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实验报告

一、实验方案设计

二、实验报告

生物统计学 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

A 题 细胞体内代谢物浓度预测 随着基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等各种“组学”研究计划的蓬勃开展,生命科学进入了“组学”时代。代谢组学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其研究的重点是细胞内代谢物种类与浓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以及代谢网络的构建和模拟。 对代谢物的检测及浓度测定主要采用实验方法,包括核磁共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等技术。但由于代谢物种类繁多,且大部分浓度较低(μM 数量级),尤其是胞内代谢物提取难度非常大,精确测定其浓度异常困难,而且实验测定需要消耗大量财力物力和人力,因此通过计算机方法对代谢物浓度预测和分析变得越来越重要。 活细胞的代谢物浓度由什么决定?除了一些特定的代谢和酶的作用以外,有没有那种能全局影响浓度值的性质? 试根据附件中的数据完成如下问题: 1 根据不同类型的数据,分析代谢物浓度与其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 2 筛选合适的物理化学性质,建立预测代谢物浓度的预测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评价; 1.线性插补法处理缺失数据 原理:用该列数据缺失值前一个数据和后一个数据建立线性插值,然后用缺失点在线性插值函数的函数值填充该缺失值,即: 在于消除不同变量的量纲的影响,而且标准化转化不会改变变量的相关系数。 代谢物浓度:取对数 代谢物理化性质:标准差标准化法 )1,1( m j n i S x x x j j ij ij ≤≤≤≤-=' 式中:.)(11,1121∑∑==--= =n i j ij j n i ij j x x n S x n x 3.SAS 软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 回归模型一般形式: u X b X b X b b Y k k +++++= (22110)

大肠杆菌微生物培养实验报告及评价标准

实验1 微生物的分离、培养及计数 实验原理 纯化分离:人为提供适宜的菌落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用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菌落。 筛选:转基因大肠杆菌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所以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中可以正常繁殖长成菌落。而普通的大肠杆菌没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咋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培养基中不能繁殖。由此可进行大肠杆菌的筛选。 梯度稀释并计数:通过浓度梯度稀释把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稀释到一定浓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由此可计数计算大肠杆菌的数量。 实验目的 1.通过制备LB固体培养基,对平板进行划线等,学会使用固体LB 平板。 2.通过用液体培养基,学会对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 3.通过稀释,学会用计数器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实验材料和药品 待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液、高压蒸汽灭菌锅、LB 固体培养基、LB 液体培养基、接种环、玻璃涂布器、培养皿、恒温培养箱、摇床、酒精灯、无菌水、移液枪、EP 管 实验步骤(用简单的流程图表示)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如照片、表格等)

稀释倍数104105 大肠杆菌单个菌落个 837799111812数 平均数 浓度×107×107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结果:稀释了105计算出来的结果约为×107ml/cm^3

微生物大小与数量的测定实验报告

山东大学实验报告2017年11月27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微生物学实验题目:微生物大小与数量的测定姓名:丁志康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并掌握用测微尺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2.增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感性认识。 3. 明确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的原理。 4. 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一)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1.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基本的形态特征,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需要在显微镜下,借助于特殊的测量工具——测微尺,包括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2.镜台测微尺是中央部分可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一般是将1mm等分为100格每格长0.01mm(即 10μm)。镜台测微尺并不直接用来测量细胞的大小,而是用于矫正目镜测微尺每格的相对长度。 3.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可放入接目镜内的圆形小玻片,其中央有精确的等分刻度,有等分为50小格 和100小格两种。测量时,需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用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由于不同显微镜或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放大倍数不同,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用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进行校正,以求出该显微镜在一定大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然后根据微生物细胞相当于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即可计算出细胞的实际大小。 4.球菌用直径来表示其大小;杆菌则用宽和长的范围来表示。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直径约为0.8μm, 枯草芽孢杆菌大小为0.7~0.8×2~3μm。 二)微生物数量的测定 1.微生物数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本次试验中使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少 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片上(又称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目前国内外常用的计菌器有:血细胞计数板、Peteroff-Hauser计菌器以及Hawksley计菌器等,它们都可用于酵母、细菌、霉菌孢子等悬液的计数,基本原理相同。后两种计菌器由于盖上盖玻片后,总容积为0.02mm3,而且盖玻片和载波片之间的距离只有0.02mm,因此可用油浸物镜对细菌等较小的细胞进行观察和计数。(除了用这些计菌器外,还有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涂片面积与视野面积之比的估算法,此法一般用于牛乳的细菌学检查。)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操作简单。但此法的缺点是所测得的结果通常是死菌体和活菌体的总和。目前已有一些方法可以克服这一缺点,如结合活菌染色微室培养(短时间)以及加细胞分裂抑制剂等方法来达到只计数活菌体的目的。本实验以血球计数板为例进行显微镜直接计数。 2.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该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 玻片,其上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较宽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记录:Westernblotting检测大肠杆菌重组蛋白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记录:Westernblotting检测大肠杆菌重组蛋白

————————————————————————————————作者:————————————————————————————————日期:

实验三 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肠杆菌重组蛋白 一、实验目的 利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定性(或定量)检测苦荞黄酮醇合酶基因(Flavon ol synthase gene, FtFLS)在大肠杆菌表达宿主菌Escherichia coli BL(DE3)中的诱导表达。 二、实验原理 黄酮醇合酶(FLS,EC 1.14.11.23)属于2-ODD家族,催化黄酮醇合成支路中最后一步氧化反应,也是直接合成黄酮醇的反应。FLS可以使二氢黄酮醇在C3链中C2和C3之间氧化形成双键,从而生成黄酮醇:a Dihydroflavonol + 2-oxoglutarate + O2 a Flavonol + succinate + CO2 + H2O。 本实验采用PCR的方法,在苦荞黄酮醇合酶基因(FtFLS)ORF起始密码子前引入Kpn?酶切位点,去掉终止密码并引入Bam H ?酶切位点。克隆引入酶切位点后的FtFLS到表达载体pET-30b(+)质粒中,其表达产物分别在N-末端和C-末端各含有6 ×His标签。重组质粒(pET-30b(+)-FtFLS)经鉴定后转化表达宿主菌E. coli BL21(DE3)并使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收集诱导0 h、2 h、4 h、6 h和8 h的产物,经SDS-PAGE后用于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或Western blotting分析。 Western blotting的标准流程如下:蛋白质首先通过SDS-PAGE胺凝胶电泳分离,通过电泳转移到固相支持物上(硝酸纤维素膜、PVDF膜和尼龙膜);将膜上未反应的位点封闭起来,以抑制抗体的非特异性吸附,固定的蛋白质即可与特异性的多克隆或单克隆抗体相互作用并通过放射、生色或化学发光的方法进行定位。 本实验采用小鼠抗聚组氨酸单克隆抗体(Anti-His tag IgG,一抗)与重组FtF LS蛋白的N-末端和C-末端6 ×His发生抗原-抗体特异反应,再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羊抗小鼠IgG(peroxidase-Goat Anti- Mouse IgG,二抗)与一抗发生特异结合,最后使用DAB进行显色。DAB即:二氨基联苯胺(3, 3'-diaminobenzidine),是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的生色底物。DAB在过氧化氢的存在下失去电子而呈现出颜色变化和积累,形成浅棕色不溶性产物。该方法常用于检测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它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Western blotting等膜显色中

大肠杆菌生化实验

细菌常用生理生化反应实验结果观察 一结果观察 1葡萄糖发酵实验 直接观察试管, 试管变黄者为葡萄糖发酵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左边为恶臭假单胞菌,有气泡并变为黄色;右边为大肠杆菌, 2V. P. 反应和甲基红试验: 将培养好的液体培养基分装于两个干净的小试管中,在一管中滴入2-3滴甲基红试剂, 溶液变红的为甲基红阳性菌,不变的为甲基红阴性菌. 在另一管中加入V. P. 试剂,在37℃保温15分钟, 变红者为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VP,图为右边为大肠杆菌,溶液变红,为阳性菌。 3吲哚实验 在培养好的液体培养基中加入1厘米高的乙醚,振荡,静置分层,加入2-4滴吲哚试剂,在掖面交界出现红色者为吲哚反应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左边为大肠杆菌,出现红色阳性菌;右边为产气杆菌,颜色不变,阴 性菌。 4硝酸盐还原实验 在点滴板上滴入革里斯试剂A液和B液,如过溶液变红说明有亚硝酸盐,为硝酸盐还原阳性菌,如果不变色需要再倒出部分培养基在另外的小孔中再滴如耳苯胺试剂,如果变蓝,说明此菌为阴性菌;如果不变色,说明此菌为硝酸盐还原强阳性菌. 右下方恶臭假单胞菌,加入革里斯试剂A、B后不变色,再加入二苯 胺试剂后变蓝,为阴性菌;左上方大肠杆菌为红色。 5柠檬酸盐实验 直接观察斜面,斜面变兰色者为柠檬酸盐利用阳性菌,不变者为阴性菌.

左边产生蓝色,产气杆菌阳性;右边为大肠杆菌,阴性。 6明胶水解 向培养好的明胶培养基中加入酸性氯化汞或三氯乙酸溶液,并铺满平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为明胶水解阳性菌,没有透明圈的菌为阴性菌. 左边为大肠杆菌,出现透明圈,阳性;右边为枯草杆菌,阴性菌。 7 淀粉水解实验 向培养好的淀粉培养基平板上加入碘液,并铺满平板,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的菌为淀粉水解阳性菌,没有透明圈的菌为阴性菌.

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课程综述大肠杆菌的检测(MPN计数法) 院系: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班级:食科114 姓名:张花 学号:114031431 组长:张军玲 成员:张花 赵晶郁 朱娟娟

大肠杆菌Petrifilm测试片计数法 摘要 食品检测是反映食品加工、贮藏、运输、等环节的卫生与安全状况的重要手段,而大肠菌群检测则是食品检测的重要指标均之一。根据定义大肠菌群是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碱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芽胞杆菌。其主要检测意义在于反映食品卫生状况并推测其在肠道致病菌的可能性。Petrifilm大肠菌群测试片是由美国3M生产的一种预先制备好的VRB平板培养基系统,并添加了TTC作为菌落指示剂便于菌落判读,而上层薄膜可以起到对大肠菌群发酵产生的气体截留的作用。该方法目前已被多数权威机构认可,并在国内很多实验室开展运用。 关键词大肠杆菌Petrifilm测试法

1设备和材料 1.1恒温培养箱:36±1℃。 1.2冰箱2~5℃。 1.3恒温水浴箱:44.5±0.2℃。 1.4天平:感量0.1g。 1.5均质器 1.6振荡器。 1.7无菌吸管:lmL(具0.01 mL刻度)、10mL(具0.1mL刻度)或微量移液器及吸头。 1.8无菌锥形瓶:容量500mL。 1.9 玻璃珠:直径约5mm。 1.10pH计或pH比色管或精密pH试纸 1.11试管架。 2. 培养基和试剂

2.1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 LST )肉汤。 2.2EC肉汤。 2.3蛋白胨水。 2.4缓冲葡萄糖蛋白胨水(MP-VP实验用)。 2.5磷酸盐缓冲液。 2.6无菌生理盐水:称取8.5g氯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 压灭菌15min。 2.71mol/L氢氧化钠(NaOH ) :称取40g 氢氧化钠溶于1000ml蒸馏水中。 2.81mol/L 盐酸(HCI ) :移取浓盐酸90ml,用蒸馏水稀释至1000ml。3检验程序 4.样品稀释

大肠杆菌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紫外线诱变及抗药性菌株筛选 0740063 阿噟兰 1.前言 抗生素能破坏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使细菌的繁殖和生长受到抑制。但某些细菌对抗生素表现出抗性,原因是其基因发生了改变,产生能抵抗抗生素的性状。在自然情况下,细菌的基因突变率很低,而且突变是不定向的,因此在自然条件下,想要获得有抗性的细菌是很困难的。当给与适当的物理条件时,其突变率会大大增加。如当用α射线、β射线、γ射线、Χ射线、中子和其他粒子、紫外线、微波等物理因素辐射时,能够促进遗传物质突变。DNA 对紫外线(UV)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尤其是碱基中的嘧啶,它比嘌呤更为敏感。紫外线引起DNA 结构变化的形式有DNA 链断裂、碱基破坏、胸腺嘧啶二聚体等。因此,紫外线通常作为诱变剂,用于微生物菌种选育。一般细胞分裂越旺盛,诱变剂量越大,突变率高,诱变最有效的波长253~265 nm。选择合适的诱变剂量对于获得较高突变率十分关键,过高或过低的辐射剂量会导致菌株死亡或诱变不充分而降低诱变效果。 在紫外线诱变下,菌株发生不定向的突变,想要得到需要的特向变异必须对诱变后的菌株做筛选。本实验想要得到的是能够抵抗抗生素的菌株,因此可以用抗生素培养基作为筛选培养基对菌种进行筛选。若菌株没有发生定向突变,则该菌株不能在抗性培养基上正常生长,只有发生了定向突变才可能在筛选培养基上正常生长。 紫外线对于菌株有诱变作用外,对菌株还有较强的致死作用,因为紫外线改变了菌株的基因结构导致菌株无法正常生长繁殖。 因此,通过本实验的操作,在合适的照射剂量的设置下,比较不同不同照射剂量下的致死效果和突变率,并初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在分析死亡曲线和诱变率曲线的基础上,能了解诱变育种的机理和方法,为做进一步的诱变实验做准备。 2.材料和方法 实验材料、仪器和试剂 菌种:大肠杆菌 仪器:超净台、离心机、高压灭菌锅、培养箱、磁力搅拌器、培养皿、涂布器、移液管、移液器 试剂: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相关试剂、硫酸卡那霉素水溶液(50mg/ml)、生理盐水 实验方法 2.2.1制备培养基 普通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400ml): 牛肉膏5g 蛋白胨10g Nacl 5g 琼脂20g 蒸馏水1000ml 按配方配制好培养基后置于灭菌锅中115℃15min,倒平板,4皿*15ml*5组+2皿*15ml=22皿*15ml=330ml 筛选培养基(200ml):含抗生素50mg/L。(卡那霉素属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能结合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上的16SrRNA,阻断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牛肉膏5g 蛋白胨10g Nacl 5g 琼脂20g 蒸馏水1000ml 硫酸卡那霉素水溶液(50mg/ml),按配方先不要加硫酸卡那霉素配制然后115℃15min灭菌,取出培养基后冷却至60℃时将硫酸卡那霉素加入培养基中,充分震荡混匀,倒平板,2皿*15ml*5组+2皿*15ml=12皿*15ml=180ml 2.2.2制备菌悬液(106 ~ 108个/mL) ①固体培养:大肠杆菌划线或涂布接种于固体培养基,37℃培养24-48h。 ②菌悬液:用适量生理盐水刮洗菌落,倒入一个无菌小三角瓶(或试管)中,充分振荡使菌

大肠杆菌微生物培养实验报告及评价标准

实验原理 纯化分离:人为提供适宜的菌落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 等)。用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到由一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菌落。 筛选:转基因大肠杆菌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所以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 培养基中可以正常繁殖长成菌落。而普通的大肠杆菌没有抗氨苄青霉素基因,咋含有氨苄青霉素的LB 培养基中不能繁殖。由此可进行大肠杆菌的筛选。 梯度稀释并计数:通过浓度梯度稀释把液体培养基培养的大肠杆菌稀释到一定浓度,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由此可计数计算大肠杆菌的数量。 实验目的 1. 通过制备LB 固体培养基,对平板进行划线等,学会使用固体LB 平板。 2. 通过用液体培养基,学会对微生物进行扩大培养。 3. 通过稀释,学会用计数器对微生物进行计数。 实验材料和药品 待分离的大肠杆菌菌液、高压蒸汽灭菌锅、LB 固体培养基、LB 液体培养基、接种环、玻璃涂布器、培养皿、恒温培养箱、摇床、酒精灯、无菌水、移液枪、EP 管 实验步骤(用简单的流程图表示) 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如照片、表格等)

实验结果与讨论 结果:稀释了105计算出来的结果约为×107ml/cm^3 稀释了104计算出来的结果约为×107ml/cm^3 全组数据计算出来结果为×107ml/cm^3 讨论: 在稀释倍数为104的试验中大肠杆菌菌落较少,原因可能是在稀释过程操作中,震荡不够,而且由于不小心洒了半管104稀释液,所以取液接种的时候底层的大肠杆菌数量偏少了。也有可能是靠近酒精灯附近使得温度升高杀死了一部分细菌或者降低了活性。 从实验图片中可以看出,涂布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固体培养基上不平滑,有多处破损,细菌在破损处的生长大多是不规则的连续紧挨在一起的,所以不便于菌落的计数,也会影响最终实验数据。 课后提问 使用稀释涂布平板计数法,计算出来的细菌数量与实际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呢?误差有多大?有没有误差更小的更准确的方法来计数?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

大肠杆菌培养实验报告 篇一: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 国标法测定大肠杆菌样本的细菌总数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国标法操作的原理 实验器材: 培养箱,10只移液管,1只250ml锥形瓶,5只大试管,试管架,4个平皿,500ml大烧杯1个,电子天平,纱布,脱脂棉,灭菌锅,PH计或PH试纸,100ml量筒,橡皮手套,超净台 实验药品: 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LB培养基,琼脂,5%NaOH,5%HCl 实验步骤: 一: 10只移液管,1只250ml锥形瓶,5只大试管,4个平皿,500ml大烧杯1个,100ml量筒进行洗涤,然后一起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条件下灭菌20min。灭完菌后烘干,完成后放入超净台中。 用酒精擦拭超净台,紫外消毒30min 二: 1:用电子天平称取成品LB 3.1241g和琼脂1.8756g放入250ml的洁净锥形瓶中。 2:用量筒量取125ml的蒸馏水

加入该锥形瓶中,制成培养基。 3:用棉花堵住该锥形瓶的瓶口,用牛皮纸包住瓶口,用橡皮筋扎牢,再将培养基放入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之下灭菌20min。 4:灭完菌后放入超净台中备用。 三: 1:取1只无菌250ml锥形瓶,用量筒向其中加入49ml PBS 2:将1ml样品加入到该锥形瓶中,摇匀制成1:50的细菌溶液。 3:取4只试管,编号1—4 4:用无菌移液管分别向4只试管中加入9ml的PBS 5:用1ml无菌移液管从样品中移取1ml菌液加入到1中.震荡试管使菌液均匀。 6:用1ml无菌移液管从1号试管中移取1ml的细菌溶液加入2号试管中,摇匀 7:用另一只1ml无菌移液管从2号试管中移取1ml细菌溶液,加入3中,摇匀......以此类推直至4只试管中均加入了细菌溶液。 9:取4只平皿,编号1—4 10:分别用4只无菌移液管从这4只试管中移取1ml的菌液置于4只平皿中,加入45—50摄氏度温度下的培养基,约15mm厚度。缓慢旋转平皿使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待培养基冷凝后倒置。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实验报告-xiang

E.coli growth curve measurement 一、目的 1、瞭解細菌生長曲線特徵,測定細菌繁殖的代時; 2、學習液體培養基的配製以及接種方法; 3、反復練習無菌操作技術; 4、瞭解不同細菌,不同接種方法在同一培養基上生長速度的不同; 5、掌握利用細菌懸液混濁度間接測定細菌生長的方法 6、複習光電比濁法測量細菌數量的方法 7、學習平板塗布技術 二、原理 1、大腸桿菌生長: 將一定量的細菌接種在液體培養基內,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可觀察到細菌的生長繁殖有一定的規律性,如以細菌的活菌數的對數作縱坐標,以培養時間作橫坐標,可繪成一條曲線,成為生長曲線(如圖一)。 圖一微生物生長曲線示意圖 單細胞微生物的發酵具有四個階段,即Ⅰ調整期(延滯期)、Ⅱ對數期(生長旺盛期)、Ⅲ平衡期(穩定期)、Ⅳ死亡期(衰亡期)。 生長曲線可表示細菌從開始生長到死亡的全過程的動態。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長曲線,同一種微生物在不同的培養條件下,其生長曲線也不一樣。因此,測定微生物的生長曲線對於瞭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長規律是很有幫助的。 測定微生物生長曲線的方法很多,有血球計數板法、平板菌落計數法、稱重法和比濁法等。本實驗採用比濁法測定,由於細菌懸液的濃度與混濁度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計測定細菌懸液的光密度來推知菌液的濃度。將所測得的光密度值(OD600)與其對應的培養時間作圖,即可繪出該菌在一定條件下的生長曲線。注意,由於光密度表示的是培養液中的總菌數,包括活菌與死菌,因此所測定的生長曲線的衰亡期不明顯。

2、平板塗布技術: 塗布法接種是一種常用的接種方法,不僅可以用於計算活菌數,還可以利用其在平板表面生長形成菌苔的特點用於檢測化學因素對微生物的抑殺效應。 原理:將一定濃度,一定量的待分離菌懸液加到已凝固的培養基平板上,再用塗布棒快速地將其均勻塗布,使長出單菌落或菌苔而達到分離或計數的目的。 其目的:用於目的微生物的分離;用於藥物的抑菌試驗;觀察菌苔的形狀和特點。 優點:可以計數,可以觀察菌落特徵,還可以進行菌種的分離。 缺點:接種前需梯度稀釋,吸收量較少,較麻煩,平板不乾燥效果不好,容易蔓延。 三、材料、藥品 1、實驗材料:細菌(E.coli) 2、培養基:LB medium; 3、實驗儀器:光電比色計、L型玻棒、接種環、超淨工作臺、恒溫培養箱; 四、步驟 1、取100μLE.coli放入含有200mL LB liquid medium的錐形瓶中,並搖晃均勻。 2、取mixed的菌液1mL到cuvette內,拿去測量吸光值,並記錄測得的數值。 3、取500μL的菌液放入LB solid medium內,並用玻璃棒塗抹均勻,放入37℃,150rpm的incubator內培養。 4、整個實驗共進行24個小時又50分鐘,第三個小時開始用n=600nm測定細菌培養液吸光度,以後每隔一小時測一次,知道實驗結束。(若吸光值大於0.7,則代表菌液的濃度太濃,需要加以稀釋。) 5、除第二盤plate相距第一盤plate1小時和第三盤plate相距第二盤plate3小時之外,之後每相隔5小時就要再新畫一盤新的plate。(第一、二盤plate沒有稀釋,第三盤plate稀釋1000X,第四、五、六盤稀釋106 X) 五、實驗結果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制备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点及测定原理; 2 学习用比浊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 二、基本原理 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适合的新鲜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定时测定培养液中的菌量,以菌量的对数作纵坐标,生长时间作横坐标,绘制的曲线叫生长曲线。它反映了单细胞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于液体培养时所表现出的群体生长规律。依据其生长速率的不同,一般可把生长曲线分为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这四个时期的长短因菌种的遗传性、接种量和培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因此通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可了解各菌的生长规律,对于科研和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测定微生物的数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根据要求和实验室条件选用。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光密度(OD值)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并将所测的OD值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此法快捷、简便。 三、器材 1菌种:大肠杆菌

2培养基:LB培养基(蛋白胨10g 酵母膏5g Nacl 10g pH7.0~7.2) 3仪器和器具:721分光光度计,比色杯,恒温摇床,无菌吸管,试管,三角瓶。 四、方法与步骤 1种子液制备 取大肠杆菌斜面菌种1支,以无菌操作挑取1环菌苔,接入LB培养基中,静止培养18h作种子培养液。 2标记编号 取11支无菌试管,分别编号为0、1.5、3、4、6、8、10、12、14、16、20h。 3接种培养 吸取2.5ml种子液加入装有60mlLB培养基的锥形瓶中,混匀。分别取5ml加入到11根试管,于37℃下振荡培养。然后分别按对应时间将试管取出,立即放冰箱中贮存,待培养结束时一同测定OD值。 4生长量测定 将未接种的LB培养基倾倒入比色杯中,选用600nm 波长分光光度计上调节零点,作为空白对照,并对不同时间培养液从0h起依次进行测定,对浓度大的菌悬液用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适当稀释后测定,使其OD值在0.10.~0.65以内,经稀释后测得的OD值要乘以稀释倍数,

九龙江水大肠杆菌群测定的实验报告1

九龙江水大肠杆菌 群的测定 林淑丽 (漳州师范学院10级生物系食品科学与工程 101304116) 摘要:本文通过多管发酵法、革兰氏染色法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定九龙江水大肠杆菌群数量。初步掌握多管发酵法及革兰氏染色法。了解大肠杆菌在饮水中的重要性和革 兰氏染色原理在细菌分类鉴定的重要性。 关键词:多管发酵法大肠杆菌九龙江水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THE DETERMINATION OF COLIFORM BACTERIA WHICH IN THE JIULONG RIVER Lin Shuli (10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 Biology department, 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101304116)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multiple tube fermentation and gram's staining method two different methods to determine the Kowloon river escherichia coli group of quantity. Preliminary grasp tube fermentation and gram's staining method.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e. coli in drinking water and gram stain principle in the importance of bacteria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Keywords: much tube fermentation; E. Coli; the water of Jiulong River; gram-negative; sporeless bacterium 大肠杆菌(学名:Escherichia coli,通常简写为E. coli))是生活在温血动物(包括鸟类和哺乳动物)大肠中的重要细菌种类,对食物正常消化具有重要作用。技术上,大肠菌群被定义为一群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无芽胞杆菌,可利用乳糖在48小时内35℃之下产生气体的杆菌。在水净化和污水处理领域,大肠杆菌很早就被选作水污染程度的指示性物种,标志着有多少人类粪便存在于水中,其测量标准为大肠菌群指数。故以此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食品的卫生质量,推断食品中有否污染肠道致病菌的可能。大肠杆菌也常作为饮水和食物(或药物)的卫生学标准。 1 材料与方法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概要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一、基本原理 生长曲线是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中所表现出来的生长、繁殖的规律,不同的微生物表现为不同的生长曲线,而即使是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同。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有帮助的。 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光电比色计测定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本实验是以活菌计数法与光电比浊法相对应来测定大肠杆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曲线,从而观察分析大肠杆菌在这些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二、器材 培养了20小时的大肠杆菌悬液;肉汤蛋白胨培养基(液体、固体);浓缩的肉汤蛋白胨液体培养基(浓缩5倍);无菌酸溶液(甲酸:乙酸:乳酸=3:1:1)。 1毫升及5毫升无菌吸管;无菌试管;无菌生理盐水; 无菌平皿;血球计数器;显微镜;光电比色计;无菌离心管;离心机等。 三、操作步骤 1.将经20小时培养的大肠杆菌培养物,倒入无菌离心管内离心(3000r.p.m×10),以无菌生理盐水洗涤三次后,制成约9亿毫升的菌悬液(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作为种子。上述过程都必须注意严格无菌操作。 2.取盛有200毫升培养基经灭菌的三角瓶三瓶,分别标明A、B、C,按5%接种量,将上述种子接入,置37℃振荡培养。在B瓶培养了4小时后取出,加入10毫升无菌酸溶液,然后继续振荡培养。在C瓶培养了6小时后取出,加入10毫升无菌浓缩肉汤蛋白胨液,再继续振荡培养。 3.间隔一定时间,即0、2、4、6、8、10、12、14、16、18、20小时后,从A、B、C三角瓶中各取5毫升菌液放于无菌试管中,置冰浴。并作适当稀释,使菌悬液的光密度控制在0.0-0.4范围内,再置光电比色计中进行比浊测定(400-440毫微米波长),用未接种的肉汤蛋白胨液为空白对照。记下光密度值。 另外,A管在比浊测定以前,以无菌操作吸取0.1毫升菌液于肉汤蛋白胨琼脂平板上,用玻璃刮棒涂抹均匀后,置37℃培养30小时后计数。 4.按间隔时间全部测完了以后,以菌悬液光密度值(O.D.)为纵坐标,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再绘制一条A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曲线。 四、思考题 1.比较A、B、C三组生长曲线有什么不同?说明原因,标出A组生长曲线的四个时期的位置及名称。 2.两条A生长曲线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大肠杆菌生长曲线

四川大学 化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生物工艺学实验课程号 309119060 学院轻纺与食品学院专业轻工生物技术 学生姓名赵凤佼学号 0843095035 指导教师周荣清成绩评定 实验日期 2011-06-20~2011-06-22 一、实验名称: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制作 二、实验目的: 1.通过细菌数量的测量了解大肠杆菌的生长特征与规律,绘制生长曲线。 2.掌握光电比浊法测量细菌数量的方法。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1.菌种:大肠杆菌。 2.培养基:LB培养基100ml,分装两支大试管(5ml/支),剩余90ml装入250ml三角瓶。 3.仪器和其他药品:722型分光光度计,水浴振荡摇床,无菌试管和无菌吸管等。 四、基本原理: 在合适的条件下,一定时期的大肠杆菌细胞每20min分裂一次,将一定量的细菌转入新鲜培养液中,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细胞要经历延迟期、对数期、稳定器和衰亡期4个阶段。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目的对数或生长速率为纵坐标所绘制的曲线成为该细菌的生长曲线。不同的细菌在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不同,同种细菌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所绘制的生长曲线也不同。 当光线微生物菌悬液时,由于菌体的散射及吸收作用使光线的透过量降低。在一定范围内,微生物细胞浓度与透光度成反比,与光密度成正比;而光密度或透光度可以通过光电池精确测出。因此,可利用一系列菌悬液测定的光密度及其含菌量,做出光密度—菌数的标准曲线,然后根据样品液所测得的光密度,从标准曲线中查处对应的菌数。 本实验用分光光度计进行光电比浊,测定不同时间细菌悬浮液的OD值,绘制生长曲线。 五、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 1.测定OD值时,要求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测定 2.严格控制培养时间

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

国标法测定大肠杆菌样本的细菌总数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国标法操作的原理 实验器材: 培养箱,10只移液管,1只250ml锥形瓶,5只大试管,试管架,4个平皿,500ml 大烧杯1个,电子天平,纱布,脱脂棉,灭菌锅,PH计或PH试纸,100ml量筒,橡皮手套,超净台 实验药品: 磷酸盐缓冲液,蒸馏水,LB培养基,琼脂,5%NaOH,5%HCl 实验步骤: 一: 10只移液管,1只250ml锥形瓶,5只大试管,4个平皿,500ml大烧杯1个,100ml量筒进行洗涤,然后一起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条件下灭菌20min。灭完菌后烘干,完成后放入超净台中。 用酒精擦拭超净台,紫外消毒30min 二: 1:用电子天平称取成品LB 3.1241g和琼脂1.8756g放入250ml的洁净锥形瓶中。 2:用量筒量取125ml的蒸馏水加入该锥形瓶中,制成培养基。 3:用棉花堵住该锥形瓶的瓶口,用牛皮纸包住瓶口,用橡皮筋扎牢,再将培养基放入灭菌锅中在121摄氏度之下灭菌20min。 4:灭完菌后放入超净台中备用。 三: 1:取1只无菌250ml锥形瓶,用量筒向其中加入49ml PBS 2:将1ml样品加入到该锥形瓶中,摇匀制成1:50的细菌溶液。 3:取4只试管,编号1—4 4:用无菌移液管分别向4只试管中加入9ml的PBS 5:用1ml无菌移液管从样品中移取1ml菌液加入到1中.震荡试管使菌液均匀。 6:用1ml无菌移液管从1号试管中移取1ml的细菌溶液加入2号试管中,摇匀 7:用另一只1ml无菌移液管从2号试管中移取1ml细菌溶液,加入3中,摇匀......以此类推直至4只试管中均加入了细菌溶液。 9:取4只平皿,编号1—4 10:分别用4只无菌移液管从这4只试管中移取1ml的菌液置于4只平皿中,加入45—50摄氏度温度下的培养基,约15mm厚度。缓慢旋转平皿使菌液与培养基混合均匀;待培养基冷凝后倒置。 11:将培养基在36摄氏度条件下培养12小时。 12:取出培养皿,选择细菌个数在30至300个之间的平皿数细菌的个数。 四:实验结果(记得在操作过程和得到结果时拍照) 1号,2号菌落个数多不可计,舍弃 4号平皿中菌落数目小于10 cfu ,舍弃 3号平皿中菌落分布较均匀,数3号中的菌落数,一共有210个cfu 。 计算样品中细菌浓度为:1.05× 105 Cfu/ml

(完整版)生长曲线的测定

实验日期:2017.11.1 实验班级:生物技术指导教师:张建丽 姓名:高熹学号:1120152430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了解细菌生长的特点,综合训练微生物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 2.巩固培养基的配制、灭菌、仪器的包扎、倒平板。 3.掌握用比浊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 二.实验原理 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适合的新鲜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一定时间测定培养液中的菌量,以菌量的数量作纵坐标,生长时间作横坐标,绘制的曲线叫生长曲线。它反映了单细胞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于液体培养时所表现出的群体生长规律。依据其生长速率的不同,一般可把生长曲线分为延缓期、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将每一种一定量的细菌转入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细胞要经历延迟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 延迟期:又叫调整期。细菌接种至培养基后,对新环境有一个短暂适应过程(不适应者可因转种而死亡)。此期曲线平坦稳定,因为细菌繁殖极少延迟期长短因素种、接种菌量、菌龄以及营养物质等不同而异,一般为1~4小时。此期中细菌体积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的分裂增殖合成、储备充足的酶、能量及中间代谢产物。 对数生长期:又称指数期。此期生长曲线上活菌数直线上升。细菌以稳定的几何级数极快增长,可持续几小时至几天不等(视培养条件及细菌代时而异)。此期细菌形态、染色、生物活性都很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因此研究细菌性状以此期细菌最好。抗生素作用,对该时期的细菌效果最佳。 稳定期:该期的生长菌群总数处于平坦阶段,但细菌群体活力变化较大细菌浓度达到最大即环境最大容纳量。由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毒性产物(有机酸、过氧化物等)积累PH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细菌繁殖速度渐趋下降,相对细菌死亡数开始逐渐增加,此期细菌增殖数与死亡数渐趋平衡。细菌形态、染色、生物活性可出现改变,并产生相应的代谢产物如外毒素、内毒素、抗生素、以及芽孢等。 衰亡期:随着稳定期发展,细菌繁殖越来越慢,死亡菌数明显增多。活菌数与培养时间呈反比关系,此期细菌变长肿胀或畸形衰变,甚至菌体自溶,难以辩认其形。生理代谢活动趋于停滞。故陈旧培养物上难以鉴别细菌。 体内及自然界细菌的生长繁殖受机体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多方面影响,不会出现象培养基中那样典型的生长曲线。掌握细菌生长规律,可有目的地研究控制病原菌的生长,发现和培养对人类有用的细菌。 这4个时期的长短因菌种的遗传性、接种量和培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通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可了解个菌的生长规律,对于科研和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测定微生物的数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根据要求和实验室条件选用。本实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实验七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特征,测定细菌繁殖的代时; 2. 学习液体培养基的配制以及接种方法; 3. 反复练习无菌操作技术; 4. 了解不同细菌,不同接种方法在同一培养基上生长速度的不同; 5. 掌握利用细菌悬液混浊度间接测定细菌生长的方法 二、 实验原理 将一定量的细菌接种在液体培养基内,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可观察到细菌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规律性,如以细菌的活菌数的对数作纵坐标,以培养时间作横坐标,可绘成一条曲线,成为生长曲线(如图一)。 图一 微生物生长曲线示意图 单细胞微生物的发酵具有四个阶段,即Ⅰ调整期(延滞期)、Ⅱ对数期(生长旺盛期)、Ⅲ平衡期(稳定期)、Ⅳ死亡期(衰亡期)。 生长曲线可表示细菌从开始生长到死亡的全过程的动态。不同的微生物有不同的生长曲线,同一种微生物在不同的培养条件下,其生长曲线也不一样。因此,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对于了解和掌握微生物的生长规律是很有帮助的。 测定微生物生长曲线的方法很多,有血球计数板法、平板菌落计数法、称重法和比浊法等。本实验采用比浊法测定,由于细菌悬液的浓度与混浊度成正比,因此,可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细菌悬液的光密度来推知菌液的浓度。将所测得的光密度值(OD600)与其对应的培养时间作图,即可绘出该菌在一定条件下的生长曲线。注意,由于光密度表示的是培养液中的总菌数,包括活菌与死菌,因此所测定的生长曲线的衰亡期不明显。 从生长曲线我们可以算出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要的时间,即代时,以G 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2 lg /)lg (lg 121 2W W t t G --= 式中t1和t2为所取对数期两点的时间; W1和W2分别为相应时间测得的细胞含量(g/L )或OD 。 三、 实验仪器、材料和用具 1.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菌液及平板; 2. 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

生长曲线的测定

实验日期:2017.11.1实验班级:生物技术指导教师:张建丽 姓名:高熹学号:1120152430 测定细菌生长曲线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了解细菌生长的特点,综合训练微生物实验的基本实验技能。 2.巩固培养基的配制、灭菌、仪器的包扎、倒平板。 3.掌握用比浊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 二.实验原理 将少量细菌接种到一定体积的、适合的新鲜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一定时间测定培养液中的菌量,以菌量的数量作纵坐标,生长时间作横坐标,绘制的曲线叫生长曲线。它反映了单细胞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于液体培养时所表现出的群体生长规律。依据其生长速率的不同,一般可把生长曲线分为延缓期、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将每一种一定量的细菌转入新鲜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细胞要经历延迟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衰亡期四个阶段。 延迟期:又叫调整期。细菌接种至培养基后,对新环境有一个短暂适应过程(不适应者可因转种而死亡)。此期曲线平坦稳定,因为细菌繁殖极少延迟期长短因素种、接种菌量、菌龄以及营养物质等不同而异,一般为1~4小时。此期中细菌体积增大,代谢活跃,为细菌的分裂增殖合成、储备充足的酶、能量及中间代谢产物。 对数生长期:又称指数期。此期生长曲线上活菌数直线上升。细菌以稳定的几何级数极快增长,可持续几小时至几天不等(视培养条件及细菌代时而异)。此期细菌形态、染色、生物活性都很典型,对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敏感,因此研究细菌性状以此期细菌最好。抗生素作用,对该时期的细菌效果最佳。 稳定期:该期的生长菌群总数处于平坦阶段,但细菌群体活力变化较大细菌浓度达到最大即环境最大容纳量。由于培养基中营养物质消耗、毒性产物(有机酸、过氧化物等)积累PH下降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细菌繁殖速度渐趋下降,相对细菌死亡数开始逐渐增加,此期细菌增殖数与死亡数渐趋平衡。细菌形态、染色、生物活性可出现改变,并产生相应的代谢产物如外毒素、内毒素、抗生素、以及芽孢等。 衰亡期:随着稳定期发展,细菌繁殖越来越慢,死亡菌数明显增多。活菌数与培养时间呈反比关系,此期细菌变长肿胀或畸形衰变,甚至菌体自溶,难以辩认其形。生理代谢活动趋于停滞。故陈旧培养物上难以鉴别细菌。 体内及自然界细菌的生长繁殖受机体免疫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多方面影响,不会出现象培养基中那样典型的生长曲线。掌握细菌生长规律,可有目的地研究控制病原菌的生长,发现和培养对人类有用的细菌。 这4个时期的长短因菌种的遗传性、接种量和培养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通过测定微生物的生长曲线,可了解个菌的生长规律,对于科研和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测定微生物的数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可根据要求和实验室条件选用。本实

用比浊法测定大肠杆菌浓度生长曲线

用比浊法测定大肠杆菌的生长曲线 (一)实验目的 了解细菌生长曲线的持点及测定原理,学会用比浊法测定细菌的生长曲线。 (二)实验原理 将一定数量的细菌,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在适温下培养,定时取样测数,以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生长时间为横坐标,作出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该曲线表明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群体生长与繁殖的规律。一般分为延缓期、对数期、稳定期及衰亡期四个时期,各时期的长短同菌种本身特征、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不同而异。 比浊法是根据细菌悬液细胞数与混浊度成正比,与透光度成反比关系,利用光电比色计测定细胞悬液的光密度(即OD值),用于表示该菌在本实验条件下的相对生长量。 实验设正常生长、加酸抑制和加富培养等三种处理,以了解细菌在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三)实验器材 (1)活材料:大肠杆菌(E.coli)。 (2)培养基和试剂:牛肉膏蛋白胨液体培养基14支(每支10mL),浓缩5 倍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1支。无菌酸溶液(甲酸:乙酸:乳酸=3:1:1)。 (3)器材:1mL无菌吸管、摇床、冰箱、光电比色计、标签等。 (四)实验方法 方法(1) 1)接种:取13支装有牛肉膏蛋白胨培养液的试管,贴上标签(注明菌名、培养处理、培养时间、组号)。按无菌操作法用吸管向每管准确加入0.2mL的大肠杆菌培养液,接种后,轻轻摇荡,使菌体混匀。另一支不接种的培养管注明CK(对照)。 2)培养:将接种后的培养管置于摇床上,在37℃下振荡培养。其中9支培养管分别于培养的0、1.5、3、4、6、8、10、12和14h后取出,放冰箱中贮存,待测定。加酸处理。取出经4h培养的另二支培养管,按无菌操作法加入lmL无菌酸溶液,摇匀后放回摇床上,继续振荡培养,于培养8h和14h后取出放冰箱中贮存,待测定。加富营养物处理。余下的二支培养管于培养6h后取出,按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