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工程装备资料

海洋工程装备资料

海洋工程装备资料
海洋工程装备资料

世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装备的现状与展望

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的特点,是先进制造、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综合体,产业辐射能力强,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

国际上通常将海洋工程技术装备分为三大类: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浮体结构物。

海洋工程装备属于高投入、高风险产品,从事海洋工程装备建造的厂商须具有完善的研发机构、完备的建造设施、丰富的建造经验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目前全球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集中在新加坡、韩国、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其中新加坡和韩国以建造技术较为成熟的中、浅水域平台为主,目前也在向深水高技术平台的研发、建造发展,而美国、欧洲等国家则以研发、建造深水、超深水高技术平台装备为核心。

按照业务特点和产品种类,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可分为三大阵营。

处于第一阵营的公司主要在欧美,它们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开发、设计、工程总包及关键配套设备供货;

第二阵营是韩国和新加坡,它们在总装建造领域快速发展,占据领先地位;

我国还处于制造低端产品的第三阵营。

欧美国家企业是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先行者,也是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的引领者。随着世界制造业向亚洲国家的转移,欧美企业逐渐退出了中低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但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设计方面仍然占据垄断地位。并且欧美企业也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运输与安装、水下生产系统安装和深水铺管作业业务,主要企业如法国Technip公司、意大利Saipem公司、美国McDermott公司和Subsea 公司等。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为海洋开发提供装备的战略性产业,随着海洋开发步伐的加快,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将迎来广阔的发展机遇,但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了这一产业的重要性,并开始抢占这一领域,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竞争也将更加激烈。我国应该加强发展力度,加快发展步伐,进入世界海洋工程产业第一阵营,为我国海洋开发和参与海洋国际竞争提供利器。

欧美国家企业是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先行者,也是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发展的引领者。随着世界制造业向亚洲国家的转移,欧美企业逐渐退出了中低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但在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和设计方面仍然占据垄断地位。并且欧美企业也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运输与安装、水下生产系统安装和深水铺管作业业务,主要企业如法国Technip公司、意大利Saipem公司、美国McDermott公司和Subsea 公司等。欧美企业的技术领导地位与其长期海洋油气开发实践密切相关。在此基础上,欧美企业形成了大量的技术专利和技术储备,并积累了丰富的工程实(博客)践经验,成为其研发新技术和装备的重要支撑。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我国当前加快培育

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外部环境看,随着陆地资源的日渐稀缺,全球海洋资源开采日益高涨起来,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在海洋国土开发上还比较薄弱,现在中国的海洋开发能力主要集中在浅海,海洋资源的全面利用、深海的开发能力还不足,也缺少相应经验。从装备制造现状来看,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国产化率一直较低,进口比例在70%以上。在海洋工程装备产业上,全球海工装备水平第一梯队为欧美类企业,第二梯队为日、韩、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中国总体处在第三梯队,以制造低端海工装备产品、赚取加工费用为主。未来十年将是我国海工装备产业缩小与发达国家距离的绝佳机遇期。只要加大国家投入力度,瞄准核心技术以带动产业发展,并进一步细化优惠政策,做大做强海工产业,就能与发达国家一争高低。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世界油气开发技术跟踪专家江怀友

江怀友:我是来于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我们多年从事跟踪国外海洋勘探开发技术和装备,我现在就把我们多年的综合成果向大家汇报。世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装备的现状与展望,共分12个部分。一、概述。

发达国家海洋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日渐成熟,海上油气产量继续增长,开采作业的范围和水深不断扩大,墨西哥湾、西非、巴西等海域将继续引领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潮流。

二、世界海洋油气资源的现状。

海洋油气的储量占全球总资源量的34%,目前探明率为30%,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

油气资源分布,主要分布在大陆架,占60%,深水和超深水占30%。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浅海和深海的划分标准,水深小于500米为浅海,大于500米为深海,1500米以上为超深海。目前从全球来看,形成的是“三湾两海两湖”的格局。海洋油气产量,海洋油气产量在迅速增长,以上是第二部分。

三、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历程。

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陆上石油的延续,经历了从浅水深海、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1887年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海岸钻探了世界上第一口海上探井,拉开了世界海洋石油工业的序幕。

四、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特点。

1.工作环境的特点。与陆上相比,海洋有狂风巨浪,另外平台空间也比较狭窄,这是美国墨西哥湾在05年因为飓风的平台遭到了损坏。

2.勘探方法的特点。陆上的油气勘探方法和技术,原理上来讲,陆上和海洋是一样的,但是如果我们把陆上的地质调查到海上就很难大规模开展,主要是要受海水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

3.就是钻井工程的特点。无论是勘探还是采油都要钻井,但是在海上,要比陆上复杂得多,因为海上我们要到平台上进行钻井,根据不同的水深,有不同的钻井平台。

4.投资风险特点。因为海上特殊的环境,因此它的勘探投资是陆上的3-5倍,这张图,随着深度的增加,成本在增加。但是海洋勘探开发也有优势,比如说在海洋的地震,地震船是边前进边测量,效率比陆上要高。以上是第四部分。

五、世界海洋工程装备的概况。

我们讲一下世界海洋的格局,找到我们自己的发展方向,海洋工程装备指海洋工程的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及后勤服务等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性的装备,但是目前把开发装备认为是主体,世界海洋油气工程装备设计与制造的格局,目前全球主要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商集中在新加坡、韩国、美国及欧洲等国家,新加坡和韩国以建造中深和浅水域平台为主,目前也在向深水海域发展。美国和欧洲等国则以研发和建造深

水超深水的平台装备为核心。目前我们划分三个阵营,第一个阵营主要是欧美的公司,它垄断着海洋工程装备的开发设计,工程总包和关键配套设备的供货。第二个阵营是韩国和新加坡,在总装制造领域快速发展,而且占有一席之地,我国还是在制造一些低端的产品,因此我们处在第三阵营。

六、欧美公司在装备设计和高端制造领域世界领先。

这个主要的公司有法国公司、意大利公司和美国公司。亚洲国家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日渐成熟,在亚洲,韩国、新加坡、中国和阿联酋是主要的海洋工程制造国,韩国垄断了钻井市场,到09年底,三星重工、大宇造船、现代重工和STX造船手持钻井船33艘,市场占有率达到94%。韩国和新加坡则占据了FPSO改装和新建市场,市场占有率分别高达67%和82%。亚洲虽然在装备造中,目前发展较快,但是在装备设计方面,与欧美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比如我们国家在2000年以来,共建造的平台是40余座,但是70%以上是欧美公司设计,其中自升式平台的设计主要是美国、荷兰的公司,半潜式平台设计有美国、挪威和意大利等公司。

俄罗斯、巴西等资源大国也进入了工程制造领域,因为近年来,依托本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的巨大需求,巴西和俄罗斯开始培育本国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因此也成为世界海洋工程装备新的竞争者。

1.世界海洋油气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目前海洋的油气工程服务市场,我们就可以找到我们装备发展的方向,另外可以找到装备的市场。

2.海洋物探技术服务市场。目前的现状,物探行业市场增幅开始放缓,09年呈下降态势,04-08年地震市场价值翻了一翻,2008年物探市场容量创历史新高,主要物探公司收入持续增长,08年四季度开始,包括到09年底,市场开始回落。我们看一下,这张图是在08年以前物探市场总的价值,增长非常明显。

这是主要的物探公司收入的对比图,这是08年和07年、06年的,我们看06、07、08增幅非常明显。我们再看一下海洋板块的服务情况,CGV、PGS增幅也很明显。全球物探市场队伍不断增大,物探能力不断增强,目前全球有71支海上地震队伍在全球作业。我们看一下地震作业队伍的趋势图,从这个图上看,非常明显,在上升,红颜色是地震作业队伍的数量,蓝颜色是利用率,就是说目前队伍的利用率也很高。海上地震的服务市场的日费,在金融危机以前,从曲线来看上涨很明显。目前海上物探市场呈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是3D勘探船,这张图是海上地震拖缆服务能力的情况,这都是国际上大的物探公司的分布情况。

金融危机下旧船提前退役,新船推迟建造,这个主要是09年的形势。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出现饱和的资源闲置情况,特别是常规的二维勘探船和老化船只,但是从长远来看,三维多缆船和新技术船仍然旺盛,全球海上3D船将持续增长。这是海上三维地震船的数量,因为三维地震对我们来说,对勘探来讲,三维地震是非常重要的技术,可以把地下的储藏在三维空间描述得非常清楚,这样我们在油气的生产的时候就非常便利。

物探新技术公司遭到重创。这个指的是09年,因为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很多的油公司多用一些低成本的常规技术,物探的新技术公司,像EM、GS,这是海上电磁勘探,还有船舶技术的ION公司,它的收入受到了重创。这张图是08年和09年一季度的对比,这是ION、EM、GS也是08年一季度和09年一季度,下降非常明显。第二方面我们介绍一下国际物探市场总的发展趋势,行业总体保持垄断竞争的格局,强者更强,竞争更加激烈,因为长期以来,物探行业一直没有停止过并购活动,尤其是以行业巨头为最,经过新一轮的洗牌,像CGG通过合并,成为行业老大,WGC也不断收购一些特色公司,在迅速发展。目前WGC、CGV、PGS和BGP掌握了全球竞争性的物探市场,份额在70%以上。行业整体供过于求的基本矛盾将随着经济危机的影响更加突出,行业对技术创新的需求进一步凸显,油公司加大对一体化服务的需求,目前地球物理技术已经跨越了勘探阶段继续向油藏评价、油田开发与生产延伸,高密度、大信息量、采集处理解释集成一体化的物探技术与装备成为发展的趋势。数字化将引领技术与装备的发展方向。

行业领导型企业从软件、设备到技术的集成度不断提高,为行业设置了更高的技术壁垒。竞争重视低成本,向低成本技术和服务质量并存转移,随着石油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大,油公司一方面要求降低成本,另一方

面要求提供新的技术和高服务质量来满足其需求。油气勘探重点向海洋转移,当前陆上的常规油气已经进入了成熟期,陆上石油在2010年左右将达到峰值,不断增长的油气需求将更大规模依赖于海上油气产量的增长,因此海洋将逐渐成为新的勘探开发的热点,非洲、中东、南美将是物探的热点区,海上地震勘探市场主要集中在四大海域,墨西哥湾、西非、巴西和亚太,东南亚地区的油气资源也非常非常,随着该区的政治环境逐渐改善,有望成为下一轮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地区。在上述油气勘探的热点地区,除欧洲、北美以及少数政局比较稳定的地区和国家外,多出处于政局不稳、社会矛盾尖锐、恐怖活动时有发生,地区安保形势十分复杂。

资源国有化浪潮改变了各石油公司传统的竞争地位,国家石油公司日益成为物探公司的重要客户。07年5月,世界石油当时发表了一篇文章,叫勘探的终结,确切来说是国际石油公司的终结,因为新一轮的国有化浪潮是国际石油公司可获得的常规油气勘探的机会越来越少,一些未勘探的远景区几乎都掌握在国家石油公司中,这就意味着国家石油公司的勘探市场,就是国际石油公司的勘探市场越来越小,国家石油公司在资源国有化的浪潮中不断做大做强,已成为石油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他们现在主张自己开采本国的资源,直接找油田服务公司为其提供相关的技术和管理支持,这就为国际物探公司创造了直接为国家石油公司提供服务的机会。全球物探市场将再经历一个短暂的冬季后影响新的繁荣,预计2010年到2015年物探市场将迎来新的繁荣,物探的装备也将迎来新的辉煌。以上是物探市场。

3.下面介绍一下海上钻井工程服务市场。

首先是海上钻井市场的现状。海上钻井装置需求旺盛,近年全球获得重大的勘探发现中有50%来自于深水,我们讲到的是大于500米的深水,美国墨西哥湾和以外的海域,钻井装置的利用率在95%左右,甚至达到了100%,一些在建的钻井装置也签下了多年钻井工程承包合同。这个是到07年全球钻井船,实际上是自升式钻井平台的一个趋势。海洋钻机的日费不断上涨,由于需求旺盛,导致海上钻井装置日费持续上涨,在北海,自升式钻井平台的日费05年6万美元,到08年8月份,20万美元,增幅非常大。全球深水半潜式平台的日费05年17万美元,08年50万美元。许多新的深海的钻探的费用也在飘升,墨西哥湾钻探的成本达60万美元,但是在02年才是15万美元。这是2000-2007年钻井船日费的变化情况,从这个图可以看出海洋装备还是大有可为。装置作业能力更深,08年全球有近70家公司投资建造海上移动式钻井装置,几乎全是海上钻井承包商,海上钻井装置的发展趋势,环境适应能力更强,额定作业水深更大,钻深能力更强,结构设计更优化,钻机及其配套设备更可靠,自动化和信息化程度更高,作业更安全、舒适、高效。海上钻井装置的造价不断攀升,随着海上钻井平台现代化的程度、作业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不断提高,08年自升式钻井平台的造价是1300-2000万美元,半潜式平台造价为4000-6500万美元,最高达7800万美元,钻井船造价从去年1000万美元到目前的5000-6500万美元,最高达到7400万美元,因此装置的造价也在攀升。

大型跨国公司成为深水勘探开发的主力军,因为深水开发需要强大的财力和技术支持,就同样一口勘探井的钻井成本来比,比如陆上石油,浅海石油和深海石油的成本是1:10:100甚至更高,全球有100多个进行海上勘探开发的国家中,目前有50多个国家在进行深海的勘探。几个大型跨国公司已经成为深水勘探的主力军,目前拥有深水储量的,排在前十位的世界大公司,第一是BP,然后是埃克森美孚、壳牌、巴西国家石油公司、道达尔、埃泥、雪佛龙等,市场份额非常大。

海上钻井受金融危机影响相对较弱,总体而言,廉价石油时代已经结束,随着短期内金融危机导致的油价波动,从长期来看,石油市场供求关系还会趋于紧张,石油资源作为主要的能源对世界能源的需求仍然起到主要的作用,钻井将继续在石油勘探开发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钻井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的发展趋势,从国际市场上来看,钻井业务占整个工程技术服务市场的54%左右,这样我们钻井装备所占的份额也是非常大的,随着经济的复苏,钻井服务市场的规模将会得到恢复和加大。以上是钻井的情况。

4.下面介绍一下测录试市场。

国际测录试市场规模不断增长,金融危机带来了短期的调整,这是99-2008年市场变化情况,从99年到2008年,增幅也是非常明显,因此可以说这个市场还是大有可为的。

国际测录试市场格局未发生根本的转变,竞争依然很激烈,测井市场斯伦贝谢、贝壳休斯、哈利伯顿三大公司的垄断地位没有改变,威德福通过并购等发展跻身了测井四大巨头的行列,这四家公司拥有82%的市场份额,斯伦贝谢一家独大的地位没有发生改变,目前的市场份额是45%。录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随着大公司的退出和转移,中小公司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哈里伯顿逐渐退出国际录井市场。

以技术为主和为导向的市场局面仍然存在,国际大型技术服务公司通过多年的市场经验已经认识到,通过核心技术形成技术壁垒和规模,才能获得垄断性的地位和超额的利润,有许多大型国际服务公司即使在业务不景气的情况下,仍然专注于其核心业务的研发,向市场推广新的技术和服务。每年拿出收入的3%-4%的投入到研发中。斯伦贝谢08年的投入是8.19亿美元,保证了其在竞争中的领先地位。我们讲装备的时候,其实技术和装备是不分的,技术是通过装备来实现。

随着钻井技术的发展迅速,随钻测井技术不断发展,并逐渐侵蚀电缆测井市场的份额,国家石油公司主导地位越发加强,对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市场提出新的挑战。国际商务环境逐渐恶劣,08年9月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政府都出台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但是由于国际经济形势在恶化,一些国家在挽救本国经济的同时采取了一些不利于国际贸易的举措,引起了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这样加剧了各国经济的困境,延缓了世界经济复苏的步伐,对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勘探开发的难度和环境风险不断加大,油公司已经从陆相已经向深海甚至极地地区进军,对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极地海域的条件将更为严峻,这样对我们的技术和装备要求也更高。中小型地区服务公司的迅速蔓延加大了行业的竞争,如测井市场威德福的迅速崛起,主要是通过收购和兼并其他测井公司,测井收入在99年的时候是1.45亿美元,到08年是9.85亿美元,年增长率在30%,打破了像斯伦贝谢等三家大公司的垄断地位。

以上是第六部分,下面讲第七部分:

七、世界海洋油气勘探技术与装备。

海洋油气地质调查,我们在讲技术的时候是靠装备来实现的,所以有的时候我是提到技术不提装备,主要是海岸、岛屿地质观察。二,浅海的地质观察。三,海洋航空地质观测、海洋地貌调查、海洋地质图的绘制,海洋非地震物探方法。海洋地球化学勘探,地球化学勘探是低成本的,目前也得到国际上一些大公司的青睐,海洋磁法勘探、电法勘探,这是目前挪威国家石油公司最先进的电磁法勘探的装备,这是斯伦贝谢公司电磁法勘探的装备。

海洋四维勘探的装备和技术目前延伸到开发阶段,可以描述出剩余油,因此也受到了油公司的重视。海洋地震船的调查,全球共有22家公司从事海上地震勘探的作业,共有船只125艘,我们看一下整个的地震船的情况,前面是地震船的名称,下面是参数,我们把目前世界上的地震船参数都列到这个表里了。(PPT)这张图是世界范围内地震船的数量和作业项目,海洋勘探钻井,因为海上主要是用多分子井、大位移井,这个装备是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双塔式半潜式钻井平台,深水勘探的时候主要用的是深水钻井船,这是全球钻井设备的使用情况,分类的时候,这样有钻井船,自升式钻井平台等,这是全球设备的使用情况,我们是按地区,像西非、东南亚、地中海、波斯湾等。

海洋油气开发技术与装备,首先我们介绍一下开发技术,海洋的开发,技术上和陆地上,在技术上的原理都是一样的,但是因为海洋开发时间比较短,15-20年左右,因此海洋技术和陆上技术又有区别,首先是低井网密度、高采油速度。因为陆上,井打得越来越多越好,海上要少打井,一套井网开采多套油层,因为陆上不同的井网开采不同的层析,海上就不一样,一定要用一套井网。人工举升增大生产压差,提高采油速度。采用面积井网注水开发油田。海洋的联合群体开发,因为海洋开发成本都比较高,这样我们在开发一个大油田的时候,比如这个油田比较好,这样我们建一套的装备和管线,把周围的小油田,用一套设备

把它开发出来,这就叫联合群体开发,这样降低了整个油田的开发成本,这样油公司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海上油田的开发模式,我们的装备也是两种,首先是半海半陆式的,我们采油的这些装备在海里,但是油气分离的装备是在岸上,这样我们叫半海半陆式开发。这张图是英国北海的一个项目。另外还有一个全海式开发方式,什么叫全海式?就是采油采气在海上,但是油气分离也在海上,我运到岸上的时候,油和气就是商品,首先有几种方式,向装机固定平台的全海式方式,这是半潜式平台的,我们可以看不同的装备,这个浮式,这个是墨西哥湾的一个全海式,下面是挪威北海油田的全海式,这样的也是挪威北海油田的FPSO 全海式开发方案,下面是巴西海域的。

这个是全球浮式生产设备的统计情况。

八、开发装备。因为开发装备随着从浅水到深水划分得比较系统,开发装备划分了像定位系统、设备模块、海工结构物、外输系统、水下装备、工程船舶等。首先看一下钻采平台,这个是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水深要有不同型号的装备。油气系统,我们在陆上开发的时候有一个计量间和中转站,还有一个联合站,实际从计量间到联合站,应用的装备是油气水分离的,FPSO油气水在船上实现了分离,这样不用建很长的管线,减少成本,所以FPSO降低了开发成本。

目前海上连续油管作业装备是一个比较大型、比较先进的装备,有注入头、滚筒、控制室、惊吓钻机组合、井控系统等。这个是哈利伯顿公司目前的装备。(录像)这一套装备是集成的,这个是连续油管,进到注入头,给它动力,将它下到井底。下一个是进入储层,定位非常准确,可以停到任何一个位置。下注过程中可以监控出它的深度。海上钢丝绳的作业,目前油公司也比较欢迎这种作业,是一个比较经济有效的。国外直井很少,多数是多分子井、大位移井或者水平井,所以钢丝绳作业的时候一定要有一个驱动轮。在海洋的生产过程中,目前都是压裂投产,我们看一下哈利伯顿一个世界领先的技术。这个装备下入一次完成两种作业,然后再进行第二个储层,到第二个储层进行定位,然后进行射孔,然后进行压裂。这项技术在海洋勘探开发中是非常适用的技术。下面我们看一下贝克休斯进行油管作业的一个装备,这套自动化的装备是怎么完成它的作业的,现在是把作业工具下到井底,然后有一个定位系统,我们看一下是一个液压系统进行定位,膨胀,然后定位,定位以后就可以进行作业,下面有一个切割的装置,连续油管给它切开,这样可以打捞上来,就完成了作业。

目前我们讲到了海洋主要都是多分子井,其他多分子井,划分的时候,种类也叫水平井,目前我们在海洋作业里,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要求我们的装备在不同储层有不同的倾角,装备作业的时候,要实现你的自动化程度高,而且进入储层要非常准确,我们看一下哈利伯顿的一项目前世界顶尖的技术,它是一个定向射孔的技术。是一个定向射孔的装置,就是我们说的设备,可以完成大段上百米的储层进行射孔,因为海上勘探开发的油田,一般都要找它的储量丰度比较高的,就是单井产量要高。下面看到的是它的定位系统,这个定位系统设计得非常巧妙,根据中国人从小玩不倒翁,在这个原理基础上通过一些非常巧妙的设计完成它的定位系统。

下面是下入的过程,刚才讲到了常规油气资源,目前开发已经达到了饱和,而且目前我们找到的都是一些资源环境比较差的地方来开采海洋的油气,而且地质构造都比较复杂,我们看一下它在下入井筒的过程中,现在是一个直井段,射孔装置在直井段下入,这个储存,储层几乎平行于海平面,我们在压裂射孔的时候,就是压裂投产,这是目前的油公司油气井生产的必备技术,我们看到这个储层是上下的,所以我们叫做定向射孔。而且射孔,可以365度地进行射孔,哈利伯顿的这项技术射孔是定位以后点火,进行射孔,下面看一下它射孔以后储存的图形,射的是一个薄层,只能沿两个方向射,要是厚层可以365度,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装备我们就介绍到这儿。

九、国外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发展的经验。

第一,是重视基础地质研究、调查评价工作,尤其重区域石油地质条件的研究和类比。

第二,重视海上油气勘探开发科技攻关,鼓励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美国曾多次国家出钱,在墨西哥湾开发一些海上技术和装备,用于深水的油气开采,效果也很明显。另外在国外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实施改革和对外开放,鼓励引进外资和合作进行勘探开发。美国95年通过了一个矿区使用费补助法,规定随着水深的增加,矿区使用费逐渐减少,推动了墨西哥湾的勘探和开发工作。还有其他国家有很多,包括印度尼西亚都是,深水的时候可以免收你的使用费,这样发展了深水技术和装备。

世界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的展望,目前它的发展方向还是智能化,现在有大型化、高速化、精密化、电子化、自动化、深水化、环保化。

结论与认识,墨西哥湾、西非及巴西等海域将继续引领全球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的潮流,发达国家勘探开发技术与装备日渐成熟,以上是结论。我的汇报陈述完毕,谢谢大家!(来源:全球石油网)

世界海洋石油业勘探现状

海洋油气的勘探开发是陆地石油勘探开发的延续,经历了一个由浅水到深海、由简易到复杂的发展过程。1887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岸数米深的海域钻探了世界上第一口海上探井,拉开了海洋石油勘探的序幕。

海洋油气储量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丰富。海洋石油资源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探明率30%左右,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据《油气杂志》统计,截至2006年1月1日,全球石油探明储量为1757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173万亿立方米。全球海洋石油资源量约1350亿吨,探明约380亿吨;海洋天然气资源约140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约40万亿立方米。

油气资源分布

海洋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约占全球海洋油气资源的60%,但大陆坡的深水、超深水域的油气资源潜力可观,约占30%。在全球海洋油气探明储量中,目前浅海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将逐渐进军深海。水深小于500米为浅海,大于500米为深海,1500米以上为超深海。2000~2005年,全球新增油气探明储量164亿吨油当量,其中深海占41%,浅海占31%,陆上占28%。

从区域看,海上石油勘探开发形成三湾、两海、两湖的格局。“三湾”即波斯湾、墨西哥湾和几内亚湾;“两海”即北海和南海;“两湖”即里海和马拉开波湖。其中,波斯湾的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里海沿岸的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和伊朗,北海沿岸的英国和挪威,还有美国、墨西哥、委内瑞拉、尼日利亚等,都是世界重要的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国。

海洋油气产量

海洋油气生产始于20世纪40年代,60年代为100万桶/天,2005年为2500万桶/天。

在世界海洋石油产量中,北海海域石油产量及其增长速率,一直居各海域之首。2000年产量达到峰值,即3.2亿吨,随后逐渐下降。波斯湾石油产量缓慢增长,年产量保持在2.1~2.3亿吨,而墨西哥湾、巴西、

西非等海域石油产量增长较快,年均增长超过5.0%,其中,墨西哥湾可能在未来数年超过北海,成为世界最大产油海域。

海洋项目投资

伴随国际油价的持续高涨,全球油气勘探开发(E&P)总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海洋油气资源勘探水深

世界深水区钻井装置超过3000米水深、钻井能力达到1万米的钻井船有15艘,海上施工起重能力为到1.4万吨,水下焊接深度达到400米,深水铺管长度1.2万千米,水下维修水深超过2000米,深水区采油装置超过204座。2003年水下生产系统有2100套,2007年增加到5700套。

海洋油气勘探特点

工作区环境特点与陆地油气勘探相比较,海上的台风所形成的巨浪、狂风影响勘探工作进度,威胁勘探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勘探方法特点陆地上的油气勘探方法与技术在海洋油气勘探中都是适用的。但是,受恶劣的海洋自然地理环境和海水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许多勘探方法与技术受到了限制。

钻井工程特点海上钻井工程设备的结构要复杂得多,海上钻井必须使用钻井平台。由于受海洋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海上钻井工程要考虑风浪、潮汐、海流、海冰、海啸、风暴潮、海岸泥沙运动的影响。考虑海洋的水深、海上搬迁拖航等因素的影响,而陆地上钻井工程则无须考虑这些因素。

投资及风险特点海上油气勘探的投资大幅增加,一般是陆地油气勘探投资的三到五倍。勘探投资主要体现在海上钻井设备的设计与制造、海上钻井设备的搬迁拖航、海上油气的集输、海上钻井施工过程中的后勤补给、海上钻井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与保险等方面。这些勘探投资都要比陆地上大得多。

海洋石油勘探优势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由于交通便利和使用特殊的仪器设备,海洋油气勘探具有极高的工作效率。在海洋地震勘探中,地震船沿测线边前进边进行测量施工作业,施工作业效率比陆地地震工作效率高。

海洋油气勘探阶段划分

美国海上勘探阶段划分为初步勘探阶段和进一步勘探阶段。初步勘探阶段包括盆地评价、区块评价与圈闭评价、发现油气藏。进一步勘探阶段则以钻探井和评价井为主,以扩大含油气面积,增加和探明油气地质储量。

盆地评价阶段部署40~8Okm稀测网的地震测量,结合重磁资料进行区域性大地构造分析,深入研究盆地结构,建立盆地构造样式和沉积模式,进行盆地的类比分析;评价盆地的含油气远景,计算盆地的远景资源量,做出是否继续勘探的评价。

区块及圈闭评价阶段通过地震的加密和高精度的非地震物探,进行勘探区块的划分与评价。主要是以区

块为对象,进行圈闭分类排队,计算圈闭的资源量并进行风险分析。通过地震精查做出新一轮的评价后,实施圈闭初步钻探工作,发现油气田,初步评价储量的商业价值。

进一步勘探阶段主要是通过进一步的钻探工作扩大含油气面积,并计算油气田的探明储量。美国海上油气勘探在盆地勘探早期,特别重视同世界各国含油气盆地之间的类比分析。勘探工作中特别强调资源评价的重要性,使之成为整个勘探工作的核心。在局部构造的准备上精益求精,并进行风险分析。

世界海洋地震船调查

截至到2006年,全球共有22家公司从事海上地震勘探作业,共拥有船只125艘,其中能够承担滩浅海或过渡水域的作业船共有51艘,能够承担深水地震勘探的有74艘。

海洋勘探钻井

海上钻井需要使用平台和钻井船。自升式钻井平台,钻探水深一般小于180m,移动性能好,造价低,拖航困难,平台定位操作复杂。半潜式钻井平台,水深60~2000m,最深达3100m,稳定性好,能适应恶劣海况,自航速度低,造价高。深水钻井船,水深300~6000m,移动性高,动力定位,受风浪影响大,甲板使用面积小。

深水油气勘探

深水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受恶劣复杂的环境和储藏特性限制,具有"四高"特点,即高新技术、高风险、高技人、高回报。据《世界深水报告》资料,未来44%油气储量在深水中,而现在仅占3%,可见其潜力之大。

世界水深500米或超过500米的深海油气勘探开发始于上个世纪7O年代,至2002年底,已发现470亿桶石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和国际能源机构估计,全球深海区最终潜在石油储量有可能超过1000亿桶。2 004年深海石油产量约可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5%,2010年深海原油产量可达850万桶/年(4.3亿吨/年),可满足全球石油需求的9%。全球水深500~1500米的油气勘探已变成了多数海洋油气经营者重要战略资产的组成部分。如墨西哥湾,其深水区油、气占有量从1990年的4%和1%,10年后快速升到64%和36%,发展速度较快。2004~2008年将是深海油气勘探的活跃期。

根据Offshore Resources资料,2001~2007年全世界投入的海洋油气开发项目将达到434个,其中水深大于500m的深水项目占到了48%,水深大于1200m的超深水项目达到了22%。采用浮式生产系统的项目达到了209个。亚太地区的开发活动仍以大陆架浅水海域为主,世界其他地区的开发活动己超出了大陆架范畴,主要集中在水深500m以上海域。随着大陆架油气资源的日益枯竭,向深海进军是大势所趋,深海平台技术已成为国际海洋工程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巴西近海、美国墨西哥湾、安哥拉和尼日利亚近海是备受关注的世界四大深海油区。几乎集中了世界全部深海探井和新发现储量。据2003年底的统计,在巳发现的深海储量中巴西有146亿桶,其中的5大发现就超过100亿桶,墨西哥湾有140个发现,储量达115亿桶安哥拉近海有41个发现,储量95亿桶。尼日利亚的25个近海油田,储量达83亿桶。2004~2008年世界深海和超深海投资预测。预计未来五年,四大深海油区的石油产量将快速增长,估计到下一个十年之初,产量会陆续到达顶峰。

与大西洋盆地相比,东南亚的深海油气活动规模较小,对大型跨国公司的诱惑力不及西非、巴西和墨西

哥湾,但东南亚未来的潜在利益为寻找深海区块的石油公司提供了机遇。2005~2008年,马来西亚和印尼未来五年成为亚洲深海油气活动的主要地区。

目前, BP、巴西国家石油公司、挪威国家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壳牌、哈斯基、优尼科等公司从事深水区勘探开发工作,拥有深水勘探开发核心技术。

深水油气勘探规律

目前深水油气勘探效益较好的地区多位于被动大陆边缘盆地或与被动大陆边缘相关的裂谷盆地,且往往是浅水区及陆上勘探的延伸。油气储层常为白垩系或第三系,且多为第三系深水浊积砂岩。深水油气勘探常以发现大中型油气田为目标和寻找大中型圈闭。深水区开发和发现的多为油藏。勘探热点地区均具有一套与油气成藏密切相关的盐岩。盐岩及和盐有关的构造已成为当前构造及油气成藏研究的热点。

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展望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在市场需求压力和高油价的驱使下,未来全球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将继续较快增长,投资不断增加,海上油气产量继续增长,勘探开采作业海域范围和水深不断扩大。

世界天然气水合物中的有机碳约占全球有机碳的53.3%,而煤、石油、和天然气三者之和才占到26.6%。其中,分布在陆地上的天然气水合物的最大地质储量约为5300×108吨,分布在海洋的最大地质储量约为1. 61×1015吨。仅海洋中的储量就可以满足人类1000多年的需要。目前,世界有122个地区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其中陆地33处,海洋84处,已海底取芯20多处。日本在日本列岛东南斜坡陆棚深海发现了大量可燃冰,钻探30多口井,局部试采成功,已制定了2015年商业开采计划。美国在墨西哥湾深海区发现了大量可燃冰,并制订了2016年商业开采计划。目前开采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最大难点是保持井底压力稳定,防止甲烧泄漏,避免引发温室效应。天然气水合物可能成为人类新的后续能源,将逐渐成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新亮点。

结论与认识

海洋石油资源量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累计获探明储量约400亿吨,探明率3O%左右,尚处于勘探早期阶段。

由于海洋特殊的环境,海上油气勘探的投资大幅增加,一般是陆地油气勘探投资的三到五倍。

海洋油气勘探以海上拖缆地震勘探为主要手段。海上勘探阶段划分为初步勘探阶段和进一步勘探阶段。初步勘探阶段包括盆地评价、区块评价与圈闭评价、发现油气藏。进一步勘探阶段则以钻探井和评价井为主,以扩大含油气面积,增加和探明油气地质储量。

墨西哥湾、西非及巴西等海域,将继续引领全球海洋油气勘探潮流,东南亚及澳大利亚大陆架海域、孟加拉湾、里海地区及两极大陆架地区等前景看好的海上新区将陆续投入勘探。发达国家勘探技术日渐成熟。

(信息来源:中研网)

武汉理工大学-海洋工程装备项目建议书(模版)

- 附件1 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 建议书 项目名称: 申报单位: 参研单位 项目负责人: 研制周期: 编制日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

填写说明 1.项目名称:应体现项目关键技术的特点及研究重点,简洁、明了。 2.申报单位:填写申报牵头责任单位的工商注册全称并加盖公章。 3.参研单位:填写各参研单位的工商注册全称并加盖公章。 4.项目负责人:填写牵头责任单位的项目负责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5.研制周期:是指开展实质性研究工作至项目完成结题验收的时间。若批复后才能开始实质性研究的项目,应填写相对时间,并以月为单位计算,如36个月;若由于市场、任务等原因有明确完成时限要求的项目,应填写具体的开始和完成时间,如:2009年1月—2011年1月。 6.编制日期:填写建议书编制完成的时间,如:2009年1月1日。 7.正文为3号仿宋,一级标题加粗,首行缩进2字符,固定行距28磅。

1.研究目的及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1.1项目背景 总体说明开展项目研究的背景情况。 1.2市场需求分析 对市场需求进行细化分析,包括市场定位、需求量、基本技术要求、竞争环境等情况。 1.3研究目的 总体阐述开展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对国内外相关技术领域的影响等。 1.4国内外发展现状 1.4.1国外发展现状 分析国外相关技术领域的总体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列出国外相关技术的研究单位及现有水平、技术优势等。 1.4.2国内发展现状 分析国内相关技术领域的总体发展水平、发展趋势,列出国内相关技术的研究单位及现有水平、技术优势等。 1.5必要性分析 结合本项目拟开展的研究内容和目的,详细论述开展项目研究的必要性。 2.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2.1研究目标 提出项目研究的具体目标,可根据研究内容和进度要求提出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现状发展分析

第11卷 第3期 中 国 水 运 Vol.11 No.3 2011年 3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March 2011 收稿日期:2011-02-18 作者简介:刘 全(1978-),男,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分院工程师,硕士,从事港航工程专业 设计工作。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现状发展分析 刘 全,黄炳星,王红湘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分院,上海 200439) 摘 要:随着陆地资源日趋枯竭,人类生存和发展将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大规模、全面地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和海洋空间,发展海洋经济已列入各沿海国家的发展战略。其中,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最为引人注目,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使着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蓬勃兴起。文中主要介绍和分析了世界和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关键词:海洋工程;海工装备 中图分类号:F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3-0037-03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加剧和未来陆上油气储量的逐渐枯竭,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最为引人注目,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海洋二十一世纪议程》、《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等均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使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出加快海洋工程装备的国产化率、关键技术的提升、产品的更新换代。 一、国外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根据有关资料,全球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3880亿吨,天然气储量266万亿立方米,其中海洋石油天然气储量占45%左右。随着陆上油气资源逐渐减少,海洋石油已成为世界各国争相追逐的主要战略资源。目前已发现的油气田1600多个,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海上开发油气,有200多个油气田投产。 海洋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使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蓬勃兴起,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投资持续大幅增长,据Douglas-Westwood 统计,08年全球海工装备资本性投资为1570亿美元,09年约1520亿美元,占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总投资60%左右。 当前,全球共有各类海洋钻井装备650多座,其中自升式钻井平台超过430座,占有总规模的2/3;半潜式钻井平台180多座,钻井船近50艘,合计占1/3。截止2010年7月,全球超深水钻井平台、钻井船订单情况如表1。 表1 全球海工装备订单情况(2010.7) 类别 当前在建 订单总额(百万美元) 钻井船 37 24265 半潜平台 41 14998 自升式平台 59 6901 合计 137 46164 资料来源:根据国金证券研究所 2010年7月21日 《海洋工程装备》数据整理。 FPSO 目前的保有量接近120艘。此外,全球首艘兼具钻井功能的FPSO (称作FDPSO)已交付,将开启FPSO 市场的崭新一页。FLNG 和FSRU 等专门针对天然气的新船 种也将加入浮式生产装备行列,成为海上一道新景观,FPSO 新项目需求如图1 所示。 图1 FPSO 新项目需求预测(2011-2017)(单位:艘) 保守估计,按未来5年世界海洋油气资源开发年均投资3,200亿美元测算,则2011至2015年世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的年均容量700亿美元以上,期间海洋工程装备投资总额至少为3,500亿美元。 二、国内海洋工程装备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海岸线18,400km,综合评估我国海域共有油气资源量350~400亿吨石油当量。但开采程度和平均探明率相对较低,深海油气开发技术和装备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缺少必要的深海油气资源钻探、开采和生产装备。未来10年我国油气产量将以20%的速度递增,海洋工程装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提高和中国综合国力提升,我国正紧锣密鼓地准备南海深海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并首次将南海权益列为中国核心利益。据国土资源部初步统计,整个南海的石油地质储量大致在230亿~300亿吨之间,约占中国资源总量的1/3。国家发改委已组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共同研究深海海洋油气开发技术。据悉中石油已获批准在南海12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进行勘探,中海油也已获准在南海7万多平方公里的海域勘探开发。中石化则主要开发东海油气资源,可以预期中国万里海疆将出现海洋油气开发的高潮。 截至2009年底,国内在生产油气田77个,平台150座,在建10座,海外油田管理140余座,海管4,813km

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

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 (2014年版) 海洋工程装备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对于推动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支撑我国海洋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为进一步落实《“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国发[2012]28号)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信部联规[2011]597号),实施《海洋工程装备工程实施方案》,加快提升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创新能力,在调整和修订《海洋工程装备科研项目指南(2013版)》的基础上,形成本指南。指南从工程与专项、特种作业装备、关键系统和设备三个方面,提出了2014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的重点科研方向。 一、工程与专项 (一)深海天然气浮式装备(一期工程) 1.工程总目标 满足我国深海大型气田开发和海上液化天然气接收站建设的紧迫需求,系统开展深海天然气浮式装备(英文简称:FLNG,包括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LNG-FPSO和浮式储存及再

气化装置LNG-FSRU)设计、建造、集成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以及相关关键设备和系统的研制,形成相应的总体设计方案、设备工程样机及全套系统的试验验证装置,完成有关测试和检验、试验验证等工作,建立相应的FLNG设计建造规范与标准体系。开发一型适应我国南海大型气田开发需要、舱容约30万立方米、LNG年产量约为200-300万吨的LNG-FPSO,一型舱容在20万立方米以上、年气化能力约为200万吨的LNG-FSRU。 工程分两期实施,一期目标是:完成LNG-FPSO、LNG-FSRU 总体设计方案,实现LNG-FSRU再气化模块及LNG-FPSO部分系统和设备的样机研制,具备不小于20万标方/天的小型天然气液化系统核心装置工程化应用能力。二期目标是:LNG-FPSO、LNG-FSRU总体具备工程化条件,主要系统和设备完成样机研制及实验验证,具备LNG年产200-300万吨天然气预处理系统及液化系统装置研制能力。 2.重点研究方向 2015年前,重点围绕一期工程目标,突破天然气预处理系统及液化系统、再气化系统、LNG货物外输/转驳装置等设备和系统设计、制造、试验验证等方面的关键技术,部分系统和设备完成样机研制;开展FLNG建造、安装及调试关键技术研究;开展处理能力为不小于20万标方/天的天然气液化工艺和设备试验验证;初步建立起FLNG设计建造规范与标准体系。具体如下: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企业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2年2月

目录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1)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3) (一)指导思想 (3) (二)发展原则 (3) (三)发展目标 (4) 三、主要任务 (6) (一)加快提升产业规模 (6) (二)加强产业技术创新 (7) (三)提高设备配套能力 (9) (四)构筑海工装备现代制造体系 (10) (五)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11) (六)实施重大创新工程 (11) 四、政策措施 (12) (一)积极培育装备市场 (12) (二)规范和引导社会投入 (12) (三)完善财税和金融支持政策 (12) (四)加大科研开发支持力度 (13) (五)推动建立产业联盟 (13)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4)

海洋工程装备是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活动中使用的各类装备的总称,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处于海洋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方向,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资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先导性产业。 浩瀚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主要包括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等五大类1。紧密围绕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海洋、提高海洋产业综合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建设海洋强国、推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20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以海洋油气资源为代表的海洋矿产资源是当前世界海洋资源开发的重点和热点,技术相对成熟,装备种类多,数量规模较 1海洋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水合物、海底金属矿产、滨海矿砂;海洋可再生能源包括海上 太阳能、海上风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潮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差能、海洋生物质能;海洋化学资源包括海水本身、海水溶解物;海洋生物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海洋空间资源包括生产空间、贮藏空间、通道空间、生活休闲娱乐空间及军事战略空间资源。

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

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2014-2018年中国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行业供需形势及投资规划研究报告 【简介】 由于近期发现华经视点公司原创报告目录被多家网站严重抄袭,华经视点公司已通过法律途径处理此事。任何网站或媒体均不得转载或引用!为了维护客户的利益及保障您所购买报告的准确以及真实性,请您直接从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购买正版报告并享受VIP级别的高端售后服务。 此报告为多用户报告,如果您有更多需求,我们会重新修订报告研究框架,并做出合理的报价。 【目录】 第一章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行业定义及分类 一、行业定义 二、产品分类 第二节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概述 一、海洋工程产业链构成 二、海洋工程核心装备 第三节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一、行业相关政策解读 二、行业相关发展规划 第四节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一、全球宏观经济现状及预测 1)全球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2)全球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二、中国宏观经济现状及预测 1)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2)中国宏观经济发展预测 3)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行业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第五节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二、行业专利公开数量变化情况 三、行业专利申请人分析 四、行业热门技术分析 第六节中国海洋工程配套设备制造行业发展机遇与威胁分析第二章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分析 一、全球海上及陆上油气开采潜力对比 二、全球海洋油气产量分析 三、全球海洋油气开发投资额分析 四、中国海洋油气开采潜力分析 第二节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 一、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发展历程 二、全球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格局 1)总承包和设计方面 2)总装建造能力方面 三、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规模 四、全球海洋工程装备竞争格局 五、全球海洋工程装备细分产品分析 1)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概况 2)全球钻井装备分析 1.自升式钻井平台分析 2.半潜式钻井平台分析 3.钻井船分析

海洋油气装备创新发展工程专项

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 实施方案(2018-2020年) 船舶工业是先进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是船舶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也是经略蓝色国土、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需要。 为了有效支持船舶工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15-2017实施了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专项。通过专项的实施,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具体表现:第一、推进了重大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示范应用,使得我国船舶行业的产业能力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第二、船舶海洋工程装备的核心配套设备在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取得一定突破,部分设备实现了装船应用;第三,相关试验检验平台建设得到积极推进,试验检测能力不断提高,为产品质量提供有效保证;第四、海洋环保技术日趋完善,行业绿色制造能力有效提升;第五、船舶工业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品牌效应逐步显现;第六、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取得明显成效,加速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有效提升了船舶工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虽然通过支持重大项目,一批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取得突破,推动了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的发展。但是,与世界造船强国相比,我国船舶工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配套设备自主化装船率仍需提高,部分高端产品尚需攻坚,设计、系统集成和总承包等相关服务发展需要提速。同时,在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竞争缓慢这一切都证明了继续执行本专项十分必要。 从国家“海上丝绸之路”发展战略和“海洋强国”发展目标出发,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在全球海洋资源开发中突显出极为重要的战略作用。为满足我国在国际战略和产业发展需要,需进一步突破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并实现产业化,加快船舶工业产业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实力,实施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期限为2018~2020年)。 一、主要任务和预期目标 (一)海洋油气装备创新发展工程专项 开展第七代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大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FPSO)、海上平台拆解装备、张力腿平台(TLP)、液货装卸及外输系统等油气开采装备的国内制造、示范应用,实现主力装备结构升级、突破重点新型装备,提升自主设计建造能力和国产化配套系统水平,形成我国海洋油气的装备体系。

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立项报告

海洋工程装备项目立项报告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当前时期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战略机 遇期内涵发生深刻变化,我省发展也同样面临着有利条件和困难风险 挑战。 从有利因素看,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拓展了对外合作新 空间。 从不利因素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存在,新一轮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国际市场需求不足,对我省重点行业发展形成约束传导。国内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治理 以及投资增长放缓,直接或间接影响一些行业发展,也对扩大投资产 生影响。 19世纪末,全球开始海洋油气勘探,海洋工程装备由此出现。进 入20世纪,随着海洋勘探需求的增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行业不断发展,技术含量含量不断提高,先后建造出固定式、坐底式、自升式、 半潜式钻井平台。21世纪以来,由于海洋石油开发规模增加且不断向 深水领域发展,海工装备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全球海洋

工程装备市场年需求量保持在400-500亿美元左右。而未来5-10年内 海洋油气开发的年均投资总量将会达到500亿美元的水平上,这将与 世界船舶市场的投资规模大体相当,随着海洋油气开发向深水进军, 市场规模还将扩大。如果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能占其中的20%以上的市场份额,再加上其他配套方面的产值,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有望成为一 个产值达千亿美元的新兴产业。 不过,当前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建造市场尚未走出低谷,过剩的装 备供应导致新订单缺乏孕生基础,新造需求极为有限。2018年上半年,全球累计成交各类海洋工程装备36艘(座)、成交额53亿美元,同 比下滑约23%。 细分市场来看,2017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共成交海工船46艘,合计23.9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6.1%和34%。其中,作业船成 交额最大,约为20.2亿美元,调查船、支持船成交额分别只有3.3亿 美元、0.4亿美元。 相比之下,浮式生产平台订单爆发式增长。2017年,全球移动生 产平台成交金额达70.6亿美元,远超2015、2016年水平,其中包括6座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9座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SRU)、1座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FLNG)。

符合海洋工程装备平台类

符合海洋工程装备(平台类)行业规范条件企 业申请报告 加盖公章) 企业名称: 申报级别 / 类别: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申报日期: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制

符合海洋工程装备(平台类)行业规范条件 企业申请报告大纲 一、企业基本情况 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纳税、用工制度、缴纳社会保险情况,企业按照国家有关产业政策要求开展生产的情况及研发机构设置等的概述,完成表1-1,并提供以下证明 材料: 1.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有关项目核准或备案、土地证或土地租赁协议等文件,可附工商局 开具的经营范围证明的复印件; 2. 企业生产设施照片,包括海工平台建造用坞(台)、码头、起重、喷涂等设施; 3. 企业通过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审证明材料复印件; 4. 企业取得的质量、环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第三方认证证书复印件; 5. 银行为企业开具的信用等级证明材料,企业纳税证明文件,职工社会保险缴纳证明材料及企业各类职工用工制度相关文件; 6. 省级及以上部门认定的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等批复文

件或认定证书复印件,如果研发机构与申报企业之间为相互独立的法人,则需要提供书面材料,证明研发单位与申报企业之间存在资产、行政隶属关系。 二、技术创新与质量控制 本章节内容主要包括上年度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主营业务收入,拥有国家授权专利,研发团队,企业焊接质量控制体系、重量控制管理体系、精度控制管理体系、调试管理体系、物资供应链管理体系、分包控制管理体系等的概述,完成表2-1、 2-2、2-3、2-4及2-5,并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1. 可以证明上年度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和主营业务收入情况的相关财务文件; 2. 国家授权专利和自主知识产权海工平台设计相关证明文件或证书复印件;若有企业标准上升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的,需要提供标准文本及其他相应的证明材料。 3. 研发设计团队名单,包括人员姓名、从事专业、职称、履历等情况,以及经过船级社审定的研发设计团队承担项目的图纸或设计成果的相关鉴定文件等; 4. 企业焊接质量控制体系相关文件; 5. 企业重量控制管理体系相关文件; 6. 企业精度控制管理体系相关文件;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2011-2020)》

附件: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发展战略 (2011-202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精神,增强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海洋资源开发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创新、持续、协调发展,特制定本战略。战略实施期为2011-2020年。 一、战略意义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是我国当前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船舶工业调整和振兴的重要方向。 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的特点,是先进制造、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综合体,产业辐射能力强,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把发展海洋经济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明确提出了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纳入重点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

业。 近年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具备了一定基础,已成功设计和建造了浮式生产储卸装置(FPSO)、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以及多种海洋工程船舶,在基础设施、技术、人才等方面初步形成了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基本形态,但在高端新型装备设计、建造、配套、工程总承包能力等方面尚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难以满足国内海洋开发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未来十年,是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充分利用我国船舶工业和石油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的较为完备的技术体系、制造体系和配套供应体系,抓住全球海洋资源勘探开发日益增长的装备需求契机,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力度,大幅度提升管理水平,完全有可能实现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跨越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需求为导向,立足科技创新,完善支撑体系,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作用和政府的引导推动作用,重点突破海洋深水勘探装备、钻井装备、生产装备、工程船舶的设计制造核心技术,全面提升自主研发设计、专业化制造及设备配套能力,提高

海洋工程装备二

一,海洋工程装备 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资源(特别是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装备,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高风险的特点,是先进制造、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的综合体,产业辐射能力强,对国民经济带动作用大。 国际上通常将海洋工程装备分为三大类: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浮体结构物。 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是海洋工程装备的主体,包括各类钻井平台、生产平台、浮式生产储油船、卸油船、起重船、铺管船、海底挖沟埋管船、潜水作业船等。 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起步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实现快速发展是在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国内外海洋装备需求的增长,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抓住市场高峰期的战略机遇,承接了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订单,实现了快速发展,能力也明显提升。特别是近几年,我国先后自主设计建造了国内水深最大的近海导管架固定式平台,国内最大、设计最先进的30吨浮式生产储油轮装置FPSO,当代先进自升式钻井平台,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平台等一批先进的海洋工程装备。 前海洋油气开发(特别是深水和超深水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已经成为世界油气开采的重点领域,海洋石油开发推动海洋工程装备行业发展。在一个供大于求的需求经济时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能够在需求尚未形成之时就牢牢的锁定并捕捉到它。那些成功的公司往往都会倾尽毕生的精力及资源搜寻产业的当前需求、潜在需求以及新的需求!随着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海工装备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海工装备生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海工装备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海工装备行业中的翘楚。 二,海洋钻井平台概述 海洋钻井平台是进行海洋油气开采的主要设备,在实际的应用中,主要是用来支撑和存放巨大的钻机、为钻井人员提供居住地点、对开采的原油进行存储等。相比较具体的油气存储设备以及诸多的海上工程船舶,海洋钻井平台的存在更具基础性作用。海上钻井平台的造价非常高,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钻井平台所处的重要地位以及它自身构造的复杂性,使得在对它进行设计时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第二,钻井平台一经入使用,就会常年经受海上的恶劣环境,诸如台风、潮汐、海浪等都会对钻井平台设备的主体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侵蚀,为了保证钻井平台的正常使用,必须在建造的过程中加大对耐腐蚀、耐侵蚀等昂贵材料的应用。第三,钻井平台在使用的过程中,还会出现材料老化、地基土冲刷等问题,在进行周期性维护时,也必须加大一部分的资金投入。 三,海洋钻井平台模式 当前最常用的钻井平台模式有七种,分别是固定平台、坐底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钻井船、半潜式钻井平台、张力腿式钻井平台以及牵索塔式钻井平台。

项目名称海气界面多平台探测关键技术及装备

一、项目名称:海气界面多平台探测关键技术及装备 二、项目简介 海气界面层内海洋、气象要素变化极为复杂,海气界面的温度、盐度影响着海洋牧场渔业活动,恶劣海况、低能见度等危险天气严重影响着战略通道航行安全,海洋表面大气波导制约着岛礁安全预警平台的效能发挥,海气界面环境的探测直接关系到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战略利益拓展和国防安全。项目针对海气界面环境立体观测体系建设中面临的天基全域探测、船基走航探测、岸基定点探测技术难题,突破多项关键技术,研制系列装备,技术创新为: 1、星载直接相关型全极化微波辐射海面全域探测技术。针对国内星载海面盐度探测装备空白,L波段盐度探测天线尺寸大,难以星载工程化应用,发明了L波段综合孔径辐射测量技术。发明了星载高精度直接全极化微波辐射接收方法。实现了海面风场全极化弱亮温信息的高灵敏度接收,亮温接收灵敏度优于0.25K;发明了相关型全极化微波辐射定标技术,全极化微波辐射计相位定标精度优于0.5°,幅度定标精度优于0.5dB。 2、船基双极化全固态毫米波航线剖面探测技术。针对基于微波回波信号测波定标困难、波浪参数反演精度低的难题,发明了毫米波干涉模式下的浪高直接测量技术和浪向反演技术,发明了Ka频段双极化全固态毫米波云雾探测和能见度反演技术。实现了能见度单点静态探测向水平、垂直和斜视全方位动态监测的转变,信号检测能力提高10dB以上。 3、岸基连续波和亚毫米波定点廓线连续探测技术。针对常规探空气球获取海气界面温湿风廓线存在低空盲区大、时间不连续等问题,发明了调频连续波相控阵超低空风廓线探测技术,将低空风廓线最低有效探测高度由100m降低到10m;针对风廓线回波信号弱、不易提取、易受有源电磁干扰等问题,发明了风廓线弱回波信号提取和抗有源干扰方法,干扰抑制30dB以上,有用信号功率增加13dB以上,研制了岸基亚毫米波大气温湿廓线探测装备,海气界面温湿廓线连续探测时间分辨率达毫秒级。发明点居国内领先水平。 已授权国家(防)发明专利35项,公开或实审发明专利11项。近三年,新增销售额4.67亿元;为国庆阅兵、北京奥运、南海岛礁建设等重大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撑,取得了重大社会经济效益。获2011 年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15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中国制造2025》规划系列解读之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发展

《中国制造2025》规划系列解读之推动海洋工程装 备及高技术船舶发展 船舶工业是为水上交通、海洋资源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现代综合性和战略性产业,是国家 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实施海 洋强国战略的基础和重要支撑。为此,《中国制造2025》把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作为十大重点发展领域 之一加快推进,明确了今后10年的发展重点和目标,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充分认识推动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发 展的重要意义 海洋工程装备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所使用的各类装备的总称,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高 技术船舶具有技术复杂度高、价值量高的特点,是推 动我国造船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海洋工程装备 和高技术船舶处于海洋装备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推动 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发展,是促进我国船舶工 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加快我国世界造船强国建设步 伐的必然要求,对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加快海洋开发、保障战略运输安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增长、增加劳 动力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 我国是一个负陆面海、陆海兼备的大国,提高海洋开发、控制和综合管理能力,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 展和国家安全的大局。海洋与陆地的一个根本区别是 海上的一切活动必须依托相应的装备,人类对海洋的 探索与开发都是伴随着包括造船技术、海洋工程技术 在内的装备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深化的。经略海洋,必 须装备先行。特别是我国海洋强国建设进程向前推进,

综合实力不断上升,已经对传统海洋强国形成挑战,西方强国在一些核心技术和装备上对我封锁。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必须建立自主可控的装备体系,必须掌握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等高端装备的自主研制能力。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南海开发进程以及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海上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空间开发等相关装备的需求将更为急迫,也对我国高端海洋装备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是建设世界造船强国的必然要求 经过新世纪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最主要的造船大国,具备了较强国际竞争力。未来 10-20年我国船舶工业将进入全面做强的新阶段。建设世界造船强国的核心任务是全面推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所谓全面转型,就是产业发展动力的全面转型,由依靠物质要素驱动向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以产品创新,制造技术创新等支撑产业发展;所谓结构升级,主要是技术结构升级和产品结构升级。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制造,是船舶工业全面转型、结构升级,从而实现全面做强的重要方向。加快提高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国际竞争力,逐步引领未来国际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市场,将有力地带动我国船舶工业技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整体跃升。 (三)加快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和高技术船舶等高端装备制造业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发展方式开始向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转向新增长点。发展高端制造业,正是中国制造业适应经济新常态,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船舶工业作为我国最早进入国际市场,并且已经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行业,具备在我国建设世界制造强国的进程中率先突破的基础和条件。海洋工程装备和高

海洋工程装备的定义及分类定义分类

1海洋工程装备的定义及分类 1.1定义 海洋工程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按照海洋开发利用的海域,海洋工程可分为海岸工程、近海工程和深海工程等3类。 海岸工程,主要包括海岸防护工程、围海工程、海港工程、河口治理工程、i了于上疏浚工程、沿海渔业设施工程、环境保护设施工程等;近海工程,又称离岸工程,主要是在大陆架水域的建设工程,如浮船式平台、半潜式平台、自升式平台、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采平台、浮式储油库、浮式炼油厂、浮式飞机场等建设工程:深海工程,包括无人深潜的潜水器和遥控的海底采矿设施等建设工程。 海洋工程装备是一种多功能新概念的海洋装备,是指为海洋工程服务,并主要用 于海洋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及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和辅助性装备。海洋工程装备能够为海洋开发及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支持,是一个战略性产业,因此,发展海洋工程装备是国家海洋开发与蓝海战略的首要任务与战略重点。 与一般制造业不同,海洋工程装备是一项庞大的装备制造工程,有着自身的特殊 性。海洋工程装备具备技术复杂、学科综合的特沪收。海洋工程装备及其项目建造涉及到的学科门类综合复杂,主要包括流体力学、结构力学、数学、管理学、冶金学、化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技术性也非常强。海洋工程装备的建造过程更是复杂,从生产准备阶段,到完工交船,各种材料和零部件极其繁多,其数量级是百万级以上的:装备功能较为特殊,应用技术比较复杂,建造工艺流程更是复杂多样。更重要的是,不同于普通船帕,海洋工程装播项目对建造质星的要求非常高。 1.2分类 国际上通常将海洋工程装备分为三大类: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其他海洋资源开发装备;海洋浮体结构物。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是日前海洋工程装备的主体,它主要包括三类装备:钻井平台、生产装置、海洋工程辅助船帕。 根据各类海洋工程装备己有数量和建造单价,海洋工程装备整个存量市场规模约 5576亿美元,其中钻井平台、生产装置、海洋工程辅助船舶占比分别为47%、19%、34%。 钻井平台主要分为移动钻井平台和固定钻井平台两大类,其中,固定式钻井平台占20%,移动式钻井平台占80%。 移动钻井平台又可包括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钻井平台、钻井船、坐底式钻井 平台、张力腿式平台和牵索塔式平台等,其中自升式、半潜式和钻井船是移动钻井平台的主要钻井平台。目前世界油价不断上涨、陆地石油可用资源消耗不断,所以石油开采必须一步一步向海洋发展,由于是开始阶段,所以海上石油勘探的开发集中在近海区域,使得自升式钻井平台占钻井平台总数的50%以上,随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园简介

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简介 盘锦市是一个资源型城市,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中国第三大油田—辽河油田座落在这里,全市拥有150 余家石油装备制造及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产品涵盖十几类、上百个品种。盘锦市区域内陆地钻机年生产能力100套,顶部驱动钻井装置年生产能力100台套;钻铤、钻杆等钻具年生产能力5万吨,石油专用管材年生产能力80万吨,抽油泵年生产能力10000台,井口装置年生产能力5000台;油田环保设备年生产能力500台套,油田专用车年生产能力3000辆,天然气专用管材年生产能力200万吨,1.5MW风力发电机组年生产能力1000台。盘锦市的研发创新能力也很强:国家级的研发中心3个,省级的研发中心7个。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园是辽东湾新区二级产业园区,成立于2014年1月1日。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园包括三个产业园区:分别是机械加工制造区,规划面积8.7平方公里(13050亩);特种车辆制造区,规划面积10.8平方公里(16200亩);海工区,规划面积7.6平方公里(11400亩)。 园区产业定位是要打造成为一个国家级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和国内知名的特种车辆及设备制造、研发及出口基地。产业是以海工装备、特种车辆为主导,港口机械设备、化工装备、石油天然气装备、医疗器械、通用航空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相关装备制造业为补充。

按区域功能定位,三个产业园区的发展重点为: 1、海工区:水深15米,重点发展以海洋油气钻采装备、海上作业与辅助服务装备、水下系统和作业准备、海洋工程辅助船、高技术船舶以及配套关键设备等海工项目。 2、机械加工区:重点发展港口机械设备、化工装备、石油天然气装备、医疗器械、通用航空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相关装备制造业等项目。 3、特种车辆制造区:将新区打造成为国内知名的特种车辆产品的制造、研发和出口基地。 目前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园在建及运营的的几家重点企业有: 1、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在盘锦辽东湾新区投资建设的工业车辆北方基地项目:总投资3.5亿元,公司占地300亩。年产15000台中小吨位内燃叉车。公司主营业务为工业车辆、工程机械及配件的研发、制造及销售。 2、辽宁忠旺铝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盘锦辽东湾新区投资建设的挤压型材项目:总投资81.2亿元,规划总占地面积11.2平方公里,主要建设铝挤压型材车间、熔铸车间、无缝管生产车间、模具车间。 3、渤海装备辽河重工有限公司在盘锦辽东湾新区投资建设的海工基地项目:总投资25亿元,占地面积3012亩,公司自主设计建造的国内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P-300自升式钻井平台已经成功下水;公司自主研发的“辽河一号”

关于海工装备产业的调研报告

关于海工装备产业的调研报告 海工装备产业课题组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我市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产业发展在我市刚刚起步。为做好全市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近期课题组展开了专题调研活动,形成如下报告。 一、海工装备产业的基本特征 海洋工程的内涵和范围十分广泛,是指以开发、利用、保护、恢复海洋资源为目的,并且工程主体位于海岸线向海一侧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狭义的海洋工程装备主要指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包括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采、加工、储运、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的大型工程装备、辅助性装备。本课题重点研究狭义的海工装备。当前,海工装备产业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征: 1.市场前景看好,政策支持明朗。石油是世界重要的能源消费构成部分。由于陆地石油已经难以再有大的储量发现,海洋油气开发将更加受到重视,并带动海工装备需求快速增长。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很大,中国南海的油气储量就占我国油气总资源量的1/3,属于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和建设海洋强国的口号,进一步提升了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国家、省和市相继出台了有关海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规划,这给海工装备产业带来历史性发展大机遇。可以预见,未来几年将是海工装备产业快速发展的时期。根据有关机构预测,世界海工装备市场规模2015年达到800亿美元左右,2020年达到1250亿美元

左右。我国到2015年,海工装备年销售收入有望达到2000亿人民币。近年来,我国已经开始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海工装备业务进行产业升级,并取得了一定突破,对我国海工装备产业发展将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 2.产品个性化强,技术含量高。每个海洋工程都要承受海洋的复杂环境。海底不同的地形结构,海上的风浪、海流,还有海水腐蚀、生物附着等,都会对海洋工程产生影响。海工装备制造需要根据所处的海洋地质情况、油气状况等逐一“量身打造”。这类产品只能小批量多品种生产,具有较强的“个性”。海工装备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和高性能,才能应对海洋的复杂环境。其系统集成度高,技术工序复杂,对技术的要求很高。 3.投入资金大,准入门槛高。海工装备造价都比较高,有些超过几亿美元。即使是一些海洋工程辅助船,其造价也都远高于同型传统船舶,建造企业必须具备强大的调配资金和融资能力,其运行的风险自然也大。海工装备产业需要有高额的资金投入和大量的专业人才集聚,且装备的建造进度不易控制。因此,这个领域的准入门槛高,一般企业不能轻易进入。 4.产业链长,附加值高。海工装备制造业是集多门类技术于一体的行业,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的关联度达85%以上。海工装备制造产业链较长,由上游销售经营、设计研发、物资设备采购、生产制造、运输及售后服务串联而成,呈现一种混合式的产业链,环环相扣,缺一不可。海工装备产业带动效应强,投入产出比可超过1:4。1座作业水深为3000米的半潜式钻井平台的价格大约在6亿美元左右,比2架

部分科研项目搜集

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2) 二、中国海洋大学 (3) 三、上海交通大学 (3) 四、上海大学 (3) 五、河海大学 (4) 六、厦门大学 (4) 七、北海预报中心 (4) 八、国家海洋局第一研究所 (5) 九、国家海洋局第二研究所 (5) 十、国家海洋局海岛研究中心 (7)

一、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1. “科学”号执行“南海冷泉-马努斯热液航次” https://www.doczj.com/doc/8911214678.html,/xwzx/tpxw/201505/t20150508_4352340.html 5月6日,“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从青岛再次起航,执行海洋先导专项“南海冷泉-马努斯热液航次” 在第一航段中,“科学”号预计5月13日到达中国南海冷泉区域,在2014年3月ROV 综合海试航次获得资料的基础上,基于“发现”号ROV机器人系统对靶定的南海冷泉区开展系统性调查,主要完成南海冷泉区及临近海域的物理化学环境、近海底地质环境和生物生态群落的原位观测和取样,对靶定的南海冷泉区形成和演化过程进行系统性研究。大量系统获取冷泉区高分辨率地球物理资料、高清图像、原位理化环境数据、采集海底地质、生物样品等。 按照航次计划,“科学”号将在厦门进行短暂休整和更换科考队员,于5月27日开始执行第二航段“西太平洋马努斯热液”调查任务。通过对马努斯海盆热液系统近海底物理化学特征现场原位观测、热液区域海底表面/浅层沉积物的分析,为深海热液区生态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以本航次及后续研究成果形成的系统优势研究马努斯海盆热液体系的物质能量输送及其环境生态效应。 2. 中科院海洋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WPOS)启动—201 3.10 https://www.doczj.com/doc/8911214678.html,/xwzx/tpxw/201310/t20131030_3965081.html https://www.doczj.com/doc/8911214678.html,/news/china-plunges-into-ocean-research-1.14732 WPOS先导专项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海洋科技前沿,以热带西太平洋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海洋系统”的视角开展综合性协同调查与研究,在印太暖池对东亚及我国气候的影响机制、邻近大洋影响下的近海生态系统演变规律、西太平洋深海环境和资源分布特征等领域取得突破性、原创性成果,促进我国深海研究探测装备的研发与应用,显著提升我国深海大洋理论研究水平,为我国海洋环境信息保障、战略性资源开发、海洋综合管理、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与此同时,打造一支国际先进水平的深海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创新团队,促进我国深海高新技术进步,实现海洋科技跨越发展,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科技支撑。 3、国家973计划项目“我国近海藻华灾害演变机制与生态安全”课题结题验收—2014.11 https://www.doczj.com/doc/8911214678.html,/kyjz_26739/201411/t20141103_265965.html 藻华973项目于2010年1月启动,针对我国近海富营养化驱动下藻华灾害演变机制及其带来生态危害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项目设立6个研究课题,分别是“近海富营养化关键过程及其对藻华灾害的驱动作用”、“典型富营养化海域藻华灾害形成与演变的生态过程”、“致灾藻类在藻华灾害形成与演变中的适应策略与竞争机制”、“典型富营养化海域关键物理过程与藻华数值模拟”、“典型富营养化海域藻华灾害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我国近海藻华灾害减灾对策与富营养化调控机理”。 4、水母灾害暴发机制与生态效应的模型研究—2010.11 http://210.72.157.228/xiangxixinxi.aspx?id=392 http://210.72.157.228/XiangMuJieShao.aspx 以数学模型研究水母个体发育、种群动态的时空变化及暴发主要机制,探讨水母暴发引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9年~2020年)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9年~2020年)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9 年 2 月目录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 势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二)发展原则(三)发展目标三、主 要任务(一)加快提升产业规模(二)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三)提高设备配套能力(四)构筑海工装备现代制造体系(五)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六)实施重大创新工程 四、政策措施(一)积极培育装备市场(二)规范和引导社会投入(三)完善财税和 金融支持政策(四)加大科研开发支持力度(五)推动建立产业联盟 (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海洋工程装备是人类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活动中使用的 各类装备的总称,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处于海洋产业价值链的核心环节。海 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方向,具有知识技术密集、物资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等特点,是发展海洋经 济的先导性产业。浩瀚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主要包括海洋矿产资源、海洋可再 生能源、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等五大类[1]。紧密围绕海洋资源 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对于我国开发利用海洋、提高海洋产业综合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建设海洋强国、推进国民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9) 32 号)、《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和《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 2019-2020 年。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以海洋油气资源 为代表的海洋矿产资源是当前世界海洋资源开发的重点和热点,技术相对成熟,装备种 类多,数量规模较大,是未来 5-10 年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以海上风能、潮汐能为代 表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装备,以及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海洋观测和监测等方面的技 术装备也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同时,随着海洋波浪能、海流能、天然气水合物、海底 金属矿产等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不断成熟,相关装备的发展也将逐步提上日程。新世纪以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特别是海洋油气开发装备具备了较 好的发展基础,年销售收入超过 300 亿人民币,占世界市场份额近 7%,在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集聚度的产业区,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 的企业(集团)。目前,我国已基本实现浅水油气装备的自主设计建造,部分海洋工程 船舶已形成品牌,深海装备制造取得一定突 破。此外,海上风能等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装备初步实现产业 化,海水淡化和综合利用等海洋化学资源开发初具规模,装备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产业发展仍处于幼稚期, 经济规模和市场份额小;研发设计和创新能力薄弱,核心技术依赖国外;尚未形成具有 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专业化制造能力,基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配套能力严重不足,核心 设备和系统主要依靠进口;产业体系不健全,相关服务业发展滞后。 21 世纪是海洋的 世纪,面对海洋资源开发这一不断成长的新兴市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相关装备, 加快海洋资源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战略取向。未来五到十年是我国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