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

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

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
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

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

(余华)

如果我不再以中国人自居,而将自己置身于人类之中,那么我说,以汉语形式出现的外国文学哺育我成长,也就可以大言不惭了。所以外国文学给予我继承的权利,而不是借鉴。对我来说继承某种属于卡夫卡的传统,与继承来自鲁迅的传统一样值得标榜,同时也一样必

须羞愧。

川端康成和卡夫卡,来自东西方的两位作家,在1982年和1986年分别让我兴奋不已。虽然不久以后我发现他们的缺陷和他们的光辉一样明显。然而当我此刻再度回想他们时,犹

如在阴天里回想阳光灿烂的情景。

川端康成拥有两根如同冬天里的枯树枝一样的手臂,他挂在嘴角的微笑有一种衰败的景象。从作品中看,他似乎一直迷恋少女。直到晚年的写作里,对少女的肌肤他依然有着少男般的憧憬。我曾经看到一部日本出版的川端康成影册,其中有一幅是他在接受诺贝尔文学奖时的演说,面对他的第一排坐着几位身穿和服手持鲜花的日本少女。他还可能喜欢围棋,他

的《名人》是一部激动人心的小说。

《美的存在与发现》是他自杀前在夏威夷的文学演说,文中对阳光在玻璃杯上移动的描叙精美之极,显示了川端在晚年时感觉依然生机勃勃。文后对日本古典诗词的回顾与他的《我在美丽的日本》一样,仅仅只是体现了他是一位出众的鉴赏家。而作为小说家来说,这两篇文章缺乏对小说具有洞察力的见解,或许他这样做是企图说明自己作品的渊源,从而转弯抹角地回答不久以前对他们(新感觉派)的指责,指责认为他们是模仿表现主义、达达主义、

莫朗等。这时候的川端有些虚弱不堪。

1982年在浙江宁波甬江江畔一座破旧公寓里,我最初读到川端康成的作品,是他的《伊豆的舞女》。那次偶然的阅读,导致我一年之后正式开始写作,和一直持续到1986年春天对川端的忠贞不渝。那段时间我阅读了被译为汉语的所有川端作品。他的作品我都是购买双份,一份保藏起来,另一份放在枕边阅读。后来他的作品集出版时不断重复,但只要一本书中有一个短篇我藏书里没有,购买时我就毫不犹豫。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对川端的迷恋来自我写作之初对作家目光的发现。无数事实涌出经验,在作家目光之前摇晃,这意味着某种形式即将诞生。川端的目光显然是宽阔和悠长的。他在看到一位瘸腿的少女时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她与一个因为当兵去中国的青年男子订婚,这是战争给予她的短暂恩赐。未婚夫的战死,使婚约解除,她离开婆家独自行走,后来伫立在一幢新屋即将建立处,新屋暗示着一对新婚夫妇即将搬入居住。两个以上的、它们之间可能是截然无关的事实可以同时进入川端的目光,即婚约的解除与新屋的建成。

《雪国》和《温泉旅馆》是川端的杰作,还有《伊豆的舞女》等几个短篇。《古都》对风俗的展示过于铺张,《千鹤》里有一些惊人的感受,但通篇平平常常。

川端的作品笼罩了我最初三年多的写作。那段时间我排斥了几乎所有别的作家,只接受普鲁斯特和曼斯菲尔德等少数几个多愁善感的作家。

这样的情景一直持续到1986年春天。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了卡夫卡。我是和一个朋友在杭州逛书店时看到一本《卡夫卡小说选》的。那是最后一本,我的朋友先买了。后来在这个朋友家聊天,说到《战争与和平》,他没有这套书。我说我可以设法搞到一套,同时我提出一个前提,就是要他把《卡夫卡小说选》给我。他的同意使我在不久之后一个夜晚读到了《乡村医生》。那部短篇使我大吃一惊。事情就是这样简单,在我即将沦为文学迷信的殉葬品时,卡夫卡在川端康成的屠刀下拯救了我。我把这理解成命运的一次恩赐。

《乡村医生》让我感到作家在面对形式时可以是自由自在的,形式似乎是“无政府主义”的,作家没有必要依赖一种直接的、既定的观念去理解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说,作家完全可以依据自己心情是否愉快来决定形式是否愉悦。在我想像力和情绪力日益枯竭的时候,卡夫

卡解放了我,使我三年多时间建立起来的一套写作法则在一夜之间成了一堆破烂。不久之后我注意到了一种虚伪的形式(参见我的《虚伪的作品》,载《上海文论》1989年5月)。这种形式使我的想像力重新获得自由,犹如田野上的风一样自由自在。只有这样,写作对我来说才如同普鲁斯特所说的“有益于身心健康”。

此后读到的《饥饿艺术家》、《在流放地》等小说,让我感到意义在小说中的魅力。川端康成显然是属于排斥意义的作家。而卡夫卡则恰恰相反,卡夫卡所有作品的出现都源自于他的思想。他的思想和时代格格不入。我在了解到川端康成之后,再试图去了解日本文学,那么就会发现某种共同的标准,所以川端康成的出现没有丝毫偶然的因素。而卡夫卡的出现则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了,文学史上的奇迹。

从相片上看,卡夫卡脸型削瘦,锋利的下巴有些像匕首。那是一个内心异常脆弱过敏的作家。他对自己的隐私保护得非常好。即便他随便在纸片上涂下的素描,一旦被人发现也立即藏好。我看到过一些他的速写画,基本上是一些人物和椅子及写字台的关系,他的速写形式十分孤独。他只采用直线,在一切应该柔和的地方他一律采取坚硬的直线。这暗示了某种思维特征。他显然是善于进行长驱直人思索的。他的思维异常锋利,可以轻而易举地直达人类的痛处。

《审判》是卡夫卡三部长篇之一,非常出色。然而卡夫卡在对人物K的处理上过于随心所欲,从而多少破坏了他严谨的思想作风。

川端康成过于沉湎在自然的景色和女人的肌肤光泽之中。卡夫卡则始终听任他的思想使唤。因此作为小说家来说,他们显然没有福克纳来得完善。

无论是川端康成,还是卡夫卡,他们都是极端个人主义的作家。他们的感受都是纯粹个人化的,他们感受的惊人之处也在于此。

川端康成在《禽兽》的结尾,写到一个母亲凝视死去的女儿时的感受,他这样写:女儿的脸生平第一次化妆,真像是一位出嫁的新娘。

而在卡夫卡的《乡村医生》中,医生看到患者的伤口时,感到有些像玫瑰花。

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遗产是两座博物馆,所要告诉我们的是文学上曾经出现过什么;而不是两座银行,他们不供养任何后来者。

苏轼的文学地位和贡献

苏轼生平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洵次子,宋仁宗景佑三年(1037年1月8日)生于四川眉山纱縠行(今三苏祠内),卒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终年66岁。唐宋八大家之首,千古第一文人。他自幼聪慧,七岁知书,十岁能文。苏轼幼时,其父游学在外,由母程夫人教授诗书,即“奋厉有当世志”。宋仁宗嘉佑三年(1057),与弟辙同试礼。国子监直讲梅尧臣读了苏轼所作《刑赏忠厚之至论》,顿觉“有孟轲之风”,遂将试卷交主考官欧阳修。修见轼卷,“惊喜以为异人”,拟取为第一,又疑其为门生曾巩所作,为避嫌疑,才取为第二;接着,礼部复试,又以“春秋对义”取为第一。欧阳修兴奋地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高度褒奖苏轼“善读书,善用书”,预言苏轼文章“必独步天下”,“三十年后世人更不道着我”。苏轼兄弟遂同科进士及第。其后又同辙参加秘阁的制科考试,入三等(最高等,宋王朝建国以来制策入三等的仅二人),从此,苏轼、苏辙文章名扬天下,学者多从讲问,皇帝还自诩为子孙得了两个宰相。他官至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知制诰兼侍读,曾任兵部和礼部尚书,先后出任凤翔、杭州、密州、湖州、徐州、颍州、登州、扬州、定州等地方官,他救灾治水、发展生产、抑制豪强、整顿军纪,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苏轼是一位具有多方面才能的文学艺术大师,他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各个领域取得巨大成就以及他天赋的创造性,使他大大超越了同辈作家,高高处于北宋文艺的颠峰。其诗境界开阔,题材广泛,内容深刻,风格自然奔放,圆美流动。既有现实主义力作,如《五禽言》、《李氏园》、《荔枝叹》;又有浪漫主义佳篇,如《游径山》、《百步洪》,充溢着有磅礴的气概,又如《崇惠春江晚景》、《饮湖上初晴后雨》写得清新明净,华美自然,尤其是后者更成了咏唱杭州西湖的千古绝唱,正如宋人武衍《正月二日泛舟湖上》所云:“除却淡妆浓抹句,更将何语比西湖。”当代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对苏诗艺术风格的浪漫豪放评价道:“李白以后,古代大约没有人赶得上苏轼这种豪放。”苏轼的词一洗五代绮丽柔靡之风,启豪放词派之先河,高远清新之意境,形成了豪迈奔放的风格。他拓宽了词的题材,“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刘熙载《世概》),表现了全新的风貌。苏轼的婉约词同样写得真挚细腻,深沉淳厚,回肠荡气,一往情深。苏轼的散文更是平易自然,笔力纵横,挥洒自如,雄辩滔滔,使他成了继欧阳修之后北宋古文运动的当然领袖。苏轼的书法列“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之首,在宋代书苑中具有承先启后的地位。苏轼是一位画家,是中国文人画运动的发端和中坚人物。其写意和传神、常形和常理、诗画本一律等理论,广泛地为文人画派所传诵,并奉为金科玉律,影响至今。苏轼的家庭是音乐世家,三苏都是弹古琴的高手。《历代琴人传》引张右衮的《琴经?大雅嗣音》记载说:古琴世家中最著名的是眉山三苏。 苏轼的博学多识还表现在自然科学方面。他对中医药学很有研究。流传至今的重要医书《苏沈良方》就是将苏轼收集的医药良方与宋代另一位大科学家沉括收集的良方汇编在一起而成的。他在农业、水利、烹饪、养生等领域有极高的建树。 像苏轼这样在文学艺术各个领域都有巨大成就的人,在中国文学史上几乎绝无仅有,真可谓“千古第一文人”,他发出的夺目光辉使整个北宋文坛为之灿然。宋神宗皇帝精辟地说:“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宋孝宗皇帝称苏轼:“雄视百代,自作一家,浑涵光芒。”清代学者王国维认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四位诗人是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而其中还没有任何一个封建时代的文人的影响能超越苏轼之上”。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诗人陈毅元帅吟道:“吾读长短句,最爱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委员长高度评价三苏父子:“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苏轼忠诚报国,爱国爱民,政绩卓著,是一个深爱人民爱戴的良友。苏轼曾两度杭州为官,向朝廷力争不能废除西湖,并带领杭州人民治理西湖,使西湖得以留存至今。他还疏浚六井与运河,平抑粮价,赈灾济困,创立中国第一所公立医院——安乐坊。“轼二十年间,再莅杭,有德于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这段出自《宋史?苏轼传》的话,真实地反映了人民对苏轼的无限感激之情。他主张轻徭薄赋,富民兴国,主张严于选材,善于任用。他反对王安石激进变法,又反对司马光尽废新法,因而受到新旧两党夹击,一生坎坷不平。元丰三年(1079),他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筑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晚年遭贬惠州,又从惠州再贬到儋州。元符三年(1100),遇赦北还,提举成都玉局观,次年行至常州病逝,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追谥“文忠公”。 苏轼的逝世引起朝野的巨大震动。“浙西淮南、京东、河北之民,相与哭于市”;“其君子,相与吊于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杭州人民纷纷走上苏堤悼念苏轼;太学生们也在寺院举斋志哀。士大夫们写了很多祭文吊唁他。苏门六君子之一的李方叔的祭文写道:“道大难容,才高为累。皇天厚土,鉴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千古英灵之气。识与不识,谁不尽伤;闻所未闻,吾将安放?”(《曲洧旧闻》)。祭文一出,传遍大江南,世间“人无贤愚皆诵之”。 苏轼一生,在坎坷与困难中不断追求、积极进取。他以他全部独特的政治、思想、文学和艺术生活状态塑造了崇高的道德和典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生存智能和生命智能,展示着灿烂的人格魅力。以苏轼为代表的三苏父子,以其辉煌的文学艺术成就和卓越的政治实践,深邃的哲学思想和高尚的人格精神,形成了中国文化史上一个独特的名人文化体系——三苏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遗产。

浅谈川端康成的哲学美

浅谈川端康成的哲学美 契合与和谐,死亡意识也成为他小说创作的最高问题,也成为最高的美学问题。可以说,川端康成最后的自杀,是对艺术与美的终极追求。总之,川端康成的小说创作对于死亡的勾画均不同程度地赋予了哲学意味,它所呈现的死亡意识凸显出独特的艺术格调和美学品位,正是这种对美与艺术的终极追求,不仅影响了他的小说创作倾向,也制约了人生态度,最终以含煤气管自杀的方式为自己的生命画上了句号。 小学时候,学校组织的观影活动,观看了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主演的《伊豆的舞女》,这是初次接触川端康成。自从那次观影活动后,我就对川端康成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川端康成笔下的少男少女之间初恋的那种朦胧、纯真的情感给了我一份清新之感,也净化了无数读者的心灵,把人们带入一个空灵美好的唯美世界。从那以后,我看了很多川端康成的作品,包括《雪国》、《古都》、《千纸鹤》和《睡美人》等。我为川端康成着迷,深深迷恋上川端康成作品中、人生中散发出的哲学美。 如果说老庄的哲学意象是鲲鹏,尼采的哲学意象是太阳,那么川端康成的哲学意象就是残月,川端康成认为残缺、虚无是另一种美的表现形式。他在《自夸十题》之《早晨的祈祷》中说道:“一生中如果能写出一位永生不死的少女,那么我就此结束也可以了。”对美的追求或许终究是徒劳,作为川端康成表现“永恒的基本主题”的一条必由之路,就集中体现在小说创作的“完美”女性的死亡结局之上,于是一切美好的东西就在瞬时成了永恒的存在。在川端康成眼中,残缺,即是永恒。川端康成热爱残月和散落的花瓣儿,因为他认为残月、花落中潜藏着一种令人怜惜的哀愁情绪,会增加美感,而这种美会成为永恒。 众所周知,川端康成小说创作的美学思想是建立在东方美、日本美的基础上,这与他对东方和日本传统美的热烈执著是一脉相承。1968年,川端康成获诺贝尔文学奖,在当年的颁奖典礼上,川端康成做了题为“日本的美与我”的演讲。而日本的传统的美,尤其是《源氏物语》对日本民族的影响,表现为“物哀”。川端康成多次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与美是相通的。”他写《伊豆的舞女》时,把主人公“两人的悲从属于美,又使美制约着悲,淡淡的悲与真实的美交融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悲哀美的抒情世界”。日本盛传一种“瞬

川端康成的作品风格

川端康成的作品风格 川端康成在文学创作上有很多的写作风格,他有丰富而独特的人生经历以及独具魅力的传统文化影响,他的创造有着自觉而独到的艺术追求,下面是由提供的川端康成的作品风格,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川端康成的作品风格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在世时曾为日本文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死后被人们誉为“文镜院殿孤山康成大居士”。川端康成之所以有这么高的成就,完全是因为他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那么川端康成作品风格是什么呢?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人们之所以喜欢川端康成的作品,是因为他的作品是以人们喜爱的题材为主的。 川端康成的作品有三个特点。第一点,他用爱情作为小说题材,他所讲述的爱情不是浪漫唯美的,也不是轰天动地的,而是生活中普通的爱情故事,这更加迎合了读者的喜好;第二点,他喜欢用死亡的气息作为故事的基调,和其他作家喜欢在最后用死亡来结局不同,他的作品一开始就用死亡渲染气氛;第三点,他采用虚无与悲观作为故事的题材。 那么川端康成作品风格为什么是这样的呢? 根据川端康成的背景资料可以看出,他之所以用这些题材来创作作品和他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从小经历了祖父、父母以及姐姐

的逝世,因此他对死亡和疾病都非常的熟悉,也正因为这些经历导致他的心情非常的郁闷与孤独,从而他的作品无不透露出他内心的痛苦与孤独。 所以说川端康成作品风格非常简单,他将自己的情感注入了小说。这样的小说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也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 川端康成的成名作川端康成是一个日本著名的小说作家,他一生为日本文学留下了一百多部创作型小说,他的小说大多是以爱情、死亡、虚无和悲观作为题材,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川端康成还曾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不过在川端康成众多小说作品中有那么一部是他的成名作,那么川端康成成名作是什么呢? 根据相关的资料可以看出川端康成成名作是《伊豆的舞女》,这部作品讲述了一名高中生和一名四处漂泊的艺人的不幸生活。高中生并不歧视靠卖艺为生的舞女,虽然舞女处在社会最底层,但是她非常善良,舞女的单纯和善良驱散了高中生抑郁的心情。 这部作品内容的虽然是讲述下层社会的无奈与痛苦,可是这种伤感中折射出了淡淡的温暖,因此这部作品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数次被人们翻拍成电影,这部作品也让川端康成被人们所熟知,因为《伊豆的舞女》也被公认为川端康成的成名作。这部作品创作的背景是十九岁的川端康成在经历的一系列的变故之后,再加上他的身体不好,因此内心变得非常伤感与孤独,于是他选择去旅行,在旅行中他慢慢的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可以说川端康成成名作《伊豆的舞女》和他自身经历分不开,虽

浅析苏轼的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之路的重要影响

浅析苏轼的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的影响 建平中学高一<1>班李雪莹16 【内容摘要】历来研究苏轼的学者,无不被他诗词中那份潇洒旷达、豪放飘逸、仗义执言所感染,一再地想挖掘这些词风形成的原因。也许历史上也有许多背景与他相似的人,但为何却只成就出“世上不可无一难得有二”的大文豪书东坡?在此,我想从苏东坡的家庭、政治思想、经历、学养等方面追根溯源,浅析苏轼人生背景对其诗词创作之路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苏轼,家庭,政治思想,经历,学养,北宋诗词发展大背景——————————————————————————————————苏轼一开始就能从众多学者中脱颖而出,与他的家庭背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世人说:“门下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说的正是苏轼三父子。在宋朝,苏氏可以说是当时的文学世家。其父苏洵发奋虽晚,但非常用功。苏轼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勤勉学习的影响。从小热爱读书的习惯到苏轼做官后仍在一直延续,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记载:“东坡读书不用两遍,然其在翰林读《阿房宫赋》至四鼓,老吏史苦之,坡洒然不倦。”如此发奋学习,也不奇怪他日后会成为一代文化巨匠。 当然能使苏轼获得巨大成也包括他自身的诗词天赋。在苏氏一族日日文化熏陶与苏轼过人聪慧的有益影响下,年未及冠的苏轼已经能“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这也为日后的文学成就奠定了基础。 如果说苏洵最先替苏轼打开文学大门,那欧阳修则是引领苏轼踏入文学界的第一人。 北宋散文家欧阳修和苏轼是宋代“古文运动”领袖。后来两个人成为宋代

散文史上相提并举的两位杰出学者,并称“欧苏”,在词的风格上都属于豪放派。欧阳修为人严谨,但对有真才实学的后生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大度,竭力赞美与推荐,使一大批当时还默默无闻的青年才俊脱颖而出,名垂后世,堪称千古伯乐。而苏轼就是在那些被伯乐慧眼识中的才子里,一匹脱颖而出的千里马。 欧阳修发现苏轼才能的经过,也成就了一段文坛佳话。某一年欧阳修担任礼部省试的主考官。其中一名考生所作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与《春秋对义》让欧阳修赞叹不已,并毫不犹豫地将其列为第一名。发榜时,欧阳修才知道这两篇文章,均出自苏轼之手。从此他对苏轼青睐有加,多次提拔他。他曾在《与梅圣俞四十六通》中盛赞苏轼的文才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欧阳修慧眼识金,提拔了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苏轼能被欧阳修这样当时的大文豪所赏识,也算是一种幸运,不过客观原因还是他出众的文采能够力压群雄。欧阳修的支持更巩固了苏轼在宋朝文学发展道路上的重要地位,也给了苏轼不断向前的动力。 如果说苏轼的才华本该使他的文学之路一帆风顺,那么政治上一次次的挫败则成为影响苏轼形成其独特诗风的重要因素。 就经历而言,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足迹所履近二十多处。当时北宋宰相王安石提倡新法——发展经济。但由于没有资本支持,这一举措势必要加重赋税征敛。苏轼不完全赞同王安石的改革,也反对司马光的尽废新法,他处在这么个尴尬的地位却要倔强地坚守自己的观点,于是被新旧党相互排挤。而这段时间正好落在苏轼充满斗志与理想的年龄段,所以苏轼的诗风

父母心川端康成阅读答案

篇一:父母心川端康成阅读答案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它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小说字里行间既表现了浓浓的爱心,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充分展示了文学作品情感复杂多样的艺术魅力。一、浓浓亲情爱心无限川端康成以他惯有的柔腻的纤细笔触,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在这里,无论多么优越的条件,也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我们已经没有能力扶养这四个孩子了。话虽然这么说,但是决不会把他们扔了”,听,没有豪言壮语,却也掷地有声,只因为有亲情的力量、爱的力量!当女佣提出“东家”想向穷人要一个孩子时,“到了他家的孩子,不仅能够过好日子,而且可以继承财主的家业。另外,我家太太还要赠送你们一百元,作为酬谢”,三个优厚的条件一清二楚,这对于“衣衫褴褛,那副寒酸相也引人注目”穷人来说,具有多么大的诱惑力呀!但这位父亲的表情“却十分犹豫”,要与孩子的妈妈“商量之后才能决定”。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父亲本该满口答应,可他却“犹豫”了,为什么呢?理智告诉父亲,答应女佣的要求,因为这样既能使儿子有一个光明的前途,还可以解决家庭的实际困难,以免“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可“对子女的一颗至亲至诚的爱心”却一再地反对这样做。理智与感情之间斗争的结果,最终还是舍不下这份亲情。所以,穷人夫妇把七岁的大儿子给财主太太后,分手时,父母“眼含热泪,难割难舍”,这时,浓浓的亲情已经打动了穷人夫妇,他们其实已经开始后悔了。“第二天早晨”,“那位父亲领着5岁的二儿子的手,无精打采地走进那财主的太太的客舱”要求用二儿子把大儿子换回去,理由是长子是“我们家的接班人”。“无精打采”一词内涵丰富,父亲可能因为思念大儿子彻夜未眠,甚至与母亲整晚讨论怎样换回大儿子,总之,一个“无精打采”把亲子之爱写得动人肺腑。紧接着,当天傍晚母亲又要用三岁的小女儿来换二儿子,理由似乎很可笑,二儿子“从眉眼长相到说话的噪门,和我那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如果把二儿子给了人,“就像把婆婆扔了一样不好受”。这个理由其实是谈的孝顺父母的话题,是与上一代的亲情不断的一个侧面体现。“事情到这儿还没完”,穷人夫妇的后悔之情达到顶点了,“他们一见财主夫人什么也说不出来,竟然痛哭失声”,先声夺人,以哭感人,真是“未成曲调先有情”。财主的太太莫名其妙,两口子边哭边诉衷肠,“把那么个无知的孩子给人家,连我自己都觉得这当爹的冷酷无情。……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语言平淡朴实、真诚感人,连财主夫人也深受感染,“不由得跟着悲伤起来,禁不住落泪”,“当爹妈的心我完全理解”,至此,亲情战胜了物质,战胜了“理智”。二、淡淡感伤缕缕哀怨川端康成父母早逝,他的作品大多是淡紫色的,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父母的心》同样具有种风格特征。故事的结尾尽管写“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但仍使读者为这一家六口担心,他们能否度过这艰难的岁月呢?他们是不是真的会“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总觉得有一缕哀怨的情调,产生一种伤感的情绪。 篇三:父母心川端康成阅读答案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 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你认为那个句子的表达效果更好?请说出理由。①那就请您把这个小家伙收下吧!②那就请您收下这个小家伙吧! 3 围绕贫穷父母“送”与“还”的矛盾心理,文章安排了几个场面?假如把父母送孩子的顺序换一下,你认为妥当吗?请用简洁的语言阐明理由。 4 文章如果一开始就写贫穷父母决定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体现父母之心?1..《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它通过一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的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小说字里行间既表现了浓浓的爱心,又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充分展示了文学作品情感复杂多样的艺术魅力。(一句话:文章写了贫穷的父母想送掉孩子可最后一个都舍不得的事。)2.我认为是第一句比较好,第一句中透露出父母的不舍,而第二句则侧重有恳求的语气。固第二句比较好。3.文章安排了5个场面。不妥,

三岛由纪夫研究文献

三岛由纪夫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姚亚美人力资源管理2010-05-08 期刊32 3 死亡之旅——从《丰饶之海》四部曲看三岛由纪夫的死亡意识丁跃斌学理论2010-04-30 期刊23 4 建构灵魂栖息的东方伊甸园——试论三岛由纪夫的《潮骚》付贵贞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10-04-20 期刊 一本向“禁忌”挑战的书——评三岛由纪夫《禁色》杨国华日本问题研究2009-12-25 期刊38 7 三岛由纪夫在中国的接受与研究胡备; 李欣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2-15 幻想与幻灭——探寻《金阁寺》中沟口的心理轨迹刘鹿颖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11-15 自然美与人情美的赞歌——《潮骚》与《大淖记事》王贤玉哈尔滨学院学报2009-06-20 期刊62 13 我与非我的徘徊——试论三岛由纪夫《金阁寺》中的成长主题张璇天府新论2009-06-15 通过《假面的告白》剖析三岛由纪夫的内心世界汪艺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15 期刊0 112 17 三岛由纪夫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汪艺文学教育(上) 2009-04-05 期刊0 95 18 打破禁忌:三岛由纪夫的美学世界李雯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3-28 期刊0 95 19 沉重的翅膀——解读三岛由纪夫的文学与生死潘珣博览群书2009-03-01 美与丑的内在纠结与转化——三岛由纪夫《金阁寺》的审美蕴含向晖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 2008-08-25 三岛由纪夫与余华作品中的死亡意识比较潘超辽宁大学2008-05-01 硕士0 171 26 论《假面的告白》金哲会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04-25 期刊0 97 27 20世纪日本文学中的“死亡悖论”管窥王茹辛复旦大学2008-04-22 硕士0 237 28 从《禁色》看三岛由纪夫的审美意识付博吉林大学2008-04-20 硕士0 184 29 耻辱心理与三岛由纪夫小说的“怪异风格”王国庆华东师范大学2008-04-01 硕士0 143 30 日本文学与当代中国邂逅的命运唐月梅日本研究2008-03-20 期刊0 145 31 从生死观来浅析日本作家的自杀现象张丽晶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03-15 期刊 1 352 32 世界文学能成为日本文学吗? 大江健三郎; 王新新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01 期刊 1 110 33 论《爱的饥渴》的悲剧根源杨锋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12-28 期刊0 49 34 自然与生命的交响和共融——论《潮骚》中的艺术美学利伟美与时代2007-12-15 期刊0 69 35 浅析三岛由纪夫的政治观张卫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12-05 期刊0 73 36 三岛由纪夫小说美学探微袁丽世界文学评论2007-10-31 期刊0 192 37 东方文学研究要目索引(2004) 宋瑞兰东方丛刊2007-09-15 期刊0 60

川端康成 日本传统美学特征

川端康成(1899-1972)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也是日本近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重要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120多篇小小说,近百篇短篇小说,以及二三十部中,长篇小说。其中《伊豆的舞女》《雪国》《山音》《千鹤》《古都》《睡美人》等都是他的代表作品。他曾经是日本现代文坛革新运动中的“新感觉派”的一员,他的创作明显地受到欧洲近代现实主义的影响,但其作品也明显地显示出他重视的立足于日本的古典文学,维护并继承纯粹的日本传统文学模式的倾向。川端康成曾经在西化和日本传统之间几经徘徊,走过了一条漫长而曲折的创作之路。也是在多年的探索之中,逐渐确立了其立足于东方和日本的传统的文学理念。追求所谓物哀,幽玄和寂静等相融和相通的境界,以求表达民族心理深层的古朴典雅和自然返真等气质。研读他的作品,可以清晰的看到“物哀”“幽玄”“风雅”的日本传统美学精神深深的积淀于其中。 一物哀的文学精神 “物哀”是在日本太古文化中的“诚”的美学观念上受到佛教影响而发展出的一种独特的美学理念。佛教传入之前,日本文化正处在很不发达的太古文化之中,佛教端丽的佛像,微妙的音乐,富于比喻和幻想的佛经故事和超乎实用的美的世界都让日本人深深着迷。佛教给人灌注了人生虚幻感和追求极乐世界之情,同时日本中世之初的社会动荡以及空虚感都加深了日本人心中的无常观和厌世感。乐观而现实的“诚”的美学观念受到冲击,随之而起的是渗透着浓重的佛教悲观意识的“哀”的精神。平安时代的《源氏物语》是日本中古时期最为重要的文学作品,其作者紫式部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时时用“菩提即烦恼”来勾勒任务,安排其命运。“哀怜”一词在《源氏物语》中,出现达一千余次。可以说紫式部的创作促成了日本“物哀”的审美意识最终形成。自那以后,“物哀”的精神便成为了日本文学传统美学的特征之一。“物”是客观事物,而“哀”是主观情感。在人的种种感情中,只有苦闷,忧愁,悲哀,即一切不能如意的事,才是使人感受最深的。由客观事物引发人们的感动,哀怜等主观的内省是“物哀”的主要表现。《源氏物语》是川端康成最爱的文学作品之一,而这种对人生不如意的哀感同样也影响了川端康成的文学创作。平安朝的风雅,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 川端的作品的“物哀”精神包含着悲哀和同情的色彩,作家往往将这样一种精神的表达与作品中人物的塑造结合起来。他的作品往往以女性和小人物为主人公,如《伊豆的舞女》中的小舞女薰子和大学预科生,《雪国》中的艺妓驹子和叶子,《古都》中的孪生姐妹苗子和千重子,等等。川端康成笔下的这些女性往往有着清纯的心灵和柔和温润的性格,这些人物的任性是美好的,但其人生的机遇却让人同情。因此,在感人的美的形象中蕴含着难言的哀伤和怜悯,这是川端康成文学留给读者的深刻印象。另一方面,在塑造人物时,作家非常注重对其心理的展现。研读作家的作品会发现,川端小说的心理刻画很少有快乐的喜剧式描绘,而大都是萦绕着悲凉与惆怅。孤儿沉湎于身世不幸的痛苦,老人叹息时间的流逝,女子感慨爱情的难测,即使是平常人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往往有着寂寥的心事。作家以精致的笔触细腻的挖掘着人物内心细微的情感变化,将读者引入了人物的内心深处,让读者体会人物的悲哀,和他们一起感伤。 二幽玄的审美趣味 佛教给日本文化灌输了人生虚幻,轮回转世的悲观意识,而从唐代开始传入日本的禅宗再次对日本文化产生了质的影响。禅宗将大千世界视作无常变化中的幻想,认为万物真正的本性是“空”,轮回的无常才是世界的永恒性。因此禅悟就是以直觉感悟的形式来体验世界的本质。禅宗的这种生死一如,本性是佛,无念为宗,顿悟成佛的理念进一步渗透在了日本人得审美意识中,形成了充满禅悟色彩的幽玄的美学特征。日本的评论家曾经指出,“幽玄就是

借川端康成谈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精神

课程:文化美学学号:1510026 任课教师:杨岚 题目:借川端康成浅谈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精神 数学科学学院数学类 大类二班 何国栋 1510026

借川端康成浅谈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精神 数学科学学院大类2班何国栋1510026 一、物哀的含义及其在文学中的体现 “物哀”精神是日本文学精神的重要特点。所谓“物哀”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特点:其一,它不只是感于物而哀,而是物本身的哀。其二,它是无法解脱的,无望的哀,是在绝望中对哀情的摩挲玩味。第三,这种哀情又是对其它情绪感动的净化。第四,这种精神层次由于被物的无常束缚,所以它对人精神的提升是有限的,带有无法预料的偶然性和眼前物象的局限性,但同时又具有无比细腻和纤巧的特质。【1】中国学者叶渭渠曾解释“物哀”说道:除了作为悲哀、悲伤、悲惨的解释外,还包括哀怜、同情、感动、壮美的意思。 在川端康成的许多作品中都体现出这种物哀精神,他经常将这样一种精神的表达与作品中人物的塑造结合起来。其代表作《伊豆的舞女》其‘我’与舞女两人邂逅之后,自始至终谁也没有向对方倾吐一句爱慕的话,而彼此对对方的感情又都处于似觉察又非觉察之间。这与日本‘物哀’所蕴含的空寂美,一种安静、恬淡的美,似有却让不懂其中之美的人无法察觉。没有激烈的非内心的碰撞,却似乎真有爱情的发生。而川端康成的另一部著作《雪国》却将他所践行的生死观描述出来。在小说中,面对放电影时引起的火灾,岛村不仅不紧张,看到美丽的叶子从火中落下,他也没有觉得叶子已经死去,“在这瞬间,生与死仿佛都停歇了”。他常常在风花雪月的自然环境和细腻缠绵的语言文字里,在含蓄、感伤的格调中突出描写人物的失意、无奈、苦闷、惆怅。 除日本作家外,其它国家的作家的作品有时也有这种物哀精神。屠格涅夫《父与子》的结尾部分写到:巴扎洛夫的父母只有巴扎洛夫一个孩子,巴扎洛夫替农民做手术时受到感染,在几个月的时间里,父母亲百般照料,四处求医。病情只要出现一丝转好的迹象,两个老人就高兴得直祷告跪拜。而当病情出现恶化迹象时,两个老人担惊受怕,互相瞒着对方哭泣。巴扎洛夫死去时,父母亲“都倒下地去了”。下葬后的整整一年里,两个老人一次次蹒跚着去墓地:“他们互相搀扶着,慢慢地走来;他们走近铁栏旁,跪在地上,呜呜咽咽地哭起来,哭得很苦,哭得很长久……” 二、中国的物感说对物哀精神的影响 川端康成曾将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美潮源于平安潮的《源氏物语》。据日本学者上树菊子,大川芳枝的统计,《源氏物语》中出现“哀”多达1044次,出现“物哀”13次紫氏部将“哀”之前加上了“物”,形成弥漫在整个《源氏物语》中的审美情调。通常日本文学中最常见的审美意识也总是带给人一种感物伤情的哀愁,用“物哀”一词来概括是十分恰当的。然而《源氏物语》的时代正是唐代文学大量传入日本的时代,因此可以推测日本文学中的物哀精神很有可能是受到了中国文学中的物感的影响。在中国古代艺术理论中,“物感”是指人对客观事实的感受。“物”感而“情”动,物感是审美活动的起点。这一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礼记·乐记》,其中就谈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故乐自心生,心楽而动,乃生其音,心之动者,感于物也。诗亦然焉。”意思是艺术的创造源于创作主体的心灵波动,而心灵的波动是由于感受到外物的变化而有了感应,从而形成了音乐。这里所说的“乐”是指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不仅关乎音乐,也涉及文学的理论。【2】 在唐朝,传诵到日本的诗集大多由白居易所作,而同为诗坛巨匠的李白与杜甫的诗则较少,原因很可能是白居易的诗作中哀怨的感伤诗迎合了日本人最为敏感的物哀意识。这种物哀在中国人的审美意识甚至在白居易本人的审美意识中反倒不怎么看重。在唐代,从儒家积极入世的正统观念出发,白居易各类诗歌中,价值最高、最为人称道的是前朝所作的那些讽

苏轼文学成就

苏轼文学成就 词作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虽然柳永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他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这个任务有待于苏轼来完成。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答张文潜县丞书》),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是苏轼改革词体的主要方向。他将传统的表现女性化的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男性化的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与苏诗一样,苏词中也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这种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增强了词境的哲理意蕴。苏轼虽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梦,但并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脱,始终保持着顽强乐观的信念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 苏词比较完整地表现出作者由积极转而矛盾苦闷,力求超脱自适而不断追求的心路历程和他疏狂浪漫、多情善思的个性气质。继柳永、欧阳修之后,苏轼进一步使词作中的抒情人物形象与创作主体由分离走向同一。 苏词既向内心的世界开拓,也朝外在的世界拓展。晚唐五代文人词所表现的生活场景很狭小,主要局限于封闭性的画楼绣户、亭台院落之中。入宋以后,柳永开始将词境延利到都

川端康成《花未眠》的审美解读

川端康成《花未眠》的审美解读 川端康成《花未眠》的审美解读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通常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内容方面,透过字里行间体会作品深刻的思想意蕴;二是形式方面,体会作品形式的精湛之处。 《花未眠》全文一千多字,也算是川端康成散文中的小品了,尤其是在论美的散文中。川端康成论美的散文还有《我在美丽的日本》《美的存在与发现》《不灭的美》《哀愁》《日本美之展现》等,重点在展现日本文化的美,也表现他对美的思考,其中不少文章都是洋洋洒洒万余言。《花未眠》虽仅千余言却浓缩了川端康成对自然、美、生命的思考,文笔含蓄、隽永而深邃。 然而,这篇小品并不好理解,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内容方面:读者没有足够的美学尤其是日本传统美学的知识积累,对作者阐述的美学思想感到陌生,同时作者又不是用严密的论证而是用散漫的随笔来抒写思想、抒写感悟的,内容不集中,观点分散,文章主旨难以把握。第二,形式方面:由于是散文,文章表层结构比较松散、所选材料内容跨度大、叙述方式散漫、语言跳跃性大,这都导致了解读的困难。 但《花未眠》确实是一篇很美的散文小品,语言的弹性很大,文学性很强,且思想深邃而丰富,很值得细读。下面提供一些解读,以供大家参考。 一、物哀之美 川端康成被誉为日本传统的现代探索者,他的思想饱含着浓厚的日本文学美学的传统。物哀是日本传统文学的审美情趣,它指日本文学常借自然界的风花雪月哀叹人生的盛衰无常。雪月花时最怀友,从自然之美中获得一种生命的感动,把自然之美与生命之情融合在一起,使日本文学始终带着一种浓浓的凄美与感伤的情调。

《花未眠》从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这一微不足道的小事,生发出感慨: 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却是有限的。这里面包含着对自然永恒的敬畏与对个体生命短暂的哀叹。面对一朵夜间盛放的海棠花,我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川端康成说: 悲哀这个词与美是相通的,海棠花的美便在于它的哀伤,它的哀伤之美在于夜间盛放,无人欣赏的孤独与寂寞。同时,盛极必衰,迎接这一刻盛开的是下一刻的凋落。正如川端康成在下面文字里所表述的: 事物好不容易如愿表现出来的时候,也就是死亡,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夜间盛放的海棠花蕴涵着的浓厚的生命孤独感、短暂感、悲剧感、虚无感便形成一种美,一种哀伤的美,这是川端康成文学的审美基调,也是日本文学的审美基调:物哀之美。 然而,在《花未眠》中川端康成并没停留在对海棠花盛放的哀叹之中,他进一步写到,尽管海棠花哀伤、孤独、短暂,却仍然昼夜不停地盛放,使作者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和伟大,并为之感动,因此,发出如果说,一朵花很美,那么我有时就会不由自主地自语道:要活下去! 的感慨,这体现了作者又由死向生,从死亡角度去反观生命的价值:尽管生命是短暂而脆弱的,并且终归于虚无,悲剧是人的最终宿命,但生命的价值却体现在生命过程中的绽放。这一点颇得西方现代哲学的真髓。下面又用画家雷诺阿与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的例子进一步阐明这一观点。

2020年高考语文二轮文学类文本专题复习--川端康成作品精选精练

川端康成作品精选精练 石榴 川端康成 一夜的大风,把石榴树的叶子都刮光了。 落叶在树根处围成了一个很圆很圆的圆圈。 清晨,仁子看见光秃秃的树干吃了一惊,而那落叶围成的圆圈又使她惊奇不已。她想,风本该把这些树叶吹乱的。 石榴树上还残留着一个饱满的石榴。 “来看呀!”她喊她母亲。 “我真把它给忘了。”她母亲抬头看了看石榴,然后走进了厨房。 这使仁子联想起她们的孤单处境。站在走廊上看,那石榴也是孤单的,像是被人遗忘了似的。 大约两星期前,仁子七岁的外甥来看她们。这孩子一下便注意到了石榴,于是爬到树上。这可使仁子嗅到了生活的气息。 “上面有个大的!”她在走廊里喊道。 “要是摘了这石榴,我就下不来了。” 是啊,手里拿着石榴要从树上下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仁子笑了,外甥真可爱。 这孩子不来,她们是注意不到石榴的;在这以前,母女俩谁也没想起过石榴。 石榴原被遮掩着,现在能清楚地看到了。 在这石榴以及树底下围成圆圈的树叶里,似乎有着一种活力。仁子拿了一根竹竿把石榴打了下来。 石榴熟透了,里面的石榴籽像是要把它胀裂似的。她把石榴放在走廊上。石榴在阳光下闪着光,晶莹透亮,阳光仿佛从里面透射出来。 仁子心中泛起了一阵歉意。 大约十点钟,她上楼缝衣服。蓦地,她听到了圭吉的声音,虽然门关着。他好像在花园里,那声音显得很焦急。 “仁子,仁子!”她母亲喊道,“圭吉来了!” 仁子把线从针上抽了下来,再把针放进针插里。 “仁子总在念叨着您,说在您出征之前,很想再见见您。”她母亲说,“但是,未经允许,

我们是不能去看您的。而您呢?总不来,总不来!今天,您来了,我们可高兴啊!” 仁子母亲要他吃了午饭再走,但是他没有时间。 “好吧,那至少吃个石榴,我们自己种的石榴。”她又喊起仁子来。 仁子在楼梯上止住了脚步。圭吉用眼神同她打招呼,仿佛只能如此而已。 圭吉的眼睛里流露出脉脉深情,石榴不禁从手里掉落到地上。 他们互相凝视着,脸上带着微笑。 圭吉从走廊里迎了上去。 “您多保重,仁子。” “您也多保重。” 他又转过身同她母亲告别,然后走了。 仁子站在花园门口,久久地望着。 “他走得太匆忙了,”母亲说,“多好的石榴。” 石榴被圭吉遗忘在走廊上。 仁子十分清楚,是圭吉眼睛里充满深情的痛楚的时刻,石榴才掉到地上的。要不,他准把石榴掰开了。可是,石榴掉在走廊上,还是那么饱饱满满的。 她母亲把石榴拿到厨房里,用水洗了洗,递给仁子。仁子皱起眉头,把石榴推开,刹那间脸又红了,不知所措地接过石榴。 仁子见母亲注视着自己,知道要是不吃,母亲准会感到奇怪的。她心不在焉地嚼了几颗, 一股酸味直酸到牙根。仁子感到了某种带苦味的幸福 ..,像是全身都渗透了这种滋味。 她走到镜子前坐下来:“看看,我这头发,同圭吉告别时,就这么乱蓬蓬的。” 仁子简直能听到梳子的答话。 “你父亲死了以后,”母亲温和地说,“我很害怕梳头。每当我梳头时,就感到六神无主,好像你父亲就站在我身边似的,直待我稍稍清醒。” 仁子想到了她母亲吃父亲剩饭的习惯。忽然,心中有什么东西在翻腾着,一种幸福 ..感使她几乎要哭泣起来。 母亲给她石榴,仅仅是舍不得把石榴扔掉,这是唯一的原因。她从来不喜欢随便扔东西。 因为内心充满了悄悄的幸福 ..感,仁子在母亲面前感到害羞了。 她想,这可能是圭吉没有意识到的更好的告别,不管多长时间,她都要等他回来。 她看着母亲,落日的余晖照在纸糊的墙上。门那一边,母亲正坐在镜子旁。 仁子把石榴放在膝盖上,不敢再嚼了……(选自川端康成《掌小说全集》,有删改)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苏轼的文学成就及人格魅力 制作人员:李台扬宁子俐赵壮航董仕森指导教师:郭刚 审美人生与仕宦人生是极端对立的两种人生态度,官场生活与诗人本性,从根本上来说,是格格不入的:一个是戴着面具的政客,一个是赤子之心的诗人,一个极端需要官场应酬的虚伪,一个必须是肝胆相照、表里澄彻。 苏轼的人生是一种典型的审美人生,即以沉浸于文学艺术的读书写作,赏玩人生宇宙的色相、秩序、节奏与和谐为人生愉悦。”在拜读了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定义后,我深深有感,不光钦佩于木师对苏轼人生态度的豁达写照。 苏轼具有以儒学体系为根本的人生思想,但仕途的坎坷又使他充满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又由于浸染释、道的思想而形成外儒内道的作风,具体则表现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一.苏轼其人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苏轼是我国北宋时代的大文豪.他是一位在文学艺术具有多方面才能和成就的杰出作家. 他出身在一个富有文化教养的家庭.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家.长于策论.文风纵横恣肆.对苏轼有明显的影响.苏轼的散文.诗词.绘画等卓越成就的取得一方面靠的是自己的勤奋.另外苏洵对他是深有影响的. 苏轼因散文成就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进而又被列为[韩柳欧苏四大家",他写的诗歌被尊为[宋诗的典范",他的词.被称为[为词立法."是公认的豪放派的代表和开创之人,他在绘画方面与米沛.李龙眠.并称宋代四大家.擅长画墨竹.其实他的书法也有独特的造诣.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二十岁中进士.之后仕途多舛.走过了一条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苏轼真的是历尽苦难.完成自我的一个诗人. 苏轼一生虽然走过一条极其曲折艰险的人生道路.但他从未消沉绝望过.而是在历尽苦难中完成自我.实现了一种真正的超脱.任何挫折.不幸都不能在精神上击垮他.战胜他. 在坎坷的境遇中.苏轼就是苏轼.他摆脱了精神上的苦闷与压抑.在事业上终于成就一番作为.他所到之处.都积极为民众办是实事.处处留有[政声".在风翔他被称为:[苏贤能",在杭州疏浚西湖.修建苏堤,在海南他又建医院.学校等.在文明创作上.他的最优秀诗篇都是在贬低写就,在生活方面.所到之处都能密切联系群众.深得当地人民爱戴.苏轼在民间影响极大.东坡巾.东坡帽.东坡扇.东坡酒等等.或时髦一时.或流传至今.足见苏轼在民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 苏轼留下的遗产也为数不少.除了四川眉山有[三苏祠"外.全国上下有百处关于苏轼的遗迹.三苏祠有朱德亲笔题词: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二.苏轼旷达性格形成的原因 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读书人都希望有所作为.建工立业.所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等.当这种理想无法实现或遭遇挫折时.会有以下表现:一.殉道.即用生命去殉自己的理想.如屈原自沉汨罗江.二.抱怨.既在诗中抒发穷困愁苦.怀才不遇的怨气. 陶渊明的诗多有贫病愁苦之叹.以及对仕途郁郁不得志的抱怨.以李白的豪放也不免颓废,杜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 家 川端康成

家 (日本)川端康成 他拉着双眼已盲的妻子的手,为了看一座出租的房子,在一处斜坡上,往上走着。 “那是什么声音?” “竹林子的风声啊。” “是啦,我好久不曾走出家里一步,几乎都已忘了竹叶的声音呢。现在的那个家,去往二楼的楼梯梯阶,分得好细啊。刚搬过来的时候,我的脚步很难配合,吃了不少苦头。这个楼梯,如今才刚刚习惯了,你却说又要去看新房子了。对于眼盲的人,住惯了的老房子可就像自己的身体一样,每一个部分,每一个角落都了如指掌,所以就觉得格外亲切,就像对自己的身体的感觉一样。眼睛不瞎的人觉得死板没趣的房子,眼盲的人却可以和它水乳交融呢。想想看,今后可又有好阵子经常和新家的柱子撞个满怀,或是给门槛绊了脚什么的,是不是?”他放了妻子的手,打开了涂白漆的木门扉。“哟,像是树木的枝叶繁茂的幽暗的院子似的。以后,冬天可就冷了。” “是一座墙壁和窗子都显得阴沉沉的洋楼啊。看样子,住的是德国人了,这里还留着一个‘里德曼’的铭牌呢。” 然而一推开房子的大门,他却像是受到眩眼的亮光似的,侧转了上身。

“真不错。明亮得很。如果院子里是夜晚的话,这里头可就是白昼了。” 黄色和朱红色的粗条纹相间的壁纸,看起来好不热闹,有点像是节庆日里那种红白相间的帷幕。深红的窗帘,明亮得像是彩色电灯一般。 “有躺椅、有暖炉、有茶桌和椅子。衣橱、装饰灯——家具可说一应俱全了。你过来看看……”他说着,急切地,像是要把妻子推倒似的,把她推到躺椅处让她坐下来。妻子就像一个笨拙的溜冰者一般,双手在空中慌乱挥摆着,在弹簧的反弹下摇荡着身子。 “喂,连钢琴也都有呢。” 让他拉着手,坐在暖炉旁边的一架小钢琴前面去的她,就像在碰触什么怕人的东西似的,把琴键敲打了一下。 “啊!还会响呢。” 她于是弹起一支孩童歌来。这可能是她眼睛还看得见的少女时候学会而且依然记得的歌吧。他走进摆着好大办公桌的书斋里一看,紧邻着书斋的,竟是寝室。里头是一张双人床。床垫也一样用红白条纹的粗布料张成的。一坐到那上头去,柔软而且具有弹性。妻子的钢琴渐渐地响出了快活的喜悦来。然而他也听见,是盲者的悲哀,偶或按错了琴键,她便小孩般地笑了起来。 “喂,你不来看看好大的一张床吗?”你说有多么不可思议

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研究

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研究 【摘要】每个人对死亡有着不同的理解。“艺术的极致就是死亡”,这是川端康成独特的死亡观。其死亡意识无疑是受到“孤儿的根性”、物哀传统和禅宗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展现了其独特的人格。本文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分析川端康成作品中死亡意识的成因。 【关键词】川端康成;死亡意识;孤儿的根性;物哀传统;禅宗 1968年10月17日,川端康成凭借《雪国》、《千只鹤》及《古都》等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川端康成一生写了100余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此外还有许多散文、随笔、讲演、评论、诗歌书信和日记等。在这些作品中有三分之一是同死亡相关联的,可见死亡是他作品中屡见不鲜的主题。我们甚至可以说川端康成小说的灵魂就是“死亡”。有评论家在谈及川端康成小说的死亡现象时说到:“大多数作家把死亡当作故事的终结,而川端康成却有把它当作起点来写的的特色。”⑴从此我们不难看出死亡在川端康成小说中占据的核心地位。川端康成描写了众多死亡现象,使作品散发了一种独特的魅力,映射出他对生与死、生与美、佛教轮回独有的感悟。 对其作品的大量分析,我们可以将川端康成的死亡观简单概括为:生命是无常的,人的存在只是一个逐渐走向死亡的过程。生在死的包围下,生是死的前奏,生死相随,生死相通。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川端康成认为惘味而生不如顿悟而死,人死也可以拥有一种死灭的美。川端康成甚至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艺术的极致就是死亡。川端康成在34岁时,发表了散文名篇《临终的眼》,其中着大量的笔墨放浪恣肆的探究死亡。他援引日本夕阳画家古贺春江先生生前的口头禅,再没有比死亡更高的艺术了。死就是生。 川端小说反映了独具日本特色的“死亡哲学”:生即死、死即生。川端康成曾经说过“死亡就在我们脚边”⑵,死与生时刻相伴随着。他没有把死生对立起来理解,他说:“我觉得人对死比生要更了解才能活下去”。⑶换句话来说,要真正明白生的意义,就要透彻的明白死,死生一线之隔,死是生的延续。如此看来川端康成的眼光必然是超越于生死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