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美国电影审查反思中国电影审查

从美国电影审查反思中国电影审查

从美国电影审查反思中国电影审查
从美国电影审查反思中国电影审查

学术论坛

MOVIE LITERATURE

2013年第12期电影文学

从美国电影审查反思中国电影审查

■唐

峰(陕西广播电视大学,陕西西安710119)

[摘

要]电影审查制度承载着这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对这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传承作用,世界上每个国家的电影审查制度都具有自己国家独有的特色并且也在不断的演变中,电影强国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美国特色非常鲜明,同时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本文试图对中国与美国电影审查制度做一个对比,讨论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现状问题,从而进行反思进而提出一些笔者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电影审查;中国电影;美国电影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综合艺术形式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艺术形式,由于电影自身独特的性质,各国都有专门的电影审查法规出台,在我国建立科学、合理的电影审查机制也是社会发展特别是这十年中国商业电影高速发展的需要,而作为电影强国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度对我国电影健康快速发展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一、美国电影审查现状

在美国电影发展过程中,电影审查与电影分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美国电影分级制度是指好莱坞通过美国电影协会制订并执行的电影业自律制度,靠美国电影人自觉遵守的。美国的电影审查制度则从两个方面进行执行:一方面是指当地的州或者市级以上政府通过立法形式确定的电影审查制度,另一方面是好莱坞电影企业自己生产的影片先自我审查的制度。

美国的电影审查制度发展历史从法律的角度考察,可以看出,尽管对电影的其他限制依然存在,但是电影一旦获得宪法第一修正案的保护,被纳入言论与新闻出版自由范畴,就获得了宪法保障权利,电影就可以在影院里上映了,这种制度非常有利于电影业的发展,而电影审查制度向电影分级制度文明演进,是对表达自由的尊重和社会多样性的认可。电影分级制度并不是限制影片的发行上映,而只是对电影进行分类,给观众提供借鉴,让观众好区分什么样的电影适合哪类人群观看。

美国电影分级制度由非官方的美国电影协会(MPAA )制订,因为是非官方的,所以这个制度不是强制性的,但是,美国电影人,包括制片人、发行人大部分的电影公司都会自觉地把自己生产的电影拿去参加评级,从而获得对电影的一种认证。美国的电影评级委员会由8至13名具有很高水平电影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士组成,同时对他们还有一个特别的规定,就是他们必须有为人父母的经历,因为他们要站在父母的角度去帮助美国大部分父母对电影进行区分,从而指导其他父母们带领孩子去看他们应该看的电影。

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度在1968年成立之初把电影分为G 级、M 级、R 级和X 级共四个等级。后历经两次修改,现行的分级制度共分为G 级、PG 级、PG -13级和NC -17级

共5个级别。

分级委员会虽然声称对电影“分级不是依据影片的个

别片段,而是以整个电影的情节来衡量影片级别的”

,但是我们从历年来电影审核的情况来看,美国的分级制度关注的焦点还是更多表现在性爱、暴力、吸毒以及裸露程度多少的镜头上,特别是性爱及其暴力的镜头,更是电影评审委员会用以判断电影属于哪一级别的标尺,可以看出美国的分级制度更多关注的是镜头,对电影的主题,表现的内容限制比较少,从而给美国的电影创作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度。

美国的电影分级制度从根本上还是为了保护电影业的基本利益,维护美国电影业的健康发展。从美国电影审查制度的发展历史来看,从最初的官方审查到后来的行业自律,用来保护美国成年人,未成年人的利益,从而顺利通过官方的审查,纠正了社会对电影业的偏见,造就了美国电影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同时它也得到了美国大多数民众的支持。1968年影院业主们联合创立电影分级制度以来,美国85%的影院业主赞成分级制度,根据新泽西州普林斯顿民意研究公司每年进行的全国科学民意调查结果显示,76%有13岁以下孩子的父母发现在帮助他们决定孩子看哪些电影时“非常有用”和“比较有用”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美国的电影分级对民众的帮助,特别是对美国父母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二、中国内地电影审查现状

中国目前的电影审查委员会由36人组成,他们并非都

是国家广电总局的官员,而是来自各行各业,有著名导演,有电影专业的教授,有国家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如全国妇联宣传部,国家宗教事务局,等等。每一部电影拍完后,最终能否进入大众视野,就看这36人的决定,而每审查一部电影的时候,并不需要每个委员都要到场,只要大部分到了就行。

目前中国电影的审查流程是这样的,在电影送审之前,电影的制作单位先进行自我审查,自己先确保电影的主题和思想上没有什么问题,然后再提交送审申请书,电影局组织审查委员会进行审片,只要大部分的审查委员会的成员看过此片,就可以决定这部影片是否可以通过审查。委员会成员要对这部影片提意见,意见越少越好,没有意见的影片就可以直接通过审查,而有意见的影片,制片单位要把影片拿回去修改。通过这次审片会,电影局会根据专家们提的意见向制片单位回复一个“修改意见”—

——这个修改意见,是在电影局接到制片单位提出申请的30个工作日内作出回复的,制片单位拿到这个修改意见之后,就要

008

学术论坛

MOVIE

LITERATURE

2013年第12期电影文学

回去对电影进行修改,修改完成后,可以申请电影局对电影进行复审,如果这次审查没有问题,这部电影就可以得到电影局颁发的“电影公映许可证”

。如果还有问题,制片单位就需要把影片拿回去继续修改,直到通过电影局的审查,影片才能够公映。

目前电影的审查标准主要是依据国务院2011年12月25日颁发的《电影管理条例》,凡包含以下内容的影片,都将无法通过电影主管部门的审查:(1)反对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的;(2)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的;(3)泄露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或者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4)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或者侵害民族风俗、习惯的;(5)宣扬邪教、迷信的;(6)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7)宣扬淫秽、赌博、暴力或者教唆犯罪的;(8)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9)危害社会公德或者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10)有法律、

行政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其他内容的。

那些没有能通过审查的影片,审查委员会认为主要是因为其在内容上涉及色情、迷信、暴力、黑社会话题等,既不适合普通大众,更不适合未成年观众。例如《小武》

,社会描写太过边缘

;《银饰》,成人味道过浓,不适合少年儿童

;《鬼子来了》历史立场不正,会对观众产生不利影响,等等。

三、中国内地电影审查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美国的电影审查主要是针对一些镜头表现的内容来进行分级,而且很大程度上并不限制电影的上映。中国的电影审查,是对电影从头到脚,从内到外的全方位检查,中国电影必须要面对全国各个行业,各个行政机关的审查,每次的审查观影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只要有人提出意见,这部电影就要拿回去修改,只有一个意见没有的电影才能顺利通过审查。而意见越多的影片就意味着跟观众见面的希望越渺茫,因此有很多影片最终永远失去了跟观众见面的机会。在这种制度下,就产生了很多制片厂为了通过审查,而忽视了影片的艺术追求,因此出现了近几年中国式大片基本上为功夫片的畸形现象。

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的创作也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屡屡在国内的票房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但是我们细心观察可以发现,这些高票房的影片类型却比较单一,绝大部分都是古装功夫片,而反映当下社会现实的电影却少之又少。因此,中国电影观众去电影院的目的,更多的是享受视听语言的震撼,基本上不会希望在电影院能看到多少艺术性很高的影片,从而造成目前在中国电影院上映的国产影片受到电影观众越来越多的诟病。反观香港电影的黄金十年,各种风格的类型片都能得到很好地发展,电影工作者们不会担心拍出来不同类型的电影没有人去看,因为香港政府为不同类型的电影开设了不同类型的放映环境,甚至有限制级别的午夜场。这些都为香港电影的繁荣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商业电影在这十年发展得非常迅速,同时中国的电影审查也意识到了需要紧随时代的迫切要求,但是目前还是沿用2001年的标准,就显得落后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电影的健康发展,使得电影审查教条化,而电

影审查人员的不专业性也多少影响了中国电影业的发展,从这几年的发展来看,中国电影在各大电影节上的失语,与电影创作者为了追求政治无过而忽略艺术创新也有一定的关系。

四、中国电影审查制度改革之我见

电影审查制度在电影业发达的国家已经渐渐地消失了。在20世纪初的美国,随着电影业的高速发展,主流电影行业中暴力和性爱场景越来越多,一些州市因此就成立了相关电影检查委员会,20世纪中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逐渐走向多元化,美国所实行的电影审查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彰显内容多样化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审查制度自然遭到淘汰,电影分级制度应运产生。而这种情况,恰恰暗合了当今中国电影发展的现实。电影分级制度的建立,首先必须是一整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以立法形式的出现为电影分级制度保驾护航,这就需要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来支撑。在中国,以行业自律的形式来实施分级制度难度非常大,强制性的法律制度确保影片的制作单位、全国的影院、电视台、观众来遵守,使分级制度落到实处。

第二就是要符合中国自己的国情,中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与美国的差异性比较大,因此,美国的分级制度中国不能照搬进来,只能作为借鉴,根据我国的国情,制定出适合中国观众的分级制度,并且随着时代的变化,与时俱进,不断地作出调整。

第三就是电影分级制度的建立需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电影专业人士以及观众的意见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仅仅遵循领导的意见,让领导一个人说了算,电影审查机构的人员应该以具有电影专业知识的专家学者为主,尽量减少行政机关的干预。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评审机构还应该不断补充新鲜的血液,对分级标准和机构成员进行重新评估,适时地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

五、结语

中国电影的分级制度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也需要符合中国的国情,不能完全照搬美国现行的分级制度。中国目前的审查制度与当时美国的审查制度是有所不同的,如果在中国废除审查制度,实行分级制度,在给创作者提供非常大的创作空间的同时电影管理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在中国实行分级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需要一个缓冲的时间,但是中国目前电影审查制度改革是势在必行的,这样才能为中国电影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注释:

①Peter :《美国电影的审查制度》,http ://i.mtime.com /993231/blog /1649319/。

②《电影管理条例》

,2001年12月12日国务院第50次常务会议通过,

2001年12月25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2号)公布,自2002年2月1日起施行。

[作者简介]唐峰(1977—),男,陕西扶风人,硕士,陕西广播电

视大学助教。主要研究方向:电影学。

009

各国电影分级制度

各国电影分级制度 美国的MPAA,它的全称为“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即“美国电影协会”,总部设在加利福利(Encino,California )。这个组织成立于1922年,最初是作为电影工业的一个交易组织而出现的。如今它涉足的领域不仅有在影院上映的电影,还有电视`家庭摄影(home video)以及未来有可能会出现的其他传送系统领域。 MPAA在洛杉玑和华盛顿为它的成员服务。它的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由也是MPAA的会员的美国最大的七家电影和电视传媒巨头的主席和总裁共同担任。他们是: .迪斯尼公司(Walt Disney Company;) .索尼声像(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 .Metro-Goldwyn-Mayer Inc.; .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 .21世纪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 .环球影像(Universal Studios, Inc) .华纳兄弟(Warner Bros. ) MPAA制定的影视作品的分级制度如下: G级:(GENERAL 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d.)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 PG级:(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ome 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普通级,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镜头可能让而用产生不适感.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和裸体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 PG-13级:(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3. )普通级,但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回游吸毒镜头和脏话; R级:(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panying parent or adult guardian.)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承认陪同观看——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的性爱、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 NC-17级:(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 )17岁或者以下不可观看17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该级别的影片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爱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 另补充几种特殊的分级: NR OR U:NR是属于未经定级的电影,而U是针对1968年以前的电影定的级。 M,X OR P:这一级中的电影基本上不适合在大院线里公映,都属于限制类的。 可见,电影的分级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保护儿童和青少年的。但是有时候,在商业利益面前,电影分级制度无能为力。很多片商不顾电影分级制度,一昧向青少年观众推销暴力`色情电影。

国内外影视分级对比

美国的分级制度 美国的分级制度会比日本更细,大致如下: G级:大众级,任何人都可以观看。如《玩具总动员》、《狮子王》。 PG级:辅导级,建议学龄后儿童观看。如《怪物史莱克》、《功夫熊猫》。 PG-13级:特别辅导级,建议13岁后儿童观看。如《蜘蛛侠》、《古墓丽影》 R级:限制级,建议17岁以后观看。如《范海辛》、《角斗士》。 NC-17级:17岁以下(包括17岁)禁止观看。如《色戒》、《德州电锯杀人狂》。 特殊分级:包括M/X/P级(禁止在大院线放映的电影)和NR/U级(未指定级别的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外宽内严”比日本更为过分。美国动画恶搞普京都没有问题,俄罗斯电视台甚至对该动画做了删节处理;但是你如果觉得美国动画的尺度很大那就错了。美国引进《海贼王》TV版的时候,甚至把山治手里的香烟换成了棒棒糖。 日本的分级制度 我们目前看到的分级制度就是这种拉锯战的结果。日本的分级制度是按年龄来划分的,详情如下: 普通级(全年龄):所有年龄段都可以观赏的影片,影片中虽依剧情可有轻微性、暴力描写等镜头,但需尽量控制在有限的范围内。 PG-12(幼童保护级):有性、暴力、残酷、毒品等描写,未满12岁的儿童不可单独观赏。或需在家长或保护者陪伴下陪同观看。 限制级(R-15):未满15岁少年,一律禁止其入场与收看(有虐待描写)。 禁止级(R-18):未满18岁一律禁止入场与收看(有强烈的性、暴力、反社会行为;或美化吸毒之描写)。

不过日本的这个分级制度并不是他们的独创,熟悉影片分级制度的人都喜欢把日本这一划分方式称为“日本动画的美式分级法”,没错,他们的分级制度受美国影响很深。 所以我们未尝不可进行对外的学习,将动画进行分级,从而引导受众,而不是单方面从上至下的进行强制限制与禁播。我们不可否认外来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对于动漫的优秀之处我们也应该进行适当的学习,而其中的糟粕部分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分级制度将其尽可能的缩小化呢?比如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有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判断标注,那么对于动漫他们有着自己的理解,自己的看法,却不是被动漫中的思想和价值观“牵着鼻子走”。 再者来说,国外的动漫产业已经全面形成,拥有着其自己的体系,受到法律的制约。而反观我国,动漫产业之不完善人尽皆知。我们从官方的媒体接受到的似乎是一成不变的某羊,某熊。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反思国内的动漫发展了呢?国产动画的春天到底什么时候能够真正到来?我们不缺人才,不缺创意,不缺历史,不缺技术,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是不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呢?

审查制度下的中国影视剧

审查制度下的中国影视剧 努雷·维塔奇 2015年01月05日 几年前,一位中国电影导演在看了我的一部侦探小说后给我打电话。“你能帮我写一个罪案故事的剧本吗?”他问。“有点棘手的是故事要发生在北京,所以不能涉及犯罪。” 欢迎来到中国编剧的世界,这里的罪案故事是没有犯罪的,鬼故事没有鬼,坏政客不能做坏事。 中国有一个庞大的电影工业,以及世界第二大的电影票房,但在那里发行的中国电影,在中国以外的地方很少能看到:一旦你见过杂技演员般的英雄单枪匹马杀死一个排的敌人,你这辈子就不会再想看另一部了。这样的境况,你应该去怪中国的电影审查规则,以及中国政府对其国家形象的描绘的极度敏感。 任何人想要在中国拍电影,首先要把剧情提交给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这个机构负责管理政府的媒体,但它最出名(也最让人害怕)的是作为审查委员会的一面。一旦涉及来自中国大陆以外地方的机构,包括香港合伙人,就需要上交完整的剧本,以供审查。剧本经核准后就不能改动了,也就是说演员和导演在拍摄期间一定要忍住,不能即兴发挥。 这家机构会不定期宣布哪些东西是需要避免的。性爱场面或“过分表现酗酒、吸烟及其他陋习”是不能接受的。“宣扬消极、颓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

被禁止的;同样也不能“挑起各宗教、教派之间,信教与不信教群众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有时候审查委员会否决一个故事情节的理由是“不科学”,因为包含了时间旅行。它还禁止“违背历史史实”,在中国,这时常意味着禁止呈现史实。 反面人物的民族特征也是个重要问题。“如果涉及国际犯罪,坏人一定不能是华人,”一位有25年经验的香港编剧说。(由于担心被封杀,他要求在本文中匿名。)此外,犯罪一定不能在中国境内发起,仿佛这片土地不知怎地就做到了一尘不染。所有穿制服的人物必须是好人。政府工作人员一定不能腐败。中国也是没有妓女的。 拿到广电总局的许可证只是第一关。如果主人公是个和尚,或者故事设定在一座庙或教堂里,剧本还必须通过国家宗教事务局的审核。如果是一部间谍片,需要送交国家安全机构审查。警匪片需要经过警方的所谓宣传局审核。 鬼故事会招惹一些荒唐的事情。2006年春,张牧野的网络小说《鬼吹灯》大获成功,读者数以百万计。坊间热切谈论着获得发行的一个版本,还有跨国合作的电影剧本改编。而后计划就搁浅了。政府认可的纸质版删去了一切涉及超自然的内容,拍电影的计划也随之化为乌有。 在今天,香港电影有至少一半是和大陆的机构合拍的,香港编剧也需要接受北京的规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在拍武侠片,或者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故事,”那位香港编剧说。他说的是,要想展现中国大陆的阴暗面,必须是1949年共产党革命以前——但要注意不能把那个时代描绘成一个黄金时代,因为那样你可能无法过审。 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写出好故事吗?很难。有些机智的编剧做到了:有位导演成功地让一部发生在香港的警匪片通过审查,原因是他称故事发生在1997年以前,当时香港还处在邪恶的英国人统治之下。 审查规则很多时候是会扼杀创造力的。2002年的港片《无间道》讲了一个黑社会成员打入警队作卧底的动人故事,后来被好莱坞翻拍成《无间道风云》(The Departed),拿了四项奥斯卡,包括最佳改编剧本奖。在原片中,黑帮的反英雄人物杀死了本帮派的人,最终避免了身份暴露。他在继续卧底,还是假戏真做,成了他假扮的那个顶尖警察?中国重拍的版本结局则很愚蠢:在指责他是奸细的警官们面前,他乖乖地缴械投降了。 我和那位中国导演合作的罪案故事,经过了多次修改。最终变成了一个毫无说服力的故事,讲一个意大利商人来到北京,盗窃了大量艺术珍宝后逃离,但英明神武的华裔侦探盯上了他。剧本没有投拍,我松了口气。 这个问题还会继续存在。据中国国有新闻机构新华社报道,态度强硬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10月的一个作家论坛上说,“文艺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

浅谈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现状和难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71375738.html, 浅谈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现状和难题 作者:张旭婷 来源:《商情》2020年第35期 【摘要】相比于好莱坞的科幻片凭借着精良的制作和强大的视觉冲击日益风靡全球,成为全球票房的最大赢家,中国的科幻电影却一直被认为是我国电影产业的短板。文章望通过对中国科幻片发展现状的梳理以及和好莱坞科幻电影产业对比,找出中国科幻电影稀缺的原因及现存的难题,以期对其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关键词】科幻电影 ;科幻片 ;发展现状 近三十年来,好莱坞“科幻大片”依靠其先进的数字制作技术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席卷全球,也越来越受到中国电影市场的青睐。在好莱坞科幻大片的冲击下,国产科幻电影的处境变得更加艰难。 一、中国科幻电影坎坷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探索科幻电影这一领域的起步时间并不晚,毕竟早在1963年,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就出品过一部叫《小太阳》的科教片,电影里出现了中国人建造反射镜从而增加农作物产量的科幻情节。连刘慈欣都曾写文章盛赞《小太阳》称其“色彩绚丽,风格清新,具有更大的科幻内核”。1977年《星球大战》的上映,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科幻电影的发展高潮,中国内地影坛也掀起了一阵科幻热潮,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珊瑚岛上的死光》诞生在了内地电影的银幕之上,赢得了巨大的反响,影片中那一道红色的激光令很多人难忘。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科幻电影并没有在这道红色激光后迎来曙光,反而越来越暗淡。2006 年由深圳环球数码公司和深圳电影制片厂联合投资拍摄,历时5年时间,耗资达1.3个亿,号称中国首部原创3D动画电影的《魔比斯环》上映后在国内仅取得了300万的惨淡票房。2009后由于受到欧美市场上映的《阿凡达》、《变形金刚2》、《2012》等美国大片的冲击,导致中国科幻电影票房一直不理想。之后几年国产科幻电影便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境遇,国产科幻片虽不致灭绝却没有一个能拿的出手的片子。在这种国产科幻电影低迷的大环境下,《流浪地球》的成功试水将中国更多导演和投资方注意到了中国科幻电影的趋势和它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中国科幻电影发展的内忧外患 近几年的国产影片无论在产量或是质量上都有着巨大的进步,但其中科幻电影的表现却一直差强人意。因此,对中国科幻电影困境形成原因的分析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中外科幻文化底蕴的差异

浅谈经济责任的审计工作的重点及难点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点及难点 经济责任审计是伴随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发展起来的一项审计制度。经过十多年的积极探索与稳步推进,这项制度对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维护财经法纪,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推动依法行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社会公认的效果。据统计, 1998年到2003年,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共查出各种违规行为金额3301亿元,损失浪费金额255亿元,其中由于领导干部直接经济责任造成的违规行为金额219亿元,损失浪费金额43亿元。另外,审计还发现个人经济问题12.4亿元。今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将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制度,写入了《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由此可见这项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审计处自成立以来,结合自身的工作特点,积极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其中仅2004年就开展7个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这些项目,具有财务收支金额较大、被审计人任职时间较长、审计工作量较大的特点。在审计中,我们严格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和委托方(人事部门)的要求开展工作。从反馈的信息看,有关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对我们的审计结果是非常满意的。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些审计成果,也积累了一些审计经验,在此向各位领导和同行作简单的汇报和交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共同把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做好。 一、经济责任审计的基本原则

由于集团审计处人员少,任务重,不仅要完成西新工程等审计任务,还要随时接受人教司或人事部(以下简称人事部门)委托的经济责任审计任务。而经济责任审计任务可能由于种种原因而导致时间比较集中,比如我们今年开展的7项审计任务中,就有6项集中在上半年的 3--6月份,这样对我们顺利开展这项工作从时间方面就捉出了挑战。面对较为繁重的审计任务,我们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特点,确定了“以我为主,借助外力,确定重点、客观评价”的审计思路来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以我为主”就是对于经济责任审计任务,要以我为主,首先考虑由审计处自身完成;“借助外力”就是如果由于时间或人员等客观原因无法由本处人员完成,便将该项任务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但在方案制定、审计实施、报告撰写以及结果利用等方面,审计处必须亲自参与把关;“确定重点”就是在审计方案的制定时确定重点环节,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关注重点内容,在审计报告的撰写时披露重点问题;“客观评价”就是在整个审计过程中要以客观公正的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精神,对被审计人作出一个与其任职期间经济责任的实际情况相吻合的审计评价。因此,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过程中,我们一直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按照人事部门的委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人事部门没有委托的,我们就不做,这是最基本的,否则实施审计就缺乏制度依据,容易产生种种矛盾。使审计工作陷于被动;

美国电影分级制度

美国电影分级制度 新浪观察 美国的MPAA,它的全称为“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即“美国电影协会”,总部设在加利福利(Encino,California )。这个组织成立于1922年,最初是作为电影工业的一个交易组织而出现的。如今它涉足的领域不仅有在影院上映的电影,还有电视`家庭摄影(home video)以及未来有可能会出现的其他传送系统领域。 MPAA在洛杉玑和华盛顿为它的成员服务。它的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由也是MPAA的会员的 美国最大的七家电影和电视传媒巨头的主席和总裁共同担任。他们是: .迪斯尼公司(Walt Disney Company;) .索尼声像(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 .Metro-Goldwyn-Mayer Inc.; .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 .21世纪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 .环球影像(Universal Studios, Inc) .华纳兄弟(Warner Bros. ) MPAA制定的影视作品的分级制度如下: ·G级:(GENERAL 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d.)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

·PG级: ( 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ome 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普通级,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有些镜头可能让而用产生不适感.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和裸体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 ·PG-13级: (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 3. )普通级,但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特别辅导级,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回游吸毒镜头和脏话; ·R级:(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panying parent or adult guardian.)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承认陪同观看——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的性爱、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 ·NC-17级:(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 )17岁或者以下不可观看17岁以下观众禁止观看——该级别的影片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爱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 另补充几种特殊的分级: ·NR OR U:NR是属于未经定级的电影,而U是针对1968年以前的电影定的级。 ·M,X OR P:这一级中的电影基本上不适合在大院线里公映,都属于限制类的。 The rating system is a guide that helps you determine the movies content prior to viewing it. For a complete details on how it work, see Questions & Answers: Everything You Always Wanted To Know About The Movie Rating System.

中国应该推行电影分级制度

中国应该推行电影分级制度 尊敬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正方四辩在这里向大家问好!在这里,请允许我重申我方观点:中国应该推行电影分级制度。分级制度指将片厂的产品按其内容划分成若干级,给每一级规定好允许面对的群众群,电影分级制度的出现主要是为了青少年发展教育,以便区分其等级和适宜度。起到指导看片的作用。我方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我方的观点。首先,电影分级制度有利于青少年心智的健康发展。根据近年的调查,我国未成年人的犯罪率达到总犯罪率的70% ,这些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都是从什么方面学会的犯罪呢?并不是每一个未成年人的身边都有犯罪事件,他们对犯罪的认识都是来自于影像制品。推行电影分级制度可以更好地引导未成年人观看适合自己的影片。《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二条说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节目,不得有渲染暴力、色情、赌博、恐怖活动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广播电影电视行政部门、文化行政部门必须加强对广播、电影、电视、戏剧节目以及各类演播场所的管理。但是如果不对电影进行分级,如何才能让青少年选择到适合自己的电影呢?其次,电影分级制度具有引导作用。。分级制的缺失,导致中国人在无意识中消费了很多限制级电影,尤其是暴力,如国外的《拯救大兵瑞恩》、《黑客帝国》和国内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等。电影分级有利于对外国引进大片和国内影片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归类分级引导影片消费。第三,制度有利于电影创作者以及电影市场的发展与繁荣。 2015 年1 月14 日下午,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官方呼吁废除电影审查,实行电影分级制度是国际惯例、行业急需、民心所向,其为第13 届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导演研讨会上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的数百名导演的讨论结果。 最后,我想说,对于电影分级制度,有时人们的理解比较狭隘,认为是对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的一种限制,但电影分级制度的真正目的在于分级,而不在于限制或禁止,在电影分级制度下,电影中可以包含一切成人可观看的内容,真实的反映社会现状而不受到不合理的限制和约束。毋庸置疑,分级制度不是事前限制,一种事后的保障或救济,分级制度使公民的言论自由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同时,给电影贴上分级的标签也可以使观众合理识别,便于家长 对未成年人的指导。 中国电影分级制度- 特点首先,分级制度应该同相对完善的法制体系结合起来,并能够切实监督执行。否则,分级制度会像1989 年国家出台的《关于对部分影片实行审查、放映制度的通知》那样难以起到实际效果。 其次,在实现分级制度之初,应该辅之以相对弱化的审查制度,或者说可以设定一个“禁止放映”级别。有些影片可能超出成人的接受能力,比如及其色情、暴力,内容冲破大众化的道德底线,这种影片现象仅仅对它分级是不够的,而应该直接禁映。 其实,美国的电影审查主要是靠自律来完成的,影片如果情节或内容过于恶劣,美国电影协会将其分级后,影院会自觉拒绝放映,美国片商的收入主要是靠票房,在这种情况下,片商不会去拍限制程度较高的影片。只有当中国电影院票价降低,更多的人通过影院欣赏电影,并且电影院能够自觉遵守规定,按照电影分级制度管理好“大门” 的情况下,审查制度才可以慢慢淡出。 总之,中国电影分级制度的建立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建立分级制度应该同健全和完善相关法规、打击盗版、规范音像市场管理、降低影院票价、让更多的人能够进电影院等各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而不能仅仅将其看作一个简单的、单纯由广电总局推行的技术行为。

浅谈中国电影现状与未来

浅谈中国电影现状与未来 我只是个将看电影作为一向娱乐的一个小民众,实在不敢深谈什么,对于这个话题,先是看了看网上各个网友不同的观点,知道了很多新的名词,很多观点不敢说是原创,但至少是相当赞同的。 对于中国电影,相对于外国电影来说,看的还是比较多的,这其中的原因倒不是中国电影拍的有多好多棒,这全全是来自于我对母语的好感,以及对黄皮肤黑头发的亲切感。而舍友常常不屑于看中国电影,觉得自己国家没有出色的电影,电脑中的电影文件夹全是外文。我常常反驳,想说服她看部国产的,却常常找不到真的很值得推荐的,于是我想说,中国电影真的有那么差么?现在的现状有那么糟糕么?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有了新的气象,创作者们不但继承和延续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国电影的第二次高潮的经验和传统,而且也清晰地感受到了创作者们在现实题材领域里的坚持不懈与开拓,探索和创新能力又胜于以前。可是面对眼花缭乱的市场一时不知所措,一些看起来挺不错的作品却受到了市场的冷淡,一些挺不起眼的东西却受到了市场的青睐。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我看来有以下三点。 首先,最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导演,导演拍什么,我们当然就看什么,我们只能在导演拍出的电影范围内选择。曾经,导演们拍电影只是为了纯粹的艺术价值,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制片人和艺术家受到利益的驱动,不再将艺术价值放在首位,他们的心中加上了商业,加上了名利,也许是为了赚钱,也许是为了获奖。其实这些本无可非议,好莱坞的电影产业,目的就是赚钱,获奖也只是一种想证明自己能力的方式。中国电影应该走商业道路还是艺术道路,也没有太大的绝对性,无论对于一个国家的电影事业,还是对于电影本身来说,商业和艺术都是需要的。譬如商业如好莱坞每年也会出品大量的艺术电影,艺术如法国,现在也在学习好莱坞的商业手法。对于电影,离开了市场将无法生存,离开了艺术就不会有发展。当然现在我们认识到了商业电影的重要性,知道了要发展自己的电影产业,但是不是因此就要牺牲掉中国的艺术电影呢。在我们中国,商业味道越来越浓厚,追求艺术价值的越来越少。难道商业与艺术就不能共存么?答案显然不是,这样的例子并不少,最经典就是“教父”了,他们不仅没有到你死我活,还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而实际上既便不能有机结合,和平共处还是可以的。所以导演到底应该拍什么样的影片,到底应该以什么目的去拍,便成了关键。 在网上看到某个导演的观点,不管真也好假也罢,我看到了他的踏实与真诚,他认为,不要迎合“商业”而去拍“商业”,不要迎合观众而去拍“趣味”,那样反而失去了商业和观众,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理顺自己的思路,更多的关注现实题材,因为现实是观众最为关注的,可以这样说,谁最关心平民百姓谁就拥有了观众。当然,现实题材的创作不能浮躁,不论市场怎样喧嚣,我们不能为蝇头微利所惑,不能丢掉我们对电影的热爱之情,需要真情投入,需要一种崇高的责任感。 这里面提到了责任感,现在一提责任感,许多影视人都呲之以鼻,好像这是过了时的话题。如今时兴的说法是按着艺术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这话没错。他所说的责任感是创作者内心深处的东西,真正的责任感是诞生优秀作品的基础,特别是导演,一个导演连一点责任感都没有,很难想象他能拍出有人生况味、有深度的作品。如果说中国的导演都能做到如此,我相信也不会再有烂片的存在了。 再者,我想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要归结到我们观众自己身上,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说,如果那些烂片没人看,那么导演还会去拍么,还能赚到钱么?导演们无非是为了迎合市场的口味赚取更多的钱,也就是说烂片看的人多了,导演才会去拍。而现在,我们的观众开始只认大片,这要从张艺谋的《英雄》开始,其实这对于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无论如何是有贡献的,他

影片分级制度

美国MPAA分级制度 MPAA的全称为“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即“美国电影协会”,总部设在加利福利(Encino,California )。这个组织成立于1922年,最初是作为电影工业的一个交易组织而出现的。如今它涉足的领域不仅有在影院上映的电影,还有电视家庭摄影(home video)以及未来有可能会出现的其他传送系统领域。 MPAA在洛杉玑和华盛顿为它的成员服务。它的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由也是MPAA的会员的美国最大的七家电影和电视传媒巨头的主席和总裁共同担任。他们是: 迪斯尼公司(Walt Disney Company;) 索尼声像(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 Metro-Goldwyn-Mayer Inc.; 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 21世纪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 环球影像(Universal Studios, Inc) 华纳兄弟(Warner Bros. ) MPAA制定的影视作品的分级制度如下: G级(GENERAL 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d):大众级,所有年龄均可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 PG级(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ome 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普通辅导级,一些内容可能不适合儿童观看,有些镜头可能产生不适感,建议在父母的陪伴下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基本没有性爱、吸毒和裸体场面,即使有时间也很短,此外,恐怖和暴力场面不会超出适度的范围; PG-13级(PARENTS STRONGLY CAUTIONED Some material may be inappropriate for children under 13):特别辅导级,不适于13岁以下儿童,13岁以下儿童尤其要有父母陪同观看,一些内容对儿童很不适宜——该级别的电影没有粗野的持续暴力镜头,一般没有裸体镜头,有时会有吸毒镜头和脏话; R级(RESTRICTED Under 17 requires accompanying parent or adult guardian):限制级,17岁以下必须由父母或者监护陪伴才能观看——该级别的影片包含成人内容,里面有较多的性爱、暴力、吸毒等场面和脏话; NC-17级(NO ONE 17 AND UNDER ADMITTED):17岁或者以下不可观看:该级别的影片被定为成人影片,未成年人坚决被禁止观看。影片中有清楚的性爱场面,大量的吸毒或暴力镜头以及脏话等。 另补充几种特殊的分级: NR OR U:NR是属于未经定级的电影,而U是针对1968年以前的电影定的级。 M,X OR P:这一级中的电影基本上不适合在大院线里公映,都属于限制类的。 ------------------------------------------------------------------ 香港 香港实行电影三级制: 第I级:适合任何年龄人士观看; 第II级:细分为IIA 级(儿童不宜)及IIB 级(青少年及儿童不宜) ;

中国电影审查制度.doc

中国现在的电影审查委员会由36人组成。这36个人并非都是国家广电总局的官员,而是来自各行各业。如郑洞天是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教授,于洋是老牌电影导演,朱小征是全国妇联宣传部文化处处长,尹鸿是清华大学教授,肖虹是国家宗教事务局办公厅 综合信息处处长 等。.xsbfoj3d5f365011o5ry0{display: none;}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每一部电影拍完后,最终能否进入大众视野,就看这36个人的决定。而每审查一部电影的时候,并非每个委员都要到场,只要大部分到了就行。关键词:审查步骤 据悉,一般情况下,对每部电影的审查主要分成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制片单位自己得审一遍,确保影片在思想内容和技术质量上没有问题;然后,由制片单位向电影局递交一份审查申请书;接着就是审查委员会举行看片,正式进入审查流程。而看完片后,并不是由委员们直接表决某部影片能不能通过审查,而是由大家提意见。意见越多,就说明影片的问题越大;意见越少越好,如果少到没有,那就是直接通过审查。委员们提完意见后,电影局会向制片单位回复一个“修改意见”----这个修改意见,

电影局须在收到制片单位申请后30日之内作出回复。.xsbfoj3d5f365011o5ry0{display: none;}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制片单位须按照这个“修改意见”对影片进行修改,然后将影片递交审查委员会进行复审。如果没有问题,即可得到电影局颁发的“电影公映许可证”。如果还有问题,就继续修改,直到能通过审查。大凡送往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审查的影片,在作出修改后一般都能通过审查。以2004年为例,据电影局局长童刚透露,2004年一共有213部影片送往电影局审查,最后有212部拿到了“电影放映许可证”。关键词:审查标准 按照电影检查条例,我们的影片禁止载有下列内容:(—)、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颂土完整的; (二)、危害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 (三)、煽动民族分裂,破坏民族团结的; (四)、泄露国家秘密的; (五)、宣扬不正当性关系,严重违反道德准则,或内容淫秽,具有强烈感官刺激,诱人堕落的; (六)、宣扬封建述信,蛊惑人心,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xsbfoj3d5f365011o5ry0{display: none;} 精彩内容,尽在百度攻略: (七)、渲染凶杀暴力,唆使人们蔑视法律尊严,诱发犯罪,破坏社会治安秩序的; (八)、诽谤、侮辱他人的; (九)、有国家规定禁止的其它内容的。 上一篇:教育单位退休制度改革下一篇: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美国的电视节目分级制度

登录注册 搜文章 找馆友 来自:wangdong_9216 > 法制配色:字号:大中小 2008-10-10 | 阅:883 | 分享 更多>> 最高法 最高检:关于办理利用信...长沙晚报称因新华社奥运错报 重...河北1名女子网上询问“是否发生...北大教授孔庆东连爆粗口“不解...警方打击网络有组织造谣传谣把属于言论的还给言论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取消一般题材...江苏2013年高考状元出炉 都是考...2013吉林高考理科状元王星艺 有...河南高考文科状元王子瑾:喜欢...湖北新科状元接热线 成功秘笈传...浙江理科状元周晨总分770 萝莉... 美国的电视节目分级制度 美国的电视节目分级制度 ZT 随着美国电视剧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所接受和喜爱,一些优秀的英语原声电视剧如《老友记》(Friends )、《迷失》(Lost )、《24小时》(24)等成了中国人学习英语和了解美国文化的窗口。不过,钟爱美剧的你是否有注意到每一集开始时屏幕左上角出现的提示信息呢: 这个就是美国电视台用来提示家长不同影视剧的限制级别,好让他们有针对性地为子女选择哪些节目适合自己的孩子观看。今天我们就来通过各种详细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了解一下美国电视节目的分级制度(TV Parental Guidelines System 或 TV Ratings System )。 多年以来,美国的电影业一直采取了极其严格的分级制度,但是电视节目方面却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随着大量的暴力、色情和虚幻的影视作品出现在屏幕之上,越来越多的家庭和社会管理人员开始抱怨电视剧的这一弊端。于是,在1996年,美国国家广播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roadcasters )、美国有线电视广播协会(National Cable Television Association )和美国电影协会(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开始仿照电影的分级制度主动在电视节目中加入诸如上图的15秒钟电视节目分级提示。1997年1月1日,电视分级制度(TV Parental Guidelines System )正式推出,受到广泛支持和好评,成为至今最为详尽细致的电视分级系统。 美国的电视分级制度主要可以分为四级: TV-G (suitable for all audiences) 适合所有人群观看; TV-PG (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儿童需要父母指导进行观看; TV-14 (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for children under 14) 14岁以下儿童需要父母指导进行观看; TV-MA (suitable for mature audiences) 仅适合17岁以上成年人观看,1998年10月以前使用TV-M 标志。 更多更详细的英文介绍如下: wangdong_9216 馆藏:1778关注我:34 首 页阅览室馆友我的图书馆 转:10最新文章

中美电影审查制度对比

中美电影审查制度的对比 电影是人类的“第七艺术”,它已经成为影响范围广、受众数量多、信息含量丰富的复合型综合艺术形式。电影不仅重要,而且它也成为唯一一种需要为其专门立法的艺术门类。对于电影的审查制度,由来已久,但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无疑正处风口浪尖之中。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与美国的电影审查制度进行比较,为中国电影审查制度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电影是特殊的艺术门类,以健全的法律法规去保护各方的利益,是历史所趋。电影不仅文学创作,不是音乐创作,也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所能完成的。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需要团队合作通过一定时间所完成的庞大的艺术作品。目前,电影已经形成产业链,在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之后,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协调其中的关系,让其能够顺利的将每一个环节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结合起来。 电影的历史相对于绘画、舞蹈等要晚得多,但谁也不能否认它的影响力已经大大超过其他任何艺术门类。正因为其巨大的影响力,电影在政治中的工具性便十分突出。如反映北爱尔兰独立运动的《因父之名》、伊朗宗教信仰的《一次别离》。 因为以上两个原因,电影成为并非纯粹的艺术形式,其牵连的面太广,所以电影审查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更是迫在眉睫。 中国电影审查的提出,是在电影传入中国后不久的满清末年。1911年6月,满清政府出台《取缔影戏条例》,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类似于电影检查的条例,可以说《取缔影戏条例》是中国电影检查制度的雏形。二十世纪国民政府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也相应出台了许多相关法规。当前,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是这样的,它不像多数法庭审判或价格听证那样对公众开放,而是邀请特殊身份的观众代表参与审查。只要一有人提出反对意见,那么这部影片就很可能永远跟观众说“再见”,而且制片方所投入的所有前期拍摄的人力、财力、知识产权将全部变得一文不值。 电影审查制度的建立最先是在美国。当时,商业电影借助美国私有制的社会经济体制迅速发展,暴力、性爱的场面频频出现在电影银幕之上。鉴于混乱的电影市场,美国各界不断修正对电影的限制,直到1930年,以海斯为首的“银幕

美国电影分级制度

美国电影分级制度 美国的MPAA,它的全称为“The 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即“美国电影协会”,总部设在加利福利(Encino,California )。这个组织成立于1922年,最初是作为电影工业的一个交易组织而出现的。如今它涉足的领域不仅有在影院上映的电影,还有电视`家庭摄影(home video)以及

未来有可能会出现的其他传送系统领域。 MPAA在洛杉玑和华盛顿为它的成员服务。它的委员会的主要成员由也是MPAA的会员的 美国最大的七家电影和电视传媒巨头的主席和总裁共同担任。他们是: .迪斯尼公司(Walt Disney Company;)

.索尼声像(Sony Pictures Entertainment, Inc.;) .Metro-Goldwyn-May er Inc.; .派拉蒙公司(Paramount Pictures Corporation;) .21世纪福克斯公司(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rp.); .环球影像(Universal Studios, Inc) .华纳兄弟(Warner Bros. ) MPAA制定的影视作品的分级制度如下: ·G级:(GENERAL AUDIENCES All ages admitted.)大众级,所有年

龄均可观看大众级,适合所有年龄段的人观看——该级别的电影内容可以被父母接受,影片没有裸体、性爱场面,吸毒和暴力场面非常少。对话也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经常接触到的; ·PG级:( PARENTAL GUIDANCE SUGGESTED Some material may not be suitable for children.)普通

电影审查制度

电影审查制度与分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影的发展突飞猛进,从原来的黑白电影到现在的3D,4D电影,电影的放映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电影院已然成为人们放松消遣的好去处。现如今,国内越来越少有人能拍出让人拍案叫绝的片子了,倒是国外的一些电影让人津津乐道。在金钱的诱惑下,一些导演为了票房号召力会请人气高的明星出演,但却没有好的故事情节,最终票房惨淡,也只能落得烂片的骂名。如今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多多少少磨灭了电影的艺术性和思想言论自由,早已被国人质疑。 中国电影审查制度,是依据国务院2001年颁发的《电影管理条例》的标准执行,条例严格规定电影所载有内容,并赋予电影审查委员会删减电影片段的权力。国产电影由于严格的审查制度缺乏创新,形式单一,导演为了过审,只能剪片子,导致一些故事情节缺失,片段跳跃。之所以有审查制度,是因为一些电影里的血腥暴力,淫秽色情,歪曲事实的片段容易对尚未形成成熟价值观的青少年产生影响。不仅仅是国内的一些电影没办法上映,国外不少优秀的电影也是因为内容或者情节问题被拒之门外或者遭大幅度删减,导致盗版影片更加猖獗。我国的审查制度对于涉及政治、禁忌、色情内容的尺度掌握得非常严格。例如中国导演姜文的《鬼子来了》一片,因过于突出中国百姓在抗日战争时的愚昧、麻木、奴性,因“立场有问题”而遭禁演。今年,韩国电影《釜山行》引起热烈反响,我们也不经反思,为什么我们就

拍不出这样的好电影呢?如果审查制度能相对宽松一些,或许我们也能拍出《上海行》、《北京行》。可见,电影审查制度虽然规范了电影市场,但却制约着中国电影的发展。 如何解决严格审查制度下的弊端,也许国外的电影分级制度值得我们借鉴。分级制是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划分适合在各年龄层观看的电影。国外的分级制度虽然有些值得我们借鉴,但是我们也应该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电影审查制度。同时在建立之后还需不断完善,尤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程度制定具体的分级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条文严格把控。 分级制度有没有弊端呢?如果我国真的实行分级制度能够很好的把控吗?如果存在分级制度,一些充满血腥暴力,淫秽色情的电影流入市场,如果不加以严格的控制,由于好奇心理,青少年很容易过早地接触这些不良信息,诱导其犯罪。所以,分级制度也存在弊端。 由此看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如果我们能有自己的一套符合不同群体的电影审查制度,那中国电影一定向着光明的方向发展。同时在相对宽松的电影审查市场下,我们也将期待着国人能拍出更多优秀的影片。

美国电影的分级制

美国电影的分级制 1968年10月7日,美国主要制片人和发行人表示,他们就电影分级法达成一致意见,关于电影分级制的法律于1968年11月1日起生效。(所谓法律也就是电影主要行业的自律性规范文件。) 美国电影协会主席瓦伦蒂赞成新的分级制度,即凡美国生产的影片分为四级,以期望既给制片人更大的创作自由,又保护青少年免受因这种表现自由而遭受有害的影响。从1968年11月1日起,每部影片根据自愿原则划分为不同等级。这项工作由美国电影协会下属的电影制片法管理机关实施(该机构的领导人是杰弗里.舒洛克)。根据1968年电影法的分级制,影片分为这样几类: G级-----适于一般观众的影片; M级-----适于成年观众的影片; R级------限制16周岁或更大一点的观众观看,除非这些观众由父母或监护人陪伴; X级-----禁止16周岁以下观众观看的影片。 这个法规受到了普遍的赞扬。该年10月8日,由宗教、广播、电影等机构联合发表了一个共同声明,对新的电影分级制给予“完全和真正的支持”,但也有反对者(如瓦特.里德.吉尔,重要的电影发行放映公司经理)认为该法所规定的审查制度不实际和不方便,应在协商自愿基础上进行修改。 1970年1月27日,瓦伦蒂宣布美国电影协会对电影分级法进行了修改。“M级”改为“GP”,即任何观众都可观看。后来8年中又做了一些修改,主要是“GP”改为“PG”(适用于父母陪伴者),“R”级观看者年龄由16周岁升到17周岁。这样,制片人和电影院老板在5年内终于设法取消了“正风会”的ABC等级制,于是,满17岁的人可以进影院了。 1990年10月3日起,美国电影分级制又作了修改。“X”级改为“NC-17”级(即17周岁以下观众不能观看的影片)。在此之前,美国电影协会受到相当大的要求其修改分级制的压力,原因是过去“X”级影片,在大家心目中是色情电影。凡色情电影一般的报纸、杂志和电视台等传播媒介就不给登广告。一般的电影院也不让上映,而且美国电影协会也不保护其版权,上座率和收入受到很大影响。有的制片人干脆另划一类A,意思是成人电影,是艺术片,而非色情片。在经过几个月的酝酿之后i,美国电影协会主席瓦伦蒂终于在1990年9月26日宣布了上述的修改。依据新规定:“NC—17”级影片被认为是艺术片,可以在传播媒介上登广告,可以在一般电影院上映,而且美国电影协会也保护其版权。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