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快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为推动x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发挥园区在打造环x科技创新走廊先行区、特色小镇建设示范镇和高端制造业基地的积极作用,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x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x规划建设环x科技创新走廊的总体部署,以优化园区布局定位为抓手,以培育高端制造业集群为重点,以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能力为基础,以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动园区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等全面升级,形成功能定位明确、产业特色鲜明、品牌效应突出的园区发展体系,努力将园区打造成x半岛科学城的特色功能区、创新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

二、发展目标

到x年,园区一期建成区面积不少于5平方公里,综合承载能力不低于省级工业园区标准,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其中高端制造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产值比重超过40%,实现税收收入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90亿元、完成招商引资60亿元,成为x镇产城融合的特色板块、x高端新兴产业集聚区和经济增长极、x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独特竞争优势的产业创新园区。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规划引领。综合考虑x经济发展现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特色,进一步明晰园区产业定位,优化园区空间布局。

1.完善园区规划体系。组织编制园区片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市政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明确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一期形成不少于5平方公里的园区框架。加强园区规划与x半岛总体规划、x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上位规划的衔接,以规划引领产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加快高端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牵头单位:市规划局、x镇)

2.明确主导产业定位。充分发挥园区比较优势,综合考虑产业政策、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潜力等因素,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是高端制造业,优先培育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保健食品等健康制造产业,打造科技创新型精品园区,培育具有x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牵头单位:市发改委、x镇)

3.优化园区功能布局。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原则,科学划定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区、生态保护区等功能分区,合理确定近期、中期建设区和预留发展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提出分期实施计划。(牵头单位:市规划局、x镇)

4.研究确定园区名称。按照“接轨长三角,融入大合肥”的标准,围绕园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研究确定园区名称,通过

园区更名体现优势、凸显特色、打响品牌、错位发展。(牵头单位:市规划局、x镇)

(二)加速产业更新。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定位,以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为方向,抓好特色产业培育,增强持续发展后劲。

5.加速淘汰落后产能。按照“淘汰一批、整合一批、提升一批”要求,全面整治淘汰落后产能,重点解决园区发展中存在的布局零散、规模不大、效益不好、管理混乱等问题,依法严查违法建设、违规用地、违章作业、污染环境等行为,引导低质低效企业关停并转,加快“腾笼换鸟”步伐,优化拓展园区发展空间。(牵头单位:x镇、市经信委、市环保局)

6.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引导园区企业在自主品牌提升、核心技术掌控、产品结构优化等方面加大投入,鼓励支持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精准扶持园区现有食品、机械装备、农副产品加工、建材等向“专、精、特、新、深”以及外向型方向发展。(牵头单位:x镇、市经信委)

7.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抢抓“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健康中国”、环x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等重大机遇,以塑优产业发展环境、提供产业发展空间、引进高端生产要素、优化政府公共服务为抓手,通过主导产业延伸、重大项目招商等方式,引导优质资源向新兴产业聚集,新兴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牵头单位:市发改委、x镇)(三)完善承载功能。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提升园区形象,增强承载能力。

8.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年”活动,按照“七通一平”的标准,大力推进水、电、路、气、热等园区基础设施和标准厂房等配套设施建设,优先安排年度政府性投资项目,拉开园区建设框架,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和对外形象。(牵头单位:市直相关部门、x镇)

9.全面优化园区环境。推进园区“生态圈”建设,按照特色小镇和高端制造业项目“微中心”模式,对园区市政、道路、景观、公共服务等设施进行整体提升。建设x大道等园区主通道,加强与滨湖大道交通联系,实现人流、物流分离,展现环境优势。加大园区绿化力度,加强园区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园区、镇区环境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打造精品园区。(牵头单位:市直相关部门、x镇)

10.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统筹规划布局与园区相配套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安、消防安全、餐饮商贸等配套设施建设,规划建设园区招商展示中心、邻里中心、人才公寓、保障性住房等服务设施,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园区由功能单一区域向城镇综合功能区转型。(牵头单位:市直相关部门、x镇)

(四)提升服务水平。创新体制,搭建平台,推动管理创新,为园区持续快速发展和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11.创新园区运行体制。以服务企业为中心,以招商引资为重点,按照“精简、高效”的要求,现阶段成立园区管理办公室,实行“镇区合一”的园区管理体制。由x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园区建设的投资主体,保障园区资产收储、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等费用。健全完善园

区建设调度机制,市级层面发挥园区建设领导组的作用,针对园区转型升级工作中存在的重点、难点问题,及时协调调度,派单销号解决。(牵头单位:市发改委、x镇、x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12.健全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鼓励园区建设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创新创业服务机构和公共平台,建立健全园区公共服务支撑体系,促进功能平台体系化、专业化、公共化。支持园区建设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引导园区加快科技成果研发和转化步伐,不断拓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空间,提升园区创新发展水平。(牵头单位:市科技局、x镇)

13.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健全投资服务体系,优化办理流程,推行并联式、“一站式”审批,避免互为前置条件,建立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面公开审批服务主体、内容、依据、办理承诺期限,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间。健全政企沟通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环境保护、土地管理、安全生产等监管,打造法治、高效的营商环境。(牵头单位:市直有关单位、x镇)

(五)强化政策保障。围绕制约园区发展的资金、土地、人才等瓶颈问题,加大政策支持,形成推动园区转型升级政策合力。

14.产业政策。加大技术改造支持力度,支持园区内保留的传统产业企业转型升级,在技术改造奖励政策幅度基础上提高2个百分点给予奖励。根据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政策,对完成当年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并通过审核验收的企业,按照“以奖代补”方式给予资金支持。鼓励引导粉磨站进行股权整合,通过股权置换的方式进行兼并,减少企

业数量,提高产能利用率;逐步关停园区内粉磨站,对x年6月底前关停的粉磨站一次性奖励80万元,x年底内关停的粉磨站一次性奖励50万元。鼓励企业搬迁发展,对搬迁至我市其他区域发展的企业可采取置换的方式优先供应土地;企业搬迁过程中产生的相关费用经第三方评估及双方确认后由市财政承担;对搬迁发展的企业,可参照招商引资项目,市财政给予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5%、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补助。支持园区基地建设,对认定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的,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补;对省级认定的产业集群专业镇,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补。(牵头单位:市经信委、市环保局、市财政局)

15.土地政策。根据园区规划,在x全域基本农田划定中将园区范围内的基本农田调出,结合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调整为允许建设区,待调整完善成果获得批复实施后,根据园区的项目用地需求,合理安排园区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及时组织用地报件上报、供地和土地登记发证工作,优先保障园区项目建设用地。(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x镇)

16.财税政策。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加大财政资金、融资资金对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通过土地出让金收入分成政策倾斜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重点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市直部门相关政策性资金,优先支持园区基础设施、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以及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等重点项目建设。x镇外迁企业前3年实现税收的50%计入x镇税收实绩。(牵头单位:市财政局)

17.金融政策。设立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基金,同时,充分利用我市“调转促”产业引导扶持基金,引导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进行自主品牌提升、项目改造升级、产品结构优化、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拓宽园区企业融资渠道,对有意向且符合挂牌上市条件的企业,推动企业挂牌上市。将园区全部规上企业纳入x直接融资暨后备企业信息服务平台,增加直接融资渠道。组织协调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开展银企对接,利用“政银担”“政保贷”“税融通”“续贷过桥”等金融政策及产品,帮助企业间接融资。积极推行PPP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服务平台和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牵头单位:市金融办)

18.招商政策。以产业规划为指导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和培育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领军企业,对投资总额大、产业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特别重大项目,实行“一事一议”扶持制度,对该类项目及时启动“一事一议”程序,加快项目实施进程。(牵头单位:市招商局)

19.人才政策。根据发展需要,重点从发改、国土、规划、建设、金融等部门选派优秀干部进驻园区,推进园区建设。结合园区产业定位及园区人才需求,对照相关政策,引进国内外专业人才,特别是健康科技等新兴产业的高层次人才到园区工作。积极做好“战略新兴产业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创新项目资助”等政策性扶持项目的申报工作。(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

20.创新政策。鼓励园区建设各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平台,对新认定和运行评估达到要求的国家、省工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予以奖励。支持园区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对省级以上重大项目给予其所获财政奖补拨款额的20%配套资助,最高配套资助不超过50万元。对新认定的国家和x高新技术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10万元、5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x级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企业、创新型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20万元、10万元、5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省级、x级众创空间(孵化器),分别给予一次性100万元、50万、20万元奖补。众创空间(孵化器)每孵化一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励10万元。(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四、组织领导

成立x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工作领导组,市委包联负责同志任组长,市人大、市政府相关负责同志为副组长,市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统筹研究解决园区建设与发展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领导组下设办公室,x镇一名主要负责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与园区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

各地各部门要进一步深化对促进园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督促检查,凝聚工作合力,确保园区转型升级工作取得实效。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方案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工作方案 根据上级文件指示精神,为切实抓好某地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开发创新工作,围绕“高端化、集约化、绿色化”要求,优化和完善园区产业布局,逐步形成产业集聚、产品特色、资源集约、绿色高效发展园区,结合某地产业园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按照“十百千万计划”安排部署,以深化园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实现工业团区位康、持续、稳定发展为目标,全力推动园区规划布局、产业告展、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服务提档升级,充分发挥工业园区在产业聚集、要素集成、土地集约、科技引领、体制创新等方面重要作用,依托工业园区调整经济结构、优化工业布局、承接产业转移、做强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培育增长极核,以转型促升级、以整合增动力、以调整提质量,全面推动某地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坚持统筹规划,围绕发展目标,大力发展轻工、特色食品、石材、能源化工等产业,力争到2022年末园区现工业总产值突破200亿元,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入驻企业500户以上,规模以上企业占60%以上。完成税收20亿元以上,期末从业人员20000人以上。园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产业承载能力显

著提高。 三、保障措施 (一)科学规划,引领园区发展 明确战略定位,实施有效管理,做到产业功能和区域功能的有机协调,充分依托已建的石博大道和拟建设的普木丁大道,在县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修编工作,优化和完善园区产业布局,进一步拓展园区连片集聚发展潜力,全力打造大道工业轴带。并按照“一区四园”布局思路,促进园区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园区空间发展格局。 (二)强化配套,提升园区承载力 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园区内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包括园区路网、污水处理、管线、供水供电供气设备及其他生活配套设施,实现园区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共建共享。 1.强力推进园区路网建设,提升园区承载力。整合资金,推动某地支线路网建设,推动园区核心区土地利用价值。逐步建设完善路网建设,推动园区路网整体配套发展。 2.加快推动园区供气项目建设,确保企业用气保障。当前的环保要求对燃煤锅炉进行限批限建,建设供热项目及热力蒸汽管网,补齐园区蒸汽供给短板,拓展园区开发建设、提升配套服务功能和企业承载能力、增强产业集聚功能的有效措施。 3.加大标准厂房项目建设力度,筑巢引凤。推进某地66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并整合园区区域土地,建设5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打造某地创新创业孵化园,以便高效利用

国内部分工业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经验做法

快研发速度。因此,产业集聚区的战略转型,也将从强调引进大公司大企业向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转变,使产业集聚区成为培育、造就产业集聚技术企业的摇篮,从根本上提升产业集聚区的自主研发能力,形成一批根植性强的自主创新产业。 四、由单纯的土地运营向综合的“产业开发”转变 我国产业集聚区多以园区开发为主,较少涉及高科技产业开发和培育,经济增长过分依赖道路、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成片开发。而这些只是为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提供了空间载体,并不能代替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开发和培育,且不可持续。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未来产业集聚区必将走向综合的产业开发,通过土地、房产的产业入股等方式,将土地、房产与产业开发结合起来。 五、由功能单一的产业区向现代化综合城市转型 随着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演进,必然涉及到新的城市功能配套,城区建设方面的任务逐渐增加。因此,未来产业集聚区不能只定位为一个产业集聚地,还要定位为一个人气的集聚区、文化的扩散区、资本的融通区,应包括配套服务的各种商业服务、金融信息服务、管理服务、医疗服务、娱乐休憩服务等综合功能。 国内部分产业集聚区“二次创业”的经验做法宁波产业集聚区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二次创业”的核心 —2— 1、大力发展产业集聚技术产业。围绕“三区一城”建设和打造国内一流创新型科技园区的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了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新能源与节能、半导体与光电、新材料三大高技术制造业和研发设计、企业总部、软件与服务外包三大高技术服务业的“3+3”产业互相促进、并重发展的总体框架,同时密切关注全球产业和技术的发展趋势,积极发展新经济。一是下大力气抓龙头企业培育。宁波产业集聚区根据企业的销售规模、发展速度、创新能力、团队素质等指标,选择一批有一定产业规模、产品市场前景好、掌握一定核心技

园区转型升级工作方案 最新

绩溪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工程实施方案 按照绩溪县“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2468”发展战略的要求,制定绩溪经济开发区“6484”(六大目标、四个重点、八大举措、四个保障)转型升级工程实施方案。 一、实现目标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平衡协调、保持中高速增长,发展空间格局得到优化,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益明显上升,两化融合水平逐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快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传统产业加快优化升级,服务业比重明显上升。力争到2020年,实现以下具体目标: (一)经济保持中高速度增长。按照“2468”发展战略,着力扶持异型链条、电工电气和信息技术、装备制造、高端汽车零部件和新能源汽车、食品药品精深加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到2020年,培育壮大15家核心企业,引进8个投资超亿元的重大项目,实现产值10亿元企业1户,新增产值亿元企业15户,税收超千万元企业5户,超500万元的15户。新增企业80户,其中规上企业20户,挂牌上市企业5户以上,建成电商企业200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84亿元,企业总产值超100亿元,税收3亿元。 (二)逐步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基本实现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格局,高新技术产业、

装备制造业、食品药品精深加工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50%以上,产业链不断延伸,产业配套逐步完善。 (三)突出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实施“双创”工程,推进“两化融合”。提升智能化水平,自动化率达到40%以上,新增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等工程技术研究机构5户以上,争创中国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5件,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达3.5%—5.5%,新产品产值率达25%左右。 (四)坚持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按照城市总规的要求,完善开发区产业、城市、生态功能,实现省级经济开发区“去筹转正”,争创国家级低碳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总部经济园,引进总部经济企业10家。推进工业旅游发展。把开发区打造成产城融合区、二三产业集聚区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区。 (五)提高土地节约集约水平。坚持依法依规、区别对待、分类处置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加大清理闲置、低效用地力度,大力推进存量土地二次开发,清理盘活闲置、低效用地1000亩以上,确保土地批供率80%以上,争取闲置土地100%及时处置;坚持最严格的用地制度,对于新增低效、闲置用地,发现一宗,盘活一宗,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力争亩均税收达到10万元。 (六)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历史环境问题得以解决,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保设施进一步完善,环境监管服务水平大幅提高。一是完成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并投入运营,进一步

当前我国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当前我国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路径研究 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一直被视为经济建设的主战场。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关键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而工业园区内生增长动力不足、产业集群程度不深、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破坏、产城融合步伐缓慢以及管理体制缺乏创新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园区经济未来的发展。因此,我国工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已迫在眉睫,必须以产业转型升级、产业集聚、产城融合、体制机制创新、生态园区建设为导向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步伐。 [关键词]工业园区;转型升级;路径 [中图分类号]F4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05-0068-06 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我国的工业园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得以创立和不断发展。自1984年我国提出建设经济开发区以来,目前已经发展形成不同种类、级别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生态经济区等工业园区。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年国家级开发区在所在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占比已超过13%,工业园区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其对

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集聚升级的承载作用不断凸显。但随着工业园区的政策优势不断弱化,土地集约利用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传统工业园区的发展模式必须做出调整和反思。 一、我国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工业园区作为城市众多产业的空间物质载体,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它的发展经历了数量上的快速增长至膨胀和质量上的起步到整合升级等不同发展阶段。近年来,全国各地根据自身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各类园区,目前已有478个国家级的经开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有省级各类开发区1170个,全国各类工业园区约22000多个。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数量不断增加。 开发区数量不断扩张的同时,各类经济指标的变化情况也反映出我国工业园区对于国民经济的贡献率日益提高。以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2014上半年,全国215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部分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如表1所示,开发区经济发展指标增速明显高于全国水平。 二、相关概念和研究综述 “转型”与“升级”的内涵 “转型”最早源于生物学和化学领域,它通过调整事物结构达到增加或减少事物功能的效果。后来“转型”被逐渐应用到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进而开始与政府、市场、企业等相

工业园区工作情况汇报

工业园区工作汇报(精选多篇) 第一篇:工业园区工作汇报 建设x工业园区是市委、市政府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优化调整产业布局,提升城市承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春立市长的直接指挥下,经全市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作战,x工业园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项工作强力推进,有序进行,呈现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工作进展 1、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xx年4月24日,达道湾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正式启动。在短短3个多月的时间里,经市规划、国土、建设、交通、公用事业、电力等部门夜以继日的努力奋战,千山区政府的全力配合,园区的土地征用、房屋拆迁、道路建设等各项工作均取得了重大进展。园区内现已建设高标准道路9条,总长公里,“四横六纵”干道系统初具规模;园区内供水、供电已基本到位,排水系统、供热系统正在紧张建设过程中。园区现已具备了项目开工建设的基础条件。占地万平,建筑面积万平的六栋标准厂房已开工兴建。 2、项目工作稳步推进。经择优筛选,已有11个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牵动作用强的项目正式进入园区。11个项目涉及机械、冶金、化工、装备制造、汽车等行业和领域,总投资额为

亿元,建成后预计实现销售收入70亿元。目前,这些项目已全额缴纳了土地出让金,地质勘探、区内回填、工厂平面设计、施工图设计等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各项开工手续也正在办理中,马上就可开工建设。后续的十个项目正在准备提交市规划委员会审批的材料,另外还有22个项目在洽谈推进中。 3、管委会的组建工作基本完成。xx年5月31日,市委、市政府正式批准组建x工业园区管委会。我们在全市行政事业单位挑选业务精、素质好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进入管委会,经过短短2个月的磨练,一支坚强、有力、精干、高效,具有高度创业精神和奉献精神的干部队伍基本形成并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并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管委会机构设立各种手续的办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质量地制定了管委会内部管理、招商引资、项目服务等一系列制度措施;精打细算,圆满完成了办公场所的简单装修工程。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根据市政府“一手抓空间、一手抓项目”的工作部署,我们将主要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1、全力做好项目服务工作。按照决策执行制的要求,拓展服务的内涵外延,为项目单位提供深层次、高质量的服务。开工必备的手续,由我们管委会负责集中协调办理;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难题,由我们管委会出面协调解决。建立调度例会制度,对进区的项目单位每周调

工业园案例: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模式对比分析

?工业园案例: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模式对比分析 ?发布时间:2013-5-21 11:32:00 | 925 人感兴趣| 评分:3 | 收藏:0 壹商网独家策划:初始模式为传统工业园区,随着技术的发展带来产业革命,产生了生态工业园、高新技术科技园、电子产业园、IT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等,产业集群的效应带来了产业新城的时代。之前,壹商网已介绍了城市更新的工业园转型升级模式。今天,壹商网将分享工业区改造升级及工业办公物业模式下的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模式对比分析。 前程回顾:创意产业园案例——厦门留学生创业园 工业园转型案例:唐山曹妃甸及新加坡裕廊工业园 工业园升级转型及案例——苏州工业园 案例一:台湾新竹科学园 一、园区概况 新竹科学园区包括工业园和科学城两大部分,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新竹已发展成以IC 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二、转型演变 在科学工业园的基础上成立了科学城,使得整个新竹科学园区在功能上更加完善。 三、完善配套 高端居住区、完善的生活配套,打造了一处便捷、高效的生活城。

1、香山山城:新竹青草湖附近,占地500公顷,规划为可供1.5万人居住的大社区,为本园区及附近区域的民众提供居住。 2、园区还具备完善的商业、休闲娱乐、教育、医疗配套 四、工业旅游 重视“工业旅游”开发,通过遗迹保存、展示中心打造等将旅游和工业相融合,以此成为营销宣传的重要手段。

1、历史古迹城:将历史古迹完善保存,并以人行道将诸多古迹连接起来,形成新竹的观光资源。 2、园区展示中心等其他旅游相关设施丰富。 案例二、环保旅游生态城“海尔工业园” 一、园区概况 海尔集团在青岛共设立有五大园区,拥有完整家电产业链。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在短短17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广泛声誉的跨国企业集团。

坚持以创新引领工业园区转型升级

坚持以创新引领工业园区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理念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工业园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坚持以创新引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升级”是江津区委、区政府对江津工业发展确立的科学思路。为此,德感工业园区要始终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国家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级粮油食品加工基地”“重庆市重点 临港物流基地”“三大基地”建设目标,确保在“十三五”期间实现“千亿园区”的发展目标。 着力思路创新,聚力提质、增效、升级 一是调优存量。提质增效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要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的战略意识,围绕提升园区企业的质量和效益,引导企业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产品升级、产业链延伸等举措,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要引导企业深挖

内部潜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组织运营效率与要素利用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园区企业提质增效。 二是做大总量。工业经济要壮大,扩大规模、做大总量是关键。要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着力推动德感工业园区装备制造、粮油食品加工两大产业的集群集聚发展,进一步做大园区工业经济总量。尤其要加强对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坚持在增量上更加注重创新,大力引进以新一代信息产业为中心,使园区既有“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又有“铺天盖地”的中小项目。 三是创新升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强化企业创新的主导作用,构建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引导园区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积极依托园区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充分释放1000余件企业专利的红利,推 动园区企业自主创新。 着力方法创新,抓好招商、促建、要素 一是全力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抓好招商引资是前提。要围绕重点发展方向和工业园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对接“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及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集群化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措施,主动承接国际资本转移、沿海发达地区和主城区产业转移,紧紧围绕德感工业园区装备制造、粮油食品加工两大特色产业,聚焦

加快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园区转型升级实施方案 为推动x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发挥园区在打造环x科技创新走廊先行区、特色小镇建设示范镇和高端制造业基地的积极作用,促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融x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省、x规划建设环x科技创新走廊的总体部署,以优化园区布局定位为抓手,以培育高端制造业集群为重点,以提升园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能力为基础,以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动园区规划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管理服务等全面升级,形成功能定位明确、产业特色鲜明、品牌效应突出的园区发展体系,努力将园区打造成x半岛科学城的特色功能区、创新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 二、发展目标 到x年,园区一期建成区面积不少于5平方公里,综合承载能力不低于省级工业园区标准,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其中高端制造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园区产值比重超过40%,实现税收收入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90亿元、完成招商引资60亿元,成为x镇产城融合的特色板块、x高端新兴产业集聚区和经济增长极、x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和独特竞争优势的产业创新园区。

三、主要任务 (一)强化规划引领。综合考虑x经济发展现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特色,进一步明晰园区产业定位,优化园区空间布局。 1.完善园区规划体系。组织编制园区片区规划、控制性详规、市政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明确功能定位,优化空间布局,一期形成不少于5平方公里的园区框架。加强园区规划与x半岛总体规划、x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相关上位规划的衔接,以规划引领产业、项目向园区集聚,加快高端制造业基地建设步伐。(牵头单位:市规划局、x镇) 2.明确主导产业定位。充分发挥园区比较优势,综合考虑产业政策、区位优势、资源禀赋、环境承载能力、经济发展潜力等因素,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目标,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是高端制造业,优先培育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保健食品等健康制造产业,打造科技创新型精品园区,培育具有x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牵头单位:市发改委、x镇) 3.优化园区功能布局。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原则,科学划定产业集聚区、公共服务区、生态保护区等功能分区,合理确定近期、中期建设区和预留发展区,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提出分期实施计划。(牵头单位:市规划局、x镇) 4.研究确定园区名称。按照“接轨长三角,融入大合肥”的标准,围绕园区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内在要求,研究确定园区名称,通过

浙江省工业园区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浙江省工业园区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浙江省工业园区发展专题调研报告 根据委领导的统一部署,由董理主任带队、七个相关处室负责人参加的《全省重点园区“十二五”发展规划》考察组,于7月5日~11日,赴浙江省进行了专题调研。听取了浙江省经信委的相关情况介绍,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如何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特别是企业聚集和产业集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座谈;考察了杭州萧山工业园(临江新城)、宁波化学工业区等国家和省重点园区;参观了联源重工水力、核能发电装备、东风裕隆新能源、东方电气、吉利集团研发总部、镇海炼化、台塑石化、宁波万华mDI等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

整个考察过程围绕工业园区建设,涉及装备(汽车)、石化、机械、冶金、轻纺、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多个产业门类,团组成员从不同的角度猎取了浙江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共同感到不虚此行,受益匪浅。现将考察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浙江省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浙江省的块状经济量大面广,是形成产业集群的重要基础,工业园区是块状经济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去年全省共有年销售收入10亿以上的块状经济312个,实现销售收入万亿,出口交货值6122亿元,从业人员831万人,分别占全省工业总量的54%、62%和56%。在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26个块状经济中,生产单位超过1万个的有义乌小商品、长兴纺织、诸暨袜业和永康五金;从业人员在10万人以上的有萧山纺织等6个,其中义乌小商品40万人左右。 计划到2016年,全省形成10个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20个300~1000

亿元、60个100~300亿元的产业集群。集群内形成功能完善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产业公共平台和支撑体系,创建一批知名度高的区域产业集群品牌。 产业聚集区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从经济规模看,块状经济占全省工业半壁江山 块状经济的大量存在,是浙江工业的最突出特点之一,反映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到基础性作用,是产业集群形成的重要载体和先天优势。在312个块状经济中,年销售收入在50亿元以下的有176个,占总数的%;销售收入在50~100亿元的64个,占总数的%;销售收入超百亿的有72个,占总数的%,其中销售收入100~200亿元的有46个,200~500亿元的有19个,超过500亿元的有7个。 (二)从区域布局看,主要分布在环杭州湾和温台沿海地区 在全省11个地级市中,块状经济个数排名前5位的为台州市(45个)、温州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五大核心

产业园区转型升级五大核心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整体处于“新常态”,面临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效应,产业园区的发展凸显出了政策趋紧、企业投资意愿下降等问题。在这个背景之下,加快转型升级,符合时代发展步伐,对于产业园来说已迫在眉睫。 从1979年深圳设立第一个产业园—蛇口工业区开始,我国产业园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阶段: 起步、创建与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1979年——1991年),产业园区的代表是深圳蛇口工业区和1984年国务院批准在大连市成立的第一个国家级开发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类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外向型的“三来一补”产业为主,整体上技术含量偏低,主要是纺织、食品等行业。 成长与快速推进阶段 这一阶段(1992年——2002年),以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为标志,我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产业园区的发展也随之进入了成长与快速推进的阶段。以西安高新区和中新苏州工业园为标志,国家开始大规模建设高新技术开发区,整体上促进了我国大工业的发展与产业的规模集聚,同时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科学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2003年——2014年),以2003年我国开始有意识地对产业园区进行整顿、调整为标志。在我国加入WTO与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背景下,宏观经济形势要求产业园区必须迈向转型升级、科学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以中关村的再次发产业地

产业地产商华夏幸福开发的固安工业园为代表,产业园区在产业集聚、产业链完善以及产城一体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如何面对“新常态”,适应“新产业”,在“产品”、“模式”等方面突破创新,实现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将是行业面临的核心命题。 01 以市场为导向,准确定位和规划 深入市场调研,从宏观政策、区位特征、产业基础、竞争环境、客户需求入手,做好项目准确定位。同时,结合阶段性招商成果、推广经验和市场反馈,精细化园区整体规划和单体设计,做好园区产品户型结构、物业功能分区、分类组团关联与市场需求的精准对接。 02 抢抓机遇,深挖项目价值,探索盈利模式 鉴于产业园区产品单价低、开发强度低、招商难度大、利润空间小、建设进度慢、资金回笼周期长等特点;理顺开发思路,探索盈利模式是项目的重中之重,掌握合理的开发节奏是项目在功能布局和资金平衡使用上必须处理好的先手棋。 03 打造核心竞争力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在产业园开发建设中,多数周边实力园区云集,且多数均经过了一定的市场培育期;如何使项目后发先至,笑傲市场,有赖于项目核心竞争力的整合打造。通过对资金实力、聚集引力、辐射张力、发展潜力以及面对压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推断项目的可持续性。 04 内外结合,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按照产业园区物业建设的基本规律,园区需要做好诸多地块同步开发的建设,做好主力开发,兼顾平衡开发,由此,外在基础设施的有效利用和内在配套设施的有序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厂房等企业所需的主要物业产品难以实现重点建设。

当前我国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当前我国工业园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19-12-18T15:00:17.4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6期作者:傅振宇 [导读] 摘要: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在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态势下,优化和完善工业园区的载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000 摘要:工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为地方经济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在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态势下,优化和完善工业园区的载体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各地工业园区的发展形势参差不齐,不同程度存在着增长动力不足,产业不够集聚,基础设施陈旧,以及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大大限制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的提质增效,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产业形态。为此,本文通过对现状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招商和优化服务,加快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等对策。 关键词:工业园区;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一、我国工业园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据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全国有国家级的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478个,有各类省级开发区1170个,全国各类工业园区约22000多个。2017年,219家国家级经开区和156家国家级高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18.4万亿,占全国的比重达22%;税收收入3.3万亿,占全国的比重达2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7万家,占全国的比重超过50%;能耗、水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指标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充分说明工业园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各地工业园区数量依旧在扩大,质量在逐步提升,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困扰,工业园区转型升级依然乏力,存在着许多突出的问题。 1.1缺少内生增长动力 我国工业园区发展初期,对政策依赖较为严重,忽视市场在资源配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内部增长动力不足,造血能力较弱,采取的是以公共资源换取经济利益的粗放的发展方式,造成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尤其在后发展地区,“以地引资”“以地养区”的现象较为突出,园区对新入园企业的审核把关不够严格,对现有企业的内增动力的培养不够重视,造成土地闲置率和厂房空置率逐年提升,影响了工业园区的集约化发展。部分地区工业园区投入产出明显偏低,从投入来看,中部某省2015年工业园区平均投资强度仅为86万元/亩,远低于国家级开发区365万元/亩的平均水平[1];从产出来看,沿海某省2017年工业园区工业用地亩均税收23.87万元,与国家级开发区工业用地亩均税收40.17万元的平均水平仍有差距,个别地市工业园区亩均税收尚不足10万元。 1.2产业集聚效应不明显 多数园区缺少骨干龙头企业支撑,企业间关联度小,产业链不配套,产业覆盖面广而杂,未能协同抱团作战,园区集聚能力、辐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原因主要有:一是空间规划滞后。多数园区没有按照“多规合一”要求修编规划,空间规划与现行技术规范及园区形势不相契合,规划滞后导致“园中村、村中园”现象严重,园区的城市功能与生产功能界限模糊。二是规划严肃性不足。园区规划常常为招商项目需求进行经常性、局部性调整,甚至先落地后调整,缺乏规划的系统性和严肃性,打破了园区原有的功能分区。三是产业布局不够清晰。大部分园区规划初期大多定位为特色化、专业化园区,但是在后续发展过程中,由于建链补链力度不足,项目引进急功近利,加之部分企业新老更替,原先规划的产业重点和功能定位日益模糊。 1.3产城融合水平低下 园区生产运营和生活性配套设施也亟待加强,一是功能性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由于园区主导产业不突出的问题,在功能性基础设施配套上难以开展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导致集中供热、供气和污水、固废处理等配套功能建设滞后。二是与企业运行相关的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三是生活性陪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由于缺少城市资源的支撑致使部分园区出现空心化现象,园区与居民区在空间上处于分离状态[2],与员工生活相关的住房、商业、学校、就医、公交等配套建设又不完善,导致企业员工基本过着“工厂—宿舍—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业余生活较单调,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招工难、稳工难的问题,也制约了了高端人才在园区落户。 1.4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不够 目前我国工业园区大多数为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由各级政府派出的管委会作为园区的主管机构,大多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也没有独立的财权事权,其社会管理职能和经济管理职能往往定位不清;部分管委会设立开发运营公司作为融资主体,但开发运营公司大都不独立,没能发挥好企业化和市场化作用[3]。导致园区管理普遍存在多、散、弱等现象,职责权能不统一,工作协调能力不强,管理服务水平不高,缺乏市场化运作和投融资建设能力,难以通过市场化和社会化进行投融资、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难以通过招考招聘、薪酬激励等灵活方式自主向社会招聘经济管理专业团队,专业化、复合型的高素质园区管理运营人才匮乏,间接导致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进度偏慢,园区服务功能弱化、服务不够精准、招商对接不够有效等问题。 二、工业园区转型升级的对策研究 园区转型指园区由注重数量的扩张、低效率、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向注重质量的提升和高效率、可持续的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园区转型要实现经济贡献力提升,产业聚合力提升,发展创新力提升,产城融合度提升,管理运营模式转型。 2.1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在我国大多数工业园区现行的管委会管理体制基础上,构建管委会协调、公司运作的新型管理体制。一方面,现有园区管委会内设机构要实现精简高效扁平化,可以高配管委会领导为所在市(县、区)主官,以加强政府协调力度,理顺园区与当地政府之间关系。另一方面,园区的开发建设、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职能应通过设立运营公司以实行市场化运作,同时,以运营公司为主体,在园区内建立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创新创业载体。有条件的园区可探索破除现有的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下放政府管理权限,实行独立自主的企业化管理模式。 2.2强化招商和优化服务 招商引资和服务企业应成为园区的主要职能。园区是招商引资项目的主要承接地,但当前大部分工业园区招商职能弱化甚至空缺,可以赋予园区运营公司相关职权或成立专业招商公司,打造专业招商队伍,组建项目评估智库,政府只负责业绩考核;没有条件的园区可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招商。园区可探索设立投资控股公司,设立产业引导基金或创业投资基金,以资金为媒介促进产业的“内生”和“外引”。在提升服务方面,可引进各类中介服务和代理机构,为园区内企业投资经营提供足不出户的“保姆式”“一站式”的政务

工业园案例: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模式对比分析

工业园案例: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模式对比分析

?工业园案例: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模式对比分析?发布时间:2013-5-21 11:32:00 | 925 人感兴趣| 评分:3 | 收藏:0 壹商网独家策划:初始模式为传统工业园区,随着技术的发展带来产业革命,产生了生态工业园、高新技术科技园、电子产业园、IT产业园、创意产业园等,产业集群的效应带来了产业新城的时代。之前,壹商网已介绍了城市更新的工业园转型升级模式。今天,壹商网将分享工业区改造升级及工业办公物业模式下的工业园区转型升级模式对 比分析。 前程回顾:创意产业园案例——厦门留学生创业园 工业园转型案例:唐山曹妃甸及新加坡裕廊工业园 工业园升级转型及案例—— 苏州工业园 案例一:台湾新竹科学园 一、园区概况 新竹科学园区包括工业园和科学城两大

部分,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新竹已发展成以IC产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二、转型演变 在科学工业园的基础上成立了科学城,使得整个新竹科学园区在功能上更加完善。

三、完善配套 高端居住区、完善的生活配套,打造了一处便捷、高效的生活城。 1、香山山城:新竹青草湖附近,占地500公顷,规划为可供1.5万人居住的大社区,

为本园区及附近区域的民众提供居住。 2、园区还具备完善的商业、休闲娱乐、教育、医疗配套 四、工业旅游 重视“工业旅游”开发,通过遗迹保存、展示中心打造等将旅游和工业相融合,以此成为营销宣传的重要手段。 1、历史古迹城:将历史古迹完善保存,并以人行道将诸多古迹连接起来,形成新竹的观光资源。

2、园区展示中心等其他旅游相关设施丰富。 案例二、环保旅游生态城“海尔工业园” 一、园区概况 海尔集团在青岛共设立有五大园区,拥有完整家电产业链。 海尔集团创立于1984年,在短短17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壮大成为在国内外享有广泛声誉的跨国企业集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