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镁铬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CyDTA容量法测定氧化镁量(

镁铬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CyDTA容量法测定氧化镁量(

镁铬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CyDTA容量法测定氧化镁量(
镁铬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 第8部分:CyDTA容量法测定氧化镁量(

项目技术解决方案

XXXX项目技术解决方案 XXXXXX公司 200 年月日

目录

1项目概况 1.1项目背景 《描述项目的背景情况》 1.2 目的和目标 1.2.1项目目的 《详细描述项目的目的》 1.2.2项目目标 《详细描述项目的目标》 1.3 术语及缩略语 2项目需求 2.1 系统(模块)1需求《大体上描述系统(模块)1包括的功能》

2.1.1《模块(功能)1需求描述》2.1.1.1 模块(功能)1业务描述 《详细描述模块(功能)1的业务需求》 2.1.1.2 模块(功能)1实现要求描述《详细描述模块(功能)1实现要求》 2.1.2模块(功能)2需求描述 2.1.2.1 模块(功能)2业务描述 《详细描述模块(功能)2的业务需求》 2.1.2.2 模块(功能)2实现要求描述 《详细描述模块(功能)2的业务需求》…………………………………… 2.1.3模块(功能)N需求描述 2.1. 3.1 模块(功能)N业务描述 《详细描述模块(功能)N的业务需求》 2.1. 3.2 模块(功能)N实现要求描述 《详细描述模块(功能)N的业务需求》…………………………………… 2.2 系统(模块)N需求 《大体上描述系统(模块)N包括的功能》

2.2.1模块(功能)1需求描述 2.2.1.1 模块(功能)1业务描述 《详细描述模块(功能)1的业务需求》 2.2.1.2 模块(功能)1实现要求描述 《详细描述模块(功能)1实现要求》…………………………………… 2.2.2模块(功能)N需求描述 2.2.2.1 模块(功能)N业务描述 《详细描述模块(功能)N的业务需求》 2.2.2.2 模块(功能)N实现要求描述 《详细描述模块(功能)N的业务需求》 3技术解决方案 3.1 硬件平台 《硬件平台要求;一般分前后台》; 3.2 软件平台 《操作系统、系统软件、数据库系统和开发工具要求》; 3.3技术架构 《详细描述项目所使用的技术。一般应包括:架构图、关键技术描述》

活性氧化镁测试方法

活性氧化镁测试方法 2010-08-31 点击:892 使用仪器: 烘箱、分析天平(精确度为万分之一)、玻璃瓶 活性MgO(WB/T 1019-2002) 分析方法:活性MgO含量用水合法分析。 分析步骤: 准确称量约2.0g(精确至0.0001g)轻烧氧化镁试样,置于φ24mm×40mm的玻璃称量瓶中,加入20mL 蒸馏水,盖上盖子并稍留一条小缝,在温度20±2℃,相对湿度(70±5)%的条件下静置水化24h,放入烘箱中于100~110℃水化、预干,然后升温至150℃,在此温度下烘干至恒重,然后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再称出试样水化后的质量。 结果表达:轻烧氧化镁的活性MgO含量按式(8)计算(精确至0.01%) W=〔(W 2-W 1 )/0.45W 1 〕× 100% W —轻烧镁粉中活性MgO的含量,% W 1 —试样质量,g W 2 —试样水化后的质量,g 由于条件限制,如没有分析天平,使用普通电子称,可以将氧化镁的量放大100倍,以减少实验误差。即: 使用仪器: 烘箱、电子称(精确度为万分之一)、烧杯 活性MgO 分析方法:活性MgO含量用水合法分析。 分析步骤: 准确称量约200g(精确至0.01g)轻烧氧化镁试样,置于400ml的烧杯中,加入清水到至杯沿下2cm 处,盖上玻璃板并稍留一条小缝,在温度20±2℃,相对湿度(70±5)%的条件下静置水化24h,放入烘箱中于100~110℃水化、预干,然后升温至150℃,在此温度下烘干至恒重,然后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再称出试样水化后的质量。 结果表达:轻烧氧化镁的活性MgO含量按式(8)计算(精确至0.01%) W=〔(W 2-W 1 )/0.45W 1 〕× 100% W —轻烧镁粉中活性MgO的含量,% W 1 —试样质量,g W 2 —试样水化后的质量,g 此方法仅为无完善实验条件生产厂家自测使用,误差在5%内,由于各地水质、电子称精确度和人员操作影响不同,误差也不尽相同。

氧化镁法烟气脱硫工艺介绍

氧化镁法烟气脱硫工艺介绍 1.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SO2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年排放量接近2000万吨。其主要原因是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太大。烟气脱硫(FGD)是目前控制SO2污染的重要手段。 湿法脱硫是应用最广的烟气脱硫技术。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气液接触良好,脱硫效率高,吸收剂利用率高,处理能力大。根据吸收剂不同,湿法脱硫技术有石灰(石)—石膏法、氧化镁法、钠法、双碱法、氨法、海水法等。 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以美国化学基础公司(Chemico-Basic)开发的氧化镁浆洗—再生法发展较快,在日本、台湾、东南亚得到了广泛应用。近年,随着烟气脱硫事业的发展,氧化镁湿法脱硫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发展很快。 2. 基本原理 氧化镁烟气脱硫的基本原理是用MgO的浆液吸收烟气中的SO2,生成含水亚硫酸镁和硫酸镁。化学原理表述如下: 2.1氧化镁浆液的制备 MgO(固)+H2O=Mg(HO)2(固) Mg(HO)2(固)+H2O=Mg(HO)2(浆液)+H2O Mg(HO)2(浆液)=Mg2++2HO- 2.2 SO2的吸收 SO2(气)+H2O=H2SO3 H2SO3→H++HSO3- HSO3-→H++SO32- Mg2++SO32-+3H2O→MgSO3?3H2O Mg2++SO32-+6H2O→MgSO3?6H2O Mg2++SO32-+7H2O→MgSO3?7H2O SO2+MgSO3?6H2O→Mg(HSO3)2+5H2O Mg(OH)2+SO2→MgSO3+H2O MgSO3+H2O+SO2→Mg(HSO3)2 Mg(HSO3)2+Mg(OH)2+10H2O→2MgSO3?6H2O 2.3 脱硫产物氧化 MgSO3+1/2O2+7H2O→MgSO4?7H2O MgSO3+1/2O2→MgSO4 3. 工艺流程 整个脱硫工艺系统主要可分为三大部分:脱硫剂制备系统、脱硫吸收系统、脱硫副产物处理系统。图1为氧化镁湿法脱硫的工艺流程图。

检验方法验证方案(含量测定)

检验方法验证方案 目的:证明所采用的检验方法适于相应的检测要求,具有可靠的准确度、精密度。范围:含量的检定方法的前验证 编定依据:《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8年修订版及验证管理办法 职责:验证小组人员 目录 1.概述 2.验证目的 3.职责 3.1验证小组 3.2品质部 3.3化验室 4.验证内容 4.1验证的准备工作 4.2适用性验证 4.2.1准确度试验 4.2.2精密度试验 4.3拟订验证周期 4.4验证结果评定与结论 5.附件

1. 概述 对小容量注射剂的含量测定,本公司采用福林酚测定法,该检验方法具有测量准确、精密度高、专属性强、定量准确可靠、方法简便易行的特点,可满足小容量注射剂含量测定的要求。检验方法标准操作规程。用本方法进行转移因子注射液、胸腺肽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2. 验证目的 为确认对转移因子注射液、胸腺肽注射的含量测定的紫外分光光度法,适合相应的检测要求,特制订本验证方案,进行验证。 验证过程应严格按照本方案规定的内容进行,若因特殊原因确需变更时,应填写验证方案变更申请及批准书,报验证工作小组批准。 验证前,应首先对验证所需的仪器、设备进行验证,对所需仪器、仪表、量具等进行校正。 3. 职责 3.1 验证工作小组 负责验证方案的审批。 负责验证的协调工作,以保证本验证方案规定项目的顺利实施。 负责验证数据及结果的审核。 负责验证报告的审批。 负责发放验证合格证书。 负责再验证周期的确认。 3.2 品质部 负责验证所需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并做好相应的记录。 负责组织验证所需仪器、设备的验证。 负责仪器、仪表、量具等的校正。 负责拟订检验方法的再验证周期 3.3 化验室 负责验证所需的标准品、样品、试剂、试液等的准备。 负责验证方案指定的试验的实施。 负责收集各项验证、试验记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后,报验证工作小组。 4. 验证内容 4.1 验证的准备工作 4.1.1 验证所需文件资料 品质部负责提供验证所需的文件资料,包括该检验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以及负责提供验证所需仪器、设备的验证报告以及仪器、仪表、量具等的校正报告。 检查人:日期:

红土镍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4部分:锌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

I C S73.060 D04 中华人民共和国有色金属行业标准 Y S/T820.14 2012 红土镍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14部分:锌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M e t h o d s f o r c h e m i c a l a n a l y s i s o f l a t e r i t e n i c k e l o r e s P a r t14: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o f z i n c c o n t e n t F l a m e a t o m i c a b s o r p t i o n s p e c t r o m e t r y 2012-11-07发布2013-03-01实施

前言 本部分按照G B/T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三 Y S/T820 2012‘红土镍矿化学分析方法“共分为26个部分: 第1部分:镍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2部分:镍量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 第3部分:全铁量的测定重铬酸钾滴定法; 第4部分:磷量的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 第5部分:钴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6部分:铜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7部分:钙和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8部分:二氧化硅量的测定氟硅酸钾滴定法; 第9部分:钪二镉含量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第10部分:钙二钴二铜二镁二锰二镍二磷和锌量的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第11部分:氟和氯量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第12部分:锰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3部分:铅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4部分:锌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5部分:镉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6部分:碳和硫量的测定高频燃烧红外吸收光谱法; 第17部分:砷二锑二铋量的测定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 第18部分:汞量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第19部分:铝二铬二铁二镁二锰二镍和硅量的测定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第20部分:铝量的测定 E D T A滴定法; 第21部分:铬量的测定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第22部分:镁量的测定 E D T A滴定法; 第23部分:钴二铁二镍二磷二氧化铝二氧化钙二氧化铬二氧化镁二氧化锰二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量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第24部分:湿存水量的测定重量法; 第25部分:化合水量的测定重量法; 第26部分:灼烧减量的测定重量法三 本部分为Y S/T820 2012的第14部分三 本方法为仲裁分析方法三 本标准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 A C/T C243)归口三 本标准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二金川集团有限公司负责起草三 本部分起草单位: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二中华人民共和国鲅鱼圈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三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二北京矿冶研究总院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孙宝莲二蒋晓光二周恺二李波二李昌丽二戴凤英二汤淑芳二刘天平三

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检验方法确认方案

目录确认方案 1、概述 2、验证依据 3、验证范围 4、验证目的 5、验证内容 6、验证人员分工

1、概述 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质量标准中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硝酸异山梨酯的含量,为进一步确认药典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更好控制产品质量,现对药典方法进行确认。 2、验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项下规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操作规程》(SOP-E-5-009-A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XIXA“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3、验证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检测方法的验证。 4、验证目的 对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确认,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验证内容 5.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nm。取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与2-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溶解并稀释制成每1ml中各约含5μg的溶液,取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理论板数按单硝酸异山梨酯峰计算不低于3000,单硝酸异山梨酯峰与2-单硝酸异山梨酯峰的分离度应大于2.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单硝酸异山梨酯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本品适量,用流动相定量稀释制成每1ml约含单硝酸异山梨酯0.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 5.2 线性和范围 取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品12μl、16μl、20μl、24μl、28μl进样,线性范围1.2μg~2.8μg 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相应的色谱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样量为横坐标(X,μg),绘制标准曲线,计算线性方程,相关系数R。

石灰氧化镁测定方法

石灰氧化镁测定方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各种石灰的总氧化镁含量。 2 仪器设备 (1)方孔筛:0.15mm,1个。(2)烘箱:50~250℃,1台。(3 )干燥器:φ25cm,1个。(4)称量瓶:φ30mm×50mm,10个。(5)瓷研钵:φ12~13cm,1个。(6)分析天平:量程不小于50g,感量0.0001g,1台。(7)天子天平:量程不小于500g,感量0.01g,1台。(8)电炉:1500W,1个。(9)石棉网:20cm ×20cm,1块。(10)玻璃珠:φ3mm,1袋(0.25kg)。(11 )具塞三角瓶:250mL,20个。(12)漏斗:短颈,3个。(13)塑料洗瓶:1个。(14)塑料桶:20L,1个。(15)下口蒸馏水瓶:5000mL,1个。(16)三角瓶:300mL,10个。(17)容量瓶:250mL、1000mL,各1个。(18)量筒:200mL、100mL、50mL、5mL,各1个。(19)试剂瓶:250mL、1000mL,各5个。(20)塑料试剂瓶:1L,1个。(21)烧杯:50mL,5个;250mL(或300mL),10个。(22)棕色广口瓶:60mL,4个;250mL,5个。(23)滴瓶:60mL,3个。(24)酸滴定管:50mL,2支。(25)滴定台及滴定管夹:各1

套。(26) 大肚移液管:25mL 、50mL ,各1支。(27) 表面皿:7cm ,10块。(28) 玻璃棒:8mm ×250mm 及4mm ×180mm ,各10支。(29) 试剂勺:5个。 (30) 吸水管:8mm ×150mm ,5支。(31) 洗耳球:大、小各1个。 3 试剂 (1)1﹕10盐酸:将1体积盐酸(相对密度1.19)以10体积蒸馏水稀释。(2)氢氧化铵—氯化铵缓冲溶液:将67.5g 氯化铵溶于300mL 无二氧 化碳蒸馏水中,加浓氢氧化铵(氨水)(相对密度为0.90)570mL ,然后用水稀释至1000mL 。(3)酸性铬兰K —萘酚绿B (1﹕2.5)混合指示剂:称取0.3g 酸性铬兰K 和0.75g 萘酚绿B 与50g 已在105℃烘干的硝酸钾混合研细,保存于棕色广口瓶中。(4)EDTA 二钠标准溶液:将10gEDTA 二钠溶于40~50℃蒸馏水中,待全部溶解并冷却XXXX 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 XXXX-03-3.23 第2页 共 4 页 主题:石灰氧化镁测定方法 第B 版 第0次修订 颁布日期:2017年8月 15日

氧化镁脱硫技术方案

氧化镁脱硫技术方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2×75t/h、130t/h锅炉烟气脱硫工程技术建议书 ××××××××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19日

目录

1.工程概述 现有一台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两台75t/h粉煤炉,为了保护厂区周围的生产、生活环境,并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预建设锅炉烟气脱硫设施及相关的配套设备和构筑物,使烟尘、二氧化硫等指标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本方案将根据建设方提供的基础数据和相关国家标准,按照建设方和环境保护管理部门的意见,从技术和经济等方面,叙述其烟气脱硫系统的可行性。烟气脱硫系统参照国家规定的《工业锅炉及炉窑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HJ462-2009),采用成熟、先进、可靠的氧化镁湿式烟气脱硫工艺,130t/h、 2×75t/h锅炉采用3炉1塔的配置方式,塔外氧化、塔外循环,副产物处理系统及电气热控系统为共用系统。 2.工程设计 总体设计原则 1)设计必须符合适用的要求:选择的处理工艺、构筑物(建筑物)型 式、主要设备、设计标准和数据等,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的需要,以保证烟气脱硫系统功能的实现。在充分尊重用户需求和环境保护管理部门意见的同时,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及规定。 2)设计应符合经济的要求:选择的处理工艺应能满足系统需要和要求,

并尽可能降低运行费用。设计中一方面尽可能选用质优价廉的设备,以及采用合理措施降低工程造价;另一方面又必须保证在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使用效果。 3)技术应当力求先进、合理:设计中必须根据生产的需要和可能,在经 济合理的原则下,尽可能采用先进技术。在机械化、自动化与仪表化程度方面,要从实际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及设备的供应情况,妥善确定。 4)实用、美观,避免二次污染:平面布置和建、构筑物形式力求与厂区 其它建筑和环境协调一致。整个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设备噪声、处理药剂等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 5)不影响锅炉正常运行:脱硫系统工作时不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并保 证在给定设计条件下,确保烟气中SO2的达标排放。脱硫装置使用寿命长、操作维护简单,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处理设施有较高的耐冲击负荷能力,并能在北方冬季寒冷气候条件下正常运行。 设计依据 1)建设方提供的基础资料及要求; 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0); 3)《大气污染物排放综合标准》(GB16297-1996); 4)《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 5)《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 6)《工业锅炉及炉窑湿法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HJ462-2009); 7)《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0426-2006);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验证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验证 ?方法验证的目的 ?方法验证的内容 ?方法验证的项目及测定方法

方法验证的目的 目的: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相应检测的要求。 方法验证是实验室针对特定方法的研究过程,通过设计方案,有步骤、系统地收集、处理实验数据,最终形成文件,以证明所用试验方法准确、灵敏、专属并重现。同一分析方法用于不同的检测项目会有不同的验证要求。

方法验证的内容 ?准确度 ?精密度 ?专属性 ?检测限 ?定量限 ?线性和范围 ?耐用性

准确度 定义:方法测定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的接近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1. 主成分含量测定 原料药:对照品或方法比对 2. 制剂、中药:标准加样回收 杂质定量 测定:加样回收(n 3 9) 杂质对照品 方法比对 回收率 C-A %=′ B 100% 杂质与主成分的相对含量 A:试验供试品中被测成分的量 (通常为含量测定量的50%) B: 试验供试品中加入的对照品的量 (通常为±20%) C:试验测定值

精密度 定义:在规定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一般用偏差,相对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 1. 重复性(n 9) 3 2. 中间精密度 3. 重复性 测定:HPLC方法的精密度测试,应从样品制备开始,设计3个浓度, 分别平行制备3份,以测定含量计算相对标准偏差;或同一样品平行制备6份供试品,分别进样,以峰面积计算相对标准偏差。 同一份供试品连续进样6次,计算得到的相对标准偏差只能表征进样精密度,不能作为方法精密度。

专属性 定义:在其它成分可能存在下,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 1. 鉴别反应 2. 含量测定 杂质测定 测定: 限量检查 空白制剂,模拟复方 加速破坏试样测试 DAD峰纯度检查

氧化镁湿法脱硫工艺

氧化镁湿法脱硫工艺 【信息时间:2010-10-22 阅读次数:261 】【我要打印】【关闭】 一、工作原理 氧化镁湿法脱硫工艺(简称:镁法脱硫)与石灰-石膏法脱硫工艺类似,它是以氧化镁(MgO)为原料,经熟化生成氢氧化镁(Mg(OH) 2 )作为脱硫剂的一种先进、高效、经济的脱硫系统。在吸收塔内,吸收浆液与烟气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浆液中的氢氧化镁进行化学反应从而被脱除,最终反应产物为亚硫酸镁和硫酸镁混合物。如采用强制氧化工艺,最终反应产物为硫酸镁溶液,经脱水干燥后形成硫酸镁晶体。 二、反应过程 1、熟化 MgO+H 2O —>Mg(OH) 2 2、吸收 SO 2 + H 2 O—> H 2 SO 3 SO 3 + H 2 O—> H 2 SO 4 3、中和 Mg(OH) 2+ H 2 SO 3 —> Mg SO 3 +2H 2 O Mg(OH) 2+ H 2 SO 4 —>Mg SO 4 +2H 2 O Mg(OH) 2+2HCl—>Mg Cl 2 +2H 2 O Mg(OH) 2+2HF —>MgF 2 +2H 2 O 4、氧化 2 Mg SO 3+O 2 —>2Mg SO 4 5、结晶 Mg SO 3+ 3H 2 O—> Mg SO 3 〃3H 2 O

Mg SO 4+ 7H 2 O —>Mg SO 4 〃7H 2 O 三、系统组成 脱硫系统主要由烟气系统、吸收塔系统、氢氧化镁浆液制备系统、浓缩塔系统、副产品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公用系统(工艺水、压缩空气、事故浆液罐系统等)、电气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 四、工艺流程 锅炉/窑炉—>除尘器—>引风机—>浓缩塔—>吸收塔—>烟囱 来自于锅炉或窑炉的烟气经过除尘后在引风机作用下进入浓缩塔、吸收塔,吸收塔为逆流喷淋空塔结构,集吸收、氧化功能于一体,上部为吸收区,下部为氧化区,经过除尘后的烟气与吸收塔内的循环浆液逆向接触。系统一般装3-4 台浆液循环泵,每台循环泵对应一层雾化喷淋层。当只有一台机组运行时或负荷较小时,可以停运1-2层喷淋层,此时系统仍保持较高的液气比,从而可达到所需的脱硫效果。吸收区上部装二级除雾器,除雾器出口烟气中的游离水份不超过75mg/Nm3。吸收SO 2 后的浆液进入循环氧化区,在循环氧化区中,亚硫酸镁被鼓入的空气氧化成硫酸镁晶体。同时,由吸收剂制备系统向吸收氧化系统供给新鲜的氢氧化镁浆液,用于补充被消耗掉的氢氧化镁,使吸收浆液保持一定的pH值。反应生成物浆液达到一定密度时先排至吸收塔前的浓缩塔,经浓缩后进入脱硫副产品系统,经过脱水形成硫酸镁晶体。 五、工艺特点 1、反应性好,脱硫效率高 湿法脱硫的反应强度取决于脱硫剂碱金属离子的溶解碱性。由于镁离子的溶解碱性比钙离子高数百倍,因而镁基脱硫剂具有比钙基脱硫剂高数十倍的脱硫反应能力。工业实践证明,镁基脱硫剂能比钙基脱硫剂更高的脱硫效率,可达99%以上,同时采用镁基脱硫所要求的喷淋水量仅相当于达到同样脱硫效率的钙基脱硫的1/3,耗电量也大为降低。 2、运行可靠性高 由于镁基脱硫生成物的溶解度较高,其固体悬浮物为松散的结晶体,不易沉积,因此没有钙基湿法脱硫系统中存在的结垢、结块、堵塞等现象,运行可靠,维护更容易。

技术方案 模板

技术方案书——模版 1 序言简述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及意义。 2 需求分析 2.1 技术现状 描述用户现有技术应用环境、人员技术状况。 2.2 用户需求 着重描述用户的目前需求及未来的设想。 3 硬件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3.1 网络方案设计 3.1.1 设计原则 根据项目具体情况,提出设计原则,应突出可靠性、安全性、高性能、和可管理性四项原则。 3.1.2 设计要点 强调方案设计过程中技术要点及难点。 3.1.3 方案设计 画出网络方案拓扑结构图。 3.1.4 方案描述 根据网络方案拓扑结构图,描述出采用的网络产品及其配置和特点、网络互联、端口设计等。 3.1.5 方案设计理由 主要从性能价格比的角度来阐述关键设备采用的恰当性。 方案特点及优势3.1.6 该部分需重点论述,应突出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性能等特点和优势。 3.2 服务器方案设计 3.2.1 设计原则 根据实际情况,列出若干设计原则,应突出可靠性和高性能设计原则。 3.2.2 设计依据 提供选型方案依据,可定性或定量来分析,主要指标应包括TPC-C值。 3.2.3 选型方案 根据用户需求,分文别类阐述,具体应包括产品型号及其配置、应用环境、网络接口。 3.2.4 系统总体设计图 画出方案整体设计图,应包括网络和服务器部分。 3.2.5 方案特点及优势 该部分需重点论述,应突出可靠性和高性能等特点和优势。 3.3 网络管理方案设计 3.3.1 网络管理概述 简述网络管理的五大功能。 3.3.2 网络管理产品选择 网络管理产品选型及其功能。 3.4 网络安全方案设计 从网络角度来阐述安全方面的设计措施。

3.5 系统软件方案设计 a) 阐述系统软件的选型及特点。 b) 根据情况,本部分可以和“服务器方案设计”部分合并。 4 软件应用系统技术方案设计 技术应答5 a) 本节是专为投标书而设置的,对于一般的项目方案建议书,本节可以忽略。 b) 本节应根据招标书的具体规定来回答,如招标书没有要求,也可忽略。 6 项目实施与服务计划任务书 6.1 交货期 6.2 组织机构 确定项目实施的组织机构。 6.3 工程实施进度安排 列表说明工程实施进度。 6.4 测试及验收 应分为设备的到货验收、系统初验和最终验收。 6.5 技术文件 提供本次采购的所有设备、软件和服务的详细文件资料。 6.6 培训 提供培训课程及内容、时间安排、人员要求等。 7 报价 应列出单项产品的清单、报价及折扣、产品总价、系统集成总价、产品保修、软件开发等费用,并计算出项目总体价格。 8 产品资料 分文别类描述产品。.

氧化镁法脱硫方案

供热有限公司40t/h锅炉 脱硫工程项目 技术文件 (MgO) 有限公司 2016年4月12日 目录一、企业简介2

1.1公司介绍2 1.2 项目概况3 1.3 设计原则3 1.4 设计指标3 1.5 设计依据4 二、现有脱硫系统的工艺流程4 2.1 氧化镁法工艺原理4 2.2镁法脱硫的工艺特点5 2.3系统工艺流程8 三、现有锅炉系统分析9 四、脱硫系统改造方案总体设计9 4.1系统总体技术要求9 4.2 烟气系统10 4.3 吸收系统10 4.4 脱硫液循环系统11 4.5 脱硫剂制备系统11 4.6 脱硫渣处理系统11 五、脱硫系统主要技术指标11 六、脱硫系统具体改造方案12 6.1系统概述12 6.2烟气系统改造12 6.3吸收循环系统改造13 6.4脱硫剂储存、制备、输送系统17 6.5脱硫渣氧化、处理系统17 6.6工艺水系统17 6.7电器控制系统18 七、运行成本分析20

7.1 原料成本20 7.2人工费20 7.3 水耗20 7.4电耗20 7.5脱硫系统运行成本20 八、工程量清单21 8.1 主要工艺设备一览表21 8.2 主要构(建)造物一览表22 九、主要工艺设备制造、安装技术要求及相关说明22 十、运输保证措施23 10.1随箱资料的主要内容23 10.2包装24 十一、技术服务与联络24 一、企业简介 1.1公司介绍 在公司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在烟尘、废气、废水治理领域已有很大成绩,已经成为了大庆油田、东北特变电、长春客车、山东万达集团、沈飞集团、金杯汽车等知名企业的环保设备及工程供应商。 公司正在不断探索,我们将不断提升自身业务素质、提供创新能力、壮大技术团队,进行更加系统化、标准化、规范化得管理,志愿成为世界级大气治理专家,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贡

方法验证的具体内容

验证内容: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一、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百分回收率表示。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二、精密度: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过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1、重复性:相同条件下,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至少9次。 2、中间精密度: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3、重现性:不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分析方法被法定标准采用应进行重现性试验。 三、专属性:指在其他成分可能存在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能准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用于复杂样品分析时相互干扰的程度。鉴别反应、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圴应考察专属性。 四、检测限:指试样中被测物能被检测出的最低量,无须定量。用百分数、ppm或ppb 表示。 五、定量限:指样品中被测物能被定量测定的最低量,测定结果应具一定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六、线性:系指在设计的范围内,测试结果与试样中被测物浓度直接呈正比关系的程度。 七、范围:能达到一定的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的条件下,测试方法适用的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八、耐用性:指在一定的测定条件稍有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

方法验证内容如下。 一、准确度 准确度系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试。 1.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 原料药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样品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个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制剂可用含已知量被测物的各组分混合物进行测定。如不能得到制剂的全部组分,可向制剂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物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个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如该分析方法已经测试并求出了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在准确度也可推算出来的情况下,这一项可不必再做。 2.杂质定量测定的准确度 可向原料药或制剂中加入已知量杂质进行测定。如不能得到杂质或降解产物,可用本法测定结果与另一成熟的方法进行比较,如药典标准方法或经过验证的方法。在不能测得杂质或降解产物的响应因子或对原料药的相对响应因子情况下,可用原料药的响应因子。应明确表明单个杂质和杂质总量相当于主成分的重量比(%)或面积比(%)。 3.数据要求 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例如,设计3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各分别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应报告已知加入量的回收率(%),或测定结果平均值与真实值之差及其相对标准偏差或可信限。 (意见3:是否对所设定的浓度范围作出要求,如:该方法用于药品的含量测定,回收率试验的样品浓度应设定于含量100%的±20%之间;用于溶出(释放)曲线考察时,回收率试验的样品浓度应设定于全曲线范围的上、中、下部位。) 二、精密度 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一般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 在相同条件下,由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为重复性;在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中间精密度;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重现性。 含量测定和杂质的定量测定应考虑方法的精密度。 1.重复性 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9个测定结果进行评价,例如,设计3个不同浓度,每个浓度各分别制备3份供试溶液,进行测定。或100%的浓度水平,用至少测定6次的结果进行评价。 2.中间精密度 为考察随机变动因素对精密度的影响,应设计方案进行中间精密度试验。变动因素为不同日期、不同分析人员、不同设备。 3.重现性 当分析方法将被法定标准采用,应进行重现性试验,例如,建立药典分析方法时通过协同检验得出重现性结果。协同检验的目的、过程和重现性结果均应记载在起草说明中。应注意重现性试验用的样品本身的质量均匀性和贮存运输中的环境影响因素,以免影响重现性结果。 4.数据要求 均应报告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和可信限。

技术方案、项目实施方案

技术方案、项目实施方案 若我单位中标,将按如下计划完成此项工程: 一、技术方案 1、紧密与招标方及各使用部门联系,根据中标产品及使用现场测量的实际情况,为采购方提供完美的布置方案。 2、在公司内专门成立负责该工程事项的小组,由总经理牵头,并由供应、质检、销售等各部门指定专人负责,整个过程完全按照招标方要求的材质标准及所中标的产品进行联审,随时将产品质量执行及生产进度情况汇报于协助小组组长。 3、在生产进行到白坯(半成品)阶段,邀请招标方领导前往公司就产品生产质量进度情况进行检查,全过程由总经理亲自陪同。 4、全部产品生产完毕并办理手续后,根据招标方工程进度情况,等候送货通知。 5、挑选精炼的安装队伍,指定专人负责,按质按期完成安装工作。 6、本公司随时提供跟踪服务,按招标中收获服务计划及承诺做好售后服务工作。 7、义务配合贵单位各部门做好办公室环境的布局及调整工作。 8、招标货物的成套供应、运输保障: ***********久经考验的物流配送体系将再次承担此次产品的运输任务,为了确保产品能准时、安全的送到指定地点,在运输部门的鼎力支持下,我们特制定如下运输计划:(1)运输方式首选公路运输,预备多种方案,以确保安装工作顺利进行,按时向客户交货。 (2)产品在生产基地发货时,全部按安装地点分类包装,考虑到实际情况,因此将加厚包装,避免运输途中损坏。 (3)由于此次产品数量众多,因此在正式交货时应先运输一部分产品到广元的库房,以保证交货时有足够的产品以备安装。 (4)公路运输由***********的专业运输队负责运达,装卸产品由***********专业安装人员负责,以避免装卸产品时发生损坏情况,每次运输都配有专人跟车押送。 (5)工程管理小组配有专业调度人员负责产品的运输调度,使整个运输过程动态有序的

氧化镁法技术方案介绍

1 工程概况 本技术方案适用于大连锦锈集团5台供热锅炉 (锅炉布置从右至左,依次编号为1#、2#、3#、4#、5#,分别对应20 t/h、40 t/h、 40t/h、40t/h、40t/h )的烟气脱硫除尘改造工程。脱硫工艺采用氧化镁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目前锦锈锅炉公司使用的多管除尘器,在良好的维护和操作条件下,除尘器出口烟气含尘量≤150mg/Nm3,此烟气经脱硫塔二次脱尘后,能保证烟气出口含尘量≤80mg/Nm3,。故除尘设施仍使用原除尘装置,该5台炉共上两套脱硫系统,4#、5#两台炉共用一套脱硫系统,1#、2#、3#(1#炉为备用炉)三台炉共用一套脱硫系统。因该项目为改造项目,原引风机压头为3968Pa,能满足整套脱硫除尘系统压头需求。用来克服脱硫除尘装置和烟道的阻力,在保证脱硫系统稳定运行的同时,也确保了脱硫系统不影响供热锅炉主机的生产。 综上,我公司采用氧化镁湿法脱硫装置,保证脱硫效果能满足《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的排放要求,S02的排放浓度最佳状态可以达到SO2≤100mg/L(脱硫率可以达到98%)。实现SO2年减排量524吨。 1.1设计参数和运营成本分析一览表

2设计原则 2.1按照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原则,进行方案的优化、细化; 2.2烟气脱硫系统布置满足系统整体布置要求;确保脱硫系统工作时不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 2.3脱硫工艺的选择及设备布置充分考虑现场条件,利用现有场地,对原设备和建筑物尽量利用,公用工程依托现有设施。 2.4脱硫工艺应尽可能节约能源和水资源,尽可能降低脱硫系统的投资与运行费用,减少占地; 2.5采用成熟、可靠的控制系统,逐步实现科学化、自动化管理,尽量减轻劳动强度,尽可能降低系统的运行费用;。 2.6 脱硫后没有二次污染,保持原有清洁干净的厂貌。 3我公司氧化镁湿法脱硫技术特点: 3.1脱硫效率高,可达98%以上; 3.2脱硫要求的液/气比低,3-6 L/m3,仅相当于石灰石法的1/3-1/4; 3.3本工艺采用塔内循环氧化,节省副产物后处理用地。节省管路长度60-70%,减少压 力损失,节省电机功率。不造成二次环境污染。大大降低工人操作强度。 3.4本工艺核心设备脱硫塔喷淋层采用单列制(即每层喷淋层对应一台循环泵,共四层) 当烟气负荷变化较大或含硫量波动较大时,可以暂停某些喷淋层,这样大大增强了操作弹性,以节省能耗和物耗30-50%。

检验方法验证和确认管理规程

页次:共11 页第1 页 文件名称:检验方法验证和确认管理规程编码:03SMP01200 起草审核批准颁发部门质量保证部 日期日期日期实施日期 分发部门及份数:质量管理部1份 目的:明确检验方法的验证和确认的管理规程,确保所采用的检验方法科学、合理,符合检验要求并能有效控制药品的内在质量。 范围:仅适用于本公司对物料、产品的理化检验方法的验证和确认;清洁验证方法的验证。 职责:质量管理部QC、QA人员、质量管理部负责人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内容: 1. 方法验证及确认工作职责分工 1.1 质量控制部QC负责验证或确认方案的起草、验证或确认工作具体实施以及报告的填写。 1.2质量控制部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负责验证或确认方案、报告的审核,组织验证或确认工作的实施,对验证或确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1.3 质量保证部QA负责验证或确认方案、报告的审核,监督确认工作实施,对确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落实。确保检验方法验证或确认程序达到符合性要求,程序被遵照执行,并且方法的预定用途被有效的且以文件记录的数据所支持。 1.4 质量管理部负责人负责验证或确认方案及报告的审核批准。 2 方法验证 2.1定义:方法验证就是根据检验项目的要求,预先设置一定的验证内容和验证标准要求,并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来验证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是否符合检验项目的要求。 2.2 目的:方法验证是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2.3 适用范围: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对检验方法进行验证: (1)采用新的检验方法; (2)检验方法需变更的; (3)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其他法定标准未收载的检验方法; (4)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

红土镍矿处理方法综述

和Mg之后。然而,在地壳中镍的含量很低,不到0.01%,其丰度排在第24位。 地球上有四种含镍矿物: ⑴硫化镍矿——镍黄铁矿、镍磁黄铁矿和针硫镍矿等 ⑵氧化镍矿——主要指红土镍矿 ⑶含砷镍矿——红镍矿、砷镍矿和辉镍矿等 ⑷深海含镍锰结核 深海含镍锰结核的数量现在还无法估计,由于开采成本太高,暂无法利用这种含镍资源。目前,世界各国正在研制海底机器人,为开采海底锰结核做前期准备工作。 含砷镍矿在地球上的储量很少,是一种次要的含镍资源。主要的炼镍原料是硫化镍矿和红土镍矿。 根据目前的炼镍技术水准,硫化镍矿含镍高于3%的被称为富矿,可不经选矿而直接冶炼;含镍较低的硫化镍矿需经过选矿进行富集,产出品位较高的硫化镍精矿再进行冶炼。红土矿很难用选矿方法来富集,通常是用冶炼的方法直接处理。 1.3 开发和利用红土镍矿资源的重要意义 ⑴陆地上镍资源总量中硫化镍矿和红土镍矿的比例约为3:7,未来镍冶金工业的发展主要以红土矿为原料; ⑵硫化镍矿日趋枯竭,中国的硫化镍矿的年产量以10%的速度递减; ⑶红土镍矿埋藏在地表附近,开采成本低,不需要选矿,随着冶炼技术水

准的提高,处理红土镍矿的成本不断降低; ⑷选择合适的生产方法,处理红土镍矿可不产生二氧化硫烟气污染; ⑸中国是镍的消费大国,同时又是贫镍国。 由以上事实可知,我国开发红土镍矿资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开发或准备开发红土镍矿资源。 2 红土镍矿的特点 2.1 红土镍矿的地质结构 红土镍矿是由多雨的热带和亚热带的橄榄岩(Peridotite)和蛇纹石(Ser pentine)这样一些超级岩石的风化而形成的。红土镍矿床通常是分层存在于地表以下0~40米范围,矿床的地质结构为:覆盖层;褐铁矿层;过渡层;腐泥层;橄榄岩层。有价元素镍和钴主要分布在褐铁矿层,过渡层和腐泥土矿层。因此,人们通常将红土镍矿床分为三个矿层: ⑴褐铁矿层(Lateritic ore layer) 褐铁矿层离地表最近,主要矿物包括褐铁矿(Laterite)、针铁矿(Goet hite)、水铝矿(Gibbsite)和铬铁矿(Chromite)。矿石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很均匀,镍的含量较低,通常含有一定数量的钴,结晶性差,粒度较细。 ⑵腐泥矿层(Saprolitic ore layer) 腐泥矿层埋藏较深,正好在基岩之上,主要含有石英(Quartz),滑石(T alc),蛇纹石(Serpentine),橄榄石(Olivine)和硅镁镍矿(Garnierite)等矿物。矿石含镍量最高,但其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极不均匀。 ⑶过渡矿层(Transition ore layer)

技术方案模板

2019-01 技术方案模板 一、技术介绍及建设必要性和优势 .................................................. 1、技术简析 ............................................................................................... 对新技术进行简介。 2、技术建设的必要性和优势 ....................................................................... 新技术的技改必要性、目的和较原设计有何优势。 二、生产技术介绍........................................................................... 1、工艺流程图............................................................................................ 新技术实施的工艺流程简图 2、工艺技术介绍 结合工艺图与现场实际对新工艺技术进行介绍。 三、项目方案.................................................................................. 新技术的设计周期、施工周期及材料、原辅料的购买需 求。 四、项目估算及经济效益预算 .........................................................

氧化镁法脱硫方案

供热有限公司40t/h锅炉脱硫工程项目 技术文件 (MgO) 有限公司 2016年4月12日

目录 一、企业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司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现有脱硫系统的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氧化镁法工艺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镁法脱硫的工艺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工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现有锅炉系统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脱硫系统改造方案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总体技术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烟气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吸收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脱硫液循环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脱硫剂制备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脱硫渣处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脱硫系统主要技术指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脱硫系统具体改造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烟气系统改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吸收循环系统改造................................ 错误!未定义书签。 脱硫剂储存、制备、输送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脱硫渣氧化、处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水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