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沭阳梦溪中学高三语文周练2013教师版

沭阳梦溪中学高三语文周练2013教师版

沭阳梦溪中学高三语文周练2013教师版
沭阳梦溪中学高三语文周练2013教师版

沭阳梦溪中学高三语文周练

2013.1.26

一、语言文字运用(29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瑕疵./龇.牙饮.恨/营.利滞.纳金/栉.风沫雨

B.悄.然/愀.然痉.挛/劲.敌八宝粥./胡谄.八扯

C.噱.头/矍.铄湮.没/殷.红歼.击机/草菅.人命

D.伺.候/肆.意纤.夫/翩跹.庇.护权/刚愎.自用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对于央视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革命性的改革来说应该被给予掌声和鼓励,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勇气和魄力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B.宝成线石亭江大桥,在暴雨引发的特大洪水中受到重创,致使西安开往昆明的K165次列车脱线,两节车厢落水,两个桥墩坍塌。

C.2012年5月30日发生的冰心、吴文藻墓碑的涂碑事件系其嫡孙吴山所为,此事吸引了国内诸多媒体的极大关注,大家纷纷指责吴山的破坏行为。

D.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蔓延,但随着一系列经济刺激计划的逐步落实,中国经济出现回暖迹象,人们对经济复苏的信心开始回升。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5分)

(1)请为下面文段写一个点明中心、统领全段的起始句。(4分)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所记孔子言论,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形象生动,精练简洁,带有格言意味。《孟子》用语警辟,比喻精当,往往借助形象议论说理,深入浅出。《庄子》想象丰富,汪洋恣肆,总能为其所说的道理创造出生动的寓言故事,全书仿佛是由寓言故事连缀而成。其他诸子散文,如《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也都具有这一特色。

(2)除上面提到的作品,先秦诸子散文还包括哪些,请写出其中一部作品名称。

作品:

4.用四个关键词概括下面这段话的主要信息。(4分)

当药物作用于细菌时,细菌会自卫、防御、反击,最后的结果就是对抗生素产生抵抗力,也就是产生了耐药性。如果我们滥用抗生素,那么有一天,环境中存在的致病菌有可能都是耐药的,人体感染的都是耐药菌。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结果是人类将重新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比如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很多年前结核杆菌对抗生素很敏感,结核病控制得

非常好,但是,现在耐药的结核菌多了,治疗起来非常棘手,这不但引起人体死亡率的增加,同时也增加了治疗成本,甚至造成严重的社会负担。

1.B(A依次为:cī/zī、yǐn/yíng、zhì;B依次是:qiǎo、jìng、zhōu;C依次是:xu?/ju?、yān、jiān;D依次是:cì/sì、qiàn/xiān、bì)

2.D【解析】A残缺主语,去掉“对于……来说”。B语序不当,“两个桥墩坍塌”调至“受到重创,”后。C“吸引”和“关注”搭配不当。

3、(1) (4分)先秦诸子散文的突出特色是寓理于形,借助形象议论说理。【评分参考】答案包含2个要点:答出“诸子散文的突出特色”给2分,答出“寓理于形”或“借助形象议论说理”给2分。

(2) (1分) 《老子》(或《道德经》)《吕氏春秋》《孙子兵法》

4、(4分)滥用抗生素耐药性(耐药菌)威胁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醇.厚(chún)切.磋(qiē)削价(xuē)差强.人意(qiánɡ)B.泡.桐(pào)骁.勇(xiāo)商榷(qua)不屈不挠.(náo)

C.着.急(zháo)散.步(sǎn)刷.白(shuà)洗洗涮涮.(shuàn)D.嶙峋.(xín)对峙.(zhì)犒.劳(kào)追本溯.源(sù)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女子网球选手李娜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中,不敌比利时名将克里斯特尔斯,与个人职业生涯的首个“大满贯”擦肩而过。

B.我的观点是,买房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但如果为了买房而终生成为“房奴”,尽管房子怎么升值,对买房者来说都是毫无意义的。

C.始于1983年的春晚,逐渐成为中华儿女除夕夜不可或缺的一道盛宴,许多我·人早早地吃过年夜饭,守候在电视机旁,目的就是为了看春晚。

D.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既要增强紧迫感,又要加大实践探索和工作落实,做到把握规律,开拓创新,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3. 所谓压力陷阱,是指面试官用不友好的发问或表情制造压力,以此来淘汰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应试者。下面是某大学生面试时考官对他说的话,请用机智幽默的语言替他应对。(4分)

考官问:“我们需要名牌院校的毕业生,而你并非名牌院校毕业。你怎么看?”

回答(A):(2分)考官问:“你的专业与申请的职位不对口,你能行吗?”

回答(B):(2分)

4.高三的同学正处在紧张的复习阶段,大家都希望找到一种高效率的复习方法。阅读下图,试依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就复习问题给同学们提出一条建议。(不超过25字)(4分)

1.A(B泡.桐pāo;C散步sàn;D 嶙峋xún)

2.【答案】A

【解析】B“尽管”与“怎么”搭配不当,将“尽管”改成“不管”或者将”怎么”改为”这样”; C句式杂糅或词语重复,“目的就是为了”删去“目的”或“为了”; D“加大”缺少“宾语”,在“落实”后加上“的力度”。

3. (A回答第一问)“听说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也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生。”

(B回答第二问)“《天下无贼》里的贼头黎叔说过:‘21世纪最缺的是什么?人才!’现在,各行业各地区都很青睐复合型人才。据说,外行的灵感往往会超过内行,因为他们没有思维定势,没有条条框框。”

4.答案(5分)在遗忘临界点及时复习,合理安排复习次数和间隔。(第一句2分,第二句3分。意思对即可)

二、文言文阅读(41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皇甫规,字威明,安定朝那人也。永和六年,西羌大寇三辅,围安定,征西将军马贤将诸郡兵击之,不能克。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寻而贤果为羌所没。郡将知规有兵略,乃命为功曹,使率甲士八百,与羌交战。斩首数级,贼遂退却。

太山贼叔孙无忌侵乱郡县,中郎将宗资讨之未服。公车特征规,拜太山太守;规到官,广设方略,寇贼悉平。至冬,羌遂大合;朝廷为忧。三公举规为中郎将,持节监关西兵,破之,斩首八百级。诸羌慕规威信,相劝降者十余万。明年,规因发其骑共讨陇右,而道路隔绝,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三

军感悦。东羌遂遣使乞降,凉州复通。先是,安定太守受取狼籍,凉州刺史、汉阳太守并老弱不堪任职,而皆倚恃权贵,不遵法度。规到州界,悉条奏其罪,或免或诛。羌人闻之,翕然反善。

规出身数年,持节为将,拥众立功。还督乡里,既无他私惠,而多所举奏。又恶绝宦官,不与交通,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天子玺书诮让相属。规惧不免,上疏自讼曰:?云臣私报诸羌,谢.其钱货。若臣以私财,则家无担石;如物出于官,则文簿易考。就臣愚惑,信如言者,前世尚遗匈奴以宫姬,镇乌孙以公主。今臣但费千万,以怀叛羌。则良臣之才略,兵家之所贵,将有何罪,负义违者乎?今见覆没,耻痛实深。传称‘鹿死不择音’谨冒昧略上。?

征拜度辽将军,至营数月,上书荐中郎将张奂以自代。曰:?臣闻人无常俗,而政有治乱;兵无强弱,而将有能否。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若犹谓愚臣宜充军事者,愿乞冗官,以为奂副。?朝廷从之,以奂代为度辽将军,规为使匈奴中郎将。论曰:孔子称?其言之不怍,则其为之也难?。察皇甫规之言,其心不怍哉!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故干.禄为不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

5、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见贤不恤.军事恤:忧虑,担忧

B.谢.其钱货谢:谢绝,推辞

C.故干.禄不为贪干:求取,追求

D.称己不疑伐.伐:夸耀,炫耀

6、下面句子中,分别表现皇甫规“有威望”、“讲操守”的一组是()(3分)

A.①羌人闻之,翕然反善②恶绝宦官,不与交通

B.①广设方略,寇贼悉平②上书荐如郎将张奂以自代

C.①规亲入庵庐,巡视将士②斩首数级,贼遂退却

D.①相劝降者十余万②既无他私惠,而多所举奏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羌大举进攻安定城,皇甫规此时虽为平民百姓,却能大胆上书朝廷,陈述自己对边疆战事的看法,自此开启了他的戎马人生。

B.皇甫规调动西羌骑兵一起讨伐陇右,中途军中发生瘟疫,他不顾个人安危,前往羌人营帐巡察看望将士,三军为之动容,敌人也为此派使请降。

C.在作者看来,皇甫规之所以能够建功立业,能有立足之地,一是他能准确审

视自己的才能,果敢地投身仕途,二是他看到更贤能的人,能不图虚名,主动让贤。

D.面对自己遭人诬陷的情形,皇甫规无所畏惧,上书皇帝,据理力争,摆明事实,为自己洗罪名,辩曲直。

8、把文言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2分)

(1)规虽在布衣,见贤不恤军事,审其必败,乃上书言状。(3分)

(2)明年,规因发其骑共讨陇右,而道路隔绝,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4分)

(3)凉州刺史、汉阳太守并老弱不堪任职,而皆倚恃权贵,不遵法度。(4分)

(4)于是中外并怨,遂共诬规货赂群羌;天子玺书诮让相属。(4分)

(5)今臣但费千万,以怀叛羌。则良臣之才略,兵家之所贵,将有何罪,负义违者乎?(4分)

(6)伏见中郎将张奂,才略兼优,宜正元帅,以从众望。(3分)

(7)夫其审己则干禄,见贤则委位。(3分)

(8)故干禄为不贪,而委位不求让;称己不疑伐,而让人无惧情。(4分)

(9)故能功成于戎狄,身全于邦家也。(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5、B(谢:感谢,酬谢。)

6、A(B中①表明皇甫规有谋略。C①表明皇甫规爱护将士;②表明皇甫规英勇善战。D②表明皇甫规正直无私)

7、D(“无所畏惧”与原文不符。)

8、(10分)

(1)(3分)凉州刺史、汉阳太守都老昏庸不能胜任职守,却全都依仗权贵势力,不遵守法度。(重点注意“并”“堪”“倚恃”的翻译。)

(2)(4分)于是皇宫内外全都怨恨(皇甫规),就一起诬陷他用财物贿赂各支羌人,皇帝责备皇甫规的诏书接连不断。(重点注意“货赂”“诮让”“相属”的翻译;未补主语,在正常赋分基础上,扣1分。)

(3)(3分)因此(他)能够在征讨戎狄中建立功业,并在国家动乱中保全了自身。(重点注意“邦家”,状语后置句的翻译;未补主语,在正常赋分基础上,扣1分。)

参考译文

皇甫规,字威明,是安定郡朝那县人。永和六年,西羌大举侵犯三辅,包围了安定城,征西将军马贤统率各郡部队攻打羌人,但是没有取胜。皇甫规这时虽然身为平民,但发现马贤对这次战争轻视不忧,判断他一定会失败,就给朝廷上书陈述了马贤的情况和自己的看法。不久马贤果然被西羌消灭。郡守知道皇甫规有用兵的谋略,就任命他担任功曹,派他率领八百名兵士,同羌人交战。皇甫规斩杀好几个敌人的首级,贼寇于是撤退。

太山的贼人叔孙无忌侵犯扰乱郡县,中郎将宗资讨伐贼人但没能平定他们。官府特地征召皇甫规,任命他担任太山太守;皇甫规到任后,布置采用了很多策略计谋,强盗贼人全被平定。到了冬天,羌人继续大举聚合,朝廷为此担忧。三公推举皇甫规担任中郎将,拿着符节监督关西部队,打败了羌人,斩杀首级八百多。羌人各部敬服皇甫规的权威信誉,相互规劝投降的人有十多万。第二年,皇甫规就调动羌人部队一起讨伐陇右,但是道路断绝,军中发生大瘟疫,死亡的人占到十分之三四。皇甫规亲自前往军中营帐,巡察看望羌人将领士兵,三军全都感动喜悦。东羌于是派出使者前来请求投降,凉州恢复交通。在这之前,安定太守收受贿赂强取钱财,声名狼藉,凉州刺史、汉阳大守都年老昏庸不能胜任职守,却全都依仗权贵势力,不遵守法度。皇甫规到达州界,全都逐条上奏他们的罪状,有的免职有的诛杀。羌人听说了,聚合起来归附朝廷。

皇甫规担任官职好几年,手持朝廷符节担任大将,统率大军建立功业。回到故乡督察军政,既没有树立什么特别的私恩,又检举揭发了很多人。并且又厌恶宦官,不与他们交往联系,于是皇宫内外全都怨恨他,就一起诬陷皇甫规用财物贿赂各支羌人,皇帝接连不断地下诏书,批评责备皇甫规。皇甫规担心不能免去灾祸,上疏自我申辩说:?有人说臣子我暗中贿赂各支羌人,送给他们金钱财物。假如臣子给的是私人财物,那我家中没有够一担挑的粮食;假如用的是官府财物,那文书账簿很容易审查。按照臣子愚笨迷惑的认识,就算真像诬陷我的人说的那样,前代朝廷还曾把宫女送给匈奴,把公主嫁给乌孙。现在臣子仅仅花费一千万,就使得反叛的羌人归顺,这是贤能臣子的谋略,军事家推崇看重的事情,又有什么罪过,哪里违背

了义理呢?现在遭遇到这样的诬陷,我感到深深的耻辱。《左传》上说过‘鹿将死时不再挑选优美的声音’,谨此冒昧地呈报这些。?

皇甫规被征任为度辽将军,他到军营几个月后,给皇帝上书,推荐职位低于自己的中郎将张奂来代替他。在推荐书中说:?臣子听说人没有长久不变的风俗,但社会秩序有安定动乱之分;军队士兵没有强大弱小,但将领才能有高明低劣之别。我观察到中郎将张奂才能谋略都很优异,应该让他担任主帅,来满足人们的希望。朝廷如果还认为我适宜充任军事的职务,我希望求得一个冗官,来做张奂的副手。?朝廷听从了这个意见,以张奂代替他为度辽将军,皇甫规做使匈奴中郎将。

论说:孔子说?一个人说话不惭愧,那他做起来就不容易?。考察皇甫规说的话,他的心中不惭愧呀!他审查了自己的觉得有能力就去追求官职,看到有更贤能的人就把职位让给他。所以他追求官职不是贪心,而让出官职也不是为了求得谦虚的名声;称赞自己不担心被怀疑是自夸,让位给人也不担心被人说成送人情。因此他能够在征讨戎狄中建立功业,并在国家动乱中保全了自身。

四、名句名篇默写(20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生乎吾后,,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⑵,子无良媒。(诗经·卫风·氓)

⑶,娇儿恶卧踏里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⑷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旌旗蔽空,,横槊赋诗,故一世之雄也。(苏轼《前赤壁赋》)

⑸,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 ,千骑卷平冈。(《江城子·密州出猎》)

(8)但见悲鸟号古木,。(李白《蜀道难》)

(9)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韩愈《师说》)

(10)不过数仞而下,,此亦飞之至也。?(庄

子《逍遥游》)

(11) ,血色罗裙翻酒污。(白居易《琵琶行》)

(12)驾一叶之扁舟,。,渺沧海之一粟。

(苏轼《前赤壁赋》)

(13) 吾师道也,?(韩愈《师说》)

(14)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庄子《逍遥游》)

(15) ,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16)兄弟不知,。静言思之,躬自悼矣。(《诗经·氓》)

(17)日月忽其不淹兮,。(屈原《离骚》)(18)金樽清酒斗十千,。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

的一声,瓦缸摔成碎片。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

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

看也罢。?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第11周语文周周练(教师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喝.(ha)彩剜.心(wān) 彤.云(t?ng) 央浼.(měi) B.塑.(sù)造角隅.(yú) 歇憩.(qì) 睨.视(ní) C.讥诮.(qiào) 怂.恿(sǒng) 滑稽.(jī) 撮.合(cuō) D.娇嗔.(chēn) 辗轧.(yà) 颤.栗(zhàn) 蠕.动(rú) 【答案】B(“睨”音为nì。)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咬文嚼.字(ju?)令人神往.(wǎnɡ) 落入下乘.(ch?nɡ)一蹴.而就(cù) B.数.见不鲜(shu?) 锱铢必较.(jiǎo) 举不胜.举(shēnɡ) 一言难尽.(jìn) C.一字之差.(chā) 轻鸢.剪掠(yuān) 清沁.肺腑(qìn) 窸窣 ..飘零(xīsū) D.遥思远怅.(chànɡ) 眉眼颦.蹙(pín) 垂涎.三尺(yán) 得鱼忘筌.(quán) 【答案】C(A项“嚼”读“jiáo”;B项“较”读“jiào”,“胜”读“shang”;D 项“涎”读“xián”。) 3.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消耗庇佑朔风碎琼乱玉 B.祈祷谗言辖制战战兢兢 C.干躁蚱蜢抿嘴呐喊助威 D.盘旋皱褶磨蹭撼天动地 【答案】C(干躁→干燥。)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涵义蕴藉注消酩酊大醉 B.含糊烂调疏朗自鸣得意 C.因缘圆晕干躁回肠荡气 D.啰嗦默契叫嚣深恶痛绝 【答案】D(A项“注消”应为“注销”,B项“烂调”应为“滥调”,C项“干躁”应为“干燥”。)

A.围绕林冲的遭遇,课文情节的展开张弛有致、波澜起伏,反映了林冲性格思想的变 化过程。 B.中国古代小说有其自身的特点,重故事,重描写,与西方小说和现代某些中国小说重心理刻画不同。 C.从性格、行为上讲,别里科夫封闭、怀旧、胆小、多疑,但他又无时无刻极力维护现行的社会秩序。 D.《边城》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人性美和风情美。 【答案】C(否定不当)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现在,成为“作家”当个“文化人”又成了那些歌星、影星们新的追求,然而他们 所出的书,内容粗浅,文法不通,实在让人不忍卒读 ....。 B.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冰岛在此次金融风暴中损失惨重,国家面临破产实乃罕见,这 就说明建立在空中楼阁 ....中的虚拟经济是多么脆弱。 C.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次真诚的握手,莫不令人感动;其实人间处处有温情,只是它 如空气一般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浑然天成 ....而不易察觉罢了。 D.海珠区的钟浩在8岁时就能现场挥毫,一幅“春风得意马蹄疾”的十米长卷一蹴而 ... 就.。 【答案】B(A项“不忍卒读”指不忍心读完,多形容文章悲惨动人。B项“空中楼阁”指海市蜃楼,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C项“浑然天成”形容诗文结构严谨自然,用词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D项“一蹴而就”指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此处指书法,不能用“一蹴而就”,应改为“一挥而就”。) 7.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的三要素是指人物、情节、环境。人物性格的刻画往往直接揭示主题,情节的发展、矛盾的解决常常表现主题,环境描写对主题一般起烘托、强化作用。 B.《水浒》是我国古代描写革命斗争的著名长篇小说,明朝施耐庵著。最早的本子为一百回本,名《忠义水浒传一百卷》,后简称《水浒传》。清初学者金圣叹删编成七十一回本,名《水浒》。 C.《边城》意图在于借一个中国边境小城的几个凡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的“爱”字作一恰如其分的说明。 D.契诃夫小说的总体特点是:运用出色的幽默讽刺手法,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揭露社会的各种病态,抨击沙皇专制制度,热烈向往新生活的到来。 【答案】C(“边城”不是“边境小城”)

2016上海高考语文练习(三)教师版(下)

高考语文练习(三) 一阅读 80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6分) ①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有兄仲同居。以訾为骑郎,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卑之,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 …… 廷尉张释之,是堵阳人,字季。和他的哥哥仲生活在一起。由于家中资财多而作了骑郎,侍奉汉文帝,十年内得不到升迁,默默无名。张释之说:“长时间的做郎官,耗减了哥哥的资财,使人不安。”想要辞职回家。中郎将袁盎知道他德才兼备,惋惜他的离去。就请求汉文帝调补他做谒者。张释之朝见文帝后,就趋前陈说国家当前应做的事,文帝说:“说些接近现实生活的事,不要高谈阔论,说的应该现在就能实施。”于是,张释之又谈起秦汉之际的事,谈了很长时间关于秦朝灭亡和汉朝兴盛的原因。文帝很赞赏他,就任命他做了谒者仆射。 ②后文帝崩,景帝立,释之恐,称病。欲免去,惧大诛至;欲见谢,则未知何如。用王生计,卒见谢,景帝不过也。 后来,文帝死去,景帝即位。张释之内心恐惧,假称生病。想要辞职离去,又担心随之招致被诛杀;要当面向景帝谢罪,又不知怎么办好。用了王生的计策,终于见到景帝道歉谢罪,景帝没有责怪他。 ③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也。尝召居廷中,三公九卿尽会立,王生老人,曰:“吾袜解。”顾谓张廷尉:“为我结袜!”释之跪而结之。既已,人或谓王生曰:“独奈何廷辱张廷尉,使跪结袜?”王生曰:“吾老且贱,自度终无益于张廷尉。张廷尉方今天下名臣,吾故聊辱廷尉使跪结袜欲以重之。”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 王生是喜好黄老学说的处士。曾被召进朝廷中,三公九卿全齐聚站在那里,王生是个老年人,说:“我的袜带松脱了。”回过头来对张廷尉说:“给我结好袜带!”张释之就跪下结好袜带。事后,有人问王生说:“为什么在朝廷上羞辱张廷尉,让他跪着结袜带?”王生说:“我年老,又地位卑下。自己料想最终不能给张廷尉什么好处。张廷尉是天下名臣,我故意羞辱张廷尉,让他跪下结袜带,想用这种办法加强他的名望。”各位大臣们听说后,都称赞王生的贤德而且敬重张廷尉。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乃请徙释之补谒者调动,调迁,调任,调职 (2)欲见谢谢罪,请罪 (3)三公九卿尽会立会合、会聚、齐聚、聚集 (4)吾故聊辱廷尉故意,特意,所以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

高三语文下学期周练试题(1)

河北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语文周练试题(12)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羡妒斟酌婉蜓曲折卓有成效 B.援例尺牍光采夺目顽固凶残 C.叫嚣蕴藉长途拔涉杀一敬百 D.游离门栓矫揉造作残羹冷炙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我们大多只注重地面建筑,不太重视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的建设,使我们的城市付出了很大代价。 B.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扩大,而东部地区的薪酬吸引力在下降,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东部地区出现某种程度上的“民工荒”现象。 C.中国接连在空间对接以及深海探潜上取得重大突破,不但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显示出大国崛起的战略眼光,体现出大国应有的视野及胸怀。 D.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和与会的文艺战线的代表们,既尽情地摆谈了我国当前文艺创作的现状,又充满希望地描绘了我国文艺工作的美好蓝图。 ②2016年四川省高考究竟是考四川卷还是考全国卷,专家学者们在多次研讨会上,莫衷一是,到现在历时半年才尘埃落定,真是害惨了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们。 ③见他没有安下心来坚持复读,班主任李老师便将他叫到办公室地给他讲了复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才茅塞顿开,从此义无反顾地坚定了复读的决心和信心。 A.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推心置腹 B.推心置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C.各抒己见推心置腹畅所欲言 D.推心置腹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4.下列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型杂技“水秀”因为经过旷日持久的精心准备,所以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微写作、写作)教师版.doc

2020届北京各区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语言运用、微写作、写作)教师版 西城一模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 只有保持生物多样性,才能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大面积单一栽种杨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显示出生态学这一规律的普遍性。由此种种,人们对有些地区杨树一家独大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 (1)将下面四个句子分别填入文中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由于自然天敌数量不足,从三北防护林到黄淮海区域,各大杨树栽种带更是屡次爆发大规模的病虫害。 ②雌性杨树得到授粉后发育结籽,就会产生白色絮状的杨絮,大量杨絮飘飞堆积,不仅引发人们皮肤过敏、鼻痒流涕等健康问题,还常常引发火灾。 ③一些地区由于杨树栽种面积急剧扩大,本土树种急剧减少,以本土树种为生的鸟类、昆虫的多样性也就随之急剧降低。 ④雄性杨树只开花,不结果,没有杨絮问题。 A.①③④②B.②④③①C.③①④②D.④②①③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结构混乱,请将修改后的句子抄写在答题卡相应处。(2分)答: 22.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①家庭生活中一定有引发你关注的细节。请以一次家庭聊天作为背景,刻画聊天场景以

及你的心理状态。150字左右。 ②在疫情中奔赴一线有所作为的人,人们称之为“逆行者”。请写一段抒情文字,向这 些“逆行者”致意。150字左右。 ③请从《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及《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就其中 某个片段写一段推荐阅读的文字。150字左右。 23.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①生活中,总会有一些新情况,需要人们去面对并作出反应。学会如何应对,应该成为 引领人们成长的重要方面。请以“应对”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路上的情形,可能让人欣喜,也可能让人忐忑。你有什么样的“在路上”的经历呢?请以“在路上”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五、(65分) 21.(5分) (1)(3分)C (2)(2分)答案示例:人们对有些地区杨树一家独大的问题越来越关注。 或:有些地区杨树一家独大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22.(10分)略 23.(50分)略 延庆一模 五、本大题共3小题,共65分。 21.语言基础运用(5分)司马迁与班固,常常被联系在一起,合称“班马”,就如他们的著作《史记》、《汉书》被合称为“史汉”一样。司马迁及其《史记》,已有诸多褒赞。。唐宋之际,随着古文运动的深入与开展,对简练、晓畅的《汉书》,被读书人大为推崇。比如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都酷爱《汉书》,明朝的几个皇帝对《汉

高三上学期第六次周练语文试题解析(原卷版)

高三上学期第六次周练 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专题训练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青年人难免产生一时的疑惑、彷徨、失落,但只要把握好思想的总方向,善于分析,正确抉择,就能在正误、真假、善恶、美丑面前。 ②网络本身的虚拟性会导致其反映的某些情况存在夸大成分,因此,要想做到,必须亲自走到基层一线,看看、问问、坐坐、聊聊,这样才能看到网上所看不到的东西。 ③南开大学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公布了该校本科招生录取结果,罕见地晒出了全部的录取名单,不同地区招生名额差异、考生成绩排序等信息在这份大名单上。 A.一目了然明察秋毫洞若观火 B.明察秋毫洞若观火一目了然 C.洞若观火明察秋毫一目了然 D.洞若观火一目了然明察秋毫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当中国步入商品社会后,“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被大力提倡,但这不等于说为顾客服务的人就是奴仆,顾客花了钱就可以________。 ②某领导干部酒后驾驶、超速撞人后非但不认错,反而骂骂咧咧,________,扬言要办案交警小心着点儿,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人民公仆形象。 ③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李真让人头疼:工作没有成绩时,他整天唉声叹气,悲观失望;工作稍有成绩时,便沾沾自喜,________。 A.颐指气使盛气凌人趾高气扬 B.盛气凌人颐指气使趾高气扬 C.颐指气使趾高气扬盛气凌人 D.趾高气扬盛气凌人颐指气使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九龙峰古木参天,绿树成荫,泉水淙淙,________,如同蓬莱仙境,吸引着无数香客游人。 ②这些普普通通的场景向世人证明,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历史进程中,文化事业______,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③时下,许多大学生都选择了自主创业。乘着国家对“小微企业”扶持的春风,他们的事业_______。 A.云蒸霞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B.欣欣向荣云蒸霞蔚蒸蒸日上 C.云蒸霞蔚蒸蒸日上欣欣向荣D.蒸蒸日上云蒸霞蔚欣欣向荣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高三语文午间练 2015.3.7.(教师版)

高三语文午间练 2015.3.7.(教师版)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以前,春联是用毛笔书写的,稍为讲究的用上好墨汁,书写出来的春联字体光洁明亮,还散发出□□墨香。那时,在一个村的大门或者祠堂所张贴的春联,无论是内容还是书写都颇为讲究,多数由该村具有文化且毛笔字写得好的族人来□□,因为张贴在村门口或祠堂的春联是代表该村或家族是否有文化的象征。村与村之间书写的春联内容□□□□地形成一种竞争,串门走亲访友看到那些春联,书写内容和字体都是不拘一格,如同看当今的书法展一样,是一种美的享受。如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在上文方格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清淡操刀心照不宣 B. 清新主笔不约而同 C. 清淡主笔心照不宣 D. 清新操刀不约而同 吃吃看看穿穿清淡点的东西,你会发现它会给一种安静、静溢的感觉让你的心情很放松,试试吧,清淡可 。其特点是语言新颖,不落俗套。清 、拿刀的意思; ,罚球,就可以用“操刀”来形容; 3、“操刀者”是个比喻的说法,指对一件事情进行了实际操作的人。例句:1、公司进行了一系例改革后,效益获得了显著的突破,王总经理是这一等比例改革的操刀者.2、小明的这篇论文写得很有见地,但实际上, 2.报刊编辑部的负责人; 3分) ①春联只剩下“华丽的空壳”②而没有了“魂” ③张贴春联在不少人心目中只不过是一种形式④缺乏生气和美感 ⑤印刷体的春联给人千联一面之感 A. ④⑤①②③ B. ⑤④①②③ C. ③①②⑤④ D. ⑤④③①② 2. D 3. 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3分) A. 令媛今年能考取大学,多亏老师们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非常感谢。 B. 家慈辛苦了一辈子,把你养育大好不容易,你真应该好好孝敬她。 C. 上星期拜读了林教授的大作,获益匪浅,略有瑕疵,我一定斧正。 D. 春节本市同学聚会,欢迎光临,你的到来定会使寒舍蓬荜生辉。 3. D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令嫒”的解释是这样的:令嫒,又作“令爱”,敬辞,称对方的女儿。 对对方的女儿的尊称,作“令嫒”。今作“令爱”音ài 。 对了,看走眼了,补充一下: 令嫒(ài)敬辞,尊称对方的女儿,也称令爱。 媛(yuàn)美女,也读媛(yuán)无词意,婵媛,多形容女子美好,意同婵娟。 以上是从2000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请大家仔细看看嫒和媛,并非同字! 家慈(jiā cí):又称“家母”。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母亲的谦称。与“家严( (jiā yán):又称“家君”“家尊”。是在别人面前对自己父亲的谦称。”)相对。 斧正(fǔ zhèng):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斧正“一词,是请别人修改文章的敬词。又叫指正。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如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如东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 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设集合,2,3,,,4,5,6,,集合且 ,则() A.B. C.,6,D.,4,5,6, 2. 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A. D. B.C. 3.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将向量绕点按逆时针方向旋 转后得到向量,则点的坐标是() A.B.C.D. 4. 已知函数,若,那么实数a的值是 () A.0 B.1 C.2 D.3

5. 已知点在幂函数的图象上,设, ,,则a,b,c的大小关系为()A.B.C.D. 6. 正三角形中,是线段上的点,,,则 () A.B.C.D. 7. 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满足,当 时,,若方程在上恰好有两个实数根,则正实数a的值为() D.2 A.B.C. 8. 设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 ,则的最大值为() A.B.C.D. 二、多选题 9. 已知不等式对任意的恒成立,则满足条件的整数的可能值为() A.B.C.D. 10. 已知函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函数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B.函数图象的一条对称轴是

C.若,则函数的最小值为 D.若,则 三、单选题 11. 数学的对称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多有体现,譬如如图所示的太极图是由黑白两个鱼形纹组成的圆形图案,充分展现了相互转化、对称统一的和谐美.如果能够将圆的周长和面积同时平分的函数称为这个圆的“优美函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对于任意一个圆,其“优美函数“有无数个 B.可以是某个圆的“优美函数” C.正弦函数可以同时是无数个圆的“优美函数” D.函数是“优美函数”的充要条件为函数的图象是中心对称图形 四、多选题 12.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为,图象关于y轴对称,导函数为 ,且当时,,设,则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B. C.D. 五、填空题

2018届高三语文周练学生版答案(12.9)

2018届高三语文周练答案(12.9) 1. B(这是一道近义词语辨析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要看句子的上下文和词语是否搭配,此题第一空前面“多位名家加盟演出”自然用“盛事”,第二空后文“吸引观众”,第三空注意后文“未能保持”。) 2. D(A项,结构混乱,暗换主语,“按照国际惯例”前的主语是“麦当劳”,不是前面的“业务”;B 项,结构混乱,“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句式杂糅;C项,搭配不当。“描绘”和“思路”搭配不当。) 3. A(“猛撼”比拟,“意志之塔的每一根神经”比喻,“猛撼”对此出现,反复。 点睛:考纲规定的常用的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和反复,有人也把对比列入到修辞的行列,注意明确修辞的特征,然后具体的区分。) 4. B(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选用关联词语注意分析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此题属于排序的形式,答题时首先从上述的角度找到1-2组紧密衔接的句子,据此初步得到答案,然后把答案带回原文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此题注意⑤①、②⑥④衔接紧密不能分开,因此选B。) 5. D(D不是神话传说,是真人真事)。 6.A (疏:疏远) 7. C (C项,都是介词,解释为“因为”;A项,介词替、给/名词作为;B项,代词他/助词的;D项,指示代词那/人称代词他的。) 8. (1)连续四代,官职不超过县令州佐,然而更加重视读书和品行,成为士大夫人家。(“比”译为“连续”,“益”译为“更加重视”) (2)夫人治家高明,对待儿媳妇有礼节法度,(儿媳妇)拜见陪侍左右时,恭敬严肃。(“遇”译为“对待”,“节法”译为“礼节法度”。) 9. 才华横溢、不媚权贵(刚正不阿)、胸怀大志、豁达洒脱。 【参考译文】 李公名郱,字某,雍王李绘的后代。雍王孙李道明,唐初因为属地被封为淮阳王。又追封他的祖父,封为雍王、长平王。淮阳王生李景融,李景融与皇族的亲缘关系更加疏远,没有封王。生李务该,李务该生李思一,李思一生李岌。连续四代,官职不超过县令州位,然而更加重视读书和品行,成为士大夫人家。 李岌为蜀州晋原尉,生李郱,李郱没有满周岁李岌就去世了。没有了家,母亲把他抱了放到姑姑家然后离开了,姑姑怜悯他抚养他。到了五六岁,自从问清了身世的本末,就不再和其他孩 子一起游戏,常默默独处,说:“唯独我没有父母,不努力学习自立,不能称作是人!”十四五岁的时候,能暗自记诵《论语》、《尚书》、《毛诗》、《左传》、《文选》,总共一百多万字,态度严肃和其他孩子很不一样。姑妈家的孩子,没有谁敢和他相比。渐渐地他的事情就传到他叔父的耳中。叔父哭着说:“我的兄长还有儿子啊?”把他接回家让他坐下来问他,他回答应对自如没有困难。叔父又悲又喜,回头对众多子弟说:“我为你们找到了老师。”李郱于是博览群书,没有书不看的。 以朝邑员外尉的身份参加选拔,鲁公颜真卿评定他考试的文章为上等。提拔李郱为同官正尉,并说:“文章都像李尉一样,才可以期望选为上等。”那以后接着通过书判拔萃科考试,被选拔为万年尉,担任华州录事参军。因为事情和刺史有争执,辞去官职,担任陆浑令。河南尹郑余庆把他推荐给朝廷,他被任命为南郑县令。河南尹的家奴拿着书信送到县里请李郱办事,李公到河南府,把书信扔到河南府尹的面前。河南府尹在府中人面前感到惭愧,说:“县令羞辱我,县令羞辱我!”并且说:“县令退下。”于是就怨恨他。搜罗李郱的罪证三年无所得,李郱被任命为宗正丞。 宰相因欣赏李公文章的文辞义理而奏请任命他为资州刺史,李公高兴地说:“我将要有所作为了。” 诋毁宰相的人上书说:“这是因为李郱和宰相有故交,所以能够被任用。”于是改任为陕府左司马。 李公又高兴地说:“这个职位不要承担什么责任,我大概不会因为吏事受责而死吧!”长庆元年正月丙辰,因为疾病而死,七十三岁。 夫人崔氏博陵人,是朝邑令崔友之的女儿,她的曾伯父在中宗朝建立功业。夫人治家高明,对待儿媳妇有礼节法度,(儿媳妇)拜见陪侍左右时,恭敬严肃。李公有七男三女,在李公还活着的时候,孙子外孙有十五人。五月庚申,葬于华阴县东若干里。 10.环境凄清,知音难觅,中原沦陷(有家难回),壮志难酬,老来漂泊。 (注意根据词中的句子“夜久酒阑,火冷灯青”“与谁唱”“千万乡关”“西北欃枪未灭”概括“愁”的原因。) 11. ①将年少时的横槊风流和老来的漂泊憔悴进行对比,表达了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感伤。 ②将现实中看人脸色的生活和想象中枕流漱石的生话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注意分析下片中的词语“少年”“老来”,“看人颜色”“枕流漱石”的对比,然后分析“年华老去、壮志难酬”“对归隐生活的向往”的情感。) (点睛: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分方式主要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即事感怀、托物言志、怀古伤今,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拟人、烘托、动静、虚实、抑扬、用典等,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对偶、借代、设问、反问等,一般抒情方式集中在整首诗歌或某一部分,表现手法和修辞集中在某一联诗句。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此题考核对比的手法。) 12.(1)靡有朝矣(2)自用则小(3)日月忽其不淹兮 (4)枯松倒挂倚绝壁(5)塞上燕脂凝夜紫(6)逸豫可以亡身 (7 举匏尊以相属(8)八百里分麾下炙 13.写小岛生活单调乏味,为史卡汶思基的出场和介绍其曲折经历做铺垫;写灯塔的重要,为 1

江苏省镇江市实验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小练第一次 1(教师版)

高三语文小练习(一)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D )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 ....,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不孚众望:指不能使大家信服,意思说反了,应为“不负众望”。望文生义。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 ....的观念越来越深人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的迁移。而该句说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乐意告别家乡,词义与句义完全相反。 C、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 ....,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不以为然"是"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的意思。在这里应该用"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 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D、他们除双手外,别无长物 ....,其经济地位和产业工人相似。 3.下面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环境保护转机的曙光虽然隐约可见,但由于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惯性,生态变化的不可逆性,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并不容乐观。 B、“两会”期间,省政府与铁道部在北京就加快推进江苏铁路建设的问题举行了会谈,提出江苏铁路网在全国率先实现公交化,成为世界一流水平铁路网的构想。 C、好的课堂应当使每一个生命体都能分享从释疑到质疑的过程中涌现出的快乐,在课堂中实现知识与精神的同构同生,彰显出学生生命的的涌动和成长的快乐。 D、具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苏绣,以其图案秀丽、色彩典雅、线条明快、绣工精细的特点闻名于世,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备受青睐的手工艺品。 答案:B(A:语序不当,应将“虽然”提到“我国环境保护转机的曙光”前。C:语序不当,将“从释疑到质疑”改为“从质疑到释疑” D:主客体颠倒的语序不当,可将“备受“放到“新老顾客”之前。)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旨。(不超过20字,4分) 梦想与理想是全然不同的两种境界。 梦想再美,仅仅从属于个人,它是满足自我的一己追求,精致细小地囿于狭窄的内心天地里。理想却是一种责任,一种事业,一种以献身精神为动力的人类的共同追求。尽管在理想的追求中也要遭到困扰和阻挠,我却喜欢它壮阔的气势,集体的荣誉感,强有力的有血有肉的硬碰硬的奋争。无论它成功或失败,都富有同样的人生价值。成年人未必没有梦想,但只有把梦想转化为理想,才能获得人生意义上的升华。 将梦想转化为理想,人生才有意义。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一8题。 公讳德用,字符辅,其先真定人也。 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师,以讨李继迁之叛,而武康公①出夏州。当是时,公为西头供奉官而在武康之侧,年十七,自护②兵当前,所俘斩及得马羊,功为多。及归,公又请殿将。至隘,公以为:“归之至隘而争先,必乱;乱而继迁薄我,必败。”于是又请以所护兵驰前至隘而阵。武康为公令于军曰:“至阵而乱行者,斩!”公亦令曰:“至吾阵而乱行者,吾亦如公令!”至阵,士卒帖③然,以此行而武康公亦为之按辔④。继迁兵相随属,左右皆望公,莫敢近。于是武康公叹曰:“王氏有儿矣!” 明道元年,除福州观察使。军人挟内诏,求为军吏。公争曰:“军人敢挟诏以干军制,后不可复治;且军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一语文9周练作业(教师版)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一语文9周练作业(教师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后面的表中,每题5分,共5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粘.(nián)合执拗.(niù)强劲.(jìn)铩.(shā)羽而归 B.烟垢.(gòu)田塍.(téng)咀.(jǔ)嚼晕.(yūn)头转向 C.韭.(jiǔ)菜粗糙.(cāo)翘.(qiáo)首魂牵梦萦.(yíng) D.僻.(pì)静烙.(lào)印惦.念(diàn)按捺(nài)不住 1.答案:C(A项强劲jìng,B项田塍chéng,D项按捺nà不住)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斑斓. (lán) 物什.(shí) 翡.翠(fěi) 安谧. (mì) 迷惘. (wǎng) B.磕.绊(kē) 桑梓. (zī) 沉湎. miǎn) 怪癖. (pǐ ) 槎.桠(chá) C.自诩. (xū) 吝啬. (sè) 摭.拾 (zhí) 忐忑. (tè) 啮噬. (shì) D.时髦. (máo) 瘸.腿 (qué) 蕞.尔 (zhuì) 贫瘠. (jí) 绿(lù)林 2.答案:A 3.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我不应白白地耗废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坚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毛之地。(《我的四季》) B.人会在闯荡世界之中获得生命的快感或满足按耐不住的虚荣心。因此,人的内心总在呐喊:走啊走!(《前方》) C.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所赋予的意义。(《获得教养的途径》) D.(六只小狼)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嘻戏着搅在一起,它们确确实实是一群就在我们的峭壁之下的空地上懦动和互相碰撞着的狼。(《像山那样思考》) 3.答案:C(A项耗费、艰辛;B项按捺;D项嬉戏、蠕动)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班.真 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

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小练【图文转换题】附答案解析

2021届高三语文复习小练【图文转换题】附答案解析 1.(2020·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测试)下面是某单位主办的“青年创业大赛”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答: 【答案】本次大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在初赛阶段,专家会对征集到的参赛项目进行网络评分,选出21个项目进入决赛。决赛分为企业组和团队组,包括团队路演、模拟谈判和评委提问三个环节。 解析解读框架图应按照从主干到分支的顺序。如本题,从“青年创业大赛”开始看,由它分出两个支脉,也就是大赛的两个环节—初赛和决赛;初赛又分出两个支脉—项目征集和专家评审,这两个支脉所表示的意思是,专家对征集到的项目进行评审,专家评审又分出两支,意为专家对项目进行网络评分,选出21个项目参加决赛。决赛环节的示意图也可以按照相同方法表述出来。拟写时,不要机械地描述框架结构所示内容,应该对图示信息进行整合和提炼。只有充分理解了框架的意思才能准确整合。 2.(2020·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质量测评)下面是某校“研学旅行”活动的设计方案,请把这个方案的内容表述出来,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答: 【答案】研学旅行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要分组讨论,确定研学旅行目的地,商议具体项目,备好行囊;具体活动为实地考察、研学采访、旅行采风;活动结束后以组为单位完成研学旅行报告。 解析所给框架图展示了“研学旅行”的活动方案,分准备、活动、成果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具体内容,将各个环节表述清楚即可。表述时,要对图中的文字说明进行简化,抓住主要内容,如准备环节中多次出现“研学旅行”,表述时可进行适当简化。 3.(2019·河北唐山二模)为迎接第32个“教师节”的来临,某校策划了“感谢师恩”庆祝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答: 【答案】本次“感谢师恩”庆祝活动计划由各年级、团委和校工会等部门同时展开。各年级利用黑板报营造氛围并赠送礼物给老师,团委开展征文活动和寻找“最美老师”的活动,校工会则对先进教师进行奖励以及慰问退休老师。 解析答好此题要注意三点,一是看出所给构思框架的构思特点,二是按一定规律组织语言,三是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作为活动构思的介绍,应注意到活动的主题(“感谢师恩”庆祝活动)、涉及的三个部门(各年级、团委、校工会)以及不同部门所开展的具体活动。活动无明显逻辑上的先后顺序,按照框架图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表述即可。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中、宿迁市沭阳如东中学2021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宿迁市沭阳如东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上学期10月联考检测 历史试题 (解析版) 2020年10月 一、选择题 1. 晁福林认为:“在先秦时期,(他)对于宇宙本原及其运动规律的思考最为深刻,他对于以贵柔为核心的辩证法的阐述,开辟了我国古代哲学发展的新纪元。”材料中的“他”赞同() A.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 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C. 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D. 爱多则法不立,威寡则下侵上【答案】B 【解析】 【详解】老子的思想含有辩证法成分,“贵柔为核心的辩证法的阐述”可知是老子的思想主张。老子还主张“无为”的治国理念,故B正确;A是儒家孟子的言论,排除;C是墨家墨子的主张,排除;D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排除。故选B。 2. 《史记.秦本纪》载:“商鞅第二次变法,在秦国普遍推行县制,把乡、邑、聚等合并为县。县令为一县之长,下设县丞、县尉、啬夫和令史等官吏:县令等长吏可以随时由国君任免。”这一举措 A. 表明秦国确立君主专制 B. 有利于国君对地方的控制 C. 得到诸侯国的普遍借鉴 D. 说明分封制开始崩溃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商鞅变法推行县制,并建立了一套地方官僚机构,有利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选B项;“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材料无法体现,排除A项;春秋

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兼并的地区设郡县,早于秦国设置县制,排除C 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已经开始瓦解分封制,排除D项。【点睛】3. 1962年出土于陕北绥德县的东汉画像石牛耕图少,被中国邮政1999年3月16日发行的《汉画像石》邮票所收录(见如图)。“牛耕图”反映出东汉时期 A. 经济重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B. 刀耕火种的现象已经消失 C. 耕犁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 D. 铁犁牛耕技术发达 【答案】D 【解析】 【详解】东汉“牛耕图”画像石拓片表明,在2000年前的陕北一带,耕牛已被驯养 地十分驯服,耕者的驾牛技术也已非常熟练,反映了铁犁牛耕技术的发达,故选D 项;A项发生于南宋时期,晚于题目中的“东汉时期”;B项中“已经消失"的说法 过于夸大,因为当时一些山区的少数民族仍有刀耕火种的现象;C项应为隋唐时期 曲辕犁的出现,晚于题目中的“东汉时期”。 4. 南宋时期,市舶司的主官招引外商或贩货回国,只要税额达到一定标准,就会得 到升高官阶的待遇。这表明南宋政权 A. 积极完善科举选官制度 B. 大力支持国人海外经商 C. 注意笼络地方行政官员 D. 积极开拓财政增收渠道 【答案】D 【解析】 【详解】鼓励外贸官员招商或贩货回国,必然会增加税收额度,属于政府增加财政 收入举措之一,故D项符合题意;题干材料所反映的举措,既不是针对科举制度而

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4 (新版)新人教版

2019高三上学期周练(四) 语文试卷 考试范围:语言文字运用阅读考试时间:2018.9.24 一、抄写(10分)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二、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当文艺创作遇上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不仅出现在《终结者》之类的科幻电影之中,也开始走进我们的现实生活。比如,谷歌旗下公司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就连人类引以为傲的文艺创作,也开始遭遇人工智能的挑战。日前,清华大学语音与语言实验中心(CSLT)作诗机器人“薇薇”通过了“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著名科学家图灵在1950年提出的一个观点,即将人与机器隔开后,如果有30%以上的机器行为被人误会为是“人”而不是“机器”所为,则机器应被视为拥有智能),机器人“薇薇”创作的诗歌令社科院的唐诗专家无法分辨,有31%的作品被认为是人写的。 文艺创作,是通过人脑进行的一种与情感、知觉、记忆与思维相关的复杂的精神活动,这本是人类的骄傲。面对人工智能,人类传统的文艺创作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机器人“薇薇”开启数据库诗歌写作模式。有的诗一看就是机器人笨拙的模仿,但有的诗判断的难度要大一点,比如这一首《落花》:红湿胭艳逐零蓬/一片春风细雨濛/燕子不知无处去/东流犹有杜鹃声。要想甄别就需要推敲,但只要认真思考,“细雨濛”之类别扭的用法还是可以被识别出的。 那么文学创作上,人工智能在模仿什么?人工智能的写作本质上是一种“数据库写作”,其对于文学的模仿高度依赖数据库,越是海量数据,越有助于人工智能的学习。“薇薇”这类写诗的人工智能程序,学习过的古诗,估计是《全唐诗》五万首的几何倍数之上,故而可以

2018届高三语文周练教师版(12.9)

2018届高三语文周练(12.9)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在下列文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东方剧院将上演三部京、昆大戏,有多位名家加盟演出,无疑将成为戏曲界的一件。这些戏曲剧目情节简单,观众也已,仍能吸引观众的是演员的唱腔、招式。今天,许多人已难以欣赏慢悠悠的传统戏曲,只有改革才能使之获得新生。多年来,有过不少戏曲改革实践,但大都只是,未能保持下去。 A. 盛事熟视无睹灵光一现 B. 盛事耳熟能详昙花一现 C. 圣事熟视无睹昙花一现 D. 圣事耳熟能详灵光一现 【答案】B(这是一道近义词语辨析的题目,答题的关键是要看句子的上下文和词语是否搭配,此题第一空前面“多位名家加盟演出”自然用“盛事”,第二空后文“吸引观众”,第三空注意后文“未能保持”。) 2. 下列句子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麦当劳大陆和香港地区的业务被中资公司收购后,按照国际惯例改了名字,改名为金拱门,这是麦当劳中国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B. 我国是世界上道路交通事故较多的国家,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尽管近年来我国汽车交通事故发生数呈现持续减少态势,但情况仍然不容乐观。 C. 如今,中文教育已成为英国初中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英国政府已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描绘了2020年汉语学习人数要达到40万的思路。 D.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是全球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它在生产和安装技术方面有一系列创新,为世界海底隧道工程技术提供了独特的样本。 【答案】D(A项,结构混乱,暗换主语,“按照国际惯例”前的主语是“麦当劳”,不是前面的“业务”;B项,结构混乱,“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句式杂糅;C项,搭配不当。“描绘”和“思路”搭配不当。) 3. 对下列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西螺平原的海风猛撼着这座/力的图案,美的网,猛撼着这座/意志之塔的每一根神经/猛撼着,而且绝望地啸着/而铁钉的齿紧紧咬着,铁臂的手紧紧握着/严肃的静 (节选自余光中《西螺大桥》) A. 比喻比拟反复 B. 比喻夸张排比 C. 借代夸张反复 D. 借代排比比拟 【答案】A(“猛撼”比拟,“意志之塔的每一根神经”比喻,“猛撼”对此出现,反复。 点睛:考纲规定的常用的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和反复,有人也把对比列入到修辞的行列,注意明确修辞的特征,然后具体的区分。) 4.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在一个艺术表现里情和景交融互渗,因而可以发掘出一层比一层更深的情,;,,,,,正如恽南田所说“皆灵想之所独辟,总非人间所有”,这就是所谓的“意境”。 ①情又具象而为景 ②因而涌现出了一个独特的宇宙和崭新的意象 ③同时也渗透了一层比一层更晶莹的景 ④替世界开辟了新境 ⑤景中全是情 ⑥为人类增加了丰富想象 A. ③②⑤④①⑥ B. ③⑤①②⑥④ C. ⑤②③①④⑥ D. ⑤③①⑥④② 【答案】B(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有时选用关联词语,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选用关联词语注意分析前后语句之间的关系,此题属于排序的形式,答题时首先从上述的角度找到1-2组紧密衔接的句子,据此初步得到答案,然后把答案带回原文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此题注意⑤①、② ⑥④衔接紧密不能分开,因此选B。) 5. 下列诗句中不含有 ...神话传说的一项是()(3分) A.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B.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C. 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D.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答案】D(D不是神话传说,是真人真事)。 1

高三语文小练教师版

高三语文小练(十七)教师版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有关发言人在日前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在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 B.美国同八个亚太国家就“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达成一致,该协议减少了成员国之间商品与服务关税及其他门槛。 C.著名作家村上春树连续六年排在诺贝尔奖获奖预测名单榜首,却年年与该奖无缘,可以堪称是诺贝尔文学奖史上“最悲壮的入围者”。 D.哲学家为何离开学术界?一方而来自现实生活的重重压力造成哲学家受到伤害,一方面则是学术界存在的种种弊端令哲学家心灰意冷。 【答案】A 【解析】B项,搭配不当,“减少”不能搭配“门槛”。C项,“可以堪称”成分赘余,“可以”与“堪”语义重复,应删去“可以”。“是”多余,删除。D项,“造成”“受到”句式杂糅。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长城》作为张艺谋的第一部全英文作品,故事通俗易懂,场面震撼宏大,这是张艺谋首次与好莱坞在形式上的握手。 B.湖南卫视大年初一播出了《歌手》第二期,比上一期更扣人心弦,来自哈萨克斯坦的90后小伙儿迪玛希夺得了第一名。 C.今年是旅游过春节最火的一年,有人在国内游中寻找新的“年味儿”,也有人在境外游中感受异国的风情。 D.近年来,欧洲逐渐失去了创新的动力,根本原因是其竞争力下降所致,不能归咎于来自外部新兴经济体的竞争。 【答案】C 【解析】(A.语序不当,应改为“在形式上与好莱坞”。B.主语残缺,把“播出了”改为“播出的”。D.结构杂糅,删去“所致”,或把“根本原因”改为“主要”。)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他在家里不声不响,妻子总是觉得他木呐,把他当成个闷葫芦,但在社会上他却玲珑剔透透 .....,无论做什么事总是一点就通。 ②为什么人言可畏?因为一次又一次的毁谤,积累下来足以致人于毁灭之地,那是一种铄石流金 ....的力量。 ③陶渊明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从此无意于仕途,转而求田问舍 ....,过上寄情山水、恬然自适的隐居生活. ④伴着落日的余晖,诗人缓步上了江边的这座历史名楼,极目远眺,晓霞尽染,鸿雁南飞,江河日下 ....,诗意油然而上.。 ⑤元好问认为,写诗就是要抒发真性情,要表达个人的感受,如果人家如何,自己就跟着如何随人俯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