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语文周周练2019.3.3

高三语文周周练2019.3.3

高三语文周周练

班级姓名学号

一、语言文字应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莞.尔/东莞殄

..灭/疱疹.岁月蹉.跎/不甚嗟.叹

B.蔓.菁/藤蔓.赤膊./胳膊.不可胜数./擢发难数.

C.偏僻./癖.好消弭./靡.丽庞.然大物/受宠.若豫

D.瓜葛./胳.肢箴.言/诤.友怅.然若射/为虎作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为适应人民群众对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的新要求,进一步推进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工作.增强社会对招生工作的监督。

B.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政府应该对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坚决进行查处,并且让不法分子付出昂贵的代价。

C.网络购物之所以如此蓬勃兴起,原因很多,包括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传统企业电子商务的转型,以及消费者年龄结构的年轻化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等等。

D.习近平主席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稳健扎实、积极进取推进各项工作,一项项重大举措陆续出台。

3.请概括下面一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4分)

“要不要,要不要,原价9999元现在只要99元就能带回家”、“你没有听错,还有最后几分钟,打进电话就送”…过去电视购物撕心裂肺的“叫卖式”夸张配音、语调、动作,今后将禁止出现在节目中。

昨天,记者从中国商联会媒体购物专业技术委员会(简称中商联媒购委)了解到,《电视购物诚信服务体系评价指南》已通过审定,对销售商品的方式进行了规定。《评价指南》中要求,电视购物的商品介绍人应有普通话证书,持有主持人上岗证等,电视购物节目不应采用“叫卖式“夸张配音、语调、动作等宣传商品,应正确介绍所卖商品的功效,做到信息台法、真实、准确,不作夸大宣传,不误导和欺诈消费者,并且电视购物节目要自始至终在电视画面上显示销售、咨询、订购的免费

电话。

4.解说下面这幅漫画(不超过45个字),并概括其寓意。(5分)

画面解说:(2分)

寓意:(3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淮阳叶生者,文章词赋,冠绝当时,而所遇不偶.,困于名场。会关东丁乘鹤来令是邑,见其文,奇之,召与语,大悦。使即官署受灯火①,时赐钱谷恤其家。值科试,公游扬于学使,遂领冠军,公期望綦切,闱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不意时数限人,文章憎命,及放榜时,依然铩羽。生嗒丧而归,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公闻,召之来而慰之;生零涕不已。公怜之,相期考满②入都,携与俱北。生甚感佩,辞而归,杜门不出。无何,寝疾,公遗问不绝,而服药百裹,殊罔所效。

公适以忤.上官免,将解任去。函致待见生而行。逾数日,门者忽通叶生至。公喜,迎而问之。生曰:“以.犬马病,劳夫子久待,万虑不宁。今幸可从杖履。”公乃束装戒旦,抵里,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公子名再昌,时年十六,尚不能文。然绝慧,凡文艺三两过,辄无遗忘。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益之公力,遂

入邑痒。生以生平所拟举业,悉录授读,闱中七题,并无脱漏,中亚魁。公一日谓生曰:“君出余绪,遂使孺子成名。然黄钟长弃,奈何!”生曰:“是殆有命!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愿亦足矣。且士得一人知己,可无憾,何必抛却白纻,乃.谓之利市哉!”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劝令归省,生惨然不乐。公不忍强,嘱公子至都,为之纳粟。公子又捷南宫,授部中主政,携生赴监,与共晨夕。逾岁,生入北闱,竟领乡荐。会公子差南河典务,因谓生曰:“此去离贵乡不远。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生亦喜。择吉就道。

抵淮阳界,命仆马送生归。见门户萧条,意甚悲恻。逡巡至庭中,妻携簸具以出,见生,掷具骇走。生凄然曰:“我今贵矣。三四年不觌,何遂顿不相识?”妻遥谓曰:“君死已久,何复言贵?所以久淹君柩者,以家贫子幼耳。今阿大亦已成立,行将卜窀穸,勿作怪异吓生人。”生闻之,怃然惆怅。逡巡入室,见灵柩俨然,扑地而灭。

异史氏曰:“魂从知己,竟忘死耶?闻者疑之,余深信焉。同心倩女,至离枕上之魂;千里良朋,犹识梦中之路。而况茧丝蝇迹,吐学士之心肝;流水高山,通我曹之性命者哉!嗟乎!遇合难期,遭逢不偶。人生世上,只须合眼放步,以听造物之低昂而已。天下之昂藏沦落如叶生者,岂少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所遇不偶偶:顺利

B.公适以忤上官免忤:违逆

C.以犬马病以:凭借

D.乃谓之利市哉乃:才

6.下列句子中,全都

..表现叶生重知己的一组是(3分)

①愧负知己,形销骨立,痴若木偶②命子师事生,夙夜与俱③居之期岁,便能落笔成文④生以生平所拟举业,悉录授读⑤君出余绪,遂使孺子成名⑥先生奋迹云霄,锦还为快

A.①②⑥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⑥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淮阳叶生,他写的文章词赋,在当时能数第一。丁乘鹤来做这个县的县令,看到他的文章,感到非常高兴,让他到宫府去,给他灯火等费用补贴,并时常赏赐钱币粮食抚恤他的家里。

B.叶生落榜灰心丧气,很惭愧辜负了知己,变得形容秸槁,果若木偶。丁公听说了这件事后,召唤他来并安慰他。叶生感激涕零的不得了。丁公怜惜他,说在自己进都参加科考的时候,带他一起北上。

C.叶生说,没考中是命中注定的吧,借大人的福泽自己为文章扬眉吐气了,让天下人知道自己大半生潦倒,并不是考试的原因,自己的愿望也就满足了。并且人得到了一个知己,就没有遗憾了。

D.异史氏感慨:聚合难以预料,人生杰世,只需要闭着眼人步走,来听造物者的喜怒罢了,天下怀着才华却潦倒的像叶生这样的人,难道少吗?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公期望綦切,阉后,索文读之,击节称叹。(4分)

(2)公以其久客,恐误岁试;劝令归省;生惨然不乐;(3分)

(3)所以久淹君柩者,以家贫子幼耳。(3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首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胜事”指哪些事?(4分)

(2)颔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4分)

(3)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2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李白《蜀道难》)

(2),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5)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 。《鱼我所欲也》

(6)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7)。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

(8)独学而无友,。《礼记·学记》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l1~14题。

①在黄昏的微光里,有那清晨的鸟儿来到了我的沉默的鸟巢里。

②我喜欢泰戈尔的诗。还在读中学的时候,泰戈尔就把我迷住了,一本薄薄的《飞鸟集》,竟被我纤的嫩的手指翻得稀烂。好些充满着光彩和幻想的诗句,曾多少次拨动我少年的心弦……

③《飞鸟集》破损了,我渴望再得到一本。然而,“文化革命”一开始,这个小小的愿望,竟成了梦想。我的那本破烂的《飞鸟集》,也被人拿去投入街头烧书的熊熊烈火中,暗红色的灰烬在火光里飞舞,飘飘洒洒,纷纷扬扬。我仿佛看见老态龙钟的泰戈尔在火光里站着,烈火烧红了他的白发,烧红了他的银须,也烧红了他的朴素的白袍。他用他那冷峻而又安详的目光注视着这一切,看着,看着,他的神色变了,似有几许惊恐,几许不安,也有几许愤怒,几许嘲讽……

④我还是喜欢泰戈尔。在动乱的岁月里,我默默地背诵着他的诗,以求得几分心灵的安宁。“诗人的风,正出经海洋和森林,求它自己的歌声”。我陶醉在他所描绘的大自然中了——那宁静而又浮躁的海洋,那广袤而又多变的天空,那温暖而又清澈的湖泊,那葱郁而又古老的森林……

⑤有一天,我忽然异想天开了;到旧书店去走走,看能不能找到几本好书。结果,当然叫人失望。但,我发现,有时还会有几本“罪当火烧”的书出现在书架上,或许,这是当于店员的粗心吧。于是,我抱着几分侥幸,三天两头往旧书店跑。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又走进冷冷清清的旧书店。我的目光,久久地在一排排大红的书脊中扫动,突然,我的眼睛发亮了:一条翠绿色的书脊,赫然跻身在一片红色之间,呵,竟是《飞鸟集》!

⑥该不会有另一种《飞鸟集》吧?我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仔细一看,果真有泰戈尔的名字。随即,我又紧张了,是的,这年头,得而复失的太多了。挤夺着《飞

鸟集》的一片绿色,又使我想起街头那一堆堆焚书的烈火,那漫天飞扬的纸灰……我赶紧向书架伸出手去。

⑦几乎是同时,旁边也伸出一只手来,两只手,都紧紧地捏住了《飞鸟集》。这是一只瘦小白皙的手,一只小姑娘的手。我转过脸来,正迎上两道清亮的目光——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小姑娘站在我身旁,抬起脸看着我,白圆的脸上,一双清秀的眼睛眨巴眨巴地闪动着,像一潭清澈见底的泉水,微波起伏,平静中略带点惊讶。

⑧我愣住了,手捏着书脊,不知如何是好。还是她开了口:“你也要它吗?那就给你吧。”声音,清脆得像小鸟在唱歌。

⑨我的脑海里忽然旋起个念头,在这样的时候,她还会喜欢泰戈尔?莫非,她根本不知道这是怎样一本书?于是,我轻轻问道“你知道,这是谁的书?”

⑩“谁的书?”小姑娘抬起头来,颇有些惊奇地看着我,秀美的眼睛睁得滚圆,转而,开心地笑起来,一边笑,一边做了个鬼脸:“这是一个老爷爷的书,一个满脸白胡子的印度老爷爷。我喜欢他。”说罢,用手做着捋胡子的样子,又格格地笑了。如同平静的池塘里投进一颗石子,笑声,在静静的店堂里荡漾……

○11啊,还真是个熟悉泰戈尔的!我多么想和她谈谈泰戈尔,谈谈我所喜欢的那些作家,谈谈几乎已被人们遗忘了的世界呵!然而,这样的年头,这样的场合,这样的谈话肯定是不合时宜的,即使年青,我还是懂得这一点。小姑娘见我呆呆地不吭声,刷地一下把《飞鸟集》从书架上抽下来,塞到我手中:“给你吧,我家里还藏着一本呢!”没等我作出任何反应,她已经转身去了。我只看见她的背影:一件

浅紫色的衬衫,上面开满了白色的小花;两根垂到腰间的长辫,随着她轻快的脚步摆动……

○12她走了,像一缕轻盈的风,像一阵清凉的雨,像一曲优美的歌……

○14夏天的飞鸟,飞到我窗前唱歌,又飞去了。

○15旧书店里的好次邂逅,留给我的印象竟是那么强烈。真的,生活中有些偶然发生的事情,有时会深深地刻进记忆中,永远也忘记不了。我不知道那个小姑娘的名字,甚至没有看仔细她的容貌,但,她从此却常常地闯到我的记忆中来了。当我看着那些在街头吸烟,无聊,踯躅的青年,心头忧郁发闷的时候,当我读着那些大吹“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奇文,两眼茫然迷离的时候,她,就会悄悄地站到我的面前,眨着一对明亮的眼睛,莞尔一笑,把一本《飞鸟集》塞到我手中,然后,是那唱歌一般悦耳的声音:“这是一个老爷爷的书,给你吧,我家里还藏着一本

呢!”……

○16她使我惶乱的思想得到一丝欣慰,她使我空虚的心灵得到几分充实。她使我相信:并不是所有的青年人都忘记了世界,抛弃了前人创造的文化,抛弃了那些属于全体人类的美的事物!

11.文章第一节引用了秦戈尔诗句,请分析其作用。(5分)

12.请赏析划线句子的手法及表达效果。(5分)

13.请简要概括文中小姑娘形象的主要特点。(4分)

14.探究本文标题“小鸟,你飞向何方”的深刻内涵。(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什么叫做美呢?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有些人物生来就美,有些人物生来就丑。比如赞一美人,你说她像鲜花,似轻燕,你决不能说她像布袋,或者像癞虾蟆。这就分明承认鲜花和轻燕原来是美的,这种见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也是如此想。所以他们费了许多心力去探寻最美的颜色是红色还是蓝色,最美的形体是曲线还是直线,最美的音调是G调还是F调。但是这种普遍的见解显然有很大的难点。如果美本来是物的属性,则凡是长眼睛的人应该都可以看到,应该都承认。但是美的估定却没有公认的标准。假如你说那人美,我说她不美,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说服我呢?有些人喜欢辛嫁轩而讨厌温飞卿,有些人却正好相反,究竟谁是谁非呢?同是一个对象,有人说美,有人说丑,由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说有些不妥。

因此,有一派哲学家说,美是心的产品。美如何是心的产品,他们的说法却不一致。康德以为美感判断是主观的却有普遍性,因为人心的构造彼此相同。黑格尔以为美是在个别事物上现出“概念”或理想。比如你觉得峨眉山美,由于它表现

“庄严”、“厚重”的概念。你觉得《孔雀东南飞》美,由于它表现“爱”与“孝”两种理想的冲突。托尔斯泰以为美的事物都含有宗教和道德的教训。此外还有许多其它的说法。说法既不一致,就只有都是错误的可能而没有都是不错的可能,好比一个数学题生出许多不同的得数一样。大约哲学家们都犯过信理智的毛病,艺术的欣赏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在觉得一件事物美时,我们纯凭直觉,并不是在下判断,如康德所说的;也不是在从个别事物中见出普遍原理,如黑格尔,托尔斯泰一般所说的。因为这些都是科学的或实用的活动。

还不仅此。美不完全在物,却亦非与物无关。你看到峨眉山才觉得庄严、厚重,看到一个小土墩却不能觉得庄严、厚重。从此可知,物须先有使人觉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

依我们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美感起源于形象直觉。形象属于物而却不完全属于物,因为无我即无由见出形象;直觉属于我却又不完全属于我,因为无物则直觉无从活动。美之中要有人情也要有物理,二者缺一都不能见出美。再拿欣赏古松来的例子来说,松的苍翠劲直是物理,松的清风亮节是人情。从“我”的方面说,古松的形象并非天生自在的,同是一棵古松,千万人所见到的形象就有千万不同,所以每个形象都是每个人凭着人情创造出来的,每个人所见到的古松的形象就是每个人所创造的艺术品,它有艺术品通常所具的个性,它能表现各个人的性分和情趣。从“物”的方面说,创造都要有创造者和所创造物,所创造物并非从无中生有,也要有若干材料,这材料也要有

创造成美的可能性。松所生的意象和柳所生的意象不同,和癞虾蟆所生的意象更不同。所以松的形象这一个艺术品的成功,一半是“我”的贡献,一半是松的贡献。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15.简要分析本文第一段的论述层次。(6分)

16.文中说“松的形象这一个艺术品的成功,一半是‘我’的贡献,一半是松的贡献”。你如何理解这句话?(6分)

17.简要分析本文主要使用的论证方法。(6分)

七、作文(7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上世纪初始,教育家张伯苓陆续创办南开系列学校,为了维持南开学校的运行,成为当时有名的“化缘和尚”。化缘对象主要是当时的军政要员。他需要奋力周旋于各式政要间,他又不得不卷入因此而来的各种飞短流长。有学生说:“我们不要宫僚军阀、土豪劣绅的臭钱!”对此,张伯苓说:“美丽的鲜花不妨是由粪土浇出来的,而我愿意做那个挑粪工。”(《先生》第85页)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