,连接西岸是一座古桥——

京杭大运河途中经过何些城市_范文

京杭大运河途中经过何些城市?范文 京杭大运河途中经过北京市通州区,天津市武清区,河北省廊坊市、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德州市、临清市、聊城市、济宁市、滕州市、微山县,江苏省徐州市、宿迁市、淮安市、扬州市、镇江市、常州市、无锡市、苏州市,浙江省嘉兴市、湖州市、杭州市20个市区,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1、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开凿运河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例如吴王夫差命人开凿邗沟的直接目的是为了运送军队北伐齐国,公元前360年魏惠王开凿的鸿沟,基本都是为了征服他国的军事行动服务的。 2、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最后一次的兴修完成才称作“京杭大运河”。 扩展资料: 1、京杭运河自北而南流经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贯通中国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和一系列湖泊;从华北平原直达长江三角洲,地形平坦,河湖交织,沃野千里,自古是中国主要粮、棉、油、蚕桑、麻产区。

2、京杭大运河沿线是中国最富庶的农业区之一,工业发达。在兖州、济宁、滕州、丰县、沛县、徐州、邳州及两淮等有大中型煤矿,连接上海、南京、徐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扬州、杭州等工业城市。 3、2013年11月,京杭大运河山东段被列入申遗项目的8个重点河段、15个重要遗产点保护项目已全部完成,重点河段保护展示整治工程已完成80%以上,且顺利通过世界遗产组织专家的现场评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京杭大运河 走在运河边人烟稀少的柏油路蔚蓝的天空,轻柔的白云,享受秋天午后的阳光洒在身上冷风透身,不由得让我站在田间想吸尽这花草的芳香,陶醉其中久久不疲。 低头瞄了眼,看到一株曼陀罗,它的花期就像这秋的万里晴空偶尔有白鹭闪过,显得有些凄冷。 这被称作天使的号角的曼陀罗冰冷的花期。 京杭大运河各位游客,山是骨架,水为灵魂。

详细介绍京杭大运河图文

大地史诗——京杭大运河(图文) 2006-7-9,17:53:48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流经北京、河北、天建、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航线最长的人工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比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苏伊士运河开凿于1859年,1869年通航,全长170公里)长十倍,比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开凿于1881年,1920年通航,全长81.3公里)长二十多倍。 京杭运河又叫京杭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或运河。它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命运从繁华到衰落。它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它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又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今天,着名的水利专家郑连第先生将带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从多个角度对京杭大运河进行客观的解读。 京杭运河,是一项华夏儿女都为之自豪的伟大工程。京杭运河的生命之路曲折漫长,它多次扩建和改建,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它像时代的记录者,见证了过去的绚烂与平淡。 今天的大运河,基本是清乾隆年间最后一次疏浚的河道。自隋代开始到清末民初,大运河始终是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不过到了民国时期,纵贯南北的津浦(从天津到南京的浦口)铁路通车之后,大运河就渐渐失去了南北交通的重要性,下降成为区域性的交通网。不少河段出现淤塞,一到枯水季节即告断航,在某些时期,甚至造成江苏、上海、浙江等地用煤告急。近年来,大运河又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中,大运河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大运河重新整治的工程正在展开,清

京杭大运河历史变迁

大运河历史变迁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又名京杭大运河、南北大运河。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大运河自开凿至今,经历了2400余年的历史。运河路线随着历代京都的改变和黄河的改道,曾几经变迁。隋朝以后,大运河是中国东部沟通内河、联系海港的南北水运交通干线,而且还兼有灌溉、防洪、排涝之利,对历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发展曾起了重要作用。 京杭运河的干流与支流 京杭大运河又称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河流。京杭运河镇江至杭州段称江南运河,在杭州市内流域面积726.6平方公里,主要接受余杭泰山、石鸽、闲林及杭州城郊部分径流,经水网调节后,通过运河干线,分别注入太湖和黄浦江,还通过海盐长山闸往南,排入杭州湾。枯水时,水源由太湖补给。 1.京杭运河干流 京杭运河南端原起自艮山门,京杭运河和钱塘江沟通后,起点为三堡船闸,经艮山门、中山北路桥、江涨桥、大关桥、拱宸桥、义桥、武林头至塘栖,由杭申甲线、杭申乙线出境。 杭申甲线。由塘栖向东经博陆镇东边出余杭县境,再经过桐乡县

崇福、嘉兴市向东北流入江苏省吴江县,在杭州市境内长度49.2l公里。杭申甲线为运河古道,通航能力为拖带船10X60吨级。 杭申乙线。由塘栖向北经邵家村进入德清县,通往上海及长江沿岸各城市。杭申乙线在杭州市境内长度39.78公里,河道宽60―70米,通航高水位4.25米,低水位2.40米,通航能力为拖带船10X100吨级。 2.京杭运河支流 京杭运河干流以西的支流主要有沿山河、余杭塘河、西塘河、良渚港、中塘河、东塘河、郁宅港、獐山港等。 京杭运河干流以东的支流主要有中华桥港、鸭栏港、横泾港、康桥新河、新河(杭钢进水河)、瓜山桥港、登云桥港等。 大运河历史演变 从周至隋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了争霸中原,利用长江三角洲的天然河湖港汊,疏通了由今苏州经无锡至常州北入长江到扬州的“古故水道”,并开凿邗沟(自扬州到江水,东北通过射阳湖,再向西北至淮安入淮河)。后来秦、汉、魏、晋和南北朝继续施工延伸河道。公元587年,隋为兴兵伐陈,从今淮安到扬州,开山阳渎,后又整治取直,中间不再绕道射阳湖。炀帝即位后,都城由长安迁至洛阳,经济要依靠江淮。605年,他下令开通济渠。工程西段自今洛阳西郊引谷、洛二水入黄河;工程东段自荣阳县汜水镇东北引黄河水,循汴水(原淮河支流),经商丘、宿县、泗县入淮通济渠又名汴渠,是漕运的干道。公元608年又开永济渠,引黄河支

浅谈京杭大运河嘉兴段的滨水景观设计

浅谈京杭大运河嘉兴段的滨水景观设计 【摘要】以京杭大运河嘉兴段为研究对象,从历史背景与运河现状进行实地考察,结合国内外运河滨水景观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对京杭运河嘉兴段的滨水景观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设计,设计出具有嘉兴地方文化特色的运河滨水景观,打造嘉兴城市新风向,起到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提升嘉兴整个城市形象的作用。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嘉兴段;滨水景观;设计 京杭运河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水航道,流经嘉兴段的河道长约81.22公里,嘉兴这座城市也因此兴起繁荣。自新的千年开启之际,对于大运河的保护和研究工作也正式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并且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从大运河申遗,到各地政府如火如荼地挖掘运河文化,进行滨水景观进行改造与设计,国外的运河研究也是开展得轰轰烈烈,古运河在新时代展现出了新的活力。而对于嘉兴这个依水而兴旺的城市,大运河不仅仅是珍贵的水文化遗产,更是生活在运河两岸人们个人情感的寄托。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大运河,不仅是作为城市形象的展示,更是新时代文明新风向的明信片。 1.京杭运河嘉兴段的现状 江南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南段,江南运河北起镇江,流经丹阳,常州,无锡,苏州,吴江,嘉兴,桐乡至杭州。大运河嘉兴段是江南运河在嘉兴市境内的主要河段,从北至南包括苏州塘、嘉兴环城河、杭州塘、崇长港、上塘河等河道,全长81.22公里。 根据调查发现以下问题:嘉兴市的水道众多,周围的景观缺乏合理统一的开发与管理;运河周围的景观独立单一,且市民与景观互动不足,导致大片城市景观用地处于少有人烟的窘境;滨水景观功能单一,没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吸引更多的市民和游客参与其中。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市民与水边环境的主动接触,使其本身的亲水性大打折扣 作为历史文明中,贯穿始终的重要运河,京杭运河嘉兴段也随着时代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曾经物竞天择的时代,依赖和恐惧占据主流,如今,人们似乎已经失去了敬畏之心,日益恶化的水质,更是让人敬而远之。这使得京杭运河嘉兴段的保护和开发任重道远,迫切地需要一个全新的方式,以全新的形象展现出自身的价值。 2.国内外运河滨水景观设计案例 在全球经济迅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一些发达国家纷纷开始进行滨水景观设计,以此来满足人们对滨水景观的需求,并且希望拉动国内经济。 以韩国首尔ChonGae运河公园为例,从本土文化提取元素,在大时代背景

千古运河演变史

千古运河(含常州段)演变史 一、大运河及常州段的变迁 ◆大运河的变迁 京杭运河也称大运河,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春秋末期,距今已2500多年历史,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全长1794公里(原为1789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1869年开成的苏伊士运河,全长173公里,我国运河比它长10倍。1914年开成的巴拿马运河,全长公81.3公里,我们的运河比它长20倍,而且时间比它们早2000多年)。京杭运河与万里长城,在中国大地上正好组成一个“人”字,长城是阳刚的一撇,运河是深沉的一捺,它们同为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象征和瑰宝。“挖运河”与“筑长城”二者用征完全不同,“筑长城”是为了设置难以逾越的障碍,而“挖运河”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沟通。 有人以为京杭大运河就是隋炀帝下令开挖的,其实这个说法是片面的。京杭大运河最早还是在江南地区开挖的。周敬王六年(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为了讨伐楚国,采纳了伍子胥的建议,开凿数十公里由苏州望亭到盛泽方向的叫胥河(吴楚运河),它可以西通太湖,北进长江,用于运送兵员和粮草,这也就是当年最早江南运河的前身,比隋炀皇帝开挖运河早了1000年。 周敬五二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接位后,听取谋臣范蠡之谏,为了与齐国和晋国争霸中原。他号令数十万民工开凿江南

运河,由苏州的望亭经无锡一直开到常州奔牛,由于奔牛向丹阳方向的地势高亢,挖掘难度太大,所以运河从奔牛拐了一个弯向北由(老)孟河接通长江,全长170华里。开挖江南运河后的第九年,即公元前486年,在苏北又开凿了邗沟(扬州—淮安)也叫里运河,长175华里,加上江南运河,吴王夫差时期一共开凿345华里。 时间过了约300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在公元前210年,他带了小儿子胡亥及丞相李斯到江南各地巡视,来到丹阳和丹徒地区,听到传闻:“运阳之间,内藏天子之气,需要渲泄”。于是,秦始皇号令组织数万民工(另传说:秦始皇还发派三千赫衣因徒来开凿),开通了由奔牛经丹阳到丹徒辛丰镇的运河,全长42.6公里。工程非常艰难,民工苦不堪言,但秦始皇为贯通江南运河全线奠定了基础。 秦代之后又过了800多年,隋炀帝杨坚结束了魏、晋南北朝400多年的长期分裂局面,建立了隋王朝,恢复生产,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公元606年,隋炀帝杨广接位后,为了巩固封建王朝,为了“烟花三月下扬州”到扬州游玩,去看琼花、看美女,他号令男女百万民工开竣了:北京—洛阳的“永济渠”,洛阳—盱眙的“通济渠”(也称汴河)、淮安—扬州的“山阳渎”、镇江—杭州的“江南运河”,全长达5000华里,可通龙舟。当时,全国人口不足5千万,而参加开河民工就达360余万。那时,社会穷困,民不聊生,已到了“人饥相食”,尸骨遍野的地步。隋炀帝死于扬州,葬在雷塘。 唐代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一诗中,说: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令千里赖通波,

关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质管理调研报告22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环境 管理调研报告 1关于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水环境管理调研报告 一、调研背景 上世纪末,杭州市的运河水环境恶化程度趋于不利,与杭州历史文化名和风景旅游名城不相协调。而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生态杭州”,开展运河综合整治,要为运河“申遗”做好准备,需要运河有一个良好的水环境。自 2000年5月起,政府组织开展运河治理活动,通过截污、清淤、配水、驳岸等综合措施改善水环境,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中: 当年完成了运河底泥清淤约200万m3,通过三堡船闸输水通道每天引入钱塘江清洁水源50~100万m3。配水入运河,在当年召开的首届西博会前就实现了消除黑臭现象。以后数年里,旧城改造截污纳管率达到60%左右,减少了污水排入运河总量,并建成了四格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83万m3占总污水量的75%以上。由于城市发展迅猛,旧城改造也不能一蹴而就,城郊结合部污水的排放管理难度较大,引钱塘江水与三堡船闸营运的矛盾突出等原因,仅从三堡船闸现有输水廊道引水,每天进水量不能满足需要,使得进一步改善运河水质符合环境水质的要求,遭遇了“瓶颈”。如何运用有效的管理办法,打破“瓶颈”,这对政策制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调研目的 通过了解运河杭州段存在的水质问题以及政府采取的相关政策措施,运用自身所学对环境政策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三、调研时间: 2011年11月11日—11月13日 四、调研人员: 陈聪,陈卫芳,甄丽婷,虞儒鹏,游伟婷

五、调研方法: 文献法,实地观察法,访谈法,电话访谈法。 六、调研过程 阶段一: 发现问题,查找相关背景资料,了解运河杭州段水质基本状况。 阶段二: 参观运河博物馆,坐水上巴士(从武陵门码头至拱宸桥)实地了解水质状况。 阶段三: 拟定访谈内容,拜访市林业水利局和运河杭州段综合保护委员会相关负责人。 阶段四: 汇总访谈内容,撰写调研报告。 七、调研结果分析 (一)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概况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运河是杭州的母亲河,杭州因湖而名,因西湖而闻名于世界;因河而兴,杭州这个城市真正兴旺发达还是靠运河。 运河杭州段自三堡船闸起到余杭与桐乡交界处大麻镇,总长约49km,河道面宽平均80m,主航道日常水深4m,平均深 2.31~ 4.77m。两岸汇入运河的支河在城

中外建筑史 论文

中外建筑史(论文) 在世界建筑艺术百花园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朵奇葩,它自成体系,独立发展,绵延数千年,直至20世纪初还保持着自己的造型特征和布局规则,并传播影响到东亚等邻近国家。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早、中、晚五个历史阶段。大约在奴隶社会的商周时期,开始出现规模较大的宫殿和陵墓,以及以宫、室为中心的大小城市。与此同时,木构架也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结构方式,随着公元5世纪左右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新的生产关系和中央集权的建立,经济趋于繁荣,社会相对稳定,故而有能力修建起规模空前的宫殿、陵墓、长城、驰道和水利工程等,建筑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建筑艺术形态日渐成熟,至汉代时,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些典型特征已基本形成,而后经过500多年的发展演变,至唐宋时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到了它的顶峰,出现了当时世界上最大、规划最严密的都城——长安城。 到封建晚期的明清时代,中国古建筑在某些方面更趋完美,但同时也走向衰微。著名的明清“北京城”是在元大都城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中国古代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城规划思想在此得到了最完整、最精彩的体现,其建筑群体布局艺术可谓臻于化境。始于商周时代的中国园林,至明清时也达到了极度的艺术境界,著名的皇家园林有圆明园、颐和园、北海、承德避暑山庄等,私家园林则以江南的苏州、扬州等地最为兴盛,名园佳作不胜枚举。此外,在明清时代,中国各少数民族的建筑也有了相当的发展,现存的著名建筑有西藏的“布达拉宫”、日喀则的“札时伦布寺”,以及云南傣族的“缅寺”、贵州侗族的“风雨桥”等等,形成了各族建筑群芳吐艳、异彩纷呈的现象。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特征 以汉民族木构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建筑自古以来就以其风格优雅、结构灵巧而称颂于世。这种建筑风格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完整的体系和鲜明而一贯的特征: 它以木构架主要结构方式,并创造了与这种结构方式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形式和外观造型,常采用的是一种被称为“抬梁式”的木构架结构体系。其主要特点是——沿房屋进深方向在右基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屋矮柱和短梁,构成“一品”木构架。在平行的两品木构架之间用横向联系的“枋”联络“柱”的上端,产在各层梁头和短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90度直角的檀,起联系构架和承载屋面重量的作用。这样由两组木构架形成的空间称为“间”。一座房屋通常由二三间乃至若干间沿面阔方向排列为长方型平面,同时也可以组成三角型、正方形、多角型、圆形、扇形、万字形等特殊平面的建筑。由于这种“抬梁式”建筑的木构架类似“框架”,建筑物上部分荷载沿梁架、立柱传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空间的作用,不承受荷载,这就赋予建筑以极大的灵活性。室内空间可用各种隔扇、门、罩、屏等分隔空间,并随需要安装或拆卸。 由建筑单体的外部造型特征看,中国古典建筑基本上由:台基、屋身、屋顶三大部分组面。台基——由砖石砌成,承托着整座房屋,一方面起保护木柱不受雨水和潮气侵蚀的作用,另一方面又与柱的侧脚、墙的收分相结合增架建筑物的稳定感,使其显得庄严雄伟。如故宫太和殿及天坛祈年殿的台基,前者显示了皇宫难以企及的尊贵;后者则表现了祈天建筑的高耸云霄、与天相通的气度。 架设于台基之上的屋身,一般采取明间略大,两侧面阔递减的方式,既满足功能要求,又使外观取得了主次分明的艺术效果。在较为重要的建筑物上,在其屋身和屋顶的交接部分设置有一种称为“斗拱”的构件,称为中国古典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所谓“斗拱”,实际上是用短木块,木枋所组成的一种悬挑结构,主要起支撑巨大的屋顶出檐和减小室内大梁跨度的作用。明清时期斗拱逐渐蜕化,成了柱网与屋顶构架间,主要起装饰作用的构件。

京杭大运河的资料

京杭大运河的资料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 1 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大约2500年前~吴王夫差~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 2 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 3 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 ,里运河,,7,中运河,,6

江南运河。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地理位置: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4 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2006年3月58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5

详细介绍京杭大运河(图文)

史诗——京杭大运河(图文) 2006-7-9,17:53:48 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 大运起,南达,纵贯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流经、、天建、、、六个省市,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目前通航里程只剩883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航线最长的人工河。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为发展南北交通,沟通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它比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伊士运河(伊士运河开凿于1859年,1869年通航,全长170公里)长十倍,比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巴拿马运河开凿于1881年,1920年通航,全长81.3公里)长二十多倍。 京杭运河又叫京杭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或运河。它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命运从繁华到衰落。它曾是国家的生命线,维系着封建王朝的兴盛;它更是中国水利工程史上的一座丰碑,展现着古人的聪明才智;它又是一条血泪之河,浸透着无数黎民百姓的苦难。今天,著名的水利专家连第先生将带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从多个角度对京杭大运河进行客观的解读。 京杭运河,是一项华夏儿女都为之自豪的伟大工程。京杭运河的生命之路曲折漫长,它多次扩建和改建,历经2000多年的风雨。它像时代的记录者,见证了过去的绚烂与平淡。 今天的大运河,基本是清乾隆年间最后一次疏浚的河道。自隋代开始到清末民初,大运河始终是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不过到了民国时期,纵贯南北的津浦(从到的浦口)铁路通车之后,大运河就渐渐失去了南北交通的重要性,下降成为区域性的交通网。不少河段出现淤塞,一到枯水季节即告断航,在某些时期,甚至造成、、等地用煤告急。近年来,大运河又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中,大运河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大运河重新整治的工程正在展开,清淤疏浚已初见成效。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 第一次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的春秋末期。当时统治长江下游一带的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伐齐,争夺中原霸主地位,调集民夫开挖自今向东北,经射阳湖到入淮河的运河(即今里运河),因途经邗城,故得名“邗沟”,全长170公里,把长江水引入淮河,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第二次是在公元七世纪初隋朝统一全国后,建都,为了控制江南广区,使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丰富物资运往,隋炀帝于公元603年下令开凿从经临清至涿郡(今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又于公元605年下令开凿到清江()约1000公里长的“通洛渠”;再于公元610年开凿至(当时的

《中外建筑史》论文格式

摘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公民的监督参与意识不断加强,原有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在现阶段,我国必须实现政府转型,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型政府具有法治性、高效性、有限性、责任性和科学性等特征。它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是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政府自身完善的现实需求,也是人民的迫切愿望。 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发展观,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加强队伍建设者,在真正意义上确立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型政府,从而推动我国进一步的发展。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公民的监督参与意识不断加强,原有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以在现阶段,我国必须实现政府转型,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公共服务型政府具有法治性、高效性、有限性、责任性和科学性等特征。它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是全球经济竞争的客观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政府自身完善的现实需求,也是人民的迫切愿望。 关键词:特征必要性必然性构建

Abstract As China enters WTO, economy develops rapidly,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mprove little by little, the consciousness of citizen’s supervision and participation enhances increasingly, the role that primary government act has not adapted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at present, china must realize the transform of government, establish public and service government. The role that primary government act has not adapted the objective requirements of politic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at present, china must realize the transform of government, establish public and service government. As China enters WTO, economy develops rapidly,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mprove little by l ittle, the consciousness of citizen’s supervision and participation enhances increasingly. So, at present, China must realize the transform of government, establish public and service government. T he consciousness of citizen’s supervision and participation enhances increasingly. As China enters WTO, economy develops rapidly,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outside world improve little by little. Keywords:character necessity inevitability establish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txt机会就像秃子头上一根毛,你抓住就抓住了,抓不住就没了。我和你说了10分钟的话,但却没有和你产生任何争论。那么,我们之间一定有个人变得虚伪无比!过错是短暂的遗憾,错过是永远的遗憾。相遇是缘,相知是份,相爱是约定,相守才是真爱。各位朋友,欢迎来杭州旅游!我们面前这条河,就是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它是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一条人工河道。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它纵贯南北,北起北京,南达杭州,流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南北水上干线。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82公里,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目前,京杭运河的通航里程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的山东、江苏和浙江三省。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嘉兴的运河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国家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京杭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 1985年呼吁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郑孝燮、罗哲文两位权威专家曾说:“如果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与长城媲美。” 京杭大运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京杭大运可作为南北的交通大动脉,历史上曾起过巨大作用。运河的通航,促进了沿岸城市的迅速发展。 世事沧桑,运河几度兴衰。三年前,按照还河于民、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打造世界级旅游产品的要求,杭州全面启动“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一句话概括工程的主要内容,就是:一馆两场三园两带六埠十五桥。 现在我们站的地方,就是运河一期工程最北端——北星公园,它因紧邻北星桥而得名,大家注意公园里这7组江南水乡风格的建筑,它们是按“北斗七星”位置整体布局的,中间最高的观景阁取名北星阁,意喻北极星。夜晚上北星阁东望,可见广场上七星闪耀,非常漂亮。 请问有谁看过建筑大师陈从周先生的文章《故乡》?陈从周先生所说的“故乡”,就指运河边的青莎古镇。

中外建筑史试题库(附参考答案).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 一、选择(15分,可随机抽取15道题) 1.“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D A 穿斗 B 内柱升高 C 彻上露明造 D 草栿 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C A 小木作 B 大木作 C 铺作 D 檐下作 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A A 宋 B 宋以前 C 明清 D元 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C A 隆兴寺摩尼殿 B 晋祠圣母殿 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 D 少林寺初祖庵 5.宋代的“材”为C A 斗口高 B 斗口宽 C 单拱高 B 单栱断面 6.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C) A、宇文恺B、李诫C、蒯祥D、也黑迭尔 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A)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 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 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B) A 模数化 B 承重 C 装饰 D 材等 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C A 晋 B 冀 C 苏 D 赣 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B A 东周 B 西汉 C 唐宋 D 明清 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A A 宗法制度 B 秦始皇 C 胡服骑射 D 丝绸之路 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B A 南怀仁 B W·钱伯斯 C J·朗世宁 D 汤若望 13.以下哪条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A A 全面保护 B 重点保护 C 有限保护 D 酌情保护 14.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C A 历史主义 B 民族形式 C 中国固有形式 D 民粹主义 15.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B)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 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安阳洹北遗址 16.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C) A、兆域图B、西京长安图 C、平江府图D、清明上河图 17.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A) A、青龙B、白虎C、朱雀D、玄武 18.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C)城的风貌。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 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沿岸景观)解说词各位游客,这边是运河广场。提起我国古代工程史上的两大壮举,人们一定会联想到“一城一河”,城是万里长城,河是京杭大运河。距今已有2480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流程最长的人工河流。这条河流不仅仅是单一的交通枢纽,更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进步的“时空大动脉”,它对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发展,加强南北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交流,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说起这条绵延千里的运河,大家或许更多的是敬佩。确实,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一条古运河,它的历史地位足以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各国就已经以军事目的开凿运河。隋朝,天下统一,中央为了加强对南北的管理,打通各段运河,隋之后的历朝历代,运河不断地修道改造,至元代京杭大运河全线贯通,明清两代大运河成为南北水运的干线,并沿用至今。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往的京杭大运河已破败不堪,多处河段淤塞,不能通航。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运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沟通了运河航道,建设了通航船闸。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加快建设运河的步伐迈得更大,公元2006年10月1日,总投资20亿元的运河一期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胜利峻工,至此,饱经风雨、历尽沧桑的古运河重放昔日的光彩。如今,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运河景观,无论是沿岸风光,还是乘漕舫船从水中观赏运河两岸的景色,都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美不胜收。“杭州不光有西湖,运河风光更诱人”,运河杭州段,已经成为杭州最具吸引力的旅游新景。 京杭大运河(杭州段)北起余杭塘栖,南至钱塘江,全长约39公里,贯穿杭州市余杭、拱墅、下城、江干四个城区。2002年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对运河水质、景观、桥梁、道路、古街、古建筑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京杭大运河(杭州段)两岸已形成了一条以

京杭大运河导游词

京杭大运河 各位游客,山是骨架,水为灵魂。有了流水才使得整个城市真正的活了起来。我们杭州也是个充满水的城市。归纳起来就有五点水。一点,京杭大运河,二点钱塘江,三点西湖、四点虎跑泉,五点西溪湿地。今天我们要去游览的就是杭州的第一点水——京杭大运河,又称南北大运河。 各位游客,如果说钱塘江是我们的母亲河,西湖是我们杭州的“金名片”。大运河就是我们的对外联络通道。说起京杭大运河,就会想起皮日休的“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京杭大运河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流淌着浓郁的文化,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 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北京、天津两市和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47米。相当于苏伊士运河的10倍多,巴拿马运河的22倍,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流,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它和万里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闻名于全世界。京杭运河镇江至杭州段,被称为江南运河,全长330公里,流经之处都是江南极富庶之地。 各位游客,京杭大运河名扬天下,杭州作为其南端意义重大。杭州因湖而名,因河而兴。但世事沧桑,运河航道经常出现淤塞的情况,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工业经济的发展和沿岸居民的增多,运河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2001年,历时8年,总投资达9.4亿元的运河杭州段截污工程全面建成并开通运行。一句话概括工程的主要内容,就是:一馆两场三园,两带六埠十五桥” 在这些工程里,我想为大家重点介绍一下06年正式对外开放的运河文化广场。广场占地占地面积5万2千平方米,广场投资达3亿元,创下了杭州的两个之最:1、最大的单体铜雕,铜雕上雕刻着隋阳帝下江南和历代对古运河有过贡献的人物及大记事。2、杭州单个建筑的地下规模之最,广场地下共三层建筑的5万平方米面积,有近400个停车泊位。 除此之外,在不久的将来,一些水上健身运动、水上游乐设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