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清皇家陵寝

明清皇家陵寝

明清皇家陵寝
明清皇家陵寝

论文

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世界文化遗产全称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遗产书藉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其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以及近年设立的非物质遗产等5类。截止2008年,全世界共有世界遗产878处,其中文化遗产679处,自然遗产174处,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双重遗产25处,分布在145个国家。自2007年11月起,已经有18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世界遗产公约。

中国已有43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45处),居世界第二位(西班牙43处)。

其中文化遗产30项(其中文化景观3项),自然遗产9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而其中明清皇陵更因为保存的完好和宏大的规制备受瞩目。

明清皇家陵寝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帝悉心规划营建的文物建筑,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丧葬制度和千百年封建社会的宇宙观、生死观、道德观和习俗,也体现了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规划思想和建筑艺术,陵寝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主要建筑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寝原貌。现保存完好的是明皇家陵寝有:明皇陵、明孝陵、明祖陵、明十三陵、明显陵。清皇家陵寝有: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清东陵和清西陵。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3年7月,明十三陵和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收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盛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明孝陵

明孝陵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南麓玩珠峰下,为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都是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的。

明孝陵代表着明初皇家建筑的艺术成就,是中国陵墓建筑和陵墓文化的缩影。明孝陵从起点下马坊至地宫所在地的宝顶,纵深达2600多米,沿途分布着30多处不同风格、用途各异的建筑物和石雕艺术品,整体布局宏大有序,单体建筑厚重雄伟,细部装饰工艺精湛,凝聚了当时政治家、艺术家和建筑师们的才智。

明显陵

明显陵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7.5公里纯德山的明显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壑献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是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寝。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中国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其“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

显陵之奇特主要源于王墓改帝陵而形成的一陵双冢举世无双的孤例而弥足珍贵。联合国专家视察显陵后感到十分惊讶,将显陵称之为“神奇的明显陵”,对至今已历时115年仍保持完好的外逻城感到“简直不可思议”。同时对显陵的保护维修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明十三陵距今已有300~6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

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朝16位皇帝,只有朱元璋孝陵位于南京,惠帝朱允纹葬出不明,景泰皇帝朱祁钰葬在北京西郊金山,其余13位皇帝都葬在明十三陵。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和植被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明十三陵作为中国古代帝陵的杰出代表,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清东陵

清东陵,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首要的帝王后妃陵墓群,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古帝陵建筑,共建有皇陵五座—顺治帝的孝陵、康熙帝的景陵、乾隆帝的裕陵、咸丰帝的定陵、同治帝的惠陵,以及东(慈安)、西(慈禧)太后等后陵四座、妃园五座、公主陵一座,计埋葬14个皇后和136个妃嫔。

清东陵的建筑恢宏、壮观、精美。有580多单体建筑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中,有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五间六柱十一楼的仿木结构巧夺天工,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长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随山势起伏极富艺术感染力,乾隆裕陵地宫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叹为观止,班禅大师赞誉为"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宝库",慈禧陵三座贴金大殿,其豪华装修举世罕见,“凤上龙下”石雕匠心独运……整座东陵在木构和石构两方面都有精湛的技巧,可谓集清代宫殿建筑之大成,其中孝陵的石像生最多,共达18对,造型多朴实浑厚;乾隆的裕陵规模最大、最为堂皇,而慈禧的普陀峪定东陵则是首屈一指的精巧建筑。

联合国世界遗产专家说清东陵是“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由远及近,步移景易,变化丰富,秩序严谨,相得相济,引人入胜,是中国古代陵寝建筑的典范之作,其建筑艺术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顶峰。

清西陵

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此外还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位于河北省易县城西15公里处永宁山下,离北京120多公里。周界约100公里,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这里有华北地区最大的古松林,数以万计的古松、古柏把这一带装点得清秀葱郁,古朴大方。清西陵北依峰峦叠翠的永宁山,南傍蜿蜒流淌的易水河,古木参天,景态雄伟。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气势磅礴。

盛京三陵

盛京三陵(永陵、昭陵、福陵),也称东北三陵,是开创满清皇室基业的祖先陵墓。永陵在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小,占地仅1.1万多平方米,但列三陵之首。永陵是满清皇族的祖陵,坐落于永陵镇。清皇室把永陵视为“兆基帝业钦龙兴”之地,所以终年香火不断。康熙、乾隆、嘉庆、道光等皇帝曾先后九次亲来永陵祭祖,使永陵祭祖活动成为清代的国家典制。

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与皇后叶赫那拉氏的陵墓,是清朝命名的第一座皇陵。经康熙、乾隆两帝增建,方具今日规模。陵墓面临浑河,背依天柱山,水绕山环,草深林密,景色清幽。晋谒此陵时,由正红门到碑楼,须登108级石阶;建筑物随坡势起伏而显得更加错落有致、高大雄伟。

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及其皇后的陵墓,在盛京三陵中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前有隆恩门,后有明楼,左右有配殿,四隅有角楼,犹如众星拱月一般,故显得异常雄伟。方城北端为宝城,宝城为月牙形,城内称宝顶,其下即地宫墓室。登上宝顶四望,绿树环合,景色清幽,宛若置身于城市山林中。

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百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应该从小对其有较深的了解,并树立保护的意识,这是我们义

不容辞的责任。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

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析 ——关于郑州几处古建筑的浅析 摘要:中国自古地大物博,建筑艺术源远流长。不同时期和地域其建筑风格也各有差异,但其传统建筑的组群布局、空间、结构、建筑材料及装饰艺术等方面却有着共同的特点。本文主要是以康百万庄园和郑州城隍庙、文庙为例,分析中国传统建筑各方面的特点,以期对其得到更深的认识。 关键词:郑州,建筑风格,康百万庄园,城隍庙,文庙 一、中原古建典范——康百万庄园 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特点。建筑作为人类生活最基本的人工自然物和自然环境,它既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精神方面的文化内涵。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我参观考察了位于河南省巩义市康店镇的康百万庄园。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写道:“人类没有任何一种重要的思想不想不被建筑艺术写在石头上。”步入庄园,我仿佛走进了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的风雨沧桑,进入了一幅幅历史画卷之中。下面就康百万庄园主宅区的建筑,作一些分析。 康百万庄园是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建筑群,是历史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有着浓厚的历史积淀与丰富的艺术内涵,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着名的三大地主庄园之一。康百万家族以农、商、官结合的方式发家,辉煌时期曾经有“马跑千里

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之美誉。一直发展延续富裕了12代,400余年(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康百万家族在物质富裕之后,便大兴土木,充分利用自然地势,“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整个庄园分为生活区、生产区、园林区、教育区和社会活动场所,形成了功能齐全、布局严谨、等级森严、风格各异的多个建筑群体。园区的介绍说:“据1965年统计,保存下来的尚有十大部分,33个庭院,53座楼房,73孔窑洞,共计571间,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到2005年,整个庄园建筑除了寨上主宅区完整外,其余保留下来的建筑群已不是1965年统计时的面貌。”尽管群体建筑和单体建筑数量减少,仅就现有建筑而论,其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传统建筑的文化价值之高,也是其他绝大多数民居建筑不可比拟的,可谓明清民居传统建筑文化的浓缩图。 在日常设计中,建筑方案的选定至关重要,建筑风格千变万化,但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地域特色,在设计中如何有地方特色,达到和谐的目的至关重要。康百万庄园处于嵩、邙、河、洛交汇处,依山傍水,有“金龟探水”之美称,鲜明的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庄园以寨上主宅区为核心,依次向南、东、北方向的寨下发展。首先,在选址方面它充分考虑到周围的自然地理地貌,康百万庄园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北近黄河,南凭黑石关,环境优美,水陆交通便利。其中尤以主宅区最为典型,主宅区南北长83米,东西宽73米,建于邙山半腰。整个建筑群依山就势,充分利用此处的地理地貌,用青砖砌筑寨墙,顶部有垛口,形成堡垒式大庭院,庭院经由

古建筑名词解释

一、 1、材:材是一座殿堂的斗拱中用来做拱的标准断面的木材,按建筑物的大小和 等第决定用材的等第。除做拱外,昂、枋、襻间等也用同样的材。唐代以前的相当时期内,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各个构件当中,已经形成了某种比例关系。衡量的单位就是斗拱中一个拱子的高度称为一材。拱高又称材高,拱宽又称材宽,两层栱子相垒时其中间空档的高度又称为栔高,材高加栔高称为足材。宋《营造法式》规定以材高为计算斗栱、梁枋各种构件尺度的单位。 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定衡量构件的单位更简化为“斗口”,即用材宽为计算单位。不仅斗栱梁枋用斗口计算,平面中开间也用斗口计算,设计更趋简化。宋代用材高宽比为15:10,足材高21;清代为14:10,足材高为20。 宋清两代用材的比例虽相差不多,但用材的实际大小则不同。栔高的变化,宋清两代规定都是6分,但实际测量中发现唐辽金元各代的栔高多大于此规定。明清多与规定相符。 2、铺作:有两重含义,一是指成组的斗栱称为铺作,并按其位置不同分为柱头 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二是指在一组斗栱之内,每一层或一跳的栱或昂和其上的枓称为一铺作。 二、栱 1、唐代栱子的式样都是直栱,元代以前正心栱多隐刻,明清时期已不多见。早 期的“翼形栱”,明清时已经发展成为形式固定的“三幅云”。清代许多地方建筑常喜用雕花栱。栱头分瓣,唐代仍有内ao。宋《营造法式》规定除令栱为五瓣外,其余各栱一律四瓣。清代规定瓜子栱泥道栱为四瓣,慢栱三瓣,令栱仍为五瓣。元代以前转角铺作中常用鸳鸯交首栱,明代尚有,清代已不见使用。明代以前常用的小栱头于明末清初已改为用昂,不再使用。 栱子的长度,宋清两代规定相同,泥道栱与瓜子栱等长为62分,令栱长72分,慢栱最长为92分。辽金建筑多不遵此制。辽代建筑中一般是泥道栱比瓜子栱稍长,令栱与瓜子栱相近。金代出现三者等长的例子。金代晚期始与《营造法式》一致。

唐代古建筑与明清古建筑的区别

唐代古建筑与明清古建筑的区别 一、概述: 一种建筑的始期,都是简单的创造、直率的尝试,规模粗具之后,才节节进步使达完善,成熟期既达,必有相当时期因承相袭,规定则例。即使对前期有所更改,亦仅限于琐节,单在琐节上用心“过犹不及”的增繁弄巧,久而久之,原始精神必至全然,变成无意义的形式,唐式建筑(仅有山西五台山之佛光寺大殿和南禅寺大殿可作参考)在技艺方面又渐精审成熟(这时期的建筑影响到高句丽、日本、东南亚等),艺术的运命又难免趋向退化。在这种演进退化过程中,是较缓和的转折,结构上的变化,无疑均趋向退步。结构上各细部多已变成非结构的形成,用材方面也亦渐渐的不经济,但大部分骨干仍保留原始结构的作用,构架的形成精神尚在。 二、唐式建筑与明清建筑的区别,概括起来为: 1):由简而繁; 2):由雄壮而纤巧; 3):由结构的而装饰的; 4):由真结构而假琐节的; 三、唐代建筑与明清建筑细部的区别: (一)、须弥座: 唐代须弥座较华丽,装饰性较强,明、清的须弥座,华丽、美观,最大区别是唐须弥座采用壸门做法(束柱、人物雕刻等做法),而明、清须弥座束腰变矮,莲瓣肥厚,装饰多用植物成几何纹。

(二)、栏杆: 唐代建筑的栏杆采用条杖勾阑式(有单勾阑和重台勾阑做法),明、清建筑的栏杆名采用阑板的形式。 (三)、柱: (1)、由粗到细:唐式建筑的径高比为1:8至1:10; 明清建筑的径高比为1:10至1:12。 (2)、柱高、柱径:唐式建筑内、外柱高相等,柱径也基本一致,明清建筑则变化较多,有内、外柱等高的和不登高的,柱径也可不一致。(由(2)总结出内外柱不等高和不等径的现象是古建结构上的进步) (3)、侧脚:唐式建筑有侧脚和升起; 明朝建筑有侧脚和升起,但尺寸已很小, 清代无侧脚和升起。 (四)、斗栱: 除具有建筑所提的特征之外还有: (1)、斗棋由大而小 (2)、分布由疏郎而繁密 (五)、屋架: (1)、举架:唐式建筑的屋架较缓,唐式建筑的举高与进深之比为1/6—1/5,明清建筑的举架为1/3—1/2,屋架由缓而陡。 (2)、梁架:唐式建筑多用乳栿及月梁,而明清建筑多不用此种做法,但中国南方明清的建筑多用乳栿及月梁做法,我尚不清楚这一

-清朝陵墓建筑

清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入关以后,十个皇帝,除末帝溥仪没有设陵外,其他九个皇帝都分别在河北遵化县和易县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园。由于两个陵园各距北京市区东、西一百里,故称“清东陵”和“清西陵”。清东、西二陵在规制上基本沿袭明代,所不同的是陵冢上增设了月牙城。另外,明十三陵中,只有长陵有“圣德神功碑”,而清东、西二陵中则有数通。陵园的布局与明代相比也发展到更成熟的阶段。清东陵和清西陵,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墓群。与历代帝王陵园相比,它的年代距今最近,影响也较大,在陵寝发展史上处于突出的地位。 平庸的天子 96.未被打开的帝陵--清昌陵 清仁宗嘉庆名爱新觉罗·颙琰(公元1760-1820年)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禅让给他而继位,为清代入关后第五帝,与他的父、祖相比,嘉庆皇帝是一位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没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于作为品格的平庸天子。“平庸”两个字,是嘉庆皇帝的主要性格特点。嘉庆朝是清朝由盛转衰的时代:上承“励精图治、开拓疆宇、四征不庭、揆文奋武”的“康乾盛世”,下启鸦片战争、南京签约、联军入京、帝后出逃的“道咸衰世”。清朝社会的固有矛盾已经积累了180年,嘉庆皇帝扮演了大清帝国由极盛而转为衰败的历史角色。 内忧外患:内忧外患: 昌陵的三大特点:昌陵的三大特点:

昌陵为清仁宗嘉庆帝的陵墓,位于泰陵以西2里。地宫中还葬有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嘉庆2年去世)。 昌陵陵址名为太平峪,原是乾隆为自己选定的万年吉地。后乾隆有旨渝:“嗣后吉地,各依昭穆次序,在东陵、西陵界内分建。”意思是父子两代皇帝不可在同一陵区建陵。所以乾隆又在东陵另选了陵址,与祖父康熙相守,把西陵太平峪赐给了儿子嘉庆,让其与祖父雍正为伴。嘉庆于嘉庆25年7月18日,在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逝世,享年61岁。嘉庆皇帝为乾隆皇帝第十五子,在位25年(1796-1820年)。嘉庆即位后不久,惩办了乾隆皇帝的宠臣——大贪官和珅,对当时朝中大大小小的贪官污吏起到了极大的震慑作用。 昌陵是唯一与清西陵主神道相接的帝陵。沿途三孔平桥一座,西行300米北折,建有清朝最后一座圣德神功碑亭。往北部分与泰陵皆同。从前面的神道到最后的宝城,一应俱全,但昌陵的宝城比泰陵还高大。昌陵的隆恩殿很有特色,地面铺的是很贵重的黄色花斑石,黄色的方石板上有天然雅致的紫色花纹,光彩耀目,满殿生辉,素有“满堂宝石”之称。嘉庆皇帝的皇后陵昌西陵的回音石、回音壁,回音效果绝妙无比,可与北京天坛的回音壁相媲美。 昌陵神厨库位于神道碑亭的左侧,座东朝西独立成院,红色围墙,黄瓦盖顶。院内共有四座建筑,进大门迎面是东神厨,黄琉璃瓦单檐悬

白马寨明清古建筑群资料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专业(系) 班级(届)2010级2班 完成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中文摘要、关键词 (3) 英文摘要、关键词 (4) 引言 (5) 古民居建筑的特性 (6) 国内外对古今建筑的态度 (6) 保护古民居建筑的重要性...............................................(6-7)保护古民居建筑的必要性.. (7) 第一章、丰城传统民居的历史概况·······································(7-8) 一、丰城的区域概况···················································(7-8) 二、丰城传统民居的基本特点 (8) 第二章、丰城传统民居的演变历程·······································(9-12) 一、丰城传统民居时代变迁的具体表现···································(9-11) 二、丰城传统民居演变变迁的原因·······································(11-12)第三章、合理应对民居演变和保护古民居建筑群的意义·····················(12-13) 一、合理应对民居演变带来的挑战·······································(12-13) 二、保护古民居建筑群对现代的历史意义 (13) 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明清以来丰城民居的演变历程研究——以白马寨明清古建筑群为例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的速度加快,政府也意识到了建筑业发展的重要性,不管是城市还是乡村都不能无序发展,不能形成千城一面或千村一面的景象,必须保护好我们现存拥有很高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和包含其中的各种建筑文化,本文旨在通过介绍丰城典型地区民居建筑发展概况,找到形成破坏古建筑景观的较显著的原因,然后分析保护好古建筑群及其相关村落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还有文化发展以及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开发价值。 关键词:丰城民居演变白马寨古建筑群

钟鼓楼仿明清建筑

本工程为仿明清宫殿式建筑。古建筑部分:如斗拱、瓦作、石作等,建议选择有丰富的仿古建筑施工经验、且有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根据古建施工常规,设计只对主要参数及形式提出文件,一些约定俗成的的做法及匠人师承的传统细部处理需在施工中商榷解决。施工前请认真阅读本工程各专业的施工图文件,并组织施工图技术交底。施工中如遇图纸问题,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协商处理。 建筑形制 一、依据典籍 1.《营造算例》(梁思成编订) 2.《中国古建筑修缮技术》(文化部文物保护科研所主编) 3.《明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共同子【2009】46号)。 二、建筑特征 1.基座上部为仿明清楼阁大式建筑,为两层单檐歇山屋顶。 2.楼阁为五排六列式金厢斗底槽柱网,歇山顶为七檩。 三、门楼仿木作 1.斗拱:建议采用成品硬木质斗拱,斗拱为单翘单昂五踩,斗口90mm。 2.斗档安排:正面明间及梢间平身科四攒,一层檐廊平身科三攒,二层檐廊平身科一攒;山面每间平身科三攒,一层檐廊平身科三攒,二层檐廊平身科一攒。 3.檐柱和金柱:现浇钢筋混凝土圆柱,无收分和侧脚,用平板枋收头。圆柱上端凡装斗拱处,均变径为180x180方柱。 4.内部梁、桁、枋及望板,统一简化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梁、板,外檐下正心桁、正心枋、挑檐桁、檐椽、飞椽为钢筋混凝土现浇;外檐下挑尖

梁、挑檐枋、外拽枋、角科附件(枕头木、平盘斗、宝瓶等)均与斗拱同材预制,现场安装;室内椽子为二次装修安装。 5.大连檐、小连檐: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口;瓦口采用“软瓦口”或“堵燕窝”的做法。 四、外立面小木作 小木作门窗,采用仿传统样式的铝合金隔栅窗框,室内一侧装6+9A+6厚Low-E玻璃。 五、砖作、瓦作 1.城砖用“大停泥”(370x150x90)。 2.瓦材规格为七样琉璃瓦,屋脊所用构件规格与琉璃瓦同样。 3.歇山戗脊兽前布五只走兽,“仙人指路”后走兽的顺序依次为:龙、风、狮、天马、海马。注:(所有外立面仿木做,砖做,瓦做等装饰构件应放置大样模型,在现场主体高度上经由设计方确认后方可正式订货。预制斗拱等与主体建筑连接构造由施工单位放出施工大样图。) 六、瓦作 1.瓦材规格为五样琉璃瓦,屋脊所用构件规格与琉璃瓦同样,色彩看样定。 2.歇山戗脊兽前布五只走兽,“仙人指路”后走兽的顺序依次为:龙、风、狮、天马、海马。 七、石作 1.门楼台明为石材,配置“垂带踏道”。 2.基座上口的栏板及立柱宜采用汉白玉石材。

中国古建筑艺术

中国古典建筑艺术 (Chinese Classical Architecture Art) 一、中国古建筑概述 ⒈中国古建筑发展过程 中国古建筑经过几千年的不断形成、发展、成熟、演变的过程,使之成为世界上独具风格的一门建筑科学,它是世界上建筑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早从原始社会晚期(约五万年前)开始,原始氏族公社不断繁荣和发展,黄河中游的氏族部落,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逐步发展为地面上房屋,并为适应氏族公社生活的需要,出现了相当大的氏族聚居地。这为中国建筑奠定了木构架建筑的发展雏型。 至奴隶社会(夏、商、周、春秋),商朝已有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其后期建造了宫室、宗庙、陵墓及规模相当大的灌溉工程和防御工程,并已能建造规模较大的木构架建筑,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院落群体组合。西周出现了瓦。至春秋营建了很多以宫室为中心的城市,城壁用夯土筑造,宫室建在夯土台上。木构架成为中国建筑主要结构方式。同时等级制明显出现。 战国时代进入封建社会,城市规模扩大,高台建筑更为发达,并建造多层木构架房屋,砖、彩画出现,建筑制度开始确立。战国后期的秦朝,修建了规模空前的宫殿(阿房宫),陵墓(秦始皇陵)、万里长城、全国性公路(驰道)及水利工程。 秦亡汉兴,西汉及东汉先后建设了规模宏伟的首都长安和洛阳。四百多年后为魏、蜀、吴三国所代替,汉末曹操营建了规制整齐的邺(yè)城。考古说明,汉代已大量使用成组的斗拱,木构楼阁逐步代替了高台建筑。同时砖石建筑亦发展起来,砖券结构出现,并采用各种瓦、下水管及墓葬中使用大块空心砖。至此,中国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基本形成了。 晋朝建立和东晋南迁到南北朝结束,在局势较稳定的长江流域,都城规划布局原则在汉末邺城传统上进一步发展,作为都城中心之皇宫,位置北移,并设规制整齐的东西市。佛教建筑繁荣发展,出现了大量宏伟华丽的寺、塔、石窟和精美雕塑。 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首都大兴城规模宏巨、分区明确、街道整齐,超越前代。

明清皇家陵寝

论文 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世界文化遗产全称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文化遗产书藉巴黎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成立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其宗旨在于促进各国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为合理保护和恢复全人类共同的遗产作出积极的贡献。 世界遗产分为:自然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混合体(即双重遗产))和文化景观以及近年设立的非物质遗产等5类。截止2008年,全世界共有世界遗产878处,其中文化遗产679处,自然遗产174处,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双重遗产25处,分布在145个国家。自2007年11月起,已经有185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世界遗产公约。 中国已有43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45处),居世界第二位(西班牙43处)。 其中文化遗产30项(其中文化景观3项),自然遗产9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而其中明清皇陵更因为保存的完好和宏大的规制备受瞩目。 明清皇家陵寝是中国明、清两朝皇帝悉心规划营建的文物建筑,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丧葬制度和千百年封建社会的宇宙观、生死观、道德观和习俗,也体现了当时中国最高水平的规划思想和建筑艺术,陵寝分布于北京、河北、辽宁、安徽、江苏、湖北等地,主要建筑保存完整,反映了明清皇家陵寝原貌。现保存完好的是明皇家陵寝有:明皇陵、明孝陵、明祖陵、明十三陵、明显陵。清皇家陵寝有:清永陵、清福陵、清昭陵、清东陵和清西陵。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3年7月,明十三陵和明孝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一部分收入《世界遗产名录》。2004年7月1日,盛京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的扩展项目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明孝陵 明孝陵坐落于江苏省南京市钟山南麓玩珠峰下,为明朝(公元1368年至1644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最高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依历史进程分布于北京、湖北、辽宁、河北等地的明清帝王陵寝,都是按南京明孝陵的规制和模式营建的。 明孝陵代表着明初皇家建筑的艺术成就,是中国陵墓建筑和陵墓文化的缩影。明孝陵从起点下马坊至地宫所在地的宝顶,纵深达2600多米,沿途分布着30多处不同风格、用途各异的建筑物和石雕艺术品,整体布局宏大有序,单体建筑厚重雄伟,细部装饰工艺精湛,凝聚了当时政治家、艺术家和建筑师们的才智。 明显陵 明显陵是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湖北省钟祥市城东7.5公里纯德山的明显陵,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壑献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是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最具特色的一座帝王陵寝。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皇帝和母亲章圣皇太后的合葬墓,始建于明正德十四年(1519),是我国中南地区唯一的一座明代帝王陵墓,是中国明代帝陵中最大的单体陵墓。其“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为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 显陵之奇特主要源于王墓改帝陵而形成的一陵双冢举世无双的孤例而弥足珍贵。联合国专家视察显陵后感到十分惊讶,将显陵称之为“神奇的明显陵”,对至今已历时115年仍保持完好的外逻城感到“简直不可思议”。同时对显陵的保护维修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 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明十三陵距今已有300~6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

古城姜堰明清古建筑王氏宗祠简介

古城姜堰明清古建筑王氏宗祠简介 如果你来到位于“姜堰书城”北侧,姜堰东后街40号王氏宗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极其平民化、典型的明清泰式民居建筑——王氏宗祠,这是一座很值得人们参观、探寻的古建筑。 门厅上方嵌正楷阴刻黛色“王氏宗祠”石额一方,其字为明泰州州牧萧景训(字抑堂)所题。该祠为王栋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75年),王氏后人重修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1985年被公布为“泰县(今姜堰市)文物保护单位”。该祠现存部分占地面积1200平米,建筑面积426平米。根据《三水王氏族谱》中《三水王氏宗祠全图》显示,王氏宗祠祠堂建筑分为东西两大部分:东侧由南向北有牌坊、水井、门厅、寻乐堂、祖堂。西侧由南向北为门面房(用于出租,收入用于祠堂修缮)、耳房、厨房、花厅、节孝祠、一庵公(即王栋)祠。现存主体建筑有门厅、寻乐堂、祖堂、一庵公祠、节孝祠、厨房、耳房,除肌理有所蚀损外,保存尚为完好。从建筑特色看,所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青砖青瓦。门厅檐高3.6米,设马面墙,形制特别。祖堂坐北朝南,面阔三间12米,硬山顶,进深七檩6米。由于该祠历经明清两代相隔200多年的始修和重修,故该祠兼具了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和特色,据有关调查显示,它既是泰州地区最具典型意义的泰式民居,又是兼具明清风格泰式民居的经典之作。

那么王氏宗祠作为兼具明清风格泰式民居建筑的经典之作,显示了怎样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呢? 一、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王氏宗祠的所有厅堂一律坐北朝南,从南向北建在一条中轴线上,而且按一定的日照比一进比一进高。前后进之间以围墙连接构成天井,进与进之间可分可合,既前后相连而又独立成体,形成精巧而又幽静之院落。围墙脚下还合理安排了多处地表排水口。房屋均为硬山顶,盖灰色蝴蝶瓦,屋面“囊金叠步翘瓦头”,翘起处空隙一般以一单汪砖堆砌吉祥图案,祖堂、寻乐堂屋脊原先皆施鸱吻,这样的屋脊既减轻了负荷,又能抵抗风暴之袭击。原门厅前还安置了两口水井(现已毁)。这样的建筑力求满足了采光、通风、排水、防火、防风等各方面的需求,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科学性、合理性。 再从祠堂实际测量的一些建筑数据来看,房屋面阔控制在12米左右(比一般泰式民居缩短2米左右),进深为6米左右(比一般泰式民居缩短3米左右),脊檩(正梁)高都在5米以下,前沿高度3米左右。房屋建筑冬暖夏凉。这样的建筑结构特点,无论在空间尺度还是平面结构方面,乃至适应泰州地区季风影响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方面,都与人口的生存、流动保持高度协调,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倍觉亲切、舒适、自然。人和房屋相安相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

古建筑名词解释

古建筑名词解释 二画 丁头栱位于梁下的半截栱。原由串枋出头部分作成,后成为梁头下的装饰。八架椽宋代房屋进深以椽数呼之,八架椽即八椽之深。清代则以檩数称呼,“九檩”即宋之八架椽。 九脊屋顶即歇山顶。用于殿阁则称九脊殿,用于亭榭、厅堂则称厦两头造。九踩斗栱清式斗栱按出挑数称呼。里外出一跳称为三踩斗栱,出两跳称为五踩斗栱,出三跳称为七踩斗栱,出四跳称为九踩斗栱。 牌坊斗栱最多可多至十一踩 三画 叉手脊桁两侧的斜杆,用以固持脊膞,其形状犹如侍者叉手而立,故名。多见于唐、宋、元、明的建筑上。 上昂昂有两种:上昂和下昂。上昂用于室内支承天花或用于平坐下,因昂首向上而得名。下昂用于外檐承挑檐,因昂尖向下得名。 门屋指宫殿、庙宇、宅邸中单独成栋的屋宇,有一间、三间、五间。。。。。等,明清北京故宫太和门为九间,等级最高。 山花蕉叶用于佛塔、佛龛、经柜等顶部的叶状装饰纹样 三朝五门东汉郑玄注《礼记.玉藻》曰:“天子诸侯皆三朝”。又注《礼记。明堂位》曰:“天子五门,皋、库、雉、应、路”、“诸 侯三门”。这就是三朝五门的来历。三朝的称谓随时代而变,古称“外朝、治朝、燕朝”,唐称“大朝、常参、入鎶”, 宋称“大朝、常参、六参及朔望参”。即大规模礼仪性朝会;日常议政朝会;定期朝会三种。 四画 斗子蜀柱即在短柱上加一斗,唐宋时常作为一种简洁的支撑体用于木、石栏板上或木构架的补间铺作上。唐时还常用人字形撑木,上加一斗作补间,今人称人字栱。 五土五谷五土指东南西北中五方之土;五谷指稻黍稷麦菽五种谷物 分心槽是分心斗底槽的简称,宋代殿阁内部空间划分方式之一,即以一列中柱及柱上斗栱将殿身划分为前后相同的两个空间。一般用作殿门。 月牙城明清帝陵宝城和方城之间有一个小院称月牙城,俗称“哑巴院”。正对方城所筑之墙称为月牙墙。或称小院为“哑吧院”,而正对方城之墙为“月牙城”。 五音姓利唐宋间流行的一种风水术。将天下所有姓氏归属宫商角徵羽五音,行事凶吉,都依其所定之法为据。 方城明楼明清帝陵坟丘前的城楼式建筑,下为方形城台,上为明楼,楼中立庙谥碑。此式始于安徽凤阳明皇陵。皇陵有内外三重陵墙,中间一道陵墙四门如城楼,分别称东西南北明楼,及至明孝陵,仅有一座明楼。以后明清帝陵均大致沿袭孝陵方城明楼形制。 月梁天花下面的明栿。为取得柔美的效果,将梁的两端加工成下弯的曲线。汉代称为虹梁,宋称月梁。明代以后南方建筑尚保留此法,北方已不用

浅谈中国帝王陵墓风水

建筑系硕士研究生课程论文 浅谈中国帝王陵墓风水 课程名称:堪舆概论 任课教师:张奕 学生姓名:安先锐 年级:2015级 学生编号:1049721502519 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导师:陈李波 时间:2016年7月10日

浅谈中国帝王陵墓风水 【摘要】:帝王陵墓规模宏大,地位至高无上,是墓葬中等级最高的,浓缩了当时的政治制度、礼制思想、地理环境、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内容,也是古代等级制度森严的重要表现和“事死如事生”思想观念的充分流露。人们认为,帝王陵墓风水的好坏直接会影响子孙繁衍、朝代更替、国家盛衰等,所以历代皇帝对于陵墓选址极为重视,不惜耗费毕生的精力、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选择最佳陵址,修筑气势雄伟的皇陵。本文从清东陵和明显陵的选址及其建筑规划布局出发,阐述了其中所涉及的传统风水学观念在陵寝选址和布局中的体现,为深入理解古代帝王陵墓建筑风水提供材料。 【关键词】:帝王陵墓风水清东陵明显陵选址 墓葬, 起源于灵魂观念的产生。灵魂观念的产生,大约在原始社会中期就已经开始了。古人认为, 人是肉体与灵魂的统一体, 人死了以后, 虽然肉体死了, 但灵魂还会存在着, 由此而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 人死后, 灵魂何去何从是一个抽象的问题, 但对死者的埋葬问题, 却是一个具体而实 际的问题。遗体如何处理, 怎样入葬, 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和因民族信仰不同而异的。在古人看来, 尸体是灵魂的附体, 人的灵魂要和人间的活人一样生活, 尸体便是灵魂的归宿处,于是墓葬便成了灵魂的安托之所。如陕西临渔姜寨村仰韶文化村落遗址中, 居住区和墓葬区是以壕沟隔开的, 氏族成员、夫妻伴侣、子孙儿女们共同埋葬在一处, 到另一个世界去欢聚。许多墓葬中出土了许多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及装饰品, 意即便于他们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使用。坟墓成了死人灵魂的住所和遗体安息处, 因此后来的风水家以“宅”相称, 把坟墓叫做“阴宅”。 中国古代帝王对于陵墓选址是极其重视的,首先,对皇帝本人来讲,选择一个万年吉地是一大心愿,他希望死后继续享受帝国的荣华富贵和皇帝的威严,希望他的威严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延续。其次,对于整个皇族而言,这是关系到龙脉兴旺的重大事情,所以不得不慎重。最后,对于整个国家来说,这也是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一般来说,政府会设立专门负责修皇帝陵墓的机构,比如,在明朝主要是工部负责,而负责的大臣,主要是内阁大臣。主持修陵工程不但是一种荣誉,而且也是被皇帝信任和重用的表现,主持者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都会获得丰收。 按风水的说法, 一家之主坟墓的风水, 会影响一家人的命运; 而一国之君陵墓的风水, 就会影响整个国家的命运。历代的皇家陵寝都十分重视选择陵穴, 以图皇权永固。皇陵一般都是位于京师附近, 以便就近拜祭洒扫, 如西周、秦、汉、隋、唐均以长安为京师, 故此,这五个朝代的皇陵大多集中在长安附近; 而元、明、清三代均以北京为京师, 所以这三代的皇陵大多集中在北京附近。由此可知, 皇陵集中在京师附近是历代的惯例。 唐朝帝王陵墓区, 分布于关中盆地北部, 陕西渭水北岸乾县、礼县、径阳、三原、富平、蒲城一带山地,东西绵延三百余里。唐陵的特点是“依山为陵” , 不像秦汉陵墓那样采用人工修筑的封土高坟, 而开“山陵”之先河。十八座唐陵中, 仅献陵、庄陵、端陵三陵位于平原, 余均利用天然山丘, 建筑在山岭的顶峰之下, 踞高临下, 形成“南面而立, 北向为朝”的形势。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 位于陕西省礼泉县东22公里的九峻山主峰。九峻山山势突兀, 海拔1888米,南隔关中平原, 与太白、终南诸峰遥相对峙。东西两侧, 层峦起伏,

古建筑名词解释

一、 1、材:材就是一座殿堂的斗拱中用来做拱的标准断面的木材,按建筑物的大小与等 第决定用材的等第。除做拱外,昂、枋、襻间等也用同样的材。唐代以前的相当时期内,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各个构件当中,已经形成了某种比例关系。衡量的单位就就是斗拱中一个拱子的高度称为一材。拱高又称材高,拱宽又称材宽,两层栱子相垒时其中间空档的高度又称为栔高,材高加栔高称为足材。宋《营造法式》规定以材高为计算斗栱、梁枋各种构件尺度的单位。清《工部工程 做法则例》规定衡量构件的单位更简化为“斗口”,即用材宽为计算单位。不仅斗栱梁枋用斗口计算,平面中开间也用斗口计算,设计更趋简化。宋代用材高宽比为15:10,足材高21;清代为14:10,足材高为20。宋清两代用材的比例虽相差不多,但用材的实际大小则不同。栔高的变化,宋清两代规定都就是6分,但实际测量中发现唐辽金元各代的栔高多大于此规定。明清多与规定相符。 2、铺作:有两重含义,一就是指成组的斗栱称为铺作,并按其位置不同分为柱头铺 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二就是指在一组斗栱之内,每一层或一跳的栱或昂与其上的枓称为一铺作。 二、栱 1、唐代栱子的式样都就是直栱,元代以前正心栱多隐刻,明清时期已不多见。早期 的“翼形栱”,明清时已经发展成为形式固定的“三幅云”。清代许多地方建筑常喜用雕花栱。栱头分瓣,唐代仍有内ao。宋《营造法式》规定除令栱为五瓣外,其余各栱一律四瓣。清代规定瓜子栱泥道栱为四瓣,慢栱三瓣,令栱仍为五瓣。元代以前转角铺作中常用鸳鸯交首栱,明代尚有,清代已不见使用。明代以前常用的小栱头于明末清初已改为用昂,不再使用。 栱子的长度,宋清两代规定相同,泥道栱与瓜子栱等长为62分,令栱长72分,慢栱最长为92分。辽金建筑多不遵此制。辽代建筑中一般就是泥道栱比瓜子栱稍长,令栱与瓜子栱相近。金代出现三者等长的例子。金代晚期始与《营造法 式》一致。 2、骑槽:与斗栱出跳成正交的一列斗栱的纵中线谓之槽,华栱横跨槽上,一半在槽 外一半在槽内,谓之骑槽。 3、丁头栱:即半截栱,只有一个卷头。另一端出卯插入柱中。若只施用于里跳转角 的丁头栱,称为虾须栱。

天水明清古建筑的发展

天水明清古建筑的发展 天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这里人杰地灵,以伏羲文化名扬海外,这里出了诸多历史人物,也留下了许多古建筑。在这诸多的古建筑里,我认为明清古民居独具特色。 天水市现存的古建民居共分为6个片区,占地面积约16公顷。天水民居是中国西北地区现存规模较大和保存较好的明清时期的居民院落群,名气较大的有明中宪大夫胡来缙的南宅子、明太常少卿胡忻的北宅子及明清时期当地名门望族的私宅:张氏民居、何家大院、赵家祠堂等。这些庭院建筑大都是砖木结构、设计精巧、布局严谨、古朴典雅。曾有专家认为:在中国南、北两大古建筑流派中,天水古建筑的风格兼有北方的粗犷和南方的精巧秀美,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的三星巷古建筑群的修建年代至少比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山西平遥古城早数百年,并有专家称这里是“东方木雕的艺术馆”。 天水古民居多为典型的四合院,普通人家一般只有一间院,较富有人家则为一进二院或多院,但其布局皆以正北为主房,用来供奉祖先;两边又有几间小厢房,住着辈分资质较长的人;东西两侧各有几间厢房,辈分较低的人住在其中;老天水人称南方为“道厅”,其也常用来住人。这是基本布局,较为讲究的人家还会有月门,供女子穿过庭院使用;富贵人家一般有供未出阁女子居住的绣楼等支持日常奢华生活的建筑。这些建筑虽集中的表现了封建社会“神权,夫权,王权”思想,但也表现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工艺与典雅的审美观

念。天水的古建筑既不同于苏州园林的精雕细琢,也不同于京城王府的金壁辉煌,那是一种带着大西北淳朴气息的精致。那雕有虎头兽纹的一片片瓦,那庄重威严的红漆大门,还有那雕有祥云的柱子椽梁,镂刻着精美图案的木门木窗,以及那齐整凝重的青砖白墙,无一不显示着那份清丽却又淳朴的精致。在阔敞明朗的房廊上,摆一张梨木雕花八仙桌,与友人对坐在一对罗汉椅上,煮一壶好茶,谈天论地,品室论文,说古道今,这怕是古之文人一大好事吧! 天水目前尚存的明清民居街区和院落,是天水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宝贵资源,但许多古民居年久失修,岌岌可危。同时,人为对古民居造成的伤害也有许多。1958年的私房改造,使无房居民得到了住房,但新入住居民因不喜欢住房的古典风格,对住房进行大量任意改造,造成了古文化的流逝。除此以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天水城市建设步伐加快,随着一幢幢高楼的出现,大量古民居被拆除,使得诸多具有保护价值的明清古民居遭到损坏,其中最代表性的是位于秦州区大城中华东、西路的一排排错落有致的古民居被小二楼式的仿古建筑所替代。据此,一位学者直言不讳的说“贷真价实的古民居被仿古的赝品所取代,这实际上是天水建筑史上的一处败笔。”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当时政府对历史文化的认知浅薄与盲目发展经济的冲动造成。 现今,虽然许多值得保护的明清古民居已不复存在,但令人欣慰的是天水市决定在5内年,对仅存的古民居进行抢救性保护和维修,

北京十三陵详解

北京十三陵详解 明十三陵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陵墓的总称,座落于北京市西北约44公里处昌平区天寿山南麓,陵区面积达40多平方公里。从1409年营建长陵到清顺治初年营建思陵,长达200多年间依次建有长陵(成祖)、献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宪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庆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称十三陵。陵内计葬有皇帝13人、皇后23人、皇贵妃1人和数十名殉葬皇妃。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古墓葬群,建筑宏伟,体系完整,历史悠久,起到极高的历史及其文物价值。 明朝崇尚“事死如事生”的礼制,认为人死后,灵魂犹在,还有饮食起居的需求。所以,这十三座皇帝的陵寝建筑比拟皇宫,显示了帝王的尊宠地位及其君临天下的浩大气势。在中国传统风水学说的指导下,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都十分注重陵寝建筑与大自然山川、水流及其植被的美满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地,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区域的设置,早在战国中期就已出现。到了唐宋时期,出现了相对集中又各自独立的皇家陵园群落。而明十三陵的特点在于它第一次体现了中国皇家陵寝建筑群的整体性。每一位皇帝的陵墓虽有各自的享殿、明楼、宝城,但陵区之内,长陵神道成为一条贯通各陵的“总神道”。共用的石牌坊、石刻群,加上各陵尊卑有序的布葬方法,使陵区的建筑密切相联,构成了一个整体。 明十三陵自然环境起到青山环抱、明堂开阔、水流屈曲横过的特点,而各陵所在位置又都背山面水,处于左右护山的环抱之中。这一陵址位置的经营方法与建在平原之上的陵墓相比,其自然景观显得更为赏心悦目,更能显示皇帝陵寝肃穆庄严及其恢宏的气势。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评价说:“明十三陵建筑价值极高,长陵的楠木殿其规模是全国唯一的,石雕精湛,明十三陵无论是从建筑形式,还是建筑结构,或建筑艺术上看,是明代建筑的实物历史。” 来自德国的游客在定陵参观石雕 在各陵中,仅定陵于1956年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他陵寝墓室建筑均保存完整。各陵陵前的神道,主神道的石牌坊、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龙凤门等主要建筑都保持原来的风貌。明朝时陵宫内外及神道两旁栽植的大量松柏,现在仍长势茂密。陵区内的妃子坟、太监墓虽于清末时相继被垦辟为农田,但其地下墓室仍保存完好,地上陵寝建筑存有残垣断壁及部分石雕。

中国古建筑图解

第一章屋顶 屋顶是我国传统建筑造型艺术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因素。总起说来,从古至今中国的建筑都突出屋顶的造型作用,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或是说成熟与不成熟形态罢了,从我国古代建筑的整体外观上看,屋顶是其中最富特色的部分。 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式样非常丰富,变化多端。等级低者有硬山顶、悬山顶,等级高者有庑殿顶、歇山顶。此外,还有攒尖顶、卷棚顶,以及扇形顶、盔顶、盝顶、勾连搭顶、平顶、穹窿顶、十字顶等特殊的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等又有单檐、重檐之别,攒尖顶则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变化形式。 总之,我国古代屋檐的式样丰富多彩,屋顶的装饰也是各式各样。屋顶的式样有等级高低之分,屋顶的装饰也同样有等级的区别。 硬山式屋顶 硬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这种屋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比较简单、朴素,只有前后两面坡,而且屋顶在山墙墙头处与山墙齐平,没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没有变化。关于硬山这种屋顶形式,在宋代修纂的《营造法式》一书中没有记载,现存宋代建筑遗物中也未见,推想在宋代时,建筑屋顶还没有硬山这种形式。明、清时期及其后,硬山式屋顶广泛地应用于我国南北方的住宅建筑中。硬山式屋顶是一种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的寺庙建筑中,几乎没有硬山式屋顶。同时正因为它等级比较低,所以屋面都是使用青瓦,并且是板瓦,不能使用瓦筒,更不能使用琉璃瓦。

悬山式屋顶 悬山式屋顶与硬山式屋顶一样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不过,它又有不同于硬山式屋顶的地方。悬山式屋顶在山墙处不像硬山式屋顶那样与山墙平齐,而是伸出山墙之外。这部分伸出山墙之外的屋顶是由下面伸出的桁(檩)挑于山墙之外。从外观上来看,这可以说是悬山式屋顶与硬山式屋顶最大的不同点。悬山式是两面坡屋顶的早起做法,不过中国古代的重要建筑基本没有使用悬山式屋顶的,特 别是唐代以前尤为少见。

从定陵玄宫看明代皇家陵寝设计

从定陵玄宫看明代皇家陵寝设计 摘要:2003年7月3日,世界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第27届世界文化遗产大会上一致通过,明十三陵成为世界文化遗产。明十三陵建筑宏伟,具有非常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本文通过对十三陵中唯一开掘的皇陵——明神宗定陵的地宫布局设计的研究,想简单的探讨一下“事生如事死”的礼制观念和“天人合一”的“道”的观念在古代中国陵墓建筑设计特别是明代陵墓建筑中的影响。 关键词:定陵朱翊钧五室三隧九重法宫 九宫格坟墓本是埋葬死者的地方,在原始社会初期,人死了只是随便掩埋而已,甚至有将其弃置不加掩埋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宗教迷信的产生,对死者的埋葬问题,逐渐发展成一件大事,今天世界上保存下来的许多重要文物古迹,不少就是坟墓的遗迹、遗物。如著名的埃及金字塔,就是四、五千年前奴隶主的陵墓。由于我国的历史连绵不断,封建社会的时间很长,历代帝王陵寝几乎遍布青山绿野,难以胜计。它的占地之广,建筑规模之大,达到了惊人程度。 我国古代的墓葬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特别是帝王级陵墓,因墓主社会地位至尊,以及当时推崇宗法礼治、追求墓葬防盗耐久、讲究风水择吉而葬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不仅在建筑规模的宏大方面远胜人臣墓葬,而且更富于神秘莫测的特点。因此,古代的帝王陵墓不仅是当时墓葬的最高等级形式,而且也是当时政治制度、宫廷礼俗,以及建筑、艺术等方面的综合反映。 一、十三陵——中国的“帝王谷” 熟悉世界考古知识的人都知道,埃及尼罗河西岸的帝王谷是世界著名的皇家陵地,埋葬着古埃及自中王朝以后的60多个法老。殊不知,我国的明十三陵皇家陵园无论从哪方面来说,规模、出土文物等等,都不逊色于它,而且在陵园布局设计上更胜一筹。 十三陵距北京约50公里,是明朝迁都北京后13位皇帝的陵墓。陵内除葬有十三位皇帝外,还葬有皇后23人,皇贵妃1人,以及数十名殉葬宫人。此外,陵区内还建有7座妃子墓和1座太监墓,以及为帝后谒陵服务的行宫、园囿等各式建筑。陵域周围则因山设险,在10个天然山口修建了城垣、拦马墙等军事防御工事。 明十三陵的领域面积达80余平方公里。巍巍燕山山脉自西北逶迤而来,在陵域周围形成了天然屏障。环山之内,使洪水冲刷而成的小盆地,山壑中的水流在平原中部交汇后曲折东去。绿树浓荫之中,一座座红墙黄瓦的陵园建筑金碧辉煌,坐

福建永泰县发现55座明清风格古建筑

福建永泰县发现55座明清风格古建筑 宁远庄寨墙有数百米长,六米高。古镇上,像用坦厝这样的古建筑还有很多。古渡口的门楼和廊柱至今还保存完好,石阶边还可泊船。进庄门楼里还贴着历朝科举中举人的喜报。奉宪永禁溺女碑。本报记者侯希辰肖春道通讯员郑启凡文/图 本报讯是清代哪位五品官员在渡口立碑,划定了渡船的收费标准?宁静的山林中,怎么会有一座机关重重、防范严密的寨堡?在不大的古渡口,为何集中竖立着4块奇怪的石碑……日前,在刚开始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永泰县嵩口镇大量鲜为人知的古迹被发现。这些完整保存着的明清南方建筑特色的古迹共包括古民居、古祠堂、古寨55座,它们保存了明清富有南方特色的古民居全木结构、土木结构建筑风格,以及南方祠堂、古寨等建筑特点,保存有精美木雕、砖雕以及石雕等古代雕刻艺术。这些古迹的背后,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嵩口镇地处闽清、尤溪、德化三县交通要冲,昔时是闽中重要商埠。明朝时嵩口设巡检司驻地,所辖的月洲村从宋至清出了41位进士,演绎了张孟肩父子六人六进士的盛举。嵩口也是宋代著名词人张元干、道教神人张圣君的故乡,因此能在这里发现大量古迹。但目前这些古迹面临年久失修、

被盗严重等保护问题。目前嵩口镇正在申报福建省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乡)、村,部分古迹也开始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昨天,在永泰县科技文体局有关专家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永泰县嵩口镇,探访了部分古迹。 进庄门楼里贴着历代贡生进士喜报 沿着鹅卵石山路步行几分钟,记者在嵩口镇月洲村一处小山包上看到了一座雄伟的寨堡:寨墙数百米长,6米高,都是用近一米厚的青石块砌成的,寨墙上开有四个大门,东正门装有两重木门,门口尚留古石马槽,门上赫然写着寨堡的名称———宁远庄。 庄内建筑依山势而建,一座座呈品字形的木楼彼此相连,让人觉得仿佛走进一座迷宫。当地老人说,整个寨堡占地3000多平方米,外圆内方的寨中有120个房间,寨左边墙外还有20多个房间供长工、勤杂等人员居住,“最多的时候里面住了200多人”。老人还特地让记者看了正厅中“四梁扛井式”结构,“这在老百姓家里是不让用的,传说宁远庄是当时皇帝特许建造的”。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宁远庄就无人居住,但村民还经常上来打扫一番。 永泰县文管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宁远庄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费时5年才建好。建寨者张谦,生于清康熙年间,曾授文林郎,他从24岁就开始建寨,一生做了很

古建筑讲解

示意图

梁架内部的结合点,称为结点。 1、脊槫,又称脊檩,架在木结构屋架上面最高的一根横木。明清之前用叉手支撑,后用侏儒柱支撑。 2、襻间,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构件。襻间用于椽下,是联系各梁架的重要构件,以加强结构的整体性,有单材、两材、实拍等组合形式。明清时期檩下只用垫板、枋,合称一檩三件,废除襻间。明清时襻间改称枋,并在它与檩间空隙处加竖板,称垫板。檩、垫板、枋联用是明清官式建筑通常做法。 3、丁华抹颏栱,颏kē,脸的最下部分;下巴。 4、蜀柱,即瓜柱,蜀柱是宋代名称,又叫侏儒柱。早期只用在平梁上,支撑脊槫,而在其他承梁处用斗栱、矮木和驼峰。蜀柱头也安斗,柱头间用襻间,柱角处装木沓。 5、叉手,叉手也用在平梁上支撑脊槫。实际是一对人字型的支撑。叉手的上述用法通用于汉至唐,晚唐五代起,逐渐改用蜀柱支撑脊槫,叉手成为托在两侧的加强稳定的构件。明清时期,各梁均用瓜柱支撑,瓜柱下用角背,取消了叉手。 6、平槫,除脊槫和檐槫以外,跟脊槫平行的槫子。 7、合木沓ta,置于平梁上与蜀柱交接处,可加固梁与柱的连接。明清称角背,缴背或脚背。 8、平梁,宋式建筑称谓,位于脊槫下的梁,长二椽。明清称三架梁。 9、驼峰,驼峰系用在各梁架之间配合斗栱承托梁栿的构件,因起外形似骆驼之背,故名之。驼峰有全驼峰和半驼峰之分。全驼峰又有鹰嘴、掐瓣、戾帽、卷云多种形式。半驼峰比较少见,仅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唐)上使用了半驼峰。 10、四椽栿,宋代称谓,承传五个檩的力,长(四步)四架椽。两槫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一椽,四椽栿就是长四椽的梁,即五檩之间距离的梁。清称五架梁。 11、托脚,托脚是支撑平槫的构件。唐至元代使用较多,明清时期已极少用。 12、搭牵,又称剳牵,zhā,长一椽的梁。明清称抱头梁。 13、乳栿,长两椽的梁。 14、柱,是建筑物中垂直的主结构件,承托其上方构件的重量。 15、顺栿串,在最下一梁之下安于两柱之间与梁平行的枋,称顺栿串(跨空随梁枋),明清时又有紧贴梁下的枋,称随梁枋。 16、替木,起拉接作用的辅助构件,常用于对接的槫(檩)、枋之下,与檩、枋平行,用于两构件对接的接口之下,以增加连接的强度,有防止檩、枋拔榫的作用,并产生缩短跨距的作用。替木在唐宋是必用的,明清建筑已不用。 17、撩檐枋,亦称橑檐枋,宋斗栱外端用以承托屋檐之枋料。此枋荷载大,故断面高度为其他枋之1倍,如用圆料,则称撩风槫,其下以小枋料或替木托之,此法多见于北方之唐(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辽(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建筑。 18、柱头枋,斗栱内泥道栱或慢栱承托的枋料,称谓柱头枋,最上的柱头枋,称为压槽枋。 19、栱眼壁,两斗栱中泥道栱、慢栱之间的墙壁,即两攒斗栱间的墙壁。 枋,在柱子之间起联系和稳定作用的水平向的穿插构件,它往往是随着梁或檩而设置。枋以其位置之不同而名称不同,在檐柱上的称为额枋,在脊瓜柱上的称为脊枋。一般来说,枋都是面阔方向水平放置,而梁是进深方向水平放置。枋的断面多为矩形,而梁的断面为矩形或圆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