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综合经典题附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综合经典题附答案解析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任选 3 小题)

(1)子曰:“志士仁人,________,________。”(《论语·卫灵公》)

(2)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3)__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无人语,________。(王实甫《长亭送别》)(5)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

【答案】(1)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3)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疏林不做美;禾黍秋风听马嘶

(5)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此题是识记续接类默写,此类题目简单明确,只要平时按要求背诵,答题时借助记忆, 结合前后句提示,就能迅速默写,注意不要出现错字、漏字、添字情况。本题易错字:湍、喧、豗、砯、壑、暇、嘶。

故答案为:⑴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⑵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⑶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⑷疏林不做美禾黍秋风听马嘶⑸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论语》)

(2)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_,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王羲之《兰亭集序》)

(3)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_____,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韩愈《师说》)(4)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5)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答案】(1)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

(3)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4)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

(5)醉里挑灯看剑;八百里分麾下炙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

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寡”“察”“孰”“常”“霜”“麾”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⑵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⑶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⑷万里悲秋常作客;艰难苦恨繁霜鬓;⑸醉里挑灯看剑;八百里分麾下炙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曾子曰:“________,任重而道远。________,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2)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3)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4)此去经年,________。________,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5)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答案】(1)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

(2)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3)哀吾生之须臾;挟飞仙以遨游

(4)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

(5)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要求考生审清题目要求,抓准题目所给关键词,联系课文有联系的原句,注重理解和积累。本题为句子默写。本题易错词语有:(1)弘毅、己任(2)砾、掷、逦迤(3)哀、须臾、挟、遨(4)辰、千(5)芙蓉。

故答案为:⑴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⑵金块珠砾;弃掷逦迤;⑶哀吾生之须臾;挟飞仙以遨游;⑷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⑸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写“________,________染出阴沉昏暗的雨前景象,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了浔阳城里的民歌声音嘶哑,反衬出琵琶声的美妙动听。

(3)苏轼在《赤壁赋》中善用对比手法。例如同是饮酒,自己是“举酒属客”,曹操则是

“________同时乘舟,自己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则是“________”。

【答案】(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2)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3)酾酒临江;舳舻千里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顷、漠、笛、呕哑嘲哳、酾、舳舻。

故答案为:⑴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⑵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⑶酾酒临江;舳舻千里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________?(《庄子·逍遥游》)

(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________。(韩愈《师说》)

(3)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4)________,而不知其所止。(苏轼《赤壁赋》)

(5)________,肇锡余以嘉名。(屈原《离骚》)

(6)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7)见贤思齐焉,________。(《论语·里仁》)

(8)仰不愧于天,________。(《孟子·尽心上》)

【答案】(1)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多于在庾之粟粒

(4)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5)皇览揆余初度兮

(6)呕哑嘲哳难为听

(7)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8)俯不怍于人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至、

惑、庾、粟粒、御、揆、呕、嘲哳、怍。

故答案为:⑴其远而无所至极邪;⑵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⑶多于在庾之粟粒;⑷浩浩乎如冯虚御风;⑸皇览揆余初度兮;⑹呕哑嘲哳难为听;⑺见不贤而内自省也;⑻俯不怍于人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

6.补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夫子循循然诱人,________,________,欲罢不能。(《论语》)

(2)吾闻之,新沐若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________,________?(屈原《渔父》)(3)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李商隐《锦瑟》)(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柳水《雨霖铃》)(5)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答案】(1)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2)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3)蓝田日暖玉生烟;只是当时已惘然

(4)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

(5)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上下句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惘、噎、霭、酿。

故答案为: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⑵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⑶蓝田日暖玉生烟;只是当时已惘然;⑷竟无语凝噎;暮霭沉沉楚天阔;⑸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德行高尚却遭小人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强烈的反问语气指出秦王朝在大肆搜刮与任意挥霍上的反差行为。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方式描写自己身世的诗句是“________”,然而诗人对自己的生死并不顾惜,因为他的人生追求是“________”。

【答案】(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身世浮沉雨打萍;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注意以下词语的书写:嫉、蛾、诼、淫、锱铢、萍、汗。

故答案为:⑴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⑵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⑶身世浮沉雨打萍;留取丹心照汗青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名句默写能力,要注意字形的书写。名句名篇的默写关键就是背诵和默写,学生平时要多注意练习这些知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离骚》中,屈原以众女比喻朝中群小,他们“________”,诋毁正直的诗人,而荒唐的君王却“________”,让诗人忧愁痛苦。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百姓在异族统治下祭祀的场景,从侧面表达了北伐的迫切性。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以“________”和“________”两句分别写出了求学时同学和自己穿的衣服不同,表现了自己学习的艰苦。

【答案】(1)谣诼谓余以善淫;终不察夫民心

(2)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3)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谣诼、淫、祠、鸦、绮、缊、敝等字的写法。

故答案为:⑴谣诼谓余以善淫;终不察夫民心;⑵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⑶同舍生皆被绮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要准确完成理解性默写题,尤其需要学生在平时学习中认真理解诗歌、文言文,之后熟记,还要注意句中易错的字。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

(2)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像“巫医乐师百工”相互为师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他们之间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的尴尬局面。

(3)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有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辩”“盛”“谀”“臧”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⑵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⑶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

(2)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两句描写了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景象。(3)杜牧《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描写阿房官宫人的美丽,她们伫立远眺,盼望着皇帝临幸。

【答案】(1)(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誉”“沮”“澹”“竦”“妍”。

故答案为:⑴(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⑵水何澹澹;山岛竦峙;⑶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点评】此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流俗的弊病,痛斥人们投机取巧而不顾准则的生活状态。

(2)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密切关系: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写词人用酒祭奠江月,表达自己的情感。

(3)李白《蜀道难》中借助神话传说教现蜀道开凿之困难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2)往往取酒还独倾;一尊还酹江月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解析】【分析】(1)中提示语是“流俗”与“不顾准则”,错的古义有“准则”的含义;得出答案: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2)中提示语是“独自饮酒”与“用酒祭奠江月”,得出答案:往往取酒还独倾,一尊还酹江月;(3)中提示语是“借助神话传说”与“开凿之困难”,得出答案: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另外,注意易错字词:偭规矩,改错,尊,还酹,石栈,钩连。

故答案为:⑴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⑵往往取酒还独倾;一尊还酹江月;⑶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12.(2019•江苏)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名余曰正则兮,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3)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杜甫《登高》)

(4)树林阴翳,_______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7)道之以德,________,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8)盖文章,经国之大业,________。(曹丕《典论·论文》)

【答案】(1)字余曰灵均

(2)君子生非异也

(3)潦倒新停浊酒杯

(4)鸣声上下

(5)挟飞仙以邀游

(6)吟鞭东指即天涯

(7)齐之以礼

(8)不朽之盛事

【解析】【分析】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曰、生、潦倒、挟、遨游、齐、盛事。

故答案为:(1)字余曰灵均;(2)君子生非异也;(3)潦倒新停浊酒杯;(4)鸣声上

下;(5)挟飞仙以邀游(6)吟鞭东指即天涯;(7)齐之以礼;(8)不朽之盛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高考语文 古诗词默写训练综合试题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洞箫时,“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洞萧声音的悲凉。 (2)《师说》中,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表达他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一句,从视觉的角度写焚烧香草时的景象,“________”一句则从听觉的角度写宫车经过时的巨大声响. (4)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弹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 (5)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描写了大鹏在九万里高空毫无阻碍地向南飞行的状态。 【答案】(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3)烟斜雾横;雷霆乍惊 (4)舞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5)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嫠”“壑”“霆”“臾”“阏”。 故答案为: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⑵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⑶烟斜雾横;雷霆乍惊;⑷舞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⑸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连用五个比喻来论证学习的意义后,得出的推断是________,________。以此阐明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也起着决定作用。 (2)李白《蜀道难》中用自然景象中的“鸟”和“树”来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悲凄胆寒氛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王维《使至塞上》中巧借自然物象以自比,既勾勒出诗人的万里行程,又暗示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3)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高考语文压轴题专题古诗词默写训练的经典综合题含答案解析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四题任选三题) (1)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出师表〉〉) 【答案】(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3)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驽马、廊腰、缦回、高啄、苟全、诸侯。 故答案为:⑴驽马十驾;功在不舍;⑵廊腰缦回;檐牙高啄;⑶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⑷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一个国家所面临的内外形势角度,揭示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2)《离骚》中,屈原以反问的语气表明即使受挫也不改志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写出了行人攀山途中道路的曲折艰难,而“________”又用行人的动作烘托出了山的高峻危峭。 【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3)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 【解析】【分析】此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选准句子,不要写错别字。重点注意拂士、惩、萦、扪、胁等字的写法,还要注意不要落掉“则”“虽”“兮”等虚词。 故答案为: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⑵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⑶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

2020-2021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分类练习 古诗词默写训练综合解答题附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饭疏食,饮水,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2)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________,________,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4)多情自古伤离别,________!________?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5)________,________。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答案】(1)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 (2)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3)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4)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5)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肱”“逦迤”“茕”“堪”“宵”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曲肱而枕之;不义而富且贵;⑵金块珠砾;弃掷逦迤;⑶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⑷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⑸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采用了对比的手法,“________”一句写出了刘裕在战场上的声威气势,“________”一句写出了宋文帝刘义隆在战场上的狼狈之态。(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的“是心”指“________,________”。 (3)韩愈在《师说》中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唐代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耻于从师的现象。 【答案】(1)气吞万里如虎;赢得仓皇北顾 (2)所欲有甚于牛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赢”“仓”“恶”“聚”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气吞万里如虎;赢得仓皇北顾;⑵所欲有甚于牛者;所恶有甚于死者;⑶

2022届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64篇(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批评世俗之人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句子是 “,”。 (2)苏轼《赤壁赋》中“,”两句,指出了月亮圆缺更替、周而复始的自然规律。 (3)杜甫《望岳》中“,”两句,描绘出泰山神奇秀丽、遮天蔽日的雄奇风姿。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 ,”两句是说,人只有经过广泛的学习,每天不断反思,才能成为一个有智慧、无过失的人。 (2)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两句,形象地写出琵琶女的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还沉浸在音乐中的情形。 (3)《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两句写的是“出猎”的装束和盛况。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斯是陋室,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2)庄周《逍遥游》中“, ”两句,意在以“此小年也”说明二者依然没能达到“逍遥游”的境界。 (3)李白在《蜀道难》中,运用衬托和拟人的手法,表现蜀山高险的两句 是:“,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一句写自己因才能出众而遭到嫉妒,而“”一句则表明自己即使被肢解也不会改变志向。 (2)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 ”两句描述自己长期贬谪在外的辛酸经历,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 (3)《赤壁赋》中“, ”两句将苏轼等人乘船时犹如脱离世俗、飘飘欲仙的感受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古人常常在诗文中侧面描写音乐,如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环境描写烘托琵琶女第一次演奏时的音乐效果的句子是“, ”;苏轼在《赤壁赋》里写吹洞箫的朋友的箫声时,以蛟龙和寡妇的表现写音乐的句子是 “, ”。 (2)陆游《游山西村》中“, ”两句,描写了庆典将近、音乐不断的热闹景象。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作者以亲身体验,通过“”与 “”的对比,强调与其整天苦思冥想,不如努力学习。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三组48题,附参考答案)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 1.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草屋屋后房前优美景色的句子是: “(),()”。[每空2分] 2.《师说》中,韩愈在总结了从师无须分贵贱、论长幼后,提出了“(),()”的择师准则。[每空2分] 3.《短歌行》中比喻贤士们还没有归宿的句子:“(),()?”。[每空2分] 4.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两句,描写神仙洞府即将打开时,突然电闪雷鸣的震撼场面。[每空2分] 5.《登岳阳楼》中“(),()”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每空2分] 6.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举古帝王事例时,其中“(),()”两句,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 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每空2分] 7.李白《将进酒》说:“(),()”,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每空2分] 8.《春江花月夜》中写出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的句子是:“(),()”。[每空2分] 9.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并且“(),()”,以此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每空2分] 10.《过秦论》中,写陈涉起义导致秦国灭亡、被天下人耻笑的具体内容是: “(),()”。[每空2分] 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一句表示蜀地与秦地之间少有往来的情形;用"()"进一步表明蜀地与秦地之间没有人可以通行的道路。[每空2分] 12.《蜀道难》以夸张的手法写山路高险狭隘仅有飞鸟可过,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每空2分] 13.《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每空2分] 14.《山居秋暝》中“(),()”写出了皓月当空、山泉清冽的景象,生动表现了幽清明净的自然美。[每空2分] 15.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一句写出了词人对有着独特品味的“那人”的苦苦追寻,“()”一句则点明词人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了“那人”。[每空2分] 16.“铁衣”是用铁甲编成的战衣,也借指战士。在古诗词中,透过“铁衣”,我们仿佛可以看到边塞将士不畏严寒、刻苦训练、奋勇杀敌的身影,如“(, (”。

新高考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100题汇编 (统编本60篇,附答案解析)

新高考高中语文古诗文默写100题汇编 (统编本60篇,附答案解析)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黄昏之景,但景中使用了暖色调。 (2)庄周在《逍遥游》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那么,人就无所依凭了。 答案及解析: (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2)荀子在《劝学》的结尾处感叹道,蚯蚓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都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紧接着从反面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2.(1).(1)角声满天秋色里(2).塞上燕脂凝夜紫 (2)(3).蟹六跪而二螯(4).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5).用心躁也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安适愉快、自得其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的《劝学》一文中,用来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进行对比论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绘琵琶女结束演奏时收拨当心画发出的声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3.(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3)四弦一声如裂帛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莺燕报春、一派蓬勃的景象。 (2)陆游《游山西村》中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3)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箫为自己伴奏,其中表现箫声作用和力量的名句是“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4.(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泣孤舟之嫠妇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富含新旧交替的哲理、表达诗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表明当时社会中人们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把苟合取悦于人奉为法度;而其中 “_______________”这一句,则用凶猛的鸟和凡鸟不合群来比喻说明自己的绝不同流合污。 答案及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古诗词默写分类练习(共七类)(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分类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庙堂类 1、《离骚》中屈原表示愿为国家效力的句子是: 2、《短歌行》中曹操帝王之心已经显现,希望广纳贤才,求贤若渴的句子是: 3、《蜀道难》中李白虽远离京城,但依然忧心国事的句子是: 4、《登高》中既有个人之愁,更有国家之忧的忧国伤时节操的句子是: 5、《登岳阳楼》中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又报国无门的句子是: 6、《虞美人》中回忆故国旧物,感慨物是人非的句子是: 7、《望海潮》中最能体现柳永干谒之心的句子是: 8、《登快阁》中由作者在官任上有志难展而引发出的想象之句是: 9、《苏幕遮》中作者由于久居京师而引发乡关之思的句子是: 10、《书愤》中用典明志,表明作者爱国热情至老不移的句子是: 11、《临安春雨初霁》中表达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对奉诏入京怀疑的句子是: 12、《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中写出家国沦丧之创痛和抒发收复无望的悲愤的句子是: 二、江湖类 1、《归园田居》中借声音表现农村生活气息的句子是: 2、《拟行路难》中写作者虽为寒士,但安慰自己不要忧愁的句子是: 3、《山居秋暝》中表现诗人决心远离官场,归隐山林的句子是:

三、爱情类 1、《静女》中写到爱情中小伙子焦急的句子是: 2、《涉江采芙蓉》中写到爱情中有情分别,忧伤终老的句子是: 3、《春江花月夜》中借月写思妇相思之情的句子是: 4、《江城子》中无声胜有声地使梦境无限悲凉的句子是: 5、《鹊桥仙》中独特的爱情观句子是: 6、《长亭送别》中将崔莺莺与张生别离时的依依不舍描绘得形象传神又委婉动人的句子是: 四、个人意志类 1、《将进酒》中表现诗人对自己充分肯定的倔强性格的句子是: 2、《蜀相》中表达自己对诸葛亮强烈惋惜的句子是: 3、《客至》中表现主客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的句子是: 4、《琵琶行》中抒发诗人与琵琶女同病相怜的句子是: 5、《锦瑟》中借物起兴、追思青春的句子是: 6、《声声慢》中无一愁字,却声声含愁的句子是: 7、《念奴娇·过洞庭》中由眼前之景联想到自己的任职经历,表示问心无愧的句子是: 8、《青玉案·元夕》中不经意间发现“那人”,写出其与众不同的孤高的句子是: 9、《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和主旨的句子是:

2024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名篇名句默写专练(含答案)

名篇名句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现泛舟的快乐,任凭一叶扁舟随意漂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 (3)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积累的重要性,并用行路来形象论述。《老子》中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曹操《短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后世一直传诵不已,苏轼《赤壁赋》中就曾引用过。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诗人贬谪之地的偏僻与被贬时间之久。 (3)花与鸟既是绘画作品中的重要题材,又常常在古代诗词中对举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师说》中指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琵琶女年少时就技艺超群、容貌出众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典诗词中,作者常借“月”来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情绪,使其作品具有“言外之意”的美学旨趣,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酒文化与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有着密切的关系:杜甫《登高》中,“_______”一句写诗人因病戒酒;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一句写诗人被贬后独自饮酒,借酒浇愁。 (2)李商隐在《锦瑟》中的“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凄迷哀婉的笔触委婉地写出了人生的理想与幻灭、相聚与分离的悲戚难言之情。 (3)《逍遥游》中,庄子举朝菌、蟪站、冥灵和大椿的例子,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这个观点。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阿房宫占地极广且极为高大,以表现其雄壮之美。 ②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的是演奏正式开始之前的准备过程。 ③《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认为政治主张不同是他与司马光议事不和的原因,他本不想勉强解释,却因“________,________”,故而详细写出自己的理由。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具体写出了秦始皇实施的愚民政策。 (2)美妙的音乐声能给人以想象,把人带到一个神奇的世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是通过音乐声想象自己飞向了天庭。 (3)“鱼雁传书”,体现了古代交通不便、信息传送极不便利时,人们渴望亲人消息的美好愿望,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020-2021全国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附详细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劝学》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阐述了只有通 过广泛学习和不断反思才能智慧通达的道理。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登高》中“・”两句.借个人的潦倒困苦、借洒浇愁,表达诗 人因国难家愁而产生的悲愤之情。 (3)民族复兴离不开仁人志士前赴后继的艰苦奋斗,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中 " _______ ? _______ "两句,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 【答案】(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怀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这类题目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岀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F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岀答案。 (1)依据"阐述了只有通过广泛学习和不断反思才能智葱通达的道理",容易推知答案:(2)依据"借个人的潦倒困苦、借酒浇愁,表达诗人因国难家愁而产生的悲愤之情",容易推知答案;(3)依据"表现了诗人视死如归的民族气Yj和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容易推知答案。本题易错字:博、知、繁、鬓、浊、青。 故答案为: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⑵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洒怀:⑶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冬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2.补写岀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I)信誓目旦,。(《诗经•氓》) (2)不义而富且贵,O (《论语•述而》) (3)圧乎内外之分,,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I。(《荀子•劝学》) (5),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6)纵一苇之所如,O(苏轼《赤壁赋》) (7)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 古》)

2020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附答案)

2020高考语文试卷语文默写题分类汇编含解析(附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送东阳马生序》中总结宋濂求学生涯的一句是:“________。”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________,________。” (3)《孔雀东南飞》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与《诗经·氓》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写的做法相似。 【答案】(1)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如第一句中“总结宋濂求学生涯的一句”,第二句中“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第三句中“‘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所写婚俗”,根据这些提示进行默写。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艰”“跬”“至”“尔”“卜”“筮”“咎”等。 故答案为:⑴盖余之勤且艰若此;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⑶尔卜尔筮;体无咎言【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筋骨之强,________,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荀子·劝学》) (2)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李煜《虞美人》) (4)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孟子·寡从之于国也》) (5)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________,________?(《渔父》) 【答案】(1)蚓无爪牙之力;上食埃土 (2)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雕栏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4)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5)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解答此题时平时学习中对于课本要求背诵的诗文内容要熟记于心,做到背诵无误,书写无误,理解无误。连续性默写。根据前后句的提示来填写;理解性默写一定要看清题目的要求。需要注意的重点字有:蚓、埃土、尊、酹、砌、犹在、庠序、颁、察察、汶汶。 故答案为:⑴蚓无爪牙之力;上食埃土;⑵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⑶雕栏玉砌应犹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⑷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⑸安能以身之察察;

2020-2021全国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全国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 含答案解析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颜渊喟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论语》) (2)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________,________,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杜牧《阿房宫赋》) (4)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5)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_____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答案】(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2)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3)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4)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5)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后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弥、胥、赢、仓皇、缦、作客、芙蓉。 故答案为:⑴仰之弥高;钻之弥坚;⑵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⑶缦立远视;而望幸焉;⑷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⑸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

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荀子·劝学》中曾形象地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韩愈则在《师说》中将这种认识直接表述为“ 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了刘裕父子的典故,刘裕是“ ________”的气概,刘义隆却是“________”的狼狈结局。 (3)在《曹刿论战》,鲁庄公认为自己祭祀神灵时从不虚报祭品的数目,做到了诚实可信,曹刿却认为:“ 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气吞万里如虎;赢得仓皇北顾 (3)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解析】【分析】试题分析: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吞”“赢”“仓皇”“孚”“弗”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现在新课标卷,已经考核“理解性默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故答案为: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⑵气吞万里如虎;赢得仓皇北顾;⑶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描写鹏鸟迁徙南冥时,从水面奋起而飞,直上九万里高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苏子与朋友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共十一组176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练习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 (一) 1.《荀子•劝学》中“(),()”,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2.《短歌行》中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的句子是: “(),()”。 3.《赤壁赋》中写客人聆听苏子一席话后,由“悲”转“喜”,表现主客酣畅宴饮情景的语句是:“(),()”。 4.《赤壁赋》中客人应答的“()”句照应了前文“其声鸣呜然”“苏子愀然”,“()”一句则直接回答了苏子“何为其然也”之问。 5.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作者表明自己与司马光私交甚笃,书信往来不应草率随便的两句是:“(),()”。 6.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国君如果失掉民心,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最终也只能“(),()”,不会真正得到人民的支持。 7.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 “(),()”。 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 “(),()”。 9.《书愤》在今昔对比中更强烈地抒发了岁月蹉足它、壮志难酬情怀的诗句是 “(),()”。 10.李贺《李凭箜篌引》中,写箜篌声传到月宫,让吴刚和玉兔回味良久的诗句是 “(),()”,用自由的想象和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世界的美妙。 11.《石钟山记》中,苏轼告诉苏迈,绝壁之下听到的“噌吰之声”和“窾坎镗鞳之声”,分别是“()”和“()”。 12.屈原在《离骚》中,“(),()”运用互文、比喻、象征等手法,借坚贞芳香的植物表现自己精勤修德,践行忠善长久之道。 13.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中借郭橐驼之口指出,为官者政令繁多,表面上对百姓“()”,实际上却“()”。 14.刘克庄在《贺新郎》中,“(),()”两句,用“北风”暗喻,将边境北面来的蒙古军攻势的凶猛和黑云压城的危势生动地描绘出来。 15.王实甫在《长亭送别》中运用拟人和设问手法写出送别时离愁别绪乃至伤心落泪的两句是“(),()”。 【意象综合】“鸟”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古人常借鸟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王籍《入若耶溪》中的“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其余的还有很多,如“(),()”。 (二) 1.李清照《声声慢》中有七组十四个叠字,除了“寻寻觅觅”外,还有 “(),()”,分三个层次,层层铺叙,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把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哀、孤独、寂寞、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