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肠杆菌测试方法

大肠杆菌测试方法

大肠杆菌测试方法
大肠杆菌测试方法

一材料 1 水样取宿舍某品牌桶装饮用水(处于饮用状态的第2天),分别编号为1、2、3...。在饮水机的冷水端出口用灭菌三角烧瓶接取500ml中间流水,立即带回实验室进行检测。

2 仪器与试剂仪器:垂直流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冰箱、光学显微镜、手提式高压灭菌锅等。

药品:牛肉膏、蛋白胨、琼脂、Nacl 、乳糖、磷酸二氢钾、伊红美蓝琼脂、2%伊红水溶液、0.5%美蓝水溶液、10.0%NaOH溶液、10.0%HCl溶液、灭菌生理盐水。

3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基配方:水 1000ml、牛肉膏 5.0g、蛋白胨 10.0g、Nacl 5.0g、琼脂 20.0g,PH调至7.0--7.2。高压蒸汽灭菌121℃灭菌20分钟。

伊红美蓝培养液。伊红美蓝培养液是用来培养和观察是否有大肠菌群。培养基配方:水 1000ml、乳糖 10.0g、蛋白胨 10.0g、磷酸氢二钾 2.0g、2%伊红水溶液 2ml、0.5%美蓝水溶液 1ml, PH调至7.2--7.4。高压蒸汽灭菌115℃灭菌20分钟。

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被广泛用于分离和鉴别大肠菌群。培养基配方:水 1000ml、伊红美蓝琼脂 45.0g, PH 调至7.2--7.4。高压蒸汽灭菌115℃灭菌20分钟。

二;方法:各取1ml加入灭菌培养皿中,每个稀释度做2个重复。分别倾入约15ml已溶化并冷却至45℃左右的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立即摇动平皿,使水样与培养基充分混匀。待培养基凝固后,倒置于培养箱中37℃培养24h。 1.2.1.2 菌落形态学的鉴

细菌在合适的培养基表面生长形成菌落。利用菌落的形态学可以鉴定一些菌种。菌落的形态学包括菌落大小、形状、高度、边缘、颜色、表面状态、密度、硬度。菌落形态学一般在培养24~48 h 内肉眼观测,不同培养基菌落形态学可发生变化。1.2.1.3 统计数据[1] 1.2.2 大肠菌群的测定[5,6] 初发酵试验:在2个含有50ml伊红美蓝培养液的三角烧瓶中各加入100ml水样。在10支装有5ml伊红美蓝培养液的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样。混匀后,37℃培养24h,24h未变色的继续培养至48h。平板分离:将24h培养后变色和48h培养后变色的发酵管,分别划线接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再于37℃下培养18~24h,将符合下列特征菌落:深紫黑色有金属光泽;紫黑色,不带或略带金属光泽;淡紫红色中心颜色较深,其中的一小部分,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复发酵试验:经涂片、染色、镜检,如果是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则挑取该菌落的另一部分,重新接种于伊红美蓝培养液中,每管可接种来自同一初发酵管的同类型菌落1~3个,37℃培养24h,实验结果若有金属光泽,即证实有大肠杆菌群存在。证实有大肠杆菌群存在后。

最后测试消毒剂的作用。

微生物原始记录(大肠杆菌)

微生物检验原始记录 受理编号检()号第页/共页 检验依据GB15979—2002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一、实验器材 1. 试验菌株名称:大肠杆菌,菌株号:8099,培养代数代,琼脂斜面培养基培养,培养条件: 2. 试剂及培养基配制、灭菌见《试剂及培养基配制记录C》: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3.恒温水浴箱:编号。 4. 恒温培养箱:编号。 5.秒表:编号 6.样品名称:。 有效成份:,含量:,批号:。 二、方法 1. 操作步骤:按GB15979—2002 附录C4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试验方法操作程序进行。受理编号:()号第页/共页

三、结果 1. 第1次试验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作用时间接种稀释倍数平皿生长菌数菌药管菌数抑菌率(min)(cfu/皿)(cfu/ml)(%) 2 5 10 20 阳性对照:接种稀释倍数: 平皿生长菌数: cfu/皿 菌液浓度: cfu/ml。 阴性对照:阴性对照:菌生长。 受理编号:检()号第页/共页

2. 第2次试验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作用时间接种稀释倍数平皿生长菌数菌药管菌数抑菌率(min)(cfu/皿)(cfu/ml)(%) 2 5 10 20 阳性对照:接种稀释倍数: 平皿生长菌数: cfu/皿 菌液浓度: cfu/ml。 阴性对照:阴性对照:菌生长。 3. 第3次试验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 作用时间接种稀释倍数平皿生长菌数菌药管菌数抑菌率(min)(cfu/皿)(cfu/ml)(%)2 5 10 20 阳性对照:接种稀释倍数: 平皿生长菌数: cfu/皿 菌液浓度: cfu/ml。 阴性对照:阴性对照:菌生长。 受理编号:检()号第页/共页

检索表的类型及制作方式

检索表的类型及制作方式 分类检索表(identification key)是鉴定昆虫种类的工具,它广泛应用于各分类阶元的鉴定。检索表的编制是用对比分析和归纳的方法,从不同阶元(目、科、属或种)的特征中选出比较重要、突出、明显而稳定的特征,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绝对性状,作成简短的条文,按一定的格式排列而成。检索表的运用和编制,是昆虫分类工作重要的基础,学习和研究昆虫分类,必须熟练掌握检索表的制作和使用。 检索表的形式,常用的有双项式、单项式(连续式)和包孕式(退格式)三种,其中以前两种最为常见。现以弹尾目、缨尾目、直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和同翅目等6目昆虫为例,说明检索表的制作方法。 首先经过分析比较,归纳出6个目的主要特征,供制作时选择使用: [1]制作双项式检索表如下: 1.无翅 (2) ??有翅 (3) 2.腹末有跳器…………………………………………………………………弹尾目 ? 腹末有1条中层丝和1对尾须………………………………………………缨尾目 3.口器咀嚼式 (4) ??口器刺吸式 (5) 4.前翅皮质,后翅膜质;后足跳跃式,或前足开掘式……………………直翅目 ??前翅鞘翅,后翅膜质………………………………………………………鞘翅目 5.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喙着生于头部前端…………………………半翅目

? 前后翅均膜质,或前翅略加厚;喙着生于头部腹面后端………………同翅目 ???? 双项式检索表的特点是,每一天包含两项对应的特征,所鉴定的对象符合哪一项,就按哪一项所指示的条数继续向下检索,直至检索到其名称为止,总条数为所含种类数减1. [2]制作单项式检索表如下: 1(4) 无翅 2(3) 腹末有跳器……………………………………………………………弹尾目 3(2) 腹末有1条中层丝和1对尾须…………………………………………缨尾目 4(1) 有翅 5(8) 口器咀嚼式 6(7) 前翅皮质,后翅膜质;后足跳跃式,或前足开掘式………………直翅目 7(6) 前翅鞘翅,后翅膜质…………………………………………………鞘翅目 8(5) 口器刺吸式 9(10) 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喙着生于头部前端……………………半翅目 10(9) 前后翅均膜质,或前翅略加厚;喙着生于头部腹面后端…………同翅目 单项式检索表的特点是,每一条仅含一项,与其后所指示的特征向对应,所鉴定的对象若符合,就继续向下检索,若不符合,就检索其后号中的序号.总条数为所含种类数2倍减2.? [3]制作包孕式检索表如下: A.无翅 ??B.腹末有跳器…………………………………………………………………弹尾目 ??BS.腹末有1条中层丝和1对尾须………………………………??……………缨尾目 AA.有翅 ??B.口器咀嚼式 ????C.前翅皮质,后翅膜质;后足跳跃式,或前足开掘式…………………直翅目 ????CC.前翅鞘翅,后翅膜质………………………………………?…………鞘翅目

大肠杆菌微生物培养实验报告及评价标准

实验1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计数 实验原理 纯化分离:人为提供适宜的菌落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用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菌落。 筛选:转基因大肠杆菌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所以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中可以正常繁殖长成菌落。而普通的大肠杆菌没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咋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中不能繁殖。由此可进行大肠杆菌的筛选。 梯度稀释并计数:通过浓度梯度稀释把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稀释到一定浓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由此可计数计算大肠杆菌的数量。 实验目的 1.通过制备LB固体培养基,对平板进行划线等,学会使用固体LB 平板。 2.通过用液体培养基,学会对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 3.通过稀释,学会用计数器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实验材料和药品 待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液、高压蒸汽灭菌锅、LB 固体培养基、LB 液体培养基、接种环、玻璃涂布器、培养皿、恒温培养箱、摇床、酒精灯、无菌水、移液枪、EP 管 实验步骤(用简单的流程图表示)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如照片、表格等)

稀释倍数104105 大肠杆菌单个菌落个 837799111812数 平均数 浓度×107×107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结果:稀释了105计算出来的结果约为×107ml/cm^3

动物检索表的制作与使用

动物检索表的制作与使用

检索表的制作与使用 一、检索表的作用 系统生物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项重大贡献。 1. 使某一类群零碎分散的知识系统化 提供这一类群的各成员之间 相互关系的丰富、系统知识; 2. 为标本鉴定工作提供极大的方便 ●专业学者系统分类学研究的工具; ●非分类学专业工作者 识别他们研究的对象物种的工具; ●初学者识别生物、 了解其特征的重要指导; 学生使用检索表鉴定标本时, 必须进行仔细观察、比较和讨论, 才能达到正确的结果。 对这一物种的名称、形态特征 都会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和记忆。 二、制作检索表时应遵循的原则

艰巨、费时的工作。 收集这一类群所有成员的标本 以及描述它们的文献; 认真研究、分析、比较, 从中选出若干对 可靠的对立特征, 供制作检索表时使用。 在制作检索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文字简洁 细心选择对立的特征, 使用互相对立的若干组对句; 以电报式文体, 用简洁、朴实、直接的语言 对该类群成员进行描述; 简单明了,能说明差别即可, 不应全面概述。 2.陈述明了 每组对句 第一个句子应为肯定性陈述; 第二个句子则为针对第一个句子

所陈述的特征的否定性陈述; 而且在否定性陈述之后, 不应又加上其他肯定性特征陈述。 3.配以必要的插图 可使文字描述大为简化; 可达到文字描述难以达到的 明了的效果, 使检索过程变得容易; 只要注意比例, 绘制简单轮廓图, 不必画出许多无关细节。 4.对比明确 关于对立特征的描述, 不能使用一些 简单、模棱两可的形容词, 如:“明显”与“不明显”, “发达’与“不发达”, “长”与“短”, “多”与“少”、 “大”与“小”,

大肠杆菌营养缺陷型菌株的诱变与筛选 山大微生物大实验

山东大学 实验名称:大肠杆菌营养缺陷型菌株 的诱变和筛选 作者:姚健(201000140136) 同组者:刘新强 指导老师:林建群(教授) 实验日期:2013年5月22日-6月1日

微生物大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营养缺陷型菌株的诱变和筛选 山东大学生命基地班姚健 201000140136 摘要:营养缺陷型菌株或称异养型(auxotroph)菌株是许多微生物生理生化以及遗传研究的重要菌株材料。此类菌株不仅在生物研究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上都有很重要的作用。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也成为了微生物科学工作者必备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实验采用物理诱变非电离辐射紫外线(15W)为诱变剂,来对大肠杆菌诱发突变,并用抗青霉素法淘汰野生型(富集营养缺陷型),采用点植对照法检出营养缺陷型,划线复证后得到两株营养缺陷型菌,进行生长谱法鉴定,两个平板都长满了菌落,即没有预期的营养缺陷型菌株出现。 Abstract:Auxotrophic bacterias are very important materials in the microbial biochemical and genetical research.Auxotrophic bacterias are important to not only bioresearch but also biotechnology.The screening of auxotrophic bacterias has become one of scientists’ primary experimental skills.We use the ultravioley light as the mutagen to induce the mutation of the E.coli,then weed out the wild type by Penicillin resistance method to gather auxotrophic bacterias,next we check out the auxotrophic bacterias by spot planting.We get two auxotrophic bacterias by marking out,finally we test the type of auxotroph by auxanography.Each bacteria grew well everywhere in the plate indicating that t here’s no auxotrophic bacteria. 关键词:大肠杆菌;营养缺陷型菌株;紫外线诱变;划线复证;生长谱测定;筛选 Key words:Escherichia;auxotrophic bacteria;ultravioley mutation;marking out;auxanography;screening 1引言 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一般具有四个环节:诱变处理、营养缺陷性的浓缩、检出、鉴定缺陷型。本实验选用紫外线为诱变剂来诱发突变,并用青霉素法淘汰野生型,逐个测定法检出缺陷型,最后经生长谱法鉴定细菌的营养缺陷型。 1.1 营养缺陷型 营养缺陷型是指野生型菌株由于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处理,使编码合成代谢途径中某些酶的基因突变,丧失了合成某些代谢产物(如氨基酸、维生素)的能力,必须在基本培养基中补充该种营养成分,才能正常生长的一类突变株[1]。这类菌株可以通过降低或消除末端产物浓度,在代谢控制中解除反馈抑制或阻遏,而使代谢途径中间产物或分支合成途径中末端产物积累。在氨基酸、核苷酸生产中已广泛使用营养缺陷型菌株;也可用于遗传学分析、微生物代谢途径的研究及细胞和分子水平基因重组研究中作为供体和受体细胞的遗传标记。因此,营养缺陷型在工业上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营养缺陷型是由野生型突变产生,营养缺陷型经回复突变恢复野生表型得到原养型。为了获得营养缺陷型菌株,需从诱变处理后的菌液中认真筛选,以便检出突变体,常用的方法有:影印接种法、夹层培养法和青霉素浓缩法等。 1.2 紫外线诱变 诱变育种是人为地采用物理、化学的因素,诱导有机体产生遗传变异,并经过人工选择、鉴定、培育新品种的方法。诱变育种的目标是改变或增加一个满意品种的某一特性,而在其他方面保持不变。诱变育种具有以下特点:1)提高突变率,扩大变异谱;2)适于进行个别性状的改良;3)育种程序简单,年限短;4)变异的方向和性质不定。 紫外线是一种短波光,波长介于100-400nm之间。它是一种非电离辐射诱变剂,照射物体时可使原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2012级制药专业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报告 姓名: 刘甜甜学号: 2012304090 班级: 制药12-2班指导老师:王健 日期:2014.6.11

一、实验目的 1、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一些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因素抑菌、杀菌的原理。 2、掌握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因素抑菌、杀菌的试验方法。 3、了解细菌的形态特征、染色特点。 4、了解细菌在普通培养基、选择培养基、血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5、掌握细菌分离划线培养的方法。 6、掌握细菌的初步生化反应。 7、掌握细菌密集划线法,掌握细菌K-B药敏纸片法。 二、实验内容 1 细菌Gram’s stain染色,镜检,观察记录细菌形态和特色特征 1.1 实验原理:染色原理:G+菌与Gˉ菌细胞壁不同,G+菌比Gˉ菌细胞内核糖核酸镁盐含量高,G+菌比Gˉ等电点低。 1.2 实验步骤: 1.2.1.制片:○1涂片:取半滴生理盐水置一洁净玻片上,以无菌操作技术自平板上去菌落少许,与生理盐水混匀,均匀涂布约1cm2大小,自然干燥; ②固定:取含菌膜的玻片与酒精灯火焰上来回三次,使菌膜牢固附于玻片表面; 1.2.2染色:①初染:取结晶紫一到两滴覆盖于菌膜表面,轻微摇动,维持30〃~40〃,细流水冲洗,切勿直接冲洗涂片区域; ②媒染:取卢氏碘液1~2滴覆盖菌膜表面,轻微摇动,维持30〃~40〃,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③脱色:取95%酒精2~3滴于菌膜表面,轻微摇动,局部接近无色即可, 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④复染:取1:10稀释石炭酸复红覆盖涂片区域,轻微摇动,用上法细流水冲洗; ⑤吸水纸初步吸干玻片水分,然后自然干燥; 1.2.3 镜检:于涂片区域加半滴香波油,油镜(100倍目镜)下。 图1:Gram’s stain(1000×)图2:染色试验 三、分离培养 1实验原理:四区划线法是把混杂着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繁殖后生成个菌落。有时这些单菌落并非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故必须反复分离多次才能得到纯种。其原理是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型和使用方法

植物检索表及其使用方法 目录 一、二歧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方法 (1) 1.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原则 (1) 2.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1) 二、常见的植物分类检索表 (2) 1、定距式(级次式)检索表 (2) 2、平行式检索表 (2) 3、连续平行式检索表 (3) 三、怎样编制简单的二歧检索表 (3) 四、使用植物分类检索表应注意的事项 (4) 五、举例 (4) 六、鉴定植物的方法步骤 (6) 1.观察 (6) 2.检索 (7) 3.核对 (8) 植物检索表是鉴定植物不可缺少的工具,要鉴定一个植物,必须学会植物检索表的使用方法。植物的各个分类单位如门、纲、目、科、属、种,都有自己的检索表,但以分科、分属、分种的检索表最为常用。 植物检索表是根据二歧分类的原理、以对比的方式编制的区分植物类群的表格。具体来说,就是把植物类群的特征进行比较,相同的归在一项,不同的归在另一项,在相同的项下又以不同点分开,依此下去,直到把植物类群区分出来为止。检索表所列的特征,主要是形态特征。 一、二歧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方法 1.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原则 分类检索表是以区分生物为目的编制的表。目前,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植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再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好像二歧式分枝一样,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2.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当遇到一种不知名的植物时,应当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按检索表的顺序,逐一寻找该植物所处的分类地位。首先确定是属于哪个门、哪个纲和目的植物,然后再继续查其分科、分属以及分种的植物检索表。 在运用植物检索表时,应该详细观察植物标本,按检索表一项一项的仔细查对。对于完全符合的项目,继续往下查找,直至检索到终点为止。 使用检索表时,首先应全面观察标本,然后才进行查阅检索表,当查阅到某一分类等级名称时,必须将标本特征与该分类等级的特征进行全面的核对,若两者相符合,则表示所查阅的结果是准确的。 二、常见的植物分类检索表 有定距式(级次式)、平行式和连续平行式三种: 1、定距式(级次式)检索表 将每一对互相区别的特征分开编排在一定的距离处,标以相同的项号,每低一项号退后一字。如: 1.植物体构造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低等植物)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植物体内含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寄生或腐生………………菌类植物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类植物1.植物体构造复杂,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高等植物) 4.植物体有茎和叶及假根…………………………………………苔藓植物门4.植物体有茎、叶和根。 5.植物以孢子繁殖………………………………………………蕨类植物门5.植物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门等距检索表的优点是把相对性质的特征排列在同等距离,一目了然, 便于应用。但如果编排的种类过多,检索表必然偏斜而浪费很多篇幅。我国的植物志、植物图鉴以及单独成册的植物检索表,大多采用等距检索表。 2、平行式检索表 将每一对互相区的特征编以同样的项号,并紧接并列,项号虽变但不退格,项未注明应查的下一项号或查到的分类等级。如: 1.植物体构造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低等植物) (2) 1.植物体构造复杂,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高等植物) (4) 2.植物体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类植物2.植物体不为菌类和藻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

高中各种微生物总结

高中生物中有关微生物的种类总结 微生物指的是形体微小,结构简单,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的生物。微生物与人的关系极为密切,虽然有些微生物能使人和动植物患病,但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目前微生物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在基因工程中可用动植物病毒作为运载体,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可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做诱导剂,在发酵工程中可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多种产物,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都涉及到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且比例年年有所增加。高中生物所涉及到的微生物有哪些?其代谢类型怎样?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什么?现归类总结如下。 一、病毒类 病毒指的是一类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们的变异基本上是基因突变,都不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主要有核酸和衣壳两部分构成,核酸位于衣壳内部,一种病毒只有一种核酸,大多数病毒的核酸是脱氧核糖核酸,少数病毒的核酸是核糖核酸,如烟草花叶病毒、HIV病毒、季节性流感病毒等。病毒的衣壳具有保护核酸,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功能,具有抗原特异性。病毒专寄寄生,必需用活细胞培养,在细胞外生存的时间不长。病毒的繁殖包括吸附→注入核酸→合成核酸和蛋白质→装配→释放五个过程。病毒在生物工程中有重要用途,如基因工程中可用动植物

病毒作为运载体,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可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做诱导剂。 二、原核生物类 原核生物指的是无真正细胞核的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它包括细菌(杆状、球状、螺旋状)、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螺旋体。(主要介绍细菌和放线菌) 1、细菌:: 细菌的结构有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组成)、细胞膜、细胞质和拟核区,有的还有鞭毛、芽孢等。它们没有叶绿体、线粒体等复杂的细胞器,但有简单的细胞器,如核糖体。它们无染色体,在拟核区有一个DNA分子,它决定细菌的主要性状。其分裂方式主要以二分裂为主,变异均为基因突变。遗传物质位于拟核区和质粒两处,质粒常用作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这些细菌又可以分为:(高中三册书中所涉及的所有细菌的种类) (1)根据同化作用可分为两类: ①自养细菌 自养细菌指的是能利用光能(或化学能),把无机碳源合成有机物,并储存能量的细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能利用光能的叫光能自养细菌,如蓝藻;光合细菌、蓝细菌(水作

大肠杆菌的生长模型探讨

大肠杆菌的生长模型探讨 小组成员:王雪娇2013214127 王蕾2013214125 薛雪2013214129 崔静慧2013214091 李云2013214010 关梦玲2013214101 勾倩倩201321410 杜桂月2013214094 1.背景介绍 1.1大肠杆菌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著名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于大肠内,约占肠道菌中的1%。是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肠杆菌能合成维生素B和K,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若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在水和食品中检出,可认为是被粪便污染的指标。大肠菌群数常作为饮水、食物或药物的卫生学标准。 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0.5×1~3微米。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其代谢活动能抑制肠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还能合成维生素B和K,以及有杀菌作用的大肠杆菌素。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但若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在肠道中大量繁殖,几占粪便干重的1/3。兼性厌氧菌。在环境卫生不良的情况下,常随粪便散布在周围环境中。若在水和食品中检出此菌,可认为是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从而可能有肠道病原菌的存在。因此,大肠菌群数(或大肠菌值)常作为饮水和食物(或药物)的卫生学标准。根据菌体抗原的不同,可将大肠杆菌分为150多型,其中有16个血清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泄和成人肋膜炎。大肠杆菌是研究微生物遗传的重要材料,如局限性转导就是1954年在大肠杆菌K12菌株中发现的。 1.2大肠杆菌的特点 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它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菌,具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只含有核糖体简单的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有拟核;细胞质中的质

植物分类检索表的类型和使用方法

植物分类检索表 是鉴定植物种类的重要工具资料之一,因为通过查阅检索表可以帮助我们初 步确定某一植物的科、属、种名。植物志、植物手册等书籍中均有植物的分科,分属及分种检索表。 植物分类检索表采用二歧归类方法编制而成。即选择某些植物与另一些植物的主要区别特征编列成相对的项号,然后又分别在所属项下再选择主要的区别特征,再编列成相对应的项号,如此类推编项直到一定的分类等级。 一、二歧检索表的编制和使用方法 1.分类检索表的编制原则 分类检索表是以区分生物为目的编制的表。目前,常用的是二歧分类检索表。这种检索表把同一类别的动植物,根据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的区别,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接着,再根据另一对或几对相对性状,把上面的每个分支再分成相对应的两个分支,好像二歧式分枝一样,如此,逐级排列下去,直到编制出包括全部生物类群的分类检索表。 2.检索表的使用方法 当遇到一种不知名的植物时,应当根据植物的形态特征,按检索表的顺序, 逐一寻找该植物所处的分类地位。首先确定是属于哪个门、哪个纲和目的动植物,然后再继续查其分科、分属以及分种的动植物检索表。 在运用植物检索表时,应该详细观察植物标本,按检索表一项一项的仔细查对。对于完全符合的项目,继续往下查找,直至检索到终点为止。 使用检索表时,首先应全面观察标本,然后才进行查阅检索表,当查阅到某一分类等级名称时,必须将标本特征与该分类等级的特征进行全面的核对,若两者相符合,则表示所查阅的结果是准确的。 二、常见的植物分类检索表有定距式(级次式)、平行式和连续平行式三种: 1、定距式(级次式)检索表 将每一对互相区别的特征分开编排在一定的距离处,标以相同的项号,每低一项号退后一字。如: 1.植物体构造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无胚。(低等植物) 2.植物体不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 3.植物体内含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自养生活方式?????藻类植物 3.植物体内无叶绿素或其它光合色素,寄生或腐生??????菌类植物2.植物体为藻类和菌类所组成的共生体???????????地衣类植物1.植物体构造复杂,有根、茎、叶的分化,有胚。(高等植物) 4.植物体有茎和叶及假根????????????????苔藓植物门 4.植物体有茎、叶和根。 5.植物以孢子繁殖??????????????????蕨类植物门 5.植物以种子繁殖??????????????????种子植物门 2、平行式检索表 将每一对互相区的特征编以同样的项号,并紧接并列,项号虽变但不退格, 项未注明应查的下一项号或查到的分类等级。如:

大肠杆菌的培养

大肠杆菌的培养 1、大肠杆菌 (1)特性: 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 (2)用途: 基因工程技术中被广泛采用的工具 2、培养: LB液体培养基——扩大培养 LB固体培养基——分离 培养基的配制:基础培养基(LB培养基):含有一般细菌生长繁殖需要的基本的营养物质。最常用的基础培养基是天然培养基中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细菌培养基的特殊成分:蛋白胨、酵母提取液、氯化钠,酸碱度:中性偏碱 a.固体培养基 通常加琼脂,作为凝固剂 (凝固剂的要求:不被微生物利用,又可使培养基固化,且不影响培养基中的其他营养物被细菌吸收) 作用:分离(纯化)细菌、计数、保留菌种等 b.液体培养基 不加琼脂等凝固剂其它成分与固体培养基相同 作用:培养细菌 高压蒸气灭菌: 条件: 1kg/cm2压力、121℃、15min 可灭菌培养皿、试管、三角瓶、取样器的头、移液管、三角刮刀、接种环、镊子、无菌水、培养基(高压蒸汽灭菌不会破坏培养基的营养成分) 分离细菌方法 一、划线分离法 1)灼烧接种环; 2)接种环冷却后,蘸取带菌培养物 3)在近火焰处,让带菌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 划线的方法很多,但无论采用那种方法,其目的都是通过划线将样品在平板上进行稀释,使之形成单个菌落。 二、涂布分离法 1) 稀释菌液(10-5 ~ 10-7倍) 用无菌吸管吸取1ml细菌培养液加入另一个盛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混合均匀,以此制成10-1倍的稀释液。…… 3) 涂布 用无菌吸管取0.1ml稀释度不同的菌液,加在培养皿的固体培养基上。再将玻璃刮刀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待刮刀冷却后,在酒精灯旁打开培养皿,将菌液涂布到整个平面上。

检索表的类型及制作方式(终审稿)

检索表的类型及制作方 式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检索表的类型及制作方式 分类检索表(identification key)是鉴定昆虫种类的工具,它广泛应用于各分类阶元的鉴定。检索表的编制是用对比分析和归纳的方法,从不同阶元(目、科、属或种)的特征中选出比较重要、突出、明显而稳定的特征,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绝对性状,作成简短的条文,按一定的格式排列而成。检索表的运用和编制,是昆虫分类工作重要的基础,学习和研究昆虫分类,必须熟练掌握检索表的制作和使用。 检索表的形式,常用的有双项式、单项式(连续式)和包孕式(退格式)三种,其中以前两种最为常见。现以弹尾目、缨尾目、直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和同翅目等6目昆虫为例,说明检索表的制作方法。 首先经过分析比较,归纳出6个目的主要特征,供制作时选择使用: [1]制作双项式检索表如下: 1.无翅……………………………………………………………………………2有翅………………………………………………………………………… 3 2.腹末有跳器…………………………………………………………………弹尾目腹末有1条中层丝和1对尾须………………………………………………缨尾目 3.口器咀嚼式……………………………………………………………………4口器刺吸

式……………………………………………………………………54.前翅皮质,后翅膜质;后足跳跃式,或前足开掘式……………………直翅目前 翅鞘翅,后翅膜质………………………………………………………鞘翅 目5.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喙着生于头部前端…………………………半翅目前后翅均膜质,或前翅略加厚;喙着生 于头部腹面后端………………同翅目 双项式检索表的特点是,每一天包含两项对应的特征,所鉴定的对象 符合哪一项,就按哪一项所指示的条数继续向下检索,直至检索到其名称 为止,总条数为所含种类数减1. [2]制作单项式检索表如下: 1(4) 无翅2(3) 腹末有跳器……………………………………………………………弹尾目3(2) 腹末 有1条中层丝和1对尾须…………………………………………缨尾目4(1) 有翅5(8) 口器咀嚼式6(7) 前翅皮质,后翅膜质;后足跳跃式,或前足 开掘式………………直翅目7(6) 前翅鞘翅,后翅膜质…………………………………………………鞘翅目8(5) 口器刺吸式 9(10) 前翅为半鞘翅,后翅膜质;喙着生于头部前端…………………… 半翅目10(9) 前后翅均膜质,或前翅略加厚;喙着生于头部腹面后端…………同翅目

大肠杆菌检测方法

大肠菌群及检验 一、大肠菌群介绍 大肠菌群并非细菌学分类命名,而是卫生细菌领域的用语,它不代表某一个或某一属细菌,而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一般认为该菌群细菌可包括大肠埃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 大肠菌群分布较广,在温血动物粪便和自然界广泛存在。调查研究表明,大肠菌群细菌多存在于温血动物粪便、人类经常活动的场所以及有粪便污染的地方,人、畜粪便对外界环境的污染是大肠菌群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原因。粪便中多以典型大肠杆菌为主,而外界环境中则以大肠菌群其他型别较多。 大肠菌群是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提出来的,主要是以该菌群的检出情况来表示食品中有否粪便污染。大肠菌群数的高低,表明了粪便污染的程度,也反映了对人体健康危害性的大小。粪便是人类肠道排泄物,其中有健康人粪便,也有肠道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所以粪便内除一般正常细菌外,同时也会有一些肠道致病菌存在(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因而食品中有粪便污染,则可以推测该食品中存在着肠道致病菌污染的可能性,潜伏着食物中毒和流行病的威胁,必须看作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的危险性。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

作中。 二、大肠菌群检验方法: 由于大肠菌群指的是具有某些特性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即: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因此大肠菌群的检测一般都是按照它的定义进行。 目前国内采用的进出口食品大肠菌群检测方法主要有国家标准和原国家商检局制订的行业标准。两个标准方法在检测程序上略有不同。 (一)国家标准:国家标准采用三步法,即:乳糖发酵试验、分离培养和证实试验。 乳糖发酵试验:样品稀释后,选择三个稀释度,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乳糖胆盐发酵管。36±1℃培养48±2h,观察是否产气。 分离培养:将产气发酵管培养物转种于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36±1℃培养18-24h,观察菌落形态。 证实试验:挑取平板上的可疑菌落,进行革兰氏染色观察。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36±1℃培养24±2h,观察产气情况。 报告:根据证实为大肠杆菌阳性的管数,查MPN表,报告每100ml(g)大肠菌群的MPN值。

大肠杆菌微生物培养实验报告及评价标准

实验原理 纯化分离:人为提供适宜的菌落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 等)。用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菌落。 筛选:转基因大肠杆菌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所以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 培养基中可以正常繁殖长成菌落。而普通的大肠杆菌没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咋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 培养基中不能繁殖。由此可进行大肠杆菌的筛选。 梯度稀释并计数:通过浓度梯度稀释把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稀释到一定浓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由此可计数计算大肠杆菌的数量。 实验目的 1. 通过制备LB 固体培养基,对平板进行划线等,学会使用固体LB 平板。 2. 通过用液体培养基,学会对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 3. 通过稀释,学会用计数器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实验材料和药品 待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液、高压蒸汽灭菌锅、LB 固体培养基、LB 液体培养基、接种环、玻璃涂布器、培养皿、恒温培养箱、摇床、酒精灯、无菌水、移液枪、EP 管 实验步骤(用简单的流程图表示)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如照片、表格等)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结果:稀释了105计算出来的结果约为×107ml/cm^3 稀释了104计算出来的结果约为×107ml/cm^3 全组数据计算出来结果为×107ml/cm^3 讨论: 在稀释倍数为104的试验中大肠杆菌菌落较少,原因可能是在稀释过程操作中,震荡不够,而且由于不小心洒了半管104稀释液,所以取液接种的时候底层的大肠杆菌数量偏少了。也有可能是靠近酒精灯附近使得温度升高杀死了一部分细菌或者降低了活性。 从实验图片中可以看出,涂布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固体培养基上不平滑,有多处破损,细菌在破损处的生长大多是不规则的连续紧挨在一起的,所以不便于菌落的计数,也会影响最终实验数据。 课后提问 使用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计算出来的细菌数量与实际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呢?误差有多大?有没有误差更小的更准确的方法来计数?

大肠杆菌的特点与前景研究

大肠杆菌的特点与前景研究 摘要:肠埃希氏菌(E. coli)通常称为大肠杆菌,是Escherich在1885年发现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当作正常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认为是非致病菌。直到20世纪中叶,才认识到一些特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对人和动物有病原性,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腹泻和败血症,它是一种普通的原核生物。大肠杆菌属于细菌。关键词:大肠杆菌病原性应用前景 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最著名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于大肠内,约占肠道菌中的1%。是一种两端钝圆、能运动、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肠杆菌能合成维生素B和K,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若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在水和食品中检出,可认为是被粪便污染的指标。大肠菌群数常作为饮水、食物或药物的卫生学标准。 大肠杆菌O157:H7血清型属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自1982年在美国首先发现以来,包括中国等许多国家都有报道,且日见增加。日本近年来因食物污染该菌导致的数起大暴发,格外引人注目。在美国和加拿大通常分离的肠道致病菌中,目前它已排在第二或第三位。大肠杆菌O 157:H7引起肠出血性腹泻,约2%~7%的病人会发展成溶血性尿毒综合征,儿童与老人最容易出现后一种情况。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污染饮水、食品、娱乐水体引起疾病暴发流行,病情严重者,可

危及生命。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大小0.5×1~3微米。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能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正常栖居菌,婴儿出生后即随哺乳进入肠道,与人终身相伴,其代谢活动能抑制肠道内分解蛋白质的微生物生长,减少蛋白质分解产物对人体的危害,还能合成维生素B和K,以及有杀菌作用的大肠杆菌素。正常栖居条件下不致病。但若进入胆囊、膀胱等处可引起炎症。在肠道中大量繁殖,几占粪便干重的1/3。在环境卫生不良的情况下,常随粪便散布在周围环境中。若在水和食品中检出此菌,可认为是被粪便污染的指标,从而可能有肠道病原菌的存在。因此,大肠菌群数(或大肠菌值)常作为饮水和食物(或药物)的卫生学标准。(国家规定,每升饮用水中大肠杆菌数不应超过3个)大肠杆菌的抗原成分复杂,可分为菌体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后者有抗机体吞噬和抗补体的能力。根据菌体抗原的不同,可将大肠杆菌分为150多型,其中有16个血清型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常引起流行性婴儿腹泄和成人肋膜炎。大肠杆菌是研究微生物遗传的重要材料,如局限性转导就是1954年在大肠杆菌K12菌株中发现的。莱德伯格(Lederberg)采用两株大肠杆菌的营养缺陷型进行实验,奠定了研究细菌接合方法学上的基础,以及基因工程的研究。 大肠杆菌(E. coli)为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代表菌。一般多

触酶试验氧化酶试验

触酶试验 ⑴原理: 触酶又称过氧化氢酶,具有过氧化氢酶的细菌,能催化过氧化氢成为水和原子态氧,继而形成氧分子,出现气泡。 ⑵方法: 取洁净玻片1张,用接种环挑取细菌,加3% H2O2 1滴,立即观察结果。⑶结果: 若立即出现大量气泡为阳性。无气泡为阴性。 ⑷应用: 大多需氧和兼性厌氧菌均产生过氧化氢酶,但链球菌科阴性,故常用此试验来鉴定。此外,金氏杆菌属的细菌也为阴性。分枝杆菌的鉴别则用耐热触酶试验,结核分枝杆菌为阴性,戈氏分枝杆菌和地分枝杆菌为阳性。注意事项: ①3% H2O溶液要新鲜配制。②不宜用血琼脂平板上生长的菌落, 因红细胞含有触酶,可致假阳性反应。③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菌。 氧化酶试验 (1)原理: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是细胞色素呼吸酶系统的最终呼吸酶 (2)试剂:1溉酸四甲基对苯二胺或1%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 (3)方法:常用方法有三种; 1) 菌落法:直接滴加试剂于被检菌菌落上。 2) 滤纸法:取洁净滤纸一小块,沾取菌少许,然后加试剂。 3) 试剂纸片法:将滤纸片浸泡于试剂中制成试剂纸片,取菌涂于试剂纸上。 (4)结果:细菌在与试剂接触10秒内呈深紫色,为阳性。为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分别以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 (5)应用:主要用于肠杆菌科细菌与假单胞菌的鉴别,前者为阴性,后者为阳 性。奈瑟菌属、莫拉菌属细菌也呈阳性反应。 耐酸性染色法(萎-倪二氏法)

2.3.1石炭酸品红染色液碱性品红 0.3g 95汇醇10mL5%&水溶液90mL将品红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酚溶液混合。 232 3% 盐酸—乙醇浓盐酸3mL 95%乙醇97mL 2.3.3复染液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美蓝0.3g ; 95%S醇30mL; %氢氧化钾溶液100mL将美蓝溶解于乙醇中,然后与氢氧化钾溶液混合。 2.3.4染色法 2.3.4.1将涂片在火焰上加热固定,滴加石炭酸品红染色液,徐徐加热至有蒸气出现,但切不可使沸腾。染液如因蒸发减少时,应随时添加。染5min,倾去染液,水洗。 2.342 滴加盐酸—乙醇脱色,直至无红色脱落为止(所需时间视涂片厚薄而定,一般为1?3min),水洗。 2.3.4.3 滴加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复染30s?1min,水洗,待干,镜检。 2.3.5结果:耐酸性细菌呈红色,其他细菌、细胞等物质呈蓝色。 抗酸染色一般步骤 1)初染 用玻片夹夹持涂片标本,滴加石炭酸复红2-3滴,在火焰高处徐徐加热,切勿沸腾,岀现蒸汽即暂时离开,若染液蒸发减少,应再加染液,以免干涸,加热3-5分钟,待标本冷却后用水冲洗。 2)脱色 3縊酸酒精脱色30秒~1分钟;用水冲洗。 3)复染 用碱性美兰溶液复染1分钟,用水冲洗后用吸水纸吸干。 苯酚、美蓝、盐酸四甲基对苯二胺或盐酸二甲基对苯二胺、双氧水

食品微生物检验(大肠杆菌全部)

第三章大肠菌群测定 一、大肠菌群检验 (一)检验方法 (二)培养基 (三)检验时应注意事 二、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 大肠菌群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已被国外广泛应用于食品卫生工作中。该菌群主要来源于人及温血动物粪便,一般多用来作为食品中的粪便污染指标。过去我国在大肠菌群的检验方面经验不多,对该菌群的认识也不够充分。1974年全国修订食品卫生细菌检验方法座谈会和1976年全国食品卫生标准会议建议以大肠菌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菌,并提出进行有关大肠菌群方面的科研工作。为此,我们成立了大肠菌群科研协作组,对犬肠菌群的检验方法(包括快速检验方法)及其卫生学意义进行了广泛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制订大肠菌群检验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这次修订l976年版食品卫生检验方法的过程中,大肠菌群科研协作组又于1983~1985年对大肠菌群检验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并作了对比观察,同时对国常用的大肠菌群快速检测方法也进行了研讨,为这次修订国家标准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中的大肠菌群测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肠菌群不是细菌学上的分类命名,而是根据卫生学方面的要求,提出来的一组与粪便污染有关的细菌,这些细菌在生化及血清学方面并非完全一致。其定义为:系指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在37℃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有些科学工作者又用靛基质、甲基红、V~P、柠檬酸盐、硫化氢、明胶、动力和44.5℃乳糖分解等试验,将这群细菌再分为大肠艾希氏菌、柠檬酸杆菌、产气克雷白氏菌和阴沟肠杆菌等。不论分法如何,对大肠菌群的判定,均应以上述定义为基础。 一、大肠茵群检验 (一)检验方法 1.乳糖发酵试验。以无菌操作采取样品,采取量及稀释倍数,依据国家或当地卫生标准要求及样品污染情况而定。将待检样品接种于乳糖胆盐发酵管,接种量在l m J以上者,用双料乳糖胆盐发酵管,lm1及1mI以下者,用单料乳糖胆盐发酵管。每一稀释度接种3管,置36±l℃温箱,培养24±2小时,如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产气,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则按下列程序进行。 2.分离培养。将产气的发酵管分别转种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置36±l℃温箱,培养18~24小时,然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作革兰氏染色和证实试验。 3.证实试验。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l~2个进行革兰氏染色,同时

大肠杆菌的保存和培养

大肠杆菌的保存和培养 大肠杆菌, 培养, 保存 一.菌种的保存 重组DNA 分子(质粒、噬菌体、粘性质粒)必须导入宿主菌中,通过细菌培养来扩增所需的重组DNA。 通常采用宿主菌是大肠杆菌,根据不同载体需求,选用不同品系大肠杆菌 1. 概述:大肠杆菌其它微生物一样,都具有稳定遗传性和变异性、遗传性,保证微生物本身特征的相对稳定,即无性繁殖过程中能够保持原有的性状,为菌种保藏提供了有利因此,而变异性,使微生物的性状在繁殖过程中出现某些改变,给菌种保藏带来了困难。由于存在变异,即菌种常出现所谓的退化,主要指理想性状的丧失,从而导致发育缓慢,存活率和产质量降低等现象,菌种保藏工作就是使菌种的变异降低至最小水平,使菌种在较长期的保藏之后仍然保持着原有的生命力、优良生产性能、形态特征以及不污染杂菌。能够长期在研究上应用。 2. 微生物的变异速度,通常情况下,与其新陈代谢速度有关,微生物代谢活力旺盛,它的变异速度快,代谢活动微弱,变异速度就慢。并且在多次的无性繁殖过程中可能会有突变的积累。人们利用这一规律,可以创造各种条件,使微生物活动处于微弱活动或不活动状态,以减少变异的发生。 3. 菌种保藏的原理是:通过低温、干燥、隔绝空气和断绝营养等手段,以达最大限度地降低菌种的代谢强度,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由于菌种的代谢相对静止,生命活动将处休眠状态,从而可以保藏较长时间。要求保存的菌种在复苏后vf fv 的生活与繁殖能力、不发生形态特征、生理状态及遗传性状的改变外,还不允许污染任何杂菌。此外,在保存前应确保菌种的单纯性,先分离单菌落后进行鉴定,然后再繁殖保存。 4. 常用的长期保存法有:液体石蜡法、硅胶保存法、加入甘油或二甲基亚砜(DMSD)等保护剂。 5. 甘油低温保存法(-70℃—-196℃)的特点 i. 甘油菌低温保存的基本原理是:在-70℃或液氮中冻存,细菌内的酶活性均己停止,即代谢处于完全停止状态,故可以长期保存。在0℃—-70℃温度范围内,水晶呈针状,极易招致细菌的严重损伤。用电镜观察,可见细菌的核膜上有大量针尖样小孔。因此,为了避免0℃—-70℃冰晶的形成和细菌膜两侧离子平衡的破坏,需要加保护剂。甘油可降低冰点,在缓慢的冻结条件下,能使细菌内水分在冻结前透出细菌外。贮存在-70℃以下低温中能减少冰晶形成,甘油对细菌无毒性,分子量小,溶解度大,易穿透细菌. ii. 使用浓度范围为15%-50%,一般常用30%。在保存瓶中按1:1加入60%的甘油和菌液,混匀后贮存于-70℃或液氮中。复苏后细菌仍能生长,活力不受任何影响。 二、菌种的复苏 复苏菌种时,用接种环或牙签挑取少许冻结的菌种到平皿上,37℃培养8-12小时即可。甘油菌从冰箱取出使用时应置于低温或0℃冰浴中,用完尽快放回,接种时挑取表面已融化部分即可,不可全溶,因反复冻融会导致细胞壁破裂。 切记:接种过程中不得使保存瓶中的菌液融化。 三、大肠杆菌培养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