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川普

川普

川普

川端康成生平及其作品简要介绍

川端康成及其作品介绍 一、作者介绍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生于京都附近的大阪府,祖辈为地方有名的富贵,家道中落后迁于东京,其父亲习医。2岁丧父,3岁丧母,幼失怙恃,由祖父母扶养;祖父将他带回大阪府扶养,他唯一的姐姐则寄养在另一亲戚处。由于身体孱弱,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闭式的,几乎没有与外界的接触,而这种过分的保护并没有改善他的健康,反而造就了他忧郁、扭曲的性格。上学后这种生活有所变化,但不幸又接踵而来,8岁时祖母去世,12岁时姐姐也去世了,16时岁祖父亦亡,最后被接到外公家扶养,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一生漂泊无着,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文学的阴影很深的底色。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 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手法纯熟,浑然天成。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只鹤》(19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日本获此奖项的第一人。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三年之后,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含煤气管自杀的形式离开了人世,川端康成未留下只字遗书。(据说是因为三岛由纪夫自杀事件,刺激过重最终也选择了自杀)二、写作特点 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那些患抑郁症的名人们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那些患抑郁症的名人们 导语: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见人郁郁寡欢,整天好像都有什么心事一样,其实这些人是忧郁症在作怪。那您知道患抑郁症的名人有哪些吗? 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见人郁郁寡欢,整天好像都有什么心事一样,其实这些人是忧郁症在作怪。那您知道患抑郁症的名人有哪些吗?您知道抑郁症的治疗吗?今天小编就为您介绍一下有关抑郁症的知识,感兴趣的朋友们赶快来看看啊。 患抑郁症的名人 很多的名人因为自己的怀才不遇以及事业的沉重的压力,还有周围人的目光等等因素,是他们的心理难免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其实我们都知道做名人,有很多名人因为压力的原因深陷抑郁症困扰。 布拉德-皮特 好莱坞当红影星布拉德-皮特,自曝自己曾因为吸毒患上抑郁症。他说,在上世纪90年代,他曾试图躲起来,避开名人圈的一切,而今回头看,那段经历仍然是个很好的教训。 陈宝莲 一代艳星陈宝莲刚坐完月子,就从上海市静安区南阳路一幢公寓的24楼跳下去,自杀身亡。家属在追忆其生平的时候,公开了陈宝莲跳楼自杀的真正原因是产后抑郁症。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的悲惨经历早就他患上由于症的主要原因,他1岁丧父,2岁失母,7岁祖母身亡等都让他在成幼年的心中留下了永远的阴影,所以导致他不愿上学,也是不愿与人交往。 当他被告知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时,他竟然对妻子说:“到什么地方藏起来吧”!他的晚年一如他的童年一样,一直萦绕着无法排解的忧郁,这让他一生都深受抑郁症的困扰。 崔永元 崔永元患上重度抑郁症,情绪低落,一开始,领导不相信乐观的崔永元会得抑郁症,以为他是找借口不想工作。崔永元说,公开自己患上抑郁症是想告诉大家,如果患上心理疾病,一定要积极治疗。 戴安娜 生活知识分享

一生必读的100部世界名著

一生必读的100部世界名著 阅读:73782011-09-09 11:14 标签:育儿 1、《伊利亚特》——人类历史开篇的第一首歌2 2.《奥德赛》——人类征服大自然无数奇险的交响诗3 3.《伊索寓言》——西方寓言文学的范本5 4.《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希腊悲剧的典范之作7 5.《俄狄浦斯王》——“十全十美”的悲剧8 6.《罗摩衍那》——世界文学史中最长的史诗 7.《一千零一夜》民间口头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8.《源氏物语》——日本宫廷版的《红楼梦》 9.《神曲》——中世纪的史诗 10.《十日谈》——100篇“醒世小说” 11.《坎特伯雷故事》——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典范 12.《堂吉诃德》——一部讽刺骑士小说的小说 13.《巨人传》——人的力量.智慧和品德的赞歌 14.《罗密欧与朱丽叶》——一部充满诗意的爱情悲剧 15.《哈姆雷特》——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16.《蒙田随笔》——常识与哲学的完美统一 17.《伪君子》——一部思想深刻的“政治喜剧” 18.《失乐园》——英国诗歌中一座令人仰视的高峰 19.《鲁滨逊漂流记》——一曲原始积暴时期资产者的颂歌 20.《格列佛游记》——开创了英国文学中的讽刺传统 21.《老实人》——一部宣传启蒙思想的最重要的哲理小说 22.《忏悔录》——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 23.《阴谋与爱情》——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24.《少年维特的烦恼》——一件玲珑剔透、美不胜收的艺术品 25.《浮士德》——一部“名著”中的名著 26.《傲慢与偏见》——一部社会风俗喜剧佳作 27.《格林童话集》——流传甚广的浪漫主义童话集 28.《唐璜》——一部彻底的天才的作品 29.《巴黎圣母院》——运用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艺术范本 30.《红与黑》——一部政治爱情小说 31.《叶甫盖尼.奥涅金》——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32.《高老头》——《人间喜剧》的序幕 33.《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一篇诗体的旅行记 34.《名利场》——一部逗趣而又启人深思的小说 35.《筒.爱》——一位灰姑娘式人物的奋斗史 36.《呼啸山庄》——英国文学史上一部“最奇特的小说” 37.《汤姆叔叔的小屋》——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胜利 38.《神秘岛》——一部启迪人们想象力的科幻小说 39.《大卫。科波菲尔》——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社会生活的巨幅风情画卷 40.《双城记》——法国大革命时代的悲剧杰作

「小说精读」川端康成:红梅

「小说精读」川端康成:红梅 编者寄语 漂泊无依的一生,使川端康成形成感伤孤独的性格,他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其文学创作的底色。他用洗练鲜明的笔触讴歌人性的真。小说中,女儿耳闻目睹了父母为琐事而喋喋不休的争论,亲情流露于笔端,事实真相却变得无足轻重。他以自然笔法体现遗忘的悲哀美与虚无美。美不仅体现在红梅的艳丽夺目之中,还体现在亲人离世的琐碎细节之中。让我们一同品味本文所讲述的悲与美的统一。 文本研读 (注:>>>处为文章精析) 父母面对面地坐在被炉边上,观赏着古树红梅绽开的两三朵花儿,一边争论着。父亲说:“这颗红梅的花儿,几十年来都是从下面的枝桠开始绽开的。自从你嫁过来以后,也没有改变过。” “我没有这种感觉。”母亲没有附和父亲的感怀,父亲很不服气。 “自从嫁过来以后,我压根儿没有空闲观赏过梅花。” “那是因为你稀里糊涂地虚度岁月。” 说完这些,想到与红梅的寿命相比,还是人的一生短暂,父亲就没兴致继续感慨了。

>>>因眼前的古树梅花引出对父母间争论的回忆。母亲说为生活忙碌,无心关注红梅之美,暗含母亲抱怨自己对家庭的付出。“想到与红梅的寿命相比,还是人的一生短暂”,将人的一生短暂,同自然界植物的生命长久做对比,写出父亲内心的失落。 不觉间,话题转到新年的糕点上来。(话题转移,但父母依旧保持着对立争论的状态。) 父亲说他正月初二,在风月堂买了点心回来。母亲却强调没有那回事儿。 “瞧你,我不是让车子在明治糕点公司那儿等了一会儿,又坐这部车子绕去风月堂吗?我的确在这两家铺子买糕点了嘛。” “你的确在明治糕点公司买了,可是,自打我到这个家来以后,就不曾见你在风月堂买过什么东西。” “言过其实了吧。” “当然,我从来没尝过嘛。” “别装糊涂了,过年你不也吃过了吗?我的确买回来了嘛。” “唉,真讨厌。大白天说梦话,你不觉得害羞吗?” “咦?难道是我——” 女儿在厨房了准备午餐,父母的争论全听见了。她是了解真情的。但她无意开口,只顾微笑地站在锅台边上。

近代文学

近代阿拉伯文学 一概述 1415年葡萄牙攻占了摩洛哥休达地区,以武力敲开了阿拉伯封建社会的大门,直到19世纪英法诸国相继入侵,阿拉伯地区大多数国家沦为了英法等国的殖民地。 除武力征服以外,西方国家十分重视对阿拉伯世界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各方面的渗透。开办西方学校,输入西方技术,宣传西方的宗教思想,在客观上促进了阿拉伯社会的文化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的兴起。 二近代文学:表现更丰富的社会内容以及更全面的人生。 1.诗歌:两个阶段,传统、革新 传统阶段:复归古典传统。代表人:巴鲁迪(1838——1904)创作诗歌2卷,编选阿拉伯古代诗歌4卷。 革新阶段:从19世纪末开始。有承启派、诗集派等。 承启派:因袭传统,学习西方,形成独特的风格,如:艾哈迈德·邵基《尼罗河》 诗集派:崇尚英国浪漫主义。代表人:舒凯里《曙光集》 侨民诗歌:是近代阿拉伯诗坛的一支劲旅,19世纪末大批阿拉伯人迁居美洲,接受西方生活方式,文学模式。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对自由的向往,对美的追求,对祖国的怀念。代表人:纪伯伦(见第二节) 2. 小说:是阿拉伯文学复兴运动中从西方引进的一种新的文学模式。阿拉伯地区本身也有故事传统。代表人:侯赛因·海卡尔(1888——1956)的长篇小说《宰乃白》。 第二节纪伯伦 一生平(1883——1931) 黎巴嫩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和画家,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文学派别流派“叙美派”(旅美派)的代表人物。 出身在黎巴嫩北部山乡的一个贫穷的天主教家庭。12岁时,移民到美国。曾在法国学习绘画与雕塑,在文学上受英国早期浪漫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影响。 二创作 1.早期以小说创作为主。发表了《草原新娘》、《叛逆的灵魂》等小说,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折断的翅膀》。 2.中期是阿拉伯文散文诗的创作阶段。作品如:《泪与笑》、《暴风集》、《行列圣歌》等 3.后期主要以英语进行创作。发表了《疯人》、《先知》、《沙与沫》、《人子耶稣》、《先知园》、《流浪者》等。 三《先知》(1923) 《先知》是纪伯伦文学创作的巅峰,集中体现了他一生艺术探求的最高成就。 1.内容 2.艺术特点 “圣经式的语言”, 大量新奇美妙的比喻, 作品具有浓郁的象征性。 显示了丰富的想象力。 影响 “纪伯伦风格” 《先知》使纪伯伦的名字蜚声文坛,而且至今仍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高耸的丰碑 近代日本文学 一历史背景 日本近代文学(1868——20世纪20年代)。1868年,德川幕府倒台,15岁的明治天皇成为国家元首。明治政府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并不彻底,因此形成了封建贵族,资产阶级的并存。社会矛盾复杂,人民生活负担加重,全国性的反抗运动高涨,民主进步力量壮大。 明治维新之前的江户时代,日本实行锁国政策,明治之后打开国门,外国商品、书籍蜂拥日本,政府大量吸收外国科学知识,招聘外国学者和技术人员,外派留学生,学习西方蔚然成风。日本近代文学在这种历史条件下发生。几十年间,西方数百年的文艺思潮,流派蜂拥而至,造成了日本近代文坛派别众多,内容庞杂,形式多样,流派交叉。 二文学状况 1准备阶段:政治小说、翻译小说 2.形成的标志 坪内逍遥(1859——1935)《小说的神髓》文艺理论著作,对日本的近代文学诞生具有重大的催生作用。 二叶亭四迷(1864——1909)作品《浮云》是日本近代现实主义的开山之作。 森鸥外(1862——1922)作品《舞姬》日本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3. 砚友社:1885年东京帝国大学的几位预科生组织的日本近代第一个纯文学团体,砚友意为同人都是笔墨朋友。 尾崎红叶(1867——1903)作品如:《两个比丘尼的色情忏悔》《金色夜叉》等。 4.文学界:得名于1893年创刊的同名杂志,受到西方自然主义思潮的影响,同时在继承这些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向生命中一切的青春举杯

向生命中一切的青春举杯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一、学习目标: 1、学习在演讲中用幽默智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2、理解演讲中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喝心愿 3、学习写作一篇演讲稿 二、教学设想 1、预习要求 ①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以及诺贝尔文学奖的有 关知识. ②反复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2、教法学法 以学生自读为主,进行讨论和质疑 3、课时安排 一课时 4、准备教具 ①投影仪 ②幻灯片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看到,在举行大型颁奖仪式后,选派代表发言,他们精彩的演讲总会赢得阵阵掌声。那么他们的精彩之处在那里呢?下面就让我们随着克努特汉姆生的声音,一起向生命中一切的青春举杯。 2、展示预习情况: ①学生上台交流收集到的有关作者和诺贝尔文学奖的情况 ②请同学根据了解的信息,概括文章内容 3、投影显示 ①作者概况: 克努特汉姆生,挪威小说家、戏剧家和诗人 主要作品有《现代美国的精神生活》、《饥饿》、《神秘》、《牧羊 社》、《维多利亚》 1920年由于他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大地的成长》,获得诺贝尔 文学奖 ②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

域之一,用以奖励在文学界创作出具有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至今共有96名作家获奖,其中欧洲73人,美国10人,中南美洲5人,非洲3人,澳洲1人,亚洲4人(印度的泰戈尔,日本的川端康成、大江键三郎,以色列的阿格农) 4、理解课文 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的最精彩的句子进行赏析,分析 出它的精妙所在并进行交流。 (提示:可以从幽默、智慧、哲理、情感、修辞等角度进行。 形式采取师生共评的手法) 5、探究研读(小组讨论、交流) ①你认为这篇演讲稿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学习,为什么? ②文章结尾处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6、拓展练习 在开学典礼上,假如你作为受表彰的三好学生的代表发言,请你用本文学到的方法写一篇300字左右的演讲稿。 (交流、评价)

关于川端康成及日本文学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知道,我认为比较好: 虽然不是刻意阅读某些国家的文学作品,然而不经意间我还是阅读了少量日本文学作品,如《源氏物语》、《好色一代女》,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美丽与悲哀》《伊豆的舞女》,还有相当一部分日本侦破小说。很奇怪的感觉,似乎这所有的作品都展示着日本富士山雪色清晨的清朗,是冬季寒冷的早晨凛冽的美丽——纯净、清泠泠的似古筝高山流水式的铮琮。回想起来,若说纯美的况味,似乎国内只有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堪与媲美。 读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美丽与悲哀》《伊豆的舞女》,还有他其它作品时,心头总是被淡雅的忧伤环绕,无法排解。虽然不了解他的生平,然而我想他的忧伤必有来历。果真如此,川端康成两岁丧父,三岁丧母,七岁丧祖母,其间姐姐去世,十五岁祖父丧,环视他的生命早期,竟然是接连不断的亲人离世。孤苦伶仃的他,在众多亲戚家流离失所,他学会了静静地思索,默默地体会内心与世隔绝般的孤独。早年的孤苦心境,铸就他一生的悲郁气质,在文字的字里行间,你可以感受到悲哀寂寞孤独如片片雪花飞扬,漫卷诗书。 《雪国》描写主人公ju 驹子沦为艺妓,在屈辱的环境下成长,承受着生活的不幸和压力,勤学苦练技艺,追求过一种“正正经经的生活”,渴望得到普通女人应该得到的真正爱情。男主人公岛村却把她这种认

真的生活态度和真挚的爱恋情感,都看作是“一种美的徒劳”。这发生在客人与艺妓间的普通故事,没有极尽所能的色情描写,而是淡然地保持着平静而客观的现实,至少心灵深处的纯净。清纯干净的笔调使一个本应世俗得俗不可耐的现实,变得如诗歌一样优美馥郁。 《古都》则描写了京都被抛弃的双胞胎姐妹之一千重子和妹妹苗子的相逢,及两人不同的生活命运,京都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风俗习惯等。是一部很美的京都文化描绘长廊,带有绘画的色彩美和音乐的韵味。 《美丽与悲哀》则描写了一位敬爱老师的美丽女画家,在得知老师曾经少年为情所困,并与老师产生同性畸恋后,决定替师报复,与老师的初恋情人和他儿子交往后刻意谋害了青年的故事。这是一个可怕的社会现象,人性扭曲得令人恐怖。作为美丽的代言,其结局未必是真实的美丽,幻像与真实间的距离毫厘远。 读川端康成初期,心头满是困惑,感觉他的作品有着《源氏物语》的音韵美。果然不出所料,川端康成“在瑞典文学院礼堂作了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获奖纪念讲演,他通过禅宗诗僧希玄道元、明惠上人、西行、良宽、一休宗纯的诗,芥川龙之介、太宰治的小说,《古今和歌集》、《伊势物语》、《源氏物语》、《枕草子》的古典传统,以及东洋画、花道、茶道的精神,深入细致地介绍和剖析了“日本美的传统”。”所以说感觉川端具有中国词人之风也很正常,他的文字

川端康成简介

川端康成简介 川端康成简介 日本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 ·亡。 生平川端康成2岁丧父,3岁丧母,7岁祖母亡,15岁时祖父亡,孤儿 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1920年9月,他进入东京大学英文系,第二年转入国文系。在大学期间, 热心文学事业,积极参加编辑同人杂志《新思潮》(第六届),并在该刊 发表短篇小说若干篇,其中《招魂节一景》获得意处好评,打开了他走 上文坛的大门。大学毕业后踏入文坛,成为专业作家。同年10 月, 他与横光利一等人共同创办同人杂志《文艺时代》。1927年5月《文艺时代》停刊后,川端又先后参加了《近代生活》杂志、十三人俱乐部和《文学》杂志的活动。进入30年代以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疯狂推行战争政策。川端大部分时间过着半隐居的生活,继续写作几乎与战争无关的作品。 由于在创作方面不断取得成果,川端在战后获得了多种荣誉头衔和奖金 奖章。1968年10月,瑞典决定将当年诺贝尔文学奖授给他,表彰他以卓 越的感受和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内心精髓。1972年4月16日,川 端康成在他的工室里用煤气自杀。 川端康成写作的居室 创作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入篇小说,此外还有许

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他的创作,就思想倾向而言是相当复杂的,并且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战前和战时的创作,可以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描写他的孤儿生活,抒发他的孤独感情,描写他的失恋过程,抒发他痛苦感受的作品。《精通葬礼的人》、《十六岁的日记》和《致父母的信》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由于所写的是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所以往往具有描写细腻、感情真挚、激动人心的艺术效果;但也由于仅仅写他本人的经历和体验,并且自始至终充满低沉、哀伤的气息,所以思想高度和社会意义受到一定局限。另一类是描写处于社会下层的人物,尤其是下层妇女(如舞女、艺妓、女艺人、女侍者等)的悲惨遭遇,表现她们对生活、爱情和艺术的追求的作品,《招魂节一景》、《伊豆的舞女》、《温泉旅馆》、《花的圆舞曲》和《雪国》等是这类作品的代表。这类作品比较真实地再现出这些被侮辱者与被损害者的不幸,比较充分地表达出她们的痛苦,作者对她们报以同情和怜悯。一般说来这类作品在思想价值上要超过第一类作品,其中如《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等名篇更是如此。他战后的创作尤其复杂。一方面,他仍然沿着《伊豆舞女》和《雪国》的道路前进,继续写作表现人们正常生活和感情的作品,其中或反映出社会存在的某些问题,或表达出对普通人民的同情态度,或流露出作者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如《舞姬》、《名人》和《古都》等堪称代表。但另一方面,他又写出一批以表现官能刺激、色情享受和变态性爱为主题的作品,从《千鹤》、《山音》到《睡美人》、《一只胳膊》,他的作品、故事情节越来越离奇,在颓废的道路越走越远。 他的创作,从艺术表现来说也是相当复杂的,并且也经历了一个颇为曲折的发展过程。他在实际创作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有的作品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极力强调主观感觉,热心追求新颖形式,另有一些作品却没有采用纯新感觉派的写法,主要使用朴素、简洁的白描手法。20年代末期和30年代初期,他又被新心理方义和意识流小说所吸引,相继写出两篇纯属模仿式的小说——《针与玻璃与雾》和《水晶幻想》;但后者中途辍笔,并且其后再也没有写过这类作品。由此可见,川端不

一生必看的60本书籍

原文:https://www.doczj.com/doc/8b12358650.html,/books/卓越买书》当当买书》 圣经 作者:吕振中译 打开西方精神世界的钥匙没任何一本书像它这样深刻地影响了西方人的思想与生活 论语 作者:孔丘 中国人的《圣经》两千年中国政治伦理与社会伦理的基石“半部论语治天下” 物种起源 作者:达尔文 一部划时代的著作19世纪绝大多数有学问的人改造世界观的开端最先提出人是由类人猿转变而来的观点 全球通史 作者:L.S.Stavrianos 现代社会的《资治通鉴》代表了一个时代的历史著作由历史学家运用全球观点囊括全球文明而编写的世界历史 君王论 作者:尼可洛·马基雅维里

一本毁誉参半. 不可不读的奇书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书, 政治家的最高指南权力斗争的教科书 史记 作者:司马迁 一部治国安邦. 立身处世的最佳教科书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双跨文史学界的不朽巨著 孙子兵法 作者:孙武 兵家韬略之首, 人类智慧之源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克敌制胜的艺术, 创造奇迹的科学 三国演义 作者:罗贯中 一部写战争中权术谋略的书我国章回小说中的开山作品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 战争论 作者:卡尔·克劳塞维茨 奠定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军事学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军事科学重要理论的来源之一研究军事理论人员的必读书

水浒传 作者:施耐庵 第一部成功的白话长篇小说曾备受一代伟人毛泽东推崇的英雄传奇“谁不看完《水浒》就不算中国人” 曾国藩家书 作者:曾国藩 “从政要学曾国藩”“道德文章冠冕一代”一个学者对读书治学的经验之说 毛泽东传 作者:金冲及 一个无法回避的伟大的名字了解毛泽东本人思想发展历程的向导一部生动深刻的可资相信的传记 汤姆叔叔的小屋 作者:斯陀夫人 引发. 推动废奴运动的惊世之作美国南北战争的导火线之一第一部被译成中文的美国小说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やすなり

かわばたやすなり川端康成

–人物简介–人物生平–相关作品–经典语录–写作特点–人物思想

人物简介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やすなり,1899-1972),毕业于东京大学,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 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 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 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的文学底色。在东京大 学先是在英文系学习然后转入国文专业学习,在学习国 文时他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次)杂志。1924年毕业。 同年和横光利一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 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 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 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 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 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手法纯 熟,浑然天成。

–川端康成因写《伊豆舞女》而成名。善于用意识流写法展示人物内心世界。他的代表作中篇小说《雪国》(1935-1948),与《千只鹤》(1949-1951)、《古都》(1961-1962)一起,于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新感觉派 –日本20世纪20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1924年,横光利 一、川端康成和中河与一、今东光、片冈铁兵、十一谷义三郎、 佐佐木茂索、佐佐木味津三、伊藤贵磨、石滨金作、菅忠雄、加宫贵一、诹访三郎、铃木彦次郎等14名新作家在菊池宽的支持下,以《文艺春秋》为后盾,创办了同人杂志《文艺时代》,开始新感觉文学运动,以对抗自然主义文学的衰落和无产阶级文学的兴起。一般认为新感觉派属于日本第一批现代派。以后岸田国士、南幸夫、酒井真人、稻垣足穗、三宅几三郎等也相继加入。著名评论家千叶龟雄在1924年11月号《世纪》杂志上,以《新感觉派的诞生》为题发表文章,指出?所谓‘文艺时代’派所具有的感觉,远比以往表现出来的任何感觉艺术都新颖,无论在语汇、诗或韵律节奏感方面都很生动?。这一流派因此被称为新感觉派。新感觉派于1925至1926年发展到高峰,后 来由于无产阶级文学运动蓬勃兴起,片冈铁兵、今东光、铃木彦次郎等青年作家纷纷转向左翼文学,横光利一、川端康成倾向新心理主义,中河与一等则主张形式主义。《文艺时代》也

关于老舍的简介资料

关于老舍的简介资料 老舍,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下面是为你整理的关于老舍的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 老舍简介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老舍人物生平个人经历 1899年老舍生于北京。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战争中。全家靠母亲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生活。 1908年老舍九岁,得人资助始入私塾。 1913年,考入京师第三中学(现北京三中),数月后因经济困难退学,同年考取公费的北京师范学校。

1918年毕业,被派任到方家胡同小学当校长。两年之后,晋升为京师教育局北郊劝学员,但是由于很难和教育界及地方上的旧势力共事,很快便主动辞去了这份待遇优厚的职务,重新回到学校教书。 1921年,在《海外新声》上发表《她的失败》的白话小小说,署名舍予,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老舍的最早的一篇作品,仅有700字。 1922年,受礼加入基督教,后在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并在北京教育会、北京地方服务团工作。在此期间,他热衷于社会服务事业,同时还在英文夜校和燕京大学补习英文。 1923年,在《南开季刊》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London)讲师。在英国期间,老舍曾使用Colin C. Shu这个英文名字(应为其基督教教名)。 1926年,在《小说月报》上连载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第1期署名“舒庆春”,第2期起改“老舍”。此后三年继续创作,在英国共创作发表了长篇小说三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英国的教书生涯使老舍成为一名合格的作家。 1929年夏,离英回国,在新加坡直流半年,任中学教员。 1930年,回国任齐鲁大学教授,边写作边教学。 1931年,与胡絜青女士结婚,同年发表长篇《小坡的生日》。 1932年,创作《猫城记》,并在《现代》杂志连载。此后几年,老舍陆续创作了《离婚》和《月牙儿》等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

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

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 (余华) 如果我不再以中国人自居,而将自己置身于人类之中,那么我说,以汉语形式出现的外国文学哺育我成长,也就可以大言不惭了。所以外国文学给予我继承的权利,而不是借鉴。对我来说继承某种属于卡夫卡的传统,与继承来自鲁迅的传统一样值得标榜,同时也一样必 须羞愧。 川端康成和卡夫卡,来自东西方的两位作家,在1982年和1986年分别让我兴奋不已。虽然不久以后我发现他们的缺陷和他们的光辉一样明显。然而当我此刻再度回想他们时,犹 如在阴天里回想阳光灿烂的情景。 川端康成拥有两根如同冬天里的枯树枝一样的手臂,他挂在嘴角的微笑有一种衰败的景象。从作品中看,他似乎一直迷恋少女。直到晚年的写作里,对少女的肌肤他依然有着少男般的憧憬。我曾经看到一部日本出版的川端康成影册,其中有一幅是他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说,面对他的第一排坐着几位身穿和服手持鲜花的日本少女。他还可能喜欢围棋,他 的《名人》是一部激动人心的小说。 《美的存在与发现》是他自杀前在夏威夷的文学演说,文中对阳光在玻璃杯上移动的描叙精美之极,显示了川端在晚年时感觉依然生机勃勃。文后对日本古典诗词的回顾与他的《我在美丽的日本》一样,仅仅只是体现了他是一位出众的鉴赏家。而作为小说家来说,这两篇文章缺乏对小说具有洞察力的见解,或许他这样做是企图说明自己作品的渊源,从而转弯抹角地回答不久以前对他们(新感觉派)的指责,指责认为他们是模仿表现主义、达达主义、 莫朗等。这时候的川端有些虚弱不堪。 1982年在浙江宁波甬江江畔一座破旧公寓里,我最初读到川端康成的作品,是他的《伊豆的舞女》。那次偶然的阅读,导致我一年之后正式开始写作,和一直持续到1986年春天对川端的忠贞不渝。那段时间我阅读了被译为汉语的所有川端作品。他的作品我都是购买双份,一份保藏起来,另一份放在枕边阅读。后来他的作品集出版时不断重复,但只要一本书中有一个短篇我藏书里没有,购买时我就毫不犹豫。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对川端的迷恋来自我写作之初对作家目光的发现。无数事实涌出经验,在作家目光之前摇晃,这意味着某种形式即将诞生。川端的目光显然是宽阔和悠长的。他在看到一位瘸腿的少女时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她与一个因为当兵去中国的青年男子订婚,这是战争给予她的短暂恩赐。未婚夫的战死,使婚约解除,她离开婆家独自行走,后来伫立在一幢新屋即将建立处,新屋暗示着一对新婚夫妇即将搬入居住。两个以上的、它们之间可能是截然无关的事实可以同时进入川端的目光,即婚约的解除与新屋的建成。 《雪国》和《温泉旅馆》是川端的杰作,还有《伊豆的舞女》等几个短篇。《古都》对风俗的展示过于铺张,《千鹤》里有一些惊人的感受,但通篇平平常常。 川端的作品笼罩了我最初三年多的写作。那段时间我排斥了几乎所有别的作家,只接受普鲁斯特和曼斯菲尔德等少数几个多愁善感的作家。 这样的情景一直持续到1986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了卡夫卡。我是和一个朋友在杭州逛书店时看到一本《卡夫卡小说选》的。那是最后一本,我的朋友先买了。后来在这个朋友家聊天,说到《战争与和平》,他没有这套书。我说我可以设法搞到一套,同时我提出一个前提,就是要他把《卡夫卡小说选》给我。他的同意使我在不久之后一个夜晚读到了《乡村医生》。那部短篇使我大吃一惊。事情就是这样简单,在我即将沦为文学迷信的殉葬品时,卡夫卡在川端康成的屠刀下拯救了我。我把这理解成命运的一次恩赐。 《乡村医生》让我感到作家在面对形式时可以是自由自在的,形式似乎是“无政府主义”的,作家没有必要依赖一种直接的、既定的观念去理解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说,作家完全可以依据自己心情是否愉快来决定形式是否愉悦。在我想像力和情绪力日益枯竭的时候,卡夫

论川端康成心理情结在作品中的投射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川端康成心理情结在作品中的投射 吴云铃 院系:汉语言文学系 专业: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 班级: 091 学号: 910105114 指导教师:宋向红 职称(或学位):副教授 2013年5月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生签名:年月日 指导声明 本人指导的同学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大小、难度适当,且符合该同学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的要求。本人在指导过程中,通过网上文献搜索及文献比对等方式,对其毕业论文(设计)内容进行了检查,未发现抄袭现象,特此声明。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目录 前言 (2) 一、孤儿情结:身世飘零叹孤独,魂无归处为情牵 (2) (一)爱的饥渴和弥补 (2) (二)母爱的缺失与憧憬 (3) 二、处女崇拜情结:像雪一样白,像血一样红 (3) (一)童年的不幸 (3) (二)恋情的失意 (4) (三)日本传统女性观的影响 (4) 三、故乡情结: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5) (一)温情的伊豆 (5) (二)浓情的京都 (6) 四、死亡情结:没有比生更坏的开始,没有比死更好的结束 (6) (一)生长环境 (6) (二)宗教信仰 (7) (三)生活时代 (7) 五、结束语 (8) 致谢 (8) 参考文献 (8)

论川端康成心理情结在作品中的投射 吴云铃 (汉语言文学系指导老师:宋向红) 摘要:川端康成是日本的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同时也是日本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关于川端康成,不论是他的一生的际遇还是他的作品都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在童年的不幸和恋情失意的双重打击下,他的性情严重扭曲,变得孤僻、伤感、自卑,再加之生不逢时,经历战乱、经济萧条与复兴等动荡多变的时期使得长期压抑在心头的感情变态成各种情结,例如孤儿情结、处女崇拜情结、故乡情结、死亡情结等等。这些心理情结构成川端康成鲜明的个性特征,继而投射在文学创作中,成就了一代大师的文学地位。 关键词:情结; 孤儿; 处女; 崇拜; 故乡;死亡 Discussing Kawabata Yasunari’s psychological complex projection in the works Wu Yunling (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Department, Supervisor: Song Xianghong) Abstract: Kawabata Yasunari ,a famous novelist, was the the writer of Japanese New Sensational School ,as well as the first Japanese winning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About Kawabata Yasunari,there are huge controversies whether on his life encounter or on his works. Suffering from the double whammy of unfortunate childhood and disappointed love affair, he got a serious distortion on his temptation which became withdrawn, sentimental and inferior .What’s worse, not favored by chances ,he experienced the instable and uncertain period of wars ,economic depression and recovery. And these made the long-term depression in his mind twist into a variety of complex ,such as the orphan complex ,virgin-worship complex, hometown complex and death complex .All these psychologic complexes formed the distinct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plex ,such as the orphan complex ,virgin-worship complex, hometown complex and death complex. All these psychologic complexes formed the distinct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of Kawabata Yasunari, cast in his creative writing ,and achieved the status of a great master. Keywords:complex ;orphan ;virgin ;worship; hometown ;death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3《父母的心》作者川端康成简介苏教版

父母的心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出生在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这反映在他的创作中。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 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等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态情爱心理,表现出颓废的一面。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名作《雪国》(1935~1937)描写了雪国底层女性形体和精神上的纯洁和美,以及作家深沉的虚无感。其他作品还有《浅草红团》(1929~1930)、《水晶幻想》(1931)、《千只鹤》(19 49~1951)、《山之音》(1949~1954)和《古都》(1961~1962)等。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72年在工作室自杀去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生平】 川端康成生于京都附近的大阪府,祖辈为地方有名的富贵,家道中落后迁于东京,其父亲习医。2岁丧父,3岁丧母,幼失怙恃,由祖父母扶养;祖父将他带回大阪府扶养,他唯一的姐姐则寄养在另一亲戚处。由于身体孱弱,川端康成的幼年生活是封闭式的,几乎没有与外界的接触,而这种过分的保护并没有改善他的健康,反而造就了他忧郁、扭曲的性格。上学后这种生活有所变化,但不幸又接踵而来,8岁时祖母去世,12岁时姐姐也去世了,1 6时岁祖父亦亡,最后被接到外公家扶养,孤儿的遭遇使他的童年郁悲凉,也对他以后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 父母、祖母、姐姐,祖父相续过世,这种对于死亡的体验给他留下的恐惧的影响是一生的。孤独的川端康成一边拒绝现实中的热量,一边在文字的世界里绘制着想象中热量,那个时候他开始阅读《源氏物语》,在他的一生中,这本书是另一个重大的影响,评价他的作品就不可避免的要提到《源氏物语》。中学时,川端康成对于《源》还仅仅一知半解,但就他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生平简介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生平简介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的小说作家,为日本文学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日本的一个传奇人物。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川端康成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川端康成,日本大阪人,生于一八九九年六月十四日,死于一九七二年四月十六日。临终前四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在文学上有颇多造诣的近代文学家。 川端康成简介中指出,他幼年时十分不幸,命运坎坷波折。它不仅自幼父母双亡,姐姐和祖父祖母也相继去世。亲人的接连离去不仅对幼小的他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使他养成了悲凉孤独的性格,这后来也成为了他的最重要最明显的文学风格。 通过川端康成简介还可以看出,川端康成是一个十分刻苦用功的人。他凭着顽强的毅力,坚忍不拔、持之以恒的决心进入了全日本最好的大学;;东京大学读书深造,为日后的发展奠定了一个很高的起点。他在校期间手不释卷,废寝忘食,为自己日后写作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他一生的前期中期大多数时间都在创作中渡过。 川端康成简介中说,晚年的川端康成致力于围棋的研究。据说他还和包括日籍华人吴清源在内的诸多日本围棋名人对弈过,并对围棋的“棋道”深有体会。不幸的是,在一九六二年二月份的时候,他因出现了安眠药药物成瘾症状被迫在东大医院住院治疗,连着十天不省

人事。隔年之后,身体患病的川端康成为日本文学的发展还担任了日本的近代文学博物馆委员长一职。 他一直拖着病体在日本文坛上忙碌着,直到一九七二年四月十六日夜晚,他在极度忧郁和矛盾中打开了煤气罐,自杀身亡。一代文学巨星就此谢幕。 川端康成作品作为近代日本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一直是日本文坛上最热门的话题,他毕生的三十五部作品在许多文人眼中是不可多得的巨著。从川端康成作品中可以看出日本文学特有的理念和近代日本文坛的发展走向。 川端康成作品中多数作品的主题都是爱情,爱情是大多文学家创作的主旋律,但是川端康成笔下的爱情与那些传统的爱情题材有着明显的不同。他既不偏重于那些花前月下,潇洒优雅的浪漫爱情,也不侧重于悲欢离合的伤感之情,而是在语言描述中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清淡的爱情。这种自然淡雅的情感在他的作品《伊豆的舞女》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完美体现。 川端康成作品中还有许多作品的主题是死亡,这与他幼时的经历密切相关。因为他自小就亲眼目睹着身边的至亲至爱一个个离他而去,他甚至得到了一个称号叫做“参加葬礼的名人”,这对他的文学风格和性格的形成有直接的作用。川端康成曾自称“受到了西洋现代文学的洗礼”,在他的这些作品中都表达了虚无悲观的主题,但他笔下的虚无悲观是以自我意识的破灭和价值观念的空缺为代价的这与西方的虚无悲观的文学风格迥然不同。不得不承认,川端康成是一个

经典小说的开头(终审稿)

经典小说的开头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经典小说的开头 1.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 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我们都在直奔天堂,我们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简而言之,那是跟现在非常相像,某些最喧嚣的权威坚持要用形容词的最高级来形容它。说它好,是最高级的;说它不好,也是最高级的。 ——查尔斯·狄更斯《双城记》 (Os:这句话虽然读起来有些中二,但不可否认,每每读起来都有一种热血沸腾之感!而且越读你会越喜欢,不信你试试……) 2.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 理。这样的单身,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作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 ——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Os:创意写作课的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莫名想笑,于是全班就笑了!很有画面感有没有!忘了最初读这段话的感受) 3.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一片白茫茫。火车在信号所

前停了下来。 ——川端康成《雪国》 (Os:电影赏析课的老师告诉我们,长镜头的其中一个作用是让观众走进电影所设定的一个世界!私以为,很多成功的开头也有这个强大的作用,而川端康成的《雪国》无疑是最成功的代表,简单的一句话,读者便到了雪国) 4.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 树。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鲁迅《秋夜》 (Os:这句话几乎可以奉为文学界最经典的冷笑话,而讲出这个笑话的,正是我们的鲁迅先生!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在这里想为鲁迅先生正个名:不了解他的人,觉得他很讨厌;了解他的人,觉得他有时候虽然很讨厌,但不影响他的伟大与为人的正直!) 5.我年级还轻,阅历不深的时候,我父亲教导过我一句话,我至今还念 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我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哪些优越的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