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园区的转型与升级路径

产业园区的转型与升级路径

产业园区的转型与升级路径
产业园区的转型与升级路径

产业园区的转型与升级路径

城市开发2016-08-20

摘要:当前,我国产业园区众多,国土面积占到约2?3万平方公里,但真正有效利用的园区少之又少,土地大量闲置的现象比比皆是。同时,由于配套严重滞后,很多园区都出现“产城分离、工业孤岛”的问题。如何让大片沉寂的土地复活,构建产城融合的新园区,本文将试图为迷茫中的园区寻求一些转型升级路径。

安邦集团研究总部城市战略组

2016年8月20日

一、前言

各类园区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载体,成就了今日中国制造的辉煌。从1979年我国建立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园区?蛇口工业区,至今历经35年的沧桑之后,目前,仅批准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园区就有3000多家,国土面积大概能占到2?3万平方公里,这些园区的存量足以承载未来4亿多农民工进城的问题。

但实际上,这些园区的土地利用强度极不理想,据国土部对国家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结果(2012年),分别有15%

的开发区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都在0.5以下(最高达3.36)、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在2000万元/公顷以下(最高达36820万元/公顷),20%的工业用地产出强度在3000万元/公顷以下(最高达249100万元/公顷),园区土地集约利用形势紧迫。

同时,随着我国淘汰过剩产能、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日益推进,传统产业园区正逐渐暴露出产城分离等系列相关问题,如:配套严重滞后造成园区白天热闹,晚上几乎为空城,产业与城市融合度低,园区发展后劲乏力。

因此,提升产业园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推进产城融合,重新激发园区活力,是目前园区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而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安邦(ANBOUND)研究人员看来,关键是要完善园区配套、灵活土地利用、借力共建共享等。

二、以产城融合的理念构建完善的园区配套

因为产业园区大都远离市区、交通不便,为就近上班,很多工人(尤其是外地人)就住在园区或租住周边民房。由于缺少影院、商场、餐厅、医院等配套设施,工人下班后无地消遣,职工正常生活也不能得到保障,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窘境,对园区的招商和投资环境也造成了不利影响。

那么,产业园区历经30多年的发展,为何至今仍存在配套

不足的问题呢?究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

一是历史原因。由于早期对产业园区认识偏颇,认为产业园区即以工厂集聚为主,居住、商业、休闲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可有可无,即使有,也是仅提供员工宿舍等基本服务,以致大部分园区的规划建设中配套严重滞后。如今因土地资源有限,且性质不易变更,所以,增加配套难度重重,不少园区仍呈现出“产城分离、工业孤岛”的问题。

二是园区商业配套的特殊性。由于园区内的人口规模一般难以支撑大规模的商业体量,而零散性的便民商业,又因为商务楼宇租金贵、底商扰民等原因而被拒之门外。即便有商业及休闲服务设施,但因布局过于分散,也很难形成必要的商业氛围。

三是园区管理体制的原因。目前园区管理大多由管委会负责,不少管委会除发展园区经济外,还承担了诸如社区服务等大量繁杂的社会事务,这给园区管理和运营带来不小的挑战。因此,虽然目前有一些园区已建设了较为完善的硬件设施,但由于人员、精力等有限,社区服务机构仍无法覆盖全部物业小区,导致很多基层社区工作无法开展。

针对以上问题,纵观国内外园区,苏州工业园经历了“以产兴城”、“产转城升”与“产城共荣”等阶段,在产城融合方面堪称样本。邻里中心,作为园区产城综合服务的载体,其规划和

建设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益借鉴。

专栏苏州工业园区的邻里中心

“邻里中心”源于新加坡,是集商业、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社区服务于一体的“居住区商业中心”,从“油盐酱醋茶”到“衣食住行闲”为百姓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多功能”服务。

邻里中心具有以下鲜明特色:

一是服务对象以当地居民为主,秉持15分钟步行圈生活理念,确保居民步行10?15分钟就能到达,规模与单位住房比为1:2.7。

二是将商业和公益项目有机结合,以12项必备功能为基础,主要提供商业服务、公益服务(民众联络所、卫生所、图书馆等)、基础配套服务和公建配套(社工委、公交站等)四种服务。

三是摈弃沿街为市的粗放型商业形态,也不同于传统的小区零散商铺,而是立足于“大社区、大组团”的区域性服务,把所有商业和服务设施集于其中,既缩短了距离,又能满足多元需求,同时又可提高区域的环境质量。

苏州工业园自1998年建设第一个邻里中心,十几年中,已建成近20个邻里中心。邻里中心采取政府主导下的公司化(苏

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发展有限公司)运作,管委会作为政府代表,是公司第一大投资人,占70%的股份,其他为大型国企和本地私企。政府并不直接参与经营,但具有绝对控股权,这也就保障了邻里中心“公益为先”的主张。

园区每个邻里中心会有45%的面积用于社区公益配套,其中,15%用于设立“民众联络所”,标准化配备社区工作站、民众俱乐部、乐龄生活馆、少儿阳光吧、卫生服务站、邻里图书馆、邻里文体站七大类功能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除卫生服务站由专业医疗机构运作、邻里文体站由邻里中心公司低偿经营外,其他均全天候免费开放。

其运作模式,实质上是一种商业地产,通过招商、建设,以及长期的后续管理来提供社区商业服务。邻里中心出租营业场所,具体服务则由各种市场主体或社会组织来进行。其注重产权持有为主,强化运营管理。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模式已通过直接投资、合资合作、租赁经营、委托管理及品牌输出等多种形式,被复制到常熟、南通、日照、南京等多地。

从苏州邻里中心的经验来看,邻里中心正好契合目前我国大部分产业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诉求。

第一,邻里中心有快速聚集效应。其一般创建于没人入住的新社区,依靠其集聚效应,使人气从无到有,这正好契合了传统园区由于规划等原因导致整体缺乏商业等城市服务功能配套的现实。

第二,邻里中心提供区域性集中式服务。不同于传统的商业街,而是一种特殊的社区商业业态,可提供辐射到两公里半径的区域性服务。而园区则地域比较大,一般不太适合中心街道这种底商式的商业配套,所以正需要这种集聚型商业等配套服务。科学规划邻里中心还可避免园区商业的杂乱无章,优化招商和投资环境,同时也利于园区商业的统一运营与管理。

第三,邻里中心可用市场化形式提供公共服务。采取公司化运营,同时引入市场主体或社会组织来承载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大大分担了园区管委会、民政部门、街道居委会等政府机构的行政事务,打破了传统社区服务停留在政府民政事业范畴的局面,使政府可从繁杂的社会事务中抽身出来,集中发展园区经济。

三、提高进入门槛增强园区土地利用灵活性

工业园区土地闲置和粗放使用现象由来已久,成因复杂。近年来,随着各地土地的后备储量越来越紧缺,以及征地难度的加大,各产业园区粗放开发、土地利用低质低效的形势变得愈发严峻。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视度也不断被提升。自2008年

以来,国土部已对全国各级各类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组织了三次评价工作,国土部〔2014〕143号文更是规定,从2016年起,开发区评价将调整为一年一次更新,3年一次全面更新。

尽管开发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意识已进一步加强,土地集约利用也取得一定成绩。但是,评价结果显示,目前园区用地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批复范围内可开发利用的空间不足,几无增量;二是产业用地比例低,偏离了发展定位。三是大量土地闲置,土地利用强度不理想等。

其中,对于土地闲置的问题,事实上,我国的《土地管理法》、《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等法规都已有相应规定。如根据《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条,已经办理审批手续的非农业建设用地,连续两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

但实际操作中却实施困难。一来,由于企业经营不善、调整发展方向,以及规划的频繁变动等多种因素杂糅在一起,导致土地闲置的认定较难,以致用地企业打政策“擦边球”,使政府无法收回土地。二来,政府对于闲置土地的处置难度也较大。一方面闲置土地和利用率不髙的土地大部分为银行抵押或经层层转让,“身份”不清、利益关系复杂,要改变土地用途或改变经营结构,会受多种因素影响。另一方面,近年来土地价格飞涨,给

政府收购整合土地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

而对于土地闲置的处理,又分事前控制和事后监管。

其中,事前预防的处理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是采取只租不售的形式。如中关村发展集团提出的土地统一开发,对园区土地只租不售,以确保企业的用地不会偏离园区定位或闲置,并在3?5年后,重新进行评估,对发展不好或倒闭的企业及时替换,始终保持园区活力。

二是分期供地。对一些规模较大、分期实施的大中型工业项目,政府要预留规划用地范围,按照实际到账资金和生产建设进度进行分期供地。如阜宁县澳洋工业园就规定:对宗地面积达100亩以上,投资强度又不能一次到位的项目,可分期供地。并在出让合同条款中明确分期各地块的开、竣工、资金到位时间,经验收合格后,才供应下一地块;否则不予供应,并收回已供未用的土地。

三是严查新的用地申请。对企业申请增资扩建用地的,要优先使用已有建设用地,对同一企业有多处土地,且部分土地尚未落实项目建设的,或已批土地但尚未建设的,则不再安排新的用地。

四是严控圈地行为。通过加大项目预审、采取弹性的土地出

让年期、多元化土地供应方式、合同约定退出时限等,尽量规避地产商圈而不建或使园区变住宅的局面,如下专栏上海市工业用地的出让新规。

专栏上海市工业用地出让新规

2014年,上海市规划国土资源局制订《关于加强本市工业用地出让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提出上海市实行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制度:原则上,新增工业用地,产业项目类出让年限不超过20年;对于国家和上海市重大产业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按照上海市相关规定和程序进行认定后,以认定的出让年期出让,最高不超过50年;工业用地标准厂房类、研发总部产业项目类、研发总部通用类用地的最高年限为50年。

工业用地供应方式也更加多元,提出依据不同的产业项目分别施行挂牌方式和公开“招拍挂”方式。新规中明确,产业项目类、研发总部产业项目类采取“带产业项目”挂牌式供应;标准厂房类、研发总部通用类则通过公开“招拍挂”方式供应。

同时,鼓励采取租赁方式使用土地,逐步实行工业用地“租让结合,先租后让”的供应方式。

为了加块土地流转,新规对于工业用地采取强制退出机制。即:土地受让人在取得建设用地使用权后,应按照合同约定的开

发利用条件使用土地。如果因企业自身原因未按时开工、竣工、投产,超过合同约定最长时限的,土地将被收回。

而对于已卖出土地的事后监管,以及闲置土地的处理也有多种方式可借鉴:

首先,对于低效工业用地,全面加强用地批后监管,严格执行低效处置办法。项目供地后,由国土资源局对用地的投资强度、规模、建筑密度等指标进行定期严格管控。对投资强度不达标的,发整改通知,限期加大投入;如确实不能按期投资到位、且闲置土地面积又较大的,则可根据实际投资额,按比例予以核减土地面积,核减部分做收储调剂使用,重新招引新项目。

其次,完善工业用地供后监管的部门协作机制。在各部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供后监管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由国土部门动态巡查项目是否按时开竣工、是否达到土地出让合同中规定的容积率、投入产出等;二是由园区、政府经济主管部门定期审核企业运行指标,监督核查土地利用状况。

最后,对于闲置土地,完善退出机制,并分类实施。按照《土地闲置处置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供而未用的项目用地,采取多种形式进行管制。如:对闲置满一年未满两年的,按土地成本价款20%缴纳土地闲置费,足额征收土地使用税,并督促其限期建成投产;闲置满两年的,无偿收回其土地使用权,注销土

地登记,重新安排使用等。

专栏东莞市盘活闲置土地的做法

第一,加强批后监管,仔细调查摸底,做到“四查四清”。利用卫星遥感和土地调查等资料,采取“图斑、实地、批文”三结合方式开展闲置土地全面清查:一查图斑,做到地块位置清晰。以土地变更调查资料为依据,核查每宗闲置土地的图斑变化情况及具体位置。二查批文,做到地块权属清晰。通过查找土地批文、证书、合同等文件,明确土地权利人及土地闲置时间。三查“卫片”,做到地块现状清晰。应用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市局督导组成员、分局调查员、村国土员,逐宗实地查清土地利用现状。四查台帐,做到地块统计清晰。按照“一地一册”和“一地一策”的要求,建立专门工作台帐,细化每一宗地的面积、权属、期限、处置方式、责任人等属性。

第二,提出多元化闲置土地处置方式。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提出了计征土地闲置费、限期开发、地块置换、退地还耕、协议收购或托管、强制无偿收回等六种处置方式。其中,征收土地闲置费是其它处置方式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其它处置方式必须在全部缴清闲置费后,由用地单位与所在的镇(街)政府商议,报市政府审定。

第三,多管齐下,采取多种措施,强力推进。重点采取了“引、

促、限、逼、罚”等五项具体措施:“引”,即利益吸引,解决园区土地整合成本问题。如市财政提供低息借款5000万元鼓励收地,5%为征收经费,10%上缴省库/国库,余下部分市镇五五分成,允许地块申请位置调整,土地重新出让配置最高使用年限,优先安排经营性用地指标等。“促”,即服务促进。采取限期开发、签订保证书、协助补办出让手续、推动集体土地流转等方式促进项目建设。“限”,即政策限制。对拒不接受处置的闲置土地,市国土部门不办转让、不办出租、不办抵押;市发改、建设、金融部门分别不予立项、不予报建、不予贷款。“逼”,即氛围逼迫。采取统筹用地指标、开展联合督查、签订责任状,以及向媒体公告送达文书、公告欠费名单等措施,营造处置工作的强力氛围,一方面逼使各镇(街)全力消化闲置土地,另一方面逼使闲置土地者主动接受处置。“罚”,即处罚问责。对逾期未缴清闲置费的,严格依法按日追缴3%的滞纳金;对拒不配合处置的,报请上级部门批准强制无偿收回;对未按时完成处置任务的镇(街),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四、通过共建共享借外部资源助力园区升级

我国产业园区虽历经多次整合,目前仍现存3000多家,大到一线城市,小到乡镇均有产业园区,甚至一个城市就有五、六个园区,区域内、城市间、城市内不同园区间均可能存在同质竞

争。这种情况下,对于三四线,或更低级别更偏远地区的产业园区在无区位、政策、人才等客观优势的条件下,如何在激烈竞争中招商引资、发展园区经济?寻求合作、借力打力不失为一个弯道超车的办法。

(一)园区共建:苏州工业园的经验输出

苏州工业园,目前辖区面积约278平方公里,人口70万左右。从1994年成立至今约22年,辖区范围不断扩张,功能也从单一、相对独立的工业园区到目前已明确要建设成为苏州的一个综合商务城区。

作为中新合作典范,苏州工业园区虽然积累了丰富的人才、资本和招商资源,但受制于发展空间,难以充分发挥其效应。因此,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以多种模式着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曾先后在江苏省内,分别与宿迁、南通建立了苏宿工业园和苏通科技产业园;在省外,则以市场化形式与安徽滁州建立了苏滁现代产业园等。

苏州工业园区的输出,与硬件相比,其更注重“软件”输出,合作共建不是简单地单向输血、送干部、给项目,而是全面输出园区建设、招商、社会公共管理和经济管理的经验与理念。如苏州招商团队会为合作方带来一整套的成熟经验、评估体系、既有的合作伙伴和项目等。

合作模式一般是由苏州、合作地两市联席会议决策,共同开发。如苏滁现代产业园,由中新集团与滁州市政府合资成立中新苏滁(滁州)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亿元,其中,中新集团占56%股份,滁州市占44%。按照“成本?收益”原则,以及股权比例,滁州市将园区土地收益和税收留成等收益的55%以上给中新集团。

开发及管理模式与苏州工业园相似,采用政府主导、公司企业化运作的模式。一般由合资公司作为园区开发、建设、管理和运营主体,负责规划、招商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同时,成立管委会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享受省辖市经济管理权限,行使管理主体职责,负责征迁安置、行政管理服务等工作。如苏滁现代产业园,除上所述外,还组建了“一站式服务中心”,涉企市级审批事项实行“二号公章”管理,实现封闭运作。

专栏苏滁现代产业园的合作开发

1、合作背景及概况

滁州紧临江苏南京,有着东部的区位、中西部的政策,投资环境优越,且近年来,滁州市以建设合宁之间新型中心城市为目标,大力推进大滁城建设。滁州加速上升的强劲势头、优越的区位交通和政策环境、及现有的产业基础,这些关键因素正契合了中新集团走出去的发展诉求。

2011年,中新集团与滁州市政府签约,合作开发苏滁现代产业园。作为中新集团走出江苏的第一个投资项目,园区面积约36平方公里,定位为“产城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建设周期为8?10年,总投资约1300亿元,分两期建设,首期12平方公里。园区于2012年开建,至2015年已累计引进工业项目48个,协议引进资金超200亿元,竣工投产工业项目15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5亿元。

2、主要经验引进

——突破常规,延续并提升苏州园区模式。打破常规的产业梯度转移模式,以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和外资为主,不但要引进国际资本和生产能力,更要引进的是先进技术和研发力量。

——突出规划引领,编制高水平产城一体规划。委托新加坡邦城规划院编制了概念性规划和专项规划等30项规划,对园区产业、商住、配套用地按照“三个1/3”理念进行整体规划布局,明确产业和城市功能的发展节奏和实施路径,真正做到一次性规划、分期建设、滚动开发。

——严控项目质量,确保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管委会和合资公司两支队伍联动招商,其中管委会以内资为主,合资公司以外资为主,重大项目合力攻坚。同时,严把项目投资规模关、投入强度关、产业定位关、集约节约关、环境保护关,亩均投资强

度低于400万元或税收低于30万元的项目一律不供地,环保不达标或对城市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一律禁止入园。

——完善综合配套,力促产城融合发展。学习苏州工业园区,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规划建设邻里中心,为园区企业和居民提供便捷的生活配套服务和社区服务。引进苏州和乔物业服务公司,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实行道路保洁、地下管沟、路灯、公园、广场、绿化等一体化管理。引进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合作办学,启动九年一贯制中小学建设。同时,引进南京鼓楼医院集团设立分院。聚焦产业工人和高端人才两大主体,建设蓝白领公寓及相关配套设施,积极扶持就业创业等。

(二)吸引外资:太仓中德企业合作基地

德国是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在欧洲的重要合作伙伴。自1978年中德两国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以来,中德的科技合作进展顺利。继全国首个中德企业合作基地?江苏太仓成功打造“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中国德企之乡”之后,揭阳、青岛、沈阳等纷纷也建立了中德企业合作基地。目前,中德双方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已结成的友好省州城市达81对。

近年来,德国工业4.0与“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又使中德两国有了更多的契合点,中国制造的“量”与德国制造的“质”的互补正应了产业升级、工匠精神的迫切需求。因此,探索中德

合作不失为地方园区和产业升级的途径之一。

那么,德企有哪些特点,如何才能吸引德企合作呢?以下不妨以太仓为例,看看其偏居江苏一隅,是怎么成为德企首选的。

第一,打造德企青睐的生态环境。太仓虽不是大城市,但和德国小镇很像,干净、整洁,基础设施完备。太仓有很多绿地(46%),公路两边不是挨挨挤挤的商铺和住房,而是宽阔的绿地,田园式的城市环境成为太仓对外开放的一张生态“名片”。

1993年春,全球著名弹簧生产企业德国克恩?里伯斯公司总裁斯坦姆第一次来到太仓,就被其安静、清新的环境所吸引。于是,他“试探”着在太仓投下了50万马克,创建了第一家德资企业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如今,太仓的德企数量已超过230家,总投资近20亿美元,年产值近300亿元,是中国德资发展最好、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第二,做优服务,提供软性投资环境。太仓周边不少城市均建设了高标准产业园区,在硬件设施处于同一起跑线的情况下,如何能脱颖而出,获得德企青睐?太仓选择做优软件服务,针对德企特点,提出了“三信(心)”原则。

首先是诚信,注重契约精神,承诺的条件一定不打折扣兑现;另,德国经济依赖知识产权保护,太仓是“全国专利保护重点联

系基地”的唯一县级市,还特成立了知识产权法庭。

其次是自信,太仓城市虽小,但却秉持双方互相尊重的原则,对于不适合太仓,或者落户条件苛刻的企业,一定婉拒。

最后是耐心,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因为德企主要是中小企业,再加上德国人做事严谨,一开始投资规模不大,后续才会按计划一步步追加投资。多年来,周边的兄弟城市大项目一个接一个,但太仓却耐住寂寞、从未动摇。早年,太仓曾为一个德资项目谈了5年,结果落地后投资才100万美元,但后来其陆续增资,如今税收已超5000万元。目前,在太仓,超过90%的德企均完成了增资扩产。

随着德企规模不断扩大,太仓市政府又增加了一条服务原则,即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在做好服务的同时,充分尊重企业的私密性,尽量不去打扰。得益于贴心的服务,太仓在德国的名气越来越响,逐渐成为德企来华的首选之地。

第三,引进“双元制”教育,提供与德企匹配的技术人才。太仓落户的德企大多是精密制造类,对员工技术要求很高,本地职校培养出来的技工,很少能达到要求。被视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成了太仓集聚德企的加速器。所谓“双元制”教育,是指由职校、企业双元主体共同投入场地、设备和师资,学校负责招生、文化课教学以及专业基础课教学;

企业负责采用德国的考核和课程标准开展技能培训的教育模式。

2001年,太仓经济开发区与德国某州政府、企业,及太仓某学校合作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与德国职业技术教育同步的职业培训中心,正式引入“双元制”职业教育。3年后,首批17名学员毕业,被企业一抢而空。尝到甜头后,太仓职教、中等专业学校亦分别与德国政府、企业、商会、职业培训机构等合作开展“双元制”教学。

如今,又创新采取“定岗双元”模式,由中德高校及德企共同组办“本科定岗双元班”。在班级招生之前,德企就“预留”技术技能型工程师等岗位,学生入学初与德企签订定岗双元的“委培协议”。学校参照德国的教学目标与要求以及教学资料,由德国专家指导,在课堂、实训中心和企业岗位三个教学场所开展培训教育。同时构建如“4?6轮换”的“定岗双元”课程体系:4周在学校学习,6周在培训中心或企业岗位培训。很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短短几年内就成为技术骨干、主管,受到企业的欢迎和肯定。

专栏太仓对区位优势的利用

除上述几点外,太仓这个仅有50万人口、在国际上名不见经传的县级市之所以能聚集百家德企,还在于其将紧邻大都市区位优势的充分放大。

太仓与上海“一衣带水”,车程半小时,德国《对话》杂志曾评论:“太仓是中国大上海边上最理想的德国投资领地”。从1993年至今,太仓开发区借梯上楼,从各领域与上海进行全方位、深层次、强渗透的无缝对接:

——交通接轨,零距离合作。开通太仓直达上海轨道交通的惠民公交和城际公交快线,推出与上海公交卡在长三角共享同等优惠的交通“一卡通”,撤除太仓市进入上海的收费站,实现沪嘉高速免费通行等。

——科技接轨,高起点运作。一是近70家太仓企业与复旦、同济等多家一流院校签订100多项技术合作、共同开发、共建联合实验室等产学研协议。二是与院校在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领域开展广泛合作,重点集中于解决技术难题和开发新产品。三是与上海交大、中科院上海分院等共建“6+1”国家技术转移联盟太仓工作站,引进近百项科技成果及科研项目。

——人才接轨,无缝隙联动。充分利用太仓市科技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载体,吸引上海院校教授等高层次人才携带科技成果来太仓创新创业,或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医疗接轨,资源性共享。太仓医疗保险基金结算中心与上海长海医院签订“太仓市参保人员赴上海长海医院医疗费用

转型升级路径座谈会发言

加强资源整合加快科技创新 为XX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支撑 20XX年X月X日 实施经济转型升级战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需要,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之策。经济转型升级无论是宏观层面上经济发展方式与发展动力的转变、中观层面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微观层面上企业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都是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下,我市经济和产业结构已得到很大改变,海工设备、电子信息、复合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市委XX届X 次全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了“争创全省转型升级先行市”的奋斗目标,这是科学研判,抢抓机遇,迎接挑战,顺应潮流而作出的正确决策,是努力打造“创新XX”、建设“幸福XX”、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但客观地讲,全市原有经济基础和传统产业的特点决定了我市转型升级任务艰巨,任重道远:全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需

要进一步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育和引导,相关部门需要更大力度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具体而言,我市目前转型升级过程中主要存在如下制约因素: 一是传统产业层次低附加值低的制约。如我市发展多年的机械加工产业,虽然具有一定规模,但并未能完全走出产品档次低、行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的困扰,多数企业因为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一旦遭遇金融危机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就难以从容应对,致使整个行业受到巨大冲击。这种矛盾不会以投资规模或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改变,实现传统产业改变并提升只能依靠科技创新。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性矛盾的制约。全市2013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超过2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30.6%;2013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统计企业28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数比例为19.8%;全市新标准实施以来的高新技术企业共有13家,占规模以上企业数仅8.4%。可见,虽然大企业占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权重较大,但高新技术企业数仍然偏少,覆盖面不够广,未能形成铺天盖地之势。 三是新兴产业链条短粗脱节的制约。“新兴产业”在我市具有一定基础,是我市着力发展的优势产业,但“四新产业”中,有些产业规模偏小,产业特色不够鲜明,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有些产业产品分布广且集中在中低端节点,尚未形成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有些产业产品生产上下游和

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76858503.html, 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作者:叶茂林 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7年第08期 摘要: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以苏州、无锡两市为例,基 于区位熵计算分析两市制造业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即制造业转型过程;根据近几年两市R&D 投入、科研人员及制造业新兴行业发展状况,探究两市制造业升级过程。最后总结苏锡两市转型升级的理论路径。 关键词:制造业;转型升级;路径;苏锡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https://www.doczj.com/doc/876858503.html,ki.1672-3198.2017.08.001 1 引言 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迅猛发展,极大程度地拉动了中国GDP的增长。近年来,随着GDP增速的减缓,中国经济发展已经逐渐进入新常态,我国的经济正在由追求速度的粗犷增长转向追求质量的集约增长,正在向分工更加复杂化,结构更加合理化不断演进。原有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制造业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廉价的劳动力吸引了众多的外商投资,一批批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但是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劳动密集型企业优势逐渐消失。此外,我国制造业的自主品牌较少,在国际上缺乏核心竞争力,例如,我国生产的汽车大多是外国品牌,对于大型客机,医疗器械等高精尖的产品,我国目前还不能生产。 笔者认为制造业转型升级包括制造业转型和制造业升级。制造业转型可以是制造业服务化,或者是从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转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为主的制造业,是产业内结构的调整。制造业升级主是指制造业行业内部实现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价值链升级。 2 苏州,无锡制造业发展历程和现状概述 苏州,无锡两市均是工业强市,都拥有着强大的制造业基础。2000年至2016年,苏锡两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不断上升,其中2004至2011年两市工业发展较为迅猛,近几年增速减慢。2015年苏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0249.25亿万元,无锡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也达到14549.87亿元,分别位于全省第一第二,位居全国前列。

东莞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和对策

GUANG DONG ECONOMY 02/2011 50 东莞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城市,也是一个具有独特个性和特色的城市。东莞企业在过去三十年中创造了神奇的“东莞模式”,造就了“世界工厂”的财富神话。那么,在新一个三十年里,东莞企业还能再造辉煌吗?“莞商”还能保持持久的成长性和发展动力吗?在“十二五”已经起步的第一年,本文特就东莞企业转型升级的背景、问题、路径和对策进行探讨。 转型升级的五大背景 虽然企业的转型升级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世界企业史表明,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每隔一个时期,企业就要进行一次大的变革和转型升级。然而,纵观全国和广东各地的企业生存状态来看,东莞企业的转型升级运动似乎比其他地方都来得更迅猛。因为东莞企业整体赖以生存的大背景以及其发展模式得以存在的条件正发生根本性变化。 进一步说,东莞经过20多年年均20%以上的高速发展之后,工业化进程已经完全进入到后期,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和发展模式已经达到“成长极限”,依托港澳资本进行原始积累的过程已经结束,“先发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而土地、能源、劳动力、环境、市场等要素供给均“难以为继”,从而使东莞企业转型升级面临五大背景的变化:一是工业化后期的工业产能的大规模过剩;二是全面买方市场条件下的激烈国内市场竞争;三是美国金融危机导致的国际市场紧缩;四是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导致的渠道重构;五是珠三角区域内正在构建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社会。 显然,这些背景并不是国内每个区域的企业都必须面临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兴成长性区域而言,其企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并不艰巨。相反,东莞企业70%以上属于处于产业成熟和衰退期的轻工制造行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是整个产业链都需要重组和再造,因此,面临的转型升级的任务自然就紧迫和艰巨得多。甚至可以说,对于近半数的企业来说,不转型升级,是“早死”或“晚死”的问题。对此,“莞商”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莞商”转型升级存在的三大问题 实际上,自2006年在东莞提出“双转型”战略以来,东莞经济社会和企业大规模的转型升级已经轰轰烈烈地进行了五年了。从目前的转型升级实践来看,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首先,对企业转型升级的认识和观念滞后。存在着三大误区:一是认为转型升级是一种随意性的应急处理方案,而不认为是一项企业成长的常规过程;二是认为金融危机一旦过去,市场又会好起来,转型升级是别人的事,与已无关,企业挺一挺就行了,无须转型;三是认为企业转型升级只与加工贸易企业有关,而与其他企业关系不大。 其次,对转型升级的形式和路径选择比较盲目。东莞此次的企业转型升级与产业的整体转型升级具有“共震效应”,具有推进产业变革的意义。在任何一场产业变革中,产业要素的溢出和流入的路径和形式丰富多样,转移与退出、进入与整合、淘汰与升级、转型与定 东莞企业转型升级的 路径和对策 王先庆

国有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的方向、路径和风险

国有平台公司转型发展的方向、路径和风险 一、转型发展的动因 (一) 政策变动倒逼平台转型 随着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快速发展,政府部门日益认识到加强监管的重要性。为此从2010年开始,国务院、银监会、财政部等相继出台多个重要文件,以此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运作管理。 2014年国办发43号文发布及新预算法的实施,宣告以地方政府信用支持、以政府投融资平台作为主要城建融资渠道的传统城建投融资体制的终结。43号中明确提出建立规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赋予地方政府适度举债权限,剥离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政府融资职能。各地政府城建投融资平台的融资和生存压力明显加大,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平台公司转型,即是政策不利变动的改革倒逼,也是在国有资产改革背景下平台朝着市场化、可持续发展的自我救赎。 (二) 城市发展需要平台转型 国发43号文件出台至今,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本身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等对平台公司的发展前途和命运的关注热度不减。就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政策的滞后效应,以及现实中诸如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政府投融资平台在短期完全剥离政府融资职能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平台公司在很长一段时间将仍然是一个区域推进城市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重要载体。无论转型前后,还是转型过程中,也不论不同阶段采取何种投融资模式,平台公司的投融资职能都始终存在且为当地政府的城建和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各级地方政府

都应该对平台公司的发展和转型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 目前来看,政府投融资平台的政府性融资职能逐渐剥离,平台公司本身的传统融资难以得以延续发展。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升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城市发展阶段已经由重建设向重运营转变,城市运营、城市管理是未来平台公司发展的重大机遇和挑战,政府投融资平台传统职能中的城市运营和国资管理的职能会不断加强,平台公司的转型发展过程亦要往这个方向倾斜。 (三)公司生存发展需要平台转型 过去一度的重建设轻运营、重融资轻管理的运作模式导致政府投融资平台缺乏自身现金流创造机制。政策倒逼以及政策倒逼下的政府政策和资源支持的减少,要求政府投融资平台必须进行部体制机制的变革和市场化转型。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尤其是对亟需实现市场化转型的平台公司而言。打造现金流,寻找赢利点,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战,平台公司转型势在必行。 二、转型发展方向 定位:城市综合运营解决方案提供商 职能:结合当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城投作为地方政府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事业投资建设最重要的主体,其首要任务是推动城市建设发展。在继续做好政府投融资、建设等公益性及准公益性职能的同时,结合地区资源禀赋,拓展经营城市职能,打造现金流业务板块。同时提升国有资产的管理水平,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由过去的“融资导向”向“经营导向”的转变,由传统的“资产

企业经营发展转型升级的必备条件

企业经营发展转型升级的必备条件 转型升级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梦想,管理升级、产品升级……,很多企业迫于生存的压力,都想尝试着走上转型升级之路,但是心中却又七上八下,没有底气。于是便带着“不改革是等死,改革是找死”的信念踏上了征途,到处碰壁、满身伤痕,企业经营却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原本的美梦变成了噩梦,企业依然是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没有核心竞争力,企业处境越来越难。企业家的压力与日俱增,在放弃还是继续中不断地徘徊、纠结,身心疲惫…… 转型升级是一颗金种子,在播种这个种子前,我们不妨先看看我们的土壤是不是适合,不适合也没关系,先培育土壤,等到土壤基本适合后,再播种也不迟,转型升级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第二次创业,难度远胜于第一次创业,当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不能操之过急。 所谓的土壤,更多的是我们的团队,转型升级对团队到底有哪些根源性的要求,笔者谈谈个人的看法。 郝泽霖——思维管理专家原西门子高级讲师 10余年中外企业管理实战经历,曾在中国人保、西门子、加多宝、大田、茹梦等多家中外知名企业担当HR经理、营销总监、大区经理、高级讲师等不同职位 精通思维分析、心理学及各种营销工具,能够将培训方法落地,让企业能够顺利实施。个人管理经验丰富,管理团队数千人,培训学员上万人。 现任天下伐谋咨询独家签约讲师,思维管理学院院长 一、企业家要转变的观念: 1、亲情和事业一定要分开,不能太多地考虑感情的因素,形成特殊人群,坚定靠制度管人的信念,制度之外不搞特殊人群,企业家自己都不行。 2、企业发展不是企业家一个人的,所以企业家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中高层是一个民主的团队,任何事情、决策,放在桌面上讨论,我们以理服人,不搞一言堂,企业经营听的不是谁的话,而是一个正确的观念或方法,当企业家的家人在埋怨,谁谁连我的话都不听时,不要急着发火。 3、部门与部门之间是靠制度和职责在管控,不能为了平衡各部门之间的力量,怕有部门特别强势,于是便开始保护弱势的部门,部门领导能力强,这个部门相对会强势一点,所以,企业经营家不要去保护,保护必然要破了规矩。 4、坚决支持看到影响公司利益的行为便要制止、指正、不畏权威的员工,绝对不能打压,这类员工是忠诚的、积极的,打压意味着我们鼓励不忠诚、不积极的因素。 5、企业家内心的恐惧,怕职业经理人的引入,使得企业经营不在自己掌控之中,所以,对职业经理人设置种种限制,企业家必须要克服这种恐惧,充分授权。 6、因为发展的需要,会引入部分新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于是新、老力量意味着新、老

产业园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分析

产业园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规划分析 发表时间:2016-03-11T15:46:49.93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作者:黄裕恒[导读] 广东佛山在城市规划确定的可建设用地中,广东省大部分城市都大力推进城市更新。 黄裕恒 广东佛山 528000 摘要:广东很多城市及地区都拥有大量的产业园区,其中以制造业、劳动密集产业为主,本世纪初到工业化中期,也就是高新技术崛起,结构优化调整时代的时期,当今的产业园区面临着升级改造的迫切性。本文主要对产业升级的政策及规划进行分析,并存在“工改工”项目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统筹 一、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性 (1)现状工业用地在减少 在城市规划确定的可建设用地中,广东省大部分城市都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而“工改商”、“工改居”短期利润要优于“工改工”项目,且商业、居住开发模式也较为成熟,受市场利益的驱动,“工改商”、“工改居”项目较多。 (2)现状工业区难以满足产业升级需求 广东省某城市近几年旧工业地改造建设规划偏小,开发强度较低,面积在10公顷以下的工业区占到50%,平均容积率1.01,低于工业用地标准平均值。这些旧工业区、旧厂房具备建筑质量差、安全隐患大、面积小、分布零散等缺陷。而随着城市产业升级的需求,逐渐淘汰低端产业,以及劳动力及地租等成本的日益增加,一部分产业逐渐向内地搬迁,现状厂房空置。 (3)重点产业、新兴产业难以落地 结合产业转型的需求,根据产业布局的引导,新材料、激光技术、智能穿戴、信息技术等一系列重点、新兴产业正在成为产业转型的方向,而现状面临无地可落的困境。 普通工业厂房的数量在不断减少,而原有工业厂房的更新改造则较慢,造成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企业落地难,呈现部分大企业流失、产业空心化现象。因此,如何留住产业,促进产业发展是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二、政策鼓励,规划引导 (1)一系列政策、标准鼓励产业转型升级 结合近年来工业向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以及研发等转型升级的趋势,近年来市、区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标准,鼓励产业转型升级。 城市更新政策体系涵盖从申报阶段至建成使用各个环节,鼓励旧工业区升级改造。其改造分为两种模式:一种以综合整治为主,融合功能改变、加建扩建、局部拆建等方式的城市更新;另一种为拆除重建。“工改工”类型更新在建筑物建成时间及合法权属比例、地价计算、出让年限、工业楼宇分割转让等环节各相关配套政策不断完善,工业厂房市场流转逐渐放开,形成一系列优惠政策,体现政府期待通过政策引导城市更新中出现更多的“工改工”产业升级的项目。 另外结合产业发展的需求,将工业用地划分为普通工业(M1)和新型产业用地(M0),根据《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条文说明:“普通工业用地是生产制造产品为主的工业,新型产业用地是指融合研发、创意、设计、中试、无污染生产等创新型产业功能的用地”,并对土地混合使用给予了一定的弹性,允许在工业用地中配置不高于总建筑面积30%的配套设施。在容积率方面给予较高的上限,普通工业用地(M1)容积率上限为4.0,新型产业用地容积率上限为6.0。 (2)多层面规划进行引导 全市划定了13个重点发展片区,按“一街道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原则,划定了6个区级战略新兴产业聚集区。重点发展片区(园区)作为推进产业类城市更新工作的重要区域。根据统计,重点发展片区(园区)内涉及现状旧工业地块共102个。 在控规层面,现状旧工业区在法定图则中规划功能以工业用地为主,其次为居住用地。规划为工业用地(兼容商业、物流)的旧工业区有196个,规划规划为居住用地(兼容商业)的旧工业区有53个,规划为商业用地(兼容商务公寓、办公)的有37个,规划为道路、绿地、公共设施、发展用地(兼容社会停车场)的有68个(详见图1)。 图1 旧工业区法定图则规划功能分布图 三、“工改工”目前存在的问题 (1)数量偏少,规模偏小 受利益驱动,市场选择“工改商”、“工改居”项目的较多,而选择产业升级改造的较少。从2007年第一批试点工改工项目以来,原为工业用地的有70个,其中“工改商住”的50个,占原为工业用地项目数量的比例约为71%;“工改工”的20个,占原为工业用地项目数量的比例约为29%,拆除用地面积共计160.59公顷,占全区列入市计划更新项目面积的比例约为25.82%。“工改工”项目偏少造成新兴产业、传统优势企业落地难,部分大企业流失,加剧产业空心化现象。

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及路径

当前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及路径 原创2017-01-20宏观院国宏高端智库 改变以往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路径,着力突破能够有效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和价值链层级的研发设计、营销网络、品牌培育、供应链管理等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全力推动产业发展从规模扩张为主向质量提升为主转变,进一步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全面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着重大突破。世界各国纷纷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竞争异常激烈。伴随着欧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和新兴经济体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们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其他新兴经济体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对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构成倒逼机制。加快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 面对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和贸易环境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的新形势,我们必须改变以往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与路径,从单纯凭借传统比较优势转向依靠体制创新和自主创新参与国际分工,从单纯依靠价格竞争转向更多地依靠质量、品牌和服务等非价格竞争,大力提升要素禀赋,着力突破能够有效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和价值链层级的研发设计、营销网络、品牌培育、供应链管理等制约,全力推动产业发展从规模扩张为主向质量提升为主转变,由加工制造向创新创造转变,由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加快促进产业向高端化、信息化、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国际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加快构建产业新体系,全面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高端化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大都处在价值链的低端,特别是研发、设计、核心技术、软件、关键零部件、关键设备和模具、供应链管理、营销和品牌等关键环节薄弱,多数依赖进口或受制于人。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动产业链和价值链由低端环节向高端产品、高端要素、高端服务、高端平台等高端环节深化延伸,通过抢占高端环节,站上价值链高端,实现产业高端化。 围绕价值传递和价值创造的重组,加快产业价值链升级 着力推进基于信息技术的价值链重构和价值创造环节的再造,推动传统产业以价值重构为核心的升级模式,加快突破制约产业升级的研发、设计、标准、精密加工、供应链管理、品牌培育、营销等关键环节,促进工艺流程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实现价值链跨越提升。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创新链支撑产业链

浅析互联网时代下传统旅行社的转型发展路径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浅析互联网时代下传统旅行社的转型发展路径学院:_管理学院_______________ __ 专业: __涉外旅游__________ _ 班级:__旅外151_____________ 姓名:__林佳纯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於天_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 2018年5月20日_________

2018届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定表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管理学院涉外旅游专业 兹发给旅外151 班学生林佳纯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内容如下: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浅析互联网时代下传统旅行社的转发展路径 2.应完成的项目(如页面不够可另附纸张):从专业的角度开始了解旅游行业, 通过接触旅游行业,接触从事旅游工作,对我国传统旅行社深入了解,搜索查阅文 献资料,了解当今旅游市场的发展趋势,深入了解我国传统旅行社在转型时存在的 优势,深刻思考与探讨,寻求转型策略,完成论文研究。 3. 论文完成进度计划:(1)2018.02 收集我国传统旅行社相关资料; (2)2018.03 搜寻我国传统旅行社转型策略的资料 (3)2018.04 书写论文初稿 (4)2018.05 上旬进行论文的最后修改,上交论文,准备论文答辩。 4. 参考资料以及说明:通过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以及上网搜索查阅有关传统旅 行社的发展方面的书籍周刊阅读物,帮助论证。 5. 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于 2018 年 3 月 1 日发出,应于2018 年 5 月 20 日完成,然后提交各系进行答辩。 系主任刘生华批准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伍建海审核年月日 指导教师於天审核年月日

如何成功实现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如何成功实现制造企业转型升级? 随着房地产泡沫的急剧增加,经济所面临的风险也随之加大,所以众多投资公司也逐渐将注意力转移到制造业领域;加之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代工企业的优势被大大削弱,转型成为改变企业命运的唯一选择。所以,如何能帮助制造型企业成功转型升级也成为品物集团服务的核心。 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的途径 1)企业盈利模式的转型。 典型的转型方式包括:企业由提供单一产品转向提供成套产品或整体解决方案(如进行设备成套,提供整条生产线,例如陕西鼓风机公司提供成套生产线);设计院所由提供设计图纸转向进行工程总承包(如武汉钢铁设计院转制为中冶南方之后,提供钢铁行业的工程总包服务);企业由销售产品转变为租赁产品(例如GE出租飞机发动机);从单纯靠卖产品盈利转向靠卖产品和提供产品的售后维护服务盈利(例如电梯行业提供长期的维修维护服务);从销售自主产品,转向建立行业产品的贸易枢纽(例如上海标五公司建立紧固件贸易中心);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等。 2)企业定位的转型。 典型的转型方式包括:提供代工的OEM企业转向提供从设计到制造外包的ODM企业;从代工转向自主品牌制造;从主攻产品出口市场转向国内市场;由竞争激烈的红海进入新的蓝海(例如上海重型机器厂转型制造核电设备,大批企业进行风电、LED等新能源行业等);由制造企业转向多元化运作,或向上下游延伸(例如凯迪电力由向电厂提供脱硫设备转向同时运营生物能源电厂,木材加工企业建立自己的林场等)。 3)企业运营模式的转型。 典型的转型方式包括:由纵向一体化转向横向一体化,广泛地进行制造外包,强化供应链写作;由单一工厂变为多地点、多工厂运作,由单一组织变为集团架构;由主要依靠自主发展(Organic Growth)转向并购与行业整合(Acquisition,例如宜化股份整合了许多行业企业,营业额迅速由10亿等级跨越百亿等级);由涉足多种产业转向归核化,聚焦自己最具优势的核心产业;实现国际化,进行跨国并购等。 制造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应该具备的基础 转型升级对于企业而言不能仅仅停留在一句口号,企业运营的关键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要实现转型,不是仅仅有决心就够了,任何的变革都需要结合企业的实际,不切实际地乱转型,可能滑向倒闭的深渊。 1)具有稳定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拥有生存之本。企业要谈转型,首先要能够生存,要有能够转型的“本钱”,要有一定的投资、融资能力,立足未稳的企业谈不上转型。 2)对客户的需求和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企业应当剖析自身的特点、客户需求的变化和行业的竞争格局,做到知己知彼。在洞察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审慎地进行转型。 3)建立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的资源。企业应当分析自己拥有哪些转型的“资本”,例如拥有较强的产品研发能力,或者能够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得支撑企业转型升级的产品(例如长航电机公司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发出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方案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工作方案 根据上级文件指示精神,为切实抓好某地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开发创新工作,围绕“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要求,优化和完善园区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产品特色、资源集约、绿色高效发展园区,结合某地产业园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十百千万计划”安排部署,以深化园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现工业团区位康、持续、稳定发展为目标,全力推动园区规划布局、产业告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提档升级,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在产业聚集、要素集成、土地集约、科技引领、体制创新等方面重要作用,依托工业园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工业布局、承接产业转移、做强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增长极核,以转型促升级、以整合增动力、以调整提质量,全面推动某地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坚持统筹规划,围绕发展目标,大力发展轻工、特色食品、石材、能源化工等产业,力争到2022年末园区现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入驻企业500户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占60%以上。完成税收20亿元以上,期末从业人员20000人以上。园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产业承载能力显

著提高。 三、保障措施 (一)科学规划,引领园区发展 明确战略定位,实施有效管理,做到产业功能和区域功能的有机协调,充分依托已建的石博大道和拟建设的普木丁大道,在县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修编工作,优化和完善园区产业布局,进一步拓展园区连片集聚发展潜力,全力打造大道工业轴带。并按照“一区四园”布局思路,促进园区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园区空间发展格局。 (二)强化配套,提升园区承载力 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园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包括园区路网、污水处理、管线、供水供电供气设备及其他生活配套设施,实现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共建共享。 1.强力推进园区路网建设,提升园区承载力。整合资金,推动某地支线路网建设,推动园区核心区土地利用价值。逐步建设完善路网建设,推动园区路网整体配套发展。 2.加快推动园区供气项目建设,确保企业用气保障。当前的环保要求对燃煤锅炉进行限批限建,建设供热项目及热力蒸汽管网,补齐园区蒸汽供给短板,拓展园区开发建设、提升配套服务功能和企业承载能力、增强产业集聚功能的有效措施。 3.加大标准厂房项目建设力度,筑巢引凤。推进某地6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并整合园区区域土地,建设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打造某地创新创业孵化园,以便高效利用

郴州市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 概论

概论郴州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 产业转型升级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根据国际和国内环境,通过特定的产业、财政、金融政策,对其现有产业结构的各方面进行调整。直面全球金融危机与我国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双重冲击,郴州产业展现特有的韧性和引人注目的新趋势,透析郴州产业结构演进过程,辨证看待机遇与挑战,郴州产业转型升级乃形势所迫、竞争所逼、发展所需。 一、郴州市产业结构演进过程和基本特征 经济增长伴随着结构变迁,结构变迁推动着经济增长,两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产业结构是产业间形成的经济技术关系和数量比例关系,产业结构演进则是产业发展过程中其结构和内容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两方面的提高。“转型”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的“类型”,“升级”包括产业之间、产业内的升级。 (一)演进过程 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郴州市委、市政府实施一系列助推产业发展的有力举措,郴州产业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达126.8亿元、594.4亿元和360.6亿元,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规模工业增加值分别为2005年的2.7倍、3.6倍,第三产业增加值是2005年的2.2倍。特别是近两年规模工业增加值保持20%以上的增速,2010年规模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

工业利润分别突破1000亿、100亿元大关,全市工业化水平达到46.2%,比“十五”末提高3.5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000年以来,郴州立足于资源型经济实际,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不断优化。①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0年26.21:32.15:41.64转变为2010年的11.7:54.9:33.4,其中第一、三产业占比呈降低之势,第二产业占比呈逐年高位盘整之势。②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2000—2010年一产业贡献率由11.6%下降到3.6%,在三次产业中贡献率为最低;二产业贡献率由38.4%上升到67.2%,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三产业贡献率由50.0%降低到29.2%。综合看,三次产业整体结构逐步由当初的“三、二、一”演变为现在的“二、三、一”结构,符合现阶段经济发展特征。 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从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分析,各产业基本形成相应的支柱产业。其中一产业内部,以粮食、烤烟为主的种植业增加值比重达59.4%;二产业内部,有色、能源、建材、医药食品、电子信息、机械化工六大行业主导地位不断凸显,2010年增加值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71.0%,占GDP的31.5%;第三产业内部,以金融商贸、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信息传输等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8.7%。同时,产业不断向园区、非公有制经济、优势行业集聚。2010年,全市园区工业实现增加值150.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研究 杨思东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苏州 215009) [摘要]基于企业自身能力,可将现有的中小型企业分为谋生型、成长型和创新型。通过对三种类型企业的内在特 征和外部环境研究表明:依次选择工艺升级、功能升级或链条升级,产品升级或链条升级。中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无论选择哪一条路径,都应充分考虑升级时机的选择、升级成本的控制、信息平台的支持等因素。 [关键词]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路径选择;研究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2-10-24 [作者简介]杨思东(1976-),江苏如皋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一、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HumPhrey和schmit(2000)认为有四种升级方式,即制 程升级(processupgrading)、产品升级(productupgrading)、功能升级(functionalupgrading)、跨产业升级(inter-sectorsup- grading);Riggs认为(1998)从OEM初级生产到OEM深化 生产,以工艺和产品创新方式来提升附加值是一条最切实可行的企业升级路径。林汉川(2002)提出中小企业转型的路径包括:(1)发展核心专长;(2)重视管理创新;(3)加入国际网络;(4)形成产品群聚效果;(5)推动企业再造工程; (6)鼓励内部创新;(7)强化产品与工艺创新;(8)有效率地投 入研究与开发;(9)发展信息科技产业;(10)培育企业家人才;李烨(2004)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转型的四种主流路径:重组式转型、再造式转型、革新式转型、再生式转型;王吉发(2006)结合企业外生成长理论和内生成长理论,提出了企业内生型转型(管理模式转型、产品与市场转型、业务过程转型)和企业外生型转型(行业转型);单东(2009)分析了企业重组、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内部管理体制等三条路径;贺俊(2011)指出企业转型有多重路径选择:行业转型、区位转型、市场转型、技术转型、管理转型和治理转型。 二、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选择 中小企业的转型升级路径选择既受到企业自身能力的限制,也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因此在选择路径时企业必须要结合自身的条件寻找一条比较容易达成既定目标的路径。本文基于企业自身能力将现有的中小型企业分为:谋生型中小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 1.谋生型中小企业 其特征为:企业经营状况一般;适应环境和整合资源的能力一般;没有进行创新的动力。该类型企业在中小型企业中占较大比例。企业的经营者基于自身经验或特定机会进入到某个产业领域,对该产业比较熟悉但没有推 进产业升级的愿望。限于资金、技术和人才等方面无法与大型企业进行竞争,因而依附于大企业进行配套生产和服务。 转型升级路径:选择工艺升级路径 既然企业已经成功的切入一条全球价值链,主导该价值链的跨国公司出于提升链条整体效能的考虑一定会积极的推动该企业进行工艺能力的提升,而且还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这种支持既包括技术支持也包括管理支持。在如此强有力的推动下,创新能力和愿望都不强烈的谋生型企业可以很容易实现工艺升级。 2.成长型中小企业 其特征为:企业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适应环境和整合资源的能力较强;有进行管理和技术方面的创新的动力。该类型企业在中小型企业中占有一定比例。企业通过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改善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机会,在竞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企业经营者有能力也有愿望进行各方面的创新以谋求进一步的发展。企业通常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与大型企业进行合作。 转型升级路径:应选择功能升级或链条升级路径成长型中小企业由于发展势头良好,自身具有竞争优势,所以所切入的全球价值链可能采取的治理模式只能是市场型或均衡型,主导企业不会限制成长型企业升级的路径和方向。因此可以选择的路径比较多,参考“微笑曲线”理论结论,身处薄利制造环节的企业应该选择向利润丰厚的上游设计环节或是下游市场和品牌环节进行转型升级,这样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分成和投资回报。这种升级路径就是通常所讲的 “功能升级”。由于双方是合作关系,成长型企业也可以选择通过参与更高增加值的链条来实现链条升级。 3.创新型中小企业 其特征是:企业处于快速发展中;通过科技手段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以技术创新和新技术应用为企业发展的 第2012年第11期(总第409期) 商业经济 SHANGYEJINGJI No.11,2012 TotalNo.409 [文章编号]1009-6043 (2012)11-0093-0293--

设计院转型发展的方向及路径初探

目前,交通、建筑、市政等行业的设计院功能性改革缓慢,根本原因在于发展方向不明晰,企业患得患失,部分企业虽有明晰的方向,但缺少有效转型发展路径。本文以上述设计院为研究对象,研讨设计院转型方向和路径问题,供同行参考。 1设计院转型发展的方向分析 交通、建筑、市政等行业的设计院在2010年以后,效益提升缓慢,遭遇发展瓶颈。本文认为或与业务范围较窄,同质化竞争加剧,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不足等有较大关系。本文就此从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及市场需求、政策引导、企业内生动力需求、拓展海外市场等方面分析设计院转型发展的方向问题。 1.1外部市场深刻变化,投资人渴望市场提供项目建设一体化服务随着改革的深入,建筑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广泛应用,项目规模不断刷新纪录,结构复杂程度不断攀升、信息海量化和功能综合化今非昔比。建筑业对社会资源的消耗大,对环境的影响深远。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已无法支撑粗放式的发展需求,建筑业必须走资源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传统的设计-招标-施工(简称“DBB”)模式除发挥了专业化优势以外愈发表现出其社会总资源消耗大、设计与施工割裂、责任分担错位、投资效益低下等缺点。政府、雇主等相关投资人均渴望在市场环境下找到能够提供项目建设一体化服务的承包商,减少设计、招标、施工、供应等中间环节。设计院是具有较大潜力转型为提供项目建设一体化服务的承包商。 1.2国家政策引导项目建设模式向工程总承包模式转变自2013年以来,推进建筑业改革和推行工程总承包发展等法规文件不断推出。2014年7月1日,住建部发布《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要求加大工程总承包推行力度。倡导工程建设项目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鼓励有实力的工程设计和施工企业开展工程总承包业务;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深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推广工程总承包制;2016年5月20日,住建部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工程总承包发展的若干意见》(建市[2016]93号),为过去有争议的20条政策“松绑”;2017年2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要求加快推行工程总承包。19号文件主要指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组织方式落后,提出采用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培育全过程咨询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2017年12月26日,住建部办公厅发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9年5月10日,住建部办公厅、发改委办公厅联合发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加快了建筑、市政行业推行工程总承包的立法进度。可见工程建设的组织方式迎来了重大变革,将以工程总承包方式为主,其他方式为补充。 1.3设计院内生动力需要多专业、多职能的融合、需要拓宽业务范围,转型承揽工程总承包业务设计院目前业务范围狭窄。随着改革的深入,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物业综合开发等城市治理层面业务发展,打破了原有的勘察设计专业

路桥施工企业如何转型升级

路桥施工企业如何转型升级 (中华铁道网、《路讯》杂志特约通讯员常魁星)2013年6月,中国一场银行间“钱荒”,是对央行掌控的一次压力测试。市场的过激反应,是人们对经济增速乏力、以往增长模式走到尽头的担忧的集中体现。而此次央行的态度变化,既给了那些不守规矩的银行一个警告,又向市场发出了逼迫中国经济转型的强烈信号。去银行贷款更难了,银行公司化了,经营不善也会破产。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尤其是新一届国家领导集体上任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受到国内外各类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经济增速放慢,投资增长减缓,施工企业发展面临业务量减少,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市场不规范等新问题。“十二五”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如何在应对当前挑战的同时,加快路桥施工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路桥施工企业亟需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几年来,欧美债务危机持续发酵,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拉动国内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步入了慢车道。路桥施工企业普遍感觉市场环境不景气,面临较大的生存发展压力。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企业融资难度加大;与压级压价、最低价中标、垫资施工、拖欠工程款等这些行业“顽疾”,交织在一起,极大地挤压着企业的利润空间,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高投入、高能耗、低效率、低利润”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调整经济结构和经营结构,实现路桥施工企业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收紧,银行贷款紧缩,国内外经济发展持续放缓,基础建设投资大幅度减少,施工企业市场份额严重萎缩。面对国家适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以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大趋势,路桥施工企业必须加大转型升级的步伐来适应外部市场变化。 面对新形势,一些路桥施工企业采取了实施产业链上下游领域的延伸、大力拓展海外市场、推动内部管理变革、开展科技创新等多种措施和手段,积极展开了转型升级的探索与实践。中交集团提出了打造“五商”中交,即:全球知名的工程承包商、城市综合体开发运营商、特色房地产商、基础设施综合投资商、海洋重型装备与港口机械制造及系统集成总承包商。构筑生命共同体,打造品质中交;走出去拓市场,打造全球中交;推进管理提升,打造效益中交;加强党的建设,打造活力中交”。爬坡过坎,举重若轻破难题;克难前行,上下搏击渡难关。坚定信心,凝心聚力,落实责任,扎实工作,打造“升级版”中交,实现“中交梦”。中交一公局提出了实施“交通设施一体化”战略。笔者认为转型升级是路桥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实施多元化经营、完善一体化战略 2013年6月20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国家公路网规划方案由普通国道和国家高速公路两个路网层次构成,总规模约40万公里。升级改造大约10万公里、新建8千公里的普通国道,新建高速公路大约3万公里,总投资大约是4.7万亿元。其中普通国道约2.2万亿元,国家高速公路约2.5万亿元。这一消息对路桥施工企业来说是久旱逢甘露,是新机遇,也是新挑战。

国内部分工业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

快研发速度。因此,产业集聚区的战略转型,也将从强调引进大公司大企业向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培育、造就产业集聚技术企业的摇篮,从根本上提升产业集聚区的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一批根植性强的自主创新产业。 四、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转变 我国产业集聚区多以园区开发为主,较少涉及高科技产业开发和培育,经济增长过分依赖道路、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成片开发。而这些只是为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提供了空间载体,并不能代替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开发和培育,且不可持续。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产业集聚区必将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房产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房产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 五、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城市转型 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演进,必然涉及到新的城市功能配套,城区建设方面的任务逐渐增加。因此,未来产业集聚区不能只定位为一个产业集聚地,还要定位为一个人气的集聚区、文化的扩散区、资本的融通区,应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国内部分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经验做法宁波产业集聚区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二次创业”的核心 —2— 1、大力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围绕“三区一城”建设和打造国内一流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新能源与节能、半导体与光电、新材料三大高技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企业总部、软件与服务外包三大高技术服务业的“3+3”产业互相促进、并重发展的总体框架,同时密切关注全球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发展新经济。一是下大力气抓龙头企业培育。宁波产业集聚区根据企业的销售规模、发展速度、创新能力、团队素质等指标,选择一批有一定产业规模、产品市场前景好、掌握一定核心技

当前我国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当前我国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一直被视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关键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而工业园区内生增长动力不足、产业集群程度不深、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破坏、产城融合步伐缓慢以及管理体制缺乏创新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园区经济未来的发展。因此,我国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必须以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集聚、产城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生态园区建设为导向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步伐。 [关键词]工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 [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05-0068-06 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的工业园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得以创立和不断发展。自1984年我国提出建设经济开发区以来,目前已经发展形成不同种类、级别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生态经济区等工业园区。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国家级开发区在所在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已超过13%,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其对

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升级的承载作用不断凸显。但随着工业园区的政策优势不断弱化,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传统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必须做出调整和反思。 一、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工业园区作为城市众多产业的空间物质载体,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它的发展经历了数量上的快速增长至膨胀和质量上的起步到整合升级等不同发展阶段。近年来,全国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各类园区,目前已有478个国家级的经开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有省级各类开发区1170个,全国各类工业园区约22000多个。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数量不断增加。 开发区数量不断扩张的同时,各类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也反映出我国工业园区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提高。以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2014上半年,全国215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部分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表1所示,开发区经济发展指标增速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二、相关概念和研究综述 “转型”与“升级”的内涵 “转型”最早源于生物学和化学领域,它通过调整事物结构达到增加或减少事物功能的效果。后来“转型”被逐渐应用到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进而开始与政府、市场、企业等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