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理论知识点

文学理论知识点

文学理论知识点
文学理论知识点

文学理论知识点

1移情说

代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费舍尔父子、立普斯、伏尔盖特。

艺术主体实质是移情者,认为对周围世界进行审美观照时是自我意识、自我感情以至整个人格的移入通过移入使对象人格化达到物我统一、变非我对象为自我象征、自我从对象中看到自己,获得欣赏产生美感。艺术家等审美主体(亦包括欣赏者)也是移情者。艺术创造与欣赏都是移情活动。将自我感情投射到外在对象上、艺术主题实质是主观情感的给予者。

艺术发现:是作家在内心积累了很多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无意识的依据自己认识与评价生活的思想原则及审美趋向,对外在事物进行观察和审视是所得到的一种独特领悟。

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①是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在相对长久的沉思某一事物的心理经验,是内心经验经酝酿从线下破土而出。②是作家独特的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深沉的心理内容,由彼时彼境的需要,情绪,态度,价值观和凝聚成团的早先经验等许多因素综合作用,无疑导向而发现别人不能发现的东西。③虽是对外在十五道的一种独特把握,但在该把握中外在事物常只是一个机缘,是该机缘的某一独特之处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④不改变原来事物,只是把透过独特眼光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在知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

⑤是文学创造活动发生的最早契机,是文学创造赖以发生的根由。对整个文学创造过程有重要作用。是寻求事物与现像间同中之异与异中之同的一种心理机制,来临可能短暂,但不易发生,可能发生在过程中。

文学创造的三个阶段——发生、构思、物化

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心理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得艺术构思过程。本质上是一种思维,交织着各种各种复杂心理活动的思维。内容十分广泛。4灵感

灵感艺术活动中,主体情绪激动,思路畅通,创作力极强的思维状态。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思维方式之一,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以围绕某一主题的线索(意念或形象)的思考获得突如其来的顿悟为外在形态。

有突发性、迷狂想、创造性等特征

5艺术真实

作者在假定性情境中,以主观性感知和诗艺性创造,达到对社会生活的内蕴,特别是那些规律性的东西的把握,体现着作家的认识和感悟。既不是生活真实又不是科学真实,是主体把内在尺度用到对象世界,经艺术创造与“善”“美”共生存的真实。是特殊的、主观的、诗艺的、假定的、内蕴的真实。

特征

A主观的真实在把握事物的必然性与或然性的基础上,更加自由地吧客体世界变成主体的认识与感悟、情感和意志的对象物。

B诗艺性讲求艺术手段和艺术技巧,以使其价值取向得到理想的体现,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6文本的三个层面

A文学语言层面

含义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统。

特征(形象、生动、凝练、音乐)以外还有

a内指性内指文本中的艺术世界不必符合现实生活逻辑。诗中特定情境,表达重点是事物

在人们内心的心理时间与空间的体验,与整个艺术世界氛围相统一即可。

b心理蕴涵性语言表现功能很重要,文学语言中蕴涵作家丰富的知觉、情感、想象等心理体验比普通语言更富于心里蕴涵性,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鸟被伤感悲戚的心情所染,仿佛可以拧出情感汁液一样。

c阻拒性为避免语言“自动化”现象而加工成陌生的、扭曲的对人有拒阻性的语言。可以打破某些语言常规,不合语法,但不易被人理解。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与兴趣,获得较强的审美感,注意运用有度。如《凤凰涅槃》中的诗句。

B文学形象层面特征主观与客观、假定与真实、个别和一般的统一

C文学意蕴层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

7文学典型

发展过程

西方十七世纪:类型说,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性。

十八世纪:个性典型观,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转变。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并于20世纪后在社会主义国家运用发展,成为中心议题之一。

中国“阶级典型”说、“共性与个性统一”说、“共名”说“必然与偶然联系”说“个性出典型”说、“中介—特殊”说

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

美学特征

A特征性特征的属性①外在形象极其具体、生动、独特②内在本质极其深刻、丰富

特征性的两个层次①文学典型必须有贯穿其全部活动,统摄整个生命的“总特征”。

②文学典型还必须通过“局部特征”,反映和形成“总特征”。B艺术魅力①来自性格的一种生命魅力,在于典型人物色彩斑斓的生命体验和丰富多彩的性格侧面

②典型性格的艺术魅力更来自于显示的灵魂深度。a 看它在何种程度上表达了人类解放自身的要求和改变现存秩序的愿望。B看灵魂所显现的历史真实度。C看性格和灵魂是否合乎理想。

8文学意境

意境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又发和开拓的审美意象空间。与文学典型一样是文学形象级形态之一。

文学意境特征

A情景交融——意境创造表现特征

a景中藏情式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全是对客观景物的具体描写,字面上一点也没有透露出对友人的态度。但是从那烟花三月、黄鹤楼头的美好景色中,已流露出对友人的美好祝福;诗中也没有直抒对友人的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来表达的。

b情中见景式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这首诗中虽然不见景物描写,但是你了解了陈子昂写诗时的险恶处境和痛苦心情之后,你面前便会出现衣服闪耀着血泪之光的图画:一片浩淼无际的天宇,一座兀然耸立的高台,一位独立苍茫的诗人。在诗人的悲怆中,你仿佛会看到昔日燕昭王在此招贤纳士的利是图画;会推想到唐王朝武氏专权的可怕世态;更会体会到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和天才末路的痛苦。

c情景并茂式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诗欢畅明快,一气贯注:诗人为收复蓟北得消息激动得老泪纵横,妻子和儿子都消失了愁容。诗人胡乱卷起诗书,欢喜若狂,又放歌纵酒,手舞足蹈,畅想回家的路线,浑然不知自己像一个天真烂漫的儿童。诗中处处情态毕现,情景并茂,自然天成。

B虚实相生——意境创造结构特征

实境是指逼真描写的景、形、境,虚境则是指由实境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意境是“如在目前”的较实因素与“见于言外“的较虚部分的结合即虚实相生。虚景是实景的升华。以南宋诗人叶绍翁的《游园不值》为例:诗中描写诗人去有一座花园,但园中无人,久扣柴扉而不开,十分扫兴。但诗人突然于失望与遗憾中翻出一层信义:写一枝怒放的红杏不甘寂寞,伸出墙外,它那盎然生机引起了诗人对满园春色的联想。园外之景是实境,联想到的满园春色是虚境。

C韵味无穷——审美特征

“韵味”是指意境中所蕴含的那种咀嚼不尽的美的因素和效果。以李白的《忆秦娥》为例,这首词气势博大,意境苍凉沉郁。在历史的与现实的许多同类事物的对比中抒发了世事苍凉、社稷飘摇的慨叹,情韵极其丰富。

9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说:“文学有二元质焉:曰景,曰情。”如何理解?

情和景是构成抒情文学的基本元素,而抒情文学的形象的高级形态——意境,它的创造就是把情和景结合起来的艺术。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创造方式,主要有三种表现方式:藏情于景、情中见景,情景并茂。

10意境的分类

刘熙载:

花鸟缠绵明丽鲜艳的美EG杜甫《春夜喜雨》

云雷奋发热烈崇高的美EG杜甫《春望》

弦泉幽咽悲凉凄情的美EG苏轼《江城子》

雪月空明平和静穆的美EG王维《山居秋暝》

王国维:

有我之境感情比较直露,倾向比较鲜明的意境。EG杜甫《春望》

无我之境感情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EG陶渊明《饮酒》

11文学意象

含义意境之象,一种特殊的表意性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

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

本质特征哲理性:文学艺术作品用形象直接表达哲理和观念作为创造意象的目的和最高审美理想。

表现特征象征性:这是审美意象最基本手段,象征由意义与这意义的表现构成。

形象特征荒诞性:是一种“人心营构之象“,形象的(刑天以乳为目)及生活情理的(等待戈多)荒诞。形象上”愈出愈奇“”生后逻辑不可思议“。

思维特征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作家、艺术家在创造意象时以客观物象进行选择、改造、嫁接、组合、重新设计等与所表之“意“相对应打破生活物象本来的样子,形成奇辟荒诞的形象形态。

鉴赏特征求解性和多义性:直接参与意象鉴赏思维特点变成审美“求解“过程。接触审美意象时不断问”是什么“、”为什么“由始至终问到底的审美猜测过程。好的象征意象歧义丛生,使人始终无法得出最准确的结论,似有无数解。

12叙事作品

构成要素

叙述内容——构成一段叙述话语主题的故事内容,包括事件、情节、人物、场景等。

叙述话语——叙事作品中讲述故事的语句。

叙述动作——产生出叙述话语的“叙述”活动本身。

叙述内容: a叙事,即讲故事,故事为基本成分。通过事件、情节,人物、场景等因素分析来了解叙述内容一般特征。b结构,作品各单元、各成分间关系的整体形态,主要有表层、深层结构c行动,推动事件进展直接原因,行动内在逻辑有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三种形式,典型形式有首尾接续式、中间包含式、左右并连式。

文学的叙事: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视角: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根据叙述者观察故事中情境的立场和聚焦点的区分。

分类 A零聚焦叙述——无固定视角的全知叙述。特点,叙述者说出的比任何人物知道的多,常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立场进行叙事。可在同一时间内出现在各不同地点,了解过去,知未来、可进入任何人物心灵深处挖隐私。作者有充分的叙述自由,易产生叙述者对作品人物及命运所有事件完全控制、任意摆布倾向,剥夺接受者大部分探索揭示做的权力(第三人称) B内聚焦叙述——只叙述某个人知道的情况。从某个人单一角度讲述故事,叙述者常是作品故事中一个角色。该角度优良特点a该人物为叙述者和角色,可参与事件过程、可离开作品环境向读者竞选描述及评价,双重身份让该角色更透明,易被人理解。b叙述者视角受角色身份限制,不能叙述本角色不知内容,可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第一人称)

C外聚焦叙述——叙述者知道的比人物所知道的要少。与零聚焦叙述者无所不知相反,如不肯路面的局外人仅向读者叙述人物的言语、行为,不进入任何人物的意识也根本不想对他所见所闻做合情合理解释,他自己一无所知,甚至表现得似乎什么也不想知道。是一种冷漠的旁观者式的叙述方式。(第三人称)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汇编

文学理论 1、把握文艺学概念以及构成部门: 文艺学是主要研究文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属于人文科学范畴。“文艺学”一词来源于苏联,如果将俄语词直接翻译的话,应该是“文学学”,但是为了符合汉语习惯就叫作“文艺学”。 一般都把文艺学内部划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文学史:将文学看作是一种具体的历史发展,不断追溯这种历史发展的具体脉络与详细状况 文学批评:具体研究某部文学艺术作品或者某类文学艺术作品 文学理论:对于文学的性质、范畴以及判断标准的研究 2、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世界、作品、艺术家、读者 第一,文学是一种整体的活动,无论单单是作者还是读者或者是作品都不能构成文学,文学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并且这些活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本来是一个小便池,但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小便池也成为一件艺术作品。这也就是“文学活动发展论”。 第二,与社会生活中的其他各种活动相比,文学活动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否则文学活动就与其他活动没有差别了。这种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就构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第三,四要素中的“世界“这一要素就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但是社会生活与文学艺术之间是,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种高于生活的过程就是作家的艺术创造活动,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成为“文学创作论”。 第四,文学作品本身就非常复杂,尽管通常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是这种语言艺术包含着题材、形象、语言、结构、类型、风格等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第五,作家创作出作品之后如果不能与读者见面,而是被束之高阁,那这部作品还不能称其为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的基本审美价值并没有被体现出来。相反,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成为审美对象,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而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和规律,就成为了“文学接受论”。 一切文学作品都有源泉,这就是生活,即“世界”,生活要经过作家的艺术加工改造,才能创造出具有意义的文本,即“作品”。 3、简要回答理论的内涵,谈谈你对理论的看法 理论是跨学科的——是一种具有超出某一原始学科的作用的话语。 理论是分析和话语——它试图找出我们称为性,或者语言,或文字,或意义,或主体中包含了些什么。 .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是对被认定为自然的观念的批评。 理论具有反射性,是关于思维的思维,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他话语实践中创造意义的范畴提出质疑。 4、思考对文学艺术双重性质的理解: 如何说明艺术中“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即作为生产的艺术与作为意识形态的艺

论萧红的创作风格

论萧红的创作风格 石伟 内容提要:萧红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一位女作家,她自己波折的生活经历以及对生命和人生独特的认识,她的很多作品都有她自己的影子在其中,使她的文学创作形成了独有的风格。 关键字:萧红创作风格 正文: 古往今来凡是有成就的作家,大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或清新淡雅,或慷慨激昂,在一个个文字的构建中,自然流露出自己独有的气质,成为作家在茫茫文海中区别于其他作家的标志。 关于创作风格的形成,不能否认作家先天的心理个性等方面因素的作用,更应该看到作家生存的外部环境与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一方面,作家先天的心理、个性因素,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调,使作家表现出一种都有的才情与气质;另一方面,后天的生活环境与生活经历,为作家提供了可供写作的素材,让作家有了进行文学创作的欲望,使其文学天赋得到完善并发展。在不断的文学创作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下面就以萧红为例,论述其文学创作的风格。

萧红,这个生长于动荡年代的作家,她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11-1929与1930-1942,在前一个阶段,可以说是她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她生活在呼兰这个小县城内一个重男轻女的地主家庭,开始感受周围的人情冷暖与世态炎凉,这就为她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形成了一个文学创作的大背景。在后一个阶段,萧红开始了流浪与痛苦的生涯,生活非常艰难,爱情的变更,疾病的困扰,一直伴随着她。但就是在时期,萧红开始了最初的文学创作,发表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奠定了她在现当代文学创作史上的地位。 (一)寂寞凄凉的风格 她始终是寂寞的,从她出生到她最后病死香港,她始终无法摆脱这种寂寞的情绪。在她童年的记忆里,仿佛只有祖父这一个亲人疼爱她,“等我生来了,第一次给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疼爱我。使我觉得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而祖母留给她的,只是用针扎她手指的事。她的父亲母亲似乎没有给她留下多少印象,父亲的两次出场,也都伴随着暴力,一次揣她,一次打有二伯。她是寂寞的,亲人对她的冷漠给她的是一个并不快乐的童年,大多数时候,她只是自娱自乐的一个人,她“常常在蒿草里做着梦”,也看着“蜻蜓和蝴蝶在那荒凉的一片蒿草上闹着,不但不觉得繁华,反而显得更荒凉寂寞”。缺乏父母亲的疼爱,缺少可以一起玩的伙伴,使得她的这种寂寞的情绪,一直伴随了她一生。 自她19岁逃离家庭,她就开始了另一种寂寞的生活,漂泊不定

情态动词中考重难点及易错点

Part 4 【语法】の情态动词 重难点及易错点 情态动词+动词原形 情态动词表允许及其回答 情态动词表猜测 【情态动词表允许】 1、请求允许做某事时,can最常用,在没有把握或为表现得更客气一些时,可用could; 而may比can 更正式一些,且多用于第一人称 Could I watch TV? Can you find a seat for me? May I use your phone? 2、当允许某人做某事时,要用can和may,不用could 和might. Could I borrow your computer? Yes, of course you can. Might I trouble you for a light? Yes, you may. 3、常考易错点:对情态动词表请求的回答: 肯定:Sure. 否定:You’d better not. Certainly. I’m afraid not. Yes, do please. I’m sorry, but you can’t /mustn’t. No problem. That’s OK/all right. Yes, you can/may.

With pleasure. 4、例:May I smoke here? Sorry, but you mustn’t Must I go home before 8 o’clock?No, you needn’t/don’t have to . Need I go? Yes, you must. / No, you needn’t. Would you mind .... if I smoke here? Yes, you’d better no t. / No, of course not. 【情态动词表猜测】 肯定:must >can>may 否定:can’t > may not 一定是;肯定是________; 可能是________; 一定不是;不可能是________; 可能不是________; 【针对练习】 ( ) 1. "________ I take it out?" "I'm sorry, you ________." A. Could ...couldn't B. Might...might not C. Could ...can D. May...can't ( ) 2. "Need we do this job now?" "Yes, ________." A. you need B. you should C. you must D. you can ( ) 3. He said that you ________ watch TV all the evening if you wished. A. may B. must C. can D. might ( ) 4. Peter ________ come with us tonight, but he isn't very sure yet. A. must B. can C. may D. will ( ) 5. Michael ________ be a policeman, for he's much too short. A. needn't B. can't C. shouldn't D. won't ( ) 6. Come on! We ________ hurry because there isn't much time left. A. may B. must C. can D. need ( ) 7. ---Do you mind if I turn on the TV? ---________. My father is sleeping. A. Better not. B. No, not at all. C. No, I don’t mind. D. That’s all right. ( ) 8. ---Would you mind my sitting next to you? ---________. A. No, of course not. B. No, you can’t. C. Yes, please. D. Yes, go ahead. ( ) 9. ---Would you please pass me today’s paper?

《文学概论》教学大纲

文学概论教学大纲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Theory 课程编号:011501-2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后续课程:美学概论、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流派、文艺心理学、文艺学研究方法论、中国文学批评史 总学分:4 总学时:72学时(其中64课时为理论讲授,8学时为实践环节) 总体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学的本质、特征、功能、发展、创作、风格、作品、语言、鉴赏、批评等基础理论。具体包括: 1、树立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使学生能够正确分析、研究与评价文学作品、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 2、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增强学生的文学批评能力; 3、培养与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与成为中文专业的卓越人才奠定基础。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教学方法: (1)教师应按本教学大纲认真施教,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和准备教学内容,着重讲清楚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同时注意追踪文学理论的前沿动态,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性教学改革与实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采取以讲授为主,辅之于课堂讨论、情境模拟、互动交流、自学辅导、课题研究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文学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应将文学概论课程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结合进行,努力扩大知识视野,“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

《文学理论教程》重点复习整理___童庆炳版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要点 第一编导论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1.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统称为文艺学。本从俄文翻译而来,其正确名称为文学学,后传为文艺学。 2.文学理论的性质: 学科归属(文艺学的三个分支之一: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对象(世界,作品,作家,读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一一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 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 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和学科品格(实践性和价值取向(民主的,科学的,现代的)) 3.文学理论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基本形态:文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符号学,价值学,信息学,文化学。 依据:文学哲学,是从哲学角度对文学的阐述和解释。它的特点是从哲学的高度对文学是什么作出总体解释。 文学社会学,是从社会和历史的角度研究文学与社会整体关系的新兴的交叉学科。属于文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它的基本特征为对文学与社会作多维研究,从而阐明文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更新的基本规律。 文学心理学。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文学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是介于文学学与心理学之间的边缘交叉学科。它着力探讨文学活 动中作为主体的人的心理结构,可以更深入地揭示人类文学活动的内在规律,揭示人类作为文学创作主体与鉴赏主体的心理奥秘, 从而提高文学创作主体和文学鉴赏主体的审美心理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文学信息学,是以信息的文学加工,文学信息的形态,文学信息的功能,文学信息的传播、处理和利用等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文学价值学,是对文学进行价值论研究的理论。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是一种效用关系。文学价值论把文学视为主体为了满足特殊需要而有目的的创造精神价值的活动。 文学文化学是从文化的角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文学文化学是一个综合各种理论、方法,从各个具体不同视角宏观研究文学, 从广度与深度对文学研究的理论。 文学符号学是在符号学理论的基础上出现的,是运用符号理论对文化的研究。 文学接受学则突破传统的文艺批评模式,将视角探入文学阐释学、接受美学、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活动的特征和规律。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建设 1.建设中国当代文学理论应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1 )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即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指导。(2)以马恩创立的,列毛和一些学者丰富发 展了的马克思文学理论为指导。 二:中国特色。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为土壤去移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三: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密切结合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现实经验,充分借鉴传统文学理论的精华,敢于面对当代文学发展的复杂事实,敢于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敢于采用一些新方法,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形态的文学理论就一定能健康建立并发展起来。 2.关于文学活动及其构成 1、四要素构成:世界,作品,作家,读者。该四要素在文学活动中形成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整体关系。 (列举几种文学原始发生的学说?)包括巫术发生说(P37)、宗教发生说(P38)、模仿说(P39补充)、游戏发生说(P39)以及 劳动说。 2、劳动说具体阐述: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学起源于人的生产劳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提前条 件。这是因为人通过劳动既锻炼了大脑,又在劳动中解放了前肢,同时在劳动中创造出具有丰富表意功能的语言系统。其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在集体劳作过程中,为了传递信息、协调行动,产生了最初的文学。如鲁迅把这样的产生过程称为 “杭育杭育派”。再次,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如远古诗歌《弹歌》就为:“断竹,续竹,飞土,逐宍。”生动地描写 了制作武器去狩猎的过程。最后,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早期文艺是诗、乐和舞三位一体的结合体,它和劳动过程直接相 关。狩猎动作衍化为舞蹈,劳动号子与呼喊发展为诗歌,劳动动作的声音和节奏,形成了最初的音乐。因此,劳动制约了早期的文学形式。无论是“巫术说”、“宗教说”还是“游戏说”,本质上都是原始人的劳动,都可以归结到“劳动说”上。 文学活动的发展:物质生产是文学发展的决定因素。政治,道德,哲学,宗教关念等是影响因素。 3、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指出,动物与人创造能力的差别在于动物只能依据生物本能来创造,而人的创造则 是依靠自己的头脑思考。更具这一论述,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说明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1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 感关系: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与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人感觉事物的角度是多样的。如《诗经》中的《硕鼠》表达了人对老鼠的厌恶,比以此引申为恶人。而秦观词:“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中的老鼠,又作为艺术作品中的可爱小生灵了。人的感觉不当可以同对象发生功利的、伦理的和道德的关系,而且还可以发展成为一种诗意情感的关系。只有人才

情态动词教案

武汉龙文教育学科辅导教案 学生王梓恒教师陈双莲学科英语 时间2月日星期时间段10:00—12:00 教学目标: 1掌握情态动词can, may, must, need, should…的含义和特点 2 掌握情态动词用法 3 掌握need作为情态动词和实义动词的用法 教学重难点: 1 含有情态动词的疑问句和否定句 2 情态动词表示推测的用法 3 掌握need作为情态动词和实义动词的用法 教学流程及授课提纲 一情态动词 (一)情态动词的定义: 情态动词表示说话人对某一动作或状态的态度。 (二)情态动词的特点 (三)情态动词的结构和意义 1.情态动词的基本句型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 2. 情态动词的意义:must“必须” ;can/could“能,会” ;may/might “可以”;should“应该”;would“愿,要” ;have to“不得不” ;need“需要” (四)情态动词的基本用法 1.can (could主要指过去时间) 2. may (might) 3. must(have to表示客观需要) 4.shall 5.should 6.will 7.would 二need 的用法 (一)用作实义动词 作为实义动词,need后面的宾语可以是名词、动名词、动词不定式或代词,这种情况下,need既可用于肯定句,也可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构成否定句和疑问句时要借助于助动词do或does. (二)用作情态动词 作为情态动词的need具有情态动词的一般性质,要充分阐释作为情态动词的need的用法,务必首先说明白情态动词的特征。 (三)用作名词

need作为名词,含义为“缺乏,需要”;其复数表示“基本需要”。要掌握两个词组:in (great) need of(急需)与meet the needs of(满足……的需要)。 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 学生签字: 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好□较好□一般□差 教师签字: 附: 跟踪回访表 家长(学生)反馈意见: 学生阶段性情况分析: 自我总结及调整措施: 龙文教育教务处 主任签字:

文学理论教学大纲

《文学理论》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先修课程:无 总学时:68 学分:4 理论学时:65 讨论学时:3(无课程实验) 开课学院:文学院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纲执笔人:陈文忠教学院长审定:胡传志 教研室主任审核:李平修订时间:2007-9-10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本课程主要以文学活动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文学活动的审美特征和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通过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提供系统的价值体系和方法体系。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重要基础课。通过对文学本体、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史等问题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学理论的一般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来初步分析文学作品和文艺现象。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求讲清文学理论的基本问题,在讲授的过程中,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高度来把握各种理论。 (2)要求结合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艺现象来理解和运用文学理论的基本知识。 (3)就教学内容而言,本课程注重吸收文论界的最新研究成果,最主要的特色在于专辟“文学史”一编,强化了文学理论作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方法论的学科性质。 (4)就教学方法和手段而言,以前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授课;改进教学方法后,采取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办法来进行教学,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3、本课程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作品的结构形态,文学批评的标准与方法。难点:文学理论的概念体系,文学的本质特征,文学与其他艺术的相互关系,理论知识转化实践能力。

三、本文 导论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功能 【教学目的】 明确文学理论的学科性质、基本内容和学习意义,了解本门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学习方法。【重点难点】 文学理论的性质,文学理论的建构原则及本课程体系,功能性结构与对象性结构。 一、文学理论在文艺学中的地位 1、“文学理论”的定名 2、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 二、文学理论的体系 1、文学理论体系的形成 2、文学理论的两种建构形态 3、文学理论的建构原则和体例 三、文学理论的作用 1、文学理论的三种功能:引导创作;指导欣赏;规范批评 2、文学理论的基本功能 3、文学批评的价值论 4、文学批评的方法论 四、文学理论的学习 1、范畴体系与概念命题的掌握 2、理论来源与文学史的学习 3、学科地位与相关学科的了解 【思考题】 1、文艺学在人文社会科学中处于何种位置? 2、谈谈你对文学理论教材的建构原则及本课程体例的看法。 3、什么是文学理论的双重意义和三种功能? 第一编文学本体

(完整word版)文学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理论期末考复习 1、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意义 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人的创造是依靠自己头脑的思考,在创造过程开始之前就已考虑到了自己创造的结果。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的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 ①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对象”指客体,“诗意情感”是指诗化客体。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对象化是指外化,呈现,形式化。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这样才能生发出诗化的关系,而不像动物的生命活动完全从属于自然。在生活活动的过程中,人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条件自由地选取感觉事物的角度,人感觉事物的角度又是多样化的,人的生活活动除了经济技术和革命实践意义之外,就是审美创造意义。 ②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自觉”在哲学意义上自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能动”指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合目的性”是指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根据一定的需要而设计的,“合规律性”是指人的生活活动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合乎或遵循一定规律的。文学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形态,它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自觉能动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中,可以达到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就是达到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特性。 ③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人的生活活动是对人“本质力量的确认”。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

力量的确认,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基础。在审美活动中,人在直观的层次上是审“对象”,而在深蕴的层次上,却是通过对象来审“自己”。只有在先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审己”。同时,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认。通过创造和欣赏文学,人的本质力量可以尽情展现出来,使人更深切地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2、模仿论和表现论有什么区别。 ①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 反映,表现论则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英国浪漫诗人华兹 华斯曾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我流露。” ②表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虽不否认这一 点,但更强调了解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因而看重考据 式的批评。 ③表现论不强调文学创作应遵循的客观规律,而是将文学创作同科 学研究等活动对立起来,高扬“文学天才”的作用。 3、劳动在文学发生中的意义。 ①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切其他基 本活动的前提,这一方面在于人要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后才能从事 其他活动,另一方面在于人就是在这种生产活动中生成的。 ②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人的活动都伴随着一个自觉的目 的,而这一目的又是源于某种需要而设定的。如,史前人类在集 体进行的劳动中,为了协调行动,交流情感与信息,减轻疲劳等,就由这些需要产生了语言和最初的文学。 ③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远古时代遗存的作品中大都描

《文学理论导引》笔记(王先霈、孙文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文学理论导引 (王先霈、孙文宪主编:《文学理论导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第一章 第一节:文学的审美性 一、文学活动可由四个要素组成:作品、世界、艺术家、欣赏者,对各要素及要素间关系的不同理解,大体形成四种不同的文学观念。模仿说:着眼于作品与世界的关联,强调文学作品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和再现;实用说:着眼于作品对欣赏者的意义,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表现说,着眼于作品与作者的关系,强调文学作品本质上是作者内心世界的外化;客观说,着眼于作品自身存在,强调文学作品的自在自足,认为其意义和价值不与外界任何事物相关。 1、艾布拉姆斯在总结了西方文学研究的历史后指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素,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在大体上对这四个要素加以区别。”根据这种看法,他提出了一个研究文学的坐标: 艾布拉姆斯说:“……运用这个图式,可以把阐释艺术品本质和价值的种种尝试大体上分为四类,其中有三类主要是用作品与另一要素(世界、欣赏者或艺术家)的关系来解释作品,第四类则把作品视为一个自足体孤立起来加以研究,认为其意义和价值的确不与外界任何事物相关。”按照这个思路,艾布拉姆斯认为有四类文学观念,即模仿说、表现说、实用说和客观说的文学观,对人们理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艾布拉姆斯著,郦稚牛等译:《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第2~3页) 2、从文学与世界、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解释什么是文学……西方则有古老的“模仿说”。模仿(imitation)最初是指祭祀活动中巫师表演的歌舞,后来从祭典术语转化为哲学术语,表示对外在世界的再造或复制,“模仿说”就是在这个意义上解释什么是文学的。([波兰]塔达基维奇著,褚朔维译:《西方美学概念史》,学苑出版社1990年版,第361~362页)……模仿说的文学观对后世产生

人教版中考英语复习专题 情态动词难点汇总

人教版中考英语复习专题情态动词难点汇总 一、初中英语情态动词 1.This book _________ be Lucy's. Look! Her name is on it. A. can B. may C. must D. might 【答案】C 【解析】【分析】句意:这本书一定是露西的。看,她的名字在上面。A. can 能;B. may 可能,可以;C. must 必须,一定;D. might可能;根据Her name is on it.可知一定是她的,故选C。 【点评】考查情态动词。根据语境选出合适的情态动词,熟记情态动词的用法。 2.— __________I wear a tie to Janet's birthday party? — No,you needn't. But do remember to bring her a present. A. Must B. Should C. Need D. Can 【答案】 A 【解析】【分析】句意:——我必须戴领带去参加Jane的生日聚会吗?——不,你不必,但是记住给她带个礼物。对于must的否定回答是用needn't。而should应该;need需要;can可以。所以根据回答可知选A。 【点评】考查情态动词的基本用法。 3.—Who it be that is knocking at the door? —It be father, but I'm not sure. A. call; must B. can; may C. must; can D. may; must 【答案】 B 【解析】【分析】句意:——敲门的人可能是谁呢?——他可能是父亲,但是我不确定。第一空,can可能,表猜测用语疑问句形式,may是表可能;第二空,根据后面的but I'm not sure,可知表示不确定的猜测,应填may,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情态动词辨析。先弄清每个情态动词的使用规则。根据上下文的联系确定情态动词的使用。 4.—I wonder if this smart phone is Mary's.—It _______ belong to her. _______ is totally different from this one. A. mustn't; Her B. can't; Her C. can't; Hers D. may; Hers 【答案】C 【解析】【分析】句意:――我想知道这个智能机是否是玛丽的。――不可能属于她,她

2019年高考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难点及提升方法

2019年高考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难点及提升方法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语文的阅读都是老大难,能在这个点上突破,是语文提分的关键。 一,作品表达含蓄 纵观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文章,对于主题的表达一般都比较含蓄,像一些小说、散文越来越不会在文章中流露自己的褒贬倾向,在表达方式上也更加注重微言大义,这大大增加了学生对于文章情感把握和理解的难度,也增大了学生文学类文本文章阅读的难度。 首先,要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增大对文学类文本文章的阅读量,只有读得多了才可以逐渐地熟悉所选文章作者的表达特点和表达习惯,才可以了解文章的主题,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其次,教师还可以为学生选取一些文学理论方面的文章,让学生通过阅读同类别的文章,并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了解当代文学的创作风气和创作特点。 再次,要指导学生养成详读文章的习惯,通过认真仔细地读每一篇,有效提高学生对文字的敏感度和细节分析能力。 最后,一定要教育学生在阅读中养成注意细节、及时归纳总结的好的阅读习惯,以让学生从这些细节的理解和归纳中找到文章的规律

和一些固定的符号特点,像有些景物由于在历史上和情感有很深的联系,逐渐就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例如,喜鹊在枝头鸣叫象征着将会有好事到来,或者说预示着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圆月代表着团圆和聚首,缺月代表着分散和离别;凭栏代表着孤寂难耐和愿望亲人归来等等。学生通过对这些符号的积累和认识,在阅读的时候可以迅速通过这些字词来大概掌握文章的主旨和情感,进而提升文学类文本文章的阅读速度。 二,高考文学类文本类阅读难度相比于中考而言,难度有三点。 第一,文中所给字词往往并不会是该字词的字面意思,甚至有的时候会和原词汇的意思相反。 第二,高考内容在情感上表达的思想更深厚,内容更加错综复杂。 第三,意境比较深。从以上三点来看高考的阅读难度要远远大于中考的难度,而高中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课堂上学习,他们与现实社会的接触还是比较少的,不懂社会的事故人情,当然也不可能遇到太多的情感挫折,因此总的来说阅历比较浅,导致在对文章的理解中有时候很不到位,甚至会产生误解。 因此,教师在辅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多读多想,

文学理论整理

学习资料 第三章 文学的性质 文学的性质是指文学本身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人文学科的内在特性。 文学是一种历史现象,人类对文学性质的认识也一直在发展和变化当中。 定义: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它通过创造艺术形 象,以不同于科学和逻辑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 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 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 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 定义: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它是作家一定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不自觉的显现,包括政治和思想的、道德的、民 族的、宗教的等倾向。 政治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体现 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 定义:文学反映社会实践而又能动作用于社会实践的特性。 文学的实践性经常体现为对政治实践的直接影响。 文学对经济、社会的变革也会产生深刻影响。 文学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是通过改变人的精神和观念间接实现的 认识性 倾向性 实践性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 定义: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 情感构成了审美活动的心理基础。文学的主要目的是表达情感、以情动人,情感因素 在文学中具有主导性质,因此,情感性是文学作为审美艺术的重要特征。 文学是个人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进行社会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 情理交融是文学审美活动的现实表现 定义:文学创造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 文学的情感性侧重于就审美主体而言,文学的形象性偏重于从审美对象来说。 形象性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 文学形象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文学形象主要是作家的艺术心灵创 造的产物,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精神活动的结晶。文学形象比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形 象更集中、更典型,更能体现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多样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定义: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 对人与自然现实关系的超越。文学可以通过想象等文学手段,使人在审美的瞬间超 越自然的束缚,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第一、人在文学中能动地刻画自然并表达自 身感受。第二、人在文学中实现对自然的征服。第三、人在文学中同自然结为知己。 对人与社会现实关系的的超越。文学审美使人在想象中摆脱现实社会关系的束缚, 实现一定程度的精神超越。人们总是在文学中寻找理想,追求理想。 对人自我的超越。文学审美是心灵的自由活动。美的文学可以陶冶性灵,启发幽思, 拓展心胸,塑造人性,完善人性。 情感性 形象性 超越性 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文学的间接性(非直观性)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为读者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留下了更加自由的创造空间 文学的精神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语言符号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征。 文学的精神性充分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心理描写之中。 文学的韵律性,是指作家艺术地运用语言使之具有节奏和声韵美的特性。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文学理论题目

第一章 1.如何定义文学?它有哪些特征? 答: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通过语言形象来变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形式。 艾布拉姆斯指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设计四个要素,几乎所有力求周密的理论总会大题上对四个要素加以区别”。世界~作品~作家~读者。他还认为有四类文学观念: “模仿说”: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模仿并不是指对现实生活的直接描摹,相反,他倒是认为文艺所描述的应该是可能发生的而不是已经发生的事情。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反映。代表人:亚里士多德《诗学》 “实用说”:是从功能角度来界定文学的,强调文学是一种教化的手段,把文学的道德教化功能放在首位。代表人:孔子“诗可以兴、观、群、怨”、《毛诗序》、(古罗马)贺拉斯“寓教于乐”。 “表现说”:一件艺术品本质上是内心世界外化,是激情支配下的创造,是世人的感受、思想、情感的共同体现。代表:白居易、李贽“诗言志、诗缘情”,华兹华斯《抒情歌谣集》“诗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 “客观说”:尤为重视形式、技巧、寓言和结构等因素在文学构成中的作用,把文学的特质归结为语言形式,强调文本的自足性而排除了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联。代表:兰塞姆《英美新批评》。 (1)文学具有审美性: 所谓的“美”,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讲,就是指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肯定文学具有审美属性,并是不说过只能表现美的对象,不能写丑的东西;而是说文学是从审美关系上审视人生、把握生活的。人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往往是在矛盾与斗争中才能获得鲜明而丰富的显现,因而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抗、斗争和比照,往往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丑的东西能够成为文学的形象。丑本身不可能成为美,然而美与丑的斗争,却能够使没成为审美对象;充分显示了丑的本质,对丑的揭示达到了神似境界的艺术形象,也因此有可能获得极高的审美价值,成为不朽的艺术形象。 (2)虚构性:虚构是文学审美把握人生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种重要属性。 文学所以要超越和表现理想,从根本上说,源于文学的审美性。 文学的虚构性和文学的审美性具有内在的联系:只有通过艺术虚构,文学才能实现对人生的审美把握;而审美关系又是虚构和想象的基础,因为只有在审美的语境中,虚构和想象才能成为理想的表现,才不会溺于个人欲望的幻想。 文学的虚构性显示了文学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艺术真实的最高境界应是“神似”而不是“形似”、“以形写神” (3)形象性。 2.文学形象的含义是什么?文学形象有哪些类型? 答:文学形象:反思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而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和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 三种类型: (1)语象:主要是指非描摹性的、但是又能引起读者具体感受和丰富联想的各种语言用法。(2)描摹性的形象,特点是语言的描绘能使人联想到某种物象。描摹型具有接近生活形象的特点,也是叙事文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形象类型。从形象创造的意义上说过,描摹型形象目的在于通过摹写来引发视觉、嗅觉、听觉或触觉想象,给读者如闻其人,如见其人的感受。

高中英语专题复习——情态动词用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情态动词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情态动词的基本用法 2、掌握情态动词辨析 三、教学重难点: 1、从整体上把握情态动词的语法和语义特征 2、掌握每个情态动词在实际语境中的用法特点及功能 四、教学过程 (一)情态动词的基本用法 1、情态动词的类型和特征 2、情态动词的用法 (1)can/could的用法 以can开头的一般疑问句,其肯定与否定回答分别用can和can’t. (2)may/might的用法

?can 和may都可用来表征求意见或许可,意为“可以“,一般可互换。 (3)must的用法 ?在疑问句和否定句中一般用can 表示推测,否定句中也可用may,但may not表示“可能不“,而can’t表示”不可能“。在否定句中,mustn’t表示禁止,”不允许“。 (4)need 和dare的用法 二者既可作情态动词也可作实义动词

(5)shall(should),will(would)的用法 (6)题组练习 ?Don’t drive too fast, or you ___have a accident. ?May I park my car here? No, you ___.You should park the car in the car park. ?What a nice day! ___we go surfing? Good idea. ?You ___worry about him. He is old enough to look after himself. ?There is a book on the ground. It ___be John’s. Look! His photo is in it. ? A teacher ___also make a mistake if he is not careful enough.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汇总情况(2)

文学理论名词解释汇总(2) 叙述声音:体现叙述者叙述动作的口气或基本态度。显在叙述者、隐在叙述者。 三分法:把文学作品为成三大类:叙事作品、抒情作品、戏剧作品。 抒情作品:表现传达作者以情感为核心的内在心性的文学作品。 情感:人对与之人发生关系的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人对外界刺激带有特殊色彩的主观态度。 审美情感:审美主体对客观审美对象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态度和体验。 艺术情感:对客观现实与表现对象持特定审美态度的一种情感体验。 表现论: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表现情感,又称情感论。 托尔斯泰传达论:借助“外在符号”“传达”“感情”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抒发情感;观,反映社会生活;群,沟通人与人;怨,批评时政。 抒情原则:在创作过程中,处理情感与理性、现实、语言等关系问题上,有意无意遵循的原则。 古曲主义:拥护王权;理性绝对化,否定感情的意义;

运用民族规范语,恪守“三一律”;明显的保守性。 灵感:文思敏捷、思维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很顺利的创作心境。 抒情策略:创作时,在语法或修辞采用某种方法和手段以达到抒情的目的并强化抒情效果。 原型意象:在某种抒情传统中长期反复使用并因之产生了固定内涵的模式化意象。 抒情母题:在某种抒情传中基于某种原型意象而形成的内涵相对固定的大型主题。 抒情小品文:一种短小而富有抒情意味的散文。 抒情的语法策略:从语言的结构方式这一角度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抒情的修辞策略:运用各种修辞方式强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文学风格: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和言语结构中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的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创作个性:作家的气质禀赋、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审美追求等主观因素综合而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升华。它支配着文学风格的形成和显现。

2021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南京师范大学考研一本通 中国古代文学

本人的考研历程 一年的考研路,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现在回想起来,依旧很怀念考研那段时间,虽然很枯燥乏味,却异常充实和平静。于是我决定记下一些经验和体会,与后来人共享共勉。说是经验,其实是算不上的。不如说是过去“一年的路程”吧,每个人的或许都有不同,不一定适合其他人,算是总结,也算是一种纪念吧。 “越美好,越害怕得到”,记得去年这时候,我在考研教室的标记姓名的红色纸片上这样写道,作为座右铭。一年过去了,我想到的仍然还是这句话。 在初试之前,从未想过自己能够考上,虽然学校距离南师只有几个小时的距离,但我离南师的距离却不是按照天就可以数完的,一直觉得很远很远。大概是专业课老师听到我要考南师后的一句“不可能”令我担心,亦可能是看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真题,什么也不会的迷茫,令自己感到南师太过遥远。那种远,很难想象的那种远。 初试成绩出来后,仍然很担心过不了复试,只要录取比例不是1:1,就可能被刷,担忧一直到拟录取名单出来,其实拟录取名单出来后,还是不太敢相信,万一公示十天内发生什么别的事呢?万一老师分数核算错误呢?万一有很多,每一个带来的都是天翻地覆。好在结局最终尘埃落定,拿到这一纸通知书对我来说意味着太多东西。我感谢那段时间不顾一切奋斗的自己。 考研并不是期末考试,不是你熬夜突击几晚就能出成绩的,所以贵在坚持,贵在每天的进步。如果你下定决心考研,那么你得做好心理准备,接下来一年你不再有周末,不再有寒暑假,你只能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去学习,因为你玩的那一刻,你的对手可能甩你一大截了。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只要你坚持到最后,你便是英雄。记得高中时老师给我们念过一篇文章,是一个差生逆袭北大之路,虽说是属于心灵鸡汤类,但她说的有一句话,却是鼓励我坚持到最后,即“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考研期间真的会遇到各种诱惑和问题,我们是社会关系中的一部分,自然是无可避免的。例如闺蜜过生日,一起逛街,还有论文相关事情,你要想获得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真是难之又难。可能这时候你必须权衡一下,对于闺蜜来说,真正为你考虑的人,不会因为你暂时的冷落而离开你,所以考研的话,你必须学会拒绝,就算自己想要出去玩的话,也要告诉自己“忍不住的时候再忍一下”。我本身是一个极贪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