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

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

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
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

水平(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

调查情况分析

刘进红(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人民医院565200)

【摘要】:目的:为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便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实时干预。方法:对2013年5-12月ICU29名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调查,由ICU、院感科每月随机调查手卫生时机数各20次。结果:共观察手卫生时机数320次,手卫生依从率为75.00%,正确率为82.67%。结论:针对依从率及正确率较低的工作人员,需进行加强培训学习,来提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

【关键词】:ICU、手卫生时机数、依从率、正确率、实时干预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指南》及省院感基地等相关要求,为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便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实时干预,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规范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现将ICU29名医务人员(医生、护士、护工/保洁工)手卫生执行情况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3年5-12月对ICU45名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医生6名,护士19人,护工/保洁工3名。

1.2调查方法经培训后,由ICU护士长、院感科专职人员,每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对不同工种及不同手卫生时机现场观察各20次,并将观察手卫生时机数和实际操作次数及正确次数记录在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上,再进行统计率。

二、结果

2.1ICU医务人员共观察手卫生时机数320次,手卫生依从率为75.00%,正确率86.67%。其中:医生手卫生依从率为75.00%,正确率为82.67%;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79.03%,正确率为92.52%;护工/保洁员手卫生依从率为52.94%,正确率为55.56%;见表-1.

表-1ICU不同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

工种手卫生

时机数

实际操

作次数

依从率

(%)

正确次

正确率

(%)

医生100 75 75.00 62 82.67

护士186 147 79.03 136 92.52

护工/保

洁员

34 18 52.94 10 55.56

合计320 240 75.00 208 86.67 2.2 ICU按WHO手卫生5个时机数时机数观察:清洁/无菌前手卫生时机数31次,依从率为54.84%,正确率为

76.47%;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暴露后时机数6次,依从率为100%,正确率为100%;接触患者后时机数135次,依从率为93.33%,正确率为94.44%;接触患者前时机数120次,

依从率为66.67%,正确率为78.7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物品后时机数28次,依从率为39.29%,正确率为63.34%,见表-2。

表-2WHO5个手卫生指征依从率(%)

WHO5个手卫生指征手卫

生时

间数

实际操

作次数

依从率

(%)

正确次

正确率

(%)

清洁/无菌操

作前

31 17 54.84 13 76.47 接触体液等

6 6 100 6 100 接触患者后135 126 93.33 119 94.44 接触患者前120 80 66.6

7 63 78.75 接触周围环

境后

28 11 39.29 7 63.64 合计320 240 75 208 86.67

三、讨论

3.1现状分析

3.1.1 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现状从调查结果看出,ICU医务人员总体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分别为75%,86.67%,根据三级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不断提高,正确率≥95%,稍有偏低,但手卫生依从率在逐步提高,从最初62.5%上升到90%,还需进一步强化培训,有待提高。从工作类别看出,手卫生依从率护士>医

生>护工/保洁工,从不同手卫生时机看出,手卫生依从率接触体液等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后>清洁/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前>接触周围环境物品后。说明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比保护病人意识要强,有资料显示,50%的医务人员在进行操作前其手部细菌平均高于标准的9.5倍,工作繁忙时手部细菌量则成倍增加【1】。

3.1.2原因分析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准确性低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科室管理者监督不到位,执行力不够。2)护士手卫生依从性比医生要高,说明医生的手卫生意识比较淡薄,认为手卫生不重要,常以“忙”和“病人危重”、“正事都没有做完”找托词。3)洗手方法不正确,用一个字形容“快”,就做做样子,应付检查,没有认识手卫生的重要性。4)自我保护医生强于保护患者,没有意识到双向保护的重要性。5)手套替代手卫生,大多数医务人员认为戴手套很安全,而忽略了前一个病人感染的病原体也可通过医务人员戴的手套传播引起交叉感染。6)护工/保洁工手卫生依从率和正确率较低,多数文化层次低,甚至有个别不识字,对手卫生的重要性和手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培训力度不够。

3.2干预措施 1)刘素球等【2】报道,实施手卫生目标管理,优化监测方法,将传统的洗手后监测改为动态随机监测,可以提高医务人员平时工作中手卫生质量的认识。2)加强洗手观念教育和洗手技术培训,采用方式包括讲座、专题讨论、印发宣传资料、张贴手卫生宣传画和标语、专职人员现场演示和抽查考核等【3】。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医疗活动中来,人人参与,人人知晓,提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

院感染率。3)、加强教育培训,掌握手卫生知识:应采取经常性的、多形式的、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深度的培训内容和培训频率。如:护工/保洁工文化层次较低,不容易吸收,我们应通过图片、示范等简单易懂的方式进行培训。4)、加强手卫生监督:院感科及科室监控人员不定期观察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5)、正确使用手套:在接触患者各种分泌物之前,要养成洗手后戴手套的习惯,不仅保护了自己,也避免对患者造成交叉感染。医护人员操作在同一病人的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必须进行手卫生。6)、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指针:每个时机都不能忽视,应认真执行,医务人员应该认识到手卫生对减少医院感染起重大作用。

参加考文献

【1】高志坤、杜凤芹、王艳军,等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与控制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J】.中国消毒学杂志,2009,26(6):687.

【2】刘素球、贾尤菊,赵奕,等.手卫生目标管理效果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5):2274.

【3】李焕芝,毛乾国,吴碧玉,等.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率和依从性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1,8(12):568-570.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持续改进分析

医护人员手卫生持续改进分析报告 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 临沂河东中心医院 感染管理科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山东省煤炭临沂温泉疗养院至真至爱 尽心尽责

医护人员手卫生持续改进分析 医务人员的手是院内感染传播的主要途径,简单、有效的洗手能减少20%~30%的院内感染发生率。目前通过手的媒介而导致医院感染,已成为当今医学界突出的、被循证医学验证的、众所周知的公共卫生问题。因为各种诊疗、护理活动都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双手。手卫生不良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为了解我院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规范性和依从性现状,探讨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临床医生、护士手卫生规范性和依从性,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感染管理科分别对下列科室:内一科、内二科、外一科、外二科、外三科、外四科、妇科、产科、麻醉科、消毒供应室、急诊科、风湿免疫科、皮肤科及神经、骨病康复科进行了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一、调查时间:2012年8月至2012年12月 二、调查方法:随机抽查。观察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活动时的手卫生依从性,记录查房查体、诊疗或换药、输液、晨晚间护理、重症监护及无菌操作等执行六步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的频次,操作规范性以及洗手与卫生手方法选择的正确性。 三、调查对象及人数:医生100人,护士100人。 四、调查内容 (一)现场查看: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应执行的手卫生的次数和实际执行的手卫生次数,以及洗手方法是否正确。 (二)问卷调查:根据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现场考核,内容包括:洗手的指征,六步洗手法的标准操作流程,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外科手消毒等应遵循的原则及影响因素。 五、调查结果

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分析总结汇编

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分析总结本季度对我院部分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一、结果: 1、本次共调查15个科室,调查人数36人。 2、考核手卫生依从性30人次,做到手卫生依从性的14人。 手卫生依从性:14人次÷30人次×100%=46%。 3、考核7步洗手法10人,洗手方法正确6人。 洗手正确率:6人÷10人×100%=60%。 二、原因分析: 1、手卫生意识不强 2、洗手设施不完善 3、工作繁忙,未能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 三、持续改进措施: 1、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 2、在所有洗手水龙头处张贴彩色标准洗手流程图 3、定期或不定期督促检查洗手执行情况 4、各科室设置院感员,发放表格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院感科

二季度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分析总结本季度对我院部分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一、结果: 1、本次共调查15个科室,调查人数30人。 2、考核手卫生依从性26人次,做到手卫生依从性的11人。 手卫生依从性:11人次÷26人次×100%=42%。 3、考核7步洗手法10人,洗手方法正确7人。 洗手正确率:7人÷10人×100%=70%。 二、原因分析: 1、二季度手卫生依从性较一季度低,主要原因医院装修,水道改建,部分科室停水; 2、手卫生设施不完善; 3、手卫生知识差,依从性低。 三、持续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 2、加强新入职员工的岗前培训 3、建立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监督机制

院感科 三季度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分析总结本季度对我院部分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一、结果: 1、本次共调查15个科室,调查人数31人。 2、考核手卫生依从性28人次,做到手卫生依从性的18人。 手卫生依从性:13人次÷28人次×100%=46%。 3、考核7步洗手法10人,洗手方法正确7人。 洗手正确率:7人÷10人×100%=70%。 二、原因分析: 1、三季度手卫生依从性个别科室有所提高,但还没有达到医院的预期目标; 2、对手卫生不重视认为工作繁忙,医院装修手卫生用品配备不全;

医务人员手卫生

医务人员手卫生 一、手卫生定义 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整个流程2分钟,揉搓双手总时间至少15秒。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5、手消毒效果应达到如下相应要求: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10cfu/cm2。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总数应≤5cfu/cm2。 二、洗手与手卫生消毒原则(使用手消毒剂流程与洗手流程相同)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2、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3、在下列情况下,应根据以上原则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a.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b.接触患者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 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c.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d.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e.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f.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4、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 a.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b.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患者污物之后。 三、洗手的指征(或问什么情况下要洗手(3前4后)) 三前:接触患者前;清洁及无菌操作前;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四后: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血液、体液污染后、摘手套后。 四、医院评审手卫生相关指标 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C】(4.20.4.1)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断提高,洗手方法正确率≥95%。【A】(4.20.4.1)手术室、新生儿等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达100%。【C】(3.4.2.1)

2019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试题

2019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试题 一、单项选择 1、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获得,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的是() A、暂居菌 B 、常驻菌 C、病毒 D、支原体 2、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百分之多少的医院感染 A、 10%以下 B、 10-15% C、 15-20% D、 20-30% 3、下列哪项不是控制MRSA的主要措施() A、严格手卫生 B、隔离MRSA携带者 C 、戴手套 D、穿鞋套 4、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WS/T313-201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关于手卫生效果的监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月对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 B、每季度对重点部门的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效果监测。 C、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检测。 5、《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中医护人员洗手揉搓双手的时间至少() A、不少于5~10秒钟 B、不少于10~15秒钟 C、不少于15秒钟 D、不少于20~25秒钟 6、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国际洗手日为哪一天() A 、10月5日 B、 10月10日 C、 10月15日 D 、10月25日 7、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世界手卫生日为哪一天() A 、10月5日 B、 5月5日 C、 10月15日 D 、10月25日 8、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可采用下列哪种方式洗手() A、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B 、流动水洗手 C、外科手消毒 9、最佳干燥双手方法是() A、烘干机 B、毛巾 C、布巾 D、干手纸巾 10、外科手消毒必须在何种洗手方式的基础上再进行消毒() A、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B、流动水洗手 C、先流动水洗手后再用 D、外科洗手 11、有关手卫生,说法错误的是()。

手卫生依从性PDCA循环管理

*****医院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 PDCA循环管理 医院感染是医院管理的一大难题,是影响医疗质量的主要问题,也成为病人安全的一项重大威胁。其中,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所以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非常重要的因素。 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从2016年起我院开展了手卫生依从性调查,检查发现手卫生依存性差,正确率低。为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我院于2016年8月初将PDCA循环应用到医院手卫生管理中,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根据PDCA要求,我院执行手卫生管理具体情况如下: 一、P (计划) 1. 资料收集:通过每季度对各科室部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进行抽查,得到一段时期内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存率、正确率数据。见下图1 图 1 2.分析原因: 根据我院前期手卫生依从性差、正确率低的问题,我们从制度管理、培训、环境、人员四个方面分析了原因,并以鱼骨分析图(图2)方式展示如下:

工作忙碌,无时间洗手 未掌握正确洗手方法 人员环境 图2 3.确定目标:根据《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二甲复审要求,加快医院的洗手、干手、手卫生宣传等设施改造,营造良好洗手氛围;加强手卫生培训,除去全院培训,科室要组织科内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洗手正确率。争取在二甲评审前,手卫生依从性达到95%及以上,洗手正确率达到95%及以上。 4.制定计划: 1)控感办向院领导提出逐步改造手卫生设施申请,增设干手、速干手消毒剂等设备,为鼓励使用,申请手卫生耗材费用科室少支出或不支出; 2)控感办印制宣传画板,张贴于各科室,印制海报张贴于宣传栏; 3)制定培训计划,由控感办联络各科室控感小组成员定期培训。 4)各科室每月自查手卫生执行情况,自查情况以报表形式上报院感科;院感科每月下科室抽查,结果将汇总反馈给各科室,结合考核制度,进行有效奖惩。 二、D (实施) 1.改造洗手条件:2015年3月、2016年6月、8月、11月由控感办向院领导提出申请,对医院洗手设备进行了改造,到2017年1月末该任务基本完成。经院领导研究同意,我院干手纸、洗手液及速干手消毒液使用消耗费用均不记入科室费用支出。同时控感办也督促各科室在病房走廊等适当位置设置了速干手消毒剂。 2.在各科室走廊、电梯口张贴手卫生宣传画,包括洗手流程图及洗手指针宣传图,提醒全体医护人员时刻注意手卫生。 3. 培训:控感办对全院职工每年进行手卫生的培训,并针对新进职工、实

手卫生依从性PDCA循环管理

手卫生依从性PDCA循环管理 医院感染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一大难题,是影响医疗质量的主要问题,也成为病人安全的一项重大威胁。其中,医务人员的手是医院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所以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散发和流行暴发非常重要的因素。手卫生(handhygiene):是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从2012年起我院开展了手卫生依从性调查,检查发现手卫生合格率低。为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我院于2013年将PDCA循环应用到医院手卫生管理中,使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开展所有质量活动的科学方法。改进和解决质量问题,赶超先进水平的各项工作,都要运用PDCA循环的科学程序。它的运作模式如图1所示: 根据PDCA要求,我院执行手卫生管理具体情况如下: 一、Plan(计划) 1. 资料收集:通过每季度对各科室部分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情况进行抽查,得到一段时期内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合格率数据。如图2:

2.分析原因: 根据我院前期手卫生依从性差的问题,我们从制度、培训、环境、人员四个方面分析了原因,并以鱼骨分析图(图3)方式展示如下: 培训制度 3.确定目标:根据《医院管理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二甲评审要求,加快医院的洗手、干手等设施改造,营造良好洗手氛围;加强手卫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提高洗手正确率。争取在二甲评审前,手卫生依从性达到95%及以上,洗手正确率达到95%及以上。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探析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探析 发表时间:2013-08-21T08:59:36.10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1期供稿作者:盛文琴 [导读] 在预防以及控制医院感染方面,手卫生是存在很高成本效益的,然而自身具有的依从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对手卫生效果构成了威胁。盛文琴(江苏省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江苏南京 210018) 【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影响因素,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按照编号法随机抽取我院的一些病房和诊室,规则为选择编号是偶数的病房和奇数的2个诊室,在医务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根据统一的方式和表格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相关调查。然后收集其调查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是31%,同时科室、岗位和工作区域的不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也不同;病房医师的手卫生依从性较门诊而言要高(P<0.05),但不同区域间的护士的差异是不明显的(P>0.05);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之后手卫生的依从性是41%,比实施手术之前的手卫生依从性还要高(P<0.05)。结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普遍不高,需要按照不同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改善手段。【关键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1-0365-02 药是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特殊商品,因为人人都免不了生病,所以合理和有效用药就在百姓的生活中占据着相当崇高的地位,意义非同小可。合理和有效用药无疑是药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而且在卫生服务界中也拥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但是除了合理安全用药之外,做好手卫生清洁工作也是防止感染的重要步骤,特别表现在经接触传播的疾病,所以国内外学者和世界卫生组织对手卫生的问题产生了高度关注,我国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也正在制定中[1]。本文通过编号法随机选取了我院几个病房和诊室,旨在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影响因素,希望为之后的手卫生临床工作提供些许建议,现将成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对象是我院病房和门诊的部分医务人员,涉及专业医师、护士、护工以及保洁人员,具体为:专业医师有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医师等,住院总医师和主治医师是我们此次调查的必选对象;护士需要为主班护士和实习护士;采用编号法随机抽取号码为奇数的2个护工;病房内的保洁人员时必选调查对象。 1.2 方法采用编号法随机抽取其中编号是奇数的病房、诊室编号为偶数的诊室2个,重症监护病房涉及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以及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在2012年3月—9月这几个月中由受过专门培训的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去往调查病房和诊室进行调查,前提是医务人员都不知情,然后根据之前已经设计和准备好的调查表和检测方法,在统一要求下观察医务人员在规定的时间里面,操作前、后应该洗手的次数,医务人员实际洗手的次数。手卫生指征参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2]。 1.3 手卫生的依从性是指医务人员实际洗手次数和应该洗手次数之间的比例,洗手一般包含流动水根据六个步骤洗手,同时进行消毒处理。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统计软件,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医务人员手卫生的总情况:此次调查中有13个病房和4个重症监护室的135个医务人员接受了调查,记录结果显示应该洗手次数为423次,实际洗手次数为133次,手卫生依从性为31.4%。 2.2 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比较:观察不同科室的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手卫生依从性最高的是重症监护室,为65%,第二者为外科,最低的则是妇产科。不同科室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同岗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比较:不同岗位的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结果显示,医师的手卫生依从性是最高的,以主治医师为最,为52%,第二者为护士和护工,分别为22%、23%,最低的为保洁员,为14.2%(P<0.05)。 2.4 医务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比较:医务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明显比操作前高,不同科室间也存在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医务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依从性比较 3 讨论 在预防以及控制医院感染方面,手卫生是存在很高成本效益的,然而自身具有的依从性却在一定程度上对手卫生效果构成了威胁。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我院的手卫生依从性仅为31.4%,处于偏下水平,亟待改善。手卫生的依从性可能和科室工作的压力有关,一般情况下工作量越大、操作步骤越多的科室,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都是比较低的。这就要求我们立即采用合适的手卫生干预措施来提高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韩黎,张高魁,朱士俊,等.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6(10):1135—1137. [2] 韩黎,朱士俊,郭燕红,等.中国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的现状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16(2):140—142.

《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和统计表》使用说明

《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使用说明 举例一 7月7日下午15时对医生甲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观察时间20分钟,观察结果如下: 接诊患者A前,医生甲进行了洗手,七步洗手法正确(第一个洗手时机);为患者A做侵入性无菌操作前进行了洗手,然后戴手套进行侵入性无菌操作(第二个洗手时机),操作完了脱手套、洗手,洗手方法正确(第三个洗手时机);对患者A进行诊疗结束后,马上接诊患者B(第四个洗手时机);为患者B进行体格检查,检查结束后使用快速手消毒液进行消毒(第五个洗手时机)。 《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填写情况(标黄色部分): 注意事项: 1、如果接诊患者A前,医生甲进行了洗手,七步洗手法不正确(第

一个洗手时机),那么医生甲这一次的手卫生是不正确的,“是否正确”处勾“否”; 2、如果医生甲为患者A做侵入性无菌操作前没有进行了洗手,直接戴手套进行侵入性无菌操作(第二个洗手时机),那么医生甲这一次的手卫生也是不正确的,“是否正确”处勾“否”。因为医务人员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当戴无菌手套,戴手套前、脱手套后应当洗手。一次性无菌手套不得重复使用。 3、如果对患者A进行诊疗结束后,不是马上接诊患者B,而是经过较长时间后,再接诊患者B时,没有进行洗手或者手消毒(第四个洗手时机)直接进行体格检查,那么医生甲这一次的手卫生是不正确的,“手卫生措施”处勾选“未采取”,“是否正确”处勾“否”。 4、接触一个患者至少产生两个洗手时机。 举例二 7月7日下午15时对护士乙进行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观察时间20分钟,观察结果如下: 为患者C翻身、拍背前使用快速手消毒液进行手消毒(第一个洗手时机);为患者C翻身、拍背结束后,没有进行手卫生(第二个洗手时机);过来10分钟后,戴一次性手套,为患者D进行口腔护理(第三个洗手时机),为患者D护理结束后,脱手套,进行洗手,洗手方法不正确(第四个洗手时机) 《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填写情况(标绿色部分):

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

水平(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 调查情况分析 刘进红(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人民医院565200) 【摘要】:目的:为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便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实时干预。方法:对2013年5-12月ICU29名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调查,由ICU、院感科每月随机调查手卫生时机数各20次。结果:共观察手卫生时机数320次,手卫生依从率为75.00%,正确率为82.67%。结论:针对依从率及正确率较低的工作人员,需进行加强培训学习,来提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 【关键词】:ICU、手卫生时机数、依从率、正确率、实时干预 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指南》及省院感基地等相关要求,为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影响因素,便于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实时干预,提高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水平,规范我院医院感染管理控制措施,现将ICU29名医务人员(医生、护士、护工/保洁工)手卫生执行情况报道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3年5-12月对ICU45名工作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其中:医生6名,护士19人,护工/保洁工3名。

1.2调查方法经培训后,由ICU护士长、院感科专职人员,每月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对不同工种及不同手卫生时机现场观察各20次,并将观察手卫生时机数和实际操作次数及正确次数记录在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上,再进行统计率。 二、结果 2.1ICU医务人员共观察手卫生时机数320次,手卫生依从率为75.00%,正确率86.67%。其中:医生手卫生依从率为75.00%,正确率为82.67%;护士手卫生依从率为79.03%,正确率为92.52%;护工/保洁员手卫生依从率为52.94%,正确率为55.56%;见表-1. 表-1ICU不同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及正确率(%) 工种手卫生 时机数 实际操 作次数 依从率 (%) 正确次 数 正确率 (%) 医生100 75 75.00 62 82.67 护士186 147 79.03 136 92.52 护工/保 洁员 34 18 52.94 10 55.56 合计320 240 75.00 208 86.67 2.2 ICU按WHO手卫生5个时机数时机数观察:清洁/无菌前手卫生时机数31次,依从率为54.84%,正确率为 76.47%;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暴露后时机数6次,依从率为100%,正确率为100%;接触患者后时机数135次,依从率为93.33%,正确率为94.44%;接触患者前时机数120次,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

2012年9月份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反馈 依从性低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 一、手卫生性从性调查情况 1、调查人员组成:由控感科新成员、其他部门借调的年资较低的员工组成调查小组,对全院各类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随机跟踪暗访。 2、调查方法:①对原调查表格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手消毒剂配置调查项目;②对调查人员进行手卫生规范、手卫生时机、正确方法等知识培训;③采用直接观察法,调查人员下科室随机跟随医、护、保洁人员工作过程,现场观察工作人员每个手卫生时机实施手卫生情况,记录调查表每项内容;④汇总调查表,计算各科室、各类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3、调查结果: 1、各科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此次调查共观察到全院各类工作人员包括医师、护士、保洁员、护理员手卫生时机791次,执行手卫生407次,手卫生依从率51.5%。各 内二病区,手卫生依从率低于30%的科室有消化内科、眼科耳鼻喉科、肿

46.1 54.7 55.3 40 42 4446 48 50 52 54 56医生护士护理保洁员 图表2:各类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瘤内科、泌尿外科、肛肠科。心内一病区医师手卫生依从率为0,心内一病区、肛肠科、眼科耳鼻喉科保洁护理员手卫生依从率为0。 各类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 性见图表2。 图表2显示,临床一线的 主要工作人群医师、护士、保 洁护理员中,医师的手卫生依 从率为46.1%,仍为最低,护士、 保洁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相对较好,分别为54.7%、55.3%。 2、各类人员不同手卫生时机手卫生依从率 调查中发现,接触患者前、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后、体液暴露 后、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五个手卫生重要时刻手卫生实施情况有较大差别,接触患者前手卫生依从性最差(医生、护士、护理员分别为28.1%、45.7%、33.3%),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手卫生执行率次之(医生、护士、护理员分别为31.2%、40.2%、40.6%),而接触患者后(医生、护士、护理员分别为76%、84.8%、75%)、体液暴露后(护士、护理员分别为100%、88.2%)手卫生执行率较好,无菌操作前医生手卫生执行率好于护士(医生、护士分别为55%、43.7%)。各类人员不同手卫生时机手卫生执行率

2016年第一季度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结果分析

2016年第一季度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调查结果分析2016年第一季度,根据胡必杰教授主编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图解》中对手卫生依从性的观察,我科更新了《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第一季度采用新的《观察表》对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即依从性及正确率进行调查,调查形式仍为暗访,现将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第一季度调查16个临床科室,包括959次应进行手卫生的时刻,实际实施手卫生490次,应进行而未进行手卫生469次,全院执行率为51.5%,正确率76.5%,医生执行率为45.1%,正确率57.9%,护士执行率为57.1%,正确率91.2%,护士手卫生的依从性及正确率均显著高于医生。手卫生依从性最高的科室是ICU(88.3%),最差的是急诊及输液大厅(30%)。详情见表。 二、我院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及依从性低原因分析: 1、手卫生意识方面:很多资历浅的医护人员未正确掌握手卫生的时机,常常忽略了手卫生5个时刻中某一时刻,尤以接触患者前最多。很多科室负责人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科室整体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始终难以提高。很多年资老的医务人员未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改善这一部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及正确率须长期、不断坚持。 2、手卫生设施:由于近年来院内多对手卫生的大力支持,所有临床科室均配备有方便使用的肘式水龙头及干手纸盒,过去手卫生设施不齐的状况已大有改观,手消液未配备或干手纸盒内未配备干手纸现象已慢慢消除,但有少量科室仍以经费投入不足,对手消液及干手纸领取存在不及时、不充足现象。 3、工作现状:由于本季度患者数量上升明显,工作量骤然增加,尤以儿一科、儿二科明显,很多医务人员以

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

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分析及干预措施 2017年06月因各种诊疗,护理活动都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双手。手卫生不良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院感办在6月份进行了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考核工作。 一、手卫生性从性调查情况 1、由院感科工作人员组成调查小组,对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随机检查。 2、调查方法: ①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定调查表格; ②采用直接观察法,调查人员下科室随机跟随医护人员工作过程,现场观察工作人员每个手卫生时机实施手卫生情况,记录调查表每项内容; ③汇总调查表计算各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3、调查结果: (1)各科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合格率 此次调查共观察到全院各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时机60次,执行手卫生40次,手卫生依从率76.6 %,正确率76 %。 二、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 手卫生依从性低有以下原因: 1、对手卫生的态度:部分科室管理者对手卫生不重视,认为工作繁忙、病人需要优先、频繁的手卫生没有必要,手卫生用品投入是增加科室支出、造成浪费,认为手卫生用品配备、执行就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 2、对手卫生的认知:部分科室管理者及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

要性认识不足,对手消毒剂的安全性、有效性认知程度较低,未完全正确掌握手卫生知识及时机,对手卫生依从性影响较大。 3、手卫生设施:洗手设施不完善,部分科室洗手液、速干手消剂未及时补充。 4、手卫生执行中存在问题:多数医护人员未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接触体液后和无菌操作前手卫生依从率明显高于接触患者前、后和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发现有感控人员在场时执行较好,洗手方法正确,但干手方法错误,卫生手消毒时使用消毒剂量不足。 三、手卫生改进措施 此次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反映出我院少数科室的手卫生依从率较低,分析原因后,采取相应措施,以逐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1、创造手卫生氛围,提高手卫生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手卫生知识宣传,反复强化手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医护人员自我保护和保护患者的意识,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2、加强教育培训,掌握手卫生知识。发挥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经常性地以各种方式如现场指导、提问等对各级人员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方式进行培训,促使广大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科学合理的手卫生方法。 3、加强对手卫生的监督和反馈。要求各科室加强手卫生管理,在每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自查中,将手卫生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检查,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帮助整改,以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5. 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人员,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2017. 06.

手卫生依从性调查结果

2017年06月因各种诊疗,护理活动都离不开医务人员的双手。手卫生不良可直接或间接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因此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重要的措施之一,院感办在6月份进行了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考核工作。 一、手卫生性从性调查情况 1、由院感科工作人员组成调查小组,对我院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随机检查。 2、调查方法: ①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制定调查表格;②采用直接观察法,调查人员下科室随机跟随医护人员工作过程,现场观察工作人员每个手卫生时机实施手卫生情况,记录调查表每项内容; ③汇总调查表计算各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 3、调查结果: (1)各科室工作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合格率 此次调查共观察到全院各科室医护人员手卫生时机60次,执行手卫生40次,手卫生依从率%,正确率76 %。 二、手卫生xx差的原因分析 手卫生xx低有以下原因: 1、对手卫生的态度:部分科室管理者对手卫生不重视,认为工作繁忙、病人需要优先、频繁的手卫生没有必要,手卫生用品投入是增加科室支出、造成浪费,认为手卫生用品配备、执行就是为了应付上级部门检查。 2、对手卫生的认知:部分科室管理者及医护人员对手卫生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手消毒剂的安全性、有效性认知程度较低,未完全正确掌握手卫生知识及时机,对手卫生依从性影响较大。

3、手卫生设施:洗手设施不完善,部分科室洗手液、速干手消剂未及时补充。 4、手卫生执行中存在问题:多数医护人员未养成良好的手卫生习惯,接触体液后和无菌操作前手卫生依从率明显高于接触患者前、后和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发现有感控人员在场时执行较好,洗手方法正确,但干手方法错误,卫生手消毒时使用消毒剂量不足。 三、手卫生改进措施 此次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反映出我院少数科室的手卫生依从率较低,分析原因后,采取相应措施,以逐步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1、创造手卫生氛围,提高手卫生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手卫生知识宣传,反复强化手卫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医护人员自我保护和保护患者的意识,从而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2、加强教育培训,掌握手卫生知识。发挥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成员的积极性,经常性地以各种方式如现场指导、提问等对各级人员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方式进行培训,促使广大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方法,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最科学合理的手卫生方法。 3、加强对手卫生的监督和反馈。要求各科室加强手卫生管理,在每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自查中,将手卫生作为重点项目进行检查,并对存在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和帮助整改,以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5.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人员,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洗手依从性。 2017. 06.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约90%的医疗工作是由医务人员的手完成,由于接触各种病人,手部皮肤上存在较多的细菌。医院感染通常是直接或间接由手传播,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病原菌造成医院感染约占30%[1]。加强医务人员洗手,可降低50%的感染率[2]。867年英国外科医师李斯特研究发现,用石炭酸溶液消毒医师的双手,使截肢手术的病死率从45.7%降到15.0%。1847年Semmelweisde 研究发现,采用漂白粉水洗手后,产妇因产褥热而死亡的病死率由22%降到3%。可见手的清洗和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1 与手卫生有关的知识 1.1 手部皮肤细菌情况 人体各个部位的皮肤菌落数量不同。医务人员手部的菌落数量为3.9×104~4.6×106。手的细菌分为暂居菌和常居菌。暂居菌位于皮肤的浅部,存活时间短但致病性很强,这种细菌通常在医务人员和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后获得,其是导致医源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但易被常规的清洁法除去;常居菌位于皮肤的深层,只有通过侵入性操作才能进入人体,常居菌很难被机械方法清除,但致病性较弱。手卫生可通过清洁消毒手来减少暂居菌群。 1.2 手卫生概念和洗手指证

我国于2009年4月1日正式颁布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规范规定,手卫生是指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洗手是指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卫生手消毒是指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外科手消毒是指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洗手的指证为直接接触每个病人前后,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无菌操作,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接触病人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1.3 目前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 尽管手卫生可以去除手部的细菌,然而医护人员手卫生的现状却不容乐观。根据有关医院手卫生的研究,医护人员对手卫生的依从性为40%。因此,提高洗手的依从性,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安全的重要手段。 2 影响洗手依从性的因素 2.1 个人重视程度 在平常的监督检查中发现,医务人员重视操作后洗手,忽视操作前洗手;重视保护自己的洗手,忽视保护病人的洗手。有关研究表明,接触病人及进行相关操作后手卫生执行率明显高于之前,特别是接触

关于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实施方案

关于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实施方案 一、依据: 1、正确的洗手和手消毒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也是预防医院感染和遏制传染病流行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之一。 2、是卫生部2009年12月1日下发了《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及2012版《二级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感染细则》的要求 3、也是上级监督部门多次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要求。 二、我院手卫生现状及存在问题: 基础设施差:部分重点部门水龙头为手触式,且没有干手设施; 2、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差:手卫生意识差、手卫生用品消耗量不能满足手卫生规范要求,且存在较大差距。 三、在目前基础设施不便于改变的前提下,按照领导指示,院感科拟定了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实施方案。 1、加强医务人员、患者、陪人手卫生健康教育: (1)加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 加强不同形式的培训,每年开展一次手卫生专题讲座;其次,加强手卫生质量检查,利用感染查房,不定时的深入病区,对发现的手卫生不合格现象进行现场指导、记录和培训。 (2)加强患者、陪人手卫生健康宣教: 患者的手卫生质量对预防医院感染同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可以将各种自身携带的病原菌通过手触摸病区环境而成为交叉感染的链条,在条件成熟的医院,提倡患者使用快速手消毒剂已成为

控制医院感染的必须,针对我院情况,目前能推动的措施是:1)将手卫生宣教纳入病人入院宣教内容之中,在患者入院时,由首诊护士在给病人进行入选宣教时直接完成。 2)制作手卫生宣教画册,宣教画册,放置在病区,便于患者、陪人借阅。 2、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的监督检查: (1)制作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按照手卫生依从性调查表进行手卫生监督检查,并如实登记,对监督检查结果,每季度进行汇总并以科室为单位进行反馈,通过控感信息进行全院通报。 加大手卫生质量的动态监测:每月在工作高峰时段,按照手卫生规范要求选择采样标本,检验科进行细菌监测和致病菌监测,检验科将监测结果反馈感染科后,院感科分科进行下发和结果反馈。(统一了采样、报告和反馈环节,使院感科对动态的手卫生质量有了更准确的把握)。 从科室手卫生用品的消耗量上进行监督:在医院感染控制领域,大多采用监测手卫生用品消耗量来侧面反映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现状(这也是等级评审时的评价指标),在我国条件成熟的医院,为有效控制医院感染,营造病区环境物表的清洁状态的发生,科室管理者不仅仅向患者大力宣传手卫生意识,还在科室走廊设置快速手消耗剂并倡导患者及家属使用。 今年,院感科将从手卫生用品的消耗量上进行监督,分阶段(消耗量、时间),使科室每床日消耗量逐步提高,具体措施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