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2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2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2
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周练2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周练(二)

语文试卷

考试范围:阅读、语言文字运用、文言文考试时间:2018.9.10

一、抄写(10分)

《劝学》荀子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二、现代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字的结构,又称布白。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因此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空白处应当计算在一个字的造形之内,分布适当的空白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虚实相生,才能完成一个艺术品。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呀!这也像一座建筑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空间的分布,虚处和实处同样重要。西方美学曾研究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建筑发现其具有的空间美感是不同的,而在中国书法艺术里的这种空间美感,同样在篆、隶、真、草、飞白等不同书体里有不同的表现。空间美感的不同,表现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级,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上、社会条件里,对生活的不同体会和对世界的不同认识。

②商周的篆文、秦人的小篆、汉人的隶书、魏晋的行草、唐人的真书、宋明的行草,各有各的姿态和风格。古人曾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可以从字形的结构里研究各时代不同的风格。同时,书法里这种不同的风格也可以在同时代的其他艺术里去考察。

③“唐人尚法”,所以在字体上真书特别发达,当然这也有它的政治原因和社会基础。唐人研究真书的字体结构特别细致。对字体结构中的“法”的研究,他们的探讨在历朝历代都是十分突出的。我们知道人类是依据美的规律来进行艺术创造的,而唐人所述的书法中的“法”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认识,它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美感和美学思想的好资料。

④相传唐代大书家欧阳询曾留下真书字体结构法三十六条。这三十六条非常重要,其中

戈守智所纂著的《汉溪书法通解》对这三十六条的阐述可供研究中国美学的学者参考。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三十六条开始来窥探中国美学思想里的一些基本范畴。我们可以从书法里的审美观念再通于中国其他艺术,如绘画、建筑、文学、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我以为这有美学方法论的价值。但一切艺术中的法,只是法,是要灵活运用,要从有法到无法,表现出艺术家独特的个性与风格来,才是真正的艺术。艺术是创造出来,不是“如法炮制”的。何况这三十六条只是适合于真书的,对于其他书体应当研究它们各自的内在的美学规律。

(摘编自宗白华《美学散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字的结构不仅包括点画还包括点画中的空白,空白和点画具有同等的艺术价值。

B.中国书法艺术作品的空间美,直接取决于书法家的经济基础和当时的社会条件。

C.唐人对于字体结构中“法”的研究,是我国古代书法美感与美学思想研究的开端。

D.古人归纳晋人行革的风格是“尚韵”,这种风格在晋人的其它艺术中也有体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将建筑和书法相结合,中西方美学相联系,形象而具体地展示了不同书体间存在

的不同的空间美。

B.作者引用大书法家邓石如“计白当黑”的说法,旨在证明在书法艺术中“虚处”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C. 第三自然段肯定唐人对真书字体结构中“法”的研究,第四段接着论述真书结构法三

十六条的重要性。

D.文章谈到了中国不同朝代有不同的书体,并着重以唐代真书为例去论述研究汉字结构的美学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将字的结构称为布白,这可以看出作者对书法中虚处的重视,虚处在书法空间美

的构建中起着重要作用。

B.通过研究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书法作品以及其它艺术作品的风格特点,可以发现当时社会所具有的时代风格。

C. 艺术应该表现出艺术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如果只是一味地遵循艺术中的法,就难以

创作出真正的艺术作品。

D.通过对真书结构法三十六条的研究,我们就可以发现其他书体以及绘画、建筑等中国艺术所蕴含的美学规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