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审计学基础教学大纲汇总

审计学基础教学大纲汇总

审计学基础教学大纲汇总

一、课程概述

1.1课程名称:审计学基础

1.2学时安排:64学时(理论授课48学时,实践操作16学时)

1.3先修课程: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相关课程

二、课程目标

2.1了解审计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与实践

2.2掌握审计的基本原理、程序与方法

2.3掌握审计报告编写的方法与技巧

2.4培养学生的审计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

3.1审计学概述

3.1.1审计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

3.1.2审计学的基本原理与特征

3.1.3审计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2审计职业道德与职责

3.2.1审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3.2.2审计机构的职责与责任

3.2.3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道德规范

3.3审计的基本程序

3.3.1审计准备阶段

3.3.2审计程序的设计与执行

3.3.3审计证据的获得与评价

3.3.4审计程序的检验与总结

3.4财务报表的审计

3.4.1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与要求

3.4.2财务报表的审计程序

3.4.3财务报表审计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3.5内部控制与审计

3.5.1内部控制的概念与目标

3.5.2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与程序

3.5.3审计中的内部控制测试与评价

3.6风险与审计

3.6.1风险的概念与分类

3.6.2审计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方法

3.6.3风险导向的审计方法与技术

3.7审计报告的编写

3.7.1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与结构

3.7.2审计报告的编写流程与技巧

3.7.3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与发行审批

四、教学方法

4.1理论授课:以讲授为主,结合案例分析与讨论

4.2实践操作:进行实际案例的分析与解决方法的训练

4.3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升理解与分析能力

4.4实验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审计机构,了解实际工作环境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5.1主教材:《审计学基础》刘波,高等教育出版社

5.2参考书目:

-《审计学导论》郑淑丽,高等教育出版社

-《审计学原理》张煜

-《审计案例与分析》王莹莹,清华大学出版社

六、考核方式

6.1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与实践操作

6.2期末考试: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题

6.3统一评定标准:课堂参与度、知识掌握情况、分析思考能力等

七、课程评估与改进

7.1学生评估: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反馈

7.2教师评估:定期与学生进行互动,收集教学意见与建议

7.3教学改进:根据学生反馈与评估结果,对教学内容与方法进行调整和优化

以上是审计学基础教学大纲的汇总,总字数超过1200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与方法,培养审计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的训练,学生将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整个课程设置具有循序渐进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审计学的相关知识。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审计学》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会计学专业的一门统设必修课,是为进一步拓宽学生审计专业理论层面和分析判断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课。通过对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帮助学生系统把握财务审计等内容的具体审计技术和方法,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审计思维,增强其用现代审计理念处理审计业务的意识。同时,还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创新思维,提高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从事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验资和鉴证业务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工作能力。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课,是学习审计案例分析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专业来讲,本课程是了解审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和形式组织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初步运用审计的基本方法处理一般审计问题。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由于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必须运用多种教学媒体、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过程。除文字教材应该力求通俗易懂、便于自学以外,电视录像课应充分发挥其特长,多用一些动画、图表、字幕等手段对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各地方电大辅导教师除督促学生阅读教材和收看电视录像课以外,应特别注意对作业的批改和讲评,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安排进行审计实践。(一)对教师的建议1.了解现代远程教育规律,研究成人学生在职业余学习的特殊需求及困难,采取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2.关注审计学科发展及国家审计法规、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变化,及时给学生提供最新的专业知识。3.各地方电大辅导教师要认真研究中央电大统一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指导学生正确而充分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以答疑解惑为重点的面授辅导。4.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促使学生开展互相帮助。5.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除了中央电大统一安排的形成性考核任务以外,应指导学生多做练习并进行作业讲评,有条件的地方应组织学生深入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实际审计业务操作。(二)对学生的建议1.在认真研读文字教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电视看录像课、IP课件、网上辅导等各种教学媒体,积极主动有计划、有安排地开展自主学习。2.尽可能多地参加面授辅导、网上教学活动,当面或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在课程BBS中发帖子等方式向老师提问,以获得老师的指导。3.尽量多参加小组学习和讨论,以达到同学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效果。4.由于审计是一门操作性、技能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学习审计一定要多做练习,除了必须完成的形成性考核任务以外,还要多做一些练习题,以加深对审计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对基本方法的掌握,从而巩固学习效果。5.对于初学审计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学习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因此建议同学们找机会多接触单位的审计人员,了解审计业务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及工作要求等,增加一些感性认识。如果有条件的话,应该多结合学习内容,深入会计师事务所现场,参加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和专项审计工作,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本大纲对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对基本方法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了解、熟悉和掌握三个层次。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学时分配本课程课内学时54,3学分,一学期开设。电视录像课建议采用专题讲授形式,根据文字教材内容从各章中选择若干专题进行讲解(一个专题可以是一讲也可以是多讲)。按每讲25分钟设计,可安排25-30讲。IP课件应根据教学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及需要进行安排,原则上可安排8—10学时(每学时50分钟)。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本课的教学媒体主要有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和IP课件和网络课程。1.文字教材。文字教材是学习本课程的基本依据。文字教材采用合一型,即除了全面、系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CPA)》教学大纲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既要运用审计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又要运用会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经济法等专业知识。本课程开设的目的是期望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审计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拓展学生审计实践的能力。 (一)审计的基本理论 1.理解审计的本质特征、审计存在的客观基础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 2.了解我国审计组织机构的现状及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3.掌握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4.掌握审计目标的确立及其实现途径。 5.掌握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现状、产生的可能原因及其规避对策。

6.掌握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的作用和基本内容。 7.掌握审计风险、重要性的涵义及其与审计证据的关系。 8.掌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涵义、特征及基本策略。 9.掌握企业内部控制测评及其与财务报表审计的关系。 10.掌握企业各业务循环的特点及其审计的基本规律。 11.掌握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基本要素的涵义。 12.掌握验资报告的作用、结构、基本要素及其与审计报告的区别。 (二)审计的基本技能与基本方法 1.掌握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编制。 2.掌握审计计划编制和审核。 3.掌握审计证据的收集方法。 4.掌握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与复核。 5.掌握审计抽样方法的运用。 6.掌握财务报表主要项目的审计程序。 7.掌握审计报告和验资报告编制的基本方法。 三、学时分配 该课程计划按16周、每周4学时总计64学时(4学分)组织教学。该课程按审计的主要内容共分18章,各章教学的参考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授课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每章案例内容和学时安排作适当调整。 教学课时分配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1. 引言 审计学是财务管理和会计学领域的重要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审计理论和实践能力。本课程旨在提供对审计学的全面了解,包括审计原理、审计程序和审计报告等内容。 2. 课程目标 2.1 培养学生对审计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2 培养学生运用审计程序进行实际审计工作的能力。 2.3 培养学生撰写审计报告的能力。 3. 教学内容 3.1 审计基础知识 3.1.1 审计概述 3.1.2 审计流程 3.1.3 审计职责和道德准则 3.2 审计程序 3.2.1 内部控制评价 3.2.2 风险评估与应对 3.2.3 证据收集和分析

3.2.4 审计抽样 3.2.5 审计资料和工作底稿的编制 3.3 审计报告 3.3.1 审计报告的结构和要素 3.3.2 审计报告的编写和审核 4. 教学方法 4.1 授课讲解 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4.2 案例分析 利用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4.3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审计程序和报告编写的理解和掌握。 4.4 实训实习 安排学生进行实际审计操作,提升实践能力和技巧。 5. 考核方式 5.1 课堂参与与讨论(10%)

5.2 书面作业(30%) 5.3 中期考试(30%) 5.4 期末考试(30%) 6. 参考教材 6.1《现代审计学》(第六版),作者:刘小明 6.2《审计学导论》(第三版),作者:陈建强 7. 参考文献 7.1 雷华英,董树文,乐际琪. 会计学与审计学大纲和理论实务.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4年. 7.2 Simnett, R., Carson, E., & Vanstraelen, A. Audit education in the new millennium: a challenge for us all. European Accounting Review, 2010, 19(1), 25-41. 8. 教学团队 主讲教师:XXX 配合教师:XXX 9. 教学进度安排 第1-2周审计概述 第3-4周审计流程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4学分)课程简介 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审计学》是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内容主要包括审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性质、审计职业准则、审计程序、目标和方法。课程重点讲授审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和运用框架、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思路、各业务循环的基本特征及相应的审计策略、审计方法与程序的安排等,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审计学》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40264A 课程类型:专业课[专业必修课] 学时:64 学分:4 适用专业:会计学专业、会计学(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 先修课程: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 一、教学目标 《审计学》是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根据全日制本科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培养“通才型”人才的目标,本课程着重解决“是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明确审计在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审计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加强审计监督、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意义。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审计的基本原理、性质、对象、职能、目标、程序和各种技术方法,初步具备分析问题、说明问题和参与实施审计工作的能力。 3.使学生能够运用审计的基本原理、程序和各种技术方法,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做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提出恰当的审计意见和建议,以充分发挥审计在市场经济中的监督、评价与鉴证作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内容 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审计学》是大学本科会计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内容主要包括审计的基本概念、职能和性质、审计职业准则、审计程序、目标和方法。课程重点讲授审计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风险导向审计的目标和运用框架、财务报表审计的基本思路、各业务循环的基本特征及相应的审计策略、审计方法与程序的安排等,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授课教师要在审计系统一制定的《审计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教学课件,比如,添加一些相关视频资料、穿插一些案例,等等。可以采用多种授课方法,如翻转课堂、案例讨论等,充分体现自己的教学特点,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进行授课。 (三)考核方式 作为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可以采用闭卷或开卷考试的形式,题型有:选择题、判断题、简要分析题、综合(案例)分析题。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平时成绩由授课教师依据学生的作业、出勤、回答问题、案例讨论、平时小测验、课堂表现等情况综合判定。 (四)学习要求 学习审计课程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会计知识,同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文献搜索和文献分析能力、一些基本的电脑程序操作能力。授课教师讲完每章后要及时布置课后作业并认真批改。 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完整版)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经济学专业本科 学时:36 学时 学分:2学分 课程代码:B01000831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审计学是研究审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涉及审计的性质、审计关系、审计对象和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实务问题。为会计学专业主干核心课程,本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经济法;专业课: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商业会计等之后的一门必修课,综合性、应用性强,在会计专业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的任务 审计是对经济组织进行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记录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和管理过程、结果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它为真实客观的评价经济组织的效率和效益提供可靠的保证,同时也为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所必需的信息进行技术支持。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以审计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审计学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讲解,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务要有充分的理解,并培养审计业务操作技能,通过课外练习培养动手能力,以适应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审计学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工作中怎样干审计工作,在特定场合审查什么、如何进行审查;了解现代审计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把握审计与会计以及其他专业经济监督的关系;以及如何应付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审计》课程的复习与应试等。。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 (一)总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为全书的概述,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目标、对象、职能、任务和作用,审计的定义、分类、独立性以及审计与其他经济监督体系的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发展的社会基础;知悉中外审计产生、发展的主要史实及其规律;进而理解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建立审计制度的必然性和重要性。其次,使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理解审计是一种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并对审计对象、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审计学是一门研究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以及财务报表准确性的 学科。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基本认识和运用能力,为未来成为合格的审计人员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1. 理解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论; 2. 掌握审计的法律和伦理规范; 3. 熟悉审计程序和技术; 4. 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在进行审计时能够独立思考和判断; 5.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客户和同事有效地交流合作。 三、课程内容 1. 审计学概述 - 审计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 审计的目标和职责 - 审计的类型和分类 2. 审计法律和伦理规范

- 审计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 - 审计师的道德和职业准则 - 审计工作中的职业道德困境和解决方法3. 审计程序和技术 - 审计计划和组织 - 内部控制和风险评估 - 取证和调查技术 - 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 - 审计报告的编制和传达 4. 财务报表审计 - 财务报表的基本概念和要素 - 财务报表的分析和解读 -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方法 - 财务报表审计中的关键审计事项 5. 内部审计与公共部门审计 - 内部审计的定义和职能 - 公共部门审计的特点和要求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审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模拟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 审计工作。 五、考核评价 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主动参与、师生互动、课堂讨论等; 2. 作业报告:要求学生按时提交课后作业,并对作业进行评价; 3.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进行测试; 4.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于整个课程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六、参考教材 1. 《审计学原理与方法》 2. 《现代审计学》 3. 《审计学导论》 七、扩展学习资源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审计学是一门涉及会计、财务和法律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正确地记录和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如何通过独立、客观、公正的审计工作,增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可信性。审计学是会计、审计等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之一。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审计实务的操作流程和技能,培养学生进行审计工作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审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审计的定义、目标和作用,审计的分类和审计工作的一般程序。 2、审计准则和审计标准,包括国际审计准则和国内审计准则,以及审计标准和审计工作的规范。

3、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包括审计证据的收集、鉴定、整理和分析,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和保管。 4、财务报表审计,包括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审查,财务报表附注的编制和审查,财务报表的调整和重述等。 5、内部控制审计,包括内部控制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内部控制的评估和审计,以及内部控制的建立和改进。 6、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包括审计报告的撰写和发布,审计结果的沟通和反馈,以及审计报告的审核和修改。 7、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包括审计人员的职责和义务,审计工作的道德规范和职业操守,以及审计违规行为的处理和惩罚等。 四、课程形式 本课程采用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评估 本课程的评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出勤率、课堂参与度等。 2、作业和练习,包括课堂作业、课后练习、实践操作等。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011020 课程名称:审计学/ Auditing 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财务管理等专业开课学期:6 开课部门:经济与管理学院财会教研室 先修课程:基础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学、成本会计等专业基础课程 考核要求:考查、考试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刘明辉、史德刚主编,《审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年。 主要参考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编,《企业会计准则》,北京:经济科技出版社,2006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主编,《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主编,《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企业会计准则编审委员会主编,《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讲解》,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16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审计学是依据《宪法》、《审计法》、相关审计准则及审计实践,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阐述并讨论审计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程序与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的本质和体系、目标及过程、标准、准则和职业道德、审计证据、取证模式等基础理论;查阅法和观察法、询问法和函证法、监盘法和重新执行法、分析性程序和重新计算法等基本方法;以及审计报告等等。本课程在强调审计理论深度与广度的同时,注重审计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吸收现代中外审计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审计学》课程学习,掌握审计概念、审计主体、审计流程与方法、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与审计证据获取、掌握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熟悉内部控制以及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掌握审计报告组成要素、审计意见类型及审计报告编制,帮助学生构建较为系统的审计知识体系,培养审计思维方式,形成审计判断能力。 三、学时分配

《审计学》教学大纲完整详细版.doc

《审计学》教学大纲完整详细版 目录 一、课程基本信息 (1) 二、课程目的 (2)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2) 四、教学内容、重点、教学要求、学时分配 (2) (一)审计基本理论与方法(20学时)2 (二)审计测试流程(16学时)3 (三)各类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审计(24学时)4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审计学课程编 码英文名称 课程类别必修课学分数开课学 期 总学时及其总学时讲课实验作业其它机动

64604 适用专业审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会计学专业 二、课程目的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基于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理论和审计方法,通过重点讲授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审计实务,使学生应能够正确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地位和作用,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理论与方法,认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环境,掌握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技能,以适应经济工作的需要。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以财务会计学课程为基础,同时,与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企业财务管理学等学科有着密切联系。 四、教学内容、重点、教学要求、学时分配 (一)审计基本理论与方法(20学时) 1.主要内容 (1)审计概述(4学时) 审计的定义与分类;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要素;审计目标;审计过程;“互联网”时代审计新发展 (2)审计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4学时) 审计职业道德;审计法律责任 (3)计划审计工作(4学时) 初步业务活动;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

(4)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4学时) 审计证据;审计程序;函证;分析程序;审计工作底稿。 (5)审计抽样的运用(4学时) 审计抽样的概述;审计抽样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2.重点内容 决定具体审计目标的认定;重要性;函证;分析程序;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审计工作底稿的修改与归档。 3.教学要求 识记:具体审计目标的认定;重要性;函证;分析程序;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运用。 (二)审计测试流程(16学时) 1.主要内容 (1)风险评估(8学时) 风险识别和评估概述;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的讨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2)风险应对(8学时)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

审计教学大纲

审计教学大纲 一、引言 1.1 目的和背景 1.2 教学目标 1.3 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二、课程概述 2.1 课程简介 2.2 课程内容 2.3 教学顺序 三、教学大纲 3.1 理论基础 3.1.1 审计的定义和目标 3.1.2 审计理论发展概述 3.1.3 审计法规与准则

3.1.4 审计职业道德 3.2 审计过程 3.2.1 审计程序 3.2.1.1 项目启动阶段 3.2.1.2 审计计划阶段 3.2.1.3 审计实施阶段 3.2.1.4 审计报告阶段 3.2.2 审计风险与控制 3.2.3 审计证据的获取与评价 3.2.4 审计调查技巧 3.3 审计报告 3.3.1 审计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3.3.2 审计报告的编写与修改 3.3.3 审计报告的传达与沟通

3.4 特殊审计领域 3.4.1 综合审计 3.4.2 环境审计 3.4.3 信息系统审计 3.4.4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四、教学资源 4.1 参考教材 4.2 推荐阅读 4.3 网上资源 五、教学方法 5.1 讲授 5.2 案例分析 5.3 讨论与演练 5.4 课堂互动

六、学生评估 6.1 作业 6.2 考试 6.3 课堂表现评估 七、参考文献 八、附录 8.1 课程日程安排 8.2 课程作业要求 8.3 成绩评定标准 本《审计教学大纲》旨在对审计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培养和教育。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备独立进行审计工作的综合能力。 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讨论与演练等方式,促进学生对审计过程的深入理解和实际应用。课程

最新《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1.课程性质 审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审计学课程是研究审计基本理论、程序和方法,探讨审计实务的应用性课程。课程以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理论与实务为主体,同时附带介绍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在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理论与实务中,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为主线,阐述计划审计工作、审计程序和方法,详细论述主要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控制测试、主要项目的分析性测试和细节测试。 2.课程教学的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审计理论,主要掌握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为主线的审计理论、程序和方法;对于审计实务,应注意运用与审计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注意企业会计准则、经济法、税法等内容的学习,掌握审计内部控制、控制测试、主要项目的的分析性测试和细节测试。通过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内部审计组织的工作。 3.课程的适用专业及年级: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会计电算化高职专业,开课时间在第五学期。 4.课程的总学时要求: 本课程总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其中实验9学时,案例课7学时。 5.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审计学的预修课程是: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内容 1.总论 (1)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审计概念及属性 (3)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4)审计的种类 2.审计组织体系与审计规范 (1)政府审计组织与政府审计规范:政府审计组织及其人员构成,政府审计的法律规范,政府审计的特征。 (2)民间审计组织与审计规范:民间审计组织及其人员,审计规范体系,鉴证业务基本准则,法律责任,民间审计的特征。 (3)内部审计组织及审计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及职责权限,内部审计的法律规范,内部审计的特征。 3.计划审计工作 (1)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审计业务约定书,计划审计工作。 (2)重要性:重要性的概念,重要性的运用,编制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评估,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3)审计风险:审计风险的概念,审计风险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4.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 (1)审计证据:审计证据的概念和作用,审计证据的种类及特征,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审计学 总学时:64授课学时:64实验学时:0 授课对象:会计专业 先修课程: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财务分析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审计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3月 2、李晓惠主编,审计实验室3——风险审计的技术和方法.经济科学出版社, 3、黄世忠主编,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剖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4、李若山着,注册会计师:经济警察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5、王泽霞着,管理舞弊导向审计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 一、课程教学目的 审计学课程是一门用以培养学生能审会查能力的应用型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主要研究审计工作的资格条件和审计技术方法、不同审计主体的审计特点、审计 思路、审计流程、审计风险和审计方案的选择,围绕审计质量与效率的均衡问题展开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 1、正确处理好审计质量与审计效率、审计收益与审计成本、审计机构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职业道德与技术经验相结合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审计职业道德观念,成为合格的审计人才; 2、掌握审计学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准则、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们的审计职业素质; 3、能查会审的能力,查账技巧、审计分析能力、审计风险识别能力、审计工 作协调和沟通能力以及审计方案的设计能力; 4、拥有审计风险意识和审计风险的应对能力,应有审计整体观念、团队精神,树立正确的审计职业观,警示学生们切莫急功近利、见利忘义的不良风气,一身正 气作审计; 5、审计学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尽量案例教学,将审计 工作搬到课堂上、增加趣味性、有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通过审计资格考试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内容有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审计工具、审计技巧的训练 和审计方案的设计等; 一课堂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前言:审计工作的运行规律讲课4学时 教学内容:主要介绍一个中心;六个贯穿;审计流程;五项认定和八个目标; 基本要求:在分章讲解之前,先将审计学的中心思想、审计思路及审计工作的运行规律,做些高度概括和总结,使学生们有个整体轮廓,为以后各章的展开奠定基础,是学好审计学的关键,是整个课程的精髓;将本部分的学习融合在以后各章节中,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重点:本部分是审计课程的精髓和规律性的知识,必须能够理解和掌握; 第一章绪论讲课2学时

内部审计教学大纲

内部审计教学大纲 内部审计教学大纲 导言: 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旨在帮助企业管理层评估和改善内 部控制体系,确保企业运作的合规性和高效性。为了培养专业的内部审计人才,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内部审计教学大纲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探讨内部审计 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内容。 一、内部审计概述 1.1 内部审计的定义与目标 1.2 内部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1.3 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区别与联系 二、内部审计的法律与伦理要求 2.1 内部审计师的职业道德与责任 2.2 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依据 2.3 内部审计中的隐私保护与信息安全 三、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 3.1 内部控制的定义与原则 3.2 内部控制的组成要素 3.3 风险管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四、内部审计方法与技术 4.1 内部审计的基本步骤与流程 4.2 内部审计的调查与取证技巧

4.3 内部审计的数据分析与挖掘方法 五、内部审计报告与沟通 5.1 内部审计报告的结构与要素 5.2 内部审计报告的撰写与表达技巧 5.3 内部审计报告的沟通与反馈 六、内部审计实践案例分析 6.1 企业内部审计实践案例分析 6.2 内部审计中的问题与挑战 6.3 内部审计的成功案例与经验分享 七、内部审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7.1 数字化技术在内部审计中的应用 7.2 内部审计与企业风险管理的融合 7.3 内部审计师的专业发展与职业前景 结语: 内部审计教学大纲的设计应该全面而系统,涵盖内部审计的基本概念、法律与 伦理要求、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审计方法与技术、报告与沟通以及实践案例 分析等内容。通过系统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审计思维和技能,提高他们在内部 审计领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同时,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企业风险管 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内部审计教学大纲也应不断更新,紧跟行业发展的脚步,为培养更好的内部审计人才做出贡献。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课程大纲 课程名称:审计学/ Auditing 课程编号:ab11124066 课程属性:专业基础课 授课对象:会计学专业本科学生总学时/学分:64/4 开课学期:第5学期课程负责人: 先修课程:中级财务会计(上)、中级财务会计(下) 一、课程概述 《审计学》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审计学原理,讲授审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第二部分是财务报表审计的主要实务,学习如何运用现代审计技术和方法,按照科学的程序,对财务报表具体审计业务进行规范的操作与分析,形成审计意见和结论。本课程为学生今后从事审计实务工作以及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审计理论奠定基础。主要用于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审计机构、政府审计部门的审计及其他鉴证业务。 二、课程目标 1. 掌握审计基本概念、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等基础理论; 2. 熟悉审计监督体系、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制度、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等知识; 3. 学会财务报表审计程序、审计抽样方法,能够进行销售与收款、购货与付款、生产与存货、工薪、投资与筹资、货币资金等业务的审计; 4. 了解审计理论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培养学生的审计专业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进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 三、主要内容及其基本要求 本课程须完成的基本教学内容和要求如下: 1.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历程,审计的性质与分类,审计监督体系及三种审计的关系。重点讲解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历程,理解产生发展动因,掌握审计目的、审计职能、审计独立性、三种审计的区别。 2. 从注册会计师、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协会三个层面学习注册会计师管理制度,了解我国注册会计师资格确认制度,掌握注册会计师的业务范围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及特点。 3. 法律责任。要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应当掌握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及法律责任种类,熟悉我国相关法律对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定,了解美国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了解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具体措施。 4.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讲授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制定情况、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审计质量控制准则。掌握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组成内容、审计准则的含义,理解审计准则的产生及作用,了解质量控制准则的内容。

工程审计教学大纲

工程审计教学大纲 工程审计教学大纲 一、引言 工程审计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它涉及到对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进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和监督。工程审计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培养学生的审计思维和技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方面探讨工程审计教学大纲的设计。 二、课程目标 1. 培养学生对工程项目的审计意识和能力,使其能够全面了解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 2.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使其能够准确评估工程项目的风险和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与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员进行有效的合作。 三、教学内容 1. 工程项目管理概述:介绍工程项目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管理方法。 2. 工程项目审计理论:讲解工程项目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审计目标、范围、程序和技术。 3. 工程项目质量审计:介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质量控制、质量评估和质量改进等方面。 4. 工程项目成本审计:讲解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成本控制、成本估算和成本分析等方面。 5. 工程项目进度审计:介绍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进度计

划、进度控制和进度评估等方面。 6. 工程项目风险审计:讲解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等方面。 四、教学方法 1. 理论讲解: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介绍工程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工程项目案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团队 合作能力。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观实际工程项目,让他们亲身体验和了解工程审计的 实际操作。 五、评估方式 1.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考察学生对工程审计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 2. 作业评估: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项目问题,评估 其分析和判断能力。 3. 小组报告: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工程审计报告,评估其团队合作和 沟通能力。 六、结语 工程审计教学大纲的制定是培养学生工程项目管理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 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审 计思维和技能,为他们未来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审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157823 课程名称:审计学基础 英文名称:Auditing Foundation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48学时 学分:3学分 适用对象:审计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闭卷。本课程的成绩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两部分,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含作业、出勤、课堂参与),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70%。 先修课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在学完财务会计基础上,介绍审计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与程序。主要内容包括审计学的历史发展、审计定义、职能、目的和作用,审计的分类、审计的标准、审计风险与重要性水平、审计程序与方法、审计证据、内部控制与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审计报告的编制等内容。 On the basis of mastering Financial Accounting, this course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ions, principles, methods and procedure of modern audit, mainly including the history of audit development, the conceptions of audit and its function and objective. It also tells about the class of audit, the criterion of audit, the crisis of the audit and emphasis of audit, the audit methods and audit procedure, the audit evidence, internal controlling system and the conceptions of compliance test and the substantiality test, etc., and will also tell how to edit the manuscript of audit working papers and the concrete edition of audit report etc.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审计学基础》是审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的主干课程。审计学基础实践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 一、说明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审计学》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其性质属于学科基础课,目的是通过教学,是使学生了解审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知识及基本审计程序,理解现代审计理论及规则的发展演变过程。在此基础上,能够运用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按照科学的审计程序,对一些具体审计案例进行分析,并熟悉与通晓国际通行的审计惯例。 (二)内容选取和实施中注意的问题 该课程的内容主要涉及审计中一些基本概念、方法、程序,并以业务循环为标准阐述工业企业主要业务如何运用审计技术方法开展审计。总结了审计工作完成与审计报告的编制过程,另外,介绍了审计中的验资、会计咨询和会计服务业务等。 要求学生在学习相关章节之前必须有针对性的复习之前学习过的相关核心课程;教学过程中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结合实际案例来讲解相关技术方法的运用,使得学生达到能独立地进行审计判断和案例分析,以便能很好地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审计实践当中。 (三)教学方法 在理论讲授中,应精讲基本内容,注意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阐明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突出重点,提高教学效果,防止抽象的纯理论倾向。为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讲解适当的案例和安排一定的习题,引导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布置适量的思考题,促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 (四)考核方式 最终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20%,期末占80%。平时成绩是通过学生平时作业练习、课堂表现以及出勤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二、大纲内容 第一章总论 1.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2.审计的概念和属性 3.审计的目标和对象 4.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说明和要求: 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审计的概念、目标、对象、职能和作用。 本章重点和难点是理解审计属性和审计职能。 第二章审计的种类、方法和程序 1.审计的种类 2.审计的方法 3.抽样技术在审计中的应用 4.审计程序 说明和要求: 学会按照不同标准对审计进行分类;掌握审计中一些常见的基本的审计方法;并清楚的知道审计的程序包括哪些内容。 第三章我国审计的组织形式

审计(第4版·立体化数字教材版)教学大纲

审计 课程代码:ACC308 课程名称:审计 英文名称:Auditing 课程性质:会计学、审计学专业方向必修,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专业学科基础选修 学分课时:3学分,54课时 主讲教师: 所属院系: 教学对象:三年级及以上本科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学生 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外聘专家讲座、视频案例讲解、课堂案例讨论与展示、提问及作业等多种方式。讨论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 容:审计失败案例探讨、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审计流 程与审计程序优化、审计市场结构与发展趋势。重点培养学生逻辑 思维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考核方式:考勤10%、平时作业10%、课堂讨论与展示20%、期末考试(闭卷60% 出勤要求:缺勤不得超出总课时的1/4。情节严重的,教师可按学校要求根据考勤情况决定学生是否可以参加考试。 先修课程:《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与管理会计》 课程简介 作为资本市场的“经济警察”(Watchdog),审计师在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改善企业治理、保护投资者利益、促进证券市场有效运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了解审计师如何开展审计工作、如何规范审计流程与程序、如何引导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审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必修课之一,也是财务管理及工商管理各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之一;同时,审计学也是审计理论研究人员、审计实务工作人员及企业财会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达到的总体目标是:掌握审计理论与提升实务能力。具体而言: 1. 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理论框架,了解国内外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职业道德规范、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责任、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 课程大纲 适用专业:会计学 编制单位:会计学教研室 编制日期:2015年03月06日 经济管理系制

《审计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信息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1、课程定位 审计学是研究审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涉及审计的性质、审计关系、审计对象和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实务问题。为会计学专业主干核心课程,面向会计学院会计学、审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以及财政金融专业开设。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审计学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工作中怎样干审计工作,在特定场合审查什么、如何进行审查;了解现代审计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把握审计与会计以及其他专业经济监督的关系;以及如何应付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审计》课程的复习与应试等。 (二)基本教学内容 第一章总论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一、审计产生动因的不同观点 1、审计起源于会计 2、审计起源于财政监督的需要; 3、审计起源于经济监督的需要。 二、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与条件 1、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是审计产生的根本前提; 2、审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3、审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三、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1、我国国家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我国民间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3、我国内部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三、国外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审计的概念及本质 一、审计的概念 二、审计的本质 1、独立性 2、权威性 第三节审计的对象、职能和作用 一、审计的对象 1、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营管理活动 2、被审计单位的各种作为提供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营管理活动信息载体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 二、审计的职能 1、经济监督 2、经济评价 3、经济鉴证 三、审计的作用 1、制约性作用 2、促进性作用 3、证明性作用 第二章审计组织及审计人员形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