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神科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与干预法

精神科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与干预法

精神科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与干预法
精神科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与干预法

2020最新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度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最新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度

一、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二、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暂居菌的过程。 手卫生的管理与要求: 1、应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2、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障洗手与手消毒的效果。 3、应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

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10cfu/cm2 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数应≤5cfu/cm2 手卫生设施 一、洗手与卫生手消毒设施 1、设置流动水洗手设施。 2、手术室、口腔科、检验科等重点部门应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在诊疗区域均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 3、应配备清洁剂(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 4、应配备干手物品或设施,避免污染。 5、应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 6、手卫生设施应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二、外科洗手与手消毒设施 1、应配备洗手池。

2、洗手池与水龙头的数量应合适,水龙头数量应不少于手术间的数量,水龙头开关应为非手触式。 3、应配备清洁剂。 4、应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可配备手卫生的揉搓用品,如手刷,刷毛应柔软,并定期检查,及时剔除不合格手刷。 A、应配备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的外科手消 毒剂,有效期内使用。 B、手消毒剂的出液器应采用非手触式。消毒剂 宜采用一次性包装,重复使用的消毒剂容器应每周清 洁与消毒。 C、应配备无菌干手物品。无菌干手物品应每人 一用,用后清洁、灭菌;盛装消毒巾的容器应每次清 洗、灭菌。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第二章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 第三条生实施规范,供必要条件。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制定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和手卫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措施提 第四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当开展手卫生工作的全员性培训。使所有医务 人员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掌握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第五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应旳加强对本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第六条在医疗机构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I类和[I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o I类和[I类区域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普通手术室、产房、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洁净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

(二)III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W10cfu/cm2。III类区域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 (三)W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2o IV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疾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各区域工作的医务人员的手,均不得检出致病微生物。 第三章手卫生设施 第七条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一般手卫生设施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采用流动水洗手,医院的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重点部门应当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二)用于洗手的肥皂或者皂液应当置于洁净的容器内,容器应当定期清洁和消毒,使用的固体肥皂应保持干燥; (三)配备洗手后的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干手物品或者设施应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四)手卫生设施的位置应当方便医务人员使用。 第八条手消毒剂的选择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选用的手消毒剂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二)手消毒剂对医务人员皮肤刺激性小、无伤害,有较好的护肤性能; (三)手消毒剂的包装应当能够避免导致二次污染造成致病微生物的传播。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持续改进分析

医护人员手卫生持续改进分析报告 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 临沂河东中心医院 感染管理科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至真至爱 尽心尽责

医护人员手卫生持续改进分析 医务人员的手是院内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简单、有效的洗手能减少20%~30%的院内感染发生率。目前通过手的媒介而导致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突出的、被循证医学验证的、众所周知的公共卫生问题。因为各种诊疗、护理活动都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双手。手卫生不良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为了解我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规范性和依从性现状,探讨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临床医生、护士手卫生规范性和依从性,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感染管理科分别对下列科室:内一科、内二科、外一科、外二科、外三科、外四科、妇科、产科、麻醉科、消毒供应室、急诊科、风湿免疫科、皮肤科及神经、骨病康复科进行了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一、调查时间: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 二、调查方法:随机抽查。观察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活动时的手卫生依从性,记录查房查体、诊疗或换药、输液、晨晚间护理、重症监护及无菌操作等执行六步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的频次,操作规范性以及洗手与卫生手方法选择的正确性。 三、调查对象及人数:医生100人,护士100人。 四、调查内容 (一)现场查看: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应执行的手卫生的次数和实际执行的手卫生次数,以及洗手方法是否正确。 (二)问卷调查: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考核,内容包括:洗手的指征,六步洗手法的标准操作流程,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等应遵循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五、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医务人员手卫生制度 为加强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要求如下: 1、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定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2、对医院职工开展全员性培训, 使所有医务人员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及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3、不同环境下工作的医务人员,手的卫生应达到如下要求: (一)Ⅰ类和Ⅱ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5cfu/cm2。Ⅰ类和Ⅱ类区域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供应室洁净区、重症监护病房等。 (二)Ⅲ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0cfu/cm2。Ⅲ类区域包括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及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等。 (三)Ⅳ类区域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要求应≤15cfu/cm2。Ⅳ类区域包括感染性病科、传染病科及病房。 4、医院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口腔科、妇门人流室等重点部门应采用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流动水洗手,洗手液和干手设施避免二次污染。 5、进行外科手消毒时,禁止佩戴假指甲、戒指等饰物。 6、手卫生方法:医务人员应掌握正确的六步洗手法,彻底洗净

双手。在频繁接触病人的诊疗过程中,当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当接触传染病人或被感染性物质污染后,应当先用流动水冲净双手,然后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7、洗手后应使用无菌巾擦手,盛装无菌巾的容器应当干燥、灭菌。 8、每月对全院各科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效果的监测,怀疑流行爆发与医务人员手有关时,及时进行监测。 一般手卫生方法 第一条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 (一)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二)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三)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四)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五)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第二条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是: (一)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二)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一、制定手卫生规范的背景 ?发达国家 ?USA: NI发病率为 5~6%; 导致每年99000病人死亡(2007) ?EU:现患率为 3.5~14.8% ?UK:估计每年导致 5000 病人的死亡 ?ICU和高危险病人:现患率为 25~50% ?发展中国家 ?Malaysia:现患率为 29.2% ?Mexico:现患率为 23.3% ?中国:发病率:6%~8% ?1、1991年11月,某医院发生新生儿鼠伤寒的暴发流行,55名婴儿发病,23名婴儿死亡,死亡率41.82%。 ?2、1992年9月,某医院发生志贺氏痢疾杆菌暴发流行,致使26名新生儿感染,10名新生儿死亡,死亡率38.46%。 ?3、2008年西安发生新生儿严重医院感染事件,导致9名新生儿发病,其中8名死亡。 ?4、2009年3月18日、19日,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有6例重症患儿中有5例患儿死亡。 这些事件的发生都与手卫生有关。同时也提醒我们院内感染爆发并不遥远,随时都可能发生在我们身边,要有意识! 美国SENIC的调查研究显示,通过预防、控制措施的实施,1/3的感染是可以预防的。 1、手易被细菌污染 ?人体各个部位的皮肤菌落数量不同。 ?医务人员手部的菌落数量3.9×104-4.6×106。 ?培养皿显示:医务人员的手很容易受到暂居菌的污染。 2、手在医院感染控制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3、洗手可有效减少手部污染 ?肥皂洗手30秒,手部金葡菌的对数减少值为2.54;铜绿假单胞菌的对数减少值为2.8。 4、手卫生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 ?国外有研究表明,通过加强手卫生可降低30%的NI。 ?有研究表明30~40%耐药菌感染是由于手卫生不当所致。 5、手卫生差可直接引起医院感染 1867年英国外科医师李斯特(Lister J)研究发现用石炭酸溶液消毒医师的双手,使截肢手术的病死率从45.7%降到15%。 ?1847年Semmelweis 的研究发现产褥热发病率高的原因与医师手的污染有关,采用漂白粉水洗手后,产妇因产褥热而死亡的病死率由22%降到3%。 6、手卫生,国际关注的最重要的感染控制措施 ?USA率先制定了“手卫生指南”。 ?WHO已在2005年10月10日也正式颁布了“手卫生指南(高级手稿)”。 ?我国“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今年12月1日实施。 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况调查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况调查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内科三病区 710032 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医护人员在进行临床护理 诊疗工作时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寻找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整改措施,从而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在进行诊疗操作时 手卫生依从性及合格率,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用 方便抽样法,在西京医院某个病区内,以病区医护人员(包 括医生、护士、实习同学、护工)作为调查对象,每病区随调查 22 名医护人员。由受过专职培训的手卫生观察员按照统一的方法,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现场观察医护人员各项操作时洗手与手消毒的执行情况,并做好记录。结果:本次共调查人员 22 人,手卫生依从率为82%。不同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同,其中医生 80%,护士 95 %,实习生 80%,护工 40%。结论: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接受的教育及科室培训有关,由于医院感染科每年有专职人员定期下科室指导,科室不定时培训及考核,护士通过临床实践,洗手意识不断强化,故护士手卫生依从率高于其他医护人员,而医生、实习同学、护工因为不断更换,接受培训较少,手卫生意识较差。 机抽取医生 5 人,护10人、实习生 5人、护工 2 人,共关键词】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预览中看不见即可): 1.绪论 1.1 背景及意义手卫生(hand hygiene)是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 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其中洗手(hand washing )是指医务人员使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 antiseptic hand rubbing )指医务人员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而外科手消毒( surgical hand antisepsis)则为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我医院运用健康教育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手卫生依从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10个病房共119位医护人员进行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培训,通过比较干预前后的调查问卷以及现场监督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知晓率从34%提高到87%,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均有了显著的提高(P<0.01),凝胶的使用量较之前增加了35750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卫生依从率由44%提高到了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健康教育提高了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和凝胶的使用量以及手卫生的依从率。 标签:健康教育;手卫生;知晓率;依从率医院感染是当今世界公共卫生关注的重点。手卫生是预防、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法,如何切实提高手卫生执行效率,降低医院感染率是当前迫切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1-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10个病房共119位医护人员,纳入项目进行为期6个月的调查和干预。 1.2方法调查对象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填写调查问卷。对医务人员进行依从性的观察以及凝胶使用量的调查。 1.3 干预方案在6个月的干预期内对调查对象进行行为干预。干预前后由干预对象填写调查问卷,通过每个病房20 min/d的监测反映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干预前后的人群知识知晓率和行为的依从率采用SPSS 13.0进行χ2检验。凝胶使用量采用t检验。 2结果 2.1本研究对我院119名医护人员进行了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采用知识问卷的方法对手卫生知识共计10个知识点进行评分,干预前有9个知识点的正确率60%,且有3个问题的正确率>70%,3个问题的正确率>80%,4个问题的正确率均>90%。干预前后的10个知识点均由很大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凝胶使用量的变化干预前的使用量为50050 mL,干预后的使用量为85800 mL,t值为0.83,P值80%。研究中我们发现10个病房的依从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见表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管理制度(2018)

1.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2.手卫生管理制度 一、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由国家卫生部制定颁布,是国家卫生行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规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手卫生设施、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手卫生效果的监测等,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与基本要求、手卫生设施、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手卫生效果的监测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期限随后所有的修改(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手卫生 hand hygiene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3.2 洗手handwashing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3 卫生手消毒antiseptic handrubbing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3.4 外科手消毒surgical hand antisepsis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3.5 常居菌resident skin flora 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回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3.6 暂居菌transient skin r flora 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3.7 手消毒剂hand antiseptic agent 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3.7.1 速干手消毒剂alcohol-hand rub

2019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试题

2019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 A、暂居菌 B 、常驻菌 C、病毒 D、支原体 2、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百分之多少的医院感染? A、 10%以下 B、 10-15% C、 15-20% D、 20-30% 3、下列哪项不是控制MRSA的主要措施() A、严格手卫生 B、隔离MRSA携带者 C 、戴手套 D、穿鞋套 4、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WS/T313-201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关于手卫生效果的监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月对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 B、每季度对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 C、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5、《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医护人员洗手揉搓双手的时间至少() A、不少于5~10秒钟 B、不少于10~15秒钟 C、不少于15秒钟 D、不少于20~25秒钟 6、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国际洗手日为哪一天?() A 、10月5日 B、 10月10日 C、 10月15日 D 、10月25日 7、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世界手卫生日为哪一天?() A 、10月5日 B、 5月5日 C、 10月15日 D 、10月25日 8、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可采用下列哪种方式洗手?() A、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B 、流动水洗手 C、外科手消毒 9、最佳干燥双手方法是()

A、烘干机 B、毛巾 C、布巾 D、干手纸巾 10、外科手消毒必须在何种洗手方式的基础上再进行消毒?() A、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B、流动水洗手 C、先流动水洗手后再用 D、外科洗手 11、有关手卫生,说法错误的是()。 A、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 B、外科手消毒是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 C、手卫生过程中六步搓揉法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 D、洗手的最主要的目的是保护医务人员自身不受病原微生物的污染。 12、下列哪项不是控制耐药菌传播的主要措施()。 A 、严格手卫生 B 、隔离耐药菌携带者 C、戴手套 D 、不能专用的用品如轮椅可共用,不需一用一消毒。 13、手卫生规范对医务人员的手有哪些特殊要求?() A、指甲长度不应超过指尖 B、不应戴戒指等装饰物 C、不应戴人工指甲、涂抹指甲油等 D、以上都对 14、根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的要求,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及污染物品时应戴() A、可以不戴手套 B、无菌手套 C、清洁手套 D 污染的手套 15、进行诊疗护理操作时,可能发生血液、分泌物喷溅时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包括哪些防护用品的使用() A、口罩、帽子 B 、口罩、帽子、手套 C 、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 D 、口罩帽子、手套、防护面罩、隔离衣 16、医院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A、接触传播 B、空气传播 C、注射 D、输血传播 17、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 A、外源性感染 B、内源性感染 C、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D、交叉感染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力

湖 南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TCM Univ. of Hunan 74 2012 年 10 月第 32 卷第 10 期Oct. 2012 V ol. 32 No. 10 ?医院管理? 〔收稿日期〕2012-04-09 〔作者简介〕程凤文(1967-),女,河北保定人,本科,研究方向:护理。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力的调查分析 程凤文,刘丽萍 (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河北 保定 071000) 〔关键词〕干预;手卫生;执行力;医院感染 〔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12.10.033.074.03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medical staff hand hygiene execution CHENG Feng-wen,LIU Li-Ping (Baoding ? rst central Hospital,Baoding,Hebei 071000,China) 〔key words 〕Ntervention; Hand hygiene; Execution; Hospital infection 近年来,控制与预防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已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医务人员的手为病原菌重要的传播媒介,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基本、最重要、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最易行的方法。所以洗手或手消毒解决医务人员手污染、预防和控制病原菌传播,是降低医院感染率的重要手段[1]。 1 通过对本院手卫生的调查结果反应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现状 补充对下面3个表的主要结果,结果见表1~3。从表1可见标准洗手方法手卫生只是回答正确:医生组35(87.50)、护士组49(98.00)、医技人员组23(76.67);洗手后卫生学标准正常值回答正确:医生组32(80.00)、护士组49(98.00)、医技人员组20(66.67)。从表2可见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执行率:医生组50%,护士组83.33%;操作后洗手或手消毒执行率:医生组80.00%,护士组96.67%。从表3可见医院手卫生监测合格率2008年为90.60%,2009年为93.38%,2010年为94.89%。 2 影响手卫生执行力的原因 2.1 医务人员的无菌意识不强 医务人员在进行同类型的无菌技术或浸入性操作时(如静脉输液、肌肉注射),对洗手是防止交叉感染的有效医疗安全措施的认识还有些薄弱,没有意识到洗手对自己和患者都有保护作用。2.2 手卫生重视程度不够 从调查表中显示医务人员重视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后洗手或手消毒,忽视各种诊疗、护理操作前洗手或手消 毒,还有在接触两个患者之间需要做手消毒这一环节也往往被忽略,在个人习惯上和重视程度上护士均高于医生。2.3 洗手或手消毒方法、时间不到位 临床医务人员越来越重视手卫生,但因工作忙碌却忽略了六步洗手法的洗手方法及程序,洗手液或手消毒液用量少、指缝指尖清洗不到位、揉搓时间短,因此手卫生的合格率虽然逐年升高,但还是没有达到百分之百。2.4 监控力度不够 医院感染控制人员比较少,对手卫生知识教育和宣传不够,检查监督力度小,科室均有管理制度但制度落实不到位,科室和个别人还是不够重视手卫生,没有与科室的 表1 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回答的正确率比较 组别n 标准洗手方法、手卫生知识洗手后卫生学标准正常值回答正确回答正确护士5049(98.00)49(98.00)医技人员3023(76.67)20(66.67)合计 120 107(89.17) 101(84.17) 表2 医务人员操作前后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执行率[人,(%)] 组别n 操作前洗手或手消毒 操作后洗手或手消毒人数执行率人数执行率医生组201050.001680.00护士组302583.332996.67合计 50 35 70.00 45 90.00 表3 医院3年手卫生监测的合格率(人,%) 年度检测人数合格人数合格率200811710690.60200915114193.38201017616794.89合计 444 414 93.24

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分析总结汇编

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分析总结本季度对我院部分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一、结果: 1、本次共调查15个科室,调查人数36人。 2、考核手卫生依从性30人次,做到手卫生依从性的14人。 手卫生依从性:14人次÷30人次×100%=46%。 3、考核7步洗手法10人,洗手方法正确6人。 洗手正确率:6人÷10人×100%=60%。 二、原因分析: 1、手卫生意识不强 2、洗手设施不完善 3、工作繁忙,未能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三、持续改进措施: 1、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 2、在所有洗手水龙头处张贴彩色标准洗手流程图 3、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洗手执行情况 4、各科室设置院感员,发放表格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院感科

二季度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分析总结本季度对我院部分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一、结果: 1、本次共调查15个科室,调查人数30人。 2、考核手卫生依从性26人次,做到手卫生依从性的11人。 手卫生依从性:11人次÷26人次×100%=42%。 3、考核7步洗手法10人,洗手方法正确7人。 洗手正确率:7人÷10人×100%=70%。 二、原因分析: 1、二季度手卫生依从性较一季度低,主要原因医院装修,水道改建,部分科室停水; 2、手卫生设施不完善; 3、手卫生知识差,依从性低。 三、持续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 2、加强新入职员工的岗前培训 3、建立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监督机制

院感科 三季度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分析总结本季度对我院部分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一、结果: 1、本次共调查15个科室,调查人数31人。 2、考核手卫生依从性28人次,做到手卫生依从性的18人。 手卫生依从性:13人次÷28人次×100%=46%。 3、考核7步洗手法10人,洗手方法正确7人。 洗手正确率:7人÷10人×100%=70%。 二、原因分析: 1、三季度手卫生依从性个别科室有所提高,但还没有达到医院的预期目标; 2、对手卫生不重视认为工作繁忙,医院装修手卫生用品配备不全;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措施

医护人员手卫生 措施 随着各种流行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医院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医护人员的双手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往往较其他人群多,且通过手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因此.做好医护人员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洗手也有科学的方法。洗手可以分成两部分。手上有明显的脏污染物时,用水和肥皂洗;如果没有,则可以不用水和肥皂,直接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即时净手液洗手,即所谓的“干洗”,这样既方便,又节约时间,同时又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根根我院现状,特制定以下手部卫生措施: 一、手卫生 一般洗手 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为:1湿2搓3冲4捧5擦 见下图片 详细说明如下: 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七步洗手法见下图:

医务人员手卫生

医务人员手卫生 一、手卫生定义 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整个流程2分钟,揉搓双手总时间至少15秒。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5、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二、洗手与手卫生消毒原则(使用手消毒剂流程与洗手流程相同)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3、在下列情况下,应根据以上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 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4、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三、洗手的指征(或问什么情况下要洗手(3前4后)) 三前:接触患者前;清洁及无菌操作前;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四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血液、体液污染后、摘手套后。 四、医院评审手卫生相关指标 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C】(4.20.4.1)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断提高,洗手方法正确率≥95%。【A】(4.20.4.1)手术室、新生儿等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达100%。【C】(3.4.2.1)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1.基本要求: ⑴科室必须为医务人员提供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和干手用品。 ⑵医务人员必须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⑶医院感染兼职管理人员对本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予以培训指导,督促落实,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2.医务人员手消毒应达到的标准: a)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2 3.盛放皂液的容器为一次性使用,手消毒剂应采用一次性包装。出液器均采用非手触式。 4.洗手后的干手设备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5.选用的手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6.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如指甲刀。 7.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指征: a)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 穿脱隔离衣前后,戴手套前,摘手套后。 d)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8.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 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9.洗手应严格遵循六步洗手法。 10.医院感染管理兼职人员和护理部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每季度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指征、洗手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清洁剂、手消毒剂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奖金绩效考核中。

手卫生措施

手卫生措施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医护人员手卫生措施 随着各种流行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控制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医院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医护人员的双手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往往较其他人群多,且通过手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因此.做好医护人员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洗手也有科学的方法。洗手可以分成两部分。手上有明显的脏污染物时,用水和肥皂洗;如果没有,则可以不用水和肥皂,直接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即时净手液洗手,即所谓的“干洗”,这样既方便,又节约时间,同时又能减少对皮肤的刺激。根根我院现状,特制定以下手部卫生措施: 一、手卫生 一般洗手 目的: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皮肤或伤口敷料后 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为:1湿2搓3冲4捧5擦 见下图片 详细说明如下: 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4)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7)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七步洗手法见下图: 【注意事项】 1.洗手时应当彻底清洗容易污染微生物的部位,如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及配戴饰物的部位等。 2.洗手使用皂液、在更换皂液时,应当在清洁取液器后,重新更换皂液或者最好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禁止将皂液直接添加到未使用完的取液器中。如使用固体肥皂,应保持肥皂干燥,盛装肥皂的容器保持清洁。 3.手洗净后应用一次性纸巾、干净的小毛巾擦干双手,或用干手器干燥双手,小毛巾应一用一消毒。 4.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手消毒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手卫生要求 1. 基本要求:⑴科室必须为医务人员提供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和干手用品。 ⑵医务人员必须加强无菌观念和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必要的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 ⑶科室院感医生、院感护士对本科医务人员手卫生予以培训指导,督促落实,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2.医务人员手消毒应达到的标准: a) 卫生手清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w 10cfu/ cm 2 3. 盛放洗手液的容器为一次性使用,手消毒剂应采用一次性包装。出液器均采用非手触式。 4. 洗手后的干手设备应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5. 选用的手消毒剂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6. 配备清洁指甲用品,如指甲刀。 7. 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的指征: a)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 穿脱隔离衣前后,戴手套前,摘手套后。

d)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8. 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 接触传染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 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9. 洗手应严格遵循六步洗手法。 10. 科主任、护士长加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每季度对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指征、洗手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清洁剂、手消毒剂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奖金绩效考核中。 手卫生监管流程图

手卫生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手卫生持续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 做好手卫生工作是预防院内感染最有效、最简单、最经济的方法,保障手卫生不但是实行安全医疗的基本保障,也能最大程度保证医务人员自身安全和病人安全,为进一步落实手卫生规范,本年度进行了定期督导检查,具体检查情况如下: 一、检查内容 1、手卫生设备和设施的配置是否有效、齐全,使用是否便捷。 2、医务人员六步洗手法及相关知识抽考。 3、手卫生正确率及依从性调查。 4、医务人员手采样细菌培养。 5、进行手卫生知识培训,针对培训内容,进行相关考核。 二、存在问题 1、手卫生设施不完善,部分科室洗手液、速干手消配备不充足,且无干手设施;少数科室存在水龙头漏水现象。 2、部分医务人员对“六步洗手法”掌握不熟练,不能按照具体步骤和时间要求进行操作。 3、部分科室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知识掌握不全面,对于培训

内容中应当知晓的知识掌握不熟练。 4、部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差,接触患者前后不能按照洗手指征规范洗手。 5、少数医务人员手卫生细菌培养,培养结果有细菌生长,且部分医务人员手部细菌菌落数超标(≥5cfu/cm2)。 三、原因分析 四、改进措施 1、科室主任、护士长加强监管,定期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院感科加强监督、监测与指导,使手卫生工作真正得到落实。医务人员熟练掌握“六步洗手法”,真正将其应用到具体工作中,做到双向防护。 2、加强教育培训,掌握手卫生知识。发挥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经常性地以各种方式如现场指导、提问等

对各级人员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方式进行培训,促使广大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科学合理的手卫生方法,逐步提高手卫生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3、改善手卫生设施,对于洗手液、快速手消毒剂、干手纸巾配备不全的科室,要及时补齐,保证使用方便。 4、院感科不定期明察和暗访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将结果纳入每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以进一步提高全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五、效果评价 通过手卫生各类干预措施的落实,医务人员对手卫生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全院洗手正确率、手卫生依从性等在逐渐提升。 1、2014年手卫生正确率统计: 创作编号:BG7531400019813488897SX 创作者:别如克* 一季度:抽查28人,5人洗手法执行不规范,洗手正确率为82.14%; 二季度:抽查24人,4人洗手法执行不规范,洗手正确率为83.33%;

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

水平(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 调查情况分析 刘进红(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人民医院565200) 【摘要】:目的:为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便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实时干预。方法:对2013年5-12月ICU29名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调查,由ICU、院感科每月随机调查手卫生时机数各20次。结果:共观察手卫生时机数320次,手卫生依从率为75.00%,正确率为82.67%。结论:针对依从率及正确率较低的工作人员,需进行加强培训学习,来提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 【关键词】:ICU、手卫生时机数、依从率、正确率、实时干预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指南》及省院感基地等相关要求,为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便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实时干预,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规范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现将ICU29名医务人员(医生、护士、护工/保洁工)手卫生执行情况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3年5-12月对ICU45名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医生6名,护士19人,护工/保洁工3名。

1.2调查方法经培训后,由ICU护士长、院感科专职人员,每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对不同工种及不同手卫生时机现场观察各20次,并将观察手卫生时机数和实际操作次数及正确次数记录在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上,再进行统计率。 二、结果 2.1ICU医务人员共观察手卫生时机数320次,手卫生依从率为75.00%,正确率86.67%。其中:医生手卫生依从率为75.00%,正确率为82.67%;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79.03%,正确率为92.52%;护工/保洁员手卫生依从率为52.94%,正确率为55.56%;见表-1. 表-1ICU不同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 工种手卫生 时机数 实际操 作次数 依从率 (%) 正确次 数 正确率 (%) 医生100 75 75.00 62 82.67 护士186 147 79.03 136 92.52 护工/保 洁员 34 18 52.94 10 55.56 合计320 240 75.00 208 86.67 2.2 ICU按WHO手卫生5个时机数时机数观察:清洁/无菌前手卫生时机数31次,依从率为54.84%,正确率为 76.47%;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暴露后时机数6次,依从率为100%,正确率为100%;接触患者后时机数135次,依从率为93.33%,正确率为94.44%;接触患者前时机数120次,

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医院 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工作,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根据《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一、医务人员禁留长指甲,上班时禁止佩戴假指甲、戒指,摘除手套后应当清洁双手后,再进行其他操作。 二、临床科室治疗室、换药室、注射室、门诊各诊室要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采用感应式。不便于洗手时,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三、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建议采用液体皂或医用洗手液。 四、可选用纸巾、擦手毛巾等擦干双手。擦手毛巾应保持清洁,干燥,一用一消毒。 五、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

污染物品之后; 5、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六、洗手时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不少于10-15秒,流动水洗净。 七、手消毒指征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3、接触具有传染性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者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 5、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八、外科刷手应用刷子蘸洗涤剂将指甲内污物刷净,并洗净双手臂,擦干,再用手消毒剂刷手或泡手。刷手或泡手时间必须符合要求。具体方法见《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九、外科洗手后使用无菌巾擦手,盛装无菌巾的容器应当干燥、灭菌。 十、用于刷手的海绵、毛刷及指甲刀等用具应当一用一灭菌或者一次性使用,洗手池应当每日清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